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滑雪者的心理能力训练和赛前调整

越野滑雪者的心理能力训练和赛前调整

一、越野滑雪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与赛前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汪来美[1](2021)在《越野滑雪运动员自由式技术训练特征研究 ——以美国怀俄明大学越野滑雪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越野滑雪运动是我国开展最早、历史最悠久的竞技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冬奥会竞技运动的重要比赛内容,然而由于各种条件限制,越野滑雪在我国发展缓慢,一直以来都是弱势项目,迄今为止在冬奥会上仍然没有突破零奖牌,与欧美等国家相比差距较大。2022年在我国首都北京举办冬奥会,国家更是加大了对冰雪运动的重视程度,这是我国冰雪运动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本文研究越野滑雪项目正是以此为契机,在越野滑雪运动发展的大势下,要求我们必须要优化训练结构,革新训练理念、训练手段与方法,打破抑制越野滑雪运动发展瓶颈的突破口,提升越野滑雪运动的竞技实力,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争取早日实现冬奥会零奖牌的突破。美国越野滑雪运动历史悠久,发展成熟,竞技实力位于世界先进水平行列。本文主要以美国怀俄明大学越野滑雪运动队的自由式技术训练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等,观察并记录了怀俄明大学越野滑雪运动训练与比赛的情况,收集了大量关于越野滑雪自由式技术训练的资料。主要从年度周期、训练理念、训练任务、训练安排等对国外越野滑雪自由式技术的训练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越野滑雪自由式技术训练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教练员创新训练方法提供新思路、新观念。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美国怀俄明大学越野滑雪自由式技术训练理念、训练任务、训练内容等训练安排的探究,总结其自由式技术训练的特征主要体现为:“技术+体能”的技术训练模式,发展具有协同训练效果的专项练习;赛练结合,提高运动员的技术应用和竞赛能力;注重反馈,重视技术动作质量。2、怀俄明大学自由式技术的训练内容呈现出雪陆结合,注重具有协同发展效果的专项练习的特征。主要以越野滑轮、陆地辅助训练、Yo-Ski专项瑜伽、雪上技术训练、结合地形和比赛的训练为主。创造性的引入Yo-Ski专项瑜伽贯穿技术训练的全年。3、怀俄明大学自由式技术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具有针对性和多样性。将G3技术要领归纳为“CHAT”四词口诀,根据不同的训练阶段制定不同的训练手段。准备期自由式技术训练主要以分解训练法、持续训练法和完整训练法为主,竞赛期以比赛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为主,恢复期多采用变换训练的方法缓解疲劳,保持运动能力。意念训练法贯穿技术训练的全过程。4、怀俄明大学自由式技术的训练负荷特征主要表现为重视基础阶段大负荷量的累积,以低强度训练为主、中高强度训练为辅,赛练结合、注重运动恢复。自由式技术训练总时占全年训练总时的30%,其中Zone1和Zone2的负荷量占所有训练的80%,Zone3占训练的8%,Zone4和Zone5占训练的12%,在发展技术动作规范性、熟练度及长时间保持能力的同时提高运动员在高速下技术的爆发性和稳定性。竞赛期将比赛作为训练的手段,重视运动训练恢复。

杨明,史继祖,张环宇,朱雪松,王月华[2](2021)在《我国冬季耐力项目高原训练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围绕"科技冬奥"重点科研攻关任务,选取困扰我国冬季耐力项目发展的关键技术"高原训练"为突破点,在充分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冬、夏季奥运项目相关研究的成功经验,运用科学有效的测试分析方法,确保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前沿性和创新性。经过60余年的不断尝试,我国在低压缺氧(自然海拔)和常压缺氧(模拟海拔)的科学研究上有了初步的进展,但研究成果多局限于血液学指标与运动能力的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跟踪测试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冬季耐力项目发展实践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各种高原训练模式的综述,结合我国冬季耐力项目发展特点,阐述各高原训练模式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借助国内外高原训练的成功案例与训练数据,对"W"与"M"两种成熟的高原训练模式的负荷节奏进行论述,推进我国冬季耐力项目高原训练的应用。

司景聪[3](2021)在《浅析对跳台滑雪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表明跳台滑雪是一项需要运动员具备强大心理素质的精彩雪上运动项目,其以速度比,跳跃距离和动作姿势而着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跳台滑雪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高质量技战术的重要因素,其有助于提高跳台滑雪运动员在比赛中对当时情景的观察能力、技术动作完美表现能力,以及瞬时判断能力与决策能力。伴随着运动心理学日益被体育界青睐,体育运动与心理学的关系也更加的密切。冰雪运动是近年来世界备受关注的运动,目前国外心理学家们开始逐渐关注这项"焦点运动"。从专业角度上来看,心理学领域与跳台滑雪领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该文通过结合相关冰雪运动和心理训练知识对本课题进行分析,在我国运动心理学仍未普及的当下,该文旨在帮助教练员对跳台滑雪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提供可行性参考。

