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WinInet 类编写 Internet 客户端应用程序

使用 WinInet 类编写 Internet 客户端应用程序

一、用WinInet类编写Internet客户应用程序(论文文献综述)

彭云卿[1](2013)在《基于WAMS/PMU数据平台的在线总体测辨负荷建模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电力系统的数字仿真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运行分析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基于系统辨识理论的总体测辨法负荷建模,建模数据直接来源于实际系统,辨识结果可信度高,但数据源的缺乏成为其发展的瓶颈。而基于相量测量单元PMU的广域测量系统WAMS可以记录同步时标下的电网动态数据,并且将测量到的数据按照相应的通信规约实时上传至监测中心,这些广域测量信息包含了电网丰富的动态特性,包括综合负荷的动态特性,可以有效监测和分析地域广阔的电力系统运行状态,为电力系统的在线分析、控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本文的目标是将PMU数据应用于总体测辨法负荷建模中并开发相应的应用平台。围绕这一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简单介绍了WAMS/PMU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详细分析了PMU数据文件的特点和编码规则,对比于总体测辨法负荷建模对数据的要求,分析了将PMU数据应用于总体测辨负荷建模时数据处理的必要性,并进而提出了应用PMU数据进行综合负荷在线动态建模的整体实现方案。其次,鉴于省级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作为PMU的主站收集、存储来自各子站的PMU数据信息和动态文件,本文开发相应接口程序从调度控制中心的WAMS平台获取PMU数据文件,并且根据PMU数据文件格式和特点,提出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开发了集PMU数据的获取,格式转换、数据预处理、测辨建模于一体的建模平台,并且通过各项功能测试验证了其实用性。在平台的实现方法上,采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技术,完成平台的设计与开发。最后,通过多组样本数据的建模结果,对比分析模型响应与实测响应的拟合程度,验证了数据处理的正确性和建模平台的有效性、适应性和实用性。基于本文研究成果开发的综合负荷在线动态建模平台已经在省级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投入实际运行,为在线负荷建模提供了有效和有力的技术支持。

郭晓明[2](2011)在《基于HTTP隧道式及反弹式协同木马技术的穿墙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隧道技术指的是通过将一个协议的报文封装在另一个协议中,并利用第二个协议的设备穿越一些网络跳点。目前隧道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例如虚拟专用网络(VPN)就是隧道技术的成功应用。HTTP隧道是利用HTTP协议封装数据,将数据包伪装成HTTP包来穿越防火墙的一项技术。这项技术的研究可以解决大型防火墙阻隔下局域网与外网的通信难题,但同时,也给予了木马、远程控制软件新的穿墙方式。通过对防火墙缺陷的研究,结合反弹式木马模型以及HTTP隧道技术,设计了新型的穿墙模型。新的穿墙模型下,数据包都以HTTP协议和SOAP协议封装。客户端(包括控制端和被控端)主动向处在因特网的服务器发送请求和数据,服务器将结果或响应封装在HTTP响应中返回给客户端。在通信开始时,被控端和控制端均发送注册请求,服务器为它们分配唯一标识符。然后服务器根据控制端请求将被控端和控制端配对,使控制端和被控端建立逻辑上的互联。在穿墙模型设计完成之后,结合实际的功能需求,给出了系统的详细设计。详细设计完善了通信的细节,制定了系统各部分间通信的协议。协议详细规定了数据包头的结构、各种类型数据传输的方式等。由于穿墙模型的跨平台特性,使得开发的平台和工具可以根据需求来选取。实际的系统开发过程中,被控端使用C++语言和Windows API,控制端使用Delphi,服务器端使用了C#语言和.net平台。系统开发完成后进行了功能性和穿墙性能测试,证明了新的穿墙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彭艳红[3](2011)在《嵌入式Widget引擎Windows仿真器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以及3G时代的进入,各种手机平台提供了丰富有效的应用运行平台。但目前的系统平台多元化,开发方式迥异,使得应用开发复杂,开发周期长,功能比较单一,其通用性更是比较差,应用提供商必须分别为各平台进行适配开发。本文中提到的嵌入式Widget引擎正是应这样的要求而实现的一款轻量级跨平台的Widget引擎。该平台能够适应不同的移动终端平台,如Windows Mobile、Symbian、Brew、Andriod等等。同时该平台以当前最为流行的互联网为基础,使用HTML、JS、CSS语言来开发手机应用。它使得在手机上开发应用快速、方便而且功能炫酷。为了进一步提高嵌入式Widget应用的开发速度以及测试效率,节约成本,Windows仿真器也就应运而生。仿真器的目的是调试和检测应用软件各个部分的流程和功能,特别是与硬件无关的应用程度部分。同时,由于嵌入式Widget引擎能够跨平台移植,仿真器的设计原则还需要做到尽量通用,可以适配各种手机平台。仿真器还需要模拟各种手机平台的基本功能,实现最大程度上的仿真。本文以xFace嵌入式Widget引擎为基础,首先阐述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然后介绍了该引擎的特点。然后详细阐述了以该引擎为核心的Windows仿真的架构设计和核心模块的设计和实现。仿真器实现的功能有:1.模拟不同的Widget运行环境:支持多款设备切换,支持设备热启动2.模拟手机的输入输出系统:如LCD显示屏,键盘3.模拟手机的底层驱动:如电源,网络信号、网络等4.模拟手机实时系统:如系统文件操作、内存分配以及进程线程调度等最后,介绍了课题后期所做的测试工作,来验证该课题的可行性。

