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中南林业大学学报总目录(第24卷)

2004 中南林业大学学报总目录(第24卷)

一、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年总目次(第24卷)(论文文献综述)

朱国婷[1](2014)在《酶解补中益气丸药渣制备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工艺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其副产物中药渣的综合利用日益受到重视。药食两用中药渣因含有丰富的“第七营养素”膳食纤维,可作为其生产原料。本文研究了采用复合酶酶解补中益气丸药渣提取制备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生产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响应面优化、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确定了复合酶解提取中药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各因素的影响大小顺序。此外还研究了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脱色工艺和所得产品的物化特性和组成。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1)淀粉酶的酶解工艺研究: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以淀粉去除率为评价指标对淀粉酶的加酶量、pH值、温度、时间、液固比(L/S),搅拌速率进行了探讨,再结合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显着影响淀粉酶酶解的因素,以响应面法优化工艺条件为:pH4.3、加酶量1.9%、53.5℃、液固比(L/S)10:1、搅拌速度200rpm、酶解45min,淀粉去除率为82.1%。(2)中性蛋白酶的酶解工艺研究:结合文献条件,以加酶量、温度、pH为考察因素,以蛋白水解率为指标,通过二次正交旋转试验分析确定中性蛋白酶酶解最佳条件:加酶量为3.5%,温度为55℃,pH8.0、酶解45min,蛋白水解度高于50%。(3)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脱色工艺研究:以样品白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排序检验法研究了脱色剂种类及脱色条件的影响,最佳脱色剂为:H2O2;最佳脱色条件为:浓度6%、时间1h、温度20℃,pHlO,此条件下膳食纤维产品的白度和口感均比较理想。采用最优淀粉酶酶解和中性蛋白酶酶解工艺条件,及最佳脱色工艺条件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总提取率为61.2%。(4)测定了最优工艺提取和脱色所得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产品的物化特性和组成。对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持油力和膨胀力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4.3g/g,持油力为3.2g/g,膨胀力为5.3mL/mL,阳离子交换力为0.76mmol/g,胆汁酸钠吸附力为0.045mg/g,纯度为79.65%。

陈丽华[2](2011)在《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业被并称为“朝阳产业”。由于其产业关联度高、综合带动性强、辐射牵引力大、污染小,是全球发展最迅速的产业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就业、优化产业结构起着重要作用。发展旅游业不仅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在全球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亚太地区正成为世界旅游热点地区之一。作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中国的旅游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快速发展,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中国已经实现了从亚洲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大国的转变,开始迈入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进程,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人均收入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旅游消费需求将大幅提升,这是旅游业持续兴旺发展的动力,中国旅游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风景名胜区要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在各风景名胜区间的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必须从规划、开发、管理等各方面全面提升竞争力。桂林市拥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桂林是着名国际旅游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旅游组织首推的中国四大旅游目的地城市之一。“桂林山水甲天下”,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美誉世界,是中国自然风光的典型代表和经典品牌。旅游业是桂林最具优势、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2009年国家从战略层面对我国旅游业综合改革进行部署,提出构建“一省一岛一市”的格局,桂林市成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地级城市。在综合改革、旅游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整体优势,为全国提供示范。桂林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形成最具城市优势、最具品牌效应、最具社会竞争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然而,桂林旅游业发展也面临巨大的挑战。研究桂林市旅游产业发展,既是加快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需要,广西旅游业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旅游产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探寻桂林旅游业创新发展模式不仅具有局部区域性意义,更具全局战略性意义。以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为研究对象,为促进转变发展方式、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旅游产业发展新方式提供理论支撑体系和制度框架,为实现全国旅游业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模式。