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旅游区干螟虫害调查

华山旅游区干螟虫害调查

一、华山旅游区蛀干害虫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孟岩[1](2020)在《泰山优势树种人工林林分分布动态及森林健康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泰山森林植被是我国华北地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植物群落的典型代表,其保护和管理意义重大。泰山森林大多数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营造的人工林,尽管当时的短时间大面积造林对于快速绿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限于当时经济技术条件和种质资源的制约,造林以纯林为主,树种主要选择了松类(Pinus)(主要是油松(Pinustabulaeformis))、栎类(Quercus)、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和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且造林密度大,林分组成结构不尽合理。加之现今泰山的人工林基本已经达到了成熟林甚至过熟林阶段,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下降,当遇到虫害、极端逆境等外在影响时,往往会出现严重受害甚至大片死亡现象。泰山森林亟待进行健康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营林。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泰山国有林场优势树种人工林林分分布动态进行跟踪调查,探讨林分分布动态变化规律及与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关系,进而评价泰山森林健康水平并找到主要制约因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营林措施建议。以泰山国有林场为研究区,基于遥感影像,开展了人工林林分分布的动态变化研究并结合研究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进行森林健康评价。(1)基于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获取了2000年及2016年的多光谱Landsat影像数据。应用empirical rotation校正模型对2000年及2016年的遥感影像进行地形光照校正,降低山区地形阴影的影响;(2)搜集研究区2000年的泰山林场各管理区森林资源现状图(纸质),通过在影像上加载各管理区边界线,并将遥感影像中的山脊、山谷走向和明显地物标识与纸质版森林资源现状图相结合,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平台下手动画出2000年的主要林分分布样本;2016年的林分分布样本来源于研究区基于ArcGIS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通过对树种结构和优势树种两个属性进行同时选择而获得;(3)分别应用2000年的Landsat7 ETM+(Enhanced Thematic Mapper)影像及2016年的Landsat 8 OLI(Operational Land Imager)影像(其中每一年份应用4期影像),在地形光照校正的基础上,结合搜集并在GIS系统下处理的样本数据,应用随机森林RF(Random Forest)分类器对研究区2个年份的林分组成及分布进行研究,得到研究区2000年及2016年的四类主要林分分布图;(4)在ArcGIS10.1下,将2000年及2016年的林分分类结果由栅格格式转化为矢量格式,并进行空间叠加,通过建立新的属性字段,对2000年和2016年的树种代码进行对比,将树种代码未发生变化的区域删除,保留变化的区域,得到研究区跨度16年的优势树种林分分布变化结果图;(5)通过对林分变化明显的区域设置样地,对样地进行详细外业调查,研究了泰山人工林林分分布变化的规律及驱动机制;(6)在欧空局ESA(European Space Agency)官网下载Sentinel-2A遥感影像数据,通过建立模型对泰山森林的植被健康程度进行遥感反演,获得森林植被健康程度指标因子;(7)将通过Sentinel-2A数据提取的指标因子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提取的指标因子结合起来,通过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确定各指标因子权重,对泰山森林进行健康评价。本研究探讨了泰山主要人工林林分类型(松类人工林、栎类人工林、刺槐人工林和侧柏人工林)分布变化的规律及驱动机制,并进行了森林健康评价。通过在ArcGIS软件下对研究区2000年及2016年的分类结果进行空间叠加,得到研究区跨度16年的林分分布变化结果图。通过GIS的统计功能表明,经过16年的变化,研究区松林和刺槐林是面积变化较大的两个林分类型。松林占整个泰山森林的比例由55.69%下降到50.22%,下降的百分比高达5.47%;侧柏林面积有一定的下降,下降百分比为0.60%;刺槐林所占比例由2000年的10.15%上升到2016年的13.75%,上升比例为3.60%;栎林面积也有一定的增长,上升比例为1.77%。总体趋势是阔叶林面积不断增加,针叶林面积缩小。在获得主要林分动态变化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样地调查分析树种分布变化的原因及内在驱动机制。4类林分分布动态的内在驱动机制是阔叶树种通过种间竞争逐步使针叶树种变为树下树,长势衰退甚至死亡,在山体的阳坡阔叶树种入侵针叶树种较山体阴坡严重,但人为活动有目的地对阔叶树种的生长进行干预可以减缓阔叶树种的扩张进程。同为针叶树种,松类减少的速度大于侧柏。同为阔叶树种,当栎林处于刺槐林上坡位时会出现栎类侵入刺槐林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应用2016年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并结合同期的哨兵-2A(Sentinel-2A)遥感数据提取出反映泰山森林健康状况的评价指标,在运用层次分析方法(AHP)获得各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在GIS系统中对泰山森林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优质等级森林面积(81.69hm2)和健康等级森林面积(2670.48 hm2)仅占到泰山森林总面积的23.46%,60.65%的泰山森林处于亚健康状态。不健康等级的森林面积为1864.74 hm2,占泰山森林总面积的15.90%,其中含96.92hm2极不健康森林,即超过3/4的泰山森林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本研究认为影响泰山森林健康的主要因素为造林时树种选择单一且并未完全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开展造林,在林业经营过程中反复下层疏伐和割灌,导致大部分森林为单层林,此外气候条件变化导致的气温升高及降水减少也是影响泰山森林健康的一个制约因子。对泰山林场下一步开展营林活动提出如下建议:一是逐步调整林分结构,在坡度陡、土层瘠薄、水分含量低等立地条件极差的区域的退化油松林可逐步间伐,营造灌木林;二是及时疏伐,降低林分密度,促进天然下种更新,营造异龄林、复层林;三是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引进乡土树种,营造混交林,避免大面积纯林;四是针对气候条件变化有规划的引入抗旱性较强的树种。

