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松藻散货结构特征及形成机制初步分析

四川松藻散货结构特征及形成机制初步分析

一、四川松藻鼓包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初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唐渊[1](2021)在《鲜水河断裂带变形机制和地震滑动过程中的物理化学行为》文中研究说明鲜水河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部极其重要的大型左行走滑断裂带,它不仅控制着高原物质向东挤出,而且是我国强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断裂带之一。2008年Ms8.0级汶川地震发生后,鲜水河断裂带库伦应力值明显增加,特别在2013年芦山Ms7.0级地震和2017年九寨沟Ms7.0级地震后,鲜水河断裂带库伦应力急剧增加、极有可能是下一次发生大地震的断裂。因此,它已成为人们尤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特别是鲜水河断裂带的变形机制和物理化学性质,是认识断裂带地震发生机制的关键,也是目前国际公认解决2021年《Science》公布的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之“是否存在有助于预报的地震先兆?”的基础和关键。鲜水河断裂带在走向上以八美惠远寺为界可划分为北段和南段。北段又可进一步划分为炉霍断裂、道孚断裂、乾宁断裂等3条几何形态比较单一的次级断层。鲜水河断裂南段的几何形态和内部结构则比较复杂,呈四条右阶雁列式分支——雅拉河断裂、色拉哈断裂、木格措南断裂和折多塘断裂。本论文以鲜水河断裂带不同段的断层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研究,采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系统采集的样品进行显微结构观察分析,并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同位素年代学等多种测试方法对样品的化学成分和年代进行分析测定,系统开展鲜水河断裂带的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等方面的研究,认识断裂带的流变学特征、变形行为,探讨断裂带的变形行为、滑移机制及其断裂带的构造演化。获得的主要创新性认识如下:(1)通过断裂带内部结构、断层岩类型、物质组成和变形特征等方面研究,厘定出鲜水河断裂带北段不同段落之间的变形行为存在明显的差异:炉霍断裂段,发育厚度可达15~20米的黑色含碳质断层泥和断层角砾岩,含有约30%粘土矿物。强面理化,具有碎基交织结构,发育似“S-C’”组构。扫描电镜下,粘土矿物定向排列,局部发生弯曲或褶曲,发育卡片屋型和层状孔隙,广泛存在压溶作用,断裂段经历了相对缓慢变形的蠕滑过程。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揭示出断层泥中存在碳质石墨化。石墨作为相对稳定的矿物,可作为古地震发生的证据,表明其发生过地震快速滑动。因此,炉霍断裂在经历长期的蠕滑过程中存在粘滑行为。断层带中大量伊利石和伊蒙混层粘土矿物的存在使断层变弱易产生滑动;碳质石墨化的存在,说明断裂地震滑动存在热增压滑移机制。道孚断裂段,发育于碳酸盐岩地区的断裂具有多核结构特征。沿主滑移面发育厚约2mm的断层泥。显微构造分析揭示出,滑移面附近的灰岩碎屑被截切去顶的现象,表明断层活动方式为粘滑。纳米级球形颗粒和港湾状片晶在滑移面上的发现是本次论文工作的亮点之一,它们的存在与地震滑动和强烈摩擦弱化有关。摩擦加热和碳酸盐岩的热分解作用在断裂滑移机制中占重要的地位,热增压作用是断裂滑移的主要弱化机制。(2)鲜水河断裂带南段断裂带结构组成、断裂作用过程和变形行为更为复杂。沿鲜水河断裂带南段出露折多山花岗岩体及宽度不等的韧性剪切带,局部还发育强烈的深熔作用形成的淡色脉体。不同于北段相对单一的断裂几何学特征和相对脆性的变形特征。发育于八美附近的强劈理化黑色断层角砾岩和折多塘断裂北西端的断层泥,变形表现为压溶作用,表明经历了蠕滑变形过程。方解石或石英细脉发育,表明流体作用的广泛存在。普遍可见碳质物质呈细脉状发育,碳质物质的来源可能与岩石的原岩或附近的围岩有关。局部碳质石墨化的程度较高,揭示出该段发生过快速滑移。糜棱岩带宽约数百米至两公里不等。显微构造分析揭示出,韧性剪切带中发育“S-C”组构、长石“σ型”残斑、石英多晶条带、“云母鱼”等变形特征。石英和长石的动态重结晶机制揭示花岗质糜棱岩形成于450℃~600℃温度条件下。折多山岩体腹地处13个AFT样品的年龄范围在2.2~9.2Ma之间,可计算折多山岩体的主体隆升速率大约为0.36~1.5mm/a。结合前人的热年代学数据,反映出从北端到腹地再到南端,岩体抬升年龄具有变年轻的趋势;推测可能是由于鲜水河断裂带从北往南水平运动速率逐渐减小、垂直运动速率逐渐增大导致的。(3)在全面总结前人的年代学资料基础上,结合本文研究成果建立了鲜水河断裂带渐新世以来三个阶段的构造演化过程。I:ca.32~24Ma,鲜水河断裂带左行走滑作用开启和初始阶段,变形集中在地壳深部,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岩浆作用和深熔作用;II:ca.20~13Ma,鲜水河断裂带左行走滑作用的峰期变形期,变形遍布在整个地壳层次,表现为强烈的左行韧性剪切变形和大规模的岩浆作用;III:ca.10~现今,变形集中在上地壳,表现为块体旋转和强烈隆升,地震活动性加强。鲜水河断裂带的构造演化和地震活动性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以来青藏高原东缘向东挤出的陆内变形过程的约束。

刘勇[2](2021)在《内外动力耦合下雅鲁藏布江贡嘎-加查河段的成灾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青藏高原强烈隆升与外动力耦合下形成了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独特的地质环境:地形反差大,地表岩体破碎程度高,大温差冻融及冰川活动强烈等,决定了这一区域是自然灾害的易发区,同时也是水能及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区域,战略地位十分显着,防灾减灾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雅鲁藏布江中游贡嘎-加查河段为研究区,在详细参考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现场地质环境和崩塌、滑坡、泥石流及沙暴等主要自然灾害的调查,结合遥感解译,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DDA)和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差分干涉测量方法(D-In SAR),分析了研究区内崩塌、滑坡、泥石流及沙暴灾害的发育规律和形成机制,得出了以下主要认识和进展:(1)揭示了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下形成的独特地质环境特征。发生于白垩纪晚期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以及碰撞后的继承性陆内汇聚作用,是青藏高原地质环境形成的主要内动力。在其作用下,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阻挡西风急流和来至印度洋的暖湿水汽,改变大气环流,使青藏高原形成冬季干旱寒冷,降雨主要集中于夏季的现代东亚季风气候,造成研究区内冻融与冰川活动强烈。构造隆升强度存在空间上的差异,桑珠岭至藏木间的加查断块构造隆升作用最为强烈,河流侵蚀下切程度高,形成峡谷区,其上、下游区域构造隆升作用较弱,河流侧蚀作用强,形成宽谷区。(2)揭示了崩塌灾害的发育规律及孕灾过程,并总结了主要失稳模式。区内崩塌灾害共发育有139处,形成机制为:临空地形-高地应力卸荷、构造松弛破碎、冻融风化-地震、降雨触发;主要变形失稳模式为滑移式,多集中于下切-卸荷作用强烈的桑珠岭-藏木峡谷河段内。在断裂和水系共同作用下,崩塌发育数量随崩塌规模的增加,呈递减趋势。随离断裂带距离(x)的增加,崩塌发育数量(y)呈y=-23.3049+61.8062·e-0.1031x的指数递减趋势。距离坡脚100-600m相对高程范围,为崩塌灾害的易发区。(3)查明了滑坡灾害的发育规律及其主要变形破坏模式。滑坡灾害共发育有94处,形成机制为:临空地形-构造松弛破碎、冻融风化-地震、降雨触发;主要变形破坏模式为滑移-拉裂式,在构造与冻融作用强烈的贡嘎-桑珠岭宽谷区内最为发育,占滑坡总量的64.89%。随滑坡规模(x)的增加,滑坡发育数量(y)呈=1.83+52.56·0)-0.54的指数递减特征。随滑坡后缘离河床距离(x)的增加,滑坡发育数量(y)呈=0.2350+9.8689·0)-0.0011(x>300)的指数递减特征。在距离坡脚小于200m的高程范围,为滑坡灾害易发区。(4)揭示了泥石流灾害的发育规律和成生环境。泥石流灾害共发育有335条,形成机制为:三面环山地形-构造松弛破碎、冻融风化-降雨、冰雪融水诱发,在贡嘎-桑珠岭宽谷内发育数量最多,占泥石流总量的79.4%。受地壳抬升和河流下切影响,随流域面积(x)的增加,泥石流发育数量(y)呈=1.2352+32.4582·0)-0.1021(>2)的指数递减特征。泥石流相对高差主要集中于700-1600m范围内,主沟纵比降主要集中于110‰-270‰之间,主沟长度主要集中在1800-6300m之间。(5)基于石冰川运动演化趋势分析,提出了诱发因素作用下的孕灾过程。区内共发育石冰川256条,分布总面积达113.49km2,主要发育于桑珠岭-藏木峡谷两岸高海拔区域的西坡和北西坡,发育类型主要为冰碛型石冰川。石冰川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可概括为侵蚀补给-搬运停积-径流冲刷-失稳流动四个过程。石冰川滑坡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为气温升高作用下,前缘碎屑物质的自然休止角降低导致的失稳溜滑退缩,其形成机制可概括为:气温升高-冰核融化-自然休止角降低-失稳溜滑四个过程;另一类为由地震作用诱发的拉裂-溃滑式滑坡。(6)研究了局地沙暴灾害的致灾机制及形成过程。局地沙暴灾害主要是在强劲的河谷风动力作用下,江心洲、河漫滩表层的干燥松散砂物质扬起后形成,在受河谷岸坡阻挡和地面摩擦减弱后,扬起的砂物质沉积于谷底和岸坡形成风积沙。其形成过程可概括为:河流输砂-砂物质出露水面-大风扬沙-砂物质沉积四个过程。在河谷内山-谷风、冰川风与西风急流共同作用下,风积沙主要沉积于贡嘎-桑珠岭宽谷左岸谷底和岸坡之上,其形成时间主要集中于冬春季的午后至夜间,共发育风积沙单体有113处,发育总面积为117.89km2(2019年)。随单体平面面积(x)的增加,风积沙单体数量(y)呈y=2.7249·x-1.9248的幂函数递减特征。受风沙颗粒本身自然休止角与河谷常年小气候的影响,风积沙发育坡度主要集中于64°-84°之间,坡向主要集中于90°-225°之间的偏南向坡上。

