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分布式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一、一个分布式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王报辉[1](2021)在《CAFe装置的服务器及网络系统设计与监控》文中认为CAFe(the China ADS Front-end demo)直线加速器样机属于中国科学院战略重点研究项目ADS(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System)的技术预研系统,也是十二五大科学装置的关键部分。其中控制系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控制系统中服务器系统与网络系统作为控制软件运行和数据交互的支撑平台,其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对控制系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针对现有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基于群集技术、光纤网络技术和Zabbix系统监控技术,对服务器和网络系统从系统设计、方案实施到运行状态监控等多方面做了技术改进和功能优化,提高了CAFe控制系统的服务器与网络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可维护性。论文主要工作如下:首先,针对目前服务器单机系统在现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分布式私有云平台Open Stack的技术方案,取代传统单服务器系统的运行模式。Open Stack平台与传统的服务器系统相比,有以下三个优点:1.整合多台服务器的硬件资源和磁盘阵列,实现计算资源的在线可分配;2.图形化显示服务器硬件资源的使用状态和所有虚拟机实例;3.利用虚拟机的在线热迁移技术,使服务器平台的运行稳定性与数据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次,对现有网络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造。针对频繁断网和维护困难的问题,对CAFe的网络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与以前的网络系统相比,现在的网络系统有两个新特点:1.采用三层结构,使用两台冗余核心交换机,主数据通道采用光纤传输;2.利用SNMP协议自动获取网络交换机的运行状态数据。最后,针对装置运行现场存在的服务器软件失效与网络失联的故障现象,设计并部署了基于Zabbix的监控系统。对设计完成的服务器集群与网络系统的运行状态实现了分布式远程监控功能,这为CAFe控制系统的平稳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目前,私有云平台和网络系统的相关现场改造工程已经完成,Zabbix监控系统在实际运行环境中已完成功能测试,并已投入现场使用一年时间。Open Stack平台和网络系统在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表现出良好的预期效果,为CAFe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梦辉[2](2021)在《分布式实时运行数据驱动的液压支架群虚拟监测关键技术》文中研究指明煤炭智能化建设直接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智能化的进程,液压支架作为综采工作面的核心设备之一,对于综采工作面装备的协同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推进,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已成为常态配置,支架跟随预设程序进行自主动作,在复杂底板、矿压等未知环境因素作用下,支架自动跟机移架可能会由于自身重心不稳,与周围支架发生咬架、挤架等一系列意外问题,干扰着支架群的正常支护任务,严重时威胁工人生命。因此,必须要全面、准确、不间断地获得工作面所有支架的实时位置和姿态数据,才有可能实现在复杂工况条件下对支架以及群组的远程精准调控。同时随着智能传感和监测技术的不断完善,液压支架的监测数据量越来越庞大,仅仅依靠单机系统显然已经无法完成艰巨的监测任务。本文针对以上问题,结合虚拟现实、局域网协同、分布式、负载均衡等技术,对分布式实时运行数据驱动的液压支架群虚拟监测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在获取了支架的实时位置和姿态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分布式虚拟监测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液压支架姿态数据的处理流程。在实现数据驱动的基础上,加入了对数据的处理,通过异常数据识别与处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的数据去噪-基于旋转矩阵的传感器数据转换三个数据处理步骤,从而获取了实时、有用的液压支架群姿态数据,实现了真实支架姿态与模型姿态的一致性。本方法能够为其他综采装备的监测提供参考与借鉴。(2)提出了基于超宽带技术(Ultra Wideband,UWB)的液压支架定位方法。利用UWB测距模块获取的测距信息以及预设的基站坐标,利用三边定位原理求解得到了支架在空间中的三维坐标。该方案能够为液压支架的位置监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同时为多数据源融合的液压支架位置监测奠定了基础。(3)研究了基于数据交互器的分布式网络同步方法。在考虑液压支架运动特点的基础上,在Unity3D中确定了采用基于关键参数的远程调用过程而非直接状态同步的方法实现分布式主机之间的数据交互,大大减少了需要同步的网络数据量。该方法能够解决由于数据量庞大导致单机系统无法完成复杂任务的问题,能够为透明综采工作面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4)提出了液压支架群分布式监测的任务动态分配方法。在第(3)步的基础上,加入基于一致性哈希算法的监测任务动态分配方法,能够实时评价主机运行状况,及时对监测任务进行动态调整,保证分布式系统负载均衡以及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实现流畅的监测。

徐志翔[3](2021)在《密集型仓储异构设备分布式监控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背景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物流是现代仓储物流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随着密集型仓储的出现,仓储规模不断扩大,仓储作业流程更加复杂多样,应用于不同作业场景的新型仓储物流设备越来越多。大量仓储异构设备的投入使用,使得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各不相同,导致异构设备数据难以集成,给仓储设备的监控及高效、协同搬运带来了巨大挑战。传统的单体式仓储监控系统(Warehouse Control System,WCS),存在系统耦合严重、算力过于集中、并发处理能力与可扩展性差等问题,已无法满足多异构设备、大规模、多库型的密集仓储分布式监控需求。因此,为实现WCS对异构设备的高效灵活监控,提高仓储作业的执行效率与可视化程度,本文基于OPC UA工业通信技术、现代网络服务技术、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研究密集仓储异构设备分布式监控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密集仓储异构设备数字化映射技术途径针对多异构设备协同搬运的复杂仓储作业场景,借鉴数字孪生技术理念,将物理仓储设备如四向车、提升机、输送机等一一映射为对应的数字设备对象,建立虚实设备双向映射机制,通过访问数字设备对象,实现异构设备的统一监控与高效灵活控制。