董新奇[2](2020)在《安徽省怀宁县海螺望春花保护与发展规划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螺望春花是怀宁县特有的珍稀树木资源,其古树更是大自然留下的珍贵遗产。它树姿端庄雄伟,先花后叶,开花时满树白花,香味浓馨,是重要的观赏树种;花蕾被称作“辛夷”是重要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保健价值,还可提取独具魅力的香精。通过对怀宁海螺望春花古树及后备资源的调查分析,结合当地产业和人文优势,坚持严格保护、合理开发、科学经营,全面推进海螺望春花的保护与发展规划,对促进地方增效、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结合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理论和实践成果,系统的研究了怀宁县海螺望春花的发展历史及品质性状,海螺望春花古树及种质资源的保护措施,进一步开展了怀宁县海螺望春花的发展利用规划,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界定了海螺望春花、古树与古树后备资源、望春花种质资源的相关概念,明确海螺望春花古树的分级标准。2.综述了国内外古树的保护管理体系及复壮技术;分析了辛夷植物的品种概况,总结出辛夷的主要化学成分、挥发油成分以及抗过敏等相关药理作用;对海螺望春花蕾用林栽培模式、优良品种选育等试验研究进行梳理,为规范开展海螺望春花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3.明晰了海螺望春花的栽培历史和资源分布概况;摸清了海螺望春花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等生物学特性;总结出海螺望春花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4.通过实地调研,从空间分布、数量特征、生长势及生长环境等多个角度对调查的171株海螺望春花古树及古树后备资源进行分析研究,全面掌握了怀宁县石镜社区及邓林村内海螺望春花的资源本底。5.剖析了影响海螺望春花古树现状安全的主要因素,从八个方面提出了海螺望春花古树及古树后备资源的保护措施,重点做到“一树一策”,实现跟踪管理和动态管理等;阐述了海螺望春花种质资源的保护措施,包括原生地保护、异地保护以及离体保存。6.以怀宁县石镜乡为主要基地,以“特色品牌”、“全域旅游”、“乡村振兴”、“产业融合”重点发展策略为支撑,通过优化功能分区和布局,开发旅游景点与线路,建设海螺望春花珍稀树种保护基地,聚力打造以海螺望春花观赏为特色的乡镇观光旅游,全面开展海螺望春花发展规划研究,旨在拉长海螺望春花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段学军[3](2020)在《云杉四眼小蠹专项调查及其潜在危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杉是重要的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林和绿化树种,在我国森林资源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这些树种易受到小蠹类害虫的危害。云杉四眼小蠹虽在全国分布不广,但危害很大,其严重发生时可导致整片森林枯死。由于富蕴林场具备云杉四眼小蠹的适生环境,为确保山区森林资源不受危害,富蕴林管分局开展了云杉四眼小蠹专项调查。本文基于此次调查,分析了云杉四眼小蠹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并对今后的防控工作提出建议。

李洪[4](2018)在《浅析紫溪山保护区主要森林病虫害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控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作者从事多年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防治实践经验,对紫溪山森林病虫害的主要种类、危害及发生规律、有效防控措施进行粗浅阐述,旨在有效保护紫溪山完好的森林生态系统环境,进行有害生物防控起到借鉴作用。序言:楚雄市紫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楚雄市重点生态旅游区,森林气候环境条件较好,近年来区内游客人流量大,人为活动较为频繁,加之又连续干旱,森林病虫害时常发生,阻隔森林病虫害传播途径难度较大,依据楚雄州、市森防站在紫溪山保护区多年开展的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和(2014-2016年)第三次林

翟鸣,田茂娟,邱建生[5](2018)在《安顺市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比较分析2003年及2015年两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数据,得知在10余年间,安顺市林业有害生物种类从19种增加到64种,分布面积从134326.9hm2减少到52557.5hm2,危害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变化与寄主数量增加和林业产结构调整关系密切;分布面积和危害程度变化与人为防控措施的干预直接关联;外来有害生物风险等级较高,已对生物多样性形成较大威胁。同时对林业有害生物提出了治理对策。

张康林,张亚琴[6](2017)在《华山景区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及养护复壮技术》文中研究说明古树名木是华山景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结果表明,华山风景名胜区现有古树名木242株(处),以油松最多,其比例达65.9%;其中树龄500年以上的占2.8%,300500年的占23.9%,100300年的占73.1%。对其生长状况堪忧,有害生物危害占39.33%,因刮风、根部排水不良和土层较薄等引起的生长不良占22.67%,因树干腐烂导致树体衰弱乃至死亡的占11.33%,因避雷针安装高度过低遭雷击的占6.67%。同时,在分析古树名木资源和古树名木生长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养护复壮技术措施。