张倩[4](2019)在《烟台市七人制橄榄球青年运动员赛前周期训练特征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周期训练一直是训练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且赛前训练是周期训练的重点部分。为了更加深入了解七人制橄榄球项目赛前周期安排特征、训练任务、训练负荷等相关内容,以烟台市七人制橄榄球队(甲组)为备战2017年山东省橄榄球冠军赛为例,利用实地跟队服务的机会完成了赛前5周训练过程的调研与统计。本文通过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以烟台市橄榄球队备战橄榄球冠军赛赛前5周的训练安排为研究对象,分析该赛前周期的任务安排、内容安排、训练手段及负荷安排等内容。结合生理生化指标对训练安排的合理性进行反馈,在理论的基础上评价其训练的科学性,并为此后该项目如何合理安排赛前训练提供参考。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果:1烟台市橄榄球队备战此次冠军赛的时间安排呈现出1-3-1的特点,分为赛前适应(1周)、赛前强化(3周)、赛前调整(1周)三个阶段。赛前周期训练各阶段训练任务呈现以下特征:赛前适应阶段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增加体能储备。赛前强化阶段重点加强专项体能训练,提高对速度、爆发力及灵活性素质的训练。赛前调整阶段以提高完整性练习为主体,提高对技术的熟练程度。2赛前周期训练各阶段内容与手段的安排呈现以下特点:(1)力量训练在赛前适应阶段,以提高机体基础大力量为主要训练目标,赛前强化阶段以发展爆发力为主要任务,赛前调整阶段以力量保持为主线。(2)对速度素质的要求更偏向于速度力量,高功率输出是体能训练课中力量练习追求的目标。(3)灵敏及柔韧的练习在整个赛前准备期的每个阶段都有涉及,是整个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4)青年橄榄球队赛前训练应注重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能力的全面发展,中低强度的传接球长距离跑训练提高机体有氧能力,促进能量恢复减低疲劳。训练方法的选择以高强度间歇训练为主。3赛前周期的训练频率在强化阶段达到峰值,在调整阶段最低。整体而言,赛前训练阶段与一般训练阶段相比训练频率变化不大。在整个赛前周期中负荷量曲线走势呈现先递减后平稳的特征,而训练强度的曲线走势恰恰相反。血红蛋白、红细胞系参数值的变化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白细胞计数在标准范围内缓慢升高,没有出现不良反应。BUN与CK活性与训练量和强度的变化高度吻合,并针对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负荷安排。以上的变化趋势说明赛前周期训练负荷安排合理,机体对训练负荷产生适应,免疫机能良好。结论如下:1此次赛前备战的时间安排整体呈现1-3-1的模式,赛前周期各阶段的训练任务、内容、手段及负荷等相关的安排符合运动训练学规律,可为教练员安排赛前短周期训练提供借鉴。2赛前训练内容手段的安排与橄榄球项目特征相契合。全面发展各项身体素质,力量、速度素质的训练安排占比较多且训练手段多样。柔韧和灵敏素质的训练贯穿赛前周期的始末。3整个赛前周期训练频率、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峰值和变化,在生理生化监控的数据中得到验证。教练员在赛前训练中应重视对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控,根据生化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训练安排。

王岩[5](2017)在《越野滑雪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能是各项运动技术、战术得以顺利发挥的基础和保证,在越野滑雪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探索出一套适合运动员大赛前冰路结合、适应自身特点的体能训练方法至关重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数据统计法等科研方法,以黑龙江省雪上训练中心越野滑雪队的六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实施体能训练前后的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对于越野运动员行之有效的体能训练方法,为该项目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吴阳[6](2017)在《男子脚斗士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指标综合评价研究 ——以沈阳体育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脚斗士运动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众多优秀传统体育项目中的一项,一直以儿童体育游戏的形式流传至今,2005年北京德道传媒吴彦达先生重新挖掘整理了脚斗士项目,融入了现代竞技元素,规范了比赛规则,先后在118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商标注册和知识产权保护,这些举措可以更好的保护与发展脚斗士项目。脚斗士实战对抗的复杂性决定了专项运动素质水平的全面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脚斗士项目的发展,丰富、完善脚斗士训练和教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教练员全面、客观的评价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训练效果,有的放矢地安排训练内容、实施训练计划,促进男子脚斗士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训练,由经验训练向科学训练转变。本研究以沈阳体育学院脚斗士院队37名中量级和次重量级的男子运动员为测试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体育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分析男子脚斗士运动员专项运动成绩与专项运动素质指标的相关关系,在定量的基础上建立男子脚斗士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结构模型,对男子脚斗士运动员的专项运动素质综合发展水平和专项运动素质发展均衡程度进行评价,更好的服务于沈阳体育学院脚斗士项目的发展。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本研究在深入把握脚斗士项目制胜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脚斗士专项运动素质训练实践经验,首次确定了主要影响沈阳体育学院男子脚斗士运动员专项运动成绩的素质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脚斗士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结构的模型,该模型可以简捷、有效的为教练员科学、全面的了解脚斗士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有效地进行专项运动素质训练提供可靠地依据。2.在建立男子脚斗士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制定男子脚斗士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综合评价标准,帮助教练员科学的确定各个阶段具体的训练目标,全面的认识训练实践中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的现实状态,从整体出发,有的放矢地制定训练计划、内容,合理有效的选择训练方法、手段、时间,不断地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运动素质,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3.所建立的专项运动素质发展均衡度评价标准便于教练员和运动员科学的、客观的、全面的了解脚斗士运动员各专项运动素质间的差异,通过分析查找出男子脚斗士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训练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促使运动员的各专项运动素质水平始终处于能够满足专项技术动作需要的最佳状态,进而提高训练效果。