冯丽霞,王石英,李杨,陆恒,张平,白忠,罗怀良[3](2020)在《综合创新能力导向的野外实习“金课”建设研究——以龙门山-龙泉山地质地貌野外实习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以龙门山-龙泉山地质地貌野外实习为例,结合"金课"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标准,构建了验证认知——实践应用——综合创新等三层次野外实习教学体系,探索打造面向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野外实习"金课".三层次教学体系密不可分、层层递进,验证认知层次侧重对理论知识的强化学习;实践应用层次以专业技能的锻炼为主;综合创新层次强调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属于野外实习教学的高阶目标,具有一定的挑战度,是野外实习"金课"建设的重要方向.

赵亚[4](2019)在《宁夏六盘山地区地质遗迹特征、成因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质遗迹是地球发展历经沧海桑田留下的物证,不仅为人类了解、研究地球的演化变迁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也具备巨大的经济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质遗迹在研究、保护及开发中的不平衡性也越来越明显,调查研究不足、资源状况不明、重开发轻保护、重大轻小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地质遗迹进行深入调查,摸清其基本情况,进而进行合理的开发和保护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宁夏六盘山地区地质遗迹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依照《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0303-2017)将48个地质遗迹点划分为基础地质、地貌景观、地质灾害3大类、8类和15亚类。对这些点的区位条件、地质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影响本地区地质遗迹形成的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对重要地质遗迹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定性、定量两种方法对地质遗迹进行了评价,确定该地区有国家级地质遗迹3处(占6.3%),省级地质遗迹23(占47.9%)处,省级以下地质遗迹22(占45.8%)处。并根据地质遗迹评价结果,将现有地质遗迹与周边的人文、自然景观进行整合,提出六盘山地区48处地质遗迹进一步保护与开发建议,规划出4条具一定开发价值的旅游线路,分别是北联池-红军长征纪念亭-固原和尚铺典型剖面线,陈靳乡线,贺家川线以及寺口子线。本次工作确定了宁夏六盘山地区地质遗迹综合禀赋价值较高,可进行进一步开发利用。

代张音[5](2019)在《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机理与相似模拟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顺层岩质斜坡是西南山区的一种常见特殊地貌,在顺层岩质斜坡下进行地下开采,极易发生采动顺层滑坡地质灾害,且往往规模大,危害及其严重。因此,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治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采用现场实测、室内岩石力学实验、相似模拟试验、数值模拟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开采程序影响下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的特征,提出了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滑面相似模拟试验方法,研制了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滑面相似模拟试验装置,进行了采动顺层岩质斜坡相似模拟试验,揭示了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的形成过程、模式及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采动顺层岩质斜坡断裂破坏预测模型,提出了断裂坡体稳定性分析方法,并将该预测模型和稳定性分析方法应用于采动顺层岩质滑坡的分析中。通过以上研究,取得主要结论和成果如下:(1)采用底摩擦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两种方法,对缓斜单一煤层全部陷落法处理采空区的走向长壁采煤法,分别研究了单区段开采、跳采、顺坡开采、逆坡开采等四种开采程序,进行了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下开采程序,形成不同的斜坡与采空区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斜坡变形破坏,但是四种类型开采程序中岩体均向采空区方向卸荷变形,各岩层均发生弯张破坏,软弱夹层均发生塑性变形,造成拉裂、破裂、滑移破坏现象,采空区上覆岩层变形破坏均形成垮落带、裂隙带、弯曲下沉带,地表斜坡处于弯曲下沉带上部,其破坏规模和程度主要受地质环境及开采程序控制。在开采影响范围内的顺层岩质斜坡坡体出现明显上开口、下开口两类裂缝,上开口裂缝出现在开采影响范围边界,主要由于坡面受拉伸变形引起,下开口裂缝出现在开采影响范围中部,主要由于岩体和地表受采动影响向采空区方向产生移动引起。四种开采程序开采后,软弱夹层(潜在滑面)在倾向主剖面的下沉曲线分别呈现:“凹”形、“凸”形、“S”形、“反S”形四种形态。四种开采程序中,逆坡开采诱发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最为严重,且发生失稳滑坡的危险性最大。(2)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特征:山区斜坡体可作为平面问题研究;西南山区顺层岩质斜坡主要为坚硬的中厚层状沉积岩中含软弱结构层,其变形及强度特征受层面及岩层组合控制,稳定性较差,不稳定结构体可能产生滑塌,特别是岩层的弯张破坏及软弱岩层的塑性变形;采动顺层岩质斜坡的地表坡面常见采动裂缝发育,其大小和分布与地质条件、采矿条件、采空区范围、微地貌等有关;采动顺层岩质斜坡移动与变形最大下沉值可能大于采厚,最大水平移动也可能大于最大下沉值,其他各种变形的最大值都可能比平原地区偏大;采动顺层滑坡是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移动中最为严重的一种非连续滑动破坏,在采动影响下,采动滑移一般是必然发生的,而采动顺层滑坡不是所有情况下都会发生。(3)收集了研究区的地质及开采技术资料,调查分析了该区顺层岩质滑坡的基本特征,现场实测了同一矿井相同岩层相同采矿方法的另一工作面4113开采造成的地表移动情况,得到了地表下沉数据和岩移参数,该实测数据检验了所建立的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场方程、边条、材料参数等),用该数值模型来分析研究区采动顺层岩质滑坡是可行的。(4)提出了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滑面相似模拟试验方法,并自主研制了采动顺层斜坡变滑面相似模拟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能模拟西南山区广泛分布的含软弱夹层顺层岩质斜坡,在不同开采程序下的变形、破坏及稳定性情况,其实质是通过改变模型下部(滑面)的边界条件,从而改变滑面和滑体的应力分布,造成滑体破坏,加之水的物理力学作用,使滑体失稳形成滑坡。该装置用高强胶板间接模拟地下采矿对斜坡的影响,大大节省了配制和装填基岩、矿层等软弱夹层以下岩层的相似材料用量,且缩短了模型堆建时间,减少了工作量。(5)利用数值模拟分析和相似模拟试验两种方法,以研究区采动顺层岩质滑坡为原型,对其1112及以下工作面逆坡开采诱发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失稳情况进行了研究。数值模拟和相似模拟结果基本相近,结果表明:受逆坡(上行)采动影响的顺层岩质斜坡呈“悬臂梁”形态,随开采进行发生断裂破坏,断裂坡体倾倒于软弱夹层上,表现为悬臂—断裂破坏模式,对相似模型考虑水作用后,模型坡体变形破坏失稳现象与原型滑坡基本一致,为初期牵引式、后期推移式顺层岩质滑坡。相似模拟试验反映了原型在地下采矿影响下的变形、破坏、失稳过程。(6)逆坡(上行)开采地下矿层后,采空区上覆岩层的运动是由下而上、由内及外、由里及表的发展过程。对于临空外倾含软弱夹层结构的顺层岩质斜坡而言,地下采矿后,首先是软弱夹层(潜在滑面)及其下部岩层(滑床)的下沉变形,若顺层岩质斜坡(潜在滑体)的强度、弹模、完整性等参数高于软弱夹层的下部岩层,则变形不同步而产生离层,软弱夹层发生弯曲下沉后,其上部的斜坡可视为悬臂梁,当悬臂梁不能承受自身重力时,斜坡发生弯曲断裂破坏。采动顺层岩质斜坡的变形破坏形成发展过程是:斜坡体与下部岩层分开运动→发生离层(软弱夹层或岩层接触面上)→斜坡体在重力作用下弯曲→斜坡体岩层悬露(离层)超过允许限度→坡面拉裂→斜坡发生断裂破坏→垮落。逆坡开采诱发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模式为悬臂—断裂模式。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的演化过程可分为:开采下沉悬臂、坡体断裂破坏、坡体滑移失稳三个阶段。(7)以弹性基础梁为理论基础,含软弱结构层的顺层岩质斜坡为研究对象,引用流变介质本构模型,推导出采动顺层岩质斜坡的应力、弯矩基本方程,建立了采动顺层岩质斜坡断裂破坏预测模型,实现了对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地表裂缝位置及其分布情况的预测。考虑采动弱化和水软化,定义了削弱现象和削弱系数。以摩尔库伦强度理论为基础,用极限平衡法,提出了自然状态和饱水状态下采动顺层岩质斜坡断裂坡体的稳定性分析方法。(8)基于研究区采动顺层岩质滑坡的基本特征分析,进行了实际原型与相似模型的断裂破坏预测,及其断裂块体的稳定性分析。实际原型理论预测结果表明:预测裂缝(后缘)在坡顶面距坡脚113.36m位置处,与实测滑体长114m,只存在0.46m误差,相对误差为0.56%,断裂破坏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良好。相似模型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相似模型裂缝位置有0.0228m的误差,相对误差为6.12%,说明相似模拟试验能反映该矿的现场实际。原型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采动损伤和地表降水的物理化学作用相同时,拉裂裂缝充水深度越深,断裂坡体稳定性系数越小,断裂坡体越容易发生失稳现象,这一过程与实际滑坡现象吻合。相似模型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开采结束后断裂坡体是稳定的,地表降水通过裂缝不断削弱软弱夹层的力学强度,当软弱夹层力学强度被削弱0.34倍时,断裂坡体A达到临滑状态,产生滑坡,块体B在失去块体A的阻滑后,也随即产生滑移,这个过程与相似模拟试验现象一致。

