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学简介

西安理工大学简介

一、西安理工大学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杜佰林[1](2021)在《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的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现象明显,已逐渐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缓解这一危机,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显得尤为必要。然而,面对水资源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时,传统的配置方法往往只进行经验估计或者忽略,致使配置结果存在偏差。本文以陕西省大荔县为研究对象,在对大荔县供需水量预测和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得到大荔县不同条件下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通过搭建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软件,用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够解决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根据子区域划分结果,选择2018年为现状年,在分析大荔县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定额法、趋势法和ARMA时间序列法预测,得到大荔县规划水平年2025和2035年的供需水量预测结果,并对两种方案进行供需平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规划年2025和2035年,P=75%和95%情况下大荔县境内可供水量均无法满足用水户需求量,建议采用节水规划措施或增加新的供水方案以实现供需平衡。(2)通过分析研究区社会经济、人口规模与资源环境现状,建立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大荔县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大荔县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水资源系统的影响因素中选取18个指标,用于分析评价大荔县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分析结果表明,大荔县近年来水资源承载力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较低,开发潜力比较小,应立即采取节水规划措施或合理配置水资源,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3)根据大荔县水资源的系统实际特点,在保障供需平衡的基础上,构建以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为目标的综合评价函数,建立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分析确定模型各种参数和系数,采用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得出大荔县各子区域在不同条件下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并从各用户配水量、缺水程度、配置目标及模型精度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上述优化配置结果是科学合理的,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与适用性。(4)针对单一粒子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局限性,提出将模拟退火算法的思想引入到基本粒子群算法当中,有效克服了单一粒子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相应的缺点,避免粒子陷入局部极小值,进一步提高了算法的精度,同时引入Ackley、Schwefel、Schaffer和Step测试函数进行仿真实验模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全局寻优能力强,收敛精度高,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5)以MATLAB的GUI为开发工具,搭建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具体展示了系统中始入模块、数据导入模块、供需水量预测模块、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模块、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块的实现流程及界面,并采用测试实例验证了各功能模块的运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辅助用户进行供需水量预测,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制定,为用户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王迪[2](2021)在《Cr基金属/氮化物涂层的制备、结构及抗冲蚀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冲蚀磨损是工程领域中常见的磨损方式之一,当固体颗粒物质被气流夹带并冲击部件表面时会发生冲蚀磨损。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航空航天等国家重大工程领域的发展,传统材料已难以满足高温、高速、冲蚀磨损等多因素耦合的服役要求。利用现代表面处理技术在精密部件上制备防护涂层是一种行之有效且节能的方法。国外已将利用物理气相沉积(PVD)技术制备抗冲蚀涂层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压气机部件。但我国在这方面相对较为落后,特别是涂层冲蚀失效行为和机理研究不系统。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利用脉冲电磁+强永磁复合磁场电弧离子镀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制备Cr基多元多层抗冲蚀涂层。系统研究了复合磁场对涂层中大颗粒的影响规律,涂层(单层/多层)的微观结构对残余应力、抗冲蚀性等主要性能的影响;深入探讨了单层/多层涂层的断裂失效机理;获得了高温环境下多层涂层的演变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复合磁场中电磁场参数的调控,获得了弧斑的运动范围及运动速度规律,建立了电磁场参数与涂层结构、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在中等强度电压(25 V)和较高的电磁频率(16.7 Hz)时,CrAlN涂层表面大颗粒占比最少(约6.09%),粗糙度最小(Ra 0.136 μm)。此时涂层的硬度(2072.34 Hv)、结合力(41.5 N)、摩擦磨损(摩擦系数约为0.35,磨损率为2.77×10-6 mm3·N-1·m-1)和抗冲蚀(30°的冲蚀速率约为0.17μm/g,90°条件下约为1μm/g)性能均达到最佳。分析了 CrAlN涂层的冲蚀断裂形貌,发现涂层为典型的脆性断裂机制,且涂层中大颗粒的尺寸和数量对性能有较大的负面影响。(2)设计并制备了金属软层/氮化物硬层交替系统的CrAl/CrAN微纳米多层结构涂层。该涂层中每一周期由层状CrAl层(25 nm厚)、3 nm柱宽的细柱状CrAl层(25 nm厚)和20 nm柱宽的粗柱状CrAlN层(150 nm厚)组成。与单层结构的CrN和CrAlN涂层对比发现,多层涂层具有更高的结合力(46.2 N),断裂韧性(8.7MPa·m1/2),最小的残余应力(-0.932 GPa)和多攻角条件下均较小的冲蚀速率,综合表现为抗冲蚀性能良好。但随着沉积周期(膜厚)的增加,CrAl/CrAlN多层涂层的表面颗粒增多,粗糙度和残余应力增大。当膜厚增至约8μm时出现崩碎现象,难以制备8 μm以上级别的厚涂层。(3)基于强韧性和内应力调控的设计理念,以多攻角固体粒子冲蚀作用下涂层的耐磨性需求及防护为基本要求,设计并制备了每周期200 nm,总厚度8μm的Cr/CrN/Cr/CrAlN多层涂层。揭示了 Cr/CrN与Cr/CrAlN不同调制比对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抗冲蚀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Cr/CrN/Cr/CrAlN多层涂层均具有较高的硬度(3000 HV以上),良好的膜基结合强度,调制比为1:2时结合力最高可达54.6 N,压痕等级可达HF1级。涂层相比于钛合金基体的抗冲蚀性能在30°和90°条件下分别提高8倍和5倍。利用有限元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涂层受砂砾冲蚀断裂的内在原因主要是CrAlN层下表面处的高拉伸应力集中,同时发现调制比1:2和1:3的涂层具有更好的吸收应力的能力。分析了涂层中裂纹扩展形貌和断裂微区结构变化,发现Cr/CrN/Cr/CrAlN多层涂层的断裂机制以脆性断裂为主。另外,基于多层结构间不同界面对裂纹尖端的影响,分析了涂层中裂纹的传播/终止机制,裂纹易从硬质相层(氮化物层)传播进入软相层(金属层),而在软相层中消耗大量能量,终止或偏转于下一软硬界面。说明金属中间层提供了良好的抑制裂纹扩展和协调变形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涂层的脆断抵抗能力。最终获得LCr/CrN:LCr/CrAlN调制比为1:2的多层涂层具有最优的抗冲蚀性能。