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将降低轻油中的硫含量

澳大利亚将降低轻油中的硫含量

一、澳大利亚降低轻油中的硫含量(论文文献综述)

许新启,杨雷[1](2021)在《船舶燃油限硫令对机舱设备及系统设计的影响》文中指出重点论述国际海事组织颁布的燃油限硫令于2020年1月1日生效后对机舱设备及船厂系统设计的影响,分别针对安装废气清洗系统和不安装废气清洗系统的船舶分析受影响的机舱设备及系统,并对搭载废气清洗系统船舶的试航及取证等展开分析。

徐文俊[2](2020)在《采用组合工艺加工辽河超稠油减黏渣油的研究》文中指出辽河超稠油是典型的劣质、重质原油,具有密度高、黏度高、酸值高、重金属含量高、灰分高、轻质油收率低的特点,加工难度大,难以用常规原油的加工工艺处理。目前辽河石化公司的超稠油年加工量在120万吨以上,并且主要以改质-蒸馏(减黏-蒸馏)工艺和延迟焦化工艺处理。其中改质-蒸馏工艺路线生产的大量减黏渣油,没有有效的加工手段,只能作为130#沥青产品出厂,经济效益低。而且延迟焦化工艺路线生产的液体产品性质较差,石油焦产品商品附加值低。所以开发组合加工工艺,完善加工路线,以应对市场和环境变化,对提升辽河石化公司整体效益具有重大意义。论文研究开发了以辽河超稠油减黏渣油为原料的两条组合工艺路线,一是通过减黏渣油-溶脱-高压加氢组合工艺生产高品质润滑油基础油,二是通过减黏渣油-溶脱-糠醛精制组合工艺生产环保橡胶油,重点考察了原料性质、操作温度、溶剂比以及进料方式对组合工艺的产品和性质的影响,并进一步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察了两条组合工艺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减黏渣油-溶脱-糠醛精制组合工艺,可以制备出符合欧盟REACH标准的环保型橡胶增塑剂,产品的碳型组成CA值达15.3 wt%,CN值达37 wt%,其他质量指标均接近甚至超过国外类似产品,可获得原油吨油效益约1768.58元/t,较原工艺高约1294.91元/t。尽管采用减黏渣油-溶脱-高压加氢组合工艺路线制得的光亮油黏度指数低,不符合中石油Q/SY44-2009通用润滑油基础油的产品质量标准,却能副产一定量的环烷基橡胶增塑剂。

刘光辉[3](2020)在《新疆大黄山褐煤的催化解聚及有机质的定向转化》文中认为我国褐煤储量丰富,且富含芳环和杂原子单元,具有从中获取增值产品的天然优势。围绕这一特性,深入了解褐煤中有机氧的赋存形式,并开发褐煤的非燃料利用技术,对于实现其高效利用至关重要。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将褐煤有机质转化为衍生可溶组分,并根据组成结构特征差异进行定向提质是关键环节。在本论文中,基于“衍生轻质组分、重质组分和残渣分级定向利用”的思路,共设计了3种催化剂,包括Ni/M(金属—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CoMoSxOy@C(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复合材料)和NiFe2O4(双金属氧化物)。以新疆大黄山褐煤(DL)为研究对象,共提出了3种催化解聚策略,包括DL的催化乙醇解、DL的两步级联催化解聚和DL萃取残渣的催化加氢裂解。此外,对衍生轻质组分、重质组分和残渣的组成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评估,并根据特征差异,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对相关萃取或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1)对于DL的催化乙醇解体系:Ni/M可以有效活化乙醇,并促进包括质子氢(H+)、氢自由基(H·)、乙基自由基(·CH2CH3)和乙氧基自由基(·OCH2CH3)在内的多种活性物种的转移。Ni/M的引入显着提高了DL衍生可溶组分的收率,包括轻质组分(ESPC,32.4 wt%)和重质组分(34.1 wt%)。在ESPC中检测到了更丰富的链烷烃和芳烃,表明Ni/M可以有效促进可溶物,尤其是轻质组分中氧原子的原位脱除。对于ESPC的催化加氢转化(CHC),Ni/M可以将H2活化成双原子活性氢(H···H)。之后H2和H···H均可在金属—金属氧化物的协同作用下进一步被活化成H·。因此,这期间存在H+、H·和H···H共3种活性氢物种的协同转移。氢化油中含芳环和含杂原子物种显着减少,而链烷烃和环烷烃占比显着提高。此外,酸性催化剂可以诱导氢化产物发生重排,生成双环环烷烃;石油醚、甲醇和水组成的三元混合溶液(含水量5%)可用于从轻质组分中快速富集富烃轻油和富酚轻油。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结果进一步证实了,van der Waals、H-π和H-H在内的各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石油醚相和甲醇/水相中烃类和芳醇的快速富集。而水的引入,提高了甲醇/水相对芳醇,尤其是酚类物种的萃取选择性。(2)对于DL的两步级联催化解聚体系:通过原位共热解以及预硫化策略设计了一种新型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复合材料,CoMoSxOy@C。双金属高度分散且具有丰富多级孔的CoMoSxOy@C可以在不同体系中有效活化H2和乙醇,并促进包括>C-O-在内的多种桥键裂解而无需氢化芳环。催化加氢裂解和催化乙醇解的两步串联,不仅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利用效率,还可以显着提高可溶组分收率(从42.7 wt%增加到70.0 wt%)。其中,轻质组分的总收率从17.5 wt%增加至27.0 wt%;通过对两阶段轻质组分的CHC,进一步证实了芳环的氢化较杂原子的脱除更容易进行。在CHC期间,杂原子的脱除是控速步骤之一。综合分析和评估后,第一阶段(热溶/催化加氢裂解)的衍生轻质组分更适合通过CHC升级为清洁液体燃料,而富含杂原子化合物的第二阶段(乙醇解/催化乙醇解)的衍生轻质组分更适合通过快速富集、柱层析分离提纯等手段从中获取增值化学品。(3)对于DL萃取残渣的催化加氢裂解体系:设计了一种快速制备NiFe2O4纳米球的一锅水热法。可磁回收的NiFe2O4具有优异的>C-O-桥键裂解活性,这与其有效活化H2和H···H以及促进H·转移的特性有关。升高温度和降低初始H2压力可以有效减少氢化产物和重排产物的生成,提高芳烃的选择性和收率。此外,NiFe2O4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引入NiFe2O4后,可溶组分的收率从13.6 wt%提高至17.7 wt%。其中,轻质组分和重质组分收率的增幅分别为9.8%和46.7%。催化加氢裂解衍生轻质组分(SPC)中芳烃的收率显着提高,进一步证实了NiFe2O4具有原位脱除可溶组分中杂原子的能力;相比于乙醇解衍生轻质组分,萃取物(EP)和SPC中杂原子物种含量相对较低,因此CHC程序所需的时间更短。此外,脱氧较脱氮/硫更容易进行,加氢催化剂对氧原子的耐受性要强于氮/硫原子。EP和SPC的组成具有差异,且均可高效转化为富含链烷烃和环烷烃的衍生氢化油,具有升级为清洁液体燃料的潜力。(4)对于重质组分的组成结构特征分析:对DL环己烷热溶(APC)、乙醇解(APE)和环己烷—乙醇两步顺序热溶(APCE)共3种不同策略获取的衍生重质组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APC与APE/APCE的微观结构特征显着不同。此外,APC中可能含有更丰富的-OH、>C=O和>C-O-官能团,并且仍可能含有部分中/小分子以及含弱/中等强度共价键单元,包括桥键结构。而APE和APCE主要以大/超大分子基团为主,且APCE的芳香度可能比APE高。CPP-GC/MS的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惰性溶剂热溶,烷醇解对大分子基团中的含氮和含硫桥键有更好的裂解效果;基于钌离子催化氧化分析,APCE中可能以渺位缩合芳香族和聚芳基单元为主,其次还包含少量的迫位缩合芳香族单元、长侧链的饱和环单元、具有较长脂肪族侧链的芳环单元以及聚亚甲基桥键单元。(5)对于DL衍生残渣的结构差异分析:DL的嵌套基团中可能存在烷基取代的萘和苯酚。随着解聚程度的加深,衍生残渣有机质的芳香度增加。此外,含>C-OH和>C-O-键物种在所有DL衍生残渣的表面占主导,而吡咯氮和硫酸根/亚硫酸根取代物分别是最丰富的含氮和含硫物种。弱/中等强度共价键的裂解应该是DL萃取和解聚期间发生的主要反应。基于不同特性,衍生残渣可分别应用于不同工艺,包括热解、分级热溶/醇解、催化加氢裂解以及制备碳材料等。(6)基于DFT计算:在抑制H···H的转移并有效获取H·的前提下,降低温度有利于>Car-O-键的裂解。适当提高载体酸性,以保证足够H+的释放,有利于>Cal-O-键,尤其是>Cal-OH键的裂解。引入这三种催化剂之一可能会降低*Cal-O-键裂解的能垒。此外,乙醇解也可以诱导>Cal-O-桥键裂解,这期间涉及H·和·OCH2CH3的转移,而非·OH。该论文有135幅图、141个表和355篇参考文献。

