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表象的内化、表征的表现与道德教育

道德表象的内化、表征的表现与道德教育

一、道德的表象内化、表征外显与道德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峰[1](2014)在《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能否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对学生德育发展的重视。新时期的高职院校德育模式多元并存、百花齐放,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暴露出各种弊端。基于此种情况,本人以长沙三所具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为个案,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全面调查新时期高职院校课程型、实践型、环境型、组织型、管理型、咨询辅导型、传媒型和服务型八种德育模式的现状,经分析后发现这八种德育模式各自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本人对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翔实地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对策来完善德育模式。

李欢[2](2013)在《我国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康德(Immanuel Kant)说过:“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又新、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1]道德作为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其所发挥的规范调节作用不容忽视。从社会方面看,道德是维持社会生活秩序,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的重要手段;从个人方面看,道德是个体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精神力量,是个体在社会中得以生存的重要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道德,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道德状况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尤其是受教育程度较高、认识能力较强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道德状况如何,会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新时期我国大学生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他们独立意识增强、思想更加活跃;他们勇于挑战自我、更加不畏竞争;他们有责任有担当、更具主人翁精神,这些不仅是大学生自身的进步,更是社会道德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大学生群体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道德失范现象,部分大学生的道德状况令人堪忧。作为社会上的精英群体,作为国家着力培养的高素质人才,社会各界都对大学生寄予了厚望,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因此,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状况,尤其是部分大学生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阐明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其次,分析国内外在大学生道德失范方面的研究概况并总结其权威性的观点与不足;再次,列举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最后,阐述本文的创新之处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足。第二部分,道德规范概述。从阐明道德与道德规范的含义入手,系统论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各自的道德规范体系,进而分析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第三部分,我国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的现实分析。目前,我国部分大学生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虽非主流,但却真实的存在着。本部分以调查为基础,首先从整体上阐述我国大学生的道德状况,然后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学习道德以及网络道德四个方面分析部分大学生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第四部分,我国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的成因。部分大学生之所以存在着道德失范现象,既是外部环境所致,也是自身内部因素使然。本部分将从社会的角度进行宏观环境的分析、从学校的角度进行中观环境的分析、从家庭的角度进行微观环境的分析、从个体认知的角度进行主观因素的分析,力争全面的把握部分大学生道德失范的成因。第五部分,消解我国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的对策。这是本文的重点。首先明确培养大学生遵守道德规范的目标,即提高遵守道德规范的认知能力、培养遵守道德规范的情感、磨练遵守道德规范的意志、坚定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四个方面;其次,阐明培养大学生遵守道德规范需要坚守的原则;最后,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四个角度提出消解我国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的有效对策。

彭柏林[3](2006)在《道德需要论》文中提出道德需要是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对道德需要进行研究,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谓道德需要,是指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在维持其积极平衡或内稳状态过程中所产生的对道德的依赖性和倾向性,具有超功利性、交往性、自律性和历时性等特点。道德需要的功能主要表现在:(1)它是人的需要系统的调控阀;(2)它是人的道德活动发生的主体动力;(3)它是人的道德积极性的内在源泉。 道德需要的根据问题,即指“人为什么要有道德”的问题。这个问题只有从人存在的二重性出发才能得到科学的阐述。人既是个体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这是由个人和社会的必然关系所决定的。人存在的这种二重性决定了人的需要或利益具有个体性和整体性的双重特点。这种双重特点在现实生活中集中表现为个人利益和社会共同利益的对立与统一。个人利益和社会共同利益的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决定了道德于人类生活是绝对必要的。道德就是适应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共同利益的关系这一人类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而产生的。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道德需要也是如此。对道德需要的发生可以从属系和个体两个视角进行考察。 从属系的视角来看,人类祖先的“社会性”本能是道德需要发生的生理前提;原始初民在与自然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对自然界的恐惧感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对社会共同体的归属感和敬畏感是道德需要发生的心理动因;生产劳动是道德需要发生的社会基础和决定因素。 从个体视角来看,道德需要的发生既是必然的,也是可能的,这不仅是由道德必然性及其表现形式——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性质所决定的,而且也是由个体作为社会存在物的规定性所决定的。道德需要个体发生的心理机制是道德主体的自我意识,它一般由“我是什么”、“我应当成为什么"和“我必须成为什么”三个逻

