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中小煤窑桩基穿越采空区的处理

桥梁工程中小煤窑桩基穿越采空区的处理

一、桥梁工程中桩基穿越小煤窑采空区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锋[1](2021)在《广州市某地铁穿越煤层采空区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煤层开采后由于改变了地下岩土体应力状态使采空区围岩产生了变形破坏现象,对地铁隧道构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研究地铁隧道穿越采空区稳定性对于预防安全事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广州市地铁某区间隧道穿越煤层采空区为依据,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隧道失稳区长度与采空区主要因素的变化规律分析、隧道穿越典型采空区稳定性分析、隧道穿越采空区施工方法比选、隧道穿越失稳典型采空区治理研究。主要成果有:(1)依据研究区地质和采空区资料阐述了研究区岩土层、水文地质、地质构造、煤层分布和开采特征,确定了采空区分布和采空区工程地质特征。(2)应用数值模拟软件和Origin软件分析了隧道失稳区长度与采空区厚度、倾角因素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隧道失稳区长度与厚度呈现线性正相关,对于上覆采空区段隧道,随着倾角增大失稳区长度逐渐减小,曲线下降斜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变化,倾角从30°增至40°时失稳区收缩最为显着。对于下伏采空区段隧道,失稳区长度与倾角呈现负相关,厚度为3~5m时曲线下降斜率先增大后减小。(3)隧道盾构至典型采空区区间起始端部时,A1标准块和B2邻接块内部容易产生拉断破坏;盾构至近距离采空区中部时,B3邻接块与A4标准块连接处容易产生严重变形现象;盾构至采空区区间终止端部时,A7标准块容易发生拉断现象;当隧道贯穿采空区阶段,管片变形破坏程度加剧;煤柱失稳活化使A1、A2、A5、A6、A9标准块、B1和B4邻接块、K2封顶块应力释放程度增强,变形破坏程度显着。管片直径变形、轴线和高程偏离均不能满足安全需要,采空区段隧道处于失稳状态。(4)应用数值软件分别进行上覆采空区超前小导管和下伏采空区注浆充填治理下、采空区均采用注浆充填治理下隧道盾构穿越模拟,分析并确定较为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法。结果表明:隧道穿越注浆充填区时管片应力集中程度低,管片直径变形、轴线和高程偏离均满足安全要求,属于较为合理的施工方法。(5)采用数值软件进行注浆充填失稳典型采空区下隧道穿越模拟,分析并评价地铁隧道稳定性。结果表明:在盾构支护和运营阶段,管片应力释放程度低、管片力学强度大,管片变形属于允许范围,典型治理区段地铁隧道处于稳定状态。可见通过地铁隧道穿越煤层采空区研究可以掌握隧道围岩和管片变形破坏规律,确定隧道穿越采空区较为合理的施工方法,为地铁安全穿越煤层采空区提供参考。

叶丹勇[2](2021)在《公路隧道穿越煤层采空区群的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措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建设行业突飞猛进,高速公路网络越来越密集,公路隧道在修建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穿越一个或多个煤系地层采空区。作为一种特殊的不良地质条件,煤层采空区具有软弱性及空间变异性,不仅对自然环境和地质环境产生破坏,还会对隧道施工及安全运营带来巨大潜在危害。因此,开展公路隧道穿越煤层采空区群的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措施研究,确保公路隧道安全通过采空区地段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以召(夸)泸(西)高速公路项目白兆隧道穿越多个煤层采空区为工程研究背景,在地质勘察报告、采空区物探及隧道现场监测的基础上,采用力学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隧道穿越多煤层采空区的稳定性及加固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采用物探方法(瞬变电磁法)对隧址区ZK9+016~ZK9+100、YK9+016~YK9+100段进行大面积勘探,并对掌子面前方围岩情况采用地质雷达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综合获取隧道煤层采空区的分布状况,即1#、2#、3#采空区的空间位置、规模大小及破坏范围等基本情况。(2)根据煤层开采过后采空区“三带”理论分析围岩破坏特征和力学特性,同时采用经验公式计算采空区垮落带及导水裂隙带的破坏高度。结合弹塑性力学理论和隧道开挖力学理论,对采空区隧道围岩及应力场进行力学特征分析,在理想弹塑性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隧道围岩塑性区范围和开挖半径之间的关系,总结了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判定依据和判定方法。(3)采用RPFA2D软件分别对高径比H/D=2的50mm×100mm、100mm×200mm、250mm×500mm、500mm×1000mm、1000mm×2000mm岩石试样进行单轴压缩数值试验以及对250mm×500mm试样进行不同围压的三轴加载和卸荷数值试验。研究了不同尺寸、不同加卸载条件下岩石材料的声发射特性、岩石试件强度变化特征以及破坏规律,分析了尺寸效应对隧道围岩力学参数和力学特性的影响关系。(4)通过MIDAS/GTS NX有限元软件建立隧道穿越煤层采空区的三维实体模型,选用Mohr-Coulomb破坏准则,从采空区隧道围岩位移、应力应变、塑性区范围以及支护结构受力情况分析未采取加固措施和采取加固措施两种工况下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的稳定性状况,重点研究了不同类型采空区的加固措施对隧道稳定性的改善作用。模拟结果表明采取加固措施工况下,围岩水平、纵向变形大幅减小,应力集中现象明显改善,隧道围岩塑性区与采空区塑性区没有贯通或贯通程度极大减弱,隧道处于安全稳定状态。(5)总结了隧道穿越煤层采空区的一般处置方法,针对白兆隧道1#、2#、3#采空区提出了不同加固措施及具体施工方案,结合现场监控量测对处置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围岩总体变形情况和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

