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及提高采收率分析

蒲城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及提高采收率分析

一、濮城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及提高采收率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威[1](2021)在《非均质砂岩油藏注水开发矢量性特征及优化匹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内大多数水驱开发砂岩油藏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开采成本持续走高,基于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考虑,如何更高效利用已投产井,在较少措施和低操作成本情况下进一步提高水驱油藏采出程度,维持老井稳产,一直是提高油田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保持老区产能稳定,成为当前维持油田经济有效开发的重要手段。水驱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储层形态、非均质程度、渗透率各向异性程度等,油田在长期水驱过程中逐渐形成油水分布的不均匀,水淹状况日趋复杂、剩余油分散富集。随着时间和应用轮次的增加,常规注采优化措施收效甚微。通过储层方向性特征优化匹配的研究将储层静态特性与注水开发措施联合进行系统优化,能够进一步提高水驱开发效果,提高油藏水驱采收率。本文首先从储层静态方向性特征研究入手,分析了储层物源、主渗透率、地应力和压裂缝、断层、构造倾角和边底水方位等因素对油田开发的影响机理,归纳了储层方向性特征包含的内容;以储层渗透率矢量为代表,研究了渗透率矢量性特征的定量表征方法;基于古水流方向、沉积相和主渗透率方向三者之间存在的联系,提出了基于沉积相的渗透率矢量化方法,将储层沉积特征、渗透率标量有机结合用于渗透率矢量模型,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动态方面,以水驱程度和方向为代表分析了油田开发实施过程中的水驱的矢量性特征,通过井组灰色关联分析来实现水驱方向的定量表征。然后以渗透率矢量和井网两组核心参数为代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论证了各向异性地层中井型、井网与储层渗透率矢量的优化匹配关系,低渗透特低渗透储层中井型、井网与人工压裂缝的优化匹配关系。技术流程方面,以矢量化井网理论为指导,根据储层矢量性特征分析成果结合优化匹配方法,形成调整井优化部署原则。然后研制了流场优化算法,算法以均衡流场或常用生产指标为目标函数,以井类型、射孔空间位置界限、注采速度界限为边界条件,以部署原则为约束条件,建立最优化数学模型。模型求解过程中,针对老区调整过程中调整方案约束条件复杂的问题,对经典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增加了个体有效性检验模块,建立改进的多目标开发优化遗传算法,完成自动优化。结合计算机编程技术编制了软件来实现考虑储层矢量性特征的多目标注采优化。以濮城油田W51北区为实例,开展了储层方向性特征分析、矢量化调整方案设计、最优化方案模拟求解和最优化方案预测对比;优化方案增油量提高20t/d,综合含水降低约2%,证实了矢量性特征优化匹配技术及相关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耿师江,王明[2](2020)在《平面非均质油藏水驱模拟实验和剩余油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究剩余油的挖掘潜力,立足于濮城油田水驱开发实践,设计制作了"低注高采"和"高注低采"2种大尺度平面非均质组合物理模型,并结合水驱实验探讨了平面非均质油藏中水驱动态、水驱波及规律和水驱压力耗散规律,分析了剩余油形成动力学机制和"低注高采""高注低采"2种开发模式对水驱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2种水驱模式下不同区域渗流阻力不同,水驱含水上升过程和采出程度差异明显;"低注高采"模式下,由于低渗区渗流阻力较大,压力衰减集中于低渗区,富集大量剩余油,低渗区无水采收率仅为8.64%,含水上升快;"高注低采"模式下,注入水在低渗区驱替能量充足,低渗区采出程度较高,其无水采收率为22.22%,最终采出程度高于"低注高采"的模式;油藏平面非均质性制约着水驱压力衰减过程和分布,对低渗区剩余油形成和驱动有直接关系,"高注低采"模式有利于注入水的均衡运移,为合理的水驱开发模式。

李士伦,孙雷,陈祖华,李健,汤勇,潘毅[3](2020)在《再论CO2驱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理念和开发模式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CO2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在油藏工程理念上已形成连续CO2注入、恒定比例C-WAG(Constant Water-Alternating-Gas)注入、梯度/混合-WAG注入(Tapered/Hybrid WAG Injection)以及SWG(Simultaneous Water and Gas)或SSWG(Simultaneous Separated Water and Gas)注入等多种开发模式。CO2之所以成为极具活力的提高采收率注入气,得益于其所特有的超临界流体特征和显着的溶剂化能力。在对CO2主要的具有优势的驱油机理以及国内外典型CO2驱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理念和开发模式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内外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开发特征,特别是水平井技术、低渗油气藏体积压裂技术的成功应用经验,以及与CCUS(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一体化的CO2CCUS-EOR(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Enhanced Oil Recovery)的综合利用理念,进一步对国内CO2驱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开发模式的发展提出建议,以期能为促进国内CO2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规模化发展提供启示。

