220kV变电站直流系统接线方案及主要设备选型探讨

220kV变电站直流系统接线方案及主要设备选型探讨

一、220kV变电所直流系统接线方案及主要设备选型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陈先鑫[1](2021)在《普速铁路牵引变电所过负荷分析及供电设备改造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截至2020年7月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14万公里,其中高铁3.6万公里。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铁路客货运量快速增加,列车运行密度、牵引定数、运行速度大幅度的提高,部分普速铁路还开行跨区域的高铁动车组。普铁牵引供电能力与运输能力不相匹配导致了部分牵引变电所频繁过负荷跳闸,不仅严重威胁供电设备的运行安全,也严重干扰了正常的运输生产秩序。本文以焦柳线张家界北至怀化西段为例,对其既有牵引供电设备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及扩能改造方案进行了分析探讨。焦柳线张家界北至怀化西段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是湘西地区的重要通道。本段铁路电气化改造于2007年1月28日开通运营,该区段牵引供电系统及相关配套设施设备设计标准低(设计牵引质量为3700吨),容量和供电能力小。近年来,本区段货物列车行车密度增加并普超4500吨,牵引供电能力不足和电能质量恶化状况突出,过负荷跳闸频繁,同时,因接触网末端电压过低引起的机车零压动作造成列车途停情况比较常见,故障率高,对焦柳线运输生产干扰大,该段牵引供电系统及相关配套设施进行适应性改造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论文首先从牵引供电系统供电安全、运输效率、经济效益等角度研究和探讨牵引供电设备改造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分析牵引变电所负荷情况,校核牵引变压器安装容量,对变电所改按无人值守标准配套改造,同时更换正线承力索、对不满足要求的LGJ185供电线进行双支改造、增加供电线上网开关并采用远动控制。按照设备设施充分利旧,节约投资的原则对焦柳线张家界北至怀化西段牵引供电系统扩能改造提出了经济合理的方案。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得出焦柳线张家界北至怀化西段牵引供电设备改造,从设备安全、运输效率、经济效益方面分析均是可行的。改造后可提高焦柳线供电可靠性,提高焦柳线运输通过能力和增加牵引质量,满足和谐型大功率电力机车开行的需要,彻底解决本区段牵引供电系统及相关配套设施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对加强西南地区增量运输、提高牵引质量、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杜彪[2](2021)在《汉阴县农业BIPV项目方案研究及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在建筑物上将太阳能发电技术结合起来的方法,称为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这项绿色发电技术的发展,美德日印等国家装机容量逐年加大,我国也逐年扩大装机容量。光伏技术和农业种植大棚结合是BIPV技术的一种应用创新,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在农业领域的不断发展,提出了“光伏+”的新概念。本文首先通过对项目站址所在区域的整体地址条件、站址内的地质条件、区域太阳能资源以及站址所在地太阳能辐射量进行了研究,得出选址所在地完全满足建设BIPV项目建设要求。其次对光伏农业大棚结构以及光伏组件类型进行了介绍,并设计了符合本项目的独栋前坡玻璃式双玻晶硅透光大棚。然后进行了光伏发电组件选型、确定了光伏运行阵列的型式,设计计算了光伏阵列的运行模式,并对上网电量进行了预算。最后对并网发电系统进行了设计,计算了无功补偿,对电气主接线、电气一次端设备进行了设计选型,并设计了防雷接地过欠压保护;设计了电站运行的控制系统,包括光伏发电综合监控系统和通信系统,实现电气一次测和二次测设施设备的自动保护,运行监控、信号采集、测量、远动等功能。

熊锐[3](2020)在《火电厂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文中指出随着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之电力市场节能减排要求的提升,迫切需要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提升了电力系统的操作能力,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和竞争提供了契机。本文将主要针对火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展开研究,从硬件功能和软件功能的实现进行设计,具体包含主接线系统、厂用电系统、数据库系统和监控系统等。本文首先根据火电厂的电气控制系统原理,结合规划要求对电气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主要从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计算、主要导体和设备选择、厂用电系统、、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直流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设计原理、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选择最经济、最可靠的系统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方案紧贴实际,实现系统的高效、可靠运作。其次,围绕设计方案对软件系统开展设计工作并就如何实现软件系统功能进行了具体阐述。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包含软件功能、数据库、监控系统等三项内容,旨在实现对设备定期维护、检修、试验,强化对设备的监督、缺陷管理,实时对所有电气设备进行监控,保障设备在机组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稳定运行。当前该电气控制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新昌电厂,提升了火电厂运营效益,保证了电能生产的安全性,借助电气控制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系统的故障,为新昌电厂的运行提供了便利,在降低运维人工投入的同时,提升了电厂的运营效率,还可以实现对电厂运营故障的及时反馈,排除各种设备隐患,大大提升火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水平。