陈建发,岳志勤[3](2020)在《西成客专嘉陵江河谷工程地质选线研究》文中提出1.概况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跨越嘉陵江地段属于构造侵蚀峡谷区,线路自川陕界附近的宁强站接出,西南向穿越大巴山-四川盆地陡降段至嘉陵江河谷,跨江后沿右岸宝成铁路通道接入既有广元站,受客专线线路参数和前后站位控制,跨江位置被局限在嘉陵江边须家河村上下游约3.5km的区域。两岸地势陡峻,危岩落石、岩堆及滑坡堆积体、采空区等不良地质强烈发育。本段河流有三级通航要求,右岸分布既有宝成铁路,左岸分布川陕二级公路及高速公路,

崔若晖[4](2019)在《韶关茶山煤矿采空区上管道变形破坏与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对石油天然气的大量需求,我国对长输管道的建设进入了一个高峰期。由于输气管道是长距离大范围分布的线性工程,埋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穿过一些煤层采空塌陷区和各种复杂地质地区。当铺设的输气管道通过采空区时,如果采空区发生地表移动变形,管道会随地表沉陷而产生变形,一旦超过了管道最大允许变形值,管道逐渐与土体脱空,造成管道悬空,严重时甚至会发生断管,对管道的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目前我国采空区场地管道安全性研究主要针对缓倾斜采空区,由于急倾斜煤层倾角较大,地质条件更为复杂,导致该方面理论研究较少,因此研究急倾斜煤层采空区场地管土相互变形规律,找出合适的防治措施,对以后管道的安全运营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拟建受茶山矿区急倾斜采空区影响的潜江-韶关段管道为研究背景,通过研究区资料和现有研究成果,从开采完成和采动过程中急倾斜采空区对管道影响进行研究。分析采空区地表变形移动对输气管道的影响,给出管道安全初步评价方法,并利用概率积分法对急倾斜采空区场地的管道安全进行预测评价;同时以茶山矿区10煤工作面工程地质条件为地质背景,通过物理相似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急倾斜煤层开采过程中管土相互变形规律,从管土不同阶段竖向和水平位移、应变、竖直应力多方面对比分析得出:管道与土体变形规律大致相同,煤层开采第三阶段开始管土间变形出现差异并逐渐增大,管土经历了由同步—脱空的过程;在采空区中心和两端位置管道变形最为严重,是重点防治区域。最后根据研究区地质条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由地表变形移动对输气管道影响和得出的管土变形破坏规律,提出通过地表变形掌握管道变形的监测方法;选取注浆法作为治理采空区的主要方案,经数值模拟分析得出注浆效果显着,该方法大大提高了采空区稳定性,有利于管道工程建设。

李伟[5](2018)在《高速铁路下软岩采空区稳定性及变形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铁穿越采空区面临诸多问题,对于高速铁路同时穿越软岩与采煤沉陷区的研究案例相对较少,没有形成包括勘察探测、稳定性评价、隐患区治理及路基加固在内的系统化的研究方法。因此,针对该方面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工程价值。本文依托贵南高铁南宁市区段穿越软岩采煤沉陷区工程,通过勘察调研、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室内试验等方法,对采空区稳定性、隐患区探测、地层活化变形、隐患区治理与路基加固等方面展开了系统化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历史资料整理分析、现场勘察,初步分析得出原采空区部位已经基本完成塌陷与弯曲变形,且大多已被含水淤泥或者塌陷泥岩充填。综合选线原则、工程概况、社会影响、征拆成本等方面因素,从原规划的3条线路方案中选取线位方案3作为高铁规划通行线路。(2)通过理论计算与FLAC3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大盘井上九煤层开采引起的地层变形及地表沉降进行分析。计算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得出大盘井采空区最大地层沉降可达1319.10mm,最大水平变形为457.19mm,研究区内望胜岭正断层的存在将导致地层变形程度不一。规划高铁线路下伏地层受开采变形影响程度较大。(3)通过终采时间分析、集中移动变形与残余变形计算,对原大盘井采空区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评价。大盘井采空区地表移动延续时间约为500天,对比37年的终采时间可知采空区达到初步稳定。通过原始Knothe时间函数进一步推算得出大盘井采空区地表沉陷在闭井后5年内已经完成,达到集中移动变形稳定并进入残余变形期。根据极限下沉曲线推导得出的公式计算得出残余变形期变形参数,结合集中移动期计算结果分析得出大盘井采空区各项指标同时达到场地稳定性要求,在不受外界荷载重新扰动情况下采空区已经达到稳定状态。(4)采用地震映像法与高密度电阻率法结合的物探方法探测得出残余隐患区分布情况,并通过钻探方法对物探结果进行可靠性验证。残余隐患区多已被坍塌泥岩或含水淤泥充填,在上部荷载作用下,残余隐患区的存在可能加剧地层变形。(5)通过FLAC3D软件分三种工况模拟分析荷载作用下残余隐患区的存在对地层变形的影响。残余隐患区的存在会对地层变形产生不利影响,充填物性质越差,路基工后沉降越大,模拟工况中最大附加沉降变形值为61mm。施加高铁荷载后各工况下的沉降变形基本一致(2223mm),没有引起残余隐患区作用下的进一步沉降,分析得出高铁荷载产生的应力几乎不会传递到残余隐患区。由于残余隐患区存在充水情况,在外荷载作用下残余隐患区周边地层可能生成新裂隙,引起水体渗流,加剧地层变形。(6)采用全胶结注浆法对残余隐患区进行治理,在残余隐患区治理完成的基础上采用桩板复合结构对高铁路基进行加固。运用FLAC3D模拟软件对路基加固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路基表面最大沉降值为8.6mm,其中路基工后沉降为5.2mm,高铁荷载作用下沉降增大3.4mm,能够达到高铁设计规范中“工后沉降不宜超过15mm”的要求。桩板复合结构在软岩路基加固中效果显着。

