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布雷的“杰作”: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第一次交山约会

陈布雷的“杰作”: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第一次交山约会

一、陈布雷“杰作”:蒋介石与宋美龄第一次焦山约会(论文文献综述)

沈文博[1](2018)在《文化世界中的政治意识—钱穆“政道论”研究》文中认为钱穆,中国现代着名史学家、教育家,以其独特的文化史观在我国当代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钱穆长寿且治学勤勉,着作丰硕,他一生治学中心都在中国传统文化处,对传统文化诸多领域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诚然,钱穆思想的重点在于文化学及历史学,但是因着其特殊的历史文化理念,使得他的思想达到了在历史学、文化学、教育学乃至政治学等领域的贯通。钱穆虽然终生未曾担任政府实务,但对传统政治与近当代政局有着独到的见解。本文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钱穆的政治思想做出较为总体性的梳理与阐释,分析钱穆政治思想的核心与特质,建构理想政治的框架,对其思想体系做出一有益补充。本文致力于三点:一是自历史角度对钱穆政治思想的萌发、形成、演变等过程做一叙述,以此见其衍变,着重突出了钱穆本人家庭、性格以及历史事件等因素对于钱穆思想的影响;二是从学术转变的过程中追寻其内在心理的转变,以见其历史选择背后的原因;三是钱穆政治理论的落实,即将之政治理论作一较为具体的实际建构。文章即就此将行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钱穆学术人生的奠基期,主要讲述他文化与政治思想萌发的背景;第二章是国难背景下钱穆思想的转变,自之前的学斋派转向学术报国,开始产生以学术激发民族精神的文化建国政治理念;第三章是香港时期的社会活动,这一时期的钱穆以文化为己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其中又以政治时评与创办新亚书院为主;第四章是政治活动受挫之后的重新选择,这一时期钱穆迎来了自己“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的顶峰,却出现了学术思想与社会活动的新离合,学术上转而为向内的心性研究,政治时评看似激进,但相较于香港时期,实际不进反退,远不及其学术思想的精进。第五章是钱穆对于理想政治的具体构建,以“三民主义”为核心阐述当代新背景下的建国理想。通过对钱穆政治思想的整合与分析,作者认为这是一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传统政治为依托,并融合了西方民主宪政思想的独特政治思想,将政治理想置于文化“一体论”“生命论”中,其核心内容是以“以道统领导政统”的“文治政治”,是一种以人文引导政治的“政道”。钱穆的这一政治思想在孕育于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代表性,尤其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政治的结合上,于现今社会也有着相当的借鉴价值。也是因为其政治理论多是出于文化与学术理想,钱穆对于政治的论述很多时候是以“原则”“理论”代替部分史实,由此出现了政治思想的“理想化”与“空泛性”的弊病。

王树增[2](2015)在《抗日战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序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逻辑一纵观世界近现代的一百多年历史,没有哪个民族如同中华民族一样,在动荡与战火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在所有不堪回首的历史往事中,没有哪个事件比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日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创伤更为惨重。那场战争,中国战史称之为"抗日战争",日本战史称之为"中国事变"。