王德亮[4](2019)在《低变质煤热解油气催化提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热解是“富煤少油”国家应对能源、化学品需求的有效手段,然而现有煤热解工艺获得的焦油中重质组分(沸点高于360℃的馏分)含量高,造成热解工艺系统难以稳定运行。多数煤热解技术均处于中试或工业示范阶段,尚未实现工业化稳定运行,寻找低成本、制备流程简单、储量丰富的高效催化剂催化煤热解产物,降低焦油中重质组分含量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本文针对上述技术难题,提出将大宗固体废弃物赤泥(RM)的综合利用、烷基化装置废弃硫酸无害化处置与催化煤热解产物提高热解油气品质工艺进行耦合,以赤泥基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催化剂物化性质的变化、烷基化废酸制备碳基催化剂的自组装过程的探究、赤泥酸解产物高值化利用为主线,通过采用单段固定床或两段固定床反应器实现不同种类催化剂原位或非原位催化煤热解,考察了不同类型催化剂、不同催化提质方式的催化提质效果,以实现提高煤热解焦油品质、定向调控煤热解挥发物二次反应的目的,为煤热解过程的催化调控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撑。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赤泥基催化剂原位催化煤热解的研究对赤泥进行酸碱处理,制备了不同钠含量的系列赤泥基催化剂,通过催化剂中钠含量的调控、酸溶剂的选择可实现定向调节催化剂的酸性、孔道特征的目的,建立了酸碱处理定向调变赤泥基催化剂物化性质的方法。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赤泥基催化剂原位催化煤热解的效果,结果表明:60C℃条件下,煤单独热解焦油、轻质焦油(沸点小于360℃的馏分)产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1 wt.%和6.6 wt.%,轻质组分含量为60.0%;与单独煤热解相比,当添加煤量4.0 wt.%的3.2%Na/RM时,轻质焦油产率为7.7 wt.%,焦油中轻质组分含量达到74.0%,分别增加了 16.7%和23.3%。与水洗催化剂样品相比,酸碱处理后催化剂的强酸位点降低或消失,弱酸强度增加,催化剂上积碳减少,焦油中轻质焦油的含量提高,酸碱处理是改变赤泥催化剂材料物化性质提高催化提质性能的有效手段。赤泥基催化剂中氧化铁可以提供晶格氧,促进C-C键的断裂,增加CO和CO2产率;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组分可以促进重质焦油组分的裂解,抑制催化剂积碳,但却增加了气体产率;二氧化钛组分有利于焦油中轻质组分含量的提高。2.赤泥基催化剂对煤热解挥发物的催化提质研究在两段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不同酸(硝酸、盐酸、硫酸)、碱处理赤泥基催化剂对煤热解挥发物的催化提质效果,结果表明,当采用煤样10 wt.%的硝酸处理样品(NC,钠含量为4.9 wt.%)作为催化剂、裂解温度为500℃时,轻质焦油产率为7.4 wt.%,焦油中轻质焦油含量为80.0%,与单纯煤热解相比分别增加了 12.1%和33.3%。为进一步降低赤泥基催化剂中钠的含量,在酸碱处理制备赤泥催化剂过程中,通过多次水洗制备了低钠含量(钠含量0.4~1.3 wt.%)的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对煤热解挥发物的催化提质作用。当采用煤样10 wt.%的硫酸处理后多次水洗样品(SCWM,钠含量为1.1 wt.%)作为催化剂、裂解温度为500℃时,轻质焦油产率为7.0 wt.%,焦油中轻质焦油含量为80.0%,与单纯煤热解相比分别增加了6.1%和33.3%。结果表明,赤泥基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增多过滤水洗的次数,可有效降低赤泥基催化剂中的钠含量,但同时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进一步加大了煤热解挥发分中焦油组分的裂解和催化剂孔道内的积碳,降低了催化提质性能。3.表面功能化炭材料(红油炭材料)对煤热解挥发物的催化提质研究采用一步聚合的方法,将烷基化废酸中有机物与浓硫酸分离,制备了磺化的聚炭材料(PCMs),高温热解聚炭材料后制备得到红油炭材料(RDCMs)。对RDCMs的自组装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将其用作催化提质煤热解挥发分的催化剂。结果表明,烷基化废酸中的烯烃化合物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加成、环化、芳构化等一系列反应,生成了具有多孔结构、硫掺杂的炭材料;当采用煤样10 wt.%的RDCMs作为催化剂、裂解温度为500℃时,轻质焦油产率达到7.8 wt.%,焦油中轻质焦油含量为80.0%,与单纯煤热解相比提高了 19.6%和33.3%。RDCMs的催化性能优于活性炭(AC)和半焦,与AC和半焦相比,RDCMs在其自组装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孔道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并且硫掺杂碳骨架形成了较多的缺陷位点。另外,硫的掺杂提高了催化剂活化热解水的能力,有效促进了煤热解挥发分的氧化、加氢反应和重质组分的裂解。4.赤泥高值化与煤热解工艺耦合研究将赤泥改性半焦(RMMC)、赤泥酸解后的含铁废液分别用作非原位、原位催化煤热解的催化剂,用以解决赤泥原位催化煤热解后催化剂难以回收,以及原位催化煤热解工艺对廉价金属溶液需求的两方面难题。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纯煤热解相比,当采用煤样10 wt.%的RMMC、裂解温度为450℃C时,轻质焦油产率达到6.9 wt.%,焦油中轻质焦油含量为77.0%,分别提高了 4.5%和28.3%,超过45%的重质组分被裂解,其催化提质性能优于普通半焦。与半焦相比,RMMC 比表面积明显增加、具有丰富的金属活性组分,重质组分裂解能力明显增加。当向煤喷淋煤量0.25 wt.%的含铁废液时,轻质焦油产率为7.6 wt.%,焦油中轻质组分含量达到73.0%,分别增加了15.2%和21.7%。含铁废液中的Fe、A1活性组分促进了煤热解挥发分的氧化反应和重质组分的裂解,提高了焦油中轻质组分的比例。5.HZSM-5对煤热解挥发物的催化提质研究不同硅铝比的HZSM-5被用作煤热解挥发物的催化提质催化剂,用以考察催化剂酸性特征对催化煤热解过程中焦油品质、积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ZSM-5硅铝比为23增长到310时,催化剂上积碳从120.1 mg/g-catalyst降到23.9 mg/g-catalyst,随着硅铝比的增加,强酸和弱酸量降低,催化剂积碳量逐渐降低;HZSM-5中强酸与弱酸位点的比值与焦油品质具有一定的联系,当比值越高时,越利于提高焦油中轻质焦油的含量;另外,随着硅铝比的增加,焦油中芳烃组分含量逐渐降低,这表明HZSM-5的酸性强弱与挥发分的氢转移、环化、芳构化反应相关,硅铝比低时,HZSM-5酸性强,可通过烯烃的低聚-环化-脱氢反应,生成更多的芳烃组分。