史雪冬[4](2020)在《高渗和低渗强水窜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具有强非均质性或历经长期注水冲刷的高渗油藏和裂缝发育的低渗透油藏中,注入水沿窜流通道定向快速无效流动,导致井组或井组中特定方向上油井暴性水淹。本文以这类常见的强水窜油藏或其中局部强水窜区域为对象,采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研究其开采动态和剩/残余油分布的特殊性和提高采收率面临的特殊难点;探索适宜的提高采收率方法。研制注采井间具有特高渗条带的注采井组物理模型,模拟强非均质高渗油藏或其中局部区域。利用该模型所得到的含水饱和度动态分布结果表明,在无水采油期,水驱前缘向油井方向快速推进;水驱前缘突破后继续注水的波及区域没有明显扩大。这类特殊油藏或其局部区域注采井间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潜力是未波及区内大面积连片剩余油。采用均质储层井网模型和非均质模型进行水驱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即便不存在定向特高渗条带等极端的特殊情况,高渗油藏也会因长期注水冲刷形成强水窜通道,其含水饱和度分布严重不均。这类均质(或弱非均质)高渗油藏强水窜形成后,残余油饱和度较高的中/弱水洗区体积巨大,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强非均质高渗油藏或注采井间具有特高渗条带局部区域,形成强水窜后,采用聚合物驱有效,但效果有限;在油藏中强水窜局部区域内,采用原井网注高浓度聚合物段塞与水窜方向油井改注的深调-井网调整复合方法,可有效地动用连片剩余油。据此,本文提出了强非均质(或局部强非均质)高渗油藏强水窜后整体调剖-驱油与局部井网调整相结合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均质储层井网模型和非均质模型水窜后提高采收率方法适应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渗油藏中一旦形成强水窜,不论是持续长时间水驱还是表面活性剂驱,均只能驱出强水洗区和少量中水洗区内的残余油,剩余油动用状况基本未得到改善;聚合物驱等常规化学驱可提高中/弱水洗区残余油的驱替效率,但对强水窜通道的实际封堵能力和作用范围有限,对高度分散的剩余油启动效果受限。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强乳化驱油剂兼具洗油与微调的双重功能,可有效驱替油藏中体积巨大的中/弱水洗区残余油;聚合胶体微粒(PCP)可以实现强水窜油藏深部驱替剖面的有效调整。据此提出并证实利用聚合胶体微粒(PCP)深调段塞与强乳化驱油剂段塞组合优势叠加的协同效应,是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由实测的水驱含水饱和度分布图可以直观地看出,非均质(裂缝)低渗油藏模型和均质低渗油藏井组模型水驱过程中,油水前缘沿油水井方向和高渗条带快速推进,形成远比高渗油藏更强的水窜;即使是在端面均匀注入理想条件下的低渗均质模型,也会很快形成狭窄的水窜通道。在低渗储层模型狭小的水驱波及区域内,强水洗区的比例远远小于高渗油藏。与高渗油藏水驱后剩余油高度分散的特征相比,低渗油藏水驱后剩余油主要为大量连片基质原油。几种典型模型水驱波及效率与渗透率均具有正相关性,随渗透率的降低波及效率急剧降低。定义驱替水采出量与驱替水注入量之比为无效循环水率,以此作为定量表征特定油井水窜程度的参数。基于无效循环水率动态曲线,建立了同比条件下评价不同油藏或不同区域(井组)水窜强度的水窜系数,得到了“水窜系数”与渗透率的实验规律——不论是非均质(裂缝)模型、注采井组模型,还是端面均匀注入的均质模型,水窜系数随着与渗透率降低而增加。据此,实现了对低渗油藏水驱比高渗油藏更容易形成强水窜的定性认识向量化规律的发展。根据本文的实验结果,明确了低渗油藏水驱后提高采收率的潜力为低渗(或致密)基质中连片剩余油和分布于狭窄弱/中水洗区的残余油。对比聚合物、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和强乳化活性剂在低渗-高渗均质模型驱油实验结果,证明因注入性问题,聚合物驱在低渗储层中不适用。非均质(裂缝)低渗油藏模型和均质低渗油藏井组模型水驱后,采用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驱,采收率增幅很低;实测的含水饱和度分布表明,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仅仅驱出了模型中强水洗区的部分残余油,不仅是剩余油未被驱动,弱水洗区内的残余油也未被驱出。水驱后采用强乳化驱油剂驱,低渗模型的采收率增幅明显高于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驱;由含水饱和度分布的分析对比可知,强乳化驱油剂驱不仅驱出弱水洗和中水洗区中的残余油,而且明显地扩大了波及区,驱动了部分剩余油。水驱后采用胶粒分散体系段塞与强乳化剂段塞组合,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由其含水饱和度分布可以地看到,不论是均质井组模型还是非均质模型中,波及区域明显增大,低渗基质中很大一部分剩余油被驱动。针对低渗油藏面临的基质剩余油驱动和水窜通道治理与利用的特殊难点,确定了利用聚合胶体微粒(PCP)分段式封堵水窜通道、利用强乳化剂段塞辅助封堵、利用低粘驱油剂局部驱动基质剩余油的分段调堵-局部驱动提高采收率方法。

