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家主权理论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家主权理论的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家主权理论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彩霞[1](2021)在《国家需求视角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如何在国际发展合作中实现不同需求层次的内外协调?本研究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论述。在当前时代条件下,这项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就发展战略而言,成为现代化强国是中国预计于2050年实现的目标。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增强了海内外华人对中国实现该目标的信心,然而,中国当前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有鉴于此,明确现代化的引领性地位是中国今后坚定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基础与方向,这也为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理论研究提供框架与目标。为此,本文化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搭建国家需求层次分析框架,分析中国自建国以来的国际发展合作历程,探讨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可行性路径。在分析框架创建方面,本文以人为标准,衡量国家建构,分别结合历史、时代与文化三种情境,推演出国家具备权力、利益与道德三类人格。由这一多元人格属性可见,国家是包含主权象征、利益集成与人本关切的复合体。因此,国家行为受多重因素制约,具有一定可观察性,可外化国家基本需求。考虑到,人的需求与国家需求具有通约性,故此,可借助人的需求类比国家需求,这构成跨学科应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前提。据此,国家需求分为主权需求、发展需求、国际责任需求、国际地位需求与现代化需求,不同需求层次的内涵因时因事因国别因形势而异。在需求正向转化上,后一需求以前一需求的实现为前提;在个别情况下,可能出现由较高层次需求向较低层次需求的逆转。在国际社会化情境中,国家对自身需求的调节以及国家间需求的调和,同属国家间互动与需求协调的研究议题,这构成本文的基本架构与主要内容。具体至案例选择,本文以中国自建国至今的国际发展合作进程与转型为研究重点。改革开放是分析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演化的时间分界线,受时代认知、路径抉择与规范扩散影响,自改革开放后,国家优先需求发生调整,由主权需求优先调整为发展需求优先。当前,在中美大国竞争升级、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发展格局亟需重塑等背景下,中国进入不同层次需求均需兼顾的新时期。由此,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亟待转型。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面临多重压力。新冠疫情引发全球公共危机,百年变局变数增多,全球化逆潮与民粹主义叠加。受此冲击,新多边主义秩序重塑难度加大。面对这一外部环境变化,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处境相同,既遭受外界对于发展中国家身份的质疑,也承受来自国际竞争的压力。除环境不确定性、身份被质疑以及竞争多元化的外部挑战外,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外界过度关注特定经济发展指标,这会干扰国家对现代化目标的理性认识;历史已存的发展失衡程度与时剧增,这不仅阻碍国家发展模式调整,也会制约国际发展合作水平提升;国内与海外利益人为划界,这会固化国家对长远利益的统筹布局。总之,诸多因素导致国家发展需求界定滞后。其次,国家自身需求认知失调。受主客观因素所限,国内与国际需求的分化大于整合;受国内外舆论影响,国际责任与国际地位需求所获关注不均;因目标宽泛,现代化需求与其他需求关联不足。再次,国际社会对国家需求的认可不足。外界在关注中国发展的同时,对多边发展倡议存疑;制度性话语不足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外交在由双边互动向多边参与拓展的进程中,缺乏社会基础。最后,国家多元需求实现存在制度建设欠缺,长期延续的优惠型国际发展合作原则、实践与主流国际发展话语体系存在张力,尚无应对全策;在管理上,专业机构尚待加强能力建设;多边合作的路径选择受到既有经验的制约。为推进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稳慎转型,本文提出四个方面的具体应对举措。其一,为明确发展需求,基于科学了解的实际,创新发展质量评估;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提高不同区域人力资源积累;基于海内外利益关联性,增拓中国利益;基于对内生性需求的关注,培养随时而动的定力。其二,为整合需求层次,将国际责任需求及时适度纳入可持续发展范畴;将维护主权完整与坚定发展需求作为追求大国地位的前提;将国民理性培育与大国崛起难度,用于协调内外对发展中国家身份的认知。其三,为提升国家需求的国际认可,以切实的合作成效,破除外界疑虑;以运用话语扩散规律为前提,提升多边参与话语效能;以实际互动,消除各方假想,通过国际组织积累正向互动资源;以应对气候变化与疫情为契机,开展国际公共外交。其四,为完善国家需求实现机制,结合自身实际,针对性采纳国际发展规范;结合已有条件,开展国际发展合作全面评估;结合能力与时机,推进三方合作制度化;结合内外机制现状,提高国际竞争抗风险能力。综上,这些路径有助于中国通过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向现代化目标稳健迈进。

程睿[2](2021)在《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文中提出19世纪70年代后,为获取更多利润、实现资本增殖,资本主义国家依靠资本输出不断地提高对剩余价值的榨取。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变迁,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此历史背景下,西方理论界开启了对于帝国主义特征与实质的理论研究。伴随帝国主义理论的出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宣告诞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概念与内涵由帝国主义理论析出。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的基础概念、合理内核与最终目的。广义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是帝国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涵盖自帝国主义理论诞生以来的全部帝国主义理论中经济范畴的阐释,包括20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20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21世纪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包括中国对于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成果及其他国家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狭义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则包含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后出现的西方帝国主义理论中对于不同时期帝国主义经济控制方式的理论批判,即“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国家实行全球霸权的手段。在经济帝国主义理论视域中,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的核心目的,军事帝国主义、政治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均作为助推经济帝国主义经济扩张的重要手段,从属于经济帝国主义而非与经济帝国主义并列。经济帝国主义的特质在全球化中体现地愈加明显。20世纪是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萌芽时期,由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共同组成。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为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提供思想来源,是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初探。列宁在坚持和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在对前列宁时期霍布森资本扩张本质论的利用与帝国主义寄生性的补充中,对希法亭金融资本垄断论的基本继承中,对卢森堡积累规律论的批判性借鉴中,对考茨基“超帝国主义论”的批判中,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提出了列宁帝国主义论。列宁用案例分析与理论阐释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以特征论与阶段论的视角对帝国主义的五大基本经济特征进行梳理、提炼、概括。其中,特征论是阶段论的基础内核,阶段论是特征论的合理命题。列宁揭示出帝国主义的政治与社会特征是垄断的、寄生的、腐朽的、过渡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给帝国主义作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的定义,揭示出垄断资本主义就是帝国主义,得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前夜的结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新路径,开创了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范式。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提出也标志着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正式确立。二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及研究帝国主义的理论有了新的大发展,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使得旧殖民地纷纷走向独立,然而政治上的独立却没能使得新兴民族国家在经济上获得良好的发展,多数民族国家的经济仍然发展缓慢甚至处于发展停滞的状态。与之相反的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复苏与经济腾飞。20世纪50年代末,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开始思考当代资本主义的命运与未来,重点针对落后国家为何落后、落后国家如何摆脱落后等问题展开探讨,生成了以“依附论”、“世界体系论”为代表的“二战后帝国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由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向更新的帝国主义理论的理论转变。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宣告进入了“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新时期,以保罗·巴兰的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萨米尔·阿明的“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为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中最具奠基性、代表性的理论成果。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与新变化,以“经济剩余”为切入点展开对于垄断资本控制下落后国家经济结构形态的分析,以案例分析和历史性回顾的方式对于落后国家“欠发达”根源进行理论透视,揭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欠发达国家的早期侵略和殖民统治是落后国家的“欠发达”根源,致使欠发达国家的发展基础被破坏、发展道路被扭曲、经济剩余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单向流动。提出落后国家想要突破“欠发达”根源,在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最大可能、最好出路是社会主义革命。该理论是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奠基理论。“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是在继承马克思、列宁相关学说的基础上,以巴兰“经济剩余”和资本积累的观点为出发点,在对当代帝国主义理论部分学者研究成果批判性借鉴的基础上,以经济过程为论证核心,对垄断资本控制下的“中心”与“外围”的资本主义形态、经济结构、南北不平等交换的具体形式及原因、垄断资本剥夺下生成的“中心积累”与“外围停滞”分配格局进行剖析。揭示出处于“中心”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处于“外围”的落后国家由于社会历史、生产方式、积累模式的不同造成了垄断资本控制下不平等的世界经济结构与分配格局。该理论是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中最具代表性与综合性的理论成果。进入21世纪,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迎来了重大的历史契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苏联解体、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促使西方左翼理论家将研究的重点重新聚焦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21世纪“新帝国主义理论”应运而生,21世纪“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实现了同步发展。