袁腾方[6](2018)在《岩溶区高速公路路基强夯处治技术及其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西部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将不可避免地穿越大量岩溶地区,如湖南省炎汝、汝郴、郴宁、宁道、桂武、娄新等高速公路以及广西、贵州两省份的大部分高速公路均存在大量岩溶路基。此时,如何合理、有效的处治岩溶路基并评价其稳定性成为工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有必要在综合分析现有岩溶路基处治技术基础上提出更有效、更经济的处治方法,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为此,本文以湖南省桂阳至临武(桂武)高速公路为工程依托,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等手段开展岩溶区高速公路路基强夯处治技术研究,提出岩溶区高速公路路基强夯处治设计原则与设计参数及其稳定性评价方法,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岩溶形成与发育条件、岩溶形态及其特征、岩溶路基病害以及岩溶路基稳定性问题等方面的内容,对岩溶路基病害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六种常规方法与规范方法对高速公路岩溶路基塌陷可能性进行分析;进而以此为基础提出岩溶路基强夯处治技术,并在明确岩溶路基强夯处治目的基础上提出岩溶路基强夯处治的有效加固深度与影响深度、夯击能、间距与遍数、加固范围及间隔时间等设计参数的建议取值。(2)针对依托工程设计并完成了岩溶区高速公路路基强夯处治现场试验研究,根据现有地基强夯处治方法确定了岩溶区高速公路路基强夯的试验目的与内容,即在对强夯点进行详细地质勘查与静力触探基础上,测试距强夯点不同水平距离处的地表振动加速度与水平动土压力、不同深度处的竖向动土压力以及强夯点地表沉降量,确定了强夯试验能量选择标准、仪器埋设方法与注意事项等。通过现场强夯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分别获得了地表振动加速度、动应力与夯击数、水平距离的变化规律,验证本文所提出岩溶路基强夯处治设计参数的合理性。(3)考虑路基荷载与路面荷载对岩溶顶板的作用效应,提出岩溶路基稳定性分析受力分析模型,并在探讨路面车辆荷载与岩溶顶板荷载计算方法基础上,采用结构力学分析方法建立出考虑溶洞空间形态的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方法,即分别建立了岩溶顶板固支梁、抛物线拱、圆拱、双向板或壳体分析模型,并获得了由抗拉强度决定的各模型岩溶顶板最小安全厚度计算方法;通过典型工程案例探讨了岩溶顶板破坏模式与溶洞形态、几何平面尺寸、矢高及顶板围岩强度的相互影响规律,确定了岩溶顶板稳定性评价应重点探明溶洞空间形态及其矢高。(4)针对岩溶区双孔圆形土洞的地基稳定性,综合利用柯西积分法、Schwarz交替法与迭代求解方法建立出双孔土洞土层中任意一点应力值的求解方法,并基于应力坐标转换与Mohr-Coulomb强度准则构建出土洞稳定性评判方法,通过计算结果与精确解析解及ABAQUS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所建立方法的计算精度;探讨了土体侧压力系数、土洞半径比以及土洞相对位置等因素对双孔土洞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获得了土洞稳定系数随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5)采用强度折减法与数值方法分析高速公路下伏溶洞在施工荷载与强夯荷载作用下的顶板稳定性;通过探讨不同跨度、高度、埋深及顶板厚度等工况下的岩溶顶板变形量、大小主应力与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获得了不同工况下岩溶顶板安全稳定性判断标准,并明确溶洞埋深在20m以上或顶板岩层厚度超过3m时可不予处理;通过不同工况岩溶路基强夯处治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获得了(200×20)kN·m的单击能强夯时岩溶顶板塌陷对应的各种可能工况,验证了所确定的高速公路岩溶路基强夯处治设计参数的合理性。(6)为了研究各种不确定因素会对岩溶区域的路基稳定性分析产生何种作用,提出了高速公路岩溶路基稳定性风险分析方法,同时采用模糊能度可靠性分析方法计算岩溶路基失稳概率,并建立岩溶路基风险损失确定方法;采用模糊能度可靠性分析方法确定岩溶路基失稳概率能充分考虑参数取值不确定性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并考虑抗弯与抗剪的共同作用;基于风险分析理论建立出岩溶路基风险损失确定方法以及稳定性风险分析方法。(7)将强夯处治技术应用于桂武高速公路岩溶路基处治,在综合分析桂武高速公路工程地质情况基础上提出了桂武高速公路岩溶区路基处治基本原则与具体的处治方案,通过综合优化分析在溶洞注浆的原设计方案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强夯+开挖回填+盖板跨越等的岩溶路基综合处治方案;结合六标岩溶路基工程地质情况提出了具体的强夯处治技术设计方案与盖板跨越设计方案。

