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21世纪建筑发展的主流

智能建筑——21世纪建筑发展的主流

一、智能建筑——21世纪建筑发展的主流(论文文献综述)

袁成成[1](2020)在《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与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正逐渐渗透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正被广泛用于各类现代化新型楼宇中。跟上现代化网络信息发展的潮流,有针对性的运用当下正在迅速发展的信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技术加强楼宇的智能化建设,是促进管委会招商大楼及其附属区域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招商大楼服务能力和现代化层次的关键。因而强化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是开发区管委会适应未来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性环节,是综合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前期整个系统的规划设计对后期的建设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系统而全面的做好这关键的第一步,对开发区管委会未来整体运营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六安开发区管委会招商大楼及附属楼宇智能化重建为研究对象,在经过仔细调研和分析建筑物结构特点及实际需求后,按照现在国家相关标准,对综合安防系统、机房改造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及信息安全系统等进行了规划方案的设计。本文针对开发区管委会智能化建设需求,根据建筑物的工程结构,选择了智能化系统中重要的四方面:综合安防系统、机房改造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本文对这四个建设系统的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设计,并结合实际制订了与其相适应和配套的各项子系统运行管理的规划设计方案。按照现有的行业规范标准,采取先进设计理念对管委大楼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设计,其最终目的是改善六安开发区管委会原有落后的网络和安防系统环境,适应当下和未来信息时代的发展,提高园区安防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并为开发区的智慧园区建设做好铺垫。

张强[2](2020)在《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智慧体育场馆作为体育产业与信息产业相契合的新形态,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突破,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智慧社会、智慧城市和智慧体育的深度融合,推动形成以人为本的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理念与模式,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体育消费新的增长点和推动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呼应着场馆服务业提供更多高品质、多元化、个性化服务的现实需求。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研究假设:在国家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和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宏观背景下,我国体育场馆如何在政府财力有限和现有设施工艺薄弱的状态下,构建新时代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机制,提升其建设标准化、运营数字化、应用人本化水平,实现人与运动、场馆智慧互连。本研究不仅能加深社会各界对智慧体育场馆治理的理解,对于加快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推动智慧体育场馆建设,解决长期困扰场馆运营的根本性痛点,满足消费受众的体验新需求和辅助智慧城市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本文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梳理了发达国家智慧体育场馆的特点并与我国进行了比较分析,阐释了智慧体育场馆的内涵,提出了智慧体育场馆的三层系统模型,探讨了不同类型智慧体育场馆的建设内容,提出了五种实现智慧体育场馆运营的模式,设计了四类场景营销的类型,通过构建智慧体育场馆的指标体系,对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6个省份部分体育场馆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最后提出促进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智慧体育场馆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协同体。从体育场馆发展历程来看,智慧体育场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智能设施的应用形成的先进发展理念,是体育场馆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较之互联网+场馆、智能体育场馆,智慧体育场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其鲜明的特征。智慧体育场馆利用新技术实现人与场馆的感知互联,通过具有认知、判断、应对的智能方式深度整合资源和促进公众运动参与,在体育场馆各个环节实现高效便捷的创新应用,优化体育场馆资源配置。智慧体育场馆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服务系统,其服务体验通过智能化的方式在场馆情境中产生良好的耦合效应,推动场馆全面升级服务形态。从协同管理来看,智慧体育场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智慧体育场馆是以新技术为基础,以追求服务、资源、技术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协调,以信息化、智能化等为典型特征,通过整合体育场馆及相关资源推进服务应用创新,从而实现场馆服务功能的升级优化。(2)研究构建了智慧体育场馆系统框架,在理论研究层面拓展和完善了智慧体育场馆的价值探索。本文分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智慧体育场馆的关联,辨析了智慧体育场馆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界定了智慧体育场馆的定义,阐释了智慧体育场馆的特征、功能与价值、发展目标和关键要素。创新性地提出了智慧体育场馆系统架构,具体由技术层、资源层和应用层共同构成,其中技术层位于系统的底层,包括作为场地基础设施的技术支撑、智能硬件和数据库等;资源层处于系统的中间层,包括智慧运营、资源集成和智慧社会等;应用层处于系统的最顶层,包括新型营销系统、智慧服务和统一应有等。(3)坚持分类指导,统筹设计不同类型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路径。研究认为根据场馆的规模、区位条件和运营特点有所不同,大型智慧体育场馆应建设为城市“地标性”休闲娱乐中心;中小型智慧体育场馆应建设为“区域性”全民健身热力区;全民健身型智慧体育场馆应建设为“节点式”运动健康服务点。从错位发展、技术创新、应用导向、加强合作以及治理转变等角度提出建设策略。以更好地指导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促进智慧体育场馆可持续健康发展。(4)智慧体育场馆运营模式多样,其本质是为了提高场馆公共服务能力、引入市场机制,促进体育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研究认为智慧体育场馆在提高运营能力,优化人力资本、降低能耗成本、实现快速复制等方面优势明显。智慧体育场馆运营包括政府投资运营、企业投资运营、政府特许企业运营、政府主导成立专门机构和场馆协会纽带模式五种模式。智慧体育场馆运营并非一劳永逸,要注意正确认识体育场馆的信息化、加强场馆内部及周边业态联系、分析挖掘场馆数据价值、重视场馆网络运行安全和加强复合型人才引进及培养等问题。提出政府加强财政投入、转变观念推动场馆智慧运营、尽快酝酿场馆智慧运营方案、合理选择智慧场馆运营模式、妥善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等发展策略。(5)根据不同的体育消费需求打造智慧体育场馆场景营销。为尽快摆脱体育场馆收入渠道单一,依赖政府拨款的局面,场馆运营机构需要主动求变,充分利用新技术和跨界思维进行场景营销互换和体育消费链接。研究根据体育场馆与体育产业寻求深度变革的发展目标、用户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炼出注重情绪释放的娱乐型场景、强调寓教于乐的教育型场景、倡导空间差异化的审美型场景和满足精神调剂的移情型场景四类智慧营销的体验场景,以推动体育场馆智慧服务体系和整体功能提档升级。(6)构建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分析评价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诉求。本文通过初步构建指标结构,经过两轮专家意见咨询,形成了 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47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设计了“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与应用研究调查”问卷,以江苏、上海、浙江、广东、湖北、江西6个省份60座体育场馆作为调查对象,从供给侧了解体育场馆的建设期望和诉求,通过IPA分析明确智慧体育场馆应优先改进的项目,提出推广智慧体育场馆的策略。通过以上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政府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国家顶层设计与战略发展规划。(2)强化政策引领,形成政策体系,研制出台《关于促进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制定专项激励政策,制定奖励、补贴和扶持政策。(3)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市场合作,建议将智慧体育场馆改造分期、分段进行分解,适当让渡部分经营权益吸引企业参与场馆智慧化改造与运营。(4)研制相关标准,针对不同类型智慧体育场馆科学编制建设指南以及数据接口标准等规范。(5)因地制宜建设,促进长效运营,划分智慧体育场馆功能版块,有规划、有重点、有策略的确保建设体系、步骤的完整性。(6)盘活人力资源,“引智借脑”从创意、营销等行业选聘人才,“自我造血”对场馆从业人员进行再教育与轮训。