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根据经济帝国主义进程中资本积累、生产方式、民族国家地位等的变革展开讨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大卫·哈维关于资本积累逻辑的批判理论、迈克尔·哈特与安东尼奥·奈格里的生产方式变革理论、埃伦·梅克辛斯·伍德的民族国家理论。资本积累逻辑批判理论,力图在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视域下创造出一个以资本积累逻辑批判、资本积累空间修复批判、资本积累的剥夺性积累批判为基础的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框架,展开对于新经济帝国主义形成、发展、演变的全新阐释,开创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批判范式的新维度。其中,资本积累的资本逻辑与领土逻辑是理论分析的主线,空间修复是资本积累新的转移方式也是分析空间地理的工具,剥夺性积累是资本积累的主导形式与驱动力。生产方式变革理论,以帝国为核心概念对帝国的本质、帝国的统治形式、帝国的生产方式展开论述。生产方式变革理论揭示帝国的本质是资本帝国、帝国的统治形式是生命政治统治、帝国的生产方式是生命政治劳动,指出反抗帝国的主体在生命政治劳动中产生,探讨了未来社会的理想形态及存在的可能。民族国家理论,以资本帝国主义作为对新经济帝国主义的表述方式,在将资本帝国主义与传统帝国主义、战后帝国主义形态的比较中,概括出资本帝国主义的特殊性,探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与资本帝国主义的关系。指出经济与政治的剥离是资本帝国主义与以往帝国主义的根本区别、全球化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扩张与帝国霸权、全球化中资本帝国主义的核心目的是实现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霸权统治、民族国家是对抗资本帝国主义的重要力量与全球无产阶级革命的能量场。根据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所揭示的经济帝国主义的本质、结构、生产方式、资本逻辑、资本积累、对抗主体等内容,可知经济帝国主义在全球化中依然不会停止其向更深层次演进的脚步,全球化中经济帝国主义的诉求依然是构筑资本的帝国。经济帝国主义的本质、中心与外围的经济结构未发生根本改变,经济帝国主义也在演进中不断地生发出新的生产、积累、扩张、修复形式。研究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根本目的是找寻跳脱经济帝国主义资本逻辑的路径,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平等发展。民族国家在全球化中的持续在场使之成为反抗经济帝国主义的重要主体,民族国家的领土逻辑与民族意识的觉醒成为辅助全球化中与经济帝国主义交锋的关键要素,新的反抗主体指向民族国家、新的发展路径指向社会主义。经济帝国主义已经开启了全球化中的新一轮权力布展,中国在经济帝国主义过程下的发展道路与实践经验为世界经济治理、世界各国的政治与文化发展提供了借鉴思路与参考方案。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以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为基础,反思中国在经济帝国主义过程中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应对策略,生发出关于历史的总结与未来的展望,能够为促进实现反经济帝国主义扩张提供新的论据支撑。

田静静[3](2020)在《21世纪区域一体化发展新趋势》文中提出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促进世界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变化。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区域一体化呈现出了南北合作化特征。进入21世纪后,欧盟分别在2004和2007年的扩大会议上加入了东欧发展中国家,区域合作的南北合作化特征得到加强。尤为突出的是发达国家之间为了提升自身实力和促进区域内部的经济活力,彼此间合作进一步深化和提升。东亚地区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日关系的相对缓和,一体化发展也有巨大进展。欧洲、北美、东亚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俄罗斯的国力也在不断地恢复,欧亚经济联盟有了新的发展。世界主要大国凭借自身地缘优势,联合所在地区的周围国家开展了区域一体化合作。区域一体化组织在将来可能会促进多极格局的形成并为之奠定基础,成为除主权国家为单位的力量极之外又一衡量的力量极单位,这将改变现行的国际规则。因此,中国要先期做出预判,从区域一体化发展新趋势的过程中,找到区域合作的突破口,不断完善我国发展策略。

苟欢[4](2020)在《社会转型期的社区合作治理研究 ——行动主义的视角》文中提出纵观我们的生活空间,是一个不断被各种社区所嵌入的场域,就像地球被“国家化”、国家被“城市化”一样,城市也逐渐被“社区化”了,我们几乎无时无刻不与社区这个包裹着我们身、心、灵的壳打交道。当人类进入20世纪80年代,社区作为治理开展的新兴力量和基础单位,承担了越来越多(甚至是超越其能力)的公共性,以至于出现了街道开始具备执法权的奇特景观。西方国家对社区及其治理功能的重视早于中国,这与其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和“自洽”的理论阐释逻辑息息相关。从实践背景而言,西方较早进入工业社会发展阶段,较早受到工业文明的洗礼,也较早感知到工业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负产品”(各类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危机事件易发多发。)正是这些“负产品”不断冲击着社会治理的各道防线,使得西方社会治理变革的诉求更为迫切,变革动力更为深刻,变革决心更为坚定,一场“依靠社区发展社会”的社区复兴运动便由此开始。那么,引导西方社区治理实践的理论是什么呢?总结而言,就是“公共选择+民主理论”的变革理路。以奥尔森、奥斯特罗姆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论证了集体行动的诸多实践困境,如搭便车、公共池塘、负外部性行为等等问题;以罗伯特·达尔、卡普兰、帕特南为代表的民主理论探析更告诉我们:“民主太遥远了,不如打个折去搞多头政体”、“理性选民是个神话,总统总是选择不良政策”、民主制度的绩效在地区间存在极大差异会导致“独自打保龄球”的社会原子化。将这两条主线合流,便构成了西方社区治理实践与研究的基本假设与理路:共同体内人数太多,民主制度不易玩转,必须缩小共同体规模,即将国家治理转换为城市治理、把城市治理分割为社区治理,在“小场域”的社区民主实践中去实现“大场域”的社会发展。然而,立足于历史发展与转型的时空格局来看待走向全球化和后工业化的当今社会及其治理,社会治理及其行动场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素与特征不断凸显,社区的民主追求与治理行动亦呈现出非线性的发展趋势,社区再也无法从社会大系统中被分割看待。进言之,治理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部分简单相加之和,社会的治理绝对不能被机械地加总为对“多个社区的治理”,因为多个社区之间的互动极可能放大一些问题,亦可能次生出一些之前没有的新问题。所以,在走向全球化、后工业化的转型期,在一个城市胜利的时代,在社区生活模式不可逆转的时代,我们需要在对社区及其治理面貌的重新省察基础之上对社区治理的未来发展做出前瞻性的行动构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使得以社区治理为核心构成的城市治理、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具有坚实的存在之基。如果说当下社区及其治理的建构目标与行动路径是由整个社会的历史转型情景与发展诉求所决定的,那么新型社区及其治理行动的建构过程必然充满着各种困境。因为社会的发展与转型并非是一个均衡的发展过程,相反,其间不断充斥着由各种主、客观因素作用而成的社会发展失调问题,即主要表现为作为主观条件的行动知识建构滞后于作为客观条件的时代发展情景,继而致使具有主观性和稳固性特征的传统社会意识,在新生社会情景中依然继续发挥着对新生社会事物及其运行过程的观念塑造与行动支配作用,这显然具有导向意识混乱与行动失灵的双重发展困境。全球化和后工业进程中呈现出的新型社区及其行动建设便处于这样的风险之中。虽然转型时期的社区及其治理语境已然不同于工业社会时期的样貌特征,但是工业社会时期的意识形态却依然继续侵染着新兴社区及其治理行动场域。这将不仅削弱作为新型社会治理力量之一的社区在转型社会治理中的主体性地位,亦将极大干扰以新型社区自治与合作为基本实践路径而实现社区实质民主价值的行动方向,更将最终阻碍以社区合作治理促进整个社会合作治理的发展进程。当然,我们并非就此而全盘否定传统社区及其发展的历史作用,在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全面转型的历史发展情境中开展社区及其治理模式的构建,必须始于对工业社会时期的社区观念与行动的反思性考察与合理性解构,继而才能创造性地重构出具有“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特征的社区治理理论与实践模式。针对这些研究背景、特征省察、研究目的与基本假设,我们将关于转型时期的社区治理考察与研究凝练为一个核心问题:在全球化和后工业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如何促使社区及其治理模式改革朝向具有实质民主意涵的发展方向。围绕这个核心问题而拓展出的实践模式思考,便构成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社区合作治理模式。据此,我们又将核心研究问题具化为一组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问题链:为什么社区合作治理模式是走向全球化和后工业化时期的社区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建构趋势与目标?为什么行动主义是社区合作治理研究的应然理论范式?社区合作治理模式构建的行动主义特征与规范基础为何?如何在行动主义的知识规范下具体建构走向合作的社区及其治理实践?根据这些问题索引,我们首先对转型时期社区合作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基本论证,明确了现代社区作为新市民社会的基本构成区别于传统社区所具有的自主行动特质,以及作为转型时期社会治理的新型自治力量,对社会合作治理终极建构目标所具有的实践价值。其次,通过对工业社会时期所形塑的制度主义社区治理方案的反思性考察,发现其在后工业化情景中具有导向社区治理走向失灵和形式民主等诸多实践悖论的风险,故转而透过行动主义的理论棱镜去折射出转型期的社区治理模式所应关注的建构维度和内容。并在此基础之上重新梳理了社区民主与社区治理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社区民主作为社区治理追求的价值目标,应该在公共性的社区扩散实践发展背景之下,在作为新生社会治理力量的社区自治组织与以政府为核心的公权力部门之间建构平等的合作关系模式,从而实现契合社区自主行动诉求和提升社会治理效率的双重目标。如此,朝向合作的新型社区自治模式也便具有时刻关照各类社区治理行动者权益的实质民主发展蕴含。这一“结构-解构-重构”的诠释过程,也便构成了社区合作治理理论构想的行动主义知识与规范。最后,为了更为具体地诠释转型社会时代中社区合作治理建构的行动主义知识与规范,我们着重选取了两组相对应的诠释要素——“自主性-场域”和“他在性-角色”——以更为具体地贯通行动主义视角下社区合作治理模式构建的理路与实践。在关于“自主性-场域”的理论探析过程中,我们首先明确了自主性作为社区场域的构成性特征,是规范现代社区治理场域的一个基本建构性变量。据此,我们树立起对社区参与治理模式的实践警觉、排除了社区自治与他治的实践纠结、打破了社区治理理念中感性与理性的对立性思维,并最终确立起合作理性在社区合作治理模式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发展过程中的价值指引功能;在“他在性-主体”的实践探析过程中,我们首先树立起对“他在性”作为一种区别于“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去主体中心化”的理念,它之于社区民主价值的实现所具有的主体建构意义。以此为基础,我们更加具体地明确了服务型政府模式与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建构之于社区合作治理建设的核心引导作用、明确了社区场域中的新社会组织及其组织形态之于社区合作治理建设的重要支持作用、并确立起社区治理行动者角色及其能力塑造的基本向度。以上这些问题和内容的相继呈现,共同诠释了什么是行动主义的社区合作治理模式,以及如何建构更加符合全球化和后工业化转型情景的社区合作治理模式。这一切在理论建构的意义上,为朝向具有实质民主蕴含的社区及其行动模式的建设做出了大胆的探索。

王海腾[5](2014)在《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对美公共外交活动。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在中美交往过程中对美公共外交可以对两国关系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在当前中国和平崛起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背景下应如何开展对美公共外交?随着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外交社会化趋势的加强以及科技传媒手段的发展,国家间社会层面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和密切,针对他国公众的公共外交活动成为各国外交的重要内容,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蓬勃发展,同样也成为中国新世纪以来开展对外交往和发展外交关系的重要形式和主要内容。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经历了在理念上不断提升、在机制上不断完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的发展过程,现在已经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密切的公共外交关系,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而对美公共外交则因为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而处于重要地位,发挥尤其突出的作用。中国的对美公共外交经历了一个由起步到形成、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美两国打开交往的大门就缘起于着名的乒乓外交。建交后的八九十年代,两国不断拓展在经济、文化、社会层面的相互交往和人员往来,对美公共外交在这些实践中开始起步、逐步形成。