贾婷婷[4](2020)在《10kV供配电系统增容改造及能耗监控系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职业院校不断地扩招,用电量不断增大,然而部分学校由于当时历史环境因素限制,存在变电站建设标准较低、主设备老化、容量不足和能耗无法监控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的用电需求。本文针对甘肃某高校电力增容在建改造工程,对10k V电力扩容和节约能耗等问题进行研究和设计,从而增加了校园建筑设施的能耗测量、数据统计、数据分析、节能分析和节能指标管理,为数据处理以及实现建筑能耗数据的远程传输和动态分析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本文在对学校供配电系统现状分析的前提下,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进行了系统用电负荷的分析,设计了一座新的供配电室,新增一路主供电源,原电源改为备供电源,增容后主电源供电容量为3680KVA,备用电源供电容量为1630KVA,原配电室改造为中心配电室,并按照建设单位规划的配电室位置,新建10k V配电室2座,其中1#分配电室安装800KVA变压器1台,2#分配电室安装1250KVA变压器1台。其次,设计了能耗监控系统,该系统基于开源的Spring3.0+My Batis3.0,运用了HTML5上Boot Strap的一个基础框架,采用了BS/CS软件架构,对能耗数据的采集、实时通讯、远程传输、自动分类统计、数据分析、指标比较、图表显示、报表管理、数据存储、数据上传等功能进行了系统设计,在设计中考虑了系统的实用性、扩展性、开放性、可维护性以及操作的便捷性等。该系统可以使用远程传输等手段采集能耗数据,按照要求汇总能耗数据,编码后的数据上传至上级能耗监测中心加密并实现在线监控。通过系统设计和实际调试运行,系统运行稳定,实现了校园节能的远程监控,满足了学校节能减排的要求。

周健宇[5](2020)在《关于兴安电网220kV前旗智能变电站新建工程的初步设计》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逐渐深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陆续出现,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随着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区核心区域的繁荣,科尔沁右翼前旗逐渐发展成为与之相对接的工商业区与核心居住区,很多市区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商铺、医院、学校、工厂等将科尔沁右翼前旗地区作为迁移的最佳选择,科尔沁右翼前旗地区内的大型商场、高档小区越来越多,居民收入逐渐增多,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此外,科尔沁右翼前旗地区对稳定可靠供电的需求越来越大。除此之外,为了缓解兴安盟区域内220kV变电站间长距离输电的压力、增强220kV骨干网架结构,开展了设计兴安电网科右前旗220kV前旗智能变电站新建工程的相关工作,旨在为科尔沁右翼前旗地区提供更加稳定、安全、可靠的电量供应。本论文首先阐述了开展220kV前旗变电站新建工程相关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背景,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方向和核心内容,并详细介绍研究和设计220kV前旗变电站新建工程的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了科尔沁右翼前旗地区和兴安盟的电量需求、供电负荷和当前供电状态,从重要性和必要性两个角度对220kV前旗变电站新建工程进行阐述,并论证了本次研究的系统方案。最后,本文详细分析和计算了继电保护设计、无功功率补偿、总容量、短路电流幅值等指标,合理选择了一次及二次设备选型,合理安排了电力系统设计的具体内容。

李盛华[6](2020)在《330kV变电站电气一、二次系统改造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如今,为了满足用电量与日俱增的需求,必须增强国内电网的供配电能力。由于电力系统必须保证系统安全供电和向用户提供优质电能,所.以加强配电系统的建设便成为了当务之急。因此,国内配电系统应在满足供配电电能质量的基础上进行一、二次改造方案的研究,以提高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能力。本文认真研究了某省北部地区的电力系统整体运行特性,将该地区某一典型变电站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二次研究。首先,结合国内外变电站改造的研究成果和现状,分析了该地区典型变电站改造的必要性;然后,针对110kV配电装置中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设备整体出现缺陷较多的情况,决定对110kV配电区进行整体改造。通过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模型,对站内330kV以及110kV配电装置的一、二次改造可行性方案进行研究,选择最优改造方案。最后,分别从环境、社会、财务、运营效益四方面论证了改造方案的可行性。该典型变电站的一、二次改造研究为提高局部电力系统供电能力,保障稳定供电做出了贡献,并对该地区同类型变电站的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宋奇霖[7](2020)在《哈尔滨双丰66kV智能变电站设计》文中提出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能源结构的转变升级,电力作为清洁能源,逐步替代其他能源,成为主要动力能源。变电站作为连接发电厂与用户的中间环节,是电网的核心,为提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减少运行与维护成本,缩短停电时间,国家电网公司逐步实施变电站的智能化。本文结合哈尔滨市双丰地区的供电需求,分析了负荷特征,并对该地区负荷进行了预测。根据该地区对变电站的经济性及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确定变电站主接线方式为66k V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10k V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同时,依据短路计算结果对站内主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柜内断路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一次设备进行选择。通过校验最终确定主变压器采用SZ11-10000/66,66k V侧断路器型号为LW36-72.5W,66k V侧隔离开关型号为GWF-72.5DDWⅢ,10k V侧断路器型号为ZN63E-12/1250;采用两台自动补偿电力电容器组,容量分别为1.5MVar;66k V电流互感器采用LB-66W3;10k V电流互感器采用LZZBJ9-10。