窦宏恩,张虎俊,沈思博[5](2019)在《对水驱特征曲线的正确理解与使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回顾水驱特征曲线的产生过程,讨论了国家行业标准《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SY/T5367—1998)》中推荐的张金庆、俞启泰水驱特征曲线的本质及特性,并对水驱特征曲线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①现有水驱特征曲线均以油田实践经验和统计方法获得的经验公式为基础推导而得,都能很好表征水驱油特征;②将水驱特征参数进行多参数组合,同时采用不同的数学运算,只要这些参数组合及数学运算满足线性关系,就能推导出新的水驱特征曲线,通过改变组合方式提出新型水驱特征曲线已无实际意义;③高含水期水驱特征曲线上翘主要是由于含水上升到一定程度后,流度比随着含水率的快速上升而出现拐点,后期流度比快速上升改变了原有的两相流流动动态所致;④开发进入含水期,具有线性关系的水驱特征曲线都可以使用,即使出现拐点,只要在拐点以上部分出现直线段,均可采用线性关系的水驱特征曲线进行预测;⑤水驱油田实际数据证实甲型、张金庆及俞启泰水驱特征曲线在高含水期都可较好预测水驱油田原油可采储量,可以继续大力推广使用。图5参34

赵磊[6](2018)在《文25东高含水油田构型控制下的液流方向优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原油田目前已经进入了高含水开发阶段,其中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含水为94%。由于对储层平面非均质性、水驱波规律认识不清,液流方向技术不成熟,造成了挖潜开发效果变差。为了提高水驱开发效果,需要对液流方向优化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本论文以中原油田具有代表性的高含水油藏文25东为研究对象,将数值模拟和最优理论相结合,实现油藏动态优化,量化油藏配产配注,实现地下流线合理分布,提高水驱开发水平。文25东块是中渗油藏典型代表,区域构造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文留构造北部,处于文东大断层的下降盘,是文中开发区的地堑区,油藏类型属于反向屋脊式层状断块油藏,属三角洲沉积,典型的正韵律沉积。文25东块1979年7月投入开发,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开采及多次综合调整治理,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目前由于经过多年注水开发,层内矛盾进一步加剧。由于该块1990年开始实施了以提高二、三类层动用程度的调整治理,因此目前不但主力层动用较好,水淹严重,二、三类层动用程度也较高,且已不同程度水淹,水驱效果逐年变差,注入水低效循环严重,构造主块内油井大都特高含水。为了优化水驱开发效果,需要对液流方向优化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本论文针对文25东高含水油藏储层变化大、非均质严重、剩余油分布零散、水驱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建立东濮凹陷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型,深入剖析储层的内部建筑结构;利用大尺寸平板模型液流优化实验,明晰水驱油波及规律及优化原理;建立基于动态分配系数调整液流方向的自动优化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水驱开发效率和降本增效的目的。最终形成一套适合老油田特高含水期液流优化挖潜创效水驱技术。本次研究,利用储层构型研究方法剖析层内单期次砂体结构,明确了夹层展布及单期次砂体连通关系,首次建立了东濮凹陷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型。认清了层内构型控制下的剩余油富集规律。利用大尺寸平板模型液流优化实验、流线数值模拟等综合方法,获得了液流优化条件下水驱油的平面、纵向波及规律,定量评价了液流方向优化的挖潜效果,为油田开发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本次研究成果实现了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建立了东濮凹陷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型;二是创新应用非均质大尺寸平板模型液流优化实验、流线数值模拟等综合评价液流方向优化效果。

杜燕,刘银山[7](2016)在《濮城油田沙一下油藏CO2/水交替驱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濮城油田沙一下油藏经长期注水开发,综合含水高达98.7%,继续水驱提高采收率难度加大。为研究CO2/水交替驱在沙一下油藏的适应性,先进行岩心实验,进而利用油藏数值模拟评价其驱油效果,并对CO2注入速度、CO2段塞数目、交替注水速度和压力水平4个注采参数进行优化模拟。结果表明,濮城沙一下油藏注CO2最小混相压力18.4 MPa,地层条件能实现水气混相驱替,当注入倍数为1.28时,采收率达57.6%,比单独水驱采收率提高5.7%。选择CO2注入速度40.0t/d,CO2段塞数目8个,水注入速度280.3 m3/d,压力水平18.8 MPa作为最优方案参数,预测5年后含水率恢复到起始水平,采出程度能达64.6%。