进入新世纪以来,对美公共外交开始走向正规化的发展轨道,通过首脑外交中的公共外交行为、孔子学院的建设、对美文化交流、对美传媒外交、经济领域的公共外交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在中美关系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首脑在出访中与美国公众的互动是对美公共外交的传统活动,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和魅力为美国社会提供了了解真实中国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为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而设立的孔子学院在美国风生水起,其担负的公共外交使命仍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文化交流是对美公共外交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外传播中的文化内涵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传媒在美国常常被称为“第四权力”,如何与美国传媒打好交道并最终服务于对美公共外交,也是对美公共外交的重要问题。经济领域的公共外交常常被忽略,随着中美经贸往来的持续上升和在美企业的增加,经济领域的公共外交需要得到重视。本文对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的必要性与作用进行了剖析。公共外交的目标在于夯实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社会基础,因此必须明确公共外交致力于发展国家间社会关系的重要导向。在当前国际格局深刻变革和新兴国家群体崛起的背景下,中国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理念,这对如何建立中美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推动国际社会和平发展颇具启示,而公共外交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国家的真正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必然伴随着国际新理念新规范的提出,文明多样性如何在实践中实现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中国对美公共外交可以有所作为。新世纪以来对美公共外交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两国公众的往来与沟通进一步加强,美国公众的中国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两国关系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中国对美公共外交仍然存在诸多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两国公众固有的价值观和政治观念的差异,也包括部分媒体的误导和歪曲等因素。当前对美公共外交存在的困境主要有两国话语体系存在差异,以及对美公共外交的影响力有限等。本文最后提出了中国进一步加强对美公共外交的对策建议。文章指出,中国对美公共外交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公共外交的理念需要进一步革新,对美公共外交要切实推动两国社会交往,完善立法与机制建设,加大民间力量的参与范围和程度。公共外交的公众导向需要进一步明确,对美公共外交要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明晰重点群体的重要特征,对于不同交往对象区分不同交往方式。公共外交的效能需要持续提升,对美公共外交要重视“心灵政治”层面的沟通,形象塑造和观念传播要贴近美国公众,交往方式和交往内容都要遵循双向性和互动性原则。此外,公共外交研究需要不断加强,对美公共外交要自觉推动软实力的提高,无论是弘扬传统文化还是介绍当代中国,都要向世界说明一个真实的中国,只有拥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国才能实现全面的、真正的崛起。

罗晋京[6](2009)在《论跨国银行法律规制对国家主权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跨国银行是特殊类型的跨国公司。跨国银行在金融全球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金融稳定亦主要取决于银行的质量。探讨跨国银行的法律规制对国家主权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浪潮,国家主权更多表现为金融主权,在金融危机频发的背景下,金融主权的重要性凸现。法律是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武器,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护金融主权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主要采用分析比较、历史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就跨国银行的法律规制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主要是金融主权)和金融稳定、金融安全的影响进行分析。跨国银行的法律规制主要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国际反洗钱规则、巴塞尔协议、WTO金融服务协议、欧盟银行法、《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东盟金融合作协议等。当前跨国银行的法律规制使发达国家的主权得以扩张,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主权受到压制,这是旧的国际秩序的主要表现。本文因此提出,国际社会应重视对金融主权的维护,完善法律规制,以良好的法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应完善银行的国内法律制度,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事务管理,以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

刘凯[7](2007)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主权让渡问题是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的一个现实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关于国家主权让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以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作为解决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主权问题的基本范式并对此问题进行了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论文共分九章(不包括导言和结语),导言部分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原因,以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作为解决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主权问题基本范式的提出,对国内外研究国家主权让渡的现状进行综述,并就论文研究的出发点和相关概念、全文的写作思路和内容作简要说明。第一章主要阐述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家主权面临的挑战。论文首先对国家主权的概念和演进做梳理,认为主权是一个历史和政治的范畴,是一个被人们不断认识和实践的过程。然后对全球化的概念和全球化趋势挑战国家主权的表现进行分析和概括归纳,说明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动态和不均衡发展的过程,它使民族国家的主权受到限制,侵蚀,分割,乃至让渡。第二章主要介绍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课题的提出、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概念和国家主权让渡的早期实践。论文首先分析了全球化趋势下国家主权衍生出的变化,作为变化之一,主权自主有限让渡这一课题被提出并浮现在国际关系研究的视野中。随后从主权本体的角度对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把主权分为身份主权和权能主权是比较科学的,主权让渡是主权权能的部分让渡而不是主权身份的让渡。最后论文对国家主权让渡的初步尝试和早期实践进行了研究,认为联合国的集体安全制度和欧洲一体化进程在不同范围和不同程度上对主权问题的处理,可以看作是主权让渡早期实践的主要代表。第三章重点对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成为必要与可能的原因进行分析。“无因不成果”,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国家利益的构成及国家利益获取方式的变化,使得国家对自我能力进行限制,做出部分主权让渡成为合理与必要;与此同时,在全球化发展下的国际环境中,国家利益、地区利益、国际利益的契合,主权所有权与主权行使权的分离,国家内政与外交一致性的趋强,国际关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则从内部或外部为国家主权让渡的现实可能提供了各种必要的条件。第四章着重结合国际关系的现实概括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内容表现和让渡形式。从实际运作的层面看,主权可被视作为一个主权要素的集合体,即可分成政治主权、经济主权、文化主权、环境主权、安全主权等要素。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国家做出的主权让渡的内容不仅包括政治、军事、安全等传统的高政治(high politics)领域,也涵盖了经济、文化、环境等所谓的低政治(low politics)领域。此外,主权让渡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机制+模式)才能进行。欧盟是目前主权让渡机制最为成熟的国际组织,主权让渡的模式可分为两国或多国通过双边条约互惠让渡主权和一国自主将主权让渡给国际组织两种。第五章主要研究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主体和客体。国家是主权让渡的主体,但国家作为主权让渡的主体不是整齐划一的,论文从完全主权国家与不完全主权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划分对三类主权让渡主体作了比较分析,认为主权让渡主体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主权让渡自身的发展。主权的受让者即主权的让渡客体,国际组织、对等国家、跨国公司是最主要的主权受让者,它们以各自不同的组织形式、性质和职能担当起了在全球化时代国家职能的缺失部分,保证国际体系的正常运转。第六章着重分析和总结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目的、性质、原则和限度等一般规律。国家让渡主权的目的在于获取最大化的国家利益;主权让渡虽出于国家自身的意愿,但由于各民族国家本身状况以及所遇境况的不同,国家做出主权让渡的性质并非相同;为达目的,也要讲究原则,国家做出主权让渡时必须遵循基本的主权让渡原则;“过犹不及”,主权让渡限度的关键是国家在让渡主权时必须保持国家的独立自主与国家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对等。第七章分析影响和制约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主要因素。尽管国家主权让渡已经为绝大多数民族国家所接受,而且正在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但在主权让渡的背后隐伏着诸多阻碍主权让渡实现的因素:古典“国家理性”说对国家利己主义倾向的助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下的不同处境和在主权问题上的矛盾和对立;主权在国际体系层次和国家单元层次的不一致性;民族国家在国际合作中对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的不同预期程度;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共同利益)的悖论等。这些因素从不同层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对主权让渡的做出。第八章考察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现实特征并分析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发展趋势。从现实特征看,国家主权让渡无论在国际层面还是在国家层面,都是非均衡发展的,主要表现为越是在全球化中处于中心位置的国际组织或国家,主权让渡的程度越高;而越是被全球化边缘化的组织或国家,对主权让渡越是消极和警惕。从发展趋势看,主权让渡不会使国家回到传统的“主权封闭”,更不会使“主权消亡”,在目前这样一个没有世界性权威却存在有限秩序的时代,主权让渡是世界体系处于一种过渡阶段的合理存在,主权让渡的要义之一就是在碎片化和统一性的世界中恰当地对国家行动的自由进行限制,寻找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的最佳平衡点。第九章就认识和处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主权自主有限让渡问题作专门研究。论文首先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是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在主权让渡的实践中中国所做出的主权让渡的范围是极其广泛的。其次,论文对中国当前面临的诸多主权让渡难题,如“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与领土和资源之争问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国家利益维护问题、人权的国际化与西方的人道主义干预问题、反腐败国际合作与国家主权让渡问题等,结合我国的国情现实进行了分析。再次,对中国人来说,主权让渡是个敏感问题,如何科学认识和对待它?论文从树立新主权观、构建“积极主权”、主权让渡所必须坚持的原则、科学认识和对待西方的主权让渡理论、掌握外交艺术、以辩证思维认识和对待主权让渡等角度对此做了阐述。结语部分作为对全文研究的总结,认为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是对传统主权的辩证否定而不是颠覆,它的产生和发展反映出国际政治的现实状况与发展特征,是对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主权理论和实践困境的重大突破,从而有效地缓解了全球化和主权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我们应该积极构建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理论和机制,推动国家主权让渡进程的发展。

