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插管方式探讨

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插管方式探讨

一、乳腺癌化疗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方式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马力,刘运江,刘荫华[1](2022)在《中国乳腺癌中心静脉血管通路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文中研究表明中心静脉作为一种安全的输液途径已经获得共识。临床常用的中心静脉血管通路(central venous access,CVA)包括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完全置入式静脉输液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等,

林鹤,林鹿[2](2021)在《经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经颈外静脉穿刺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经颈外静脉行PICC, 对照组经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穿刺插管行PICC, 比较两组患者置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置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经颈外静脉行PICC置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携带方便,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增加治疗信心。经颈外静脉行PICC是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理想的输液途径。

曹艳,陈玲,王黎,濮英娜[3](2021)在《多学科团队在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有效性评价》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在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收治乳腺癌化疗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实施多学科模式前后护士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非计划拔管率、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率、穿刺点感染及导管堵管发生率分别为98.3%(59/60)、10.0%(6/60)、8.3%(5/60)、1.7%(1/60)、10.0%(6/60)、10.0%(6/60);对照组分别为88.3%(53/60)、20.0%(12/60)、20.0%(12/60)、13.3%(8/60)、18.3%(11/60)、21.7%(13/60),试验组较对照组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821~14.911,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在护士技术水平、护理服务感受、健康教育指导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17.05 ± 1.43)、(17.13 ± 1.28)、(4.38 ± 0.56)分,对照组分别为(14.53 ± 2.10)、(15.03 ± 1.38)、(3.10 ± 0.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0.576、0.623、0.699,P<0.001);实施多学科模式后护士满意度在专业能力、职业安全感、团队协作、自我评价4个维度得分分别为(12.73 ± 1.02)、(24.00 ± 3.52)、(16.42 ± 2.06)、(13.00 ± 1.83)分,未实施多学科模式其满意度各维度得分为(9.69 ± 1.49)、(7.88 ± 2.07)、(11.92 ± 1.32)、(8.88 ± 1.18)分,实施后较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0.576~0.798,P<0.001)。结论以专科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协作管理模式运用于乳腺癌患者PICC管理中,既降低了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又提升了PICC质控水平及患者、护士满意度,为进一步促进静脉治疗专业专科化发展提供指导意义。

朱峰微,柳春波,苏文敏,章立楠[4](2021)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4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IVAP置管,对照组患者采用PICC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置管后3个月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及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量表(QLQ-C30)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操作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ICC与IVAP均是乳腺癌化疗患者有效的长期深静脉通道,但是IVAP在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均明显优于PICC。

