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体演说法解读(《诗探》第45-46期)

诗体演说法解读(《诗探》第45-46期)

一、诗歌语体的言语行为解释(《诗探索》总第45-46期)(论文文献综述)

陈小花[1](2021)在《古文今译理论研究百年史》文中指出古文今译在普及古代知识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期,古文今译是古典文化向现代文化过渡的重要工具,是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古文今译的未来发展值得我们关注。自五四以来,古文今译已有一百年的历史,这一百年来,学界对古文今译的理论研究做了诸多方面的探讨,包括对古文今译的目的与意义的探讨、对理论方法的探索、对今译作品进行理论批评等。但目前为止,还没有文章对过去古文今译理论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整理了过去一百年来的古文今译理论探讨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古文今译的理论研究给出建议。该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笔者对搜集到的研究材料进行分时期、分类别地整理,并进行数量分析,得到过去学界对古文今译理论研究的特点。研究发现,学界对古文今译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对古文今译的目的与意义的探讨、对今译理论方法的探索和对今译作品进行理论批评,而对古文今译翻译理论的探索以及对古文机器翻译系统的探讨非常少。第二,笔者对古文今译理论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得到目前学界对古文今译理论研究上达到的共识以及存在的分歧。研究发现,专家学者在古文今译的理论方法上达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共识,但在古文今译的目的和意义、质量评判标准上等问题上还存在分歧。并且古文今译还存在诸多问题。第三,本文就目前古文今译的研究状况,提出古文今译理论研究必须以古文今译实践为基础,可以从古文今译理论体系、古文今译方法体系和古文今译理论批评体系三个方面加深对古文今译的理论研究,使古文今译理论研究更加系统化。并且,对古文今译的理论研究应该以古文今译实践为基础,建立完全适用于古文今译的理论体系。此外,还要加强机器翻译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杨安文[2](2020)在《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走出去”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诗歌历来是文学的重镇。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之传统文化的中国当代诗歌,既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当代诗人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当代诗人不断进行着汉语语言自身的试验,不断尝试语言的自我解放和边界突破,展现出中国当代诗歌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领域独特的风貌和价值。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外文学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当代诗歌应该大力展现其独特魅力和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多关注中国古典诗歌,而对中国当代诗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后朦胧”诗歌的海外译介更是关注不够。柏桦被普遍认为是“后朦胧”诗人杰出代表,是国内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本研究以诗人柏桦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译介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的现状及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管窥中国当代诗歌在海外译介与接受的总体现状,探究其在海外的传播途径及接受规律,从而提出了更为切实可行的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模式、方法与策略。同时,从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视角,采用文本细读和对比研究方法,以柏桦诗歌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开展诗歌翻译对比研究和诗歌翻译变异研究,从语言学层面分析诗歌翻译的策略运用,探究国内外诗歌译者在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差异,寻求既能保留中国当代诗歌本真和特色、又能为英语世界所接受的翻译策略,并从翻译阐释学的理论视角探析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以各种语言出版、发表的柏桦作品译介和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和爬梳。通过对柏桦生平、创作历程、各时期诗学观和诗歌特点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建构国内柏桦形象,并以此作为译介研究背景参照,重点以第一手外文材料为文献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及港台地区的译介、传播和接受状况。研究发现柏桦诗歌海外译介呈现出诸多特点。第一,柏桦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较多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究其原因,除了柏桦自身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国内诗坛的声名与影响因素之外,还与外语专业出身的柏桦所具有的强烈的对外译介和交流意识有关。第二,柏桦早期诗歌在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译介和发表较早,在英语国家则稍晚。这与当时旅居欧洲国家的知名诗人北岛和张枣的大力引荐密切相关,尤其是北岛及其主导的海外文学杂志《今天》及“今天”基金会,对推动包括柏桦在内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柏桦诗歌译介涉及的译者人数较多,但专注于柏桦诗歌翻译且与其配合默契的译者很少。柏桦目前在海外发表或出版的译诗反响平平,没有带来犹如原诗给国内读者带来的冲击和感受,这至少应当部分归结为翻译问题。笔者认为,许多译诗没能体现柏桦诗歌中独特的声音和气质,没有彰显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第四,从翻译主体来看,柏桦诗歌翻译大部分是由外国汉学家译者或诗人译者独立完成,中外译者合作翻译很少。然而,外国译者独立翻译完成的译本或多或少反映出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存在障碍。就汉语诗歌翻译而言,以译入语为母语的外国译者原本就不多,要想寻得一位中文语言能力强、翻译技艺高超同时还能配合默契的理想译者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使外国译者值得依靠,中国当代诗歌的对外译介也不能完全指望他们,国内译者必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笔者并不赞同由国内译者单独翻译,但认为基于彼此信任、理解和良性沟通的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是理想的翻译模式。第五,柏桦诗歌对外译介在网络媒介的利用方面还远远不够。这也是绝大部分中国当代诗人对外译介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国当代诗歌要想更好地为海外读者所了解和接受,就必须努力克服外语障碍,利用好网络媒介与外国读者和诗人加强直接的互动交流。其次,本研究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接受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发现,就翻译文本的选择来看,外国译者选择翻译的诗歌文本与柏桦推荐翻译的诗歌文本之间存在不小差异,这既反映了外国读者(译者)独立的审美判断,也反映出他们异国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因此,就对外译介的角度来说,译者(或编者)在做翻译选本的时候,不能完全站在自身的审美角度,还要适度考虑外国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视野。此外,从海外学者对柏桦诗歌的研究现状来看,他们的研究普遍紧密结合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关注诗歌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总体呈现出意识形态解读的倾向,体现出外国读者典型的意识形态偏见和“他者”想象。中国当代诗歌在国际社会接受的过程中,遭遇意识形态偏见不可避免,我们需要以更加优秀的诗歌文本来予以消解。然而,外国读者对“古典”和“异国”的偏好却值得我们重视,这正是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说的世界诗歌不能丢失的所谓“民族性”或“本土性”的体现,反映了外国读者的阅读期待。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关注社会文化语境的同时,也注重文本细读,强调诗歌研究必须深入诗歌文本,不能重“语境”轻文本,不能忽视诗歌本体(诗歌的语言、内容、形式、音韵等)的研究。再次,本研究以柏桦诗歌英译为例开展了多译本对比研究、翻译变异研究以及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研究,并从阐释学理论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建构的意义。研究发现,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差异明显,对原文的理解各有不同,对原诗的形式、内容、情感、节奏和意境的传递各有高下。中国译者对原诗文本的理解、音乐性的感知与转换表现出明显优势,外国译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结构的有效转换上具有优势。但在笔者看来,真正实现了诗意的有效转换,传递了原诗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诗人独特而丰满的思想情感的译文则仅来自少数具有“创造性”特质的翻译,如霍布恩的译文。笔者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视角分析了霍布恩译本在中西文学传统和思维方式上体现出的文化过滤以及文化误读、误译,强调要正确认识诗歌翻译中的“变异”现象。笔者认为,恰恰是译本的“变异”——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造就了译入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译文,让原作在异国文学中获得新生。此外,笔者还从阐释学理论的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构建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诗人、译者、评论者和读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诗歌翻译,留给译者创造性阐释和语言转换的充足空间。最后,本研究运用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学场域理论分析了柏桦诗歌近期在海外译介和接受状况不如早期的原因。笔者认为,柏桦停止写诗15年以及其复出后大量创作和发表诗歌对其海外象征资本的积累带来了不利影响。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诗人们要想在海外诗歌场域获得有利占位、得到较多认可,就必须有效积累象征资本。一方面,诗人的文学生产活动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或迎合大众口味,应以“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为目标,诗歌产品当以高质量为第一要素,少而精的作品发表或出版会更有利于象征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诗人们应积极、主动且持续地开展对外诗歌交流,包括参与中外诗人互译项目,参加各类国际诗歌节和诗歌探讨会,与海外汉学家、诗人以及诗歌译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国政府文化机构、出版机构以及高校院所则应该为当代诗人、诗歌译者和学者的海外交流和翻译实践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提供经费资助,推动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的良性发展。本研究首次对柏桦诗歌在国内的传播与研究以及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进行了系统、全面、完整的梳理和分析。通过本研究,笔者希望将柏桦这位极具代表性也颇具独特个性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艺术贡献,诗学探索与创新,及其作品丰富的诗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为立体、完整地呈现在中外读者面前。同时,透过柏桦海外译介研究这一个案,笔者力求管中窥豹,力图为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方法。本研究寄望于促进中国当代诗歌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增进海外文学界、诗歌界、汉学界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了解,提升当代诗歌在海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当代诗歌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借以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建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侯君伟[3](2019)在《新解与重构:《凤凰涅盘》中的精神现象学》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郭沫若的诗歌《凤凰涅盘》和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为参照,将两个文本的直接关联和潜在关系进行互文性比对研究,以郭沫若诗歌所表现的动态精神为文学的出发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哲学思路为基本框架,尝试重构《凤凰涅盘》的诗歌批评视野。并说明该诗与精神现象学的内在联系,依据其理论对诗歌进行重新评估。其一,探索出离固有文学原理解读诗歌的可能性,以及阅读中国新诗的方法、途径。其二,探求以《精神现象学》为理论先导的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与诗歌研究融合的可能性。本文共五部分。引言介绍郭沫若作为球形天才的特质,兼有自然和人文社会的双重科学视域和为我所用的思维方式。依据文学文本的分析,指出我国诗歌批评在郭沫若诗歌及关于《凤凰涅盘》研究的成果和缺陷。尝试对《凤凰涅盘》整体研究状况、进度做历时性的全景扫描,整理各家特点,辨别其间误区,吸取前人教训,规避潜在错误,把握目前研究动向。第一章,详细交待《凤凰涅盘》创作前后的因果条件及影响因素。区别大陆哲学泛神论与郭沫若泛神思维,归纳两者在文本中处于同一状态展现的艺术效果。注意作者对诗歌多次修改体现出的主客观动力。由席勒美学思想的三原则推及郭沫若诗歌创作的脉络与必然遭遇的瓶颈,判断对文本批评的合理性及错误倾向。第二章,拟用生命、文化、精神、诗歌四个更生主题阐释《凤凰涅盘》的多元化艺术成就。从自然世界生命演化、凤凰与菲尼克斯的同一与差异生成的独特美学效果、凤凰歌与群鸟歌的辩证关系和出场顺序问题的讨论、“涅盘”词义辨析、个人精神觉醒与群体精神崛起、诗歌内在的创作原理、发掘《凤凰涅盘》独有的审美特质和审美规范等方面,陈述其文学色彩、哲理内容。第三章,理清《凤凰涅盘》与《精神现象学》的文化背景、写作结构、思想原理、哲学内涵的关系,运用精神现象学的认知方法解读《凤凰涅盘》潜在的互文效应,进而提升至凤凰之火的火元素的渊源和含义的探讨,关联《凤凰涅盘》《精神现象学》内部精神的永恒性与完满性问题。通过柏拉图《理想国》第九、十章提及的“回忆说”回顾两个文本的循环结构和动态精神。结语,总结全文。以整合《凤凰涅盘》与《精神现象学》的角度重申作品与理论互为阐释互为生成的事实,从而调解诗歌与哲学之间的矛盾,努力给出纯哲学方法解读现代诗歌的有效途径。

