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的医源性扩散及其预防

恶性肿瘤的医源性扩散及其预防

一、恶性肿瘤医源性扩散及其预防(论文文献综述)

胡轶,肖阳,尹雯,张卫明,史小武,赵苏[1](2021)在《经硬质支气管镜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气管-食管瘘的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评估经硬质支气管镜植入金属覆膜支架对各种气管-食管瘘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5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22例各类疾病所致气管-食管瘘患者,于硬质支气管镜下行气道支架植入,观察支架植入前后患者症状、日间咳嗽评分、呼吸困难指数(mMRC指数)、血气分析变化及近、远期相关并发症。结果 22例患者的病因包括食管癌肺部转移17例、气管恶性肿瘤纵隔转移放疗后3例、医源性损伤2例。共植入气道支架24枚,其中直筒金属覆膜支架17枚,Y型金属覆膜支架7枚。气管支架20枚(包含Y型支架7枚),右主支气管支架1枚,左主支气管支架3枚。术后所有患者进食呛咳减轻,日间咳嗽评分、mMRC指数及动脉血氧分压明显改善;全麻手术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硬质支气管镜下金属支架植入是治疗气管-食管瘘的有效手段,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王毅[2](2020)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良性肿瘤微波消融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与目的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世界上碘含量充足的地区,女性和男性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分别为5%和1%。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在20%到70%的普通人群中发现的。甲状腺结节按性质可分为囊性、实性、囊实性;按数量可分为单发和多发。其中良性甲状腺结节比较常见,恶性比率约为5%。即使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也有必要进行治疗,尤其是对于存在主观症状、美容问题、患者对结节恶性转化的恐惧等因素时。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都有缺点,现在手术方式主要有经颈部甲状腺切除术、经口甲状腺切除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虽然手术治疗效果肯定,但它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如长期住院,上呼吸道阻塞,颈部疤痕,喉返神经损伤,医源性甲状腺功能减退需终身服药,再次手术困难及全身麻醉的风险。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对甲状腺肿瘤缩小非常有限,常导致血清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低于正常水平的副作用。放射性碘主要用于治疗具有自主功能的甲状腺腺瘤及用于甲状腺癌术后的辅助治疗,这种良性结节类型的患者往往治疗前伴有甲亢症状,治疗后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风险。超声引导下微创消融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等优点。因此,超声引导下的微创消融治疗已引起临床关注。目前,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微创消融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乙醇消融(EA)、激光消融(LAT)、射频消融(RFA)、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微波消融(MWA)。MWA是一种新型的局部热消融技术,具有加热速度快、凝血能力强、消融范围大等优点,现阶段已成为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是相关临床研究较少且之前的报道存在局限性,如样本量小、缺乏对甲状腺功能的监测及随访期间病理学评估。故微波消融成为治疗甲状腺结节治疗的新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及探索。在本研究中,我们术前通过超声引导下行细针穿刺活检(FNAB)确定甲状腺良性肿瘤,对其行微波消融治疗,确定了随访期间肿瘤体积变化、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切口美观评分、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术后行粗针穿刺活检观察其消融区域组织坏死情况。评价其疗效,并探讨微波消融对不同性质、不同大小结节的疗效差异,与同期行传统手术患者比较切口美观评分及疼痛评分,对消融区域组织病理学进行动态评估。为该方法在临床中的实践应用提供更多有效证据。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良性肿瘤微波消融(WMA)的临床效果、微波消融对不同性质、不同大小结节的疗效差异及术后组织病理的动态变化。材料与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行超声引导微波消融的57名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共75枚结节,同期行传统手术治疗的57名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常规检测甲状腺功能,测量肿瘤的大小,超声造影明确肿瘤血流灌注情况,多普勒超声评估肿瘤的血管分布,术前对所有病灶行针吸活检。治疗后随访1、3、6、12个月,观察并记录甲状腺结节体积缩小率、甲状腺功能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即刻行超声造影评估肿瘤血管消融情况及消融完全率。通过分析各项指标及并发症情况评价术后疗效,与同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比较切口美观评分、疼痛评分。在消融完成即刻,随访1月、3月、6月、12月接受行粗针穿刺活检的患者中成功取材的75、15、12、20、13个消融区域(每名患者在不同随访时间只取材一次),行常规H-E染色,观察不同随访时间消融区组织细胞病理学形态、结构,评估术后组织病理的动态变化。结果1微波消融术后疗效及并发症比较消融后随访1、3、6、12个月,VRR分别为41%、52%、74%、69%。治疗前平均体积为2.13±2.42 cm3,12个月随访时平均体积为0.65±0.90 cm3。平均体积缩小率为5.7%。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耐受良好,术后1例患者皮肤轻度烧伤,术后疼痛6例,术区肿胀3例,声音嘶哑2例,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甲状腺功能微波消融手术会对甲状腺组织及甲状腺结节造成毁损,术后仅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其余所有行微波消融手术患者术后甲状腺功能未见明显变化,无临床症状,消融手术前后无显着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3微波消融对不同性质、不同大小结节的疗效差异比较微波消融对囊性结节、实性结节、混合性结节的疗效存在统计学差异,以囊性结节为主的体积缩小率明显高于单纯实性结节和混合结节的体积缩小率,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20mm组及20-40mm组的结节在随访1月时体积缩小较另一组显着,并且直径<20mm组在6个月时体积缩小程度最为显着,其余随访时间内各组体积变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4患者主观症状评价与同期行甲状腺手术切除良性肿瘤的患者对比切口美观评分及疼痛评分,可以发现在切口美观及疼痛评分上微波消融组均优于甲状腺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组织病理的动态变化在消融功率为30W时,消融术后即刻,1、3、6、12个月分别取材得到75、15、12、20、13个消融结节。术后即刻粗针穿刺取材75枚结节,消融区域均无坏死,仅为凝固性变性;随访1月10个结节呈完全坏死;随访3月10个结节呈完全坏死;随访6月20个结节呈完全坏死;随访12月13个结节全部呈完全坏死。结论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体积明显减少,未见不良并发症,治疗耐受性良好。对囊性肿瘤似乎疗效确切,对不同大小结节,消融后体积随时间逐渐缩小,6月时最为显着。微波消融最严重的的并发症是神经损伤,但只要严格规范操作,采用移动消融技术,对邻近神经的肿瘤可考虑不完全消融,由经验丰富的甲状腺外科医生操作,其发生率将明显下降。组织病理变化提示微波消融对甲状腺结节的良好疗效源于细胞的完全性坏死。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在切口美观、疼痛评分方面优于手术,在患者符合适应症的前提下,可作为治疗的新方法。

