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SQL Server实现采集数据的在线共享

使用SQL Server实现采集数据的在线共享

一、用SQL Server实现采集数据的网上共享(论文文献综述)

葛宁[1](2021)在《基于OPC UA的智能车间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工厂车间智能化程度随之提升,车间内设备的种类也更加丰富,例如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等。这些多元化的设备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节约了人工费用,同时产生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底层设备导致车间内的通信协议繁多,为实现对设备数据信息的采集与监控,车间通信系统需兼容众多设备并集成大量的通信协议,这将阻碍生产车间信息化的建设。因此,本学位论文将以OPC UA(OLE for Process Control Unified Architecture)为核心技术,利用其数据传输安全性强、可集成地址空间和可跨平台等优势,设计并实现了智能车间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针对智能车间中通信方式难以统一、不同设备之间通讯困难等问题,提出构建基于OPC UA标准规范的C/S通信架构。首先利用KEPServer EX搭建OPC UA服务器,通过对车间底层设备配置对应的驱动通道类型、IP地址、端口号、节点标记属性和链接标签等信息,实现采集设备的工作数据,完成设备之间数据交互,并配置服务器终端信息为客户端预留统一的OPC UA通信接口。其次在.NET平台上采用C#编程语言开发OPC UA客户端,设计了通讯服务器模块、地址空间浏览模块、属性信息显示模块、节点监控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实现访问服务器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可视化读取、修改、监控和存储等功能。针对智能车间中设备的工作数据庞大且杂乱,处理数据耗时较长的现象,提出利用ELK技术搭建数据检索分析架构。通过配置Elasticsearch搭建数据搜索引擎,使用JDBC链接My SQL数据库,采用Logstash完成对数据库的同步操作,搭建Kibana可视化平台并导入Elasticsearch中的索引,实现对设备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快速且准确地检索和分析。最后,通过对本文设计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在三轴并联机器人分拣控制平台和温湿度传感器实际设备上测试与验证,证明其符合目标需求。

陈亚雷[2](2021)在《基于互联网和智能车载终端的车联网服务平台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汽车工业和车联网技术的发展,车联网服务平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可以将汽车行车信息实时显示在平台上,为不同客户群体提供服务。论文结合在线车载诊断、GPS定位、车辆事故预警、GPRS无线传输、服务器系统研发、PC端软件开发、手机APP开发等技术,研发具备实时车况监测、故障诊断、定位跟踪、车辆事故预警、行车历史数据查询、车队管理和精准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车联网服务平台。首先,根据驾驶人、车队管理机构、汽车4S店三个主体的需求和车联网服务平台研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以智能车载终端、云服务器、服务端平台三部分组成的车联网服务平台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并对OBD诊断系统接口、OBD故障码、OBD-II通信协议,CAN总线通信以及CAN总线报文结构等车载诊断技术进行了分析。其次,根据硬件设计方案构建了智能车载终端硬件电路总体设计图,确定了硬件芯片具体型号,设计了最小系统电路、OBD数据采集电路、GPS定位电路、GPRS通信电路、稳压电路和陀螺仪模块电路,对各个模块进行软件程序调试,并将各模块集成为智能车载终端。对定位模块、通信模块和陀螺仪模块以及集成后的智能车载终端分别进行了多次性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模块性能良好,可以实现行车数据的采集与上传。再次,利用Visual Studio开发平台完成了服务器的开发,将所开发的服务器部署在阿里云服务器上,对云服务器端口进行了配置,完成数据库的创建,将接收到的智能车载终端所上传的数据信息实时存入数据库中,车联网服务平台可以随时访问数据库。并通过提取智能车载终端上传到数据库中里程数据,设计了动态里程预测算法,分析车辆到达维护保养周期所需要的时间,以便汽车4S店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最后,面向驾驶人用户、车队管理机构和汽车4S店分别开发了车联网服务平台。针对个人用户开发设计了“智能出行”手机移动端APP;针对车队管理公司和汽车4S店用户开发设计了“智能车联网平台”PC端网页版软件。此服务平台可以为驾驶人提供行车数据查询、定位信息查询、故障诊断查询、事故预警等服务;为车队管理机构提供车队车辆管理、实时车况查询、历史记录查询等服务;为汽车4S店提供客户车辆精准服务信息。

白杨[3](2021)在《基于JAVA的电力公司安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我国电力系统的体制改革和市场化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安全监督管理系统在各电压等级电网运行维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电力安全监督体系的发展再信息化管理上需要再完善、再优化,因此需要开发一套电力公司安监管理系统来优化当前的电力安监管理模式,提升电力安监管理水平。运用SAAS技术构建电力公司安监管理系统,实现电力公司各种安监管理与运营保障信息内容完整、合理和维护成本可控。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1、本文以电力公司电网、人员和设备安监管理为应用基础,分析电力公司安监管理的背景和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主要内容、方向以及论文的整体结构;2、安监管理系统建设的需求分析主要从用户角色、管理功能需要、安全性和数据流等方面着手,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需求包括安全统计分析功能、安全隐患管理功能、安全监督管理功能和班组安全建设功能等方面;并对安监管理系统的各个业务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3、运用SAAS技术实现电力公司安监管理系统设计,主要对系统架构、系统网络、安全保障、接口以及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分析了系统内部各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联通,选取的架构是B/S架构,选区的开发技术是JAVA,采用的数据库是SQL Server 2018,流程推进的涉及过程采用通过节点驱动控制;4、以流程为核心,对系统各个功能模块如何实现和完成进行了必要的详细介绍;5、通过搭建和部署电力公司安监管理系统,从功能和性能出发,在两个维度开展了测试,对系统效果进行全方位评估,最终验证了本文设计的系统可满足电力用户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基本使用需求。总之,该电力公司安监管理系统的实现及可以使电力公司安全管理精益化水平得到提高,规范性得到加强、降低电网运行管理风险,为同类安监管理系统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刘广琪[4](2020)在《基于FANUC数控机床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国家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让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热度持续升高。美的集团作为家电制造业的领军企业,是业内较早开启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希望借助数字化转型,实现柔性制造,提升企业竞争力。要实现企业数字化和柔性制造,就需要对制造阶段各环节数据进行采集和管理,而数控机床是整个制造环节最为重要的一环,所以对数控机床的数据采集和控制管理是实现企业数字化和柔性制造的核心。