颜学武[7](2014)在《花绒寄甲人工饲料及林间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松材线虫病pine wilt disease是全球最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也是我国头号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和重大植物疫病。在我国,传播松材线虫的主要媒介是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 Hope。有效地控制松墨天牛的发生,切断松材线虫的侵染途径是目前松材线虫病综合治理中的关键。由于松墨天牛危害的隐蔽性,化学防治一般难于奏效,利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松墨天牛已经成为关键措施。其中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 Fairmaire是目前为止利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松墨天牛和阻断其传播松材线虫病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为此,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研究人员都开展了对花绒寄甲的生物学特性、人工繁育技术及林间应用技术的研究。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1)花绒寄甲人工繁育技术还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其幼虫人工饲料尚不能在实际生产中应用;(2)林间防治效果还不稳定,在我国花绒寄甲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为1.69%92.42%,差异非常大。因此,本文通过对花绒寄甲幼虫和成虫的人工饲料的研究和优化,解决了利用人工饲料大规模饲养花绒寄甲的问题。同时,通过对人工饲料效能评价和花绒寄甲成虫复壮技术的研究,掌握了早期检测花绒寄甲退化的关键指标及复壮方法。此外,通过大量林间试验探索了影响花绒寄甲林间防治效果稳定性的相关因素。针对不同利用途径的林地,建立了2套可操作性较强、防治效果稳定的林间应用技术,以期为花绒寄甲大规模繁育和应用于松墨天牛的防治提供示范。本文主要结果如下:1、在用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幼虫饲养出花绒寄甲2日龄幼虫后,利用人工饲料可以成功饲养出花绒寄甲成虫,其幼虫结茧率和羽化率可达到83.2%和78.6%;2日龄幼虫在人工饲料上发育至结茧和羽化历期分别为13.4±3.6d和44.4±7.6d。利用人工饲料饲养花绒寄甲的成功率与利用松墨天牛饲养相当,但效率为其的58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得出花绒寄甲幼虫人工饲料最佳配方为:大麦虫幼虫干粉10g、黄粉虫幼虫干粉10g、蒸馏水60mL、脯氨酸0.5g、羟脯氨酸0.5g、丝氨酸0.5g、胱氨酸1g、葡萄糖5g;亚油酸7g、纳他霉素0.5g。2、本文研制的花绒寄甲成虫饲料取代了前人研究饲料中难以获得的松墨天牛幼虫干粉、蟋蟀干粉等成分,并在取食量、寿命、产卵能力及子代卵孵化率等判断饲料优劣的直观指标上均表现良好。优化后的最佳配方为:大麦虫Zophobas atratus幼虫干粉25g、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幼虫干粉75g、蚕蛹粉15g、干酵母15g、葡萄糖5g、冻干蛋黄粉5g、松树皮粉20g、葵花籽油30g。3、对花绒寄甲幼虫和成虫人工饲料饲养效果评价表明:利用人工饲料饲养的花绒寄甲幼虫,其第1代、第5代、第10代、第15代在体重和体长、结茧时间、成虫羽化率、羽化时间、性比及成虫体重等基本指标上与松墨天牛幼虫饲养组相比均无显着差异。人工饲料饲养的第1代、第5代、第10代、第15代花绒寄甲成虫在饲料取食量、体重和体长、交配行为及孕卵量、搜寻寄主能力、寄生能力、活动能力等指标上与对照组相比也无显着差异。直到第20代时才会表现出羽化率、孕卵量、寄生能力和活动能力的下降。但从第15代开始,花绒寄甲幼虫和成虫体内SOD活力均开始出现显着下降,可作为检测花绒寄甲早期退化的生理指标。4、花绒寄甲复壮的试验结果表明:(1)回接自然寄主松墨天牛幼虫和替代寄主大麦虫蛹能使花绒寄甲退化种群的成虫羽化率和SOD活力回复到正常值。回接3代后,其成虫的羽化率均达到70%以上。(2)采用变温锻炼法能一定程度上促进花绒寄甲成虫羽化率和SOD活力的提升,但作用有限,难以快速恢复其种群活力。(3)野生种群交配复壮法成功与否与野生个体的性别有关,利用野生雌成虫进行复壮效果较为理想。5、松墨天牛蛀道特征:沿树干呈上下分布的松墨天牛蛀道占92.7%,天牛蛀道平均长4.8cm,宽2.4cm。在引诱木中超过90%的产卵刻槽和蛀入孔分布在中、下段,而在梢段分布的不到10%。引诱木上的天牛产卵刻槽和蛀入孔数约为随机选择木的3倍和3.5倍,表明通过设置引诱木的方法能有效地实现林间种群的聚集,进而防治松墨天牛。6、引诱木打孔能够提高花绒寄甲防治松墨天牛的效率和成功率。其搜寻、捕食或寄生的效率与成功率与打孔的位置、直径、深度、数量及释放数量有关。其中打孔位置最为关键,以选择在天牛排粪孔上方2cm处为宜;打孔的直径和打孔数量最佳值分别为0.4cm和2孔/米。7、释放花绒寄甲成虫与卵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都比较理想,但显效时间有较大差异。释放花绒寄甲卵可以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而释放成虫防治显效时间长。中华甲虫蒲螨Pyemotes zhonghuajia对花绒寄甲成虫寿命影响较大,能造成30%左右的花绒寄甲成虫在短期内死亡,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花绒寄甲成虫寿命的影响非常小。室内试验证明,释放携带中华甲虫蒲螨的花绒寄甲60d后天牛死亡率可达到67.6%,其防治效果较单独释放中华甲虫蒲螨好。释放携带白僵菌的花绒寄甲效果较携带中华甲虫蒲螨组差,按3头/段释放携带白僵菌的花绒寄甲天牛死亡率仅为15.2%。温度对释放花绒寄甲卵的寄生效果有非常大的影响,最适合释放花绒寄甲卵的温度在20℃25℃,在此温度下释放花绒寄甲天牛死亡率可达59.4%。8、林间试验结果表明,花绒寄甲对松墨天牛的寄生效果受花绒寄甲自身活力、释放方式及林间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释放花绒寄甲防治松墨天牛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利用途径的林地采用不同防治技术。对可采伐的商品林,可利用天牛引诱木将大量天牛吸引到引诱木上集中产卵、危害,然后在打孔的基础上释放携带有中华甲虫蒲螨或白僵菌的花绒寄甲,尽量降低林间松墨天牛虫口密度,即可取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对不可采伐的生态公益林,宜采用松墨天牛性引诱防治和释放携带有中华甲虫蒲螨、白僵菌花绒寄甲的方法进行防治。

曹冠武,姚松,田野,杨伟敏,郭国杞[8](2012)在《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森林害虫调查及其防控对策》文中提出据初步调查,发现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害虫有6目51科245种(不包括蝶类、白蚁、蝗虫).从害虫危害部位来分析,食叶害虫最多,高达184种,其次蛀干害虫42种,取食和危害树枝、茎部害虫29种,取食和危害根部害虫18种.并据此提出了自然保护区森林害虫的防控对策.