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为八章。即: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评价,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功能定位,桂林旅游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桂林旅游产业拓展创新发展,桂林旅游生态环保与补偿机制创新,桂林旅游产业功能创新,桂林旅游产业大跨度区域联动发展创新,桂林旅游产业发展保睁体系。论文系统研究了桂林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以桂林旅游产业创新为研究对象,从体系上分为三个层面探讨:即从桂林旅游微观个体层面(如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等)到中观的旅游产业链层面(如会展业等)到宏观旅游协作圈层面,提出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目标与实现机制。论文在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论述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和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及趋势的基础上,对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总结了桂林旅游业发展成效和经验。论文深入地探究了桂林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其主要问题是资源利用率不高,旅游升级难度大;旅游价格普遍偏低,无法实现旅游收入快速增长;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旅游对经济带动作用难以发挥;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率无法得到明显提高;旅游业对全市财政收入增长贡献有限;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缓慢和旅游产品单一等。桂林旅游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旅游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旅游运行机制相对缺失;旅游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旅游硬件建设差距比较大。论文在研究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目标及定位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具体研究了桂林旅游产业发展运行机制创新、桂林旅游产业链拉动创新发展和桂林旅游产业功能创新。关于桂林旅游产业发展运行机制创新。论文从跨县(区)旅游资源的管理机构、政府主导下大旅游管理机制、城市公园改革与城市公园管理体制三个方面研究了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创新;从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企业集团、景区联合体经营体制创新三个方面研究了旅游企业经营机制创新;从桂林旅游整体形象再造、旅游营销手段和方式再创新两个方面研究了旅游营销创新;从政府对旅游融资的强力导向、积极引进外资、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大型旅游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创新等方面研究了旅游投融资体制创新。关于桂林旅游产业链拉动创新发展。论文研究了桂林市大力发展会展旅游、康复保健度假养老旅游、做强做大旅游房地产产业链、积极发展精品体育休闲旅游产业链的条件和机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论文着力研究了桂林旅游生态环保与补偿机制创新。认为要探索建设绿色旅游产业体系,转变旅游经济发展方式,实施节约型旅游开发模式,建立绿色管理服务体系,加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要探索旅游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设以高效安全为重点的现代生态农业体系,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生态工业体系,建设以商贸物流为支柱的生态服务业体系。并从加强保护漓江生态景观环境、加强上游水源林保护和建设、全力保护漓江水质、强化文化传承保护、加快建立大景区管理体制、落实生态补偿,做好扶贫脱困工作、加强沿岸农民技术培训和建立漓江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方面研究了建立科学保护漓江的长效机制。论文跳出旅游城市之间只有竞争关系的思维,创新提出东盟/北部湾区、泛珠三角区域、“中国旅游金三角”区域、湘桂走廊区域、客家文化圈区域与桂林旅游产业建立战略旅游同盟协作框架的原则和运行机制。论文研究了桂林旅游产业发展保障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桂林旅游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保障,争取赋予桂林计划单列市的经济管理权限,争取赋予桂林类似经济特区的地方立法权,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财税优惠政策,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规划和用地政策,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对外开放政策,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投融资政策,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政策;认为应该提高旅游产业信息化水平,加大人才培育的改革创新力度,实现旅游产业发展领导机制创新,旅游产业发展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机制创新。