同时,使用数据采集技术对制造阶段中产生的不同状态信息进行实时、充分及精准的采集,在该数据基础上进一步管理与控制制造过程,使得制造系统强健性、柔性及保障处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由此可见,本文对于数控机床进行数据采集的研究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数据采集系统及其在国内外发展状况,阐述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其次介绍了数据采集系统所应用到的关键技术。然后对数据采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确定需要采集数据的机床为FANUC数控机床,需要采集的数据包括NC、PMC和报警信息等重要数据。基于FANUC数控机床特点,使用FANUC公司的FOCAS库函数实现PC上位机与数控机床通讯,并确定数据采集方法。又基于FOCAS库函数的特性,确定基于软件二次开发的数据采集方法。使用C#语言在.NET框架上开发用户界面,应用SQL Server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存放。系统设计重点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人机界面可视化功能,同时实现软件用户管理、用户登录、操作和帮助等界面的设计,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完成系统开发。待软件编写完成后,综合运用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两种方法,对系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测试,不断改良优化系统。经过测试,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最后,本文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成功应用在广东美的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的FANUC数控机床,能够实时采集数控机床关键数据。基于完整的、可靠性较强的数据采集技术,获得大量有效数据,确保生产安全高效和产品质量优良,并且为过程状态数据应用的部门提供基础数据,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柔性制造能力提升做出贡献。

徐伟刚[5](2020)在《电能预付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内营商环境、服务“三农”需求的不断提升,原来的以IC卡等方式体现的电能预付费系统已跟不上国家电网快速发展的新要求,要求新的预付费系统人机互动、信息通畅、交易公开等现代化是历史必然。现代化的预付费电力系统包括从多系统的整合,资源的统筹,基础信息的校对,原始档案的安全迁址,比较,账目核对等,最终通过成熟的计量信息采集运维系统发行预付费数据。在实际运行维护中,不仅需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这需要开发商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运营维护,以便建设项目有强大保障,为项目建设提供持续的动力支撑。本课题根据绵阳供电公司应社会需求对预付费系统进行设计,实现预付费系统。在系统整体架构设计方面,为了使预付费系统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历程中不被淘汰,故采用目前成熟的技术架构设计,以利于供电公司预付费系统可以在后期升级时,系统能同步升级,预留系统接口。目前通过计量信息采集运维系统,以远程方式来下发购电信息,实现预付费功能,并且系统和营销业务应用系统(SG186)接口,实现购售电数据和档案数据同源化、规范化,实现不同营销场所预付费业务标准化。本论文在进行电能预付费设计与实现方面,着力从自动化应用方面进行了探索。首先,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系统以B/S架构,以ASP为开发环境,以SQL Server2005为数据库,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开发语言C#.NET,设计并实现出一套基于Web的电能预付费系统,进行预付费系统售电和管理功能的实现,并且为供电企业和客户提供了可见即可得、互动界面、展示了清晰的菜单窗口和为售电测管理人员提供了强大的管理功能。其次,本文对系统的数据库和关键性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实现和测试。通过线上的运行,论文所设计的电能预付费系统能够满足目前要求。

王定国[6](2020)在《高校学生困难认定系统》文中指出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全国各高校的资助管理机构承担着将国家资助资源正确引领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的重任。本研究通过对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开发,能为资助管理体系提供更多参考,促进资助工作向健康、绿色、文明方向发展。切实让困难学生享受到政府给予的实惠,确保高等教育资助资源公正公平的分配给每一名贫困学生。但是,如何识别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目前却没有规章可循。缺乏有效的困难识别手段,导致有限的资金资源无法开展有针对性的实施。许多贫困学生因为没有得到相应的认可而失去救助的机会,造成资源浪费和心理不平衡。作为资助工作的基础中的基础,对贫困学生的智能识别是以后开展资助工作的基石。如何使识别工作高效简洁,是资助一线上工作人员急切盼望突破的一个难关。国家虽然对助学工作不断调整与完善,但是新的资助策略尚未形成健全的方案。在认真总结了国内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式的研究实例后,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针对目前学生提供证明材料流程复杂、个别证明材料可信度低、资助管理队伍人员不固定、一线人员缺乏统一标准各行其是等诸多问题,总结归纳了中国家庭的财富收支情况,理清了各影响因子之间的层级脉络关系。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困难数学模型,将影响学生经济情况的各类因素进行了分析量化,对各因子的综合表现结果进行了归一化处理。通过收集大量困难学生识别的典型案例,构建了专家系统的知识库,用专家系统得出此种认定策略的运算结论。其中,对专家推理策略给出了具体可执行的设计思路。此外,通过学生提交申请数据、评议小组评议、班主任或专家评委量化赋分,最终自动生成学生的综合评定结果。综合来看,该系统初步形成以困难学生提交可视化材料,专家系统认定评价,依托计算机数据库,汇总输出困难程度的一体化网上认定流程。此外,针对个别案例,开展实地走访或网络访谈,法制化个人诚信标准,增强困难学生评价的可信度,提高了认定的效率和认定的客观公平性。

范成君[7](2020)在《四川省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医用耗材存在使用量大、覆盖面广、品种多、规格型号复杂、专业性强的特点,在管理上比一般的商品面临更大难度,同时高值耗材价值更高,尤其是植入材料要在人体内长时间存在,其生理特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更应高标准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网上办公的普及,全国高值耗材采购也步入信息化行列,根据医改的强有力推进,各省统一组织,统一平台,一个标准,省内联动,价格公开,构建省级高值耗材集中采购系统成为医改的总体要求。本文在阅读和参考大量国内外有关理论和应用资料的基础上,对高值耗材采购的现状、发展趋势和主要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在对高值耗材采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本系统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模式,以Visual Studio 2010作为编程的工具,使用SQL Server 2012数据库,采用C#语言编写代码,系统以医疗机构的采购流程作为开发主线,设计了产品目录管理、采购目录设置、采购管理、入库管理、退货管理、用户信息管理、消息查看等模块功能。本文对系统的架构设计、网络拓扑图、业务流程、数据库表单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基于方便管理的思路,建立了统一数据访问接口,SQL Server数据库高效的存储技术,对提高系统访问效率有很大帮助,用户登录首先要验证通过才能访问系统,采用了用户、角色、模块权限分配,操作日志等安全措施,总的来说,系统在设计上兼顾了实用性与安全性。