为消除因仓储设备的异构性造成的通信差异,采用OPC UA工业通信技术,对仓储异构设备数据进行统一读写。基于面向对象建模,通过OPC变量订阅将物理设备状态实时映射为数字设备对象属性,利用异步编程模型将物理设备行为同步映射为数字设备对象方法,使得虚实设备事务生命周期一致。对数字设备对象方法进行多层封装,构建层次化的数字设备访问应用程序接口(API),实现对仓储设备的简易、鲁棒控制。(2)基于服务的分布式仓储设备监控集成应用技术为满足多异构设备、任务并发、大规模、库型种类丰富的密集仓储监控需求,突破单体架构的算力瓶颈,提高WCS的鲁棒性与可扩展性,提出了分布式仓储监控服务关键技术。对仓储业务功能进行分析,利用微服务架构思想设计了设备监控、作业控制、仓储单元管理、Web应用等微服务,从系统结构上支持对不同类型仓库的监控。基于仓储异构设备数字化映射与Web服务技术,将数字设备对象封装为设备监控服务,实现仓储设备的远程访问,为仓储设备的Web可视化监控提供技术支撑。利用Rabbit MQ消息队列技术,实现不同仓储服务间的异步通信,克服因分布式导致的业务不一致问题,并对仓储业务进行集成。(3)提出了一种仓储设备实时Web可视化监控技术针对传统人工监控数据准确性低、覆盖不全、危险性高等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Web服务的仓储设备实时可视化监控技术。基于仓储设备监控服务与实时Web技术,设计不同的仓储设备数据推送策略,将实时变化数据从设备监控服务主动推送至客户端。利用前端可视化技术,对仓储设备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实现设备健康状态(如通信质量、设备故障、电量等)、实时运行状态(如运行速度,当前位置等)、货位状态等Web可视化监控,满足移动智能终端的监控需求,提供丰富的用户监控体验。综上所述,课题受上海市科委会科研项目(17DZ2283800)、2018年度松江区面向协同服务的高效智能化仓储系统开发与示范应用项目(2018-01)资助。利用OPC UA工业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现代网络服务技术、前端可视化技术,研究并开发了基于Web服务的分布式仓储监控系统,并在企业密集仓储现场得到了有效验证,为面向协同、高效的现代仓储物流提供可借鉴的关键技术基础。

夏艺慈[4](2021)在《基于微服务技术的分布式测试系统管理软件设计及实现》文中指出随着测试行业的不断发展,测试系统和测试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测试系统逐渐向结合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分布式测试系统发展。单靠人工维护成百上千不同类型且分布在不同地点的测试系统将消耗大量人力资源,所以需要一个软件平台来集中管理这些复杂异构的测试系统。由于管理的分布式测试系统数量繁多,同一时刻可能有多人在线,容易造成服务器负载过大,软件崩溃的状况,传统的单体架构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测试系统管理的要求。而微服务架构具有低耦合性、独立部署、可扩展性强的特点,服务数量能够根据并发量按需伸缩,可以弥补单体架构的不足。目前,国外已有一些较为成熟的管理软件,例如NI公司的TestStand管理软件、CA公司的 Unicenter 管理软件等,但其大多价格昂贵,且都未解决高并发的问题。而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成熟,我国亟需拥有一套自主版权的分布式测试系统的管理软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微服务技术的分布式测试系统管理软件。主要工作为以下几点:1.针对测试系统分布地点不同且数量繁多,不利于集中管理的问题,软件采用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架构进行设计,无需安装客户端,只要有网络就可访问管理软件。为提高开发效率且使软件具有强可扩展性,软件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模式开发,前端采用Vue.js+ElementUI框架搭建,可适配移动端与PC端,后端服务采用Flask框架搭建。在此基础上,软件设计实现了分布式测试系统的远程信息查看、远程控制、远程运行监控、远程软件管理、用户管理、日志管理等功能,方便管理人员随时随地对分布式测试系统进行管理。2.针对服务器与分布式测试系统间通信不稳定的问题,软件的通信平台基于C/S(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搭建,在分布式测试系统上安装边缘客户端,该边缘客户端帮助测试系统完成与服务器的数据交换,增强了通信的稳定性。3.针对服务器负载过大,容易造成软件崩溃的问题,软件基于微服务架构进行设计,根据功能模块把软件拆分为多个微服务,部署在不同服务器中,缓解单台服务器压力,使软件具有高并发性。为了简化部署流程和管理难度,本文基于容器启动简单、部署快速以及Kubernetes高可用的特点,把单个微服务封装到Docker容器中,并部署在 Kubernetes 平台上,利用虚拟化集群的方式,增强了软件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王雨晴[5](2021)在《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分布式监控与诊断机理及仿真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5G网络、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部署,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网络流量爆炸式增长,通信网络向泛在化、智能化、高带宽低延时方向发展,网络监控与诊断已成为确保网络高效运行的重要支撑技术,但现有网络因创新慢、兼容性差、维护难等问题难以进行有效的监控与诊断。软件定义网络将数据平面与控制平面分离,以开源的思维构建开放的全新的网络体系架构,有利于更好地进行网络监控与诊断。因此,本文对基于软定义网络的分布式监控与诊断机理及仿真展开深入研究,实现了高效的网络监控与诊断。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工作如下:1.研究了软件定义的网络监控与诊断理论,通过分析软件定义网络组网理论,提出了软件定义的网络监控方法,构建了数据转发层与网络终端的软件定义监控理论,提出了软件定义的网络诊断方法,建立了链路故障诊断策略、交换机丢包诊断机制。最后,提出了软件定义的网络监控与诊断理论和方法,从而能有效地对网络设备和链路状况进行监控,快速获得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连通性、网络控制逻辑等网络状态信息以及链路吞吐量、丢包率、时延等网络性能参数,并以网络监控参数为基础进行网络诊断,有效确定链路故障、端口故障以及性能故障。2.研究了分布式监控与诊断的具体设计过程,针对网络单点控制模型扩展性差、容错性弱等问题,设计了分布式多点控制方法,提出了多点控制策略设计、控制器部署方法设计和网络拓扑管理设计,构建了分布式监控与诊断方法,提出了监控与诊断框架设计、监控与诊断模块设计,研究了全局写入机制、原子快照机制和数据一致性算法,提出了数据一致性设计方法。最后,建立了分布式监控与诊断设计方法,通过引入多点控制来增加系统可靠性,并解决了主机查询的一致性问题,确保了数据操作的一致性。3.搭建了分布式监控与诊断的仿真平台,通过部署仿真实验平台、实验环境、实验参数,分析了集中式监控与诊断模式下的网络配置和拓扑、端口及链路监控、链路端口故障诊断、链路性能诊断等场景,仿真实验表明了论文提出的理论和方法能有效监控网络端口和链路,并对链路端口故障、链路性能进行有效诊断。同时,研究了分布式监控与诊断模式下的路径一致性、交换机丢包、主机查询延迟等场景,仿真实验表明了论文提出的理论和方法是有效和可行的。

