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滤膜纯化2,3-二羧基吡嗪的研究

纳滤膜纯化2,3-二羧基吡嗪的研究

一、纳滤膜提纯2,3-二羧酸吡嗪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圣阳[1](2021)在《微孔聚合物膜材料的设计与成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孔有机聚合物由于具有高的比表面积、连续的纳米孔道和易调节的理化性质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储氢、选择性吸附及分离、电化学能源转化及场效应晶体管栅极材料等领域。而且在膜技术领域中,这些纳米通道的特征可以满足下一代功能膜中对精确微结构的要求,将微孔聚合物作为膜材料也吸引了众多科学家的关注。然而,多数的微孔有机聚合物要么难以通过溶液或熔融法加工成膜,要么加工后膜内微孔结构的稳定性较差。这些问题限制了微孔有机聚合物在膜技术中的应用,因此本论文以拓展微孔有机聚合物成膜方法为目标,通过分子设计和合成方法学探索,制备新型的功能化微孔聚合物,并优化制膜流程从而将微孔聚合物膜应用于分离膜及离子传输膜领域。具体内容如下:1、固有微孔聚合物PIM-1是一种可溶液加工的微孔聚合物,然而PIM-1在有机溶剂及塑性气体中易于溶胀,导致膜的分离性能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PIM-1中的氰基基团转化为酰氯基团,制备了酰氯官能化的固有微孔聚合物(PIM-COCl)。然后,将PIM-COCl涂覆在表面胺化的聚丙烯腈超滤膜上,通过界面交联反应制备出具有三明治结构的有机溶剂纳滤膜。界面交联反应可适当调控膜的厚度、提高膜的耐溶剂性能。当PIM-COCl溶液的浓度为0.1Owt%时,复合膜的乙醇通量为5.2 Lm-2 h-1 bar1,对染料结晶紫的截留率达到94%。在14天的长期运行中,该膜展现了良好的性能稳定性。2、依据超酸催化氰基的三聚成环反应,将含氰基的PIM-1聚合物薄膜浸泡在三氟甲磺酸/乙酸溶液中,在溶胀和交联的双重作用下,PIM-1分子链中的氰基环化反应,使聚合物形成重排为一种“宽腔窄颈”的结构。XRD,SAXS及PAL的结果表明,随着超酸含量的增加、处理温度的升高及处理时间的延长,“宽腔”的孔径会逐渐增大,但“窄颈”的尺寸却逐渐减小。交联微孔膜3-SCPIM-6/24与初始的PIM-1膜相比,CO2/N2和CO2/CH4气体对的渗透选择性分别从21.4和16.0上升至58.1和40.9,同时CO2通量依然保持较高的水平。3、通过富电子芳香化合物和苯甲醛的傅克羟烷基化反应,开发一类可官能化的PIMs。这类PIMs的合成要素包括:1)富电子芳香化合物需要具备扭曲刚性的化学结构且苯环上有两个活性位点;2)含吸电子取代基的苯甲醛衍生物可发生该类傅克羟烷基化反应;3)邻位取代的苯甲醛衍生物聚合活性较弱。吸电性的取代基的数量及分布将会影响分子链的旋转自由度进而调控聚合物的BET表面积。以三种PIM-3F为例,低旋转自由度的PIM-3Fc的BET表面积(1189 m2 g-1)远高于高旋转自由度的PIM-3Fa和PIM-3Fb的BET 比表面积(685 m2 g-1和472 m2 g-1)。4、研究建立了采用醛基取代的含氮杂环类衍生物与富电子芳烃制备碱性固有微孔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与路线。揭示了含氮杂环醛参与傅克羟烷基化聚合反应规律:1)含氮杂环醛的碱性越强,则聚合速率越快,可得到高分子量聚合物;2)含氮杂环在反应过程中形成的共振结构越稳定,则聚合程度越高。其中,咪唑基固有微孔聚合物可与磷酸掺杂形成高温质子交换膜。与商业化聚苯并咪唑(PBI)膜相比,咪唑聚苯撑离子交换膜显示了高磷酸掺杂率、低体积溶胀率和高质子传导率。这些主要源于该聚合物的微孔特征,微孔结构能够提供连续的磷酸通道以促进质子在磷酸氢键网络上的传输。5、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一种结晶的多孔材料,具有有序的纳米孔道结构,但是难溶难熔的特性限制COFs的加工。我们利用离子型COF骨架与DMSO/H2O混合溶剂间的溶剂化作用,首次制备稳定、高浓度且澄清的离子型COF溶胶,使离子型COFs具有溶液加工能力并可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制备成膜,膜的结晶度可通过溶剂配比调控。而且在制膜过程中发现了在特定溶剂比例下,无定型COF纳米离子向结晶COF纳米片转变的行为,并证明了 COF纳米片膜具有比网络状COF膜更好的质子传输效率。本工作通过功能性固有微孔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学及固有微孔聚合物在膜应用环境中微孔结构稳定方法的设计,进一步增强固有微孔聚合物与膜技术的结合应用;除此之外还开创性地开发了结晶性的共价有机框架的稳定溶胶的制备,从而增强其溶液加工能力。微孔聚合物与膜技术的结合为下一代膜技术的设计与制备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吴惠贞[2](2020)在《罗伊氏乳杆菌发酵制备抑菌物质及其特性研究》文中提出罗伊氏乳杆菌被认为是安全的微生物菌种,批准用于保健食品、食品和婴幼儿食品,是能生产多种抑菌物质的乳酸菌。本论文以罗伊氏乳杆菌LYS-1为研究对象,研究了LYS-1发酵液的抑菌谱及其对p H值、热处理和酶处理的耐受情况,根据碳源和氮源对LYS-1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优化了罗伊氏乳杆菌培养基配方,并探索了LYS-1发酵液中的主要抑菌成分,分离提取了其中的肽类物质,为罗伊氏乳杆菌发酵制备抑菌物质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罗伊氏乳杆菌LYS-1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测定发现,其对指示菌的抑制效果为: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LYS-1具有广谱抑菌性的潜力,且抑制革兰氏阴性菌的效果比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强。(2)罗伊氏乳杆菌LYS-1发酵液的抑菌效果受p H值影响很大,p H=2.00~5.00时,降低p H值可以显着提高其抑菌效果,当p H≥5.50时就会丧失抑菌活性。(3)罗伊氏乳杆菌LYS-1发酵液(p H=3.80)的热稳定性和耐受蛋白酶能力较强,50℃、60℃、70℃、80℃、90℃、100℃和121℃处理30 min均能保持99%以上的抑菌活性,蛋白酶K、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处理对LYS-1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较弱。(4)碳源对罗伊氏乳杆菌LYS-1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有很大影响,以乳糖为碳源时,发酵液的活菌数和酸度较低,以蔗糖为主要碳源时,产酸较多且当LYS-1活菌数达到109CFU/m L时发酵液开始具有抑菌效果,发酵36 h达到活菌数和抑菌效果的最大值。葡萄糖和蔗糖或葡萄糖和果糖复配会显着影响LYS-1发酵液的抑菌活性,葡萄糖和果糖复配替代蔗糖有利于促进LYS-1发酵液的抑菌效果。当碳源配方为6.26%葡萄糖+5.26%果糖(对应于1.00%葡萄糖+10.00%蔗糖)时,LYS-1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最强。(5)氮源也是影响罗伊氏乳杆菌LYS-1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关键因素,LYS-1以酵母提取物和大豆蛋白胨为氮源时发酵液才具有抑菌活性,但两者复配没有提高抑菌作用的效果,2.00%酵母提取物作为氮源即可拥有较优的抑菌效果,另外适当添加盐酸氨基脲可以提高LYS-1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添加量为0.04%时效果最佳。(6)罗伊氏乳杆菌培养基中的碳氮比对罗伊氏乳杆菌LYS-1发酵液的抑菌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碳氮比在5:1时LYS-1发酵液具有最优的活菌数和抑菌圈直径,分别为5.60?109CFU/m L和12.95 mm,此时的培养基配方是6.26%葡萄糖+5.26%果糖为碳源,2.30%酵母提取物为氮源。(7)经过氧化物酶处理、气相色谱法、强酸水解处理和HS-SPME-GC-MS测定挥发性化合物后发现,罗伊氏乳杆菌LYS-1发酵液中不含有3-羟基丙醛,主要的抑菌成分为过氧化物、挥发性醛类物质、挥发性羧酸类物质和小分子肽。挥发性醛类物质主要为反-2-壬醛、2-十一烯醛、反-2-辛烯醛、苯甲醛和癸醛,挥发性羧酸类物质主要为乙酸、辛酸、月桂酸和己酸。通过硫酸铵沉淀、透析、超滤和离子交换层析对LYS-1发酵液中的肽类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并测定了提取物的分子量,发现其主要由二肽(242 Da、250Da)和三肽(353 Da、368 Da)组成,是一种小分子抑菌肽。