王龙[6](2019)在《太行山中南部及其邻区寒武系微生物碳酸盐岩主导的生物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北地台大致从寒武纪第二世的晚期开始接受沉积,超覆在前寒武—寒武纪“巨型不整合面”之上,形成了一套二级海侵背景下的厚层陆表海硅质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序列。这套特别的地层序列在苗岭统和芙蓉统三级层序的高位体系域和强迫型海退体系域,常常集中发育多种多样的由微生物碳酸盐岩主导的生物丘,反映了一种底栖微生物群落(主要是蓝细菌主导的微生物席)在较高能水体中寻求稳定的沉积样式。集中产出的生物丘以较高的碳酸盐生产作用和较慢的侵蚀作用为基本特征与相对海平面下降过程相响应,代表了较为典型的相对海平面下降阶段的沉积记录而不符合经典的层序地层模式,为深入理解寒武系微生物造丘(礁)作用提供了宝贵的实际材料。依据构成生物丘的主要微生物碳酸盐岩类型,研究区寒武系生物丘可具体分为凝块石生物丘、均一石生物丘、叠层石生物丘、迷宫状生物丘和生物丘复合体5类。通常认为华北地台寒武系苗岭统微生物碳酸盐岩主要以凝块石和树形石为特征,而本次研究在苗岭统中发现了迷宫状微生物岩;并在多个剖面发现及确定了均一石,这种缺乏现代可类比实例和在地层记录中也很少被描述的微生物岩,在研究区寒武系中的广泛分布,从而增补和丰富了对华北地台寒武系微生物丘多样化和复杂化构成的认识。无论在那一类生物丘中,都见到了一种或多种钙化微生物化石,如葛万菌(Girvanella)、附枝菌(Epiphyton)、肾形菌(Renalcis)、基座菌(Hedstroemia)、束线菌(Subtifloria)和可疑的Lithocodium等,以及大量的EPS和钙化微生物席残余物,表明这些碳酸盐岩建造是由蓝细菌所主导的微生物席的复杂的钙化作用产物,而大量呈弥散状分布的黄铁矿晶体或颗粒则表明硫酸盐还原菌等非光合作用细菌和异养细菌可能在促进碳酸盐沉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构成生物丘的微生物碳酸盐岩微观组构具有显着的多样性,可以概括地归结为微生物席结构及其钙化作用的复杂性所致,主要取决于微生物席的两个作用过程:一是颗粒捕获及黏结,二是矿化作用及矿物沉淀。颗粒的捕获和黏结在局部可能是重要的,但最重要的还是矿化作用和矿物的沉淀,主要形成于以下3个机制:(1)碱度发动机和细胞外聚合物质的降解过程所驱动;(2)蓝细菌等的光合作用及硫酸盐还原细菌的硫酸盐还原作用;(3)非晶质钙碳酸盐ACC的产生和转变,但其更确切的成因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王圣娟[7](2019)在《岩石边坡地貌演化危岩分析法研究》文中认为岩石崩塌是指斜/边坡表层岩石破坏过程及其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地质环境造成的动力损毁作用与效应,在地貌学上属于重力地貌类型及动力地貌过程,在工程地质学上属于地质灾害,在公路铁路等工学领域称为不良地质现象。Davis、Penck、King等经典的地貌演化理论主要是指在大尺度或宏观尺度层面的地貌演化行为,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因此,传统地貌学的实用价值未得到真正体现。从边坡表面危岩形成及其演进角度,分析边坡地貌演化问题,是推动地貌学实用性的重要科学路径,对于提高危岩崩塌治理工程勘察技术水平有积极意义。本文采用现场调查和观测、数值模拟、地貌学、突变理论等研究方法,开展岩石边坡地貌演化危岩分析法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通过现场调查,以三峡库区綦江羊叉河岸坡、万州太白岩、万州青草背后山为例,详细描述了岩石边坡地貌形迹的梯级特性,发现这些岩石边坡均不存在平衡剖面问题。(2)软硬相间的地层组合结构必然导致显着的差异风化作用,所形成的岩腔是复杂岩石边坡地貌梯级崩塌演进的关键环节,据此提出了缓倾角岩石边坡地貌梯级崩塌演进模式,给出了危岩崩落崩塌链概念,指出三峡库区岩石边坡危岩演进不超过五个崩塌链。(3)对三峡库区万州太白岩泥岩、南川甄子岩碳质页岩和四面山红岩泥岩进行了长时间的现场风化观测试验,获得了岩石风化曲线,太白岩泥岩平均风化速度17.35mm/a,甄子岩碳质页岩平均风化速度约18mm/a,江津四面山红岩山下白垩纪泥岩风化速度11-25mm/a,建议在进行重庆境内岩石边坡危岩发育过程研究中危岩体基座泥岩的自然风化速度取值范围为17-20mm/a。(4)对三峡库区綦江羊叉河岸坡梯度崩塌问题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岸坡第一崩塌链临界岩腔形成过程、第一崩塌链发育过程、第一和第二崩塌链同时发育、第二和第三崩塌链同时发育等工况岸坡内大主应力和小主应力的变化特性。(5)依据现场观测资料,发现甄子岩基座碳质页岩压裂喷射作用,提出了压裂喷射模式,该作用加速了危岩岩腔的发育进程,是危岩持续座落解体的关键因素,分析并揭示了危岩座落解体特征。(6)基于能量原理和突变理论,确定了甄子岩W12#危岩破坏瞬间危岩体底部弹冲速度为5.92m/s,据此合理解释了危岩破坏前基座碳质页岩产生压裂喷射的客观机理。(7)构建了基于危岩发育的甄子岩边坡地貌演化模式,据此提出了岩石边坡地貌演化危岩分析法,该方法是经典地貌学用于解决工程问题的技术突破。

