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略阳县桑树低产原因调查分析

陕西省略阳县桑树低产原因调查分析

一、陕西略阳县桑树低产原因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郑亚茹[1](2021)在《桑树根际丛枝菌根真菌(AMF)多样性及对宿主耐盐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桑树(Morus alba L.)广泛用作养蚕饲料和盐碱地治理,但盐胁迫严重制约了桑树的生长。为探讨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桑树耐盐性的影响,本研究对不同林龄桑树AMF与土壤养分、酶活性的进行相关分析,根据形态和分子特征分析AMF多样性,研究盐胁迫下AMF对桑树生长和光合作用、K/Na平衡等指标的影响,揭示AMF对桑树耐盐性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林龄(5a、10a、15a、25a、35a)桑树人工林根系菌根状况、球囊霉素含量、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加,根系侵染率、孢子密度和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整体呈先降低后稳定的趋势;林龄为15a时土壤肥力低于其他林龄,属于5个林龄的最低值。易提球囊霉素含量与硝态氮、速效钾、p H、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呈极显着正相关,与总球囊霉素含量呈显着正相关,总球囊霉素含量与硝态氮呈极显着正相关。2.不同林龄桑树根际土中鉴定出8属26种AMF,网状球囊霉(Glomus reticulatum)和孔窝无梗囊霉(Acaulospora foveate)的重要值(I)分别为50.73%和52.93%,为优势种。高通量测序分析获得912个OTU,隶属球囊霉属(Glomus)、巨孢囊霉属(Gigaspora)、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和多样孢囊霉属(Diversispora)5个属,球囊霉属(Glomus)为优势属。α多样性指数在不同林龄桑树根际土中存在差异,Chao1、Sobs、Shannon index、Simpson index的最低值均出现在35a样地中;Chao1、Sobs、Shannon index的最高值出现在15a样地中;表明在5个林龄中,15a的AMF多样性最高。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alysis,NMDS)及ANOSIM组间差异检验表明,不同林龄桑树根际土中AMF物种组成存在显着差异,林龄可以显着影响AMF的多样性。3.盐胁迫下桑树对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具有较大的依存度。盐浓度为200 mmol/L时,侵染率和依存度分别达到79.39%和43.51%。盐浓度为100 mmol/L时,AMF对桑树生长和光合特性等指标影响最大,叶和茎鲜重分别提高117.24%和102.56%,根系活力提高97.35%,PSII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II)提高85.71%,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光合指标均显着提高。叶片Na含量降低27.14%,根系中K/Na升高46.77%。说明盐胁迫下,AMF通过改善根系活力,提高叶绿素含量,提升光化学效率,促进桑树生长;调节桑树各部位K、Na含量和K/Na平衡,增强桑树耐盐性。

胡绪垚[2](2020)在《陕西省韩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引发的诸多“城市病”逐渐的涌现,森林作为能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载体,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已成为改善宏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森林城市”是1965年加拿大教授Rrik jorgensen首次提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现已成为21世纪城市建设模式。森林城市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部署,2013年起森林城市已进入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森林城市规划并不是单纯的绿化规划,其和传统的林业生态规划也有较为显着的差异和区别。所谓森林城市建设,指的是基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出发,重视建设理念以及要求的融入[1],结合生态文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相关理论、生态文化融合等理论,对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和综合治理。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森林城市建设相关文献、书籍、研究报告,对成熟的规划理论和方法进行梳理总结,以韩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为研究对象,突出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理念,根据地方自然资源特点、历史文化背景、城市发展愿景和城乡居民需求,理清规划思路,重点突出森林城市建设对地方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文化挖掘和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通过分区指引、分类指导、城乡统筹发展,发挥各行业、各群体优势,共同投身于森林城市建设。通过对韩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规划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突出大绿之美,通过西北部深山区暖温带华北落叶针阔叶林带的保护和培育,加强荒山绿化、水岸绿化、矿区生态恢复、道路绿化、镇村绿化等工作,不断提高城区、郊区、平原的森林覆盖率,优化全域森林资源空间布局,提高环境承载能力,实现韩城森林的益民作用。二是突出林产优势,大力发展农林复合经营,实现城郊近自然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加强花椒特色经济林、苗木花卉产业、林下经济产业等林产建设,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提升产业富民能力,大绿大美的同时,实现韩城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效益的富民作用。三是要在保护文史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挖掘森林、湿地的生态文化功能,建设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载体,提高全民生态文化素质的同时实现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发展,真正发挥森林兴民的作用。四是根据河流功能差异和周围景观特色,科学进行功能定位、制定发展规划,例如韩城市通过建设生态景观长廊、生态文化绿带等不同类型的河岸绿化,结合“引黄入城济澽”和9个生态湖项目,构建林水相依、水水相连的森林生态网络,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生态文化传播提供平台,实现森林惠民。

田琼[3](2019)在《两宋林木资源的分布、管理与林木栽培技术的进步》文中研究指明宋代林业受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影响,其林业管理制度与科学技术水平都得到很大的提高。通过分别考察北宋与南宋林木资源分布与其管理制度,可以对宋代林木资源的整体情况有较好的把握。通过探讨宋代农林专着中记载的林业科学技术,可以总结宋代在中国林业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主要研究两宋林木资源的分布情况。通过两种方式考察复原北宋和南宋的林木资源的分布。首先从宋刻疆域图中表现的森林内容探讨宋代林木资源分布的情况;其次通过史料中的有关记载,对两宋各行政区内的林木资源做具体研究,从文献记载的整理来看,北宋的林木资源主要集中在北部秦岭山脉、太行山和南部江南丘陵一带,南部四川、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分布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南宋境内林木资源较之北宋有明显的减少,以南部浙江、江西、广东为最。两宋森林资源的锐减与12世纪异常的气候有关,但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战争和人类过度开发。第二章,主要研究两宋林木资源的管理情况。通过对比北宋和南宋在林木资源管理方面的异同,总结出各自的特点。北宋林木管理政策更加注重对民众的政策性引导,南宋林木管理政策则更着重于对实际问题的针对性解决;两宋都比较重视对林木资源的保护;北宋林业管理机构分工更加细致,但出现空设现象。南宋对林业机构作出部分调整,但效果一般,机构设置反而不如北宋明晰;南宋的竹木税收制度相比而言更加健全完善;南宋的林木资源保护思想较北宋更趋于成熟,对林木资源的保护认识更加深刻。第三章,主要研究宋代的林业科学技术。通过对两宋史料中关于林木的基本认识的记载,两宋林业专着中包含的关于树木种植栽培的科学技术,认识到宋代是我国林业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一个时期,宋代林业科学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对后世影响深远。结语部分,对各个部分的内容作了概括总结,进一步分析两宋林业的发展水平。

刘海燕[4](2017)在《宁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现阶段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处于主导地位,且在土地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及挑战,需要进行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有利于全面掌握规划实施情况,确定规划调整时机,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不断提高规划工作的水平。