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微生物质量控制的拟弧菌鉴定方法探讨

用于微生物质量控制的拟弧菌鉴定方法探讨

一、微生物质控拟态弧菌鉴定方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都津铭[1](2021)在《具有协同抑菌作用的丁香精油/茶多酚/纳米纤维素涂膜保鲜液的制备及其对带鱼涂膜保鲜效果的研究》文中指出带鱼是我国沿海地区发展海洋经济最重要的鱼产品之一,目前应用的保鲜技术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冷冻保鲜为主,但冷冻耗能大且易破坏鱼的风味和蛋白质结构等,因此使用负载天然抗菌剂的可食性涂膜材料对带鱼进行保鲜处理来延长带鱼货架期更节能、高效的方法。丁香精油(Essential oil,EO)与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是两种具有高效抗菌性和抗氧化性的天然抗菌剂,而纳米纤维素是一种可生物降解、无生物毒性、成膜性能良好的一维纳米材料,可以与抗菌保鲜剂进行复合,制备可食性涂层和抗菌薄膜。本文首先将精油和茶多酚这两种天然抗菌剂复合得到复合抗菌液,研究了两者的协同抑菌效果,并考察了协同作用最佳的复合抗菌液对鱼类特征腐败菌的抑菌作用、抑菌持久性及其抗氧化性能。在此基础上,选取具有最佳协同作用的复合抗菌液与纳米纤维素成膜,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季胺化纳米纤维素(Q-NFC)抗菌复合薄膜的物理性能和抗菌性能,并将不同质量浓度的Q-NFC复合抗菌保鲜液应用于带鱼保鲜进行贮藏试验,研究其对带鱼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抗菌液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为0.4%,当EO与TP的质量比为2:1时,复合抗菌液(2E/T)的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抗菌效果最强,协同系数分别为4.46和1.04。当复合抗菌液(2E/T)的总质量浓度为0.6%时,对鱼类特征腐败菌的抑制效果性价比最高。此质量浓度下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时长分别为36 h、60 h、60 h和72 h。该复合抗菌液具有非常强的抗氧化作用,2E/T-0.6时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86.68%,ABTS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1.26%。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Q-NFC基抗菌薄膜表面比TEMPO氧化纳米纤维素(T-NFC)基抗菌薄膜膜的表面更加平滑。且随着Q-NFC质量浓度的增加,复合抗菌膜的表面越来越致密,膜的厚度逐渐增大,拉伸强度逐渐增大,阻隔性能也逐渐增强,但断裂伸长率逐渐减小。当0.3%的Q-NFC与0.6%的复合抗菌液复合成膜时,膜的拉伸强度为(100.05±1.01)MPa,断裂伸长率为(1.89±0.65)%。与T-NFC基抗菌薄膜相比,同质量浓度的Q-NFC基抗菌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略低,但阻隔性能更好,0.3%的T-NFC抗菌薄膜(2E/T/T-NFC/SA)的氧气透过率为1.002 cm3·cm/m2·d,而0.3%的Q-NFC基抗菌薄膜(2E/T/0.3Q-NFC)的氧气透过率仅为0.708 cm3·cm/m2·d。加入复合抗菌液的纳米纤维素抗菌复合薄膜的透光率显着下降。3、通过考察pH值、TVB-N值、菌落总数(APC)、TBA值、感官评分、白度值和持水力等理化指标,研究了Q-NFC基涂膜保鲜液对鲜带鱼段的保鲜效果。结果显示,Q-NFC复合抗菌液可以有效延缓带鱼的pH、TVB-N、APC、TBA值的上升,减缓感官评分、白度值和持水力的下降,且0.3%的Q-NFC基复合抗菌液的保鲜效果最佳,可以延长带鱼的货架期至8 d。根据带鱼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不同组别的带鱼货架期约为:0.1Q-NFC(9d)<2E/T-0.6(10 d)<2E/T/0.1Q-NFC(11 d)<2E/T/0.2Q-NFC(12 d)<2E/T/0.3Q-NFC(14 d)。

康妍[2](2015)在《微生物质控样品检验结果分析》文中提出在对微生物的细菌进行鉴定的时候,应该以细菌的质控样品为主要依据。根据相关的检验结果可知,质控样品中包含肠道致病菌,主要为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以及副溶血性弧菌两种。对微生物质控样品进行检验,能够对微生物中的细菌含量和类型进行明确了解,增强以应用的高效性。本文主要对微生物质控样品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旨在加强借鉴和交流。