解盼盼[8](2019)在《黔西桂中晚二叠世煤中矿物质赋存分布与富集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综合利用煤岩学、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统计学等理论知识,对黔西月亮田煤矿和桂中宜山煤田晚二叠世煤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造成黔西桂中晚二叠世煤中矿物质富集分异的地质因素。黔西月亮田煤矿大部分煤为中低灰-特低硫-高挥发分烟煤。桂中宜山煤田的拉浪5号井的K3煤层为低灰-超高有机硫-半无烟煤,冲谷3号井K6煤层和冲谷1号井K7煤层煤均属于高灰-超高有机硫-低挥发分烟煤。黔西桂中晚二叠世煤中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特征显着不同,引起黔西桂中晚二叠世煤中矿物质富集的地质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沉积源区供给黔西月亮田煤矿西侧的康滇古陆是西南地区晚二叠世煤的主要物源供给区,对研究区的影响包括两方面:①峨眉山玄武岩风化析出含硅的溶液进入泥炭沼泽。②向含煤盆地输入大量的陆源碎屑物质,包括玄武岩碎屑和顶部的中酸性岩碎屑。石英在研究区含量较高,主要为自生成因,为康滇古陆峨眉山玄武岩的风化产物产生的含硅溶液沉淀形成。通过Al2O3/TiO2比值、Nb/Y-Zr/Ti02分布图、Ti02、Sc、V、Cr、Co、Ni等过渡元素含量、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和异常情况等地球化学特征判断除了峨眉山玄武岩之外,康滇古陆上部的中酸性岩也向月亮田煤矿含煤盆地提供了大量陆源碎屑物质。桂中宜山煤田的沉积源区为云开古陆。云开古陆主要由石炭二叠世的酸性岩组成,其对宜山煤田的A1203/TiO2比值、TiO2、Sc、V、Cr、Co、Ni等过渡元素含量、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和异常情况等地球化学特征也造成了影响。(2)不同性质的火山灰输入黔西月亮田煤矿成煤过程中主要受到两种性质(长英质和铁镁质)的火山活动影响,火山灰降落到含煤盆地形成不同性质的tonstein。通过①分析矿物组成,②观察蠕虫状高岭石、尖角状和各种不规则形状的高温β石英、绿泥石化的黑云母和串珠状锐钛矿等矿物形貌特征,③对比研究样品与世界黏土、峨眉山玄武岩、凝灰岩、重庆松藻矿区长英质和铁镁质tonstein中的TiO2、过渡元素、高场强元素和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判断夹矸YLT6U-3p和YLT12-3p为长英质tonstein,夹矸YLT6U-1 Op和YLT6L-4p为铁镁质tonstein。火山活动除了形成tonstein外,在个别煤分层和底板中发现高温石英、晶形较好的锆石、条带状磷灰石、蠕虫状高岭石、同时夹杂着磷铝铈矿等稀土元素矿物,表明成煤阶段也有小型火山喷发,喷发强度小,落入泥炭沼泽的火山灰数量较少,不足以形成tonstein,在煤分层和底板样品中留下火山活动的印迹。火山活动对宜山煤田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仅在个别样品中发现了高温β石英。(3)多期次、多性质的热液黔西月亮田煤矿成煤过程中遭受了多期次、不同性质的热液流体影响,例如,脉状石英由后生阶段含硅的低温热液流体沉淀形成。充填胞腔的鲕绿泥石有两种成因机制,单独充填的鲕绿泥石可能由富铁的热液流体沉淀形成。与石英、高岭石共同充填胞腔的鲕绿泥石形成过程比较复杂:早期成岩阶段,温度为165-200℃时,先形成的高岭石被富铁镁的热液流体蚀变,形成高岭石和鲕绿泥石。形成的高岭石和鲕绿泥石进一步进行脱硅作用形成石英和鲕绿泥石,未反应的高岭石依然有残留。此外,脉状方解石,充填裂隙的黄铁矿、稀土元素矿物(磷铝铈矿和水磷铈矿)和锐钛矿均为后生热液流体成因。热液流体除了对黔西月亮田煤矿煤的矿物学特征造成影响外,还导致了元素的再分配:位于夹矸下部的大部分煤层中Nb/Ta、Zr/Hf和U/Th 比值比上覆夹矸要高,可能为较活泼的Nb、Zr、U从上覆夹矸中淋滤出来,发生迁移,随后被下伏的煤层中的有机质吸附,随后发生沉积。此外,夹矸YLT6L-3c和YLT6L-4p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中稀土富集型,且其δGd为最大值,可能为酸性水(例如富含pCO2的水)在含煤盆地中循环导致。热液流体对宜山煤田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也造成了影响,例如脉状的长石;部分长石表面有腔洞,被高岭石或碳酸盐矿物充填;铵长石赋存于钾长石颗粒边缘并呈集合体形式;裂隙充填状的石英。以上矿物的赋存状态均为热液流体在不同阶段侵入煤层形成。除了上述特征外,热液流体造成了宜山煤田煤中U-Se-Mo-Re-V元素的富集。宜山煤田高含量的氟部分赋存在充填胞腔的萤石中,其形成机制可能为:煤层形成后,从周围石灰岩中淋滤出来的钙离子与富氟的低温(100-200℃)热液流体反应,热液流体进入含煤盆地,将盆地内环境从酸性变成接近中性,在中性环境下F-溶解度降低从而发生沉淀,生成萤石。高温热液流体引起了LL5-K3号煤矿煤的煤阶增高,Eu的强烈正异常以及U-Se-Mo-Re-V的有机和无机混合赋存状态。高温热液流体也造成了宜山煤中铵长石的形成,迄今为止,这是国内外学者首次在煤中发现铵长石。宜山煤中铵长石的形成时间扩度大(从早期成岩阶段到煤化作用后期和无烟煤阶段),形成机制为在高温热液流体作用下,煤中有机质中释放出NH4+,与先形成的钾长石/钠长石反应生成。氮同位素数据进一步表明,含氮的热液流体造成了煤中铵长石的形成。(4)海水的侵入海水主要对黔西月亮田煤矿的6L和12号煤层造成了影响。6L和12号煤层中硫含量较高,黄铁矿含量高且赋存状态多样,主要呈莓球状、自形的立方体和八面体形状、细胞充填状、结核状和团块状,证明了同生作用阶段或早期成岩阶段,海水侵入含煤盆地。宜山煤田的成煤环境为局限碳酸盐台地,海水对研究区煤层产生了影响。海水侵入造成了宜山煤中氟的富集和黄铁矿的广泛分布。