为适应和保障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能力,宁强县于2015年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其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是规划调整工作的前提和依据,对规划调整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本文以宁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为研究对象,对规划执行期间实施情况进行评价,首先,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内涵为切入点,结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构建了包括规划指标实施情况、用地结构与空间布局变化、用地节约集约程度、规划实施和规划效益5个准则层因素,28项评价指标的宁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准则层各因素及指标层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其次,在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的基础上,引入模糊综合评判法,用两种研究方法对宁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化方式,将各项评价指标转化为可比量纲,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宁强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体系;在大量收集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上述评价体系对宁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宁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良好,规划执行起到了一定效果,各项指标任务与预期基本一致,土地效益和土地利用程度有所提高,但不能完全保障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最后,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文章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朱建春[5](2014)在《陕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之一。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中国每年生产出大量的秸秆、畜禽粪便,且产量呈线性化增长。大量秸秆被焚烧、大量含有有害物质的畜禽粪便被弃置或冲入水体,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及人畜健康,已经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由于秸秆、畜禽粪便含有丰富的养分,是宝贵的、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因此进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节约生物质资源、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陕西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畜牧业生产规模较大,每年大量农业废弃物的利用已成为农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难题。虽然当前对各省市地区农业废弃物利用的已有研究较多,但涉及陕西省的研究相对较少,从环境社会学角度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的探讨也较为缺乏。为此,本研究主要从环境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出发,结合管理学、环境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综合运用调查法、文献法、统计分析法、地理信息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以农业秸秆和畜禽粪便等两类农业废弃物的利用为研究对象,旨在了解陕西省农业废弃物的潜在污染风险、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同容与结论如下:第一,评估了陕西省农业废弃物的潜在污染风险。估算并分析了陕西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的产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陕西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利用的潜在污染风险。结果表明,陕西秸秆、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潜力都相当可观。19782009年的陕西农作物秸秆产量和20052009年的陕西畜禽粪便产量均呈缓慢增长趋势。2009年作物秸秆达1682.24万t,畜禽粪便达6166.81万t。陕南、陕北和关中地区在农业废弃物的时空分布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秸秆和畜禽粪便的不合理利用,存在加重陕西省大气雾霾污染和土壤重金属超标等环境污染风险,需要加快促进陕西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第二,比较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下各种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的特点、效率、效益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虽然传统小规模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的资源化利用率较低,但其农业废弃物的利用率较高,与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相适应。该模式对现代社会农业废弃物的利用仍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现代小规模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虽与传统小规模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的特点类似,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大量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的需求。现代大规模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对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和利用率都较高,是未来农业废弃物利用的主要模式,但面临着技术、成本、市场等难题,这些难题的破解是提高该模式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前提。第三,分析了陕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农业废弃物利用成本高、农业废弃物利用存在技术瓶颈、农业废弃物利用主体的积极性与环境意识低、农业废弃物利用市场初步建立但不成熟、农业废弃物大规模利用存在诸多问题等。第四,分析了农业废弃物利用的影响因素与机制。首先以农户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为例,通过实证模型研究,探讨农户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尝试在理论层面讨论农业废物利用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农业废弃物的利用方式与利用率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和政策、人口、工业、农业与技术等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第五,系统梳理与分析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相关政策,并针对如何促进陕西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出了政策优化建议。研究在对拓展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范围,摸清陕西农业废弃物的资源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陕西省乃至西部地区以及中部邻省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朱长宁[6](2014)在《退耕还林背景下农户经济行为研究 ——基于陕南的实证》文中提出水土流失是我国面临的诸多环境问题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西部地区一直是我国生态系统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迫于生计和提高家庭收入水平的压力,陡坡毁林、毁草等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行为愈趋普遍,给该地区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破坏。1999年,为了遏止水土流失加剧的态势,四川、陕西、甘肃3省率先启动了退耕还林试点工作。中央设计的退耕还林工程的目标是既要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又要实现“促进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要兼顾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这种多元化的政策目标必然加大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难度。退耕还林的持续推进,打破了农户生产经营的传统均衡状态,改变了农户家庭的资源禀赋与约束条件,必将对农户经济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与此对应,退耕区农户经济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些目标能否实现。那么,退耕还林对农户经济行为的影响究竟如何,退耕还林实施十余年后,通过有效引导农户家庭行为的变迁,是否实现了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另外,从环境优化的视角来看,留在当地经营农业的农户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作用方向和作用机理如何?只有廓清农户经济行为变迁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才能找到持续有效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内核与微观机理,才有可能为西部贫困和生态脆弱地区寻找出一条环境友好、增效增收的农业发展之路。陕南地区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它既是我国南北水系和暖温带与亚热带的交汇处,又是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的主要水源地。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由于生活自然条件恶劣、缺乏基本生存条件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陕南地区的农民普遍比较贫困。2012年5月国务院批复《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秦巴山区被列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贫困人口占农业人口比例高达44.64%。1999年开始,陕南地区成为我国首批退耕还林试点区域之一,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环保总局将秦岭山地列为中国首批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因此该地区属于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落后的经济和特殊的保护责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何在限制开发的前提下谋求突破发展,形势、任务相当艰巨。