李忠堂[7](2016)在《我国优秀越野滑雪运动员专项耐力年度训练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越野滑雪项目是冬奥会比赛中最重要的竞技项目之一,也是我国冬季雪上项目中开展最早的一项竞技体育比赛项目。然而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气候条件以及地域资源等因素的影响,越野滑雪在我国发展较慢,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较落后的地位,到目前为止在冬奥会上仍然没有奖牌零的突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竞技体育地位不断提高,国家已经认识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离不开冬季体育项目的发展,尤其是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夏季奥运会以后,国家更是加大了对冬季运动项目发展的扶植力度,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冬季冰雪项目发展的措施,如在奥运争光计划中的“北冰南展”、“冰雪平衡发展”等策略,使我国冬季体育竞技项目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越野滑雪项目正在不断缩小与国外高水平的差距。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国家更是加大了对冰雪项目发展的投入力度。因此,论文研究我国越野滑雪项目的目的正是要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为推进我国越野滑雪项目步入发展的快轨道,缩短与国外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差距提供参考,争取在我国举办的冬奥会上实现奖牌零的突破。论文以我国高水平越野滑雪运动员专项耐力年度训练结构为研究对象,以越野滑雪运动员专项耐力训练为主线,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观察法、实验研究、个案研究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专项耐力训练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训练监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优秀越野滑雪运动员专项耐力年度训练结构由专项耐力准备期、专项耐力比赛期、专项耐力恢复期以及专项耐力衔接区四个主要训练结构组成。其中衔接区训练结构包括准备期陆期与雪期衔接区、准备期与比赛期衔接区、比赛期与恢复期衔接区以及恢复期与准备期衔接区四个衔接区域。各训练结构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运动员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变化规律这一主线彼此相互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年度专项耐力训练结构体系。2、专项耐力准备期训练结构中以专项有氧耐力训练为主,采用分层递进目标设置。在不同训练阶段分别利用适应性小周期、发展性小周期和冲击式小周期的不同组合,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对大训练负荷的适应能力。通过实验表明,运动员准备期训练前后最大摄氧量、无氧阈百分比、极限负荷后最大摄氧量平台以及最大心率储备指标存在显着性差异,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心肺功能增大,高强度下有氧代谢能力增强。3、专项耐力比赛期训练结构中以专项无氧耐力训练为主,提高专项心理耐力训练比例,强化关联法的心理训练手段。在赛前子阶段训练中采用多峰冲击式小周期训练安排,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赛前竞技能力储备。实验证明运动员在比赛期赛前所测成绩与准备期雪期所测成绩存在显着性差异,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运动员体脂百分比降低,上臂围、大腿围和小腿围都有明显增大,身体形态学指标接近优秀运动员肌肉型特征。4、专项耐力恢复期训练结构中以恢复和补偿性有氧耐力训练为主,采用2级和3级运动强度,逐级减量小周期的训练安排,提高力量训练比重,可以有效降低运动员专项耐力能力储备的损耗比例。实验表明,恢复期前后身体形态学指标略有降低,生理学指标与比赛期相比存在显着性差异,最大摄氧量、最大摄氧量平台期以及无氧阈百分比都有不同程度降低,但降低速度和幅度在10%以内,有利于短时期训练恢复。5、专项耐力衔接区训练结构中准备期陆期与雪期的衔接区采用1个适应性发展小周期,雪期与赛前子阶段衔接区采用1-2个冲击式小周期,可以有效促进竞技状态的稳定提高。比赛期与恢复期衔接区采用1个减量小周期,恢复期与下一年度准备期采用2-3个提高发展小周期的训练安排,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对负荷变化的适应。实验表明,在各衔接区阶段测试的生化指标处于正常变动范围,血红蛋白、血清肌酸激酶以及血尿素综合指标反映运动负荷适中,运动员身体机能处于平稳上升状态。