张蓓蓓[5](2018)在《咪唑型多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燃油催化氧化脱硫中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于燃油中硫化物的燃烧产生的废气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愈加严重,而与此同时,人类对健康生态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各国纷纷立法以要求石化企业生产低硫甚至无硫的燃油。目前,工业上传统的脱硫方法为加氢脱硫,该方法对于脱除油品中的硫醇和硫醚等硫化物有明显的效果,但是对于芳香性硫化物却很难除去。要脱除该类硫化物,则需要提高温度和压力,增加燃油成本。因此,科研工作者近年来开发出了许多的非加氢脱硫法以代替传统的加氢脱硫法。在温和条件下实现燃油中硫化物的氧化脱除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在本论文中,提出了液液萃取耦合催化氧化脱硫体系、反应控制泡沫型催化剂和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剂氧化脱硫体系,并用于燃油深度脱除二苯并噻吩等有机硫。燃油中硫化物被过氧化氢氧化成极性更强的砜,砜更易进入离子液体相或被其它极性溶剂萃取,从而实现油品中硫化物的深度脱除。本学位论文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合成了三种过氧磷钼催化剂:[C4mim]3{PO4[MoO(O2)2]4},[C8mim]3{PO4[MoO(O2)2]4},[C16mim]3{PO4[MoO(O2)2]4}。采用元素分析、过氧含量测定、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和热重法对所合成的三种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以[C16mim]3{PO4[MoO(O2)2]4}作为催化剂,在离子液体[C4mim]BF4中,萃取耦合催化氧化脱硫体系的活性最好,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V(H2O2)=24μL,n(DBT)/n(catalyst)=10:1,温度为60oC,反应时间为1 h,[C4mim]BF4的用量为1 mL,DBT的脱除率可以达到98.3%。经过8次循环实验催化性能没有显着降低,催化氧化脱硫活性仍能保持在98%以上。2.合成了三种过氧磷钨催化剂:[C4mim]3{PO4[WO(O2)2]4},[C8mim]3{PO4[WO(O2)2]4},[C16mim]3{PO4[WO(O2)2]4},通过元素分析、过氧含量测定、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热重法对所合成的三种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在离子液体[C4mim]BF4中,萃取耦合催化氧化脱硫体系的活性最好,本反应体系中的最佳反应条件:n(DBT)/n(catalyst)=10:1,V(H2O2)=32μL,温度为60oC,反应时间为1 h,[C4mim]BF4的用量为1 mL,DBT的脱除率可以达到99.2%,经过5次循环实验,脱硫体系仍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脱硫率从99.2%仅降到96.0%。3.设计合成了咪唑型过氧钼酸盐[C16mim]2Mo2O3(O2)4?H2O催化剂,并对合成的催化剂进行了核磁波谱、元素分析、FT-IR、ESI-MS、TG-DS等表征。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表现出反应控制泡沫现象,即反应前催化剂为固体粉末,反应过程中变为泡沫状,反应结束后又变为粉末。催化剂在H2O2作为氧化剂的条件下,对DBT的脱除率可以达到98.4%,通过实验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是:n(DBT):n(catalyst):n(H2O2)=30:1:180,50oC下反应1 h。对于加氢脱硫中最难脱除的硫化物4,6-DMDBT,在2 h内脱除率也可以达到78.0%,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6次,脱硫活性降低较小,仍然保持在93.9%。4.设计合成了磁性介孔二氧化硅负载磷钼杂多酸盐离子液体多相催化剂(MPMS),将活性中心[C16mim]3PMo12O40负载在介孔SiO2中,再以磁性氧化铁进行复合得到催化剂。通过FT-IR、Raman、XPS、XRD、SEM和TEM证明了离子液体和磁性氧化铁成功负载在介孔SiO2中,进行磁性表征发现0.5-MPMS催化剂具有超顺磁性,可以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实现与油品的快速分离。在反应条件为:质量为0.01 g,反应温度为70oC,V(H2O2)=32μL,30 min内可以深度脱除硫化物,反应1 h后脱硫率达到100%,实现完全脱除。并且反应体系对3-MBT、4-MDBT和4,6-DMDBT均表现出较高的脱除活性。催化剂在循环10次后仍保留94%的催化反应活性,表现出了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孙秀秀[6](2018)在《低速二冲程柴油机替代燃料及排放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法规对环境有害污染物的控制日益加强。船舶运输对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其不可避免的对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二冲程船用发动机因其具有热效率高、功率范围广以及维修简单等优势,在船舶运输中发挥巨大的作用。随着TierⅢ法规的实施,需要对船用发动机污染物排放进行严格的控制。燃料的燃烧过程与排放污染物存在息息相关的作用,改善燃烧过程可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本文主要从燃烧层面研究船用发动机的减排问题。本文研究了船用燃料的替代燃料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化学反应动力学耦合三维仿真模拟计算可以更好地描述燃料的燃烧过程,使仿真结果更加接近于真实情况。首先,本文分析了目前常用烷烃替代燃料性能之间的不同,包括正庚烷、正十二烷、正十四烷以及正十六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替代燃料和燃烧模式对二冲程船用发动机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各烷烃之间的不同,选择以正十四烷作为船用柴油的基础替代燃料,构建了正十四烷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由于芳香烃化合物对soot前驱物的影响,本文以正十四烷为基础替代燃料,构建了正十四烷-甲苯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甲苯含量对船用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得出最适合于作为船用柴油替代燃料的组分构成。其次,通过对船用重油燃料化学成分检测,得出重油成分中占据比例较大的成分。以此构建重油多组分替代燃料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此机理包含8种不同的组分。研究了6种不同比例组分的重油替代燃料,通过比较其在定容弹中燃烧放热率的模拟值与实验值,选择最佳的重油替代燃料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含硫组分的重油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分析了硫分对船用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最后,本文采用构建的重油多组分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耦合三维仿真模拟计算,研究了船用重油发动机减少NOx排放的技术路线。首先分析了废气再循环、进气加湿、米勒循环以及喷油时刻等单个技术措施降低NOx排放的潜力。以此为依据,分析了以废气再循环和进气加湿为基础结合其他技术措施的技术路线。通过对比NOx排放和燃油经济性得出最佳的船用发动机减排技术路线。