吉凤[4](2010)在《ActiveX控件在网络口语测试系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适用于外语口语考核的网络口语测试系统,基于Web实现了口语测试试题的多种形式。如文字试题、语音试题、视频试题等,并运用ActiveX技术实现录音和文件上传功能。

岳珂[5](2008)在《基于自动机的嵌入式HTML解析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嵌入式浏览器已成为嵌入式平台上非常重要的的应用软件。嵌入式浏览器是一个网络信息浏览器,支持HTTP或者WAP等其他传输协议,支持HTML,XML,XHTML,JavaScript,WML等语言等。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机顶盒,手机,PDA,车载电脑等非PC的嵌入式设备上,通过实现特定的网络传输协议,根据系统设备的多样性进行修改,实现对文字,图像,声音等的需求。与桌面PC上的普通浏览器相比,嵌入式浏览器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不同的设备生产厂商在芯片选择,系统功能定义,显示设备,耗电限制有不同的要求,所以需要根据需求进行针对的开发。如由于显示器类型的不同,嵌入式浏览器需要针对具体的设备进行显示优化(如字体识别,字库,图形,页面的显示结构)。而且嵌入式浏览器只有有限的存储空间和内存空间可以利用,针对嵌入式系统的资源的有限性需要开发相应的算法,以保证高的运行速度和运行效率。本文设计的嵌入式浏览器是和深圳某公司合作的车载嵌入式系统的网络模块的一部分。该浏览器基于WinCE平台用EVC进行开发,支持中文显示,并且采用了分块解析的算法。本文开发设计了该嵌入式浏览器的网络传输的底层模型。用EVC的WinInet类实现基于HTTP协议的网页传输,支持网页的转向,用单独一个线程进行网页数据流的下载。针对嵌入式系统的资源的有限性需要开发了基于DFA的解析算法,用于浏览器解析模块的词法语法分析。首先我们抽象出HTML解析器的确定的有限自动机DFA(Deterministic Finite Automaton)的数学模型,基于此模型设计了一个最小化DFA的算法。其中的最小化算法的核心是把一个确定型有限自动机的状态集分成一些不相交的子集,使得任何不同两子集的状态都是可区别的,而同一子集中的任何两个状态都是等价的。也就是说,一台最小化的确定型有限自动机,它没有多余状态并且它的状态中没有两个互相等价。形成存储解析结果的DOM树,以便于结构化编辑(添加、删除、移动等等)HTML文档。本文的工作已经应用于深圳某公司的车载嵌入式系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陆国浩[6](2007)在《网络流量预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目前网络行为特征日趋复杂,随着Internet飞速发展,这给网络规划、网络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矛盾也日益突出,进行网络流量分析进而建立有效的网络流量模型是当前网络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网络流量模型是对网络流量特性的刻画,一个好的模型不仅应能准确地反映出历史流量的特性,而且还能有效预测将来一段时间内网络流量的大小。一些传统模型通常假定网络流量满足线性关系,然后用线性递推和组合的方法来描述系统。实际上网络流量数据随时间变化并未表现出显着规律,因为它包含了很多非线性因素。本文围绕提高预测精度和自适应能力的主题,在网络流量预测中采用非线性模型,作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网络流量预测分析系统。本文在引入时间序列预测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的基础上,设计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流量预测模型,给出了有效流量预测方案。本文在预测模型中加入了动态调用预测功能,使得所设计网络流量预测系统在灵活性和高效性方面得到了提升,并且具备较强的自适应能力。本文所设计的预测系统通过大量实验获得最佳预测模型,应用该系统能有效预测短期内网络流量的变化,进行信息预报,为网络规划、网络管理做出了积极有益探索。