王东,李晓峰,杨迎光,郭娜[8](2014)在《濮城油田沙二下油藏高含水后期深度开发提高采收率》文中研究表明濮城油田当前以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高剩采速度"的深度开发阶段,通过分析该阶段地下剩余油分布的格局和特点,指出油层内剩余油分布零散,但局部仍有相对富集的部位,为此从分析水驱开发油藏采收率现状入手,找出制约因素并对水驱提高采收率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油田开发在挖潜对象、研究深度等方面的新变化,摸索出一套针对不同剩余油分布类型的调整对策,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刘鹏[9](2014)在《高温高盐油藏乳化型表面活性剂驱室内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高温高盐油藏,常用的表面活性剂驱油效果差,本文以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3区块油藏为例,筛选了适合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表面活性剂。对表面活性剂在静态条件和多孔介质中的乳化能力进行了评价,筛选出乳化型表面活性剂,并进行室内驱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SHY-1、YD-G1溶液在质量百分数为0.05%0.9%的范围内均可将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3mN/m,而表面活性剂NPES-458溶液在质量百分数为0.3%0.5%的范围内可将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3mN/m。将这三种表面活性剂置于120℃恒温箱中30天后取出,油水界面张力仍能保持在10-3mN/m,表明它们均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性能。三种表面活性剂均具有较强的使石英片由油湿性向水湿性方向改变的能力,而对水湿石英片的润湿性无明显改变,它们在油藏净砂的吸附量都较大,三种表面活性剂中YD-G1的洗油效率最强。对这三种表面活性剂在静态条件和多孔介质中的乳化能力评价实验表明,乳化能力最强的为YD-G1。结合降低界面张力能力、乳化力、乳化稳定性和综合乳化能力评价指数,将YD-G1称为乳化型表面活性剂。乳化型表面活性剂和非乳化型表面活性剂的驱油实验表明,表面活性剂的乳化能力是其提高采收率的关键因素,乳化能力越强,驱油效果越好。乳化型表面活性剂驱油时可将乳状液调驱与表面活性剂驱油作用结合起来,利用乳状液进行流度控制,提高波及系数,可有效地改善驱油效果。室内实验优化设计确定乳化型表面活性剂的最佳注入质量百分数为0.6%,最佳注入量为0.5PV,最佳注入速度为0.5mL/min,在此条件下,乳化型表面活性剂驱可提高采收率13.8%。均质条件下最佳段塞组合方式为1%(0.17PV)+0.3%(0.33PV),提高采收率达20.7%。非均质条件下乳化型表面活性剂驱油效果随着渗透率级差增大而变差。

宋兆杰[10](2014)在《高含水油田CO2驱油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主力油田已经普遍进入高含水期开发阶段,但其产量仍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如何挖掘高含水油田开发潜力已成为亟需深入研究的课题。油藏中注入CO2能够提高微观驱油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对CO2驱油的研究逐渐深入,但是对高含水油田注CO2驱油的技术经济适应性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形成一套适合我国老油田的CO2驱油适应性评价理论与方法,为高含水油田CO2驱油项目实施与提高采收率技术推广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以CO2驱油理论分析为基础,结合油藏数值模拟与数学评价方法,开展高含水油田CO2驱油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建立高含水油田CO2驱油技术经济评价指标;通过拟合适合高含水阶段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比kro/krw与含水饱和度Sw的新型表达式,推导高含水期油田水驱特征曲线关系式并通过实例验证,完善和发展了高含水期油田水驱评价方法;(2)在优化CO2注气方式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考虑注气段塞大小、气水比、注气速度和注采比等注采参数,通过数值模拟运算,确定高含水油田CO2气水交替驱最优注采方案,并利用SAS 9.3数据分析软件,建立提高采收率程度和换油率两个评价指标与注采参数之间的最优评价模型,分析不同注采参数的影响权重;(3)利用高含水油田CO2气水交替驱最优注采方案,考虑水平渗透率k、渗透率变异系数vk、垂向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之比kv/kh、砂体韵律性和有效厚度h等5个油藏参数,以及井网类型和水驱可采储量采出程度Rwf等2个开发参数,分析不同油藏类型和不同开发参数对CO2驱油效果的影响,完成高含水油田CO2驱油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研究;(4)利用D-最优化设计方法,考虑水平渗透率、渗透率变异系数、垂向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之比、有效厚度和水驱可采储量采出程度等5个量化参数,建立并验证了高含水油田C02驱油快速评价模型,为CO2驱油项目的实施与推广提供决策指导;(5)确定不同单因素变量及其一阶交互效应对高含水油田CO2驱油提高采收率程度和净现值的影响权重次序;利用高含水油田CO2驱油快速评价模型,建立并分析高含水油田CO2驱油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标准化图版。