姜文亮[9](2018)在《冷龙岭断裂带全新世破裂模式、大震复发特征研究及其区域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北缘发育有一系列走滑逆冲断裂带,冷龙岭断裂带恰位于其东部最前缘部位,是青藏高原东北缘一条非常重要的左旋走滑构造带,同时冷龙岭断裂带也是祁连—海原构造带的重要组成段落之一,其构造变形与地震活动也直接揭示了祁连—海原构造带对整个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的调整与传递作用。然而同周围一系列具有强震构造背景的活动断裂带相比,目前对冷龙岭断裂地震地质研究程度仍有待加强。有关冷龙岭断裂带晚更新世以来滑动速率的研究结果分布在很大的研究范围内,关于冷龙岭断裂带全新世活动习性与大震复发特征的研究也有待深入。有学者认为冷龙岭断裂带与金强河断裂、毛毛山断裂带与老虎山断裂共同构成“天祝地震空区”。发生在2016年与1986年的两次门源地震,造成该区地震地质研究形势更加严峻。对冷龙岭断裂带全新世破裂模式、大震复发特征进行研究,并明确其区域深部结构特征、地壳变形模式,综合构建冷龙岭断裂带及区域地震构造模型非常有必要,相关研究结果也将提升对冷龙岭断裂带及该区域地震活动性的认识,为冷龙岭及门源地区地震灾害防御提供重要依据。相关成果还可以促进对祁连—海原构造带整体地壳变形继承关系的认识,增强对该区第四纪地震构造环境与构造动力学特征的理解,更全面认识冷龙岭断裂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地位与意义。围绕以上科学问题,本论文主要联合卫星遥感与地基LiDAR技术,发展基于构造地貌高精度测量的活动断层定量研究方法。首先,为指导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应用于活动断层及构造地貌定量研究,本论文将建立不同类型活动断层及相关构造地貌遥感影像识别标志,从解译标志精细结构与几何特征角度,深入解析断层与微地貌构造变形特征,建立不同类型活动断层、构造微地貌要素与影像解译标志之间的判别关系模式。其次,本论文将重点针对冷龙岭断裂带将构建典型断层断错地貌精细结构模型,匹配震前地貌标志并恢复断层破裂过程;估算断错地貌位移,采用位移概率密度法研究地震位移分布关系及断层破裂模式,厘定不同分段单次地震事件位移;结合断层全新世滑动速率的测定,明确其全新世大震复发特征。最后综合区域活动构造、地球物理与大地测量等资料,分析冷龙岭断裂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的调节机制与构造意义,探讨该区构造动力学特征。通过开展相关研究本,论文主要取得成果如下:(1)本文以构造地质学与构造地貌学理论知识为指导,基于不同精度的多源遥感影像,系统总结了遥感技术在活动断层与构造地貌调查方面的应用及发展现状,特别是与传统遥感地质调查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结合不同类型断层形成的力学机制,分别讨论拉张、挤压与剪切三种构造模式下复杂多样的构造微地貌模型及其表现形式,通过对重要活动断裂上典型地貌特征遥感影像的分析,给出不同类型活动断层与构造地貌遥感判别标志及分析方法。对断层断错地貌、活动断层派生构造地貌、活动断层间接解译标志、非活动断层等多种要素遥感影像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给出活动断层、构造微地貌与遥感解译标志三者间的关系模式。同时强调利用遥感资料研究活动断层时,需考虑不同类型断层形成构造地貌要素的多样性、相似性与叠加性,应根据遥感解译标志结合构造地貌模型及其形成的断层力学环境进行综合判定。(2)野外调查与遥感解译均发现,沿冷龙岭断裂带广泛分布一系列米级至数十米级规模的左旋断错冲沟、阶地、洪积扇、冰碛垄等。采用地基LiDAR对冷龙岭断裂带典型断错地貌开展高精度测量,对东部讨拉沟、柴隆沟与牛头沟三处断错冲沟、阶地与洪积台地进行了重点研究。通过对柴隆沟四期次断错阶地精细结构的识别与分析,明确了断层活动、地层沉积与地貌剥蚀之间关系,恢复出断层破裂历史过程,并识别出四次古地震事件,通过对讨拉沟、柴隆沟多处错断地貌与地震位移的测量分析,初步认为冷龙岭断裂带符合准周期破裂模式。结合牛头沟断错阶地样品年代测试,得到冷龙岭断裂带东段全新世滑动速率约为6.6±0.3 mm/yr。(3)对如何基于高精度地形资料与高分辨率影像资料提取断错地貌标志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如何基于断错地貌标志恢复重构断层破裂过程,以及断错地貌影响因素等。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基于遥感影像及地基LiDAR资料提取出沿冷龙岭断裂带百余公里范围内三百余处左旋断错地貌标志,包括断错冲沟、阶地、洪积扇、冰碛垄等,并估算出每处断错地貌全新世以来的累计位移。随后基于累计位移概率密度函数法,对冷龙岭断裂带东西段累计位移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断裂东段位移密度峰值符合指数函数关系,据此识别出东段全新世期间发生约7次古地震事件,单次地震位错规模约8m。断裂西段累计位移分布自西向东逐渐增加,单次地震位移最西端约23m,东端约57m。冷龙岭断裂带东、西两段地震位移分布特征皆反映断裂带符合准周期特征破裂模式,且指示沿冷龙岭断裂带力学性质的变化,即东段为典型的左旋走滑运动,而西段左旋走滑运动强度要低于东部。根据断裂破裂参数之间经验统计公式,估算得到冷龙岭断裂带全新世期间发生的大震震级约在8.0级。通过对大震复发间隔进行重新估算,得到1218±132 yr的结果。冷龙岭断裂带与东部的金强河、毛毛山、老虎山及海原断裂同属千年复发间隔级别的活动断裂带。(4)针对2016年发生的门源北部Ms6.4级地震,利用Sentinel-1A升、降轨两组雷达数据通过干涉处理得到该地震同震形变场,结合余震精定位对发震断层破裂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门源地震发震断层为冷龙岭断裂带北侧的次级断层而非南侧的主断层,地震导致次级断层两侧地层发生向上背斜式变形。基于InSAR形变场与最优位移分布模式的反演结果,也揭示2016年门源地震的同震位移主要分布在811km深度范围内,其中最大滑动位移0.45m分布在9.5km深度,累计地震矩达到9.9×1017N×m,矩震级约Mw5.9。综合分析冷龙岭断裂带几何结构、地震分布以及断层力学性质可知,造成2016年与1986年两次地震性质不同且与冷龙岭主断裂性质也差异很大的原因在于冷龙岭主断层与分支断层的构造组合样式。两次门源地震分别发生在北侧次级断层的两个端点部位,其中次级断层东部终端向主断裂弯曲交汇平面上形成左行右阶构造样式,次级断层西部终端向主断裂弯曲交汇平面上形成左行左阶构造样式。在断裂带左行走滑环境下,在断裂的弯曲部位形成剪切挤压变形和剪切拉张变形,因此导致两次门源地震断层破裂性质分别表现出挤压和拉张特征,两次强震活动共同反映出冷龙岭活动断裂带整体以左行走滑运动为主。(5)本文使用地球物理场与大地测量资料,对冷龙岭断裂带及其周边区域精细地壳结构与构造变形模式进行研究,综合构建该区活动断层结构模型,以揭示该区大震构造背景。基于重力资料的研究结果表明冷龙岭断裂带所在构造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一条非常重要的大型地质与地球物理场边界,重力异常场源深度延伸至下地壳及更深部位,异常分布与地质体及构造带分布密切相关,且具有显着分区特征。戈壁—阿拉善块体与东部鄂尔多斯块体表现为大范围重力高异常,反映莫霍面埋藏较浅、岩石圈密度较高,为相对完整致密的刚性块体。青藏高原东北缘具有大范围重力低异常特征,且局部重力高、低异常呈相间平行排列,反映莫霍面较深、岩石圈密度较低,揭示了该区域在青藏高原北东向挤压应力下,地壳发生强烈缩短、增厚与褶曲变形,造成东北缘地壳非常破碎。通过GPS速度场结果可以发现,在北部受到戈壁—阿拉善块体及东部受到鄂尔多斯块体的共同阻挡作用下,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场发生顺时针旋转变化,这种现象同时反映戈壁—阿拉善刚性块体、华北克拉通刚性块体以及冷龙岭断裂带所处的青藏高原东北缘三个块体,在分别受到北侧欧亚大陆板块、东侧太平洋板块和西南侧印度—青藏板块三个相向方向的作用力在该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碰撞之后,对该区共同挤压作用造成构造变形的复杂性及多样性。最后,本文构建了冷龙岭断裂带及周边区域地震构造及断层三维结构模型。