陈振文[3](2009)在《祁阳县油茶林分结构和质量状况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油茶是中国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树种,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祁阳县是油茶着名产地,誉为“中国油茶之乡”,是首批确定的6个国家油茶产业化建设示范基地县之一。本文对祁阳县现有油茶林分的群体结构、树体结构、光合特性和生长发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和测定,以期从整体上把握祁阳县油茶林分结构与质量状况,并探讨了不同经营方式、不同立地条件对林分质量状况的影响,为现有油茶林分类经营、栽培管理和低产林改造提供科学依据。1、祁阳县现有油茶林分各种类型混杂,以红球类型最多,占54.6%,红桃类型次之,占13.5%,其后依次为青球、黄球、黄桃、青桃,分别占9.9%,9.0%,6.4%,3.6%,以上6种类型共占97.0%。各种类型间生长发育状况有一定差异,以红桃表现最好。2、林分密度基本合理,平均单位面积株数79株/亩,但不同地段、同一地段不同林分间密度差异严重。建立了不同密度生长发育模型。平均郁闭度为0.409,为中度郁闭林分。以冠高与冠幅乘积的变异系数的倒数为依据,探讨了冠层整齐度,平均整齐度为2.46,反映了现有林分林相不齐、林龄不一、大小各异的实际情况。3、树体结构不合理,基本上没有进行过整形修剪,放任生长。树形较开张,分枝角度在56。左右,多数在40°~70°之间,以近伞形为主,有部分自然圆头形,零星呈自然开心形。平均树高为1.96,平均冠幅为3.66m2,叶面积指数仅2.24。4、现有油茶林分生长发育不良、林分质量较差。平均新梢数量为667个/株,长度为31.07mm,直径为1.59mm。不同地区油茶林分新梢数量、长度和粗度均有一定差异,其中以新梢数量差异较大。当年花芽形成数量和座果数量分别为267个/株、105个/株。5、油茶主要生长发育因子之间关系密切。新梢数量与花芽数量、树高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09和0.663;果形指数和单果重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是0.616;当年花芽数量、新梢数量均与冠幅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19和0.344。当年花芽数量和当年座果数量成显着负相关,其相关系数是-0.308;单果重量与当年花芽数量及新梢数量均呈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333和-0.289。6、经营措施对油茶林分生长发育状况有显着影响,不同措施效果不同,施肥+垦复>垦复>刀抚>荒芜(对照)。无论是油茶树体生长还是开花结果经济性状上,施肥+垦复都是最优的,垦复效果次之,说明施肥和垦复是提高现有油茶产量最有效的途径。7、祁阳县不同立地条件下油茶林分生长发育状况基本一致。表现在新梢抽发的数量上没有显着差异,但新梢的生长质量(长度和粗度)、新叶数量存在显着差异,以第四纪红壤地区的肖家村镇最好,砂岩红壤地区的茅竹镇次之,砂岩红黄壤地区的梅溪镇最差。8、对油茶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其峰值出现在早上8:00,第二个峰值出现在下午15:00-16:00时段。对与其相关生态因子进行分析,有效光辐射、空气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成单峰曲线;对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气孔导度、气孔限制值等分析,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温度高是影响“光合午休”的必要条件。9、对不同经营措施、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品种油茶光合效率分析表明,施肥对光合作用影响最大;立地条件中土壤肥力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大;红球的净光合效率最大,黄桃的最低。并对净光合速率与生长发育因子相关性进行分析可知,净光合速率与花芽数量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03;与座果数量呈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95。

孙秋华[4](2008)在《野三坡地质公园旅游修订规划的基础研究》文中认为野三坡旅游作为发展最为迅速、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然而,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等各个层面的一系列问题与矛盾也不断涌现,这些问题的存在与不断升级,严重影响了野三坡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进行野三坡地质公园旅游修订规划的基础研究已经是一个紧迫的课题。野三坡地质公园位于河北省涞水县境内,总面积600km2,主景区面积258km2。公园以百里峡构造—冲蚀嶂谷,龙门天关花岗岩断裂构造峡谷等地质景观和历史悠久的明清长城、摩崖石刻等人文景观,向世人展示了其博大精深的自然魅力,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本文依托野三坡丰富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以文献研究、实地调查、计算机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围绕正确认识地质遗迹景观和依托地质公园这一载体的地质遗迹保护与发展这两大核心问题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收集、理论研究对地质公园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现状进行简单整理,重点调查了野三坡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借助GIS技术,对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野三坡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结构中,以地质地貌为基础,水体景观为重要组成部分;在空间分布上,百里峡、龙门天关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呈现“线状”、“圈状”的分布特征。其次,分析现有各类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去粗取精,建立适用于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评价技术体系,体系要素分为3个类,11个亚类,31个指标,应用该指标体系进行了资源评价,得知野三坡属于国家级地质公园。然后,构建了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可持续度的测算,测算结果为0.506,处于可持续发展阶段。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野三坡地质公园的功能分区为例,研究地质公园的空间布局规划,将其划分为保护区、旅游区等6个功能区,对各功能区进行了项目策划,并且对旅游线路进行了规划,充分展示公园的地质景观特色。最后,针对地质遗迹景观保护与地质公园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质遗迹景观保护区的划分,并进行了公园环境承载力测算。本文的研究希望为国内外的地质公园建设与发展、地质遗迹景观保护与开发及相同类型的资源开发与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本研究创新点在于: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叠加、缓冲区分析与查询分析功能,分析了野三坡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建立了适用于地质公园的旅游资源评价技术体系及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公园进行功能区及保护区划分,测算了公园环境承载力。