采购系统订单一经交易双方确认,交易产品、规格、数量、金额等不可更改,这对系统的安全要求更高,安全策略上引入防火墙技术,虚拟专用网VPN、防病毒、入侵检测、统一资源定位符URL过滤及内容过滤等技术增强了防火墙的隔离能力,形成整体防御系统,本文在设计时服务器端使用了上述技术。高值医用耗材缺乏统一编码、规格型号复杂、临床使用量大、更新换代快、替代有难度和价格相对较高。一直以来,规范高值耗材采购和使用是医疗机构管理面临的风险点,也是政府解决看病贵的切入点,更是老百姓广泛关注的热点。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网上在线采购及管理,有助于节约人力成本,有利于电子化管理,推动医疗机构使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医疗耗材,引导高值医用耗材阳光化采购,由此可见本系统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何朝阳[8](2020)在《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监测预警是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监测是预警的基础,预警是监测的目的。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滑坡监测预警的方法技术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总体上,地理与地质结合不够紧密,监测预警模型很难充分考虑滑坡变形过程和成灾机理,难以取得较高的预警精度,研发的监测预警系统也难以满足数以万计隐患点实时监测预警的实战需求。已有的研究成果还难以有效地解决地质灾害“什么时间可能发生”、“力争实现提前3个小时预警”的任务。如何提高滑坡监测预警能力,我们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提高滑坡监测预警精度?如何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的监测预警中,构建一套可业务化大规模应用的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基于此,本论文系统总结作者近10年来在监测预警方面的实践成果,采用云计算与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构建滑坡监测预警云平台,整合与管理滑坡地质灾害演化全过程的各类资料,研发并行高效的多源异构监测数据汇聚平台,集成多源异构实时监测数据,形成天-空-地多元立体监测数据中心;综合分析2.1万余台(套)监测设备、超过1.26亿条监测数据的实测曲线,总结划分监测曲线类型,构建监测设备可靠度评价体系,研究滑坡过程预警模型及其实现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混合架构(B/S架构、C/S架构、移动App)的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地质与地理、空间与属性相结合的滑坡演化全过程一体化管理,利用计算机手段对滑坡实施全过程动态跟踪的“过程预警”,有效地提高了滑坡预警精度。本文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构建滑坡“过程预警”模型及其自动求解算法:结合变形速率、速率增量、改进切线角三个参数,构建基于滑坡变形演化过程的“过程预警”模型,从滑坡变形监测数据入手,划分监测曲线类型,研究滑坡变形演化阶段的自动识别理论及计算机技术,实现对滑坡全过程动态跟踪预警;(2)构建监测设备可靠度建立评价体系和多设备联动预警机制:通过动态对监测设备可靠度进行评价,结合联动预警机制,评价预警结论可信度,以提升监测预警的成功率,利用计算机技术自动识别滑坡的变形演化过程,实现自动、实时的“过程预警”,为预警模型的业务化、自动化运行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3)提出监测数据自动处理方法:研究实测监测数据的预处理方法,为计算机自动处理监测数据提供相关的算法。通过设置监测数据过滤器和采用拉依达准则实现对异常数据的初步过滤与粗差处理,再结合数据特征,分别采用移动平均法与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拟合,识别数据表现出来的变形趋势。基于监测数据曲线特征自动选择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为后续预警模型计算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提高预警精度;(4)构建实时高效的监测数据集成与共享统一管理平台:结合物联网、消息队列、负载均衡等技术,研究监测数据编码体系,提出一套基于MQTT协议的实时监测数据传输与集成方案,实现多源异构监测数据终端集成和监测数据采集、传输及汇集融合一体化管理,为监测预警提供实时数据保障;(5)构建基于策略的滑坡实时过程预警技术:从模型的计算、预警的发布与解除等方面,将滑坡预警的理论模型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研发预警等级求解器,构建基于策略的预警模型通用计算框架,并从预警信息发布技术及发布策略方面进行总结,实现对滑坡的实时过程预警;(6)构建滑坡变形演化全过程一体化数据管理平台:基于“天-空-地”滑坡多元立体观测技术,采用WebGL技术跨平台的三维数字地球,提供直观、真实的三维实景漫游平台,实现海量基础数据、实时监测数据、视频的集成管理与共享,也为实时监测预警系统提供一个功能强大、数据丰富的三维展示平台,构建基于滑坡演化全过程的一体化数据管理体系和滑坡综合信息模型,为滑坡的专家预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7)研发混合架构体系的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综合集成上述研究成果,研究混合架构体系(B/S、C/S、移动端),基于微服务研发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各个架构系统密切配合,针对不同的功能需求,充分发挥各架构的优势,构建数据综合展示统一平台,为过程预警模型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实现滑坡监测预警的业务化运行,为滑坡的防治、应急、抢险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与预警信息服务。

王冰[9](2019)在《煤业集团水文监测系统建设项目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煤炭系统信息化建设目的为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逐步建设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煤业集团下属各矿已安装水文监测系统,并存储了煤矿从安装监测设备之后产生的各种水文数据。然而,煤业集团未将这些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导致数据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各煤炭企业要求统一企业数据共享平台,以便更好地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服务,做好水害的预警、报警工作。煤业集团水文监测系统共享平台建设项目包含三个部分:数据上传软件、数据接收软件和集团端水文监测系统,首先对煤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规范煤矿级别水文监测数据库,并添加水质分析子系统。采用FTP文件传输协议将各煤矿监测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发送到服务器上;其次建立标准的集团级水文监测数据库,由数据接收软件对各矿数据的接收、解析,实现数据备份,达到多层数据共享;最后采用B/S和C/S混合模式开发集团端水文监测系统,其中C/S版软件侧重于数据深加工处理,B/S版本侧重于数据浏览和监控,便于煤业普通工作人员查看。煤业集团水文监测系统共享平台开发完成后已经投入淮北矿业集团、神华宁煤集团、兖州煤业鄂尔多斯能化有限公司安装使用,现运行稳定,有效提高了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陈佳慧[10](2019)在《大数据背景下C县扶贫资金审计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移动通讯把人类带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思维方式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其与社会各行各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审计领域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数据背景下,审计面对的对象不再仅仅是纸质的凭证和文件,而是大量的数据,这使得审计环境越来越复杂。