(4)采用调制比为1:2的Cr/CrN/Cr/CrAlN多层涂层工艺制备了 12 μm的厚涂层,在300℃、500℃、700℃和900℃下分别进行热循环疲劳试验,探究了高温环境下涂层微观组织结构的演变与其力学和冲蚀性能之间的内在关联。随着热循环温度的升高,在900℃热循环后涂层表面出现变色、起皱现象,同时在边缘区域发生剥落。分析其相结构及微观形貌变化,发现此时氮化物相消失,并且出现Cr2O3和A12O3相,揭示了涂层开裂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在高温环境下产生的热膨胀失配应力和富Cr氧化物的生长应力。热循环后的涂层硬度和结合力均随热循环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抗冲蚀性能变差。热循环温度700℃以内的涂层在30°和90°条件下,抗冲蚀性约为钛合金基体的6倍和4倍以上,说明此时能够保持良好的冲蚀防护性能,但温度达到900℃后涂层已完全失效,无防护效果。对涂层在常温、300℃、500℃、700℃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发现,摩擦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磨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这是由于在高温条件下,涂层表面发生氧化转变,Cr2O3能够起到类似“润滑剂”的作用。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涂层逐渐软化,磨痕区域发生了氧化磨损。最终可以确定本试验所制备的12μm厚Cr/CrN/Cr/CrAlN涂层有效使用温度≤700℃。

段宇[3](2021)在《某富水断层隧道突涌水预警分析平台及治理措施》文中提出本文以武九高速公路高楼山隧道为研究背景,因隧址区地质构造复杂,断层破碎带发育,岩体破碎,地表沟谷纵横,受地表降水及基岩裂隙水补给地下水含量丰富,部分洞段通过富水断层破碎带及断裂带,可能会发生突涌水灾害危险。对富水断层破碎带地层条件下七种影响隧道稳定性及涌水量大小因素分别进行了 FLAC3D数值模拟,分析了其对隧道涌水及稳定性敏感性。模拟了排、堵及排堵结合等治理措施对突涌水的治理研究,及提出对应涌水等级下治理措施。通过工程案例及现场调研,构建了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建立危险性等级评价方法,并将治理措施与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语言实现突涌水预警预报及其治理平台的开发,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FLAC3D有限差分法及流固耦合分析原理,研究了隧道埋深H、地下水高度h、围岩级别S、侧压力系数条件K0、断层宽度w、断层与隧道相对间距d/D、断层与水平面夹角θ等7个因素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及涌水量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相关敏感性,围岩级别对其稳定性及涌水量影响敏感性最大,埋深最小。(2)基于7种风险因子对隧道稳定性及涌水分析,在富水断层隧道各影响因素组合最危险工况下,通过FLAC3D进行导水洞排水、注浆堵水、排堵结合等治理措施数值试验,对比分析提出了相应等级下涌水治理措施。(3)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对高楼山隧道现场调研,确定了影响隧道突涌水的13个风险因子,将上述影响因子依据现场调研及现有文献对相关影响因素划分标准进行了风险等级划分,构建了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隧道内突涌水灾害等级评价方法。(4)将突涌水灾害等级评价方法与不同等级涌水治理措施通过HTML+CSS计算机编程语言实现了突涌水风险预警风险平台开发,并对武九高速高楼山隧道进行了全线预测及现场预测,对相似工程案例进行了工程类比分析,验证了平台的可靠性较高,对于工程指导具有积极意义。

邵帅[4](2021)在《原状黄土复杂应力条件的震陷机理与动力响应特性》文中提出黄土高原地处南北地震带,地震曾造成大量滑坡、震陷等地质灾害。黄土的动力响应特性、震陷机理与破坏特征研究是当前岩土工程的难点与焦点。本文综合利用复杂应力条件下原状黄土动扭剪试验和离心机振动台原状黄土模型试验等方法,分析了原状黄土的动力响应加速度、剪切变形、震陷变形、土体内裂隙发育、动力剪切破坏以及离心振动模型浅层黄土破坏变形规律、震陷变形特性和潜在裂缝滑移破坏模式。研究成果取得如下认识:(1)通过复杂应力条件下均压固结和偏压固结原状黄土动扭剪试验,测试分析了不同中主应力比情况下动模量、阻尼比的变化规律及动强度曲线。建立了最大动剪切模量、构度和固结围压三者的关系表达式。揭示了复杂应力条件下扭转剪切作用下黄土试样产生了两组相交剪切破坏面,且破坏状态与原黄土裂隙裂缝密切相关,破坏面之间的土单元保持了原状结构。(2)建立了黄土震陷与动应力、振次、固结围压、构度的关系,分析了三向主应力固结下黄土三维应变特征,得到了复杂应力条件下原状黄土动力特性变化规律。不同中主应力比条件下黄土的动剪切模量、阻尼比对动剪应变的变化规律相似,且在破坏标准条件下趋于一致。揭示了动剪切模量随动剪应变的衰减变化关系和动弹性剪切屈服强度与固结平均球应力之间的关系(3)系统研究复杂应力条件下原状黄土动扭剪特性,揭示不同中主应力比条件下黄土的动剪切屈服与破坏强度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中主应力比固结条件下黄土的动剪切破坏强度与固结平均球应力关系。动力剪切作用下黄土剪切变形屈服状态和破坏状态在应力空间存在屈服面和破坏面且动力剪切破坏面位于静力剪切破坏面内。(4)原状黄土边坡模型试验揭示了黄土震陷和剪切的变形发展。相同激震作用下,不同含水率与坡比对黄土边坡不同土层的动力变形与动力放大系数影响不同。不断发育的张拉裂隙与裂缝形成了渗水通道和潜在滑移面。表明历史上强震作用下,裂缝发展为天然黄土边坡滑坡产生提供了滑动面条件。(5)揭示了原状黄土地基的地震动响应规律以及震陷特性。相同激震作用下,地基含水率越低,放大效应越明显;不同激震作用下地基模型均产生震陷变形累积发展。地震烈度、地层厚度、含水率是导致黄土地基产生震陷变形的主要原因。地震作用下剪切变形和震陷沉降相互作用引起土体裂缝动力响应发育,地基浅层剪切破坏严重,从内到外土结构破坏塌陷,内部贯通式裂缝扩展发育。

刘玉文[5](2021)在《非均匀入流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离心泵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中,其运行稳定性对整个泵系统而言至关重要,在设计离心泵叶轮时,一般都假设其进口入流是均匀的,但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叶轮进口会出现非均匀入流,导致水力损失增加、性能下降;特别是偏离设计工况时,非均匀入流会加剧速度剪切、流动分离等引起回流,导致压力脉动增加,甚至会引发泵组共振,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研究了弯管入流对单吸离心泵水力性能和压力脉动的影响,提出了增设进口导叶来抑制非均匀入流的方法,并重点探究了不同导叶参数对抑制效果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研究了弯管角度对离心泵水力性能和内部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发现弯管入流会导致离心泵扬程和效率下降,且随着弯管角度的增大外特性进一步降低;弯管入流还会使得进口管内外侧压差变大,流动不均匀性增强,弯管内侧出现了明显的漩涡和低速区,叶片进口的撞击损失增大,叶轮内湍动能增大并形成堵塞,载荷降低,做功能力下降;另外离心泵进口压力脉动增强,蜗壳周向不同位置测点的压力脉动均增大,尤其是隔舌位置处的压力脉动幅值增加最为明显。为改善非均匀入流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提出增设进口导叶来抑制非均匀入流的方法,并研究了不同类型进口导叶对非均匀入流的抑制机理。随着流量的减小离心泵进口管内的不均匀度增大,进口管内的回流强度增强,叶轮的性能下降;增设进口导叶能够抑制小流量工况下进口管内的回流,使来流能够更加平稳的进入叶轮,改善叶轮进口的不均匀性,降低叶轮内的高湍动能区域;相对于直导叶而言,翼型导叶能更有效的改善非均匀入流。研究了导叶安装角、厚度和叶片数对小流量工况下非均匀入流的改善效果。发现合理的安装角度能够使得流道内靠近叶片压力面的高湍动能区域减小,叶片压力面的压力增大,从而使叶片载荷提高;不同的叶片厚度主要通过影响叶轮进口的回流使流道内的低速区域和高湍动能区域发生改变;叶片数通过改变进口管内的回流来改变叶轮进口截面的不均匀度,进而影响叶轮内流动。采用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了翼型导叶三个参数之间交互作用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发现安装角度为45°、叶片数为4、叶片厚度为2.0mm的翼型最优。与无导叶情况相比,添加翼型进口导叶后改变了叶轮进出口的环量差,提高叶轮叶片的做功能力,减小进口管和叶轮内的压力脉动幅值。

王浩成[6](2021)在《基于信息层的包材产线自动管控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基于A公司的包材生产智能工厂MES(制造执行系统)和WMS(仓储管理系统)对系统自动管控的实际需求,对涉及的信息层自动管控、物料齐套和产线扰动处理方面的后台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开发,构建适应包材产线作业流程与物料自动适配的信息层自动管控系统。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通过对包材智能工厂生产流程人机交互MES的流程控制逻辑、管控和反馈节点的分析和设置,按管控流程功能和控制信息的划分,将自动管控系统分为WMS指令管控层、产线管控层、产线物料集中管控层和单机生产作业管控层。四层系统各自独立工作,通过对反馈信号和状态位的监控,形成基于指令、作业和物料的状态迁移自动驱动和生产流程自动运行的MES自动运行模式。并形成与手动模式的平滑切换,同时针对机台和生产线的工单运行状况,设备运行状况以及物料状况形成相应的监控系统,方便生产管理人员对自动流程的掌控。其次,为保证自动流程的物料管理和车间自动物料齐套系统的构建,针对软包生产线物料和仓库管理的特点,研究和给出了物料齐套模型、齐套优先级的计算模型和齐套过程中针对物料计算的物料锁定模型。在物料齐套的过程中,结合“推动式”的物料管理模式,保障生产车间物料的稳定性,进而保障了生产现场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同时,为保证自动管控系统的运行,维持生产过程的稳定和有序,分析了车间生产过程中的扰动因素,并选取插单和设备故障两种扰动事件为例,提出了基于优先级的时间后移策略和基于负载量的设备均分策略解决工单的重新计划。同时为了解决车间生产中的其他扰动问题,将滑动窗口算法和Johnson混合SPT法则算法相结合,实现车间作业的动态调度。

