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报告文学的演变

齐鲁报告文学的演变

一、齐鲁报告文学流变(论文文献综述)

骆弟燕[1](2021)在《1990年代以来的村支书银幕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村支书,即村党支部书记,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农村的一种文化表征,聚集在其身上的多重关系如官民关系、党群关系等,使他们成为反映农村变化发展的一面镜子。1990年代以来,村支书形象频繁地以主角身份出现在电影中,创作者们以影像呈现村支书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村支书银幕形象进行研究,可以窥见我国农村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在时代洪流中的深刻变化。本论文以1990年代以来的22部农村题材电影中的村支书形象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影视美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综合利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和案例分析之法,结合社会、文化和时代语境对电影文本进行细致的研究。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对“村支书银幕形象”作出界定,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村支书银幕形象嬗变进行简要梳理,在此基础上阐明本论文研究范围确定的依据。第二章主要从共性与特性两方面对村支书银幕形象的塑造进行探讨。共性方面,村支书银幕形象的塑造深深植根于时代沃土、渗透着民族精神,较为注重人物情感温度的统摄,惯于制造矛盾冲突以强化人物性格;特性方面,主要表现在地域文化和影片叙事主题变化对村支书形象塑造的影响两个方面。第三章考察村支书银幕形象建构的意义,并对其进行反思,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汪大贺[2](2020)在《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7——1993年,是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转型时期,也是文学中知识分子叙事的繁盛期。“文革”结束后,政治话语赋予了知识分子“人民”身份,也激发了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知识分子力图重新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人性、人的尊严和价值成为启蒙话语和文学观念的核心内容。从对极左政治的批判和反思开始,知识分子试图寻求独立的介入立场和思想话语。人道主义和文学主体性讨论的发生,体现了知识分子力图挣脱政治依附性,寻求自身价值话语的艰难探索。但历史并没有给知识分子主体话语的发展以充分的空间,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逐渐边缘化,理想人性的探寻被商品社会的现实所击碎,文学中的知识分子精神也逐渐跌落。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在多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社会地位呈现出“边缘——中心——边缘”的位移,知识分子话语表现为从重建主体的普遍共识到多元分化的过程。以人性、主体性为核心的价值理性追寻逐渐让位于以经济为中心的工具理性,崇高和理想淹没于日常,生命深处的价值探寻被过度释放的欲望叙事所遮蔽,知识分子的主体精神泯然于众。本文以1977——1993年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历史、思想文化和具体文本多重视角出发,探讨现代化转型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的身份属性、文化/文学观念之间的关系,剖析知识分子精神变迁的制度性、结构性力量,并从理论探索和文本表现两个层面,呈现出知识分子主体重建与失落的历史脉络。本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身份和话语论,主要对知识分子社会主体身份的形成和主体理论话语建构的历史进行剖析。“文革”结束后对知识分子政策调整,是知识分子主体地位形成的根本因素,也是知识分子题材热形成的直接原因。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的创作观念、表现内容和人物形象,都与政治话语的设定高度呼应。但知识分子也没有完全图解政治,人道主义和文学主体性论争体现了知识分子寻求自身价值话语的努力。知识分子首先突破了“人道主义”的理论禁区,力图把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普遍人性、共同人性和共同美整合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为社会主义语境中的人道主义开辟了道路。但由于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人道主义的讨论被迫中止,但知识分子追求主体性的脚步并没有停止。随后发生的文学主体性讨论,是把人道主义问题美学化的一次话语实践。知识分子试图以“美的自由王国”来规避主体话语探索的风险,并以文学主体性来承载人的主体性,以继续实践知识分子的启蒙理想。从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初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分子的思想分化和群体分化日益凸显。王蒙“躲避崇高”论的抛出,点燃了知识分子积攒已久的情绪,引发了人文精神大讨论。讨论中,知识分子的立场分化极为明显:人文精神提倡者,也是知识分子主体精神的坚守者,依然倡导终极价值、人的尊严和权力,并试图以反物化的启蒙来维系市场经济下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和主体地位;而反对者则以历史经验主义的乐观和后现代的反宏大叙事立论,批评人文精神提倡者主体梦想的虚妄和“知识——权力”的潜在意识。躲避崇高、消解神圣、逃避理想既是他们反对主体性的话语武器,也是知识分子群体理想主义和主体想象分化、破灭的典型体现。这次讨论是知识分子在20世纪最后一次为主体性展开的讨论,以此为标志,中国知识分子及其文学的中心地位成为时代的背影,淹没在汹涌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下编为观念和形象论。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叙事经历了主体重建和跌落的“三部曲”。在第一个转型期,即“文革”结束至80年代中期,知识分子以神圣受难者形象回归文学现场。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以苦难历史的审美化、神圣化叙述,确证知识分子启蒙话语和启蒙身份的合法性,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叙事完成了主体重建的第一步;随后,知识分子叙事以人性解放和个性张扬为主旨,个人主义、自由意志、爱情伦理、性的书写和生命意识得以复苏和高扬,文学中的人性话语日渐丰富和深入,形成了主体性实践探索的高潮;而在第二个社会转型期,即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知识分子群体和思想产生了分化。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大众文化冲击了知识分子的主体想象,在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中,理想主义和昂扬斗志消退,过度释放的欲望展现了人性之恶,知识分子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的冲突中呈现出精神上无所寄托的漂浮状态。同时,知识分子此前热切渴望的现代化成为社会现实,但经济发展与精神跌落的巨大反差,使知识分子产生了现代化的焦虑。文学中知识分子叙事的观念和形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体性泯然于众,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和理性精神日渐跌落。