董卉川[4](2016)在《论中国现代诗剧的艺术张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中国现代诗剧的艺术张力进行论述。在绪论中首先对“张力”、“诗剧”等文学现象进行了细致的界定、分析与阐释。同时又论述了中国现代诗剧的历史流变,回溯并阐述了中国现代诗剧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正文共分为五个章节来讨论中国现代诗剧的艺术张力。第一章主要研究中国现代诗剧的语言张力。中国现代诗剧的语言蕴含着一种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高雅与通俗的交融和碰撞,这是一个语言张力的生成过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语言的组合张力。基于中国现代文学语言“混杂性”的特质,必然会导致中国现代诗剧在具体应用中出现不同语体或文体的杂糅;二是语言的陌生化张力。中国现代诗剧作家一方面深受传统文化侵淫,另一方面又受到“五四”新思想的影响,新、旧两种思想的冲突与矛盾是使中国现代诗剧充满异质色彩的根源,而陌生化效应则是具体的艺术表现手法。语言的陌生化使文本在不同层面相互碰撞、相互冲突,特别是与传统的美学观念产生了激烈的对峙,这个过程伴随着艺术张力的不断迸发;三是语言的修辞张力,修辞艺术展现出的是语言的文辞之美,即一种含蓄美与曲折美,就是要使审美对象,不是全部展露在读者或观众面前,而是有所保留,距离产生美感。语言的含蓄美来源于修辞的应用,这是对直线情绪倾泻的拒绝,也是诗剧实现理性思维的基础,在感性与理性的融合过程之中使张力显现,这类修辞主要有夸张、折绕(婉曲)和象征。第二章主要研究中国现代诗剧的意象张力。意象的应用同样使中国现代诗剧富有了艺术张力。中国现代诗剧的意象张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意象的特质张力。即富有张力的意象分别具有客观性、隐喻性和原型性的特质。客观性的特质表现为“客观对应物”与“非个人化”。以上的诗学主张并不是否定个性与情感,而是强调要客观、间接地表达情思,这就为作者重拾理性奠定了基础。隐喻性的特质表现为能指与所指的互动,这种互动性是中国现代诗剧意象张力的一个重要来源。原型性的特质则表现为原型意象的衍变张力,是一种东方神话象征与西方神话象征的交融与碰撞,在互动后原本的原型意象被赋予了新的特质。二是意象的类型张力,由于意象所对应的物象、事象的基本性质均有所不同,进行划分后,意象的类型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如从认知角度划分出的陌生化意象:从内容角度划分出的自然意象;从心理学角划分出的超现实意象等。不同类型的意象超越了以往规则或认知对意象艺术应用的限制,这种创新性、颠覆性、对峙性激发出了中国现代诗剧的艺术张力。三是意象的组合张力,意象组合是诗剧艺术中最常用和最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建构方式,与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整体虽然由部分构成,但却又不等于部分之和相契合。主要表现为密集意象的集合张力,不对等意象的并列张力,相互矛盾意象的对峙张力。第三章主要研究中国现代诗剧的悖论张力,真正把悖论由逻辑学、哲学引入诗学、文学范畴,并使之获得重视,是始于英美新批评派。英美新批评派所讨论和研究的悖论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悖论(逻辑悖论与狭义悖论),而是一种广义悖论,他们所关注和提倡的悖论涵盖了文学、诗学、美学等诸多方面。“悖论”在英美新批评那里与“张力”一样,其内涵是不断扩充与发展的,悖论使中国现代诗剧的语言结构形成两个甚至多个层面,“正”中有“反”,“反”中亦有“正”,这就使中国现代诗剧具有了典型的悖论特质,在此过程中艺术张力生成。中国现代诗剧的悖论张力表现在三个方面:反讽悖论张力、反语悖论张力和复义悖论张力。第四章主要研究中国现代诗剧的结构张力。诗剧是诗歌与戏剧融合后形成的一种崭新的文学体裁,因此诗剧的结构必定既有诗的特点,又有剧的特质。中国现代诗剧的主导结构不同于现代话剧的种种戏剧式结构,布局全文的核心是作者本人的情绪、情感与意念。因此中国现代诗剧的结构张力主要表现为情绪结构的艺术张力、意念结构的艺术张力和情感结构的艺术张力。第五章主要研究中国现代诗剧的文体张力。我们所讨论的文体与文学密切相关,即文学文体学中的文体,是一种对狭义上的文体(文学文体)进行研究的学说,是语言学与文学的结合。中国现代诗剧是一种新生的文体,其体裁既不同于新诗又不同于现代话剧,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剧的特质在于演出,诗的特征在于表现,中国现代诗剧的生成与发展实际上是一个诗歌与戏剧由对立走向统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的文体——诗剧,既要具有诗歌的表现(抒情)特征又要具有戏剧的效应(演出)特质。中国现代诗剧的文体张力主要表现为诗情与剧情的碰撞、诗与剧的文体变奏以及诗与剧的视角变更三个方面。