吴孝红[5](2021)在《癌症患者输液港自我管理行为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编制癌症患者输液港自我管理行为评估量表。分析影响癌症患者输液港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为癌症患者输液港自我管理行为的评估及监测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同时为今后输液港相关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共包括三个阶段:德尔菲专家函询、量表信效度检测、癌症患者输液港自我管理行为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第一阶段(德尔菲函询):以自我效能理论为依据,自我管理任务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及静疗护士的意见,形成初始量表条目池,再将条目进行德尔菲专家咨询,通过专家提出的意见和条目筛选标准(变异系数≤0.25,条目满分比≥20%和重要性赋值均数≥3.50)对条目进行筛选。第二阶段(信效度检测):对478名输液港带管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先采用项目分析(相关系数法、临界比值法和一致性检测)对条目进行筛选;其次采用重测信度和克朗巴赫系数一致性检测分析量表信度,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检测量表效度。所有条目经过项目分析筛选后,再采用探索因子分析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最后采用验证因子分析验证量表的结构拟合度、区别效度和聚合效度。第三阶段(影响因素分析):分析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对癌症患者输液港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T检验和方差分析),然后再对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癌症患者输液港自我管理行为回归模型。结果第一阶段(德尔菲函询):第一轮专家函询共邀请了26位专家,第一、二轮分别收回专家函询表22份和19份,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4.62%(22/26)和86.36%(19/22),意见提出率分别为68.18%(15/22)和47.37%(9/19),专家权威度系数分别为0.94和0.98,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6和0.50,第一轮共发放一级指标8条,二级指标49条。经第一轮专家函询,结合专家意见和数据分析,修改了一级指标1条和二级指标17条,合并了二级指标2条,此外删除了二级指标7条,新增了二级指标11条。在第二轮专家函询中,共发放一级指标8条,二级指标52条。经第二轮专家函询后,一级指标减少1条,二级指标修改10条,修改后合并了二级指标8条,删除了二级指标6条,最终形成初始量表7个预设维度、42个条目。第二阶段(信效度检测):所有条目均通过项目分析的筛选标准,信度结果:克朗巴赫系数和重测信度分别为0.931、0.900。效度结果:共经过四次探索因子分析,删除9个条目,剩余33个条目,第四次探索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共7个,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5.68%,因子负荷值均大于0.40。验证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修正后的模型,CMIN/DF值为2.348,RMSEA值为0.06,RMR值为0.056,CFI、IFI、TLI指数均大于0.90,所有条目因子载荷量>0.50,CR值>0.70,AVE值>0.50,且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均小于AVE的平方根,模型修正过程中共删除了4个条目,剩余29个条目。条目I-CVI指数为0.80到1.00之间,量表S-CVI/AVE指数为0.99。第三阶段(影响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只有健康责任(HR)和精神成长(SG)纳入回归模型,且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F=24.18,P<0.001),可以解释癌症患者输液港自我管理行为28.40%的变异。结论本研究所编制的癌症患者输液港自我管理行为评估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量表编制结构合理,能够运用于临床。健康责任(HR)和精神成长(SG)是影响癌症患者输液港自我管理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今后制定输液港健康教育方案时,应重点结合这两点因素。

纪荣建[6](2021)在《基于HACCP体系的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HACCP),构建一套具有全面性、科学性的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为静脉输液港的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提供借鉴,为患者的置港安全问题提供保障。方法系统检索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操作流程、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相关的中英文文献,采用内容分析法提取输液港的操作步骤。以HACCP体系依据,通过组建多学科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制作并验证加工流程图,对每项操作步骤进行潜在危害分析(Hazard Analysisand,HA),依据关键控制点(Critical Control Points,CCP)判断树,确定本研究的关键控制点;并结合内容分析形成的主题指标,初步构建静脉输液港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运用德尔菲函询法对静脉输液港的全流程质控体系初稿进行两轮专家函询,根据专家反馈意见,研究小组成员对体系内容商讨、整理及归纳,最终确立基于HACCP体系的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结果1.通过系统检索并筛选与本研究相关文献,最终共纳入52篇文献。对纳入本研究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后,最终提取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使用指标、置港前准备、置港中操作、置港后操作及静脉输液港维护等5个主要操作环节,22项内容。2.依据HACCP体系的12个步骤及7项基本原则,最终明确13个CCP,包括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使用指标;体表测量;建立无菌区域;预冲洗导管;撤出导丝,送入导管;建立囊袋;缝合、消毒、固定;辅助设备确定导管位置级修剪导管;冲、封导管;消毒、更换辅料;导管拔除;健康教育及并发症处理。经本课题小组商讨后,进一步确立了基于HACCP体系的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函询表,函询表主要包括关键限值、监控要求、纠正措施、验证程序及档案记录等五部分内容。3.对基于HACCP体系的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函询表初稿中,每个CCP的重要性及可行性进行质量评价。本研究共进行两轮专家函询,两轮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2.6%、94.7%,提出意见的专家比率分别为52.6%、11.1%;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0.892、0.884,均≥0.70;函询指标的重要性及可操作性Kendall’s W分别为0.222、0.214,且均P<0.001,表明本研究所得专家评价意见趋于一致且协调性较高,结果具有较好的可信度。最终确立了 13个CCP,各5部分内容,共含132个条目。结论1.本研究通过对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操作流程及安全管理相关内容,形成了其相应的全流程操作步骤,主要包括使用指标、置港前准备、置港中、置港后及其维护等6部分内容,涉及适应症、禁忌症、患者、用物、环境准备、建立无菌区等22个环节,为本研究体系构建提供基础。2.本研究在对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全流程内容分析基础上,基于HACCP体系,通过对全流程操作步骤进行危害分析,共筛选出13个关键控制步骤,包括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使用指标;体表测量;建立无菌区域;预冲洗及修剪导管;撤出导丝,送入导管;建立囊袋;缝合、消毒、固定;辅助设备确定导管位置;冲、封导管;消毒、更换辅料;导管拔除;健康教育及并发症处理3.对构建的基于HACCP体系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后,形成了具有较好的积极性、专家权威系数,且条目重要性、可行性的协调系数较高的质量控制体系,可在一定程度上为静脉输液港安全管理提供借鉴与指导。

