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长隧道有害气体预测与防治

深埋长隧道有害气体预测与防治

一、深埋长隧道有害气体的预测与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熊逸凡[1](2021)在《盾构隧道地质-气体信息感知与动态安全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围绕盾构隧道建设安全问题,本文针对盾构隧道前方地层灾害源的信息感知与开挖掘进附近区域的动态施工安全评价和临界安全距离判识等难题,首先提出盾构隧道内三维地震波适用方法,进行现场试验探究与室外对比试验分析。通过改造盾构机体,发展现有信息感知技术,建立盾构隧道地质-气体信息感知装备与技术,分析地质条件与赋存气体匹配关系,实现前方地层灾害源感知信息联动。进而将感知信息指标进行量化并建立盾构隧道施工动态安全评价方法,开展盾构隧道风险灾害源临界安全距离的数值计算,结合技术基础与工程实际,确定工程现场应用原则与技术方案,保障盾构隧道安全施工。(1)运用三维地震反射原理进行地质信息感知,通过开展三维地震层析扫描盾构隧道现场试验,确定三维地震反射方法在盾构隧道进行地质信息感知的应用可行性,并设计三维地震波信号管片干扰识别试验,通过室外对比试验研究三维地震方法在盾构隧道进行感知应用时管片因素对于地质信息成像的干扰影响。(2)通过对盾构机体进行改造,研制地质信息感知装备震源触发系统,进而实现盾构机搭载地质信息感知装备,提出盾构隧道地质信息感知技术方法;研制盾构机搭载复合气体感知装备系统,并实现盾构隧道前方复合气体分离监测,形成盾构隧道复合气体信息感知技术方法;通过研究赋存气体与地质条件的匹配关系,分析目标气体种类与浓度所对应的地质条件,建立气体信息与地质信息的融合应用规则,实现盾构隧道前方地层地质-气体信息感知。(3)基于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所获得的感知信息,建立盾构隧道施工动态安全评价方法,既对盾构隧道前方感知区域做综合安全评价,也针对主要风险灾害源分别评价。时刻反映隧道施工前端的总体风险等级与各类灾害的诱发影响,为盾构隧道施工决策与后续作业提供依据。(4)基于前方地层地质信息与气体信息感知和盾构隧道施工动态安全评价,针对盾构掘进过程中可能诱发突水灾害的溶洞与断层破碎带等地质风险灾害源,运用数值模拟与线性回归分析等手段,研究影响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中诱发突水灾害的各类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推导盾构隧道突水灾害源临界安全距离判识公式。

杨清海[2](2021)在《典型地下通道空间的环境空气污染物散发传播特性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矿山巷道、交通通行隧道、地下防空通道和城市地下管廊均是地下通道空间。地下通道空间的建筑截面多为筒状形状,具有较大的纵横比,与外界环境接触受限。随着工业生产与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通道的使用越来越多,地下通道空间的环境污染日益凸现,已成为健康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亟需解决的问题。地下通道空间环境空气污染物主要为颗粒污染物和有害气体,这些空气污染物在地下通道空间中长期存在,会对安全生产与人员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尤其是在地下通道空间中长期工作带来的职业病问题。本论文以典型地下通道中的巷道为对象,结合比较成熟的隧道空间研究工作与成果,对地下通道空间中以颗粒物为主的环境空气污染物散发特性与控制技术展开研究。地下通道空间环境污染控制大多采用包括诱导式通风、局部送风和巷道回风的通风方式,对散发的污染物控制处理主要表现为稀释效果,造成相当量的污染物仍在地下通道空间中长期存在,需要研究更有效的控制方式。本研究采取现场调研测试及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对巷道采掘面固定源散发的颗粒污染物特性、车辆移动源污染物散发特性、诱导通风存在的污染物传播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控制技术并进行预测。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结果如下:(1)对典型地下通道空间环境空气污染物进行调研测试,研究分析地下通道空间内部环境空气污染物的散发特性,测试分析典型地下通道空间内通风系统运行状况,分析归纳污染物散发与通风流场控制规律。本部分内容对典型地下通道空间的巷道采掘固定面源散发的颗粒污染物特性、车辆移动源污染物散发特性、诱导通风存在的污染物传播问题进行了测量,统计了颗粒污染物的粒径分布与散发强度,测量计算了通行工况颗粒物与CO的排放强度与分布规律,分析了通风稀释控制系统存在的全域污染、累积危害及排放污染的问题。(2)对典型地下通道空间的环境空气污染物散发传播特性及控制技术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模型与数值模型进行建立与验证。对涉及到的地下通道风机与射流流场、巷道通风流场、颗粒物与空气耦合流场等建立了试验测试平台,采用正交设计对试验工况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对数值计算与测试结果、文献数据结果进行了验证。对机械车辆通行造成的线源污染问题研究,建立了机动车源强排放计算模型,并根据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本部分内容为典型地下通道空间的环境空气污染物散发传播特性及控制技术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模型计算方法依据,为通风净化及控制系统的优化与评价提供参考标准。(3)对典型地下通道空间的环境空气污染物散发传播特性及控制技术进行控制需求、措施与策略的研究分析。针对地下通道空间环境污染控制大多采用包括诱导式通风、局部送风和巷道回风的通风方式造成相当量的污染物仍在地下通道空间中长期存在,造成全域污染、危害累积及污染排放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干式除尘净化、分区通风控制、风管输送清洁风、系统互补通风及低污染外环境排放等技术措施,实现地下通道空间环境空气污染物控制需求与控制效果相协调,地下通道空间环境空气污染物控制与外部环境保护相一致的目标。引入基于人体健康的评价方法,将地下通道空间施工与生产运营的污染与控制问题量化计算。使用统一的百分制评价体系量化评价局部空间及整个通风净化系统设计运行工况的优劣,为地下通道空间通风净化系统的评价比较提供指标。(4)对典型地下通道空间环境空气污染物控制的工程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比较分析了本研究中的清洁控制相对于射流诱导通风稀释方案的优越性。通过对施工开挖巷道、车辆通行隧道及矿山开采通风等典型地下通道空间的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地下通道空间环境空气污染物清洁控制措施与方案的净化控制效果,对典型地下通道空间环境空气污染物的控制研究进行归纳总结。