罗剑[7](2006)在《通用ERP软件AD身份认证的实现》文中研究表明传统ERP软件分散的身份认证方式不利于企业信息平台的一体化建设。基于活动目录服务和HTTP协议,利用自定义的身份认证组件,将认证过程统一由Internet目录服务器完成,由此可以克服多点登录的弊端。

沈静桥[8](2006)在《嵌入系统中数据远程无线传输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于嵌入式系统的研究也是如火如荼,INTEL公司董事长贝瑞特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经过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是PC机浪潮,第二次是互联网浪潮,目前正在兴起的第三次浪潮是嵌入式浪潮。从全球范围看,近年来基于嵌入式的数字化产品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我国迫切需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界站有一席之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我国着眼全局经济战略调整的必由之路。嵌入式产品未来5年内在全球有2000亿美元的市场,我国商务部也将投入600亿元发展嵌入式产业。因此,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在我国现阶段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任何一个嵌入式系统都离不开数据的传输,无论是有线环境还是移动环境;而数据传输的成本、效率直接影响产品的竞争力。本论文以基于WINDOWS CE的PDA应用为出发点,重点对无线传输环境下不同传输方案的优劣进行了比较、研究。 本文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第二部分描述了嵌入式系统的相关知识基础知识。第三部分介绍了在WINDOWS CE操作系统中存在的一些基本情况。第四部分重点论述了数据远程传输的方案和涉及到的通讯技术。第五部分是三种传输方案的应用效果,描述了三种传输方案的编程工具和运行效果。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建议,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展望了未来数据远程传输的发展方向和技术前景。

