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分析化学实验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民族地区高校分析化学实验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民族地区大学分析化学实验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铭[1](2021)在《基于“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微课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提出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讲授,还要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数据分析法对基于“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微课进行了教学研究。本研究选取了三所不同层次、有代表性高中的一线化学教师和高一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微课的使用情况、“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情况以及学生目前该素养的水平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发现目前微课的使用情况、“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情况较差,学生该素养所处的水平较低。据此结果,本文在教育目标分类理论、STSE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微型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课前预习型、课中进行型、课后复习型微课的教学设计并加以实践。实验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微课教学对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水平有一定的提升效果,并且学生的层次越好,提升的效果越明显。基于“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微课教学模式可以为今后的教学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岩[2](2021)在《基于化学史情境促进高中学生化学深度学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出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并进一步指出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就要倡导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同时在情境素材建议中给出了丰富的化学史素材。而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旨在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构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进而实现学生素养的发展。因此借助于化学史情境和深度学习的有机融合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落实“素养为本”有着积极意义。本研究主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化学史创设教学情境促进深度学习的实现。首先依托现有文献,对化学史和深度学习的概念进行了有效整合;之后对“高中学生对初中化学史了解程度及兴趣”和“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的现状”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然后依据调查结果提出素材选择依据和一般过程模型。为检验模型的可行性及效果,以2020年苏教版必修一“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氯气的发现与制备”“钠的性质与制备”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前期测验和后期测验的对比以及对学生的后期调查确定研究的可行性及效果。由于目前深度学习与化学史情境相结合的相关研究还很少,因此本研究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思路,也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党凌冬[3](2021)在《学科核心素养在昆明市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命制中的落实情况研究 ——以云师大附中和民族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核心素养作为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培养策略和考评体系成为全社会越来越关心的问题。化学核心素养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落地实施是一线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而教学评一体化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昆明市处于教育欠发达地区,在教与学两方面紧跟基础教育改革脚步,牢牢把握改革方向,奋起直追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评价体系方面,各学校自主命题的月考试题设计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选取两所不同层次的学校作为研究对象,以2018-2020年全国高考化学卷三为参考,分析2020届两校自主命题的高考适应性月考化学试卷在试卷结构、核心价值、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四方面考查情况,得出以下结论:(1)关键能力和核心价值的考察上与高考化学全国III卷平均值接近,符合高考要求;(2)试题的问题情境设置需要改进;(3)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考察比例需要优化;(4)不同素养水平的体现上两个学校与全国III卷有差距。针对上述结论中存在的问题,我提出了两点解决策略:(1)提升试题问题情境合理性和呈现方式多样化水平;(2)优化学科核心素养考察比例和素养水平层次比例。此外,论文还在学科思维和能力培养等方面,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落实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建议。希望本研究能给本地化学教师实施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教学提供参考,也为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开辟新的研究视角。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李晶晶[5](2020)在《湖南省高中化学竞赛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是一项让学有兴趣、学有余力、学有特长、素质全面的中学生一展所长、以竞赛为中心的课外教育活动,对激发学生兴趣、普及学科知识、渗透学科前沿、促进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等具有重要意义。其存在之广、影响之大、争议之多都使之成为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而竞赛活动也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教育现象。湖南省是竞赛的大省、强省,以湖南省化学竞赛为点,既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又能突出湖南特色、结合湖南智慧,还能以点带面,勾勒我国奥林匹克竞赛现状的面,揭示我国奥林匹克竞赛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化学竞赛的成就、困境与出路。首先从现有的相关文献资料中选取有价值的信息形成研究的理论基础,描摹出化学竞赛发展现状的大体框架,再结合近三十年来获湖南省化学竞赛省二等奖以上选手的发展状况调查,通过访谈与部分竞赛选手、竞赛专家共同探讨化学竞赛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湖南方案。此外,将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借鉴湖南优秀经验的同时对学科竞赛中客观存在的具体问题深入分析,力求守正创新、拨乱反正,为学科竞赛的破旧立新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本研究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直面问题——整体设计。从实际问题、真实现象出发,通过分析文献,明确研究的问题,形成明晰的思路,选取恰当的方法,规划研究的内容。第二部分(第2章):历史考量——精准定位。回顾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历史成就与重要举措,从历史层面定位化学竞赛的价值与功能。第三部分(3、4章):正向思维——守正创新。研究、调查成功的化学竞赛开展正例——湖南省化学竞赛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回顾湖南化学竞赛历史,调查湖南化学竞赛发展现状,总结湖南在化学竞赛中的举措与特点,为学科竞赛的发展提供参考。第四部分(第5章):逆向思维——拨乱反正。通过文献和调查总结化学竞赛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成因,反推学科竞赛健康发展。第五部分(第6章):总结展望——助推发展。总结对策,反思不足,展望未来,助力学科竞赛良性发展。