杨晓光[10](2018)在《寒武纪早期宽川铺生物群中微生物化石与相关显微结构》文中研究表明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与宏观和微观的环境都有密切联系。微生物及其相关的化石记录的研究,不仅能全面揭示史前生物和生态面貌,也能对生命与环境的协同演化提供新的信息。在寒武纪早期这一关键的地质历史阶段,我国的磷酸盐化微体化石库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但是绝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微体动植物方面。对微生物,尤其是细菌及其相关化石研究还十分有限。已知的研究对象也主要集中在蓝细菌类化石上,研究内容主要是形态描述和系统分类,缺乏对微生物与地质过程以及化石埋藏保存之间关系的讨论。本研究的基础建立在寒武纪早期陕南宽川铺生物群中近年发现的大量微生物化石新种类和显微结构新现象。这些材料一方面提供空前丰富而细致的形态学信息;另一方面呈现了微生物化石与相关显微结构,乃至其他微体动物化石之间明显而复杂的互动关系,使之可以结合传统形态学观察,化石埋藏保存机制,微生物的行为和生活环境,化石的超微结构和化学成分等多个方面,从新的角度认识理解这一重要时期的磷酸盐化微生物相关化石。论文涉及的具体内容包括:1)钻孔微生物与异质体拖曳迹(ambient inclusion trails,简称AITs)。从形态学和埋藏学角度综合分析了微体化石上共存的钻孔蓝细菌,钻孔真菌和AITs三种微型管状结构。报道并讨论了首次发现的有机碳质AITs末端推进颗粒。通过分析AITs在原牙形类化石上特殊的环绕分布模式,探讨了其与原牙形类原始成分的关系;2)非矿化动物体的微生物假形。发现并描述了能够完全或部分复刻动物体外形轮廓的微生物假形化石,分析了不同种类微生物假形的生成过程,并与现代埋藏学实验中的微生物假形进行对比;3)对已经发现报道过的蓝细菌类化石补充一些新的信息。例如寒武松藻的完整藻丝末端和细胞结构以及葛万藻多样的保存模式。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有:1)分析了钻孔蓝细菌,钻孔真菌和AITs在形态特征,生成阶段,保存模式上的本质不同,建立三者鉴别的完整的理论模型,澄清了长久以来存在的模糊性;新型碳质末端推进颗粒不仅丰富了AITs成因和形态的多样化解释,还得以通过碳质物拉曼光谱温度计推测出化石群经历了极低变质作用,为AITs的形成条件求得一个热演化温度上限(232261°C);通过解析AITs螺旋环绕模式形成的条件和过程,推测了寒武纪早期的原牙形类原始成分应该以坚硬的有机质为主;2)宽川铺生物群中,能够识别出4种复刻动物体外轮廓的完全假形和1种仅针对古球蛋类表面瘤点的不完全微生物假形。完全假形有微生物体填铸交代和微生物膜稳化定型两种作用模式。讨论了微生物假形对软躯体保存的影响和潜力,提供了一种新型磷酸盐化非矿化组织保存的可能性;3)寒武松藻菌丝的尖削末端和扁平串列的细胞结构强化了其蓝细菌的属性,并且可能与束枝藻属的类群更为接近。螺纹管属化石的大小变化范围可以相当宽泛。葛万藻菌丝在不同的条件下,依据其胶鞘钙化程度和埋藏过程的差异,可以形成多种迥异的化石形态。这些都说明在蓝细菌类化石研究中,一方面有赖于新的细节特征的发现,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埋藏保存因素对化石的影响。

二、四川松藻鼓包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初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松藻鼓包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鲜水河断裂带变形机制和地震滑动过程中的物理化学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1.5 论文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概况
    2.3 鲜水河断裂带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
    2.4 鲜水河断裂带的历史地震
3 鲜水河断裂带北段变形特征与滑移机制
    3.1 前言
    3.2 炉霍断裂的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
    3.3 碳酸盐岩中地震断裂带内部结构与主滑移带
    3.4 讨论
    3.5 小结
4 鲜水河断裂带南段变形特征
    4.1 前言
    4.2 断裂带组合与物质组成
    4.3 断层岩特征
    4.4 讨论
    4.5 小结
5 鲜水河断裂带晚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与地震活动
    5.1 折多山脉的隆升时代
    5.2 鲜水河断裂带晚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
    5.3 鲜水河断裂带构造演化过程中的动力学背景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样品实验分析数据
个人简历