杨毅鹏[3](2019)在《脊髓型颈椎病致病炎症因子及手术疗效的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 脊髓型颈椎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椎间盘退变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建立脊髓型颈椎病大鼠模型,并探讨颈椎间盘退变程度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40只3月龄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模型组与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在C4-5、C5-6及C6-7椎间盘穿刺置入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复合制剂;对照组只在相应椎间盘后缘穿刺置入PVP,分别于手术后的第4、8和12周随机选取5只大鼠用斜板试验评价实验动物的运动功能,之后处死取材获取C4-5、C5-6及C6-7椎间盘,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4-5椎间盘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和IL-1β阳性细胞数量的变化;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测定两组C5-6椎间盘内TNF-α、IL-1β、IL-33和IL-6 mRNA及蛋白水平的变化;采用ELISA方法测定两组C6-7椎间盘内TNF-α、IL-1β、IL-33和IL-6的区别。结果:斜板试验结果显示,与造模前相比,模型组在造模术后第4周其运动功能无明显改变(P>0.05),但术后第8周及12周时运动功能较前明显减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动物术后不同时间的运动功能与术前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根据椎间盘退变评分法,在术后4周时模型组退变等级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但术后第8周及12周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时,两组大鼠椎间盘经HE染色后发现,模型组椎间盘髓核皱缩变小,且髓核内细胞数量减少,纤维环排列无序;对照组椎间盘形态结构基本规整,纤维环排列未见明显紊乱,髓核居中;两组在退变程度上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8周时,模型组椎体后缘轻度骨质增生及骨赘形成,至术后12周时,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明显,骨赘大量形成;对照组在上述时间均未形成明显骨质增生及骨赘;模型组与对照组在退变评分上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时,模型组与对照组椎间盘IL-1β阳性细胞数分别为(9.71±1.94)及(4.33±1.15),术后12周时分别为(12.23±2.49)及(4.66±1.3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和术后第12周时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测定模型组与对照组TNF-α、IL-1β、IL-33和IL-6等炎症因子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各组椎间盘中TNF-α、IL-1β、IL-33和IL-6也有类似趋势。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穿刺针穿刺椎间盘可启动颈椎间盘的退变,而将BMP注入到椎间盘的后缘,又可诱导椎体后缘形成异位骨化,使颈髓受压,成功建立慢性压迫的脊髓型颈椎病模型。此外,炎症因子IL-1β、TNF-α、IL-33和IL-6在退变椎间盘组织中呈高表达,且随着退变程度的加重表达水平显着升高。第二部分 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的重度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目的: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itis myelopathy CSM)和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PLL)均为常见的颈椎退行性疾病。椎管狭窄率>50%的重度脊髓型颈椎病常常伴有后纵韧带骨化症,两者在发病部位、自然病程及临床症状存在交叉,难以截然分开。同时二者均对脊髓产生持续性压迫,可造成四肢瘫痪,因而致残率较高,需手术治疗。目前,对于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的重度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尚无统一定论,本文旨在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tectomy and fusion ACCF)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该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从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住院的40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的重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5例,女15例;年龄4567岁,平均55岁。18例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22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颈椎曲度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根据日本骨科协会(JOA)制定的脊髓功能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估,计算改善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两组患者的基本数据(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术中出血量颈椎前路组350ml少于后路组675ml。两组患者术前JOA评分:前路组(6.83±1.62)分;后路组(6.77±1.41)分,无明显差异。术后1周JOA评分相比术前有明显改善,末次随访JOA评分进一步提升,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周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31.9%±6.2%和32.2%±5.8%,末次随访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62.1%±6.7%和64.1±7.6%,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两组之间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颈椎前凸角术后均发生改变分别为14.4°±4.3°和14.2°±3.5°,相比术前均有所增大。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前路组11.1%,后路组为13.6%,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前路组22.2%,后路组9.1%。结论:对于骨化在3个椎体以内的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的重度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均为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方式。前路手术能有效解除神经压迫,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后路手术能扩大椎管,维持生理曲度的稳定。第三部分 颈椎前路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相关因素分析目的:脊髓型颈椎病(CSM)是一种常见的颈椎退行性疾病,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颈椎前路减压手术已被证实是治疗该疾病一种有效方法。C5神经根麻痹是颈椎前路减压手术后的潜在并发症。近年来颈椎后路C5神经根麻痹的相关研究较为集中,而前路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颈椎前路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尚未得到充分证实。本文旨在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从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住院的100例存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的患者均接受了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参照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存在麻痹组和非麻痹组。根据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估,计算改善率并进行比较。对颈椎曲度变化程度、术前C4/C5椎间孔矢状径及术前C4-C5水平脊髓内存在高信号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统计方法采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来探讨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数据(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失血、病程)无明显差异。在术后JOA评分中C5神经根麻痹组得分明显低于非麻痹组(P<0.001)。颈椎曲度变化程度C5神经根麻痹组手术前后较非麻痹组大,但C4/C5椎间孔矢状径比较:C5神经根非麻痹组椎间孔的直径明显大于麻痹组(全部P<0.001)。相对于C4-C5水平,术前脊髓内高信号变化的发生率各不相同,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根据多元逻辑回归分析表明:手术前后颈椎曲度度增大(大于6.5°),以及术前C4/C5椎间孔直径(小于2.2mm)是术后C5麻痹的危险因素。结论:多阶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颈椎弧度手术前后变化程度、颈椎前凸改变及术前C4/C5椎间孔矢状径改变是C5神经根麻痹存在的危险因素。

