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阴火论”初探

李高“阴火论”初探

一、李杲“阴火说”探微(论文文献综述)

张承坤,崔为[1](2022)在《“阴火”的概念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阴火"最初为自然界真实存在的事物,如海火、地热等。宋代开始,理学思想兴盛,大量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被征引来解释人体。金代名医李杲将"阴火"的概念植入人体中,形成了中医的阴火理论,完成一次中医学术创新。李杲所论之"阴火",是脾胃气虚、升降失常引起的下焦病理之火,但明清医家将之与朱丹溪的"相火"理论混淆,形成内容相互冲突的阴虚之火说和命门之火说两种理论,并且各自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代中医教材《中医各家学说》为了消弭观点冲突,并基于临床实际情况,先后将"阴火"的概念进行范围扩大,最终形成"阴火"是指一切内伤引起的虚性火邪的观点,完成中医学术史上的又一次创新。

王得帅,郭卉[2](2021)在《从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看《脾胃论》》文中指出李杲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创立脾胃学说,认为脾胃内伤,元气虚衰,则变生百病。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为李杲所着《脾胃论》中首方,此方最能体现李杲治疗内伤病的特点,对李杲学术思想具有代表意义。笔者认为此方有贯通李杲学术思想之妙,故以此方为例,结合自身体悟以及相关学术、临床资料,从立论、脾胃病病机、治法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对《脾胃论》的见解。

郭程程,焦华琛,李运伦[3](2021)在《阴火刍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阴火理论源于李东垣,但对于阴火的认识,至今尚未有定论。关于阴火学说的起源,有阴虚内热说和壮火散气说两种。关于阴火学说的内涵,有阴火即心火说、阴火即肾火说、阴火即脾胃火说、阴火即脉中伏火说、阴火即三焦火说、阴火即相火说几种观点。心火,有心阴虚火旺、离位之心火、代君之火之分;肾火,有肾阴虚火旺、肾中真阳外越、肾气郁火之分;脾胃之火,有脾胃郁火、血虚之火、脾胃虚火之分;脉中伏火,有心火煎熬血脉、气郁血脉、火邪下陷血脉、卫气下陷血脉之分;三焦火,有三焦气郁化火、三焦流行之火之分;相火,有妄行相火、离位相火、病理相火之分。

黄明俊,商海滨,许猛猛,吴博[4](2019)在《从李杲元气阴阳升降浮沉的角度探究阴火》文中提出李杲创立脾胃论,其阴火是他中医思想的核心表现,要准确地认识阴火就应当从他对人体正常元气、阴阳、气机的角度出发。在李杲的着作中,元气与阴火频频出现。笔者通过研究分析认为,阴火乃是人体的下焦少阳之元气的异变,病机为气机升降失常、阴阳失衡、气火关系失调。治则以补中焦元气,调气机、阴阳,纠正气火失衡。

王奕霖[5](2019)在《基于中医文献对“内生五邪”理论的梳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梳理“内生五邪”理论的演进历程,以探寻“内生五邪”的源流,阐释“内生五邪”的内涵,分析“内生五邪”形成的机理及临床意义,从而为“内生五邪”理论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内生五邪”理论在临床中的运用。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方法,以“内生五邪”、“内风”、“内寒”、“内湿”、“内火(热)”、“内燥”等为检索词,对《中华医典》数据库、1950年1月至2019年3月的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同时还对学校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进行查阅,然后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梳理与研究。结论:(1)“内生五邪”理论体系起源于《黄帝内经》,历经汉、唐、宋、金元、明清、近现代等多个历史时期的发展丰富和大量医学实践,现这个理论体系臻于完善。但这个理论体系在发展演进过程中,并不是整体协同推进的,而是“内风”、“内寒”、“内湿”、“内火(热)”、“内燥”等五个方面都有各自不完全相同的演进路径,同时在演进的时间进程上也不完全相同,但最终五个方面的演进发展达到了趋同,形成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2)“内风”、“内寒”、“内火(热)”、“内湿”、“内燥”等五个理论体系虽然在各自发展进程上并不同步,但都与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即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的高峰期、突破期,“内生五邪”理论也往往出现较大的进步。(3)“内风”形成的机理主要是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生风、血虚生风、血燥生风,都强调与五脏之肝的密切性,痰瘀生风等也逐渐引起重视。(4)《尚书·洪范》关于火的认识促进了中医对火热的认识,“内火(热)”形成的机理主要是阳盛化火、邪郁化火、五志化火、阴虚化火,这些已普遍得到认可,而阳虚化生火热、血虚化生火热、气虚化生火热逐渐被认识与重视,但对阳虚化生火热之上热下寒、外热内寒之病机,在目前中医高校教材中尚未纳入“内火(热)”病机之中,对阳虚化生火热之下热中寒的病机很少被目前教材述及及学者提及。(5)“内寒”形成的机理与表现主要是阳虚即“阳虚则寒”,五脏皆可发生阳虚,但尤以脾肾阳虚为主。(6)“内湿”不仅因为脾主运化水湿与之密切,又因肾主水肾阳蒸腾气化而与之亦密切。(7)“内燥”的成因多端,无论内热、嗜食辛辣炙煿,还是情志郁而化火甚或寒凝气机津液不布等皆可致燥,总的治疗大法主要为滋阴润燥。