二、濮城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及提高采收率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濮城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及提高采收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非均质砂岩油藏注水开发矢量性特征及优化匹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常规井网及注采优化方法
        1.2.2 矢量井网及注采优化设计
        1.2.3 基于优化算法的注采优化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储层的方向性特征
    2.1 物源方向与沉积方向
    2.2 主渗透率方向
    2.3 主应力方向和裂缝方向
    2.4 断层走向和构造倾角
    2.5 边底水的侵入方向
第三章 渗透率的矢量性特征
    3.1 渗透率的非均质性及其定量表征
        3.1.1 渗透率的非均质性
        3.1.2 渗透率非均质性的定量表征
    3.2 渗透率的方向及其表征
        3.2.1 渗透率各向异性的表征
        3.2.2 差变函数分析储层渗透率方向性
        3.2.3 TDS技术确定油藏平面渗透率各向异性
        3.2.4 裂缝性油藏主渗透率及主裂缝方向识别方法
        3.2.5 基于沉积相的渗透率矢量化方法
第四章 砂岩油藏水驱开发的矢量性特征
    4.1 水驱程度的非均匀性及其表征
        4.1.1 水驱程度的表征参数
        4.1.2 水驱程度的时变特性
    4.2 水驱方向的量化分析
        4.2.1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水驱方向分析方法
        4.2.2 方法的软件实现
第五章 井网与矢量性特征的优化匹配
    5.1 矢量化井网的优化原则
    5.2 排状井网与主渗方向的优化匹配
    5.3 面积注水井网与主渗方向的优化匹配
        5.3.1 反七点井网与主渗方向的匹配
        5.3.2 五点法、矩形五点、菱形五点井网与主渗方向的匹配
        5.3.3 九点井网与主渗方向的匹配
    5.4 水平井与储层方向性特征的优化匹配
        5.4.1 水平段方位与储层方向性特征的匹配
        5.4.2 水平段长度与储层砂体展布的匹配
        5.4.3 水平井注采井网与主渗方向性特征的匹配
    5.5 井网与裂缝方向的优化匹配
        5.5.1 直井井网与裂缝方位的匹配
        5.5.2 水平井井网与裂缝方位的匹配
第六章 基于油藏矢量性特征的优化方法
    6.1 深度水驱均衡驱替模式
        6.1.1 实施均衡驱替的优点
        6.1.2 实施均衡驱替方式
        6.1.3 实施均衡驱替的数值模拟分析
    6.2 均衡驱替的流场表征与评价
        6.2.1 水驱强度的综合表征参数体系
        6.2.2 水驱强度的计算
        6.2.3 流场优化调整原则与方法
    6.3 最优化数学模型
        6.3.1 目标函数
        6.3.2 约束条件
    6.4 数学模型求解
        6.4.1 改进的多变量开发优化遗传算法
        6.4.2 约束问题的处理
        6.4.3 遗传编码方法
    6.5 优化算法的软件实现
        6.5.1 ECL数据接口
        6.5.2 流场表征模块
        6.5.3 约束条件设置模块
        6.5.4 遗传算法模块
        6.5.5 流场优化软件实现
        6.5.6 测试实例
        6.5.7 软件设置
        6.5.8 测试结果分析
第七章 基于矢量性特征的矢量井网重构实例
    7.1 油藏概况
        7.1.1 地质概况
        7.1.2 开发历史
        7.1.3 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7.2 储层方向性特征分析
        7.2.1 物源方向与砂体分布特征
        7.2.2 渗透率的矢量化
        7.2.3 断层走向与构造倾角特征
    7.3 水驱的方向性特征
        7.3.1 井排的方向性特征
        7.3.2 水驱的方向性特征
        7.3.3 剩余油分布的方向性特征
    7.4 调整潜力区的识别
    7.5 潜力区局部剩余油分布矢量特征
    7.6 矢量化井网重构原则
    7.7 调整方案设计优化
        7.7.1 调整思路
        7.7.2 调整方案优化计算
    7.8 调整方案预测
第八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2)平面非均质油藏水驱模拟实验和剩余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尺度平面非均质组合物理模型设计
2 实验方法和过程
    2.1 流体模型的建立
    2.2 水驱油过程
3 实验结果分析
    3.1 “低注高采”与“高注低采”2种方式下水驱油过程分析与对比
    3.2 “低注高采”与“高注低采”2种驱替方式下水驱油剩余油富集和动用规律
    3.3 “低注高采”与“高注低采”2种方式下注入水波及规律和动力学分析
4 结 论

(3)再论CO2驱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理念和开发模式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CO2占优势的驱油及控水机理
    1.1 CO2超临界流体特征
    1.2 CO2占优势的驱油机理
2 国内外典型CO2驱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应用模式
    2.1 国外典型CO2驱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模式
        2.1.1 Weyburn油田属性
        2.1.2 Weyburn油田先期开发模式
        2.1.3 CO2驱实验室技术支持
        2.1.4 矿场试验油藏工程技术模式
        2.1.5 油藏经营理念与策略
        2.1.6 动态监测
    2.2 国内典型CO2驱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应用模式
        2.2.1 草舍Et油藏CO2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模式
        2.2.2 国内已实施的其他油藏的CO2驱油藏工程模式
3 CO2驱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理念及模式的发展
4 结论