崔春[5](2014)在《论北岛及《今天》的文学流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北岛、《今天》及其见证下的一段汉语文学史。以北岛的风格流变为主线,以《今天》杂志的回旋起落为副线——将个人与群体的创作活动互引为鉴——勾勒一位诗人、一个流派及其带动下的文学变革的一段生动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语言的演进与社会的转型在过去四十年间是交相映照的:一代又一代的写者集结于“今天”的旗下,从创刊到复刊,历经诗的“崛起”与词的“流散”,三十年如一日地持续下去,其对文学独立品质的坚守和重建经典的野心又是一以贯之的。之所以确定这个选题,是因为《今天》实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绕不过去的一个存在。无论是六、七十年代的“潜在写作”、八十年代的“新诗潮”,还是九十年代以后的海外汉语文学创作,都与《今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梳理《今天》的发展轨迹有助于去蔽溯源,揭示现代汉语在与世界文学或亲或疏、若隐若现的沟通之中艰难生长的生命进程。特别是在当今这个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时代,语种日益取代国籍成为一位作家的身份标识,拓展中国文学史为汉语文学史也就成为文学史书写的多元趋势之一。本文有意来做一次小规模的开创性尝试。鉴于《今天》文本的浩繁芜杂,本文主要考察北岛——《今天》至始至终的主编及灵魂人物在过去四十年间的文学创作,并辅之以同人色彩较为鲜明的《今天》的部分诗作,同时关注散文、小说等其他文体的突出成就。同以往的研究相比,“越界”与“整合”的思路是本文的新意所在,即超越时问、地域、文化、媒介等的界限,将北岛及《今天》从七十年代至今的语言冒险放置于世界文学的精神谱系及全球文化的“流散”(diaspora)语境中予以考察,再以文学价值为共同点“整合”其文学资源。本文力图突破以大陆为中心的视野局限,广泛搜阅国内及海外《今天》百期杂志、北岛的全部版本的作品、相关的中文、英文及德文评论,并首次披露一些调查访谈资料,努力做到学术无国界,为今后学者的深入剖析和多元阐释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跨国比较和新老对照也使得北岛及《今天》研究获得前所未有的向度拓展,这也有助于揭示《今天》同仁在糅合中西语言优势、古今美学经典方面所做出的先锋性探索。文本的汇集同时凸显了以往被诗歌光环掩盖的《今天》其它领域——如散文、小说等文学门类的成就。此外,系统性地辨析和清理一些历史歧义与模糊地带可以引发我们对既有定论的新的思考:如通过考察“朦胧诗”的来源去脉、其代表作品与《今天》诗歌的关系,以及这一称谓形成时的特殊的社会环境和时代氛围,不难看出历史概念的约定俗成有着很大的将错就错的成分;通过比较细读也可以得出《今天》小说在思想性及艺术性上明显优于“伤痕文学”的判断,从而质疑其作为“新时期”文学开端的合理性。对北岛早期诗歌如《结局或开始》的创作背景也有新的发现。以下是全文的整体架构:绪论部分简要勾勒了北岛及《今天》三十多年来文学流变的基本脉络,指出选题的价值和意义,考察现有成果及其局限性,阐发自己的研究路径及方法。正文共分上下两编各四章。上编诗的“崛起”(第一到第四章)为国内部分;下编词的“流散”(第五到第八章)为海外部分。第一章追溯北岛的成长和“今天派”的前史。从《今天》首发的《结局或开始》一诗中展露的疑点入手进行文献爬梳和史实钩沉,还原历史现场,指出“文革”爆发时北岛在北京四中的那段经历对他后来写诗及创办《今天》产生的影响。与此同时,北岛与四中同学的友谊也拓展到了“白洋淀诗群”的地下文学圈子。“白洋淀诗群”相对于后来的“今天派”有一种前史的关系,其代表性成员早在插队落户之前就已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的浸染,并从“文革”中后期的“皮书”风潮中领略了精神上的早春。根子、多多、芒克等“知青”通过语言的创造性运用反抗现实、与世界为敌;在“魔鬼化”和“逆崇高”的过程中颠覆文革语体、呼唤“新语言”,再经由北岛、芒克等人创立的《今天》杂志进入公众视野。第二章主要阐明“朦胧诗”与“今天派”历史命名的夹缠之处。北岛、芒克以及“白洋淀诗群”其他成员在“文革”时期的部分“潜在写作”经民刊《今天》涌流而出,其“震惊效应”更是透过主流媒体的放大而引发了八十年代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崛起”之争。这场并非纯文学性的论争给这类新诗留下了一个其后被广为人知的名称:“朦胧诗”。但“朦胧”称谓本身就是一个混淆视听的含混指涉,遮蔽了新诗形成的历史细节和精神特质,并在后期演变成为一个笼罩一切的口袋——因为“朦胧”本是现代诗歌的总体特质,而它所特指的那一类历史上的新诗曾经作为一种语言叛逆的形式,以其个人的、曲折的美文特质反抗宏大的、直白的朗诵语体,其文脉上可追溯到“今天派”及前驱“白洋淀诗群”,下可延伸至“先锋派”和“新生代”,其美学属性和艺术风格到八十年代中期也趋于丰富和多重向度。第三章评析《今天》的小说成就。与同时代的“伤痕文学”相比,《今天》小说呈现出思想及艺术上的早熟特质:他们召唤“自我”、反抗专制、勇于承担焦虑和绝望,重新发现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在语言及形式探索方面也有自觉的尝试。《今天》作家群中北岛、万之、史铁生等人的小说创作在内容和技巧方面各有所长,如北岛透过冲突凸显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矛盾;万之凭借细腻的心理分析揭示人与世界的微妙的关系;史铁生则以爱的名义回归生命本真的人文关怀。但就哲学根本而言,《今天》小说渗透着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敢于直面现实的荒谬、人生的孤独和生活的苦难,绝不阿其所好粉饰太平,为文革后中国文学走下神坛重返人间迈出了先行的一步。第四章讨论由《今天》开启的北岛的文学转折。以文本细读和比较细读的方法评述北岛自1979至1986年间的主要诗作,并参照他在相应阶段的个人经历和社会活动,勾勒其风格演绎的大致曲线,指出情诗创作是他1979-1980年间一直被人所忽视的主要调式,认为从《界限》(1980)写作开始,其现代诗风愈显稳健。对语言本体的沉浸及对写作本身的觉悟,主导了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的北岛诗艺的变化。同时北岛不仅仅是一个诗人,还是一位译者,不仅通过翻译磨砺他的诗传导利器,还借鉴早年的翻译文体来拓展汉语表达的疆域。通过具体的文本对照辨析陈敬容译的波德莱尔、戴望舒译的洛尔迦、叶维廉译的帕斯,以及北岛自己译的特朗斯特罗姆与北岛作品之间的互文关系,探讨在当代语境中,翻译文学对于促进语言的演进、糅合传统与现代、调解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复杂矛盾所扮演的角色。下面进入到下编词的“流散”。第五章回顾全球“流散文学”的历史背景,指出20世纪的“流散”是一个语言事件,诗人的“流散”即词的“流散”,场域也不仅限于国外。由于共同呈现的“先锋”特质,八十年代被划分的“朦胧诗人”与“后朦胧诗人”貌似“断裂”的关系到了八十年代末实为殊途同归,1990年海外复刊的《今天》成为合流之后的“先锋诗”的发表阵地。两代人都以同样的写者姿态将语言作为终极现实,这也符合汉语文学变革的内在生成逻辑。此外,“流散”语境也使得去国诗人获得了一种反观中西的双重视野和“对位”思考的能力,并在文化差异的设身比较中,产生一种相应的采撷各国之长,同时与传统衔接的内在需要的觉醒。第六章简述由宇文所安的一篇北岛书评引发的世界华语文学圈围绕新诗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所展开的一场大辩论,追踪北岛及其他“今天派”的新诗写作与传统诗学的纵向关联,特别是到九十年代以后,从身体到精神的“流散”使其获得一种对传统的再认识和再思考,摆脱现实因素的负面制约而从边缘出发,到世界文学的海洋中找回自己民族传统的文化记忆。通过细读北岛九十年代的诗歌文本,指出其中的玄思妙想与《庄子·齐物论》存在的相通之处。第七章探讨北岛的散文艺术成就,将其散文分为三类:漂泊路上的随笔、早年生活的追忆、介于诗歌传记和学术漫谈之间的翻译品鉴。其中又以第一类最为庞杂,可细分为“天涯记人”;“闲情记趣”;“浪游记历”;“旅途记囧”。不难看出,生命形态的“流散”与形而上学的“流散”在北岛九十年代以后的文学探索中互为表里,并且汇入到二十世纪流散美学的传统中去。其散文正是落到纸面上的环球漂泊的印迹,不仅与地理意义上的步履书写构成互文关系,也为其诗歌解读提供了线索。也正是“漂泊流散”、“去革命话语”、“世界诗歌”,成就了北岛散文艺术的古渡沉钟。第八章回到《今天》,介绍这份跨地域的汉语文学先锋杂志对中国文学史的重述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例如《今天》接过被迫在内地中断的“重写文学史”的接力棒,在文学的地平线上另辟史学经纬,坚持了十年之久,并最终回到内地出版发行;由“今天旧话”栏目编选而成的《持灯的使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贡献并非简单的原始文献的增补和完善,而是转换视角,在历史叙事上另辟蹊径,迫使我们放弃对一段历史理解的一贯的假设和前提;《七十年代》旨在从经验层面去直面过去,接受历史记忆的挑战,从而思考“人”的变化,重新认识“人”的含义,分析文化变革的源头和流向;《暴风雨的记忆》——北京四中“老三届”学生关于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回忆性文字的结集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记述了这场暴风雨中的个人经历。由此,“结局”又回到了“开始”,正文结束。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反思我们的文学史观和文学精神,提出文学史写作的另一种可能。如果说,以往的历史叙述往往与权力意志有关,将一位作家和一份刊物的命运与一段走过、路过、看过的文学史直接建立连接的做法,则好比打开了一扇观察人文风景的意外之窗,补足了传统文学史所缺失的个人化和细节化的生动呈现,并令文学精神最终落实到一个大写的“人”上。