田书广[7](2018)在《新建地铁隧道穿越煤矿塌陷区地基稳定性分析及处治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确保地铁隧道的地基稳定是地铁建设必须首先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多数情况下,在地铁建设的勘察设计阶段,通过合理选址和采取适当的常规技术措施,问题即可得以解决。然而也有例外,新建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1号线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必须穿越六道湾煤矿的两大塌陷区(俗称南大槽和北大槽),在煤矿塌陷区上新建地铁隧道,国内外尚无先例,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如何安全穿越塌陷区以确保建成后的地铁隧道长期运营安全,从工程规划伊始就作为一项重大难题摆在了建设者面前。本文即以地铁穿越塌陷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研究手段,对塌陷区的形成过程、残余变形趋向以及塌陷区侧壁围岩稳定性展开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并设计了“桩基+地下梁+锚杆桩+斜拉锚索”综合穿越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实现了新建地铁隧道对煤矿塌陷区的顺利穿越。本文获得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基于突变理论和广义H-B强度准则,建立了塌陷区残留空区顶煤冒落失稳非线性研究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探测出的塌陷区残留空区进行预测,得到的塌陷区残留空区的顶煤稳定性预测结果均为稳定状态,说明后期塌陷区内残留小型空区顶煤不会发生突变失稳破坏和顶煤筒状塌落破坏现象。(2)构建了塌陷区残余移动变形预计模型及残余沉降动态预测模型,将该模型对本工程南、北大槽塌陷区进行验证,计算得到残余移动变形预计最大值与实测最大值均比较接近,相对误差在±7%范围内;动态预测最大残余沉降值为303mm,实测的最大残余沉降值为299mm,说明残余沉降过大,不满足设计允许的竖向沉降值,塌陷区内不能直接作为地铁隧道结构地基,必须对其进行加固处治。(3)计算结果表明地铁荷载作用下塌陷区主要以上盘围岩破坏为主,下盘围岩基本没有受到波及,因此需对上盘围岩进行加固处理。基于结构力学理论得到地铁荷载作用下南大槽塌陷区上盘围岩顶部发生剪切破坏的范围为11.3m,北大槽为14.1m;基于UDEC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得到南大槽塌陷区上盘围岩顶部发生再次塌陷失稳破坏的最大影响范围为12m,北大槽为15m;基于相似模拟试验得到南大槽塌陷区上盘围岩顶部发生再次塌陷失稳破坏的最大影响范围为13.2m,北大槽为15.6m。上述结果为地基处治方案中侧壁围岩的加固方案设计提供了依据。(4)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并考虑施工工艺、施工工期、加固方案的可行性、加固效果及加固成本等因素,设计并提出了新建地铁隧道穿越塌陷区的“桩基+地下梁+锚杆桩+斜拉锚索”综合穿越方案,在该工程应用后得到加固后的地基沉降符合规范要求,地基承载力及抗压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可以作为新建地铁隧道结构的地基。针对新建地铁隧道穿越煤矿塌陷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技术难点,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1)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建地铁隧道穿越塌陷区的“桩基+地下梁+锚杆桩+斜拉锚索”综合穿越方案。(2)基于突变理论和广义H-B强度准则构建了急倾斜特厚煤层采空区顶煤非线性冒落模型。(3)构建了一种适用于急倾斜特厚煤层采空塌落区的残余变形预计模型及残余沉降动态预测模型。目前,该隧道主体结构及上部回填工程已基本结束,监测数据表明,所有控制性指标均符合国家规范要求,说明本文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已应用成功,对国内外同类工程的建设亦可发挥重要的借鉴作用。

徐彬[8](2015)在《近接采空区隧道施工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进展,近接采空区的公路隧道、铁路隧道不断涌现,如何确保近接采空区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运营安全逐渐成为工程界所面临的突出课题。因此本文以娄邵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中的明清堂隧道为工程背景,针对穿越既有采空区隧道施工技术问题,主要进行了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运用数值模拟手段,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下穿采煤巷道时隧道开挖所引起的拱顶下沉、仰拱隆起、水平收敛值等洞周变形,以及掌子面及洞周塑性区深度及范围等。(2)运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穿越露天采空区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从洞周位移、支护内力和塑性区分布等方面通过比较分析结合实际施工情况综合确定适合明清堂隧道的施工方法。(3)根据明清堂隧道的工程特点,分析研究近接采空区隧道施工控制技术和既有采空区处治、加固措施,为工程顺利施工提供技术保障。

王玉涛,刘小平,张卫东,毛旭阁[9](2013)在《高速公路桥下采空区治理方案探讨》文中提出以榆绥高速公路青云村大桥下伏采空区为例,在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上,从桥梁结构和采空区处理2方面探讨治理方案。对各方案技术、经济等进行对比,认为注浆治理方案最优,故确定采用此方案对采空区进行治理,以确保青云村大桥运营安全。