李小妞[7](2021)在《基于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了解肿瘤患者PICC置管自我管理能力、健康教育接受程度及生活质量现状,探讨基于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自我管理能力、健康教育接受程度、生活质量和导管并发症的影响,并为PICC置管肿瘤患者开展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20年6月至9月吉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100例,依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将前50例定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后50例定为干预组实施常规护理加3个月的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干预。在干预前、后以当面问答形式收集基线资料;在干预3个月后从PICC维护记录中收集研究对象的并发症的情况。资料的统计分析选用SPSS26.0软件。结果:1.本研究中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自我管理能力、健康教育接受程度与生活质量同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基于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分别为(142.82±3.224)和(132.48±5.614),t=11.293,P<0.001,差异显着;在自我管理能力7个维度之间,各维度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基于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接受程度总分分别为(76.173±6.617)和(65.870±9.267),t=6.399,P<0.001,差异显着;在健康教育接受程度5个维度之间,其中置管时维度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4个维度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基于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分别为(68.10±3.950)和(63.32±4.391),t=5.723,P<0.001,差异显着;在生活质量4个维度之间,其中3个维度(躯体、情感、功能)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社会维度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基于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共17例(17%)发生并发症,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例(8%)和13例(26%),X2=5.741,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肿瘤患者PICC置管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教育接受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PICC并发症发生率。