陈立兴[8](2006)在《国际经济协作背景下的中国财政政策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接受西方宏观经济学观点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宏观调控理论的研究大都着眼于国家内部或单边主义的财政、货币政策效果分析。20世纪90年代开始,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随着中国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经济事物当中,宏观调控政策调整的外部性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中国的财政政策等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不但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国内改革和融入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提高周边国家和全球经济增长率、保证世界经济稳定运行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是中国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全新领域。因此,中国当前参与国际经济事务过程中所奉行的经济理论和执行的财政、货币政策面临重大变革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多数研究仍然处于消化和应用传统宏观经济学理论,偏重于微观层面应对单一冲击或实现单一目标的对策研究,没有过多地突破传统宏观经济学的框架,在解释现实经济运行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没有对客观存在多年并迅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做出系统的经济学分析,二是忽视了在宏观层面通过合作使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国际经济协调政策研究。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的过程中,一直积极参与不同层次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在这种国际经济协作趋势下,在这种国际经济协作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理论特别是宏观调控理论也正在不断丰富和形成,在“和平崛起”这一指导原则提出之后,研究崛起的中国将对区域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产生什么影响、周边国家如何看待综合国力不断上升的中国以及如何在崛起过程中保持和平等一系列问题,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学术界理论研究中国的重点。作为和平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中国财政政策将在政府采购、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税收、国债发行等几个方面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研究和探讨国际经济协作背景下的中国财政政策的这些变化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各部分紧紧围绕这一主题,探讨不同层次的国际经济协作对中国经济特别是财政运行的影响,并针对快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从财政政策调控的角度提出了中国的应对措施。第一章从回顾亚当·斯密创立财政学开始,阐述了德国历史学派的国家干预主义、凯恩斯的宏观调控理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蒙代尔的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研究、国际财政研究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理论的研究,认为目前财政理论的发展和财政政策的研究的范围已经逐步扩展到国家以外。因此中国提出的“和平崛起”战略和“和谐世界”新理念对财政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财政政策理论研究和实践必须具有全球视野。第二章应用博弈理论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在各种层次的国际经济协作趋势不断扩大的新背景下,并没有一个超国家政府的权力存在,以国家为主体的财政政策不再由纯经济理论所决定,而是受到各个参与方的影响,是所有国家进行博弈的结果。通过博弈模型分析,在国际经济协作过程中尽管始终存在着矛盾与冲突,但实力不同的大国和小国都可以通过国家间的政策协调和合作实现帕累托改善,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还在博弈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亚太地区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财政政策方面转变和实践,阐述了不同国家通过财政政策的协调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经济发展所做的努力。第三章首先回顾了日本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财政政策,对财政政策的效果进行了评价,总结了日本在参与国际政策协调、应对石油危机和日元升值的冲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由于日本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崛起的亚洲国家,又是中国的近邻,其发展的轨迹以及参与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经验教训值得中国借鉴;其次回顾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欧盟在一体化过程中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方面的协调措施。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与东盟国家、非洲国家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安排,因此欧盟一体化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其经济一体化框架下的财政税收安排对中国当前研究开放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这一章的最后总结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世界各国的税收调整和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新趋势。第四章首先比较了近些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崛起的异同点,中国经济崛起将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更大的空间,同时也会形成更大的冲击。因此中国实施“和平崛起”战略,无意于在经济实力壮大过程中寻求霸权或支配世界事务,而是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以贸易和投资的发展等和平手段来获取世界资源,摆脱国内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和社会矛盾的困扰,并通过不断扩大国内市场为其他国家带来更多的机会而不是威胁;其次,重点论述了“和平崛起”战略对中国制定财政调控政策、参与不同层次的国际经济合作的指导作用,认为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对周边地区和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中国财政理论的发展和财政实践使中国财政调控能力日益增强,各种财政调控措施成为“和平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首先阐述了WTO的主要原则和WTO框架下的博弈格局、中国在WTO中的地位以及中国参与WTO的利益,然后在分析加入WTO对中国财政运行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在WTO框架下财政政策调整策略,主要是关税水平逐年下降、出口退税政策的优化、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化以及履行对政府采购制度的承诺等等,还分析了中国参与多哈回合谈判过程中的策略和谈判过程中一些与中国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财政政策调整效果。第六章论述了区域合作框架下中国财政政策的转变与创新。在回顾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合作安排、中日韩经济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参与区域协作面临的复杂外部环境,提出了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协作的应对措施和财政安排。中国应该以亚洲为依托,积极参与各种层次的区域经济协作。财政政策方面,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确保经济可持续增长,带动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发展;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国家内部区域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探讨建立亚洲区域经济协作补偿机制,加强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运行和政策的跟踪监测,协调好国内外政策的操作力度和方向,减小区域合作的阻力等等。最后从财政收支的角度,简要分析了中、日、韩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前景及其对未来中国财政收支产生的影响。第七章系统地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实践和财政理论的发展,一是改革开放后的赤字预算的实践和财政平衡理论的变化,充分利用公共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快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政府经常性支出要向公共财政方向转变,增加教育、健康和扶贫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二是关于国债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债在宏观调控中发挥巨大作用。对国债功能的认识,由单纯弥补财政赤字,到为国家经济建设筹集资金和调控国民经济运行,对国债运作的认识,由临时性偶然操作到长期持续运用。回顾了1981年以来,我国国内债务发行经历了重大变化以及重新启用国债、举借国内外债务的重要作用。三是灵活运用各种税收政策,增加财政收入,努力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四是通过一系列财税政策措施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措施有扩大公共消费支出,加强政府采购制度建设,增进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调整现有的外资税收政策,引导外资投向,提高外资利用水平,进一步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促进出口与进口贸易的平衡发展等。第八章从调节内外平衡出发,探讨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问题。财政政策等宏观调控的协调应该以保持经济的内外平衡为最终目标,当前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综合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进行积极调控。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方面,要注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选择和组合必须适应经济形势发展需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松紧搭配组合,适度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积极推进汇率机制改革,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宏观和微观各个层面,建立和完善规划、财政、银行的配合机制,优化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还要从加入WTO后参与世界产业分工的高度,完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发挥综合效应。第九章探讨了国际经济协作背景下的中国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当前影响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内部因素主要有: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市场经济的不完善;中国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能力和保护市场的能力均面临着严峻挑战;社会保障机制建设步伐缓慢,尚不能满足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使其面临的金融风险压力增大;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影响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外部因素主要有:由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本身就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有很多不利影响;外资对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输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蔓延;知识产权纠纷加剧;国际资源争夺白热化:跨国公司“攻城略地”;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强势压力等等。经济全球化还对中国地方财政运行产生较大压力,主要表现在经济全球化会加剧地方财政的支出压力和地方财政的融资困难,因此应尝试地方政府举债,加强地方财政特别是加强财政融资能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妥善应对挑战。当前中国应该利用WTO体制维护我国国家经济安全,具体的应对措施一是在发展中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用开放应对开放中的危机;二是全面融入多边贸易体制,参与WTO规则的制定;三是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分散国家经济风险;四是充分利用WTO救济体系与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正当经济利益;五是在更广泛的领域内推行全球共同安全和可持续安全观念。维护中国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财政安排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改进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能力,提高政府行政控制能力以控制经济风险;第二,把支持自主创新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政策目标;第三,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功能;第四,运用针锋相对的策略,灵活应用关税、非关税、出口退税等措施应对来自各个方面滥用反倾销、限制进口、技术壁垒和环保壁垒条款:第五,注重零关税对中国市场的影响。