BAATARCHULUUN SOLONGOO(慈棱格)[6](2020)在《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相继进行课程改革,蒙古国课程改革不能孤立于世界课程改革之外。同样,化学课程也必须进行改革。蒙古国2013年的第十五次课程改革针对中学化学课程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本论文共有四部分,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内容为论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论述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相关研究综述、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内容为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本文第三章主要梳理了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历史上本文研究蒙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研究了从第一次课程改革到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梳理了每一个课程改革的特殊和矛盾为了更好的理解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新的课程改革中的一些要求,新思维、意义和价值。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中新思维的意义和价值。第四章蒙古国的第十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梳理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的。第一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存在主要问题,第二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存在主要问题。第三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评价存在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蒙古国第十四次蒙古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内容进行梳理包括也四个方面。第一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目标存在主要问题课程目标不明确。第二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内容改革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内容偏“难”,要求偏“高,第二,蒙古国中小学采用是俄罗斯中小学教材,课程内容不太合适蒙古国教育及学生发展。第三方面第十次中学化学课程实施存在主要问题:一、教学方法单一,第四方面第十四次课程评价存在主要问题是没有提展的评价。第二个方面第十四次中小学化学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内容进行梳理包括也四个方面。第一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目标存在主要问题没有将过程与方法目标。第二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内容改革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内容偏“难”,要求偏“高,二是教科书,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之间缺乏协调性。第三方面第十次中学化学课程实施存在主要问题:一、一是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面,二是缺乏多样性的化学课教学方法。第十四次课程评价存在主要问题是化学课程评价体系过随意,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五章主要研究了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泰勒课程理论。在此基础上,第六章分析了蒙古国第十五次的课程改革的主要追求,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的研究:在课程目标上(丰富了课程目标内容,将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课程内容上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学科结合,在课程实施上适合每一个孩子,运用科学技术,提高课程的连续性,实践和理论教学结合,在课程评价上评价形成,周期评价,详细评价,确保评价结果与奖惩制度相联系。在此基础上,第六章对蒙古国第十五次的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主要追求的在化学课程目标上将“过程与方法”目标应用于实践,在化学课程内容上积极听取学生的教学建议,实现中学化学课本的趣味化全面化,在化学课程实施上加强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增加丰富多样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在化学课程评价上提升对于化学课程评价的重视程度,严格制定化学课程评价体系制度。第四部分为论文第七章。第七章主要分析了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体现的新思维,主要体现为四方面。第一,课程目标中所提出的新思维—课程目标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一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二是重在创新"的学生能力、三是提高重在生活中"的学生能力第二,课程内容中体现出的新思维一是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更紧密。第三,课程实施中体现出的新思维—一是建设分类化的教学思想、二是扩充复合化学教学内容、三是突出教学的主体地位、四是强调教学的主导地位。第四,课程评价中所体现的新思维——基于教学全过程的过程评价和结果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系、基于教学相关者的自我评价和外部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本论文对中学化学课程课程改革的要求来进行研讨,以蒙古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实情为研究的出发点,主要对中学化学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魏巧玲[7](2019)在《民族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建构及其案例研究》文中提出发展民族中学理科教育是提升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主要路径。目前民族中学理科教师的专业素养普遍薄弱,影响了民族中学理科教育质量。本研究通过全面梳理相关文献,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民族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及构成维度,由此建构民族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课堂观察法、访谈法以及案例分析法,分析甘肃省甘南州民族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表现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促进民族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研究获得以下结论。第一,民族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是指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其教育教学效果有显着影响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化学学习情况的心理品质总和。第二,民族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由一般素养、化学专业素养与特殊素养三方面构成,其中一般素养包括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三个方面;化学专业素养包括化学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与化学实验教学能力两个方面;特殊素养包括双语知识与双文化知识两个方面。第三,以教师专业发展、多元文化以及文化回应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并借鉴已有研究建构了民族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课堂观察分析框架,体现了“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的原则。第四,以甘南州民族中学的四位化学教师为研究样本进行案例研究,研究表明,在化学专业素养方面,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够深入,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未能全面地贯彻落实;教师开发利用教学资源的能力薄弱,教学内容与藏族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少;教师更注重知识讲授,不能有效地开展探究教学,并指导学生自主交流;教师通常使用动画视频代替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极少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在特殊素养方面,教师忽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科技文化的渗透。由此提出促进民族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刘桂英[8](2018)在《湖北省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核心素养”亦称“21世纪能力”,被誉为当代基础教育的DNA,是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顶层理念。