金黎[3](2015)在《战火中的妇女之路 ——《新华日报》副刊与战时女性形象建构》文中研究表明抗战时期政党积极把女性纳入政治之中,企图以政党力量左右女性命运,并宣扬女性必须依附于民族解放才能获得自身解放。《新华日报·妇女之路》是宣扬中共妇女政策的阵地,其党派意识异常浓烈,它以另类父权形式规训着女性。中国女性应走的解放之路,在《妇女之路》看来是走向革命之路。这时期《妇女之路》不断地建构女性形象,演剧家、剧作者、文人、《新华日报·妇女之路》、观众、读者,他们形成有趣的互动关系,将“新女性”形象建构推向高潮。《新华日报·妇女之路》不停地在戏剧、演剧中寻找符合自己政治立场的新女性,文人也或多或少地受到《新华日报·妇女之路》的影响,创造戏剧中的新女性。革命女性、雄强女性、职业女性成为《新华日报·妇女之路》建构的焦点,这些女性形象也深深打上政治的烙印。本论文以《新华日报·妇女之路》为切入点,探索抗战时期女性文学和女性书写,关注抗战时期女性生存状态。论文联系延安女性是基于同样的政治立场,联系《中央日报·妇女新运》是因为两种报刊处于同一地域空间。《新华日报·妇女之路》是诞生在国统区的中共党报,副刊上呈现的妇女政策既继承了延安女性观,又与延安不同。论文将《新华日报·妇女之路》与《中央日报·妇女新运》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不同党派的不同女性观。国民政府对家庭本位女性的偏好和重视,与中共倾向的革命妇女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由此看出国统区与解放区女性形象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女性观也导致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差异描绘。《新华日报·妇女之路》在国统区必然要表现延安女性,因而在《妇女之路》上呈现出优越于国统区的女性关怀。然而,自中共将妇女纳入国家、民族的革命洪流中,就加以对妇女力量的掌控和以政党利益为主的规训。延安短暂的女性关怀在整风之后逐渐凋落,充满女性意识的文人作家纷纷转型,工农兵文艺代替表现女性的文学,女性自由言说的话语权逐渐收缴于革命体制之下。《妇女之路》对《解放日报》副刊上文章选择性的取舍,与对丁玲《“三八节”有感》一文的断章取义,说明《妇女之路》忽略女性意识站在党派利益角度来展示延安女性。由此可以看出《妇女之路》并不是以女性意识为中心的妇女刊物,而是属于政党利益的宣传品。国民政府在大革命结束后倾向于女性性别为主体的女性形象,注重以家庭为本位的妇女观。《中央日报·妇女新运》在抗战时期与《新华日报·妇女之路》在妇女政策上有短暂的契合,而随着抗战胜利曙光的出现与《中央日报·妇女新运》的衰落,国民政府摒弃与《新华日报·妇女之路》的契合,回归“母性主义”的妇女观。然而,不管是《新华日报·妇女之路》《中央日报·妇女新运》或是延安,在抗战文化背景下所倡导的女性解放,都是党派力量对女性的建构,都是以党派利益为宗旨。

辛亭亭[4](2015)在《陈景韩的“三重身份”解读》文中研究说明报纸期刊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载体,在中华民族尤其是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是无数当权者竞相追逐、企图占领的舆论阵地。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总是能列举出相应的代表人物,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些代表人物之外的其他人就不再值得关注,我们应该将他们从人们记忆的深处拉出来,给予他们应有的肯定与评价,而陈景韩便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位。本文主要从陈景韩的经历与创作入手,通过文本细读等方法对他的创作进行分类、定位,进而得出其在三种不同身份下所取得的成就:首先报人身份,这是陈景韩的基本身份,也是最为人熟知的身份。这一部分主要是以时间为主线,通过他的成长经历以及创作经历,分析其在《大陆报》、《时报》、《申报》期间所取得的成就,并且着重分析他的“时评”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以及不同特点所产生的社会原因、个人原因。其次是主编身份,虽然陈景韩在《时报》、《申报》期间都曾担任过总主笔的职务,但他只是负责报刊上的言论工作。《新新小说》成为了他主编工作的首次尝试,虽然对于“陈景韩为《新新小说》主编”的说法没有得到完全确认,但是这其实也恰成了本文创作的主要动力之一,笔者试图从不同角度来论证这一说法的合理性、可靠性,并在此过程中对其“短命”原因略作分析。最后是小说家身份,在这一部分,又分别从他的翻译小说、侦探小说和侠义小说入手,在通过对其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做出分析解读的基础上,总结出他小说创作的主要特点,以及对后来中国小说的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陈景韩是一位被历史渐渐遗忘的报人,是一位亟待被证明、确认的主编,也是一位不被大多数人肯定的小说家,但这些现象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人们对他不够了解才导致的,因此本文在借鉴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就自己的整理、思考与研究做此文章,给予一位爱国文人应有的评价与重视!