李菁[9](2012)在《内蒙古阿尔山林区植物、节肢动物生物多样性与森林健康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阿尔山林业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资源储备区,也是大兴安岭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叶松毛虫是该林区针叶林(特别是落叶松人工林)的首要害虫,以十年左右为周期间歇性发生,对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但目前尚无基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的相关研究。森林健康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有生物灾害、火灾、酸雨,以及人为干扰等,但就阿尔山林区而言,森林健康主要受生物灾害影响,特别是落叶松毛虫、落叶松八齿小蠹以及舞毒蛾等。本文以阿尔山地区不同类型林分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群落调查方法对植物群落,利用窗式诱捕器、灯诱以及人工捕捉相结合的方法对节肢动物等进行了采集、鉴定和群落分析。结合本林区的实际,采用评价指标法重点对有害生物抵御为主的森林健康状况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较系统地明确了阿尔山地区不同类型林分维管植物的主要种类及多样性。所调查林地共有植物33科71属102种,乔灌草分别为8种、9种和85种;其中菊科(12属21种)、蔷薇科(11属13种)、毛茛科(4属7种)、杜鹃花科(4属5种)、蝶形花科(3属5种)等在物种数量上属优势群落,而木贼科、燕尾蕨科、堇菜科、罂粟科、柳叶菜科、鹿蹄草科等类群物种数量较少,属偶见或罕见群落。从重要值的角度界定,乔木层优势树种为兴安落叶松和白桦;灌木层由于种类较少且分布不均,优势类群不明显,但相对较常见的为稠李和山荆子;草本层优势种群主要为兴安苔草、多年生黑麦草、东方草莓、问荆、粗根老灌草和北方拉拉藤等。从生态位宽度看,除优势树种兴安落叶松和白桦外,灌草层优势种群包括兴安苔草、多年生黑麦草、东方草莓、问荆、粗根老鹳草、北方拉拉藤、铁杆蒿、土庄绣线菊、翻白蚊子草和柳叶绣线菊等,这些种群生态位宽度大,分布范围广,环境适应性强。对不同林型而言,天然林在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以及优势种群的分布等方面较人工林优势明显。2.系统明确了阿尔山地区不同林型和不同收集方式节肢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类群、功能团和营养层及其多样性。阿尔山所调查林地节肢动物共166种,隶属于2纲15目87科。从物种数量上看,鳞翅目(13科43种)、鞘翅目(21科33种)、膜翅目(11科17种)和双翅目(10科20种)是优势类群。此外,直翅目(5科17种)、半翅目(4科10种)、同翅目(4科7种)和脉翅目(3科6种)也具有一定的优势。种类和数量较少的类群主要有竹节虫目、蜉蝣目、蜻蜓目、毛翅目、螳螂目、蛇蛉目以及蛛形纲蜘蛛类及蜱螨类。其中,天然林共有91种,人工林和石塘林(一种天然火山林)分别为66和30种。不同的收集方式在节肢动物种类、数量及多样性上存在较大差异:窗式诱捕器共收集节肢动物60种(以鞘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为主);灯诱收集节肢动物种类为86种(以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为主);人工捕捉方式共收集节肢动物44种(以直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和鳞翅目昆虫为主)。天然林、人工林和石塘林内节肢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分布与收集方式有较大关系。本文共记录86个功能团,其中三种收集(窗式诱捕器、灯诱、人工捕捉)方式分别记录39种、51种和24种。在优势功能团中,植食性功能团有草地螟、二化螟、舞毒蛾、棕色卷蛾、步甲科、蚁科、横纹划蝽等:寄生性功能团有姬蜂科、茧蜂科及金小蜂科;捕食性功能团有蚁科、蜉蝣目、草蛉科、蚁蛉科、食虫虻科、螳螂、蜻蜓等;腐食性功能团有隐翅甲科、蝇科、埋葬甲科;蜘蛛类群的蟹蛛科、狼蛛科、皿蛛科及跳蛛科均为捕食性类群。对于营养层和优势功能团的分布及多样性,天然林均优于人工林。3.明确了有利于丰富并提升生物多样性的兴安落叶松和白桦的混交比例。混交比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较大,因为混交比例决定了林分的乔木层组成状况,后者对于林下植物光环境的形成至关重要,而昆虫群落(特别是植食性昆虫)的分布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被分布。通过对由自然或疏伐造成的兴安落叶松和白桦两树种不同混交比例梯度林分中植物和昆虫群落多样性的分析,基于对三种收集方式(窗式诱捕器、灯诱以及人工捕捉)的节肢动物进行物种多样性、功能团和营养层多样性的探讨,明确了兴安落叶松与白桦混交比例为5:5和7:3之间时最有利于丰富森林生物多样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建立了基于抵御生物灾害的森林健康评价体系。基于该林区有害生物的历史监测资料以及本研究的调查结果,阿尔山地区天然林健康状况良好,但很少受到有害生物的侵袭。而人工林由于林分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稳定性低,极易受到有害生物的危害,如2001-2002年暴发于本林区的落叶松毛虫仅对人工林造成危害。基于该林区生物多样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对该林区森林健康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选取结构性、功能性和干扰因素三类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并利用健康综合指数法,对阿尔山林业局各林场进行了基于抵御生物灾害为主的林分健康评价。根据分值将森林健康状况分为五级:优秀(8-10)、健康(6-8)、一般健康(4-6)、不健康(2-4)和病态(0-2)。森林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林区整体健康综合指数为5.43,属一般健康水平。其中,德廷德、伊敏河、柴河源和桑都尔4个林场均属水源用材林区,达健康水平,各林场天然林比例分别占93%、61%、41%和63%,历史资料显示4个林场自2000年来未发生生物灾害;伊尔施、阿尔山和立新3个林场属后备阔叶水源用材林,属不健康水平,天然林比例依次为55%、57%和83%,自2000年来有害生物发生严重(主要包括落叶松毛虫、落叶松鞘蛾、落叶松八齿小蠹、以天牛为主的蛀干害虫、病害和鼠害等);柴河、古尔班、苏呼河、金江沟、南沟5个林场均为水源用材林(天池和兴安2个林场为石塘特种林),各林场天然林比例分别达75%、68%、71%、63%、70%、30%和39%,仅前三个林场有落叶松毛虫、落叶松八齿小蠹、病害以及鼠害的不连续记录且危害程度较低。因此,排除边缘效应(如柴河林场)、人工干扰(如伊尔施、阿尔山及立新林场)以及自然灾害(兴安林场和柴河源林场1998年发生严重火灾)等因素,本文建立的森林健康评价体系基本与各林场的林分组成状况及有害生物历史发生状况相吻合,能够较好地反映目标林分的森林健康状况,为分类实施森林健康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申卫星[10](2012)在《泰山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风险分析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泰山集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5A级旅游名胜区为一体,被誉为“中华国山”,其自然景观、生态景观特色鲜明,政治、社会、生态价值不可估量。本研究基于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对泰山的威胁和我国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预警技术研究的现状,选择对泰山最有威胁的松材线虫病和美国白蛾作为研究对象,以泰山整个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尺度,在系统调查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体——松褐天牛在泰山的分布范围、虫口密度、消长动态;泰山周边及景区人员、物资等有危险因素的流动情况;主要松林树种——油松对松材线虫病的感病性和寄主分布等多项内容的基础上,对松材线虫病和美国白蛾在泰山发生的风险进行了风险评估,研究表明:松材线虫病近期不能通过自然传播的形式入侵泰山风景区,可以通过人为传播入侵泰山风景区。油松也是松材线虫病的感病树种。从温度、寄主、媒介昆虫等方面分析,泰山风景区海拔400米以下的低海拔松林为松材线虫的适生区,入侵和定殖的可能性为高度,具有高度风险性;海拔400——700米的区域,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候条件(温度)逐渐不适合松材线虫的生存,但是也有风险;而在海拔800米以上区域,由于受低温的影响,松材线虫则无法生存,属于安全范围。低海拔地区主要是指天烛峰、巴山、桃花峪、玉泉寺、桃花源、竹林寺、樱桃园和长城岭等管理区。不同的引诱方法对松褐天牛的引诱的数量有显着差异,其中引诱剂活立木法引诱效果最佳,防治效果可以达到70%。美国白蛾可以通过自然传播和人为传播等入侵泰山;泰山风景区的生态环境条件适合美国白蛾的生长发育,并能在泰山全境发生和危害;泰山的海拔最高处(1553.0米)处,1年至少可以完成1代;低海拔和中海拔地区1年可以完成2—3代、2代或1—2代。根据以上研究提出了“预防为主”的风险性管理策略和措施,主要包括预防措施、应急预案、灾后恢复三个方面的内容。预防措施主要是包括(1)运用“64321”检疫思路,防止松材线虫病和美国白蛾的传入风景区;“64321”检疫思路是指把住桃花峪等6个进山路口,做好一年4次的执法检查,搞好森防站、门票处和管理区的3方合作,落实机防和人防2个措施,争取1项检疫站建设(2)降低媒介昆虫的种群密度和泰山景区周边美国白蛾的种群密度;(3)应用媒介昆虫虫体加强松材线虫病监测预警、预报等。