温俊萍[9](2006)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研究 ——发展经济学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许多学者开始致力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关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文献已有不少。但是,已有的研究成果在研究内容上侧重于对局部经济安全问题的探讨,缺乏对整体经济安全的全面研究,尤其是忽略了经济全球化的动态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内在联系。加之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陷入经济安全实践的困境。因此,论文以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和新趋势(金融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信息全球化、人力资本全球化、贸易全球化五个主要方面)为切入点,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别探讨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问题,构建了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综合分析框架。 为此,本文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发展中国家的客观实际出发,以当代发展经济学理论为理论视角,同时借鉴国际经济学、国家经济安全、国际政治经济学等相关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较为系统、深入地考察和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内在逻辑,阐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呈现的新特征及其根源,揭示经济安全的影响机制及具体表现形态,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经济安全问题的战略选择。与相关研究不同的是,本论文明确提出将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作为发展经济学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课题加以系统研究,这既是对经济安全研究视角的积极探索和创新,也是对当代发展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化。 本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 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包括论文选题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基本结构及特色。 第二章主要阐释了本论文的核心概念和理论视角。首先探析了论文的核心概念,主要对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然后论述了以往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理论视角,主要包括依附理论视角、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视角以及制度经济学视角关于经济安全问题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分析,并

刘胜题[10](2005)在《国际银团贷款法律风险分析及控制》文中研究表明国际银团贷款在二战后期兴起成为一项重要的融资技术。经过60 余年的发展,国际银团贷款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尤其在1997 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国际银团贷款市场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这格外引起金融和法律界人士的注目。虽然国际社会不存在关于国际银团贷款的专门的统一法,但规范国际银团贷款的法律制度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很强国际性色彩的通行规则。2004 年6 月公布的巴塞尔新协议首次将法律风险纳入到资本要求框架之中,引起人们对包括国际银团贷款在内的商业银行法律风险进一步关注。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企业利用外资的渠道拓展到借用国际银团贷款等方面,国内银行多次参与国际银团贷款,目前中国银团贷款市场欣欣向荣。当事人因为不熟悉国际银团贷款的国际通行规则,所以面临着巨大的法律风险。尽管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银团贷款暂行办法》、国家开发银行发布了《银团贷款管理暂行规定》,但是我国以市场为导向的与国际银团贷款相关的法律规范尚不健全,亟需借鉴国际通行规则加以完善。无论是国内企业利用国际银团贷款,还是我国银行参与国际银团放款,都必须注意国际银团贷款中的各种法律风险及其控制应对之策。本论文采用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法律的经济分析等研究方法,着重分析国际银团贷款中的若干法律风险,略论控制对策。全文结构除导言和结语外分为六章,共计22 万多字。导言首先以经济学与法学为视角详细阐述了国际资本市场上国际银团贷款的来龙去脉,并界定了国际银团贷款,探讨了国际银团的法律属性和架构,理清了本文研究的主线。然后,对国际银团贷款的风险进行了铺陈,并界定了国际银团贷款的法律风险。接着详细说明了研究的意义与分析方法,同时指出了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家主权理论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家主权理论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需求视角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一)主要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国家需求层次的理论建构
    一、国家人格化:以人的视角建构国家
        (一)国家建构的多维逻辑
        (二)国家行为与动机的人格属性
    二、人与国家的需求通约性
        (一)人与国家的多元需求
        (二)人与国家需求相通约的依据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国家应用
        (一)“需求层次论”的理论内涵
        (二)“需求层次论”的应用考量
        (三)国家需求视角下的国际合作
        (四)国际发展合作中的国家需求
    四、国家需求层次的分析框架
        (一)国家需求的界定与层次
        (二)多层需求的平衡与均衡
第二章 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进展与方向
    一、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历程
        (一)主权需求优先的阶段(1949-1978年)
        (二)发展需求优先的阶段(1979-2018年)
        (三)多层需求兼顾的新时期(2019年至今)
    二、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动因
        (一)时代主题判断
        (二)改革开放实践
        (三)国际规范内化
    三、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方向
        (一)由选择自立走向逐步开放
        (二)由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倡导
        (三)由双边互动趋向多方参与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面临的挑战
    一、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强
        (一)后疫情时代百年变局变数增多
        (二)逆全球化下疫情民粹主义兴起
        (三)新多边主义秩序重塑尚需时间
    二、发展中国家身份引发质疑
        (一)中国的身份定位存在分歧
        (二)外界混淆中国的需求层次
        (三)身份质疑导致行为的误判
    三、新发展格局面临多重国际竞争压力
        (一)权力转移下的大国竞争
        (二)新兴崛起国群体内竞争
        (三)区域强国间的机制竞争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发展需求界定滞后
        (一)过度聚焦规模与速度
        (二)地域差距的不断扩大
        (三)跨国利益边界模糊化
    二、国家需求层次的认知失调
        (一)国内需求与国际需求相分隔
        (二)国际不同层次需求关注不均
        (三)现代化需求与其他需求疏离
    三、国家需求的国际认可不足
        (一)战略设计引发外界疑惑
        (二)国际制度话语处于劣势
        (三)国际社会交往基础薄弱
    四、实现国家需求缺乏制度保障
        (一)国际发展体系规范压力
        (二)专业机构管理经验欠缺
        (三)多边合作路径选择受限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路径抉择
    一、明确发展需求优先方针
        (一)重视发展质量创新评估
        (二)均衡各区域可持续发展
        (三)全方位调和海内外利益
        (四)增强环境变化中的定力
    二、统合国内外需求层次
        (一)发展与国际责任适度关联
        (二)国际地位基于主权与发展
        (三)现代化需求贯穿于其他需求
        (四)坚定发展中国家身份立场
    三、增进国家需求的国际认可
        (一)提升发展战略释疑成效
        (二)提高多边外交话语效能
        (三)积累国际社会互动资源
        (四)长效争取国际舆论支持
    四、完善国家需求的实现机制
        (一)善用国际体系部分规范
        (二)健全机构建设全面评估
        (三)推进三方合作机制建设
        (四)夯实国际竞争的制度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2)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经济帝国主义的概念内涵与相关概述
    2.1 经济帝国主义的概念界定
        2.1.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广义概念
        2.1.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狭义概念
    2.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内容涵盖
        2.2.1 20 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2.2.2 20 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2.2.3 21 世纪西方左翼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2.3 经济帝国主义的特质
        2.3.1 用经济帝国主义手段实现全球霸权
        2.3.2 用政治文化手段助推经济扩张
第3章 20 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初探
    3.1 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萌芽
        3.1.1 霍布森资本扩张本质论
        3.1.2 希法亭金融资本垄断论
        3.1.3 卢森堡资本积累论
        3.1.4 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
    3.2 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理论奠基
        3.2.1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时代背景
        3.2.2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核心观点