常晓珂[3](2020)在《不同通风方式下隧洞气流场特性及有害气体运移规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基础建设工程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隧洞施工爆破产生的有害气体严重危害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合理的设计和解决隧洞的通风问题成为保障工程安全建设的关键。本文融合理论推导、数值模拟、数理统计等方法,以施工期隧洞压入式通风方式为主,与多种通风方式相结合的思路,对洞内流场特性、有害气体运移规律、风管漏风率计算、有害气体分布函数、隧洞通风时间估算函数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揭示了隧洞纵向流场中涡流分布区、涡流影响区、流速稳定区的分布规律。基于隧洞压入式通风方式,推导了通风风管漏风率的计算公式,揭示了风量的衰减符合对数函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隧洞掌子面爆破有害气体的运移规律主要表现为移动和扩散两部分运动。(2)阐明了隧洞内的风流结构与有害气体运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关系。分析了隧洞通风时间受不同因素影响的敏感度。基于掌子面附近涡流区流态的复杂性,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有害气体运移规律的影响机理。(3)推导了掌子面爆破后隧洞内CO气体随时间与空间分布的数学关系。通过数值试验提出了考虑气体对流作用和扩散作用的计算方法。基于风机风量、隧洞横截面积等变量的CO分布函数,构建了隧洞达到安全浓度所需通风时间的估算函数,以工程实例验证了公式的可靠性。(4)揭示了抽出式通风系统下隧洞掌子面附近炮烟停滞区的分布规律及有害气体的运移机理。阐明了加入射流风机对加速停滞区内有害气体运移的作用机制。基于数值计算结果估算了隧洞在组合式通风下,前压后抽式通风和前抽后压式通风节约的时间成本。提出了改善长压短抽式通风有效风量减小的措施。依据多种通风方式下气流场分布特性与有害气体运移规律提出了环流的通风方式,为工程中通风时间的优化问题提供了借鉴意义。(5)基于隧洞气流场特性与有害气体运移规律,提出了上下游主洞不同掘进深度所需通风时间与施工方案的建议和依据。研究了施工期带有支洞的隧洞在压入式、抽出式、组合式与环流式通风系统下所需的通风时间,分析了隧洞边壁对流经空气在温-湿度耦合作用下的影响机理,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依据。

白玉山[4](2020)在《特长油气田高瓦斯隧道灾害源精准预测与瓦斯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西南地区城际铁路与公路的快速发展,涌现了大量的穿山隧道工程,在此区域修建的隧道不得不穿越油气田区域。油气田瓦斯隧道不同于煤系瓦斯隧道,安全风险比较高,施工控制难度比较大。煤层瓦斯隧道只要弄清隧道掌子面前方煤系地层的赋存位置,施工措施得当,施工安全性就可以得到保障。但油气田区域范围内的瓦斯无处不在,油气的赋存位置具有难以预测性。本论文以成都地铁十八号线龙泉山隧道为依托工程,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勘探与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特长油气田瓦斯隧道复合探测与瓦斯施工控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对四川盆地宏观油气孕灾机制的研究背景下,对龙泉山隧址范围内有特点的构造裂隙区段进行深度研究,剖析油气的成藏机制。在此背景下进行隧道瓦斯区段的风险分级分区,为灾害精准预测与瓦斯控制奠定基础。(2)建立更为完善的隧道不良地质体综合预报方法。把无人机Lidar激光技术、大地电磁测深法(EH4)、TSP地震波法以及钻探的各自优势相结合,形成一套复合探测的方法。对高瓦斯段从地质、物探方面,宏观与微观方面进行综合解译分析,总结精准预测与评价方法技术在油气田区高瓦斯隧道的应用。(3)在不同瓦斯赋存与风险分级区段运用Fluent建立瓦斯隧道施工通风数值计算分析模型,揭示瓦斯隧道流场的分布情况和瓦斯扩散及瓦斯浓度场的分布规律。通过现场实际增设风带,局扇等措施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揭示瓦斯隧道各影响因素对隧道瓦斯浓度场的影响规律,总结不同瓦斯区段瓦斯通风控制方法。

陈仲勇,苏培东,黄璐,陈浩栋,杜宇本[5](2020)在《红豆山隧道1#斜井有害气体监测与防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豆山隧道1#斜井在施工中发生了高压有害气体突出事件,经分析,高压气体主要成分为CO2、较高浓度H2S以及少量CO和H2等多种有害气体,给隧道施工造成重大安全隐患。文章根据红豆山隧道1#斜井内有害气体的特征,结合隧道工程施工条件,提出自动监控系统和人工实时检测为主的监测方案。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有害气体的浓度、分布及逸出等特点。根据不同有害气体的特性,提出超前钻孔过程和掌子面钻进过程中对高压、高浓度有害气体的防护技术,主要包括:超前钻孔防喷、探孔气体压力实时监测、有害气体成分和浓度实时监测及风速监测等技术。

田四明,赵勇,石少帅,胡杰[6](2019)在《中国铁路隧道建设期典型灾害防控方法现状、问题与对策》文中提出我国铁路工程建设方兴未艾,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工程建设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介绍突水突泥、塌方、大变形、岩爆、有害气体、高地温、冻害等7种铁路隧道建设期典型的工程灾害,根据致灾类型对每种灾害案例进行初步归纳梳理。针对近年来一些典型灾害防控案例,详细介绍其灾害发生过程、致灾机理及具体的处置方法,可为今后类似的工程灾害防控提供参考。在总结铁路隧道灾害防控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灾害防控应重点关注的方向:重视隧址区域宏观地质分析,发展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完善隧道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提高施工期灾害风险信息化管控水平;发展大型机械化配套施工;加强隧道施工安全质量管理。

陈浩栋[7](2019)在《大临铁路红豆山非煤系隧道有害气体成因机制与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许多工程呈现出趋于高原化、地质条件复杂化、地质问题多样化等特点。例如因有害气体而导致安全事故的隧道工程与日俱增,目前在建的大(理)临(沧)铁路多座隧道中发现了多种有害气体的存在,其中红豆山隧道1号斜井在施工过程中曾发生了囊状高压气体爆突事故。经现场测试,发现高压气体主要为高浓度CO2气体,其次还含有高浓度的H2S气体。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邻近地区相关研究成果、地方志及图件等资料,采用地质调查、隧道有害气体现场监测数据总结分析、室内试验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红豆山隧道有害气体的成因机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其研究成果将对非煤系隧道工程安全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得到如下认识:(1)经现场长期监测,红豆山隧道内主要有害气体为CO2、H2S,及较低浓度CO、H2、S02、NH3、C12等气体。其对隧道施工的影响主要为高压气体的爆突威胁、有毒气体对隧道内工作人员的健康和人身危害。红豆山隧道有害气体具有多样性、多重危害性(毒性、可燃性及可爆性)、气体种类随机性、分布不均一性、逸出间歇性等特征。(2)碳同位素鉴定法是目前辨别CO2来源最有效的方法。红豆山隧道中CO2气体的碳同位素δ13C·CO2值为-7.6%。~-2.5%。,隧址区内温泉气中CO2气体的δ13C·CO2值为-7.2‰~-0.3‰。红豆山隧道有害气体中He成分在5.21~9.81 X 10-6mol/mol之间。碳同位素值表明含有幔源-岩浆成因的C02,具有深部特征的He也可表明有害气体很可能来自于地幔深处。此外,总结隧道中与温泉气中CO2的δ13C·CO2值,其中也存在变质成因的 CO2。(3)有害气体成因机制模式可概括为:来自地幔深处的幔源物质,通过深切割、长延伸的深大断裂,被运移至地层浅部及地表。当遭遇隧道空腔,便直接或通过次级断裂、节理裂隙等构造逸出进入隧道形成影响工程的有害气体。此过程中,也有变质成因的气体成分加入。此外发育的水热活动证明了地下水深循环也沟通着地层浅部(或地表)与深部的物质交换,加速了物质的运移。(4)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红豆山隧道1号斜井应力场和渗流场模拟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后拱顶和底板中部等位置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围岩中有害气体渗流速度随着围岩暴露时间逐渐降低,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节理的逸出方式较裂隙逸出方式越占主导优势。(5)经TSP探测技术对红豆山隧道1#斜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并根据其预报成果对有害气体进行预测。随着施工实时监测,总结其预测范围内有害气体的变化情况。发现TSP探测技术对非煤系隧道有害气体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做好非煤系隧道有害气体防治技术,要做好以下几点:①真正认识有害气体的危害性;②采用多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相结合使用;③加强有害气体监测、通风工作的管理工作;④保持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识。