刘斌亮[8](2021)在《肿瘤患者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高危因素探索与预防》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目的:乳腺癌患者面临多种治疗需求,中心静脉置管具有方便、舒适等诸多优点,受到了患者和医生的关注,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与此同时,导管相关的并发症轻者导致治疗的中断、住院时间和费用的增加,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导管相关性血栓(catheter-related thrombosis,CRT)便是常见又棘手的并发症之一。导管相关性血栓有自己独有的一些特性,比如中心静脉导管的类型、导管尖端的位置等,基于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评分(如Khorana风险评分模型)是否能很好地预测CRT尚不可知。本研究旨在建立可靠的导管相关性血栓的预测模型,为制定个体化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建模队列为回顾性收集的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中心静脉置管的肿瘤患者(n=3131)。预测模型的验证队列1为前瞻且独立入组的自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中心静脉置管的肿瘤患者(n=685)。验证队列2为湖南省肿瘤医院的回顾性队列(n=61)。基于多因素Logistics回归筛选模型变量,采用诺模图(nomogram)实现模型的可视化。预测模型的区分度由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来评判,模型的校准度由拟合优度检验(Hosmer-Lemeshow test)及校正曲线来评判。结果:建模队列(n=3131)总置管日达221,074日,共记录397例(397/3132,12.7%)CRT,发生率为1.80/1000导管日。CRT最常见部位为锁骨下静脉,占52.1%(207/397)。CRT患者中,33.8%(134/397)为多部位血栓。经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CRT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性别、肿瘤类型、静脉置管种类、导管尖端位置、基线化疗、基线无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验证队列1最终入组685例患者,总置管日达38,144日;验证队列2(n=61)总置管日达5,991日。根据最大Youden指数,我们以19.6分作为划分CRT高风险和低风险的分界线,高危组和低危组的CRT发生率具有显着差异(建模队列:24.5%vs.6.4%;验证队列1:26.8%vs.5.6%;验证队列2:22.2%vs.8%,p均<0.001)。我们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在建模队列中为0.741(可信区间:0.715-0.766),在验证队列1和2中分别为0.754(可信区间:0.704-0.803)和0.658(可信区间:0.470-0.845)。同时,我们的模型在建模队列和验证队列中都显示预测和实际观察之间一致性良好,体现了较好的校准度。临床决策分析也说明该模型较传统的Khorana评分模型有更高的临床净获益。结论:我们的模型是一种可靠的肿瘤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风险预测工具,可以准确地将肿瘤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我们的模型可以为临床医生个体化制定血栓预防策略提供重要参考。背景和目的:化疗引起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是抗肿瘤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近年来已受到广泛关注。一般认为,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常与高化疗累积剂量相关,然而仅靠临床危险因素却不足以解释低化疗药物累积剂量下的辅助治疗期间出现的早发性心血管不良事件。我们的研究目的是确定与乳腺癌早发性心血管不良事件相关的临床和遗传易感因素,并建立最佳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共388例乳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在辅助化疗开始前和完成后完成血常规、肝肾功能、D-二聚体、肌钙蛋白T(troponin T,TnT)、N氨基末端钠尿肽前体/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erminal prohormone of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BNP)、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患者在入组时检测25个与心脏毒性易感性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取决于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及校正曲线。结果:在388例患者中,有180例患者(46.4%)出现了 277例与辅助化疗相关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电图异常(145/388,37.4%)、心脏超声异常(36/388,9.3%)、NT-proBNP/BNP 升高(22/388,5.7%)和 TnT 升高(1/388,0.3%)。含蒽环类药物的化疗[比值比(OR),1.698;95%可信区间(CI),1.118-2.579;p=0.013]和 SLC28A3(rs885004)GG 基因型(OR,2.073;95%CI,1.207-3.560;p=0.008)与总心血管不良事件相关。乳腺癌辅助化疗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预测模型的变量包括蒽环类药物化疗、病理类型和SLC28A3(rs885004)的基因型。新模型的 ROC 值为 0.604(95%CI,0.548-0.660),p<0.001。同时,模型显示预测和实际观察之间一致性良好,体现了较好的校准度。结论:在辅助治疗期间出现早发性心血管不良事件较为常见,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将SNPs与临床危险因素相结合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早发性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为肿瘤患者化疗相关心脏毒性事件的预防提供重要帮助。背景和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他汀类药物是被广泛使用的降脂药,其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因此,为了解他汀的不同种类、服药的时间长短和服药时机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我们开展了本研究。方法:我们检索了 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ISI Web of Knowledge等数据库。搜索词为"breast cancer" 或"breast neoplasms";"statins"或"lipid-lowering drug";"prognosis" 或 " survival" 或 " mortality" 或 "outcome"等。文章发表时间不限。两名作者交叉互查文章入选标准及提取信息的准确性,使用Stata 11.0软件,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后获得503篇文献,最终14篇文章入选,共纳入302,56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总体而言,他汀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特异性死亡及全因死亡(肿瘤特异性死亡:HR,0.78;p<0.001;全因死亡:HR,0.77;p<0.001),但其保护作用与他汀的种类有关。脂溶性他汀可以改善乳腺癌的肿瘤特异性死亡及全因死亡,水溶性他汀能改善全因死亡,但并不能改善肿瘤特异性死亡。服药的时间长短和服药时机不影响他汀类药物的保护作用。结论:虽然他汀类药物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但是其保护作用与他汀的种类相关。这些结论对指导乳腺癌患者规范化使用他汀类药物有一定帮助。