卫福鸿[3](2019)在《价值工程在弱电智能化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以某综合楼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电子和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普及应用,建筑行业出现了一个新的领域——弱电智能化工程。近年来,针对弱电智能化工程的技术应用和项目管理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目前的研究要么偏向于技术应用,要么偏向于项目管理的总体方法研究,对于智能化专业技术和项目管理的结合应用探讨不够。本文从弱电智能化项目典型的“5A”系统入手,应用价值工程原理和分析方法,以实际项目为案例,针对弱电智能化项目中两个典型子系统,应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分析并设计优化方案,实现了弱电智能化技术和工程管理方法的结合,为价值工程在弱电智能化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思路。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对弱电智能化工程的产生背景、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弱电智能化工程的内容和特点进行研究探讨,分析了弱电智能化工程管理与一般安装工程管理的区别,总结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在项目中有别于其他系统的三个主要特点;通过对弱电智能化工程中典型的“5A”系统技术发展的研究,展现了建筑智能化工程主要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当前的应用水平。(2)从价值工程的主要特点、决策程序、研究方法、计算公式和价值提升途径等五个方面,与弱电智能化工程相互结合,为价值工程在弱电智能化工程的应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思路。(3)通过项目案例,详细分析两个典型系统的优化方案,根据价值工程的实际应用过程和获取的量化结果,验证了价值工程方法在弱电智能化项目中应用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4)肯定价值工程理论在弱电智能化项目中的重要作用,思考价值工程理论在应用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方向。本文采用的价值工程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到智能化项目的投资设计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为后续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柳振[4](2019)在《绿色建筑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及网络拥塞控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全面铺开,依靠自主创造力与创新性大力发展智能化是国家的主要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化”的智能建筑需求越来越多,中央控制的使用率也在大幅度提高,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以及能源消耗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人们急切需要一套既能满足衣食住方便,又能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智能控制系统。BACnet协议标准是国际上唯一一种楼宇控制数据网络通信协议标准,本文首先分析BACnet协议标准内容,深入分析数据对象模型、编码规则、应用层服务以及MS/TP(主从令牌)网络协议等内容,结合市场需求,设计一套基于BACnet的智能建筑控制系统,完成系统的监控组态网络并提出对楼宇智能控制网络拥塞控制的改进RED算法-ERED算法,为智能楼宇控制系统提供理论分析依据。本次课题设计主要由主控制器硬件部分、监控界面部分、上位机软件编程部分、网络拥塞控制研究等四个部分组成。系统主控制器采用STM32作为主控芯片,利用PLC编程进行智能楼宇控制设计,其中包括对数字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数据通信模块电路。主控制器主要是解析BACnet协议,对输入输出信号进行采集转换、存储、解析、执行上位机梯形图程序,然后采用RS485总线上传至BACnet上层设备,完成系统的执行动作;上位机梯形图程序通过RS232总线下载及传输给主控制器,监控组态界面完成人机信息交互;网络部分采用MS/TP传输方式,BACnet硬件网关与服务器连接,运用网络拓扑结构验证改进的ERED算法的有效性。系统测试阶段分别对系统硬件部分各个电路模块进行测试,软件部分进行连接调试,运用Wireshark抓包软件分析协议的运行情况,利用监控软件分析监测的效果。经过测试与分析,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完成设计的各项指标参数,实现PLC在线编程功能,网络拥塞问题能够有效解决。本系统稳定性能好,有效的提升控制控制系统的自主研发能力,为社会经济市场带来一定的应用价值。

