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非金属矿业经济运行分析及2004年展望

2003年非金属矿业经济运行分析及2004年展望

一、非金属矿工业2003年经济运行分析及2004年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CBMF;[1](2022)在《2021年建筑材料行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及2022年展望》文中研究表明2021年建材行业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呈一定波动性;2022年建筑材料行业运行预期平稳,全年景气指数106.02021年,建材行业主要生产、效益指标同比保持增长,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但建材市场需求不及预期,产业和市场分化较为明显,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能耗"双控"政策实施等增加了建材行业经济运行的波动性。展望2022年,建材行业将全面进入以绿色低碳为标志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全年宏观市场需求预期保持稳定,为建材行业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安蕾[2](2020)在《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选择,是各级政府和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经济增长有三个基本的动力:劳动、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虽然大规模投资、大量新增劳动力及效率的提高都对过去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2005年前后,这些支撑高速经济增长的因素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贯穿宏观调控全过程的主线。国际上定量研究经济结构问题的主流方法是矩阵代数衍生出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静态投入产出模型及动态投入产出模型两种。但目前研制出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主要是用于研究不同时期“生产性固定资产”与社会再生产之间的内在联系,关于“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极少。本文从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理论出发,提出了“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编制的框架结构,并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19872017年投入产出基本表及延长表,研制出涵盖31个年份、30个部门的“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2002年=100)”,在表的编制方法上有所创新,并基于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对我国宏观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完善了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理论,丰富了利用投入产出表研究经济问题的基本工具,并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支持。本文所做的工作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推算出19872017年期间我国未编表年份的18张投入产出补充表。采用标准RAS法,借助R语言软件自动化编表过程,得到19872017年期间我国未编表年份缺失的18张投入产出“补充表”,与13张统一表式结构的“收集表”,共同构成覆盖国民经济30个产品部门的31张连续年份“同部门当年价投入产出序列表”,完善研究的基础数据。第二,研制连续年份“中国19872017年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2002年=100)”。采用目前常用的方法编制可比价投入产出表,部分年度、部分部门的增加值指标易出现负值。为此,本文在现有可比表编制方法的基础上做出改进:首先,基于国家现有统计数据,整理出“第I、II象限所用价格指数”及“第III象限所用价格指数”,构建“19872017年投入产出可比价格指数体系(2002年=100)”,并按照常用方法编制得到“初始可比表”;然后,借鉴RAS法的思想,提出采用“迭代法”调整“初始可比表”的具体步骤;最终,研制出较为符合经济实际且误差较小的连续年份、30部门的“中国19872017年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2002年=100)”。为后续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奠定基础,并为本文应用部分及相关研究提供大量数据支撑。第三,完善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编制的理论框架,并研制出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2002年=100)”。目前鲜有关于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表的编制方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本文从年度表“前一年度的产品生产不能消耗后来年度生产产品”的基本性质出发,引入投资分配系数,内生化外生变量,并通过模型的运行,采取一定的方法将不同年度的静态投入产出模型“链接”起来,使过去的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的现在和将来联系在一起,考察一个时间序列上资本投入与扩大再生产的关系。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为后续动态的分析和研究国民经济活动提供了一个有力工具。“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理论是本文研究的核心:(1)明确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链接变量,给出各象限具体分配基数的确定方法:首先,基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等理论,选取静态投入产出表中的“资本形成总额”指标作为链接年度间联系的经济变量;其次,研究链接变量与以后年份的具体联系,需根据其构成项目作为资本积累属性上的差异,确定链接变量在年度表中各象限的具体分配基数。本文剥离出“存货增加”中的生产性部分,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标之和作为“生产性投资”(第I象限分配基数),不再用于年度表第II象限最终使用,只在第I象限中间使用之后年份中长期内的年度间、部门层面逐步进行分解,而存货增加指标余下的部分则作为“非生产性投资”(第II象限分配基数),在年度表最终使用后面年度短期内进行分解,分配未完额作为各期结余,放入年度表第II象限最终使用中设置的“生产性投资余额”、“存货增加余额”栏。(2)提出“新流量分解三步法”解决年度表第I象限上三角形分块矩阵的流量分解问题:第一步,采用“累计比较法”估计各年度分行业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投资时滞,并结合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及实际生产情况,综合确定分部门生产性投资在年度表中的分配年限;第二步,从资本的效能变化角度提出“二项分布折旧理论”,计算各部门生产性投资在各年度的投资分配系数、年分摊额,具有可操作性;第三步,采用结构法从实际使用角度将各年度生产性投资额在年度表的部门层面进行分解。(3)研制出“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2002年=100)”。时间跨度较长,部门分类较多,目前尚无该方面的编制实例,编制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为后续应用研究奠定数据基础。第四,利用前文研制的连续时间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数据,由浅入深开展应用研究。一方面,对过去30余年,我国国民经济从生产到最终使用这一完整的实物和价值运动过程中总量与结构演变情况、部门间关联特征及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假定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滞后性、对产出的影响是相对长期的,试图把传统对经济增长的认识转变到本文的思路下,将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与计量经济分析方法相结合,构建面板生产函数模型,对各部门前期“累计投入”如何影响当期产出、变化趋势如何等问题进行研究,对基于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开展的应用做了有益的尝试。相关成果为我国结构改革问题提供了理论及数据支持,研究发现:(1)近几年我国总量指标表现不佳,但随着产业转型升级、部门结构不断优化,未来可期。总体上,19872017年期间,总量指标呈现先增后减态势,19871990年、19962000年及近期三个时间段,各总量指标低于全期平均水平;产业上,研究期间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主要依赖第二产业的生产活动,各项指标与总体呈现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但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第三产业异军突起,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战场;产品部门上,近几年各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的粗放型产品部门向信息化带动的集约型产品部门演变。(2)基于投入产出表纵向反映生产的投入来源、需求消耗情况,行向反映产出的分配去向、供给使用情况的特点,对部门间关联特征及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需求角度,随着我国行业分工的逐步细化,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总的资本有机构成及服务化程度逐年上升,但各产品部门的中间消耗情况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研究期间30个部门中有14个产品部门的中间投入占比上升,而大多数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部门则出现单位产品的物耗下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部门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多数部门对自身的消耗呈现一定程度的上升趋势,且增加了对第三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但对第一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在不断减少;下游终端类行业所需中间投入比重大、品种多,需求波及范围较广,相关部门如果符合国家产业升级方向,刺激其生产能力可以加速经济增长,可给予重点扶持。供给角度,一方面,研究期间我国总产出内中间使用合计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各部门生产的产品只有少部分直接作为最终产品分配使用,绝大多数又进入其下游行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参与更高水平的生产;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内、外需“双轮驱动”的特征日益明显。最终消费总量与结构优化升级的速度都在不断加快,从传统实物消费为主,发展为实物与服务消费并重。且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出口由传统产品向附加价值较高、技术含量较高的高科技产品转型。另外,中上游能源、原材料部门及生产性服务业等部门单位最初投入对国民经济整体的供给推动能力普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这类部门通常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短板,极易出现供给短缺和价格上涨的情况,提高此类部门的生产供应能力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点;而对社会的供给推动作用不断减弱的几个部门,社会对其投入需求实际是在减少的,需要预防产能过剩等问题。(3)利用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数据构建面板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在“资本投入”指标的刻画方面与以往有所不同。区分资本存量的“财富属性”与“生产属性”,考虑各部门投资时滞,从年度表中整理各年使用的之前年份资本积累及当期提供的“生产性投资”数据,得到“生产性资本累计”作为“资本投入”的代理指标,构建我国19872017年产品部门生产函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资本投入在各部门中的配置也在不断优化,投资的重心由农业、低端产业向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转变。另外,我国国民经济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效率系数既受产品部门层面个体影响,又随年份变化存在显着差异,而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及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则受产品部门结构变化的影响显着。