        3.2.3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当代价值
第4章 20 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新成果
    4.1 垄断资本控制下的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
        4.1.1 落后国家的经济结构形态的理论分析
        4.1.2 落后国家“欠发达”根源的理论透视
    4.2 垄断资本控制下的“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
        4.2.1 垄断资本构建的“中心”与“外围”的世界经济结构
        4.2.2 垄断资本掌控下的南北不平等交换形式
        4.2.3 垄断资本剥夺下的“中心积累”与“外围停滞”分配格局
第5章 21 世纪西方左翼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新拓展
    5.1 全球化中资本积累逻辑的理论批判
        5.1.1 资本积累的资本逻辑与领土逻辑
        5.1.2 资本积累的空间修复理论批判
        5.1.3 资本积累的剥夺性积累理论批判
    5.2 全球化中生产方式变革的理论创新
        5.2.1 生产方式变革的生命政治统治
        5.2.2 生产方式变革的生命政治劳动
    5.3 全球化中民族国家理论及其新视野
        5.3.1 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帝国主义
        5.3.2 对抗资本帝国主义的民族国家理论
第6章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评析与启示
    6.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综合评述
        6.1.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探索成就
        6.1.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偏颇之处
    6.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的内容启示
        6.2.1 资本逻辑跳脱与发展路径选择
        6.2.2 民族国家在场与民族意识觉醒
    6.3 经济帝国主义进程中的中国发展之反思
        6.3.1 全球化中国际经济新秩序重构
        6.3.2 全球化中政治文化实践空间探索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21世纪区域一体化发展新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的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及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基本理论与概念
    第一节 一体化理论
        一、一体化概念的界定
        二、一体化发展阶段
    第二节 区域一体化与区域合作
        一、区域一体化的概念
        二、区域合作的概念
        三、区域一体化与区域合作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
    第一节 21世纪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
        一、南北型的区域合作形式得到拓展
        二、区域贸易中发达国家间区域合作加强
        三、东亚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四、欧亚地区的一体化新进展
    第二节 21世纪区域一体化发展新趋势带来的问题
        一、南北合作当中利益协调出现分歧
        二、新兴经济体的发展速度受到阻碍
        三、东亚区域一体化主体不明确,整合程度不高
        四、欧亚经济联盟面临的挑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1世纪区域一体化发展新趋势成因及影响
    第一节 区域一体化新趋势成因
        一、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改变
        二、全球贸易话语权的争夺
    第二节 区域一体化新趋势的影响
        一、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二、推动世界政治格局进一步走向多极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1世纪区域一体化新趋势下中国的对策
    第一节 增强自身实力
        一、大力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
        二、加大科技投入,抢占高科技的制高点
        三、强化文化自信,凝聚东亚共识
    第二节 强化中国在东亚一体化中的主导地位
        一、发挥中国在东亚的地缘优势
        二、发挥经济优势、努力推动东亚一体化进程
    第三节 积极应对世界多极化趋势
        一、正确的认识多极化趋势
        二、构建平衡的大国关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社会转型期的社区合作治理研究 ——行动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主题陈述
        一、选题背景与主题确立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社区治理与合作的国外研究
        二、社区及其合作治理的中国研究
        三、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指向、基本假设
        一、研究指向
        二、基本假设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社会转型
        二、社区
        三、社区合作治理
    第五节 理论基础与运用
        一、社会转型论与社会治理模式变迁理论
        二、后结构主义理论与后现代主义理论
        三、制度主义理论与行动主义理论
        四、其他理论
    第六节 研究方法
        一、作为宏观范式的方法论——建构主义
        二、作为中观策略的研究方法或方式——历史反思阐释法和“想象”法
        三、作为微观方法的具体技术和技巧——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
    第七节 研究框架与篇章结构
        一、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二、篇章结构与内容设计
第二章 作为时代课题的社区合作治理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中的社区及其治理
        一、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特征
        二、社会构成中的基层社区
        三、社会治理中的社区治理
    第二节 社区重建中的行动空间
        一、流动性和异质化的社区构成
        二、陌生化和匿名性的社区特征
        三、开放性和网络化的社区发展
    第三节 走向合作的社区及其治理趋势
        一、社区中的竞争文化与实践后果
        二、社区合作治理的意愿与理念
        三、领域融合中的社区合作治理
第三章 行动视角中的社区合作治理
    第一节 社会治理转型中的行动主义主张
        一、行动主义的理论建构
        二、行动主义的社会治理构想
        三、合作治理研究的行动主义范式
    第二节 作为行动主体的新型社区
        一、社会自治再兴模式中的新型社区自治
        二、共同体进化中的社区样态
        三、社区的建构性特征
    第三节 通过行动建构社区合作
        一、制度主义的社区合作方案
        二、对合作的行动主义理解
        三、社区治理的行动主义阐释
第四章 走向社区合作治理的思想历程
    第一节 社区治理的价值追求及其困境
        一、基于民主追求的公民治理
        二、对社会契约论的颠覆以及民主的没落
        三、公民治理的民主救赎与失败
    第二节 从民主向合作转型的社区治理逻辑
        一、作为社会治理模式的民主实践
        二、公共性扩散条件下的社区合作
        三、超越民主模式的社区合作治理理路
    第三节 社区治理体系及其结构的知识转型
        一、在社区治理的系统中廓清结构概念
        二、社区治理结构分析的视角转换
        三、社区合作治理体系的知识重塑向度
第五章 社区合作治理的行动场域
    第一节 自主性生成的社区行动场域
        一、社区行动场域的建构基础
        二、自主性争夺的社区治理场域冲突
        三、重塑社区行动自主性的思维机制
    第二节 社区行动场域中的形式理性省察
        一、工业社会语境中的社区行政模式
        二、社区治理中的居民参与
        三、社区“自治”模式在社会转型中的挑战
    第三节 社区行动场域中的合作理性建构
        一、社区治理实践的去感性化是否可能
        二、社区治理实践中的经验是否可靠
        三、社区治理中的合作理性建构路径
第六章 基于“他在性”的社区合作治理
    第一节 政府权能重塑与社区公共服务
        一、公共性扩散中的政府与社区关系重构
        二、社区合作的政府服务向度
        三、社区合作治理中的政府职能
    第二节 新社会组织兴起中的社区合作
        一、新社会组织的行动逻辑与社区治理转型
        二、走出社区自治与他治的二元困境
        三、社区合作治理的组织形态
    第三节 社区合作治理中的行动者及其观念
        一、社会变迁中的社区行动者角色
        二、社区行动者的独立性
        三、社区治理行动者的能力塑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公共外交的研究进程
        (二)国内外公共外交的研究现状
        (三)对国内公共外交研究的评述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理论框架:社会视角下的公共外交
    一、国际政治的社会学转向
        (一)国际政治的国家—社会理论
        (二)国际政治的社会学转向
    二、建构主义与公共外交
        (一)建构主义分析模式
        (二)建构主义与公共外交
    三、公共外交的三层进程分析
        (一)交往模式与公共外交的交往层面
        (二)认知模式与公共外交的认知层面
        (三)建构模式和公共外交的建构层面
第二章 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的发展过程
    一、中国公共外交的兴起
        (一)各国公共外交的兴起
        (二)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过程
        (三)中国发展公共外交的原因与动力
    二、对美公共外交的历史演变
        (一)对美公共外交的源起(1971 年——1978 年)
        (二)对美公共外交的起步(1979 年——1999 年)
        (三)对美公共外交的形成(2000 年——至今)
第三章 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的主要内容
    一、首脑外交中的公共外交行为
        (一)中国领导人对美公共外交
        (二)对美首脑外交的公共外交效应
        (三)国家首脑的品牌塑造
    二、孔子学院的建设
        (一)在美孔子学院的发展
        (二)孔子学院的汉语推广
        (三)孔子学院的公共外交效用
    三、中美文化交流与传媒外交
        (一)文化交流的公众化
        (二)对美文化交流
        (三)文化交流的机制建设
        (四)对美传媒外交
    四、经济领域的对美公共外交
        (一)经济领域公共外交的起步
        (二)开展经济领域公共外交的动因
        (三)经济领域公共外交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 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的作用与成效
    一、对美公共外交的作用与意义
        (一)推动中美关系顺利发展
        (二)加强与美国社会深入交往
        (三)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四)推动世界文明多样性
    二、对美公共外交的目标与成效
        (一)交往层面:中美社会交往增进
        (二)认知层面:美国公众中国观改善
        (三)建构层面:中美关系的社会基础加强
第五章 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的对策建议
    一、革新公共外交理念,构建多方参与机制
        (一)加强公共外交战略设计,完善立法和机制建设
        (二)构建多方参与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
    二、明确公共外交公众导向,提高不同群体针对性
        (一)对美智库公共外交
        (二)对美利益集团公共外交
    三、重视公共外交成效,推动交往内容方式的提升
        (一)丰富公共外交的内涵
        (二)提升公共外交的互动性
余论:崛起中国家的公共外交
    一、国家崛起中的观念建构
    二、公共外交中国际理念的提出
附录 在美孔子学院一览表
参考文献

(6)论跨国银行法律规制对国家主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跨国银行法律规制和国家主权的初步分析
    第一节 法律规制和国家主权的界定
    第二节 法律规制的主要框架
    第三节 法律规制对国家主权的可能影响
第二章 跨国银行法律规制对发达国家主权的影响
    第一节 法律规制对发达国家主权的扩张和维护
    第二节 法律规制对发达国家主权的制约
    第三节 跨国银行法律规制和发达国家主权的互动
第三章 跨国银行法律规制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影响
    第一节 法律规制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保障和特殊保护
    第二节 法律规制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抑制
    第三节 法律规制和发展中国家主权的相互作用