于春艳,王新宇[8](2013)在《冬季项目中应用心理训练的探讨》文中认为心理问题是影响运动员赛场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冬季两项中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增强运动员的赛场抗干扰能力成为教练员十分关心的问题。通过对运动员展开心理训练能够增强运动员的心理抗压能力,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竞技水平。本文运动员的心理训练问题展开探讨,以便寻找有效地提升运动员心理状态的措施与方法,为冬季两项的运动训练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张松林[9](2013)在《高水平运动员临场竞技心理状态的面部表情特征测评及其应用探骊》文中指出随着竞技体育赛场竞争形势愈演愈烈,运动员的身体能力和心理素质都受到了巨大考验,运动员赛场上的竞技心理状态也日益受到重视。竞技心理状态是运动员在比赛时表现出的心理活动状态,既是对当前比赛环境的心理反映,又成为其比赛行为的背景因素,对于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监测手段开始在竞技体育领域发挥作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当前的监测手段,尤其是关于竞技心理状态的监测大多还是通过赛前和赛后的调查、访谈采集运动员竞赛时的心理状态,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同时,由于竞技心理状态本身具有一定的情景性,那么赛前、赛后采集到的信息就不可避免地有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从而可能造成信息的不完善、不准确。为此,研究者开始尝试从临场的角度出发,了解运动员的竞技心理状态。其中赛中行为程序分析是一种较好的手段,能够通过揭示运动员的执行平时行为程度间接反映其心理状态,业已为运动心理学工作者采用。另外一种途径就是通过对运动员的面部表情进行分析,来反映其临场竞技心理状态。面部表情特征是心理状态的一种最为重要的外显形式,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比赛,针对面部表情的自我意识监控处于更低的状态,因此,此时的运动员面部表情也更能真切反映其竞技心理状态。本研究采用最新的技术手段FaceReader4.0面部表情分析系统,以运动项目项群理论为研究视角,对北京奥运会决赛中运动员临场比赛时的面部表情进行分析,结合运动项目和运动员自身特点,分析面部表情背后的心理学意义,揭示高水平运动员在临场比赛时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运动员的临场心理状态,进而帮助教练员和运动心理工作者对运动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训练,以期为教练员更好地指导比赛和运动员取得理想的运动成绩提供即时的监控和指导,促进其竞技水平的发挥。研究结果显示:(1)6种基本情绪视频诱发的目标情绪的主观体验值前测与后测配对T检验呈现极其显着性差异,同时每一种情绪视频诱发的面部表情中目标情绪的前测值都为0且与后测值的对比差异非常明显。(2)高水平技能类主导类表现难美项群跳水和体操运动员的面部表情的总体特征是以自然情绪为主导,其次为忧愁情绪,个别运动员又有自身个性化的小比例惊奇或厌恶或生气等情绪。(3)高水平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排球和乒乓球运动员的面部表情总体特征为自然情绪所占的比例最大,面部表情中都有比较高比例的忧愁和惊奇情绪;乒乓球运动员赢球后与输球后运动员的面部表情的忧愁情绪都较高,赢球后很少表现出高兴情绪;排球运动员赢球后忧愁情绪降低而高兴情绪提高,输球后高兴情绪降低而忧愁情绪提高。(4)高水平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篮球运动员在罚球和犯规后面部表情中自然情绪比例都较最高;男篮和女篮运动员罚球与犯规后的面部表情对比在惊奇情绪上呈现极其显着性差异,罚球时惊奇情绪高于犯规后,犯规后的生气情绪高于罚球时;女篮运动员罚球与犯规后在忧愁情绪上呈现非常显着性差异,犯规后忧愁情绪高于罚球时;男篮与女篮运动员罚球时面部表情对比在惊奇和忧愁情绪上呈现显着性差异,女篮惊奇情绪高于男篮,男篮忧愁情绪高于女篮;男篮与女篮运动员犯规后面部表情对比在惊奇和生气情绪上呈现非常显着性差异,女篮惊奇情绪高于男篮,男篮生气情绪高于女篮。(5)高水平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摔跤和柔道运动员临场比赛时面部表情中自然情绪比例都在50%左右;运动员面部表情中都有较高比例的忧愁和惊奇情绪并附带一定比例的厌恶情绪和生气情绪。(6)高水平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跳远和标枪运动员的面部表情中自然情绪比例最高,其次为忧愁和惊奇情绪比例,最后为小比例的生气情绪。(7)高水平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短跑和跨栏跑运动员面部表情中自然情绪比例最高,忧愁和惊奇情绪比例之和超出自然情绪比例,并附带小比例的害怕和生气情绪。(8)高水平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中长距离跑运动员面部表情中自然情绪比例都低于50%,忧愁和惊奇情绪比例之和已接近或超出自然情绪比例,面部表情中有一定比例的生气和害怕情绪并附带小比例的高兴情绪。(9)面部表情调节对高水平跳水运动员临场训练五轮干预后,惊奇和自然情绪比例随着干预次数的增加而呈现提高的趋势,而忧愁和害怕情绪比例随着干预次数的增加呈现降低趋势;面部表情调节在高水平跳水运动员临场比赛时情绪调节及监控的应用研究中,干预前与干预后成绩呈现显着性差异,干预后成绩明显好于干预前成绩;干预前与干预后的面部表情在自然、忧愁和害怕呈现显着性差异,干预后较干预前自然和惊奇情绪提高而忧愁和害怕情绪降低。通过上述结果的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 FaceReader4.0面部表情分析系统验证性研究,每种情绪视频诱发的主观体验感受与面部表情分析结果有较高程度的一致性,表明FaceReader4.0面部表情分析系统的有效性较高。(2)高水平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项群跳水和体操运动员临场比赛是以稳定平和的心态主导,普遍带有提高比赛唤醒水平的焦虑情绪,运动员临场比赛调节能力较强,能够将自身的心态调整到应对比赛的最佳状态。(3)高水平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排球和乒乓球运动员在快速多变比赛中运动员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心态,并保持较高的唤醒水平和专注程度;个人项目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焦虑情绪持续较高,带有较强的个性化情绪特征,集体项目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焦虑情绪有波动过程,集体项目运动员的情绪特征相似性较高。