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和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退耕还林工程大背景下的陕南地区的农户经济行为将直接决定该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进行和当地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因此,找寻退耕还林前后农户经济行为的变化及其对工程持续执行的不利方面,并规范引导农民有序迁出或采取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是确保该地区特殊生态环境得以良性维持和缓解农民贫困、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因此本研究的总目标是在比对分析退耕前后农户经济行为变迁的基础上,阐明退耕还林背景下农户行为变迁的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影响机理,探寻持续有效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微观机理,同时定量探讨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就业行为及家庭收入的影响方向和作用机理,并根据地方特点选取生态农业生产行为这一特定的农户生产行为,实证分析退耕还林背景下农户经济行为优化的影响因素,探寻在此背景下如何促进当地农业资源充分利用、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和农业生态化水平提高的政策着力点。围绕以上研究内容,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农户种植、投入、收入和消费结构等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退耕还林十年来,受退耕还林导致耕地资源紧缺和提高家庭农业经营收入的双重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农户的种植业收入、林业收入、畜牧业收入比例从退耕前的1:0.08:0.42变为退耕后1:0.13:0.68,这说明当地林业和畜牧业较传统种植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在种植业内部来看,该地区的小麦、水稻、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经济作物如油菜、茶叶、中药材、蔬菜的种植面积则大幅度增加。退耕还林后,该地区单位面积耕地经营的集约化程度和现代农业科技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农作物平均产量上升显着。林业方面,退耕还林工程加快了农户的造林绿化步伐,森林覆盖率明显上升,核桃、板栗、花椒等特色经济林发展已初具规模,并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重要来源。调研结果显示,退耕户的林业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快于非退耕户,但由于林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大多数退耕户的林产品还未到完全的收获期,农户林业收入占比不高。畜牧业方面,该地区已探索形成了多种形式的生态养殖方式,户均生猪出栏量和肉鸡屠宰量明显增加,畜禽的规模养殖水平较退耕还林前提升明显,畜禽养殖成为了农户主要的增收源泉。退耕还林后陕南农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收入是转移性收入,其次是工资性收入、畜牧业收入和林业收入,增长速度最慢的是种植业收入;退耕还林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的非农就业,退耕还林十二年后工资性收入已经取代种植业收入成为陕南农户最大的收入来源,其次分别是畜牧业收入、转移性收入,林业收入在农户总收入中的比重最低。在消费支出方面,食品支出依然是陕南地区农户家庭的最大支出项目,但是所占比重已明显下降,说明该地区农户的富裕程度有所提高,居住支出仍排第二位,转移性支出排名第三,医疗保健支出排第四位,交通和通讯支出上升最快排第五位,教育文化娱乐退居第六位,比退耕前下降三个位次,衣着支出排名第七,家庭设备支出(主要指家用电器)排名最后。值得注意的是,退耕区农户的能源消费结构也已发生了可喜的转变,沼气、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逐渐替代烧柴成为了陕南农村主要的生活与生产能源。总体而言,退耕还林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善,农户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消费的能力、意愿和水平仍显不足。2.退耕还林背景下农户非农就业及其收入水平明显提高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与非退耕户相比,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退耕农户家庭总收入的增长,进而达到退耕还林工程的减贫目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影响了家庭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促使退耕区剩余农业劳动力逐渐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从而提高了农户家庭的非农收入水平。调研结果显示,与非退耕户相比,退耕户的非农劳动力数量明显增加,而且在本地非农兼业的现象也更加普遍,因此退耕户的非农收入水平增长速度明显快于非退耕户。实证结果进一步显示,户主的健康程度、户主的受教育程度、户主接受农技培训以及农户地处城镇郊区对农户的收入水平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其中农户地处城镇郊区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以及非农收入均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对于不同的收入阶层,退耕还林对农户家庭总收入的影响途径有所差别,中低层收入的农户家庭中,退耕还林主要对农业收入的增加有显着正向促进作用,而中高层收入的农户家庭中,退耕还林主要对非农收入的增加有显着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的双重差分模型测算了退耕还林政策对退耕户收入水平的净效应,结果同样表明退耕还林政策显着增加了农户家庭总收入和非农收入水平,而对农业收入水平并没有产生显着的正向作用,但是两者的显着性水平低于多元回归模型得到的结果,这说明其他因素(例如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完善、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提升以及政府其他惠农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户家庭总收入和非农收入水平的提高。3.农业技术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政府政策支持等变量直接影响农户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认知和选择调研结果显示,陕南地区仅有34.7%的农户从事过生态农业生产,比例较低。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户主年龄与生态农业认知程度成正相关;农户受教育程度与认知比率正相关;农户是否参与退耕还林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程度具有显着关系,参与退耕还林提高了农户的认知程度;是否参与农技培训对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影响较大,参与培训的农户认知比率高于未参与的农户;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农户的认知行为,信息越易获取,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越高;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关注,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认知水平越高。对农户进行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选择行为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户的年龄与受教育程度、是否参与退耕还林以及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的认知行为对其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行为影响并不显着;但农户是否进行农技培训影响了农户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选择行为。对农户进行农技培训,促进了农户进行生态农业生产;政府是否实施技术与资金扶持政策对农户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选择行为有显着影响,具有政策扶持的农户选择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可能性较大;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行为有很大影响,农户越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生态农业生产的可能性越大。为使农户经济行为能够更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有效实施,基于前述研究结论,并从优化农户经济行为的角度出发,本文提出如下主要政策建议:实施长期、浮动的退耕还林补贴政策;结合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加快推进陕南农村城镇化进程;完善农村教育体制,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素质;着力拓展退耕区农户的非农就业渠道;建立、完善林权交易市场;政府应提供长期的技术与资金扶持等政策建议。