张亚青[7](2018)在《移动床循环灰热载体煤热解模拟与工艺开发》文中提出目前煤炭主要用于直接燃烧,存在利用效率低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基于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多联产工艺采用CFB锅炉排出的循环灰作为热载体对煤进行低温热解,获得煤气和焦油;热解炉中的半焦和循环灰返回CFB锅炉继续燃烧发电,实现了热、电、油和气的联合生产。本文就固体热载体煤热解工艺中的一些技术问题和基本科学规律展开研究。考察了不同灰/煤放置方式、灰煤比、灰组成、灰粒径和升温速率等操作参数对煤热解挥发分二次催化的影响;开展高硫煤在热解/燃烧双阶段实验研究,考察了热解条件和外加矿物质对产物中硫分布和形态的影响,对热解半焦在燃烧过程中硫的二次释放进行研究;结合煤热解动力学研究同时充分考虑移动床中的传热机制,建立了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循环灰热载体煤热解-传热-反应二维数学模型;将C.Tien等人的模型应用于小试规模的颗粒床连续除尘实验,预测了颗粒床滤料性质、滤料直径、过滤料层高度和过滤气速等对粉尘捕集效率的影响;将镍基催化剂作为颗粒床滤料,考察了镍基催化剂优化的工艺条件、稳定性、再生性以及粉尘沉积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对煤焦油的分级冷凝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对以上几方面的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灰煤比越大、循环灰中Fe203含量越高、循环灰粒度越小、煤阶越低时煤热解挥发分受到的二次催化作用越显着。循环灰会增加热解气体产率,使热解气相产物中H2产率明显降低、CO2和C2+增加。循环灰的增加虽然使焦油的产率有所降低但焦油品质会得到改善。循环灰对煤的慢速和快速热解产生的挥发分具有相似的二次催化作用。循环灰能促进焦油中碳数≥26的组分裂解,从而使≤C25的组分不断增加。另外,循环灰不仅对沥青中含氧、含氮、含硫键的裂解有积极促进作用,还能催化烯烃聚合反应以及提高焦油饱和度。2.迁移到气相的硫随热解温度的升高和煤粒径的减小而增多。石英砂与煤的质量比和升温速率对硫的分布几乎没有影响。CaO在煤热解挥发分析出过程中不仅能与气相含硫化合物发生反应,同时对焦油中的S也能起到一定的脱除作用,Fe203在煤热解过程中主要影响气相S至固相S的迁移,MgO、NaOH和KOH等金属氧化物添加剂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固硫作用。CaO和Fe2O3添加剂都抑制了热解过程中原煤硫酸盐硫的分解和热解固相产物燃烧时SO2的释放,且CaO的抑制作用显着强于Fe2O3。从热解/燃烧分级转化整体的角度看,在热解阶段CaO的固硫效果虽然低于Fe203,但是在燃烧阶段二者的固硫产物CaS比FeS更倾向于生成稳定的硫酸盐从而被固定在灰渣中。3.移动床固体热载体煤热解数学模型不仅可以预测热解气-循环灰-煤颗粒沿热解炉床层高度的温度分布,而且可以预测总挥发分和主要挥发分产物的逸出。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大颗粒煤的热解脱挥发分过程滞后于其升温过程。减小煤颗粒和灰颗粒的粒径以及提高灰煤比、移动床层速度、煤颗粒的预热温度和循环灰的初始温度都可以加快热解脱挥发分过程。煤热解挥发分的析出主要集中于床层高度0.08~0.24m,工业循环灰热载体移动床反应器中停留时间设计为3~4min是合理的。结合不同煤样的动力学研究,该模型能够对不同煤种热解脱挥发分行为的预测。由于烟煤具有较大热解活化能,其脱挥发分所需的理论床层高度高于褐煤。4.粒径为0~20μm的粉尘很难被颗粒床捕捉。从整个多联产过程来看,半焦作为颗粒床滤料由除尘器排出后可直接加入循环流化床燃烧炉作为锅炉燃料,省去了滤料的再生过程。由于焦油吸附的粉尘易于粘附在滤料介质表面,过滤效率的预测值略低于实验值,C.Tien的初始过滤效率模型预测结果可以作为滤料介质种类和颗粒床设计参数的选择依据。添加助剂Ce/Zr的镍基催化剂作为颗粒床除尘介质时,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和再生性能得到显着改善。模拟真实煤热解挥发分含尘环境时,无论是粉尘中的惰性组分还是活性金属氧化物,其沉积时均会覆盖催化剂表面的部分活性中心。引入粉尘后,催化剂表面的C/A1的比值递减顺序为Si02<Blank<MgO<Fe203,这与气体产物产率顺序一致。5.煤热解挥发分的冷凝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相变过程,与冷凝温度和挥发分组成密切相关。当挥发分出口温度大于某一馏分的露点时,该馏分仍有可能冷凝。煤焦油的分级冷凝时,焦油中沥青质的质量分数可达90.99wt%。轻油最高含量可达82.21wt%。随着各级挥发分出口温度的降低,第1级焦油中富集的轻油、酚油、萘油逐渐增多,沥青逐渐减少。酚油和萘油逐渐向第2级富集,第4级冷凝器中的轻油含量显着得到改善。第1、2、3、4级挥发分出口温度分别为360℃、230℃、170℃、0℃时,其相对含量最高的组分分别为蒽、3,5-二甲基苯酚、萘和甲苯。随着冷凝器温度的逐级降低,单环芳烃的相对含量由8.05wt%显着增加至54.00wt%,多环芳烃的相对含量由52.41wt%减少至15.22wt%。

杨凯[8](2017)在《ATP页岩干馏工艺柴油馏分加氢精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大颗粒(12~75mm)油母页岩干馏是现行主流干馏装置主要干馏的物质,我国拥有其专利权,而对于小块(0~12mm)油页岩干馏来制取页岩油,我国现有技术还无法做到能投入生产的方法。由于我国山东省龙口市油页岩矿物资源蕴藏量极大,龙口矿业集团引进了世界先进技术-ATP干馏工艺,用于处理我国现有干馏装置对小颗粒页岩无法利用现状。本研究以龙口矿业集团现有设备下,通过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对确定论文题目及研究方向,实验中用ATP干馏装置对页岩油性质剖析,以龙口矿业页岩油性质为基础,对ATP页岩油进行深入剖析,实验选择现存加氢设备,选择自制W-Mo-Ni-Cr-A1203作实验用催化剂,选择各因素工艺条件,对实验用页岩柴油馏分进行加氢精制,通过大量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同时建立加氢脱硫动力学模型,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研究进行对比。数据得出:ATP页岩油馏程分窄,其页岩重油中柴油馏分可达82.90%。在 325~385℃、4.5~8.5MPa、LHSV0.5~2h-1、V(H2)/V(Oil)250~1300的范围内,将干馏装置压力增加、温度升高、体积空速降低,可加快烯烃饱和、脱氮、脱硫反应,可以显着增强脱硫、脱氮和烯烃饱和的效果,氢油比达到950,氢油比对加氢脱硫和脱氮的促进作用趋于平缓,促进效果不再那么明显;龙口矿业在特定工艺反应条件提炼得到的油品产物密度小、杂原子和不饱和烃(尤其是芳烃)含量低,可在市面投入使用。该馏分油硫化物的实际脱除情况与动力学模型比较精确可对其进行预测。