邓宇甯[3](2020)在《跨媒介视域下《红色娘子军》的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当代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娘子军》的传播过程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论文把《红色娘子军》设置在跨媒介视域下,从跨媒介的视角来研究《红色娘子军》在传播过程中与多种类型的传播媒介之间的关系、传播语境对《红色娘子军》传播的影响、受众需求变化对《红色娘子军》传播形式的多元化影响,以及在新媒体时代《红色娘子军》应该如何适应新媒体的传播需要而进行多方面的变革等问题。论文第一章着重梳理了《红色娘子军》在跨媒介视域下深受到媒介技术的影响,在信息形式和传播媒介上的显着变化:《红色娘子军》最初采用报告文学的形式借助《解放军文艺》进行传播。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电影创作和放映得到了重视,为了扩大革命题材文学作品的社会影响,《红色娘子军》也随之通过电影形式和电子媒介进行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在电影获较大传播效果的影响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也适时出现,进一步丰富了传播形式。改革开放后,受众的信息需求呈现多元化样态,“红色经典”翻拍也成一时潮流,小说《红色娘子军》的面世补足了此前文艺作品传播形式少的缺憾,也使纸媒的重要价值得到提升。随着电视媒介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电视剧《红色娘子军》获得了受众更多青睐。第二章探讨传播语境对《红色娘子军》信息类型和传播产生的影响。传播语境是政治、经济、文化共同形成的传播生态,对信息产品的生产和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红色娘子军》信息类型的转变与我国传播语境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第三章分析受众作为信息传播的接收方,在《红色娘子军》的传播过程中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仅表现在信息传播类型与传播媒介的选择方面,也表现在文本内容的变化方面。由于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与传统传播媒介相比发生了重大的革新,这种革命性的转变给《红色娘子军》的当代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因此论文在第四章专门论述新媒体时代中的《红色娘子军》如何按照发展需求调整传播策略,适应新的媒介语境,积极寻找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以收获更多的受众,把革命精神传播下去。除了继续运用传统媒体,还需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和融媒体思维,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把《红色娘子军》等红色经典的传播和接受推上一个新高度。对于跨媒介视域下《红色娘子军》的传播研究,本文希望能实现以下的目的:(一)探讨不同历史时期传播媒介对于《红色娘子军》信息类型和传播渠道的影响;(二)关注传播语境尤其是政治制度对于《红色娘子军》信息形式和传播媒介的影响;(三)研究受众在不同时期的信息需要对于《红色娘子军》信息形式和媒介选择的影响;(四)探讨《红色娘子军》在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策略和传播方法。《红色娘子军》作为“红色”经典之一,作品本身包含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使之无论在任何时代,都能激起观众内心深处的“红色”信念,使得身处“娱乐至死”时代的观众在欣赏这部“红色经典”时,还能在怀念中意识到个体身兼的家国责任。

孙景鹏[4](2020)在《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文中研究指明“叙述”是语言艺术掌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是专门探讨中国现代散文“叙述”问题的一门尚未成形、有待建构的学问。本文的写作初衷就是试图建构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为此,笔者在通读中国现代散文经典作品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叙述学、文体学、阐释学等研究方法,围绕“谁在叙述、怎么叙述”的基本问题,从现代散文叙述艺术的发展实际出发,从“叙述主体”“叙述角度”“叙述形态”“叙述语言”“叙述方式”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努力把文本细读、叙述分析和理论阐释较好地结合起来,着重辨析和概括现代散文叙述的特点和特长,从中总结和建构出初步的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散文叙述学首先要解决“谁在叙述”的问题。“叙述主体”主要探讨散文作者、叙述者与叙述主体的复杂关系、组合形态和叙述功能。中国现代散文的叙述主体大致有作者、叙述者以及作者与叙述者合体三种常见的形态,相应形成自叙、分叙、合叙三种叙述模式,叙述主体意识也有理性、感性和潜意识层面诸因素的错综交融。散文叙述学还要着重解决“怎么叙述”的问题,包含叙述角度、叙述形态、叙述语言和叙述方式等主要问题。“叙述角度”探讨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和叙述聚焦三个问题,着重辨析散文叙述的观察方式与思维特点;现代散文以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和内聚焦的叙述为主,也善用其他人称、视角和聚焦方式。“叙述形态”涉及叙述结构、叙述顺序和叙述节奏,着重解决散文谋篇布局、组合有序的章法问题。“叙述语言”探讨现代汉语与散文变革的相互关系,辨析现代汉语散文现代性、民族性和个人性的话语特色,以及闲话体、对话体、独语体、训导体等主要语体的叙述特点。“叙述方式”则探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具体表达方式的组合交融关系,以及记叙类、抒情类、议论类三类散文的叙述特色。从叙述学的角度入手,对中国现代散文展开具体研究,不仅能发现散文研究的一系列新问题,而且能开拓散文研究的新景观,推进散文研究的细化、深化和学理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韩隽[5](2020)在《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当代的非虚构写作“现象级”躁动始自2010年。先是由文学界《人民文学》杂志发起,随后成为多学科响应以及社会与技术“双轮驱动”互动共构的特有景观,这使得“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的非虚构写作概念无论是边界和路径都有了明显改变,十年之间,非虚构写作被裹挟着成为互联网时代原生内容产品,已经具备了特有的“写作姿态”和“文体形态”,成为典型的“实践文本”,形成了跨界“文学共同体”。非虚构写作是一个具备多元化价值的核心概念。目前已经面临新媒体场域天然带来的“大众化”与“商品化”问题、隐忧和焦虑。论文开始在对“非虚构写作”核心概念做了界定、对其研究文献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并明确了研究方向。本文论文采用文学观察和史性阐释方法,立足国际不同社会脉络语境,期求对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历史源流、文体特征、叙事规范、价值追求做基于写作现状考察之上的本体理论研究。