李新明[4](2017)在《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区肿瘤穿孔患者术后死亡风险因素分析及相关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背景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根据2016年全国癌症登记中心收集的全国恶性肿瘤登记资料,结直肠癌位列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第4位,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3位;按全国恶性肿瘤死亡例数计算,结直肠癌位列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第5位,位列女性恶性肿瘤第4位[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方式和生活的改变与提高,目前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无论男女性别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直肠癌穿孔在临床并不少见,国内外文献也有相应报道[2],[3],多以临床病例报告,经验交流为主。结直肠癌穿孔可发生于升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等多个部位,而以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区肿瘤(以下简称直乙交界区肿瘤)穿孔较为多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民生活节奏及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直乙交界区肿瘤穿孔呈增多趋势。直乙交界区肿瘤穿孔是临床结直肠肿瘤危急重症,病情凶险,常需急诊手术治疗,因多数患者年龄大,器官功能差,即便经手术等积极治疗患者仍难以存活,死亡率高。目前国内外有关直乙交界区肿瘤穿孔的研究较少,鉴于直乙交界区肿瘤穿孔患者临床诊治效果差,花费高,死亡率高且存在医疗纠纷隐患的现状,本研究收集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2000年1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直乙交界区肿瘤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术后死亡相关的风险因素;同时针对肾功能障碍这一风险因素,建立小鼠盲肠结扎穿刺(CLP)腹膜炎脓毒血症模型,探讨NAMPT抑制剂FK866对小鼠盲肠结扎穿刺(CLP)致脓毒血症性肾损害的影响。目的(1)本研究旨在揭示直乙交界区肿瘤穿孔患者的术后死亡风险因素,有利于在临床实践中针对术后死亡风险因素进行积极处理,提高患者生存率,同时有助于对患者进行死亡风险评估和预测,从而提高患者诊疗的依从性,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2)相关风险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肾功能障碍是直乙交界区肿瘤穿孔患者的术后死亡风险因素之一。本研究针对肾功能障碍这一术后死亡风险因素,从实验研究角度建立小鼠盲肠结扎穿刺腹膜炎脓毒血症模型,并探讨NAMPT抑制剂FK866对小鼠盲肠结扎穿刺腹膜炎致脓毒血症性肾损害的影响,为今后进一步开展FK866对肾功能的保护机制及作用靶点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收集2000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直乙交界区肿瘤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患者死亡的相关风险因素。(2)选用健康雄性C57BL/6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小鼠盲肠结扎穿刺(CLP)腹膜炎脓毒血症模型。(3)随机将48只C57BL/6J小鼠分为6组:假手术对照组(Sham),溶剂对照组假手术(Vehicle)组,单纯 FK866 给药假手术组(FK866 组),CLP 组、Vehicle + CLP组和FK866 + CLP组,每组均8只。FK866(10mg/kg)分别于术后24小时,12小时及0.5小时经小鼠腹腔给予10 mg/kg的FK866。观察小鼠肾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血生化检定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NAMP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含量,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肾脏组织TN[F-α、IL-6及IL-1β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NAMPT、裂解的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leavedcaspase)-3、胞核核因子(NF)-κB蛋白、胞质NF-κB抑制因子(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比色法测定活性NF-κBp65及 caspase-3 活性。结果(1)本组患者76例,经治疗术后最终存活59例,死亡17例,平均死亡时间为术后(73±25)h,其中死于呼吸功能衰竭7例,死于脓毒血症4例,死于心力衰竭5例,死于肾衰竭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x2=4.649,p=0.031)、腹痛时间(x2=8.217,p=0.016)、合并严重心肺疾病(x2=11.996,p=0.007)、循环及肾功能状况(x2= 10.360,p=0.016)、血清白蛋白数量(x2=7.252,p=0.027)、白细胞计数(x2=7.633,p=0.022)、穿孔直径(x2=9.770,p=0.008)、Geroge 腹腔污染分级(x2=10.086,p=0.006)与术后死亡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同时合并循环及肾功能障碍、同时合并严重心肺疾病、白细胞计数<4*109/1、穿孔直径≥3cm及Geroge腹腔污染分级超过1个象限是患者术后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2)实验研究显示:CLP组肾脏和血清NAMPT蛋白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CLP组肾组织病理学评分显着升高(P<0.01),血清BUN和Cr水平显着升高(P<0.01),血清 TNF-αIL-6 含量及肾组织 TNF-α、IL-6IL-1β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NF-κBp65活性显着增强,胞浆IκBα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胞核NF-κBp65蛋白表达显着上调(P<0.01),caspase-3活性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增加(P<0.01)。经FK866预处理后,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1)临床研究显示患者术后死亡风险因素主要与患者术前重要器官功能状况及腹腔感染因素相关。(2)实验研究发现小鼠盲肠结扎穿刺(CLP)可显着上调肾组织及血清NAMPT蛋白含量,NAMPT抑制剂FK866可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减少促炎因子的释放,降低炎症反应;另外FK866可以减轻肾组织细胞凋亡,这些研究结果提示NAMPT抑制剂FK866预处理对腹膜炎脓毒血症性肾损伤有保护作用。

