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后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硬膜外麻醉后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一、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孙晓鹏[1](2018)在《硬膜外麻醉术后疼痛应用纳洛酮复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术后疼痛应用纳洛酮复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选取在本院进行硬膜外麻醉术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应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应用纳洛酮复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观察两组镇痛情况,评价纳洛酮复合舒芬太尼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术后6h、12h疼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术后2h、6h、12h有效按压次数/实际按压次数的比值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术后疼痛应用纳洛酮复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较理想,应推广。

王秋菊[2](2009)在《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护理》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进行硬膜外麻醉术后自控镇痛的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方法临床资料分析15例进行硬膜外麻醉术后自控镇痛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措施,分析各种护理后的治疗效果。结论了解硬膜外麻醉术后自控镇痛副作用,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并给予积极的护理,可加快提高术后自控镇痛患者的护理效果。

陈烨,王迪,刘敏,曹汉忠,秦毅彬[3](2020)在《临床智能化疼痛管理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

龚洁[4](2020)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效果》文中研究说明老年患者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伴随的术后疼痛往往比较剧烈,未能控制的术后疼痛阻碍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同时,由于老年患者一般存在生理储备能力下降且心血管等系统合并症较多,在重度或者未控制的术后疼痛下,可能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加从而延长老年患者的康复时间。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效果,以确定右美托咪定有效及安全镇痛剂量。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年龄60~75岁,按照随机数法分成三组(C组、B1组和B2组),每组20例,术后镇痛方法为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C组PCIA泵镇痛配方为酒石酸布托啡诺0.15mg·kg-1;B1组镇痛配方为酒石酸布托啡诺0.15mg·kg-1+右美托咪定1.5μg·kg-1;B2组镇痛配方为酒石酸布托啡诺0.15mg·kg-1+右美托咪定2.0ug·kg-1。三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并于手术结束后连接患者,观察记录患者术后4h、12h、24h、36h、48h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Ramsay镇静(Ramsay sedation score,RSS)评分;患者术后4h、24h、36h、48h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患者48h内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结果显示:(1)术前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术前血压、心率、VAS评分均无差异(P>0.05);(3)术后三组患者VAS评分均未超过4分,镇痛效果满意;与C组相比,B1组及B2组各个时点VAS评分均低于C组(P<0.05),镇痛效果均优于C组,B1组和B2组患者各个时点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镇痛效果无差异;(4)三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均未超过镇静过度范围;与C组相比,B1组和B2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C组(P<0.05),镇静效果优于C组;B1组、B2组患者各个时点Ramsay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5)C组与B1组及B2组相比,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较B1、B2组波动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C组患者恶心、呕吐、头晕的发生率高于B1组和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高于C组和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B1、B2组患者PCIA有效按压次数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实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应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PCIA效果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1.5ug·kg-1右美托咪定联合0.15mg·kg-1酒石酸布托啡效果较佳。