李岩松[9](2006)在《基于Web的OCR数据服务》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IT行业的发展趋势中,数据服务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热点,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技术实现数据服务,如何更好地利用遗产系统来开发新系统正在成为当前软件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因特网越来越发展和普及的今天,许多基于传统软件体系结构的既存应用系统都提出了向基于Web的Internet/Intranet体系结构进行升级和重构的需求。通过运用软件工程和再工程理论,可以有效地使遗产系统得到再利用,适应新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的需求。本文结合了相关的知识和再工程的一整套严格定义的方法,对既有系统进行研究和分析,保护现有系统的投资。本文研究了如何在互联网上应用OCR技术实现数据服务。首先本文分析了现在数据服务领域的状况和发展趋势,并介绍了OCR技术和OCR软件TypeReader,讨论并总结了软件再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OCR技术在基于Web的网络化工作中的实际需求和具体解决方案。对WEBOCR技术、即时服务和离线服务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张华[10](2004)在《WWW图像语义信息提取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针对日益增长的网络图像,本文研究了基于HTML文档的WWW图像语义信息提取方法,在语义层次上实现了对图像的自动标注和分析。本项研究对基于内容和语义的WWW图像检索具有重要意义。 HTML文档作为WWW图像的外部信息源和载体,蕴涵了丰富的描述图像内容的文本信息。HTML文档中的图像名、图像注释、图像周围文本、图像URL、图像所在网页URL及标题、图像超链接网页URL及标题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图像的关键内容和语义。为了从这些与图像相关的文本中提取图像的语义信息,本文根据图像的视觉属性和语义属性提出了一种图像语义表征模型,并建立了相应的语义词典,包括图像主题词分类词典、图像主体词分类词典、图像主体属性词典和用来翻译汉语拼音、英文单词或缩写词的图像主题词对照词典。 根据图像的相关文本和语义词典提取图像语义信息的基本过程分为三步:(1)利用图像主题词翻译词典,将图像相关文本中出现的汉语拼音、英文单词或缩写词翻译成中文主题词;(2)将图像相关文本自动分词和词性标注;(3)利用图像语义词典,采用基于规则与基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从图像相关文本的分词标注字符串中提取反映图像语义信息的主题词、主体词及其属性词。 基于上述思想,本文研发了一个WWW图像语义提取系统。该系统由图像元搜索和预处理、图像语义信息提取及主题词在线学习三个模块构成。图像元搜索和预处理模块负责从Google与Baidu上搜索图像与相关网页,并提取图像相关文本。图像语义信息提取模块负责从图像相关文本中提取图像主题词、主体词及其属性词。主题词在线学习模块负责主题词分类词典的在线学习与自动添加。 本文最后给出了提取WWW图像语义信息的实验结果。实验表明,提取图像主题词、主体词及其属性词的平均覆盖率为52%,平均准确率为44%。实验说明,这种图像语义信息提取方法,在基于内容和语义的WWW图像检索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二、用WinInet类编写Internet客户应用程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WinInet类编写Internet客户应用程序(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WAMS/PMU数据平台的在线总体测辨负荷建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电力系统负荷建模的重要意义
        1.2.1 负荷模型对暂态稳定的影响
        1.2.2 负荷模型对小信号动态稳定的影响
        1.2.3 负荷模型对电压稳定的影响
        1.2.4 负荷模型对潮流计算的影响
    1.3 负荷建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 电力系统负荷建模的发展过程
        1.3.2 电力系统负荷建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2章 PMU 的数据特点和处理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PMU 的数据特点
        2.2.1 WAMS/PMU 简介
        2.2.2 PMU 数据文件的格式
        2.2.3 PMU 数据文件的编码规则
        2.2.4 PMU 的数据构成
    2.3 PMU 数据处理的必要性分析
        2.3.1 总体测辨法负荷建模对数据的要求
        2.3.2 PMU 数据处理的必要性
    2.4 PMU 数据下载及预处理方法
        2.4.1 PMU 数据处理的思路
        2.4.2 PMU 数据自动下载和格式转换方法
        2.4.3 PMU 数据预处理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 WAMS/PMU 的建模平台的开发
    3.1 引言
    3.2 总体实现方案
        3.2.1 平台的功能设计
        3.2.2 平台的设计原则
    3.3 总体功能界面设计
        3.3.1 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技术
        3.3.2 总体界面设计
    3.4 数据接口界面的设计与开发
        3.4.1 FTP 协议及其工作原理
        3.4.2 数据接口的设计要求和设计思路