(2)内外动力耦合下雅鲁藏布江贡嘎-加查河段的成灾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自然地理与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
    2.2 地层岩性
        2.2.1 地层区划
        2.2.2 地层发育状况
    2.3 地质构造
        2.3.1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2.3.2 沃卡-邛多江断裂带
    2.4 水文地质
    2.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5.1 新构造运动
        2.5.2 地震
第3章 内外动力耦合下的地质环境特征
    3.1 内外动力耦合过程概述
    3.2 内外动力耦合下的地形地貌
        3.2.1 差异性构造隆升分析
        3.2.2 地形地貌
    3.3 内外动力耦合下的河谷地应力特征
    3.4 内外动力耦合下的岩体破碎特征
    3.5 内外动力耦合下的降雨与冻融特征
    3.6 内外动力耦合下的冰川发育特征
        3.6.1 冰川基本发育特征
        3.6.2 冰川坡向分布特征
        3.6.3 冰川坡度分布特征
        3.6.4 冰川高程分布特征
    3.7 小结
第4章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4.1 主要地质灾害类型
    4.2 崩塌灾害发育特征
        4.2.1 崩塌灾害基本发育特征
        4.2.2 崩塌灾害分布特征
        4.2.3 崩塌灾害滑源区发育特征
        4.2.4 崩塌灾害变形失稳模式
    4.3 滑坡灾害发育特征
        4.3.1 滑坡灾害基本发育特征
        4.3.2 滑坡灾害分布特征
        4.3.3 滑坡灾害滑源区发育特征
        4.3.4 滑坡灾害堆积体发育特征
        4.3.5 滑坡灾害变形失稳模式
    4.4 泥石流发育特征
        4.4.1 泥石流灾害基本发育特征
        4.4.2 泥石流灾害分布特征
        4.4.3 泥石流沟口堆积体发育特征
        4.4.4 泥石流物源
    4.5 石冰川发育特征
        4.5.1 石冰川基本发育特征
        4.5.2 石冰川分布特征
        4.5.3 石冰川运动特征
    4.6 小结
第5章 地质灾害的成灾机制分析
    5.1 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
        5.1.1 地质构造作用
        5.1.2 高地应力背景下强烈下切-卸荷作用
        5.1.3 现代冰川作用
        5.1.4 冻融-大温差作用
        5.1.5 降雨作用
    5.2 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
        5.2.1 崩塌灾害形成机制
        5.2.2 滑坡灾害形成机制
        5.2.3 泥石流灾害形成机制
        5.2.4 石冰川灾害形成机制
    5.3 小结
第6章 沙暴灾害发育特征及成灾机制
    6.1 风积沙基本发育特征
    6.2 风积沙分布特征
        6.2.1 风积沙面积分布特征
        6.2.2 风积沙相对高差分布特征
        6.2.3 风积沙坡度分布特征
        6.2.4 风积沙坡向分布特征
        6.2.5 风积沙空间变化特征
    6.3 沙暴灾害形成机制
    6.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宁夏六盘山地区地质遗迹特征、成因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际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六盘山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
    2.2 地层
    2.3 区域构造演化
第三章 六盘山地区主要地质遗迹特征及成因研究
    3.1 地质遗迹分类
    3.2 地质遗迹特征
        3.2.1 地层剖面
        3.2.2 构造剖面
        3.2.3 重要化石产地
        3.2.4 岩土体地貌
        3.2.5 水体地貌
        3.2.6 构造地貌
        3.2.7 地震遗迹
        3.2.8 地质灾害遗迹
    3.3 影响地质遗迹成因主要因素
        3.3.1 沉积环境及地层、岩性
        3.3.2 地质构造背景
        3.3.3 水文
        3.3.4 地震及重力作用
    3.4 主要地质遗迹成因
        3.4.1 地层剖面
        3.4.2 构造剖面
        3.4.3 重要化石产地
        3.4.4 岩土体地貌
        3.4.5 水体及构造地貌
        3.4.6 地震遗迹
        3.4.7 地质灾害遗迹
第四章 六盘山地区地质遗迹资源价值评价
    4.1 定性评价
        4.1.1 科研与科普价值
        4.1.2 美学价值
        4.1.3 可持续开发利用价值
    4.2 定量评价
        4.2.1 评价方法与评价模型
        4.2.2 评价结果
第五章 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利用
    5.1 当前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5.1.1 法律法规不健全、落实不到位
        5.1.2 地质遗迹调查、研究与规划工作相对落后
        5.1.3 地质遗迹现有保护模式不够完善
    5.2 保护利用的建议
        5.2.1 加强地质遗迹专项立法,确保法规的落实
        5.2.2 全面开展地质遗迹调查工作,对其进行合理规划
        5.2.3 对地质遗迹进行定位,进一步完善保护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5)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机理与相似模拟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现状
        1.2.2 采动顺层岩质斜坡相似模型模拟试验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不同开采程序影响下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特征
    2.1 基于底摩擦模拟试验的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响应
        2.1.1 底摩擦模型铺设
        2.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2 基于离散元模拟的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响应
        2.2.1 数值模型建立
        2.2.2 模拟结果及分析
    2.3 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概述
    3.1 地质条件
        3.1.1 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3.1.2 地层岩性
        3.1.3 地质构造
    3.2 开采技术条件
    3.3 岩石物理力学参数测定
    3.4 地表移动观测
        3.4.1 观测目的
        3.4.2 观测站布置
        3.4.3 观测结果
    3.5 数值模型检验
        3.5.1 数值模型建立
        3.5.2 模型检验
    3.6 本章小结
4 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的相似模拟试验
    4.1 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滑面相似模拟试验方法
    4.2 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滑面相似模拟试验装置
        4.2.1 装置结构及功能
        4.2.2 相似原理
        4.2.3 装置优越性
        4.2.4 试验基本步骤
    4.3 研究区相似模拟试验
        4.3.1 相似模型搭建
        4.3.2 变滑面下调量计算
    4.4 研究区相似模拟试验结果及分析
        4.4.1 变形破坏现象
        4.4.2 下沉移动分析
        4.4.3 应力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的形成机理
    5.1 变形破坏的形成及模式
        5.1.1 变形破坏形成
        5.1.2 变形破坏模式
    5.2 变形破坏形成机理及概化模型
    5.3 本章小结
6 采动顺层岩质斜坡断裂破坏预测及稳定性分析
    6.1 采动顺层岩质斜坡断裂破坏预测
        6.1.1 几何构型
        6.1.2 断裂破坏预测模型建立
        6.1.3 坡体应力分析
        6.1.4 坡体弯矩分析
    6.2 采动顺层岩质斜坡稳定性分析
        6.2.1 潜在滑面削弱现象
        6.2.2 断裂坡体稳定性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现场应用及验证
    7.1 滑坡区概况
        7.1.1 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
        7.1.2 不良地质现象
        7.1.3 滑坡基本特征
    7.2 断裂破坏预测
        7.2.1 原型斜坡断裂破坏预测
        7.2.2 相似模型断裂破坏预测
    7.3 稳定性分析
        7.3.1 原型斜坡稳定性分析
        7.3.2 相似模型稳定性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B.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C.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太行山中南部及其邻区寒武系微生物碳酸盐岩主导的生物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微生物碳酸盐岩研究现状
        1.2.1 微生物碳酸盐岩的概念及分类
        1.2.2 不同类型微生物岩的基本特征
        1.2.3 微生物及微生物席沉积学
        1.2.4 生物矿化作用和有机矿化作用
    1.3 寒武纪微生物碳酸盐岩研究进展
        1.3.1 寒武纪地质背景与微生物岩的繁盛
        1.3.2 华北地台寒武纪微生物岩及生物丘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主要工作量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1.4.3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进展及创新点
第2章 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研究剖面及构造演化
        2.1.2 研究区多重地层划分
    2.2 华北地台寒武纪沉积微相类型及其组合
        2.2.1 颗粒滩沉积
        2.2.2 环潮坪沉积
        2.2.3 澙湖沉积
        2.2.4 潮下带及风暴沉积
        2.2.5 陆棚相钙质泥页岩
    2.3 华北地台寒武纪碳酸盐台地的沉积样式
        2.3.1 华北地台寒武纪沉积特征及演化
        2.3.2 台地淹没事件及强迫型海退事件
第3章 层序地层与生物丘的产出特征
    3.1 层序及其界面的识别
    3.2 河北唐县马沟剖面和顺平葛庄子剖面
        3.2.1 剖面位置及概况
        3.2.2 层序地层划分及生物丘产出特征
    3.3 河北井陉良都店剖面和上坪剖面
        3.3.1 剖面位置及概况
        3.3.2 层序地层划分及生物丘产出特征
    3.4 山西左权背上剖面和桐峪剖面
        3.4.1 剖面位置及概况
        3.4.2 层序地层划分及生物丘产出特征
    3.5 山西乡宁丁石剖面和古县北平剖面
        3.5.1 剖面位置及概况
        3.5.2 层序地层划分及生物丘产出特征
    3.6 层序地层框架下生物丘的沉积样式及成因
第4章 华北地台寒武系生物丘类型及特征
    4.1 凝块石生物丘
        4.1.1 凝块石生物丘的宏观特征
        4.1.2 凝块石生物丘的微观特征
    4.2 均一石生物丘
        4.2.1 均一石生物丘的宏观特征
        4.2.2 均一石生物丘的微观特征
    4.3 叠层石生物丘
        4.3.1 叠层石生物丘的宏观特征
        4.3.2 叠层石生物丘的微观特征
    4.4 迷宫状生物丘
        4.4.1 迷宫状生物丘的宏观特征
        4.4.2 迷宫状生物丘的微观特征
    4.5 微生物丘沉积序列与多样性构成
        4.5.1 微生物丘复合体及沉积序列
        4.5.2 微生物丘的多样性及环境属性
第5章 微生物丘中的钙化微生物构成
    5.1 钙化蓝细菌的形态学分类
    5.2 葛万菌及其组合
        5.2.1 形态特征及分布
        5.2.2 葛万菌与灰泥的来源
    5.3 附枝菌及其组合
        5.3.1 形态特征及分布
        5.3.2 附枝菌的生物亲和性
    5.4 肾形菌及其它钙化微生物
        5.4.1 肾形菌
        5.4.2 其它钙化微生物
    5.5 钙化微生物席及其残余物
        5.5.1 “石松藻状”钙化蓝细菌群落
        5.5.2 可能的成因
第6章 微生物岩成因及钙化作用机制探讨
    6.1 蓝细菌主导的微生物席的钙化作用
        6.1.1 蓝细菌钙化鞘的成因机理
        6.1.2 EPS、微生物席与钙碳酸盐沉淀
        6.1.3 硫细菌等非光合作用细菌的作用
        6.1.4 微生物席的障积及捕获作用
    6.2 叠层石的成因及矿化机制
        6.2.1 叠层石的纹层状构造
        6.2.2 研究区较为粗糙的叠层石纹层
    6.3 凝块石和均一石成因及钙化机制
        6.3.1 凝块石与凝块构造
        6.3.2 均一石与泥晶成因
    6.4 钙化作用的地史演化
第7章 结论及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岩石边坡地貌演化危岩分析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思路
第二章 危岩梯度崩塌演化地貌学解译
    2.1 经典地貌演化理论介绍
    2.2 綦江羊叉河岸坡地貌梯级崩塌形迹
    2.3 万州太白岩梯级崩塌地貌形迹
    2.4 万州青草背后山梯级崩塌地貌形迹
    2.5 缓倾角岩石边坡地貌梯级崩塌演进模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泥岩风化速度观测研究
    3.1 岩石边坡泥岩风化问题
    3.2 重庆地区岩石边坡泥岩风化过程现场观测
    3.3 重庆地区典型泥岩自然风化速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羊叉河岸坡危岩梯度崩塌数值模拟
    4.1 数值模拟有限元理论介绍
    4.2 羊叉河岸坡地质模型
    4.3 羊叉河岸坡危岩梯度崩塌有限元数值模型
    4.4 羊叉河岸坡危岩梯度崩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甄子岩边坡地貌演化危岩分析法
    5.1 甄子岩地质地貌条件
    5.2 甄子岩变形监测
    5.3 危岩基座岩土体压裂喷射
    5.4 甄子岩危岩破坏弹冲速度
    5.5 危岩下座解体
    5.6 基于危岩发育的甄子岩边坡地貌演化模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取得的成果
参考文献

(8)黔西桂中晚二叠世煤中矿物质赋存分布与富集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煤中矿物质研究现状
        1.2.1 煤中元素研究现状
        1.2.2 煤中矿物研究现状
        1.2.3 铵长石研究现状
    1.3 研究区概况
        1.3.1 黔西晚二叠世煤研究概况
        1.3.2 桂中晚二叠世煤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煤岩学研究方法
        1.5.2 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方法
        1.5.3 矿物学研究方法
        1.5.4 氮同位素研究方法
    1.6 主要工作量
    1.7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演化
    2.2 研究区地层及沉积环境
    2.3 研究区构造特征
    2.4 研究区含煤地层
    2.5 研究层位
    2.6 本章小结
3 黔西桂中晚二叠世煤的煤质及煤岩特征
    3.1 煤质特征
        3.1.1 灰分产率
        3.1.2 挥发分产率与镜质组反射率
        3.1.3 全硫及形态硫
    3.2 煤岩特征
        3.2.1 镜质组
        3.2.2 惰质组
        3.2.3 壳质组
    3.3 本章小结
4 月亮田煤矿晚二叠世煤及tonstein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4.1 月亮田煤矿晚二叠世煤的矿物学特征
        4.1.1 矿物含量剖面变化
        4.1.2 矿物赋存状态
    4.2 月亮田煤矿晚二叠世煤的地球化学特征
        4.2.1 常量元素特征
        4.2.2 常量元素与矿物组成关系
        4.2.3 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4.2.4 微量元素分布规律和赋存状态
        4.2.5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3 本章小结
5 宜山煤田晚二叠世煤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5.1 宜山煤田晚二叠世煤的矿物学特征
        5.1.1 矿物含量剖面变化
        5.1.2 矿物赋存状态
        5.1.3 矿物成因
    5.2 宜山煤田晚二叠世煤的地球化学特征
        5.2.1 常量元素特征
        5.2.2 常量元素与矿物组成关系
        5.2.3 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5.2.4 微量元素分布规律和赋存状态
        5.2.5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2.6 氮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5.3 本章小结
6 黔西桂中晚二叠世煤中矿物质富集分异机理
    6.1 黔西月亮田煤矿晚二叠世煤中矿物质富集分异机理
        6.1.1 沉积源区的影响
        6.1.2 不同性质的火山灰的输入
        6.1.3 多期次的热液
        6.1.4 海水的侵入
    6.2 桂中宜山煤田晚二叠世煤中矿物质富集分异机理
        6.2.1 沉积源区的影响
        6.2.2 不同性质的热液
        6.2.3 海水影响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表