祖旭明[6](2020)在《基于高速串行总线的空间高频磁场分布式测试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磁谐振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当前无线电能传输领域的热点课题。磁场作为能量传输的媒介,直接影响着系统的传输效率,空间磁场分布研究是解决该技术目前面临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国内外学者对无线电能传输中的空间磁场分布的测量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为实时准确反应空间磁场分布,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高速串行总线的分布式磁场测试系统,以实现空间磁场分布的高速同步检测。论文首先对该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方案设计,重点介绍了测试系统的整体方案、磁传感器面阵方案、高速总线方案、伺服系统方案及上位机监控系统方案。其中,针对磁传感器提出了一种可变阻尼谐振网络自动标定的方法,实现空间高频磁场的精密测量。依据系统方案,对各功能单元进行了具体的软硬件实现。系统硬件方面,论文详细介绍了一些典型功能模块的原理图设计、芯片选型以及PCB板设计制作。主要包括由谐振网络、阻抗匹配、峰值检测、程控放大、采样保持等组成的调理模块;由STM32、DAC组成的数字模块;由FPGA、ADC、MLVDS组成的采集通信模块;由FPGA、STM32、DDR2、SATA接口、硬盘组成的主节点模块;以及由STC8A8K、无线模块组成的伺服系统模块。系统软件方面,详细介绍了系统通信协议、基于时间片轮询的单片机控制机制、基于时分多路访问的高速同步总线的控制机制、DDR2“乒乓”缓存机制、基于FAT32的硬件文件管理设计、基于Lab VIEW的上位机软件设计以及基于状态机的各典型功能单元的程序实现方法。在软硬件设计基础上,论文详细描述了典型功能单元的调试过程,以及仿真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针对FPGA调试,给出了基于Model Sim的总线通信时序仿真波形图。针对硬件电路调试,给出了放大电路、采样保持电路、传感器标定电路等关键电路的调试过程波形图。最后,在5米长的可移动测控平台上进行了系统测试,36个磁传感器组成传感器面阵,面阵具有两组主节点,每组主节点挂载六路总线,每路高速总线的通信速率达到了144Mbit/s,主节点将数据经过DDR2进行“乒乓”缓存操作,再通过SATA接口以1200Mbit/s的传输速率将数据存储至硬盘中,实现了数据的高速存储功能。实验结果表明,空间高频磁场分布式测试系统能够实现对空间高频磁场的分布式采集,通过硬盘作为数据存储载体,上位机能够对系统进行监测,达到了设计目标。

王雪松[7](2020)在《电牵引采煤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煤炭智能开采从概念逐步且越来越富有内涵地走向工程实践,作为其中最为关键的开采装备——采煤机也必须具备相应的智能化功能。本文立足于作者的工作岗位,结合太重煤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矿)智能开采装备研发规划,对电牵引采煤机新一代分布式控制系统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实用产品的开发。首先,根据煤炭智能开采对采煤机的智能化要求,结合太矿采煤机及其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现有水平,以及应对未来智能开采时代的煤机发展战略,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制定了新一代电牵引采煤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功能模块构成:采用32位主、从控制器(主控制器型号DX-M3530,从控制器型号DX-M302)、CAN总线通讯方式的分布式控制模式;将整个控制系统按照功能划分为主控制单元、高压测控单元、本安测控单元、无线4G信号转换模块、本安信号采集模块、传感器单元等,并进行了主控制器的开发及检测检验。第二,研发了分布式电控系统中主要监控模块,用于监测8路PT100温度信号、三轴倾角、环境温湿度等。从该分布式模块的功能需求入手,分析并设计了该模块的硬件电路,具体包括:输入、输出量接口模块、电源模块、MCU控制部分、PT100检测部分、CAN通信部分、环境温湿度检测、倾角检测等,并进行了可靠性测试设计。第三,研究了采煤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并加以实现。状态监测除了常规的电机温度、电流、牵引速度、角度等检测量以外,还通过安装旋转编码器、压力、温度、振动、电缆张力等传感器实现了太矿采煤机更加全面的工况监测,首次实现了太矿采煤机拖曳电缆的张力监测,增强了采煤机机载预警与故障提示功能,故障代码达到了81个;通过新研发的机载数据记录仪,可采集、存储采煤机的110种状态数据,数据记录可长达90天、约90亿条记录;井下实时监测的采煤机通讯状态、关键部位温度、压力及流量值、摇臂角度、煤机位置、记忆截割等数据,通过机载无线通信单元和防爆天线经矿井环网传输至太矿采煤机云端远程运维中心,为后期实现采煤机远程信息融合故障诊断和预测预警奠定了基础。第四,主持设计的基于分布式电控系统的采煤机智能化功能实现突破:首次实现了摇臂高度自动调节、牵引速度自动调节和基于TD-LTE制式的4G采煤机信息无线传输等功能,显着提升了采煤机的智能化水平。

郝佳静[8](2020)在《无线分布式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不断推进,各行各业的自动化程度都在不断提高,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难题。目前,石油化工、冶金、轻纺、印染、制药等行业的监控系统大多采用有线通讯方式,有线通讯方式存在布线复杂、集成难度较大、移动困难、控制节点分散、可拓展性差以及维护成本高等弊端。而无线通讯方式具有使用便捷、安装灵活和便于拓展等优势,可以有效解决有线通讯方式存在的弊端。本文首先阐述了无线分布式监控系统总体构架,利用无线通讯设备搭建了无线通讯网络,介绍了无线通讯网络的组成和无线通讯设备的功能,设计了针对多种对象的无线监控系统方案,提出了改进的预测函数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FC-PID)和广义开环响应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GORC-PID)算法。其次,以STM32最小系统板为基础,结合n RF24L01无线射频模块和4G模块,辅以模拟量和数字量I/O接口、LCD显示屏、电源管理模块、485和232串口、USB接口等,开发了无线通讯硬件设备。在此基础上,以MDK5编程软件为开发平台,应用无线硬件设备中的外部中断功能实现控制程序的启停和切换,应用SPI通讯功能及n RF24L01无线射频模块实现主站与从站之间数据的双向无线传送,应用4G模块实现主站与云端的信息共享,并且在主站中编写常规和先进控制算法实现主站对被控对象的实时控制。最后,以实验室中的THJ-2型水箱作为实验对象,来验证所开发的无线分布式监控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工程运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无线分布式监控系统可以有效地实现对水箱液位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最短可以在4分钟左右达到对设定值的稳定跟踪,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杜长江[9](2020)在《基于STM32的机舱分布式处理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经济迅猛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海洋经济的发展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层面也相继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重大战略举措以加快海洋强国建设。