陈跃[3](2014)在《海洋源益生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水产养殖中由于抗微生物药物的滥用造成耐药病原大量出现、养殖环境不断恶化、水产品药物残留量超标等一系列问题。因而,抗生素替代品的研发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现在,许多关于益生菌的研究报道表明其在水产养殖中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抗生素,还可以发挥许多益生作用,例如,促进鱼类生长、提高饵料效率、改善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拮抗病原及改善水质等等。因此,安全、有效的益生菌株的筛选及应用对于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论文通过体外实验研究了环境分离菌株及消化道分离菌株的益生特性(胞外酶产生谱、病原菌拮抗谱)及其对胃肠道内环境的耐受力,同时依据体外实验结果选取分离株Bacillus G024 (分离自水体环境)、Bacillus M001(分离自牙鲆消化道)进行体内实验,研究了其对实验动物大菱鲆的生长、免疫、抗病力、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1.海洋源产胞外酶细菌的分离鉴定本研究从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大菱鲆(S. maximus)、点带石斑鱼(E.coioides)、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消化道及海参露天养殖池的海水和底泥中分离细菌,分别用脱脂乳2216E琼脂平板(含脱脂乳1%)、马铃薯淀粉2216E琼脂平板(含马铃薯淀粉0.3%)、羧甲基纤维素钠2216E琼脂平板(含羧甲基纤维素钠1%)、TW-802216E琼脂平板(含TW-800.8%)筛选产胞外酶菌株,获得98株胞外酶产生细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44株、革兰氏阴性菌54株。进一步对菌落形态差异较大、产酶谱广、酶活高的16株细菌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分析,BLAST比对结果表明上述菌株分别属于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A005)、芽孢杆菌(Bacillus)(B005. G012、G024、K003、M001、N004、P008、Y005)、库克氏菌(Kocuria) (C005)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G002、W003)、弧菌[Vibrio) (H002、P010)、利斯顿氏菌(Listonella) (H012)、杀藻菌(Microbulbifer) (J003)。对上述菌株进行水产常用药物(呋喃唑酮、四环素、利福平、氨苄西林、丙氟哌酸、氯霉素)的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G002、H012、P010都对氨苄西林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2.产胞外酶芽孢杆菌对水产病原菌拮抗效果的评价平板扩散法测定产胞外酶芽孢杆菌(Bacillus)B005、G012、G024、K003、M001、K N004、P008、Y005的无菌培养上清抑制12株指示菌(Edwardsiella tarda. LSE40、 Streptococcus sp. CF、Staphyloccocus aureus.B. cereus、V. anguillarum M3、V. campbellii 1.1596、V.fluvialis 1.1608、V. harveyi 1.1593. F. vulnificus L32、V. parahamolyticus 1.1587、V. alginolyticus 1.1607、V. splendidus 1.1604)所形成的抑菌直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G024、N004无菌培养上清对指示菌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除G012、Y005外,其余6株产酶菌株均不同程度的对指示菌产生了拮抗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G024、N004均对指示菌表层结构发挥了破坏作用。3.潜在益生芽孢杆菌的生长特性、消化道内环境耐受力及动物安全性研究测试芽孢杆菌B005、G012、G024、K003、M001、N004、P008、Y005在相对比较宽泛的温度范围(10-40℃)、pH值范围(6-8)、NaCl浓度范围(0.5-12.5%)内均能生长,且多数菌株的对数生长期为6 h。菌株B005、G012、G024、K003、Y005在相对较高牛胆盐浓度(0.015%,w/v)下可以生长;同时,菌株G012、G024、K003、M001对人工胃液(0.1% pepsin、0.9% NaCl、pH4)具有相对更强的耐受力(3 h内数量仅降低2-3数量级);此外,菌株B005、G024形成生物被膜能力较强(P<0.05)。8株测试芽孢杆菌的大菱鲆(S. maximus)血细胞溶血活性皆为阳性、卵磷脂酶活性皆为阴性,不携带质粒。动物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对大菱鲆没有致病性。4.潜在益生芽孢杆菌G024和M001对大菱鲆生长、消化酶活力、天然免疫水平、消化道菌群结构及抗病力的影响潜在益生芽孢杆菌G024、M001与饵料混合,制备成含菌量为5.0×108 CFU/g。进行为期42天的投喂养殖试验。对实验鱼的体重、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投喂组和对照组没有显着差异(P>0.05)。对大菱鲆肠道消化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G024处理组的肝胰脏脂肪酶、胃蛋白酶、胃脂肪酶、胃淀粉酶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M001处理组的肝胰脏蛋白酶、肝胰脏脂肪酶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对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G024处理组血清溶菌酶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M001处理组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清总蛋白含量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但血清一氧化氮合成酶活力、血清酸性磷酸酶活力、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均无显着变化。用浓度为4.8×104 CFU/mL的致病性鳗弧菌M3 (V. anguillarum)以肌肉注射途径攻毒大菱鲆,结果显示投喂细菌组大菱鲆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10.67±2.31%(G024处理组)、33.33±12.86%(M001处理组)皆显着低于对照组累计死亡率(89±8.33%)(P<0.05)。利用PCR-DGGE技术对肠道菌群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中的优势条带14 (Rubritalea spongiae strain YM21-132),15 (Janibacter anophelis strain CCUG 49715)、I6(Uncultured bacterium)、 17 (Uncultured bacterium)在处理组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失,且对照组的条带数量和香浓指数均高于处理组,但差异不显着(P>0.05)。以上结果充分表明G024、M001能提高大菱鲆消化道酶活,调节肠道菌群,增强抗病力,可作为潜在益生菌。