张红智[5](2007)在《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洋捕捞业既面临着如何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肩负着为人类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的使命。指标体系是将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思想从概念转化为行动的桥梁与纽带。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有效的国家一级的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本文试图对我国的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提出一个概念性的框架,并指出建构我国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依据这一思路,作者将本论文的主题确定为“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指标体系研究”。本研究的总体目标是,系统阐明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指标体系的建构理论、方法和程序,以此为基础,结合中国特别是中国海洋捕捞业的具体情况,提出中国建构国家级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概念性框架以及在此过程中所面临的政策议题和应优先开展的活动领域。为达成上述总体目标,本研究确定了五大子目标:一是从认识论层面系统梳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渊源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构的方法论传统;二是了解与渔业密切相关的农业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构情形;三是从整体论的视野出发分析海洋捕捞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四是掌握国内外在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建构方面的进展情况、研究取向和存在的问题;五是建构我国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概念性框架以及在此过程中应优先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全文包括绪论和七章正文。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阐述了本文的创新点与局限性。第一章,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认识论渊源、指标体系研究的方法论传统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构理论、方法和程序。第二章,阐明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构方法、研究成果和研究取向及其对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构的启示。第三章,就海洋捕捞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及其面临的不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介绍,并提出建构中国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面临的政策性议题和应优先开展的研究活动,以及明确了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作用。第四章,介绍了国际政府间组织(特别是联合国系统的一些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各国已经推出了哪些可持续发展指标框架,哪些框架获得了较为广泛的认同,建构国家一级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遵循的一般性程序,重点是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参考系统的设计、建构(包括目标的确定、指标和参考点的选取)以及执行,包括对系统绩效的测试,系统建构的数据需求,成本—效益问题,制度方面的要求,能力建设和协调,以及相关研究对中国建构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启示。第五章,阐明了有关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国内外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第六章,阐述了海洋捕捞业及其诸维度(生态、经济、社会和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海洋捕捞业是一个系统,由“生态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治理子系统”构成,只有当每一子系统都实现了自身的可持续性时,海洋捕捞业才可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并进而以“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健康状态、海洋捕捞业的经济可持续性、沿海渔区的社会可持续性和海洋捕捞业治理的可持续性”为目标,提出了基于生态维度、经济维度、社会维度和治理维度的我国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概念性框架。针对我国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构提出一些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第七章,在全文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本研究的结论并提出建构我国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为有效达成预期研究目标,本论文采用了一个“结构化的方法论框架”,其核心是“比较案例研究法”。这一方法的设计集中围绕在如何实现本研究所确立的目标,即辨明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和要素构成。在分析和评估海洋捕捞业指标体系的建构过程中,本研究交叉采用了解释性模型、理想型和规范框架。解释性模型和结构化评估框架的运用是比较案例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在研究领域上,本论文从整体论的角度出发,系统研究了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指标体系的基础理论,建构方法、建构程序和实际性问题。二是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以人类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系统梳理了“可持续发展”从“理念”到“概念”再到“行动”的简要过程,而“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国际上之所以成为一大热点和前沿研究领域,正是国际社会力图把可持续发展从概念转化为行动的一种努力。三是本研究表明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构不仅是一项多学科研究领域,也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科研议题,并进而指出建构中国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正确顺序。