根据智能变电站设计要求给出了三层两网的网络层级关系,分析智能变电站内信息传递方式及途径,依据IEC 6185标准选择了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网关设备等二次设备。同时,对变电站内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备进行了配置,规范了保护逻辑,确保变电站正确可靠动作。改进了传统保护装备与开关柜分离状况,采用开关柜及线路保护直接结合的方式,节约了变电站占地面积。最后进行变电站防雷及接地设计,确保满足变电站内设备防雷及系统安全运行需求,同时对变电所内配电设施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变电所内设备合理布局,满足电网运行需求。为今后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及变电站工程建设提供依托。

艾嘉麒[8](2020)在《兴安阿尔山市白狼66千伏变电站增容工程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所谓变电站,通常说的是在电力系统中对电流和电压进行转换,然后进行电能分配的地方。一般情况下,发电站内的变电站一般都是用来升压的,其主要职责就是将产生的电能提高到一定的电力值后输送到高压电网中去。本文针对兴安阿尔山市白狼66千伏变电站增容工程研究与设计,兴安阿尔山市白狼66kV变电站位于兴安盟阿尔山市白狼镇,是该区域的重要供电电源,白狼66kV变电站按照无人值班常规变电站设计。本文结合兴安阿尔山市白狼66千伏变电站增容工程研究与设计的基本要求,依据电力系统关于变电站设计的相关基本规则,从工程的实际条件出发,针对白狼66千伏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做了具体的分析。本课题在对白狼区域的基本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然后预测电力的负载增值,与变电站设计方详细了解变电站负荷特点、具体位置坐标以及内部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白狼变电站提出经济、合理、易于施工的方案设计。本课题主要研究变电站用电负荷特性,供电线路特殊性及二次保护系统配置,在实地调研、收集资料并结合现代电力科学理论基础上,研究设计供电可靠性高、安全稳定、经济适用的变电站增容工程设计方案。依据可研方案到工程现场实地调查,掌握最准确的现场资料;按照兴安盟电网当前运行情况及远期规划条件、工程设计范围及设计依据,提出工程设计概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相关理论计算,精准定位变电站负荷特性。通过电气计算,确定有关电气参数和主接线形式,完成电力系统一次部分设计。根据系统继电保护方式和调度自动化现状,确定二次系统设计方案。

王祖程[9](2020)在《110kV智能化车载移动式变电站的设计与实施》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电力系统智能化集成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对变电站的供电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车载移动式变电站因其转移灵活、高度集成化、易启动、省时省力、易安装、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在变电站新建工程、自然灾害应急、短期电力供应、停电检修、公共事业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根据实际工程项目济南中弘广场供电方案为实例进行研究设计。本次设计的车载移动式变电站,将变电站功能模块高度集成,分别为:110kV主变压器模块、高压侧PASS组合电器模块、10kV中压配电开关柜模块、预制舱式综合自动化模块、运输车模块。每个模块均采用整体预制结构,不仅实现了模块化生产,还简化了现场安装流程,缩短了整体工期。车载移动式变电站不仅是常规变电站缩小后的移动版,也是多种技术的集成整合与优化配置。本文主要进行如下研究设计:(1)结合移动变电站附近地区的站址概况和负荷增长速度,分析了工程必要性,确定了移动变电站的规模、系统接入方案。进行了变压器负荷、短路电流及导体截面的电气计算,无功补偿容量及中性点接地的分析和设计。完成了移动变电站的整体初步电气设计,为接下来更进一步的选型设计和针对运输的特殊设计奠定了基础。(2)根据总负荷计算结果和变压器特点,对变压器进行选型。根据实际应用改进了变压器的散热器位置、油枕结构、高压套管位置,解决了在道路运输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创新设计了变压器中性点旋转机构,既保证了运行时的操作安全距离,又实现了在变电站整体运输时的便捷性。(3)论述了目前主要的高压开关组合电器类别并进行选型。改进了 PASS高压组合电器安装方式以适应运输中的限宽问题。本文创新设计了 11OkV避雷器旋转机构,提供了足够的电气安全距离,保障了移动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同时解决了运输中存在的问题。(4)根据现场实际计算短路电流,确定了10kV开关柜的分断能力。结合产品优势和经济性完成了 10kV开关柜的设计选型。由于预制舱体积有限,对10kV开关柜进行合理布置,以满足安全距离的设计要求。(5)论述了预制舱式组合设备的优势和特点并进行选型,结合现场情况,完成了预制舱式组合设备的合理布置。通过配置系统网络构成、自动化系统设备、综合保护功能,实现了变电站的无人值守设计。在其他二次系统方面,创新应用了自动灭火系统,提高了在突发意外火警时的应急反应能力,使移动变电站更加适应车载式的使用环境。最后对所有设备进行平面布置,完成了移动变电站整体设计方案,达成了预期目标。

蔡剑锐[10](2019)在《包头新都市区世纪22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文中提出变电站作为电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肩负着与发电厂和电力用户相互联系的任务,一旦变电站发生故障必然会影响到生产生活,因此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包头电网位于内蒙电网的中心位置,担负着整个包头市的供电任务。近几年包头电力发展十分迅速,电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用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在电力建设中对变电站建设的紧凑性、实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在设计之初就应该考虑。本论文主要结合内蒙电网运行方式的特点,对包头新都市区220kV变电站进行了设计。此变电站电压有220kV/1l0kV/10kV三个等级,论文主要对变电站总体结构进行了设计,阐述了电气主接线设计原则与基本要求,并对包头新都市区供电负荷情况进行分析,初步描绘出变电站总体结构轮廓。新都市区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部分主要对变电站的主接线方案、主变容量及型号、中性点接地方式及无功补偿进行论证,通过短路计算,进行电气设备的选型,并设计了防雷接地保护,从而完成了电气一次系统设计。然后对变电站进行了二次系统设计,内容包括调度系统及通信系统设计等。论文最后还从系统继电保护、主变压器保护等方面对系统进行了保护设计。系统设计从电力系统原始资料出发,严格遵从相关设计原则及水平要求,从而使系统设计更加经济、合理、运行可靠。