这些变化对审计的对象、范围、线索以及审计程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了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审计机关必须积极地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审计工作之中。扶贫资金是开展扶贫工作的基石,近年来国家通过建档立卡、驻村帮扶、产业扶贫、行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等多种方式,使扶贫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对扶贫资金的审计是保障扶贫任务能够顺利完成的重要手段。由于国家对扶贫工作越来越重视,扶贫项目类型越来越复杂,扶贫资金涉及面越来越广,扶贫资金金额也愈加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同时充分考虑扶贫资金审计的特点,已成为我国扶贫资金审计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合理利用扶贫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需要审计人员在扶贫资金审计工作中打破传统审计模式、优化传统审计流程、突破传统审计思路,将掌握的海量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加以整合分析,实际应用到扶贫资金审计的过程当中。本文通过研究大量已有的文献研究成果,对大数据、大数据审计、扶贫资金审计的概念及特点进行界定,整理出大数据背景下扶贫资金审计面临的多方面挑战。在此基础上,以C县扶贫资金审计为例,分析C县扶贫资金审计为适应大数据背景,在审计过程中对审计工作组织模式、审计流程和审计思路做出的优化调整,总结C县扶贫资金审计案例的成功经验。同时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C县扶贫资金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包括扶贫资金审计数据采集存在困难、数据安全存在风险、数据分析水平有待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需要提升,进而提出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对策,即加快建设扶贫资金审计数据库、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和标准规范、加强扶贫资金审计数据安全控制、提升数据分析水平、吸收复合型审计人才和加强审计人员后续培训。希望能为我国在大数据背景下完善扶贫资金审计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二、用SQL Server实现采集数据的网上共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SQL Server实现采集数据的网上共享(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OPC UA的智能车间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OPC UA发展历程
        1.2.1 传统OPC的技术特点
        1.2.2 OPC UA的技术优势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智能车间数据采集与监控关键技术研究
    2.1 OPC UA技术规范
        2.1.1 信息安全模型
        2.1.2 地址空间模型
        2.1.3 服务规范
        2.1.4 映射规范
    2.2 OPC UA服务器搭建软件
    2.3 OPC UA客户端开发平台
    2.4 数据检索分析架构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OPC UA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设计
    3.1 系统设计目标
    3.2 系统需求分析
    3.3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3.3.1 总体架构设计
        3.3.2 具体功能设计
    3.4 方案可行性分析
        3.4.1 经济的可行性
        3.4.2 技术的可行性
        3.4.3 运行的可行性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OPC UA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实现
    4.1 OPC UA服务器的搭建
        4.1.1 服务器的实现步骤
        4.1.2 设备间数据交互
    4.2 OPC UA客户端的功能开发
        4.2.1 总体功能框架
        4.2.2 搜索本地已注册的服务器
        4.2.3 客户端与服务器连接登录
        4.2.4 浏览服务器地址空间
        4.2.5 节点属性信息读写
        4.2.6 节点数据订阅
        4.2.7 实时曲线图展示
        4.2.8 对接My SQL数据库
    4.3 ELK架构的搭建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OPC UA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验证
    5.1 三轴机器人和温湿度传感器的OPC UA服务器验证
    5.2 OPC UA客户端功能验证
    5.3 ELK架构验证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mysql.conf文件程序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基于互联网和智能车载终端的车联网服务平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车联网服务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概述
        1.2.1 国内外科研机构的车联网服务系统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汽车企业的车联网服务系统发展现状
        1.2.3 国内外第三方科技公司开发的车联网服务产品
    1.3 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车联网服务平台总体架构及车载诊断技术分析
    2.1 车联网服务平台总体架构
    2.2 车载诊断技术分析
        2.2.1 OBD系统概述
        2.2.2 OBD-Ⅱ诊断系统接口
        2.2.3 OBD-Ⅱ故障码
        2.2.4 OBD-Ⅱ通信协议标准
        2.2.5 CAN总线通信技术
        2.2.6 CAN总线报文结构格式
    2.3 本章小结
3 智能车载终端的设计
    3.1 智能车载终端设计的总体框架
    3.2 核心控制器的设计
        3.2.1 核心控制器的选择
        3.2.2 STM32F103C8T6 简介
        3.2.3 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3.2.4 主控芯片引脚连接
    3.3 OBD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3.3.1 OBD数据采集模块硬件设计
        3.3.2 OBD数据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3.4 GPS定位模块的设计
        3.4.1 GPS定位模块的选择
        3.4.2 GPS定位模块硬件设计
        3.4.3 GPS定位模块软件设计
        3.4.4 GPS定位芯片性能测试
    3.5 陀螺仪模块设计
        3.5.1 预警数值的确定
        3.5.2 陀螺仪模块的选择
        3.5.3 陀螺仪模块性能测试
    3.6 GPRS通信模块的设计