李蝶[3](2020)在《工业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研究 ——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视角》文中研究表明经过三十多年快速发展,中国累积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步凸显,面对日益严峻的减排压力,在达到环境承载力之前提高环境规制强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这又可能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就业冲击。随着中国环境管制的加强,部分高能耗、高排放的企业被迫关停,溢出了大量失业人口,部分企业面临减排和去产能的压力,其经济效益受限,就业吸纳能力下降,从短期来看环境保护可能引起的失业问题十分严峻。技术创新对实现经济长期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同时技术创新的就业创造机制具有改善民生的效果。技术创新是实现环境保护与就业增长“双重红利”的有效途径吗?如何利用合理的环境政策和创新政策来应对环境保护和就业冲击的矛盾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更全面和深入地认识和破解目前环境保护和就业增长的“两难”抉择的迷惑和困局。2009年《世界劳工报告》提出了就业的“双重红利假说”,即通过适当的环境规制可以在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刺激劳动力需求,实现环境规制和就业增长的双重红利。但是,对于环境规制是否具有改善环境和促进就业的双重红利,现有研究尚未达成共识。根据波特假说,恰当的环境规制能够激励企业技术创新,而企业改变生产技术或者治污技术会对就业产生不确定的影响。本文将技术创新引入环境规制与就业增长关系的讨论中,在分析环境规制对劳动就业直接影响的同时,作为一个新视角,将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分析环境规制对劳动就业的间接影响,将使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就业增长关系的研究更加精确和全面。本文以全球环境危机为背景,结合中国技术创新和劳动就业现状,沿着理论研究→机理探源→实证分析→政策设计的基本路线对论题进行研究。首先,在理论研究上,以波特假说、双重红利假说、创造性破坏理论和就业补偿理论等相关理论假说为基础,通过对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和劳动就业相关主题的文献进行梳理,提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其次,在机理探源方面,通过数理分析和归纳提炼得出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劳动就业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而揭示技术创新影响环境规制与就业增长关系的传导渠道。其次,在实证分析层面,以中国3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从行业异质性的视角,对环境规制影响就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利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和就业增长的传导机制,并进一步将技术创新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甄别不同技术创新类型如何协调环境规制和就业增长的关系。最后,在政策设计中,根据中国环境规制的历史阶段和演进轨迹,结合实证检验的结果,提出中国利用技术创新实现环境保护与就业增长的政策选择。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不仅直接影响就业,还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中介作用产生间接的就业效应。环境规制对就业的直接影响存在两种机制,即负向的成本效应和正向的替代效应。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取决于抵消效应和补偿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进一步地,技术创新对劳动就业存在两种相反的作用,一是破坏就业的替代机制,二是创造就业的补偿机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检验,验证了三者的作用机理,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系数为(0.061,-0.183)(其中,0.061为二次项系数,-0.183为一次项系数),等于环境规制对就业的总效应系数(0.535,-1.622)减去环境规制对就业的直接效应系数(0.474,-1.439)。同样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中介效应系数之和为(0.06,-0.18),进一步验证了三者的作用机理的可靠性。技术创新能够有效缓解或者抵消环境规制潜在的就业负效应,要实现环境保护和就业增长的双重红利,应根据不同行业环境规制与就业U型曲线的阈值,实施差异化的环境规制策略;适当提高行业环境规制强度,利用环境经济手段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带动经济绿色发展和就业增长;促进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灵活匹配,降低环境规制社会成本。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一是将环境要素引入生产函数,导出包含环境政策和研发投入的就业影响因素基本模型,通过理论综合和归纳提炼,揭示了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和劳动就业之间的影响机制,有利于在理论上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环境保护与就业增长的复杂关系;二是选取2006—2015年中国34个工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按照不同污染程度和技术水平行业对三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有助于为政府部门在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针对不同行业实际实施差异化的环境规制强度和技术创新策略提供实证支持和参考。

田光辉[4](2019)在《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文中认为随着工业和城镇化的快速扩张,环境问题愈加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关切,为应对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压力,环境规制逐步增强,开始成为产业地理格局调整的重要因素。污染企业和产业对环境规制的响应成为各学科研究的热点。然而,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冲突是工业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世界性难题,出于财税动机和经济增长等地方利益考虑,地方保护会对环境规制的实施和执行形成干扰,也会影响污染产业的地理空间格局。因此,需要将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纳入统一的理论和模型分析框架中,才能更好的理解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变化。本文以“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的关系”为核心论题,基于环境规制理论、地方保护理论和区位论,从宏观和微观视角系统研究两因素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影响,契合生态文明建设下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结合已有研究和相关理论,本研究系统阐述了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和产业动态作用的理论依据和作用机制,在考虑区域、产业和企业异质性的基础上,构建了综合性理论分析框架。同时,为更好的理解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作用,本研究对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演变轨迹进行了分阶段阐述,揭示其特点、问题和演进方向,分析其影响。依据所构建的分析框架,本文以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主要研究区域进行实证分析,将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分为宏观层面产业分布变化和微观层面产业动态调整,产业动态包括企业进入、退出、企业利润率、企业创新、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共包含以下研究内容: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时空格局及其交互机制,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空格局特征,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产业分布的影响,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产业动态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分布差异显着,存在负向空间关联特征;两者具有区域“模仿行为”和交互制约作用。地市层面环境规制分布呈现东高西低,高值不断向内陆转移;地方保护则由北高南低向中西高、东部低转变。两者均为空间集聚特征,其中,环境规制集聚程度趋于离散;地方保护空间集聚存在明显的东西和南北差异。两者存在负相关空间关联特征。在两者作用和竞争形态上。全样本估计中,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具有交互制约作用,均存在区域“模仿行为”。发现环境规制并非单向的“逐底竞争”,而是在利益争夺、地市博弈及环境恶化中累积向上。而邻近地区环境规制的空间溢出效应较弱。分阶段估计中,环境规制的“模仿制约”形态有所增强,环境规制“竞争向上”得到强化。分区域估计中,由东至西,环境规制对地方保护的作用形态分别呈现“模仿制约”、“独立制约”、“独立无效”;地方保护对环境规制的作用形态则呈现“独立无效”、“独立制约”和“模仿促进”。(2)污染密集型产业比重波动下降,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时间变化上,污染密集型产业总量稳步提升,比重波动下降,内部组成结构相对稳定。先后经历缓慢增长、快速扩张和结构转型三个阶段,表现为“分散-集中-分散”趋势。空间分布上,省级层面,北京、广东、江苏和浙江是主要产能转出地,中西部则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主要承接地。地市层面上,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和江苏省是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主要分布区,总体布局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特征;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为产能的主要转出地,重点开发区域则成为产能的主要增长地区。各行业的调整方向在地带间、城市群和地市间存在较大差异。(3)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的影响存在区域、产业、和空间异质性。环境规制与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呈倒“U”型关系,环境规制开始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尤其对高污染行业,证实“污染避难所”效应存在。省域层面,环境规制的作用在东西部突出,而在地市三大地带内均呈倒“U”型关系。环境规制对污染产业规模的抑制效应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上升而增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环境规制与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的关系呈现倒“N”型。地方保护推动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尤其对高国有比重行业,而不符高利税产业倾向布局在地方保护高地区的假设。与邻近地区的地方保护博弈将削弱产业收益。省级层面,地方保护作用在中西部显着,而地市层面,由西至东,地方保护指数越高,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增幅越大。随着地方保护指数上升,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呈现“V”型;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地方保护先促进后抑制污染密集型产业增长。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交互作用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影响在考虑尺度、区域和产业异质性后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两者的交互作用在省域层面的东中部明显,而在地市层面,中西部更能体现出两者的交互作用。地方保护抑制环境规制对高污染行业的作用。(4)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产业动态的影响受到区域、产业和企业异质性的影响。(1)企业进入高值呈现向西部移动的态势。环境规制提升了高污染企业的进入壁垒,而对国企、外资和大企业有所削弱。地方利税保护动机降低西部,而提升了东中部的进入门槛;国企保护动机则降低了企业进入门槛。大企业更易进入地方保护动机高的地区,国有企业易进入利税保护动机高的地区,而东中部国有比重高的地区则限制国有企业进入。环境规制提升了东西部地方利税保护动机高地区的企业进入壁垒,国有企业保护动机则抑制环境规制的作用。(2)污染企业的退出率和内部退出结构的高值区域逐渐西移,东部企业退出规模有所提升。环境规制并非污染企业退出的关键因素,年龄大的企业受影响较高。东西部地方利税保护动机降低了污染企业的退出概率,而国有企业保护动机则增加了企业退出数量。国有和外资企业在地方保护程度高的地区退出壁垒较高,环境规制推动地方利税保护动机高的地区污染企业退出,而国有企业保护动机则对环境规制作用的发挥具有抑制作用。(3)企业利润率的空间格局呈现东部总体较优,中西部发展迅速的特征。强“波特假说”未得到验证,“合规成本”可以用来解释环境规制与企业利润率的关系。保护利税动机有利于提升企业利润率,而除国企、外资和大企业外,国有企业保护动机不利于利润率提升。利税保护动机改变了环境规制遵循成本效应,而国企保护动机和环境规制的负向效应具有叠加作用。地区异质性上,中部地区环境规制遵循成本效应较强,降低了利税比重高地区的利润,而西部国企即使面对严格的环境规制,其利润也能得到保障。(4)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创新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和长三角,逐步向中部和成渝地区扩展。未证实弱“波特假说”存在,环境规制有利于推动国企和外资企业的创新,但对大企业具有“挤压效应”。地方保护利税动机能够推动企业创新水平提升,其中,外资和民营企业是创新主力。国企保护动机则阻碍创新增长,且不利于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发挥。(5)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专业化集聚格局各有不同特点,但整体变化相对稳定。在全国和中部,环境规制促使产业集聚分散,而在东西部,环境规制则推动产业集聚提升。环境规制利于民营企业为主的地区产业集聚,而在国企和大企业为主的地区,环境规制增强不利于产业集聚。地方利税保护动机促使产业分散,除东部外,国企保护动机推动产业集聚。环境规制总体上降低了地方保护动机高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6)产业结构“污染化”格局呈现西高东低,产业结构趋于“清洁化”。环境规制有利于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向“清洁化”转型,尤其是对内部规模经济大的产业,而对民营企业比重大的行业作用不明显。除内部规模大的产业外,地方利税保护动机会推动产业向“清洁化”转型。国有企业保护动机则不利于产业向“清洁化”转型。环境规制有利于抑制地区利税占比高地区的产业增长,但环境规制的作用易受国企保护动机的干扰。根据相关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强环境治理和管理体系建设,提升环境规制效率;(2)推动市场化和国有体制改革,减少不良干预;(3)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区域向好竞争;(4)综合统筹、合理谋划,做好产业迁出和承接工作;(5)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措施;(6)增强企业创新能力;(7)发展绿色产业,致力产业结构“清洁化”转型。创新之处:在理论上,将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同时纳入分析框架,并分析二者对污染产业地理格局的作用机制;构建地市层面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测度方法,并考察两者的作用形态;从宏观、微观和异质性视角探讨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影响,丰富了相关研究。