        3.4.3 FTP 客户端的界面设计
        3.4.4 FTP 客户端基本功能测试
    3.5 PMU 数据处理界面的设计与开发
        3.5.1 CSV 格式文件
        3.5.2 PMU 数据格式转换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6 总体测辨法建模界面的设计与开发
        3.6.1 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3.6.2 总体测辨法建模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PMU 数据在总体测辨法负荷建模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系统辨识的基本原理
    4.3 综合负荷的模型结构
    4.4 参数辨识算法
        4.4.1 最小二乘法
        4.4.2 粒子群优化算法
        4.4.3 遗传算法
        4.4.4 参数辨识的实现
    4.5 实例应用检验
        4.5.1 数据来源
        4.5.2 辨识结果与讨论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2)基于HTTP隧道式及反弹式协同木马技术的穿墙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相关技术分析
    2.1 防火墙技术
    2.2 常见木马技术
    2.3 HTTP 隧道技术
    2.4 SOAP 协议
    2.5 本章小结
3 穿墙系统的设计
    3.1 系统架构的设计
    3.2 系统的功能设计
    3.3 系统网络拓扑
    3.4 系统详细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穿墙系统的实现和测试
    4.1 开发环境
    4.2 系统通信协议实现
    4.3 被控端实现
    4.4 控制端实现
    4.5 系统测试
    4.6 系统部署
    4.7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嵌入式Widget引擎Windows仿真器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嵌入式Widget 引擎的研究背景
        1.1.2 Windows 仿真器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主要工作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嵌入式Widget 引擎以及仿真器基本理论
    2.1 Widget 概述
        2.1.1 Widget 的概念
        2.1.2 Mobile Widget 简介
    2.2 现有Mobile Widget 的局限性
    2.3 Mobile Widget 引擎——xFace 介绍
        2.3.1 嵌入式Widget 引擎需求分析
        2.3.2 嵌入式Widget 引擎简介
        2.3.3 嵌入式Widget 引擎的特点
        2.3.4 嵌入式Widget 引擎的优势
        2.3.5 嵌入式Widget 引擎总体架构
    2.4 嵌入式Widget 引擎架构设计
    2.5 嵌入式系统仿真器技术介绍
        2.5.1 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过程
        2.5.2 Windows 仿真器概述
        2.5.3 Windows 仿真器的优点
    2.6 小结
第三章 嵌入式Widget 引擎Windows 仿真器需求分析
    3.1 Windows 仿真器的现状
        3.1.1 JIL Widget
        3.1.2 Opera Widget
        3.1.3 Nokia Widget
        3.1.4 OpenFace
        3.1.5 当前模拟器的局限性
    3.2 仿真器的设计思想
    3.3 仿真器的功能需求
        3.3.1 设备管理——模拟不同的Widget 运行环境
        3.3.2 模拟移动终端设备的输入和输出系统
        3.3.3 模拟移动终端设备的底层驱动
        3.3.4 模拟RTOS 的系统调用
    3.4 小结
第四章 嵌入式Widget 引擎Windows 仿真器设计
    4.1 PC 侧软件开发过程
    4.2 仿真器系统架构
        4.2.1 Simulator UI 设计
        4.2.2 xFace 移植层接口定义
        4.2.3 Simulator Application 设计
    4.3 小结
第五章 Windows 仿真器的实现
    5.1 Simulator UI 实现
        5.1.1 手机设备图形的绘制
        5.1.2 LCD 模拟
        5.1.3 手机键盘模拟
    5.2 多款设备支持的实现
    5.3 RAM 模拟
    5.4 网络模拟
    5.5 电话模拟
        5.5.1 通话记录
        5.5.2 电话呼叫
    5.6 短信模拟
    5.7 其他功能模拟
    5.8 小结
第六章 Windows 仿真器的测试
    6.1 总体流程
    6.2 单元测试
    6.3 功能测试
        6.3.1 仿真器UI 测试
        6.3.2 多款设备支持的测试
        6.3.3 网络连接功能测试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ActiveX控件在网络口语测试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Active X控件的设计与实现
    1. 录音部分
    2. 上传部分
二、口语测试系统的实现
    1. 在测试系统中调用Active X控件
    2. 多种试题类型的实现
三、应用示例
    1. 学生登陆界面
    2. 试题界面
    3. 答题界面
四、结束语