(4)高水平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篮球运动员在罚球和犯规后的心态都是比较稳定的;篮球运动员罚球时专注度高于犯规后,而犯规后的气愤程度高于罚球时;罚球时女篮运动员的专注度高于男篮,而男篮运动员焦虑程度高于女篮;犯规后女篮运动员好奇程度高于男篮,而男篮运动员在犯规后的气愤程度高于女篮。(5)高水平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摔跤和柔道运动员在临场比赛时的心态比较稳定;并存在比较高的唤醒水平及专注程度,除此还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感和自信程度以及调动自身能量的外部表现。(6)高水平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跳远和标枪运动员在临场比赛中以比较稳定心态为主导;并带有较高的唤醒水平和专注程度以及调动自身能量的表情外露。(7)高水平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短跑和跨栏跑运动员临场心态以较高焦虑和唤醒水平及兴奋性为主导;短跑运动员比跨栏跑运动员唤醒水平和兴奋程度高;速度项群运动员在在临场比赛时的敏锐程度和专注程度较高。(8)高水平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中长距离跑运动员临场比赛时心态以较高唤醒水平和专注程度为主导;运动员的心理耐受能力较强。(9)面部表情调节对高水平跳水运动员临场跳水训练时心理状态干预初步证明有效;在正规比赛中也证明面部表情调节对运动员临场竞技比赛时的情绪和心态具有良好的调节和改善作用。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的理论贡献与创新点是:第一,本研究采用最新的面部表情分析技术对高水平运动员在奥运会比赛临场时的面部表情进行分析,进而分析运动员临场竞技的心理状态,从情绪心理学视角,在研究方法上丰富了国内情绪心理学的研究模式和技术手段,在理论上丰富了情绪心理学中面部表情的情绪内容。第二,从运动心理学视角,在理论上丰富了运动心理学中高水平运动员临场竞技情绪和心理状态特征的内容,在研究方法上丰富了对高水平运动员临场竞技心理状态的干预和监控的技术手段,拓展了心理状态的研究思路。第三,从运动项目项群理论视角,丰富了项群理论中运动员心理特征的理论内涵,开辟了运动项目项群中奥运会比赛项目新的研究视角。第四,在高水平运动员临场竞技心理状态的面部表情的应用中,对高水平跳水运动员进行个案干预和监控研究,从运动心理训练、咨询和干预的视角,在理论上丰富了面部表情调节的内容,在技术手段上拓展了新的操作模式。第五,对高水平跳水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心理状态分析与心理干预和监控,丰富了高水平跳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心理干预模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姜跃金,董平[10](2010)在《我国越野滑雪运动可持续发展论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分析我国越野滑雪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在越野滑雪项目上已取得的成绩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目前我国越野滑雪项目存在专业队伍较少,各地重视不足;运动员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差距;场地设施、器材装备及科研辅助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将越野滑雪短距离竞速项目纳入全运会金牌榜,吸引社会参与越野滑雪;加强同高水平国家交流;加强科研服务及保障;争取器材装备赞助,加快其国产化;加大推广普及力度,开展学校教学等措施,以期为我国越野滑雪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二、越野滑雪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与赛前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越野滑雪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与赛前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1)越野滑雪运动员自由式技术训练特征研究 ——以美国怀俄明大学越野滑雪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技术路线
2.文献综述
    2.1 越野滑雪运动概述与研究进展
        2.1.1 越野滑雪运动项目概述
        2.1.2 越野滑雪运动竞技能力
        2.1.3 越野滑雪运动研究现状
    2.2 越野滑雪自由式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2.2.1 国内越野滑雪自由式技术的研究
        2.2.2 国外越野滑雪自由式技术的研究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实地观察法
        3.2.5 个案研究法
        3.2.6 数理统计法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越野滑雪自由式技术及应用特征
        4.1.1 越野滑雪常用自由式技术
        4.1.2 越野滑雪自由式技术应用
    4.2 越野滑雪运动训练年度周期安排特征
    4.3 越野滑雪自由式技术训练理念和训练任务特征
        4.3.1 越野滑雪自由式技术训练理念
        4.3.2 越野滑雪自由式技术训练任务
    4.4 越野滑雪自由式技术训练内容与训练手段特征
        4.4.1 越野滑雪自由式技术训练内容
        4.4.2 越野滑雪自由式技术训练手段
    4.5 越野滑雪自由式技术训练方法特征
    4.6 越野滑雪自由式技术训练负荷特征
        4.6.1 准备期自由式技术训练负荷特征
        4.6.2 竞赛期自由式技术训练负荷特征
        4.6.3 恢复期自由式技术训练负荷特征
    4.7 越野滑雪运动员自由式技术改进及运动成绩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我国冬季耐力项目高原训练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不同高原训练模式在冬季耐力项目中的应用
    1.1 高住高练(LHTH)
    1.2高住低训(Hi Lo)
    1.3 低住高训或间歇性低氧暴露(LLTH)
2 冬季耐力项目高原训练的规划与负荷节奏安排
    2.1 对高原训练的负荷强度进行精准划分
    2.2 根据训练目的不同把高原训练分为:基础高原训练与赛前高原训练
        2.2.1 基础高原训练的负荷节奏安排
        2.2.1.1基础高原适应期与前期负荷节奏安排
        2.2.1.2基础高原训练中、后期负荷节奏安排
        2.2.2 赛前高原训练的负荷节奏安排
        2.2.2.1“W”训练模式
        2.2.2.2“M”训练模式
3“W”与“M”2种高原训练模式在冬季耐力项目中应用与展望
4 小结