刘志云[5](2019)在《辽宁省畜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省是畜牧业大省,辽宁省畜牧业不仅承担着本省的畜牧产品供应,还是全国畜牧产品的供应基地之一,2016年辽宁畜牧业产值排在全国第5位。2017年辽宁省畜牧业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实现了全年畜牧业增加值612.7亿元的目标,同比增长4.4%。不论是畜牧业产值、还是增加值,均排在全国第七位。肉类、蛋类和牛奶的总产量分别排名第六、第四和第八,人均肉类、鸡蛋和牛奶产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二,第一和第十一位。近几年,辽宁省畜牧业地位明显提升,畜牧产业升级全面增速,畜产品安全供给能力大大提高。本文主要从辽宁省畜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着眼,运用辽宁省投出产出表结合投入产出相关理论,通过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直接分配系数、完全分配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综合就业系数,研究畜牧业的关联和波及效应。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描述本文的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对国内外涉及畜牧业产业波及效应的文献进行研究综述;概述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主要对畜牧业、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的内涵进行介绍;第三部分是对全国和辽宁省畜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描述;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是分析辽宁省畜牧业产业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建议。本文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1)辽宁省畜牧业关联效应多向,且关联效应复杂,畜牧业产出1万元最终产品,需要完全的(即直接和间接的)投入农业3001元、饲料加工业2348元、植物油加工643元、批发零售业583元、肥料制造业359元等,畜牧业对屠宰加工业、饲料业、仓储业等,都有较强的关联性。(2)畜牧业产业链长,间接关联广泛。从数值上看,屠宰及肉类加工业的完全分配系数从2007年的0.26061增加到2012年的0.47338增加了一倍多,说明畜牧业与该行业的关联越来越密切;其他食品制造业的完全分配系数从2007年的0.01465增加到2012年的0.17454增加了17倍还多,排名也从2007年的14名上升到2012年的第十名,辽宁省畜牧业与各行业的完全关联效应都大于直接关联效应。(3)辽宁省畜牧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相当。辽宁省畜牧业的影响力和影响力系数大于农业,畜牧业的影响力为2.59280其影响力系数为0.83716,农业的影响力为2.11385其系数为0.68252;畜牧业的感应度和感应度系数均小于农业,说明畜牧业对农业的带动效果要大于农业对畜牧业的带动效果。(4)就业带动效果减弱,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高。随着新的养殖理念进入到畜牧业,越来越到的大型甚至超大型养殖企业开始出现,但是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少,尤其是将AI技术应用于养殖行业,更是大大减少了其对普通工人的需求。