方堃[9](2017)在《应用PIMS模型对炼厂进行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紧密结合了实际设计项目开展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类优化工作,采用Aspen公司的PIMS流程工业模型系统,讨论PIMS软件在炼厂应用中的作用的优势和局限。PIMS模型运行稳定,收敛速度快,操作较为简单,以实现炼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优化和规划决策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对炼厂实际生产中具有非常高的指导意义。本论文简单论述了PIMS软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利用线性规划技术建立数学模型,以经济效益最大为线性规划的目标函数,以原油加工量、装置处理能力、装置进料性质、产品质量要求等为线性方程约束组。利用分布递归技术(DR)完成物料性质的预测和传递。利用Delta-Base结构来确立装置进料性质变化对产品性质以及收率影响。因此PIMS软件较适合作为炼油企业总流程的优化研究工作的工具。从原油的选择、原油加工量的选择、寻找生产瓶颈制约的因素等方面入手,研究了线性规划技术在炼厂规划中的应用。最终表明PIMS软件在炼厂规划阶段,可以起到提供详细数据支持,简化设计工作,结果对比明显的作用,对规划阶段的项目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从论文中实例可以看出,某炼厂的原设计流程的收益为2896688.00万元,将该流程的部分装置规模以及产品产量要求放开,PIMS自由优化出CASE2方案的收益为3009627.25万元,较原方案提高112939.25万元,而在CASE2的基础上考虑选择更为合适的原油品种,进一步优化出CASE3收益3413329.75万元,较CASE2提高403702.5万元,另外还可以通过调整装置规模等手段从各个层面上细化总流程方案,进一步提高炼厂效益。从细化模型结构,讨论模型矫正方法,增加库存优化、多周期模型设置等来研究PIMS软件在炼厂生产运行中的应用。并且本论文通过研究开发,研究Delta-base数据库的建立方式。最后本论文通过对PIMS软件界面优化研究,来改善PIMS报表的可视性,使数据更加精确、清晰,更适用于工作中使用。

陈维思[10](2015)在《50万吨/年页岩油预处理装置工艺技术设计》文中认为页岩油作为石油的补充能源,储量巨大,产量逐年增长,但页岩油做为船用燃料油时其中的氮、硫、氧等非烃类化合物燃烧后,排放出氮化物和硫化物会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本文以50万吨/年页岩油预处理装置为例,对原料油预处理部分、反应部分、分馏部分和干气脱硫部分进行了工艺方案设计。原料油预处理部分设置两级自动反冲洗过滤器脱除原料中的颗粒,电脱盐和积垢器脱除原料中的水和金属,惰性气体防止原料氧化。反应部分选择一段串联加氢流程,设置加氢预精制和加氢精制两台反应器,采用炉后混氢,反应注水和热高分流程,不设循环氢脱硫。利用PRO II建模,计算了氢耗、热量平衡和压力平衡。分馏部分采用脱硫化氢汽提塔和产品分馏塔双塔流程。利用PRO II建模分析,汽提塔选用9块理论塔板,汽提蒸汽量0.8t/h;产品分馏塔选用17块理论板,进料温度为380℃C,进料位置为第10层理论塔板。石脑油产品H2S含量小于10ppm,柴油产品H2S含量小于50ppm,加氢尾油产品H2S含量小于50ppm。干气脱硫部分设吸收塔,利用AMSIM模拟,塔顶操作压力为0.56Mpa(a),操作温度为40℃,实际板数为16块,贫胺液用量10t/h。最后总结了主要的工艺操作条件、工艺流程特点和流程简述。

二、澳大利亚降低轻油中的硫含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澳大利亚降低轻油中的硫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船舶燃油限硫令对机舱设备及系统设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不安装废气清洗系统对机舱设备和系统的影响及对策
    1.1 主机相关部件及系统改进
        1.1.1 采用陶瓷活塞环
        1.1.2 采用缸套温度检测
        1.1.3 取消基于负荷的缸套水控制
        1.1.4 取消基于功率点差异缸套
        1.1.5 取消缸套水旁通
    1.2 发电机相关部件改进
    1.3 锅炉相关改进
    1.4 分油机相关改进
    1.5 系统设计相关影响
        1.5.1 低硫燃油冷却器
        1.5.2 燃油舱室配置
2 安装废气清洗系统对机舱设备和系统的影响及对策
    2.1 对机舱设备及系统的影响和对策
    2.2 废气清洗系统相关试验及IAPP证书获取的对策和注意事项
        2.2.1 搭载废气清洗系统对试航试验的影响
        2.2.2 废气清洗系统试验用燃油市场现状
        2.2.3 废气清洗系统的性能验证
        2.2.4 废气清洗系统IAPP取证事宜
        2.2.5 废气清洗系统试验海域的限制
3 结论

(2)采用组合工艺加工辽河超稠油减黏渣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超稠油简介
        1.1.1 稠油的定义
        1.1.2 稠油资源分布及储量
        1.1.3 超稠油的性质特点
    1.2 基于脱碳路线的稠油加工技术
        1.2.1 减黏裂化技术
        1.2.2 焦化工艺技术
        1.2.3 溶剂脱沥青技术
        1.2.4 重油催化裂化技术
    1.3 基于加氢路线的重油加工技术
        1.3.1 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
        1.3.2 移动床渣油加氢技术
        1.3.3 沸腾床渣油加氢技术
        1.3.4 悬浮床渣油加氢技术
    1.4 糠醛精制技术
        1.4.1 环保型橡胶油
        1.4.2 糠醛精制技术与其他处理技术的组合工艺进展
    1.5 润滑油加氢技术
        1.5.1 润滑油简介
        1.5.2 国外润滑油加氢技术进展
        1.5.3 国内润滑油加氢技术进展
    1.6 文献综述小结
第2章 试验部分
    2.1 试验原料及来源
        2.1.1 辽河超稠油原油一般性质
        2.1.2 辽河超稠油馏分油性质
        2.1.3 辽河超稠油减黏渣油性质
        2.1.4 试验原料小结
    2.2 研究路线
        2.2.1 减黏渣油-溶脱-高压加氢工艺路线
        2.2.2 减黏渣油-溶脱-糠醛精制工艺路线
    2.3 试验方法
    2.4 试验设备
        2.4.1 实沸点蒸馏试验装置
        2.4.2 溶剂脱沥青试验装置
        2.4.3 润滑油高压加氢试验装置
        2.4.4 糠醛精制试验装置
    2.5 试验分析方法
    2.6 小结
第3章 超稠油减黏渣油溶剂脱沥青研究
    3.1 试验原料及溶剂
    3.2 溶剂比对产品收率及性质的影响
    3.3 温度对产品收率及性质的影响
    3.4 减压深拔辽河超稠油减黏渣油DAO
    3.5 筛选DAO作为糠醛精制原料
    3.6 小结
第4章 超稠油减黏渣油组合工艺研究
    4.1 脱沥青油高压加氢试验研究
        4.1.1 脱沥青油加氢试验条件
        4.1.2 脱沥青油加氢加工方案研究
        4.1.3 产品产率核算及组合工艺经济性评价
    4.2 脱沥青油糠醛精制试验研究
        4.2.1 临界互溶温度试验
        4.2.2 糠醛精制试验
        4.2.3 产品产率核算及组合工艺经济性评价
    4.3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处理芳烃油(TDAE)油品的主要性质指标
附录二 浅度溶剂抽提油(MES)和残余芳烃抽提油(RAE)油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附录三 环烷油(NAP)和重环烷油(HNAP)及调和油的主要性能指标
致谢

