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柔比星联合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22例疗效观察

吡柔比星联合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22例疗效观察

一、含吡柔比星的联合方案治疗22例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朱平,梁欣泉,廖欣,熊慕珺,符丽梅[1](2020)在《吡柔比星调控原钙黏蛋白10的表达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凋亡诱导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2014年4月—2019年3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实验室进行实验。应用终浓度为0.1mg/L、1mg/L、2.5mg/L、5 mg/L吡柔比星处理多发性骨髓瘤细胞KM3,记为THP 0.1mg/L组、THP 1 mg/L组、THP 2.5mg/L组、THP 5mg/L组;未经任何处理的KM3细胞作空白对照(Con)组;转染pcDNA3.1为pcDNA3.1组,转染pcDNA3.1-PCDH10为pcDNA3.1-PCDH10组,转染si-NC后用1 mg/L的THP处理为THP 1 mg/L+si-NC组,转染si-PCDH10后用1 mg/L的THP处理为THP1 mg/L+si-PCDH10组。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THP处理后,KM3细胞活性显着降低,细胞凋亡率显着升高,Cyclin D1、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21、Bax、PCDH10蛋白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 <0.05);过表达PCDH10后,KM3细胞活性显着降低,细胞凋亡率显着升高,Cyclin D1、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21、Bax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抑制PCDH10表达后,THP处理的KM3细胞活性显着升高,细胞凋亡率显着降低,Cyclin D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21、Bax蛋白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结论吡柔比星可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CDH10表达相关。

李义慧,王晓红,李玉凤,杨俊泉,胡万宁[2](2014)在《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效果及生存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TAC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生存情况。方法乳腺癌患者51例,三阴组:26例三阴性乳腺癌,Ⅱ期16期,Ⅲ期10例,非三阴组:25例非三阴性乳腺癌,Ⅱ期14期,Ⅲ期1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化疗,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吡柔比星4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环磷酰胺500 mg/m2,第1天,21 d重复。51例患者中位治疗周期数为4个周期。分析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生存情况。结果三阴组术前临床完全缓解(cCR)9例(34.62%),临床部分缓解(cPR)14例(53.85%),总有效率88.46%。术后病理完全缓解(pCR)7例(26.92%),非三阴组:术前cCR 6例(24.00%),cPR 8例(32.00%),总有效率56.00%,术后pCR 4例(16.00%),两组3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73.08%、88.00%,显示三阴性乳腺癌有较差的预后,达pCR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88.89%)高于未达到pCR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47.06%)。结论 TAC方案对局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有较高缓解率和降期效果,可提高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安全性较好。

高莉莉[3](2009)在《NP方案在术后乳腺癌应用模型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132例接受NP(国产盖诺+顺铂)方案化疗的术后乳腺癌(postoperative breast cancer)患者的多种可能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探讨下列因素对已经化疗后的术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包括:年龄、化疗前卡式评分(Karnofsky, KPS)、肿瘤大小、病理类型、TNM分期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方式、化疗周期、消化道反应、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platelet,PLT )、化疗前后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 CEA)、糖链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 CA153)浓度的变化情况;建立具有临床适用性的预后模型,对准确判断术后乳腺癌预后和选择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指导临床的个体化规范化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1994年9月至2007年1月就诊于江苏省肿瘤医院内科至少完成盖诺加顺铂方案的二周期化疗并可以评价生存时间的术后乳腺癌患者病例的临床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这132例术后乳腺癌患者病情进行严密的随访,综合分析预后可能相关因素。采用SPSS12软件处理数据,使用Kaplan-Merier(K-M)法计算生存率,使用Log-rank检验法进行差异性检验。首先对总体进行单因素分析,将P<0.3的单因素引入Cox比例风险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再根据Cox模型的偏回归系数,建立了NP方案化疗的术后乳腺癌生存期模型。结果:对样本总体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手术方式与乳腺癌患者生存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Cox模型对样本总体进行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手术方式、化疗周期、ER、PR、cerb2和CA153的变化情况与乳腺癌患者生存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一个PI模型,具体为:PI=0.818临床分期-0.852淋巴结转移数量-1.107手术方式-1.236化疗周期+1.596 ER-1.854 PR+0.994cerb2+1.522 CA153+β0。结论:1.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数量、手术方式、化疗周期、ER、PR、cerb2和CA153的变化情况为NP方案化疗后的术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2.根据Cox回归模型建立全部132例接受NP方案术后乳腺癌患者的的预后指数PI模型,PI=0.818临床分期-0.852淋巴结转移数量-1.107手术方式-1.236化疗周期+1.596 ER-1.854 PR+0.994 cerb2+1.522 CA153+β0。3. PI模型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反映接受NP方案化疗的术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欧阳忠,赖幼琳[4](2008)在《CTF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文中指出尽管阿霉素(ADM)具有高效的抗癌效能,但由于明显的心脏毒性等副作用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吡柔比星(THP)是阿霉素的四氢吡喃衍生物,为新一代半合成蒽环类抗癌药物。有报道THP的