(9)冷龙岭断裂带全新世破裂模式、大震复发特征研究及其区域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2.1 活动断层遥感调查技术发展现状
        1.2.2 冷龙岭断裂带调查研究进展概述
        1.2.3 基于地貌学方法的大震复发特征研究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4.1 研究内容
        1.4.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介绍
        2.1.1 地基LiDAR数据采集
        2.1.2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
        2.1.3 数字高程模型
        2.1.4 雷达卫星数据
        2.1.5 地球物理资料
    2.2 地基LiDAR点云数据处理
        2.2.1 数据概算
        2.2.2 数据滤波
        2.2.3 数据配准
        2.2.4 地形建模
    2.3 研究方法
        2.3.1 地震位移分布模型
        2.3.2 断层活动迹线识别
        2.3.3 断错地貌定量测量与分析
        2.3.4 累计位移概率密度计算
    2.4 小结
第三章 冷龙岭断裂带典型断错地貌特征定量分析
    3.1 断层力学环境与构造地貌模型
        3.1.1 走滑断层与构造地貌模型
        3.1.2 正断层与构造地貌模型
        3.1.3 逆断层与构造地貌模型
        3.1.4 活动断层及构造地貌遥感特征解析
        3.1.5 综合构造地貌类型分析
    3.2 断裂带构造样式及结构特征研究
    3.3 典型地段错断地貌定量研究
        3.3.1 讨拉沟错断地貌分析
        3.3.2 柴隆沟错断地貌分析
        3.3.3 牛头沟错断地貌分析
    3.4 强震活动特征初步讨论
        3.4.1 地震位移分布特征解析
        3.4.2 断层滑动速率估算
        3.4.3 大震复发间隔初步估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冷龙岭断裂带地震位移分布及破裂模式研究
    4.1 跨断层断错地貌标志体识别
        4.1.1 全新世地震地表迹线识别
        4.1.2 断层断错地貌影响因素分析
        4.1.3 断错地貌标志分析
    4.2 累计位移测量
        4.2.1 震前地貌形态匹配重构
        4.2.2 累计位移不确定性分析
        4.2.3 单次事件位移与多次事件累计位移测量
    4.3 地震位移分布模式研究
        4.3.1 累计位移概率密度及峰值位移
        4.3.2 古地震事件分析识别
    4.4 断裂带地震破裂模式及大震复发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门源地震发震构造破裂机制研究
    5.1 门源地震同震变形分布
    5.2 门源地震断层破裂参数反演
    5.3 发震构造力学特征解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冷龙岭断裂带区域深部结构与动力学特征
    6.1 冷龙岭断裂带及周边重力场及地壳结构特征
        6.1.1 区域重力场特征及构造意义
        6.1.2 不同深度断裂带精细结构及几何关系
    6.2 冷龙岭断裂带及周边构造变形模式分析
    6.3 冷龙岭断裂带与东侧断裂几何学和运动学关联性分析
    6.4 冷龙岭断裂带及周边综合地震构造模型
    6.5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7.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7.2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Abouttheauthor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期间负责及参与的课题

(10)寒武纪早期宽川铺生物群中微生物化石与相关显微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微生物及其早期化石记录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微生物早期演化与食物链变迁
        1.2.2 微生物沉积构造(MISS)
        1.2.3 微生物与元素地球化学循环
        1.2.4 微生物与地球早期环境变化
        1.2.5 微生物和化石特异埋藏
    1.3 我国前寒武纪—寒武纪之交的微生物化石研究现状
    1.4 选题依据和创新点
        1.4.1 我国磷酸盐化微生物化石研究的问题
        1.4.2 宽川铺生物群中的新信息与创新性探索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宽川铺生物群及其中的微生物相关化石
        1.5.2 宁强石钟沟剖面的地质和化石产出概况
        1.5.3 西乡张家沟剖面的地质和化石产出概况
        1.5.4 野外工作及化石的提取,处理和分析方法
        1.5.5 研究工作量
第二章 钻孔微生物与异质体拖曳迹
    2.1 钻孔微生物简介
    2.2 异质体拖曳迹(AITs)研究综述
        2.2.1 相关概念与地质记录
        2.2.2 古太古代至埃迪卡拉纪以前的AITs
        2.2.3 新元古代末期至古/中生代的AITs
        2.2.4 当前AITs研究存在问题
    2.3 宽川铺生物群中的钻孔微生物化石和异质体拖曳迹
        2.3.1 钻孔蓝细菌
        2.3.2 钻孔真菌
        2.3.3 异质体拖曳迹
    2.4 讨论
        2.4.1 钻孔微生物的属性
        2.4.2 微型钻孔结构的对比区分与发生机制
        2.4.3 AITs新型的碳质推进颗粒及其意义
        2.4.4 AITs与特定化石原始成分的关系
第三章 非矿化动物体的微生物假形化石
    3.1 微生物作用与软躯体化石保存
        3.1.1 经典软躯体化石库中的微生物作用
        3.1.2 微生物作用与软躯体的磷酸盐化
        3.1.3 微生物假形与磷酸盐化特异埋藏胚胎化石
    3.2 宽川铺生物群中的非矿化动物体微生物假形
        3.2.1 较大的球状微生物及其假形(Type-A)
        3.2.2 较小的球状微生物及其假形(Type-B)
        3.2.3 椭球状微生物及其假形(Type-C)
        3.2.4 丝状微生物及其假形(Type-D)
        3.2.5 丝状微生物及其不完全假形(Type-E)
    3.3 讨论
        3.3.1 几种完全假形的形成与意义
        3.3.2 不完全假形的形成与意义
第四章 其他蓝细菌化石
    4.1 寒武松藻的细胞结构与尖端形态
        4.1.1 寒武松藻化石的一般特征
        4.1.2 宽川铺生物群中寒武松藻化石
    4.2 螺纹管属化石的补充材料
        4.2.1 螺纹管属化石的一般特征
        4.2.2 宽川铺生物群中螺纹管属化石
    4.3 葛万藻化石及其保存方式
        4.3.1 葛万藻化石的一般特征
        4.3.2 宽川铺生物群中葛万藻化石
        4.3.3 葛万藻化石的保存差异
结论
    1 关于寒武纪最早期微生物化石与显微结构的新认识
    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 发表学术论文
    2 参与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
    1 基本情况
    2 教育背景

四、四川松藻鼓包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初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鲜水河断裂带变形机制和地震滑动过程中的物理化学行为[D]. 唐渊.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2]内外动力耦合下雅鲁藏布江贡嘎-加查河段的成灾机制研究[D]. 刘勇.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3]综合创新能力导向的野外实习“金课”建设研究——以龙门山-龙泉山地质地貌野外实习为例[J]. 冯丽霞,王石英,李杨,陆恒,张平,白忠,罗怀良. 高师理科学刊, 2020(08)
  • [4]宁夏六盘山地区地质遗迹特征、成因及评价研究[D]. 赵亚. 长安大学, 2019(07)
  • [5]采动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机理与相似模拟试验研究[D]. 代张音. 重庆大学, 2019(01)
  • [6]太行山中南部及其邻区寒武系微生物碳酸盐岩主导的生物丘研究[D]. 王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岩石边坡地貌演化危岩分析法研究[D]. 王圣娟.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8]黔西桂中晚二叠世煤中矿物质赋存分布与富集机理[D]. 解盼盼.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0)
  • [9]冷龙岭断裂带全新世破裂模式、大震复发特征研究及其区域构造意义[D]. 姜文亮.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8(01)
  • [10]寒武纪早期宽川铺生物群中微生物化石与相关显微结构[D]. 杨晓光. 西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四川松藻散货结构特征及形成机制初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