(3)新疆大黄山褐煤的催化解聚及有机质的定向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褐煤结构研究及有机质组成分析
    1.3 褐煤的综合利用现状
    1.4 褐煤衍生物的定向转化和利用现状
    1.5 相关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
    1.6 研究意义与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煤样与试剂
    2.2 仪器设备
    2.3 催化剂的制备
    2.4 DL的催化解聚及有机质的提质
    2.5 分析与表征
    2.6 模拟计算
3 DL的催化乙醇解及ESPs的定向提质
    3.1 Ni/M的评价
    3.2 可溶物和残渣收率
    3.3 可溶物和氢化油的FTIRS分析
    3.4 轻质组分和氢化油的GC/MS分析
    3.5 轻质组分和氢化油的QPEOTMS分析
    3.6 富烃轻油和富酚轻油的快速富集
    3.7 本章小结
4 DL的两步级联催化解聚及衍生轻质组分的提质
    4.1 CoMoS_xO_y@C的评价
    4.2 可溶物和残渣收率
    4.3 可溶物和氢化油的FTIRS分析
    4.4 轻质组分和氢化油的GC/MS分析
    4.5 轻质组分和氢化油的QPEOTMS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DL萃取残渣的催化加氢裂解及两种衍生轻质组分的提质
    5.1 NiFe_2O_4的评价
    5.2 可溶物和残渣收率
    5.3 可溶物和氢化油的FTIRS分析
    5.4 轻质组分和氢化油的GC/MS分析
    5.5 轻质组分和氢化油的QPEOTMS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三种DL衍生重质组分的组成和结构特征
    6.1 收率和元素分析
    6.2 微观结构特征
    6.3 FTIRS分析
    6.4 TGA分析
    6.5 重质组分的闪速热解
    6.6 重质组分的QPEOTMS分析
    6.7 AP_(CE)的RICO
    6.8 本章小结
7 DL及其四种衍生残渣的结构差异
    7.1 收率和元素分析
    7.2 微观结构特征
    7.3 XRPES分析
    7.4 FTIRS分析
    7.5 TGA分析
    7.6 DL和衍生残渣的闪速热解
    7.7 本章小结
8 催化加氢裂解、乙醇解和CHC机理——基于DFT计算
    8.1 褐煤相关模型化合物的BDE计算
    8.2 褐煤相关模型化合物的Mulliken电荷计算
    8.3 CHC反应的焓变计算
    8.4 催化加氢裂解/乙醇解的过渡态计算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创新点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低变质煤热解油气催化提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煤热解理论
        1.2.1 煤热解机理
        1.2.2 煤热解过程
        1.2.3 煤热解的影响因素
    1.3 煤热解技术现状
        1.3.1 煤热解工艺分类
        1.3.2 现有煤热解工艺的特点
    1.4 煤的催化热解
        1.4.1 原位催化煤热解
        1.4.2 非原位催化煤热解
        1.4.3 煤热解提质催化剂应用总结
        1.4.4 煤催化热解技术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1.5.1 本文研究思路
        1.5.2 本文研究内容
        1.5.3 探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第2章 赤泥基催化剂原位催化提质煤热解油气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装置和方法
        2.2.3 分析和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温度下煤热解实验结果
        2.3.2 水洗处理赤泥基催化剂原位催化煤热解的研究
        2.3.3 酸碱处理赤泥基催化剂原位催化煤热解的研究
        2.3.4 不同酸处理赤泥基催化剂原位催化提质煤热解油气研究
        2.3.5 热解反应动力学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赤泥基催化剂对煤热解挥发物的催化提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装置和方法
        3.2.3 分析和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酸处理赤泥基催化剂对煤热解挥发物的催化提质研究
        3.3.2 酸碱处理后水洗多次催化剂对煤热解挥发物催化提质的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表面功能化炭材料对煤热解挥发物的催化提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装置和方法
        4.2.3 分析和表征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RDCMs的自组装过程
        4.3.2 不同炭材料对煤热解挥发物的催化提质研究
        4.3.3 RDCMs上煤热解挥发物反应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赤泥高值化与煤热解工艺耦合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实验装置和方法
        5.2.3 分析和表征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赤泥改性半焦对煤热解挥发物的催化提质研究
        5.3.2 赤泥酸解废液喷淋煤热解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HZSM-5对煤热解挥发物的催化提质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原料
        6.2.2 实验装置和方法
        6.2.3 分析和表征方法
    6.3 HZSM-5对煤热解挥发物的催化提质研究
        6.3.1 不同硅铝比HZSM-5的表征
        6.3.2 HZSM-5对煤热解挥发物的催化提质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性
    7.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咪唑型多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燃油催化氧化脱硫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燃油脱硫现状
        1.1.1 燃油脱硫必要性
        1.1.2 燃油中硫化物的主要存在形式
        1.1.3 燃油中硫化物的来源和类型
        1.1.4 世界各国对于燃油硫含量的限制性规定
    1.2 燃油氧化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1.2.1 有机过氧酸在氧化脱硫中的应用
        1.2.2 有机过氧化物在氧化脱硫中的应用
        1.2.3 过氧化氢在氧化脱硫中应用
    1.3 离子液体在燃油氧化脱硫中的研究进展
        1.3.1 离子液体简介
        1.3.2 离子液体作萃取剂
        1.3.3 金属基离子液体作催化剂
        1.3.4 咪唑型离子液体作催化剂
        1.3.5 多酸型离子液体作催化剂
        1.3.6 其它类型离子液体作催化剂
    1.4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过氧磷钼酸咪唑盐的合成及其催化脱硫活性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主要原料
        2.1.2 仪器和设备
        2.1.3 催化剂合成
        2.1.4脱硫实验
        2.1.5 硫含量测定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催化剂的元素分析和活性氧含量测定
        2.2.2 催化剂的红外(FT-IR)和紫外光谱(UV-Vis)分析
        2.2.3 催化剂的热重(TG-DSC)分析
        2.2.4 不同脱硫体系的比较
        2.2.5 反应时间和温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2.2.6 双氧水用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2.2.7 不同底物脱硫率的研究
        2.2.8 催化剂用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2.2.9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
        2.2.10 氧化脱硫反应机理探讨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过氧磷钨酸咪唑盐的合成及其催化氧化脱硫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主要原料
        3.1.2 仪器和设备
        3.1.3 催化剂合成
        3.1.4脱硫实验
        3.1.5 硫含量测定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催化剂的元素分析和活性氧含量测定
        3.2.2 催化剂的红外(FT-IR)和紫外光谱(UV-Vis)分析
        3.2.3 催化剂的热重(TG-DSC)分析
        3.2.4 不同脱硫体系的比较
        3.2.5 反应时间和温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2.6 双氧水用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2.7 催化剂用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2.8 催化剂在不同离子液体中脱硫性能
        3.2.9 不同底物的脱硫效果
        3.2.10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
        3.2.11 氧化脱硫反应机理探讨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反应控制泡沫型过氧钼酸盐催化氧化燃油脱硫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中间体溴代十六烷基咪唑[C16mim]Br的合成
        4.1.4 咪唑型过氧钼酸盐[C16mim]2Mo2O3(O2)4?H2O的合成
        4.1.5 催化剂的表征
        4.1.6 模拟油品的配制
        4.1.7 脱硫实验操作
        4.1.8 油品定量分析
        4.1.9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催化剂的核磁波谱(NMR)分析
        4.2.2 催化剂的元素分析
        4.2.3 催化剂的质谱表征(ESI-MS)分析
        4.2.4 催化剂的红外(FT-IR)光谱分析
        4.2.5 催化剂的热重(TG-DSC)分析
        4.2.6 不同脱硫体系影响
        4.2.7 反应时间和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4.2.8 催化剂用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4.2.9 双氧水用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4.2.10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
        4.2.11 不同底物的脱硫效果
        4.2.12 反应动力学研究
        4.2.13 不同反应介质对反应控制泡沫型催化剂现象的影响
        4.2.14 反应后催化剂的扫描电镜(SEM)分析