黄文杰[5](2014)在《宁波乡土意象的语文价值与意义生成的基本途径探究》文中提出宁波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背依四明山,面朝大海;以水为魂、依河衍生。几千年来,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互相撞击,塑造了地域独特而厚重的文化意象。这些意象对于已有一定人文素养基础的高中生,既适合作心灵的旅行,又充满探知的挑战。本文以走向山水、追寻宁波文化为依托,融文学、史学、哲学、人类学、语言学等于一体,探求宁波乡土意象所蕴含的语文价值,并集走、读、访、研、摄、写、评等诸多学习方式,以“确定对象”“拓展阅读”“实地走访”“创作交流”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探索建立乡土意象意义生成的基本途径。按照“水路”,分时尚水都、山水诗路、运河流韵、面朝大海四个部分在三年中完成对宁波乡土意象的探访、体验、表达与研究,并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学习资源,利用“宁波文化论坛”等网站作为创作交流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最终达到打开学生语文学习视界,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和内容;第二部分阐述乡土意象与意义生成的概念;第三部分阐述选题展开的理论依据;第四部分是系列化解读宁波的乡土意象;第五部分通过具体案例,阐析“自足型”“互文型”“圆融型”三种意义生成的基本途径;第六部分为讨论与展望,讨论实施本研究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情况,展望本研究对走向未来的语文教育的意义。论文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对宁波乡土意象及语文价值展开了具体深入的分析:其一,引入意象思维、直觉感悟、缄默知识等具有语文特质的概念,实践软性地顺应、呼唤和引导具有语文学科特性的教学方式,探索语文教学“乡土人”培养的可能途径,力图突破语文言语能力训练低效的困境;其二,从“教学事件”具体案例出发,并以质性分析的方式具体评价学生“身体力行”乡土意象意义生成状况。既为语文课程资源建设,尤其是走读类综合性实践课程建设提供了参考案例,也对诸如宁波这样的地域乡土文化研究提供独特的思维视角。另外,对因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不平衡,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不平衡,全球对乡土文化的冲击,使人类在乡土精神培育的领域出现的情感扁平化、道德情感冷漠化、宗教情感消逝等问题的探索,也有着积极意义。

车守同[6](2013)在《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4年1月成立的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是中国抗战时期所成立最重要的一处遗址博物馆。成立的背景,与抗故时期「西北开发政策」、「(1942年)国军派驻河西走廊」、「(1942年)中央政府收复对新疆省行政权」,有绝对密切的关系。为了抵抗日本对中国的军事及经济封锁,地处偏远的敦煌,交通运输获得大幅改善。加上菁英人才的参与、兰州市政的建设,以及于全国最重要的国营事业玉门油矿凿井出油,对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都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当时在河西走廊与莫高窟从事公务访查及学术工作的人员虽然不多,但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晌,并且在1949年以后,分居海峡两岸,相关的史料也分布在两岸。本论文系以分布海峡两岸的史料,包括公文、信函、日记,对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的时代背景,作一时间的比对与全面性的讨论。

柯云,育欣[7](2004)在《陈布雷“杰作”:蒋介石与宋美龄第一次焦山约会》文中研究指明 蒋介石对人说过,他一生的得意之作是与宋美龄第一次约会。 殊不知这是陈布雷的杰作。蒋介石之所以器重陈布雷,除了他的忠诚和才干以外,还有—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为促成蒋宋联姻立下了汗马功劳。 1927年夏末的一天上午,蒋介石将陈布雷叫到他的书房内。待陈刚坐定,蒋突然问他: “布雷,我想和美龄小姐约会,其地是选上海好,还是南京好?想听听你的高见。”