二、220kV变电所直流系统接线方案及主要设备选型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20kV变电所直流系统接线方案及主要设备选型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普速铁路牵引变电所过负荷分析及供电设备改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经济与运量
        1.2.3 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1.2.4 相邻电气化铁路现状及其规划
        1.2.5 既有牵引供电系统设备状况
    1.3 研究意义
2 焦柳线张家界北至怀化西段牵引供电设备现状分析
    2.1 焦柳线牵引供电设施现状分析
        2.1.1 既有变电设施分布及现状分析
        2.1.2 既有接触网设备概况
    2.2 运输提吨后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2.2.1 接触网方面
        2.2.2 变电方面
    2.3 过负荷的危害
    2.4 已采取的措施
    2.5 下一步工作措施
    2.6 本章小结
3 焦柳线张家界北至怀化西段牵引供电设备改造的必要性
    3.1 扩能改造工程的必要性
    3.2 机型选择
    3.3 通过能力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焦柳线张家界北至怀化西段牵引供电设备改造技术方案
    4.1 牵引供电系统方案研究
        4.1.1 计算方法
        4.1.2 牵引供电系统设计原则
        4.1.3 牵引供电系统改造方案
        4.1.4 电能质量分析与措施
        4.1.5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4.2 牵引变电设施改造方案
        4.2.1 主要设计原则
        4.2.2 改造技术方案及主要工程内容
    4.3 接触网设备改造方案
        4.3.1 气象区、设计用气象条件及污秽区划分
        4.3.2 接触网改建范围
        4.3.3 主要工程内容
    4.4 相关专业改造方案
        4.4.1 通信
        4.4.2 信号
    4.5 本章小结
5 焦柳线张家界北至怀化西段牵引供电设备改造施工组织方案
    5.1 主要工程分布情况
    5.2 施工组织方案
    5.3 施工安全措施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主要工作回顾
    6.2 本课题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汉阴县农业BIPV项目方案研究及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小结
2 项目建设条件
    2.1 地质条件
        2.1.1 站址地质条件
        2.1.2 光伏发电工程站址工程地质评价
        2.1.3 选址结论
    2.2 太阳能资源
        2.2.1 站址位置气象概况
        2.2.2 区域太阳能资源
        2.2.3 观测资料的采集、检验和分析
        2.2.4 特殊气候条件的影响
        2.2.5 站址区太阳能资源分析
        2.2.6 站区太阳能资源总结
    2.3 小结
3 农业大棚设计
    3.1 基础土建要求
    3.2 结构设计
        3.2.1 光伏农业大棚结构类型
        3.2.2 常用光伏大棚组件类型
    3.3 大棚组件倾角设计
    3.4 大棚外形尺寸
    3.5 光伏大棚内部设施
    3.6 小结
4 光伏系统方案设计
    4.1 光伏发电系统
        4.1.1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原理
        4.1.2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组成
    4.2 光伏组件选型
        4.2.1 光伏电池分类
        4.2.2 光伏电池的选择
    4.3 光伏阵列运行方式选择
        4.3.1 安装方式选择
        4.3.2 最佳安装倾角验证
    4.4 逆变器选型
        4.4.1 逆变器的选型要求
        4.4.2 逆变器的选型
    4.5 光伏阵列设计
        4.5.1 电池组件连接设计
        4.5.2 光伏组件排布方式
        4.5.3 大棚间距
    4.6 方阵接线设计
    4.7 汇流箱及配电柜设计
        4.7.1 汇流箱设计
        4.7.2 直流配电柜设计
    4.8 光伏组件清洗
    4.9 光伏发电工程年上网电量预算
        4.9.1 光伏方阵效率
        4.9.2 直流输电效率
    4.10 小结
5 电气一次
    5.1 电气接线
        5.1.1 接入电力系统方案
        5.1.2 电气主接线
    5.2 无功功率
    5.3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5.3.1 短路电流计算
        5.3.2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5.4 防雷、接地及过电压保护设计
        5.4.1 光伏阵列部分
        5.4.2 建筑物过电压保护及接地
    5.5 站用电及照明
        5.5.1 站用电
        5.5.2 照明
    5.6 电气设备布置
    5.7 小结
6 电气控制系统
    6.1 光伏发电监控系统
        6.1.1 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
        6.1.2 光伏发电系统的保护和测量
        6.1.3 环境监测
        6.1.4 光伏电站信号上传
    6.2 生产楼计算机监控系统
    6.3 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6.4 系统调度自动化
    6.5 通信
        6.5.1 概述