        4.2.15 反应后催化剂的质谱(ESI-MS)分析
        4.2.16 反应后催化剂的热重(TG-DSC)分析
        4.2.17 反应后催化剂的红外光谱(FT-IR)分析
        4.2.18 氧化脱硫反应机理探讨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磁性介孔二氧化硅负载离子液体磷钼杂多酸盐多相催化剂催化氧化燃油脱硫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试剂
        5.1.2 仪器与设备
        5.1.3 磁性氧化铁的合成
        5.1.4 离子液体磷钼杂多酸盐[C16mim]3PMo12O40 的合成
        5.1.5 [C16mim]3PMo12O40 负载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
        5.1.6 [C16mim]3PMo12O40 负载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
        5.1.7 正辛烷模拟油的配制
        5.1.8 催化剂的氧化脱硫性能考察实验
        5.1.9 催化剂的循环性能考察实验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催化剂的红外(FT-IR)分析
        5.2.2 催化剂的拉曼(Raman)分析
        5.2.3 催化剂的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
        5.2.4 催化剂的能谱(XPS)分析
        5.2.5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测定
        5.2.6 催化剂的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EDS)分析
        5.2.7 催化剂的透射电镜(TEM)分析
        5.2.8 催化剂的磁性(VSM)分析
        5.2.9 Fe负载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5.2.10 催化剂对不同含硫底物脱除活性的考察
        5.2.11 催化氧化产物的表征
        5.2.12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低速二冲程柴油机替代燃料及排放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字母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船用柴油机的研究现状
        1.2.1 低速二冲程船用柴油机的发展
        1.2.2 船用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1.2.3 船用柴油机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1.3 燃料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研究现状
        1.3.1 柴油替代燃料燃烧反应机理
        1.3.2 重油替代燃料燃烧反应机理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数值模型
    2.1 引言
    2.2 数值模型简介
        2.2.1 湍流模型
        2.2.2 喷雾模型
        2.2.3 燃烧模型
        2.2.4 排放模型
    2.3 船用发动机燃用柴油数值模型验证
    2.4 船用发动机燃用重油数值模型验证
        2.4.1 重油喷雾模型验证
        2.4.2 重油多维数值模型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船用燃料替代燃料的选择
    3.1 引言
    3.2 常用替代燃料性能比较
        3.2.1 不同烷烃种类及机理验证
        3.2.2 不同烷烃点火延迟时刻比较
        3.2.3 不同烷烃缸压和温度比较
        3.2.4 不同烷烃主要组分摩尔分数比较
    3.3 替代燃料对船机性能的影响
        3.3.1 缸内压力和温度的影响
        3.3.2 排放产物的影响
        3.3.3 缸内温度与排放产物的分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船用柴油替代燃料研究
    4.1 引言
    4.2 船用柴油基础燃料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构建
        4.2.1 正十四烷骨架模型的构建
        4.2.2 正十四烷机理半详细骨架机理验证
        4.2.3 正十四烷半详细骨架模型简化
        4.2.4 正十四烷简化骨架模型的验证
    4.3 正十四烷-甲苯两组分机理
        4.3.1 正十四烷-甲苯骨架机理构建
        4.3.2 激波管中机理的验证
        4.3.3 流动反应器/喷射搅拌反应器中机理的验证
        4.3.4 内燃机中机理的验证
        4.3.5 二冲程船用发动机中机理的验证
    4.4 甲苯含量的影响
        4.4.1 甲苯含量对船用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4.4.2 甲苯含量对船用发动机排放产物的影响
        4.4.3 甲苯物性参数对船用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4.4.4 甲苯物性参数对船用发动机排放产物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船用重油替代燃料研究
    5.1 引言
    5.2 替代燃料物性参数比较
        5.2.1 不同替代燃料对船用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5.2.2 不同替代燃料对船用发动机排放的影响
        5.2.3 不同替代燃料对燃料中间组分的影响
    5.3 重油替代燃料多组分机理
        5.3.1 激波管中机理验证
        5.3.2 燃烧分析仪中机理的验证
        5.3.3 定容弹中机理的验证
        5.3.4 二冲程船用发动机中机理的验证
    5.4 硫含量的影响
        5.4.1 硫组分化学反应动力学
        5.4.2 硫分对船用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5.4.3 硫分对船用发动机排放产物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船用重油发动机减排技术路线
    6.1 引言
    6.2 减排技术措施降低NOx潜力
        6.2.1 废气再循环
        6.2.2 进气加湿
        6.2.3 米勒循环
        6.2.4 喷油时刻
    6.3 满足TierⅢ排放的技术路线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工作总结
    7.2 本文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移动床循环灰热载体煤热解模拟与工艺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CFB燃烧/煤热解分级转化工艺
    1.3 煤热解一次产物的催化反应
    1.4 循环灰热载体煤热解过程中硫的迁移
    1.5 循环灰热载体煤热解数学模型
    1.6 煤快速热解工艺中的油尘分离
    1.7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仪器与方法
    2.1 实验物料
    2.2 实验装置及流程
    2.3 实验分析与测试方法
3 循环灰热载体对煤热解初次挥发分的催化作用研究
    3.1 循环灰对不同煤阶的煤热解初次挥发分二次催化作用
    3.2 不同工艺条件下循环灰对初次挥发分的二次催化影响
    3.3 循环灰对快速热解与慢速热解挥发分二次催化产物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煤中含硫污染物在分级转化系统中的迁移行为
    4.1 移动床热解过程中的硫迁移
    4.2 CFB燃烧过程中碱性无机矿物质对气相硫释放的影响
    4.3 CFB燃烧/煤热解分级转化工艺中硫的迁移行为
    4.4 本章小结
5 移动床循环灰热载体煤热解数学模型建立
    5.1 循环灰热载体煤热解数学模型
    5.2 结果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6 煤热解挥发分除尘/裂解一体化工艺开发
    6.1 固体热载体煤热解挥发分颗粒床除尘
    6.2 活性颗粒床滤料对挥发分的催化裂解作用
    6.3 本章小结
7 循环灰热载体煤热解挥发分分级冷凝
    7.1 循环灰热载体煤热解产物组成
    7.2 焦油和水在四级冷凝器中的分布
    7.3 各级温度对焦油馏分组成的影响
    7.4 各级焦油的GC-MS组成及元素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论文的创新点及贡献
    8.3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符号说明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和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8)ATP页岩干馏工艺柴油馏分加氢精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ATP干馏工艺背景
    1.2 选题背景
    1.3 课题研究内容
    1.4 课题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油母岩现状研究
        2.1.1 国内外油母岩分布情况
        2.1.2 我国油母岩储备及开发现状
        2.1.3 国外油页岩储备及开发现状
    2.2 油页岩的干馏
        2.2.1 干馏工艺-国内外技术
        2.2.2 国外ATP干馏技术
    2.3 小颗粒页岩油加工工艺
        2.3.1 龙口矿业小颗粒页岩油加工工艺
        2.3.2 小颗粒页岩油加工工艺流程
        2.3.3 核心处理器及流程简介
        2.3.4 小颗粒页岩油加工工艺的特点
    2.4 研究材料特性
    2.5 页岩油在国内加工使用技术
        2.5.1 非加氢技术对页岩油处理
        2.5.2 页岩油的加氢处理
第三章 实验研究方法
    3.1 原料油及试剂
    3.2 实验装置与仪器
    3.3 催化剂的加氢精制
    3.4 调试实验设备
        3.4.1 加氢反应器的检测
        3.4.2 调试实验计量仪器
        3.4.3 调试气密装置
        3.4.4 催化剂装填工艺
    3.5 选择实验方法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讨论
    4.1 龙口矿业ATP页岩油性能分析
        4.1.1 ATP页岩油简介
        4.1.2 龙口矿业ATP页岩油性能探究
    4.2 加氢精制原料油
        4.2.1 加氢原料油性质
        4.2.2 加氢原料油预处理
    4.3 W-Mo-Ni-Cr-Al_2O_3加氢催化剂与预硫化
        4.3.1 W-Mo-Ni-Cr-Al_2O_3加氢催化剂
        4.3.2 W-Mo-Ni-Cr-Al_2O_3加氢催化剂的预硫化
        4.3.3 外在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4.4 加氢精制-ATP页岩柴油馏分
        4.4.1 ATP页岩柴油馏分性质
        4.4.2 反应机理-ATP页岩柴油馏分
        4.4.3 各工艺因素与龙口矿业ATP页岩柴油馏分HDS关系
        4.4.4 工艺各因素与龙口矿业ATP页岩柴油馏分HDN关系
        4.4.5 各工艺因素与加氢精制产物油品安定性的关系
        4.4.6 龙口矿业ATP页岩柴油馏分加氢精制最佳工艺条件确定
    4.5 脱硫动力学研究-龙口矿业ATP页岩柴油馏分
        4.5.1 拟合方程
        4.5.2 脱硫动力学模型结果证明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表