而船舶工业是集水路交通、海洋经济开发以及国防建设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制造产业。船舶机舱监控系统是船舶设备智能化升级重点改造对象之一,肩负着机舱机电设备工作状态感知的使命,主要负责获取机电设备状态数据、状态监测与控制。而基于STM32的机舱分布式处理系统是全船综合分布式监控处理系统的一部分,也是极为关键的底层,其对于船舶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设计中首先重点参照了钢质海船入级规范自动化篇章、国家船舶行业标准以及船舶工业标准体系等技术规范准则,同时还对康斯伯格K-Chief700、海兰信VMS 200等当前主流机舱监控系列产品设计思路进行系统分析,总结了机舱分布式处理系统的技术趋势及需求分析。总体遵循IEEE802.3标准、UDP协议以及TCP协议,提出了基于STM32的机舱分布式处理系统设计方案,借助以太网进行指令发布与数据传输,通过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实现应用的多任务管理,并采用文件系统实现过程数据的格式化存储与记录。在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基础上,对基于STM32的机舱分布式处理系统进行软硬件设计。方案设计主要分为系统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两大部分,采用EDA工具软件Altium Designer18.07进行硬件电路设计,硬件设计主要包括24V-5V电压转换模块、5V-3.3V电压转换模块、时钟电路模块、系统复位模块、以太网通信模块、数字量和模拟量采集与输出控制模块、SD卡存储电路模块等;在Keil μVersion 5.29集成开发环境中进行下位机软件设计,主要完成了 ARM Cortex-M7内核启动分析、软件开发环境搭建、软件任务流程设计、各硬件驱动模块设计、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Ⅲ移植、FATFS文件系统移植、数字量和模拟量采集与输出任务设计、通信协议设计等工作。最后基于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进行联合测试,结合Windows10平台PC端、基于STM32的机舱分布式处理系统以及交换机等组建测试平台进行联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设计方案能够准确采集信号、通信稳定、可靠性高、实时性好、数据存储与记录完整且与测试上位机良好交互,系统整体运行良好,符合方案预期并满足船舶行业相关体系准则。

张明森[10](2020)在《基于大数据集群的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与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公司企业在为人们提供服务的时候,也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们决策,满足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需求,对大量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处理已经成为许多公司企业的必然选项。对于广告行业更是如此,广告行业的需求决定了它需要分析和处理大量的数据。为了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公司企业需要搭建大数据集群。而Hadoop作为一款开源的分布式数据处理框架,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领域,也已经成为公司企业搭建大数据集群必不可少的选项。而随着需要分析和处理的数据规模的快速增长,大数据集群的机器数量也将快速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集群机器出现异常甚至宕机的问题,这将给公司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集群运行的稳定性和健壮性问题成为了公司企业不可忽视的问题。为了保障集群机器的稳定与健壮运行,开发一套对大数据集群进行监控的系统变得尤为必要。本文将结合实际的需要,在开源监控工具Zabbix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针对Zabbix在监控项采集、信息展示和告警通知方面的问题,设计和实现一个大数据集群监控系统,并将监控系统应用到实际应用中。具体包含的工作如下:(1)在开源监控工具Zabbix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一个监控系统,对大数据集群的性能指标进行采集,并在Web浏览器端对各类指标进行可视化展示,对各类指标的异常情况进行告警和通知相关人员,及时发现问题,降低损失。(2)实现一个广告系统,包括广告管理模块和广告检索模块,用于产生数据以供大数据集群分析与处理。(3)将本文实现的大数据集群监控系统应用到对处理广告数据的大数据集群的监控中去。(4)对监控系统和广告系统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

二、一个分布式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分布式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CAFe装置的服务器及网络系统设计与监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技术调研及发展趋势
        1.2.1 服务器集群系统的发展与特点
        1.2.1.1 服务器集群概述
        1.2.1.2 负载均衡
        1.2.1.3 分布式系统
        1.2.2 监控技术的类型及其特点
        1.2.2.1 模拟监控系统
        1.2.2.2 多媒体数字监控系统
        1.2.2.3 分布式监控系统
        1.2.3 加速器装置中监控系统的发展
    1.3 主要工作与论文结构
        1.3.1 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1.3.2 论文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服务器集群系统的设计与测试
    2.1 现场实际需求与设计目标
        2.1.1 需求分析
        2.1.2 集群设计目标
    2.2 软件系统的选型
        2.2.1 软件选型
        2.2.2 OpenStack简介及工作原理
        2.2.3 分布式集群Openstack云平台运行优势
    2.3 集群系统设计
        2.3.1 集群设计原则
        2.3.2 集群设计方案
        2.3.3 集群系统网络设计
    2.4 集群系统Openstack云平台搭建
        2.4.1 集群搭建布局
        2.4.2 云平台搭建
        2.4.3 云平台远程图形化操作
    2.5 分布式集群系统性能测试
        2.5.1 数据归档系统简介
        2.5.2 性能测试
        2.5.2.1 稳定性测试
        2.5.2.2 数据流量测试
        2.5.2.3 安全性测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监控系统设计与搭建
    3.1 CAFe装置监控现状与需求
        3.1.1 监控现状
        3.1.2 需求分析
    3.2 监控系统选型
        3.2.1 监控预期效果
        3.2.2 监控软件系统选型
        3.2.3 Zabbix的工作原理
    3.3 监控系统设计
        3.3.1 设计原则
        3.3.2 设计方案
    3.4 监控平台搭建