(5)基于自动机的嵌入式HTML解析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嵌入式系统简介
    1.2 嵌入式浏览器介绍
    1.3 嵌入式浏览器研究现状
    1.4 本文工作
    1.5 本文组织结构
2 嵌入式浏览器架构
    2.1 嵌入式浏览器原理
    2.2 嵌入式浏览器基本模块
        2.2.1 网络传输层模块
        2.2.2 内存管理模块
        2.2.3 HTML 解析模块
        2.2.4 显示模块
    2.3 本章小结
3 嵌入式浏览器网络模块实现的关键技术
    3.1 HTTP 协议报文
        3.1.1 HTTP 报文格式
        3.1.2 Get 请求实例
    3.2 基于HTTP 协议网络模型
    3.3 本章小结
4 嵌入式浏览器解析模块的实现
    4.1 XML 解析技术
        4.1.1 XML 的历史与背景
        4.1.2 XML 语法基础
        4.1.3 XML 特点
        4.1.4 DTD
    4.2 DOM 解析
        4.2.1 DOM 解析结构
        4.2.2 DOM 标准
    4.3 SAX 解析方法
    4.4 XML 解析实例
        4.4.1 SAX 解析结果
        4.4.2 DOM 解析结果的物理形式
        4.4.3 DOM 解析结果的逻辑形式
    4.5 HTML 解析技术
        4.5.1 HTML 的历史与背景
        4.5.2 HTML 的缺点与局限性
        4.5.3 HTML 与XML 的区别
        4.5.4 HTML 文档结构
        4.5.5 HTML 半结构化数据
    4.6 HTML 解析器
        4.6.1 编程语言的选用
        4.6.2 解析词法分析
        4.6.3 解析语法分析
        4.6.4 正则表达式
        4.6.5 正则表达式与自动机的转换
        4.6.6 有限状态自动机
        4.6.7 基于DFA 的HTML 解析器
    4.7 解析结果
        4.7.1 解析结果的DOM 树表示
        4.7.2 解析结果在浏览器中的显示
    4.8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网络流量预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流量分析的研究现状
        1.2.2 流量预测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 课题的实现方法和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2.1 SNMP 协议简介
        2.1.1 SNMP 的命令和报文
        2.1.2 MIB 概述
    2.2 时间序列预测技术
        2.2.1 线性时间序列预测的方法
        2.2.2 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2.2.3 基于神经网络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2.3 BP 神经网络技术
        2.3.1 神经网络概述
        2.3.2 BP 网络模型结构
        2.3.3 BP 网络学习过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络流量预测系统总体架构
    3.1 网络流量预测系统的结构设计
        3.1.1 系统功能模块介绍
        3.1.2 系统开发运行环境
    3.2 流量图生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2.1 MRTG 的原理和组成
        3.2.2 MRTG 的配置与应用
        3.2.3 RRD 数据库
        3.2.4 流量图生成情况
    3.3 流量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
        3.3.1 WinInet 类简介
        3.3.2 用WinInet 获取网页源代码
        3.3.3 数据采集分析和存储的实现
    3.4 网络流量预测模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络流量预测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4.1 流量预测模型总体设计
        4.1.1 网络节点端口流量的引入
        4.1.2 预测对象的确立
        4.1.3 预测模型结构设计
        4.1.4 带宽占有率预测模型流程图
    4.2 BP 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
    4.3 构建模型的几个参数的设定
        4.3.1 神经元的激励函数的选定
        4.3.2 权值、阈值的初始值域的确定
        4.3.3 网络学习速率的确定
    4.4 BP 算法的设计
        4.4.1 基本BP 算法的介绍
        4.4.2 基本BP 算法的不足和改进方法
        4.4.3 本文的BP 改进算法方法
    4.5 预测模型的结果评价
    4.6 BP 网络预测模型的实现
        4.6.1 数据的存储
        4.6.2 神经网络类的定义
        4.6.3 神经网络计算过程实现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与应用
    5.1 实验环境
    5.2 BP 网络性能实验与实验数据结果分析
        5.2.1 数据的选择和样本的准备
        5.2.2 实验结果及结论
    5.3 预测模型结果分析
        5.3.1 训练误差分析
        5.3.2 预测效果分析
    5.4 预测模型在网络流量预测系统中的应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本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项目
致谢
详细摘要