汪聪茜[3](2020)在《含三嗪基二胺单体的合成及聚酰亚胺的制备》文中提出本文研究了两种新型含三嗪基二胺单体2,4-二氨基-[N,N′-二(4′-对氨基苄基苯)]-6-苯基-1,3,5-三嗪(DBAPPT)和2,4-二氨基-[N,N′-二(4′-氨基-3,2′-二甲基联苯)]-6-苯基-1,3,5-三嗪(DBADPPT)的合成。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合成DBAPPT的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160 oC,反应回流时间为4 h,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diaminodiphenyl methane,DDM)用量为2,4-二氯-6-苯基-1,3,5-三嗪的8倍,无水碳酸钠用量为2,4-二氯-6-苯基-1,3,5-三嗪的3倍,产率为95.56%;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差式扫描量热仪(DSC)测得该单体DBAPPT的熔点为184.64 oC,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得产物的纯度为97.45%;得出合成DBADPPT的最佳反应条件:m-Tolidine用量为2,4-二氯-6-苯基-1,3,5-三嗪的8倍,2,4-二氯-6-苯基-1,3,5-三嗪与1,4-二氧六环混合溶液的滴加时间为40 min,反应回流时间为6 h,无水碳酸钠用量为2,4-二氯-6-苯基-1,3,5-三嗪的3倍,产率为89.24%;通过FT-IR和1H-NMR表征了产物的结构,DSC测得该单体DBADPPT的熔点为223.68 oC,HPLC测得产物的纯度为94.26%。将自制的DBAPPT分别与2,3′,3,4′-联苯四甲酸二酐(2,3’,3,4’-biphenyl 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α-BPDA)、双酚A型二醚二酐(4,4’-(4,4’-isopropylidene-diphenoxy)-bis-(phthalic anhydride),BPADA)、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3,3’,4,4’-biphenyl 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BPDA)、4,4’-氧双邻苯二甲酸酐(4,4’-oxydiphthalic anhydride,ODPA)和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3,3’,4,4’-benzophenone 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BTDA)反应,制备出一系列聚酰亚胺模塑粉。结果表明:模塑粉已亚胺化完全,模塑粉的玻璃转化温度在189.50oC236.45 oC,在N2下失重5%对应的温度在484.4 oC505.8 oC,失重10%对应的温度在512.9 oC521.6 oC,800 oC时的残炭率在54.37%57.81%,在空气下失重5%对应的温度在451.8 oC494.7 oC,失重10%对应的温度在500.6 oC513.6 oC,说明模塑粉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热氧稳定性。高温干燥使模塑粉的溶解性变差,Tg升高,但热稳定性降低,热压成膜的条件变得更加严苛。在20 MPa、250 oC下热压0.5 h成膜,热压膜的热性能基本与模塑粉的一致。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确定模塑粉为无定形聚集态结构,荧光测试结果表明,在350 nm激发波长下得到最大发射波长为460 nm。采用苯代三聚氰胺(benzeneguanoamine,BGA)和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2-(4-aminophenyl)-5-amino benzimidazole,PBIDA)两种混合二胺按照不同的摩尔比与二酐BPDA反应制备一系列共轭结构的聚酰亚胺模塑粉并表征结构、测试性能。结果表明:模塑粉随着PBIDA的加入,热稳定性越来越好,模塑粉在N2中,720oC时的残炭率在14.50%72.10%之间,其中模塑粉BGA-1的残炭率为14.50%,模塑粉BGA-0的残炭率为72.10%;模塑粉在N2下失重5%对应的温度在332.9 oC544.0 oC之间,在N2下失重10%对应的温度在358.2 oC589.4 oC之间;由最大失重速率可知,单体BGA中氨基的活性较低,与二酐BPDA只能部分反应。将共轭三嗪基二胺单体DBADPPT分别与α-BPDA、BPADA、BPDA、ODPA和BTDA二酐单体反应,以4-苯乙炔基苯酐为封端剂,制备出不同结构的聚酰亚胺模塑粉。结果表明:模塑粉已亚胺化完全。模塑粉的玻璃转化温度在216.80 oC264.49 oC,在N2下失重5%对应的温度在479.2 oC497.7 oC,失重10%对应的温度在503.5oC516.3 oC,800 oC时的残炭率在55.48%61.32%,在空气下失重5%对应的温度在447.4 oC502.9 oC,失重10%对应的温度在493.0 oC516.3 oC,说明模塑粉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可以在300 oC下模压成型。通过XRD确定模塑粉为无定形聚集态,荧光测试结果表明,除模塑粉PI-2-BPDA,其余模塑粉在350 nm激发波长下得到最大发射波长为460 nm,有望开发一种蓝色荧光的聚酰亚胺材料。

李湛[4](2019)在《金属有机骨架膜材料合成及分离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生产的进步,而伴随而来的环境恶化问题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正在逐步加重。如今,高居不下的碳排放水平、水体污染等问题正在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构成严峻挑战。工业生产中大量的化石燃料燃烧是造成大气中碳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以及使用清洁的氢气作为替代能源都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二氧化碳捕获技术中,燃烧前二氧化碳捕获技术是被讨论和研究最为广泛的技术。这个过程中,高效的H2/CO2混合气体分离技术是核心关键。氢气生产的主流工艺是蒸气甲烷重整,该过程最终产物为也为H2/CO2混合气体,需将其分离后提纯氢气。由此可见,对气体分离技术,尤其是H2/CO2混合气体分离技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膜分离技术对比其他气体分离技术如吸附分离及低温蒸馏等,具有操作简便、能耗低、碳排放少等显着优势。开发合适的膜材料以实现对气体混合物的高效分离在学术研究及工业应用上都有极大价值。水体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未经过无害化处理就排放,其污染物包含重金属离子、染料分子等。染料对环境、对人体健康都有损害,且大部分染料不易降解,有效处理染料废水以实现达标排放或水资源再利用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传统处理方法包括吸附、沉淀等,成本偏高且由于染料种类多样、化学性质各不相同,这对吸附剂或沉淀剂的选择造成了许多困难。以超滤、纳滤为代表的膜分离技术在染料废水处理方面有极大优势。具有合适孔道或性质的膜材料可通过分子筛分作用将尺寸较大的染料分子去除从而获得高纯度的水,同时该过程受染料化学性质的影响较小,因此有望应用于多种染料废水的处理。金属有机骨架膜作为一种新型膜材料近年来受到研究人员的追捧。金属有机骨架膜具有规则的孔道,且孔道的尺寸和性质均可以通过改变金属中心或有机配体进行调节,使得金属有机骨架膜可根据需要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调整。较早的关于金属有机骨架膜的研究由Lin研究组报道。他们通过晶种辅助的二次生长法在多孔氧化铝载体表面制备了MOF-5,但由于MOF-5孔径较大,其对气体混合物的选择性仅为努森选择性,且MOF-5结构本身稳定性较差,限制了其在气体分离领域的应用。本文中利用金属有机骨架结构的可设计性,对MOF-5膜进行了改性。通过用2-甲基对苯二甲酸和2-氨基对苯二甲酸替代对苯二甲酸,利用“同源金属”生长法在多孔氧化锌载体上合成了两个MOF-5衍生膜。对比原生MOF-5膜,CH3-MOF-5膜在稳定性上有较大提升,NH2-MOF-5膜在气体分离选择性上有较大提升。这项工作表明了金属有机骨架膜本身的可设计性使其在合成具有特定性能膜材料方面的的巨大优势。对于H2/CO2混合气体的膜分离过程,二者尺寸上的差异在具有合适孔道的膜材料内部可引发截然不同的扩散速率,从而实现分离。此外,膜材料若与CO2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力将减缓CO2的扩散,进一步扩大H2与CO2在扩散速率上的差异,提升H2/CO2选择性。膜材料的孔径在该过程中至关重要,过小的孔径会导致H2渗透率降低,过大的孔径则会使H2/CO2选择性降低。通过研究报道中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我们认为当膜的孔径略微大于CO2分子时,可同时实现高H2渗透率和高H2/CO2选择性,即高分离效率。基于此,我们合成了具有狭窄孔道结构的沸石类咪唑骨架JUC-160膜。经气体吸附实验证明JUC-160的孔道尺寸介于CO2分子与Ar分子之间,且骨架与CO2分子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力,满足高效H2/CO2分离的条件。气体分离实验表明JUC-160膜具有非常好的热稳定性和极佳的H2/CO2分离性能。在200℃时,其H2渗透率达到9.75×10-77 mol m-22 s-11 Pa-1,H2/CO2选择性高达26.3。除H2/CO2分离外,我们还探究了JUC-160膜作为染料废水处理材料的潜力。JUC-160膜的孔道尺寸介于水分子与染料分子之间,且本身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因此在染料处理方面也表现出了非常好的效果。我们利用三种不同类型、不同尺寸的染料分子作为评价物,JUC-160膜对染料分子展现出了强烈的分子排阻效应,对染料的截留率接近100%,同时其水渗透量也非常大,实现了高效率的水处理过程。通过上述工作,我们对金属有机骨架膜未来作为新一代膜材料在分离领域的前景抱有极大信心。