蔡适然[5](2019)在《绿色智慧建筑的自然维度与可持续性设计策略》文中认为随着“数据革命”时代的到来,未来建筑的技术发展趋势必将随之发生巨变;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下,提升建筑与人、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高效的方式实现并提升建筑的功能需求,是当今建筑发展的主要课题。本文的理论部分在自然维度下定义了绿色智慧建筑的概念,阐述了自然维度下绿色智慧建筑的三大核心表征,对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集群支持下绿色智慧建筑的“绿色智慧综合管控系统”技术路径进行了探究,提出拥有“生命机制”的绿色智慧建筑从人工系统演进为与自然相融合的人因生态系统的可能性,并分类介绍了绿色智慧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策略,辅以案例分析,为绿色智慧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提供了技术路线。本文的实践部分以实际项目盐城市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为例,通过项目设计理念的生成、可持续性设计和性能模拟与建筑设计交互并进的全过程记录,使项目起到绿色智慧建筑示范工程的积极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华鹏敏[6](2020)在《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与调控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群智能建筑平台技术是将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不同学科相融合后应用于建筑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成果,自提出以来因其能够解决传统集中式架构应用于建筑智能化控制存在的各种问题而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群智能建筑平台技术将建筑划分为建筑空间单元和源类设备单元两类,建筑空间单元是与人关系最为密切且为人服务的重要场所,是分布式思想在空间上的重要体现,以建筑空间单元为基本单位的环境调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建筑空间单元内部设备系统众多、调控信息繁杂且不同设备系统、控制回路同时存在于一个空间中,相互之间存在高度耦合,调控难度极大,群智能架构的引入有望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针对群智能建筑平台架构下建筑空间单元环境调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建筑空间单元缺乏统一的标准化信息描述的问题,本文通过一系列调研、汇总、分析的工作,对建筑空间进行分类,并以房间空间为例介绍了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定义及架构、空间物理信息、末端从属设备信息和人员信息的分类提取等研究内容,为以建筑空间单元为基本单位的环境调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针对建筑空间单元环境调控中存在的各类调控设备在控制目标、控制算法、控制策略存在强耦合的问题,本文首先针对热湿环境、空气品质环境、光环境、消防安防系统调控的主要设备分别研究了其本地控制算法,然后研究了以年时间、天时间为边界的各设备协同优化控制策略,最后提出了适于建筑空间单元环境调控应用的变设定值优化控制算法。再次,面向群智能建筑架构下的建筑空间单元环境控制器产品研发需求,研究了支撑控制器开发的关键软硬件技术。最后,将以上研究成果进行集成,实现了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调控示范应用和产品研发示范应用,包括示范项目选址、群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硬件系统设计、设备系统通信调试、软件系统设计等内容。示范应用验证了群智能建筑平台技术在建筑空间智能调控的应用效果。本文的研究内容预期可为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智能调控产品开发、项目实施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对改善建筑人居环境调控效果,促进我国自主研发技术在智慧建筑领域落地的信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康莹[7](2018)在《绿色生态智能化建筑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不断冲突,人类的居住环境日益恶化。这让我们重新自我审视人类居住的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的关系。本文研究的生态智能化绿色建筑是在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建筑的理念背景下提出的,促使人们开始反思是否可以以不违背理想的生活为基础,从根源上解决建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本文在分析绿色生态建筑研究现状的前提下,提出了绿色建筑智能系统的应用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以下几点:(1)首先是在绿色生态建筑中的体系中加入智能化系统的理论,并在绿色建筑中的进行应用研究。对生态智能建筑应用的主要能源进行分析,总结并抉择出影响生态智能化的建筑因素。(2)介绍了智能化系统在绿色生态建筑中的应用,从绿色生态智能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上强调了绿色生态化建筑和智能控制相结合的必要性。同时对绿色建筑智能化维护系统和生态智能化采暖系统都做出了相应的介绍。通过不同采暖方式在生态楼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从绿色环保、经济性、实用性和智能性方面来解析地源热泵、电热膜采暖和普通采暖三种供暖方式的特点。为本文接下来在实际生态楼项目中的应用与实现给出了指导意见。(3)以生态节能实验楼项目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生态实验楼项目的工程概况,并进一步进行可行性设计、规划,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重点将遮阳智能化监控系统与中水处理系统、太阳能控制系统、太阳能-地热泵供热智能系统和低温辐射供暖系统在实验楼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对应用中的相关参数进行了设计,为绿色节能智能实验楼真正实现节能目标提供了有利的保障。(4)针对于实际项目,使用地源热泵太阳能供暖系统和低温辐射电热膜(低碳)装置以及温度传感器通过直接数字控制系统来实现智能化控制室内温度,将智能化控制集成系统应用到绿色生态建筑来实现该楼的智能化管理。利用太阳能光伏组件(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系统(风能)产生电力,基本实现生态楼内“零能耗”的使用效果。(5)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对于现代建筑来说,必须从传统的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变成为现代的高效绿色节能,这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绿色建筑进行运营管理的部分纳入到集成控制系统中,增强能耗分项计量与能耗分析、管理等功能,以“绿色”作为目的、以“智能”当作手段,节约能源、降低资源消耗避免浪费减少污染,是建筑智能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经之路。

张辛,张庆阳[8](2017)在《国外智能建筑探究及案例(上)》文中研究表明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关系密切,智能建筑是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绿色建筑是智能建筑的载体和目标。国际上至今对智能建筑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欧洲的定义为:创造一种可以使住户有最大效益环境的建筑,同时该建筑可以使之有效地管理资源,而在硬件和设备方面的寿命成本最低。我国建筑业普遍认同的定义为:智能建筑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设

李有芳[9](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美学思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探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建筑美学理论,以及对当代中国建筑美学体系的研究,在当前建筑界的理论探索热潮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科学价值。在建筑创作中结合建筑美学的知识体系,可以使建筑作品更重视人文特性,从而创造出全面满足人类物质与精神需要,并使其得以充分领悟自身存在价值的生活天地,具有提升中国建筑师市场竞争力的战略意义和科学价值。近年来我国研究建筑美学的热潮正在兴起,但真正意义上的建筑美学研究尚处于起步和初创阶段。目前我国的建筑美学研究,还主要着眼于对建筑个体的审美描述,而对美的本质以及影响美的相关因素、对建筑审美的标准等问题尚停留在探索阶段,从而离建构属于我国的完善的建筑美学理论体系还有一定的距离。本文希望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美学思潮的归纳、演绎,总结出在当前这个文化错综复杂的发展时期,我国建筑理论的一些特征和发展趋势,以助于建立更加完善和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美学理论体系。本文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美学的背景和本体论的研究。通过对影响中国建筑美学发展的客观因素(经济基础、意识形态与审美认知)与主观因素(改革开放之前建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脉络)进行回顾总结;对原生形态的美学观(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次生形态的美学观(西方主流美学观的吸纳)、再生形态的美学观做全面的分析,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为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美学思潮的纵向研究,从时间上理清了主要美学思潮和主要建筑创作思潮的脉络,总结出建筑美学的特征。第三部分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美学思潮的横向研究。从近代建筑美学理论的影响、现代建筑美学理论的吸纳、建筑技术美学理论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美学理论体系这四个方面,论述了由此产生的九项建筑美学思潮,初步构架出当代中国建筑美学理论体系的模型。通过“模糊论”、“分形论”、“系统论”,对新兴的、实验性的建筑美学思潮做出了建构。

林山驰[10](2013)在《HJ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必将带动智能建筑、智慧城市的迅猛发展,为创造高效、舒适、节能和环保的先进的城市建设提供了广阔的技术和服务发展空间。HJ公司作为建筑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中的佼佼者,应适时抓住机遇、把握趋势,调整和制定适合公司发展的战略。这对转型中HJ公司的生存、发展和繁荣至关重要。本论文基于战略管理理论,采用PEST模型、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等战略分析方法,研究HJ公司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分析HJ公司的优势及劣势,以及所面临环境的机会和威胁。通过确定HJ公司总体战略目标,制定HJ公司建筑智能化业务竞争战略,并提出有效的实施策略,引导HJ公司提高经营业绩,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从外部环境分析,研究发现:宏观经济和建筑智能化市场不断发展,市场要求更趋向多元化和综合化,建筑智能化市场前景十分乐观;高度集成化与可持续发展技术成为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长远大方向;节能、环保和智慧城市政策主导建筑智能化行业未来发展;行业内竞争日趋激烈,产业集中度逐渐提高。运用SWOT分析框架分析,HJ公司优势包括:资质全面,覆盖范围广泛;产业集中度高,支柱业务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综合优势强;工程化研究和产业化能力凸显;专业技术团队配置合理全面,组织忠诚度高;管理上分支机构有助本地化服务。HJ公司劣势包括:个别专业资质有提高空间;客户管理和营销体系薄弱;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市场转化能力不足;现代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提出了HJ公司的战略选择:以技术研发为核心,将HJ公司打造为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最佳服务商,构建基于智慧城市的增长型综合发展战略,以智能建筑和智能家居技术服务为切入点,进行业务提升,推进智慧城市应用技术和产品研发。具体实施策略包括:首先,变革管理模式,优化组织架构,提升组织能力及相应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其次,加大研发力度,通过产品技术创新获得长期利润增长点;建立建筑智能化集成技术平台,构造智慧城市应用的核心优势;同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断提升品牌形象。第三,加强市场营销,同时联合内外部优势资源建立广泛联盟,等等。最后,本研究构建了符合HJ公司情况的战略实施的风险控制体系,以确保HJ公司战略的有效实施。