万晓雨[9](2020)在《长春市某三甲医院TIVAP植入的乳腺癌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患的恶性肿瘤之一,给全球女性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乳腺癌的诊疗模式已经逐渐步入多元化模式,临床上对乳腺癌的治疗首选综合治疗模式。化疗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方式中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不仅可以提高肿瘤的手术切除率,而且可以有效降低乳腺癌的肿瘤分期,同时减小肿瘤的体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乳腺癌患者化疗给药的方式从最初的外周静脉一次给药逐步发展为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infusion port,TIVAP)给药的方式。然而,随着TIVAP应用的日益广泛,其产生的导管相关性血栓(catheter related thrombosis,CRT)等并发症逐渐被人们重视。目的:1.了解长春市某三甲医院乳腺癌化疗患者TIVAP植入后CRT的发生情况,探索TIVAP植入术后CRT发生的危险因素。2.建立TIVAP植入术后发生CRT的预测模型,并评估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为TIVAP植入期间预防CRT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0月于长春市某三甲医院收治且进行TIVAP植入的乳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80例。通过电子病历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居住地、婚姻状况、吸烟情况等一般资料,以及肿瘤分期、肿瘤分子分型、高血压病史、是否合并糖尿病、BMI、D-二聚体水平、置港时间、穿刺次数等临床相关资料。根据发生CRT的总人数,计算CRT的发生率。采用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应用c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乳腺癌化疗患者TIVAP植入术后CRT发生的危险因素;根据结果建立CRT的风险评估模型,并绘制ROC曲线。所有统计学检验均为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全部280例植入TIVAP的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发生CRT的有117例,发生率为41.79%。其中,在TIVAP植入3周时发生CRT的患者有80例,TIVAP植入6周时发生CRT的患者有33例,TIVAP植入9周时发生CRT的患者有4例。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的乳腺癌化疗患者TIVAP植入术后发生CRT的情况不同(P<0.05),患者年龄越大,TIVAP植入术后发生CRT的越多;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不同的患者TIVAP植入术后发生CRT的情况不同(P<0.05),与BMI<25 kg/m2的患者相比,BMI≥25 kg/m2的患者CRT发生率较高;与无糖尿病患者相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TIVAP植入后CRT发生率更高(P<0.05);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正常的患者相比,D-二聚体水平异常患者TIVAP植入后CRT发生率更高(P<0.05)。未发现居住地、吸烟情况、高血压病史、肿瘤分期、肿瘤分子分型以及穿刺次数情况不同的患者TIVAP植入后CRT发生率存在显着差异(P>0.05)。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合并糖尿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是乳腺癌化疗患者TIVAP植入后发生CRT的影响因素。年龄每增长1岁,发生CRT的风险升高为2.881倍,(OR=2.881,95%CI:1.342-9.675);BMI≥25 kg/m2的乳腺癌化疗患者TIVAP植入后发生CRT的风险是BMI<25 kg/m2患者的2.833倍(OR=2.833,95%CI:1.255-10.166);合并糖尿病的乳腺癌化疗患者TIVAP植入后发生CRT的风险是无糖尿病患者的1.632倍(OR=1.632,95%CI:1.092-3.437);血浆D-二聚体水平异常的乳腺癌化疗患者TIVAP植入后发生CRT的风险是血浆D-二聚体水平正常患者的28.624倍(OR=28.624,95%CI:4.742-172.686)。4.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乳腺癌化疗患者TIVAP植入术后发生C RT的风险预测模型为Y=-1.507+1.058×年龄+1.041×BMI+0.490×合并糖尿病+3.354×血浆D-二聚体水平异常。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5,灵敏度为0.964,特异度为0.905。结论:1.本研究中有117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在TIVAP植入后发生CRT,发生率为41.79%。2.高龄、高BMI、合并糖尿病、血浆D-二聚体水平异常的乳腺癌化疗患者行TIVAP植入术后,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的风险较大。3.利用风险预测模型:Y=-1.507+1.058×年龄+1.041×BMI+0.490×合并糖尿病+3.354×血浆D-二聚体水平异常,能较好地预测乳腺癌化疗患者TIVAP植入术后CRT的发生风险。