王浩天[7](2021)在《基于数字麦克风阵列的声源定位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语音交互市场的火热,麦克风阵列在近几年逐渐兴起;并被广泛应用于语音识别及控制、车载系统等领域。麦克风阵列作为一种物理接口,其对语音信号的增益有限,且要实现其它功能,比如对语音信号进行增强,还需要其它算法与其配合。声源定位技术近年来已经受到关注,并吸引了大量的科研人员对其进行研究。传统的声源定位系统具有体积大、实时性差、所采用的声源定位算法抗噪性差等缺点,为提高声源定位系统的准确性,还需要进行更深、更广泛的研究。本文以数字麦克风阵列为基础,对麦克风阵列的结构、声源定位算法以及语音信号的解码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实际采集到的语音信号含有噪声,这将对语音信号的处理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对其进行预处理。本文对常用的语音信号预处理方法进行了介绍和仿真,以常规波束形成算法为基础,对四种常用的麦克风阵列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基于仿真结果,本文以矩形麦克风阵列为研究对象,并推导了四元矩形麦克风阵列的声源定位公式。(2)在声源定位算法方面,以phat函数加权的广义二次互相关算法为基础,为降低噪声对算法性能的影响,对phat函数进行了改进,并分析了以改进的phat函数加权的广义二次互相关时延估计定位算法在不同信噪比下的时延估计精度。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稳定性和抗噪性方面都有所提升。之后将改进的广义二次互相关算法与常规波束形成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搜索区域划分的波束形成算法,并对其定位的实时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于常规波束形成算法,计算耗时大大降低。(3)以FPGA为基础,完成了四元矩形麦克风阵列的数据同步采集、打包和发送。由于本文所采用的数字麦克风输出的语音信号为PDM编码,此语音信号不能被播放器直接播放,本文研究了基于FPGA的PDM语音信号的解码方法,并在Modelsim下进行了仿真,验证了其在FPGA上实现的可行性。(4)以理论仿真为基础,搭建了声源定位系统并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改进phat函数加权的广义二次互相关时延估计定位算法相比于传统时延估计定位算法具有更好的抗噪性,所提出的搜索区域划分的波束形成算法计算耗时小,能满足声源定位系统在日常使用时对实时性的要求。

杨少雄[8](2021)在《雨洪设施径流控制效果快速评估模型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极端降雨频发,再加上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下垫面硬化及城市管网设计承载力较低导致。为有效解决城市洪涝频发的问题,我国大力推行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径流控制效果是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开发出一套径流控制效果评估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开发出一套统筹前处理、水文水动力核心计算及后评估算法的标准化可移植的雨洪设施径流控制效果快速评估模型。该模型更加完整详尽的考虑了径流控制效果评估的各个阶段:前处理部分基于RGB颜色矩阵自动识别划分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并匹配形成土地利用矩阵;产流计算采用超渗产流法进行计算,考虑了蒸发、植物截留及下渗过程,蒸发量采用实测方法进行计算,植物截留量的计算采用Horton方法进行计算,下渗过程采用Horton下渗方法进行计算,汇流部分的计算采用曼宁公式进行计算,对于城市管网排水的计算基于城市管网节点采用孔流公式计算管网排出水量,构建科学的演进规则来进行地表径流演进计算,计算得到研究区域控制的径流,继而通过控制水量与降雨总水量之比计算研究区域径流控制率,从而对研究区域雨洪设施径流控制效果进行有效评估。同时引入CPU并行加速技术,在不降低评估进度的条件下提升计算速度。该模型统筹径流控制效果评估的各个阶段以弥补常用的城市雨洪模型建模时间长,前后处理不一致导致评估结果差异的不足及径流系数法无完整水文水动力计算过程的不足,达成了构建内容更为全面,评估效率更为高效的雨洪设施径流控制效果快速评估模型的目标。在模型构建完成的基础上,基于控制变量法对模型的关键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稳定下渗率是敏感性最大的参数,其他参数排序为:孔口流量系数>不透水区洼蓄量>透水区洼蓄量。通过理想实验及实际工程算例的模拟对比对构建模型的准确性及高效性进行验证。在理想实验算例中,利用实验实测数据与雨洪设施径流控制效果快速评估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理想实验条件下,模型评估结果与实验分析结果吻合良好;在实际工程算例中,下垫面条件更为复杂,但模拟结果与传统城市雨洪模型对比仍具有较高精度,满足实际工程需求,且单次评估时间较短,满足快速模拟的要求。最后将模型应用于西安市老城区某典型海绵改造社区,对该社区不同重现期设计降雨条件下的径流控制率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加径流控制率逐渐降低,符合实际的规律;同时将模型用于降雨时长对径流控制率影响规律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同一降雨量条件下,随着降雨时长的增加,径流控制率逐渐增加,研究区域将控制更多的径流,可见本文模型对径流控制效果评估及海绵城市规划优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任杰辉[9](2021)在《好氧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多相流动传质与污水处理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污水高效处理对污水资源化利用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受污水处理技术及其机理认识的限制,使得污水处理的效率低、处理成本高。本研究以好氧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aerobic fluidized bed biofilm reactor,AFBBR)为研究对象,基于欧拉-欧拉-欧拉(Euler-Euler-Euler)三流体模型、群体平衡模型(population balance model,PBM)等理论构建气液固三相流动耦合数学模型,获取系统多相流动参数;通过探究系统宏观与微观氧传质过程,揭示多相流动与氧传质效能的响应机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等手段分析流动传质对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合污水处理效能分析结果,揭示多相流动传质与污水处理的响应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构建的Euler-Euler-Euler-PBM三流体耦合数学模型可较为准确的获取气液固三相流动参数。在较高曝气量条件系统中气液固三相流化速度、湍流强度和气相体积分数较高;曝气孔间距明显增加了气相在柱体径向的分散程度,对气液固三相流化速度影响不明显;曝气孔径显着改变了系统的气泡直径大小,在DS=0.16 mm条件系统小直径气泡(0.27~1.03 mm)数量占比明显较高,可达74.8%;当载体填充率20-30%时,悬浮载体的流化状态较好。(2)合适的曝气方式和载体填充率条件形成的多相流动特性改善了系统的宏观与微观传质效能,且碳源的差异影响了系统的氧传质效率及氧的扩散动力学特性。曝气量5.77 m3/(h·m3)、曝气孔间距10 mm、曝气孔径0.16 mm、载体填充率20-30%条件提高了系统气液相间的氧传质效能;生物膜中氧浓度扩散与生物膜的厚度呈现显着高斯分布关系;C:N和碳源类型条件污水中氧传质速率(oxygentransferrate,OTR)和生物膜中氧扩散呈现相反的趋势。(3)曝气方式、载体填充率和碳源改变了 AFBBR系统的处理效果。曝气量5.77 m3/(h·m3)、间距10 mm、孔径0.27 mm和载体填充率为20-30%条件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高于其他工况条件;高C:N条件通过强化同步硝化反硝化速率增加了系统的脱氮效率,在该条件TN和TP的处理效率分别可达72.2%和67.4%;与葡萄糖、乙酸钠和淀粉相比,丙酸钠明显改善了系统的脱氮除磷效率;AFBBR系统对COD、NH4+-N和TN的降解动力学满足悬浮生物质底物拟制Haldane动力学模型,且高C:N和合适碳源(丙酸钠)条件系统中NH4+-N和TN的降解速率qs,max较其他条件高。(4)曝气方式、C:N和碳源类型影响了生物膜物理化学组成及微生物学特性。悬浮载体表面附着生物膜微观结构分布较为均匀,存在多种形态结构的微生物;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中蛋白质的含量明显高于多糖和核酸,增加了生物膜在载体表面的附着程度;EPS中荧光基团类物质以类蛋白质为主,且其包含的官能团(多糖、羧基或烃基化合物、蛋白质、磷酸基团或硫酸盐基团、脂肪族基团)类型与生物膜类似;Protrobacteria、Actinobacteria、Bacteroidetes 为 AFBBR 系统的优势菌群,且系统中共检测24种脱氮型微生物和11种除磷型微生物。(5)曝气量5.77 m3/(h·m3)、间距10 mm、孔径0.27 mm和载体填充率为20-30%条件多相流动传质过程增加了功能微生物(Zoogloea、Acidovorax、Ottowia、Dechloromonas)丰度,并改善了功能基因(亚硝酸还原酶基因nirK/nirS、厌氧氨氧化基因AMX)的表达,促进了生物膜分泌较多的EPS,使得系统的CODcr、TN、NH4+-N和TP的处理效果达到最佳;与葡萄糖、乙酸钠和淀粉相比,丙酸钠通过改善系统微生物的组成及功能基因(nirS、nirK、AMX等)的表达,提高了系统的脱氮除磷效能。本研究成果从工程热物理学、环境工程学、微生物学等学科交叉的角度完善了 AFBBR系统中污水处理的机理,可为AFBBR系统设计及其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与理论支撑。