        3.4.1 搭建环境
        3.4.2 监控架构
        3.4.3 Zabbix服务平台搭建
        3.4.4 监控系统图形化显示
    3.5 监控平台运行测试
    3.6 服务器集群监控系统搭建
        3.6.1 服务器信息采集平台搭建
        3.6.2 服务器监控添加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控制网络设计与监控
    4.1 网络现状与需求分析
        4.1.1 网络现状
        4.1.2 需求分析
    4.2 建设规划及其设备选型
        4.2.1 建设规划
        4.2.2 现场网络设备统计
        4.2.3 网络改造设备选型
    4.3 网络方案设计
        4.3.1 方案设计要求
        4.3.2 方案设计
        4.3.3 网络拓扑结构
    4.4 网络综合布线
        4.4.1 接入层设备综合布线
        4.4.2 核心层至接入层综合布线
        4.4.3 VLAN的重新划分
    4.5 控制网络监控系统搭建
        4.5.1 网络串口助手。
        4.5.2 SNMP配置
        4.5.3 控制网络监控主机添加
    4.6 网络系统运行测试
        4.6.1 核心交换机双冗余系统测试
        4.6.2 网络速率与系统故障率对比
        4.6.3 核心交换机数据转发测试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分布式实时运行数据驱动的液压支架群虚拟监测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虚拟现实技术在煤矿领域的研究动态
        1.3.2 液压支架群的运动状态监测研究动态
        1.3.3 分布式技术在煤矿领域的研究动态
        1.3.4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4 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液压支架群虚拟监测系统总体框架
    2.1 引言
    2.2 系统的设计目标
    2.3 系统的总体设计
        2.3.1 系统的体系结构
        2.3.2 系统结构及功能设计
    2.4 系统的硬件设计
    2.5 系统的软件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实时姿态数据的液压支架群监测
    3.1 引言
    3.2 液压支架姿态监测框架设计
    3.3 姿态监测硬件及数据交互通道设计
        3.3.1 概述
        3.3.2 传感器布置方案
        3.3.3 数据传输通道关键技术
    3.4 支架姿态监测中的数据处理流程
        3.4.1 概述
        3.4.2 异常数据处理方法
        3.4.3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数据去噪方法
        3.4.4 支架姿态数据的坐标转换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实时位置数据的液压支架群监测
    4.1 引言
    4.2 液压支架位置监测框架设计
    4.3 模块布置方案及数据交互通道设计
        4.3.1 UWB测距原理
        4.3.2 测距模块选型
        4.3.3 坐标系建立与模块布置方案设计
        4.3.4 Unity3D与测距模块的数据交互
    4.4 基于三边定位方法的位置计算
        4.4.1 三边定位方法简介
        4.4.2 基于牛顿迭代法的求解方法
    4.5 基于Arduino的综采三机试验台电路控制方法
        4.5.1 硬件简介
        4.5.2 试验台控制电路总体框架
        4.5.3 基于Unity3D的上位机设计
        4.5.4 基于Arduino的下位机设计
        4.5.5 上位机与下位机交互数据帧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分布式液压支架群虚拟监测
    5.1 引言
    5.2 分布式虚拟监测系统框架设计
    5.3 基于数据交互器的网路同步方法
        5.3.1 Unity3D网络组件简介
        5.3.2 局域网通信环境的搭建
        5.3.3 基于远程过程调用的数据交互器
        5.3.4 数据交互管理器的建立
        5.3.5 液压支架群分布式监测方法
        5.3.6 方法小结
    5.4 基于一致性哈希算法的监测任务动态分配方法
        5.4.1 基于一致性哈希算法的分配策略
        5.4.2 分布式系统运行状况评价方法
        5.4.3 系统初始化任务分配方法
        5.4.4 系统运行中任务动态分配方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原型系统开发及试验
    6.1 引言
    6.2 原型系统开发
        6.2.1 煤矿综采成套试验系统概述及改造
        6.2.2 综采虚拟场景试验系统概述及改造
    6.3 系统的数据可靠性试验
        6.3.1 液压支架的姿态测量误差试验
        6.3.2 液压支架位置测量误差试验
    6.4 系统的分布式试验
        6.4.1 分布式监测初始化试验
        6.4.2 分布式监测动态分配试验
    6.5 系统的整体试验
        6.5.1 系统的整体运行试验
        6.5.2 系统的延迟性试验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主要结论
    7.3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密集型仓储异构设备分布式监控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仓储监控系统研究现状
        1.2.2 数字化仓储研究现状
        1.2.3 实时Web监控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密集仓储异构设备数字化映射技术
    2.1 密集仓储设备监控需求分析
        2.1.1 密集仓储系统概述
        2.1.2 问题需求分析
    2.2 仓储异构设备数据统一读写
        2.2.1 OPC UA工业控制标准概述
        2.2.2 仓储设备通信协议分析
        2.2.3 OPC服务器与OPC客户端
    2.3 数字仓储资源映射
        2.3.1 实体关系分析
        2.3.2 数据库表设计
        2.3.3 仓储实体对象关系映射
    2.4 数字仓储设备对象映射
        2.4.1 虚实设备映射关系
        2.4.2 设备状态映射
        2.4.3 设备动作映射
        2.4.4 数字设备动作方法多层封装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密集仓储设备服务化及Web实时可视化监控
    3.1 分布式仓储监控系统
        3.1.1 微服务架构概述
        3.1.2 仓储监控系统服务架构设计
        3.1.3 系统业务集成
    3.2 基于数字化的仓储设备监控服务化
    3.3 基于服务化的仓储设备实时WEB可视化监控
        3.3.1 Signal R实时web技术概述
        3.3.2 设备健康状态监测
        3.3.3 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测
        3.3.4 仓储设备远程控制
        3.3.5 设备速度曲线可视化