四是明确指出海洋捕捞业由“生态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治理子系统”构成,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健康状态、海洋捕捞业的经济可持续性、沿海渔区的社会可持续性和海洋捕捞业治理的可持续性”为目标。此外,本研究还指出了“(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不等同于“(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笔者清楚地意识到,本研究存在诸多明显的局限性。一是研究时效性问题。论文写作过程中,国际社会正开展多项研究且进展迅速,因而难免出现挂一漏万的问题。二是数据局限性问题。指标是一个政治敏感性议题,再加上时间和资金的限制,本研究无法获取诸多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数据。三是模型局限性问题。模型是对现实的一种解释,是组织思想和概念的一种方法,模型不是现实本身。通过各种模型和框架,本研究对各种指标体系予以评估和比较,并观察指标的效果及其应用所面临的议题。对指标结果的解释需要进一步的实地验证和连续的评议和解释过程。此外,政策模型本身有一种固有的主观性。

二、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年总目次(第24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年总目次(第24卷)(论文提纲范文)

(1)酶解补中益气丸药渣制备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绪论
    1.1 中药渣利用概况
        1.1.1 提取黄酮、苷类等活性物质
        1.1.2 应用于动物饲料
        1.1.3 生产生物肥料
        1.1.4 造纸
        1.1.5 其它
    1.2 膳食纤维概况
        1.2.1 膳食纤维的组成与分类
        1.2.2 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
        1.2.3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与作用
        1.2.4 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淀粉酶的酶解工艺研究
    2.1 材料
    2.2 试剂与仪器
        2.2.1 试剂
        2.2.2 仪器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复合酶解中药渣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流程
        2.3.2 原料的预处理
        2.3.3 淀粉酶的酶解工艺研究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中药渣成分含量检测
        2.4.2 淀粉酶酶解工艺研究
        2.4.3 淀粉酶酶解工艺的优化
3 中性蛋白酶的酶解工艺研究
    3.1 材料
    3.2 试剂与仪器
        3.2.1 试剂
        3.2.2 仪器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复合酶解中药渣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流程
        3.3.2 中性蛋白酶酶解工艺研究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主效应分析
        3.4.2 单因子效应分析
        3.4.2.1 酶量对蛋白水解度的影响
        3.4.2.2 温度对蛋白水解度的影响
        3.4.2.3 pH对蛋白水解度的影响
        3.4.2.4 交互效应分析
        3.4.2.5 回归方程的较优控制解分析
4 膳食纤维的脱色工艺研究
    4.1 材料
    4.2 试剂与仪器
        4.2.1 试剂
        4.2.2 仪器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复合酶解中药渣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流程
        4.3.2 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
        4.3.3 膳食纤维的脱色工艺研究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脱色剂的选择
        4.4.2 脱色剂浓度的确定
        4.4.3 脱色时间的确定
        4.4.4 脱色温度的确定
        4.4.5 脱色pH的确定
    4.5 最优工艺总结
5 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产品的物化性质测定
    5.1 材料
    5.2 试剂与仪器
        5.2.1 试剂
        5.2.2 仪器设备
    5.3 试验方法
        5.3.1 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物性测定
        5.3.1.1 持水力的测定
        5.3.1.2 持油力的测定
        5.3.1.3 膨胀力的测定
        5.3.1.4 阳离子交换能力
        5.3.1.5 胆汁酸钠吸附能力测定
        5.3.1.5.1 胆酸钠标准曲线制作
        5.3.1.5.2 对胆酸钠吸附作用的测定
        5.3.2 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产品理化指标的分析检测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5.4.1 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物性测定
        5.4.2 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产品成分含量测定
6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排序检验法检验表(α=5%)
作者简历

(2)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表目次
图目次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
    四、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五、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评价
    第一节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及趋势
    第二节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第三节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第四节 桂林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评价