李享[10](2021)在《印刷包装车间送料AGV运动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智能制造的兴起,我国印刷包装车间正在转型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但整体生产成本高昂、生产效率低等是困扰印刷行业提高质量、效率的主要瓶颈。自动导航小车(AGV)是无人化车间的关键物流设备,能够在印刷包装车间内起到自动送料和运料的功能,可有效解决印刷车间人工堆码、人工搬运等问题。本课题针对物流AGV的状态监控,引入了数字孪生技术,为未来印刷车间实现自动导航小车集群化管理提供可靠的保障。本课题针对印刷车间需求,采用麦克纳姆(Mecanum)轮搭建全方位移动AGV实验平台,对控制系统进行制定,对定位系统、驱动系统、动力装置的硬件进行选择,确定了整体设计方案。建立了基于Mecanum轮的AGV运动学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因Mecanum轮是由直流减速有刷电机通过PWM控制其运动,在Arduino的analog Write()函数中改变value值来改变占空比,实现PWM输出从而控制电机转速,故进行了value与转速之间转换关系的实验,得到了其关系式;在实际运动中AGV会因为安装误差、环境误差等多因素影响出现偏移等现象,通过实验对其进行了速度补偿。以AGV距离参考物s=100cm,超声波传感器波束角为30°建立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AGV位姿确定模型,通过实际计算求解公式,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引入模糊控制,以AGV的位移偏差ΔX和偏斜角度θ作为控制器输入量,以AGV绕Z轴旋转的角速度调整量ω0’和绕Y轴的角度偏差调整量Δθ作为输出量,建立模糊控制规则表,对AGV在行进时进行实时纠偏,通过AGV运动控制实验,验证了模糊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同时通过RFID标签定点反馈信号,实现AGV在Y轴的位置定点校准。建立了基于数字孪技术的上下位机交互系统,利用Unity 3D软件设计了上位机虚拟定位界面。利用LORA无线通讯模块,实现了AGV与上位机模型的双向通讯,进行了AGV与上位机虚拟模型交互实验,通过AGV实际运动轨迹和上位机虚拟模型的运动轨迹进行对比,验证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虚拟定位系统与实际AGV运动状态的同步性。

二、西安理工大学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安理工大学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的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1.2.2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1.2.3 粒子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案
        1.4.2 技术路线
2 大荔县基本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土壤植被
        2.1.4 气候条件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行政辖区
        2.2.2 经济发展
    2.3 水资源状况
        2.3.1 降雨资源
        2.3.2 地表水资源
        2.3.3 地下水资源
        2.3.4 水资源总量
        2.3.5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2.4 本章小结
3 大荔县供需水量预测
    3.1 子区划分及水源、用户组成
        3.1.1 子区域划分
        3.1.2 水源、用户组成
    3.2 需水量预测
        3.2.1 经济社会指标预测
        3.2.2 生活需水预测
        3.2.3 工业需水预测
        3.2.4 建筑业和第三产业需水预测
        3.2.5 农业需水预测
        3.2.6 生态需水预测
        3.2.7 需水量预测汇总
    3.3 供水量预测
        3.3.1 地表水可供水量预测
        3.3.2 地下水可供水量预测
        3.3.3 其他水可供水量预测
        3.3.4 可供水总量预测
    3.4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3.4.1 一次供需平衡分析
        3.4.2 二次供需平衡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大荔县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4.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4.1.1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4.1.2 指标的选取
    4.2 评价方法和数据来源
        4.2.1 评价方法
        4.2.2 数据来源
    4.3 评价结果与分析
    4.4 发展建议
    4.5 本章小结
5 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建立与求解
    5.1 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建立
        5.1.1 目标函数
        5.1.2 约束条件
        5.1.3 整体模型
        5.1.4 模型参数的确定
    5.2 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求解的方法
        5.2.1 模拟退火算法
        5.2.2 粒子群算法
        5.2.3 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
        5.2.4 算法验证
    5.3 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结果
    5.4 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结果分析
        5.4.1 各用户配水量分析
        5.4.2 缺水程度分析
        5.4.3 配置目标分析
        5.4.4 模型适应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辅助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6.1 系统的开发环境及编程语言
        6.1.1 硬件环境
        6.1.2 开发工具
    6.2 系统功能介绍
        6.2.1 系统始入模块
        6.2.2 数据导入模块
        6.2.3 供需水量预测模块
        6.2.4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模块
        6.2.5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块
    6.3 系统的测试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Cr基金属/氮化物涂层的制备、结构及抗冲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固体颗粒冲蚀简介
        1.2.1 固体颗粒冲蚀机理
        1.2.2 影响固体颗粒冲蚀的因素
        1.2.3 固体颗粒冲蚀防护方法
    1.3 抗冲蚀磨损涂层的制备方法
        1.3.1 电镀涂覆技术
        1.3.2 热喷涂技术
        1.3.3 激光表面熔覆技术
        1.3.4 化学气相沉积技术
        1.3.5 物理气相沉积技术
    1.4 抗冲蚀涂层的材料体系与结构设计
        1.4.1 抗冲蚀涂层的材料体系
        1.4.2 抗冲蚀涂层的结构设计
    1.5 抗冲蚀涂层的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5.1 国外抗冲蚀涂层研究和应用现状