正文分为五章。第二章对当前文学和新闻两域的发展景观和作品展开定量研究,并明晰其内在特征和精神内核。第三章与第四章梳理了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进路和文体特征,重点勾勒了从古至今的中国纪实文化精神,以及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尤其延安时期的写作经验对非虚构写作的精神影响;同时阐释了此间中西非虚构文体、体裁形成以及个性结构细微异同。第五章是带有方法论特质的非虚构叙事论,总结了非虚构写作的共识、观念、范式、文本阅读契约、内在原则、经验、技巧和伦理边界,力求为非虚构写作提供内容生产规范,同时还论述了非虚构影像等样态作为新型非虚构文本接续叙事创新,以及随着疫情语境进入公众视域的非虚构灾难叙事表达。第六章对非虚构美学内涵、非虚构后现代特性、非虚构跨界价值做了系统性概括,将“人文”和“理想”作为非虚构写作的根本性价值追求。余论是论文小结也试图唤起讨论:非虚构写作已然成为作为文学新思潮要以理论规范防止虚妄狂欢;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要提升深度同时能够更快捕捉鲜活现实生活,同时回应了非虚构写作强调的“真实”与“现实”意涵和相关伦理问题。论文总体基于对当代国内非虚构写作概貌的观察与总结,力图推进确立非虚构写作范式,探究写作方法,将非虚构写作本体理论研究系统化、深入化、学理化。

谭洁凡[6](2020)在《蒲风诗论研究》文中指出蒲风是中国现代大众化诗歌的创作者和研究者,他不仅致力于新诗的创作,还积极地探讨新诗理论,在诗歌创作论、诗歌批评论和诗歌史论等方面的理论阐述形成了自己的诗歌理论体系。蒲风开始研究大众化新诗理论时,文学大众化论争已经开始,虽然从目前所得的资料来看,他并未直接参与到大众化论争中,但他诗论中有关新诗形式的理论建构离不开文学大众化论争的影响。1934年,蒲风留学日本,留日期间,在鲁迅和郭沫若的影响下,他积极参加“左联”组织的活动,并接触了大量日译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作品。在《新诗与旧诗》一文中,蒲风引用日本学者杉见荣的《社会科学十二讲》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阐释经济基础对诗体变革的影响。除此之外,蒲风诗论还受普希金的影响,在《普式庚在中国》《普式庚在歌唱着》等文章中,他多次赞扬普希金鼓励诗人使用民众语言写作的做法,并把普希金作品中传达出的“自由”“热与力”等观念运用到诗歌批评中。作为中国诗歌会的发起者,蒲风坚持用新诗理论指导新诗创作,结合《抗战诗歌讲话》中收录的文章,可以将其诗歌创作论分为如下三方面:一、诗歌新形式的建立,蒲风主要从“内容与形式的调和”、新旧形式的利用以及民众语言的使用三个层面进行了研究;二、抒情诗的独特性,蒲风从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一方面,他认为叙事和抒情并不是对立的,两者虽各有侧重,但也常常相互融合;另一方面,为增强诗歌中抗战建国的民族共通情感的表现力,蒲风主张在写作中要使用“自然”的“技巧”加以谐和的音调;三、对诗歌中典型人物的塑造,蒲风认为为避免新诗出现形式化、符号化等问题,诗人在创作时不仅要塑造典型人物,还要对典型人物进行个性化写作。除了对诗歌创作进行研究,蒲风还积极地探索诗歌批评理论,并将理论用于诗歌批评实践。在《关于文艺批评》和《漫谈诗歌批评》等文章中,蒲风提出批评能够弘扬“民主精神”和指导现实,他还认为“批评可以开导文艺创作”。在诗歌批评的原则上,蒲风说:“伟大的批评家见解应建筑在历史主义与辨证法的原则上来估计文学现象。”并把历史主义原则和辩证法原则运用于诗歌批评中。同时,他还主张用整体性原则进行诗歌批评,即从作家的整个写作过程和创作经验上点评作品。从蒲风的作品论和作家论中可以看出,在诗歌的批评方法上,主要有比较批评法和社会学批评法。蒲风的诗歌史论主要收录在《现代中国诗坛》一书中,他以“史”的角度,论述了中国诗歌的起源、诗体的发展和“诗界革命”对新诗产生的影响,并以分期的方式总结了“五四”至1937年中国诗坛的发展。蒲风认为诗歌起源于劳动,到了唐朝“中国诗歌体裁都完成了”,词、曲是诗的衍生。近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西学的传入,旧诗不再适应社会发展,便产生了新诗的萌芽。结合“诗界革命”发生的时间和诗坛发展的趋势,蒲风将“诗界革命”称为“新诗运动的急先锋”。在《五四到现在的中国诗坛的鸟瞰》一文中,蒲风不但对中国诗歌大众化的发展进行了梳理,还对不同的诗歌流派和诗人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他对中国现代诗坛的梳理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理论价值。

杜武东[7](2020)在《革命时代的历史、文学和政治 ——以京剧《奇袭白虎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全面爆发,毛泽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越过鸭绿江前往朝鲜半岛参与作战。在1953年7月,金城战役打响。7月14日,杨育才假扮美国顾问率领一个“化袭班”偷袭了李承晚部队的首都师“王牌团”——“白虎团”,为志愿军203师顺利完成金城战役第一步任务创造了条件,这正是后世广为流传的“奇袭白虎团”故事的原型。战地记者王程远敏锐的发现这一战斗故事并深入实地采访,使“奇袭白虎团”的故事开始流传开来,他据此撰写的报告文学《奇袭》被收录进入《志愿军英雄传》之中,于1956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京剧团的主要演员方荣翔了解到“奇袭白虎团”这一故事后,便将其改编为京剧演出。从1955年开始,京剧《奇袭白虎团》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在以后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逐渐由一部小戏成长为家喻户晓的京剧样板戏。1964年,山东省京剧团携带京剧《奇袭白虎团》到北京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并给毛泽东演出,京剧《奇袭白虎团》因而名声大噪,被评为当时的优秀剧目。自此也改变了京剧《奇袭白虎团》的命运,江青开始对于该剧的全面干预。1967年,《红旗》杂志第六期刊发题为《欢呼京剧革命伟大胜利》的社论,《奇袭白虎团》与《海港》《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一起被确立为“京剧的优秀样板”,宣告正式进入“样板戏”时代。成为样板戏的京剧《奇袭白虎团》也走上巅峰,得到了国家政策的优先倾斜,专门组建《奇袭白虎团》剧组。相较于一般剧团,“样板团”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集中了最优势的资源。1972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彩色电影《奇袭白虎团》上映,迅速风靡全国,奇袭“白虎团”的故事的传播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在国家宣传机器的配合下,京剧《奇袭白虎团》通过多种媒介在全国范围传播,其背后所包涵的浓郁的意识形态色彩亦对民众精神世界进行浸润。潮起潮落,随着“文革”的结束,作为“文革”标志之一的京剧样板戏《奇袭白虎团》也走下了神坛,但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奇袭白虎团”的故事却早已深入人心。回顾“奇袭白虎团”故事传播的历史进程,政治力量的介入是显而易见的,后世评论其功过是非之时,既要看到政治化干预下弱化其戏曲品格,也要看到其在政治推动下能够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田振华,张丽军[8](2018)在《齐鲁青未了:源远流长、熠熠生辉的山东文学》文中认为五千年中华文明浩浩荡荡,三千载山东文脉源远流长。上迄先秦下及当代,文学鲁军气势磅礴、波澜壮阔。齐风鲁韵,绵延且长。诸子争鸣,儒学昌盛。人文情怀与道德审美相融,载道明志与社会教化互补。历史沉浮间三历辉煌:先秦的肇端发韧出手不凡、垂范后世;两汉至唐的积淀和成长,铸就宋元明清的持续兴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和探索迎来当代山东文学又一次高峰。文学星座的苍穹上,始终有一颗熠熠闪光的星宿——山东。