唐亚平[7](2014)在《陕西省耕地数量质量时空变化与粮食生产保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耕地减少与人口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尽管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但耕地持续减少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造成耕地刚性减少的主要因素是不可逆的建设占用。为保障粮食安全,国家实行了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了耕地数量平衡,而对保证耕地质量平衡缺乏有效措施。尽管部分学者注意到了补充耕地的质量劣于建设占用耕地质量的问题,并在等级折算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对于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的空间差异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定量研究几乎是空白。本文以陕西省为典型案例,通过研究分析2000~2011年耕地与粮食生产变化,揭示了耕地数量和质量的时空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采用两种方法预测了研究区2012-2020年耕地变化态势。在107个县(区)抽取20个样点县(区)、5764个样点,采用样点实际产量、农用地分等思路和农用产能核算三种方法,分别测算了耕地占补折算系数,提出了不同尺度耕地保护措施及对策。并获得了如下进展和结果:(1)本文首次对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的空间变化造成的粮食生产影响进行了定量研究。利用虚拟产量估算2000-2011年占用耕地的累计粮食减少量,利用典型样点调查法,估算补充耕地的累计粮食增加量,从而得到由于耕地占补的空间变化造成的粮食生产能力的变化。(2)提出了虚拟产量的概念。虚拟产量是用来衡量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空间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重要指标。它是假设在没有占补行为状态下的粮食产量,即当年实际粮食产量与粮食净变化量的差额。粮食净变化量为补充耕地粮食产量与占用耕地粮食产量的差额。粮食净变化率为粮食净变化量与虚拟产量之比,粮食净变化率可以消除辖区面积不同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数值为正,表示补占使粮食总产量增加。数值为负,表示补占使粮食总产量减少。当其为负值时,也可用粮食净损失率表示,绝对值越大,说明占补行为对粮食生产造成的损害越大。(3)2000-2011年,耕地减少由以生态退耕为主变为以建设占用为主。陕西省总体上可以实现占补平衡,区域有所差异。2000~2005年,以生态退耕为主,2008年以后,以建设占用为主。从2000年到2011年,陕西省耕地的净减少趋于减缓的状态。陕南、陕北基本可以实现占补平衡,关中则难以实现占补平衡。(4)耕地占补的空间差异导致区域耕地质量降低。陕西省新增建设用地以耕地为主,12年全省平均为60.8%,主要在关中地区,且大多为灌溉水田、水浇地、菜地等优质耕地。补充耕地主要在渭北地区和陕北地区,质量较差。由于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空间上的变化导致了耕地质量降低,2000~2011年陕西省建设占用耕地的平均自然质量等为7.05等,补充耕地的平均自然质量等为12.76等,补充耕地比占用耕地的平均自然质量等降低了5.71个等。2011年与2000年相比,全省自然质量等和耕地利用等分别平均降低了0.11和0.15等。(5)12年来,全省粮食净损失638024吨。利用虚拟产量,估算12年占用耕地累积的粮食损失量为743125吨,其中西安市、咸阳市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全省的47.95%和14.47%。补充耕地增加的粮食产量为105101吨,尽管全省累计实现了占补数量的平衡,但由于占补耕地的空间和质量差异,导致粮食净损失638024吨。(6)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是建设占用耕地的第一需求因子,未来建设占用耕地形势依然严峻。2000~2011年,陕西省建设占用耕地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约占80.64%。2006~2011年,陕西省实际年均占用耕地面积已超过规划年均占用指标,按此发展态势,2012~2020年各项建设占用将大量占用耕地,且市(区)问差异较大。(7)要保持粮食生产能力平衡,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应实行等级折算。根据本文测算的不同等级耕地之间占补的折算系数。2012~2020年,若在市内补充,陕西省平均的补充耕地数量应为占用耕地的6倍,各个市(区)的占补折算系数各不相同,汉中市最高为1:7.6,延安市最低为1:3.4。如果跨市补充,选取5764个有效样点调查,分别采用三种方法测算比较后,得到跨市(区)不同耕地4-14等级之间的占补折算系数为1:1-1:4.73。(8)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根据区域差异特征,制定出了不同尺度下的耕地保护措施。针对不同尺度区域特征,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划定优质农业保护区和城市增长边界,缩小征地权限,提高建设占用耕地成本。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正确处理好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各类各业用地。对于不得不占用的耕地进行建设的,尽量占用质量低的耕地,确保高产优质农田长期永续利用,保护土地生态环境。

宋宽平,冯锁牢[8](2011)在《富平柿饼加工工艺浅析》文中研究表明富平柿饼加工历史悠久,传统加工工艺特别讲究。但在架挂方式、卫生条件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不断创新。改进架挂方式:变露天爆晒悬挂为彩钢大棚阴干悬挂。变高架为低架,采用柿子专用"十字"形悬挂架悬挂;严把卫生关:严格选择场地,彩钢大棚外围加围纱网,设置防护帘。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检,采果后增加选果、去萼片等工序,阴雨天进行熏硫杀菌等;增加产品类别:变单一的"合儿饼"为"合儿饼"、"红吊饼"、"霜吊饼"并存。

尹华[9](2010)在《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迄今为止一项政策性强、投资量大、地域分布广、涉及面宽、工作程序多、群众参与程度高的宏大生态建设工程。在我国林业进入一个暂新的发展时期,认真总结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经验,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求新的发展对策,对于指导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查阅文献、外业调查、综合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了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前期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是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重点省份之一。十年来,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显着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生态状况明显好转,由退耕前的“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向“总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方向转变;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培育了大量后备资源、促使劳动力的转移;群众生态意识明显增强、密切了干部群众的关系。(2)制约陕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的主要因素不仅涉及到技术问题,而且涉及政策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经费投入不足;工程缺乏总体规划、年度计划下达滞后;没有遵循自然规律,造林树种单一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及群众对工程生态意识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是工程建设中科学技术应用不够、缺乏专业服务队伍和技术支撑能力欠缺。(3)促进陕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对策: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补偿政策;将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列入工程预算;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长效机制;科技兴林;加强对林地管理。

周玮[10](2010)在《杜仲9个引种无性系的评价及种子诱导多倍体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是我国特有的古生树种,不仅是名贵的中药材和提取天然橡胶的工业原料,也是优良的用材、水土保持和绿化树种。杜仲抗旱性研究的开展,为充分发挥其水土保持、防风固沙、造林绿化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生态价值意义重大。本文以引种的杜仲9个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在抗旱性指标测定的基础上,结合表型性状和园林观赏价值的分析,对9个无性系进行了评价,并进行了杜仲优良无性系的初步选择;同时以种子为材料进行杜仲多倍体植株诱导技术的研究,旨在为选育高产、优质、抗性强的优良杜仲新品种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杜仲开发利用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杜仲叶上表皮细胞较下表皮细胞大,气孔分布于叶的下表皮,15项叶片解剖结构指标中最具代表性的4项叶片抗旱性指标为主脉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CTR;各无性系之间在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失水率、水分临界饱和亏等指标上存在显着差异;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值法对叶片的22项抗旱指标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无性系8、无性系7、无性系3抗旱性较强,无性系5、无性系6、无性系4抗旱性一般,无性系1、无性系2、无性系9抗旱性较弱;9个杜仲无性系的抗旱性由强到弱排序为:无性系8、无性系7、无性系3、无性系5、无性系6、无性系4、无性系1、无性系2、无性系9。2.对各无性系当年生嫁接苗的9个生长性状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无性系间各性状的变异均较大,平均变异系数为16.46%。其中变异最大的为叶面积,变异系数为30.96%;变异最小的为枝粗大小,变异系数为9.95%。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枝粗大小外,其它性状在9个无性系之间分别存在显着和极显着差异。对9个无性系的各表型性状值分别进行标准化,按照无性系合计值从大到小排序为:无性系8、无性系7、无性系4、无性系6、无性系5、无性系2、无性系1、无性系3、无性系9。其中,无性系8和无性系7的生长量及叶片性状较为优良且抗旱性较强。同时,供试的9个无性系均具有较高的园林观赏价值。3.在组织培养条件下,利用杜仲种子进行了杜仲多倍体植株的诱导,筛选出处理杜仲种子的秋水仙素浓度和浸种时间的最佳组合:秋水仙素浓度为0.3%的条件下浸种48h。因此,利用杜仲种子诱导多倍体植株的方法为:成熟杜仲种子经500ppm的赤霉素(GA3)浸泡24小时,再置于浓度为0.3%的秋水仙素中浸泡48h后接种于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中培养。该方法既可以保持较高的诱导率,又不影响成苗率。本试验最终诱导出多倍体变异植株424株。

二、陕西略阳县桑树低产原因的调查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略阳县桑树低产原因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桑树根际丛枝菌根真菌(AMF)多样性及对宿主耐盐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AMF的分类
    1.2 AMF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2.1 形态鉴定方法