曹颖琦[6](2019)在《产能均衡动态监测及失衡风险预警研究》文中提出产能均衡发展是新工业化发展路径的前提和保障,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产能失衡包括产能供给不足和产能过剩两种表现形式,20世纪90年代后期之前,工业经济主要表现为产能供给不足,被称为“短缺”经济。90年代后期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产能供给提高,随之开始面临产能过剩风险。产能过剩行业涉及到金属冶炼、矿物制品、机械装备等传统重化工业,近几年风电、光电设备以及能源化工等一些新兴产业也未幸免。产能过剩的存在阻碍了各类市场要素向实体经济领域尤其是工业领域的聚集,削弱了工业经济发展和创新后劲。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对产能过剩风险加以化解,势必会加剧市场恶性竞争,造成行业亏损面扩大、企业职工失业、银行不良资产增加等问题,危及产业健康发展,阻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同时产能严重过剩风险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财政收入下降、金融风险积累、能源资源瓶颈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甚至影响到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大局。尤其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产能过剩行业雪上加霜,以产能过剩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产能失衡问题已经发展成中国转型时期面临的重要风险问题。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风险以及对产能进行动态调整既依赖于市场的自我修复能力,也离不开政府适时合理的政策干预,合理的干预政策应有效逐步降低行业产能过剩风险发生率,缩短产能过剩平均持续时间,减弱其波动幅度。全方位监测工业产能均衡动态变化,对其变动轨迹予以长期追踪,分析其特征和模式变动越来越成为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建立产能均衡动态监测体系,基于动态因子模型建立理论模型,紧扣概念内涵构建产能均衡动态监测指标体系,编制产能均衡动态监测指数,分析我国工业整体和大类行业产能均衡变动规律。在产能均衡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挖掘失衡风险预警指标,编制工业整体和大类行业产能失衡风险预警指数,计算预警概率,进行预警效果评估,完善产能失衡风险预警体系。主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该部分系统梳理了同产能均衡变动研究密切相关的经济周期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给出产能均衡的定义、性质和形式,构造刻画产能过剩风险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发生率、相对规模等系列动态分析指标。第二,产能均衡动态监测体系及实证。该部分首先基于动态因子模型构筑产能均衡变动理论模型。其次选取可观测指标构建产能均衡动态监测指标体系,在备选指标基础上以1991年到2016年的工业年度数据和工业整体及大类行业2001年1月到2017年9月的月度数据为样本,以PPI为基准变量采用时差相关分析方法筛选出具有同步性质的指标集,从中剔除造成严重信息冗余的指标构成产能均衡动态监测目标变量。再次应用合成指数(Composite Index,CI)、扩散指数(Diffusion Index,DI)和Stock-Watson指数编制产能均衡动态监测指数,刻画我国工业产能均衡变动的动态过程,分析产能过剩发生的时间、持续时间、相对规模和可能程度等动态特征。最后就产能均衡动态监测指数与宏观经济的周期协同性问题做进一步的讨论。第三,产能均衡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失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从市场因素、非市场因素、影响因素的传导通道和投资四个方面对产能均衡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将各个影响因素与可观测统计指标相对应,构建失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第四,产能失衡风险预警分析。首先改进了Harding-Pagan转折点识别算法,采用改进后的Harding-Pagan识别算法对产能均衡监测指数进行识别。其次对第4章构建的预警指标体系进行校验,编制预警指数,以Harding-Pagan识别结果为因变量采用Probit模型估计预警概率,给出高风险阈值。最后对预警指标的预警效果进行评估,分析预警指标的边际效应。第五,典型行业产能均衡动态监测及失衡风险预警。该部分以12个典型大类行业为例进行产能均衡动态监测和失衡风险预警分析。监测分析方面,详细分析典型大类行业产能过剩风险发生次数、发生率、平均持续时间、最高深度和相对深度等动态特征以及典型行业间的周期协同性;并以全部35个大类行业为样本分析产能过剩风险发生率的行业特征成因和阶段性特征。预警分析方面,在分别编制典型大类行业风险预警指数、估计风险预警概率、给出行业高风险阈值基础上,评估预警效果,分析各预警指标边际效应;并就产能失衡中的典型问题进行探讨,分别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和面板Probit模型,分析投资“潮涌”现象的现实表现。该部分是产能均衡动态监测及失衡风险预警研究在行业层面的推广和延伸,是前述三部分分析方法向行业层面的拓展,产能过剩风险发生的行业特征成因分析、阶段性特征分析和对“投资潮涌”现象的探讨起到一定的归纳和提升作用,完善了产能均衡监测和预警研究体系结构。本文主要结论:第一,对我国工业整体产能均衡变动的监测和分析发现:产能过剩风险连续3个月及以上发生率为33.84%,连续6个月及以上发生率为20.2%,2001年1月到2017年9月间,共出现四次过剩,其中2001年7月到2002年2月和2014年9月到2015年3月程度较轻;2008年9月到2009年8月连续一年时间的衰退,平均深度高达214.33%,谷值深度718.13%;2011年9月到2012年9月持续13个月,时间最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向冲击影响巨大:危机后,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大幅下滑,工业经济增速换挡态势显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负向冲击对工业经济增速换挡的助推效应明显;危机后产能均衡变动基本表现特征恢复,具体表现在产能过剩持续的时间和深度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但是平均周期长度增加,产能均衡变动进入低波动,宽周期模式。第二,对大类行业产能均衡变动的监测和分析发现:行业产能过剩风险发生特征具有显着异质性,连续3个月及以上产能过剩风险发生率范围从3.24%到52.3%,平均持续时间从3个月到11.3个月,平均深度则从23%到417.8%,呈现严重的结构失衡,结构性问题已成为我国工业产能均衡的巨大阻碍。第三,对大类行业产能均衡监测指数研究发现:产能过剩风险发生呈现多源性特征。行业特征对产能过剩风险发生具有显着影响,具有高的价格影响关联度,高的投资关联度,处于产业成长阶段的行业产能过剩风险发生率低;反之,价格影响关联度低,投资关联度低,处于产业成熟阶段的行业产能过剩风险发生率高。进入产业生命周期成熟阶段行业产能过剩风险发生率相比其他行业高约6个百分点。经济周期变动因素左右着行业产能过剩严重程度和过剩的波及程度,尤其受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外源性负向冲击影响,绝大多数行业产能过剩程度被严重放大,深度增加,某些行业达700%以上,波及程度比危机前增加15%,随着对外开放程度加深,同全球经济连接日益紧密,外源性影响将逐步增强。工业整体和大部分典型行业在2011年9月到2012年9月出现长时间的产能过剩状态,不能排除“四万亿”强刺激方案的影响,具有政策干预因素诱发特点。第四,对大类行业间产能均衡波动的周期协同性和阶段性特征分析表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行业间产能均衡变动的周期协同性增强,工业产能均衡微波动特征与行业衰退普遍性特征共存,行业抗冲击能力弱化,需要精准把握调控政策的时间和力度,避免政策干预负效应。第五,对工业和大类行业失衡风险预警研究表明: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产业间的传导在工业产能失衡风险的准确预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传递渠道逐渐畅通,产业融合进程的加快,未来代表产业间传导特征的统计指标作用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在产能失衡风险预警甚至是宏观经济周期预警分析中增加代表行业间传导的指标将会极大改善预警效果。本文针对投资“潮涌现象”构建的固定资产投资相对增速指标对行业产能均衡变动有显着的负向影响,说明行业非理性投资会显着加大产能过剩风险。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构建基于动态因子模型的产能均衡动态监测体系,赋予了产能均衡统计监测研究新的解释框架和分析路径以产能均衡概念为研究起点,建立理论模型,紧扣概念内涵选取可观测指标构建产能均衡动态监测指标体系,以可观测指标的共同成分变动作为产能均衡监测的对象,采用基于动态因子模型的Stock-Watson指数方法编制产能均衡动态监测指数。聚焦于动态变化的产能均衡统计监测研究弥补了传统单指标研究片面和多指标研究缺乏系统性的不足,赋予了产能均衡统计监测新的解释框架和分析路径。2.发掘重要预警指标,完善产能失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从产能均衡变动的影响因素中发掘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EPU指数)、重要关联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相对增速指标,纳入产能失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从政策不确定性、产业间传导和投资的非理性跟风行为三方面改善和提升预警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三方面预警指标对改善失衡风险预警效果具有积极意义。3.转折点识别方法的改进转折点的识别是时间序列分析的重要内容,是计算失衡风险预警概率的关键问题,直接关系到预警效果的好坏。对Harding-Pagan方法进行改进,叠加了关于波动幅度的限制和峰谷值备选点位置限制,可以有效控制噪声干扰,准确定位和识别产能过剩风险,更切合现实与研究宗旨。本文的政策建议聚焦于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应加强行业产能均衡动态监测及失衡风险预警;第二,要注重合理搭配和使用逆周期政策;第三,调整优化投资规模与结构,及时叫停和遏制企业非理性投资;第四,要合理利用各种要素在产业间的传导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升整体竞争实力;第五,要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并建立和完善产业调整支持政策。