        3.6.1 通信方式的选择
        3.6.2 通信模块的选择
        3.6.3 GPRS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3.6.4 GPRS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3.6.5 GPRS芯片通信测试
    3.7 电源模块设计
    3.8 智能车载终端模块集成
        3.8.1 串口资源分配
        3.8.2 模块集成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3.9 本章小结
4 服务器的开发
    4.1 服务器开发工具选择
    4.2 云服务器端口配置
    4.3 云服务器数据接收
    4.4 云服务器数据库创建
    4.5 精准服务模块动态里程预测算法
    4.6 本章小结
5 PC端车联网服务平台的开发
    5.1 开发工具、框架及数据获取
    5.2 开发功能
        5.2.1 车辆管理机构功能
        5.2.2 汽车4S店企业功能
    5.3 系统流程图
        5.3.1 车辆管理机构流程图
        5.3.2 汽车4S店企业流程图
    5.4 系统设计
        5.4.1 车队管理
        5.4.2 车辆管理
        5.4.3 车辆车况信息
        5.4.4 车辆定位
        5.4.5 故障信息
        5.4.6 行驶记录
        5.4.7 行驶轨迹
        5.4.8 精准服务
    5.5 车队管理机构服务平台
        5.5.1 车队管理
        5.5.2 车辆管理
        5.5.3 查看车辆信息
        5.5.4 显示车辆车况
        5.5.5 显示车辆定位信息
        5.5.6 查看车辆故障信息
        5.5.7 查看车辆行驶记录
    5.6 汽车4S店服务平台
        5.6.1 车队管理
        5.6.2 车辆管理
        5.6.3 精准服务
    5.7 本章小结
6 手机移动端车联网服务平台开发
    6.1 开发工具、框架及数据获取
    6.2 开发功能
    6.3 系统用例图
    6.4 系统流程图
    6.5 系统设计
        6.5.1 注册模块
        6.5.2 登录模块
        6.5.3 行车行驶数据模块
        6.5.4 车辆定位模块
        6.5.5 获取故障码模块
        6.5.6 车辆预警模块
        6.5.7 传感器模块
    6.6 驾驶人服务平台
        6.6.1 注册登录界面
        6.6.2 行车数据界面
        6.6.3 故障检测界面
        6.6.4 车辆预警界面
        6.6.5 传感器数据界面
        6.6.6 汽车定位界面
        6.6.7 帮助界面
    6.7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一 数据库
附录二 雪佛兰汽车保养表

(3)基于JAVA的电力公司安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2.1 系统业务简述
    2.2 系统功能需求
        2.2.1 安全统计分析功能
        2.2.2 安全隐患管理功能
        2.2.3 安全监督管控功能
        2.2.4 班组安全建设功能
    2.3 系统非功能需求
    2.4 安全隐患库概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
    3.1 分布式软件架构
    3.2 MVC架构
        3.2.1 MVC技术结构
        3.2.2 MVC逻辑流程
        3.2.3 MVC技术特点
    3.3 Java Web技术
        3.3.1 Java EE平台
        3.3.2 Java开发技术
        3.3.3 JSP开发技术
    3.4 SSM软件模式
        3.4.1 SSM模式结构
        3.4.2 SSM模式原理
        3.4.3 SSM逻辑流程
    3.5 Sql Server数据库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系统设计原则
    4.2 系统总体设计
        4.2.1 软件模型设计
        4.2.2 功能结构设计
        4.2.3 网络拓扑设计
    4.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3.1 安全统计分析模块设计
        4.3.2 安全隐患管理模块设计
        4.3.3 安全监督管控模块设计
        4.3.4 班组安全建设模块设计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4.4.1 数据库概念结构
        4.4.2 数据表结构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5.1 系统实现环境
    5.2 系统功能实现
        5.2.1 安全统计分析模块实现
        5.2.2 安全隐患管理模块实现
        5.2.3 安全监督管控模块实现
        5.2.4 班组安全建设模块实现
    5.3 系统测试
        5.3.1 测试环境及方法
        5.3.2 系统功能测试
        5.3.3 系统性能测试
        5.3.4 测试结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基于FANUC数控机床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数据采集系统概述
    1.2 机床数控系统组成
    1.3 数据采集系统国内外发展状况
        1.3.1 数据采集系统的发展
        1.3.2 数控机床数据采集研究现状
        1.3.3 各国数控机床工业发展研究
    1.4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4.1 课题背景
        1.4.2 研究意义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6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数据采集系统关键技术
    2.1C#语言与.NET框架
        2.1.1C#语言
        2.1.2 .NET框架
    2.2 数据库技术
        2.2.1 ADO.NET
        2.2.2 SQL Server2008 数据库
    2.3 FOCAS技术
        2.3.1 FOCAS软件包简介
        2.3.2 FOCAS的功能
        2.3.3 以太网方式连接设定
        2.3.4 在C#语言环境下的调用
    2.4 数据采集方法分析
        2.4.1 数据采集方法
        2.4.2 主流数控系统数据采集方法
    2.5 软件开发思想
        2.5.1 原型法原理
        2.5.2 软件开发流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采集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3.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2.1 数据采集需求
        3.2.2 数据库需求
        3.2.3 人机界面需求
    3.3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3.3.1 数据传输实时性能要求
        3.3.2 数据传输安全性要求
        3.3.3 系统拓展和可维护性要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据采集系统总体设计
    4.1 系统开发环境配置
        4.1.1 FANUC0i-TD数控系统配置
        4.1.2 上位机配置
        4.1.3 网络配置
    4.2 数据采集系统构架
    4.3 数据采集系统通讯方式
    4.4 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方式
    4.5 软件结构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据采集系统详细设计
    5.1 数据采集功能设计
    5.2 软件结构设计
        5.2.1 数据采集功能