王亮[4](2012)在《牛粪好氧堆肥中微生物多样性及生产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畜禽饲养量不断提高,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好氧堆肥作为一种集畜禽粪便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为一体的处理方法,具有生产成本低、污染少、改良土壤等众多优点。本研究从牛粪好氧堆肥菌剂的筛选、堆肥验证、规模化处理设备和参数优化到有机肥料应用并利用16SrRNA方法对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和鉴定,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从牛粪好氧堆肥过程中温度曲线、升温速度、堆肥高温期持续的天数、堆肥结束后的GI、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率来看,筛选出单菌种HB1、HB2、HB3、HB4HB10、LB2、HB14、MB5、MF9、LF11、MC5、Mc9共12种菌为优势单菌种作为本次单菌种试验中筛选出的优势菌株。(2)采用16SrRNA PCR-DGGE方法从牛粪自然好氧发酵过程中分离出微生物共计417个,其中细菌类微生物177个,放线菌类微生物113个,真菌类微生物127个。细菌类是优势群体,生物多样性指数也是处于2.1以上;放线菌类微生物数量和种类都较少,多样性指数在1.4以下;真菌类微生物在数量和种类上处于中间价态,在降温期密度持续增加,对纤维素分解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是中后期的优势群体。(3)将(1)得出的优势单菌种按照复合菌种筛选原则进行组合应用,在牛粪好氧堆肥过程中,接种复合菌种处理1-8均明显高于CK处理,从纤维素类物质分解、温度和养分变化、发芽指数得出,处理2为最佳一蚀木链霉菌(Streptomyces Xylophagus)、嗜冷枯草芽孢杆菌(Psychrobacter sp)、嗜热单胞菌(Thermomonospora)、波茨坦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卷枝毛霉菌(Mucor circinelloides)和钋青霉菌(Penicillium polonicum)。(4)在复合菌种堆肥反应过程中,细菌由15种减少至12种,波茨坦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orstelensis)消失;放线菌由5种增加到7种,在堆肥开始时成为优势群体:真菌6种增加到10种。复合微生物菌剂确定为:嗜冷枯草芽孢杆菌(Psychrobacter sp)、嗜热单胞菌(Thermomonospora)、蚀木链霉菌(Streptomyces Xylophagus)、卷枝毛霉菌(Mucorcircinelloides)和钋青霉菌(Penicillium polonicum)组成。(5)基于实验室小规模正交发酵参数,通过正交试验得出规模化生产最佳工艺条件为:含水率为65%,初始C/N为30:1,每天通风30min,有机质初始质量分数为80%,初始温度为30℃,pH值为8.0。(6)施用有机肥、化肥和不施肥对玉米种植比较得出,施用化肥除双穗率略低施用有机肥外,其他因子均高于施用有机肥和不施肥。从玉米根系来看,施用化肥的根茎大于施用有机肥和不施肥。在根系投影面积等数据方面,施用化肥处理均高于施用有机肥和不施肥;从根系直径分布直方图看出,施用有机肥处理在小于4mm直径范围的根系数量明显高于不施肥和施用化肥处理。(7)不同的施肥处理条件下,不同的土壤层呈现出不同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种类。不施肥和施用有机肥处理从表层至深层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指数,化肥则相反。团聚体的含量随着粒级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2-0.25mm粒级团聚体为优势粒级。HS(腐殖物质)各组分以HM(胡敏素)的含量最高。随粒级的增加HS各组分含量没有明显变化。长期施用有机肥使2-0.25mm粒级团聚体中HA(胡敏酸)含量、HM含量、PQ值(某粒级HA占可提取物的百分数)和HS各组分的富集率均增加。