王凡平[7](2019)在《中国上市公司并购行业关联度与并购绩效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并购重组逐渐成为一种主流资本运作方式,并涌现出一些成功案例。但是,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并购重组乱象,给公司并购后发展带来了隐患,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正当利益,并给政府部门的监管提出了巨大挑战。在文献梳理回顾的基础上,本文对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一是并购到底是否能为公司创造价值,二是如何选择并购对象才能更好地为公司创造价值。本文的理论与实证部分均是围绕这两个核心问题展开。对于第一个问题,本文采用了综合财务绩效和经济增加值两个指标,从公司整体视角和公司股东视角分别进行了研究。理论上,并购重组既应该为公司带来更好的业绩表现,也应该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这两个目标应该是一致的。然而,现有文献对综合财务绩效的研究结论差别较大,对经济增加值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正是针对这一空白进行了深入研究,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对于第二个问题,根据内部化理论,选择与自身关联度较高的并购目标,更容易实现公司间资源的整合,从而带来更优的并购表现。但是,目前有关公司关联度影响公司并购绩效的研究不多,研究结论更是千差万别。事实上,对于并购公司关联度这一概念本身,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有说服力的指标,这可能是研究结论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本文从这一点切入,提出生产上的关联才是促进公司并购后整合、发挥公司规模效应的根本原因,并以“投入-产出分析法”为基础,构建了并购公司行业关联度这一创新指标作为后续实证研究的关键变量。然后,本文分别对并购重组是否实现了上述两个目标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构建了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绩效衡量指标,并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并购行为本身并不能带来公司绩效的提升。本文对并购公司行业关联度与并购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选择同一行业、同一产业并购,还是选择横向、纵向、混合并购,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均不显着,只有选择行业关联度较高的并购目标,才有可能带来公司绩效的提升,这一结果证明了本文关于行业关联度影响并购绩效的逻辑有一定合理性。其次,本文引入机会成本的概念和经济增加值衡量指标,并针对目前经济增加值计算中的争议,结合研究目的给出了处理方法。实证分析发现并购同样不能为公司股东带来价值提升,且行业关联度指标也无法对并购后公司的经济增加值产生正向影响。本文还对这一结果进行了探讨,指出中国资本市场上对于中小投资者权益的漠视可能是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并结合可能的创新与不足,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展望。

张曦[8](2016)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西部五省矿业对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矿产资源国家、东亚工业体量最大的经济体、东亚最大的初级产品进出口加工基地,其在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核心地位毋庸置疑。尽管目前经济转型发展步伐加快,但庞大的矿产资源消耗的基数和较低的资源人均占有量,决定了矿产资源产业结构升级成为了我国整体产业结构升级中无法逾越的重要部分。与此同时中国西部欠发达区的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且矿业为其支柱产业之一,对于这种高度依赖矿产资源经济的西部地区来说,其经济转型的过渡和未来出路是亟待探讨和研究的。2013年9月“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为中国西部地区带来了对外交流的窗口,同时也为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经济“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结合资源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本文首先对矿产资源产业概念及特征进行界定,根据矿产资源产业的特征划分部门范围。进一步梳理和筛选了相关研究方法,在对搜集数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偏离份额法和区位熵分析法构建模型,计算和分析了矿业产业及部门的竞争力和专业化程度。本文通过对西部五省份的矿业开发总值和矿业细分部门的总产值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得出了五省份矿业产业及细分部门的份额因素、产业结构因素、区位竞争力因素以及区位熵值,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五省份的矿业产业整体水平高于全国水平,属于支柱性产业,对各省份的经济贡献大,并具有对外发展的优势。(2)在对矿业细分部门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五省份的优势产业部门主要集中在采选业,而加工业相对落后,产品附加值,产业结构不合理。(3)五省份矿业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的问题,不利于矿业整体的发展。本文用SWOT分析法对五省份矿业对外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SWOT战略组合;并分析了周边国家的矿业投资环境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对西部五省与周边国家矿业合作的影响。最后提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矿业整体实力;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进绿色制造工程;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强区域间合作、形成产业集聚等对策和建议。

翟璐[9](2013)在《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2003年中央确定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战略后,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辽宁省的全面振兴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果。然而,在辽宁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的过程中,固有的体制制约和历史包袱、特有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造成了辽宁省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亟需改造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未能起到主导和带动作用;二是大型国有工业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生产效率低,产品结构老化,经济效益不高;三是后备资源不足,面临资源枯竭的威胁;四是环境与生态的脆弱性,难以支撑可持续发展;五是大批企业职工下岗待业,人口与就业压力十分严峻。这些问题是在辽宁省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付出长期努力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深层次目标而言,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就是要追求在资源、环境、人口等要素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在新形势下,对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系统评价,诊断现阶段发展的态势及问题,揭示未来发展的方向、特征并提出新的对策与思路,是应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区域竞争的必然选择,是推进辽宁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本文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其能力为理论依据,构建了突显辽宁老工业基地特色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现状评价和未来走势预测,筛选出了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化工关键行业,从宏观形势与关键产业两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从思想、实践、评价体系、重化工业四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概述了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为研究的相关基础理论。首先对本文涉及的主要研究对象的定义及内涵进行了概述,并以此为基础定义了老工业基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其能力的概念与内涵。综述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基本理论。第三章从总体上把握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状况,从宏观层面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从规模速度、运行效益、产业与需求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辽宁省经济运行的质量现状;从资源、环境、社会、人口、科技等方面分析了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外围环境发展现状;对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进行了SWOT分析。第四章为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构建了突显辽宁老工业基地特色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构成进行了系统的描述。第五章为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利用线性综合指数法对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系统分析了各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的关联性;采用频谱分析法对走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第六章为辽宁省重化工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在论述有利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特征的基础上,从经济贡献度、资源消耗、产业集中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重化工行业的综合贡献值进行排名,筛选出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化工关键产业,并对关键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测算和结果分析。第七章为结论与对策。通过上述论证,从宏观形势和关键产业两个方面得出结论并给出相应的对策与思路。

杨雪春[10](2011)在《北京市产业关联网络结构特征研究 ——基于复杂网络的讨论》文中研究表明以首都北京作为研究区,其经济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强劲的带动力,随着经济的转型,北京市的产业结构也在逐步优化。选取北京市近二十年来的投入产出经济联系数据,利用复杂网络研究方法,构建产业有效关联网络。探究其历年的拓扑结构、特征产业以及内部子社团结构等特性;并进行时间推演分析,进而讨论产业关联网络的外部性及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利用攻击原理,讨论北京市产业关联网络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并以首钢搬迁为例探究其鲁棒性的实际作用意义。文章从网络结构特征、子社团集聚特征、特征产业、动力学仿真以及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关系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二十年来的北京市产业网路结构具有小世界性和无标度性;整体产业投入产出联系的通畅程度逐渐趋好,但近十年波动性较强;重要产业或产业联系出现了阶段性的变化。第二,内部社团集聚研究发现,北京市产业关联网络内部子社团结构的显着程度在近二十年中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继而波动的现象;而子社团数量呈现出波动式上升的态势。社团结构主要有资源型产业、能源型产业、基础民生产业和服务行业四种集聚形态。同时又存在不同的产业在历年产业集聚中起着重要的向心集聚和社团间桥接的作用,才得以形成历年不同的产业集聚形态。第三,特征产业研究发现,北京市经历了从基础工业支撑、资源密集型产业引领到支撑产业多元化,基础资源密集型产业占优,服务行业引领的局面,进而发展到服务业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突出,民生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支撑地位与日俱增的现状。对北京产业发展起关键作用的产业共有8个,分别是: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建筑业、商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货运邮电业、煤炭采选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金融保险业以及文教卫生科研事业。第四,在进行动力学仿真时发现,不通过网络特征应对相同攻击方式的抵御能力不同,即网络局部联通情况、网络全局联通情况和网络效率应对网络攻击的鲁棒性依次增强,即抵御风险的能力依次增强;而同一网络特征应对不同攻击方式时表现出来的鲁棒性也不同,即各年份应对基于介数和度值的攻击的抵抗力最弱,而应对基于度值依次攻击的抵抗力最强。最后,研究发现网络结构也不同程度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同时发现网络结构各参量对产业增加值有一定影响,但不能单独作为解释变量出现;网络结构参量中的入度和介数与劳动力状况和固定资产状况一起对增加值拥有极高的相关性。其中除介数外其他三个指标对产业增加值均呈正向促进作用。