万润[10](2020)在《TIVAP与PICC在胃癌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完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Totally implanted venous access ports,TIVAP)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在胃癌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两种静脉输液途径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临床适用性及优劣性,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及借鉴意见。方法:本研究对2018年9月11日至2020年1月20日甘肃省某三甲医院肿瘤外科胃癌化疗患者进行目的调查,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42例胃癌化疗患者,其中TIVAP组72例,PICC组70例。每位患者观察六个化疗周期(每周期间隔20-30天),对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导管用药间隔时间、皮下置管长度、置管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生活质量、舒适度和Karnofsky功能活动状态评分(KPS评分)以及经济费用进行比较。采用SPSS22.0和GraphPad prism8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应用?2检验进行分析,对检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TIVAP组患者的导管首次穿刺成功率为68.1%,PICC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2.9%,TIVAP组患者的导管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低于PICC组(P=0.001)。PICC组患者在置管成功后可直接进行使用,TIVAP组患者只有58.3%的患者可以在置管成功后直接使用,两组患者导管用药间隔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TIVAP组置管长度为(25.07±1.21)cm,PICC组为(46.30±1.92)cm,两组的置管长度有统计学差异(P<0.001)。TIVAP组导管总的累积导管留置天数为13112天,平均留置天数为(182.11±88.74)天,PICC组累积导管留置天数为10992天,平均导管留置天数为(157.03±71.80)天,两组患者平均置管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47)。置管过程中,TIVAP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8%,其中误入颈内静脉发生率为2.8%、出血为1.4%、皮下血肿为1.4%、机械并发症为4.2%;PICC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4%,其中误入颈内静脉为5.7%、皮下血肿为1.4%、机械并发症为4.3%,两组患者置管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置管过程中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显示,置管长度与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相关(OR=1.032,95%CI:1.001.07)。置管后,TIVAP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其中导管相关血栓发生率为19.7%、导管感染发生率为3.0%为主要的并发症;PICC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3.6%,其中导管相关血栓的发生率为40.9%、导管感染发生率为10.6%、敷料并发症率为6.1%为主要的并发症,对两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置管后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3)。多变量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2.528,P=0.041)、肿瘤分型(OR=2.626,P=0.022)、穿刺次数(OR=2.594,P=0.031)为导管相关血栓的危险因素;皮下置管长度(OR=1.099,P=0.024)是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置管后的三个化疗周期内,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没有明显差异;但是三个化疗周期后,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出现差异,TIVAP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PICC组随着时间的延长并发症逐渐增多。置管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舒适度评分、KPS评分基线可比(P>0.05)。置管后TIVAP组患者AD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舒适度评分、KPS评分明显优于PICC组的患者(P<0.05);TIVAP组与PICC组两组患者置管后体力状况评分(Z评分)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TIVAP组置入导管的费用为(8664.64±286.13)元,PICC组置入导管的费用为(2922.04±360.56)元,两组患者置入导管的费用有统计学差异(P<0.05)。TIVAP组患者导管护理费用为(845.32±448.30)元,PICC组患者导管护理费用为(1607.79±665.80)元,TIVAP组患者导管护理费用明显低于PICC组(P<0.05)。TIVAP组患者导管拔除的平均费用为(577.21±283.92)元,PICC组为(395.77±339.38)元,TIVAP组与PICC组相比导管拔除费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患者在研究期间置入导管的费用、导管护理费用以及拔管费用总和进行分析显示,TIVAP组总费用为(9757.03±558.54)元,PICC组总费用为(4755.11±786.41)元,两组患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TIVAP组总费用是PICC组的2倍。结论:TIVAP在胃癌化疗患者中应用相比较PICC导管,具有置管后并发症少,导管护理费用低,导管拔除率低,导管留置时间长,对胃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舒适度高等优点,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但是,TIVAP对置管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同时置入导管的费用较高,加强对置管人员的培训,积极做好导管护理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对于提高TIVAP的长期有效使用尤为重要。

二、乳腺癌化疗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方式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乳腺癌化疗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方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乳腺癌中心静脉血管通路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论文提纲范文)

1 证据等级标准及推荐强度标准
    1.1 证据推荐等级标准
    1.2 推荐强度标准
    1.3 推荐强度评审委员会
2 应用对象
3 推荐意见
    3.1 适应证
    3.2 通道选择
        3.2.1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3.2.2 PICC
        3.2.3 CVC
    3.3 CVA导管尖端位置
        3.3.1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3.3.2 PICC
        3.3.3 CVC
    3.4 导管尖端定位方法
    3.5 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3.5.1 气胸、血胸、空气栓塞、误穿动脉等
        3.5.2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3.5.3 导管相关性血栓
    3.6 CVA维护
        3.6.1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3.6.2 PICC
4 乳腺癌病人CVA适应证和通道的选择
    4.1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适应证和通道的选择
    4.2 PICC适应证和通道的选择
    4.3 CVC适应证和通道的选择
5 乳腺癌病人CVA导管尖端的合理位置
    5.1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及PICC导管尖端的合理位置
    5.2 CVC导管尖端的合理位置
6 乳腺癌病人CVA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6.1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6.2 PICC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6.3 CVC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7 乳腺癌病人CVA维护
    7.1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维护
    7.2 PICC的维护
    7.3 CVC的维护
8 乳腺癌病人CVA的取出
    8.1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取出
    8.2 PICC的取出
    8.3 CVC的取出