        1.5.2 国内抗冲蚀涂层的研究现状
        1.5.3 抗冲蚀涂层研究存在的问题
    1.6 论文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6.1 选题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设备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前处理
        2.1.1 实验材料
        2.1.2 试样尺寸
        2.1.3 试样前处理
    2.2 设备简介及工艺流程
        2.2.1 电弧离子镀设备简介
        2.2.2 涂层结构设计及沉积工艺
    2.3 涂层的组织与结构分析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3.3 X射线物相分析(XRD)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2.4 涂层的性能表征
        2.4.1 膜基结合力
        2.4.2 硬度与弹性模量
        2.4.3 残余应力
        2.4.4 摩擦磨损性能
        2.4.5 冲蚀性能
        2.4.7 热循环疲劳性能
    2.5 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处理
3 CrAlN单层涂层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
    3.1 复合磁场电弧离子镀的设计与构建
    3.2 电磁电压对CrAlN涂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3.2.1 电磁电压对靶面放电的影响
        3.2.2 电磁电压对涂层厚度均匀性的影响
        3.2.3 电磁电压对CrAlN涂层微观结构的影响
        3.2.4 电磁电压对CrAlN涂层力学性能的影响
        3.2.5 电磁电压对CrAlN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3.2.6 电磁电压对CrAlN涂层冲蚀性能的影响
    3.3 电磁频率对CrAlN涂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3.3.1 电磁频率对靶面放电的影响
        3.3.2 电磁频率对涂层厚度均匀性的影响
        3.3.3 电磁频率对CrAlN涂层微观结构的影响
        3.3.4 电磁频率对CrAlN涂层力学性能的影响
        3.3.5 电磁频率对CrAlN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3.3.6 电磁频率对CrAlN涂层冲蚀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CrAl/CrAlN梯度多层涂层的构筑、结构与性能
    4.1 CrAl/CrAlN多层涂层的设计及制备
        4.1.1 CrN, CrAlN, CrAl/CrAlN涂层的微观结构及相组成
        4.1.2 CrAl/CrAlN涂层的沉积机理及其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4.1.3 CrN, CrAlN, CrAl/CrAlN涂层的力学性能
        4.1.4 CrN, CrAlN, CrAl/CrAlN涂层的冲蚀性能
        4.1.5 CrAl/CrAlN涂层的冲蚀机理
    4.2 厚度对CrAl/CrAlN多层涂层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Cr/CrN/Cr/CrAlN多层涂层的构筑、结构与性能
    5.1 Cr/CrN/Cr/CrAlN多层涂层的设计及制备
        5.1.1 Cr/CrN/Cr/CrAlN涂层的微观结构及相组成
        5.1.2 Cr/CrN/Cr/CrAlN涂层的力学性能
        5.1.3 Cr/CrN/Cr/CrAlN涂层的冲蚀性能
    5.2 Cr/CrN/Cr/CrAlN多层涂层的断裂机制
    5.3 本章小结
6 Cr/CrN/Cr/CrAlN多层涂层的热循环疲劳及高温摩擦学性能研究
    6.1 涂层的热循环疲劳性能研究
        6.1.1 涂层热循环后的微观结构及相组成
        6.1.2 涂层热循环后的力学性能
        6.1.3 涂层热循环后的冲蚀性能
    6.2 涂层的高温摩擦学性能研究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贡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某富水断层隧道突涌水预警分析平台及治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突涌水灾害源及赋存规律
        1.2.2 突涌水的致灾机理研究
        1.2.3 突涌水致灾因素及涌水量划分
        1.2.4 突涌水危险等级评价及预测分析
        1.2.5 突涌水的防治措施
        1.2.6 现有研究不足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富水断层破碎带对隧道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2.1 概述
    2.2 断层破碎带影响下突涌水形成机制数值分析方法
        2.2.1 数值分析方法
        2.2.2 FLAC~(3D)流固耦合基本理论
        2.2.3 数值分析方案
        2.2.4 模型的建立及参数取值
        2.2.5 边界条件及假定
    2.3 隧道埋深H对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影响
    2.4 地下水位高度h对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影响
    2.5 隧道围岩级别S对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影响
    2.6 断层破碎带宽度w对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影响
    2.7 断层破碎带与隧道间距d/D对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影响
    2.8 断层破碎带与隧道夹角θ对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影响
    2.9 侧压力系数K_0对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影响
    2.10 富水断层地层不利因素组合工况分析
    2.11 敏感性分析
    2.12 小结
3 隧道突涌水防治措施研究
    3.1 概述
    3.2 断层破碎带影响下隧道突涌水治理措施研究
        3.2.1 数值分析方案
        3.2.2 模型建立及参数取值
        3.2.3 边界条件及假定
    3.3 导水洞排水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3.3.1 导水洞与隧道相对距离L/(D+l)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3.3.2 导水洞开挖位置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3.3.3 导水洞位置组合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3.3.4 导水洞洞径l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3.3.5 导水洞开挖步序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3.3.6 导水洞排水措施方案结果分析
    3.4 注浆堵水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3.4.1 注浆厚度M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3.4.2 注浆圈相对渗透系数比N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3.4.3 注浆堵水方案结果分析
    3.5 导水洞排水与注浆堵水对隧道涌水量及稳定性影响
        3.5.1 注浆厚度M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3.5.2 注浆圈相对渗透系数比N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3.5.3 排堵方案结合结果分析
    3.6 不同等级涌水治理方案类比分析
        3.6.1 导水洞排水
        3.6.2 注浆圈堵水
        3.6.3 排堵结合
    3.7 小结
4 隧道突涌水风险预警快速评价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4.1 突涌水风险因素分析
    4.2 评价方法简介及灾害等级评价方法
        4.2.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4.2.2 建立指标层次结构模型和分级标准
        4.2.3 突涌水指标权重与隶属度确定
        4.2.4 模糊算子选取及评价
    4.3 突涌水快速评价系统构建
        4.3.1 编程语言简介
        4.3.2 平台设计
        4.3.3 平台简介
    4.4 预警平台在武九高速公路隧道中的应用
        4.4.1 工程地质及现场施工
        4.4.2 隧道全段预测结果