王素兰[5](2007)在《光合产氢菌群生长动力学与系统温度场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光合生物制氢体系的热效应及其产氢机理研究”(编号:50676029)和国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太阳能光合生物制氢过程的热动力学研究”(编号:20060466001)资助下开展的科学研究。光合细菌代谢制氢过程中存在的大量热物理问题作为光合生物制氢体系中的一种基本现象,直接影响光合生物制氢体系的能量消耗、产氢酶活性、产氢速率等多种因素,但是目前光合生物制氢大多停留在产氢原料、产氢工艺条件等问题的研究上,对光合生物制氢体系在光合细菌代谢制氢过程中的热物理现象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有报道。本论文将主要研究太阳能光合生物制氢过程的热动力学特性,揭示生物制氢过程的热动力学特性对光合细菌产氢酶活性和产氢速率的影响规律,用热动力学的方法对光合产氢菌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热规律进行分析,获得太阳能光合产氢菌生长代谢的热动力学信息,研究光合生物制氢体系的温度场分布,建立表征太阳能光合生物制氢过程热动力学特征的模型,优化光合产氢菌的最佳生长代谢温度和能流工艺条件,为光合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和规模化生产运行提供科学参考和理论依据。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光合产氢菌群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状况以及光合菌群的最优生长条件。结果表明:光合产氢菌群的生长动力学模型可用Monod方程来模拟,实验测得模型中饱和常数Ks=0.26 g.L-1,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0.044 h-1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光合产氢菌群的生长情况:温度、接种量、光照度、pH和PSB初期活性等因素对PSB生长影响的主次关系为:光照度、接种量、pH、温度。且有方差分析知光照度和接种量对光合产氢菌群生长的显着影响,其中光照度是最显着影响因素。(2)研究了光合产氢菌群制氢过程中,在500mL反应瓶中以不同的产氢条件,系统温度随着产氢时间的延长均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即:光合生物制氢过程中系统温度均有不同幅度的升高;从单因子实验可知:初始温度、接种量、光照强度、PSB初期活性和pH值对系统温度变化有显着影响,从其对温度变化影响看,光合制氢过程中选用初始温度30℃、光照强度1000-3000Lx、接种量50-100%、pH值7.0、PSB初期活性72h条件时,系统温度变化较大;各因素对光合制氢的产氢量系统的温度变化比较一致,即温度变化较大时,其产氢量也大;从分析结果可知:光合制氢比较良好的工艺条件为初始温度30℃、光照强度2000Lx、接种量10%、pH值7.0、PSB初期活性72h较为适宜。(3)在光合产氢菌群制氢过程中,在5L光合产氢反应器中研究了以0.1g/L葡萄糖溶液为产氢原料在不同的产氢条件下系统传热量随着产氢时间的延长均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即:光合生物制氢过程中系统温度均有不同幅度的升高,系统传热量与产氢过程条件有一定的关系。从实验可知:初始温度、接种量、光照强度、PSB初期活性和pH值对系统传热量有显着影响,从其对系统传热量影响看,光合制氢过程中选用初始温度30℃、光照强度1000-3000Lx、接种量50-100%、pH值7.0、PSB初期活性72h时,系统产热量较高。研究了以光照度2000Lx、温度30℃、pH值为7.0、接种量为10%、PSB初期活性为72h为产氢过程控制条件下的产氢过程,得到了产氢量及产氢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4)根据光合制氢反应器的结构,本文建立了其简化几何模型并利用Ansys软件模拟了光合制氢过程中反应器内温度场及各节点温度分布变化规律。分析各个节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可知,节点温度随产氢过程的进行都有所升高,利用模型计算的数值分析结果与实验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本文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由温度场分布云图可知,反应器内温度场的节点温度分布是不均匀的,最大温差可达到0.23℃。由此可知,如若要进行规模化生产,需要在更大的反应器内进行光合制氢,则反应器内温度分布会更不均匀,为了保证高效光合菌群的有效利用及产氢的顺利进行,需要对反应器进行搅拌以使反应器内温度分布均匀。

陈秀开[6](2004)在《出口淡水小龙虾产品风险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给淡水小龙虾出口检验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作者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和食品卫生法典组织(WHO/CAC)的风险分析原理,收集和分析出口小龙虾检验相关数据和国家出口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监控数据,对出口淡水小龙虾产品进行了生物危害和化学危害的风险评估,得出以下结果: 在生物危害方面,致病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吸虫是出口淡水小龙虾产品存在的生物性显着危害,加工或食用不当,将会给消费者带来较大的健康风险。在化学危害方面,小龙虾中低剂量的氯霉素残留依然存在,低剂量的残留能引起人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氯霉素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淡水小龙虾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2000年小龙虾残留监控中铅平均含量超过了主要进口国家的最大限量,在出口贸易中极易造成退货等贸易问题,但由于小龙虾消费量较小,对人难以构成健康风险,且2002年铅的残留量已得到基本控制;汞、镉、砷和有机氯等其他化学残留引起的健康风险相对较小。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风险管理措施建议:生物危害的控制措施有:消费品种的选择、收获捕捞阶段根据水温即时关闭水域、清洗净化、加热处理、加热后冷却和控制加工时间和温度、防止加工过程中交叉污染、冷冻和冷藏、真空包装、臭氧消毒、辐射、执行致病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现存的微生物指南,出口加工企业可在综合运用上述风险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建立和实施HACCP体系;同时在出口前微生物检测和加工企业员工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化学危害控制措施主要有:加强对兽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监管、从源头防治环境污染物、在农业生产中推行良好农业规范、加强出口小龙虾原料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监控体系、做好食品污染物的监测、在生产加工中加强对人员卫生和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在出口检测中采取动态管理、进一步健全技术法规和标准。

徐铁民[7](2002)在《微生物质控样品检验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2001年11月6日我们接受了苏州市疾控中心微检科下发的2001年度细菌质控样品。本次考察内容是微生物细菌鉴定。经过6 d的检验结果,我们从质控样品中检出2株肠道致病菌,即: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现将检验结果分析