曾举[5](2020)在《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联合纳布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我国剖宫产率约37%,剖宫产术后疼痛可达中至重度疼痛,目前的镇痛方式不能完全解决剖宫产术后疼痛问题。多模式镇痛是目前剖宫产手术后镇痛领域的研究热门,该模式采用多种途径、多种药物结合的方式来实现镇痛互补,降低部分镇痛药物的剂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联合纳布啡就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多模式镇痛方式,对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具有重要作用。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联合纳布啡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年龄均在2035岁之间,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纳布啡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联合纳布啡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观察两组术前、术后12h、24h、48h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情况;观察术后Ramsay镇静评分、VAS疼痛评分、BCS舒适度评分、血儿茶酚胺水平、血清致痛因子IL-17水平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两组术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情况。结果1.两组产妇术后的血压及心率水平趋于稳定,处于正常范围内;与术前血压及心率情况相比,对照组产妇术后12h、24h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有略微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血压相比,对照组产妇术后12h、24h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产妇术后48h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高于术后12h、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产妇术后12h、24h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略微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产妇术后24h、48h时间点与术后12h对比,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显着(P<0.05);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产妇术后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显着(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48h时间点VAS疼痛评分低于术后12h、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产妇术后48h时间点与术后12h比较,BCS舒适度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显着(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12h时间点BCS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对照组产妇术后12h、24h时间点与术前对比,血儿茶酚胺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显着(P<0.05);两组产妇术后12h血儿茶酚胺水平对比,观察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对照组产妇术后12h、24h血清致痛因子IL-17水平升高,与术前对比差异显着(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12h、24h血清致痛因子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对照组产妇术后48h血清致痛因子IL-17水平与术后12h、24h对比,明显降低,差异显着(P<0.05)。7.对照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稍高于观察组的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两组产妇术后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联合纳布啡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能够维持血压和心率处于正常水平,并镇静适宜,在改善术后疼痛程度上效果显着,为产妇提供更舒适的术后康复体验,有助于维持血儿茶酚胺水平及血清IL-17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陈妍[6](2020)在《单纯罗哌卡因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结直肠癌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比较单纯罗哌卡因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纳入行择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选择不同的硬膜外镇痛配方。A组硬膜外镇痛使用0.125%罗哌卡因,B组硬膜外镇痛使用0.125%罗哌卡因+1ug/ml芬太尼。所有患者的PCEA参数均为总量300ml,持续量5ml/h,PCA为6ml/次,锁定时间为25min。观察患者在术后12h、24h、48h的静息/运动VAS评分、PCA有效按压次数、首次排气时间和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最终随机纳入84例结直肠癌开腹根治手术患者,其中A组为40例,B组为44例。结果分析表明B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明显优于A组。在静息和运动(深呼吸、咳嗽)状态下,B组患者术后的0-12h和12-24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有显着差异;两组患者术后24-48h的VAS评分无显着差异。两组患者术后PCA次数的比较,B组PCA次数明显低于A组(2.8±3.5 vs 5.3±5.4,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头晕、低血压、瘙痒、尿储留并发症的比较均无显着差异;比较两组间术后是否需要静脉补救止疼药,结果表明A组术后需要静脉补救止疼药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无显着差异。结论:在行开腹结直肠癌PCEA中,罗哌卡因复合1ug/ml芬太尼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罗哌卡因,并且对肠道功能、恶心呕吐等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影响。

张彩霞,刘婷婷,王宁仁[7](2019)在《自控镇痛联合硬膜外麻醉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镇痛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自控镇痛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中的镇痛效果,选取96例手术治疗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自控镇痛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比2组麻醉效果、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舒适度(BCS评分)、血清CD3+、CD4+水平及麻醉不良反应等。结果显示,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长于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留室观察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8h、12h、24h及48h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8h、12h、24hBC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12h、24h两组血清CD3+、CD4+水平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自控镇痛联合硬膜外麻醉可缩短留室观察时间,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对患者免疫功能抑制较轻,且能提高术后舒适度,减少麻醉不良反应发生。