成忠慧[4](2003)在《职业学校内化式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现实中,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一直比较低迷,道德教育也因此饱受责难。反思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受传统的教育“三中心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影响,道德教育的重心较多地偏倚于“说教式和单一灌输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的道德教育方式已严重不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德育其本质属性是主体——发展性教育。正是基于这一问题,本研究旨在倡导一种注重主体性和发展性的道德教育理念——内化式道德教育,探索在提高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系统工程中,通过理念和方式等创新去提高道德内化的效果。该课题的研究缘于对学校道德教育观念创新层面上的思考,并在其方法论层面演绎展开。论文在学生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对道德内化的成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提出“内化式道德教育”(相对于说教式道德教育)的观点,对内化式道德教育的特点进行了理论剖析,并在内化式道德教育方法创新上进行了探索。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道德内化的有关理论的梳理,并阐述了道德教育重在内化的哲学依据和必然性。由此提出了“内化式道德教育”的观点。第二部分是内化式道德教育特点的分析。论文提出了内化式道德教育的五个特点:一是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使道德教育科学化;二是注重道德心理需要的激发,使道德教育生活化;三是注重学生道德情感的体验,使道德教育人性化;四是注重学生道德行为的践行,使道德教育实践化;五是注重隐性课程的建设,使道德教育综合化.最终寻找出道德教育内化机制形成的一个端口。第三部分是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职业学校道德教育实践,对内化式道德教育方法在理论层面和实践操作层面进行一定的探索。内化式道德教育方法创新主要体现在:在培养职业能力中注重职业道德的内<WP=5>化;加强小组合作式的道德行为训练,巩固内化;教师人格作领引,师生互动促内化;营造丰富的道德环境,通过“氛围效应”加速内化;加强道德语言的选择、运用和创新,推进内化。力求为提高职业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一条新思路。

吴发科[5](2001)在《道德的表象内化、表征外显与道德教育》文中研究指明道德形成与表现 ,是道德表象内化和表征外显的心理过程。道德表象内化的形式和强度决定人的道德水平 ;道德表征外显类型和表现决定人的道德行为。道德教育要根据道德形成的过程和心理特点进行教育 ,要重视育人的环境氛围和教育方式