二、智能建筑——21世纪建筑发展的主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智能建筑——21世纪建筑发展的主流(论文提纲范文)

(1)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项目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系统工程要求及相关概念
    2.1 相关概念
        2.1.1 智能化
        2.1.2 智能建筑
        2.1.3 云技术
        2.1.4 物联网
    2.2 开发区管委会办公楼宇智能化总述及整体要求
        2.2.1 项目概况和目标
        2.2.2 系统工程整体要求
    2.3 设计依据
第三章 系统设计研究
    3.1 综合安防系统设计
        3.1.1 现状分析
        3.1.2 系统概述
        3.1.3 设计原则
        3.1.4 系统功能需求
        3.1.5 应用场景设计
        3.1.6 系统部署设计
    3.2 机房改造系统设计
        3.2.1 机房现状
        3.2.2 系统概述
        3.2.3 设计原则
        3.2.4 机房环境需求
        3.2.5 机房部署设计
        3.2.6 系统功能设计
    3.3 线路及网络改造
        3.3.1 子系统介绍
        3.3.2 管委会综合布线系统
    3.4 网络安全
        3.4.1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3.4.2 安全组件
第四章 智能化系统升级改造的困难性和解决措施
    4.1 困难性
    4.2 拟解决的办法与措施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2)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内智慧体育场馆研究现状
        1.3.2 国外智慧体育场馆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的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的框架结构
        1.4.2 创新之处
    1.5 研究对象、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体育场馆相关概念
        2.1.2 体育场馆信息化
        2.1.3 互联网+场馆
        2.1.4 智能体育场馆
        2.1.5 智慧体育场馆
        2.1.6 场景营销
    2.2 理论基础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整体性治理理论
        2.2.3 体验经济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中外智慧体育场馆发展比较分析研究
    3.1 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现状
        3.1.1 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总体情况
        3.1.2 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现实困境
        3.1.3 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制约因素
    3.2 我国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趋势探析
    3.3 国外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经验借鉴
        3.3.1 美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经验分析
        3.3.2 英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经验分析
        3.3.3 荷兰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经验分析
        3.3.4 日本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经验分析
    3.4 中外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比较分析
        3.4.1 智慧体育场馆的主导方式比较
        3.4.2 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对象比较
        3.4.3 智慧体育场馆的设施改造比较
        3.4.4 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目标比较
        3.4.5 智慧体育场馆的验收评估比较
    3.5 国外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启示
4 智慧体育场馆系统构建研究
    4.1 智慧体育场馆的内涵
        4.1.1 智慧体育场馆的特征
        4.1.2 智慧体育场馆的功能与价值
    4.2 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目标
    4.3 智慧体育场馆的关键要素
        4.3.1 服务主体要素
        4.3.2 服务本体要素
        4.3.3 服务客体要素
        4.3.4 信息空间要素
        4.3.5 技术应用要素
    4.4 智慧体育场馆系统的基本架构
        4.4.1 智慧体育场馆系统的理论机理
        4.4.2 智慧体育场馆系统的基本架构
    4.5 智慧体育场馆的动力机制
        4.5.1 内部动力
        4.5.2 外部动力
        4.5.3 动力机制
5 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分析研究
    5.1 大型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分析
        5.1.1 建设目标
        5.1.2 建设思路
        5.1.3 关注重点
        5.1.4 建设内容
    5.2 中小型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分析
        5.2.1 建设目标
        5.2.2 建设思路
        5.2.3 关注重点
        5.2.4 建设内容
    5.3 全民健身型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分析
        5.3.1 建设目标
        5.3.2 建设思路
        5.3.3 关注重点
        5.3.4 建设内容
    5.4 推进智慧体育场馆建设的策略
6 智慧体育场馆运营分析研究
    6.1 智慧体育场馆运营的本质
    6.2 智慧体育场馆运营的优势
    6.3 智慧体育场馆的运营实现路径
        6.3.1 政府投资运营模式
        6.3.2 企业投资运营模式
        6.3.3 政府特许企业运营模式
        6.3.4 政府主导成立专门机构模式
        6.3.5 场馆协会纽带模式
    6.4 智慧体育场馆运营应注意的问题
        6.4.1 正确认识体育场馆信息化
        6.4.2 场馆智慧运营需在规划阶段考虑
        6.4.3 注意加强场馆内部及周边业态联系
        6.4.4 充分挖掘和分析场馆数据价值
        6.4.5 重视场馆网络运行安全保障
        6.4.6 加强技术与管理型人才引进及培养
    6.5 智慧体育场馆运营的典型案例分析——以浙江黄龙体育中心为例
        6.5.1 黄龙体育中心的基本情况
        6.5.2 黄龙体育中心智慧化改革的背景
        6.5.3 黄龙体育中心智慧运营的特点
        6.5.4 黄龙体育中心智慧运营的启示
    6.6 推进智慧体育场馆运营的策略
7 智慧体育场馆场景营销分析研究
    7.1 体育场馆服务营销现状
        7.1.1 场馆营销意识亟待加强
        7.1.2 用户营销需求把握不准
        7.1.3 场馆营销模式较为单一
        7.1.4 服务营销品牌特色不强
        7.1.5 市场营销保障机制不足
    7.2 信息技术对场馆营销的影响
        7.2.1 智能终端改变体育消费习惯
        7.2.2 移动网络改善场馆交易方式
        7.2.3 在线推送延伸刺激多元消费
    7.3 智慧体育场馆场景营销的作用
        7.3.1 场景营销连接用户消费轨迹
        7.3.2 信息技术助力识别潜在市场
        7.3.3 用户获得沉浸式体验效果
        7.3.4 实现多维度场景消费创新
    7.4 智慧体育场馆的场景营销路径
        7.4.1 注重场景营销体验的本质
        7.4.2 跨界思维的创新模式选择
        7.4.3 场馆场景营销的主要类型
    7.5 智慧体育场馆的场景营销策略
8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分析研究
    8.1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构建
        8.1.1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构建的内涵