        6.5.2 系统通信
        6.5.3 站内通信
    6.6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火电厂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工程概况与研究路线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火电厂电气控制系统概述
    2.1 火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现状分析
    2.2 火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结构与构成
    2.3 火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功能与应用范围
第3章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3.1 电气主接线设计
    3.2 短路电流的计算
    3.3 主要导体和设备选择
        3.3.1 导体选择
        3.3.2 设备选择
    3.4 厂用电系统接线设计
        3.4.1 6KV厂用电系统
        3.4.2 380/220V厂用电系统
    3.5 交流不停电电源(UPS)系统设计
        3.5.1 单元机组UPS
        3.5.2 500kV网络及辅助车间交流不停电电源
    3.6 直流系统设计
        3.6.1 直流系统方案
        3.6.2 蓄电池型式及容量选择
        3.6.3 充电器配置及容量选择
        3.6.4 直流系统接线
    3.7 二次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3.7.1 控制、信号和测量
        3.7.2 辅助车间电气控制系统
    3.8 元件继电保护
        3.8.1 发电机-变压器组及起动/备用变压器保护的配置
        3.8.2 起备变保护配置优化
        3.8.3 其它元件的保护配置
        3.8.4 保护装置的布置
    3.9 自动装置
        3.9.1 同期装置
        3.9.2 厂用电快速切换装置
        3.9.3 故障录波装置
        3.9.4 自动装置与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接口
        3.9.5 GPS时钟系统
第4章 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软件功能详细设计
        4.1.1 定期管理
        4.1.2 台账管理
        4.1.3 设备管理
    4.2 数据库的详细设计
    4.3 监控系统的详细设计
        4.3.1 各层级功能的设计
        4.3.2 硬件功能要求
    4.4 软件系统的实现
        4.4.1 系统配置的实现
        4.4.2 数据库系统的实现
        4.4.3 监控系统的实现
第5章 电气控制系统在新昌电厂的应用
    5.1 电气主接线
    5.2 厂用电系统接线
        5.2.1 厂用电系统接线
        5.2.2 厂用电系统接地方式
        5.2.3 厂用母线起动电压水平验算
        5.2.4 厂用电负荷计算
    5.3 电气控制管理系统
        5.3.1 站控层
        5.3.2 通信层
        5.3.3 间隔层
    5.4 元件继电保护
        5.4.1 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的配置
        5.4.2 起动/备用变压器的保护配置
        5.4.3 其它元件的保护配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10kV供配电系统增容改造及能耗监控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设计的主要内容
第2章 供配电系统增容项目方案研究
    2.1 变电站的基本资料
        2.1.1 工程概况
        2.1.2 设计依据
        2.1.3 设计原则
        2.1.4 设计范围
        2.1.5 设计环境条件
        2.1.6 中心配电室改造平面图
    2.2 变电站的基本数据
        2.2.1 学院的地理环境和平面布局图
        2.2.2 学院负荷基本数据
第3章 供配电系统一次部分设计
    3.1 负荷的计算及变压器的选型
        3.1.1 电力负荷的计算
        3.1.2 变压器的选择
        3.1.3 无功功率平衡和无功补偿
    3.2 电气主接线设计
        3.2.1 电气主接线的要求和常见的接线方式
        3.2.2 主接线的基本接线方式
    3.3 供配电主接线方案设计
        3.3.1 10kV电气主接线
        3.3.2 0.4kV电气主接线
        3.3.3 中心配电室电气主接线方案
    3.4 短路电流的计算
        3.4.1 短路电流的计算
        3.4.2 主要电气设备的选型
        3.4.3 本次设计的电气设备选型
第4章 能耗监控系统设计
    4.1 运行设备的二次保护
        4.1.1 概述
        4.1.2 10/0.4kV开关柜二次保护及测控方式
    4.2 接地方式与防雷保护
        4.2.1 .本次设计接地网敷设方式
        4.2.2 .本次设计防雷方式
    4.3 其他保护
        4.3.1 事故信号与照明方式
        4.3.2 电气闭锁
        4.3.3 电能计量方式
    4.4 能耗监控系统设计
        4.4.1 能耗监控系统结构
        4.4.2 能耗监控系统的设计
第5章 能耗监控系统运行
    5.1 改造前后对比
    5.2 监测系统可实现的功能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关于兴安电网220kV前旗智能变电站新建工程的初步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蒙东电网现况
    1.3 兴安盟电网概况
    1.4 电网发展规划
    1.5 本工程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1.5.1 满足科右前旗及其周边地区负荷发展需要
        1.5.2 改善兴安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
        1.5.3 促进兴安电网目标网架的形成
    1.6 变电站建设规模及参数要求
        1.6.1 主变规模
        1.6.2 无功补偿
        1.6.3 消弧线圈