谢伟良[8](2019)在《鸡尾酒疗法对膝骨关节炎膝关节镜术后早期肿痛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鸡尾酒疗法对膝骨关节炎膝关节镜术后早期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自2017-1月至2018-3月符合入选要求50例诊断为膝骨关节炎并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资料,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随机分两组,每组25例。手术结束时,治疗组患者关节腔内注射鸡尾酒混合剂,对照组患者给予关节腔内单一注射罗哌卡因。记录膝关节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周径、关节液中白介素(IL)-1含量以及关节穿刺抽液量。结果:本研究临床观察中无出现脱落,实际完成病例50例。通过数据统计,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发病肢体等一般资料的均衡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疼痛VAS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术后第1天、3天VAS评分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止痛效果优于对照组,且远期效果更显着。膝关节周径结果显示:在术后3天与术后5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消肿效果优于对照组。关节腔积液量和IL-1浓度结果显示:术后第1、5天,治疗组在减轻炎症反应及减少关节腔积液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发生恶心呕吐1例,头晕1例;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头晕0例,均予对症处理后缓解。两组比较,P>0.05,说明鸡尾酒疗法不增加不良发应率的发生。结论:鸡尾酒疗法对膝骨关节炎膝关节镜术后早期肿痛起到缓解作用,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达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刘珍[9](2019)在《多点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胆道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多点肋缘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对胆道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腹胆道手术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三组:多点肋缘下TAP组(A组)、单点肋缘下TAP组(B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后,超声引导下A组行多点肋缘下TAP阻滞,B组行单点肋缘下TAP阻滞,C组未行TAP阻滞,三组患者术后均进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三组切皮前后5min BP、HR;记录术后1、2、6、8、12、24、48h BP、HR、SPO2、VAS评分和镇静Ramsay评分;记录术中及术后24h内阿片类药物用量、镇痛泵的按压次数、按压的首次时间和镇痛补救例数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后卧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测定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4、24h血浆IL-6、TNF-α、CRP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A、B组术中切皮血流动力学变化均明显较小(P<0.05);A、B组术后1、2、6、8、12h 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A、B组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按压次数、镇痛补救例数及术后卧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A、B组术后4、24h IL-6、TNF-α、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B组比较:A组在术后1、2、6 h 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A组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按压次数、镇痛补救例数及术后卧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A组术后4、24h IL-6、TNF-α、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B组有1例发生恶心,但无呕吐现象;C组有4例发生恶心,2例发生呕吐现象。结论:超声引导下多点肋缘下TAP阻滞和单点肋缘下TAP阻滞都能有效缓解胆道手术患者的疼痛,减少炎性介质的产生。但多点肋缘下TAP阻滞优点更为明显,更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王娜[10](2019)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对非插管VATS患者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索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在非插管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中的镇静效果,探究其对机体应激水平、免疫功能的影响,从而为临床非插管VATS的麻醉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0月到2018年7月在我院行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40例,所有患者自愿参加,已签署知情同意书,ASA分级ⅠⅡ级,无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血液系统基础疾病,无常规麻醉禁忌证,年龄18-45岁。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组(实验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例。所有患者在消毒铺单后由术者行切口局部浸润,开胸后在脏层胸膜、壁层胸膜及肺部表面喷洒0.5%罗哌卡因,胸腔镜直视下用1%利多卡因作对应肋间及上下肋间神经阻滞,并于迷走神经干旁粘膜下局部注射1%利多卡因2-3ml。每组术前均常规静脉注射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2ug/kg和咪达唑仑注射液0.02mg/kg。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ug/kg,10分钟后以0.5-1ug/kg/h的速度微量泵静脉泵入直至关胸;实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丙泊酚持续靶控并先以2ug/ml的浓度输注,待患者入睡后调整为0.4ug/ml,右美托咪定一直以0.2-0.4ug/kg/h的速度静脉泵注,两者于关胸前同时停用。术中心率维持在50100次/分范围内,血压波动控制在术前血压的20%上下,血氧饱和度下降时,通过增加氧流量或是短时手控辅助通气,始终保证血氧饱和度在90%及以上,BIS维持在6585的范围内,术中根据血流动力学指标和BIS值变化调整用药剂量,保留自主呼吸,避免呼吸抑制,使病人在手术期间保持睡眠状态,间断测定血气,保证PaCO2控制在65mmHg以下,防止二氧化碳蓄积。观察两组于麻醉开始前(T1)、手术开始20分钟(T2)、手术结束时(T3)的镇静效果,用Ramsay镇静评分进行镇静效果评定;分别于麻醉开始前(T1)、手术结束时(T3)及术后24小时(T4)三个时刻采集静脉血3-5ml,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应激指标水平:血糖、皮质醇的浓度;在相同时间点取静脉血3-5ml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免疫指标水平:CD4+、CD8+的频数,并计算CD4+/CD8+的比值。结果:(1)两组患者镇静效果的比较:T1时刻两组患者镇静评分接近(P>0.05),T2、T3时间段实验组镇静效果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组患者应激水平比较:T1时刻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1时刻相比,两组患者T3、T4时刻血糖和皮质醇都显着增高(P<0.05),且实验组增加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3)CD4+、CD8+、CD4+/CD8+免疫指标比较:T1时刻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1时刻相比,两组患者T3、T4时刻CD4+、CD4+/CD8+均降低,且实验组减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时刻CD8+的变化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插管VATS中,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比单纯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果更加显着,降低应激水平、保证循环稳定,且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保护作用,加速患者康复,同时为非插管VATS麻醉用药的合理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建议临床上推广应用。