二、非金属矿工业2003年经济运行分析及2004年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金属矿工业2003年经济运行分析及2004年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2021年建筑材料行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及2022年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2021年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概况
    1.建材行业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呈现一定的波动性
    2.主要建材产品产量大部分保持增长
    3.建材产品平均出厂价格同比小幅上涨
    4.规模以上建材行业经济效益保持增长
    5.建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
    6.建材及非金属矿商品出口、进口金额同比增长
建材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挑战
    1.宏观市场需求增长低位趋缓
    2.大宗商品价格维持高位增加建材生产成本
    3.建材企业电力价格将面临上涨压力
    4.建材行业、企业分化持续加大
2022年建材行业经济运行形势预研
    1.“双碳”政策实施将对建材行业发展运行产生全局性影响
    2.?2022年建材行业运行形势预研

(2)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静态投入产出分析
        二、动态投入产出分析
        三、总量与结构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文章结构
        一、研究内容
        二、文章结构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理论
    第一节 静态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概述
        一、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二、平衡关系
        三、投入产出模型
    第二节 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的编制理论
        一、同部门当年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的编制方法
        二、投入产出补充表的编制方法
        三、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的编制方法
    第三节 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方法
        一、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概念
        二、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
        三、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理论
第三章 中国1987~2017 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第一节 中国1987~2017 年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的编制
        一、编制同部门当年价投入产出序列表
        二、编制投入产出补充表
        三、构建1987~2017 年投入产出可比价格指数体系
        四、编制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
    第二节 中国1987~2017 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模型的构建
        一、第I、II象限分配基数的计算
        二、第I象限流量的分解
        三、第II、III象限的编制
        四、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及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分析应用
    第一节 1987~2017 年中国经济总量与结构变化分析
        一、总产出构成及变化分析
        二、增加值构成及变化分析
        三、部门关联特征变化分析
        四、最终使用构成及变化分析
    第二节 1987~2017 年中国产品部门生产函数估计
        一、理论基础
        二、数据情况
        三、模型选择及估计
    第三节 本章小结
        一、总量及结构变化情况
        二、部门间关联变化情况
        三、各部门投入产出关系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中国1987~2017年30 部门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
    附录 B 中国1987~2017 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参加的研究项目
    三、申请的专利或获奖情况