卡吾力·居买(Kawul Juma)[5](2017)在《食管癌切除术中不同方式处理胸导管预防术后乳糜胸对比研究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中不同的胸导管处理方式对预防术后乳糜胸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2016年第4期)、CBM、CNKI、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关于食管癌术中不同方式处理胸导管预防乳糜胸对比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5月,选取纳入文献后提取数据,并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对纳入的研究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个文献,其中包括4个随机对照研究,4个队列研究和15个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1)食管癌切除术中胸导管缝扎组的缝扎明显低于未缝扎组[RCT:OR=0.20,95%CI(0.09,0.47),P=0.0002;队列/病例-对照研究:OR=0.20,95%CI(0.14,0.28),P<0.00001]。(2)食管癌切除术中,缝扎与不缝扎胸导管在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第2、3、5年生存率上无差别(P值均>0.05)(3)缝扎组并发乳糜胸的患者再手术率明显低于未缝扎组[RCT:OR=0.13,95%CI(0.03,0.59),P=0.008;队列/病例-对照研究:OR=0.18,95%CI(0.11,0.32),P<0.00001],其保守治疗治愈率高于未缝扎组[OR=0.14,95%CI(0.04,0.54),P=0.004]。(4)胸导管集束缝扎组缝扎明显低于胸导管单根缝扎组[OR=3.67,95%CI(1.43,9.43),P=0.007]。结论:食管癌切除术中预防性缝扎胸导管可有效降低缝扎,并有利于降低并发乳糜胸患者的再手术率,胸导管集束整块缝扎预防乳糜胸效果优于单根胸导管游离缝扎。