    4.5 工程类比分析
        4.5.1 以往隧道工程突涌水情况及治理措施
        4.5.2 基于本平台隧道突水治理措施对比分析
    4.6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和主要研究成果

(4)原状黄土复杂应力条件的震陷机理与动力响应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黄土震陷破坏研究现状
        1.2.2 黄土动剪切特性研究现状
        1.2.3 动本构模型研究现状
        1.2.4 动力离心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1.2.5 土体动力响应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 .现存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问题
2 原状结构性黄土动力特性分析
    2.1 概述
    2.2 试验简介
        2.2.1 设备简介
        2.2.2 试验材料
        2.2.3 试样制备
        2.2.5 试验方案及步骤
    2.3 结构性黄土的动应力应变特性
        2.3.1 骨干曲线
        2.3.2 动剪切模量
        2.3.3 阻尼比
        2.3.4 黄土循环动扭剪强度与破坏模式
    2.5 结构性黄土动强度特性
        2.5.1 概述
        2.5.2 循环扭剪作用下黄土的动强度特性
        2.5.3 黄土的动强度指标分析
    2.6 结构性黄土动扭剪震陷特性
        2.6.1 震陷特性
        2.6.2 动扭剪试验条件下原状黄土震陷特性
        2.6.3 循环振次对黄土震陷变形的影响
        2.6.4 含水率对黄土震陷变形的影响
        2.6.5 固结围压对黄土震陷变形的影响
    2.7 结构性黄土震陷系数经验公式
        2.7.1 黄土震陷系数经验公式的推导
        2.7.2 黄土震陷系数经验公式的验证
    2.8 本章小结
3 复杂应力条件下原状黄土的动剪切屈服和破坏强度研究
    3.1 概述
    3.2 复杂静应力条件下黄土的动剪切特性
        3.2.1 试样的应力状态
        3.2.2 试验介绍
    3.3 不同中主应力比黄土的动剪切特性
        3.3.1 动剪应力与动剪应变骨干曲线
        3.3.2 动剪切模量变化规律
        3.3.3 动阻尼比变化规律
        3.3.4 动强度变化规律
        3.3.5 动屈服条件变化规律
    3.4 固结应力条件、含水率对黄土动力特性的影响
        3.4.1 不同固结围压黄土的动应力应变骨干曲线
        3.4.2 固结应力对动模量、阻尼比的影响
        3.4.3 不同含水率下黄土的动应力应变骨干曲线
        3.4.4 含水率对动模量、阻尼比的影响
    3.5 应力空间中黄土的强度变化规律与动剪切的破坏模式
        3.5.1 应力空间中黄土的强度变化规律
        3.5.2 循环动剪切的破坏模式
    3.6 本章小结
4 原状黄土离心模型试验动力响应分析
    4.1 黄土动力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设计
        4.1.1 离心机振动台试验原理
        4.1.2 模型试验材料
        4.1.3 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相似关系设计
        4.1.4 离心机振动台试验模型制作
        4.1.5 离心机振动台试验模型箱的选择
        4.1.6 试验步骤
    4.2 离心模型试验黄土边坡动力响应特征
        4.2.1 加速度响应特征
        4.2.2 动力响应高程效应与趋表效应
        4.2.3 模型加速度反应谱
    4.3 数值模拟黄土边坡动力响应特征
        4.3.1 计算原理
        4.3.2 黄土边坡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动力响应对比分析
    4.4 黄土边坡的震陷变形破坏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原状黄土地基动力离心模型震陷变形研究
    5.1 试验概况介绍
    5.2 黄土地基离心动力响应特征
        5.2.1 黄土地基加速度响应
        5.2.2 黄土地基的加速度放大效应
        5.2.3 输入峰值加速度对模型动力响应的影响
        5.2.4 离心加速度对模型动力响应的影响
        5.2.5 含水率对模型动力响应的影响
        5.2.6 黄土地基模型加速度反应谱
    5.3 地基离心动力数值模型研究
        5.3.1 黄土地基数值建模及计算参数
        5.3.2 黄土地基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动力响应对比分析
        5.3.3 黄土震陷系数经验公式与黄土地基震陷量计算方法
        5.3.4 黄土地基震陷变形分布特征
    5.4 黄土地基的震陷变形破坏特征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非均匀入流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离心泵内部流动的研究现状
        1.2.2 非均匀入流对离心泵影响的研究现状
        1.2.3 改善非均匀入流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2 数值计算方法及试验台简介
    2.1 数值模拟方法
        2.1.1 计算流体力学方法
        2.1.2 内部流动控制理论
        2.1.3 湍流模型
    2.2 数值模型
        2.2.1 几何模型
        2.2.2 网格划分
        2.2.3 参数设置
        2.2.4 网格无关性验证
    2.3 离心泵试验系统
        2.3.1 试验台简介
        2.3.2 试验内容
    2.4 本章小结
3 非均匀入流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
    3.1 弯管角度对外特性的影响
    3.2 内部流动特性
    3.3 压力脉动分析
        3.3.1 进口管压力脉动
        3.3.2 叶轮内压力脉动
        3.3.3 蜗壳内压力脉动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类型导叶对非均匀入流的影响
    4.1 不同类型导叶的水力设计
    4.2 不同类型导叶对离心泵内部流动的影响
        4.2.1 外特性
        4.2.2 进口管流动分析
        4.2.3 叶轮内流动特性
    4.3 翼型导叶安装角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
        4.3.1 外特性
        4.3.2 进口管流动分析
        4.3.3 叶轮内流动特性
    4.4 翼型导叶厚度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
        4.4.1 外特性
        4.4.2 进口管流动分析
        4.4.3 叶轮内流动特性
    4.5 翼型导叶叶片数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
        4.5.1 外特性
        4.5.2 进口管流动分析
        4.5.3 叶轮内流动特性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试验设计的参数优化及非定常特性研究
    5.1 试验设计的参数优化
    5.2 优选方案的非定常特性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基于信息层的包材产线自动管控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开发平台和课题相关技术综述
    2.1 开发关键技术
        2.1.1 开发平台简介
        2.1.2 ASP.Net网页开发技术
        2.1.3 Timer控件
        2.1.4 LINQ TO Entities技术
    2.2 制造执行系统
    2.3 其他辅助系统
    2.4 系统扰动问题分析
    2.5 本章总结
3 系统总体设计
    3.1 A公司当前信息系统方案
        3.1.1 车间结构布局
        3.1.2 系统结构拓扑
        3.1.3 系统功能划分
    3.2 自动管控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3.2.1 系统实施的基本需求
        3.2.2 系统业务分析
        3.2.3 体系架构分析
    3.3 本章总结
4 基于MES的管控层系统研究
    4.1 需求分析与系统结构
        4.1.1 业务逻辑需求
        4.1.2 开发升级需求
        4.1.3 企业级需求
        4.1.4 系统结构概述
    4.2 WMS指令管控层
        4.2.1 功能分析
        4.2.2 实现流程
        4.2.3 相关函数的设计
    4.3 产线管控层
        4.3.1 功能分析
        4.3.2 实现流程
        4.3.3 相关函数设计
    4.4 产线物料集中管控层
        4.4.1 功能分析
        4.4.2 实现流程
        4.4.3 相关函数设计