第二章 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目标及定位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功能定位
    第一节 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二节 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目标
    第三节 桂林旅游的功能定位
第三章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运行机制创新
    第一节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创新
    第二节 旅游企业经营机制创新
    第三节 旅游营销创新
    第四节 旅游投融资体制创新
    第五节 旅游产业对外开放创新
第四章 桂林旅游产业链拉动创新发展
    第一节 创造延长桂林旅游产业链的条件
    第二节 大力发展会展旅游
    第三节 大力发展康复保健度假养老旅游
    第四节 做强做大旅游房地产产业链
    第五节 积极发展精品体育休闲旅游产业链
第五章 桂林旅游生态环保与补偿机制创新
    第一节 探索建设绿色旅游产业体系
    第二节 探索旅游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第六章 桂林旅游产业功能创新
    第一节 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
    第二节 旅游促进城镇化建设
    第三节 旅游促进就业
    第四节 旅游社区建设
第七章 桂林旅游产业大跨度区域联动发展创新
    第一节 旅游产业区域联动发展创新的内容和途径
    第二节 东盟/北部湾区域联动发展
    第三节 泛珠三角区域联动发展
    第四节 "中国旅游金三角"区域联动发展
    第五节 桂湘走廊区域联动发展
    第六节 客家文化圈区域联动发展
第八章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保障体系
    第一节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保障
    第二节 旅游产业发展领导机制创新
    第三节 提高旅游产业信息化水平
    第四节 加大人才培育的改革创新力度
    第五节 旅游产业发展硬环境建设创新
    第六节 旅游产业软环境建设创新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3)祁阳县油茶林分结构和质量状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中国油茶栽培利用概述
    1.2 油茶营林研究进展
        1.2.1 油茶林分结构研究进展
        1.2.2 油茶生长发育研究进展
        1.2.3 油茶栽培生理研究进展
        1.2.4 油茶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1.3 祁阳县油茶生产概述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仪器
        2.2.3 试验药品
    2.3 研究方法
        2.3.1 标准地选择
        2.3.2 生长发育指标的测量
        2.3.3 油茶生理指标测定
        2.3.4 土壤中pH值和自然含水量的测定
        2.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祁阳县油茶林分结构与质量状况分析
        3.1.1 群体结构
        3.1.2 树体结构分析
        3.1.3 林分质量状况分析
    3.2 祁阳县油茶林分生长发育因子相关分析
        3.2.1 新梢数量相关因子分析
        3.2.2 花芽数量相关因子分析
        3.2.3 果实数量及果实性状相关因子分析
    3.3 不同经营方式对油茶生长发育的影响
        3.3.1 不同经营方式对油茶新梢生长的影响
        3.3.2 不同经营方式对油茶生殖生长的影响
    3.4 不同立地条件对油茶生长发育的影响
        3.4.1 不同立地条件对油茶生长因子的影响
        3.4.2 不同立地条件对油茶生殖生长的影响
    3.5 祁阳县油茶林分光合效率研究
        3.5.1 油茶光合生理指标日变化分析
        3.5.2 祁阳县油茶林分光合生理对比分析
        3.5.3 净光合速率与生长发育因子相关性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祁阳县油茶林分结构与质量状况
        4.1.2 经营方式及立地条件对油茶生长发育的影响
        4.1.3 祁阳县油茶林分生长发育因子相关状况
        4.1.4 祁阳县油茶林分光合生理状况
    4.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缩略词
致谢
研究生在读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4)野三坡地质公园旅游修订规划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地质公园的资源评价
        1.2.2 地质公园的GIS应用
        1.2.3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
        1.2.4 地质公园规划建设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地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条件
    2.4 水文条件
    2.5 动植物资源
    2.6 历史文化
3 景观资源调查及空间分析
    3.1 地质遗迹景观调查
        3.1.1 嶂谷地质地貌景观
        3.1.2 北方岩溶地貌景观
        3.1.3 花岗岩断裂构造地貌景观
        3.1.4 古生物化石遗迹
    3.2 其他景观资源调查
        3.2.1 历史遗迹
        3.2.2 红色文化
    3.3 地质景观结构及空间分析
        3.3.1 结构分析
        3.3.2 空间分布分析
    3.4 小结
4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
    4.2 资源价值评价
        4.2.1 生态价值评价
        4.2.2 美学价值评价
        4.2.3 科研文化价值评价
    4.3 公园环境评价
        4.3.1 景点地域组合评价
        4.3.2 旅游环境质量评价
    4.4 旅游条件评价
    4.5 综合评价
    4.6 小结
5 可持续发展测算
    5.1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5.1.1 指标体系结构与指标选取
        5.1.2 指标层变量量化
        5.1.3 野三坡指标层变量量化
    5.2 野三坡可持续度测算
        5.2.1 生态效益指数(Index of Ecological Benefit,IEB)
        5.2.2 社会效益指数(Index of Social Benefit,ISB)
        5.2.3 经济效益指数(Index of Economical Benefit,IEB1)
        5.2.4 可持续度(Degre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DSD)