(4)高渗和低渗强水窜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实际油藏中不同类型的水窜现象
        1.2.1 非均质性造成的导致水窜
        1.2.2 储层及其流体特性导致的水窜
        1.2.3 开采工艺导致的水窜
    1.3 不同油藏中水窜治理的研究现状
        1.3.1 高渗油藏中的水窜治理方法
        1.3.2 低渗油藏中的水窜治理方法
    1.4 水窜治理的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采收率技术方案分析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高渗油藏中强水窜的形成及残/剩余油分布特性
    2.1 实验方法的改进
        2.1.1 储层模型
        2.1.2 含油饱和度电阻率测试技术原理
        2.1.3 仪器校准以及数据标准量化
    2.2 具有定向高渗条带的注采井间水窜及开采动态
        2.2.1 实验材料
        2.2.2 井组采油动态曲线分析
        2.2.3 单井采油动态曲线分析
        2.2.4 强水窜油藏水驱开采动态综合分析
    2.3 高渗油藏水窜后残余油和剩余油分布以及潜力
        2.3.1 强水窜油藏水窜后残余油和剩余油分布
        2.3.2 强水窜油藏水窜后残余油和剩余油潜力分析
        2.3.3 强水窜油藏水驱后剩余油类型
        2.3.4 强水窜油藏水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
        2.3.5 持续水驱提高驱油效率技术潜力评价
    2.4 强水窜高渗油藏调整井网提高采收率技术评价
        2.4.1 井网调整方案
        2.4.2 调整井网水驱开采动态
        2.4.3 单井水驱开采动态
        2.4.4 调整井网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2.4.5 井网调整方案综合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适应性
    3.1 强水窜高渗油藏残余油驱替的有效方法
        3.1.1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筛选
        3.1.2 强乳化体系的筛选
        3.1.3 强水窜油藏水洗区域的划分
        3.1.4 不同水洗区域内不同体系驱油效果评价
    3.2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波及效率的适宜方法
        3.2.1 PCP聚合胶体微球的制备
        3.2.2 强水窜高渗油藏不同体系提高波及效率分析
    3.3 具有定向高渗条带的井网-聚驱提高采收率方法
        3.3.1 井网调整与聚驱复合技术井组开采动态
        3.3.2 井网调整与聚驱复合技术单井开采动态
        3.3.3 井网调整-聚合物驱过程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3.3.4 井网调整与聚驱复合技术综合分析
    3.4 强水窜高渗油藏深部-驱油方法适应性评价
        3.4.1 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井组开采动态
        3.4.2 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单井开采动态
        3.4.3 原井网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3.4.4 原井网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综合分析
    3.5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
        3.5.1 波及效率与采收率分析比较
        3.5.2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
    3.6 强水窜高渗油藏调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
        3.6.1 二次EOR开采井组开采动态
        3.6.2 二次EOR开采过程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3.6.3 二次EOR开采综合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强水窜低渗油藏残/剩余油分布特性及其潜力
    4.1 低渗油藏均质模型水驱特征分析
        4.1.1 表征油藏水窜的几个参数
        4.1.2 端面注水均质模型水窜参数分析
        4.1.3 渗透率变化导致的水驱前缘突进
        4.1.4 注采井间均质模型水窜参数分析
        4.1.5 渗透率变化导致注采井间强水窜现象
    4.2 低渗非均质油藏水窜特征分析
        4.2.1 非均质油藏模型以及实验装置
        4.2.2 不同渗透率级差的非均质油藏水窜参数分析
        4.2.3 不同渗透率级差的非均质油藏含油饱和度动态分析
        4.2.4 不同平均渗透率的非均质油藏水窜参数分析
        4.2.5 不同平均渗透率的非均质油藏含油饱和度动态分析
    4.3 裂缝性油藏水窜特征分析
        4.3.1 实验模型及材料
        4.3.2 裂缝性非均质岩心水窜参数分析
        4.3.3 基质渗透率对水驱波及效率的影响
    4.4 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面临的主要矛盾
        4.4.1 均匀低渗基质模型水驱特征