        8.1.2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8.1.3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8.1.4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
        8.1.5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8.1.6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的确立
    8.2 智慧体育场馆评价分析研究
        8.2.1 “重要性”评价结果
        8.2.2 “表现性”评价结果
        8.2.3 IPA分析评价结果与讨论
        8.2.4 总结
    8.3 推广智慧体育场馆的策略
9 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9.1 结论
    9.2 建议
    9.3 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9.3.1 研究的局限
        9.3.2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智慧体育场馆初选指标体系专家咨询表
    附录2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
    附录3 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及应用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4 问卷效度专家评价表
    附录5 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及应用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6 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及应用研究场馆—运营机构访谈提纲
    附录7 访谈人员名录
    附录8 专家成员构成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价值工程在弱电智能化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以某综合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利于理清智能化工程管理的特点
        1.2.2 有利于控制弱电智能化项目进度和成本目标
        1.2.3 有利于控制弱电智能化项目风险
    1.3 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现状
        1.3.1 弱电智能化项目在国外的研究发展现状
        1.3.2 弱电智能化项目在国内的研究发展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弱电智能化工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1 弱电智能化工程的主要内容
        2.1.1 弱电智能化工程的内容划分
        2.1.2 弱电智能化的功能系统划分
    2.2 弱电智能化工程管理和一般安装工程管理的差异
        2.2.1 质量管理的差异
        2.2.2 进度管理的差异
        2.2.3 成本管理的差异
    2.3 弱电智能化工程的特点分析
        2.3.1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项目中处于从属地位
        2.3.2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项目中的技术含量最高
        2.3.3 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新技术应用和更新快
第三章 价值工程在弱电智能化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1 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特点
        3.1.1 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
        3.1.2 价值工程在弱电智能化工程中应用的特点分析
    3.2 价值工程应用于弱电智能化工程中的典型决策程序
        3.2.1 价值工程的基本工作程序
        3.2.2 价值工程在弱电智能化工程多方案选优中的工作程序
        3.2.3 价值工程在弱电智能化方案优化中的工作程序
    3.3 价值工程各阶段的典型研究方法在弱电智能化工程中的应用
        3.3.1 准备阶段选择对象的典型方法
        3.3.2 分析阶段选功能整理和成本分析的典型方法
        3.3.3 创新阶段方案创新和评价的典型方法
        3.3.4 实施阶段的四落实法
    3.4 价值工程中各参数的计算方法
        3.4.1 功能系数的计算
        3.4.2 成本系数的计算
        3.4.3 价值系数的计算
        3.4.4 目标成本的计算
        3.4.5 成本降低额的计算
    3.5 弱电智能化工程提高价值的途径
第四章 价值工程应用案例分析
    4.1 SA系统综合安防监控子系统全数字化升级
        4.1.1 系统升级的基本情况
        4.1.2 价值工程的应用过程
        4.1.3 创新阶段对系统升级方案评审结果的调整和确认
    4.2 CA系统中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成本优化调整
        4.2.1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情况
        4.2.2 价值工程的应用过程
        4.2.3 创新阶段对成本降低方案的调整
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
    5.1 结论
    5.2 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4)绿色建筑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及网络拥塞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智能建筑控制系统简介
    §1.3 BACnet楼宇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1.3.1 国外楼宇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1.3.2 国内楼宇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BACnet协议标准及系统理论研究
    §2.1 BACnet协议标准
        §2.1.1 BACnet协议体系结构
        §2.1.2 BACnet对象数据模型
        §2.1.3 BACnet/IP协议报文
        §2.1.4 BACnet编码规则
        §2.1.5 BACnet应用层
        §2.1.6 MS/TP网络协议
    §2.2 网络中的拥塞控制
    §2.3 BACnet智能控制系统
        §2.3.1 BACnet系统控制结构
        §2.3.2 BACnet控制器设计分析
    §2.4 本章总结
第三章 智能建筑系统网络拥塞控制算法研究
    §3.1 改进RED算法实现拥塞控制
    §3.2 改进RED算法拥塞控制仿真
        §3.2.1 ERED算法与RED算法对比
        §3.2.2 ERED算法功能模块
    §3.3 本章总结
第四章 BACnet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4.1 系统硬件整体结构设计
    §4.2 控制器硬件模块电路设计
        §4.2.1 微处理器的晶振模块
        §4.2.2 系统电源电压模块
        §4.2.3 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
        §4.2.4 数字量输入模块
        §4.2.5 数字量输出模块
        §4.2.6 数据通信模块
        §4.2.7 网络接口选型
    §4.3 BACnet MS/TP硬件网关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BACnet智能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5.1 控制系统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
    §5.2 控制系统下位机控制软件设计
        §5.2.1 控制器软件设计
        §5.2.2 BACnet通信的软件设计
        §5.2.3 PLC与控制器通信设计
        §5.2.4 网络拥塞算法软件设计
    §5.3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智能控制系统的测试与分析
    §6.1 控制系统设备及测试环境
    §6.2 控制电路部分测试
        §6.2.1 主控制器测试
        §6.2.2 通信电路测试
    §6.3 PLC连接通信部分测试
    §6.4 控制器功能测试
        §6.4.1 数据接发测试
        §6.4.2 控制器稳定性测试
    §6.5 网络拥塞控制测试
    §6.6 本章总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