(3)浅析对跳台滑雪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心理训练的概念
2 我国跳台滑雪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现状
3 影响跳台滑雪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因素
    3.1 心理训练效果的不一致及其解决方法
    3.2 跳台滑雪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不合理及其解决方法
4 结束语

(4)烟台市七人制橄榄球青年运动员赛前周期训练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七人制橄榄球青年运动员训练安排研究的现状
        2.1.1 青年七人制橄榄球训练内容相关研究
        2.1.2 青年七人制橄榄球训练负荷的基本特点
        2.1.3 青年七人制橄榄球训练注意事项
    2.2 赛前训练
        2.2.1 赛前训练概念与周期安排特征
        2.2.2 赛前周期训练内容与训练方法
        2.2.3 赛前训练负荷的安排
        2.2.4 赛前训练生理生化监控
    2.3 有关橄榄球赛前训练的研究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地考察法
        3.2.3 访谈法
        3.2.4 实验监试法
        3.2.5 数理统计法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青年橄榄球运动员赛前训练周期安排特征
        4.1.1 青年橄榄球运动员赛前周期训练时间安排
        4.1.2 青年橄榄球运动员赛前周期训练各阶段安排
    4.2 青年橄榄球运动员赛前周期训练任务及特征
        4.2.1 赛前适应阶段训练任务及特征
        4.2.2 赛前强化阶段训练任务及特征
        4.2.3 赛前调整阶段训练任务及特征
    4.3 青年橄榄球运动员赛前训练不同阶段内容与手段安排及特征
        4.3.1 赛前适应阶段训练内容与手段安排
        4.3.2 赛前强化阶段训练内容与手段安排
        4.3.3 赛前调整阶段训练内容与手段安排
    4.4 青年橄榄球运动员赛前训练负荷安排及特征
        4.4.1 赛前训练频率
        4.4.2 赛前训练强度和训练量
    4.5 青年橄榄球运动员赛前训练生理生化监控特征
        4.5.1 赛前全血细胞变化特征
        4.5.2 赛前血清肌酸激酶的变化特征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作者简历

(5)越野滑雪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训练实践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能训练前运动员身体素质表现
    3.2 体能训练后运动员身体素质表现
4 结论