        1.2.2 分子鉴定方法
    1.3 影响AMF多样性的因素
        1.3.1 土壤因子的影响
        1.3.2 植物类群的影响
        1.3.3 人类活动因素
    1.4 AMF提高植物耐盐性的研究
        1.4.1 AMF对盐胁迫下植物生长及光合系统的影响
        1.4.2 AMF对盐胁迫下植物营养元素吸收及K/Na平衡的影响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林龄桑树根际AMF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
    2.1 引言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区域与样地概况
        2.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2.3 不同林龄桑树根系AMF侵染率及孢子密度的测定
        2.2.4 不同林龄土壤球囊霉素含量测定
        2.2.5 不同林龄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2.2.6 不同林龄土壤酶活性测定
    2.3 结果和分析
        2.3.1 根系侵染率及土壤孢子密度随林龄的变化
        2.3.2 球囊霉素含量随林龄的变化
        2.3.3 土壤理化性质随林龄的变化
        2.3.4 土壤酶活性随林龄的变化
        2.3.5 土壤理化性质的主成分分析
        2.3.6 球囊霉素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2.4 讨论
        2.4.1 不同林龄桑树根系侵染率变化规律
        2.4.2 不同林龄桑树菌根侵染率与根际土性质变化规律
        2.4.3 不同林龄桑树根际土壤酶活变化规律
        2.4.4 不同林龄桑树根际土壤球囊霉素含量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第三章 不同林龄桑树根系土壤AMF多样性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区域
        3.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3.2.3 AMF分离与形态鉴定
        3.2.4 不同林龄桑树根际土壤AMF多样性
        3.2.5 土壤总DNA提取及PCR扩增
        3.2.6 Illumina Miseq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3.3 结果和分析
        3.3.1 桑树根际土壤中AMF种水平的多样性
        3.3.2 桑树根际土壤中AMF属水平的多样性
        3.3.3 稀释曲线及物种组成分析
        3.3.4 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
        3.3.5 NMDS分析
    3.4 讨论
        3.4.1 形态鉴定及高通量测序的AMF多样性
        3.4.2 高通量测序与形态特征鉴定结果的比较
        3.4.3 形态鉴定与高通量分子鉴定的优缺点的比较
第四章 丛枝菌根真菌对盐胁迫下桑树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试验设计及试验材料
        4.2.2 桑树侵染状况及生长指标的测定
        4.2.3 桑树光合指标的测定
        4.2.4 桑树K、Na含量的测定
        4.2.5 数据处理
    4.3 结果和分析
        4.3.1 AMF对盐胁迫下桑树侵染状况及生长状态的影响
        4.3.2 AMF对盐胁迫下桑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4.3.3 AMF对盐胁迫下桑树K、Na含量及K/Na平衡的影响
    4.4 讨论
        4.4.1 AMF对盐胁迫下桑树侵染及生长状况的影响
        4.4.2 AMF对盐胁迫下桑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4.4.3 AMF对盐胁迫下桑树K、Na含量及K/Na平衡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2)陕西省韩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法
        1.4.2 归纳分析法
        1.4.3 实际应用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生态文明
        2.1.2 森林城市
    2.2 森林城市规划理论
        2.2.1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生态学理论
        2.2.4 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
        2.2.5 生态文化理论
        2.2.6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 森林城市规划特色研究
        2.3.1 森林城市建设是加快生态建设步伐的有力抓手
        2.3.2 森林城市建设是以近自然模式为主导方向
        2.3.3 森林城市建设是提升远郊森林质量,提高自然森林系统健康度的有效手段
        2.3.4 森林城市建设是通过农林复合经营,实现城郊近自然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2.3.5 森林城市建设是控制城市无序扩张,提升城市整体品质的重要举措
        2.3.6 森林城市建设是全社会参与林业和生态建设的平台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条件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质地貌
        3.1.3 气候
        3.1.4 土壤
        3.1.5 水文
        3.1.6 植被
        3.1.7 野生动物
    3.2 社会经济
        3.2.1 行政区划
        3.2.2 人口
        3.2.3 经济
    3.3 生态环境
        3.3.1 大气环境
        3.3.2 水环境
        3.3.3 声环境
第四章 韩城市森林城市规划研究
    4.1 综合基础优势研究
    4.2 国家森林城市达标分析研究
    4.3 存在问题分析研究
        4.3.1 森林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4.3.2 城区绿量不足,城市森林生态功能有待完善
        4.3.3 城乡绿化发展不均衡
        4.3.4 森林、湿地资源保护强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4.3.5 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森林保育能效亟待加强
        4.3.6 森林文化载体培育不足,未能形成聚集效应
    4.4 韩城市森林城市规划思路研究
        4.4.1 规划依据
        4.4.2 规划期限
        4.4.3 规划目标
        4.4.4 规划指导思想
        4.4.5 规划理念
        4.4.6 规划原则
        4.4.7 总体布局
    4.5 森林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4.5.1 城市森林网络体系建设
        4.5.2 城市森林健康体系建设
        4.5.3 城市森林经济体系建设
        4.5.4 城市森林文化体系建设
        4.5.5 城市森林管理体系建设
    4.6 规划体系及建设重点研究
        4.6.1 森林城市生态环境体系
        4.6.2 森林城市生态产业体系建设
        4.6.3 森林城市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4.6.4 森林城市保障体系建设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远期效果展望
        5.2.1 韩城市将成为森林型森林城市
        5.2.2 韩城市将成为最佳宜居城市
        5.2.3 韩城市将成为全国旅游目的地之一
        5.2.4 生态GDP比重高,国民经济增长正面效应显着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两宋林木资源的分布、管理与林木栽培技术的进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概念界定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界定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与资料
        一、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二、研究资料
第一章 两宋林木资源分布
    第一节 从宋刻疆域图看两宋林木资源的分布
    第二节 从文字记载看两宋林木资源的分布
        一、北宋境内林木资源分布
        二、南宋境内林木资源分布
    小结
第二章 两宋林木资源管理
    第一节 北宋林木资源的管理
        一、北宋植树造林的政策措施
        二、北宋弛禁山泽的政令
        三、北宋管理林业的机构
        四、北宋竹木税的征收
    第二节 南宋林木资源的管理
        一、南宋植树造林的政策措施
        二、南宋弛禁山泽的政令
        三、南宋管理林业的机构
        四、南宋竹木税的征收
    小结
第三章 两宋林业科学技术
    第一节 史料中关于林木的基本理论
        一、部分林木的分类与识别
        二、林木利用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关于树木栽培的科学技术
        一、沈括的竹类栽培技术
        二、苏轼的种松技术
        三、《桐谱》中的种桐技术
        四、蔡襄《荔枝谱》中的荔枝栽培技术
        五、陈旉《农书》中的桑树种植技术
        六、《橘录》中的柑橘类栽培技术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宁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1.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2.2 相关理论
        2.2.1 区位理论
        2.2.2 博弈论
        2.2.3 动态管理理论
        2.2.4 系统论
        2.2.5 人地关系协调论
第三章 宁强县区域概况
    3.1 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3.1.2 自然条件
        3.1.3 社会经济条件
    3.2 土地利用现状与变化分析
        3.2.1 土地利用现状
        3.2.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3 土地利用特点及存在问题
        3.3.1 土地利用特点
        3.3.2 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第四章 宁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体系构建