刘霞云[9](2017)在《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文中提出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文体为我们研究长篇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论文包含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本体视角考察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大致状貌,二是以存在的文体发展状貌为借镜,将其放置于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以探究成因。基于此,论文以文化学为主导视角,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理论阐述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文化思潮如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众文化思潮等来探究其对作家文体选择的影响;从文化资源如地域文化、东方“合和”文化、古典文学传统等对作家的精神渗透来探究文体变异现象的生成;同时,还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文化心理、代际文化心理、女性文化心理等来分析文体与文化之间密切的互融互渗关系。论文根据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所表征出的阶段性特征,采用线性论述方式,将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分成新时期初、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四个时间段,从结构样式、叙述方式、语言形态等文体要素出发,历时勾勒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共时性论述方式,分别从文化思潮的冲击、文化资源的渗透以及文化心理的诉求等角度剖析文化因素对文体生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文化视角下文体发展现状,对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限度及可能性维度做出反思与考量。论文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作主体和文类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已跃居时代中心文类地位,这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如出版量、参与作家群体等可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大家对长篇小说文体逐步增温的关注度上。细梳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演变镜像,新时期初为缓慢的苏醒和尝试期,80年代中后期为积极的崛起期,20世纪末则进入狂热的实验期,新世纪之后则进入内敛、多元的圆熟探索期,这些足显文界对文体一路走高的关注度。虽然文体本身无高低优劣之分,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文体向来注重与作品思想力的有机融合,以此观之,文坛上能做到如此有机融合的作品对应于浩瀚的长篇创作稍显单薄,且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路走高的文体探索活动中还不乏涌现放逐小说意义,极致追求形式感的形式主义者,而政治文化心理的依附,又使部分作家放逐了小说的表达形式,存有故事本体论倾向。而大众文化对文体的消解、代际文化心理导致作家梯队构成的断代窘况,以及长篇写作大众化所带来的文类常识失范等现象,合在一起促成了文体探索的困境。面对如此限度,良性文学生态的营造、多重文化的汇通与融合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代际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作家对小说文体常识的恪守与突破等,这些又为作家的文体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从文类本体角度看,文体探索作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及未来趋势烛照出长篇小说“艺术”地发展史;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文体探索的历程是一部中国作家精神心灵的成长史;从诸多影响成因看,文体探索过程又是一部中国文化因子的交织与语境的变迁史。一切文体现象都打上了时代文化的烙印。

王欣睿[10](2016)在《“闯关东文学”研究》文中提出“闯关东”作为中国东北地区一种特有的人口迁徙活动,构成了中国近代移民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迁徙人数最多的移民潮。而且这一移民潮在迁徙语境、迁徙方式和迁徙功效等方面主导了中国近代移民史的典型面相,对中国特别是东北地区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刻影响。应该看到,“闯关东”并非是中国近代东北历史上的突发现象和偶然事件,其生成和发展有着清晰的脉络和完整的过程:从1651年到1949年,历经了清朝顺治年间的招垦,康熙乾隆时期的封禁,咸丰光绪时期的解禁,以及民国初期的“大移民”和伪满洲国时期“抓劳工”等多种政治、经济和社会变迁与发展过程。“闯关东”大潮横跨300多年的历史时间和多种社会阶段,先后有3000多万来自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地民众因战争纷扰、匪患肆虐、灾害频发、赋税盘剥等原因背井离乡,冲破“柳条边”,奔赴东北开疆扩土,投身耕作、挖参、淘金、放排、经商、采矿等行当,最终构成了“闯关东”这一宏大的历史移民浪潮和庞大的“闯关东”群体。“闯关东”不仅仅是一次单向度的地理空间意义上的人口大挪移,更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意义上的多向度的重构和再生。东北的农业、工业、商业和军事的崛起,都与“闯关东”大潮息息相关,这不仅改变了中国东北及周边国家地区的人口与族群的规模和结构,而且重新划定和确认了东北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位置。尤为重要的是,经过文化交融和发展,“闯关东”已经从外在的人口迁移逐渐演化为内在的精神根基,九死一生“闯关东”所衍生出来的蛮野力量、英雄气质、冒险精神、侠义品格、暴力崇拜和乐观态度等一系列文化性格,构成了东北文化和东北人独特的内在气韵和性格品行,进而形成了独特而复杂的“闯关东精神”。这种思想性格不仅改变了历史上东北社会的进程,而且深深的影响了当下东北社会的发展和态势。“闯关东”作为一种独特而典型的东北文化的表意系统,早已经成为了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的公共研究场域和被普遍认同的概念,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而以“闯关东”生活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数量可观,据笔者初步统计,相关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和民间故事等文学作品有200余篇。与此相对的是,除了作为“闯关东文学”萌生阶段的“流人文学”多有研究之外,中国文学研究界对“闯关东”题材作品的关注则比较薄弱,甚至连“闯关东文学”这一可能与“大墙文学”、“北大荒文学”等相提并论的概念都没有正式出现,叙述这一浩大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文学创作似乎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尘封在厚重的历史棺椁中。