王艳红[8](2001)在《微生物质控拟态弧菌鉴定方法探讨》文中指出为了提高拟态弧菌分离鉴定的准确性 ,笔者通过参加全路微生物质控总结出 1种拟态弧菌的鉴定方法。建议TCBS是分离拟态弧菌较好的选择性培养基 ,筛选试验包括粘液丝、O 12 9、葡萄糖、O -F、氧化酶等试验。用此法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孔宪会,王东黎,支文芳[9](1999)在《铁路卫生防疫微生物检验质控菌株鉴定及体会》文中指出对 4 种质控考核菌株进行了细菌学鉴定,根据生物学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噬菌体裂解试验确定:(1)9401:肠杆菌科,志贺氏菌属, D群宋内氏志贺氏菌;噬菌体裂解模式为 Sh, E。(2)97003 H2 S 阳性: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抗原结构式 O1,4,5,12 ∶ Hb:1,2 ;噬菌体裂式为 O— I裂解。(3)97003 H2 S阴性: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肠道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 E H E C);抗原结构式 O157∶ H7;噬菌体裂解模式为 Sh, E, E4。(4)97004:弧菌科,弧菌属,拟态弧菌。有无丰富的专业知识,在质控考核中的顺利程度会有明显的差别;要依照国标食品卫生检验方法中微生物学部分和何晓青主编《卫生防疫细菌检验》制定检验程序和实验方法;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志求教;大胆尝试先进的细菌学鉴定技术;在实验中一定要认真,耐心。

战师珍,张安玉,沈宗林[10](1991)在《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原菌分布的观察》文中研究说明 近年来,引起急性腹泻主要细菌病原谱及病原构成也在发生变化,空肠弯曲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简称 Ah)及类志贺毗邻单胞菌(Plesiomones shigelloides)所致感染性腹泻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新的弧菌如河弧菌(Vibrio fluvialis)、拟态弧菌(Vibriomimicus)等引起的急性腹泻屡有报道。我们于

二、微生物质控拟态弧菌鉴定方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生物质控拟态弧菌鉴定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具有协同抑菌作用的丁香精油/茶多酚/纳米纤维素涂膜保鲜液的制备及其对带鱼涂膜保鲜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鱼类保鲜技术
        1.2.1 鱼类的腐败变质
        1.2.1.1 微生物腐败
        1.2.1.2 氧化变质
        1.2.2 鱼类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1.2.2.1 控温保鲜
        1.2.2.2 气调保鲜
        1.2.2.3 抗菌保鲜
    1.3 天然抗菌剂
        1.3.1 丁香精油
        1.3.1.1 丁香精油概述
        1.3.1.2 丁香精油在鱼类抗菌保鲜的研究现状
        1.3.2 茶多酚
        1.3.2.1 茶多酚概述
        1.3.2.2 茶多酚在鱼类抗菌保鲜的研究现状
    1.4 纳米纤维素
        1.4.1 纳米纤维素概述
        1.4.1.1 纳米纤维素的理化性质
        1.4.1.2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
        1.4.1.3 纳米纤维素的表面改性
        1.4.2 纳米纤维素在抗菌保鲜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1.5 本文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丁香精油与茶多酚复合抗菌液对抑菌活性的协同作用及其抗氧化作用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复合抗菌液的制备
        2.3.2 菌悬液的配制
        2.3.3 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2.3.4 协同效应实验
        2.3.5 抑菌圈试验
        2.3.6 探究最佳复配抗菌剂的抑菌持久性
        2.3.7 抗氧化性试验
        2.3.7.1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2.3.7.2 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2.3.8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最小抑菌浓度结果
        2.4.2 精油与茶多酚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抑菌作用
        2.4.3 不同质量浓度的复合抗菌剂对鱼类特征腐败菌的抑菌效果
        2.4.4 复合抗菌液对不同菌种的抑菌持久性结果
        2.4.5 抗氧化性试验结果
        2.4.5.1 2E/T-0.6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2.4.5.2 2E/T-0.6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丁香精油/茶多酚/纳米纤维素抗菌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原料与仪器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丁香精油/茶多酚/纳米纤维素抗菌复合薄膜的制备
        3.3.2 表征方法
        3.3.2.1 形貌分析
        3.3.2.2 膜的厚度
        3.3.2.3 力学性能分析
        3.3.2.4 阻隔性能分析
        3.3.2.5 光学透射率分析
        3.3.2.6 抗菌性能分析
        3.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纳米纤维素抗菌复合薄膜的形貌
        3.4.2 纳米纤维素抗菌复合薄膜的厚度
        3.4.3 纳米纤维素抗菌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
        3.4.4 纳米纤维素抗菌复合薄膜的阻隔性能
        3.4.5 纳米纤维素抗菌复合薄膜的光学透过率
        3.4.6 抗菌性能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Q-NFC基抗菌涂膜保鲜液对冷藏带鱼的冷藏保鲜
    4.1 引言
    4.2 实验原料与仪器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带鱼的保鲜处理
        4.3.2 pH值的测定
        4.3.3 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的测定
        4.3.4 菌落总数变化(APC)的测定
        4.3.5 硫代巴比妥酸(TBA)值的测定
        4.3.6 感官评价
        4.3.7 色泽的测定
        4.3.8 持水力的测定
        4.3.9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讨论
        4.4.1 鲜带鱼pH值的变化
        4.4.2 鲜带鱼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的变化
        4.4.3 鲜带鱼菌落总数(APC)的变化
        4.4.4 鲜带鱼硫代巴比妥酸(TBA)值的变化
        4.4.5 鲜带鱼的感官评价
        4.4.6 鲜带鱼色泽的变化
        4.4.7 鲜带鱼持水力的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2)微生物质控样品检验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初步实验
2 实验室检验
3 鉴定实验
    3.1 肠杆菌科未知菌鉴定
    3.2 弧菌科未知菌鉴定
4 结果