刘轲[8](2019)在《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交通运输行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公路隧道投入建设。公路隧道在施工阶段技术复杂、难度较大、风险程度高,极易引发事故的发生,轻则影响施工进度,重则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公路隧道工程在施工阶段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首先,从理论出发,明确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并对公路隧道的组成与施工工艺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选用新奥法展开对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然后,为获取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危险因素,对25条典型公路隧道的施工现场进行现场调研,再通过走访有关专家,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的对危险因素进行辨识,获得危险因素分析汇总表。统计并分析了近20年来我国国内公路隧道发生的150起施工事故,总结事故的基本分类、事故特征以及典型事故的影响因素等,进一步完善了公路隧道施工的危险因素,并将其分为六大类。其次,以辨识的危险因素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初步建立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信息熵法进行指标优选,完成评估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通过相关规范和文献研究,确定了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等级的分级标准,并对风险评估指标进行了进一步的等级划分和区间量化,得到了具体的指标评判准则。再次,通过对隧道工程安全风险评估领域中传统和新颖方法的对比分析,确定了使用性能与预测结果均优、且对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适用性更强的广义及优化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来开展评估工作。通过Matlab建立了基于PSO优化RBF神经网络的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概率预测模型,并通过专家调查法得到了不同隧道长度下的公路隧道施工总体风险损失等级的分布规律,最终得到基于PSO优化RBF神经网络的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式,以此为基础利用VS.NET平台设计了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软件。最后,以延崇高速河北段的龙泉口隧道施工的安全风险评估为例,运用该软件得到总体安全风险等级为“重度”,左线ZK23+720~ZK24+470和右线K23+720~K24+510段的塌方、涌突水(泥)安全风险等级均为“中度”,与龙泉口隧道的实际施工情况相符合,进一步说明了开发的安全风险评估软件的有效性,为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许章隆[9](2019)在《基于指标体系的隧道施工与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隧道工程全寿命周期中,以施工与运营阶段安全风险最大。在施工阶段,由于不确定的地质条件和复杂的建设程序等,导致隧道发生安全事故,使施工延误、成本超支甚至人员伤亡等更加严重的后果;在运营阶段,隧道结构往往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病害问题,不仅威胁隧道行人、行车安全,而且缩短了隧道使用寿命,给隧道管养单位造成巨大困扰。因此,开展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风险分析、评估和控制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区域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技术》中的子课题“大型复杂隧道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研究内容,运用系统安全理论,结合影响图法、BowTie法、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AHP)、粗糙集法(RS)和熵权法等构建了基于指标体系的隧道施工、在役结构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并以重庆、山西等地在建和已建特长公路隧道为依托,进行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在役结构安全风险评估的应用。论文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为了更好地了解事故发生条件,本文开展了大量的文献调研与风险事故调查和分析工作,采用影响图对隧道施工事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在运营阶段则采用BowTie法分析了在役隧道结构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控制措施、缓解措施和后果,这些是本文风险评估方法的重要基础。2)在隧道施工事故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施工阶段隧道外部环境风险源和内部风险源辨识工作,根据相关规范标准、文献以及建设单位调研,初步划分了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源等级评判标准,并以此建立了隧道施工前总体与典型地质段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3)开展了基于危险场景的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事件辨识工作,采用BowTie法分析了在役隧道结构典型风险事件的原因、后果等,识别了在役隧道结构安全外部环境风险源、内部风险源,并建立了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指标体系。4)建立了基于指标体系的隧道施工和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评估模型,重点研究了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与安全因子指标与风险因子指标的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粗糙集法(RS)相结合的主客观组合权重法确定安全因子指标(定性指标)权重系数,以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确定风险因子指标(定量指标)权重系数。