黄晓东[6](2013)在《“民国”以来的新诗教育研究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的对象与方法。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为民国以来以课堂教学和教材为中心的新诗教育。本文中所研究的教材主要包括民国以来的大中小学在新诗教育中所使用的书籍、讲义、讲授提纲等。本文研究的方法主要为通过政治文化、权力话语的视角,来研究教材中的新诗文本如何入选、被阐释以及教材如何对新诗的发展史进行叙述。另外通过具体的个案研究,来分析政治和权力话语如何影响到新诗教育中对文本、诗人、新诗史的评价,以及对经典诗人和经典文本的塑造。绪论部分还对新诗教育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做出了分析,即新诗教育研究近年来一直是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关注点,而近些年来大量的硕士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新诗教育展开研究,跟近些年文学接受、文学传播的研究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并被作为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有极大的关系。本文的创新与意义主要体现在本研究以“民国”以来大中小学的新诗教材为中心,结合新诗发展史、新诗教育史及语文教育史等材料,从意识形态对新诗写作、新诗选篇、新诗阐释的影响这一视角,采用“知识与权力”等理论,对新诗教育进行宏观和个案研究。这种集中、综合的研究此前并未出现,尤其是对“民国”以来大学的中文专业文学史教材,及“新时期”以来“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新诗教育进行集中的研究,目前更未见到类似成果,而这些正是本文的努力创新之处。本文的第一章主要集中研究了民国时期的新诗教育。民国中小学的新诗教育研究主要以北京师范大学馆藏的民国的小学教材,以及叶绍钧、夏丐尊主编的《国文百八课》等民国时期的中学教材为中心。民国早期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新诗文本的选择尽量考虑到其在新诗史上的价值、地位和文学史意义,并照顾到各种诗歌写作的路向及不同的美学风格。但是大陆民国晚期的中小学教材,由于时代和政党政治的原因,拥有相对较小的“自由度”,并要遵从“教学大纲”的规定来编写,因此出现了“党化”教育的情况。而民国大学的新诗教育研究则以朱自清、沈从文、废名、苏雪林、王哲甫等人的新文学讲义为中心来进行。民国时期朱自清等人在高校授课所编的新文学讲义,在对新诗史进行阐释和建构的过程中,能够尽量如实记录新诗诞生、发展过程中的论争以及新诗流派的多元,“政治”并未使他们表现出更多叙述上的偏颇和有意的褒贬,包括对左翼诗人创作的叙述,尽管其中也透露出编者个人各自的“偏好”和不同的诗学理念。本文的第二章主要研究大陆1949至1978年的新诗教育。首先探讨了政治对文学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独立之重要性。其次,探讨了“十七年”大陆中学的新诗教育及其与此前的“解放区“文学教育之关系。再次,以王瑶、刘绶松等人的文学史教材为中心,探讨了“十七年”大学的新诗教育如何在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政治规范之内展开及其局限性,另外还简单分析了“文革”时期的新诗教育。本文的第三章主要研究“新时期”新诗教育及其所呈现出的一种渐进式的变化。“新时期”之初大学新诗教育中对新诗史的叙述仍然是一种左翼文学史的框架。但是随后唐弢、黄修己等人为代表的文学史写作就开始逐步对其进行调整,并力图恢复新诗史的原貌及其丰富的内容和多元的路向。“新时期”中小学的新诗教育由于政治的原因以及对思想教育的重视,仍然延续了“十七年”时期的特征,直到二十世纪末和新世纪才逐渐开始呈现出新的面貌,并且融入了新的诗歌美学因素,新诗在“新时期”的发展嬗变在其中也有所体现。本文的第四章为新诗接受史的个案研究。本章主要从政治、权力的角度分析权力话语在新诗教育中对诗人、文本、新诗史进行阐释时所产生的影响。其中文本的个案分别选择了“人力车夫”题材新诗以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而新诗人接受史的个案,则选择了胡适的“尝试者”身份,以及徐志摩的新诗史地位。本文的第五章主要研究了新诗教育对经典诗人及经典文本的塑造。其中新诗人选择了以艾青和穆旦为分析的对象,而新诗文本则选择了以余光中的《乡愁》和舒婷的《致橡树》为探讨的对象。结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同时也指出本研究将来的延伸性工作,其中既包括历史性的,如对“解放区”新诗教育的深入探讨;也包括对当下新诗教育的现状调查等。结论还指出了新诗教育要保持可持续性,必须解决好当下新诗发展的危机问题。另外,在当下的新诗教育中重视新诗“作法”的教学,对促进新诗教育应该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王天红[7](2011)在《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多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已公认诗比小说、戏剧、散文受外来的影响更大,甚至有人说新诗就是用中文写的外国诗。对此,研究者研究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和流变;研究了郭沫若、徐志摩、冯至、艾青、穆旦等受外来影响的种种表现;研究了象征派“纯诗”理论,现代派“知性理论”,九叶派“新诗现代化”理论等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的情形;研究了现代中西诗学关系的多面呈现。不过中国新诗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是与旧相对重在新?是与老相反重在年轻?是不用文言用白话?是不同书面用语体?是挣脱古典而现代?是反对格律要自由?是抛弃传统重欧化?近年来新诗理论的研究重心倾斜于现代主义研究,将获得西方后期象征主义诗艺精华视为中国与时代最高诗歌艺术同步的成果。这自然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不过仅仅如此简单吗?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新诗发展的过程中,传统与当今、古典与现代、东方和西方、保守和先锋究竟是怎样的关系?1949年以前30年新诗如何发展?1949年以后30年新诗景象受政治左右还是早有渊源?1979年至今新诗发展与此前有什么关联?种种疑问令人思考而进入对诗歌理论的探寻。经由大量阅读原始资料,得出如下四方面结论:一是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不仅受当时的外来影响,也受西方传统影响而形成多元性和丰富性。一面是同时代东方印度和日本的小诗,英美浪漫主义的余波,法国前期和后期象征诗学,英美现代诗论,俄苏无产阶级诗论,使中国获得一个又一个当代诗歌导师;另一面也受西方传统影响:罗念生推崇古希腊经典长短诗律,不同于现代重轻诗律;学衡派和梁实秋师从白璧德新古典主义,强调古典美,反对现代诗过于自由;郭沫若、宗白华、梁宗岱都受歌德伟大人格杰出诗艺影响;王希和、傅东华、朱光潜、王力等从古典至20世纪初期的外国文艺理论和诗论中借鉴探索,期望发现融古今中外为一体的诗歌理论。二是中国现代新诗理论的开拓者因所受教育和个人禀赋的不同而各执己见,难以沟通和共容,因此发生多次论争。这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理背景、20世纪特殊的时代背景、各人不同的求学背景,也即空间、时间和人三者共同的合力构成了中国现代新诗理论的驳杂多元。从接受美学的角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期待视野,对同一首诗,同一篇诗论,同一部诗论着作的看法不会完全相同,而中国现代复杂的国内局势,使热爱诗歌的人有古典型、现代型、民族型等等,介于其间又有多种复杂表现。新诗的内涵在出现后不断产生各种不同的理解。三是中国现代新诗理论受传统的影响不可小视。虽不在论文主要范围内,但研究不能无视传统力量的强大,因新诗虽受外来影响而发生,但未曾与中国古诗完全割断联系。新诗人有的回头写旧诗有的倡导新声律。重要事实是:精通外语直接从外国诗歌诗论获得启发者易于认同其价值;未精通外语,因爱国民族主义否定外国思潮者,不易认同外国诗歌诗论,只从民间文学和中国古诗中汲取营养。另外,沉淀于中国人心中的美学习惯也制约思想情感,自从有了唐诗这座高峰,不但思想上具自由开阔奔放的精神气概和丰富深沉婉曲的情感内容,而且艺术上使汉语诗律达到世界诗律形式美的顶峰,其后历代诗人都愿梦回盛唐,而将宋诗宋词和元曲放置一旁。为此,学衡派将新诗与中国古诗精华相对照,自然得出今不如昔的结论。四是对中国现代新诗理论的学理分析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诗之所以为诗,会因不同时代地域和国别、以及不同语言不同美学倾向而有不同表现形式,但既然是诗,就必然具有与其他文类不同的形式规定性。诗会有叙事性,但叙事诗也是诗,不是小说;诗会有角色呈现和矛盾冲突,但剧诗也是诗,不是戏剧;诗会有自由的生命,但散文诗也是诗,不是散文。在中国现代,没有人把诗与小说、戏剧相混淆,但有不少人把诗与散文放在一起,其中“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的胡适,和大力宣扬“诗的散文美”的艾青,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两人。其间虽有徐志摩、闻一多对英美格律的借鉴,穆木天、梁宗岱对法语韵律的借鉴,冯至对德语音律的吸收,林庚对中国古诗声律的借鉴等,但由于胡适倡导自由白话诗,艾青成功创作自由诗和传统诗话形式《诗论》的风行,顺应了自美国惠特曼《草叶集》之后蔓延各国的自由诗风潮,其内核则是20世纪革命时代的变革精神,导致新诗界对中国传统诗律的部分甚至全部抛弃,这是反映时代精神、减损传统诗艺的重要事件。对此,论文分四章探讨新诗理论接受外来影响的具体过程及一些重要诗艺理论的分析,前三章分别探讨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的空间和时间、论者构成、多种样态(着作和论文)。第四章侧重分析朱光潜《诗论》中的外来影响。论文中包括三部初次研究的诗论着作:洪深《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比较英汉诗歌节奏与韵律,诗与散文节奏的分野;刘大白《中诗外形律详说》是第一部现代形态的中国诗学研究着作,对旧诗外形律客观估定、扬弃取舍;朱志泰《诗的研究》是中国现代第一部中诗英诗原文并论的比较诗学着作。附录是多年搜集的迄今最完备的中国现代新诗理论和批评着作与论文篇目。总之,除对空间、时间和人的整体分析和对主要诗论形态的分析以外,论文着重分析内涵相对稳定的诗歌理论着作。以探索中国现代新诗理论在学术上的成就,和如何汲取古今中外诗歌艺术精华,以完善新诗理论建设,并对新诗创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佘爱春[8](2011)在《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文学空间》文中认为对中国抗战文化史、文学史来说,被誉为“独特的历史现象”的桂林文化城无疑是一个独特而值得大书特书的所在。作为国统区抗战舆论的前沿阵地和大后方文坛重镇,桂林文化城既是抗战时期国统区的一个政治、文化“特区”,一个多元政治文化力量的交汇地带和对立性的政治、文学话语的缓冲空间,又是一个抗战文学多元共生、互动共存的文学生态空间,对大后方抗战文学以及中国抗战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独特的文学史价值与意义。本文以1938年10月至1944年9月桂林被称为“文化城”的这段历史时期的文学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化城”的报刊、杂志、文学出版等原始资料的实证考辨与梳理,结合作家的生命文本和创作文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个案,深入考察了报纸、杂志、出版机构等文学生产体制与桂林文化城文学发生和发展的多元互动关系,揭示了桂林文化城文学生成的特殊状况和复杂意味,从整体上呈现了桂林文化城文学生动、丰富、复杂的历史景观,及其在抗战文学史和现代文学史上独特贡献和地位。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桂林文化城是由多方力量共同合力的结果。除了特殊的地理和战略优势外,桂系相对开明的政治态度和文化人群体的爱国热情是桂林文化城得以形成和蓬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中国共产党的多方引导则起到了催化剂和指明方向的作用。作为一个多元政治话语中的文学空间,桂林文化城的文学场始终受到国民党中央、桂系、中共等多元政治力量的制约与影响,而多方力量之间的对抗与制衡又为桂林抗战文学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从而使桂林抗战文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抗战时期中国文学的整体风貌,成为了解抗战时期中国文学整体发展状况的一个最佳窗口。报纸副刊、文学期刊和文学出版作为桂林抗战文学生产和传播的主要载体,它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共同建构了桂林文化城绚烂多姿的文学景观,展现出了桂林文化城文学生产与传播的原始风貌;不仅左右了桂林抗战文学的生产,而且有力促进了桂林抗战文学的传播和发展。而从报纸副刊到文学期刊再到文学出版,既展现了桂林抗战文学生产由毛胚状作品到精品佳作再到文学经典化的过程,也反映了一些作家由无名到出名再到知名的成长历程。报纸及其文艺副刊,作为抗战舆论阵地和文学空间在桂林文化城形成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在团结抗战的旗帜下,共同推进了桂林及大后方抗战文化及文艺运动的繁荣与发展。桂林《救亡日报》作为在中共直接领导下的一份报纸,在桂林文化城崛起时期起到了引领潮头的作用;它始终以兼容并蓄的开放姿态实践着抗战救亡和文化统战的历史使命,巩固和扩大了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了抗日根据地与国统区文学的交流与互动,推进和引导了国统区特别是桂林抗战文艺大众化、民族化进程和健康发展。桂林《大公报》作为一份民间报纸,是桂林文化城中后期的舆论重镇和中坚力量;它站在不偏不倚的民间立场,以“文人论政”姿态实践着“文章报国”理想,进一步活跃了桂林文化城的抗战舆论氛围;它对文学艺术性的坚守和多样化的追求,促进了抗战时期中国文学多元共生的文学生态局面的形成。而《广西日报》作为贯穿于桂林文化城始终的报纸,是桂林文化城起落沉浮的最好见证者和亲历者;它既展示了桂系在团结抗战旗帜下不同阶段的政治立场和言论姿态的多变性,又表现出桂系对新文化新文学的倚重、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和进行文化抗战的决心。这些报纸及其副刊不同的价值取向,不仅展现了桂林文化城多姿多彩的原生态的文学生成图景和桂林抗战文学的发展变化历程;而且通过对无名作家和文学新人的培植与提携,为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与繁荣培养了后继力量和生力军。桂林抗战文学活动的空前繁荣,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文学期刊的兴盛与运作。作为桂林抗战文学主要的言说空间和生存空间,文学期刊不仅较为集中地展现了桂林抗战文学的实绩,为知名作家的新作力作和新作家的成名成长提供了展示空间和广阔舞台;而且较为清晰地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抗战文学由空洞的呼喊到凝重的写实、由单一的救亡宣传到抗战现实的多元展现、由短小凝炼到篇长厚实的发展变化轨迹;并引领了桂林抗战文学的创作方向和创作潮流。《文艺杂志》作为大型综合性纯文学期刊,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抗战中后期抗战文学的发展变化和对文学本体性追求,提升了抗战文学的艺术品格,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大后方抗战文学的发展方向。《野草》作为大后方最有影响的杂文刊物,继承和发扬了鲁迅杂文的现实主义战斗传统,为桂林文化城及大后方树立了一面战斗的旗帜;不仅开启了大后方抗战杂文的创作热潮,而且拓展了杂文的表现空间和艺术类型,推动了杂文艺术的发展。而《诗创作》和《戏剧春秋》作为桂林最有代表性的诗歌刊物和戏剧刊物,真切地展现了抗战诗歌和抗战戏剧由短篇(独幕)到长篇(多幕)、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变化趋势,并通过对诗歌和戏剧理论的探讨,对建构民族化、现代化的抗战诗歌和抗战戏剧理论体系作出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文学图书出版作为对报纸副刊和文学期刊文学作品筛选和提纯的结果,最大限度地浓缩和展示了桂林抗战文学的成就。对桂林文化城文学出版来说,出版丛书和单行本是最普遍的出版方式,而对文化普及的重视和文学经典的推崇是其最显着的特点。文化普及为新文化、新文学培养了一大批读者群和潜在的生力军;而文学精品力作的出版,为抗战文学留下了不少经典作品,给作家的成长和生活带来极大帮助的同时,促进了抗战文学的广泛传播与发展,并为桂林抗战文学的经典化和新作家的成名提供了可能。文化供应社作为出版领域的统一战线机构,以较为激进和贴近现实的出版风格,推进了大众文化普及和抗战文化建设,集中展示了左翼文人的抗战文学实绩,指引和推动了抗战文学尤其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而开明书店作为民营出版机构,以温和、稳健的出版风格和立足于文化建设的出版理念,体现了文学出版的精英化倾向和文学本位色彩,推动大后方文化启蒙与普及和新文学的“经典化”。总而言之,作为抗战中国一个独异的文化空间,桂林文化城以较为宽松自由的政治文化环境、多元共生的文学生态空间和对新文学传统的继承与拓展,不仅为中国抗战文坛培养一批文学新军和奉献了众多精湛的文学作品,而且为中国抗战文学的健康发展和抗战文学多样化的生态局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罗岳艺[9](2011)在《对抗中的生长 ——《今天》诗歌语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今天》诗歌引领的新诗潮作为新时期文学的发端,中国新诗发展转向的分水岭,凭借着语言符号的异质性与主流文学话语以及主导意识形态进行对抗,并确立起价值。但《今天》诗歌语言并非一出现就具有革命性的独立审美形式,而是经历了一个脱胎自主流话语语境后逐渐生长的过程。本文以《今天》诗歌语言为研究对象,从组成诗歌语言的语词、意象、句法、音律四个维度入手,采用语音学、节律学、句法学、修辞学等语言学研究方法,探讨诗人在诗歌语言观念转变的影响下,《今天》诗歌语言以对抗性的姿态不断生长的特点。在《今天》诗人的载体式诗歌语言观向自足式诗歌语言观发展的影响下,《今天》诗歌的语词使用经历了从自然物象名词、政治公共语词、异域化语词到个人私密语词和日常生活语词的转变;意象实践了由传统的“公共意象”、“视觉意象”,向现代的“私人意象”、“潜沉意象”的发展;句法实现了从有“我”的时间线性排列到无“我”的空间结构并置的生长;音韵完成了从表现诗歌外部节奏到表现诗人主体内部情绪节奏的变更。《今天》诗歌保持其对抗性的姿态,经过各个维度的发展,逐步褪去了主流政治抒情诗歌以及社会话语语境赋予它的胎记,将其内容转化为形式,向现代主义诗歌语言生长。在成长过程中一步步完成其艺术形式的自律,达到以独立的审美形式的维度将对抗升华为超越。