黄国昇,由凤鸣,祝捷,郑川,严然,夏孟蛟[6](2018)在《“阴火”说与肿瘤热》文中指出"阴火"是李杲提出的属于内伤发热范畴的病理概念。肿瘤热是指患者出现的直接或间接与恶性肿瘤相关的非感染性发热,几乎见于所有恶性肿瘤,亦属于"内伤发热"范畴。通过分析肿瘤热与"阴火"的临床表现及病因病机,认为两者具有内在联系,运用"阴火"理论治疗肿瘤热,丰富了治疗肿瘤热的临证手段。

冯梅,钟志兵,周欣欣[7](2016)在《“一气周流”与“阴火论”探析》文中研究表明"阴火论"系李杲学术思想的精华之一,然而其描述却往往艰涩难懂,使得后世在理解"阴火"原旨时难处颇多,易生谬论。笔者览《四圣心源》,研"一气周流",知其与"补土派"思想皆重脾胃。两者虽机理有别,然则殊途同归,故拟在"一气周流"学说的基础上阐释"阴火论",以期为学者对"阴火论"的理解、学习及研究提供新思路。

马天驰[8](2016)在《调脾胃养生防病的理论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分析医学古籍,梳理脾胃与养生防病的关系及其发展源流,结合时代背景寻找其衍生规律。从脾脏象作用机理角度,剖析脾为“养生之本”观点的科学性及重要性。在现代知识背景下,提出保养脾胃方法、措施及注意事项,为中医养生防病提供新的思路。资料与方法:1.确立古籍书目选取中医学古籍包括养生食疗外治类、医经类、综合医书类等,以及古代哲学类等古籍,输入数据库进行标引、筛选,确定古籍书目。2.文献提取在数据平台中阅读古籍,并提取与脾和养生防病有关的条文,具体内容以养生为主,还包括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与四时及他脏腑的联系、病因、病机、临床表征、治则治法等,并将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归类。3.信息分析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分析历代医家关于脾与养生防病的论述及观点,考镜源流,梳理脉络,辨彰学术,厘清脾与养生防病之间的关系,寻求其发展演变规律。结合脾脏自身的生理功能及中医养生原则,探讨脾胃在养生防病中作用机理。归纳调脾胃以养生防病的方法、措施及注意事项。结论:1.通过对先秦到近现代关于调脾胃养生防病的理论研究,发现调脾胃养生防病的内容在明清以前的古籍文献中已有大量记载,但零散而不成体系,亦未上升到理论高度,然而在明代张景岳提出“脾胃为养生之本”理论,并在理、法、方药各方面均有论及,自此形成了调脾胃养生防病的理论。临证养生防病方面:总结出从确立脾胃的生理基础,到从脾论治其他疾病,到调脾胃养生的发展过程。饮食养生方面:总结出从以食养生,到突出脾胃的功能,到专制药食养脾胃的发展过程。学派思想方面:总结出从注重脏腑病机及辨证,到独重脾胃内伤,到注重温补脾肾,到重视中焦的发展过程。得出调脾胃以养生防病是医学发展的必然产物。2.通过对“中土”脾胃运转四周脏气、更代四时的研究,分析出“中土”脾胃是五脏系统的核心。通过分析脾胃为枢斡旋气机功能对转枢脏腑气机、调节阴升阳降的作用,得出调脾胃安五脏是养生防病的前提。3.通过对脾胃纳化饮食水谷、布散水谷精微的研究,从充养四肢肌肉,滋养五官九窍、化生卫气、化生营血、化生精、充养元气、助生宗气等方面,得出脾为“后天之本”是养生防病的基础。4.饮食养生防病上提出饥饱适宜、寒温适宜、勿偏嗜、定时饮食、避免酒伤的护脾胃养生防病原则。保养脾胃方法上提出益气健脾、升阳健脾、滋脾胃阴、健脾运湿、健脾化痰、消积导滞等方法。