5)应用本文所提出的隧道施工和在役结构安全风险评估模型,选取了重庆、山西等地在建和已建特长公路隧道进行实例论证,获得了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等级,并针对该评估结果提出了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隧道安全风险。本论文按照风险源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特征,系统地完成了风险源辨识工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隧道施工与在役结构安全评价量化指标体系,建立了有效、实用的隧道安全风险评价模型。所提出的评估方法为评估后风险防控与安全提升工作提供了直接的支撑作用,为隧道工程风险管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林红星[10](2017)在《特长铁路隧道穿越不良地质段综合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建天平铁路六盘山隧道为“单面陡坡(13.0‰)的小断面(衬砌后隧道净断面33.9m2)特长(16719m)铁路隧道”。依托该工程的施工,就隧道穿越富水地层、断面以及变质板岩大变形等不良地质段的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系统的数值模拟分析,主要进行的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六盘山隧道不同的地下水特性及其对隧道施工、运营和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封闭岩溶水的定点强排施工技术,环境效应明显富水砂卵石地层帷幕注浆限量排放施工技术,导水大断层绕行上坡泄水减压施工”技术等,实现了环境敏感的西北富水地层的特长单一陡坡隧道的安全、环保施工。(2)针对六盘山隧道施工中穿越局部变质板岩洞段、变质板岩与沉积岩接触带洞段以及煤系地层洞段,提出了及时优化断面并加大预留变形,强通风、预排放、勤检测、全封闭等措施,实现了复杂地质小断面反坡特长隧道安全施工。(3)构建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多元信息采集系统,对六盘山隧道进行了隧道围岩压力、岩体位移、支护结构应力等进行监测。基于实时监测信息,提出了隧道施工安全性评价指标,对隧道的施工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提出施工安全措施,提高了隧道施工的质量和隧道施工的安全,降低了施工的投入。

二、深埋长隧道有害气体的预测与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埋长隧道有害气体的预测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盾构隧道地质-气体信息感知与动态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盾构隧道地质探测技术方面
        1.2.2 赋存气体与地质类型的对应关系方面
        1.2.3 盾构施工安全评价方面
        1.2.4 隧道灾害源临界安全距离方面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创新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盾构管片对三维地震波信号的干扰分析研究
    2.1 三维地震反射层析扫描原理
    2.2 三维地震层析扫描盾构隧道现场试验
        2.2.1 现场试验设计
        2.2.2 试验操作过程
        2.2.3 试验结果及应用分析
    2.3 三维地震波信号管片干扰识别试验
        2.3.1 试验方案设计
        2.3.2 试验操作过程
        2.3.3 盾构隧道结构影响下信号结果比对
    2.4 地质信息成像的管片因素干扰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盾构隧道地质-气体信息感知与融合应用方法
    3.1 盾构隧道地质信息感知研究
        3.1.1 盾构隧道地质信息感知技术研究
        3.1.2 盾构机搭载地质信息感知装备震源触发系统研制
        3.1.3 盾构隧道地质信息感知局限
    3.2 盾构隧道气体信息感知研究
        3.2.1 盾构隧道复合气体信息感知技术研究
        3.2.2 盾构机搭载复合气体感知装备系统研制
    3.3 气体信息与地质信息融合应用研究
        3.3.1 赋存气体与地质条件的匹配关系研究
        3.3.2 气体信息与地质信息的融合应用规则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感知信息的盾构隧道施工动态安全评价方法
    4.1 施工安全评价原理与方法
        4.1.1 层次分析法
        4.1.2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4.1.3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
    4.2 盾构隧道施工动态安全评价指标与量化标准
        4.2.1 盾构隧道施工动态指标因素选取
        4.2.2 单指标因素的量化分级方法
    4.3 盾构隧道施工动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4.3.1 盾构隧道施工动态安全评价应用方法
        4.3.2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指标因素权重标准
        4.3.3 基于感知信息与模糊数学的动态安全指标因素量化分级标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动态安全评价的盾构隧道灾害源临界安全距离判识
    5.1 基于动态安全评价的风险灾害源安全判识
        5.1.1 建立数值计算模型
        5.1.2 选取基本计算参数
    5.2 盾构隧道与前方溶洞临界安全距离研究
        5.2.1 溶洞临界安全距离的数值计算分析
        5.2.2 拟合溶洞临界安全距离的判识公式
    5.3 盾构隧道与前方断层破碎带临界安全距离研究
        5.3.1 断层破碎带临界安全距离的数值计算分析
        5.3.2 拟合断层破碎带临界安全距离的判识公式
    5.4 考虑刀盘类型的临界安全距离修正方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盾构隧道信息感知与动态安全评价方法工程应用研究
    6.1 贵阳地铁工程概况
        6.1.1 盾构区间隧道沿线地质条件分析
        6.1.2 盾构区间隧道沿线赋存水体气体环境分析
    6.2 技术基础及应用
        6.2.1 盾构机体搭载地质信息感知装备
        6.2.2 盾构隧道应用复合气体信息感知装备
        6.2.3 盾构隧道动态安全评价软件
    6.3 工程现场应用方案
        6.3.1 应用原则
        6.3.2 技术方案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结论
    7.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在读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在读期间获得的奖励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典型地下通道空间的环境空气污染物散发传播特性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1.6 参考文献