张志国[10](2009)在《《今天》与朦胧诗的发生》文中提出作为中国新诗发展方向的一座分水岭、当代大陆诗坛上最引人瞩目的文化景观、一代乃至几代青年读者热情追捧的诗歌经典,朦胧诗自出现迄今已有30年。30年来,这一聚讼纷纭的话题,始终受到诗坛与学界的关注。然而与这种热议极不相称,在研究领域,有关朦胧诗的历史叙述存在严重缺陷。迄今为止尚未有一部系统的朦胧诗史专着,究其缘由,其中最难攻克的正是朦胧诗的发生问题。本文立足于丰富的原始资料,采取诗歌文体学与文学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对朦胧诗缘何发生、如何发生的问题作出系统而深入的剖析。朦胧诗的发生研究,必须以考察《今天》为原点。《今天》诗歌经历了生发、生变、生成三个历史时期,命运漂泊诗、戏剧对抗诗与日常生活诗三种诗歌形态。《今天》诗歌吸纳了古今中外思想与艺术资源,推动《今天》诗人建构起多元化的个体“自我”意识,促发了现代艺术形式的自觉。《今天》诗歌走向公共空间时,面对不同的发表语境,至少经历了三次形象重塑,终而被纳入国家“整一”意识形态的构建中。《今天》诗歌中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自我”观、个体受难不屈的怀疑求索意志、以“隐喻”为核心的艺术表现形式沉积下来,成为普遍认同的朦胧诗核心。朦胧诗潮的发生,是社会文化层面上“个体”意识与“整一”文化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对话与争执的结果,在诗歌本体层面上是一场扞卫与冲破既定诗质格局的角力。在朦胧诗确立的过程中,求真求变的社会文化心理与历史逻辑是基本前提,民间力量的崛起及重置诗坛权力格局的冲动是诗潮涌动的内在动因,官方场域的权力争执所带来的诗坛裂隙是诗潮涌现的渠道,而朦胧诗自身蕴涵的现代“自我”诗质与新异诗艺成为催生新的社会话语的对象,学院力量由此介入进来,以全新的话语阐释框架,依靠概念的逻辑力量,动摇了“权力话语”体制的美学合法性。学院与民间结盟开辟出与官方相区别的批评空间,民间与大学生读者广泛持久地传播朦胧诗的新话语,官方、学院、民间、商业市场与国际力量打造着“朦胧诗”的经典品牌,从而置换了整套诗歌话语体系,改变了中国当代诗歌的艺术背景。