二、道德的表象内化、表征外显与道德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道德的表象内化、表征外显与道德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已有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和分析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路径
        1.3.3 研究思路
        1.3.4 研究目标
        1.3.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本概念厘定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德育
        2.1.2 模式
        2.1.3 德育模式
        2.1.4 新时期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3 以人为本的理论
        2.2.4 内尔·诺丁斯的关怀理论
第三章 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模式调查
    3.1 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现状
        3.1.1 新时期高职院校课程型德育模式现状
        3.1.2 新时期高职院校实践型德育模式现状
        3.1.3 新时期高职院校环境型德育模式现状
        3.1.4 新时期高职院校组织型德育模式现状
        3.1.5 新时期高职院校管理型德育模式现状
        3.1.6 新时期高职院校咨询辅导型德育模式现状
        3.1.7 新时期高职院校传媒型德育模式现状
        3.1.8 新时期高职院校服务型德育模式现状
        3.1.9 新时期高职院校八种德育模式的比较分析
    3.2 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3.2.1 高职院校课程型德育模式形式主义严重
        3.2.2 高职院校德育课程内容肤浅和空泛
        3.2.3 高职院校课程型德育模式仍以单向灌输为主
        3.2.4 高职院校实践型德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3.2.5 高职院校环境型德育模式的质量不高
        3.2.6 高职院校组织型德育模式的行政色彩浓重
        3.2.7 高职院校管理型德育模式的民主性不强
        3.2.8 高职院校咨询辅导型德育模式忽略对法规和政策的教育
        3.2.9 高职院校传媒型德育模式对新兴德育载体的利用度不高
        3.2.10 高职院校服务型德育模式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
    3.3 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3.3.1 应试教育的惯性作用力
        3.3.2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意识缺失
        3.3.3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的德育观念陈旧
        3.3.4 上级部门对德育实践活动的重视不够
        3.3.5 校园活动安全事故的泛化影响
        3.3.6 高职院校对校园环境建设的投入不足
        3.3.7 高职院校“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
        3.3.8 高职德育工作者对法制教育的漠视
        3.3.9 高职院校德育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第四章 完善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模式的对策
    4.1 高职院校应优化德育课程的课时结构
    4.2 高职院校应完善德育师资队伍建设
    4.3 高职院校应增加对德育活动的经费投入力度
    4.4 高职院校应加强对育人环境的建设
    4.5 高职院校应大刀阔斧地进行“去行政化”改革
    4.6 高职院校应重视法制和时政教育
    4.7 高职院校应提高对新兴德育载体的利用度
    4.8 高职院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基础和重难点
        5.1.1 研究基础
        5.1.2 研究重点和难点
    5.2 研究的基本结论
    5.3 研究的拟创新点
    5.4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2)我国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及不足
第2章 道德规范概述
    2.1 道德与道德规范
        2.1.1 道德
        2.1.2 道德规范
    2.2 道德规范体系的基本类型
        2.2.1 原始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
        2.2.2 奴隶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
        2.2.3 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
        2.2.4 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
        2.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
    2.3 新时期大学生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
第3章 我国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的现实分析
    3.1 我国大学生的整体道德状况
    3.2 我国部分大学生中的道德失范现象
        3.2.1 社会公德失范现象
        3.2.2 家庭美德失范现象
        3.2.3 学习道德失范现象
        3.2.4 网络道德失范现象
第4章 我国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的成因
    4.1 宏观环境——社会影响
        4.1.1 政治方面的影响
        4.1.2 经济方面的影响
        4.1.3 文化方面的影响
    4.2 中观环境——学校教育
        4.2.1 智育与德育:独立发展,稍失均衡
        4.2.2 理论与实践:理论有余,实践不足
        4.2.3 师德与官德:整体较高,部分欠缺
        4.2.4 教育与管理:各自为政,沟通较少
    4.3 微观环境——家庭哺育
        4.3.1 生活节奏快,家长无暇进行引导
        4.3.2 独生子女多,过分宠溺现象普遍
        4.3.3 代沟周期短,沟通障碍不断凸显
    4.4 主观因素——个体认知
        4.4.1 快速发展的社会增加了个体的压力
        4.4.2 消极的情感体验影响个体行为选择
        4.4.3 责任分散效应造成的集体冷漠心理
第5章 消解我国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的对策
    5.1 明确培养大学生遵守道德规范的目标
        5.1.1 晓之以理,增强遵守道德规范的认识
        5.1.2 动之以情,培养遵守道德规范的情感
        5.1.3 持之以恒,磨练遵守道德规范的意志
        5.1.4 导之以行,坚定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
    5.2 坚守培养大学生遵守道德规范的原则
        5.2.1 因材施教原则
        5.2.2 长善救失原则
        5.2.3 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5.3 落实培养大学生遵守道德规范意识的对策
        5.3.1 社会方面——坚持调控方向
        5.3.2 学校方面——注重规范引导
        5.3.3 家庭方面——保持互动激励
        5.3.4 个人方面——积极自省践履
结语
参考文献
我国大学生道德现状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后记