(6)男子脚斗士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指标综合评价研究 ——以沈阳体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专项运动素质概念的研究综述
        1.2.2 脚斗士运动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体育测量法
        2.2.5 数理统计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结果
        3.1.1 男子脚斗士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测试结果
        3.1.2 专项运动素质结构模型的建立
    3.2 分析与讨论
        3.2.1 专项运动素质结构模型
        3.2.2 专项运动素质的综合评价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7)我国优秀越野滑雪运动员专项耐力年度训练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我国越野滑雪项目发展滞后需要寻求突破
        (二) 短距离项目增加对运动员训练提出新要求
        (三) 专项耐力是越野滑雪项目比赛的制胜因素
    二、研究目的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 专项耐力
        (二) 年度训练结构
        (三) 优秀越野滑雪运动员
    四、文献综述
        (一) 越野滑雪项目的概况与研究进展
        (二) 耐力与专项耐力的研究进展
        (三) 分期训练理论的运用与发展
        (四) 训练结构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五) 越野滑雪年度训练结构研究现状
        小结
    五、研究问题的阐述
    六、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七、研究技术路线
    八、研究特色与创新
第一章 专项耐力年度训练结构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专项耐力训练结构的研究基础
        一、系统论:训练结构的系统性
        二、控制论与信息论:训练结构的科学性
        三、耗散结构理论:训练结构的实时性
    第二节 专项耐力训练结构的划分依据
        一、理论依据:周期训练理论的应用
        二、现实依据:训练实践经验的凝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专项耐力年度训练结构的分期与衔接
    第一节 专项耐力准备期训练结构
        一、准备期训练目标的确立
        二、准备期训练内容的制定
        三、准备期训练方法的选择
        四、准备期训练手段的应用
        五、准备期训练负荷的安排
        六、准备期监控指标的选取
        小结
    第二节 专项耐力比赛期训练结构
        一、比赛期训练目标的确立
        二、比赛期训练内容的制定
        三、比赛期训练方法的选择
        四、比赛期训练手段的应用
        五、比赛期训练负荷的安排
        六、比赛期监控指标的选取
        小结
    第三节 专项耐力恢复期训练结构
        一、恢复期训练目标的确立
        二、恢复期训练内容的制定
        三、恢复期训练方法的选择
        四、恢复期训练手段的应用
        六、恢复期训练负荷的安排
        六、恢复期监控指标的选取
        小结
    第四节 专项耐力衔接区训练结构
        一、准备期陆期与雪期衔接区训练安排
        二、准备期与比赛期衔接区的训练安排
        三、比赛期与恢复期衔接区的训练安排
        四、恢复期与准备期衔接区的训练安排
        小结
第三章 我国优秀越野滑雪运动员年度专项耐力训练实验研究
    第一节 准备期陆上训练前后运动员训练效果比较
        一、形态学指标比较
        二、生理学指标比较
        三、专项耐力素质指标比较
        四、陆期越野滑轮成绩比较
    第二节 准备期雪上训练前后运动员训练效果比较
        一、形态学指标比较
        二、生理学指标比较
        三、专项耐力素质指标比较
        四、雪期越野滑雪成绩比较
    第三节 准备期运动员训练过程生化监控指标分析
        一、六月份阶段测试生化指标比较
        二、八月份阶段测试生化指标比较
        三、十一月份阶段测试生化指标比较
        四、准备期训练阶段生化指标综合分析
    第四节 比赛期运动员训练前后训练效果比较
        一、形态学指标比较
        二、生理学指标比较
        三、专项耐力素质指标比较
        四、越野滑雪成绩指标比较
    第五节 比赛期运动员训练过程生化监控指标分析
        一、血红蛋白指标的纵向分析
        二、血清肌酸激酶指标的纵向分析
        三、血尿素指标的纵向分析
        四、比赛期训练过程中生化指标综合分析
    第六节 恢复期训练前后运动员训练效果比较
        一、形态学指标比较
        二、生理学指标比较
        三、专项耐力素质指标比较
    第七节 优秀越野滑雪运动员2015年度主要比赛成绩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备战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专项耐力训练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年度大周期专项耐力训练计划
    第二节 年度大周期专项耐力训练内容
    第三节 年度大周期专项耐力训练负荷
    第四节 年度大周期专项耐力训练方法
    第五节 年度大周期专项耐力训练过程监控
    第六节 一次重点专项耐力训练课的案例分析
        一、重点训练课训练过程监控
        二、重点训练课训练效果评定
    第七节 许文龙、李宏雪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越野滑雪成绩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学习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冬季项目中应用心理训练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冬季两项心理训练的重要性
2 影响冬季两项运动员主客观心理因素及心理训练内容
    2.1 影响冬季两项运动员主客观心理因素
    2.2 冬季两项运动员心理训练内容
        2.2.1 自我暗示训练
        2.2.2 注意集中训练
        2.2.3 放松训练法
        2.2.4 表象训练法
        2.2.5 模拟训练
        2.2.6 认知调节训练
3 结语