第2章 典型地下通道空间环境空气污染物调查调研与问题分析
    2.1 引言
    2.2 固定面源污染物散发特性调研
    2.3 移动线源污染物散发特性调研
    2.4 本章小节
    2.5 参考文献
第3章 典型地下通道空间环境空气污染物控制分析模型的建立与数值模型的验证
    3.1 引言
    3.2 典型地下通道空间环境污染物分析模型的建立
    3.3 测试平台与计算模型检验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4章 典型地下通道空间环境空气污染物散发与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引言
    4.2 地下通道空间环境空气污染物分布受通风机与车辆通行影响分析
    4.3 地下通道空间环境空气污染物分布受爆破施工过程影响分析
    4.4 地下通道空间环境空气污染物分布受净化设备气流影响分析
    4.5 地下通道空间环境空气污染物分布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分析
    4.6 本章小节
    4.7 参考文献
第5章 典型地下通道空间环境空气污染物控制措施、策略与评价体系的建立
    5.1 引言
    5.2 典型地下通道空间环境空气污染物控制需求分析
    5.3 典型地下通道空间环境空气污染物控制措施与策略分析
    5.4 典型地下通道空间环境空气污染物控制系统效果评价模型
    5.5 测试场景环境空气污染物控制优化分析
    5.6 本章小节
    5.7 参考文献
第6章 典型地下通道空间环境空气污染物清洁控制技术的工程应用与分析
    6.1 引言
    6.2 应用研究对象与参数
    6.3 结果与分析
    6.4 结论
    6.5 本章小结
    6.6 参考文献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第8章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3)不同通风方式下隧洞气流场特性及有害气体运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2 隧洞通风方式及理论
    2.1 施工期通风分类
    2.2 湍流模拟方法
    2.3 湿热传递模型
    2.4 模型边界条件
3 隧洞压入式通风模拟研究
    3.1 隧洞模型验证
    3.2 隧洞算例分析
    3.3 风管漏风模型计算
    3.4 本章小结
4 隧洞压入式通风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4.1 工况设置
    4.2 风管位置分析
    4.3 风管口与掌子面距离分析
    4.4 风管风速分析
    4.5 隧洞断面形态分析
    4.6 综合比较分析
    4.7 有害气体分布函数推导
    4.8 本章小结
5 隧洞抽出式及组合式通风模拟研究
    5.1 概述
    5.2 抽出式通风
    5.3 加入射流风机通风
    5.4 前压后抽式通风
    5.5 前抽后压式通风
    5.6 长压短抽式通风
    5.7 环形式通风
    5.8 不同方式通风结果比较
    5.9 本章小结
6 椒溪河隧洞通风模拟研究
    6.1 工程概况
    6.2 风流结构分析
    6.3 有害气体浓度分析
    6.4 安全时间的建议
    6.5 湿热环境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二、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三、攻读博士期间所获奖励

(4)特长油气田高瓦斯隧道灾害源精准预测与瓦斯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超前地质预报研究现状
        1.2.2 瓦斯控制研究现状
        1.2.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孕灾机制研究
    2.1 工程及地质情况
        2.1.1 工程概况
        2.1.2 地质与构造情况
    2.2 区域沉积建造与构造背景分析
    2.3 油气成藏机制
        2.3.1 气源成生特点
        2.3.2 储集空间
        2.3.3 圈闭构造
    2.4 孕灾机制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源精准预测与评价方法研究
    3.1 地质构造复合探测方法
        3.1.1 无人机构造识别技术
        3.1.2 地表深层探测
        3.1.3 地震波反射法
        3.1.4 超前钻探与瓦斯检测——裂隙带亚米级误差识别与评价方法
        3.1.5 精准探测具体流程
    3.2 无人机断裂构造微地貌识别技术
        3.2.1 龙泉驿背斜核部宽谷区域
        3.2.2 卧龙寺向斜核部与西翼区域
    3.3 地表大地电磁法深部构造探测
        3.3.1 龙泉驿背斜核部宽谷区域
        3.3.2 卧龙寺向斜西翼
    3.4 瓦斯风险分级分区体系的建立
    3.5 洞内地质构造精准预测与评价方法
        3.5.1 地震波法构造识别与评价方法
        3.5.2 探测技术应用实例
        3.5.3 裂隙带亚米级误差识别
        3.5.4 瓦斯溢出及处理情况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瓦斯分布规律与通风分区治理
    4.1 瓦斯隧道分级分区通风理念
    4.2 分级通风方案研究
        4.2.1 计算模型及数值模拟
        4.2.2 瓦斯扩散规律计算分析
        4.2.3 分级通风方案设计
    4.3 实际通风效果监测
        4.3.1 KJ90NA监控系统
        4.3.2 瓦斯监测数据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红豆山隧道1#斜井有害气体监测与防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隧道概况
    2.1 隧道工程概况
    2.2 隧道地质概况
3 有害气体概况
4 有害气体监测方案
    4.1 超前钻孔施工中的有害气体监测
    4.2 系统高效的通风措施
    4.3 自动式监测(建立有害气体监控系统)
    4.4 人工检测
        4.4.1 检测内容
        4.4.2 检测点的布置
        4.4.3 检测方式
        4.4.4 气压检测
        4.4.5 风速检测
5 有害气体防护技术
    5.1 有害气体防护与应急措施
    5.2 超前钻孔施工过程中高压气体防护
        5.2.1 钻探设备
        5.2.2 钻探施工
6 结论

(6)中国铁路隧道建设期典型灾害防控方法现状、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中国铁路隧道典型灾害统计
    1.1 主要灾害类型
        1.1.1 突水突泥
        1.1.2 塌方
        1.1.3 大变形
        1.1.4 岩爆
        1.1.5 有害气体
        1.1.6 高地温
        1.1.7 冻害
    1.2 案例统计分析
2 典型工程案例分析
    2.1 怀邵衡铁路岩鹰鞍隧道突水突泥灾害防控
        2.1.1 工程概况
        2.1.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2.1.3 灾害过程及致灾机理
        2.1.4 灾害防控方法
    2.2 南黎铁路那适二号隧道塌方灾害防控
        2.2.1 工程概况
        2.2.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2.2.3 灾害过程及致灾机理
        2.2.4 灾害防控方法