近几年来,国际国内兴起了有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潮流,中国教育界从2012年开展核心素养研究,经过4年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国际与国内的探讨于2016年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同时也陆续提出中国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也包括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这一系列的研究推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核心素养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对湖北省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研究有助于提出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建议,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湖北省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进行。因此,本论文立足于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现状调查研究与测评研究,立足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结合个别访谈与课堂教学分析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影响因素研究,为培养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一定的研究素材和实践参考。本研究采取理论研究、抽样调查、试题测试、课堂反思与个别访谈等多种方式结合的形式展开,问卷调查对象为湖北省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试题测试对象主要为高三学生,访谈对象为高中化学教师和高三理科班的学生。学生卷参考PISA、TIMSS、TALIS、《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为工具的蓝本进行设计,试题设计参考了湖北省历年高考真题、竞赛试题、化学学科能力测量试题样本,以问卷调查和试题测试为主并结合访谈与课堂观摩的形式调查湖北省高中生化学学核心素养的发展现状。本论文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1)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结构如何?(2)高中生化学学习现状如何?人口学背景因素差异如何?(3)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现状如何?人口学背景因素差异如何?(4)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的?我们该如何做?(5)如何促进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本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论述研究的源起、目的、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首先对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理论研究,同时界定了素质、素养、核心素养等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然后是对本研究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阐述。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为本论文研究的重点。第三部分是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中首先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编制、试测和正式发放到最后的回收情况进行交待说明;然后对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调查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调查主要从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化学学习适应、化学学习策略以及化学学习效果4个维度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人口学背景差异检验;化学学习效果则通过学生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情况进行自主评价,然后利用SPSS20.0和EXCEL对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5个维度的现状进行描述,同时也进行人口学背景差异检验。第四部分则是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研究:首先是测评工具的开发与质量检验,主要从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开发测评工具并进行质量检验,然后再从总体统计方面分析学生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各个维度的情况,同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给出意见或建议。第五部分是结论部分:对本研究的具体结论、研究启示、创新与不足、反思与展望进行阐述。本研究的具体结论如下:(1)编制的调查量表与测评工具质量良好。本文使用SPSS和Rasch模型分别对调查量表与测量工具的信度、效度进行严格细致地检验,并对开发的测量工具进行多次修订、分析与完善,最终得到信效度较好的问卷研究工具。(2)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方面,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整体发展一般。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整体处于中低水平阶段,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能力发展较差,应用能力处于中等水平,认知与理解水平发展相对较好。在对于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测量可以发现,学生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方面得分高,在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方面的发展则较差,在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方面则处于中等水平。从各维度对应水平上看,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符号表征能力和宏微辨识能力,学生水平表现较低的是模型认知、科学探究、实验认知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发展。不仅如此,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存在着年级差异的同时还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层次学校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异,无论是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方面,还是在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方面,层次好的学校学生的化学学科能力明显高于层次低的学校,而不同性别学生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略有差异,比如男生在符号表征能力、实验认知能力及模型思维能力方面的水平是高于女生的。(3)在对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学校所处地域、学校级别、学生年级、上学方式、化学作业频率、化学课外学习时间、化学实验室情况、学生家庭经济、家庭生活对象、家庭教育情况、学生父母职业等等因素均能影响学生化学习状态,而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风格、学生的学习方式、化学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业评价方式、学校化学实验开展情况以及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等将直接影响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特别是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思维以及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力的发展。(4)在研究过程中进一步通过访谈以及课堂观察发现: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化学知识的结果和应用范围,但是对化学模型的形成过程以及化学学习的探究过程重视度不够。在实际教学中化学教师习惯直接展示知识、实验、证据、模型,重点讲解知识、实验、模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等,不注重对学生化学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与思考、思维、探究过程的考查。教师在教学中由于赶进度、抓成绩等多方面的原因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课堂并没有还给学生,学生也习惯直接接受教师给出的知识或者看教材上呈现的模型,很少去考虑知识的发展过程、科学探究过程以及模型的构建过程,从而导致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模型认知能力的发展不够全面。研究得出的相关建议与策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离不开学科知识的提炼和升华,良好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扎根于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生成依赖于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应从大局上总体把握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实现,注重情境、探索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设置,并重视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引领学生进行化学体验、感悟和反思。对教师而言,首先深刻领会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提升自身的素养教学能力;其次,课堂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再次,教师要充分认识化学实验的独特价值,精心设计实验探究活动;最后,教师要准确把握学业质量要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并重视化学文化内涵在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作用。