李永栋,李友东[10](2009)在《利用钢套管施工钻孔灌注桩穿越采空区的方法介绍》文中认为本文详细介绍了在处理某大型电厂脱硫技术改造的地基时,遇到了煤矿采空区,在不能变更设备基础位置的前提下,采用钻孔灌注桩穿越采空区,进入持力层,达到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在采空区的探测中,采用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探明了采空区的位置及走向等数据,针对需要穿越采空区的桩基采用钢套管护孔,从而成功地解决了穿越采空区的问题,该种方法的成功应用,对于类似的采空区地基处理有着借鉴的意义。

二、桥梁工程中桩基穿越小煤窑采空区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桥梁工程中桩基穿越小煤窑采空区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广州市某地铁穿越煤层采空区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采空区围岩变形规律研究
        1.2.2 隧道穿越采空区稳定性研究
        1.2.3 施工技术研究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地铁隧道采空区段工程地质特征
    2.1 研究区位置
    2.2 自然地理特征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象与水文
    2.3 岩土层
    2.4 含煤地层
    2.5 水文地质
    2.6 地质构造
        2.6.1 断裂
        2.6.2 褶皱
        2.6.3 地震
    2.7 采空区分布和采空区工程地质特征
    2.8 本章小结
3 地铁隧道穿越倾斜煤层采空区影响因素分析
    3.1 地铁隧道稳定性判别标准
    3.2 采空区段地铁隧道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计算模型
    3.3 地铁隧道穿越上覆采空区和下伏采空区分析
        3.3.1 采空区段隧道围岩和管片应力分析
        3.3.2 上覆采空区段隧道竖向直径变形分析
        3.3.3 下伏采空区段隧道竖向直径变形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地铁隧道穿越典型采空区稳定性分析
    4.1 三维数值模型和管片构造
    4.2 采空区形成过程模拟
    4.3 隧道穿越采空区过程数值模拟
    4.4 煤柱失稳过程数值模拟
    4.5 本章小结
5 地铁隧道盾构穿越典型采空区治理研究
    5.1 治理方法的比选
        5.1.1 工法分类及特征
        5.1.2 隧道穿越采空区数值模型
        5.1.3 隧道穿越采空区施工技术数值模拟分析
        5.1.4 小结
    5.2 注浆治理研究
        5.2.1 注浆充填典型采空区模拟结果分析
        5.2.2 隧道穿越煤层治理区模拟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公路隧道穿越煤层采空区群的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采空区探测技术研究现状
        1.2.2 隧道穿越煤层采空区围岩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1.2.3 隧道穿越采空区的加固措施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白兆隧道工程地质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
    2.2 工程概况
    2.3 工程地质特征
        2.3.1 地形地貌
        2.3.2 隧道周边煤矿开采情况
        2.3.3 区域地质构造
        2.3.4 隧址区地层岩性构成
        2.3.5 含煤地层及煤层
        2.3.6 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2.3.7 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
        2.3.8 气象
        2.3.9 隧址区地震效应评价
    2.4 隧址区围岩分级
    2.5 白兆隧道工程设计
        2.5.1 隧道设计概况
        2.5.2 隧道支护设计
        2.5.3 隧道设计施工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采空区隧道围岩稳定性力学理论及判定方法分析
    3.1 白兆隧道采空区探测
        3.1.1 技术方法及仪器设备
        3.1.2 采空区分布情况
    3.2 煤层采空区段隧道围岩稳定性力学特性
        3.2.1 煤层采空区覆岩移动及破坏特征
        3.2.2 采空区垮落带、裂隙带破坏高度计算方法
    3.3 隧道穿越采空区段围岩力学特征
    3.4 隧道穿越采空区段应力场变化特征
    3.5 隧道穿越采空区段围岩稳定性判定方法
        3.5.1 隧道穿越采空区段围岩稳定性判定准则
        3.5.2 隧道穿越采空区段围岩稳定性判定依据
        3.5.3 经验判定法
        3.5.4 强度折减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白兆隧道围岩尺寸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4.1 岩体力学特性尺寸效应
    4.2 岩体尺寸效应理论模型
    4.3 白兆隧道围岩尺寸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4.3.1 RFPA软件简介
        4.3.2 试验方案及物理力学参数
        4.3.3 试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煤层采空区段隧道稳定性及加固措施数值模拟研究
    5.1 MIDAS/GTS NX软件简介
    5.2 白兆隧道穿越采空区段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5.2.1 模型计算参数选取及边界条件
        5.2.2 模型开挖及支护方式
        5.2.3 模拟结果分析
    5.3 采空区段隧道加固措施数值模拟研究
        5.3.1 模型建立
        5.3.2 工况设置及采空区段模拟加固方式
        5.3.3 模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白兆隧道穿越煤层采空区段加固措施及处置效果
    6.1 隧道穿越采空区一般处置方法
        6.1.1 隧道穿越采空区处置原则
        6.1.2 隧道穿越采空区一般处置加固措施
        6.1.3 白兆隧道穿越煤层采空区加固措施
    6.2 隧道上覆采空区加固措施
        6.2.1 超前管棚注浆加固机理
        6.2.2 管棚注浆加固流程
    6.3 横穿隧道采空区加固措施
        6.3.1 浆砌片石加固机理
        6.3.2 浆砌片石加固流程
    6.4 下伏采空区隧道处理措施
        6.4.1 钢管注浆加固机理
        6.4.2 钢管注浆加固流程
    6.5 加固处置效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得奖励