(3)工业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研究 ——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环境规制
        1.2.2 技术创新
        1.2.3 劳动就业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2.1 环境规制与劳动就业关系的研究
        2.1.1 就业双重红利假说的检验
        2.1.2 环境规制对就业数量的影响
        2.1.3 环境规制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2.2 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
        2.2.1 环境政策和技术创新诱发
        2.2.2 环境政策和创新绩效:波特假说的检验
        2.2.3 有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政策
    2.3 技术创新与劳动就业关系的研究
        2.3.1 技术创新的就业数量效应
        2.3.2 技术创新的就业结构效应
        2.3.3 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就业效应
    2.4 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中介作用影响就业: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工业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劳动就业现状分析
    3.1 中国工业环境规制的现状
        3.1.1 中国环境规制的发展阶段
        3.1.2 中国工业行业污染物排放及处理情况
        3.1.3 中国工业行业环境规制强度的变化趋势
    3.2 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现状
        3.2.1 中国工业行业R&D活动特点与现状
        3.2.2 中国工业行业产品创新特点与现状
        3.2.3 中国工业行业工艺创新特点与现状
    3.3 中国工业劳动就业现状
        3.3.1 中国劳动力就业现状
        3.3.2 中国劳动力的产业分布特征
        3.3.3 中国工业行业就业的变化趋势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就业的相互作用机理
    4.1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就业关系的数理分析
        4.1.1 环境规制影响就业的数理分析
        4.1.2 环境规制影响技术创新的数理分析
        4.1.3 技术创新影响就业的数理分析
        4.1.4 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影响就业的数理分析
    4.2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就业的作用机理分析
        4.2.1 环境规制对就业的作用机理
        4.2.2 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
        4.2.3 技术创新对就业的作用机理
        4.2.4 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影响就业的传导机制
    4.3 环境规制通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影响就业的传导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业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基于技术创新中介作用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建立与变量界定
        5.1.1 计量模型设定
        5.1.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5.1.3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5.2 计量结果分析
        5.2.1 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分析
        5.2.2 环境规制的技术创新效应分析
        5.2.3 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
    5.3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工业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基于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中介作用的实证分析
    6.1 模型建立与变量界定
        6.1.1 计量模型设定
        6.1.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6.1.3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6.2 计量结果分析
        6.2.1 环境规制的产品创新效应分析
        6.2.2 环境规制的工艺创新效应分析
        6.2.3 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
    6.3 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环境规制下利用技术创新促进就业增长的政策选择
    7.1 分行业实施差异化环境规制强度
    7.2 利用环境经济手段激励技术创新
    7.3 构建市场导向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7.4 促进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灵活匹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论文的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4)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制造业地理格局已从向东部地区集聚转向中西部地区扩散
        1.1.2 严峻的环境形势推动环境治理体系持续完善
        1.1.3 污染企业对环境规制的区位响应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命题
        1.1.4 地方保护和区域竞争是影响环境规制执行力度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文献述评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产业地理格局
        2.1.2 污染密集型产业
        2.1.3 环境规制
        2.1.4 地方保护
        2.1.5 区域、产业和企业异质性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研究
        2.2.2 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研究
        2.2.3 环境规制与产业地理格局研究
        2.2.4 地方保护与产业地理格局研究
        2.2.5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关系及其对产业地理格局的影响
    2.3 研究评述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理论依据
        3.1.1 产业空间格局理论
        3.1.2 政府行为理论
        3.1.3 环境规制理论
        3.1.4 地方保护理论
    3.2 作用机制分析
        3.2.1 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的影响
        3.2.2 地方保护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的影响
        3.2.3 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交互作用
        3.2.4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企业空间动态
        3.2.5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企业创新
        3.2.6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产业集聚
        3.2.7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结构转型
    3.3 本文理论分析框架
第四章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的演变及定量测度
    4.1 环境规制演变与定量测度
        4.1.1 环境保护制度演变阶段
        4.1.2 环境规制实施与效果
        4.1.3 环境规制强度的测度
    4.2 地方保护演变及定量测度
        4.2.1 地方保护演变阶段
        4.2.2 地方保护的影响
        4.2.3 地方保护的测度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的时空格局及交互作用
    5.1 地方竞争: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权衡
    5.2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5.2.1 研究数据与处理
        5.2.2 空间关联分析方法
        5.2.3 模型构建、变量选择与空间矩阵设定
    5.3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的空间格局
        5.3.1 时间特征
        5.3.2 空间分异特征
    5.4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的空间关联
        5.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5.4.2 单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5.4.3 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5.5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的交互作用
        5.5.1 估计方法
        5.5.2 全样本估计结果
        5.5.3 分阶段与分地区估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空格局
    6.1 引言
    6.2 省域尺度污染密集型产业时空格局演变
        6.2.1 数据来源
        6.2.2 省域尺度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的时空变化
    6.3 地市尺度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空格局
        6.3.1 数据来源
        6.3.2 地市尺度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空格局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
    7.1 引言
    7.2 省域尺度的计量模型分析
        7.2.1 计量模型构建
        7.2.2 变量选择
        7.2.3 指标处理和模型检验
        7.2.4 实证分析结果
    7.3 地市尺度计量模型分析
        7.3.1 计量模型构建
        7.3.2 变量选择
        7.3.3 指标处理和模型检验
        7.3.4 实证分析结果
    7.4 地市尺度空间异质性分析
        7.4.1 模型设定
        7.4.2 门槛变量检验
        7.4.3 门槛回归及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动态
    8.1 引言
    8.2 产业动态的指标量化
        8.2.1 企业进入和退出
        8.2.2 企业利润率和企业创新
        8.2.3 区域工业集聚
        8.2.4 产业转型
        8.2.5 数据来源与处理
    8.3 产业动态的时空演化特征
        8.3.1 企业进入
        8.3.2 企业退出
        8.3.3 企业利润率
        8.3.4 企业创新
        8.3.5 专业化集聚
        8.3.6 产业结构
    8.4 模型设计与数据介绍
        8.4.1 模型设计
        8.4.2 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8.5 实证结果与分析
        8.5.1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企业进入和退出的影响
        8.5.2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企业利润和企业创新的影响
        8.5.3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创新之处
    9.4 研究不足和展望
        9.4.1 研究不足
        9.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5)辽宁省畜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的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基本概念界定
    2.1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1 投入产出理论相关研究
        2.1.2 产业关联波及效应相关研究
        2.1.3 文献评述
    2.2 概念界定
        2.2.1 畜牧业
        2.2.2 关联效应
        2.2.3 波及效应
第三章 辽宁省畜牧业发展情况
    3.1 全国畜牧业发展状况分析
        3.1.1 “十五”到“十三五”初期全国畜牧业产值分析
        3.1.2 “十五”到“十三五”初期全国畜牧业肉类总产量分析
    3.2 辽宁省畜牧业发展状况分析
        3.2.1 “十五”到“十三五”初期辽宁省畜牧业产值分析
        3.2.2 “十五”到“十三五”初期辽宁省畜牧业肉类产量分析
        3.2.3 “辽宁省饲料企业发展情况分析
第四章 辽宁省畜牧业关联效应分析
    4.1 辽宁省畜牧业后向关联效应分析
        4.1.1 后向直接关联效应分析
        4.1.2 后向完全关联效应分析
    4.2 辽宁省畜牧业前向关联效应分析
        4.2.1 前向直接关联效应分析
        4.2.2 前向完全关联效应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辽宁省畜牧业波及效应分析
    5.1 辽宁省畜牧业的影响力分析
        5.1.1 影响力系数
        5.1.2 畜牧业影响力分析
    5.2 辽宁省畜牧业的感应度分析
        5.2.1 感应度系数
        5.2.2 畜牧业感应度分析
    5.3 辽宁省畜牧业的综合就业系数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关联效应多向且复杂
        6.1.2 产业链长,间接关联广泛
        6.1.3 影响力和感应度相当
        6.1.4 就业带动效果弱,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高
    6.2 政策建议
        6.2.1 关注上下游产业协调发展
        6.2.2 重视对养殖业的生产服务型补贴
        6.2.3 实施“互联网+”现代畜牧业策略
        6.2.4 整合辽宁省畜牧业资源
        6.2.5 积极推动冷链运输发展
        6.2.6 创新辽宁省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
        6.2.7 实施农牧结合策略
    6.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6)产能均衡动态监测及失衡风险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
    2.1 理论基础
    2.2 基本概念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能均衡动态监测体系及实证
    3.1 产能均衡变动理论模型
    3.2 产能均衡动态监测指标体系构建
    3.3 景气指数在产能均衡动态监测体系中的应用
    3.4 产能均衡动态监测指数实证
    3.5 产能均衡动态监测指数与宏观经济的周期协同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能均衡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失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4.1 产能均衡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4.2 产能失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能失衡风险预警分析
    5.1 转折点识别
    5.2 预警指标的校验
    5.3 产能失衡风险预警及效果评估
    本章小结
第6章 典型行业产能均衡动态监测及失衡风险预警
    6.1 典型行业的选择
    6.2 典型行业产能均衡动态监测实证
    6.3 典型行业产能失衡风险预警及效果评估
    6.4 典型问题探讨——投资“潮涌现象”的现实表现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中国上市公司并购行业关联度与并购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并购重组
        1.2.2 行业分类
        1.2.3 财务绩效
        1.2.4 经济增加值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3.3 结构安排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
        1.4.2 本文的研究局限性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公司并购动因理论
    2.2 并购与公司绩效
        2.2.1 并购绩效的研究方法
        2.2.2 并购影响公司绩效的研究结论
    2.3 并购双方关联度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2.3.1 相关并购对绩效的影响
        2.3.2 横向、纵向、混合并购对绩效的影响