石秀萍[5](2006)在《含吡柔比星方案治疗40例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观察》文中提出

许剑扬,王林,李建新[6](2006)在《长春瑞滨治疗吡柔比星耐药肺癌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研究长春瑞滨(NVB)联合顺铂(DDP)方案(NP方案)治疗吡柔比星(THP)方案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复发、转移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用NP方案对曾用THP方案治疗大于2周期后进展或复发、转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1例进行治疗,21d为1周期,完成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部分缓解(PR)17例,稳定(SD)15例,进展(PD)9例,总有效率41.5%。WHO标准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占87.9%,主要为血液毒性。结论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吡柔比星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仍是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案,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可耐受。

聂梅俐[7](2002)在《含吡柔比星的联合方案治疗22例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

二、含吡柔比星的联合方案治疗22例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含吡柔比星的联合方案治疗22例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吡柔比星调控原钙黏蛋白10的表达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凋亡诱导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细胞培养:
        1.2.2 分组与药物处理:
        1.2.3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1.2.4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1.2.5 Western-blot法检测PCDH10蛋白表达: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浓度的THP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KM3增殖的影响
    2.2 THP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KM3凋亡的影响
    2.3 THP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KM3中PCDH10蛋白表达的影响
    2.4 过表达PCDH10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KM3增殖、凋亡的影响
    2.5 抑制PCDH10表达对THP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KM3增殖的影响
    2.6 抑制PCDH10表达对THP促进多发性骨髓瘤细胞KM3凋亡的影响
3 讨论

(3)NP方案在术后乳腺癌应用模型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研究标准
    1.2 方法
    1.3 研究流程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病例一般情况分析
    2.2 132 例乳腺癌患者生存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生存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及Cox模型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3.2 术后乳腺癌以NP方案化疗的最新模型建立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4)CTF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与不良反应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疗效
    2.2 不良反应
3 讨论

四、含吡柔比星的联合方案治疗22例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吡柔比星调控原钙黏蛋白10的表达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凋亡诱导的作用机制研究[J]. 朱平,梁欣泉,廖欣,熊慕珺,符丽梅. 疑难病杂志, 2020(02)
  • [2]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效果及生存观察[J]. 李义慧,王晓红,李玉凤,杨俊泉,胡万宁.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14(04)
  • [3]NP方案在术后乳腺癌应用模型的探讨[D]. 高莉莉. 南京医科大学, 2009(03)
  • [4]CTF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J]. 欧阳忠,赖幼琳. 中国肿瘤临床, 2008(19)
  • [5]含吡柔比星方案治疗40例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观察[J]. 石秀萍.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6(06)
  • [6]长春瑞滨治疗吡柔比星耐药肺癌的疗效观察[J]. 许剑扬,王林,李建新. 中国厂矿医学, 2006(01)
  • [7]含吡柔比星的联合方案治疗22例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观察[J]. 聂梅俐.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02(06)

标签:;  ;  ;  ;  ;  

吡柔比星联合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22例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