(9)高水平运动员临场竞技心理状态的面部表情特征测评及其应用探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问题提出
2 理论依据(文献综述)
    2.1 竞技心理状态
        2.1.1 竞技心理状态的特点
        2.1.2 竞技心理状态的监测
    2.2 面部表情概述
        2.2.1 面部表情的性质
        2.2.2 面部表情的功能
        2.2.3 面部表情的活动模式
        2.2.4 面部表情的神经基础
        2.2.5 面部表情的测量
        2.2.6 面部表情情绪的研究
    2.3 综述小结
3 论文基本框架
4 研究内容
    4.1 面部表情分析系统 FaceReader4.0 的验证性研究
        4.1.1 前言
        4.1.2 研究被试和方法
        4.1.3 结果与分析
        4.1.4 讨论与小结
    4.2 高水平运动员临场竞技心理状态的面部表情特征测评研究
        前言
        4.2.1 高水平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项群运动员临场竞技心理状态的面部表情特征测评研究
        4.2.1.1 研究对象
        4.2.1.2 研究方法和工具
        4.2.1.3 跳水项目运动员面部表情分析结果
        4.2.1.4 体操项目运动员决赛时面部表情分析
        4.2.1.5 小结
        4.2.2 高水平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项群运动员临场竞技心理状态的面部表情特征测评研究
        前言
        4.2.2.1 研究对象
        4.2.2.2 研究方法
        4.2.2.3 男子乒乓球单打金牌决赛运动员面部表情特征分析
        4.2.2.4 女子乒乓球单打金牌决赛运动员面部表情特征分析
        4.2.2.5 排球运动员面部表情分析
        4.2.2.6 讨论与小结
        4.2.3 高水平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项群运动员临场竞技心理状态的面部表情特征测评研究
        前言
        4.2.3.1 研究对象
        4.2.3.2 研究方法
        4.2.3.3 篮球运动员面部表情特征分析
        4.2.3.4 讨论与小结
        4.2.4 高水平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项群运动员临场竞技心理状态的面部表情特征测评研究
        前言
        4.2.4.1 研究对象
        4.2.4.2 研究方法
        4.2.4.3 摔跤决赛运动员面部表情的分析
        4.2.4.4 柔道决赛运动员面部表情的分析
        4.2.4.5 小结
        4.2.5 高水平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项群运动员临场竞技心理状态的面部表情特征测评研究
        前言
        4.2.5.1 研究对象
        4.2.5.2 研究方法
        4.2.5.3 跳远和标枪运动员面部表情分析
        4.2.5.4 小结
        4.2.6 高水平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运动员临场竞技心理状态的面部表情特征测评研究
        前言
        4.2.6.1 研究对象
        4.2.6.2 研究方法
        4.2.6.3 短跑和跨栏跑运动员面部表情分析
        4.2.6.4 小结
        4.2.7 高水平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运动员临场竞技心理状态的面部表情特征测评研究
        前言
        4.2.7.1 研究对象
        4.2.7.2 研究方法
        4.2.7.3 中长距离跑运动员面部表情分析
        4.2.7.4 小结
    4.3 高水平运动员临场竞技心理状态的面部表情应用探骊
        前言
        4.3.1 面部表情调节对高水平跳水运动员训练临场时情绪干预研究
        4.3.1.1 研究对象
        4.3.1.2 研究方法
        4.3.1.3 研究过程
        4.3.1.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3.1.5 小结
        4.3.2 面部表情调节在高水平跳水运动员临场比赛时情绪调节及监控的应用研究
        4.3.2.1 研究对象
        4.3.2.2 研究方法
        4.3.2.3 研究过程
        4.3.2.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3.2.5 小结
5 研究结论
6 理论贡献与创新点
7 研究局限性
8 致谢
9 主要参考文献
10 附录

(10)我国越野滑雪运动可持续发展论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我国越野滑雪运动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队伍较少,各地重视不足
    2.2 运动员的技战术落后
    2.3 体能及心理素质有待加强
    2.4 场地设施、器材装备及科研辅助不足
3 我国越野滑雪运动的发展对策
    3.1 将越野滑雪项目纳入全运金牌榜,吸引社会的广泛参与
    3.2 加强同高水平国家的交流
    3.3 加强科研服务及保障
    3.4 争取器材装备赞助,加快国产化进程
    3.5 加大推广普及力度,开展学校教学
4 结语

四、越野滑雪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与赛前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 [1]越野滑雪运动员自由式技术训练特征研究 ——以美国怀俄明大学越野滑雪队为例[D]. 汪来美.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2]我国冬季耐力项目高原训练的研究与应用[J]. 杨明,史继祖,张环宇,朱雪松,王月华.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21(03)
  • [3]浅析对跳台滑雪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影响因素[J]. 司景聪.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1(06)
  • [4]烟台市七人制橄榄球青年运动员赛前周期训练特征的研究[D]. 张倩. 鲁东大学, 2019(12)
  • [5]越野滑雪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J]. 王岩. 冰雪运动, 2017(05)
  • [6]男子脚斗士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指标综合评价研究 ——以沈阳体育学院为例[D]. 吴阳. 沈阳体育学院, 2017(06)
  • [7]我国优秀越野滑雪运动员专项耐力年度训练结构研究[D]. 李忠堂.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8]冬季项目中应用心理训练的探讨[J]. 于春艳,王新宇. 当代体育科技, 2013(30)
  • [9]高水平运动员临场竞技心理状态的面部表情特征测评及其应用探骊[D]. 张松林. 上海体育学院, 2013(04)
  • [10]我国越野滑雪运动可持续发展论略[J]. 姜跃金,董平. 冰雪运动, 2010(03)

标签:;  ;  ;  ;  ;  

越野滑雪者的心理能力训练和赛前调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