    5.3 小结
6 空间总体布局及功能区项目策划
    6.1 功能区划分
    6.2 功能区项目策划
        6.2.1 百里峡峡谷风光游览区
        6.2.2 龙门天关长城文物保护区
        6.2.3 白草畔原始森林保护区
        6.2.4 拒马河避暑疗养游乐区
        6.2.5 鱼谷洞奇泉怪洞游览区
        6.2.6 金华山寻奇狩猎区
    6.3 旅游线路
    6.4 小结
7 环境保护规划
    7.1 保护区等级划分
        7.1.1 一级保护区
        7.1.2 二级保护区
        7.1.3 三级保护区
    7.2 环境承载力测算
    7.3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附发表文章

(5)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1.1 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需要指标体系的支撑
        0.1.2 海洋捕捞业及其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0.2 研究目标
    0.3 研究内容
    0.4 研究方法
    0.5 本论文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0.6 关键术语及其定义
        0.6.1 可持续发展
        0.6.2 海洋捕捞业与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
        0.6.3 可持续发展指标及其体系(框架)
        0.6.4 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及其体系(框架)
1 可持续发展及其指标体系
    1.1 可持续发展思想简史
        1.1.1 人类文明变奏曲
        1.1.2 古代文明衰落的生态原因
        1.1.3 工业文明的两面性
        1.1.4 人类面对生存危机
        1.1.5 人地关系再定位
    1.2 可持续发展定义之争
        1.2.1 养护、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1.2.2 可持续发展概念解析
        1.2.3 多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
        1.2.4 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1.2.5 环境有价
    1.3 指标(指数)是衡量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工具
        1.3.1 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
        1.3.2 指标成为关注焦点
        1.3.3 指标(指数)及其作用和选取原则
        1.3.4 指标(指数)的一种分类方法
    1.4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研究进展
        1.4.1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作用
        1.4.2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国际研究进展
        1.4.3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国内研究进展
        1.4.4 可持续发展指标及其体系研究的启示
2 农业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启示
    2.1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2.1.1 概述
        2.1.2 国外研究进展
        2.1.3 国内研究进展
        2.1.4 研究框架和模型
    2.2 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2.2.1 概述
        2.2.2 国外研究进展
        2.2.3 国内研究进展
        2.2.4 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主要方法
        2.2.5 林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2.3 农业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局限性和启示
        2.3.1 农业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局限性
        2.3.2 农业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对建构我国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启示
3 海洋捕捞业与可持续发展
    3.1 渔业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3.1.1 全球渔业发展现状
        3.1.2 全球渔业对就业的贡献
        3.1.3 全球渔业对食品安全的贡献
        3.1.4 全球渔业对国际贸易的贡献
    3.2 全球海洋捕捞业的现状
        3.2.1 全球海洋捕捞总产量
        3.2.2 全球海洋捕捞船队现况
        3.2.3 全球海洋渔业资源现状
    3.3 海洋捕捞业不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其复杂性
        3.3.1 海洋捕捞业面临不可持续发展问题
        3.3.2 海洋捕捞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3.3.3 海洋捕捞业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复杂性
    3.4 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议题和国际社会的回应
        3.4.1 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议题
        3.4.2 国际社会的回应
    3.5 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一把“标尺”
        3.5.1 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管理的特殊要求
        3.5.2 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的作用
4 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构理论与方法
    4.1 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框架
        4.1.1 粮农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4.1.2 基于《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的主题模式