    4.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原则
        4.1.1 客观真实原则
        4.1.2 定性定量评价原则
        4.1.3 统筹兼顾原则
    4.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方法
        4.2.1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4.2.2 模糊综合评判法
    4.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4.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指标标准化方法
    4.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结果等级
        4.6.1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等级
        4.6.2 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结果等级
第五章 宁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5.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指标及权重
    5.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情况分析
        5.2.1 规划指标实施情况分析
        5.2.2 用地结构与空间布局变化情况分析
        5.2.3 用地节约集约程度分析
        5.2.4 规划实施情况分析
        5.2.5 规划效益情况分析
    5.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综合评价
        5.3.1 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的规划实施评价
        5.3.2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规划实施评价
        5.3.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结果
    5.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建议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宁强县 2005-2014 年土地利用规模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与的主要实践项目
    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陕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已有研究回顾
        1.3.1 农业废弃物低效利用环境危害的研究
        1.3.2 农业废弃物资源特征、资源化利用潜力的估算与分析
        1.3.3 国内外农业废弃物利用现状的研究
        1.3.4 农业废弃物利用影响因素的分析
        1.3.5 国内外农业废弃物利用技术及其综合效益研究
        1.3.6 国内外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陕西农业废弃物非资源化利用的环境污染风险
    2.1 陕西作物秸秆的环境污染风险
        2.1.1 数据来源与作物秸秆产量的估算
        2.1.2 陕西作物秸秆的产量、种植结构及来源结构
        2.1.3 2009 年陕西省农作物秸秆产量及空间分布
        2.1.4 秸秆大量焚烧的环境污染风险
    2.2 陕西畜禽粪便的环境污染风险
        2.2.1 数据获取与方法
        2.2.2 陕西 2009 年主要畜禽粪便及氮磷量的主要来源
        2.2.3 陕西 2009 年主要畜禽粪便的空间分布及其比重组成
        2.2.4 陕西 2009 年畜禽粪便的氮磷耕地负荷及其污染风险
        2.2.5 陕西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的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风险
第三章 陕西农业废弃物的利用模式
    3.0 调查内容与样本情况介绍
    3.1 传统小规模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
        3.1.1 传统小规模作物秸秆利用模式
        3.1.2 传统小规模畜禽粪便利用模式
    3.2 现代小规模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
        3.2.1 现代小规模作物秸秆利用模式
        3.2.2 现代小规模畜禽粪便利用模式
    3.3 现代大规模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
        3.3.1 规模化养殖场的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
        3.3.2 相关产业的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
    3.4 不同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的比较
        3.4.1 农业废弃物利用主体的差异
        3.4.2 农业废弃物利用效率的差异
        3.4.3 农业废弃物利用效益的差异
        3.4.4 不同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 陕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
    4.1 农业废弃物利用成本高
        4.1.1 农业废弃物再生产品的价格高
        4.1.2 农业废弃物的收购价格、运输成本和加工成本较高
    4.2 农业废弃物利用存在技术瓶颈
        4.2.1 农业废弃物利用技术的核心环节有待突破
        4.2.2 部分农业废弃物利用技术的地区适宜性降低
        4.2.3 被广泛采用的农业废弃物利用技术不够多元
        4.2.4 现有农业废弃物利用技术存在环境隐患
    4.3 农业废弃物利用主体的积极性与环境意识低
        4.3.1 农户被动地进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4.3.2 农户对农业废弃物利用方式的选择缺少环境效益的考虑
        4.3.3 农户对农业废弃物利用政策的知晓度或执行效果评价低
    4.4 农业废弃物利用的产业与市场初步建成但不成熟
        4.4.1 农业废弃物利用相关产业尚未“断奶”
        4.4.2 农业废弃物收储运市场有待完善
第五章 陕西农业废弃物利用的影响因素与机制
    5.1 陕西农户农业废弃物利用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模型分析
        5.1.1 理论假设与模型构建
        5.1.2 研究结果与分析
    5.2 农业废弃物利用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5.2.1 农业废弃物利用的宏观影响因素
        5.2.2 农业废弃物利用的微观影响因素
        5.2.3 农业废弃物利用的影响机制
第六章 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政策建议
    6.1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相关政策的发展脉络
        6.1.1 宏观政策规划阶段(1992-2009)
        6.1.2 具体政策与技术指标阶段(2010-2011)
        6.1.3 综合政策阶段(2012-今)
        6.1.4 相关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6.2 促进陕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政策建议
        6.2.1 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开发力度与技术服务水平
        6.2.2 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纳入区域产业发展规划
        6.2.3 针对小规模和大规模农业生产主体实施不同的引导政策
        6.2.4 以政策激励手段促进企业与农户的协作
        6.2.5 促进农业废弃物利用相关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6.2.6 政府放权促进公共组织社会资本的环境功能发挥
        6.2.7 在小范围区域内实行污染权交易以减少排污量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后续研究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 1:秸秆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清单
    附件 2:1999 年全国畜禽养殖排放总量及环境压力
    附件 3:发改委公布的 2013 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和焚烧情况表
    附件 4:2009、2011 年调查问卷
    附件 5:2014 年调查问卷
    附件 6:杨凌示范区养殖场经营现状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6)退耕还林背景下农户经济行为研究 ——基于陕南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假说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假说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可能的不足
2 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2.1 概念界定
        2.1.1 退耕还林
        2.1.2 退耕还林工程
        2.1.3 农户经济行为
        2.1.4 生态农业
    2.2 文献回顾
        2.2.1 关于农户行为理论的文献回顾
        2.2.2 关于退耕还林的文献回顾
    2.3 本章小结
3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理论基础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2 诱导性技术变革理论
        3.1.3 认知理论
        3.1.4 行为理论
        3.1.5 成本—收益理论
    3.2 分析框架
        3.2.1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经济行为的影响
        3.2.2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3.2.3 退耕还林背景下陕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微观机理
    3.3 本章小结
4 陕南地区农业发展与退耕还林现状分析