(3)西成客专嘉陵江河谷工程地质选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2. 工程地质条件
    2.1 地形地貌
    2.2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2.3 不良地质
        2.3.1 复杂煤窑采空区
        2.3.2 岩堆及古滑坡堆积体
        2.3.3 危岩落石
3. 工程地质选线研究
    3.1 上游大角度跨越嘉陵江方案
    3.2 下游小角度跨越嘉陵江方案
    3.3 中游较小角度跨越嘉陵江方案及主要工程措施
        3.3.1 优化孔跨布置满足嘉陵江行洪及通航要求
        3.3.2 局部改建川陕二级路及大跨跨越川陕高速公路
        3.3.3 局部改建宝成铁路
        3.3.4 加固滑坡堆积体
        3.3.5 彻底治理危岩落石
4. 小结

(4)韶关茶山煤矿采空区上管道变形破坏与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工程概况
    2.2 自然地理概况
    2.3 区域地质条件
    2.4 煤矿开采情况
    2.5 本章小结
3 采空区地表变形对管道的影响
    3.1 研究区场地地表变形分析
    3.2 研究区场地管道变形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急倾斜煤层采动过程管道破坏规律试验研究
    4.1 相似模拟试验
    4.2 管道变形破坏的数值模拟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管道变形破坏防治措施及建议
    5.1 根据管道影响因素进行防治
    5.2 根据采空区场地因素进行防治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高速铁路下软岩采空区稳定性及变形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采空区开采变形研究
        1.2.2 采空区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1.2.3 采空区综合勘察技术
        1.2.4 隐患区治理及路基加固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工程概况及高铁选线研究
    2.1 工程概况
        2.1.1 工程地质概况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2 采空区特征
    2.3 工程选线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软岩采空区稳定性分析
    3.1 采空区地表移动变形计算
        3.1.1 计算参数选取
        3.1.2 变形计算
    3.2 采空区地表移动变形模拟分析
        3.2.1 基本假设与模拟步骤
        3.2.2 数值模型构建
        3.2.3 模拟结果分析
        3.2.4 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3.3 集中变形稳定性分析
        3.3.1 终采时间分析
        3.3.2 动态沉降分析
    3.4 残余变形稳定性分析
        3.4.1 残余移动变形机理分析
        3.4.2 残余变形计算
        3.4.3 残余变形稳定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软岩采空区综合物探分析
    4.1 物探测线布置及试验方法
        4.1.1 残余隐患区介绍
        4.1.2 探测线路布置
        4.1.3 试验方法及数据采集
    4.2 物探数据处理分析
        4.2.1 物探数据处理
        4.2.2 异常推断
    4.3 物探结果分析
        4.3.1 物探结果
        4.3.2 钻探对比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软岩采空区地层活化变形与控制
    5.1 残余隐患区影响下软岩地层活化变形分析
        5.1.1 数值模拟研究思路
        5.1.2 模型初始条件与参数选取
        5.1.3 数值分析模型构建
        5.1.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2 残余隐患区治理
        5.2.1 治理方法
        5.2.2 治理范围
        5.2.3 注浆材料与注浆量
    5.3 高铁路基加固模拟分析
        5.3.1 高铁路基基础类型选择
        5.3.2 数值分析模型构建
        5.3.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6)岩溶区高速公路路基强夯处治技术及其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岩溶区路基稳定性分析方法
        1.2.1 定性分析方法
        1.2.2 半定量分析方法
        1.2.3 定量分析方法
    1.3 岩溶路基处治方法
    1.4 强夯法加固地基的发展历史
    1.5 强夯法加固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6 强夯处治技术在岩溶区路基处治中的应用
    1.7 岩溶路基质量控制方法
    1.8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岩溶区高速公路路基处治技术研究
    2.1 岩溶路基病害分析
        2.1.1 岩溶的形成及发育条件
        2.1.2 常见岩溶形态及其特征
        2.1.3 岩溶区路基病害分析
        2.1.4 岩溶路基稳定性问题
    2.2 高速公路岩溶路基塌陷分析
        2.2.1 常规方法
        2.2.2 规范方法
    2.3 岩溶路基强夯处治技术
        2.3.1 溶洞路基强夯处治目的
        2.3.2 强夯设计参数
        2.3.3 强夯处治施工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岩溶区高速公路路基强夯试验研究
    3.1 强夯试验目的
    3.2 强夯试验内容
        3.2.1 试验前夯点地质勘查与静力触探
        3.2.2 表层振动加速度测试
        3.2.3 地基竖向动土压力分布测试
        3.2.4 水平向动土压力分布测试
        3.2.5 强夯能量选择标准
        3.2.6 强夯仪器埋设及注意事项
        3.2.7 强夯试验具体步骤
    3.3 强夯测试数据及分析
        3.3.1 试验测试数据
        3.3.2 试验数据整理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速公路路基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方法
    4.1 概述
    4.2 路基作用效应分析
        4.2.1 作用类型
        4.2.2 影响因素
        4.2.3 路堤地基受力分析
        4.2.4 岩溶路基分析模型
        4.2.5 路基车辆荷载
        4.2.6 溶洞顶板荷载计算
    4.3 岩溶顶板单洞稳定性分析方法
        4.3.1 固支梁模型
        4.3.2 抛物线拱模型
        4.3.3 圆拱模型
        4.3.4 双向板或壳体模型
        4.3.5 岩溶顶板破坏模式与影响因素分析
        4.3.6 路基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过程
    4.4 岩溶顶板双洞稳定性分析方法
        4.4.1 计算模型及基本假定
        4.4.2 Schwarz交替法求解双孔土洞应力
        4.4.3 双孔土洞稳定性分析
        4.4.4 结果验证
        4.4.5 参数分析
    4.5 工程实例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岩溶区高速公路路基强夯塌陷数值模拟分析
    5.1 概述
    5.2 岩溶顶板数值分析力学参数
    5.3 岩溶路基塌陷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5.3.1 几何分析模型及边界条件
        5.3.2 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
    5.4 强夯塌陷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
        5.4.1 顶板厚1m,洞跨5m时的塌陷分析
        5.4.2 顶板厚0.5m,洞跨2m时的塌陷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岩溶区高速公路路基稳定性风险评估
    6.1 概述
    6.2 风险分析基本理论
        6.2.1 风险的定义
        6.2.2 风险分析流程
    6.3 岩溶路基模糊能度可靠性分析方法
        6.3.1 岩溶路基模糊极限平衡分析模型
        6.3.2 计算参数三角模糊数确定方法
        6.3.3 岩溶路基模糊能度可靠性分析方法
    6.4 工程实例分析
        6.4.1 工程概况
        6.4.2 岩溶顶板模糊能度可靠性分析实施过程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桂武高速公路工程实例分析
    7.1 桂武高速公路工程地质概况
    7.2 桂武高速公路岩溶区路基处治基本原则
    7.3 桂武高速公路岩溶区路基处治方案
        7.3.1 桂武高速公路岩溶区路基处治工程特点
        7.3.2 桂武高速公路岩溶区路基处治方案比选
结论与展望
    结论
    本文主要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论文、科研及获奖情况)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7)新建地铁隧道穿越煤矿塌陷区地基稳定性分析及处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采空区顶板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1.4 采空区残余变形研究现状