(9)应用PIMS模型对炼厂进行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PIMS模型简介
        1.2.1 PIMS模型的主要功能
        1.2.2 PIMS模型的常用范围
        1.2.3 PIMS规划模型的主要特点
        1.2.4 PIMS规划模型的主要技术架构
    1.3 PIMS在炼化企业中的作用
        1.3.1 炼油生产基本特点
        1.3.2 炼厂生产中引进PIMS模型的目的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及目的
        1.4.1 研究目的和方法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PIMS软件的工作原理
    2.1 PIMS软件的工作原理
        2.1.1 线性规划技术(LP)
        2.1.2 分布递归技术(DR)
        2.1.3 Delta-BASE数据库技术
    2.2 PIMS模型的建立方法
        2.2.1 建模原则
        2.2.2 建模思路
        2.2.3 PIMS软件使用中的优缺点
    2.3 小结
第三章 基于炼化企业规划的PIMS方案优化研究
    3.1 PIMS模型在规划中研究目标及步骤
    3.2 建模及模型调试
        3.2.1 项目建模背景与目标
        3.2.2 原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2.3 分模块的构建
        3.2.4 模型的集成与调试
    3.3 PIMS模型在炼厂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3.3.1 原炼厂排产计划(设计阶段)
        3.3.2 基础CASE
        3.3.3 原油采购优化
        3.3.4 改变装置进料性质,优化原油混炼比例
        3.3.5 根据影子价格,寻找装置瓶颈
        3.3.6 根据市场需求,优化炼厂排产
        3.3.7 多方案结果对比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炼化企业生产运营中的PIMS精细化模型优化研究
    4.1 炼油企业级PIMS模型研究目标
    4.2 原油数据库建立
    4.3 二次加工装置中Delta-Base结构的建立
        4.3.1 Delta-Base数据的生成
        4.3.2 Delta系数的校核
    4.4 多周期模型的建立
        4.4.1 多周期模型的意义
        4.4.2 多周期模型的建立
        4.4.3 多周期模型应用实例
    4.5 非线性调合模型的建立
    4.6 小结
第五章 PIMS输出系统界面友好优化
    5.1 PIMS输出系统界面友好优化的意义及目标
    5.2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5.2.1 关键技术包含以下几点
        5.2.2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如下
    5.3 技术路线
    5.4 验证及结果
        5.4.1 原油筛选报表优化
        5.4.2 总流程报表及图的优化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50万吨/年页岩油预处理装置工艺技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页岩油加工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页岩油加工流程
        1.2.1 热加工-酸碱精制生产流程
        1.2.2 热加工-酸碱洗涤-加氢精制生产流程
        1.2.3 热加工-加氢精制试验流程
        1.2.4 全馏分焦化-轻油中压加氢精制试验流程
        1.2.5 全馏分高压固定床加氢精制流程
        1.2.6 抚顺页岩油加工流程的探讨
    1.3 国内页岩油加氢工艺
        1.3.1 抚顺石化研究院页岩油加氢技术
        1.3.2 中国石油大学的页岩油加工技术研究
    1.4 国外页岩油加工
    1.5 模型关联汽液平衡数据
        1.5.1 加氢脱硫反应
        1.5.2 加氢脱氮反应
        1.5.3 加氢脱芳反应烯烃和芳烃饱和
    1.6 页岩油加氢精制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1.6.1 反应压力
        1.6.2 反应温度
        1.6.3 空速
        1.6.4 氢油比
        1.6.5 原料性质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二章 50万吨/年页岩油预处理装置设计基础信息
    2.1 原料与生产规模
    2.2 产品组成与性质
    2.3 工艺条件和产品分布
    2.4 页岩油加氢精制催化剂
第三章 页岩油预处理装置工艺设计
    3.1 原料预处理部分工艺设计
        3.1.1 原料油过滤方案的选择
        3.1.2 原料油脱盐脱水脱金属方案的选择
        3.1.3 原料油保护方案的选择
    3.2 加氢工段工艺设计
        3.2.1 工艺技术方案选择
        3.2.2 工艺计算研究
    3.3 分馏部分工艺设计
        3.3.1 分馏部分工艺方案选择
        3.3.2 脱硫化氢汽提塔工艺计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3.3.3 产品分馏塔工艺计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3.4 干气脱硫部分工艺设计
        3.4.1 干气脱硫原理及影响因素
        3.4.2 干气脱硫工艺方案
        3.4.3 干气脱硫工艺计算和影响因素研究
        3.4.4 干气脱硫研究结论
第四章 页岩油预处理装置工艺设计总结
    4.1 主要工艺操作条件
    4.2 工艺技术特点
    4.3 生产方法和过程
        4.3.1 生产方法
        4.3.2 生产过程
    4.4 工艺流程简述及流程图
        4.4.1 原料油处理部分
        4.4.2 反应部分
        4.4.3 干气脱硫部分
        4.4.4 催化剂预硫化流程
        4.4.5 工艺流程图
    4.5 装置能耗和能量利用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四、澳大利亚降低轻油中的硫含量(论文参考文献)

  • [1]船舶燃油限硫令对机舱设备及系统设计的影响[J]. 许新启,杨雷.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21(01)
  • [2]采用组合工艺加工辽河超稠油减黏渣油的研究[D]. 徐文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3]新疆大黄山褐煤的催化解聚及有机质的定向转化[D]. 刘光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4]低变质煤热解油气催化提质研究[D]. 王德亮.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19(08)
  • [5]咪唑型多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燃油催化氧化脱硫中的研究[D]. 张蓓蓓. 江苏大学, 2018(12)
  • [6]低速二冲程柴油机替代燃料及排放控制技术研究[D]. 孙秀秀. 天津大学, 2018(06)
  • [7]移动床循环灰热载体煤热解模拟与工艺开发[D]. 张亚青.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8]ATP页岩干馏工艺柴油馏分加氢精制研究[D]. 杨凯. 北京化工大学, 2017(04)
  • [9]应用PIMS模型对炼厂进行优化的研究[D]. 方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10]50万吨/年页岩油预处理装置工艺技术设计[D]. 陈维思. 北京化工大学, 2015(03)

标签:;  ;  ;  

澳大利亚将降低轻油中的硫含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