二、陈布雷“杰作”:蒋介石与宋美龄第一次焦山约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陈布雷“杰作”:蒋介石与宋美龄第一次焦山约会(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世界中的政治意识—钱穆“政道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关于政治思想与文化的研究
        (二) 关于近代学人与政治的研究
        (三) 关于钱穆的研究
    三、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章 社会转型中的书斋学者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中的政治思潮
        一、自传统向近代的转型
        二、转型的困境
        三、对于未来道路的争议:转型背景下的几种社会文化思潮
    第二节 早年的学术积淀
        一、短暂的求学生涯——早年传统教育与新式学堂
        二、执教中小学——学术积淀与萌发
    第三节 与北平知识界的和合与游离
        一、近代中国知识界与“政制救国”
        二、北平执教
    小结
第二章 战火中的爱国学者:从史学角度解读传统政治
    第一节 国难中书就《国史大纲》
        一、辗转西南着史报国
        二、以国史解读传统政治文化
    第二节 转捩文化研究
        一、执教齐鲁
        二、扛起传统文化的旗帜
        三、走出学斋
        四、短暂的学术游离期:再度沉寂为学人
    小结
第三章 流亡中的文化斗士:投身教育和社会实践
    第一节 新亚学校与新士人之培养
        一、初次办学的困窘
        二、发展新亚
        三、游学欧美体认中西文化差异
    第三节 流亡学者政治文化活动
        一、50年代初期香港局势
        二、评议近现代政制
        三、学术与政治的合作
    第三节 新士人之实践
        一、新亚教育
        二、无奈辞职与重返学术
    小结
第四章 孤独的传统续脉者:以文化比较阐扬政治理想
    第一节 “国士”的政学分离
        一、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二、归宗理学与心性修养
    第二节 回归中西比较
        一、中西文化本源的差异
        二、政治文化内核差异
        三、多统而分裂的政治格局
    第三节 晚年学术整理及与友人的学术合离
        一、晚年目盲与学术整理
        二、与同时代学者之思想差异
    小结
第五章 以“三民主义”建构新政治
    第一节 “民族主义”:自根自本的“中国式民主政治”
        一、中国式民主政治
        二、“公忠不党”与政党政治
        三、“以德望镇群伦”的元首制度
        四、自主自由的教育制度
    第二节 “民权主义”:选贤与能
        一、选举、考试与民权
        二、“选贤与能”与“平权”
        三、新国会
    第三节 “民生主义”:农村自治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抗日战争(论文提纲范文)

序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逻辑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第一章最后关头
第二章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
第三章丧师失地未有如是之速者
第四章从滑稽故事之迷雾中脱颖而出
第五章使中华民族永存世上

(3)战火中的妇女之路 ——《新华日报》副刊与战时女性形象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梳理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 历久弥新的话题:战争与女性
    第一节 战争中没有女性?
    第二节 沉重的肉身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统区政治文化背景下的“妇女之路”
    第一节 《妇女之路》的政治话语叙事
        一、政治语境与《妇女之路》的创刊
        二、女性解放抗争对象的游移
        三、巧妙排版,突出延安
    第二节 战火中的“新女性”
        一、新女性形象的流变与抗战语境下的重构
        二、雄强女性的推崇
        三、《结婚进行曲》的忧伤:职业与婚姻的两难选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庆、延安交流互动中的“妇女之路”
    第一节 《妇女之路》视角下的延安女性
    第二节 延安现实中的女性形象建构
        一、革命规训下的延安女性
        二、延安女性自我言说的陷落——丁玲与陈学昭
    第三节 延安女性观对《新华日报·妇女之路》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妇女新运”与“妇女之路”——国共两党女性形象建构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中央日报·妇女新运》与女性
        一、国民党的妇女政策与《中央日报·妇女新运》
        二、《中央日报·妇女新运》与“妇女文学”
    第二节 《中央日报》与《新华日报》女性形象短暂的契合
    第三节 国民党妇女之路的回归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论文发表

(4)陈景韩的“三重身份”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陈景韩的报人身份
    第一节 陈景韩的早期思想启蒙
    第二节 陈景韩留学日本积累学识
    第三节 进入《大陆报》报人生涯初尝试
        一、《大陆报》的创刊背景
        二、《大陆报》的内容特色以及对陈景韩思想的影响
    第四节 进入《时报》 开创“时评”新巅峰
        一、《时报》的创刊背景
        二、《时报》的创办初期
        三、《时报》的“时评”成就综观
        四、陈景韩“时评”的主要内容
        五、陈景韩“时评”的批判性特点
    第五节 进入《申报》 言论趋缓终一生
        一、陈景韩放弃《时报》进入《申报》的原因探究
        二、陈景韩与《申报》的渊源研究
        三、陈景韩在《申报》的创作概述
        四、陈景韩对袁世凯的态度演变
        五、《申报》中期 陈景韩的言论渐趋理性
        六、《申报》后期 分歧凸显终离报界
    第六节 功过是非成就完美报人形象
第二章 陈景韩的主编身份
    第一节 《新新小说》的出版、内容研究
    第二节 《新新小说》的“短命”原因探究
    第三节 《新新小说》主编的身份确认研究
    第四节 陈景韩“主编”身份的研究意义
第三章 陈景韩的小说家身份
    第一节 陈景韩的翻译小说
    第二节 陈景韩的侦探小说
    第三节 陈景韩的侠义小说
        一、革除旧俗、改造国民之侠
        二、抵制侵略、反抗压迫之侠
        三、行侠仗义、劫富济贫之侠
    第四节 陈景韩小说创作的历史地位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二十年记者生涯之回顾》
附录二:《编辑部中之经验》
后记