        4.4.2 非均质低渗储层模型水驱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强水窜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适应性
    5.1 强水窜低渗油藏水洗区残余油有效驱替方法
        5.1.1 低渗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筛选
        5.1.2 低渗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驱油性能
        5.1.3 低渗强乳化体系的筛选
        5.1.4 低渗强乳化体系非均质调驱性能
    5.2 强水窜低渗油藏剩余油驱动方法
        5.2.1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对致密-低渗岩心两相驱油临界压力梯度的影响
        5.2.2 强乳化体系在非均质模型中的波及效率
        5.2.3 PCP聚合胶体微球体系对低渗储层孔隙的适应性评价
        5.2.4 PCP聚合胶体微球在岩心中的深部运移性能
        5.2.5 不同匹配因子的PCP聚合胶体微球调剖效果分析
    5.3 低渗油藏水窜后提高采收率方法评价
        5.3.1 聚合物在低渗油藏中驱油性能评价
        5.3.2 均质岩心超低界面张力与强乳化体系提高采收率对比
        5.3.3 渗透率级差对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的影响
        5.3.4 深部调剖-驱油体系不同注入方式对比
    5.4 调-驱协同效应驱动低渗基质原油
        5.4.1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水驱前缘的影响
        5.4.2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注采井间主流区的影响
        5.4.3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非均质油藏强水窜的改善
        5.4.4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裂缝性油藏强水窜的改善
        5.4.5 低渗强水窜油藏调整思路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文25东高含水油田构型控制下的液流方向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国外相关产业和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1.2 国内相关产业和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思路
第2章 隔夹层分布规律研究
    2.1 地层划分与对比
        2.1.1 地层划分与对比原则
        2.1.2 标志层识别
    2.2 隔夹层平面特征
第3章 储层连通性量化研究
    3.1 沉积相类型、特征及其展布
        3.1.1 沉积环境分析
        3.1.2 沉积相特征
        3.1.3 沉积相模式
    3.2 厚油层储层构型研究
        3.2.1 厚油层内部构型概念
        3.2.2 文25东块构型级次方案及构型要素
        3.2.3 厚油层储层构型
        3.2.4 构型结构模式
        3.2.5 物性平面特征
第4章 相控随机建模研究
    4.1 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
        4.1.1 储层地质建模基本流程
        4.1.2 序贯建模方法原理
        4.1.3 厚油层精细储层地质建模
    4.2 储层构型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4.2.1 岩心揭示储层构型对剩余油控制
        4.2.2 井间构型对剩余油分布控制
        4.2.3 剩余油分布模式
第5章 流线模拟分析研究
    5.1 配产配注量优化
    5.2 理论模型优化
        5.2.1 流线优化效果模拟
        5.2.2 优化时机
        5.2.3 早期优化和选择性关井比较
第6章 室内实验验证及评价研究
    6.1 物理模型的制作
        6.1.1 模型的制作方法
        6.1.2 非均质模型的制作
        6.1.3 模型渗透率和孔隙的测定
        6.1.4 模型饱和度电极的选择和布设
    6.2 饱和度标定实验
        6.2.1 实验岩心及实验流体
        6.2.2 实验方法
        6.2.3 实验结果
    6.3 平面非均质模型水驱实验
        6.3.1 实验材料及过程
        6.3.2 水驱油过程中实验结果
    6.4 平面非均质模型液流方向优化实验
        6.4.1 水驱油过程中特征曲线
        6.4.2 不同驱替倍数下水驱饱和度分布
    6.5 正韵律模型水驱实验
        6.5.1 水驱油过程中特征曲线
        6.5.2 不同驱替倍数下水驱饱和度分布
    6.6 正韵律层内非均质模型液流优化实验
        6.6.1 水驱油过程中特征曲线
        6.6.2 不同驱替倍数下水驱饱和度分布
    6.7 矿场应用评价研究
        6.7.1 开发历史注采优化
        6.7.2 预测方案优化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濮城油田沙一下油藏CO2/水交替驱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水、气交替注入提高采收率机理
2 CO2/水交替驱油提高采收率室内研究
3 CO2/水交替驱油数值模拟
4 结论