吴红[6](2016)在《某医院监测HIV/AIDS13年结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HIV/AIDS在本地区流行情况,为本地区HIV/AIDS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2年1月-2014.年12月间需要输血、外科手术、性病门诊以及疑似HIV感染的患者进行HIV抗体检测,HIV抗体初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法(ELISA法),阳性者送贵州省疾控中心或遵义市疾控中心HIV确诊实验室做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WB)确诊,ELISA法与WB法均阳性者为HIV感染阳性病例。结果:13年间本院检测出HIV抗体阳性者822例,其中:男561例,女261例,男女之比为2.15:1;822例HIV抗体阳性者年龄分布2天92岁,平均49.27±16.35岁,其中处于2049岁的性活跃者618例(75.18%),超过总数的3/4。在13年间,无论是阳性检出总例数还是阳性病例的构成比,都呈逐年上升趋势。在822例HIV抗体阳性的HIV/AIDS患者中,门诊病人185例,病房637例。在门诊10867953例就诊患者中,门诊HIV抗体阳性HIV/AIDS患者的构成比为0.017‰;在住院的556385例中,住院患者HIV抗体阳性HIV/AIDS患者的构成比1.14‰。HIV抗体阳性患者几乎遍及临床各科室。行业涉及也很广泛,包括无固定职业者、农民与农民工、工人、司机等。结论:对综合医院需要输血、手术、性病患者以及可疑HIV感染者的HIV抗体筛查是一条发现HIV/AIDS患者的重要途径,这对综合性医院发现HIV/AIDS患者、阻止HIV的医源性感染以及对其进行早期诊治、早期干预以及控制HIV/AIDS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黄稳定[7](2014)在《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治疗下腰椎肿瘤的可行性研究及临床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下腰椎肿瘤全脊椎整块切除的影像学研究目的:评估腰骶-骨盆形态及腰4、腰5椎体的位置关系,从影像学角度分析影响腰椎后路手术的因素,建立国人下腰椎影像学测量参数,探讨单纯后路腰4、腰5全脊椎整块切除的可行性。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8月收集162例在门诊行腰椎骨盆X线片检查的正常成人,男性与女性各81例;年龄20-55岁。以站立位行腰椎-骨盆正位及侧位X线检查,测量骶骨倾斜角、腰4椎体下缘至双侧髂嵴最高点连线的垂直距离(以AB表示)、腰5椎体下缘至双侧髂嵴最高点连线的垂直距离(以BC表示),并计算二者的比值。并所测得的影像学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BC、AB/BC成人男性中的平均值分别为(6.26±8.81)mm、(29.07±7.07)mm、(0.28±0.46),在女性中平均值分别为(14.40±9.26)mm、(18.40±6.96)mm、(1.21±1.51),该距离在男女群体中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成人男性骶骨倾斜角平均为(32.33±7.25)°,在成人女性中为(33.38±7.52)°,SS值在男女群体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L4椎体下缘至双侧髂嵴最高点连线的垂直距离高于男性患者,提示女性髂嵴对下腰椎的阻挡效应小于男性,骨盆上口与下腰椎的空间更大。推测单纯后路下腰椎全脊椎整块切除术在女性患者中的可行性高于男性。第二部分:一期后路下腰椎全脊椎整块切除的解剖学可行性研究目的:探讨单纯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治疗下腰椎肿瘤的可行性,为下腰椎肿瘤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择14具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男性及女性标本各7具,L4手术组6具,L5手术组8具,模拟单纯后路下腰椎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测量L4椎体下缘与双侧髂嵴顶点连线之间的距离,观察下腰椎神经根至腰骶干的最大距离以及L3-L4、L4-L5神经根起始部的间距。模拟L4、L5全脊椎整块切除手术,观察髂嵴、神经根、节段血管及椎前大血管对手术的影响。结果:L4椎体下缘与双侧髂嵴顶点连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平均为(4.03±13.75)mm,男女标本分别为(-3.56±12.30)mm、(11.61±11.12)mm,二者之间差异明显(P<0.05)。