        3.3.6 仓储货位状态可视化
    3.4 仓储设备异常故障处理与监控实时性分析
        3.4.1 设备常见异常故障处理
        3.4.2 设备远程监控实时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布式仓储监控系统实现与应用
    4.1 系统概述
        4.1.1 系统开发技术规格
        4.1.2 系统功能结构
    4.2 系统数据库实现
    4.3 仓储设备监控实现
        4.3.1 OPC UA与设备PLC通信
        4.3.2 数字设备
        4.3.3 设备监控服务
        4.3.4 可视化监控
    4.4 系统测试与应用
        4.4.1 服务端性能测试
        4.4.2 设备远程监控测试
        4.4.3 系统应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成果
    5.2 研究贡献与特色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微服务技术的分布式测试系统管理软件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文章结构
第二章 管理软件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
    2.1 分布式测试系统基本概念
    2.2 需求分析
        2.2.1 软件业务概述
        2.2.2 功能性需求
        2.2.3 非功能性需求
    2.3 总体设计
        2.3.1 软件结构模式设计
        2.3.2 软件总体架构设计
        2.3.3 软件服务架构设计
        2.3.4 软件分层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管理软件前端界面及网关设计与实现
    3.1 前端项目构建
        3.1.1 技术选型
        3.1.2 前端页面跳转关系与布局设计
        3.1.3 远程信息查看设计与实现
        3.1.4 远程控制设计与实现
        3.1.5 远程运行监控设计与实现
        3.1.6 软件管理设计与实现
        3.1.7 用户管理设计与实现
    3.2 网关设计与实现
        3.2.1 技术选型
        3.2.2 功能实现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管理软件后端微服务设计与实现
    4.1 后端开发框架
    4.2 微服务设计与实现
        4.2.1 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
        4.2.2 测试系统管理微服务
        4.2.3 测试系统仪器管理微服务
        4.2.4 测试系统软件管理微服务
        4.2.5 测试程序管理微服务
        4.2.6 用户管理微服务
        4.2.7 日志管理微服务
    4.3 微服务基础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4.3.1 服务注册与发现
        4.3.2 负载均衡
        4.3.3 配置中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软件部署与测试
    5.1 软件部署
        5.1.1 前端部署
        5.1.2 后端部署
    5.2 软件测试
        5.2.1 测试环境
        5.2.2 功能测试
        5.2.3 性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分布式监控与诊断机理及仿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SDN网络监控
        1.2.2 SDN网络诊断
        1.2.3 分布式监控与诊断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软件定义的网络监控与诊断理论
    2.1 SDN组网理论
        2.1.1 SDN组网架构
        2.1.2 OpenFlow协议
    2.2 软件定义的网络监控
        2.2.1 数据转发层监控
        2.2.2 网络终端监控
    2.3 软件定义的网络诊断
        2.3.1 链路故障诊断
        2.3.2 交换机丢包诊断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布式的监控与诊断设计实现
    3.1 分布式多点控制
        3.1.1 多点控制策略设计
        3.1.2 控制器部署方法设计
        3.1.3 网络拓扑管理设计
    3.2 分布式监控与诊断方法
        3.2.1 监控与诊断框架设计
        3.2.2 监控与诊断模块设计
    3.3 数据一致性设计
        3.3.1 全局写入机制
        3.3.2 原子快照机制
        3.3.3 数据一致性算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布式的监控与诊断仿真
    4.1 仿真环境
        4.1.1 实验平台
        4.1.2 实验环境
        4.1.3 实验参数
    4.2 集中式监控与诊断
        4.2.1 网络配置和拓扑
        4.2.2 端口及链路监控
        4.2.3 链路端口故障诊断
        4.2.4 链路性能诊断
    4.3 分布式监控与诊断
        4.3.1 路径一致性检测
        4.3.2 交换机丢包分析
        4.3.3 主机查询延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基于高速串行总线的空间高频磁场分布式测试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磁场测量方法的分类
    1.3 磁场测量方法在无线电能传输应用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工作安排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系统方案设计
    2.1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2.1.1 磁传感器面阵方案
        2.1.2 系统总线方案
        2.1.3 伺服系统方案
        2.1.4 上位机监控系统方案
    2.2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硬件电路设计
    3.1 磁场传感器节点电路设计
        3.1.1 磁传感器线圈
        3.1.2 调理模块
        3.1.3 数字模块
        3.1.4 采集通信模块
    3.2 主节点模块设计
    3.3 伺服系统模块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通信协议设计
        4.1.1 通信协议格式设计
        4.1.2 通信协议数据帧接收与解析设计
    4.2 子节点数字模块软件设计
        4.2.1 基于时间片轮询法的软件设计框架
        4.2.2 子节点数字电路通信状态机设计
    4.3 主节点软件设计
        4.3.1 主节点与子节点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4.3.2 主节点高速存储模块软件设计
        4.3.3 高速AD采集软件设计
        4.3.4 FAT32文件系统
    4.4 伺服系统软件设计