    2.3 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大变形灾害防控实践
        2.3.1 工程概况
        2.3.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2.3.3 灾害过程及致灾机理
        2.3.4 灾害防控方法
    2.4 拉林铁路巴玉隧道岩爆灾害防控
        2.4.1 工程概况
        2.4.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2.4.3 灾害过程及致灾机理
        2.4.4 灾害防控方法
    2.5 大临铁路红豆山隧道有害气体灾害防控
        2.5.1 工程概况
        2.5.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2.5.3 灾害过程及致灾机理
        2.5.4 灾害防控方法
    2.6 拉林铁路桑珠岭隧道高地温灾害防控
        2.6.1 工程概况
        2.6.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2.6.3 灾害过程及致灾机理
        2.6.4 灾害防控方法
    2.7 北同蒲铁路雁门关隧道冻害灾害防控
        2.7.1 工程概况
        2.7.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2.7.3 灾害过程及致灾机理
        2.7.4 灾害防控方法
3 隧道施工典型灾害防控现状、对策
    3.1 突水突泥灾害防控现状与对策
    3.2 大变形灾害防控现状与对策
    3.3 塌方灾害防控现状与对策
    3.4 岩爆灾害防控现状与对策
    3.5 有害气体灾害防控现状与对策
    3.6 高地温灾害防控现状与对策
    3.7 冰冻灾害防控现状与对策
4 结论

(7)大临铁路红豆山非煤系隧道有害气体成因机制与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事故的发生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非煤系隧道研究现状
        1.2.2 以CO_2、H_2S为主的地层气研究现状
    1.3 依托工程及有害气体概况
        1.3.1 工程概况
        1.3.2 有害气体概况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隧址区自然地理概况与工程地质条件
    2.1 地形地貌
    2.2 气象条件
    2.3 地层岩性
    2.4 岩浆岩
    2.5 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
        2.5.1 地质构造
        2.5.2 地震
    2.6 水文地质特征
        2.6.1 地表水
        2.6.2 地下水
    2.7 不良地质现象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水热活动特征
    3.1 水热活动带的分布
    3.2 温泉的分布
        3.2.1 茂兰温泉
        3.2.2 大兴温泉
        3.2.3 大控蚌温泉
    3.3 导热断裂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红豆山隧道有害气体成因机制分析
    4.1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数据分析
        4.1.1 检测阶段隧道施工进度及概况
        4.1.2 检测内容与方法
        4.1.3 检测数据总结分析
    4.2 室内试验分析
        4.2.1 岩石薄片观察试验
        4.2.2 气样分析
        4.2.3 水样分析
        4.2.4 碳同位素分析
    4.3 成因机制分析
        4.3.1 定性分析
        4.3.2 定量分析
        4.3.3 有害气体逸出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有害气体运移气固耦合数值模拟
    5.1 COMSOL Multiphysics概述
    5.2 仿真模型建立
        5.2.1 参数的选取
        5.2.2 模型边界
        5.2.3 边界条件
    5.3 模拟结果分析
        5.3.1 围岩应力分析
        5.3.2 气固耦合渗流分析
        5.3.3 现场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有害气体防治技术
    6.1 有害气体的危害性
    6.2 危险等级评价
    6.3 超前地质预报
        6.3.1 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流程
        6.3.2 超前地质预报对有害气体的预测
        6.3.3 超前钻探实时监测
        6.3.4 超前钻孔钻进的准备事项和注意事项
    6.4 施工过程中有害气体测试
        6.4.1 有害气体监控系统
        6.4.2 有害气体人工检测
    6.5 通风措施
        6.5.1 通风方案
        6.5.2 风机及风管配置
        6.5.3 通风管理
    6.6 有害气体的封堵与排放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8)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公路隧道的发展背景
        1.1.2 公路隧道的施工安全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目的
        1.2.2 意义
    1.3 国内外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公路隧道施工及安全风险评估的理论概述
    2.1 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
        2.1.1 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定义
        2.1.2 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
        2.1.3 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识别
    2.2 公路隧道的组成及施工方法
        2.2.1 公路隧道的结构组成
        2.2.2 公路隧道施工方法的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路隧道施工数据采集与因素分析
    3.1 现场调研方案的设计
        3.1.1 调研目的及数据采集方案
        3.1.2 调查地点和时间
        3.1.3 调研表样本量
        3.1.4 调研人员的选择
        3.1.5 调研表格设计
    3.2 原始数据表
        3.2.1 风险源调研表的处理
        3.2.2 事故数数据
    3.3 公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的分类及特征分析
        3.3.1 公路隧道施工事故分类统计
        3.3.2 公路隧道施工事故特征分析
    3.4 公路隧道施工典型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3.4.1 塌方
        3.4.2 涌突水(泥)
        3.4.3 瓦斯
        3.4.4 岩爆
        3.4.5 大变形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判别准则