    1.5 采空区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1.6 穿越采空区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1.6.1 公路穿越采空区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1.6.2 铁路穿越采空区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1.6.3 隧道穿越采空区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1.7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2 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介
    2.2 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理位置
        2.2.2 气象情况
        2.2.3 地形地貌
        2.2.4 地质构造
        2.2.5 地层岩性
    2.3 水文地质特性
    2.4 采空区形成过程
    2.5 残留采空区分布范围探测研究
        2.5.1 瞬变电磁法成果
        2.5.2 跨孔波速法成果
        2.5.3 残留采空区分布位置统计
    2.6 本章小结
3 塌陷区岩土体特性试验研究
    3.1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3.1.1 岩石物理性质试验
        3.1.2 岩石形变参数试验
        3.1.3 岩石单轴压缩试验
        3.1.4 岩石三轴压缩试验
        3.1.5 岩石软弱结构面饱和直剪试验
    3.2 塌陷区回填物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3.2.1 塌陷区回填物的成分组成
        3.2.2 塌陷区回填物的物理力学性质
    3.3 塌陷区侧壁围岩特性试验结果
        3.3.1 侧壁围岩的成分组成
        3.3.2 侧壁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
        3.3.3 侧壁围岩岩体物理力学参数选取
    3.4 本章小结
4 塌陷区残留空区顶煤冒落失稳研究
    4.1 概述
    4.2 突变理论
        4.2.1 突变理论基本思想
        4.2.2 突变模型构建
    4.3 采空区顶煤突变失稳模型
        4.3.1 采空区顶煤结构力学模型
        4.3.2 采空区顶煤结构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
    4.4 采空区顶煤筒状塌落极限平衡分析
        4.4.1 采空区顶煤筒状塌落机理分析
        4.4.2 采空区顶煤筒状塌落模型
    4.5 基于广义H-B强度准则的采空区顶煤筒状塌落极限平衡分析
        4.5.1 H-B强度准则研究进展
        4.5.2 采空区顶煤筒状塌落的稳定性分析
    4.6 模型验证及预测
        4.6.1 采空区顶煤的突变失稳计算
        4.6.2 基于广义H-B强度准则的矩形采场顶煤稳定性分析
        4.6.3 塌陷区残留空区顶煤稳定性预测
    4.7 本章小结
5 塌陷区残余变形研究
    5.1 急倾斜特厚煤层塌陷区残余变形机理分析
    5.2 基于开采影响传播角的残余变形预计模型研究
        5.2.1 概率积分法计算模型
        5.2.2 开采影响传播规律
        5.2.3 开采沉陷预计模型
        5.2.4 基于开采影响传播角的残余移动变形预计模型
    5.3 残余沉降动态预测模型
    5.4 理论模型验证及动态预测
        5.4.1 静态残余移动变形验证
        5.4.2 动态残余沉降预测
    5.5 数值模拟验证分析
        5.5.1 有限差分计算原理
        5.5.2 地质模型
        5.5.3 数值模型构建及参数选取
        5.5.4 计算结果分析
    5.6 塌陷区稳定性描述
    5.7 本章小结
6 塌陷区侧壁围岩稳定性研究
    6.1 采空区侧壁围岩变形分析
    6.2 塌陷区侧壁围岩稳定性力学研究
        6.2.1 塌陷区侧壁围岩概述
        6.2.2 塌陷区侧壁围岩失稳形式描述
        6.2.3 塌陷区侧壁围岩力学模型分析
        6.2.4 计算结果分析
    6.3 基于离散元模拟的塌陷区侧壁围岩稳定性研究
        6.3.1 离散元法与UDEC程序简介
        6.3.2 地质模型
        6.3.3 数值模型构建及参数选取
        6.3.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6.4 塌陷区侧壁围岩破坏相似模拟试验研究
        6.4.1 相似模拟试验原理
        6.4.2 试验方案设计
        6.4.3 试验过程
        6.4.4 试验结果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新建地铁隧道穿越塌陷区综合处治方案研究
    7.1 新建地铁隧道穿越塌陷区整体方案提出
    7.2 地铁隧道穿越南、北大槽地段处治方案
        7.2.1 塌陷区内塌落体处治方案设计
        7.2.2 塌陷区侧壁围岩处治方案设计
        7.2.3 南、北大槽地段地基方案设计
    7.3 地铁隧道穿越槽台地段地基方案
    7.4 综合处治方案的效果评价
        7.4.1 综合处治方案的实施
        7.4.2 综合处治方案的验证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近接采空区隧道施工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采空区探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采空区对隧道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1.2.3 隧道穿越煤矿采空区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1.2.4 采空区治理及质量监控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明清堂隧道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2.2 自然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象特征
        2.2.3 地震
    2.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2.3.1 工程地质特征
        2.3.2 水文特征
    2.4 围岩级别
    2.5 施工难点
第三章 隧道下穿既有采煤巷道施工效应分析
    3.1 引言
    3.2 计算模型及计算参数选取
        3.2.1 计算模型
        3.2.2 计算参数
    3.3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3.3.1 采空巷道对新建隧道拱顶下沉的影响
        3.3.2 采煤巷道对新建隧道水平收敛的影响
        3.3.3 采煤巷道对仰拱隆起的影响
        3.3.4 采空巷道对塑性区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隧道穿越露天采空区施工效应分析
    4.1 引言
    4.2 计算模型介绍及其参数的选取
    4.3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4.3.1 洞周变形影响分析
        4.3.2 支护内力影响分析
        4.3.3 塑性区影响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明清堂隧道监控量测分析
    5.1 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的目的
    5.2 监控量测频率及控制基准
        5.2.1 监控量测频率
        5.2.2 结束量测时间
        5.2.3 监控量测控制基准
    5.3 明清堂隧道监控量测结果分析
        5.3.1 测点布设
        5.3.2 监控频率
        5.3.3 监控量测结果
    5.4 小结
第六章 既有采空区段隧道施工控制技术
    6.1 近接采空区下隧道施工控制技术概述
        6.1.1 近接采空区隧道施工风险及规避
        6.1.2 采空区地段施工时围岩超前预加固
        6.1.3 采空区段隧道施工处治措施
    6.2 常用既有采空区处治措施综合分析
        6.2.1 采空区加固措施概述
        6.2.2 采空区注浆处治技术
    6.3 明清堂隧道既有采空区区段施工控制技术
        6.3.1 下穿既有采煤巷道区段施工技术
        6.3.2 穿越露天采空区施工技术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参研课题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9)高速公路桥下采空区治理方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采空区形成背景及分布特点
    1) 第四系全新统 (Q4) 为冲洪积黄土状土、冲积砂类土, 局部为人工填土。
    2) 第3系 (E) 砾岩:
    3) 侏罗纪中统延安组 (J2y) 主要为砂岩和煤层。
3 采空区稳定性评价
    3.1 “临界高度”顶板覆岩破坏分析
    3.2 “煤柱失稳型”覆岩破坏分析
    3.3 “底板失稳型”覆岩破坏分析
    3.4 “地表沉降法”稳定性分析
    3.5 青云村大桥采空区稳定性评价
4 采空区治理方案
    4.1 桥梁加桩方案
        4.1.1 方案1
        4.1.2 方案2
        4.1.3 方案3
    4.2 注浆治理方案
    4.3 方案比选
5 结语