宋佳[5](2017)在《臭氧/陶瓷膜工艺在水处理中协同作用过程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臭氧/陶瓷膜工艺在净化水的同时能控制膜污染、降低臭氧投加量和运行能耗,在水处理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对臭氧/陶瓷膜协同作用研究不充分是制约该工艺应用的关键问题。本论文选择臭氧/平板陶瓷膜工艺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原位臭氧/陶瓷膜工艺的协同作用问题,比较了陶瓷膜层和支撑层对臭氧在膜孔中分解率的影响;考察了舒必利、苯扎贝特、阿替洛尔和2-喹喔啉羧酸(简称2-QCA)等四种典型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在膜孔中被协同降解的特征;分别对比分析了预臭氧/陶瓷膜和原位臭氧/陶瓷膜两种工艺对三种典型有机物海藻酸钠(代表聚多糖)、牛血清蛋白(代表蛋白质)和腐殖酸(代表腐殖质)的膜污染的控制机制。实验比较了臭氧在四种膜层厚度(20-25μm,35-40μm,70-75μm,95-100μm)陶瓷膜中的分解过程和效果,考察了pH和电解质对臭氧在膜孔中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膜层比支撑层更能高效地促进臭氧分解,但是不同膜层厚度条件下臭氧在膜孔中分解率的差异不显着。水杨酸分子探针的实验结果表明,陶瓷膜能协同臭氧生成更高浓度的羟基自由基。水溶液pH,NaCl、CaCl2和Na2SO4等均能够不同程度地影响臭氧在膜孔中的分解率。原位臭氧/陶瓷膜工艺能够协同提高四种典型PPCPs的降解率。原位臭氧/陶瓷膜工艺中,舒必利、阿替洛尔、苯扎贝特和2-QCA的降解率依次为99.4%、96.8%、99.4%和64.1%;初始溶解态臭氧浓度增加至3.0 mg/L时,前三者的降解率增加至约100%,2-QCA的降解率增加至97%。这均高于单独臭氧氧化条件下的值。自由基猝灭剂叔丁醇的实验结果表明,陶瓷膜孔中,膜孔表面催化臭氧分解过程中生成了羟基自由基进一步氧化PPCPs,可能是PPCPs降解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原位臭氧/陶瓷膜两种工艺能够协同控制海藻酸钠、牛血清蛋白和腐殖酸形成的膜污染,但是选择适当的臭氧投加量非常重要。在实验臭氧投加量1-20 mg/L的范围内,海藻酸钠能够被氧化成小分子有机物,降低水力可逆膜阻力,缓解膜污染;牛血清蛋白被氧化后能发生一定程度的交联团聚,增加水力不可逆膜阻力;腐殖酸被氧化后亲水性增加,并且能引起污染物在膜表面的持续累积,增加滤饼层膜污染。本论文从应用基础角度揭示了原位臭氧/陶瓷膜工艺的协同作用特点,对新型陶瓷膜的研发和组合工艺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林龙[6](2013)在《鳀鱼蒸煮液膜浓缩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船载加工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捕捞-加工一体化”生产模式的形成,目前鳀鱼干制品的年产量逐步增加,每艘加工船每年将产生6000吨鳀鱼蒸煮废液。蒸煮液富含蛋白质、核苷酸、氨基酸、牛磺酸等营养成分,风味物质和微量元素。但由于船载加工空间和技术的限制,蒸煮液大都未经处理便直接排放,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引起海洋环境的污染。因此,蒸煮液高效回收利用是现代水产企业实现清洁生产的必然趋势。本论文采用絮凝沉淀和膜浓缩技术从鳀鱼蒸煮液中浓缩回收蛋白质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微滤-纳滤工艺的浓缩效果优于微滤-超滤-纳滤工艺,其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回收率较高,分别达到70.74%和39.83%~46.64%。微滤-纳滤工艺经济简单,适合应用于船载浓缩。(2)纳滤技术对氨基酸的浓缩效果明显,特别是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其含量分别增加了 3.36倍和6.72倍,对蒸煮液增鲜增味的效果作用显着,能较好改善蒸煮液的风味。微滤浓缩使微滤截留液的腥味增强;但是纳滤截留液中腥味基本消失,蒸煮液风味得到较大程度改善,并保持了鳀鱼蒸煮液的特征风味。(3)与传统蒸发浓缩相比,微滤和纳滤集成的膜浓缩技术具有浓缩时间短、能耗低、浓缩效率高的优点,而且能避免热化学反应的发生,更好保持鳀鱼蒸煮液的风味与色泽。(4)膜浓缩之前,采用壳聚糖絮凝的预处理方法回收蛋白质,降低重金属含量以及减少膜污染。壳聚糖添加量1g/L、pH=5.5和室温条件下,絮凝操作简单;絮凝1Omin后,可以富集回收30%的水溶性蛋白质和所有不溶性蛋白质,并且使铬、硒、砷和汞等元素的含量分别降低52.82%、40.95%、21.92%和13.63%,微滤浓缩的平均膜通量提高9.75%,但氨基酸含量几乎不变。(5)无机陶瓷微滤膜比有机中空纤维微滤膜更适合高温鳀鱼蒸煮液的蛋白质浓缩,浓缩时间缩短31%。陶瓷膜浓缩鳀鱼蒸煮液时,0.45μm和0.14μm陶瓷膜对蛋白质的浓缩效率相同,但选用0.14μm陶瓷膜有利于提高整体膜浓缩工艺的效率;升高压力和温度能提高陶瓷膜的初始通量和平均通量,在3bar和45℃条件下的膜通量较大。45℃浓缩时浓缩液的菌落总数、TVB-N值相对于浓缩因子的增长率最小,TBARS的增长率与35℃、25℃相近,45℃浓缩蒸煮液有利于保证蒸煮液的品质。因此,选用0.14μm陶瓷膜,在45℃、3bar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采用间歇的投料方式浓缩鳀鱼蒸煮液为较优的陶瓷膜浓缩操作条件。(6)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60Da的纳滤膜对微滤透过液进行浓缩,在压力20bar和温度45 ℃操作条件下,蛋白质和氨基态氮的截留率较低,但膜通量较大,可以缩短浓缩时间,保证蒸煮液的品质。(7)针对清洗浓缩鳀鱼蒸煮液时产生的膜污染,使用NaOH+SDS的复合清洗剂较为合适。1%NaOH+0.05%SDS的化学清洗剂对陶瓷膜的清洗效果较好,在45℃的清洗条件下,清洗40min使陶瓷膜通量恢复率达到99%,比单一清洗剂(1%NaOH)提高 22.85%;选择含有 NaOH(pH=10)+0.1%SDS 的化学清洗剂对纳滤膜的清洗效果较好,在30℃的清洗条件下,清洗40min可使纳滤膜通量恢复率达到96%以上。

康子曦[7](2013)在《无机微孔膜的制备与应用》文中认为随着整个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新技术和新能源的需求逐渐提高,这些都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无机多孔材料作为材料中的常青树,因为其优秀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独特规整的孔道,一直被广泛的研究。本论文立足于实际中的应用需求,并以此为出发点设计多孔材料,制备了用于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应用需要的无机微孔膜材料。海水淡化是人类追求了几百年的梦想,在多种方案中反渗透法近几年被广泛研究,被认为是最有效率的方案,其中反渗透膜又是这种方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经过大量的实验和测试,选取熔砂片这种材料作为载体,在该载体上进行纯硅MFI型分子筛膜合成,并在500psi压强的条件下对其进行海水除盐应用研究,经过不断摸索条件,我们得到了具有高流量和高除盐率的纯硅MFI型分子筛膜。在化学化工生产中,对得到产物进行提纯是非常核心的部分,这些步骤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而其中尤以同分异构体的拆分最具有挑战性。通过二次生长的方法,我们在表面修饰的多孔二氧化硅载体上成功合成了连续生长的[Zn2(BDC)2(Dabco)]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MOF)膜,不同厚度的膜材料在不同测试时温度下进行了二甲苯同分异构体分离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分离效果得到了提高。