龚杨惠[9](2020)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以铁的重要化合物为例》文中指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课程改革的深水区,核心素养教育已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中极为关注的核心和焦点,为实现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目标,学校变革也应运而生,而课堂教学是学校主要实践活动之一,因此课堂教学无疑成为实现课程改革的必要途径,也亟需以崭新的姿态迎接课程改革新趋势。传统教育观念和行为沉淀最深的领域当属课堂教学,要从课堂教学入手实现课程改革目标,就需要教师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成为一名具有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的新型教师,并努力通过课堂教学创新发展的教学实践促进核心素养的目标成为现实。本研究主要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出基础上,试图从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探索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方向和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核心素养的落实,为广大中学化学教师的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范例。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论文第一部分,阐述本研究课题的选题缘由,简述了研究意义和目的,并在各个国家、书籍或学者对核心素养以及课堂教学等相关概念阐释与认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界定。论文第二部分,对核心素养和课堂教学变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对其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分析。论文第三部分,以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PCK(学科教学知识)理论为基础理论,分析其对教学的指导意义进而展开研究。论文第四部分,首先,对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和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并向一线化学教师请教和交流,更深入地了解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现状,为探索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方向和途径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依据;其次,完成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结合对老师课堂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从七个维度初步拟定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方法并具体应用于“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在贵州省都匀市某高级中学进行实践教学研究,通过前测与后测,结合学生访谈等方式对实践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论文第五部分,本研究的结论与反思。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结合可知:拟定的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能促进学生和教师成长,能对一线中学化学教学起到示范和借鉴作用;对初步拟定的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修正,最终得出以下五个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方法:(1)落实“生本教学”观念;(2)组织单元教学全局性的课时教学内容;(3)创设真实、有趣的学习情景;(4)利用思维对话和思维工具,促进知识建构;(5)基于化学学科特征,培养科学情感和科学精神。

付小轩[10](2020)在《高中生化学社会责任素养的测量与评价》文中认为社会责任素养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它揭示了化学学习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体现了化学学科的育人功能。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测试法及统计分析法对中学生化学社会责任素养的现状及水平层次进行了测量与评价。基于对文献的分析,结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社会责任素养内涵的界定及学业质量水平标准,确定了“安全责任”、“人类生活”、“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四个维度的高中生化学社会责任素养的测评框架。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对汉中市某中学859名高中生的社会责任素养现状进行了问卷预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高中生化学社会责任素养水平测试卷,分别抽取两个普通班及两个重点班,以283名学生为样本进行测评。测评结果表明:1.学生在社会责任素养的“安全责任”、“人类生活”、“环境保护”维度方面表现尚可,但在“社会发展”维度方面表现不尽人意。2.学生在社会责任素养水平1到水平4的占比分别依次为86、70、45和44(%),有七成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水平达到了合格标准。3.重点班学生的素养水平高于普通班学生,随着水平层次的升高两者差距依次增大。针对以上测评结果,提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建议如下:第一,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化学之间的相关性,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拓展和渗透化学科技前沿方面的知识,加强从社会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第二,依托真实问题情境,增进学生(特别是重点班学生)运用化学原理和方法对安全事故、实际生活、社会热点及环境问题做出合理的权衡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二、民族地区大学分析化学实验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族地区大学分析化学实验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微课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新课改新要求,重视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
        二、网络智能设备普及,多样化教学方式发展,微课教学应运而生
        三、融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应用微课加强培养综合素质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研究现状
        二、微课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二、微课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二、STSE教育理论
        三、生活教育理论
        四、微型学习理论
第三章 基于“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微课教学现状研究
    第一节 问卷分析
        一、调查对象
        二、问卷质量分析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一、教师调查问卷
        二、学生调查问卷
第四章 基于“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微课教学设计与实践
    第一节 基于“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微课设计
        一、微课设计主题
        二、微课设计类型
        三、微课设计原则
        四、微课设计过程
        五、微课设计案例
    第二节 基于“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微课教学实践
        一、测试问卷的编制
        二、实验方案