    4.5 单机生产作业管控层
        4.5.1 功能分析
        4.5.2 实现流程
        4.5.3 相关函数设计
    4.6 数据库设计
        4.6.1 工单管理表关系
        4.6.2 作业管理表关系
        4.6.3 状态管理表关系
    4.7 数据采集与反馈
        4.7.1 数据采集
        4.7.2 数据反馈
    4.8 程序实现
        4.8.1 自动管控系统实现轮询的方法
        4.8.2 测试平台的实现
    4.9 本章总结
5 物料齐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物料齐套系统的研究意义与需求分析
    5.2 物料齐套系统的工作原理
    5.3 齐套问题研究及状态设计
        5.3.1 齐套问题描述
        5.3.2 齐套状态设计
        5.3.3 锁定状态设计
    5.4 齐套模型的研究与设计
        5.4.1 齐套流程描述
        5.4.2 物料齐套模型
        5.4.3 物料锁定模型
        5.4.4 齐套优先级模型
    5.5 基于齐套的物料跟催
        5.5.1 工序物料齐套准备
        5.5.2 物料抵达与现场确认
        5.5.3 物料状态追踪
        5.5.4 齐套缺料跟催
    5.6 模型验证
    5.7 程序实现
    5.8 本章总结
6 生产现场监控及扰动问题处理
    6.1 生产现场监控
        6.1.1 生产工单监控
        6.1.2 物料监控
        6.1.3 设备监控
    6.2 扰动因素分析
    6.3 扰动问题处理
        6.3.1 动态调度问题描述
        6.3.2 基于优先级的时间后移策略
        6.3.3 基于负载量的设备均分策略
        6.3.4 基于优先级的滑动窗口算法
    6.4 扰动问题的应用测试
    6.5 扰动处理程序的实现
        6.5.1 工单插单程序的实现
        6.5.2 设备故障处理程序的实现
    6.6 本章总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课题总结
    7.2 课题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基于数字麦克风阵列的声源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技术发展趋势
    1.4 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技术主要难点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安排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论文结构安排
2 语音信号预处理与阵列信号模型
    2.1 语音信号预处理
        2.1.1 消除趋势项和直流分量
        2.1.2 预加重
        2.1.3 降噪
        2.1.4 分帧加窗
    2.2 阵列信号模型
        2.2.1 远场模型和近场模型
        2.2.2 窄带信号和宽带信号
    2.3 阵列阵型的选择及仿真
        2.3.1 阵列阵型
        2.3.2 阵列参数
        2.3.3 阵列性能仿真
        2.3.4 定位公式推导
    2.4 本章小结
3 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算法研究
    3.1 时延估计算法
    3.2 波束形成算法
        3.2.1 常规波束形成算法
        3.2.2 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3.3 高分辨率谱估计算法
    3.4 改进phat函数加权的广义二次互相关算法
        3.4.1 广义二次互相关算法仿真
        3.4.2 广义二次互相关算法改进
    3.5 搜索区域划分的波束形成算法
        3.5.1 搜索区域的确定
        3.5.2 搜索区域划分的波束形成算法
    3.6 本章小结
4 声源定位系统硬件设计及PDM信号解码方法研究
    4.1 MEMS麦克风及脉冲密度调制
        4.1.1 MEMS麦克风简介
        4.1.2 脉冲密度调制
        4.1.3 过采样与噪声整形技术
    4.2 开发平台及开发环境简介
        4.2.1 FPGA简介
        4.2.2 程序开发环境简介
    4.3 FPGA程序设计
        4.3.1 总体方案设计
        4.3.2 数据缓存模块的设计与仿真
        4.3.3 数据打包模块设计与仿真
        4.3.4 以太网传输模块设计与仿真
    4.4 PDM信号解码方法研究
        4.4.1 总体方案设计
        4.4.2 CIC滤波器
        4.4.3 半带滤波器
        4.4.4 低通滤波器
        4.4.5 总体仿真
    4.5 本章小结
5 系统测试及实验
    5.1 实验平台的搭建
    5.2 实验数据处理
        5.2.1 系统测试
        5.2.2 语音信号恢复
    5.3 实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雨洪设施径流控制效果快速评估模型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市雨洪产汇流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1.2.2 径流控制效果评估模型研究进展
        1.2.3 加速并行算法研究进展
    1.3 存在问题与研究目标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雨洪设施径流控制效果快速评估模型算法
    2.1 引言
    2.2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与匹配算法
    2.3 地表产?汇流过程控制方程与算法实现
    2.4 管网计算控制方程与算法实现
    2.5 演进规则的构建与算法实现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控制变量法的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3.1 引言
    3.2 控制变量法
    3.3 研究区域概况
        3.3.1 设计降雨
        3.3.2 参数选取
    3.4 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雨洪设施径流控制效果快速评估模型验证
    4.1 理想实验算例验证
        4.1.1 城市雨洪平台简介
        4.1.2 模拟工况
        4.1.3 模拟结果
    4.2 实际工程算例验证
        4.2.1 研究区域简介
        4.2.2 研究方法
        4.2.3 模拟条件
        4.2.4 模拟结果
    4.3 本章小结
5 雨洪设施径流控制效果快速评估模型应用
    5.1 典型海绵改造社区径流控制效果快速评估
        5.1.1 区域简介及模拟条件
        5.1.2 模拟结果
    5.2 不同时长降雨条件下径流控制效果快速评估
        5.2.1 模拟工况
        5.2.2 模拟结果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得专利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9)好氧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多相流动传质与污水处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好氧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应用及发展趋势
        1.2.1 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概述
        1.2.2 AFBBR设计及运行的参数
        1.2.3 AFBBR应用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气液固三相流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1.3.2 多相流动过程中氧传质机制研究进展
        1.3.3 流动传质与污水处理机制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AFBBR反应装置
        2.1.1 AFBBR系统装置简介
        2.1.2 悬浮填料
    2.2 接种污泥与模拟污水
        2.2.1 接种污泥
        2.2.2 实验用水
    2.3 反应器启动与常规指标分析方法
        2.3.1 反应器启动方法
        2.3.2 常规指标分析方法
    2.4 氧传质特性分析方法
        2.4.1 清水曝气充氧性能分析方法
        2.4.2 OTR分析方法
        2.4.3 生物膜微观氧浓度与动力学分析
    2.5 生物膜参数分析方法
        2.5.1 生物量测定与计算
        2.5.2 SEM分析
        2.5.3 EPS提取与测定分析
        2.5.4 荧光光谱分析
        2.5.5 红外光谱FTIR分析
    2.6 生物膜微生物群落与功能型基因分析方法
        2.6.1 生物膜样品前处理
        2.6.2 DNA提取与目标片段扩增
        2.6.3 高通量测序