二、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硬膜外麻醉术后疼痛应用纳洛酮复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评价指标[2]: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疼痛评分:
    2.2 有效按压次数/实际按压次数:
    2.3 不良反应:
3 讨论

(2)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自控镇痛 (PcEA) 方法
    1.3 结果
2 患者自控镇痛 (PCA) 临床运用
    2.1 PCA专用设备PCA泵
    2.2 PCA泵给药途径
    2.3 PCA泵专用术语
    2.4 PCA使用的药物阿卡类药
    2.5 PCA使用注意事项
3 护理体会
4讨论

(4)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右美托咪定在围手术期不同镇痛方式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组名单
个人简历

(5)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联合纳布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剖宫产术后镇痛方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6)单纯罗哌卡因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结直肠癌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麻醉方法和围术期管理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3.2 患者术后VAS的比较
    3.3 患者PCA次数的比较
    3.4 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3.5 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比较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自控镇痛联合硬膜外麻醉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镇痛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3方法
    1.4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1.5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麻醉效果比较
    2.2 2组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2.3 2组术后舒适度比较
    2.4 2组血清CD3+、CD4+水平比较
    2.5 2组麻醉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8)鸡尾酒疗法对膝骨关节炎膝关节镜术后早期肿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中止及脱落标准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2.1 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数据处理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
    3.3 两组治疗后膝关节周径的比较
    3.4 两组患者膝关节腔积液量的比较
    3.5 两组患者关节积液IL-1 浓度的比较
    3.6 安全性指标观察
第四部分 讨论
    4.1 祖国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
    4.2 现代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的病因病理的认识及治疗
    4.3 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并发症的探讨
    4.4 现代医学对膝关节镜术后早期肿痛原因的认识
    4.5 祖国医学对膝关节镜术后早期肿痛原因的认识
    4.6 现代医学对膝关节镜术后早期肿痛的治疗方案探讨
    4.7 祖国医学对膝关节镜术后早期肿痛的治疗方案探讨
    4.8 鸡尾酒疗法的药物组成、药理机制分析
    4.9 鸡尾酒疗法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多点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胆道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和进展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病例选择
        2.1.1 入组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剔除标准
    2.2 病例分组
    2.3 方法
        2.3.1 麻醉方法
        2.3.2 镇痛方案
        2.3.3 肋缘下TAP阻滞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检测方法
    2.6 技术路线图
    2.7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3.2 三组患者切皮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比较
    3.3 三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以及镇静情况的比较
    3.4 三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生命体征的比较
    3.5 三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的比较
    3.6 三组患者各时间点IL-6、TNF-α、CRP水平的比较
    3.7 三组患者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多点肋缘下TAP组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
    4.2 多点肋缘下TAP组VAS评分更低
    4.3 多点肋缘下TAP组术后镇痛药物用量减少并且恢复质量更高
    4.4 多点肋缘下TAP组术后炎性因子水平更低
    4.5 三组不良反应情况
    4.6 多点肋缘下TAP阻滞效果优于单点肋缘下TAP阻滞
第5章 结论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10)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对非插管VATS患者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表语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四、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硬膜外麻醉术后疼痛应用纳洛酮复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研究[J]. 孙晓鹏. 北方药学, 2018(10)
  • [2]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护理[J]. 王秋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12)
  • [3]临床智能化疼痛管理的研究进展[J]. 陈烨,王迪,刘敏,曹汉忠,秦毅彬.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0(11)
  • [4]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效果[D]. 龚洁.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7)
  • [5]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联合纳布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D]. 曾举.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6]单纯罗哌卡因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结直肠癌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D]. 陈妍.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7]自控镇痛联合硬膜外麻醉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镇痛效果观察[J]. 张彩霞,刘婷婷,王宁仁.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9(06)
  • [8]鸡尾酒疗法对膝骨关节炎膝关节镜术后早期肿痛的临床观察[D]. 谢伟良.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多点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胆道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D]. 刘珍. 南昌大学, 2019(01)
  • [10]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对非插管VATS患者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D]. 王娜.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硬膜外麻醉后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