赵瑞占,秦璇,崔爱明[9](2015)在《从“坎卦解”浅析李杲“阴火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清代医家郑钦安对《易经》之"坎卦解"来探讨李杲"阴火说","阴火"实乃坎(椾)中之"一阳"妄动为病,其临床表现兼有阳虚之象,治以温补为主。

李亚茹,郭伟星[10](2013)在《从三焦失衡论阴火形成》文中指出1阴火学说溯源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李杲),宗《内经》要旨,根据《素问·调经论》"阴虚生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薰胸中,故生内热"的理论,继承并发展了刘元素的相火学说,提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观点。作为补土派的代表,他十分重视中焦脾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在临床观察及研究中创立了阴火学说。阴火理论首见于《内外伤辨惑论》论饮食劳倦:

二、李杲“阴火说”探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李杲“阴火说”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1)“阴火”的概念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从自然界到中医的“阴火”
2 中医“阴火”的概念演变
3 结语

(2)从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看《脾胃论》(论文提纲范文)

1《脾胃论》立论基础
2 脾胃病主要病机
3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及其代表性
4 小结与展望

(3)阴火刍探(论文提纲范文)

1 阴火学说的起源
    1.1 源于《黄帝内经》阴虚内热说
    1.2 源于《黄帝内经》壮火散气说
2 阴火学说内涵
    2.1 阴火即心火说
        2.1.1 心阴虚火旺
        2.1.2 离位之心火
        2.1.3 代君之火
    2.2 肾火说
        2.2.1 肾阴虚火旺
        2.2.2 肾中真阳外越
        2.2.3 肾气郁火
    2.3 脾胃之火说
        2.3.1 脾胃郁火
        2.3.2 血虚之火
        2.3.3 脾胃虚火
    2.4 脉中伏火说
        2.4.1 心火煎熬血脉
        2.4.2 气郁血脉
        2.4.3 火邪下陷血脉
        2.4.4 卫气下陷血脉
    2.5 三焦火说
        2.5.1 三焦气郁化火
        2.5.2 三焦流行之火
    2.6 相火说
        2.6.1 妄行的相火
        2.6.2 离位的相火
        2.6.3 妄行、离位的相火
        2.6.4 病理的相火

(4)从李杲元气阴阳升降浮沉的角度探究阴火(论文提纲范文)

1 关于阴火本质的认识
    1.1 相火为下焦少阳元气
    1.2 下焦元气异变成阴火
2 阴火的产生机制
    2.1 气火失调
    2.2 阴阳失衡
    2.3 气机升降失常
3 阴火论治
    3.1 补中焦脾胃元气
    3.2 调气机、阴阳
    3.3 纠正气火失衡
4 小结