而膜的生长次数的增加可以使膜的厚度增大,减少缺陷,提高分离效果,同时降低透过率。手性化学近几年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我们使用镍网代替金属盐为镍源通过原位生长一步合成了[Ni2(L-asp)2(bipy)]手性结构MOF膜,对合成的膜材料进行了手性二醇的分离测试,结果表明,高温时具有较高的分离因子(物料中两种物质在某一单元分离操作前后相对含量的比值)和透过量。而高压下的分离测试,分离效果因为吸附选择性的下降而有一些降低,但渗透流量提高了。很多无机多孔膜材料已经被研究用于氢气的分离。我们以镍网作为载体并且提供镍源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孔道大小的MOF膜材料并进行了混合气体的分离测试。随着孔道尺寸的降低,分离机制由吸附扩散原理转变为尺寸筛分原理,选择性大大提高。孔径最小的[Ni2(L-asp)2(pz)]膜材料对于所有组合体系都具有很好的选择性。最后我们通过原位组装的方法,得到包覆羧基化碳纳米管的MOF主客体杂化材料,达到了提高CO2单位比表面积吸附量和吸附焓的目的。为如何得到更高效的俘碳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汪自祥[8](2007)在《纤维状无机陶瓷纳滤膜过滤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了纤维状无机陶瓷纳滤膜的特性和过滤机理,以及将纳米过滤集成技术应用到水处理和中药提取液分离提纯工艺的可行性,为工业实际应用提供依据。通过纯水透过实验,测得本实验用30nm左右的纤维状无机陶瓷纳滤膜的纯水透过系数为55.07L/m2·h·MPa,膜阻力为6.505×1013m-1;实验用纤维状无机陶瓷纳滤膜在浓度为0.002mol/L的MgCl2溶液中的等电点为3.4,当溶液pH值小于3.4时,陶瓷膜荷正电;当溶液pH值大于3.4时,陶瓷膜荷负电。为了考察将纤维状无机陶瓷纳滤膜过滤集成技术应用到水处理领域的可行性,本文研究了纤维状无机陶瓷纳滤膜对MgCl2溶液的截留效果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操作压力为0.7MPa,浓度为0.002mol/L,温度为25℃,pH为6.8的操作条件下,孔径为30nm左右的纤维状无机陶瓷纳滤膜对MgCl2的截留率为63%,在相同条件下截留分子量为250左右的有机DK膜对MgCl2的截留率为41%;溶液浓度、操作压力和溶液pH对膜分离性能都有较大影响,稳态渗透通量和截留率随操作压力的增大而增加,随料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溶液pH值对陶瓷膜分离性能的影响较为复杂,主要原因为溶液pH值的变化改变了陶瓷膜表面的荷电性能。本文还以金银花水提液为实验物系,对纤维状无机陶瓷纳滤膜过滤集成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状无机陶瓷纳滤膜对金银花水提液中的蛋白质、多糖等杂质的去除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的水提醇沉方法,能够达到金银花水提液的精制要求,所需时间大大缩短,同时也大量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随着料液温度及循环流速的增加,稳态渗透通量有显着提高;同时料液浓度的降低也有助于提高稳态渗透通量。但稳态渗透通量并不随着操作压力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针对金银花水提液物系,依次使用去离子水冲洗、0.2%NaOH冲洗、1%NaClO冲洗的清洗方法使100nm颗粒状管式陶瓷膜的纯水渗透通量恢复到初始水通量的71%,依次使用去离子水冲洗、0.2%NaOH冲洗的清洗方法使纤维状无机陶瓷纳滤膜的纯水渗透通量恢复到初始水通量的86%。结果表明,纤维状无机陶瓷纳滤膜的清洗再生性能要明显优于颗粒状管式陶瓷膜。

陈桂娥,顾静芳,李葓[9](2004)在《纳滤膜提纯2,3-二羧酸吡嗪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氯化钾和硫酸钠溶液为原料,测定了纳滤膜的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纳滤膜对二价SO42-离子的截留率大于一价离子;随着SO42-和Cl-浓度的上升,纳滤膜的截留率下降;随压力的增加,膜通量下降。以2,3-二羧酸吡嗪为原料进行分离处理,结果证明,纳滤膜在脱Cl-离子方面有效果,实验中2,3-二羧酸吡嗪对膜有污染,但污染不严重,可采用水洗法进行处理。

二、纳滤膜提纯2,3-二羧酸吡嗪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滤膜提纯2,3-二羧酸吡嗪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微孔聚合物膜材料的设计与成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微孔有机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1.2.1 超交联聚合物
        1.2.2 共轭微孔聚合物
        1.2.3 固有微孔聚合物
        1.2.4 共价有机框架
    1.3 微孔有机聚合物膜的发展
        1.3.1 固有微孔聚合物膜
        1.3.2 超交联聚合物膜
        1.3.3 共轭微孔聚合物膜
        1.3.4 共价有机框架膜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实验结果简述
第2章 界面交联制备耐有机溶剂的固有微孔聚合物复合膜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步骤
        2.2.2 实验仪器与原料
        2.2.3 酰氯官能化的固有微孔聚合物的合成
        2.2.4 胺化的聚丙烯腈超滤膜的制备
        2.2.5 界面交联的固有微孔聚合物复合膜的制备
        2.2.6 聚合物和膜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聚合物和胺化超滤膜的制备与表征
        2.3.2 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
        2.3.3 复合膜的有机溶剂纳滤性能及运行稳定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超酸催化的自交联的固有微孔聚合物二氧化碳分离膜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步骤
        3.2.2 实验仪器与原料
        3.2.3 超酸催化的自交联的固有微孔聚合物膜的制备
        3.2.4 固有微孔聚合膜和自交联固有微孔聚合物膜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超酸催化的自交联的固有微孔聚合物膜的制备与表征
        3.3.2 超酸催化的自交联过程中膜微孔结构的重构现象的研究
        3.3.3 自交联的固有微孔聚合物膜的二氧化碳分离与运行稳定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傅克羟烷基化聚合制备预官能化的固有微孔聚苯烷撑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步骤
        4.2.2 实验仪器与原料
        4.2.3 富电子芳香单体的合成
        4.2.4 固有微孔聚苯烷撑的合成
        4.2.5 固有微孔聚苯烷撑的表征
        4.2.6 固有微孔聚苯烷撑膜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4.3.2 富电子芳香单体的反应位点分布对傅克羟烷基化聚合的影响
        4.3.3 苯甲醛衍生物的取代基类型对傅克羟烷基化聚合的影响
        4.3.4 苯甲醛衍生物的取代基位置对傅克羟烷基化聚合的影响
        4.3.5 固有微孔聚苯烷撑分子链旋转自由度与比表面积关系的研究
        4.3.6 固有微孔聚苯烷撑膜含氟量与二氧化碳渗透选择性关系的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碱性固有微孔聚合物的合成与高温质子交换膜的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步骤
        5.2.2 实验仪器与原料
        5.2.3 含氮杂环的固有微孔聚合物的合成
        5.2.4 含氮杂环的固有微孔聚合物的表征
        5.2.5 含氮杂环的固有微孔聚合物膜及交联膜的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氮杂环醛的碱性对傅克羟烷基化聚合的影响
        5.3.2 含氮杂环醛的醛基位点对傅克羟烷基化聚合的影响