新世纪以来,随着电视剧《闯关东》三部曲的热播,“闯关东文学”现象借助现代化的传播媒介被重新激活,以“闯关东”作为写作背景和主体内容的小说、报告文学、人物传记、散文、诗歌及民间故事被重新打捞和翻检,“闯关东文学”成为新世纪文学中的一个不大不小的热潮。同时,“闯关东文学”的兴起也是与国家第三次振兴东北的宏观规划和部署分不开的。东北经济的滑坡亟待“闯关东精神”的注入和支撑,而“闯关东文学”作为“闯关东精神”的文学表述,对东北民众理解“闯关东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以文学视域解读“闯关东”作品,研究“闯关东文学”所展现的民族迁徙史和民族生存史的地域文化特征,以及不同地域文化冲突与交融下东北人性格变迁,探析“闯关东精神”的复杂意蕴与内涵,助推人文与经济共同发展,就显得十分迫切而必要。何为“闯关东文学”?这是一个首先必须厘清的文学史新概念。与相对清晰的“闯关东”概念本身不同,“闯关东文学”是一个比较模糊和笼统的概念。具体说来,包括广义概念与狭义概念两个层次。就狭义概念来说,就是指以描写“闯关东”历史、讲述“闯关东”故事、叙事作品中以具有“闯关东”经历的人物为主角、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文学作品;而就广义概念来说,是指具有某些“闯关东”历史元素的文学作品,这些元素可以是一个人物的经历,也可以是“闯关东”的一段情节或者背景。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还是以狭义概念的”闯关东文学”为主,在涉及历史演变的描述中,则对广义概念的“闯关东文学”有所涉及。需要指出的是,就“闯关东”历史事件本身本文所限定的时间终点是1949年。虽说此后仍有政府组织的集体性“支边”以及个体性的“盲流”行为,则与过去的“闯关东”性质有了明显的不同。因此对于以此时段“闯关东”故事为主要题材的创作暂不涉及,而且这类作品也十分稀少。本文主要以1949年以前内地民众“闯关东”故事为写作背景和主体内容的文学作品为核心研究对象,并选择“闯关东文学”的时间史、叙事史、精神史、实践史四个分析路径:第一,对“闯关东文学”的整体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勾勒出“闯关东文学”的起源、发生、演进和变迁的路线图,构建“闯关东文学”的时间史,进而在理论上确立“闯关东文学”的内涵和外延,阐述什么是“闯关东文学”的问题;第二,对“闯关东文学”在主题设定、语言修辞、叙事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审美特异性进行提纯,构建“闯关东文学”的叙事史,阐释“闯关东文学”如何叙述的问题;第三,对“闯关东文学”渗透和蕴含独特的精神话语进行分析,并对这种精神话语进行重新辨识和剥离,构建“闯关东文学”的精神史,阐释“闯关东文学”体现出何种精神话语的问题;第四,对“闯关东文学”所展现出来的精神话语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分析,构建“闯关东文学”的实践史,阐释“闯关东文学”的当代性问题。“闯关东文学”有着十分清晰的发展脉络和时间框架,“闯关东文学”与“闯关东”移民现象同步发展,并延伸至今,可以将其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清朝初年到清末时期(1651年至1911年),为“闯关东文学”的最初发生期。就整个东北文学史来看,这时期的文学创作主要是以被清廷流放的“罪臣”和“文人”所写的诗文为主,被称之为“流人文学”。严格意义说,“流人文学”不属于“闯关东文学”,因为“闯关东文学”中的“闯”的含义本身就是因生活所迫一种大胆、冒险的“主动”行为,而“流人文学”则是由于政治的原因被动的进入关东。因此,“流人文学”也就有了与“闯关东文学”不尽相同的作者群体和文学风貌。但是其中对于东北风土民情的描述则与后来的“闯关东文学”有直接的关联。在这个时期出现的真正意义的“闯关东文学”是以纪实类作品为主的民间创作,主要记载“闯关东”移民的足迹及关东风情,以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和民间歌谣为主。第二阶段是民国时期(1911年至1949年),为“闯关东文学”的发展期,这时期的“闯关东文学”以小说为主,内容上,有些作品记述“闯关东”移民在东北的遭遇,有些讲述在抗日战争背景下,“闯关东”移民作为亡国奴的凄惨生活及为保家卫国而奋勇抗争的斗争史。第三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1949年至1978年),这个时期是“闯关东文学”发展的过渡期,这时期的“闯关东文学”以“忆苦思甜”为主旨的“家史”、“村史”等形式的报告文学为主,其作品普遍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突出鲜明的“阶级斗争”主题,表达的是“闯关东”移民苦难的血泪史。第四阶段是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1978年至2000年),为“闯关东文学”的再次发展期。这时期的“闯关东文学”紧跟“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步伐,作品体裁以回忆录、传记和小说为主,兼有散文、诗歌、歌谣等形式,多元化的展现“闯关东”移民的内在情感、个人奋斗史及商号、家族史等内容,从创作和传播过程来看,具有了某些市场运作的因素。第五阶段是新世纪时期(2000至今),为“闯关东文学”的阶段性高潮期。这一时期的“闯关东文学”以长篇小说为主,兼有传记、影视文学和评书等多种形式。“闯关东文学”不仅作品数量增多,而且艺术形式更加多样,艺术质量普遍提高,特别是影视类作品数量剧增,在市场化的系统运作下影响巨大,这一时期的“闯关东文学”在内容上普遍注重表现极端境遇中的人性、人对历史的担当,以及表现“闯关东”这一惊世壮举的文化内涵。其中抗日斗争故事成为许多作品重要的历史内容。“闯关东文学”不仅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更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闯关东文学”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移民人物形象,这些形象鲜明而独特,是其它题材的文艺作品所不多见的,这些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使“闯关东文学”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如勇敢无畏的拓荒者形象系列中,有农民、淘金客、挖参人和商人等形象,在“闯关东”的过程中,他们面对的是异常凶险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他们经常与死亡擦肩而过,然而凶险的生活并没有让他们对迁徙望而却步,他们坚定而执着,为了既定的目标勇往直前。在保守而精于算计的原住民形象系列中,有恶霸和地主等形象,他们为了保障自己既有的利益不断对移民的迁徙制造障碍,与移民发生经济上或是肢体上的冲突,但他们个人的意愿无法阻止历史的进程,在历史的意志面前他们无法抗拒,不是被击溃就是与移民相融合,与移民共享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家园。还有残忍与仗义并置的“胡子”形象系列,东北特殊的生存条件造就了东北胡匪的肆意横行。不过他们人性复杂而又独具特色:一方面穷凶极恶,另一方面又顾念道义,在苦寒苍茫的大地上展现了充满野性的生命活力,也秉持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道义的信仰。此外,在“闯关东文学”中,还有与众不同的“闯关东”女性形象系列,这些女性形象果敢而泼辣,她们敢爱敢恨,任劳任怨,既是勤恳的劳动者,也是女中豪杰和巾帼英雄。“闯关东文学”具有奇异而独特的审美追求,“闯关东文学”的创作者经常用虚实相生的笔法演绎曲折而离奇的故事。在叙事中,对史实的描述表达了其对中国文学史传传统的尊重和继承,但在对人物性格和具体情节的处理上,又通过丰富的想象而表现出了非凡的传奇性。此外,“闯关东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的粗犷刚健的语言风格和对绮丽壮阔的关东景致的描绘,也都呈现出“闯关东文学”特有的美学风格。“闯关东精神”是近代东北文化的魂魄,也是当下东北振兴与文化重构的精神资源。在不同的时代里,“闯关东精神”作为一种思想与生命力量,生发出了“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铁人精神”等,成为了东北的重要精神源泉。“闯关东”移民与东北本土的各族儿女一起,无惧自然的荒寒与外敌的残暴,在与自然的抗争和与外敌的战斗中形成了顽强的意志、包容的气度与和谐共生的智慧,这些思想品格和气质共同构成了“闯关东精神”的内核。在东北振兴与社会转型的历史节点,重新发掘、探究、继承和发扬“闯关东精神”,对于东北社会与文化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文学文本分析的角度审视和提取“闯关东精神”,旨在对于祖辈的创业历程表达一种尊敬和纪念,对于新一代人的创业精神的一种激发和期待。在这个意义上,通过本文梳理和总结“闯关东文学”创作,打捞被人淡忘和忽视的这一特殊文学题材,不仅具有文学史的意义和美学价值,而且也可能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一定的效用。同时,通过”闯关东文学”的个案分析,透视和反思其中各类人物复杂的思想意识和矛盾性格,对于东北文化和东北人思想性格的现代转化也是具有形象的启示意义的。