(3)海洋源益生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符号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水产益生菌研究进展
        摘要
        1 前言
        2 益生菌的基础理论及发展
        2.1 益生菌的定义
        2.2 益生菌的种类
        2.3 益生菌的作用机理
        3 益生菌的筛选
        3.1 益生菌益生特性的验证
        3.2 益生菌的动物安全性评价
        3.3 益生菌株对消化道内环境耐受能力的评价
        4 水产益生菌的应用前景
    第二章 鱼类肠道菌群研究进展
        摘要
        1 前言
        2 鱼类肠道菌群的概念
        3 鱼类肠道菌群的形成及结构
        3.1 鱼类肠道菌群的形成
        3.2 鱼类肠道菌群的结构
        3.3 鱼类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因素
        4 鱼类肠道菌群的功能
        4.1 生物拮抗作用
        4.2 免疫调节作用
        4.3 营养作用
        4.4 消化道菌群与疾病暴发的关联
        5 鱼类肠道菌群的研究手段
        6 今后的科研方向
        6.1 仔稚鱼期消化道微生物区系的研究
        6.2 采用微生态学手段防控鱼类疾病
        6.3 检测环境质量
        7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论文的基本框架
        7.1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7.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篇 实验研究
    第三章 海洋源产胞外酶细菌的分离、鉴定
        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分离产胞外酶菌株的样品来源
        1.2 海洋源细菌的分离
        1.3 纯化后海洋源细菌的产胞外酶特性验证
        1.4 产胞外酶菌株的革兰氏染色及形态学观察
        1.5 部分产胞外酶菌株的16S r1RNA基因的PCR扩增及遗传进化系分析
        1.6 已鉴定产胞外酶菌株对水产动物常用药物的耐药性检测
        2 结果
        2.1 海水鱼类消化道及海水、底泥样本中细菌的分离
        2.2 纯化后细菌的产胞外酶特性
        2.3 产胞外酶菌株的革兰氏染色结果及形态学特征
        2.4 产胞外酶菌株的遗传进化系分析结果
        2.5 已鉴定产胞外酶菌株的耐药性特征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ABASTRACT
    第四章 产胞外酶芽孢杆菌对水产病原菌拮抗效果的评价
        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牛津杯法验证测试菌株对水产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1.2 扫描电镜观察测试菌株G024、N004对水产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2 结果
        2.1 测试菌株对水产病原菌的抑菌谱
        2.2 测试菌株G024、N004无细胞培养上清对指示菌株的影响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ABSTRACT
    第五章 潜在益生芽孢杆菌的生长特性、消化道内环境耐受力及动物安全性研究
        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测试菌株生长特性的评价
        1.2 测试菌株生长曲线测定
        1.3 胆盐浓度对测试菌株生长影响的评价
        1.4 测试菌株对人工胃液的耐受力的评价
        1.5 测试菌株溶血特性的评价
        1.6 测试菌株卵磷脂酶活性特征的评价
        1.7 测试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评价
        1.8 测试菌株质粒提取
        1.9 对鱼的安全性试验
        1.10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温度、pH值、盐度对测试菌株生长的影响
        2.2 测试菌株的生长曲线
        2.3 胆盐浓度对测试菌株生长的影响
        2.4 人工胃液对测试菌株存活率的影响
        2.5 测试菌株的溶血特性
        2.6 测试菌株的卵磷脂酶活性特征
        2.7 测试菌株生物被膜形成特征
        2.8 测试菌株的质粒提取结果
        2.9 测试菌株的动物安全性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ABSTRACT
    第六章 潜在益生芽孢杆菌G024和M001对大菱鲆的生长、消化酶活力、天然免疫水平、消化道菌群结构及抗病力的影响
        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设计(大菱鲆饲养试验)
        1.2 实验饵料制备
        1.3 菌株G024、M001对大菱鲆生长影响的评价
        1.4 样品采集及处理
        1.5 大菱鲆肝胰脏、胃、肠道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力的测定
        1.6 大菱鲆血清免疫学指标及其它生理学指标的测定
        1.7 攻毒实验
        1.8 PCR-DGGE技术分析大菱鲆消化道菌群结构
        1.9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潜在益生芽孢杆菌G024、M001对大菱鲆生长的影响