        5.3.3 含氮杂环的固有微孔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5.3.4 咪唑型固有微孔聚合物膜及交联膜对磷酸吸附行为的研究
        5.3.5 磷酸掺杂的咪唑型固有微孔聚合物膜及交联膜的高温质子传导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的溶液加工与离子交换膜的应用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步骤
        6.2.2 实验仪器与原料
        6.2.3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溶胶的制备
        6.2.4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粒子的制备
        6.2.5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的制备
        6.2.6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膜的制备
        6.2.7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及溶胶的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溶胶的制备与表征
        6.3.2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粒子与纳米片之间的结构转化的研究
        6.3.3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膜的结晶性的研究
        6.3.4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膜的质子传导
    6.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2)罗伊氏乳杆菌发酵制备抑菌物质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乳酸菌及其主要抑菌产物
        1.1.1 乳酸菌
        1.1.2 乳酸菌的主要抑菌产物
        1.1.3 罗伊氏乳杆菌
        1.1.4 罗伊氏乳杆菌的主要抑菌产物
    1.2 乳酸菌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因素
        1.2.1 发酵条件
        1.2.2 环境因素
    1.3 蛋白质类抑菌物质的分离方法
        1.3.1 盐析
        1.3.2 有机溶剂萃取
        1.3.3 膜分离
        1.3.4 离子交换层析
        1.3.5 凝胶过滤层析
        1.3.6 高效液相色谱
    1.4 分子量测定方法
        1.4.1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1.4.2 生物质谱技术
    1.5 罗伊氏乳杆菌在食品中的应用
        1.5.1 在食品中的防腐保鲜应用
        1.5.2 在食品中的其他应用
    1.6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6.1 立题依据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罗伊氏乳杆菌发酵液的抑菌特性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菌种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培养基及试剂的制备
        2.3.2 罗伊氏乳杆菌的活化培养与发酵上清液制备
        2.3.3 罗伊氏乳杆菌发酵液的参数测定
        2.3.4 罗伊氏乳杆菌发酵液的抑菌特性研究
        2.3.5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指示菌对LYS-1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2.4.2 pH值对LYS-1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2.4.3 热处理温度对LYS-1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2.4.4 酶解处理对LYS-1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碳氮源对罗伊氏乳杆菌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菌种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培养基及试剂的制备
        3.3.2 罗伊氏乳杆菌的活化培养与发酵上清液制备
        3.3.3 碳源对LYS-1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
        3.3.4 氮源对LYS-1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
        3.3.5 碳氮比对LYS-1发酵液活菌数和抑菌效果的影响
        3.3.6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碳源对LYS-1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
        3.4.2 氮源对LYS-1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
        3.4.3 碳氮比对LYS-1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罗伊氏乳杆菌发酵液抑菌成分的分析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菌种
        4.2.2 主要试剂
        4.2.3 主要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培养基及试剂的制备
        4.3.2 罗伊氏乳杆菌的活化培养与发酵上清液制备
        4.3.3 罗伊氏乳杆菌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效果测定
        4.3.4 罗伊氏乳杆菌发酵液中3-羟基丙醛(3-HPA)的分析
        4.3.5 罗伊氏乳杆菌发酵液的真空蒸馏处理
        4.3.6 罗伊氏乳杆菌发酵液的强酸水解处理
        4.3.7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测定挥发性成分
        4.3.8 罗伊氏乳杆菌发酵上清液肽类物质的分离与分析
        4.3.9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LYS-1发酵液中3-羟基丙醛的分析
        4.4.2 LYS-1发酵液的真空蒸馏处理
        4.4.3 LYS-1发酵液的强酸水解处理
        4.4.4 HS-SPME-GC-MS测定挥发性成分
        4.4.5 LYS-1发酵上清液肽类物质的分离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1 结论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含三嗪基二胺单体的合成及聚酰亚胺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酰亚胺的发展历史
    1.3 聚酰亚胺的合成方法
        1.3.1 二酐与二胺反应制备聚酰亚胺
        1.3.2 四元酸与二胺反应制备聚酰亚胺
        1.3.3 二酸二酯和二胺反应制备聚酰亚胺
        1.3.4 二酐和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备聚酰亚胺
    1.4 聚酰亚胺的性能与应用
    1.5 国内聚酰亚胺模塑粉的研究
    1.6 含均三嗪基化合物的结构性能和研究进展
        1.6.1 含均三嗪基化合物的结构性能
        1.6.2 含均三嗪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2章 新型含三嗪基二胺单体的合成
    2.1 前言
    2.2 实验原料及仪器
    2.3 含三嗪基二胺单体的表征方法
        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2.3.2 差示扫描量热仪
        2.3.3 高效液相色谱仪
        2.3.4 核磁共振氢谱
    2.4 二胺单体DBAPPT的合成及表征