        三、测试问卷质量分析
        四、实验数据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基于化学史情境促进高中学生化学深度学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代国家教育改革的要求
        1.1.2 新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1.1.3 高考命题发展趋势的要求
        1.1.4 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要求
    1.2 研究综述
        1.2.1 化学史国外研究现状
        1.2.2 化学史国内研究现状
        1.2.3 现状分析:化学史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新出路
        1.2.4 深度学习国外研究现状
        1.2.5 深度学习国内研究现状
        1.2.6 现状分析:深度学习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新出路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理论概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深度学习的概念界定及特征
        2.1.2 化学史的概念界定及包含方面
    2.2 深度学习与化学史的内在联系
    2.3 理论基础
        2.3.1 建构主义理论
        2.3.2 情境学习理论
第3章 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史与深度学习教学现状
    3.1 化学史学习与教学状况调查
        3.1.1 化学史学习与教学状况调查的目的
        3.1.2 化学史学习与教学状况测验卷的编制
        3.1.3 化学史学习与教学状况测验卷的测验对象
        3.1.4 化学史学习与教学状况测验卷发放与回收
        3.1.5 化学史学习与教学状况测验卷分析
        3.1.6 化学史学习与教学状况测验结果
    3.2 深度学习与教学状况调查
        3.2.1 深度学习与教学状况调查研究的目的
        3.2.2 深度学习与教学状况调查问卷的编制
        3.2.3 深度学习与教学状况调查问卷的对象
        3.2.4 深度学习与教学状况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3.2.5 深度学习与教学状况调查问卷信效度检验
        3.2.6 深度学习与教学状况调查问卷分析
        3.2.7 深度学习与教学状况调查问卷结果
第4章 一般过程模型构建
    4.1 化学史素材的选择原则
        4.1.1 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的原则
        4.1.2 “随人分限所及”的原则
        4.1.3 加入中国化学史素材的原则
    4.2 一般过程模型
        4.2.1 一般过程模型构建
        4.2.2 一般过程模型阐述
第5章 实证研究
    5.1 实证研究的设计
        5.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5.1.2 研究计划的步骤
    5.2 实证研究的案例
        5.2.1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实证研究
        5.2.2 《氯气的发现与制备》的实证研究
        5.2.3 《钠的性质与制备》的实证研究
    5.3 深度学习实践效果的后测问卷
        5.3.1 深度学习实践效果的后测问卷的目的
        5.3.2 深度学习实践效果的后测问卷信效度检验
        5.3.3 深度学习实践效果的后测问卷结果
        5.3.4 深度学习实践效果的后测问卷分析
第6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中学生对初中化学史了解程度及兴趣的测验卷
附录2 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的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3 高中生深度学习实践效果的后测调查问卷
附录4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前测、后测习题
附录5 《氯气的发现与制备》前测、后测习题
附录6 《钠的性质与制备》前测、后测习题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3)学科核心素养在昆明市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命制中的落实情况研究 ——以云师大附中和民族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2.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理论和基础
        1.5.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1.5.2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1.5.3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1.5.4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1.5.5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1.5.6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1.5.7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分类与评价指标
        1.5.8 指标评价诠释
        1.5.9 “一核四层四翼”评价机制
        1.5.10 试题问题情境
第2章 全国III卷化学试题命制情况分析
    2.1 分析目的与意义
    2.2 化学高考全国III卷试题核心素养与试题问题情境分析
        2.2.1 2018 年高考化学全国III卷情况分析
        2.2.2 2019 年高考化学全国III卷情况分析
        2.2.3 2020 年高考化学全国III卷情况分析
        2.2.4 高考化学全国III卷近三年试题情况对比
    2.3 小结
第3章 两所本地学校月考试卷分析
    3.1 研究学校情况概述
        3.1.1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概况
        3.1.2 云南民族中学概况
        3.1.3 两所学校对比
    3.2 两校五次月考核心素养与试题问题情境分析
        3.2.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分析
        3.2.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3.2.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3.2.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3.2.5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3.2.6 核心价值与关键能力
        3.2.7 试题问题情境层次水平
    3.3 小结
第4章 教学评一体化的试卷设计建议及教学策略
    4.1 两校教学评一体化试卷设计建议
        4.1.1 提升试题问题情境合理性和呈现方式多样化水平
        4.1.1.1 改进试题问题情境创设的模式,提升情境设计合理性
        4.1.1.2 围绕化学学科特点,提高试题情境呈现方式多样化水平
        4.1.2 优化学科核心素养考察比例和素养水平层次比例
        4.1.2.1 优化试卷中各学科核心素养的考察比例
        4.1.2.2 优化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层次的考察比例
    4.2 两校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4.2.1 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教学策略
        4.2.2 两校提升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教学策略
        4.2.3 两校提升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教学策略
        4.2.4 两校提升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教学策略
        4.2.5 两校提升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教学策略
第5章 总结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湖南省高中化学竞赛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文献研究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小结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创新
2 化学竞赛概述
    2.1 国际化学竞赛
        2.1.1 国际化学竞赛的由来
        2.1.2 国际化学竞赛的发展
        2.1.3 国际化学竞赛的运作
    2.2 中国化学竞赛
        2.2.1 中国化学竞赛伊始
        2.2.2 中国化学竞赛的发展
        2.2.3 全国化学竞赛的运作
        2.2.4 中国化学竞赛的成绩
        2.2.5 我国化学竞赛发展的基本特征
    2.3 化学竞赛教育的性质与功能
        2.3.1 化学竞赛的教育性质
        2.3.2 化学竞赛的教育功能
3 化学竞赛在湖南的发展
    3.1 湖南化学竞赛的有序开展
    3.2 湖南化学竞赛成就概览
        3.2.1 名校资源丰富
        3.2.2 发展势头劲猛
        3.2.3 化学实力扎实
        3.2.4 办赛经验丰富
    3.3 成绩说明了什么?