(4)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1.2.2 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置管相关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比较
    2.3 两组患者QLQ-C30量表评分比较
3 讨论

(5)癌症患者输液港自我管理行为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理论依据
    1.3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 研究目的与内容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癌症患者输液港自我管理行为评估量表构建
    3.1 研究方法
    3.2 统计分析
    3.3 函询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癌症患者输液港自我管理行为评估量表临床验证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3 统计分析
    4.4 质量控制
    4.5 结果
    4.6 讨论
第五章 癌症患者输液港自我管理行为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5.1 研究对象
    5.2 研究方法
    5.3 统计学方法
    5.4 结果
    5.5 讨论
第六章 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局限性
    6.4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癌症患者输液港自我管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第一轮专家咨询表
附录二 第二轮专家咨询表
附录三 临床验证预实验
附录四 正式临床验证
附录五 探索因子分析前预设维度和条目
附录六 探索因子后的维度和条目
附录七 验证因子分析后条目
附录八 知情同意书
附录九 癌症患者输液港自我管理行为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致谢

(6)基于HACCP体系的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理论框架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HACCP体系简介
    2.2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全流程运营与管理现状
    2.3 小结
第三章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相关研究的内容分析
    3.1 资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小结
第四章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初步建立
    4.1 成立多学科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4.2 确定潜在使用者并考虑危害因素
    4.3 完成加工流程图
    4.4 验证制定的流程图
    4.5 实施危害分析
    4.6 确定关键控制点
    4.7 制定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
第五章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的确立
    5.1 研究对象与方法
    5.2 研究结果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第七章 创新性与局限性
    7.1 创新性
    7.2 局限性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基于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概念
    1.5 文献回顾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调查工具
    2.4 干预方案
    2.5 资料收集
    2.6 统计分析
    2.7 质量控制
    2.8 伦理问题
    2.9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与同质性检验情况
    3.2 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干预效果评价
第四章 讨论
    4.1 实施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4.2 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前景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性与局限性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B(调查问卷)
附录C(综述) 多学科团队模式在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8)肿瘤患者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高危因素探索与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肿瘤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早发性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遗传易感因素的探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他汀的种类及服用时间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 荟萃分析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已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英文论文
文献综述 肿瘤患者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防和监测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长春市某三甲医院TIVAP植入的乳腺癌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乳腺癌术后化疗给药方式进展
    1.2 TIVAP在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
    1.3 CRT的形成机制
    1.4 CRT的主要临床表现
    1.5 乳腺癌化疗患者TIVAP植入术后发生CRT的主要危险因素
    1.6 CRT的预防与治疗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内容
    2.4 CRT 诊断标准和相关指标界定
    2.5 质量控制
    2.6 数据处理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3.1.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3.1.2 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
    3.2 研究对象CRT的发生情况
    3.3 各因素与乳腺癌化疗患者TIVAP植入术后发生CRT的关系
        3.3.1 患者一般情况与TIVAP植入术后发生CRT的关系分析
        3.3.2 患者的疾病相关指标与TIVAP植入术后发生CRT的关系分析
        3.3.3 患者BMI及血液D-二聚体水平指标与TIVAP植入术后发生CRT的关系分析
        3.3.4 患者TIVAP植入穿刺次数与术后发生CRT的关系分析
    3.4 影响乳腺癌化疗患者TIVAP植入术后CRT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3.5 ROC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效果