    4.1 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
        4.1.1 指标选取的原则与方法
        4.1.2 公路隧道施工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4.1.3 公路隧道施工专项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4.2 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判别准则
        4.2.1 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的分级标准
        4.2.2 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指标的评判准则
    4.3 基于信息熵法的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估指标的优选
        4.3.1 信息熵法
        4.3.2 风险评估指标的优选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5.1 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估方法的确定
        5.1.1 传统的评估方法
        5.1.2 新颖的评估方法
        5.1.3 综合比较
    5.2 径向基神经网络
        5.2.1 网络结构
        5.2.2 径向基函数
        5.2.3 映射关系
        5.2.4 训练方法
        5.2.5 粒子群算法优化的径向基神经网路
    5.3 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概率预测模型
        5.3.1 样本的确定
        5.3.2 基于广义RBF神经网络的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概率预测模型
        5.3.3 基于PSO优化RBF神经网络的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概率预测模型
        5.3.4 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5.4 公路隧道施工风险损失等级的分布规律
        5.4.1 风险损失的分类
        5.4.2 风险损失评估工作的开展
    5.5 基于PSO优化RBF神经网络的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式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软件的开发
    6.1 软件开发工具
    6.2 软件功能
        6.2.1 具体功能
        6.2.2 功能结构
    6.3 软件的设计
        6.3.1 设计原则
        6.3.2 程序的系统结构
        6.3.3 设计内容
    6.4 软件实例应用
        6.4.1 工程概况
        6.4.2 龙泉口隧道施工主要风险源识别
        6.4.3 龙泉口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广义RBF神经网络核心代码
附录 B Pso优化的RBF神经网络核心代码
附录 C 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损失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指标体系的隧道施工与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隧道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隧道工程风险评估发展动态及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源辨识
    2.1 隧道施工风险源辨识框架
    2.2 风险事故与致灾地质构造的辨识
        2.2.1 隧道施工风险事故辨识
        2.2.2 隧道施工风险机理与风险源辨识
    2.3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源辨识
        2.3.1 隧道总体、不良及特殊地质段施工安全外部环境风险源
        2.3.2 隧道总体、不良及特殊地质段施工安全内部风险源
    2.4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源等级评定标准
        2.4.1 隧道施工安全外部环境风险源
        2.4.2 隧道施工安全内部风险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源辨识
    3.1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源辨识框架
    3.2 事故调查方法和因果模型的历史演变
    3.3 基于Bow Tie法的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识别
        3.3.1 危险场景的顶事件辨识
        3.3.2 基于Bow Tie法典型风险事件机理分析
    3.4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源辨识与等级评定标准
        3.4.1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外部环境风险源
        3.4.2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内部风险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指标体系的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4.1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管理流程
    4.2 基于指标体系的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4.2.1 影响因素综合评判法
        4.2.2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等级评价方法
    4.3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的设计
        4.3.1 评价指标应具备的特征
        4.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3 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4.4 建立隧道施工风险因子指标体系
        4.4.1 风险因子评价模型
        4.4.2 隧道施工风险因子指标权重计算
        4.4.3 隧道施工风险因子指标体系
    4.5 建立隧道施工安全因子指标体系
        4.5.1 安全因子评价模型
        4.5.2 隧道施工安全因子指标权重计算
        4.5.3 隧道施工安全因子指标体系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指标体系的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5.1 隧道运营安全风险评估及管理流程
    5.2 基于指标体系的隧道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5.2.1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概述