四、桥梁工程中桩基穿越小煤窑采空区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市某地铁穿越煤层采空区稳定性分析[D]. 李锋.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2]公路隧道穿越煤层采空区群的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措施研究[D]. 叶丹勇.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西成客专嘉陵江河谷工程地质选线研究[J]. 陈建发,岳志勤. 中国勘察设计, 2020(10)
  • [4]韶关茶山煤矿采空区上管道变形破坏与防治技术研究[D]. 崔若晖.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5]高速铁路下软岩采空区稳定性及变形控制研究[D]. 李伟. 青岛理工大学, 2018(05)
  • [6]岩溶区高速公路路基强夯处治技术及其稳定性分析[D]. 袁腾方. 湖南大学, 2018(06)
  • [7]新建地铁隧道穿越煤矿塌陷区地基稳定性分析及处治对策研究[D]. 田书广. 北京科技大学, 2018(02)
  • [8]近接采空区隧道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 徐彬.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5(04)
  • [9]高速公路桥下采空区治理方案探讨[J]. 王玉涛,刘小平,张卫东,毛旭阁. 公路交通技术, 2013(03)
  • [10]利用钢套管施工钻孔灌注桩穿越采空区的方法介绍[J]. 李永栋,李友东. 工程勘察, 2009(S2)

标签:;  ;  ;  ;  

桥梁工程中小煤窑桩基穿越采空区的处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