二、齐鲁报告文学流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齐鲁报告文学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1)1990年代以来的村支书银幕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研究创新之处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村支书银幕形象的生成及嬗变
    第一节 村支书银幕形象界定
    第二节 村支书银幕形象嬗变
        一、被英模化的村支书银幕形象(1949—1966)
        二、被符号化的村支书银幕形象(1966—1976)
        三、去中心化的村支书银幕形象(1979—1989)
        四、趋多元化的村支书银幕形象(1990—2020
第二章 1990 年代以来的村支书银幕形象塑造
    第一节 1990 年代以来的村支书银幕形象共性
        一、时代背景奠基
        二、民族精神渗透
        三、情感温度统摄
        四、矛盾冲突强化
    第二节 1990 年代以来的村支书银幕形象特性
        一、地域文化影响
        二、叙事主题变化
第三章 村支书银幕形象建构的意义及反思
    第一节 村支书银幕形象建构的意义
        一、农村干部现状的真实写照
        二、农民滞后观念的多维呈现
        三、城乡两极分化的生动描绘
    第二节 对村支书银幕形象建构的反思
        一、有数量缺质量
        二、对村支书银幕形象建构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写作思路
上编 身份和话语的重建
    第一章 知识分子政策与知识分子题材热
        第一节 知识分子政策与知识分子叙事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政策调整与知识分子的命运转折
        第三节 政策转折期的知识分子题材热
    第二章 独立话语的探寻——从人道主义到文学主体性
        第一节 “人”的话语确立及其论争
        一、禁区的突破
        二、话语的发生和讨论的焦点
        三、权威话语的介入与讨论的转折
        第二节 文学主体性及其论争
        一、人道主义的美学化
        二、文学主体性的理论建构及其论争
        三、“偏移”的文论与启蒙的理想
    第三章 躲避崇高——知识分子的分化和边缘化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的分化
        一、知识分子的分化
        二、知识分子的思想分化
        第二节 话语的分裂——重建共识与去中心化
        一、反物化的启蒙话语
        二、“去中心化”的立场
    小结 从“人的觉醒”到“主体的跌落”
下编 观念与形象的嬗变
    第四章 由“苦难”而“神圣”——知识分子叙事的英雄想象
        第一节 归来的英雄
        第二节 升华的苦难
    第五章 从“人性”到“个性”——知识分子叙事与“人的解放”
        第一节 从“大写的人”到“个体的人”
        第二节 复苏的情与欲
        第三节 生命意识的书写
        一、生命感性的浮现
        二、生命激情的迸发
    第六章 知识分子的主体萎缩与精神困顿
        第一节 消退的理想
        第二节 升腾的欲望
        一、物欲:从困顿到迷失
        二、情欲:爱与性的分离
        第三节 文化的迷茫与现代化的焦虑
结语 时代·文学与知识分子的选择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3)跨媒介视域下《红色娘子军》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红色娘子军》的研究
        二、关于《红色娘子军》传播的研究
        三、关于经典名着在新媒体时代传播的研究
    第四节 主要概念解析
        一、跨媒介
        二、传播语境
第一章 《红色娘子军》的跨媒介传播
    第一节 报告文学《红色娘子军》的问世与传播
    第二节 电影《红色娘子军》的拍摄与传播
        一、电影《红色娘子军的》的拍摄
        二、电影《红色娘子军》的传播
    第三节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排演与传播
        一、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排演
        二、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的传播
    第四节 小说《红色娘子军》的出版与传播
        一、小说《红色娘子军》的出版
        二、小说《红色娘子军》的传播
    第五节 电视剧《红色娘子军》的摄制与传播
        一、电视剧《红色娘子军》的摄制播出
        二、电视剧《红色娘子军》的传播
    第六节 新媒体时代《红色娘子军》的传播
第二章 传播语境对《红色娘子军》的影响
    第一节 特殊政治语境对《红色娘子军》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市场经济语境对《红色娘子军》传播的影响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多元化语境对《红色娘子军》传播的影响
第三章 受众的信息需求对《红色娘子军》传播的影响
    第一节 社会环境对受众信息需求的影响
    第二节 传—受角色的互换与小说《红色娘子军》的创作
    第三节 受众的信息需求与《红色娘子军》的文本变迁
        一、文本主题的变迁
        二、人物形象的变化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红色娘子军》的传播策略
    第一节 《红色娘子军》的传播现状
        一、主流媒体为其主要传播渠道
        二、单向度的传播缺乏反馈与互动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下《红色娘子军》的传播对策
        一、充分利用多元媒介,打造红色经典立体化传播
        二、通过创新性改编,吸引年轻受众
    第三节 在多元的传播中体现《红色娘子军》的社会价值
        一、对《红色娘子军》传承的意义
        二、对社会现实的传播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4)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研究概述
    一、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二、现有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三、研究价值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主体