        2.4.1 二胺单体DBAPPT的合成路线
        2.4.2 二胺单体DBAPPT的合成及条件优化
        2.4.3 二胺单体DBAPPT的结构表征
    2.5 共轭二胺单体DBADPPT的合成及表征
        2.5.1 共轭二胺单体DBADPPT的合成路线
        2.5.2 共轭二胺单体DBADPPT的合成及条件优化
        2.5.3 共轭二胺单体DBADPPT的结构表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DBAPPT系列聚酰亚胺模塑粉的制备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分析测试方法
    3.3 DBAPPT系列聚酰亚胺模塑粉的合成
    3.4 DBAPPT系列聚酰亚胺模塑粉的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3.4.1 特性黏度测试
        3.4.2 红外光谱分析
        3.4.3 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重分析
        3.4.4 结构分析
        3.4.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3.4.6 荧光光谱
        3.4.7 聚酰亚胺模塑粉热压成膜及热重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共轭系列聚酰亚胺模塑粉的制备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分析测试方法
    4.3 聚酰亚胺模塑粉的制备方法
        4.3.1 BGA-PBIDA-BPDA聚酰亚胺模塑粉的合成
        4.3.2 共轭DBADPPT系列聚酰亚胺模塑粉的合成
    4.4 BGA-PBIDA-BPDA聚酰亚胺模塑粉结构表征及热重分析
        4.4.1 红外光谱分析
        4.4.2 热重分析
    4.5 共轭DBADPPT系列聚酰亚胺模塑粉的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4.5.1 黏度测试
        4.5.2 红外光谱分析
        4.5.3 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重分析
        4.5.4 结构分析
        4.5.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4.5.6 荧光光谱
    4.6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金属有机骨架膜材料合成及分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概述
        1.1.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特性
        1.1.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应用
    1.2 金属-有机骨架膜材料的合成研究
        1.2.1 直接合成
        1.2.2 晶种辅助的二次生长法
    1.3 膜分离技术简述
        1.3.1 膜分离中的基本概念
        1.3.2 膜分离技术在气体分离领域的应用
        1.3.3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1.4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及主要成果
    参考文献
第2章 金属有机骨架多晶膜的功能性设计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表征手段
        2.2.2 实验步骤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MOF-5膜、NH_2-MOF-5膜和CH_3-MOF-5膜的表征
        2.3.2 NH_2-MOF-5膜的气体分离性能研究
        2.3.3 CH_3-MOF-5膜的稳定性研究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具有合适孔道结构的JUC-160膜H_2/CO_2分离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和表征手段
        3.2.2 实验步骤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JUC-160晶体及JUC-160膜的表征
        3.3.2 JUC-160气体吸附性能测试
        3.3.3 JUC-160膜气体分离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高稳定性JUC-160膜染料去除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和表征手段
        4.2.2 实验步骤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JUC-160膜的表征
        4.3.2 JUC-160的稳定性研究
        4.3.3 JUC-160膜染料去除性能研究
        4.3.4 JUC-160膜的耐久性和循环性研究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作者简介与科研成果
致谢

(5)臭氧/陶瓷膜工艺在水处理中协同作用过程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陶瓷膜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与面临的问题
    1.2 陶瓷膜的催化臭氧氧化作用
        1.2.1 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
        1.2.2 陶瓷膜催化臭氧分解的研究方法
    1.3 水和污水中PPCPs分布及其处理技术
        1.3.1 水和污水中PPCPs的来源、分布及潜在危害
        1.3.2 水处理工艺单元对PPCPs的去除作用
        1.3.3 原位臭氧/陶瓷膜工艺对PPCPs的去除作用
    1.4 臭氧/陶瓷膜工艺中膜污染的控制
        1.4.1 膜污染类型和影响因素
        1.4.2 预臭氧氧化对膜污染的影响
        1.4.3 原位臭氧氧化对膜污染的影响
    1.5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6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装置
        2.1.1 陶瓷膜
        2.1.2 臭氧在陶瓷膜孔中分解动力学特征研究的实验装置
        2.1.3 预臭氧/陶瓷膜与原位臭氧/陶瓷膜工艺的实验装置
        2.1.4 陶瓷膜及过滤组件耐臭氧氧化研究的实验装置
    2.2 实验方法
        2.2.1 臭氧在陶瓷膜孔中的分解动力学研究
        2.2.2 原位臭氧/陶瓷膜工艺降解PPCPs的过程特征研究
        2.2.3 臭氧/陶瓷膜工艺对海藻酸钠类膜污染的控制特征研究
        2.2.4 臭氧/陶瓷膜工艺对牛血清蛋白类膜污染的控制特征研究
        2.2.5 臭氧/陶瓷膜工艺对腐殖酸类膜污染的控制特征研究
    2.3 水质及材料性能分析方法
        2.3.1 常规水质指标
        2.3.2 水杨酸探针法测定羟基自由基浓度
        2.3.3 PPCPs样品前处理及上机分析方法
        2.3.4 分子量分布
        2.3.5 三维荧光光谱
        2.3.6 傅里叶红外光谱
        2.3.7 材料分析方法
    2.4 模型分析方法
        2.4.1 臭氧分解拟一级动力学模型
        2.4.2 分子量分峰模型
        2.4.3 膜阻力分析模型
        2.4.4 膜污染表征模型
第3章 臭氧在陶瓷膜膜孔中的分解动力学特征
    3.1 陶瓷膜表面及膜孔对臭氧分解的影响
        3.1.1 陶瓷膜表面对臭氧分解的影响
        3.1.2 陶瓷膜膜孔对臭氧分解的影响
    3.2 pH对臭氧在膜孔中分解的影响
        3.2.1 pH对臭氧分解的影响
        3.2.2 pH对臭氧在陶瓷膜膜孔中分解的影响
    3.3 电解质对臭氧在陶瓷膜孔中分解的影响
    3.4 陶瓷膜孔催化臭氧生成羟基自由基的反应特征
    3.5 陶瓷膜在高浓度臭氧水浸泡过程中膜表面的变化
        3.5.1 陶瓷膜表面物理形态变化
        3.5.2 陶瓷膜表面化学性质变化
    3.6 陶瓷膜孔催化臭氧分解机理的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原位臭氧/陶瓷膜工艺降解典型PPCPs的过程特征