    4.5 上位机软件设计
        4.5.1 上位机可视化界面设计
        4.5.2 上位机后台软件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验与测试
    5.1 放大电路调试
    5.2 采样保持电路调试
    5.3 传感器标定
    5.4 软件系统调试
    5.5 整体实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电牵引采煤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Introduction)
    1.1 世界电牵引采煤机发展概述(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lectric Haulage Shearer)
    1.2 太矿电牵引采煤机及其电控系统的发展历程(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Company's Electric Haulage Shearer and its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1.3 电牵引采煤机及其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Electric Haulage Shearer and its Control System)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The Main Work of this Article)
2 采煤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架构设计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for Shearer)
    2.1 采煤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总体架构(The Overall Architecture of the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of the Shearer)
    2.2 采煤机分布式控制网络模型(Distributed Control Network Model for Coal Shearer)
    2.3 采煤机分布式电控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The Overall Functional Design of Shearer Distributed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3 基于CAN总线的控制器的研发与检测(Development and Test of CAN Bus Controller)
    3.1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应用经验(Experience in PLC Application)
    3.2 主控制器的技术参数(Technical Parameters of the Master Controller)
    3.3 从控制器的技术参数(Technical Parameters of the Secondary Controller)
    3.4 控制器软件设计(Software Design of Controller)
    3.5 控制器的可靠性(The Reliability of the Controller is Defined)
    3.6 控制器的检测及检验(Controller Test and Inspection)
4 分布式监控模块的开发(Development of Distributed Monitoring Module)
    4.1 分布式模块的研究(The Research of the Distributed Module)
    4.2 分布式模块的可靠性测试(Reliability Testing of Distributed Modules)
5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研究(Research on Multi-sensor Information Fusion Technology and Fault Diagnosis)
    5.1 采煤机故障及诊断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Main Problems of Shearer Fault and Diagnosis Technology)
    5.2 基于CAN总线的采煤机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设计与研制(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Shearer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Fault Diagnosis System Based on CAN Bus)
    5.3 采煤机远程诊断系统设计(Design of the Remote Diagnosis System of the Shearer)
6 采煤机智能化功能设计与实现(Intelligent Design of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hearer)
    6.1 滚筒高度自动调节技术(Roller Height Automatic Adjustment Technology)
    6.2 牵引速度自动调节技术(Automatic Haulage Speed Adjustment Technology)
    6.3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采煤机定位与煤层识别技术(Shearer Positioning and Coal Seam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6.4 基于TD-LTE制式的采煤机无线数据传输系统(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of Shearer Based on TD-LTE)
7 结论与展望(Conclusion and Expectation )
    7.1 结论(Conclusion)
    7.2 展望(Expectation)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无线分布式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3 无线网络通讯控制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无线分布式监控系统总体构架
    2.1 无线通讯网络系统组成
        2.1.1 从站功能
        2.1.2 中继器功能
        2.1.3 主站功能
    2.2 无线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2.2.1 无线监控系统组成
        2.2.2 无线监控策略设计
        2.2.3 无线分布式监控系统控制算法
    2.3 本章小结
3 无线通讯设备硬件的设计与开发
    3.1 主要元器件选型
        3.1.1 STM32芯片的选型
        3.1.2 存储器的选型
        3.1.3 显示屏的选型
        3.1.4 无线通讯模块的选型
    3.2 原理图绘制和PCB布局
        3.2.1 EDA设计软件的选择
        3.2.2 电源管理系统设计
        3.2.3 USB转串口电路设计
        3.2.4 I/O接口设计
        3.2.5 串口电路设计
        3.2.6 SIM卡电路设计
        3.2.7 原理图和PCB电路板