    4.1 陕南地区资源禀赋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4.1.1 自然资源情况
        4.1.2 生态保护情况
        4.1.3 社会经济情况
        4.1.4 居民收入与消费情况
    4.2 陕南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4.2.1 农业耕地利用情况分析
        4.2.2 农业从业人员情况
        4.2.3 农田灌溉情况
        4.2.4 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4.2.5 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4.2.6 农民就业方式与收入状况
        4.2.7 农民消费情况
    4.3 陕南地区农业生产现状
        4.3.1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与产量
        4.3.2 畜禽产品养殖规模与产量
        4.3.3 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情况
        4.3.4 农业增加值情况
        4.3.5 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情况
    4.4 陕南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及退耕还林的必要性
        4.4.1 陕南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4.4.2 陕南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必要性
    4.5 陕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取得的成就
        4.5.1 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
        4.5.2 农业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4.5.3 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生态文明意识逐步强化
    4.6 本章小结
5 退耕还林对陕南地区农户经济行为影响的研究
    5.1 指标选取
    5.2 数据来源
        5.2.1 样本选择
        5.2.2 调查内容
    5.3 样本基本情况的描述性统计
        5.3.1 户主个人特征
        5.3.2 农户家庭特征
    5.4 退耕户与非退耕户家庭的基本特征
    5.5 耕还林前后农户经济行为及收入的比较
        5.5.1 退耕还林前后农户家庭耕地面积的变化
        5.5.2 退耕还林前后农户种植结构的变化
        5.5.3 退耕还林前后农户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
        5.5.4 退耕还林前后农户畜禽养殖的变化
        5.5.5 退耕还林前后农户家庭收入的变化
        5.5.6 退耕户与非退耕户家庭收入水平的比较
        5.5.7 退耕还林前后农户消费支出的变化
    5.6 本章小结
6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理论分析
    6.2 实证模型
        6.2.1 多元回归模型
        6.2.2 分位数回归模型
        6.2.3 双重差分模型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3.1 数据描述
        6.3.2 多元回归模型结果和分析
        6.3.3 分位数回归结果和分析
        6.3.4 双重差分模型结果和分析
        6.3.5 三种计量方法结果的比较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退耕还林背景下农户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认知与选择行为研究
    7.1 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认知的研究
        7.1.1 变量选择与理论分析
        7.1.2 列联表与卡方检验
        7.1.3 实证分析结果
        7.1.4 主要结论
    7.2 不同类型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选择行为的研究
        7.2.1 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框架
        7.2.2 实证分析结果
        7.2.3 主要结论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1.1 农户种植、投入、收入和消费结构等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8.1.2 退耕还林背景下农户非农就业及其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8.1.3 农业技术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政府政策支持等变量直接影响农户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认知和选择
    8.2 主要政策建议
        8.2.1 实施长期、浮动的退耕还林补贴政策
        8.2.2 结合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加快推进陕南农村城镇化进程
        8.2.3 完善农村教育体制,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素质
        8.2.4 着力拓展退耕地区农户的非农就业渠道
        8.2.5 建立、完善林权交易市场
        8.2.6 政府应提供长期的技术与资金扶持政策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7)陕西省耕地数量质量时空变化与粮食生产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耕地保护理论研究
        1.2.2 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1.2.3 耕地非农化研究
        1.2.4 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数据来源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陕西省概况及研究相关理论
    2.1 陕西省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辖区
        2.1.2 自然条件
        2.1.3 区域划分
        2.1.4 社会经济条件
        2.1.5 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及问题
    2.2 理论依据
        2.2.1 基本概念
        2.2.2 基本理论
第三章 陕西省耕地数量分布及时空变化
    3.1 不同尺度下耕地数量空间分异性
        3.1.1 耕地总量空间分异特征
        3.1.2 不同类型耕地空间分异特征
        3.1.3 不同尺度耕地内部结构差异性
    3.2 2000~2011年耕地数量的时空变化
        3.2.1 耕地总量变化
        3.2.2 耕地减少成因分析
        3.2.3 耕地增加方式分析
    3.3 2000~2011年占补平衡情况分析
        3.3.1 2000~2011年累计占补平衡状况分析
        3.3.2 2000~2011年占补平衡变化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陕西省耕地占补数量与空间变化对耕地质量的影响
    4.1 2011年不同尺度下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异性
        4.1.1 耕地自然质量等分布特征
        4.1.2 耕地利用等分布特征
    4.2 2000~2011年耕地占补的变化及其对耕地质量的影响
        4.2.1 对耕地内部结构的影响
        4.2.2 对耕地自然质量等的影响
        4.2.3 对耕地利用等的影响
        4.2.4 对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陕西省耕地占补数量与空间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5.1 2011年不同尺度粮食生产空间分布特征
        5.1.1 陕西省粮食生产分布情况
        5.1.2 三大区域粮食生产情况
        5.1.3 11个市(区)粮食生产情况
    5.2 2000~2011年粮食生产的时空变化
        5.2.1 陕西省及三大区域粮食生产情况变化
        5.2.2 11个市(区)粮食生产情况变化
    5.3 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的空间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5.3.1 建设占用耕地粮食损失量估算
        5.3.2 2000~2011年补充耕地累计增加粮食量估算
        5.3.3 粮食生产空间分布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陕西省建设占用耕地影响因素及未来变化态势
    6.1 2000~2011年建设占用耕地变化
        6.1.1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是占用耕地第一需求因子
        6.1.2 交通用地是耕地占用的第二需求因子
    6.2 耕地占用的影响因素
        6.2.1 社会经济因素
        6.2.2 制度因素
    6.3 建设占用耕地现状与未来态势分析
        6.3.1 2006~2011年建设占用耕地分析
        6.3.2 2012~2020年建设占用耕地态势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粮食生产能力平衡的补充耕地数量估算方法研究
    7.1 同一市(区)内部补充耕地量的估算
        7.1.1 2012~2020年补充耕地面积的估算
        7.1.2 2012~2020年耕地占补粮食生产估算
    7.2 跨市(区)不同耕地等别的占补系数测算
        7.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7.2.2 利用样点的实际产量测算
        7.2.3 利用耕地分等思路测算
        7.2.4 基于农用地产能核算成果测算
        7.2.5 等级折算系数的确定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陕西省不同尺度耕地保护措施
    8.1 耕地保护政策设计
        8.1.1 划定城市增长边界,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
        8.1.2 划定优质农业保护区
        8.1.3 缩小征地权限,提高建设占用耕地成本
        8.1.4 实行补充耕地与占用耕地数量按照等级折算
    8.2 陕西省三大区域耕地保护措施
        8.2.1 陕北地区
        8.2.2 关中地区