    4.1 原位臭氧/陶瓷膜工艺降解典型PPCPs的过程特征
        4.1.1 单独陶瓷膜过滤对PPCPs的去除效果
        4.1.2 单独臭氧氧化对PPCPs的去除效果
        4.1.3 原位臭氧/陶瓷膜工艺对PPCPs去除效果
        4.1.4 膜层和支撑层对原位臭氧/陶瓷膜工艺去除PPCPs的影响
        4.1.5 羟基自由基对原位臭氧/陶瓷膜工艺去除PPCPs的影响
    4.2 pH对原位臭氧/陶瓷膜工艺降解典型PPCPs的影响
        4.2.1 pH对单独陶瓷膜过滤去除PPCPs的影响
        4.2.2 pH对单独臭氧氧化降解PPCPs的影响
        4.2.3 pH对原位臭氧/陶瓷膜工艺去除PPCPs的影响
        4.2.4 pH对叔丁醇抑制原位臭氧/陶瓷膜工艺去除PPCPs的影响
        4.2.5 磷酸根离子对原位臭氧/陶瓷膜工艺去除PPCPs的影响
    4.3 臭氧氧化四种典型PPCPs的机理及pH的可能影响机理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臭氧/陶瓷膜工艺对典型有机物类膜污染的控制特征
    5.1 臭氧/陶瓷膜工艺对海藻酸钠类膜污染的控制特征
        5.1.1 预臭氧/陶瓷膜工艺与原位臭氧/陶瓷膜工艺跨膜压差的变化
        5.1.2 预臭氧/陶瓷膜工艺与原位臭氧/陶瓷膜工艺膜阻力的变化
        5.1.3 臭氧/陶瓷膜工艺对海藻酸钠水溶液特征的影响
    5.2 臭氧/陶瓷膜工艺对牛血清蛋白类膜污染的控制特征
        5.2.1 预臭氧/陶瓷膜工艺和原位臭氧/陶瓷膜工艺跨膜压差的变化
        5.2.2 预臭氧/陶瓷膜工艺和原位臭氧/陶瓷膜工艺膜阻力的变化
        5.2.3 臭氧/陶瓷膜工艺对牛血清蛋白水溶液特征的影响
    5.3 臭氧/陶瓷膜工艺对腐殖酸类膜污染的控制特征
        5.3.1 预臭氧/陶瓷膜工艺和原位臭氧/陶瓷膜工艺跨膜压差的变化
        5.3.2 预臭氧/陶瓷膜工艺和原位臭氧/陶瓷膜工艺膜阻力的变化
        5.3.3 臭氧/陶瓷膜工艺对腐殖酸水溶液特征的影响
    5.4 臭氧/陶瓷膜工艺对三种典型有机物类膜污染控制效果的模型拟合分析
        5.4.1 海藻酸钠类膜污染的模型拟合分析
        5.4.2 牛血清蛋白类膜污染的模型拟合分析
        5.4.3 腐殖酸类膜污染的模型拟和分析
    5.5 三种典型有机物类膜污染特征综合比较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鳀鱼蒸煮液膜浓缩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膜技术简介
        1.2.1 膜技术发展简史
        1.2.2 膜分离技术的分类及特点
        1.2.3 膜污染及浓差极化
        1.2.4 膜清洗
    1.3 膜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1.3.1 果蔬汁加工
        1.3.2 乳制品加工
        1.3.3 粮油加工
        1.3.4 酿造工业
        1.3.5 制糖工业
        1.3.6 水产品加工
        1.3.7 加工废弃物处理
    1.4 立题依据、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内容
        1.4.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蒸煮液膜浓缩工艺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1.4 实验方法
        2.1.5 水溶性蛋白质的测定
        2.1.6 氨基态氮含量的测定
        2.1.7 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测定
        2.1.8 挥发性成分分析
        2.1.9 膜通量
        2.1.10 膜筛分系数
        2.1.11 浓缩因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微滤膜材质的选择
        2.2.2 膜浓缩工艺分析
        2.2.3 MF-NF中原液、微滤和纳滤截留液氨基酸分析
        2.2.4 MF-NF中原液、微滤和纳滤截留液挥发性成分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蒸煮液壳聚糖絮凝沉淀预处理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1.4 实验方法
        3.1.5 水溶性蛋白质残留率和去除率的测定
        3.1.6 水溶性蛋白分子质量分布的测定
        3.1.7 红外测定
        3.1.8 水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3.1.9 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絮凝剂对蒸煮液水溶性蛋白絮凝效果的影响
        3.2.2 壳聚糖添加量对蒸煮液水溶性蛋白絮凝效果的影响
        3.2.3 絮凝温度对蒸煮液水溶性蛋白絮凝效果的影响
        3.2.4 絮凝时间对蒸煮液水溶性蛋白絮凝效果的影响
        3.2.5 絮凝pH对蒸煮液水溶性蛋白絮凝效果的影响
        3.2.6 壳聚糖对水溶性蛋白絮凝能力的分析
        3.2.7 絮凝后水溶性固形物和重金属含量的变化
        3.2.8 絮凝预处理对微滤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蒸煮液陶瓷膜微滤浓缩技术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1.4 实验方法
        4.1.5 菌落总数测定
        4.1.6 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测定
        4.1.7 丙二醛(TBARS)含量测定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浓缩压力、温度和陶瓷膜孔径对膜通量的影响
        4.2.2 浓缩温度对浓缩液品质变化的影响
        4.2.3 蒸煮液浓度对膜通量的影响
        4.2.4 投料方式对膜通量的影响
        4.2.5 清洗方式对膜通量恢复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蒸煮液纳滤浓缩技术研究及膜浓缩液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试剂
        5.1.3 实验仪器
        5.1.4 实验方法
        5.1.5 盐含量测定
        5.1.6 色差测定
        5.1.7 截留率
        5.1.8 理论蒸发能耗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压力对纳滤浓缩影响
        5.2.2 温度对纳滤浓缩的影响
        5.2.3 膜清洗剂的选择
        5.2.4 浓缩液成分及能耗分析
        5.2.5 浓缩液色泽及风味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献
论文和专利发表情况

(7)无机微孔膜的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无机多孔材料的简介
        1.1.1 无机多孔材料的分类
        1.1.2 无机多孔材料的发展
    1.2 分子筛和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1.2.1 分子筛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1.2.2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1.3 无机多孔膜材料的应用
        1.3.1 气体分离
        1.3.2 液体分离
        1.3.3 催化
        1.3.4 感应器件
    1.4 含有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杂化材料的应用
        1.4.1 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作为客体材料
        1.4.2 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作为主体材料
    1.5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成果
        1.5.1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2章 以熔砂片为载体的 MFI 型分子筛膜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2.1 引言