(5)绿色智慧建筑的自然维度与可持续性设计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缘起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辨析
        1.2.1 绿色智慧建筑
        1.2.2 自然维度
        1.2.3 可持续性设计
    1.3 相关研究概论
        1.3.1 “绿色建筑”与“智慧建筑”的发展历程
        1.3.1.1 “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
        1.3.1.2 “智慧建筑”的发展历程
        1.3.2 “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发展对智慧建筑与绿色建筑发展的影响
        1.3.3 将智慧建筑与绿色建筑相结合的探索
        1.3.4 生态建筑学基础上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1.4 核心技术支持
        1.4.1 人工智能
        1.4.2 云计算
        1.4.3 物联网结合传感技术与识别技术
        1.4.4 BIM
        1.4.5 新能源技术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阅读和分析
        1.5.2 案例研究
        1.5.3 跨学科融合
        1.5.4 项目实践支撑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绿色智慧建筑的三大核心表征与其自然维度诠释
    2.1 柔性结构
        2.1.1 “开放建筑”理论
        2.1.2 建筑“寿命层级”理论
        2.1.2.1 场所
        2.1.2.2 结构
        2.1.2.3 表皮
        2.1.2.4 功能
        2.1.2.5 内设
        2.1.3 “柔性结构”的长效性与可持续性
        2.1.3.1 柔性结构的“长效性”
        2.1.3.2 柔性结构的“可持续性”
    2.2 生命体
        2.2.1 绿色智慧建筑综合管控系统的架构
        2.2.1.1 “眼”:绿色智慧建筑的“感知层”
        2.2.1.2 “脑”:绿色智慧建筑的“中枢层”
        2.2.1.3 “手”:绿色智慧建筑的“应用层”
        2.2.1.4 “眼——脑——手”结合的高度仿神经系统信息传递方式
        2.2.2 “传统建筑——智能建筑——智慧建筑”的“进化”历程
    2.3 人因生态系统
        2.3.1 绿色智慧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流方式的转变
        2.3.2 绿色智慧建筑在自然环境中角色的转变
        2.3.3 “智慧建筑——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的人因生态系统的建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绿色智慧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策略
    3.1 空间调节理论指导下的建筑被动式调控设计策略
        3.1.1 适应性体形
        3.1.1.1 风性能调控形体
        3.1.1.2 热性能调控形体
        3.1.1.3 热压竖井
        3.1.1.4 空间气候梯度
        3.1.2 交互式表皮
        3.1.2.1 光热平衡遮阳
        3.1.2.2 被动式气候调节腔/层
        3.1.2.3 热质动态调蓄
        3.1.2.4 生态介质表皮(立体绿化)
        3.1.3 案例分析:贵州清控人居科技示范楼
        3.1.3.1 项目简介
        3.1.3.2 可持续设计策略
    3.2 装配化可调适长效结构
        3.2.1 以“SI体系”为基础的装配化可调适长效结构
        3.2.2 “互联网+柔性结构”的可变住宅体系模式探究
        3.2.3 案例分析:NEST下一代可持续建筑技术实验楼
        3.2.3.1 项目简介
        3.2.3.2 NEST相关支撑项目
        3.2.3.3 NEST的 “主心骨”
        3.2.3.4 NEST的可变功能模块
    3.3 建筑节能与建筑产能
        3.3.1 建筑节能
        3.3.1.1 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
        3.3.1.2 光导照明技术与智能照明系统
        3.3.1.3 对水资源的利用
        3.3.2 建筑产能
        3.3.2.1 对光能的利用——光电系统
        3.3.2.2 对动能的利用——风力发电与水力发电系统
        3.3.3 热电联产系统
    3.4 绿色智慧建筑综合管控系统
        3.4.1 绿色智慧建筑综合管控系统的建筑全生命周期运作设想
        3.4.1.1 策划设计阶段
        3.4.1.2 施工建造阶段
        3.4.1.3 运营维护阶段
        3.4.1.4 回收降解阶段
        3.4.2 绿色智慧建筑综合管控系统的组成
        3.4.2.1 高度集成的设备管控系统
        3.4.2.2 建筑产能与能源监控系统
        3.4.2.3 交互式用户使用系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项目实践:盐城市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
    4.1 项目简介
        4.1.1 项目概况
        4.1.2 设计理念
        4.1.2.1 “可学习”
        4.1.2.2 “会学习”
        4.1.2.3 “享受学习”
        4.1.3 技术图纸
    4.2 可持续性设计策略
        4.2.1 适应性体形
        4.2.1.1 能量体形效率与空间气候梯度
        4.2.1.2 “负形体”——热压竖井
        4.2.2 交互式表皮
        4.2.2.1 被动式气候调节腔/层
        4.2.2.2 “蚁穴”通风系统
        4.2.2.3 生态介质表皮
        4.2.3 建筑节能与建筑产能
        4.2.3.1 建筑节能:地源热泵系统
        4.2.3.2 建筑产能:光伏建筑一体化
    4.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与调控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1 智能建筑发展趋势
        1.2.2 群智能建筑平台概述
        1.2.3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控制场景分析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群体智能理论研究及应用
        1.3.2 建筑空间环境调控方法研究进展
        1.3.3 建筑人员和安全调控方法研究进展
        1.3.4 建筑空间调控的分布式控制方法和技术
    1.4 建筑空间单元智能控制动态分析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研究
    2.1 建筑空间概述
    2.2 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描述
        2.2.1 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定义
        2.2.2 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架构
    2.3 建筑空间物理信息词条研究
    2.4 末端从属设备信息词条研究
        2.4.1 设备系统分类及公共信息词条提取
        2.4.2 热环境调控设备
        2.4.3 空气品质环境调控设备
        2.4.4 光环境调控设备
        2.4.5 消防安防设备
        2.4.6 能源计量设备
    2.5 人员信息词条研究
    2.6 本章小结
3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环境调控算法研究
    3.1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环境调控需求分析
        3.1.1 本地控制回路独立调控需求分析
        3.1.2 本地控制回路间协同调控需求分析
        3.1.3 设定值优化调控需求分析
    3.2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本地控制回路算法研究
        3.2.1 热湿环境本地控制回路算法研究
        3.2.2 空气品质环境本地控制回路算法研究
        3.2.3 光环境本地控制回路算法研究
        3.2.4 消防安防系统本地控制回路算法研究
    3.3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本地控制回路优化调控策略研究
        3.3.1 季节优化调控策略
        3.3.2 工作时间优化调控策略
    3.4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变设定值优化调控算法研究
        3.4.1 单个建筑空间单元变设定值优化算法
        3.4.2 多建筑空间单元变设定值优化算法
    3.5 本章小结
4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环境控制器软硬件技术
    4.1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环境控制器关键技术分析
    4.2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环境控制器设计开发需求
    4.3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环境控制器关键硬件技术
        4.3.1 控制模块硬件设计
        4.3.2 WiFi模块硬件设计
    4.4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环境控制器关键软件技术
        4.4.1 控制模块算法程序设计
        4.4.2 WiFi模块通信程序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调控示范应用
    5.1 示范项目概况及方案设计
        5.1.1 项目概况
        5.1.2 群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5.2 示范项目硬件系统设计
        5.2.1 CPN选型与布置
        5.2.2 群智能调控设备选型与布置
        5.2.3 传感器设备选型与布置
    5.3 示范项目设备通信及调试
        5.3.1 CPN通信及调试
        5.3.2 CPN与群智能设备通信及调试
        5.3.3 CPN与传感器通信及调试
    5.4 示范项目软件系统设计
        5.4.1 调控系统界面设计
        5.4.2 本地控制回路算法及实现
        5.4.3 变设定值算法及APP开发
    5.5 建筑空间单元控制器产品研发示范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
附录 B 建筑空间单元环境调控方法程序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绿色生态智能化建筑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绿色生态建筑研究的现状
        1.2.1 国际研究现状
        1.2.2 我国发展现状
    1.3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绿色生态建筑的智能化技术理论依据
    2.1 绿色生态建筑的智能化概念的提出
        2.1.1 绿色建筑的概述
        2.1.2 绿色生态建筑的智能化
    2.2 绿色生态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的主要能源
        2.2.1 太阳能在绿色智能建筑中应用
        2.2.2 地热能在绿色智能建筑中应用
        2.2.3 雨水利用在绿色智能建筑中应用
        2.2.4 风能发电系统在绿色智能建筑中应用
    2.3 绿色生态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控制方法
    2.4 绿色建筑的智能化系统的构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化系统在绿色生态建筑中的应用
    3.1 建筑智能化控制系统
        3.1.1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功能
        3.1.2 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系统集成
    3.2 绿色建筑智能化维护系统
        3.2.1 智能化遮阳系统概述与构造
        3.2.2 智能化遮阳系统的分类
    3.3 生态智能化采暖系统
        3.3.1 常见采暖方式的比较
        3.3.2 地源热泵与太阳能系统供暖的方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绿色节能生态实验楼项目的应用研究
    4.1 生态节能实验楼的简介
        4.1.1 工程概况
        4.1.2 技术节能目标及特点
    4.2 生态智能化系统在实验楼中的应用
        4.2.1 遮阳智能化监控系统与中水处理系统
        4.2.2 太阳能控制系统
        4.2.3 太阳能-地源热泵供热复合系统
        4.2.4 低温辐射供暖系统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DDC的绿色建筑智能化的实现
    5.1 DDC控制系统中控制点的布置
        5.1.1 DDC控制系统
        5.1.2 DDC控制点的设置
    5.2 生态实验楼智能控制系统策略
        5.2.1 绿色建筑楼宇自控系统
        5.2.2 智能监测系统
        5.2.3 其他智能控制系统
    5.3 绿色生态智能化建筑的实现
        5.3.1 生态实验楼外智能围护设计实现
        5.3.2 太阳能-地源热泵供热复合系统的设计实现
        5.3.3 基于PLC控制的中水处理系统
        5.3.4 基于DDC的绿色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国外智能建筑探究及案例(上)(论文提纲范文)