    第一节 散文作者的重要性
    第二节 散文叙述者的可靠性
    第三节 散文叙述主体的多重性
第二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角度
    第一节 散文的叙述人称
    第二节 散文的叙述视角
    第三节 散文的叙述聚焦
第三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形态
    第一节 散文的叙述结构
    第二节 散文的叙述顺序
    第三节 散文的叙述节奏
第四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语言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语言特色
    第二节 现代散文的叙述引语
    第三节 现代散文的叙述语体
第五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方式
    第一节 叙述与记叙和描写
    第二节 叙述与抒情
    第三节 叙述与议论和说明
结语 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研究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中心术语释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问题与总体构想
        1.3.1 总体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问题和内容构想
    1.4 文献探讨及启示
        1.4.1 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范式和基本问题
        1.4.2 非虚构写作对新闻业的影响
        1.4.3 文献启示
    1.5 研究可能达到的创新
第二章 发端与现状:非虚构写作理论溯源与精神特质
    2.1 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与学理溯源
        2.1.1 “非虚构”写作命题发端
        2.1.2 文学转向背后的社会历史逻辑
    2.2 2010-2020当代中国非虚构作品整体景观
        2.2.1 文学、新闻两域的中国非虚构写作现状
        2.2.2 当下非虚构作品的题材和叙事特征
    2.3 非虚构写作时代价值与精神特质
        2.3.1 创作方法论视角下的非虚构写作价值
        2.3.2 为文学介入现实提供了“大地张力”
        2.3.3 为文学融合创新提供了新范式
第三章 源流: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进路
    3.1 中国纪实文体的历史传承
        3.1.1 中国古代纪实精神源头
        3.1.2 民国时期的文学启蒙
    3.2 延安时期“非虚构”写作实践
        3.2.1 《红军长征记》征文活动
        3.2.2 《解放日报》刊登的纪实作品
        3.2.3 延安时期中外名记者纪实巨作
        3.2.4 中国“一日体”的诞生
        3.2.5 延安文艺座谈会:文学的人民化
        3.2.6 延安时期群众写作:历史的动机与功能
    3.3 文学革新与新闻改革呼唤“非虚构”
        3.3.1 非虚构体裁在中国的渗透和延伸
        3.3.2 非虚构写作与文学的“及物”呼唤
        3.3.3 时代呼唤新闻文体创新
        3.3.4 人民大地·行动者写作计划成为催化剂
第四章 文体:非虚构写作体裁细辩
    4.1 文学类非虚构写作
        4.1.1 报告文学的文体流变与非虚构属性
        4.1.2 纪实文学与纪实影像中的非虚构特征
    4.2 历史类非虚构写作
        4.2.1 事件类题材更突出史料功力
        4.2.2 人物类题材凸显呈现历史价值
    4.3 新闻类非虚构写作:新闻特稿
        4.3.1 中美语境下特稿写作不同表现
        4.3.2 新闻特稿记录新闻人的思想深度
第五章 叙事:非虚构写作观念与规范形成
    5.1 非虚构写作的作业规范
        5.1.1 写作范式:作为“第四文体”的非虚构写作
        5.1.2 调查方式:关于采访和田野调查
        5.1.3 行动介入:一种改变行为的叙事语言
        5.1.4 深描:对调查和介入的处理
        5.1.5 道德规范:创作行为的边界
    5.2 非虚构写作中的故事叙述——基于意义的构思
        5.2.1 主题先于素材还是生成于素材
        5.2.2 人称:作者与“我”的关系梳理
        5.2.3 合理想象的边界与度
        5.2.4 关于修辞:非虚构与隐喻
    5.3 叙事视角:追求“真实”和“真相”的功能观
        5.3.1 何谓“真实”?不同文体的功能观分析
        5.3.2 非虚构写作的创作视角:素材真实与本质真实
        5.3.3 非虚构写作的“真相基因”:文体诞生于追求真相
        5.3.4 中国为什么需要非虚构写作?为追求真相的“拿来主义”
        5.3.5 非虚构写作的“真实观”是为了营造“真实感”
    5.4 非虚构写作的叙事风格与作品表达
        5.4.1 柔性的品格和刚性的人文关怀
        5.4.2 主观叙事:感受就是在场的证明
        5.4.3 克制化表达:与历史对话
        5.4.4 知识、理性的智慧介入:乡村叙事
        5.4.5 网络爆款:“沉默螺旋”的狂欢
        5.4.6 融合叙事:顺应时代的技术语言
    5.5 灾难写作视域下的非虚构表达
        5.5.1 理性与作品的超真实
        5.5.2 仿真幻觉与灾难戏仿
        5.5.3 非虚构作品中的命运书写
第六章 人文与理想:非虚构写作文化与审美价值
    6.1 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素
        6.1.1 思想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硬核
        6.1.2 在场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义
        6.1.3 审美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诉求
    6.2 非虚构写作的“后现代”特质
        6.2.1 反传统表征:“不确定性”传承
        6.2.2 多元文化成为内在特质
        6.2.3 消解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
        6.2.4 “一种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
    6.3 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和新闻理想
        6.3.1 反“虚假”而非反“虚构”
        6.3.2 文学新闻化与新闻文学化
    6.4 非虚构写作文体跨界和审美追求
        6.4.1 “跨文体”“跨文艺”“跨文化”
        6.4.2 人类学视野:非虚构基于田野调查
        6.4.3 社会学视野:非虚构是社会脉络叙事
        6.4.4 反思文学创作与批评,推动现实主义新浪潮
        6.4.5 由精英到大众,独辟丰富“文化场域”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2010-2020国内非虚构写作主要作家作品辑要
    附录二 :非虚构写作平台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6)蒲风诗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蒲风诗论产生的文化语境