二、诗歌语体的言语行为解释(《诗探索》总第45-46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诗歌语体的言语行为解释(《诗探索》总第45-46期)(论文提纲范文)

(1)古文今译理论研究百年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对象
    1.4 相关说明
        1.4.1 古文今译的定义
        1.4.2 古文今译的意义和价值
        1.4.3 古文今译简史
2 古文今译理论研究简史
    2.1 1919年——1978年的古文今译理论研究
    2.2 1978——2000年的古文今译理论研究
        2.2.1 目的与意义
        2.2.2 理论方法的探索
        2.2.3 理论批评
        2.2.4 综合研究
    2.3 2000年——2020年的古文今译研究
        2.3.1 综述类
        2.3.2 目的与意义
        2.3.3 理论方法的探讨
        2.3.4 理论批评
        2.3.5 古文今译翻译理论
        2.3.6 古文机器翻译系统
        2.3.7 综合研究
        2.3.8 其它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古文今译理论研究的议题
    3.1 今译的必要性
    3.2 目的与意义
    3.3 着作选择
    3.4 方法与技巧
        3.4.1 字、词、句的今译方法
        3.4.2 语法的今译方法
        3.4.3 提高译文质量的方法
    3.5 今译方式
    3.6 今译的类型
    3.7 质量评判标准
        3.7.1 信、达、雅
        3.7.2 等值关系
    3.8 存在的问题
        3.8.1 字和标点错误
        3.8.2 词汇问题
        3.8.3 语法问题
        3.8.4 修辞问题
        3.8.5 其他问题
        3.8.6 原因分析
    3.9 本章小结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919年至2020年古文今译理论研究附录(均按时间先后排序)
致谢