    2.4 现有文献述评
第三章 并购行业关联度指标的构建
    3.1 以“投入-产出法”衡量的生产关联
        3.1.1 “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发展沿革
        3.1.2 “投入-产出法”在中国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
    3.2 行业关联度指标的选择及其逻辑
    3.3 行业关联度的具体度量
        3.3.1 基本流量表
        3.3.2 直接消耗系数与完全消耗系数
        3.3.3 直接分配系数与完全分配系数
        3.3.4 行业划分标准及数据来源
    3.4 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关联特征分析
    3.5 由宏观行业关联到并购双方行业关联:绝对控制的视角
第四章 并购行业关联度影响并购绩效的理论分析
    4.1 并购对于公司绩效的影响机制
    4.2 关联并购对于公司绩效的影响机制
    4.3 不同类型并购对于公司绩效的影响机制
        4.3.1 横向并购对于公司绩效的影响机制
        4.3.2 纵向并购对于公司绩效的影响机制
        4.3.3 混合并购对于公司绩效的影响机制
    4.4 并购行业关联度对于公司绩效的影响机制
第五章 公司综合财务绩效指标的选择及测度
    5.1 因子分析法原理
        5.1.1 公共因子和因子载荷矩阵
        5.1.2 因子命名与因子旋转
        5.1.3 因子得分及相关系数矩阵
    5.2 并购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5.2.1 并购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5.2.2 本文选取的并购绩效评价指标
    5.3 实证过程
        5.3.1 指标正向化和无量纲化处理
        5.3.2 变量间相关性分析
        5.3.3 模型的适用性检验
        5.3.4 因子分析和综合绩效得分
第六章 并购行业关联度影响综合财务绩效实证分析
    6.1 研究假设与模型描述
        6.1.1 研究假设
        6.1.2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6.2 研究设计
        6.2.1 案例获取及筛选原则
        6.2.2 财务数据获取
    6.3 实证结果分析
        6.3.1 变量特征分析
        6.3.2 总体显着性分析
        6.3.3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第七章 并购行业关联度影响经济增加值实证分析
    7.1 经济增加值与财务绩效的关系
    7.2 经济增加值参数的确定
        7.2.1 关于经济增加值确定方法的文献
        7.2.2 经济增加值重要变量的确定
    7.3 研究假设与模型描述
        7.3.1 研究假设
        7.3.2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7.4 研究设计
    7.5 实证结果分析
        7.5.1 总体显着性分析
        7.5.2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7.6 股东视角与会计视角实证结果差异原因分析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国民经济42 个行业间直接消耗系数表
附表2 国民经济42 个行业间直接分配系数表
附表3 国民经济42 个行业间完全消耗系数表
附表4 国民经济42 个行业间完全分配系数表
附表5 待选财务变量的Spearman相关性检验
附表6 自变量与控制变量及控制变量间相关性检验
附表7 并购重组样本列表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西部五省矿业对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资源产业经济研究进展
        1.2.2 国内矿产资源产业研究进展
        1.2.3 国内矿业对外发展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关键和技术难点
        1.5.1 研究关键
        1.5.2 研究难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及完成的工作量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1.6.3 完成的工作量
    1.7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2. 矿业对外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矿产资源产业概述
    2.2 矿产资源产业对外发展研究理论基础
        2.2.1 矿产资源最优耗竭理论
        2.2.2 资源产业发展理论
        2.2.3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2.2.4 区域分工理论
        2.2.5 资源资本理论
    2.3 矿产资源产业研究方法体系
        2.3.1 经济学方法及模型
        2.3.2 数学统计法
        2.3.3 计量经济学方法
        2.3.4 管理学方法及模型
3.基于偏离份额法西部五省矿业实证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3.1.3 矿产资源情况
        3.1.4 矿产资源产业情况
    3.2 偏离份额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学模型
    3.3 五省矿业实证分析
        3.3.1 矿业产业分析
        3.3.2 矿业部门分析
    3.4 本章小结
4.西部五省矿业区位熵分析
    4.1 区位熵分析法
    4.2 矿业产业区位熵分析
    4.3 矿业部门区位熵分析
        4.3.1 青海矿业细分部门区位熵分析
        4.3.2 新疆矿业细分部门区位熵分析
        4.3.3 云南矿业部门区位熵分析
        4.3.4 西藏矿业部门区位熵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西部五省矿业对外发展SWOT分析
    5.1 周边国家矿产资源及经济发展情况
        5.1.1 东盟十国
        5.1.2 中亚五国
        5.1.3 其他国家
    5.2 五省与周边国家贸易情况
        5.2.1 广西与东盟贸易情况
        5.2.2 云南与东盟贸易情况
        5.2.3 西藏边境贸易情况
        5.2.4 青海对外贸易情况
        5.2.5 新疆与中亚贸易情况
    5.3 SWOT分析
        5.3.1 优势分析
        5.3.2 劣势分析
        5.3.3 机会分析
        5.3.4 威胁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一带一路”对西部五省与周边国家矿业发展影响分析
    6.1 周边国家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6.1.1 哈萨克斯坦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6.1.2 塔吉克斯坦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6.1.3 乌兹别克斯坦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6.1.4 吉尔吉斯斯坦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6.1.5 东盟各国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6.2 “一带一路”战略对西部五省与周边国家矿业发展影响分析
        6.2.1 国家层面上促进矿业领域合作
        6.2.2 “一带一路”战略优先基础设施建设
        6.2.3 “一带一路”战略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6.3 本章小结
7. 西部五省矿业对外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优化调整矿业产业结构,增强矿业整体实力
    7.2 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提高矿业企业竞争力
    7.3 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进绿色制造工程
    7.4 增强五省份间的合作,促进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7.5 企业实现由“走出去”到“融进去”
8. 结论
    8.1 结论与认识
    8.2 讨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综述
        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践综述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四、重化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的相关基础理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概述
        一、区域可持续发展概述
        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概述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概述
        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概述
        五、重化工业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的相关基础理论
        一、区域经济理论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
    第一节 辽宁省经济发展现状
        一、经济运行规模速度
        二、经济运行效益
        三、产业与需求结构
    第二节 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外围环境发展现状
        一、资源发展现状
        二、环境发展现状
        三、社会发展现状
        四、人口发展现状
        五、科技发展现状
    第三节 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SWOT 分析
        一、优势分析
        二、劣势分析
        三、机遇分析
        四、挑战分析
第四章 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 评价指标构成
        一、经济子系统指标构成
        二、资源子系统指标构成
        三、环境子系统指标构成
        四、人口子系统指标构成
        五、社会子系统指标构成
        六、科技子系统指标构成
第五章 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第一节 评价方法的确定及评价指标的处理
        一、评价方法的确定
        二、评价指标的筛选
        三、评价标准确定及指标数据处理
    第二节 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一、评价模型的建立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三、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四、评价结果分析
    第三节 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态势预测
        一、基于频谱分析法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态势预测
        二、预测结果分析
第六章 辽宁省重化工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
    第一节 重化工业关键产业选择
        一、对经济发展贡献分析
        二、资源消耗分析
        三、产业集中度分析
        四、综合贡献值排名
    第二节 关键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及评析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关键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
        三、关键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析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
    第一节 结论
        一、宏观形势
        二、关键产业
    第二节 对策与思路
        一、宏观问题对策与思路
        二、关键产业对策与思路
结语
    一、基本结论
    二、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北京市产业关联网络结构特征研究 ——基于复杂网络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产业结构
        2.2 产业关联
        2.3 产业网络
        2.4 小结
    3 研究方案设计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地区
        3.3 研究内容
        3.4 研究方法
        3.5 创新及研究意义
        3.6 篇章结构
第二章 产业关联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
    1. 引言
    2. 北京市产业关联网络数据建构
        2.1 数据来源与概况
        2.2 数据构建方法
        2.3 网络数据概况
    3. 分析方法
        3.1 度及度分布
        3.2 平均路径距离
        3.3 聚集系数
        3.4 介数
        3.5 边权和点权及其分布
    4. 北京市产业关联网络整体特征分析
        4.1 无向无权网络整体特征
        4.2 有向加权网络整体特征
    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京市产业关联网络结构演化分析
    1 引言
    2 分析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整体结构变动分析
        3.2 各年份各子社团具体特征分析
    4 小结
第四章 历年北京市特征产业分析
    1 引言
    2 分析方法
        2.1 结节产业
        2.2 中介产业
        2.3 外联产业
    3 研究结果
        3.1 各年份特征产业
        3.2 特征产业年际变动分析
    4 小结
第五章 产业结构特性对经济发展影响及动力学仿真研究
    第1节 北京市产业关联网络结构动力学仿真研究
        1 引言
        2 分析方法
        2.1 基于产业联系广度的分析
        2.2 基于产业控制能力的分析
        2.3 指标体系构建
        3 研究结果
        3.1 1987年
        3.2 1997年
        3.3 2007年
        4 小结
    第2节 北京市产业结构特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1 引言
        2 分析方法
        2.1 数据准备
        2.2 模型构建
        2.3 数量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劳动力和固定资本对增加值的影响
        3.2 产业特征结构对增加值的影响
        3.3 综合作用对增加值的影响
        4 小结
    第3节 基于首钢搬迁的网络演变实例分析
        1 首钢搬迁的背景
        2 首钢搬迁的产业网络解释
        3 首钢搬迁的引发效应
        3.1 产业网络整体联动效应
        3.2 具体产业的联动效应
        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产业关联网络整体特征
    6.2 特征产业
    6.3 产业关联网络抵御风险能力
    6.4 产业网络特征与经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6.5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四、非金属矿工业2003年经济运行分析及2004年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2021年建筑材料行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及2022年展望[J]. CBMF;. 中国建材, 2022(01)
  • [2]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应用[D]. 安蕾.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3]工业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研究 ——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视角[D]. 李蝶.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4]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D]. 田光辉. 河南大学, 2019(06)
  • [5]辽宁省畜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研究[D]. 刘志云.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6]产能均衡动态监测及失衡风险预警研究[D]. 曹颖琦.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7]中国上市公司并购行业关联度与并购绩效研究[D]. 王凡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8]“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西部五省矿业对外发展战略研究[D]. 张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9]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对策研究[D]. 翟璐.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5)
  • [10]北京市产业关联网络结构特征研究 ——基于复杂网络的讨论[D]. 杨雪春. 首都师范大学, 2011(08)

标签:;  ;  ;  ;  ;  

2003年非金属矿业经济运行分析及2004年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