        5.2.2 数据库功能
        5.2.3 可视化功能
    5.3 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5.3.1 用户登录模块
        5.3.2 用户注册模块
        5.3.3 报警管理模块
        5.3.4 实时数据采集模块
        5.3.5 数据库模块设计
        5.3.6 异常处理模块设计
    5.4 采集线程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功能实现与实际运行
    6.1 系统功能实现
        6.1.1 登录功能
        6.1.2 数据采集功能
        6.1.3 用户管理功能
        6.1.4 报警管理功能
        6.1.5 数据通讯功能
        6.1.6 帮助功能
    6.2 实际运行结果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系统功能测试
    7.1 系统功能测试定义
    7.2 测试环境
    7.3 数据采集系统与数控机床连接
    7.4 测试理论
    7.5 测试方案设计
    7.6 测试结果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8.1 结论
    8.2 系统使用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电能预付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实用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目前存在问题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电能预付费系统需求分析
    2.1 系统的开发技术概述
        2.1.1 ASP技术
        2.1.2 C#.NET技术
        2.1.3 SQL Server2005 技术
        2.1.4 系统的架构
    2.2 系统需求分析
        2.2.1 系统的功能需求
        2.2.2 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
    2.3 系统可行性分析
    2.4 系统硬件配置需求计划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能预付费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设计的原则
    3.2 系统总体构架的设计
    3.3 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
    3.4 系统数据接口通信方式
    3.5 数据库的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关键模块详细设计
    4.1 引言
    4.2 数据接口模块的设计
    4.3 售电功能模块的设计
    4.4 电量计算功能模块的设计
    4.5 电量下发功能模块的设计
    4.6 财务对账功能模块的设计
    4.7 权限管理模块的设计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能预付费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5.1 数据接口功能模块的实现
    5.2 售电功能模块的实现
    5.3 电量计算功能模块的实现
    5.4 电量下发功能模块的实现
    5.5 财务对账功能模块的实现
    5.6 权限管理功能模块的实现
    5.7 系统的测试
        5.7.1 软件测试原则
        5.7.2 测试方式选择
        5.7.3 系统测试环境
        5.7.4 系统测试流程
        5.7.5 系统测试用例
        5.7.6 测试结论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高校学生困难认定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2.2 国内相关认定研究
        1.2.3 研究内容及技术
第2章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研究概述
    2.1 我国家庭财富概述
        2.1.1 中国家庭收入差异分析
        2.1.2 中国普通家庭财富组成
        2.1.3 中国家庭财富管理分析
    2.2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研究
        2.2.1 大学生家庭困难鉴定制度
        2.2.2 认定因素分析
        2.2.3 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
        2.2.4 认定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第3章 家庭经济困难因素数学分析
    3.1 家庭经济困难模型
        3.1.1 困难学生基础数据采集
        3.1.2 困难模型建立和分析
        3.1.3 学生评议量化方案
    3.2 数据分析与计算
        3.2.1 层次分析法
        3.2.2 目标A层次指标的AHP权值确定
        3.2.3 准则B层次指标的AHP权值确定
        3.2.4 困难模型的数据量化
        3.2.5 典型实例计算分析
    3.3 专家系统判决机制
        3.3.1 工作原理和表示方法
        3.3.2 专家系统的推理结构
        3.3.3 数据结构
第4章 困难认定系统的开发构建
    4.1 经济困难认定系统开发背景
        4.1.1 系统开发设计范围
        4.1.2 认定系统各角色职责
    4.2 认定系统的设计实施
        4.2.1 软件项目开发流程
        4.2.2 项目需求的分析方法
        4.2.3 系统需求的分析结果
    4.3 认定系统数据库设计
        4.3.1 系统项目结构图
        4.3.2 认定系统数据库建模
        4.3.3 数据库实施原则
        4.3.4 认定系统主要界面展示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系统设计总结
    5.2 系统开发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7)四川省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高值医用耗材采购系统研究和发展现状
        1.2.1 国内高值医用耗材采购系统研究概况
        1.2.2 国内高值医用耗材采购系统发展现状
        1.2.3 国外高值医用耗材采购系统研究概况
        1.2.4 国外高值医用耗材采购系统发展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及意义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技术介绍
    2.1 ASP.NET概述
        2.1.1 ASP.NET的优势
        2.1.2 ASP.NET的关键技术
    2.2 SQL SERVER2012 概述
        2.2.1 文件类型
        2.2.2 系统数据库
    2.3 VISUAL STUDIO概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需求分析
    3.1 需求分析的目的
    3.2 系统架构分析
    3.3 系统安全性分析
        3.3.1 验证码登录
        3.3.2 单项不对称加密(MD5)
        3.3.3 SQL防注入
        3.3.4 日志追踪服务
        3.3.5 备份机制
        3.3.6 DLL混淆技术
        3.3.7 防病毒机制
    3.4 系统功能分析
    3.5 系统性能需求
    3.6 系统运行环境需求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系统设计原则
    4.2 系统业务流程设计
        4.2.1 交易准备阶段
        4.2.2 日常采购阶段
    4.3 系统架构设计
        4.3.1 硬件支撑层
        4.3.2 数据支撑层
        4.3.3 服务支撑层
        4.3.4 应用支撑层