(5)宁波乡土意象的语文价值与意义生成的基本途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1 宁波乡土意象
        1.4.2 意义生成
2. 概念界定
    2.1 乡土意象
        2.1.1 意象
        2.1.2 乡土意象
        2.1.3 城市与村落
    2.2 语文价值
        2.2.1 语文价值的概念
        2.2.2 乡土意象的语文价值
    2.3 意义生成
        2.3.1 乡土意象的认知来源
        2.3.2 乡土意象意义生成的规律
    2.4 小结
3. 理论依据
    3.1 实践哲学的理论依据
    3.2 接受美学的理论依据
    3.3 心理学学习理论
    3.4 语文知识重构的理论依据
    3.5 小结
4. 宁波乡土意象的解读
    4.1 “时尚水都”的乡土意象
        4.1.1 概述
        4.1.1.1 海曙月湖
        4.1.1.2 江北外滩
        4.1.1.3 东钱湖
        4.1.2 “时尚水都”文人文学作品
        4.1.3 “时尚水都”民间文学作品
        4.1.4 “时尚水都”乡土意象的语文价值分析
    4.2 “山水诗路”的乡土意象
        4.2.1 概述
        4.2.1.1 余姚四明山
        4.2.1.2 奉化溪口
        4.2.1.3 慈溪上林湖
        4.2.2 “山水诗路”文人文学作品
        4.2.3 “山水诗路”民间文学作品
        4.2.4 “山水诗路”乡土意象的语文价值分析
    4.3 “运河流韵”的乡土意象
        4.3.1 概述
        4.3.1.1 河姆古渡
        4.3.1.2 慈城古镇
        4.3.1.3 鄞州高桥
        4.3.2 “运河流韵”文人文学作品
        4.3.3 “运河流韵”民间文学作品
        4.3.4 “运河流韵”乡土意象的语文价值
    4.4 “面朝大海”的乡土意象
        4.4.1 概述
        4.4.1.1 象山石浦
        4.4.1.2 宁波帮博物馆区
        4.4.1.3 北仑港
        4.4.1.4 杭州湾大桥
        4.4.2 “面朝大海”文人文学作品
        4.4.3 “面朝大海”民间文学作品
        4.1.4 “面朝大海”乡土意象的语文价值分析
    4.5 小结
5. 宁波乡土意象意义生成方式
    5.1 概述
        5.1.1 宁波乡土意象意义生成方式的种类
        5.1.2 乡土意象语文价值的意义生成的评价
        5.1.2.1 量化评价
        5.1.2.2 质性分析
    5.2 自足型意义生成
        5.2.1 概述
        5.2.2 “自足型意义生成”走读实践案例
        5.2.3 “自足型意义生成”走读实践案例分析
    5.3 互文型意义生成
        5.3.1 概述
        5.3.2 “互文型意义生成”走读实践案例
        5.3.3 “互文型意义生成”走读实践案例分析
        5.3.3.1 《〈风雨祠堂〉的宁波元素》的质性分析
        5.3.3.2 微电影剧本《只道寻常一条绳》的质性分析
    5.4 圆融型意义生成
        5.4.1 概述
        5.4.2 “圆融型意义生成”走读实践案例
        5.4.3 “圆融型意义生成”走读实践案例分析
    5.5 小结
6. 讨论与展望
    6.1 宁波乡土意象体系与语文素养
        6.1.1 宁波乡土意象体系的构成
        6.1.1.1 传奇水系与宁波文明的繁衍
        6.1.1.2 宁波人的日常生活意象
        6.1.1.3 宁波的民俗与节日意象
        6.1.1.4 石骨铁硬、生香活色的宁波话
        6.1.1.5 影响宁波文明发展的人物形象体系
        6.1.2 乡土意象与心理图式的生成
        6.1.2.1 乡土意象与认知图式
        6.1.2.2 情境与乡土心理地图
        6.1.3 乡土意象与语文素养的发展
        6.1.3.1 象思维与语文思维
        6.1.3.2 想象能力与语文素养
        6.1.3.3 人格素养与语文素养
    6.2 走读活动与语文学习的变革
        6.2.1 走读活动与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
        6.2.1.1 走读活动与体验式课程教学
        6.2.1.2 走读活动与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
        6.2.1.3 走读活动与语境化口语教学
        6.2.1.4 走读活动与研究性学习