    3.4 湖南省高中化学竞赛选手发展状况的调查统计
        3.4.1 调查对象
        3.4.2 调查内容
        3.4.3 结果分析
    3.5 与湖南省化学竞赛选手、教练的访谈讨论
        3.5.1 对湖南省化学竞赛选手的访谈
        3.5.2 对湖南省化学竞赛专家的访谈
        3.5.3 湖南选手、专家剖析湖南竞赛成绩突出之因
        3.5.4 湖南选手、专家眼中化学竞赛的问题与困境
        3.5.5 湖南选手、专家对如何抓好化学竞赛的建议
4 湖南省在化学竞赛中的举措与特点
    4.1 湖南省在化学竞赛中的举措
        4.1.1 入门引导
        4.1.2 学生选拔
        4.1.3 书籍推荐
        4.1.4 组织安排
        4.1.5 培训步骤
        4.1.6 学校管理
        4.1.7 竞赛历程
        4.1.8 注意事项
    4.2 湖南省化学竞赛的特点
        4.2.1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4.2.2 重视选手选拔,关注选手心理
        4.2.3 坚持“四定”,分步培训
        4.2.4 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4.2.5 巩固基础与发展能力相结合
        4.2.6 学好理论与搞好实践相结合
        4.2.7 化学竞赛与常规教学相结合
        4.2.8 体系完备,开放合作
5 竞赛八问
    5.1 “诺奖”之问——竞赛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5.2 “公平”之问——竞赛真的公平吗?
    5.3 “功利”之问——功利驱动下的竞赛健康吗?
    5.4 “拔苗”之问——竞赛是否有拔苗之嫌?
    5.5 “偏科”之问——竞赛是否有碍学生全面发展?
    5.6 “增负”之问——竞赛是否有增负之嫌?
    5.7 “应对”之问——新时代、新高考、新政策、新状况下的竞赛何去何从?
    5.8 “发展”之问——未来竞赛该走向何方?
6 结论与展望
    6.1 应对策略
        6.1.1 以顺应时代为发展前提
        6.1.2 以科学理论为发展指导
        6.1.3 以历史经验为实践基础
        6.1.4 以国外竞赛为重要参考
        6.1.5 以增加学生兴趣,发展学生能力为主要目的
        6.1.6 以提升教师素质为重要手段
        6.1.7 以“互联网+竞赛”为未来学科竞赛发展的重要方向
        6.1.8 以研究、反思为学科竞赛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
    6.2 研究结论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二 :问卷调查
附录三 :对湖南省化学竞赛专家的访谈提纲
附录四 :对湖南省化学竞赛选手的访谈提纲
附录五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章程
附录六 :湖南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组织管理实施细则
致谢

(6)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帮助蒙古国中学化学教师深刻理解课程改革的新思维
        (二)研究者志趣所在
        (三)希望国外学者对蒙古国化学课程改革有更多认识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四、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访谈法
        (3)历史法
    五、相关概念界定
        (一)课程
        (二)化学课程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蒙古国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二)关于自然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二、21世纪以来中国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方面的研究
        (二)关于中学化学课程资源改革方面的研究
        (三)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四)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
        (五)关于中学化学课程内容改革方面的研究
        (六)关于中学化学课程目标改革方面的研究
        (七)关于中学化学课程实验改革方面的研究
        (八)关于中学化学课程实施改革方面的研究
        (九)关于中学化学课程评价方面的研究
        (十)关于中学化学课程趋向改革方面的研究
        (十一)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教师改革方面的研究
第三章 蒙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
    蒙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历程
        第一阶段(从1921年到1940年)
        第二阶段(从1940年到1957年)
        第三阶段(从1958年到1975年)
        第四阶段(从1975年到1990年)
        第五阶段(从1990年到2003年)
        第六阶段(从2004年到2012年)
        第七阶段(从2013年至今)
第四章 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上的主要问题
        (1)政治与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
        (2)课程目标包括太多能力,大部学生不能达到
        (3)没有将“过程与方法”落到实处
        (二)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上的主要问题
        (1)内容偏“难”,要求偏“高”,学生忽视大量的知识
        (2)关注到了课程结构的形态,具体学科的形式和内容
        (三)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实施上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
        (2)基于内容的教学方法
        (四)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评价上存在主要问题
        没有进展的评价
    二、化学课程改革中存在主要的问题
        (一)化学课程目标上问题
        没有将“过程与方法”目标
        (二)化学课程内容上问题
        (1)内容偏 “难” ,要求偏 “高”
        (2)教科书,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之间缺乏协调性
        (三)化学课程实施上问题
        (1)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
        (2)缺乏多样性的化学课教学方法
        (四)化学课程评价上问题
        化学课程评价体系过随意,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三、小结
第五章 蒙古国第十五次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一、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一)认知领域
        (二)情感领域
        (三)动作技能领域
    二、泰勒的课程理论
        (一)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
        (1)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2)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
        (3)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
        (二)如何选择有助于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
        (1)“学习经验”一词的含义
        (三)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
        (1)“组织”是什么
        (四)如何评估学习经验的有效性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学习模式
        (2)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3)蒙古国基础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内容侧重
        (二)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第六章 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的新思维
    (一)在课程目标上
        (1)丰富了课程目标内容
        (2)将“过程与方法”目标
    (二)在课程内容上
        (1)学生学习科学探究