        8.2.3 陕南地区
    8.3 陕西省11个市(区)耕地保护措施
        8.3.1 西安市
        8.3.2 铜川市
        8.3.3 宝鸡市
        8.3.4 咸阳市
        8.3.5 渭南市
        8.3.6 汉中市
        8.3.7 安康市
        8.3.8 商洛市
        8.3.9 延安市
        8.3.10 榆林市
        8.3.11 杨凌示范区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1.1 占补平衡仅能实现耕地数量平衡却导致其质量下降
        9.1.2 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的空间差异导致粮食生产能力下降
        9.1.3 影响建设占用耕地的原因既有社会经济因素也有制度因素
        9.1.4 要保证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应实施占补耕地等级折算
        9.1.5 未来应“盘活存量,减少占用,提高质量、谨慎开发”
    9.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富平柿饼加工工艺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富平柿饼传统加工工艺
2 传统加工工艺存在的问题
3 近年来对富平柿饼加工工艺的一些改进
    3.1 以质量为生命, 更新架挂方式, 提高品质
    3.2 以食品卫生为准则, 严把卫生关
    3.3 以市场为导向, 增加产品类别, 改进工艺环节
4 今后努力和发展的方向

(9)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外退耕还林实施情况
    1.3 我国退耕还林发展过程
        1.3.1 酝酿和萌芽阶段
        1.3.2 试点和全面实施阶段
        1.3.3 成果巩固和完善政策阶段
    1.4 退耕还林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及思路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2 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森林资源分布不均
        2.2.2 林分质量不高
        2.2.3 林分结构不合理,树种单一
        2.2.4 森林经营水平较低
        2.2.5 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
第三章 陕西省退耕还林现状与特点
    3.1 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3.1.1 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分年度面积统计
        3.1.2 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分区域面积统计
        3.1.3 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分流域面积统计
        3.1.4 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分地市面积统计
        3.1.5 退耕地还林坡度面积分析
        3.1.6 退耕地还林林种面积分析
        3.1.7 退耕还林检查监督
        3.1.8 退耕还林工程涉及人口情况分析
        3.1.9 退耕户对国家补助的依赖情况
    3.2 主要造林模式
        3.2.1 防风固沙林模式
        3.2.2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林模式
        3.2.3 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林模式
        3.2.4 关中平原防护林模式
        3.2.5 秦巴山区水源林模式
    3.3 陕西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效益
        3.3.1 生态效益分析
        3.3.2 经济效益分析
        3.3.3 社会效益分析
    3.4 陕西省退耕还林的主要特点
        3.4.1 退耕还林与封山禁牧、舍饲养畜相结合
        3.4.2 退耕还林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3.4.3 规范管理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3.4.4 行政推动与利益调动相结合
        3.4.5 工作进度与工程质量相结合
        3.4.6 工程建设与后续产业建设相结合
    3.5 存在的主要问题
        3.5.1 缺少全面规划,计划下达滞后
        3.5.2 造林树种单一
        3.5.3 存在复耕可能
        3.5.4 工程管理经费严重不足
        3.5.5 后续产业还没有形成
    3.6 问题根源分析
        3.6.1 认识问题
        3.6.2 技术问题
第四章 陕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发展对策
    4.1 退耕还林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4.2 新形势下退耕还林工作的重要性
        4.2.1 继续实施退耕还林是增加森林碳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4.2.2 继续实施退耕还林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西部生态环境改善的根本措施.
        4.2.3 继续实施退耕还林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
    4.3 发展对策建议
        4.3.1 继续实施退耕还林
        4.3.2 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补偿政策
        4.3.3 将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列入工程预算
        4.3.4 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4.3.5 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长效机制
        4.3.6 加强科技支撑
        4.3.7 加强效益监测
        4.3.8 加强对林地的管理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杜仲9个引种无性系的评价及种子诱导多倍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林木无性系选育的研究进展
    1.2 林木抗旱性研究进展
        1.2.1 林木抗旱性机理
        1.2.2 抗旱性鉴定指标
        1.2.3 抗旱性综合评定方法
    1.3 林木多倍体研究进展
        1.3.1 多倍体的特征
        1.3.2 多倍体育种的途径与方法
        1.3.3 多倍体的鉴定
        1.3.4 多倍体育种的前景展望
    1.4 杜仲的研究进展
        1.4.1 杜仲资源及其利用价值
        1.4.2 杜仲优良无性系选择
        1.4.3 杜仲繁殖方法概述
        1.4.4 杜仲栽培技术研究
        1.4.5 杜仲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杜仲无性系叶片解剖结构及抗旱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无性系叶片解剖结构及指标相关性
        2.2.2 不同无性系P-V 曲线水分参数特征比较
        2.2.3 不同无性系叶片保水力的比较
        2.2.4 不同无性系叶片抗脱水能力的比较
        2.2.5 不同无性系抗旱性综合评价
    2.3 小结
第三章 杜仲无性系性状变异及选择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地概况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无性系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3.2.2 优良无性系的选择
        3.2.3 杜仲无性系的园林观赏特性
    3.3 小结
第四章 多倍体诱导技术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及其预处理
        4.1.2 试验方法
        4.1.3 多倍体的鉴定
        4.1.4 数据统计与处理
        4.1.5 培养条件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秋水仙素浓度和浸泡时间对多倍体诱导率的影响
        4.2.2 秋水仙素浓度和浸泡时间对成苗率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2.1 关于杜仲无性系抗旱性
        5.2.2 关于杜仲无性系性状变异及选择
        5.2.3 关于杜仲多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陕西略阳县桑树低产原因的调查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桑树根际丛枝菌根真菌(AMF)多样性及对宿主耐盐性的影响[D]. 郑亚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陕西省韩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规划研究[D]. 胡绪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3]两宋林木资源的分布、管理与林木栽培技术的进步[D]. 田琼.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4]宁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D]. 刘海燕. 长安大学, 2017(03)
  • [5]陕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研究[D]. 朱建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
  • [6]退耕还林背景下农户经济行为研究 ——基于陕南的实证[D]. 朱长宁. 南京农业大学, 2014(10)
  • [7]陕西省耕地数量质量时空变化与粮食生产保障研究[D]. 唐亚平. 西北大学, 2014(02)
  • [8]富平柿饼加工工艺浅析[J]. 宋宽平,冯锁牢. 陕西农业科学, 2011(06)
  • [9]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尹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03)
  • [10]杜仲9个引种无性系的评价及种子诱导多倍体技术研究[D]. 周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1)

标签:;  ;  ;  ;  ;  

陕西省略阳县桑树低产原因调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