L4手术组的6具标本中,所有标本均完成了TES手术,5例一侧的L4神经根受到牵拉,1例单侧L4神经根袖撕裂,1例硬膜囊撕裂。L5手术组的8具标本中,4例女性标本均完成TES手术,3例有不同程度的腰5神经根牵拉,1例出现神经根袖及硬膜囊撕裂,但无神经根断裂;4例男性标本中,2例2例完成手术,1例腰5神经根受到牵拉,1例神经根袖及硬膜囊撕裂,并伴有下腔静脉损伤,2例因椎体过大以及髂嵴和神经根阻挡而无法完成。结论:下腰椎全脊椎整块切除最核心的问题是病椎椎体旋出时腰神经根及腰骶干的阻挡。L4椎体下缘与双侧髂嵴最高点连线的垂直距离是判断髂嵴对L5椎体阻挡程度的重要因素。单纯后路TES术切除L4椎节是可行的,而在L5TES术中受性别、神经根及髂嵴等因素的影响最大,女性患者更适合行此类手术,男性实施此类手术的难度较大。第三部分:下腰椎肿瘤全脊椎整块切除脊柱重建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评估和比较下腰椎全脊椎整块切除术后不同重建方式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选用8具成人L1-S1节段脊柱新鲜标本,将标本分为2组,每组3具标本。完整标本经过测试之后,建立L4全脊椎整块切除的脊柱模型,分别进行8种内固定重建方式。一组为短节段固定组:(1):L3-L5螺钉+人工椎体短节段固定(SP);(2):L3-L5螺钉+人工椎体+侧前方短节段固定(ASP);(3):L2-S1螺钉+人工椎体长节段固定(MP)(4):L2-S1螺钉+人工椎体+侧前方长节段固定(AMP)。采用非损伤性加载的方式对完整标本和不同重建标本模型进行加载,测试其在6个运动方向上的活动度。结果:在屈曲、过伸与侧屈状态下,与完整脊柱标本相比,所有重建后的脊柱标本活动度均减小(P<0.01);附加侧方固定活动度较无附加固定者小(P<0.05),各组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轴向旋转状态下,附加侧方固定后的脊柱重建方式对旋转活动度影响较大,均比完整标本减少(P<0.01),各组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相比长节段固定活动度更小,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短节段无侧方固定标本旋转运动增加,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节段固定优于短节段固定,无论后路短节段或长节段重建,附加侧方固定后脊柱的稳定性均优于不附加侧方固定的脊柱标本,但后路长节段附加侧方重建的稳定性最好。第四部分:一期后路下腰椎肿瘤全脊椎整块切除:临床应用及评价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治疗下腰椎肿瘤的可行性,对该手术的临床应用进行初步评价。方法:2011年03月~2013年10月,对累及下腰椎的20例脊柱肿瘤患者拟实施单纯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男8例,女12例,年龄21~65岁,平均51岁;其中累及腰4者15例,累及腰5者5例。Tomita分型:1型2例,2型5例,3型6例,4型6例,5型1例。采用自主研制和改良的全脊椎整块切除手术器械,包括:0.54mm不锈钢线锯、线锯引导器、“Z”形骨刀、弧形骨膜剥离器,将Tomita提出的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手术应用于下腰椎,并对该手术进行改进。术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影像学评估,严格筛选患者。椎弓根截骨采用“Z”形骨刀或“Z”形骨刀+线锯的方法,然后先采用线锯自椎前向后切割至椎间盘后缘,再以骨刀或尖刀将后纵韧带及剩余椎间盘离断。结果:15例腰4肿瘤患者均成功实现整块切除,1例尤文氏肉瘤椎前病灶有少量残留,术后行辅助化疗。5例腰5肿瘤患者中,4例实现椎体整块切除,1例因神经根和髂嵴阻挡明显而改为分块切除。手术时间:225~445min,平均299min。手术失血量:1200~4100ml,平均2435ml。随访时间:6~37mons,平均18mons。除1例分块切除者,其余所有患者均出现神经根牵拉,其中9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肢的神经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一过性肌力下降,但术后4周基本恢复,术后3个月随访时神经功能均完全恢复。3例术中硬膜撕裂,术后出现脑脊液漏。1例L4尤文氏肉瘤的患者因肿瘤残余而复发,6例转移癌患者均带瘤生存,1例肝癌患者术后11个月发现其他部位转移灶。随访期内钛网下沉3例,1例为L4,2例为L5,因随访期仍较短,尚未发现内固定失败。结论:单纯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治疗下腰椎恶性肿瘤是可行的,但手术适应证较窄,对病例的选择有严格要求,尤其是腰5肿瘤,术前要充分评估,严格筛选;而且下腰椎全脊椎整块切除术后神经并发症较多,对术者及多学科合作的要求也较高。