    3.3 硬件设备的焊接与调试
    3.4 本章小结
4 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4.1 KEIL MDK5 编程软件介绍
    4.2 工程建立
        4.2.1 工程新建
        4.2.2 添加工程文件
        4.2.3 添加宏定义标识符
    4.3 无线通讯设备功能实现
        4.3.1 从站功能实现
        4.3.2 主站功能实现
    4.4 编译下载调试
        4.4.1 编译
        4.4.2 下载与调试
    4.5 本章小结
5 无线分布式监控系统工程实现
    5.1 监控系统搭建
        5.1.1 硬件配置
        5.1.2 系统搭建
    5.2 控制方案实施
        5.2.1 控制策略应用
        5.2.2 数学模型建立
        5.2.3 控制算法仿真
        5.2.4 工程应用控制程序编写
    5.3 控制效果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完成的科研项目

(9)基于STM32的机舱分布式处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机舱DPS系统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研究现状
        1.2.2 发展趋势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结构安排
2 嵌入式技术理论与系统总体设计
    2.1 嵌入式系统技术基础
        2.1.1 嵌入式系统技术概述
        2.1.2 μC/OS-Ⅲ操作系统分析
        2.1.3 FATFS文件系统研究
    2.2 关键网络通信技术分析
        2.2.1 以太网技术分析
        2.2.2 UDP通信协议
        2.2.3 Socket通信技术
        2.2.4 HTTP通信协议
    2.3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3 分布式处理系统硬件设计
    3.1 硬件原理图电路设计
        3.1.1 主处理器选型
        3.1.2 电源模块电路
        3.1.3 复位与时钟电路
        3.1.4 数字量处理电路
        3.1.5 模拟量处理电路
        3.1.6 以太网接口电路
        3.1.7 存储模块电路
    3.2 PCB印刷电路板设计
4 分布式处理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搭建
        4.1.1 STM32系列开发方式选择
        4.1.2 基于KeiluVersion的开发环境搭建
        4.1.3 STM32F767IGx引导分析
    4.2 系统模块驱动软件设计
        4.2.1 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Ⅲ移植
        4.2.2 文件系统FATFS移植设计
        4.2.3 以太网卡W5500驱动设计
    4.3 系统应用软件设计
        4.3.1 系统软件工作流程设计
        4.3.2 系统内部任务介绍
        4.3.3 电源任务设计
        4.3.4 时间任务设计
        4.3.5 数字量采集/输出任务设计
        4.3.6 模拟量采集/输出任务设计
5 系统测试与分析
    5.1 系统硬件测试与分析
    5.2 以太网模块测试与分析
    5.3 数字量采集与输出测试分析
    5.4 模拟量采集与输出测试分析
    5.5 SD+FATFS读写测试分析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基于大数据集群的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数据研究现状
        1.2.2 监控系统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2.1 Hadoop框架
        2.1.1 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
        2.1.2 分布式计算框架Map Reduce
    2.2 Zabbix
        2.2.1 Zabbix概述
        2.2.2 Zabbix基本架构
        2.2.3 Zabbix相关概念
    2.3 Java Web技术
        2.3.1 Spring MVC
        2.3.2 Spring Data JPA
        2.3.3 应用容器引擎Docker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3.2 监控系统实现
        3.2.1 监控项采集模块
        3.2.2 信息展示模块
        3.2.3 告警通知模块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监控系统应用
    4.1 广告系统设计与实现
        4.1.1 需求分析
        4.1.2 系统架构
        4.1.3 数据表设计
        4.1.4 广告管理模块
        4.1.5 广告检索模块
    4.2 环境搭建
    4.3 系统测试
        4.3.1 测试环境
        4.3.2 功能测试
        4.3.3 性能测试
    4.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一个分布式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CAFe装置的服务器及网络系统设计与监控[D]. 王报辉.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1(01)
  • [2]分布式实时运行数据驱动的液压支架群虚拟监测关键技术[D]. 李梦辉.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密集型仓储异构设备分布式监控关键技术研究[D]. 徐志翔. 东华大学, 2021
  • [4]基于微服务技术的分布式测试系统管理软件设计及实现[D]. 夏艺慈.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分布式监控与诊断机理及仿真实现[D]. 王雨晴.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高速串行总线的空间高频磁场分布式测试系统设计[D]. 祖旭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7]电牵引采煤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王雪松.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8]无线分布式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郝佳静.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20(04)
  • [9]基于STM32的机舱分布式处理系统设计[D]. 杜长江.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10]基于大数据集群的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张明森.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分布式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