        (2)适合学习者的认知特征
    (三)在课程实施上
        (1)增加丰富多样丰富的教学形式
        (2)学习环境
        (3)加强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
        (4)运用科学技术
        (5)提高课程的连续性
    (四)在课程评价上
        (1)新核心课程评价的类型和形式
        (2)拥有科学知识和理解
        (3)探索现象的必要性,热情和热情
第七章 蒙古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
    一、化学课程目标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
        (一)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重在创新"的学生能力
        (三)提高重在生活中"的学生能力
    二、化学课程内容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
        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更紧密
    三、化学课程实施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
        (一)建设分类化的教学思想
        (二)扩充复合化学教学内容
        (三)突出教学的主体地位
        (四)强调教学的主导地位
    四、化学课程评价中所体现的新思维
        (一)基于教学全过程的过程评价和结果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系
        (二)基于教学相关者的自我评价和外部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
    小结
第八章 推进对蒙古国化学课程改革的建议
    一、提高蒙古国化学教师的工作热情,使更多文化程度高的人愿意做化学教师
    二、加强蒙古国化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提升蒙古国化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增加蒙古国基础教育中学化学实验器材和设施配备,使学生机会动手进行化学实验
    四、老师的专业发展
    五、具备专业的准备和高素质的教师特点
        (一)公平
        (二)准备
        (三)个人接触
        (四)创造力
        (五)宽恕的
        (六)尊重
        (七)归属感
    六、为中学生创造更多到化学工厂进行参加的机会,做相关的社会实践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民族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建构及其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的缘起
        1.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需求
        2.发展民族理科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研究的问题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的目的
        2.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概念界定
        1.教师专业素养
        2.化学教师专业素养
        3.民族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
    (二)国外教师专业素养研究
        1.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2.教师专业素养的形成机制
        3.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阶段
        4.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路径
    (三)国内教师专业素养研究
        1.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2.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阶段
        3.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路径
        4.民族地区教师专业素养研究
    (四)相关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三、理论基础
    (一)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三)文化回应教学理论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1.案例分析法
        2.课堂观察法
        3.访谈法
五、民族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理论探讨
    (一)民族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
        1.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
        2.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
        3.民族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
    (二)民族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维度
        1.中学教师专业素质的构成
        2.化学教师专业素质的构成
        3.民族中学教师专业素质的构成
        4.民族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
六、民族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案例研究
    (一)A老师的素养表现分析
        1.教学案例内容分析
        2.A老师的课堂观察分析
    (二)B老师的素养表现分析
        1.教学案例内容分析
        2.B老师的课堂观察分析
    (三)C老师的素养表现分析
        1.教学案例内容分析
        2.C老师的课堂观察分析
    (四)D老师的素养表现分析
        1.教学案例内容分析
        2.D老师的课堂观察分析
    (五)民族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案例研究小结
        1.民族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表现特征
        2.民族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七、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民族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及构成维度
        2.民族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课堂观察分析框架
        3.甘南州民族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特征和存在问题
    (二)提高民族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建议
        1.化学专业素养方面
        2.特殊素养方面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湖北省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设计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
        2.1.1 核心素养
        2.1.2 学科核心素养
        2.1.3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2 研究现状
        2.2.1 核心素养
        2.2.2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建构主义理论
        2.3.2 人本主义理论
        2.3.3 认知主义理论
        2.3.4 多元智能理论
3 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调查研究
    3.1 调查问卷的编制
    3.2 调查问卷的试测
        3.2.1 调查问卷信度分析
        3.2.2 调查问卷效度分析
    3.3 问卷调查的实测
        3.3.1 实测调查抽样方案
        3.3.2 人口背景学统计
        3.3.3 问卷α信度分析
        3.3.4 问卷结构效度分
        3.3.5 调查结果总体统计分析
4 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研究
    4.1 测量工具开发与质量检验
        4.1.1 工具测评总体研究思路
        4.1.2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试项目