(2)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2章 柏桦诗歌创作及国内研究
    2.1 柏桦生平
    2.2 柏桦诗歌创作
        2.2.1 诗歌创作概况
        2.2.2 诗歌创作“表达”期
        2.2.3 诗歌创作“往事”期
        2.2.4 诗歌创作“逸乐”期
    2.3 柏桦诗歌国内研究综述
        2.3.1 柏桦早期作品研究
        2.3.2 柏桦近期作品研究
    2.4 柏桦作品在港台
        2.4.1 香港
        2.4.2 台湾
第3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
    3.1 译介概况
        3.1.1 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3.1.2 在非英语世界的译介
    3.2 译介主体
        3.2.1 译者背景
        3.2.2 译者类型
        3.2.3 翻译模式
    3.3 文本选择
        3.3.1 文本选择概况
        3.3.2 文本选择的缘由探析
    3.4 传播媒介
        3.4.1 出版机构
        3.4.2 网络媒介
    3.5 社会文化语境
        3.5.1 早期:1988-2007
        3.5.2 近期:2008年至今
第4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接受
    4.1 在英语世界的接受
        4.1.1 接受概况
        4.1.2 以菲奥娜为中心
        4.1.3 以戴迈河为中心
    4.2 在非英语世界的接受
        4.2.1 在法国的接受
        4.2.2 在德国的接受
        4.2.3 在其他国家的接受
    4.3 中外不同视域下的柏桦研究
        4.3.1 访谈对比分析
        4.3.2 研究内容差异
    4.4 不同语境下的柏桦评价
        4.4.1 中国大陆评价
        4.4.2 中国港台评价
        4.4.3 海外评价
第5章 柏桦诗歌翻译研究
    5.1 多译本对比分析:以英译本为例
        5.1.1 文本概述
        5.1.2 文本形式分析
        5.1.3 译本对比分析
        5.1.4 译者风格评析
    5.2 柏桦诗歌翻译中的变异:以霍布恩英译为例
        5.2.1 变异研究理论基础
        5.2.2 译者背景及其翻译实践
        5.2.3 霍布恩英译中的变异
    5.3 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案例述评
        5.3.1 《望气的人》译文对比
        5.3.2 《一切黑》译文对比
第6章 柏桦诗歌海外译介的理论阐释与当代意义
    6.1 从文学场域理论看柏桦诗歌译介与接受
        6.1.1 早期与近期接受状况对比分析
        6.1.2 文学场域理论与思维范式变革
    6.2 从阐释学理论视角看诗歌翻译的当代意义
        6.2.1 译者的角色与任务
        6.2.2 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启示
        6.2.3 诗歌翻译与诗歌意义建构
    6.3 中国当代诗歌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6.3.1 海外汉学家看中国当代诗歌:理性的启示
        6.3.2 中国当代诗歌海外译介:策略与路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柏桦着作及获奖简介
附录2 :柏桦受邀参加国际诗会活动情况
附录3 :柏桦早期与海外汉学家译者的通信情况
附录4 :德国汉学家白嘉琳对柏桦的访谈原稿
附录5 :笔者对部分汉学家译者的访谈稿
附录6 :柏桦译诗发表情况统计表
附录7 :尚未出版的柏桦诗歌英译篇目统计
附录8 :柏桦2016年在巴黎七大诗歌研讨会的演讲稿
附录9 :多译本对比研究诗歌中英文本材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新解与重构:《凤凰涅盘》中的精神现象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目的与意义
    二、《凤凰涅盘》研究四十年
        (一)四十年来《凤凰涅盘》研究概况
        (二)回顾与凝视:近四十年研究遭遇的瓶颈
        (三)研究传统的坚守与瞻望下的趋向
第一章 作为创作、接受、批评的文本《凤凰涅盘》
    第一节 作者:静观与动能
    第二节 读者:直觉与感知
    第三节 批评者:想象与逻辑
第二章 意义的死亡与更生
    第一节 生命更生
    第二节 文化更生
    第三节 精神更生
    第四节 诗歌更生
第三章 精神的形状与动态
    第一节 《凤凰涅盘》与《精神现象学》的关系
    第二节 《凤凰涅盘》的互文效应
    第三节 火元素与回忆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论中国现代诗剧的艺术张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艺术张力
    二、诗剧的内涵
    三、中国现代诗剧的流变
    四、中国现代诗剧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一章 中国现代诗剧的语言张力
    第一节 语言的组合张力
        1. 白话与文言的组合
        2. 口语与书面语的组合
        3. 国语与欧化语的组合
    第二节 语言的陌生化张力
        1. 台词陈述的颠覆
        2. 话语权的转变
        3. 语言表述的异质
    第三节 语言的修辞张力
        1. “夸张”式辞格的曲折张力
        2. “折绕”式辞格的幽婉张力
        3. “象征”式辞格的交融张力
第二章 中国现代诗剧的意象张力
    第一节 意象的特质张力
        1. 非个人化的客观张力
        2. 能指与所指的互动张力
        3. 原型意象的衍变张力
    第二节 意象的类型张力
        1. 陌生化意象的张力显现
        2. 自然意象的张力显现
        3. 超现实意象的张力显现
    第三节 意象的组合张力
        1. 密集意象的集合张力
        2. 不对等意象的并列张力
        3. 相互矛盾意象的对峙张力
第三章 中国现代诗剧的悖论张力
    第一节 反讽悖论的悲剧陈述
        1. 克制反讽
        2. 悲剧反讽
    第二节 反语悖论的表里对峙
        1. 愉快反语
        2. 讽刺反语
    第三节 复义悖论的多义语境
        1. 含混语
        2. 相反相成
第四章 中国现代诗剧的结构张力
    第一节 情绪结构的艺术张力
        1. 个人情绪与时空布局的对立统一
        2. 个人情绪与戏剧冲突的对立统一
        3. 个人情绪与戏剧情节的对立统一
    第二节 意念结构的艺术张力
        1. 诗式叙述与剧式角色的对立统一
        2. 诗式叙述与剧式冲突的对立统一
        3. 诗式叙述与剧式情节的对立统一
    第三节 情感结构的艺术张力
        1. 诗性思维与剧性动作的对立统一
        2. 诗性高潮与剧性高潮的对立统一
        3. 诗的叙事布局与剧的叙事布局的对立统一
第五章 中国现代诗剧的文体张力
    第一节 诗情与剧情的碰撞
        1. 主体与客体的融会
        2. 抒情性与情节性的协调
        3. 抒情性与动作性的调和
    第二节 诗与剧的文体变奏
        1. 剧中的诗对话的“唱白分离”
        2. 诗中的剧外向型“唱诗”与剧的融合
        3. 诗中的剧内向型“韵诗”与剧的融合
    第三节 诗与剧的视角变更
        1. 角色视角的杂糅
        2. 叙事声音的交汇
        3. 叙事视角的转换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5)论北岛及《今天》的文学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全球化语境中的一位作家、一份刊物和一段汉语文学史
    第一节 历史歧义与遮蔽
    第二节 度过与回忆中的“青春”
    第三节 回归传统与重建“家园”
    第四节 成果综述与研究路径
        一 已有成果及局限
        二 研究路径及方法
上编:诗的“崛起”
    第一章 “等待上升的黎明”——《今天》(1978-1980)以前的北岛与“白洋淀”诗群
        第一节 北岛与遇罗克:从“结局或开始”说起
        一 与遇罗克并肩战斗过的几位朋友
        二 一九七三年的白洋淀之行
        三 “代替另一个被杀害的人”
        第二节 黎明铜镜里的“今天”:“白洋淀诗群”的“新语言”探索
        一 根子:以“末世感”毁灭现实
        二 多多:建立精神的整体性的连接
        三 芒克与北岛:承上启下和发扬光大
    第二章 “朦胧”之论与“崛起”之争——《今天》(1978-1980)诗歌的历史辨歧
        第一节 “朦胧诗”:历史的伪概念
        一 “朦胧”:时代的潜台词
        二 “朦胧诗”:“今天派”的代名词
        三 “今天派”:先锋诗的开创者
        第二节 “崛起”:思想解放的关键词
    第三章 “伤痕”深处的存在主义——以《今天》(1978-1980)小说为例
        第一节 存在主义视野下的《今天》的文学介入
        第二节 《波动》:“生活示波器里创巨痛深的一闪”
        第三节 北岛:勇于直面无法治愈的“伤痕”
        第四节 万之:存在主义的心理分析
        第五节 史铁生等:回归本真的人文关怀
        小结
    第四章 “难以想象的早晨,,——《今天》(1978-1980)开启的北岛去国前创作
        第一节 彼岸有界诗意无声:论转折时期的北岛的诗(1979-1986)
        一 情诗之外的“彼岸”的追寻
        二 书写之间的无声的诗意
        第二节 诗意栖居的中间地带:北岛去国前创作与翻译文学关系探析
        一 建立联系:波德莱尔诗歌与中国文学的革命性
        二 跨越语言:从戴望舒《洛尔迦译诗抄》到叶维廉《众树歌唱》
        三 探索“纯语言”:北岛翻译特朗斯特罗姆等北欧现代诗
下编:词的“流散”
    第五章 “重建星空的可能,,——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语境及文学特质考辩
        第一节 “流散文学”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流散”是一个语言事件
        第三节 词的“流散”与“元诗”趋向
        第四节 “流散”语境中的“对位”整合
    第六章 “全球性影响的焦虑”——《今天》诗人的身份危机和创新机遇
        第一节 宇文所安的评论:北岛与“世界诗歌”
        第二节 “今天派”与中国新诗的现代更新
        第三节 北岛流亡之后的诗路转换及传统承接
        一 “纯诗”的美学理念及“元诗”结构的涌现
        二 “莫若以明”:找回民族传统的文化记忆
    第七章 “无人失败的黄昏”——北岛散文艺术的“世界性”探索
        第一节 “漂泊流散”中的全球视域
        一 “天涯记人”和“浪游记历”
        二 “闲情记趣”和“旅途记囧”
        第二节 历史记忆的“去革命话语”
        第三节 文化全球化的“世界诗歌”
        小结
    第八章 “长于一生的归程,,——海外《今天》与中国文学史的交叠
        第一节 《昨天的故事》:“重写文学史”的越界流转
        第二节 《持灯的使者》:“今天旧话”烛照新诗史
        第三节 《七十年代》与《暴风雨的记忆》:汇入历史之河的个人回溯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民国”以来的新诗教育研究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学科与权力——“民国”时期的新诗教育
    第一节 现代教育制度中的语文学科与新诗教育
    第二节 “民国”时期小学的新诗教育研究——以“北师大”馆藏教材为中心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中学的新诗教育研究——以《国文百八课》等教材为中心
    第四节 “民国”时期大学的新诗教育研究——以朱自清等人的新文学讲义为中心
第二章 政治与美学——1949年至1978年的新诗教育
    第一节 “辛亥革命”以来政治对文学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 “十七年”新诗教育及其与解放区新文学教育之关系
    第三节 王瑶等人对新诗史的叙述及“文革”时期的新诗教育
第三章 断裂与延续——新时期以来的新诗教育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学新诗教育的束缚
    第二节 新诗史教学中难以突破的左翼文学史叙述框架
    第三节 唐弢、黄修己等人对新诗史叙述的逐步调整
    第四节 新的美学因素的融入及新诗教育对审美的重视
第四章 解读与接受——新诗教育中的接受个案研究
    第一节 “人力车夫”题材新诗文本解读史研究
    第二节 徐志摩《再别康桥》在新诗教育中的“接受史”
    第三节 胡适新诗“尝试者”身份的生成及在教材中的解读史
    第四节 新诗教材中徐志摩文学史地位评价的变迁
第五章 经典与建构——新诗教育与经典的塑造
    第一节 新诗教育与艾青“恒久的典范”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穆旦的“被发现”及其“经典诗人”身份的塑造
    第三节 新诗教育对余光中《乡愁》“经典文本”身份的塑造
    第四节 新诗教育与舒婷《致橡树》“经典文本”地位的确立
结语
参考文献