第4章 讨论
    4.1 乳腺癌化疗患者TIVAP植入后CRT发生率
    4.2 乳腺癌化疗患者一般情况与TIVAP植入后CRT发生的关系
    4.3 乳腺癌化疗患者疾病相关指标与TIVAP植入后CRT发生的关系
    4.4 乳腺癌化疗患者体检指标与TIVAP植入后发生CRT的关系
    4.5 乳腺癌化疗患者置港相关指标与TIVAP植入后发生CRT的关系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TIVAP与PICC在胃癌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1.1 胃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
    1.2 化疗是胃癌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是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关键因素
    1.4 TIVAP与 PICC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现状
    1.5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TIVAP与 PICC在胃癌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2 临床资料
        2.2.1 研究对象来源
        2.2.2 研究设计
        2.2.3 分组方法
        2.2.4 纳入标准
        2.2.5 排除标准
    2.3 研究方法
    2.4 主要的研究工具
        2.4.1 胃癌化疗患者相关信息表格
        2.4.2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表
        2.4.3 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
        2.4.4 舒适状况量表
        2.4.5 KPS评分
    2.5 TIVAP与 PICC主要的操作方法及护理措施
        2.5.1 TIVAP置管流程
        2.5.2 TIVAP导管维护
        2.5.3 PICC置管的流程
        2.5.4 PICC导管的维护
    2.6 资料收集方法
    2.7 观察指标
        2.7.1 置管成功的标准
        2.7.2 皮下置管的长度
        2.7.3 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定义标准
        2.7.4 两组患者的ADL评分、生命质量、舒适度、KPS评分
        2.7.5 导管的经济费用的计算
    2.8 质量控制
    2.9 伦理审查
    2.10 统计分析
    2.11 研究技术路线图
3 结果
    3.1 患者一般资料
    3.2 TIVAP组与PICC组置管成功率、导管用药间隔时间及置管长度的比较
    3.3 两组患者置管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3.4 两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3.5 两组置管后并发症随时间的变化
    3.6 置管期间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3.7 导管相关血栓及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3.8 TIVAP与 PICC两组患者ADL、生活质量、舒适度及KPS评分的比较结果
    3.9 TIVAP组与PICC组相关费用的比较
    3.10 TIVAP组与PICC组患者导管拔除的原因
4 讨论
    4.1 本研究的意义及可靠性
    4.2 TIVAP相比较PICC首次置管的操作难度更大
    4.3 TIVAP组导管用药间隔时间较长
    4.4 PICC导管皮下留置长度更长
    4.5 两种不同静脉置管研究期间主要的并发症分析
        4.5.1 TIVAP相比较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4.5.2 两种静脉置管在研究期间主要并发症各有不同
        4.5.3 性别、肿瘤分型、穿刺的次数是置管后导管相关血栓的危险因素
        4.5.4 皮下置管长度是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
        4.5.5 随着导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导管相关并发症逐渐增多
    4.6 PICC相比较TIVAP导管对胃癌化疗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影响较大
    4.7 PICC相比较TIVAP对胃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4.8 TIVAP相比较PICC置管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更高
    4.9 TIVAP相比较PICC成本费用较高,导管护理费用低
    4.10 TIVAP在研究期间拔管率低
    4.11 对胃癌化疗患者选择中心静脉通路的建议
第三章 结语
    5.1 结论
    5.2 创新之处
    5.3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研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乳腺癌化疗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方式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乳腺癌中心静脉血管通路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J]. 马力,刘运江,刘荫华.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2(02)
  • [2]经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林鹤,林鹿.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23)
  • [3]多学科团队在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有效性评价[J]. 曹艳,陈玲,王黎,濮英娜.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24)
  • [4]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J]. 朱峰微,柳春波,苏文敏,章立楠. 中国妇幼保健, 2021(12)
  • [5]癌症患者输液港自我管理行为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 吴孝红. 汕头大学, 2021(02)
  • [6]基于HACCP体系的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D]. 纪荣建. 山东大学, 2021(12)
  • [7]基于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D]. 李小妞. 延边大学, 2021(02)
  • [8]肿瘤患者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高危因素探索与预防[D]. 刘斌亮.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9]长春市某三甲医院TIVAP植入的乳腺癌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D]. 万晓雨. 吉林大学, 2020(08)
  • [10]TIVAP与PICC在胃癌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研究[D]. 万润. 兰州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插管方式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