(7)通用ERP软件AD身份认证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传统ERP软件身份认证模式及其缺陷
2 活动目录
3 利用AD实现身份认证
    3.1 用户组划分
    3.2 IIS服务
    3.3 身份认证代理组件设计与实现
4 结束语

(8)嵌入系统中数据远程无线传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概述
    2.1 论文的研究背景
    2.2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2.3 论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4 论文的主要内容
    2.5 论文的预期目标
第3章 嵌入式系统概述
    3.1 嵌入式系统
        3.1.1 嵌入式系统的分类
    3.2 嵌入式操作系统
        3.2.1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3.2.3 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3.3 嵌入式系统发展前景
第4章 Windows CE嵌入式操作系统
    4.1 Windows CE
    4.2 开发环境
        4.2.1 Platform Builder
第5章 数据的远程无线传输
    5.1 数据传输方案的分类
        5.1.1 典型的无线远程传输环境
        5.2.1 数据存储,整合的技术
        5.2.2 移动通讯的技术
第6章 三种方式的系统验证
    6.1 FTP上传到服务器
        6.1 .1 TCP/IP参考模型简介材
        6.1.2 FTP原理简介
        6.1.3 用FTP上传的工具选择
        6.1.4 WININET简介
        6.1.5 模块使用到的API函数具体说明
        6.1.6 模块流程
        6.1.7 SAPPHIRE FTP DLL简介
    6.2 用 UDP方式上传
        6.2.1 UDP协议简介
        6.2.2 WinSock control简介
    6.3 移动数据库方式
        6.3.1 移动数据库的应用环境特点
        6.3.2 移动数据库的实现目标
        6.3.3 SSCE的相关概念及配置
        6.3.3 SSCE的相关概念及配置
        6.3.4 RDA的概念
        6.3.5 RDA的结构
        6.3.6 SSCE的Replication(复制)的概念与模型
        6.3.7 SSCE的 Replication环境配置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9)基于Web的OCR数据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OCR软件的现状
    1.2 本文的研究背景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基于Web的软件工程服务策略
    2.1 全球IT软件服务的兴起
    2.2 数据服务的特征
    2.3 数据服务的内容
    2.4 数据服务的难点
第三章 TypeReader软件的OCR分析
    3.1 TypeReader软件的介绍
    3.2 OCR的处理过程介绍
    3.3 OCR服务网络化的原因
    3.4 TypeReader软件的再工程分析
第四章 基于Web的即时OCR分析
    4.1 WEBOCR的提出
    4.2 新系统功能与属性
    4.3 WEBOCR系统的框架
    4.4 所需技术
    4.5 OCR服务器的设置
    4.6 测试数据与系统性能
第五章 基于Web的离线式OCR服务
    5.1 门户网站的建立
    5.2 离线服务的内容和结构
    5.3 离线服务的流程
    5.4 TypeReader和网站的结合
第六章 总结
    6.1 对重用的认识
    6.2 本研究课题的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10)WWW图像语义信息提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论文内容
第二章 WWW图像与相关网页下载
    2.1 链接Google与Baidu的查询接口
    2.2 下载图像与网页
        2.2.1 HTTP协议简介
        2.2.2 WinInet简介
        2.2.3 下载图像与网页
    2.3 元搜索和预处理实现
第三章 WWW图像相关文本提取
    3.1 WWW网页类型与文件格式分析
    3.2 相关WWW图像的HTML标识
        3.2.1 网页属性标记
        3.2.2 网页标题标记
        3.2.3 图像嵌入标记
        3.2.4 超链接标记
        3.2.5 表格标记
    3.3 WWW图像相关文本提取
        3.3.1 WWW图像相关文本分析
        3.3.2 WWW图像周围文本分析
第四章 WWW图像语义信息提取
    4.1 图像语义表征
    4.2 图像语义词典
        4.2.1 图像主题词分类词典
        4.2.2 图像主体词分类词典
        4.2.3 图像主体属性词典
        4.2.4 图像主题词对照词典
    4.3 WWW图像语义信息提取
        4.3.1 文本翻译
        4.3.2 中文分词与标注
        4.3.3 图像语义信息提取
        4.3.4 实验结果分析
第五章 WWW图像语义提取系统简介
    5.1 图像元搜索和预处理
    5.2 图像语义信息提取模块
    5.3 图像主题词在线学习
    5.4 关键词准备方式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用WinInet类编写Internet客户应用程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WAMS/PMU数据平台的在线总体测辨负荷建模应用研究[D]. 彭云卿. 湖南大学, 2013(05)
  • [2]基于HTTP隧道式及反弹式协同木马技术的穿墙系统设计与实现[D]. 郭晓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3]嵌入式Widget引擎Windows仿真器设计与实现[D]. 彭艳红. 电子科技大学, 2011(12)
  • [4]ActiveX控件在网络口语测试系统中的应用[J]. 吉凤.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19)
  • [5]基于自动机的嵌入式HTML解析器的设计与实现[D]. 岳珂. 重庆大学, 2008(06)
  • [6]网络流量预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陆国浩. 苏州大学, 2007(03)
  • [7]通用ERP软件AD身份认证的实现[J]. 罗剑. 计算机时代, 2006(09)
  • [8]嵌入系统中数据远程无线传输的研究[D]. 沈静桥. 成都理工大学, 2006(12)
  • [9]基于Web的OCR数据服务[D]. 李岩松. 天津大学, 2006(01)
  • [10]WWW图像语义信息提取方法研究[D]. 张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04(01)

标签:;  ;  ;  ;  ;  

使用 WinInet 类编写 Internet 客户端应用程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