(7)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的空间与时间
    第一节 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的空间
        一、地理与生存空间
        二、心理与诗意空间
        三、异域空间与心灵体验
        四、现代空间与新诗理论
    第二节 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的时间
        一、1917-1925 年
        二、1926-1931 年
        三、1932-1937 年
        四、1938-1945 年
        五、1946-1949 年
第二章 新诗理论的论者构成
    第一节 一篇文章和一代人的经历
    第二节 古典诗论家
    第三节 现代和民族诗论家
第三章 新诗理论着作的多种样态
    第一节 新诗理论着作中的外来影响
        一、一部探索诗与散文节奏的研究着作——评述洪深《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
        二、一部被遗忘的中外比较诗歌研究着作——评述朱志泰《诗的研究》
    第二节 新诗理论论文中的外来影响(以英美新批评为例)
        一、1936 年吴世昌《诗与语音》:吕恰慈的意义分析
        二、1937 年叶公超《论新诗》:格律与爱略特论传统
        三、1947 年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英美新批评与戏剧和象征
    第三节 诗论家评说自由诗
第四章 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朱光潜《诗论》中的外来影响
    一、《诗论》的缘起
    二、对照的发现
    三、外来影响的梳理
    四、围绕《诗论》的诗论
    五、里程碑的评价
结论
    一、中国现代新诗理论的实绩与缺憾
    二、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所受外来影响的实绩与缺憾
    三、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希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现代新诗理论着作(1920-1950)(依时间排序)
附录二 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批评篇目(1917-1949)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8)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文学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传媒视阈与桂林文化城文学研究
第一章 桂林:大后方抗战文坛重镇
    第一节 桂林文化城形成的历史语境
        一 特殊的战略地位和优越的地理条件
        二 桂系相对开明、自由、开放的政治姿态
        三 文化人群体的爱国热情和抗战精神
        四 共产党的统战工作和多方引导
    第二节 多元政治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场
        一 政治场:中央、桂系、中共权力的博弈
        二 文化统制与市场控制下的言论空间
        三 流寓、多变、杂合:桂林抗战文学场的特征
    第三节 桂林文化城的文学生产
        一 报纸副刊与抗战文学生产
        二 文学期刊与抗战文学生产
        三 文学图书出版与抗战文学生产
第二章 报纸副刊与公共舆论空间
    第一节 桂林《救亡日报》:中共文化统战的舆论阵地
        一 救亡呼号与舆论压制:创刊、复刊与停刊
        二 救亡与统战:办报思想和文化使命
        三 《文化岗位》与抗战文艺运动的舆论导向
    第二节 桂林《大公报》:抗战时期“文人论政”的言论空间
        一 中间姿态和文人论政:桂林《大公报》的文化品格
        二 《文艺》副刊与抗战语境下文学的多元取向
    第三节 《广西日报》:桂系团结抗战的舆论空间
        一 桂系抗战言论空间的多变性
        二 艾青与《南方》文艺副刊
        三 《漓水》:在变与不变中积极推进文艺抗战
第三章 文学期刊与抗战文学的言说空间
    第一节 《文艺杂志》:“文人办刊”与新文学传统的继承与拓展
        一 用生命培育的刊物:王鲁彦与《文艺杂志》
        二 救亡与启蒙:《文艺杂志》的文化诉求
        三 《文艺杂志》与抗战时期的乡土文学
    第二节 《野草》月刊与大后方抗战杂文的勃兴
        一 鲁迅杂文传统的继承与阐扬
        二 秦似与《野草》月刊
        三 直面现实与叩问历史:《野草》上的杂文
    第三节 《诗创作》与抗战诗歌的多元化
        一 刊物的经营策略和编辑风格
        二 抗战诗歌的多元呈现
        三 长诗:抗战诗歌的新发展
        四 抗战诗学理论的探索
    第四节 《戏剧春秋》杂志与抗战戏剧运动
        一 刊物的刊行和文化使命
        二 抗战戏剧理论的探索与构建
        三 在现实和历史之间:杂志上的戏剧文学
        四 “戏剧兵”的情感与信息空间
第四章 文学出版与桂林抗战文学实绩
    第一节 文化供应社:出版领域的统一战线
        一 推进大众文化:文化供应社的出版理想
        二 文化供应社的文学图书出版
        三 《文化杂志》月刊与抗战文化建设
    第二节 桂林开明书店:文化启蒙与文学“经典化”
        一 逆境中复兴:桂林开明书店及其出版概况
        二 启蒙与经典化:桂林开明书店的文学出版
        三 《中学生》(战时半月刊):知识的传输与文艺青年的培养
余论 桂林文化城与抗战时期文学生态
主要参考文献

(9)对抗中的生长 ——《今天》诗歌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今天》诗人的诗歌语言观
    1、《今天》诗人诗歌语言观转变的原因
    2、作为反叛工具与言说载体的传统诗歌语言观
    3、作为自在与自我归依的现代诗歌语言观
第二章 语词篇
    1、《今天》诗歌语词的类型特点
    2、《今天》诗歌语词的意义
第三章 意象篇
    1、传统诗歌意象与现代诗歌意象
    2、《今天》诗歌意象营造方式
    3、《今天》诗歌意象的特点与价值
第四章 句法篇
    1、《今天》诗歌声音的改变——从宣谕倾诉到独语指涉
    2、《今天》诗歌句法呈现:从线性叙述到语符并置
    3、《今天》诗歌章句的特点及意义
第六章 音律篇
    1、《今天》诗歌中现代格律诗的音律
    2、《今天》诗歌中自由体诗的音律
    3、《今天》诗歌中歌谣体诗的音律
    4、《今天》诗歌音律特点和意义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10)《今天》与朦胧诗的发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导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的提出
上编
    第一章 《今天》的诗歌构型与编选逻辑
        第一节 构型方式与作品呈现(一)
        一 创刊号:"温情"与"冷峻"的双重世界
        二 第二期:历史回溯与日常生活
        三 诗歌专刊:个体悼亡与民族象征
        第二节 构型方式与作品呈现(二)
        一 四至六期:艺术传承与创新危机
        二 诗歌专号:青春新生与原初开创
        三 第九期与"文学资料":剥离诗学与明暗并存
        第三节 刊物设计与个人诗集
        一 个人诗集与美术设计
        二 发表语境与作为策略的时间标注
        结语 编选逻辑、场域占位与诗学演变
    第二章 《今天》的诗歌家族与历史经验
        第一节 诗歌家族、生命体验与内在真实
        第二节 命运漂泊诗与《今天》诗歌的生发
        第三节 戏剧对抗诗与《今天》诗歌的生变
        一 话语体系的反叛与"自我"的裂变
        二 意象色彩的革命与"自我"的反抗
        第四节 日常生活诗与《今天》诗歌的生成
        结语 诗歌家族、自我建构与艺术演变
    第三章 《今天》的精神启蒙与艺术谱系
        第一节 思想启蒙与文艺资源
        一 哈耶克的整体颠覆:"通向奴役的道路"
        二 共产主义运动与制度的反思:从"被背叛了的革命"到"新阶级"
        三 存在主义、人道主义与艺术资源
        第二节 中国新诗传统与翻译体诗歌
        一 《今天》诗歌的生发与"浪漫/象征"传统
        二 《今天》诗歌的生变与"戏剧化"传统
        三 《今天》诗歌的生成与"现实/理想"传统
        第三节 《今天》诗歌的修改与现代美术
        一 从《巴黎公社》到《回答》:印象主义与表现主义绘画
        二 "读画诗"《风景画》:《今天》杂志的开篇诗作
下编
    第四章 《今天》的诞生与传播空间的生成
        第一节 场域的裂隙与《今天》传播空间的搭建
        一 《启蒙》的出场与《今天》的入场
        二 《今天》的传播与公共空间的开辟
        第二节 大学场的积极介入与《这一代》的大学生诗歌
        第三节 官方诗坛的迎拒轨导与学院派的崛起力争
        一 《安徽文学》:树立典范的"新人三十家诗作初辑"
        二 《福建文艺》:以舒婷为靶子的"关于新诗创作问题的讨论"
        三 《星星》:以艺术民主推介"新星"的"诗坛新一代"
        四 《诗刊》:寻求沟通的《新人新作小辑》与"青春诗会"
        第四节 轨导的多副面孔与《今天》诗人的表态
        一 公刘的位置、标准与责任
        二 艾青的忧虑、坚守与恩怨
        三 《上海文学》:精神文明建设与《今天》诗人的表态
    第五章 《今天》诗歌的阅读与朦胧诗的发生
        第一节 《今天》的读者类型、趣味区隔与阅读方式
        第二节 公开诗坛:朦胧诗概念的历史构成与确立
        一 "引导"论读者与"朦胧"的印象
        二 "崛起"论读者与"朦胧诗潮/新诗潮"
        三 批评视点的转移与"朦胧体诗"
        第三节 诗歌家族与朦胧体诗的类型
        一 思辨体小诗:智力的游戏与晦涩
        二 梦幻诗:朦胧的意识与晦涩
        三 朦胧的表达方式:隐喻、含蓄与晦涩
        (一) 语法惯例与语法晦涩
        (二) 变形失真与意象晦涩
        (三) 整体统一与结构晦涩
    第六章 《今天》诗歌合法化与朦胧诗的经典化
        第一节 《今天》诗歌合法化进程与评奖制度
        一 中国作家协会、出版社与全国评奖制度
        二 《星星》诗刊与"星星诗歌创作奖"
        第二节 朦胧诗经典化:诗歌选集与文学史书写
        一 出版社、学院与诗歌选集的命名
        二 大学课程、科研机构与文学史书写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一:《今天》书刊目录
    二 《今天》书刊图片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四、诗歌语体的言语行为解释(《诗探索》总第45-46期)(论文参考文献)

  • [1]古文今译理论研究百年史[D]. 陈小花.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1
  • [2]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 杨安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9)
  • [3]新解与重构:《凤凰涅盘》中的精神现象学[D]. 侯君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论中国现代诗剧的艺术张力[D]. 董卉川. 山东师范大学, 2016(12)
  • [5]论北岛及《今天》的文学流变[D]. 崔春. 山东大学, 2014(11)
  • [6]“民国”以来的新诗教育研究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D]. 黄晓东. 南京大学, 2013(01)
  • [7]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D]. 王天红. 吉林大学, 2011(04)
  • [8]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文学空间[D]. 佘爱春. 南京大学, 2011(08)
  • [9]对抗中的生长 ——《今天》诗歌语言研究[D]. 罗岳艺. 暨南大学, 2011(10)
  • [10]《今天》与朦胧诗的发生[D]. 张志国. 暨南大学, 2009(02)

标签:;  ;  ;  ;  ;  

诗体演说法解读(《诗探》第45-46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