二、华山旅游区蛀干害虫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山旅游区蛀干害虫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泰山优势树种人工林林分分布动态及森林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林分分类研究进展
        1.2.2 森林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2 研究内容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的选择及概况
        2.1.1 研究区自然环境状况
        2.1.2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2.1.3 研究区林分状况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数据及数据预处理
        2.2.2 林分分类及分布动态研究方法
        2.2.3 森林健康评价方法
    2.3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林分分布动态结果
        3.1.1 地形光照校正结果
        3.1.2 林分分类结果
        3.1.3 分类精度结果
        3.1.4 林分分布空间变化结果
        3.1.5 外业调查结果
        3.1.6 泰安市气象数据结果分析
        3.1.7 四类主要林分分布动态驱动机制分析
    3.2 森林健康评价结果
        3.2.1 各指标分级结果
        3.2.2 森林植被健康程度指标遥感反演结果
        3.2.3 泰山森林健康状况
        3.2.4 森林健康评价结果分析
4 讨论
    4.1 人工林林分分布动态的研究意义及与森林健康的关系
        4.1.1 人工林林分分布动态的研究意义
        4.1.2 人工林林分分布动态与森林健康的关系
    4.2 遥感技术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4.2.1 应用陆地卫星数据研究林分分布动态的优势与劣势
        4.2.2 林分分类方法的选择
        4.2.3 森林植被健康指数遥感反演的应用
        4.2.4 遥感技术在森林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4.3 人类干扰对泰山人工林的影响
        4.3.1 人类干扰对泰山林分分布动态的影响
        4.3.2 人类活动对泰山森林健康的影响
5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安徽省怀宁县海螺望春花保护与发展规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
        1.1.1 海螺望春花
        1.1.2 古树和古树后备资源
        1.1.3 望春花种质资源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古树保护研究进展
        1.2.2 中药辛夷研究进展
        1.2.3 海螺望春花相关试验研究
2 引言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资料引证
        2.3.2 实地调研分析
        2.3.3 数据统计分析
        2.3.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4 研究技术路线
3 海螺望春花资源概况及品质性状的研究
    3.1 海螺望春花的资源现状
        3.1.1 栽培历史
        3.1.2 资源分布
    3.2 海螺望春花生物学性状
        3.2.1 形态特征
        3.2.2 生态习性
    3.3 海螺望春花的优良性状
        3.3.1 丰产性好
        3.3.2 品质优良
        3.3.3 抗逆性强
4 海螺望春花古树及种质资源保护的研究
    4.1 古树资源现状分析
        4.1.1 现状调查
        4.1.2 分布特征
        4.1.3 生长状况分析
    4.2 古树保护规划
        4.2.1 调查古树保护现状
        4.2.2 古树现状安全存在的问题
        4.2.3 古树保护措施
    4.3 种质资源保护
        4.3.1 种质资源保护现状
        4.3.2 种质资源保护措施
5 怀宁县海螺望春花发展利用规划的研究
    5.1 基础分析
        5.1.1 区位分析
        5.1.2 资源分析
        5.1.3 产业分析
    5.2 规划总则
        5.2.1 规划范围
        5.2.2 规划分期
        5.2.3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5.2.4 规划定位
        5.2.5 规划重点策略
    5.3 总体规划
        5.3.1 功能分区
        5.3.2 结构分析
        5.3.3 产业形态选型
        5.3.4 旅游景观规划
    5.4 分区规划
        5.4.1 海螺望春花观赏游憩区
        5.4.2 药用海螺望春花生产区
        5.4.3 芳香油类海螺望春花生产区
        5.4.4 海螺望春花苗木生产区
    5.5 环境容量估算及游客规模预测
        5.5.1 环境容量估算
        5.5.2 游人规模预测
    5.6 特色旅游专项规划
        5.6.1 道路交通规划
        5.6.2 旅游组织管理规划
        5.6.3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明确了相关概念
        6.1.2 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
        6.1.3 明晰了海螺望春花的发展历史及品质性状
        6.1.4 掌握了怀宁县海螺望春花古树及后备资源的本底
        6.1.5 提出了海螺望春花古树及后备资源的保护措施
        6.1.6 阐述了海螺望春花种质资源的保护措施
        6.1.7 开展了海螺望春花的发展规划
    6.2 讨论
        6.2.1 海螺望春花保护与开发利用关系的探讨
        6.2.2 关于纯化海螺望春花种质资源的探讨
        6.2.3 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云杉四眼小蠹专项调查及其潜在危害(论文提纲范文)