第四章 如何应对跨国银行法律规制对主权的挑战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应对策略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应对策略
    第三节 国际社会的应对之计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主要缩略语索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后记

(7)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外学者对国家主权问题的研究
    三、以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作为解决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主权问题基本范式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四、国内外学者对国家主权让渡问题的研究
    五、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六、本文的基本内容和逻辑结构
    七、本文的研究重点和难点
    八、本文的研究方法
    九、本文的创新
第一章: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家主权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国家主权的概念和演进
    第二节:全球化趋势对国家主权提出的挑战
第二章: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课题的提出和主权让渡的早期实践
    第一节: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课题的提出及主权让渡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国家主权让渡的初步尝试和早期实践
第三章: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成为必要与可能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家主权让渡的必要性
    第二节:国家主权让渡的可能性
第四章: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内容表现和让渡形式
    第一节:国家主权部分让渡的内容表现
    第二节:国家主权让渡的形式
第五章: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主体和客体
    第一节:国家主权让渡的主体
    第二节:国家主权让渡的客体
第六章: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目的、性质、原则和限度
    第一节:国家主权让渡的目的
    第二节:国家主权让渡的性质
    第三节:国家主权让渡的原则
    第四节:国家主权让渡的限度
第七章:影响和制约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古典“国家理性”说助长国家利己主义倾向从而束缚国家主权的让渡
    第二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处境和主权观制约国家主权的让渡
    第三节:主权在国际体系层次和国家单元层次的不一致性影响国家主权的让渡
    第四节:民族国家对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的不同预期程度阻碍国家主权的让渡
    第五节:国家利益与共同利益(国际利益)的悖论限制国家主权的让渡
第八章: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现实特征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国家主权让渡的非均衡发展现实特征
    第二节: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发展趋势
第九章: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主权自主有限让渡问题
    第一节:中国国家主权让渡的实践
    第二节:当代中国面临的主权让渡的课题
    第三节:科学认识和对待国家主权让渡
结束语: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问题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8)国际经济协作背景下的中国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 不断深化的国际经济协作是本篇论文选题的背景
        (二) 选题的意义
    二、论文中主要概念的厘定
        (一) 国际经济协作
        (二) 经济全球化
        (三) 区域一体化
    三、本文的主要结构和分析框架
    四、本文的主要创新、不足之处和后续的研究
        (一) 博弈分析方法
        (二) 提出“国际经济协作”的概念
        (三) 在不同层次的国际经济协作背景下研究中国财政政策
        (四) 本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五) 后续的研究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和文献回顾
    一、财政调控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 财政学创立初期的德国国家干预主义财政理论
        (二)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宏观调控理论
        (三) 反政府干预理论—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四) 国际财政理论研究进展
    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发展
        (一) 经济全球化理论
        (二)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三) 新地区主义
    三、开放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模型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外溢性
    四、国际经济协作背景下的中国财政理论研究以及公共财政政策框架
        (一)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使财政理论的创新进入崭新的阶段
        (二) 积极财政政策丰富了中国开放条件下的财政理论实践与研究
        (三) “和平崛起”战略要求财政政策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四) 建立适应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共财政框架
第二章 国际经济协作是各国参与全球经济博弈的最优策略
    一、一个简单的两国博弈模型
    二、两国博弈模型的分析
        (一) 实力较小的国家的博弈策略
        (二) 实力较大的国家的博弈策略
        (三) 多个国家在一个共同的框架下分享政策协调收益
    三、国际经济竞争中博弈策略与政策协调实践
        (一)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博弈分析
        (二) 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
第三章 国际经济协作背景下财政政策的国际比较
    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财政政策效果评价
        (一) 两次石油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二) 两次石油危机之后日本增长模式转换和财政政策调整
        (三) 1985年的“广场协议”和日元的升值
        (四) 泡沫经济的形成和破灭
        (五) 20世纪90年年代日本财政政策失误及其后果
    二、欧盟财政、税收政策的协调
        (一) 欧盟的区域协调政策安排
        (二) 欧盟的税收协调安排
    三、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世界各国税制改革趋势
    四、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新进展
第四章 “和平崛起”战略与财政政策调控能力的增强
    一、“和平崛起”战略综述
    二、中国经济发展影响世界经济的渠道和程度
        (一) 贸易和金融是中国影响世界经济的重要渠道
        (二) 中国经济崛起对世界经济影响的程度
    三、中国财政政策理论和实践成为“和平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中国财政调控能力逐渐增强,积累了应对外部冲击的经验
        (二) 财政理论的日益成为“和平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财政政策从不同的角度影响中国的经济运行
第五章 WTO框架下的国际经济博弈格局与中国财政政策
    一、WTO框架下的国际经济博弈格局分析
        (一) WTO的互惠原则
        (二) 参与WTO博弈的是每个成员国及其组成的利益同盟
    二、中国在WTO框架下的地位及利益所在
        (一) 中国在WTO中的地位:发达“小国”和发展中大国
        (二) 中国在WTO中发挥的作用应该与地位相适应
        (三) 中国加入WTO的利益所在
    三、WTO框架下中国财政政策的调整
        (一) 加入WTO对中国财政运行的直接影响
        (二) 加入WTO以后的财政政策调整
        (三) 多哈回合谈判期间中国的立场以及财政支农政策的调整
        (四) 多哈回合的失败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未来的对策
    四、WTO对外汇事务的规定与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
        (一) WTO对外汇事务的规定
        (二) 中国加入WTO有关外汇问题的谈判情况
        (三) 美国的指责是对WTO多边规则的曲解
        (四) 中美贸易赤字增长的主要原因
第六章 区域经济协作框架下的中国财政政策转变与创新
    一、我国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协作水平不断提高
        (一) 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融合明显提高
        (二)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发展
        (三) 以中、日、韩合作为中心,推进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
        (四) “上海合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二、当前亚洲区域经济协作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和中国的应对策略
        (一) 中国的静态经济收益、动态经济收益及非经济收益
        (二) 积极参与WTO各项事务和世界经济议题化进程
        (三) 增强在东北亚经济协作与竞争中的主导地位
        (四) 中国积极参与推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次区域经济合作
        (五) 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探讨更紧密的经济一体化安排
        (六) 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带动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发展
        (七)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国内区域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
        (八) 探讨建立亚洲区域经济协作补偿机制
    三、关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前景分析
        (一)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内需
        (二)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出口的促进作用
        (三) 中国出口增长比较快的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
        (四) 财政收入小幅增加
        (五) 进口产品价格的降低会导致国内价格水平的下降
第七章 国际经济协作趋势下的中国财政政策实践与对策
    一、改革开放后的赤字预算的实践和财政平衡理论的变化
        (一) 充分利用公共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办大事
        (二) 加快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三) 政府经常性支出要向公共财政方向转变
        (四) 完善财政支持农业政策,扩大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
    二、国债在宏观调控中发挥巨大作用
        (一) 对国债功能的认识发生根本变化
        (二) 对国债运作的认识,由临时性偶然操作到长期持续运用
        (三) 国债发行经历重大变化
        (四) 重新启用国债、举借国内外债务
        (五) 对国债规模与财政风险的认识
    三、灵活运用各种税收政策,增加财政收入,努力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一) 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二) 降低企业税负,增强企业活力
        (三) 进口关税与我国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四、通过一系列财政政策措施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一) 扩大公共消费支出,促进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二) 调整外资税收政策,提高外资利用水平