        4.3.5 门户支撑层
    4.4 系统整体功能架构设计
    4.5 系统功能模块介绍
        4.5.3 采购操作模块的设计
        4.5.4 入库操作模块的设计
        4.5.5 退货操作模块的设计
        4.5.6 用户消息设置模块的设计
        4.5.7 消息查看模块的设计
    4.6 数据库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
    5.1 四川省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系统登录
    5.2 产品目录模块实现
        5.2.1 产品列表
        5.2.2 价格查询
    5.3 采购目录设置模块实现
    5.4 采购操作模块实现
        5.4.1 建立采购单
        5.4.2 添加产品
    5.5 入库操作模块实现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系统测试概述
    6.2 测试环境
    6.3 功能测试
    6.4 性能测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滑坡监测预警模型研究
        1.2.2 滑坡位移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1.2.3 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1.2.4 滑坡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1.2.5 混合架构在监测预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1.3 主要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滑坡监测预警方法研究
        1.4.2 滑坡监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1.4.3 基于WebGL技术的三维数字地球的研究
        1.4.4 混合架构体系的滑坡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1.5 研究路线
    1.6 本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1.7 完成的主要工作
第2章 基于变形演化过程的滑坡预警技术
    2.1 概述
    2.2 滑坡变形演化过程的一般特征
    2.3 基于变形过程的滑坡预警模型
    2.4 滑坡变形演化阶段自动识别
        2.4.1 改进切线角自动求解方法
        2.4.1.1 改进切线角模型
        2.4.1.2 离散小波变换提取曲线特征
        2.4.2 常见监测曲线类型与识别
        2.4.2.1 平稳型(T11)
        2.4.2.2 稳定型(T21)
        2.4.2.3 震荡型(T22)
        2.4.2.4 递增型(T31)
        2.4.2.5 指数型(T32)
        2.4.2.6 突变型(T33)
    2.5 多设备联动预警机制
        2.5.1 监测设备分组
        2.5.2 监测设备可靠度动态评价体系TRIP
        2.5.3 预警结论可信度
        2.5.4 联动预警案例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滑坡监测数据自动处理方法
    3.1 异常数据自动处理
        3.1.1 监测数据过滤器
        3.1.2 异常数据处理方法
        3.1.2.1 粗差数据的处理
        3.1.2.2 雨量监测数据常见问题
    3.2 监测数据的拟合处理
        3.2.1 移动平均法
        3.2.2 最小二乘法
    3.3 数据处理方法适用范围研究
        3.3.1 数据消噪处理
        3.3.2 仪器误差处理
        3.3.3 滑坡失稳阶段的数据处理
    3.4 监测数据等时间间隔处理
        3.4.1 状态量数据
        3.4.2 累积量数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滑坡监测数据实时集成与共享技术
    4.1 高可靠数据集成与共享技术
        4.1.1 高级消息队列协议(AMQP)
        4.1.2 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
        4.1.3 高并发下的高可靠数据分发与共享
    4.2 基于MQTT协议的多源异构监测数据实时集成技术
        4.2.1 两种数据集成技术
        4.2.1.1 基于ETL模式的批处理集成
        4.2.1.2 基于MQTT协议的流处理集成
        4.2.2 基于MQTT协议的数据集成体系
        4.2.2.1 数据流模型
        4.2.2.2 负载均衡中的会话保持
    4.3 海量数据存取优化方案
        4.3.1 分词技术
        4.3.2 倒排索引
        4.3.3 海量数据存取优化方案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策略的滑坡实时过程预警技术
    5.1 基于策略的预警模型计算框架
        5.1.1 预警计算流程
        5.1.2 预警模型管理
        5.1.3 通用模型计算框架研究
        5.1.4 预警等级求解器的设计与实现
        5.1.4.1 求解器计算流程
        5.1.4.2 多线程预警技术
        5.1.5 过程预警成果展示
    5.2 预警的发布与解除
        5.2.1 预警信息自动发布技术
        5.2.2 预警信息发送规则
        5.2.3 预警信息解除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滑坡综合数据一体化管理技术
    6.1 滑坡空间数据集成体系研究
        6.1.1 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预处理
        6.1.2 空间数据库的选择
        6.1.3 空间数据服务平台
        6.1.4 空间数据集成体系
    6.2 基于WebGL技术的三维数字地球
        6.2.1 WebGL技术
        6.2.2 三维平台的选择
        6.2.3 三维模型高精度集成技术
        6.2.4 三维数字地球应用效果
    6.3 基于国标的视频设备集成体系
        6.3.1 数据传输协议
        6.3.2 视频监控统一管理平台
        6.3.2.1 平台架构设计
        6.3.2.2 视频设备编码规则
        6.3.2.3 统一视频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6.4 天-空-地一体化数据管理体系
        6.4.1 空间数据
        6.4.2 属性数据
        6.4.3 非结构化数据
        6.4.4 一体化数据管理平台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混合架构体系的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
    7.1 概述
    7.2 需求分析
    7.3 系统功能架构设计
    7.4 数据结构体系
    7.5 云服务基础平台设计
        7.5.1 SOA与 JWT
        7.5.2 系统架构
    7.6 混合架构体系
        7.6.1 B/S架构网页端
        7.6.1.1 系统演示主界面
        7.6.1.2 天-空-地一体化数据管理
        7.6.1.3 监测数据分析
        7.6.1.4 滑坡过程预警分析
        7.6.2 C/S架构客户端
        7.6.2.1 演示模式
        7.6.2.2 空间数据管理
        7.6.2.3 监测预警信息管理
        7.6.2.4 后台服务监控
        7.6.3 移动端App
        7.6.3.1 概述
        7.6.3.2 功能架构设计
        7.6.3.3 移动端开发相关技术
        7.6.3.4 主要功能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系统应用案例
    8.1 预警案例
    8.2 预警流程时间因素分析
    8.3 黑方台滑坡监测预警