        1.6.4 电气主接线
        1.6.5 短路电流及电气设备选择
    1.7 主要设计内容
第2章 一次部分
    2.1 建设规模
        2.1.1 新建任务主要设计原则
        2.1.2 新建任务主要新建内容
    2.2 电气主接线
        2.2.1 220kV电气主接线
        2.2.2 66kV电气主接线
        2.2.3 主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2.2.4 无功补偿
    2.3 配电装置及主要电气设备选型与规范
        2.3.1 短路电流水平
        2.3.2 主要设备选择
        2.3.3 导体选择
    2.4 配电装置选型及优化
        2.4.1 电气设备布置
        2.4.2 配电装置布置及母线选型
        2.4.3 方案比较
    2.5 绝缘配合及过电压
        2.5.1 避雷器的配置
        2.5.2 绝缘配合
        2.5.3 直击雷保护
        2.5.4 接地
    2.6 站用电和照明
        2.6.1 站用电
        2.6.2 照明及检修设施
    2.7 电缆设施
        2.7.1 电缆选型
        2.7.2 电缆敷设
        2.7.3 电缆防火
    2.8 潮流计算
        2.8.1 潮流计算的必要性
        2.8.2 潮流计算的原则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二次系统
    3.1 系统及元件继电保护
        3.1.1 科右前旗变概况
        3.1.2 系统及元件继电保护配置
    3.2 互感器二次参数选择
        3.2.1 电压互感器
        3.2.2 电流互感器
    3.3 光缆选型与优化
        3.3.1 智能变电站光缆优化
        3.3.2 光缆的选型
        3.3.3 光缆的敷设及连接方式
    3.4 保护设备组屏及布置方案优化
        3.4.1 保护设备组屏方案
        3.4.2 二次设备布置
        3.4.3 抗干扰措施
    3.5 电量计费系统
        3.5.1 关口点设置
        3.5.2 电量计量设备配置
        3.5.3 电量计量信息传输
    3.6 变电站生产辅助系统
        3.6.1 总体配置方案
        3.6.2 系统的主要功能
    3.7 二次安全防护
        3.7.1 二次安全防护总体原则
        3.7.2 初步方案
        3.7.3 设备配置
    3.8 调度数据网接入
        3.8.1 数据网接入方案
        3.8.2 设备配置
    3.9 系统通信
        3.9.1 通道要求
        3.9.2 通信现状
        3.9.3 光缆电路建设方案
        3.9.4 右乌线改造工程实施前通道组织
        3.9.5 右乌线改造工程实施后通道组织
        3.9.6 其他辅助设备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330kV变电站电气一、二次系统改造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2 变电站现状及改造规模
    2.1 改造对象现状分析
        2.1.1 变电站配电装置现状
        2.1.2 短路水平及主要设备选择
        2.1.3 变电站改造的必要性
    2.2 现有改造方案
    2.3 效能与成本模型分析
        2.3.1 工效能分析
        2.3.2 成本模型
    2.4 改造方案
    2.5 本章小结
3 变电站一次改造方案
    3.1 一次设备主要选择
        3.1.1 110kVGIS设备的选择
        3.1.2 导线选择
        3.1.3 其他设备的选择
    3.2 电气布置
    3.3 土建改造方案
        3.3.1 新建及拆除
        3.3.2 建(构)筑物及基础
        3.3.3 暖通、排水、消防方案
    3.4 本章小结
4 变电站二次改选方案
    4.1 系统继电保护配置
        4.1.1 330kV侧继电保护配置
        4.1.2 110kV侧继电保护配置
        4.1.3 主变压器保护配置
        4.1.4 其他保护配置
    4.2 二次设备设备组柜
    4.3 本章小结
5 改造后变电站综合效益评价
    5.1 环境效益评价
    5.2 社会效益评价
    5.3 财务效益评价
    5.4 运营绩效评价
        5.4.1 安全风险性
        5.4.2 效能指标评价
        5.4.3 增供电量效益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哈尔滨双丰66kV智能变电站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主要区别
    1.3 智能变电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
    2.1 哈尔滨双丰区域电网负荷现状介绍
    2.2 电气主接线设计
        2.2.1 电气主接线设计原则
        2.2.2 电气主接线形式的对比分析
        2.2.3 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2.3 主变压器的选择
        2.3.1 主变容量的选择
        2.3.2 主变相数及连接组别的选择
        2.3.3 主变压器参数的确定
    2.4 短路计算
        2.4.1 短路计算的目的
        2.4.2 短路电流计算及计算结果分析
    2.5 其他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2.5.1 高压电器选择的一般原则
        2.5.2 断路器与隔离开关的选择与校验
        2.5.3 无功补偿装置的选择
        2.5.4 站用变的选择
        2.5.5 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及校验
    2.6 变电站母线的选择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及保护配置
    3.1 智能变电站层级及网络划分
    3.2 合并单元
    3.3 智能终端
    3.4 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配置
        3.4.1 66kV保护
        3.4.2 主变压器保护
        3.4.3 10kV线路及设备保护
    3.5 变电站直流系统设计