一、云杉四眼小蠹简介
    1. 形态特征
    2. 危害部位及症状
二、专项调查情况
    1. 调查内容
    2. 调查时间
    3. 调查范围
    4. 调查方法
    5. 调查线路
    6. 记载与分析
    7. 调查结果
三、云杉四眼小蠹造成危害的可能性
    1. 富蕴林区具备云杉四眼小蠹的适生环境
    2. 云杉四眼小蠹具备疫情传播条件
    3. 若受云杉四眼小蠹危害,损失极大
四、防控建议

(5)安顺市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普查区概况
2 普查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2015年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
    3.2 2003年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
    3.3 两次普查有害生物变化趋势分析
        3.3.1 种类迅速增加
        3.3.2 分布面积明显减少
        3.3.3 危害程度稳中有降
        3.3.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等级较高
4 结论与讨论

(6)华山景区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及养护复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调查研究方法
    2.1 调查时间及调查指标
    2.2 调查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华山古树资源
    3.2 华山古树名木生长现状
4 结论与建议

(7)花绒寄甲人工饲料及林间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松材线虫病研究进展
        1.1.1 松材线虫病及其危害
        1.1.2 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
    1.2 松墨天牛研究进展
        1.2.1 松墨天牛的分类地位
        1.2.2 松墨天牛的生物学
        1.2.3 松墨天牛的林间分布规律
        1.2.4 松墨天牛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1.3 花绒寄甲研究进展
        1.3.1 分类地位及分布
        1.3.2 形态特征
        1.3.3 寄主
        1.3.4 生活史
        1.3.5 生活习性
        1.3.6 林中分布情况
        1.3.7 人工繁育技术
        1.3.8 花绒寄甲林间释放技术和效果
    1.4 本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花绒寄甲幼虫人工饲料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虫源
        2.1.2 主要药品及试剂
        2.1.3 主要仪器及器皿
        2.1.4 幼虫饲料制作方法
        2.1.5 试验方法
        2.1.6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寄主饲养对花绒寄甲 2 日龄幼虫获得情况比较
        2.2.2 人工饲料饲养结果
        2.2.3 每份人工饲料最大饲养量
        2.2.4 花绒寄甲幼虫人工饲料优化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花绒寄甲成虫人工饲料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虫源
        3.1.2 主要药品及试剂
        3.1.3 主要仪器及器皿
        3.1.4 成虫饲料制作方法
        3.1.5 试验方法
        3.1.6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人工饲料对花绒寄甲成虫寿命的影响
        3.2.2 人工饲料对花绒寄甲成虫繁殖能力的影响
        3.2.3 花绒寄甲成虫对不同人工饲料取食量的差异
        3.2.4 花绒寄甲成虫人工饲料优化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花绒寄甲人工饲料饲养效果评价体系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虫源
        4.1.2 幼虫人工饲料配制
        4.1.3 成虫人工饲料配制
        4.1.4 花绒寄甲幼虫饲养
        4.1.5 花绒寄甲成虫饲养
        4.1.6 花绒寄甲幼虫人工饲料效能评价
        4.1.7 花绒寄甲成虫人工饲料效能评价
        4.1.8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人工饲料对各世代花绒寄甲幼虫生长速率的影响
        4.2.2 人工饲料对各世代花绒寄甲幼虫发育的影响
        4.2.3 人工饲料对花绒寄甲幼虫 SOD、CAT、POD 活力的影响
        4.2.4 各世代花绒寄甲成虫饲料取食量和生长速率的差异
        4.2.5 人工饲料对各世代花绒寄甲交配行为及孕卵量的影响
        4.2.6 人工饲料对各世代花绒寄甲成虫搜寻寄主能力的影响
        4.2.7 人工饲料对各世代花绒寄甲成虫寄生能力的影响
        4.2.8 人工饲料对各世代花绒寄甲成虫活动能力的影响
        4.2.9 人工饲料对花绒寄甲成虫 SOD、CAT、POD 活力影响
    4.3 讨论
        4.3.1 花绒寄甲幼虫人工饲料评价
        4.3.2 花绒寄甲成虫人工饲料评价
第五章 花绒寄甲人工复壮技术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虫源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退化个体的筛选标准
        5.2.2 回接自然寄主或替代寄主对花绒寄甲种群生命力的影响
        5.2.3 变温锻炼对花绒寄甲种群生命力的影响
        5.2.4 与野生种群交配对花绒寄甲种群生命力的影响
    5.3 讨论
第六章 松墨天牛蛀道特征研究
    6.1 材料和方法
        6.1.1 调查地概况
        6.1.2 松墨天牛引诱木设置方法
        6.1.3 蛀道特征研究方法
        6.1.4 数据统计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产卵刻槽在树干上的分布
        6.2.2 蛀入孔在树干上的分布
        6.2.3 松墨天牛蛀道分布特征
    6.3 讨论
第七章 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松墨天牛的增效途径研究
    7.1 材料和方法
        7.1.1 供试材料
        7.1.2 花绒寄甲成虫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7.1.3 花绒寄甲卵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7.1.4 打孔后花绒寄甲成虫搜寻松墨天牛行为与防治效果
        7.1.5 打孔数量对花绒寄甲防治引诱木中松墨天牛效果的影响
        7.1.6 中华甲虫蒲螨和球孢白僵菌对花绒寄甲成虫寿命的影响
        7.1.7 花绒寄甲成虫携带中华甲虫蒲螨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7.1.8 花绒寄甲成虫携带球孢白僵菌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7.1.9 人工气候室温、湿度条件设置及模拟温度变化试验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引诱木段上花绒寄甲成虫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7.2.2 引诱木段上花绒寄甲卵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7.2.3 打孔后花绒寄甲成虫搜寻松墨天牛行为与防治效果
        7.2.4 打孔数量对花绒寄甲防治引诱木中松墨天牛效果的影响
        7.2.5 中华甲虫蒲螨和球孢白僵菌对花绒寄甲成虫寿命的影响
        7.2.6 花绒寄甲成虫携带中华甲虫蒲螨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7.2.7 花绒寄甲成虫携带球孢白僵菌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7.2.8 模拟温度变化对花绒寄甲防治松墨天牛效果的影响
    7.3 讨论
第八章 花绒寄甲林间应用技术研究
    8.1 材料和方法
        8.1.1 试验地概况
        8.1.2 试验地林间环境监测及统计分析方法
        8.1.3 江垭林场防治试验
        8.1.4 梓木岗林场防治试验
    8.2 结果与分析
        8.2.1 试验地林间气候环境
        8.2.2 江垭林场防治试验结果
        8.2.3 梓木岗林场防治试验结果
    8.3 讨论
第九章 全文总结
    9.1 主要结果
        9.1.1 花绒寄甲幼虫人工饲料
        9.1.2 花绒寄甲成虫人工饲料
        9.1.3 花绒寄甲人工饲料效能评价
        9.1.4 花绒寄甲成虫室内人工复壮技术
        9.1.5 松墨天牛蛀道特征
        9.1.6 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松墨天牛的增效途径
        9.1.7 花绒寄甲林间应用技术
    9.2 主要创新点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得的专利
参考文献
图版