        4.1.3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评分标准
    4.2 测量工具开发与质量检验
        4.2.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测评
        4.2.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测评
        4.2.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测评
        4.2.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测评
        4.2.5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测评
    4.3 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结果分析
        4.3.1 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总体统计
        4.3.2 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开放题作答统计
        4.3.3 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4.3.4 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现状研究小结
5 研究总结
    5.1 研究结论
        5.1.1 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工具质量良好
        5.1.2 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现状统计结果
    5.2 研究启示
        5.2.1 加强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与研究
        5.2.2 提高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5.3 研究局限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以铁的重要化合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提出
    1.1 选题缘由
        1.1.1 新教育时代对于基础教育领域改革的呼唤
        1.1.2 我国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思路
        1.3.4 研究方法
    1.4 核心概念界定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核心素养研究综述
        2.1.1 国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相关研究
    2.2 国内外课堂教学变革研究综述
        2.2.1 国外相关研究
        2.2.2 国内相关研究
3 理论及分析
    3.1 “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分析
    3.2 建构主义理论及分析
        3.2.1 建构主义知识观
        3.2.2 建构主义学习观
        3.2.3 建构主义学生观
        3.2.4 师生角色定位
    3.3 PCK(学科教学知识)理论及分析
4 资料与数据分析
    4.1 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4.1.1 问卷调查
        4.1.2 随堂听课调查情况概述
        4.1.3 调查结论分析
    4.2 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方法
        4.2.1 落实“生本教学”观念
        4.2.2 以单元教学设计全局性视角进行课时教学
        4.2.3 创设还原现实的学习情景
        4.2.4 创建思维对话,形成学习共同体
        4.2.5 组织有趣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高度参与
        4.2.6 利用思维工具,促进知识建构
        4.2.7 基于学科特征,认识科学本质
    4.3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4.4 教学实践研究
        4.4.1 研究目的
        4.4.2 研究内容
        4.4.3 研究对象
        4.4.4 变量控制
        4.4.5 研究过程
        4.4.6 实验研究设计
    4.5 教学实践测评
        4.5.1 测试试题编制设计及实施检测
        4.5.2 学生访谈
    4.6 结果分析
        4.6.1 答题情况分析
        4.6.2 数据分析
        4.6.3 访谈结果分析
5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读硕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10)高中生化学社会责任素养的测量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1.1 社会发展的需要
        1.1.2 素质教育的要求
        1.1.3 核心素养的要求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测验调查法
        1.5.4 统计分析法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核心素养
        2.1.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1.3 社会责任素养
    2.2 理论基础
        2.2.1 认知发展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第3章 高中生化学社会责任现状预调查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问卷设计
    3.4 调查结果及分析
    3.5 研究小结
第4章 化学社会责任素养测评框架的构建
    4.1 构建的依据
    4.2 构建的原则
        4.2.1 科学性原则
        4.2.2 全面性原则
        4.2.3 相对独立性原则
        4.2.4 可操作性原则
    4.3 构建的体系
        4.3.1 评价指标的确立
        4.3.2 素养水平的划分
第5章 高中生化学社会责任素养的测评
    5.1 测评工具的开发
        5.1.1 确定评价方式
        5.1.2 设计评价项目
    5.2 评价工具测量指标的检验
        5.2.1 信度分析
        5.2.2 效度分析
        5.2.3 难度系数分析
        5.2.4 区分度分析
    5.3 社会责任素养的表现特征分析
        5.3.1 不同维度学生素养水平表现
        5.3.2 不同水平班级学生素养水平表现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民族地区大学分析化学实验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微课教学研究[D]. 张丽铭.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2]基于化学史情境促进高中学生化学深度学习的研究[D]. 王岩. 闽南师范大学, 2021(12)
  • [3]学科核心素养在昆明市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命制中的落实情况研究 ——以云师大附中和民族中学为例[D]. 党凌冬.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湖南省高中化学竞赛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D]. 李晶晶.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D]. BAATARCHULUUN SOLONGOO(慈棱格).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7]民族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建构及其案例研究[D]. 魏巧玲.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8]湖北省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现状研究[D]. 刘桂英.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5)
  • [9]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以铁的重要化合物为例[D]. 龚杨惠.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2020(04)
  • [10]高中生化学社会责任素养的测量与评价[D]. 付小轩.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1)

标签:;  ;  ;  ;  ;  

民族地区高校分析化学实验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