(5)基于中医文献对“内生五邪”理论的梳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内风”理论的研究
    1 《黄帝内经》对“内风”理论的奠基
        1.1 《黄帝内经》对自然界之风与人体脏腑联系的认识
        1.2 《黄帝内经》对“内风”理论的认识
    2 汉唐时期“内风”理论的进步
    3 宋金元时期“内风”与“外风”渐趋分明
    4 明清时期“内风”与“外风”区分明确
    5 近现代时期“内风”理论的丰富完善
    小结
第二章 “内寒”理论的研究
    1 《黄帝内经》渗透“内寒”理论
        1.1 重视温阳思想
        1.2 以“痛”论“寒”
        1.3 《黄帝内经》中的“阴盛则内寒”
    2 张仲景对《黄帝内经》中“内寒”理论的传承与发展
        2.1 《伤寒杂病论》丰富“内寒”理论
        2.2 方药的丰富和发展促进理论迈向临床
    3 宋金元时期“内寒”理论的发展
    4 明清时期“内寒”理论的革新倾向
    5 近现代时期“内寒”理论的应用
    小结
第三章 “内湿”理论的研究
    1 宋代以前“内湿”理论体系的形成
        1.1 《黄帝内经》对“内湿”理论的认识
        1.2 张仲景对“内湿”证治的贡献
        1.3 晋隋唐宋时期对“内湿”理论的丰富
    2 金元明清时期“内湿”理论体系的发展
    3 近现代时期“内湿”理论体系的运用与研究
    小结
第四章 “内燥”理论的研究
    1 唐代以前“内燥”理论的形成
        1.1 《黄帝内经》暗含“津伤化燥”病机思想
        1.2 “内燥”理论框架初现端倪
    2 宋代以后“内燥”理论的发展
        2.1 陈无择、窦材对“内燥”理论的认识
        2.2 金元医家对“内燥”理论的贡献
        2.3 明清时期“内燥”理论的蓬勃发展
    3 近现代时期“内燥”理论的丰富
    小结
第五章 “内火(热)”理论的研究
    1 唐以前中医关于火热的阐释
        1.1 《尚书·洪范》中“火”的含义与隐喻
        1.2 《黄帝内经》对“火(热)”病机理论框架构建的影响
        1.3 汉唐时期对“火(热)”病机理论的提高
    2 宋代以后中医对“内火(热)”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2.1 《三因极-病证方论》中的“火(热)”病机理论
        2.2 刘完素“火热论”学说
        2.3 李东垣论“火”
        2.4 朱丹溪论“火”
        2.5 张景岳、赵献可论“火”
        2.6 清代“火热”病机理论的深化
    3 近现代时期对“内火(热)”理论的丰富与完善
    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6)“阴火”说与肿瘤热(论文提纲范文)

“阴火”与肿瘤热
    1“阴火”临床表现与病因病机
    2肿瘤发热的临床表现及病因病机
        2.1肿瘤细胞增生、破坏
        2.2肿瘤机体环境的缺血缺氧
        2.3肿瘤导致体温调节机制的过表达
        2.4肿瘤机体的免疫反应
    3“阴火”与肿瘤发热的关系
从“阴火”论治肿瘤发热
    1甘温益气, 养血退热
    2滋阴清热, 降火育阴
    3解毒化瘀, 益气养血
风药是治疗肿瘤热的翘楚
总结

(7)“一气周流”与“阴火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一气周流”学说中内生火之因及与阴火的联系
    2.1 元气化生“阴火”
    2.2 相火化“阴火”
    2.3 心火化“阴火”
3 李杲“阴火论”中存在的恶性循环
4 结语