美国:世界上最先出现智能建筑的国家
    发展智能建筑的主要框架
        美国对智能建筑的定义
        国家高度重视智能建筑
        建筑智能从政府做起
    加强节能技术研究
    案例:世界上第一个智能建筑—“都市办公大楼”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美学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提出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美学与建筑美学
        1.2.2 建筑理论与建筑美学
        1.2.3 改革开放的时间特性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美学的发展背景及哲学观念
    2.1 发展背景
        2.1.1 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
        2.1.1.1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2.1.1.2 意识形态与审美冲突
        2.1.2 审美认知的改变
        2.1.2.1 审美认知
        2.1.2.2 审美变异
        2.1.2.3 技术与审美
        2.1.3 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转型
        2.1.3.1 “国际样式”与“现代建筑运动”
        2.1.3.2 民族性与创造性
        2.1.3.3 第一次创作高潮
        2.1.4 国内建筑理论研究的兴起和扩大
        2.1.4.1 三次美学研究热潮
        2.1.4.2 经典建筑理论形成
        2.1.4.3 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2.1.4.4 “中国固有式”
    2.2 本体论的探索
        2.2.1 原生形态美学观:对中国传统思想的传承
        2.2.1.1 “礼乐齐鸣”的美学观
        2.2.1.2 “天人合一”的美学观
        2.2.2 次生形态美学观:对西方美学观念的吸纳
        2.2.2.1 现代与后现代
        2.2.2.2 四种倾向
        2.2.2.3 重构与多元
        2.2.3 再生形态的美学观
        2.2.3.1 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2.2.3.2 生命活力的意境美学观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美学的时间架构
    3.1 初期的积极探求(1978-1989)
        3.1.1 转型中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3.1.1.1 经济政治体制
        3.1.1.2 建筑体制与会议
        3.1.2 建筑美学理论的引进、创新与继承
        3.1.2.1 辩证的继承
        3.1.2.2 理性的引进
        3.1.2.3 积极的创新
        3.1.3 建筑创作实践
        3.1.3.1 现代主义再萌芽
        3.1.3.2 民族性与兼容性
        3.1.3.3 地域美学的追求
    3.2 世纪之交的蓬勃发展(1990-2000)
        3.2.1 基本层面与审美变异
        3.2.1.1 经济带动建设热潮
        3.2.1.2 审美观念的异化
        3.2.2 建筑美学理论研究
        3.2.2.1 多层次的建筑美学研究
        3.2.2.2 建筑理论研究
        3.2.3 繁荣的创作实践
        3.2.3.1 与国际风格接轨
        3.2.3.2 生态建筑美学的萌芽
        3.2.3.3 文化观与地域建筑美学
    3.3 新世纪之后的反思与创新(2001-2012)
        3.3.1 理论与实践研究情况
        3.3.2 全球化
        3.3.3 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美学研究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美学特征
    4.1 传承性
        4.1.1 实用特征
        4.1.1.1 功能的实用性
        4.1.1.2 “美”的物质实用特征
        4.1.1.3 “美”的精神实用特征
        4.1.2 审美特征
        4.1.2.1 建筑艺术的必要属性
        4.1.2.2 表现性和形式美
        4.1.3 民族特征
        4.1.3.1 民族性的根源
        4.1.3.2 民族性的必要性
    4.2 同步性
        4.2.1 技术特征
        4.2.1.1 新现代主义的技术性美学特征
        4.2.1.2 新技术与新材料下的建筑革命
        4.2.2 空间的特征
        4.2.2.1 “时空性”的空间体验
        4.2.2.2 富于“生命节奏”的空间意识
        4.2.3 环境特征
        4.2.3.1 多重环境层次
        4.2.3.2 环境观的发展
        4.2.3.3 “全境界”的美学追求
    4.3 时代性
        4.3.1 和谐共生的特征
        4.3.1.1 狭义与广义的和谐共生
        4.3.1.2 有机的建筑美学观
        4.3.1.3 意境与环境
        4.3.2 多元的特征
        4.3.2.1 趋同与多元
        4.3.2.2 “和而不同”
        4.3.2.3 传承与创新
        4.3.3 实验的特征
        4.3.3.1 先锋性和批判性
        4.3.3.2 中国实验性建筑
        4.3.3.3 新精神与新思维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美学理论架构
    5.1 理论架构
    5.2 近代建筑美学理论的影响
        5.2.1 新古典主义建筑美学
        5.2.1.1 新古典主义的美学特征
        5.2.1.2 中国的第一次新古典主义热潮
        5.2.1.3 第二次新古典主义热潮与“欧陆风”
        5.2.1.4 “欧陆风”的美学特点与类型
        5.2.2 新民族主义建筑美学
        5.2.2.1 走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5.2.2.2 民族形式的“古典复兴”
        5.2.2.3 流派与审美追求
    5.3 现代建筑美学理论的吸纳
        5.3.1 新表现主义建筑美学
        5.3.1.1 表现主义与新表现主义
        5.3.1.2 对情感的关注
        5.3.1.3 塑形建筑
        5.3.2 新地域主义建筑美学
        5.3.2.1 地域性、地域主义与新地域主义
        5.3.2.2 批判与重构
        5.3.2.3 文化内涵与场所精神
        5.3.3 反形式主义建筑美学
        5.3.3.1 什么是“美”
        5.3.3.2 非理性的追求与理性的过程
        5.3.3.3 非线性的思维与审美软化
        5.3.3.4 创作手法
        5.3.3.5 解构与反构成
        5.3.3.6 “反形式”在中国的消融
    5.4 建筑技术美学理论体系