    3.6 本变电站功能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变电站防雷接地系统及配电设备布置
    4.1 66kV变电站的防雷保护措施
        4.1.1 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
        4.1.2 避雷器的选择
    4.2 接地系统的设计
        4.2.1 接地电阻的计算
    4.3 变电站配电装置的设计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8)兴安阿尔山市白狼66千伏变电站增容工程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 课题背景
    1.2 变电站建设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白狼66KV变电站现状
    1.4 主要设计原则
    1.5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2章 电力系统一次
    2.1 电力系统概况
        2.1.1 电网现状
        2.1.2 白狼供电区电网存在的问题
    2.2 电力负荷预测
        2.2.1 负荷现状
        2.2.2 白狼供电区近期新增负荷
        2.2.3 负荷发展预测
    2.3 工程建设必要性
    2.4 工程建设方案及计算分析
        2.4.1 接入系统方案
        2.4.2 主要设备选择
        2.4.3 电气计算分析
        2.4.4 无功补偿
        2.4.5 调压计算
        2.4.6 短路电流计算
        2.4.7 中性点接地方式
    2.5 电气参数选择
        2.5.1 主变参数
        2.5.2 无功补偿容量
        2.5.3 短路电流水平
    2.6 电气主接线选择
        2.6.1 电气主接线一般接线形式
        2.6.2 电气主接线方案技术比较与选择
        2.6.3 电气主接线
    2.7 电力系统一次部分结论
        2.7.1 变电工程
第3章 电力系统二次
    3.1 系统继电保护
        3.1.1 现状及存在问题
        3.1.2 系统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3.1.3 对通信通道等技术要求
    3.2 调度自动化
        3.2.1 调度组织关系
        3.2.2 信息传输方式
        3.2.3 远动系统
        3.2.4 调度数据网接入及安全防护
    3.3 电能量计量装置及电能量远方终端
        3.3.1 电能量计量装置现状
        3.3.2 电能量计量装置及电能量远方终端
    3.4 调度数据通信网络接入设备
    3.5 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3.6 系统通信
        3.6.1 系统概况及调度关系
        3.6.2 通道要求
        3.6.3 通信系统现状
        3.6.5 通信电路建设方案
        3.6.6 设备配置方案
    3.7 站内通信
        3.7.1 通信设备供电系统
        3.7.2 通信机房及防雷保护措施
    3.8 电力系统二次部分结论与建议
第4章 变电站工程部分
    4.1 电气一次部分
        4.1.1 建设规模
        4.1.2 电气主接线
        4.1.3 主要电气设备、导体选择
        4.1.4 电气设备布置及配电装置
        4.1.5 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
        4.1.6 防雷接地
        4.1.7 站用电系统及站区照明
        4.1.8 电缆敷设
        4.1.9 施工电源
        4.1.10 施工过渡方案
    4.2 电气二次部分
        4.2.1 变电站运行管理方式
        4.2.2 监测、监控功能
        4.2.3 配置方案
        4.2.4 与其他设备接口
        4.2.5 元件保护配置及自动装置
        4.2.6 交、直流电源
        4.2.7 其他二次系统
        4.2.8 二次设备组柜及布置
    4.3 土建部分
        4.3.1 本期工程内容
        4.3.2 设计原始资料
        4.3.3 支架及设备基础概述
        4.3.4 主要建筑材料
        4.3.5 用地情况说明
        4.3.6 给排水系统、暖通及消防
第5章 设备材料表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110kV智能化车载移动式变电站的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的发展历程
        1.2.1 国外发展历程
        1.2.2 国内发展历程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整体设计方案
第2章 电气总体设计方案
    2.1 工程必要性分析
        2.1.1 站址自然条件
        2.1.2 站址条件分析
        2.1.3 工程必要性分析
    2.2 电气一次方案设计
        2.2.1 主变压器负荷计算
        2.2.2 接入系统方案
        2.2.3 短路电流计算
        2.2.4 导体截面选择
        2.2.5 无功补偿
        2.2.6 中性点接地方式
    2.3 电气二次方案设计
        2.3.1 继电保护现状和配置
        2.3.2 配置方案
        2.3.3 保护配置
        2.3.4 直流电源系统的计算
    2.4 电气初步设计系统图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一次系统主变压器设计实施方案
    3.1 10kV主变压器选型
    3.2 主变压器的特殊结构设计
    3.3 主变压器中性点创新性设计
        3.3.1 中性点装置现状调研
        3.3.2 中性点旋转机构的结构和作用
        3.3.3 中性点旋转机构的安全性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一次系统高压组合电器设计实施方案
    4.1 高压组合电器的选型
        4.1.1 高压组合电器简介
        4.1.2 高压组合电器PASS与AIS、GIS的方案对比及选型
    4.2 高压组合电器特殊结构设计
    4.3 避雷器创新性设计
        4.3.1 外置避雷器装置的现状调研
        4.3.2 避雷器旋转机构的结构设计