王永亮[8](2014)在《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影响吻合口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吻合口瘘提供有益的参考,有效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降低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行直肠癌保肛手术(Dixon术)者临床资料共463例,发生吻合口瘘患者38例,回顾性分析可能导致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将其分为吻合口瘘组与无吻合口瘘组,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463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38例,发生率为8.21%,平均发病时间为术后4.8(2-10)天,无一例死亡。统计学分析显示,术后腹泻、肿瘤病理分期、肿瘤位置及术前合并症如低蛋白血症、糖尿病、肠梗阻等因素直接影响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是影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另外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因素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发生率有明显差异,故认为其对吻合口瘘的发生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决定因素。术中是否使用吻合器对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无影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35例,占92.11%)经引流管引流、抗生素及营养对症支持等保守治疗得到有效控制,平均愈合时间为10.7(7-14)天,并顺利出院。3例(7.89%)行手术剖腹探查、暂时性横结肠造口术后经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后痊愈出院,其平均愈合时间为25.3(22-28)天。结论: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术后腹泻、肿瘤病理分期、肿瘤位置及术前合并症如糖尿病、肠梗阻、低蛋白等因素是影响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等对吻合口瘘的发生影响较小;吻合口瘘的发生与术中是否使用吻合器吻合无明显影响。针对上述危险因素,术前应积极纠正合并症,术中谨慎仔细操作,术后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杨北方[9](2013)在《湖北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及乙肝疫苗效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1、分析湖北省2004~2012年的乙肝报告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2、掌握湖北省2011年不同年龄、性别、地区人群乙肝血清指标流行率、流行病学分布特征;3、明确乙肝血清标志物组合模式的种类和构成,以及青少年和成人乙肝病毒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4、掌握湖北省人群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得到乙肝疫苗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等指标,并对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进行初步评价,为制定乙肝有效防控措施及评价实施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4年~2012年湖北省报告乙肝发病数和发病率情况。2、样本量计算和抽样方法:按照1992年我国在新生儿中开展HepB接种,以及于2002年将HepB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来划分调查人群年龄为:1~8岁(2003年~2010年间出生)、9~19岁(1992~2002年间出生)以及20~59岁(1952年~1991年间出生),并根据2006年调查结果进行样本量计算。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在湖北省范围内按照城市和农村、长江以南以北地区进行分层抽取县(市、区),在每个县(市、区)随机抽取1~3个街道(乡镇),从中抽取2~4个社区居委会(行政村)作为调查现场。3、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方法:采用入户调查方法,根据统一的调查表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乙肝患病史、乙肝病毒暴露史和乙肝疫苗免疫史等内容。同时采集调查对象的血液标本,并用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 HBs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 HBcAb),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才检测乙肝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和乙肝病毒e抗体(Hepatitis B e Antibody, HBeAb)。4、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方法:调查数据资料录入Epidata3.1,采用抽样权重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HBsAg、HBsAb、HBcAb、HBV流行率和HBV易感率进行估计,然后比较95%置信区间确定是否有统计学上差异;计算人群乙肝血清学感染组合模式;设立病例和对照组,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HBV感染危险因素。用SAS9.0和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结果:1、乙肝报告发病趋势:湖北省2004-2012年湖北省共报告乙肝发病591076例,其中男性386245例(65.35%),女性204831例(34.65%),总年均发病率为114.29/10万,男性发病率(144.54/10万)高于女性(81.96/10万),女性发病平均年龄高于男性,发病率图形呈中间平滑的“M”形状,不同地区间发病情况存在差异。2、乙肝血清学流行现状和特征:从全省13个县(市、区)共抽取1~59岁人群9955人,其中1~8岁2443人,9~19岁2592人,20~59岁4920人。HBsAg流行率为6.79%(95%CI=4.32%~9.26%),20~59岁人群HBsAg流行率(8.29%)明显高于1~8岁(0.34%)和9~19岁(3.41%)人群,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P=0.0161);城市男、女性HBsAg流行率分别为7.09%、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P=0.0185)。20~59岁男、女性HBsAg流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5,P=0.0031)。全省1-59岁人群HBsAb流行率为61.24%(95%CI=53.25%~69.23%),9~19岁人群HBsAb流行率(67.87%)明显高于1~8岁(58.90%)和20~59岁(60.09%)人群,9~19岁年龄组与其他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14,P<0.001):东、中、西部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湖北省1~59岁人群HBV流行率是22.56%(95%CI=15.94%~29.19%),1-8岁人群HBV流行率为2.34%,明显低于20~59岁(26.37%)和9~19岁(16.05%)人群,各年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湖北省1~59岁人群中HBV易感率是28.64%(95%CI=21.03%~36.26%),其中1~8岁人群HBV易感率为39.38%,明显高于9~19岁(27.73%)和20~59岁(27.56%)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农村高于城市,不同地区间存在差异。3、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出模式:共检出16种乙肝血清学指标分布组合模式。HBsAb单阳性模式检出率最高,占49.69%,血清学五项指标全阴模式次之,占32.20%;HBsAb和HBcAb同时感染模式居第三位,占9.02%;前三者相加为90.91%。不同的年龄、不同的HepB免疫史人群的HBV血清学组合模式基本相同。20~49岁的育龄期妇女总共检测出13种感染组合模式,其中第1种模式为38.91%,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第2种,占32.05%;第3种模式则占15.68%,以上3种模式合计占所调查育龄期妇女的86.65%。4、青少年和成人感染乙肝病毒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本次调查,9~59岁人群HBV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OR值大小排序为:结婚时限长(>10年)、长期一起生活的人HBsAg阳性、有输血史、职业为农民、年龄>30岁、有针灸史,其OR值分别为2.31,1.80,1.71,1.25,1.21,乙肝疫苗接种史为保护因素,其OR值为0.46。5、人群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湖北省1~19岁人群HepB全程接种率是88.88%(95%CI=88.01%-89.75%),1~8岁人群HepB全程接种率是96.19%,显着高于9~19岁(8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92,P<0.0001);年龄越大,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HepB1)和HepB全程接种率越低。全省1~19岁人群首针及时接种率为73.47%(95%CI=72.25%~74.69%);1~8岁组HepB1及时接种率(85.84%)显着高于9~19岁年龄组(6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5.99,P<0.001);在家出生者的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和HepB1及时接种率均显着低于在乡镇卫生院及以上医疗机构出生者(P<0.001)。结论:湖北省已从乙肝高流行区降为现在的中度流行区,儿童HBV流行强度显着低于青少年和成人,与1992年全国的流调相比,湖北省的HBV流行强度已经减弱,儿童时期的流行高峰也已消失;特别是8岁以内儿童的HBsAb抗体水平明显提高,湖北省实施新生儿HepB接种,保护易感者为主的乙肝防控策略取得了显着成效,实现了《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中提出的将全人群HBsAg携带率控制在7%以下和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控制在1%以下的目标。尽管乙肝流行强度减弱,但不同年龄、性别、地区间的流行差异依然存在,并且目前湖北省人群中有大量的乙肝易感人群,应进一步加强乙肝预防控制工作。创新点:首次对乙肝疫苗使用20年后湖北省的乙肝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开展大范围的大样本的研究,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严谨的设计实施要求,较系统全面的研究内容,科学的分析方法,详细的研究结果,为湖北省的乙肝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崔建国,焦刚华,李进军[10](2005)在《13例医源性切口种植癌的分析》文中提出