        6.2.2 走读活动与能力素养目标
        6.2.3 走读实践活动的指导策略
        6.2.3.1 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学习资源
        6.2.3.2 利用“宁波文化论坛”等网站作为创作交流平台
        6.2.3.3 给予充分的时间和学习支持
        6.2.3.4 指导学生展开协作学习
        6.2.3.5 发展学生的信息、摄影等技术水平
        6.2.3.6 创设监控机制与展示平台
        6.2.4 走读实践活动的教学原则
        6.2.4.1 主体性原则
        6.2.4.2 综合性原则
        6.2.4.3 探究性原则
        6.2.4.4 建设性原则
    6.3 乡土意象开掘与走向未来的语文教学
        6.3.1 从共性教学到个性教学
        6.3.2 从静态知识走向动态生成
        6.3.3 从技能养成走向价值生成
        6.3.4 从背离学科本位走向回归学科本位
    6.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 文化散文《天一生水》
附录 B:文化散文《烟水月湖》
附录 C:文艺评论《〈风雨祠堂〉的宁波元素》
附录 D:微电影剧本《只道寻常一条绳》
附录 E:《慈城“慈孝文化”与春天的约会》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6)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缘起
第一章 论文结构说明
    第一节 所使用的原始档案介绍
    第二节 各种文献的运用
第二章 回忆、研究与新史料的介绍
    第一节 重新回忆与以往研究的成果
    第二节 史料运用方法举例
    第三节 介绍本论文的新史料
    附件
第三章 从建设西北到建设甘肃
    第一节 建设西北政策的形成
    第二节 抗战前甘肃政局的发展
    第三节 战时甘肃的建设
    第四节 兰州是敦煌的中途岛
第四章 西北建设与各种考察团
    第一节 建设甘肃的模式-「建设新西康」
    第二节 各种考察团络绎於甘肃之途
    第三节 朱家骅、于右任两次重大影响的考察
    第四节 收复新疆
    第五节 莫高窟第一次成功的官方专业考察系由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达成
第五章 交通建设
    第一节 以往的交通困难
    第二节 交通战略与甘肃省的交通建设
    第三节 国防的大动脉甘新公路
    第四节 安敦、南疆与莫高窟公路
第六章 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经过与人事的安排
第七章 民国卅四年「改隶」的经过
    第一节 由「裁撤」到「改隶」
    第二节 同案遭到「裁撤」的单位
第八章 傅斯年支持敦煌学缘於他的理想
第九章 玉门油矿与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第一节 油矿对敦煌研究工作的支持
    第二节 油人的雪泥鸿爪
第十章 莫高窟的摄影 兼谈有未竟之志的罗吉眉
第十一章 剡司长就是英千里
第十二章 重建史料 张治中的敦煌行
第十三章 痛苦的物价波动与米代金
第十四章 读书杂记
    第一节 学者所看到散落在甘肃省内的敦煌卷子
    第二节 对「敦煌」地名注解的新思维
    第三节 莫高窟与宗教学的关连性
    第四节 莫高窟的三寺
第十五章 结语
参考书目

四、陈布雷“杰作”:蒋介石与宋美龄第一次焦山约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世界中的政治意识—钱穆“政道论”研究[D]. 沈文博.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2]抗日战争[J]. 王树增. 当代, 2015(04)
  • [3]战火中的妇女之路 ——《新华日报》副刊与战时女性形象建构[D]. 金黎. 西南大学, 2015(12)
  • [4]陈景韩的“三重身份”解读[D]. 辛亭亭. 苏州大学, 2015(02)
  • [5]宁波乡土意象的语文价值与意义生成的基本途径探究[D]. 黄文杰. 宁波大学, 2014(03)
  • [6]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D]. 车守同.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7]陈布雷“杰作”:蒋介石与宋美龄第一次焦山约会[J]. 柯云,育欣. 档案时空, 2004(01)

标签:;  ;  ;  ;  ;  

陈布雷的“杰作”: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第一次交山约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