        5.4.1 建筑技术美学
        5.4.1.1 技术哲学与技术美学
        5.4.1.2 发展与特点
        5.4.1.3 研究情况
        5.4.2 高技建筑美学
        5.4.2.1 产生与演变
        5.4.2.2 理性化审美
        5.4.2.3 结构化审美
        5.4.2.4 共生化审美
        5.4.2.5 高技乡土
        5.4.3 信息建筑美学
        5.4.3.1 哲学内涵与审美规律
        5.4.3.2 审美特征
        5.4.3.3 智能空间建筑美学
    5.5 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美学理论体系
        5.5.1 当代存在论美学观
        5.5.1.1 存在主义美学
        5.5.1.2 “主体间性”的理论内涵
        5.5.1.3 “人”的重新定位
        5.5.2 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美学
        5.5.2.1 可持续发展观
        5.5.2.2 可持续、生态、绿色
        5.5.3 生态建筑美学
        5.5.3.1 美学范畴
        5.5.3.2 生态建筑释义
        5.5.3.3 整体系统观
        5.5.3.4 体验观
        5.5.3.5 城市观
        5.5.4 绿色建筑美学
        5.5.4.1 稳态学与绿色美学
        5.5.4.2 定义、准则与方法
        5.5.4.3 五大特性
        5.5.4.4 绿色智能建筑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美学新思维
    6.1 “模糊”的建筑美学观
        6.1.1 模糊论与模糊美学
        6.1.2 “模糊”的建筑美学
    6.2 “分形”的的建筑美学观
        6.2.1 建筑美学的分形论
        6.2.2 建筑、园林与城市
第七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美学的挑战与展望
    7.1 全球化下美学理论的发展趋势
    7.2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美学体系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HJ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企业战略相关概念
        1.2.2 企业战略管理过程
        1.2.3 企业战略层次
        1.2.4 本文所用分析理论和工具
    1.3 研究目标、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过程
第二章 HJ 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2.1 宏观环境分析
        2.1.1 政治环境分析
        2.1.2 经济环境分析
        2.1.3 社会环境分析
        2.1.4 科技环境分析
    2.2 行业环境分析
        2.2.1 智慧城市与智能建筑关系分析
        2.2.2 国际建筑智能化行业现状及趋势
        2.2.3 我国建筑智能化行业现状及趋势
        2.2.4 五种竞争力量分析
        2.2.5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HJ 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3.1 HJ公司概况
    3.2 组织架构
    3.3 人力资源
    3.4 产品和服务
        3.4.1 产品
        3.4.2 服务
    3.5 科研能力
    3.6 市场营销
    3.7 经营管理
        3.7.1 经营管理策略
        3.7.2 主要业务营业额及主营业务利润情况
    3.8 财务能力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J 公司的 SWOT 分析及战略选择
    4.1 外部机会与威胁分析
        4.1.1 机会分析
        4.1.2 威胁分析
    4.2 内部优势与劣势分析
        4.2.1 优势分析
        4.2.2 劣势分析
    4.3 HJ公司SWOT矩阵分析
    4.4 HJ公司的宗旨和发展思路
        4.4.1 HJ公司宗旨和价值观
        4.4.2 HJ公司战略发展思路
    4.5 HJ公司的发展战略定位和目标
        4.5.1 HJ公司的战略框架
        4.5.2 HJ公司的战略定位
        4.5.3 HJ公司的战略目标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HJ 公司战略的实施
    5.1 调整组织结构
    5.2 加强市场营销
    5.3 加大研发力度
    5.4 展开财务融资
    5.5 优化人力资源
    5.6 整合资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战略实施的风险控制
    6.1 HJ公司战略实施的风险
    6.2 HJ公司战略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智能建筑——21世纪建筑发展的主流(论文参考文献)

  • [1]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与研究[D]. 袁成成.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2]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与应用研究[D]. 张强. 苏州大学, 2020(06)
  • [3]价值工程在弱电智能化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以某综合楼为例[D]. 卫福鸿. 安徽建筑大学, 2019(04)
  • [4]绿色建筑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及网络拥塞控制研究[D]. 柳振.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5]绿色智慧建筑的自然维度与可持续性设计策略[D]. 蔡适然. 东南大学, 2019(05)
  • [6]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与调控应用[D]. 华鹏敏.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7]绿色生态智能化建筑的应用研究[D]. 康莹. 沈阳建筑大学, 2018(01)
  • [8]国外智能建筑探究及案例(上)[J]. 张辛,张庆阳. 建筑, 2017(12)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美学思潮研究[D]. 李有芳. 天津大学, 2014(05)
  • [10]HJ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林山驰.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6)

标签:;  ;  ;  ;  ;  

智能建筑——21世纪建筑发展的主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