(8)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森林害虫调查及其防控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3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森林害虫的区系构成
4 森林害虫的防控对策
    4.1 加强监测和林木检疫工作
    4.2 积极进行化学防治
    4.3 大力推行林业生态防治和生物防治

(9)内蒙古阿尔山林区植物、节肢动物生物多样性与森林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国内外森林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1.1 森林生物多样性概况
        1.1.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1.1.1.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1.2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1.1.2.1 基因多样性
        1.1.2.2 物种多样性
        1.1.2.3 生态系统多样性
        1.1.2.4 景观多样性
        1.1.3 森林植物、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1.3.1 森林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地位
        1.1.3.2 森林植物多样性
        1.1.3.3 森林节肢动物多样性
    1.2 国内外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1.2.1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
        1.2.2 森林健康评价
        1.2.3 国外森林健康发展概况
        1.2.3.1 欧洲森林健康研究进展
        1.2.3.2 美国森林健康研究进展
        1.2.4 国内森林健康研究进展
    1.3 研究背景
        1.3.1 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1.3.2 落叶松毛虫概述
        1.3.3 阿尔山地区落叶松毛虫发生状况及特点
    1.4 研究意义与必要性
    1.5 研究思路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研究地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区概况
        2.1.1 研究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2.1.2 研究地区森林资源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植物群落调查方法
        2.2.1.1 样地选取标准
        2.2.1.2 环境因子调查
        2.2.1.3 乔木层
        2.2.1.4 灌木层
        2.2.1.5 草本层
        2.2.2 节肢动物群落调查方法
        2.2.2.1 乔木层
        2.2.2.2 灌木草本层
        2.2.2.3 枯枝落叶层
        2.2.2.4 夜间灯光诱集
        2.2.2.5 窗式诱捕器
        2.2.3 节肢动物营养层和功能团的划分方法
        2.2.3.1 营养层的划分方法
        2.2.3.2 功能团的划分方法
        2.2.4 生物多样性的计算方法
        2.2.5 统计方法的选取
3 阿尔山地区森林植物群落研究
    3.1 植物多样性
        3.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3.1.2 样地选取及研究方法
        3.1.3 结果与分析
        3.1.3.1 植物种类组成
        3.1.3.2 植物群落结构
        3.1.3.3 植物物种丰富度
        3.1.3.4 植物物种多样性
        3.1.3.5 植物多样性垂直分布
        3.1.3.6 样地群落相似性
        3.1.3.7 小结
    3.2 乔木层不同混交比例下植物多样性
        3.2.1 研究背景与目的
        3.2.2. 样地选择与研究方法
        3.2.2.1 样地选择
        3.2.2.2 研究方法
        3.2.3 结果与分析
        3.2.3.1 林下植被群落排序
        3.2.3.2 多样性与混交比例的关系
        3.2.4 结论与讨论
    3.3 植物种群生态位分析
        3.3.1 研究背景与目的
        3.3.2 样地选择与研究方法
        3.3.2.1 样地选择
        3.3.2.2 研究方法
        3.3.3 结果与分析
        3.3.3.1 物种重要值分析
        3.3.3.2 生态位宽度分析
        3.3.3.3 生态位重叠分析
        3.3.3.4 生态位相似性分析
        3.3.4 结论与讨论
4 阿尔山地区节肢动物群落研究
    4.1 节肢动物多样性
        4.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4.1.2 样地选取及调查方法
        4.1.3 结果与分析
        4.1.3.1 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分析
        4.1.3.2 节肢动物群落优势种群
        4.1.3.3 节肢动物群落优势种群分布格局
        4.1.3.4 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
        4.1.4 结论与讨论
    4.2 乔木层不同比例林分节肢动物多样性
        4.2.1 研究背景与目的
        4.2.2 样地选取与研究方法
        4.2.2.1 样地选取
        4.2.2.2 研究方法
        4.2.2.3 数据分析
        4.2.3 结果与分析
        4.2.3.1 群落组成与多样性分布
        4.2.3.2 节肢动物功能团和营养层组成分析
        4.2.4 结论与讨论
        4.2.4.1 冠层混交对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4.2.4.2 节肢动物作为生态系统指示性物种以及营养层的应用
        4.2.4.3 本研究对森林经营的启发
5 森林健康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5.1 阿尔山地区森林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
        5.1.1 自然因素
        5.1.1.1 阿尔山地区主要病害
        5.1.1.2 阿尔山地区主要虫害
        5.1.1.3 阿尔山地区主要鼠害
        5.1.1.4 森林火灾
        5.1.1.5 其他自然灾害
        5.1.2 人类干扰因素
    5.2 森林健康评价对象
    5.3 森林健康评价方法
        5.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依据
        5.3.2 评价指标的等级划分
        5.3.3 权重的确定
        5.3.3.1 权重的确定方法及优缺点
        5.3.3.2 本研究权重确定方法
        5.3.4 健康综合指数
        5.3.5 健康等级划分
    5.4 森林健康评价指标的选取及生态学意义
        5.4.1 结构性指标
        5.4.2 功能性指标
        5.4.3 干扰因素指标
        5.4.4 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5.5 评价指标各因子监测与调查
        5.5.1 结构性指标
        5.5.2 功能性指标
        5.5.3 干扰因素指标
    5.6 森林健康评价
    5.7 阿尔山森林健康的调控技术
        5.7.1 森林健康调控的必要性
        5.7.2 森林健康调控技术
6 结论与讨论
    6.1 系统明确了不同类型林分维管植物的主要种类及多样性
    6.2 林区不同林型节肢动物主要种类、功能团和营养层及多样性分布
    6.3 基于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的兴安落叶松和白桦的最佳混交比例
    6.4 基于抵御生物灾害的森林健康评价体系
    6.5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6.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 阿尔山所调查林地植物名录
附录2 阿尔山所调查林地节肢动物名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清单
致谢