        5.2.2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等级评价模型
    5.3 在役隧道结构风险因子
        5.3.1 风险因子权重计算
        5.3.2 在役隧道结构风险因子指标体系
    5.4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因子
        5.4.1 安全因子权重计算
        5.4.2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因子指标体系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程实例分析
    6.1 虹梯关特长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
        6.1.1 工程概况
        6.1.2 虹梯关隧道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
        6.1.3 虹梯关隧道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
    6.2 重庆缙云山隧道结构安全风险评估
        6.2.1 工程概况
        6.2.2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评估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习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参加的项目

(10)特长铁路隧道穿越不良地质段综合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隧道穿越富水地段综合施工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隧道不良地质施工应对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隧道信息化施工技术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3.1 穿越富水洞段小断面特长隧道的综合施工技术
        1.3.2 穿越不良地质小断面特长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1.3.3 小断面特长隧道信息化施工技术
    1.4 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小断面特长隧道施工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工程概况
        2.1.1 设计概况
        2.1.2 隧道工程量
        2.1.3 施工条件
        2.1.4 工程特点与项目重难点分析
    2.2 隧道的施工筹划及施工初步安排
        2.2.1 隧道任务划分与队伍布署
        2.2.2 总体施工方案
    2.3 影响施工进度问题及隧道风险评估
    2.4 本章小节
3 穿越富水洞段隧道的综合施工技术分析
    3.1 穿越含水层治水施工原则及施工对策
        3.1.1 穿越含水层隧道施工综合治水处置原则
        3.1.2 穿越含水层隧道施工综合治水措施分析
    3.2 穿越砂岩裂隙富水段径向和帷幕注浆施工技术
        3.2.1 径向注浆
        3.2.2 帷幕注浆
        3.2.3 安全保证措施
    3.3 穿越区域性导水大断层综合施工技术
        3.3.1 区域性导水大断层概况
        3.3.2 穿越区域性导水大断层泄水洞方案的确定
        3.3.3 施工注意事项
    3.4 隧道洞身段基岩裂隙水的防排水技术
        3.4.1 初期支护防水
        3.4.2 防水层防水
        3.4.3 施工缝、变形缝防水
        3.4.4 模筑衬砌混凝土防水
    3.5 本章小结
4 隧道穿越不良地质段施工应对技术分析
    4.1 沉积岩地层中局部变质板岩地层综合施工技术
        4.1.1 局部变质板岩洞段的地质概况
        4.1.2 局部变质板岩洞段施工灾害
        4.1.3 隧道3号斜井穿越接触带处的绕行方案
    4.2 隧道穿越硬质板岩高地应力段的施工技术
        4.2.1 优化断面及加大预留变形量
        4.2.2 超前支护
        4.2.3 开挖方法
        4.2.4 支护措施
        4.2.5 仰拱及二衬混凝土施工
    4.3 隧道穿越硬质板岩高地应力段岩体变形后的控制措施
        4.3.1 径向注浆
        4.3.2 横撑加固
        4.3.3 拆换处理
        4.3.4 施工建议
    4.4 隧道穿越有害气体段综合施工技术
        4.4.1 隧道穿越有害气体段施工概况
        4.4.2 隧道穿越有害气体段气体探测及分析
        4.4.3 隧道穿越有害气体段施工技术
    4.5 本章小结
5 小断面特长隧道信息化施工技术
    5.1 隧道施工中多元信息的采集和分析
        5.1.1 六盘山隧道多元信息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组建
        5.1.2 多元信息测量结果的采集及分析
    5.2 基于现场多元监测信息反馈分析的隧道稳定性判别
        5.2.1 隧道施工期围岩-支护结构稳定性的判别方法
        5.2.2 基于位移特征的六盘山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判据
        5.2.3 基于多元信息量测的分析的隧道施工建议
    5.3 本章小节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深埋长隧道有害气体的预测与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盾构隧道地质-气体信息感知与动态安全评价研究[D]. 熊逸凡. 山东大学, 2021(12)
  • [2]典型地下通道空间的环境空气污染物散发传播特性及控制技术研究[D]. 杨清海. 东华大学, 2021(01)
  • [3]不同通风方式下隧洞气流场特性及有害气体运移规律研究[D]. 常晓珂.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特长油气田高瓦斯隧道灾害源精准预测与瓦斯控制研究[D]. 白玉山.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5]红豆山隧道1#斜井有害气体监测与防护技术研究[J]. 陈仲勇,苏培东,黄璐,陈浩栋,杜宇本. 现代隧道技术, 2020(04)
  • [6]中国铁路隧道建设期典型灾害防控方法现状、问题与对策[J]. 田四明,赵勇,石少帅,胡杰. 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治, 2019(02)
  • [7]大临铁路红豆山非煤系隧道有害气体成因机制与防治技术研究[D]. 陈浩栋.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8]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应用研究[D]. 刘轲. 河北工业大学, 2019(06)
  • [9]基于指标体系的隧道施工与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 许章隆.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10]特长铁路隧道穿越不良地质段综合施工技术研究[D]. 林红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深埋长隧道有害气体预测与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