        8.3.1 概述
        8.3.2 党川7号滑坡预警过程
    8.4 兴义龙井村9组岩质滑坡监测预警
        8.4.1 概述
        8.4.2 监测点布置
        8.4.3 系统应用
    8.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A.1 全文公式索引
    A.2 全文图索引
    A.3 全文表索引

(9)煤业集团水文监测系统建设项目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水文监测系统共享平台建设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水文监测系统共享平台建设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与组织结构
2 水文监测系统共享平台建设相关技术
    2.1 煤矿水文监测数据分析
        2.1.1 煤矿水文监测数据来源与特点
        2.1.2 煤矿水文监测数据规范化处理
        2.1.3 水文监测数据共享模式
        2.1.4 水文监测数据安全性保证
    2.2 水文监测系统共享平台架构设计
        2.2.1 C/S模式与B/S模式
        2.2.2 集团水文监测系统开发架构
    2.3 文件传输协议
        2.3.1 文件传输协议介绍
        2.3.2 文件传输技术总结
    2.4 本章小结
3 水文监测系统共享平台建设总体设计
    3.1 系统需求分析
        3.1.1 功能性需求
        3.1.2 非功能性需求
    3.2 总体设计
        3.2.1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3.2.2 系统数据流图
        3.2.3 数据库设计
    3.3 本章小结
4 水文监测系统共享平台建设详细设计
    4.1 矿端数据上传软件
        4.1.1 软件登陆和系统设置
        4.1.2 实时数据上传
        4.1.3 配置数据上传
        4.1.4 历史数据上传
        4.1.5 水质数据分析
        4.1.6 水质数据查询
        4.1.7 地图文件上传
    4.2 集团端数据接收软件
        4.2.1 数据接收主控模块
        4.2.2 数据接收子模块
    4.3 C/S版水文监测软件
        4.3.1 系统设置
        4.3.2 传感器选择模块
        4.3.3 数据显示
    4.4 B/S版水文监测软件
    4.5 本章小结
5 系统测试
    5.1 测试方案
        5.1.1 测试环境
        5.1.2 系统测试方法
    5.2 测试总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大数据背景下C县扶贫资金审计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2.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大数据涵义与特征
        2.1.2 大数据审计涵义与现状
        2.1.3 扶贫资金审计涵义与现状
        2.1.4 扶贫资金审计目标与流程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2.2.2 免疫系统理论
3.大数据背景下C县扶贫资金审计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3.1 C县扶贫概况
        3.1.1 C县贫困现状
        3.1.2 C县扶贫资金使用情况
    3.2 大数据背景下C县扶贫资金审计案例分析
        3.2.1 审计内容及范围
        3.2.2 审计工作组织模式
        3.2.3 审计数据流程与业务流程
        3.2.4 大数据技术具体应用
        3.2.5 审计结果与成效
    3.3 经验借鉴
        3.3.1 非现场审计与现场审计相结合的审计工作组织模式
        3.3.2 数据流向与业务规范相融合的审计流程
        3.3.3 “人户两清”的大数据扶贫资金审计思路
4.大数据背景下C县扶贫资金审计存在的问题
    4.1 扶贫资金审计数据采集方面存在的问题
        4.1.1 扶贫资金审计数据库建设不完善
        4.1.2 扶贫资金审计相关数据不共享
        4.1.3 采集到的数据规范程度不高
    4.2 扶贫资金审计数据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4.2.1 扶贫资金审计数据安全控制体系不完善
        4.2.2 审计人员数据安全防范意识不强
    4.3 扶贫资金审计数据分析方面存在的问题
        4.3.1 扶贫资金审计数据分析手段单一
        4.3.2 对扶贫资金审计数据分析深度不足
        4.3.3 缺少对扶贫资金审计数据分析方法的总结
    4.4 审计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4.4.1 缺少复合型审计人才
        4.4.2 大数据技术与扶贫资金审计业务培训不足
5.大数据背景下C县扶贫资金审计的完善对策
    5.1 扶贫资金审计数据采集方面的完善对策
        5.1.1 完善扶贫资金审计数据库建设
        5.1.2 建立扶贫资金审计数据共享机制
        5.1.3 建立扶贫资金审计数据标准规范
    5.2 扶贫资金审计数据安全方面的完善对策
        5.2.1 加强扶贫资金审计数据安全控制
        5.2.2 增强审计人员数据安全意识
    5.3 扶贫资金审计数据分析方面的完善对策
        5.3.1 引入更丰富的数据分析技术手段
        5.3.2 对扶贫资金审计数据进行深层挖掘
        5.3.3 重视扶贫资金审计数据分析方法的积累
    5.4 审计队伍建设方面的完善对策
        5.4.1 吸收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
        5.4.2 加强大数据技术与扶贫资金审计业务方面的培训
6.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用SQL Server实现采集数据的网上共享(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OPC UA的智能车间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D]. 葛宁.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互联网和智能车载终端的车联网服务平台设计[D]. 陈亚雷. 烟台大学, 2021(09)
  • [3]基于JAVA的电力公司安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白杨.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FANUC数控机床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广琪.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5]电能预付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徐伟刚.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6]高校学生困难认定系统[D]. 王定国.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7]四川省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范成君.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8]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何朝阳.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9]煤业集团水文监测系统建设项目设计与实现[D]. 王冰.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10]大数据背景下C县扶贫资金审计案例研究[D]. 陈佳慧. 新疆财经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使用SQL Server实现采集数据的在线共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