        2.2 潜在益生芽孢杆菌G024、M001对大菱鲆肝胰脏、胃、肠道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力的影响
        2.3 潜在益生芽孢杆菌G024、M001对大菱鲆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2.4 潜在益生芽孢杆菌G024、M001对大菱鲆抗病力的影响
        2.5 潜在益生芽孢杆菌G024、M001对大菱鲆消化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ABSTRACT
    第七章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
        全文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产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菌株的基本特性
    附表2 本博士论文中测序基因的BLAST比对结果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牛粪好氧堆肥中微生物多样性及生产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畜禽粪便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
        1.1.1 畜禽粪便对空气的污染
        1.1.2 畜禽粪便对土壤的污染
        1.1.3 禽粪便对水体的污染
    1.2 畜禽粪便污染的解决途径
    1.3 国内外畜禽粪便堆肥的研究现状
        1.3.1 微生物在堆肥化中的研究进展
        1.3.2 堆肥设备与工艺、控制的研究进展
        1.3.3 堆肥产品和技术的应用研究
第二章 研究背景与思路
    2.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三章 好氧堆肥过程中单菌种的分离纯化及验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
        3.2.1 纤维素分解菌能力判断
        3.2.2 单菌种堆肥
    3.3 结论与讨论
        3.3.1 结论
        3.3.2 讨论
第四章 自然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演替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主要仪器
        4.1.3 试验方法
        4.1.4 DNA提取与纯化
    4.2 结果
        4.2.1 PCR-DGGE法分析堆肥过程中细菌多样性及演替规律
        4.2.2 PCR-DGGE法分析堆肥过程中放线菌多样性及演替规律
        4.2.3 PCR-DGGE法分析堆肥过程中真菌多样性及演替规律
    4.3 结论与讨论
        4.3.1 结论
        4.3.2 讨论
第五章 好氧堆肥过程中复合菌种的筛选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5.2 结果
        5.2.1 纤维素、半纤维素分解
        5.2.2 温度
        5.2.3 养分含量
        5.2.4 发芽指数
        5.2.5 pH值
        5.2.6 酶活性
        5.2.7 菌种鉴定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复合菌剂应用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规律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主要仪器
        6.1.3 试验方法
        6.1.4 堆肥样品微生物总DNA提取和纯化
    6.2 结果
        6.2.1 PCR-DGGE法分析堆肥过程中细菌多样性及演替规律
        6.2.2 PCR-DGGE法分析堆肥过程中放线菌多样性及演替规律
        6.2.3 PCR-DGGE法分析堆肥过程中真菌多样性及演替规律
    6.3 结论与讨论
        6.3.1 结论
        6.3.2 讨论
第七章 畜禽粪便好氧发酵规模化处理
    7.1 堆肥设备系统
        7.1.1 颠覆式智能翻堆增氧加湿设备
        7.1.2 新型涡旋式废气处理装置
        7.1.3 废弃物处理监测系统
    7.2 堆肥工艺参数优化
        7.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7.2.2 结果与分析
        7.2.3 结论
第八章 有机肥料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
    8.1 材料与方法
        8.1.1 材料
        8.1.2 田间取样及测定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地上部分
        8.2.2 地下部分
    8.3 结果与讨论
第九章 有机肥料施用对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9.1 材料与方法
        9.1.1 材料
        9.1.2 方法
    9.2 结果
        9.2.1 土壤中微生物总DNA提取与纯化
        9.2.2 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9.2.3 有机肥料施用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影响
    9.3 结论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10.1 全文结论
    10.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奖成果
致谢