        4.3.3 避雷器旋转机构的安全性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一次系统中压柜的设计选型
    5.1 10kV中压开关柜选型
    5.2 10kV中压柜的平面布置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二次系统监控与保护系统设计实施方案
    6.1 预制舱式组合设备
        6.1.1 预制舱式组合设备简介
        6.1.2 预制舱式组合设备选型
        6.1.3 布置预制舱式综合自动化室模块
    6.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6.2.1 自动化系统设备配置
        6.2.2 综合保护功能配置
    6.3 其他二次系统
    6.4 根据主要设备选择进行平面布置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包头新都市区世纪22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包头电网及新都市区变电站建设的背景
        1.1.1 包头电网现状
        1.1.2 新都市区电网现状
    1.2 新都市区220KV变电站建设的意义
    1.3 我国的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况
        1.3.1 电力系统的发展情况
        1.3.2 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具有的特点
    1.4 变电站设计的技术分析
        1.4.1 本工程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1.4.2 相关设计资料和设计任务
        1.4.3 设计要求
        1.4.4 主要设计原则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电力需求分析及系统接入方案设计
    2.1 电力需求预测
        2.1.1 包头市电力需求预测
        2.1.2 新都市区电力需求预测
        2.1.3 电力系统规划及电力平衡
    2.2 变电站站址及接入系统方案分析
        2.2.1 变电站站址
        2.2.2 接入系统方案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
    3.1 电气主接线设计
        3.1.1 主接线拟定方案比较
        3.1.2 主接线方案确定
    3.2 负荷计算
        3.2.1 负荷的概念
        3.2.2 电力负荷的分级
        3.2.3 负荷预测及变压器的选择
    3.3 短路电流计算
        3.3.1 短路电流的概念
        3.3.2 短路电流计算的条件
        3.3.3 短路电流计算
        3.3.4 10kV馈线侧限流电抗器的选择与校验
    3.4 无功补偿
        3.4.1 无功补偿和功率因数的改善
        3.4.2 无功补偿的计算和电容器选择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
    4.1 调度自动化系统现状
    4.2 调动自动化系统实现
        4.2.1 远动系统
        4.2.2 电能量计(费)系统
        4.2.3 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4.2.4 业务接入方案
        4.2.5 安全防护设备配置
        4.2.6 数据传输方式和通道
        4.2.7 系统通信实现方案
    4.3 二次设备的布置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气设备的选择
    5.1 电气设备选择的条件
    5.2 母线的选择
    5.3 配电装置的选择及设备选型
    5.4 互感器的选择
        5.4.1 电流互感器选择
        5.4.2 电压互感器选择
    5.5 配电装置的选择
    5.6 电力电缆的选择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保护设计
    6.1 系统继电保护设计
    6.2 主变压器的保护设计
        6.2.1 电力变压器保护概述
        6.2.2 电力变压器差动保护接线
        6.2.3 过电流保护
        6.2.4 元件保护
    6.3 防雷和接地保护设计
        6.3.1 防雷保护设计
        6.3.2 接地保护设计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220kV变电所直流系统接线方案及主要设备选型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普速铁路牵引变电所过负荷分析及供电设备改造技术研究[D]. 陈先鑫.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2]汉阴县农业BIPV项目方案研究及设计[D]. 杜彪.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火电厂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D]. 熊锐. 南昌大学, 2020(04)
  • [4]10kV供配电系统增容改造及能耗监控系统设计研究[D]. 贾婷婷.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2)
  • [5]关于兴安电网220kV前旗智能变电站新建工程的初步设计[D]. 周健宇.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6]330kV变电站电气一、二次系统改造的可行性研究[D]. 李盛华.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7]哈尔滨双丰66kV智能变电站设计[D]. 宋奇霖.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8]兴安阿尔山市白狼66千伏变电站增容工程研究与设计[D]. 艾嘉麒.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9]110kV智能化车载移动式变电站的设计与实施[D]. 王祖程. 山东大学, 2020(11)
  • [10]包头新都市区世纪22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D]. 蔡剑锐. 长春工业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220kV变电站直流系统接线方案及主要设备选型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