(8)濮城油田沙二下油藏高含水后期深度开发提高采收率(论文提纲范文)

1 油藏后期开发面临的问题
    1.1 地质特征
    1.2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2.1 产量递减大, 笼统开发不能有效地维持油藏的稳产
        1.2.2 剩余油分布类型认识不清, 赋存状态不明确, 不能有效指导精细开发
2 开发后期深度开发的实践与认识
    2.1 沙二下油藏后期剩余油分布研究
    2.2 开展沙二下油藏深度水驱提高采收率实践
        2.2.1 主力层井网恢复, 实施韵律层挖潜和有效提液
        2.2.1. 1 主力层调整模式:
        2.2.1. 2 主力层调整模式二:
        2.2.2 精细研究沉积微相与储层展布, 挖潜细小河道剩余油
        2.2.2. 1 通过沉积韵律的细分, 认识砂体内部结构和连通关系。
        2.2.2. 2 沉积微相的重新绘制。
3 濮城沙二下油藏深度水驱的效果
4 结论及认识

(9)高温高盐油藏乳化型表面活性剂驱室内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高温高盐油藏提高采收率研究现状
    2.1 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油技术
        2.1.1 聚合物驱
        2.1.2 表面活性剂驱
        2.1.3 碱驱
        2.1.4 复合驱
    2.2 耐温抗盐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2.2.1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2.2.2 阴离子-非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
        2.2.3 阴离子-阳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
        2.2.4 双子表面活性剂
    2.3 乳状液提高采收率研究进展
第三章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评价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 降低界面张力能力
    3.3 耐温抗盐性能评价
    3.4 润湿性改变性能评价
    3.5 静态吸附评价
    3.6 洗油率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乳化型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 静态条件乳化性能评价
        4.2.1 乳化力
        4.2.2 乳化层高度及其变化速度
        4.2.3 乳状液稳定性
    4.3 乳化型表面活性剂的提出
    4.4 多孔介质中乳化性能评价
        4.4.1 压力变化
        4.4.2 产出液油中含乳率
    4.5 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研究
        4.5.1 浓度
        4.5.2 温度
        4.5.3 油水比
        4.5.4 搅拌强度
        4.5.5 矿化度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乳化型表面活性剂室内驱油实验研究
    5.1 实验条件及实验步骤
    5.2 不同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效果
    5.3 均质条件下乳化型表面活性剂的注入段塞优化
        5.3.1 注入浓度
        5.3.2 注入段塞量
        5.3.3 注入速度
        5.3.4 段塞组合
    5.4 均质条件下乳化型表面活性剂驱油实验
        5.4.1 注入时机的影响
        5.4.2 不同渗透率的影响
    5.5 非均质条件下乳化型表面活性剂驱油实验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高含水油田CO2驱油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CO_2驱油技术应用现状
        1.2.2 CO_2驱油机理研究
        1.2.3 CO_2驱油技术评价方法
        1.2.4 CO_2驱油经济评价方法
        1.2.5 数学方法在CO_2驱油评价中的应用
        1.2.6 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2 高含水油田CO_2驱油技术经济指标筛选
    2.1 技术效果评价指标建立
        2.1.1 提高采收率程度
        2.1.2 换油率
    2.2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建立
        2.2.1 净现值
        2.2.2 投入产出比
    2.3 高含水油田水驱评价方法完善
        2.3.1 传统水驱特征曲线方法评价
        2.3.2 高含水阶段油水相对渗透率比与含水饱和度新型表达式
        2.3.3 高含水期油田水驱特征曲线关系式理论推导
        2.3.4 实例验证
    2.4 小结
3 高含水油田CO_2驱油注采参数优化研究
    3.1 典型高含水区块主要参数变化范围确定
    3.2 高含水油田注CO_2驱油参数优化与效果评价
        3.2.1 基础油藏模型的建立
        3.2.2 CO_2驱油注气方式优化
        3.2.3 CO_2气水交替驱注采参数确定
        3.2.4 CO_2气水交替驱注采参数评价模型建立
        3.2.5 不同注采比对CO_2驱油效果的影响分析
    3.3 小结
4 高含水油田CO_2驱油技术经济效果评价
    4.1 高含水油田CO_2驱油技术效果影响分析
        4.1.1 油藏参数对CO_2驱油技术效果敏感性分析
        4.1.2 开发参数对CO_2驱油技术效果敏感性分析
    4.2 高含水油田CO_2驱油经济效果影响分析
        4.2.1 油藏参数对CO_2驱油经济效果敏感性分析
        4.2.2 开发参数对CO_2驱油经济效果敏感性分析
        4.2.3 经济参数对CO_2驱油经济效果敏感性分析
    4.3 小结
5 高含水油田CO_2驱油快速评价模型建立
    5.1 D-最优化设计方法介绍
        5.1.1 最优化准则
        5.1.2 最优化设计方案搜索算法
        5.1.3 初始设计
    5.2 D-最优化设计方案优化与确定
    5.3 提高采收率程度快速评价模型研究
        5.3.1 提高采收率程度评价公式建立与验证
        5.3.2 提高采收率程度影响因素权重与评价图版建立
    5.4 净现值快速评价模型研究
        5.4.1 净现值评价公式建立与验证
        5.4.2 净现值影响因素权重与评价图版建立
    5.5 小结
6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濮城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及提高采收率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非均质砂岩油藏注水开发矢量性特征及优化匹配研究[D]. 张国威.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2]平面非均质油藏水驱模拟实验和剩余油分析[J]. 耿师江,王明. 中国科技论文, 2020(09)
  • [3]再论CO2驱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理念和开发模式的发展[J]. 李士伦,孙雷,陈祖华,李健,汤勇,潘毅.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20(03)
  • [4]高渗和低渗强水窜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研究[D]. 史雪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5]对水驱特征曲线的正确理解与使用[J]. 窦宏恩,张虎俊,沈思博.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04)
  • [6]文25东高含水油田构型控制下的液流方向优化方法研究[D]. 赵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7]濮城油田沙一下油藏CO2/水交替驱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研究[J]. 杜燕,刘银山.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6(05)
  • [8]濮城油田沙二下油藏高含水后期深度开发提高采收率[J]. 王东,李晓峰,杨迎光,郭娜.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4(21)
  • [9]高温高盐油藏乳化型表面活性剂驱室内实验研究[D]. 刘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7)
  • [10]高含水油田CO2驱油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D]. 宋兆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4)

标签:;  ;  ;  

蒲城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及提高采收率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