(8)调脾胃养生防病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中医脾胃学说的理论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1 调脾胃养生防病的理论源流
    1.1 脾胃与养生相关理论导源于先秦
        1.1.1 脾胃居中,长养四旁
        1.1.2 主享四时,胃气为本
        1.1.3 脾主肌肉,抗邪外出
    1.2 汉代凸显护脾胃思想,有“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
        1.2.1 脾胃虚弱易发病
        1.2.2 防治传变实脾胃
        1.2.3 遣方用药护脾胃
    1.3 唐宋倡“五脏不足求于脾”,擅用食物、针灸调补脾胃
        1.3.1 唐代有“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注重以食养生
        1.3.2 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的针灸养生原则
        1.3.3 宋代强调“脾胃消化,谷气长存”,突出脾胃作用
    1.4 金元时期创立脾胃学说,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1.4.1 易水学派参仲景“四季脾旺不受邪”,创脾胃学说
        1.4.2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1.4.3 注重顾护脾胃以养生,创大量食疗方
    1.5 明清时期提出“脾胃为养生之本”理论
        1.5.1 温补学派提倡以脾肾为本,擅用温补之剂
        1.5.2 温病学派补充了滋脾胃阴,尤重中焦脾胃
        1.5.3“人以脾胃为本”
        1.5.4“脾胃一伤,致生诸虚百疾而夭人寿”
        1.5.5“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
        1.5.6“脾胃为养生之本”
    1.6 近现代名老中医对“脾胃为养生之本”理论的发展
        1.6.1 孔伯华认为“脾伤则病遂乘之”,推出“实脾土”
        1.6.2 蒲辅周将调护脾胃贯穿临证始终
        1.6.3 董德懋创“调理脾胃十法”以养脾胃
        1.6.4 邓铁涛提出脾胃虚损五脏相关学说
        1.6.5 李玉奇注重脾胃,提出“人百病,首脾胃”
        1.6.6 路志正提出“养生之道,贵在后天”
        1.6.7 李德新提出“调脾胃以安五脏”学术思想,从脾论治疾病
        1.6.8 董建华擅用通降作为“保胃气”之法
2 调脾胃养生防病的理论基础
    2.1 脾胃在脏腑中的生理基础
        2.1.1 五脏系统以“中土”为核心
        2.1.2 五脏协调赖于脾胃斡旋气机
        2.1.3 脾胃为“后天之本”
        2.1.4 脾胃长养五脏
        2.1.5 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
        2.1.6“后天”充养“先天”
    2.2 脾胃在养生防病中的作用基础
        2.2.1 人以“胃气”为本
        2.2.2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2.2.3 调脾胃安五脏以养生防病
3 调脾胃养生防病的理论应用
    3.1 调理脾胃的基本原则
        3.1.1 健脾
        3.1.2 和胃
        3.1.3 升脾阳
        3.1.4 祛脾湿
    3.2 调理脾胃的重要意义
        3.2.1 维护健康
        3.2.2 治疗亚健康
        3.2.3 治疗现代疾病
    3.3 调理脾胃的基本方法
        3.3.1 药物调理脾胃
        3.3.2 针灸调理脾胃
        3.3.3 其他调理脾胃方法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9)从“坎卦解”浅析李杲“阴火说”(论文提纲范文)

1“阴火” 形成之机理
2“阴火” 之辨别与论治
3小结

(10)从三焦失衡论阴火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1 阴火学说溯源
2 阴火的定义
3 阴火形成
    3.1 阴火与上焦的关系———“系于上焦”
    3.2 阴火与中焦的关系———“源于中焦”
    3.3 阴火与下焦的关系———“起于下焦”
4 从治法方药分析
5 结论

四、李杲“阴火说”探微(论文参考文献)

  • [1]“阴火”的概念史研究[J]. 张承坤,崔为. 中医学报, 2022(01)
  • [2]从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看《脾胃论》[J]. 王得帅,郭卉. 中医临床研究, 2021(23)
  • [3]阴火刍探[J]. 郭程程,焦华琛,李运伦. 中医学报, 2021(04)
  • [4]从李杲元气阴阳升降浮沉的角度探究阴火[J]. 黄明俊,商海滨,许猛猛,吴博.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4)
  • [5]基于中医文献对“内生五邪”理论的梳理与研究[D]. 王奕霖.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阴火”说与肿瘤热[J]. 黄国昇,由凤鸣,祝捷,郑川,严然,夏孟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04)
  • [7]“一气周流”与“阴火论”探析[J]. 冯梅,钟志兵,周欣欣. 亚太传统医药, 2016(17)
  • [8]调脾胃养生防病的理论研究[D]. 马天驰.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6(03)
  • [9]从“坎卦解”浅析李杲“阴火说”[J]. 赵瑞占,秦璇,崔爱明. 四川中医, 2015(05)
  • [10]从三焦失衡论阴火形成[J]. 李亚茹,郭伟星. 山东中医杂志, 2013(11)

标签:;  ;  ;  ;  ;  

李高“阴火论”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