        2.6.4 qPCR分析
    2.7 统计学分析方法
3 气液固三相流动耦合模型构建及流动特性模拟研究
    3.1 模型理论基础
        3.1.1 多相流模型理论
        3.1.2 湍流模型理论
        3.1.3 PBM模型理论
        3.1.4 相间作用力模型理论
    3.2 三相流动耦合模型构建与验证
        3.2.1 物理模型构建与边界条件设置
        3.2.2 Euler-Euler-Euler-PBM耦合模型构建
        3.2.3 模型的适应性评价
        3.2.4 模拟参数条件设置
    3.3 气液固三相流动特性模拟分析
        3.3.1 曝气量对气液固三相流动影响分析
        3.3.2 曝气孔间距对气液固三相流动影响分析
        3.3.3 曝气孔径对气液固三相流动影响分析
        3.3.4 载体填充率对气液固三相流动影响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气液固三相流动对相间氧传质特性影响研究
    4.1 清水曝气充氧性能研究
        4.1.1 曝气量对充氧性能影响分析
        4.1.2 曝气孔间距对充氧性能影响分析
        4.1.3 曝气孔径对充氧性能影响分析
        4.1.4 载体填充比率对充氧性能影响分析
    4.2 污水处理过程中氧传质机制研究
        4.2.1 曝气方式对污水中氧传质性能的影响
        4.2.2 碳源对污水中氧传质性能的影响
        4.2.3 填充率对污水中氧传质性能的影响
    4.3 生物膜微观氧扩散动力学分析
        4.3.1 生物膜微观氧转移规律分析
        4.3.2 曝气方式对生物膜微观氧扩散动力学的影响
        4.3.3 碳源对生物膜微观氧扩散动力学的影响
        4.3.4 载体填充率对生物膜微观氧扩散动力学的影响
    4.4 多相流动特性与氧传质效能响应关系分析
        4.4.1 曝气方式及载体填充率与氧传质效能响应关系分析
        4.4.2 碳源与氧传质效能响应关系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流动传质的污水处理效能优化及作用机制研究
    5.1 AFBBR系统污水处理效能优化研究
        5.1.1 有机物处理效果分析
        5.1.2 氮处理效果及机制分析
        5.1.3 磷处理效果分析
        5.1.4 多相流动传质与污水处理效能响应关系分析
    5.2 碳氮比对污水处理机制影响研究
        5.2.1 C:N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5.2.2 C:N对沿程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影响
        5.2.3 C:N、氧传质效能与污水处理效能响应关系分析
    5.3 碳源类型对污水处理机制影响研究
        5.3.1 碳源类型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5.3.2 碳源类型对沿程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影响
        5.3.3 碳源类型、氧传质效能与污水处理效能响应关系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多相流动传质与生物膜特性响应机制研究
    6.1 生物膜表观特性及官能团组成分析
        6.1.1 生物膜表观特性
        6.1.2 基于FTIR技术的生物膜官能团组成分析
    6.2 流动传质对EPS组成及分布的影响
        6.2.1 EPS含量分布规律
        6.2.2 EPS荧光组分确定与分析
        6.2.3 基于FTIR技术的EPS化学组成分析
    6.3 流动传质对微生物组成及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
        6.3.1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6.3.2 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
        6.3.3 功能微生物及q PCR功能基因分布特性
    6.4 多相流动传质、污水处理效能与微生物群落响应关系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印刷包装车间送料AGV运动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关键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AGV导航定位系统研究
        1.2.2 数字孪生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组织架构
    1.4 本章小结
2 AGV整体设计方案
    2.1 引言
    2.2 AGV整体设计方案
        2.2.1 AGV底盘结构设计
        2.2.2 AGV控制系统搭建
        2.2.3 驱动系统搭建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Mecanum轮的运动学分析
    3.1 建立基于Mecanum轮的运动学模型
    3.2 AGV运动速度控制实验
    3.3 验证运动学模型
    3.4 AGV速度补偿实验
        3.4.1 AGV在Y轴行驶速度补偿实验
        3.4.2 AGV在X轴行驶速度补偿实验
        3.4.3 AGV以一定角度行驶速度补偿实验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位姿确定理论模型
    4.1 超声波传感器波束角测量实验
        4.1.1 超声波传感器工作原理
        4.1.2 超声波传感器波束角的确定
    4.2 建立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位姿确定模型
        4.2.1 超声波传感器的位置分布
        4.2.2 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位姿确定模型
        4.2.3 验证位姿确定模型
        4.2.4 基于RFID的定位校准
    4.3 模糊控制系统设计
        4.3.1 模糊推理的建立
        4.3.2 模糊控制规则表建立
        4.3.3 实验验证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上下位机交互系统
    5.1 虚拟模型的建立
        5.1.1 Unity 3D简介
        5.1.2 虚拟模型的建立
    5.2 下位机对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5.2.1 ArduinoIDE简介
        5.2.2 工业DTU简介
        5.2.3 下位机对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5.3 上位机对实时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5.4 本章小结
6 上下位机交互实验验证
    6.1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AGV状态监控实验
    6.2 实验结果展示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西安理工大学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的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杜佰林.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Cr基金属/氮化物涂层的制备、结构及抗冲蚀性能研究[D]. 王迪.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某富水断层隧道突涌水预警分析平台及治理措施[D]. 段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原状黄土复杂应力条件的震陷机理与动力响应特性[D]. 邵帅.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非均匀入流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及优化研究[D]. 刘玉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6]基于信息层的包材产线自动管控技术研究及应用[D]. 王浩成.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7]基于数字麦克风阵列的声源定位技术研究[D]. 王浩天.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8]雨洪设施径流控制效果快速评估模型研究及应用[D]. 杨少雄.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9]好氧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多相流动传质与污水处理机制研究[D]. 任杰辉.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10]印刷包装车间送料AGV运动控制策略研究[D]. 李享.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西安理工大学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