        4.1.3 综合的可持续发展框架
        4.1.4 PSR框架及其变型
        4.1.5 生态型可持续发展框架
    4.2 可持续发展参考标准系统及相关术语的定义和示例
        4.2.1 持续发展参考系统及其作用
        4.2.2 可持续发展参考标准系统诸构件及相关术语的定义
        4.2.3 关于海洋捕捞业经济维度的两个示例
    4.3 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参考系统建立的步骤
        4.3.1 明确说明可持续发展标准系统的尺度
        4.3.2 选用或建构一个框架
        4.3.3 详细说明判据、有关目标的指标和参考点
        4.3.4 选择指标及其参考点
        4.3.5 更新和解释指标
        4.3.6 指标集成与表征
    4.4 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参考标准系统的评价、检验和报告
        4.4.1 评价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参考标准系统
        4.4.2 对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参考标准系统指标的检验
        4.4.3 对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参考标准系统的报告
5 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现有研究进展及启示
    5.1 概述
        5.1.1 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的由来
        5.1.2 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研究概况
    5.2 国际研究进展
        5.2.1 欧盟层面
        5.2.2 国际海洋开发理事会
        5.2.3 粮农组织
        5.2.4 澳大利亚
    5.3 国际研究的启示
    5.4 国内现有相关研究
        5.4.1 研究目标
        5.4.2 研究内容
        5.4.3 研究方法
        5.4.4 基本结论
    5.5 国内相关研究存在的概念性问题
        5.5.1 陈文中的定义问题
        5.5.2 吴文中的定义问题
        5.5.3 “可持续利用”不等于“可持续发展”
6 我国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概念性框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6.1 我国海洋捕捞业系统及其特征
        6.1.1 海洋捕捞是一个系统
        6.1.2 生态子系统及其特征
        6.1.3 经济子系统及其特征
        6.1.4 社会子系统及其特征
        6.1.5 治理子系统及其特征
    6.2 我国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概念性框架
        6.2.1 明确建构我国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尺度与维度
        6.2.2 明确建构我国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目标
        6.2.3 确定建构我国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各构件(维度)的判据及其指标
        6.2.4 建构我国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其他相关步骤
    6.3 建构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方法论说明:以有关最大可持续产量的指标为例
        6.3.1 概述
        6.3.2 潜在指标及其含义和计量单位
        6.3.3 上述指标与部分指标框架的关系
        6.3.4 上述指标的政策相关性
        6.3.5 与其它指标的关系
        6.3.6 方法论说明和基础定义
    6.4 我国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建构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6.4.1 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基础理论研究亟待加强
        6.4.2 我国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亟待明确
    6.5 我国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建构亟待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
        6.5.1 组织建设
        6.5.2 程序确定
        6.5.3 数据与知识
        6.5.4 宣传和沟通
        6.5.5 能力建设
7 结论与建议
    7.1 本研究形成的基本结论
        7.1.1 国际社会普遍重视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7.1.2 国际社会已就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搭建起基本框架
        7.1.3 国际社会已就海洋捕捞业可持续指标体系开展了诸多研究
        7.1.4 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构仍面临诸多挑战
        7.1.5 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构既是结果也是过程
        7.1.6 国际现有研究提供了诸多启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年总目次(第24卷)(论文参考文献)

  • [1]酶解补中益气丸药渣制备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工艺的研究[D]. 朱国婷. 浙江大学, 2014(08)
  • [2]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D]. 陈丽华. 武汉大学, 2011(08)
  • [3]祁阳县油茶林分结构和质量状况的研究[D]. 陈振文. 湖南农业大学, 2009(S1)
  • [4]野三坡地质公园旅游修订规划的基础研究[D]. 孙秋华.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5]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指标体系研究[D]. 张红智. 中国海洋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2004 中南林业大学学报总目录(第24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