(3)道德需要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论
第一章 道德需要的概念
    一、道德需要的界定
        (一) 已有界定辨析
        (二) 道德需要:人对道德的依赖性和倾向性
    二、道德需要的特点
        (一) 超功利性
        (二) 交往性
        (三) 自律性
        (四) 历时性
    三、道德需要的功能
        (一) 需要系统的调控阀
        (二) 道德活动发生的主体动力
        (三) 道德积极性的内在源泉
第二章 道德需要的根据
    一、若干观点辨析
    二、人存在的二重性
        (一) 人存在的二重性:个体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
        (二) 人存在二重性的根据
    三、人的需要或利益的二重性
        (一) 人的需要或利益的二重性:个体性和整体性
        (二) 个人利益和社会共同利益的对立与统一
    四、道德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 道德的必要性
        (二) 道德的可能性
第三章 道德需要的属系发生
    一、道德需要属系发生的生理基础
        (一) 进化论观点辨析
        (二) “社会性”本能:人类道德需要发生的生理前提
    二、道德需要属系发生的心理动因
        (一) 从恐惧感到归属感
        (二) 归属感、敬畏感与人类道德需要的发生
    三、道德需要属系发生的社会基础
        (一) 生产劳动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使人成为道德的主体
        (二) 生产劳动促成了人类道德需要的发生
第四章 道德需要的个体发生
    一、个体道德需要发生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二、个体道德需要发生的心理机制
        (一) 自我意识:个体道德需要发生的心理机制
        (二) 个体道德需要发生的特点
    三、个体道德需要发生的路径
        (一) 观察学习
        (二) 图式加工
        (三) 角色扮演
        (四) 自居作用
        (五) 自我强化
    四、个体道德需要发生的影响因素
        (一) 外在因素
        (二) 内在因素
    四、个体道德需要的运行轨迹
        (一) 他律阶段
        (二) 自律阶段
        (三) 自由阶段
第五章 个体道德需要的培养
    一、个体道德需要培养的方法论要求
        (一) 他律机制和自律机制相结合
        (二) 灌输机制和接受机制相结合
        (三) 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二、个体道德需要培养的具体途径
        (一) “注错习俗”
        (二) 制度支持
        (三) 教育灌输
        (四) 道德自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原创性声明

(4)职业学校内化式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 道德内化与内化式道德教育的依据
    (一) 道德、德育和道德教育的界定
    (二) 内化与道德内化的基本涵义
    (三) 内化式道德教育的理论依据
        1、 道德教育重在内化的哲学依据
        2、 道德教育重在内化的伦理学依据
        3、 道德教育重在内化的教育学依据
二、 道德内化过程的主要归因分析
    (一) 调查情况分析
        1、 道德心理需要主流正常,但道德认识有些模糊
        2、 对班集体和环境的意识较强,但主人翁意识淡薄
        3、 价值标准多元化,道德信念教育有待加强
        4、 自我意识和合作心理较强,但责任感缺乏
        5、 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创业意识缺失
        6、 期待家长、教师和学校给予更多尊重与关怀
    (二) 道德内化过程的主要归因分析
        1、 个体性因素
        (1) 道德需要的驱动因素
        (2) 道德情感的参与因素
        (3) 道德信念的维持因素
        (4) 道德实践的强化因素
        2、 社会性因素
        (1) 道德教育目标要求的适度性因素
        (2) 道德规范与制度的作用力因素
        (3) 校园环境和重要他人的影响因素
三、 内化式道德教育的特点和实践
    (一) 内化式道德教育的特点
        1、 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使道德教育科学化
        2、 注重道德心理需要的激发,使道德教育生活化
        3、 注重学生道德情感的体验,使道德教育人性化
        4、 注重学生道德行为的践行,使道德教育实践化
        5、 注重隐性课程的开发建设,使道德教育综合化
    (二) 职业学校内化式道德教育的实践
        1、 在培养职业能力中注重职业道德的内化
        2、 加强小组合作式的道德行为训练,巩固内化
        3、 教师人格作领引,师生互动促内化
        4、 营造丰富的道德内化环境,通过“氛围效应”加速内化
        5、 加强道德语言的选择、运用和创新,推进内化
结语
后记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抽样调查问卷

(5)道德的表象内化、表征外显与道德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 道德的表象内化形式
    1.行为模仿表象形式。
    2.感知保持表象形式。
    3.意念信念表象形式。
二、 道德的表征外显类型
    1.基本道德类型分析。
    2.泛类型道德的分析。
三、 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
    1.根据道德形成的过程特点进行教育。
        (1) 针对道德表象内化不同时期特点进行教育。
        (2) 针对道德表征外显不同类型特点进行教育。
    2.根据道德成因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
        (1) 主观愿望和内动力的影响。
        (2) 客观条件和外压力的影响。

四、道德的表象内化、表征外显与道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模式研究[D]. 张文峰.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8)
  • [2]我国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探析[D]. 李欢. 吉林大学, 2013(09)
  • [3]道德需要论[D]. 彭柏林. 湖南师范大学, 2006(09)
  • [4]职业学校内化式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 成忠慧. 广西师范大学, 2003(02)
  • [5]道德的表象内化、表征外显与道德教育[J]. 吴发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6)

标签:;  ;  ;  ;  ;  

道德表象的内化、表征的表现与道德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