(5)光合产氢菌群生长动力学与系统温度场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光合生物制氢方法
        1.1.1 氢能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1.1.2 主要制氢方法及其原理
    1.2 生物制氢研究现状
        1.2.1 厌氧发酵有机物制氢
        1.2.2 光解水制氢
        1.2.3 光合细菌有机物制氢
    1.3 生物热效应研究现状
        1.3.1 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模型
        1.3.2 热动力学在细菌生长中的应用
        1.3.3 微量热法用于细菌分类鉴定研究
        1.3.4 微生物生长热动力学研究
        1.3.5 药物对微生物抑制作用的热动力学研究
        1.3.6 石油微生物的热动力学研究
        1.3.7 酶促反应的热动力学研究
        1.3.8 组织细胞生长的热动力学研究
        1.3.9 动物和植物生长过程的热动力学研究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光合产氢菌群生长动力学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菌种
        2.2.2 培养基
        2.2.3 分析测定方法
        2.2.4 培养条件及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光合产氢菌株形态特征
        2.3.2 光合产氢菌群生长特性研究
        2.3.3 光合产氢菌群生长动力学模型
    2.4 正交优化实验结果及分析
        2.4.1 正交实验的目的和思路
        2.4.2 确定因素及各因素水平
        2.4.3 选择正交表
        2.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光合生物制氢系统温度场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培养条件
        3.2.3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初始温度对系统温度变化的影响
        3.3.2 光照强度对系统温度变化的影响
        3.3.3 光合菌群接种量对系统温度变化的影响
        3.3.4 初始pH值对系统温度变化的影响
        3.3.5 光合菌群的初期活性对系统温度变化的影响
        3.3.6 不同光照时间对系统温度变化的影响
    3.4 光合生物制氢系统温度场特性综合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光合菌群间歇产氢工艺的能流关系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用菌种
        4.2.2 培养基的主要组成
        4.2.3 产氢基质
        4.2.4 测定方法
        4.2.5 培养方法
        4.2.6 实验装置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间歇产氢过程中的能流关系研究
        4.3.2 间歇产氢工艺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光合生物制氢系统温度场数值分析
    5.1 引言
    5.2 光合生物制氢过程瞬态温度场数值分析原理
        5.2.1 光合生物制氢系统的温度场基本方程
        5.2.2 光合生物制氢系统的温度场有限元计算法
    5.3 ANSYS软件与光合生物制氢温度场数值计算方法
        5.3.1 ANSYS软件
        5.3.2 ANSYS热分析基本过程
        5.3.3 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结构网格剖分
        5.3.4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5.4 光合生物制氢过程温度场计算结果与讨论
        5.4.1 典型截面温度变化云图
        5.4.2 节点温度变化过程线
        5.4.3 节点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
    5.5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ABSTRACT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出口淡水小龙虾产品风险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风险分析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1.1 定义
    1.2 基本内容
        1.2.1 风险评估
        1.2.2 风险管理
        1.2.3 风险情况交流
2 风险评估
    2.1 生物危害的风险评估
        2.1.1 致病菌
        2.1.1.1 致病性弧菌
        2.1.1.2 金黄色葡萄球菌
        2.1.2 病毒
        2.1.3 真菌
        2.1.4 寄生虫
        2.1.5 微生物风险总结
    2.2 化学性危害的风险评估
        2.2.1 危害识别
        2.2.2 危害描述
        2.2.2.1 汞(MERCURY)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2.2.2 镉(CADMIUM)对人体的危害
        2.2.2.3 铅(CADMIUM)对人体的危害
        2.2.2.4 砷(ARSENIC)对人体的危害
        2.2.2.5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2.2.6 有机氯农药:六六六(BHC)、滴滴涕(DDT)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2.2.7 六氯苯(HCB)对环境污染及健康危害
        2.2.2.8 多氯联苯(PCBS)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2.3 暴露评估
        2.2.3.1 汞的暴露评估
        2.2.3.2 镉的暴露评估
        2.2.3.3 铅的暴露评估
        2.2.3.4 砷的暴露评估
        2.2.3.5 氯霉素的暴露评估
        2.2.3.6 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滴滴涕的暴露评估
        2.2.3.7 六氯苯的暴露评估
        2.2.3.8 多氯联苯的暴露评估
        2.2.4 风险描述
        2.2.4.1 汞的风险描述
        2.2.4.2 镉的风险描述
        2.2.4.3 铅的风险描述
        2.2.4.4 砷的风险描述
        2.2.4.5 氯霉素的风险描述
        2.2.4.6 有机氯的风险描述
        2.2.4.7 六氯苯的风险描述
        2.2.4.8 多氯联苯的风险描述
        2.2.4.9 风险总结
        2.2.4.10 不确定性说明
3 风险管理
    3.1 风险评价
    3.2 风险管理选择
        3.2.1 生物危害的控制
        3.2.1.1 主要控制措施选择
        3.2.1.2 建立和实施HACCP体系,综合运用上述风险管理措施
        3.2.1.3 出口前微生物检测方面采取的措施
        3.2.1.4 加工企业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建立企业卫生质量文化
        3.2.2 化学危害的控制
        3.2.2.1 在兽药管理和使用方面
        3.2.2.2 在环境污染物防治方面
        3.2.2.3 在农业生产中应采取的措施
        3.2.2.4 在出口小龙虾原料的监督管理方面
        3.2.2.5 在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监控体系方面
        3.2.2.6 在食品污染物的监测方面
        3.2.2.7 在生产加工方面
        3.2.2.8 出口检测方面
        3.2.2.9 在法规和标准制定或修订方面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微生物质控拟态弧菌鉴定方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具有协同抑菌作用的丁香精油/茶多酚/纳米纤维素涂膜保鲜液的制备及其对带鱼涂膜保鲜效果的研究[D]. 都津铭. 浙江大学, 2021(01)
  • [2]微生物质控样品检验结果分析[J]. 康妍. 科技展望, 2015(07)
  • [3]海洋源益生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应用研究[D]. 陈跃.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5)
  • [4]牛粪好氧堆肥中微生物多样性及生产应用研究[D]. 王亮.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9)
  • [5]光合产氢菌群生长动力学与系统温度场特性研究[D]. 王素兰. 河南农业大学, 2007(10)
  • [6]出口淡水小龙虾产品风险分析研究[D]. 陈秀开. 中国海洋大学, 2004(01)
  • [7]微生物质控样品检验结果分析[J]. 徐铁民. 职业与健康, 2002(11)
  • [8]微生物质控拟态弧菌鉴定方法探讨[J]. 王艳红.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2001(04)
  • [9]铁路卫生防疫微生物检验质控菌株鉴定及体会[J]. 孔宪会,王东黎,支文芳.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1999(03)
  • [10]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原菌分布的观察[J]. 战师珍,张安玉,沈宗林. 天津医药, 1991(05)

标签:;  ;  ;  ;  ;  

用于微生物质量控制的拟弧菌鉴定方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