二、恶性肿瘤医源性扩散及其预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恶性肿瘤医源性扩散及其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经硬质支气管镜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气管-食管瘘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器材选择
    1.3 术前准备
    1.4 麻醉方法
    1.5 操作过程
    1.6 支架的选择
    1.7 观察指标
    1.8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瘘口情况
    2.2 支架植入情况
    2.3 治疗效果
    2.4 并发症及预后
3 讨论

(2)超声引导下甲状腺良性肿瘤微波消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临床材料
    2 术后随访
    3 研究方法
    4 相关指标定义
    5 统计分析
结果
    1 超声、彩色多普勒及超声造影表现
    2 甲状腺功能
    3 结节总体体积变化
    4 不同性质结节体积比较
    5 不同直径结节体积比较
    6 病理学动态评估
    7 并发症
    8 主观疗效评价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脊髓型颈椎病致病炎症因子及手术疗效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脊髓型颈椎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椎间盘退变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的重度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颈椎前路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相关因素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并发症与处理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区肿瘤穿孔患者术后死亡风险因素分析及相关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s
引言
第一部分 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区肿瘤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与结果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区肿瘤穿孔患者术后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小鼠盲肠结扎穿刺腹膜炎脓毒血症模型的建立
    前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四部分 FK866对小鼠腹膜炎脓毒血症性肾损伤的影响
    前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食管癌切除术中不同方式处理胸导管预防术后乳糜胸对比研究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导师评阅表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资料
        1.1 检索策略
        1.2 文献遴选及资料获取
    2.方法
        2.1 纳入及排除标准
        2.2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2.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某医院监测HIV/AIDS13年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防治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治疗下腰椎肿瘤的可行性研究及临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下腰椎肿瘤全脊椎整块切除的影像学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一期后路下腰椎肿瘤全脊椎整块切除的解剖学可行性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下腰椎肿瘤全脊椎整块切除脊柱重建的生物力学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一期后路下腰椎肿瘤全脊椎整块切除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活动
致谢

(8)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纳入与剔除病例标准
    2.3 术前准备
    2.4 手术方法
    2.5 吻合口瘘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2.6 统计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吻合口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4.2 吻合口瘘的治疗
    4.3 吻合口瘘的预防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中英文缩略词表

(9)湖北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及乙肝疫苗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 研究目的和内容
3. 研究方法
4. 研究设计及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湖北省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流行趋势分析
1. 资料来源与监测方法
2. 疫情分析结果
3. 疫情流行趋势讨论 第二部分 乙肝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 样本量的确定
    2. 问卷调查
    3. 标本采集、处理和检测
    4. 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5. 调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6. 医学伦理学问题
(二) 血清学调查结果
    1. 调查人群的基本特征
    2. 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
    3. 人群HBV易感情况
    4. HBV血清学指标检出模式
    5. 人群乙肝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三) 血清学调查讨论
    1. 调查结果的代表性
    2. 湖北省乙肝血清学流行现状和特征 第三部分 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一) 资料来源与方法
    1. 样本确定与调查对象抽取
    2. 现场问卷调查
    3. 数据的管理与分析
    4. 调查的质量控制
    5. 调查的伦理学问题
(二) 疫苗效果分析
    1. 调查人群基本特征
    2. 乙肝疫苗接种情况
    3. 不同HepB免疫史人群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
(三) 免疫效果讨论
    1. 我国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状况
    2. 湖北省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状况
    3. 不同HepB免疫史人群的HBV流行率
    4. 与2006年全国和湖北省乙肝血清学调查比较,HepB免疫效果显着
    5. 夯实常规免疫等基础工作
    6. 全面加强乙肝控制策略的研究 第四部分 创新、不足与展望
1. 创新点
2. 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3. 后续深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综述
1. 国内外乙型肝炎的流行现状
2.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3. 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及其免疫策略研究进展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湖北省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 附录3 权重调整率的点值估计中抽样权重和调整权重的计算 附录4 第三阶段抽样权重表 致谢

四、恶性肿瘤医源性扩散及其预防(论文参考文献)

  • [1]经硬质支气管镜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气管-食管瘘的临床应用[J]. 胡轶,肖阳,尹雯,张卫明,史小武,赵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03)
  • [2]超声引导下甲状腺良性肿瘤微波消融的临床研究[D]. 王毅. 成都医学院, 2020(08)
  • [3]脊髓型颈椎病致病炎症因子及手术疗效的相关研究[D]. 杨毅鹏.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4]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区肿瘤穿孔患者术后死亡风险因素分析及相关实验研究[D]. 李新明. 武汉大学, 2017(01)
  • [5]食管癌切除术中不同方式处理胸导管预防术后乳糜胸对比研究的Meta分析[D]. 卡吾力·居买(Kawul Juma). 新疆医科大学, 2017(10)
  • [6]某医院监测HIV/AIDS13年结果分析[D]. 吴红. 遵义医学院, 2016(08)
  • [7]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治疗下腰椎肿瘤的可行性研究及临床评价[D]. 黄稳定. 第二军医大学, 2014(04)
  • [8]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D]. 王永亮. 兰州大学, 2014(11)
  • [9]湖北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及乙肝疫苗效果分析[D]. 杨北方.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4)
  • [10]13例医源性切口种植癌的分析[J]. 崔建国,焦刚华,李进军. 天津医药, 2005(11)

标签:;  ;  ;  ;  ;  

恶性肿瘤的医源性扩散及其预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