(10)泰山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风险分析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泰山风景区的自然概况
    1.2 我国松材线虫病和美国白蛾的发生现状
    1.3 松材线虫病和美国白蛾的风险分析与评估研究进展
        1.3.1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概念
        1.3.2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基本步骤
        1.3.3 目前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主要方法、技术和分析软件
        1.3.4 松材线虫病的风险性分析与评估
        1.3.5 美国白蛾的风险性分析与评估
    1.4 松材线虫病和美国白蛾预警技术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松材线虫病对泰山风景区的风险分析与评估
        2.1.1 入侵和定殖泰山风景区的可能性风险分析与评估
        2.1.2 松材线虫病入侵泰山风景区的危害度评估
    2.2 美国白蛾对泰山风景区的风险分析与评估
        2.2.1 美国白蛾入侵泰山风景区的风险评估研究思路
        2.2.2 美国白蛾入侵泰山风景区的风险评估体系的确立
        2.2.3 美国白蛾入侵泰山风景区的可能性评估
3 结果与分析
    3.1 松材线虫病对泰山风景区的风险分析评估及预警技术
        3.1.1 松材线虫病入侵泰山风景区的可能性评估
        3.1.2 松材线虫病定殖泰山风景区的可能性分析
        3.1.3 松材线虫入侵泰山风景区的危害度评估
        3.1.4 松材线虫病入侵泰山风景区的风险性评估
        3.1.5 不同松褐天牛引诱方法对松材线虫病预警技术研究
    3.2 美国白蛾对泰山风景区的风险分析与评估
        3.2.1 美国白蛾传入泰山风景区的可能性分析
        3.2.2 美国白蛾定殖泰山风景区的可能性分析
        3.2.3 美国白蛾入侵泰山风景区的危害度评估
    3.3 泰山松材线虫病和美国白蛾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建议
        3.3.1 预防措施
        3.3.2 应急预案
        3.3.3 灾后重建
4 讨论
    4.1 松材线虫病入侵泰山的可能性
    4.2 松材线虫入侵泰山风景区的危害度评估
    4.3 不同松褐天牛引诱方法对松材线虫病预警技术研究
    4.4 美国白蛾入侵泰山的可能性
    4.5 美国白蛾入侵泰山风景区的危害度评估
    4.6 泰山松材线虫病和美国白蛾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建议
5 结论
    5.1 结论
        5.1.1 松材线虫病入侵泰山风景区的可能性和危害性
        5.1.2 不同引诱方法诱捕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预警配套技术一个重要手段
        5.1.3 美国白蛾入侵泰山的可能性和危害性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1 Climex 软件使用的 54826 台站气象数据
    附表 2 Climex 软件使用的 54827 台站气象数据
    附表 3 @risk 软件使用的 54827 台站气象数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华山旅游区蛀干害虫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泰山优势树种人工林林分分布动态及森林健康评价[D]. 孟岩.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 [2]安徽省怀宁县海螺望春花保护与发展规划的研究[D]. 董新奇.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3]云杉四眼小蠹专项调查及其潜在危害[J]. 段学军. 农村科技, 2020(03)
  • [4]浅析紫溪山保护区主要森林病虫害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控措施[A]. 李洪. 第八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专题三:林业, 2018
  • [5]安顺市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与分析[J]. 翟鸣,田茂娟,邱建生. 贵州林业科技, 2018(02)
  • [6]华山景区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及养护复壮技术[J]. 张康林,张亚琴. 陕西林业科技, 2017(06)
  • [7]花绒寄甲人工饲料及林间应用技术研究[D]. 颜学武. 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8]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森林害虫调查及其防控对策[J]. 曹冠武,姚松,田野,杨伟敏,郭国杞. 河南科学, 2012(09)
  • [9]内蒙古阿尔山林区植物、节肢动物生物多样性与森林健康评价[D]. 李菁.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9)
  • [10]泰山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风险分析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D]. 申卫星. 山东农业大学, 2012(12)

标签:;  ;  ;  ;  ;  

华山旅游区干螟虫害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