        (三) 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促进出口与进口贸易的平衡发展
        (四) 加强政府采购制度建设,扩大内需,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第八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
    一、内外平衡的基本含义
    二、国内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研究综述
        (一) 基于公共财政理论的分析
        (二) 基于博弈理论的分析
        (三) 国内对当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研究综述
        (四)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的实证分析
    三、财政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协调配合
    四、外资流入背景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五、国际经济协作背景下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建议
        (一)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必须适应经济形势发展需要
        (二) 积极推进汇率机制改革,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三) 及时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松紧搭配取向
        (四) 建立和完善财政、银行的配合机制,优化宏观调控体系
        (五) 完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
        (六) 适度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第九章 国际经济协作趋势下的中国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一、影响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内部因素
        (一) 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
        (二)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
        (三) 中国控制生产要素流动和保护市场的能力均面临着严峻挑战
        (四) 社会保障机制建设步伐缓慢
        (五) 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使其面临的金融风险压力增大
        (六) 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二、影响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外部因素
        (一) 经济全球化本身就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有很多不利影响
        (二) 外资对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三)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
        (四) 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输入
        (五)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蔓延,新贸易保护主义又有抬头
        (六) 知识产权纠纷加剧
        (七) 国际资源争夺白热化
        (八) 跨国公司“攻城略地”
        (九) 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强势压力
    三、经济全球化挑战中国地方财政
        (一) 经济全球化会加剧地方财政的支出压力
        (二) 经济全球化会加剧地方财政的融资困难
        (三) 尝试地方政府举债,加强地方财政融资能力
    四、对中国财政风险问题的认识
    五、利用WTO体制维护我国国家经济安全
        (一) 在发展中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用开放应对开放中的危机
        (二) 全面融入多边贸易体制,参与WTO规则的制定
        (三)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分散国家经济风险
        (四) 利用WTO救济体系与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正当经济利益
        (五) 推行全球共同安全、同时安全和可持续安全观念
    六、维护中国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财政安排
        (一) 加强财政调控,提高政府控制能力,控制经济风险
        (二) 把支持自主创新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政策目标
        (三) 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功能
        (四) 运用针锋相对的策略,应对来自各个方面冲击
        (五) 关注零关税的影响,保护本国经济和本国市场
参考文献
后记

(9)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研究 ——发展经济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视角选择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第二节 传统理论视角探析
    第三节 理论视角的选择:当代发展经济学
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一般分析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与新趋势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衍生的经济安全效应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新特征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根源
第四章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机制
    第一节 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机制
    第二节 贸易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机制
    第三节 跨国公司全球扩张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机制
    第四节 信息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机制
    第五节 人力资本全球流动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机制
第五章 发展中国家维护经济安全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维护经济安全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维护经济安全的国内战略选择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维护经济安全的国际战略选择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国际银团贷款法律风险分析及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一、国际资本市场与国际银团贷款
    二、国际银团的法律属性与架构分类
    三、国际银团贷款风险面面观与法律风险研究
第一章 国际银团贷款的国际法层面的风险分析
    第一节 国际银团贷款的主权风险
        一、主权的逻辑与国际银团贷款的主权风险性质
        二、国际银团贷款的主权风险:界定与列举
        三、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与其他实体:作为主权借款人
    第二节 巴塞尔协议与国际银团贷款法律风险
        一、巴塞尔协议与跨国商业银行监管
        二、巴塞尔协议与国际银团贷款法律风险
    第三节 IMF、WTO与国际银团贷款法律风险
        一、IMF与国际银团贷款法律风险
        二、WTO与国际银团贷款法律风险
第二章 国际直接银团贷款协议的合同法律风险分析
    第一节 国际直接银团贷款当事人及其法律关系
        一、国际直接银团贷款的概念与当事人
        二、国际直接银团贷款的内外部法律关系
    第二节 国际直接银团贷款协议的合同法原理比较分析
        一、合同成立与生效
        二、合同履行
        三、合同解释与解除
    第三节 国际直接银团贷款协议的显要条款法律风险分析
        一、“条件性”条款
        二、约定事项条款
        三、抵销权条款
        四、资金分享条款
        五、税收条款
        六、违约事件条款
    第四节 国际直接银团贷款协议(合同)的法律适用风险
        一、国际直接银团贷款协议(合同)准据法的确定
        二、国际直接银团贷款协议(合同)准据法的适用
第三章 国际直接银团贷款协议签订前后的法律风险分析
    第一节 委托前预备阶段的主要法律风险
        一、建议书
        二、委托书及其他
    第二节 委托后组团阶段的主要法律风险
        一、信息备忘录:性质、内容与法律责任
        二、法律意见书:结构、类型与局限性
    第三节 贷款协议履行阶段代理行的法律风险
        一、代理行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二、代理行的合同义务及其他
第四章 国际间接银团贷款证券化与二级市场的法律风险分析
    第一节 国际间接银团贷款当事人及其法律关系
        一、国际间接银团贷款的概念
        二、国际间接银团贷款的当事人及其法律关系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与国际间接银团贷款证券化
        一、资产证券化的一般概念
        二、国际间接银团贷款证券化
    第三节 国际间接银团贷款证券化与二级市场的法律风险
        一、国际间接银团贷款证券化的法律架构与风险
        二、国际间接银团贷款二级市场的法律风险
第五章 国际银团贷款的担保法律风险分析
    第一节 国际银团贷款的信用担保法律风险
        一、保证
        二、安慰信
        三、备用信用证
        四、独立担保
    第二节 国际银团贷款的物权担保法律风险
        一、抵押
        二、动产质押
        三、浮动担保
        四、让与担保
    第三节 中国有关国际银团贷款的担保法律制度总括
        一、中国相关对外担保法律制度框架
        二、与国际银团贷款有关的中国对外担保法制主要内容
第六章 国际银团贷款法律风险控制:兼论中国意义
    第一节 国际银团贷款法律风险控制刍议
        一、国际银团贷款法律风险的主要特性归纳
        二、国际银团贷款法律风险控制的方法设想
    第二节 当今中国的银团贷款市场及其规范
        一、中国银团贷款市场的产生与勃兴
        二、中国人民银行《银团贷款暂行办法》述评
        三、国家开发银行《银团贷款管理暂行规定》述要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发展银团贷款市场的意义
        一、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分析
        二、中国发展银团贷款市场的重要意义
    第四节 中国银团贷款市场国际化的法律经济学思考
        一、中国银团贷款市场国际化的法律需求
        二、中国银团贷款市场国际化的法律供给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分
    二、英文部分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四、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家主权理论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需求视角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研究[D]. 王彩霞. 吉林大学, 2021(01)
  • [2]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D]. 程睿. 吉林大学, 2021(01)
  • [3]21世纪区域一体化发展新趋势[D]. 田静静.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4]社会转型期的社区合作治理研究 ——行动主义的视角[D]. 苟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4)
  • [5]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研究[D]. 王海腾.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
  • [6]论跨国银行法律规制对国家主权的影响[D]. 罗晋京. 暨南大学, 2009(09)
  • [7]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问题研究[D]. 刘凯. 中共中央党校, 2007(03)
  • [8]国际经济协作背景下的中国财政政策研究[D]. 陈立兴. 东北财经大学, 2006(06)
  • [9]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研究 ——发展经济学的视角[D]. 温俊萍.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10]国际银团贷款法律风险分析及控制[D]. 刘胜题. 华东政法学院, 2005(02)

标签:;  ;  ;  ;  ;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家主权理论的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