        2.1.1 反渗透膜简介
        2.1.2 实验设计与实施方案
    2.2 膜材料的合成与表征方法
        2.2.1 不同条件下 MFI 型分子筛膜的合成
        2.2.2 表征方法
    2.3 膜材料的性质分析
        2.3.1 分子筛膜材料的表征
        2.3.1.1 MFI 型分子筛膜的粉末 X 光衍射谱图表征结果
        2.3.1.2 MFI 型分子筛膜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表征结果
        2.3.2 分子筛膜除盐性质的表征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膜材料的制备和其在同分异构体拆分上的应用
    3.1 引言
        3.1.1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材料简介
        3.1.2 渗透汽化分离技术及其原理
        3.1.3 本章材料制备与应用的意义
    3.2 膜材料的合成与表征方法
        3.2.1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膜的合成
        3.2.2 表征方法
    3.3 膜材料的性质分析
        3.3.1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膜材料的表征
        3.3.2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膜对二甲苯同分异构体分离性质的表征
        3.3.3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膜对手性二醇同分异构体分离性质的表征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孔道尺寸可调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膜材料的制备和其在气体分离上的应用
    4.1 引言
        4.1.1 气体在微孔材料上的分离原理
        4.1.2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膜在氢气提纯上的的应用
    4.2 一系列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膜材料的合成与表征方法
        4.2.1 一系列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膜的合成
        4.2.2 表征方法
    4.3 一系列金属有机配位聚合膜材料的性质分析
        4.3.1 一系列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膜材料的表征
        4.3.2 一系列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膜气体分离性质的表征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以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为主体的主客体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5.1 引言
    5.2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方法
        5.2.1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合成
        5.2.2 表征方法
    5.3 材料的性质分析
        5.3.1 材料的表征
        5.3.2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吸附气体性能表征
    5.4 小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8)纤维状无机陶瓷纳滤膜过滤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纳滤膜分离技术
        1.1.1 纳滤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1.1.2 影响膜分离性能的因素
        1.1.3 纳滤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1.2 无机陶瓷膜
        1.2.1 无机陶瓷膜的优点及分类
        1.2.2 无机陶瓷膜的制备
        1.2.3 无机陶瓷膜孔径及孔径分布的测定与表征
        1.2.4 无机陶瓷膜荷电性能的测定与表征
    1.3 无机陶瓷膜的污染与清洗再生
        1.3.1 膜污染机理
        1.3.2 膜污染的控制
        1.3.3 膜清洗方法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纳滤膜分离理论研究
    2.1 纳滤的传质模型
        2.1.1 非平衡热力学模型
        2.1.2 渗透压阻力模型
        2.1.3 浓差极化模型
        2.1.4 凝胶层模型
        2.1.5 细孔模型
        2.1.6 MS模型
        2.1.7 空间电荷模型
    2.2 膜通量衰减模型
第三章 实验设计
    3.1 试验流程和纳滤膜
    3.2 药材和其他化学试剂
    3.3 实验仪器
    3.4 分析方法
        3.4.1 陶瓷膜Zeta电位的测定
        3.4.2 无机盐溶液浓度的测定
        3.4.3 料液pH值的测定
        3.4.4 蛋白质含量测定
        3.4.5 多糖含量测定
        3.4.6 料液剩余浊度的测定
        3.4.7 料液粘度的测定
        3.4.8 料液密度的测定
    3.5 金银花水提液的制备
    3.6 膜污染阻力的计算
    3.7 实验方案设计
        3.7.1 无机陶瓷纳滤膜纯水透过实验设计
        3.7.2 无机陶瓷纳滤膜对无机盐的截留实验设计
        3.7.3 金银花水提液醇沉实验设计
        3.7.4 无机陶瓷纳滤膜法精制金银花水提液实验设计
        3.7.5 无机陶瓷纳滤膜的清洗再生实验设计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无机陶瓷纳滤膜纯水透过实验结果与分析
    4.2 无机陶瓷纳滤膜对无机盐的截留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有机纳滤膜和无机陶瓷纳滤膜对盐溶液分离性能的比较
        4.2.2 纤维状无机陶瓷纳滤膜对盐溶液分离性能的影响因素
    4.3 无机陶瓷纳滤膜法精制金银花水提液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无机陶瓷纳滤膜法和醇沉法的精制效果对比
        4.3.2 操作参数对膜稳态渗透通量和膜污染阻力的影响
        4.3.3 膜通量衰减模拟与分析
        4.3.4 膜通量稳定性考察
    4.4 无机陶瓷纳滤膜的清洗再生研究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符号说明
致谢

四、纳滤膜提纯2,3-二羧酸吡嗪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微孔聚合物膜材料的设计与成膜研究[D]. 周圣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罗伊氏乳杆菌发酵制备抑菌物质及其特性研究[D]. 吴惠贞.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含三嗪基二胺单体的合成及聚酰亚胺的制备[D]. 汪聪茜. 江汉大学, 2020(01)
  • [4]金属有机骨架膜材料合成及分离性能研究[D]. 李湛. 吉林大学, 2019(12)
  • [5]臭氧/陶瓷膜工艺在水处理中协同作用过程特征研究[D]. 宋佳. 清华大学, 2017(02)
  • [6]鳀鱼蒸煮液膜浓缩技术研究[D]. 林龙. 浙江工业大学, 2013(04)
  • [7]无机微孔膜的制备与应用[D]. 康子曦. 吉林大学, 2013(08)
  • [8]纤维状无机陶瓷纳滤膜过滤特性研究[D]. 汪自祥. 天津大学, 2007(04)
  • [9]纳滤膜提纯2,3-二羧酸吡嗪的研究[J]. 陈桂娥,顾静芳,李葓.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

标签:;  ;  

纳滤膜纯化2,3-二羧基吡嗪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