    1.1 “文学大众化”运动的兴起
    1.2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影响
    1.3 普希金等诗学思想的传播
第二章 蒲风的诗歌创作论
    2.1 诗歌新形式的建立
        2.1.1 形式与内容的调和
        2.1.2 新、旧形式的利用
        2.1.3 民众语言的使用
    2.2 抒情诗的独特性
        2.2.1 抒情诗的叙事性特征
        2.2.2 抒情诗的音乐性
    2.3 典型人物的个性化写作
第三章 蒲风的诗歌批评论
    3.1 批评应是一种风气
        3.1.1 发扬民主精神
        3.1.2 指导和启发现实
    3.2 文艺批评也是文艺创作
        3.2.1 批评是创作的先导
        3.2.2 批评应阐发艺术的美
    3.3 诗歌批评的原则
        3.3.1 历史主义原则
        3.3.2 辩证法原则
        3.3.3 整体性原则
    3.4 诗歌批评的方法
        3.4.1 比较批评法
        3.4.2 社会学批评法
第四章 蒲风的诗歌史论
    4.1 诗歌的发展论
        4.1.1 诗歌的起源
        4.1.2 诗体的发展
        4.1.3 新诗的产生
    4.2 “诗界革命”与新诗的发展论
        4.2.1 “诗界革命”:“新诗运动的急先锋”
        4.2.2 “诗界革命”与文白之争
    4.3 新诗发展史的分期与价值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7)革命时代的历史、文学和政治 ——以京剧《奇袭白虎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史实考辨: “奇袭白虎团”故事的发生及早期传播
    第一节 烽火记忆: 金城战役与“奇袭白虎团”战斗
    第二节 文本初现: “奇袭白虎团”文本的撰写与传播
第二章 剧本研读: 剧本《奇袭白虎团》的建构与重构
    第一节 戏剧演绎: 京剧《奇袭白虎团》初成
    第二节 华丽转身: 京剧《奇袭白虎团》的不断修订
    第三节 蜚声神州: 《奇袭白虎团》的多媒体传播
第三章 潮起潮落: 京剧《奇袭白虎团》的政治沉浮
    第一节 名噪京城: 《奇袭白虎团》不同寻常的首都之行
    第二节 打造“样板”: 《奇袭白虎团》剧组的创建
    第三节 重塑战争: 《奇袭白虎团》与对外关系
    第四节 繁华消逝: “文革”结束与《奇》剧落幕
绪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学术会议
附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及可开拓空间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一章 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新时期初:落寞的整齐划一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暗涌的异质新构
    第三节 20世纪末:高蹈的实验狂欢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圆熟的多维探索
第二章 文化思潮的冲击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西化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反叛
    第三节 大众文化思潮与文体的消解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渗透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异
    第一节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体表达
    第二节 东方“合和”文化与文类互融
    第三节 古典文学传统与文体“返祖”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诉求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第一节 政治文化心理与文体的规约
    第二节 代际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差异
    第三节 女性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张力
第五章 限度与维度的长篇小说文体发展考量
    第一节 极致的文化拥趸与文体的局限
    第二节 文学生态的营造与文体的突围
    第三节 文化的汇融与文体发展的可能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闯关东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闯关东”移民潮的历史概貌
    二、“闯关东文学”的概念界说
    三、“闯关东文学”的研究价值
    四、“闯关东”及“闯关东文学”研究综述
第一章“闯关东文学”的生成与流脉
    第一节 流人文学中的“关东”意蕴
        一、流人文学与关东情境
        二、“闯关东文学”生成的民间性
    第二节 流亡文学中的隐性书写
        一、“东北作家群”笔下的“闯关东”叙事
        二、沦陷时期的东北文学对于“闯关东”的关注
    第三节 强化阶级意识的革命诉求
        一、“闯关东文学”的转化与革命讴歌
        二、“闯关东文学”中的阶级控诉
    第四节“革命”之后的讲述
        一、过渡与转型下的个人叙事与家族史传
        二、新世纪的艺术想象
第二章“闯关东文学”的人物形象谱系
    第一节 野蛮无畏的拓荒者形象
        一、生存境遇与“拓荒者”形象塑造
        二、“拓荒者”形象的精神烙印
        三、父子两代拓荒者的继承与变形
    第二节 面对生活变迁的原住民形象
        一、移民文化与原住民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二、“闯关东”大潮中的原住民形象
    第三节 残忍而又仗义的胡子形象
        一、东北“胡子”文化的溯源与特点
        二、人性与兽性杂糅的两面性格
    第四节 泼辣而又贤惠的女性形象
        一、中国文学中的传统女性形象
        二、“闯关东文学”中女性形象演绎
第三章“闯关东文学”的审美风格
    第一节 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一、史传视角的叙事策略
        二、完整曲折的故事结构
    第二节 悲壮离奇的传奇色彩
        一、“传奇性”的“闯关东”背景
        二、“传奇性”的情节设置
    第三节 粗犷刚健的语言表达
        一、语言内涵的形成与创造
        二、语言张力的表达与应用
    第四节 绮丽壮阔的关东风貌
        一、见怪不怪的关东民俗
        二、凄苦悲凉的逃荒画面
        三、高寒风雪的关东景象
第四章“闯关东精神”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生存意识下的人生抉择
        一、“闯关东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二、“闯关东精神”的意蕴与特征
    第二节 移民视角下的文化取向
        一、移民文化的价值取向
        二、“闯关东”与“下西洋”、“走西口”的文化差异
    第三节 冲突与交融下的东北文化
        一、民俗文化的变迁
        二、文化性格的演变
    第四节“闯关东精神”的现实意义
        一、“闯关东”移民文化的影响
        二、“闯关东精神”的当代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科研及奖励情况
后记和致谢

四、齐鲁报告文学流变(论文参考文献)

  • [1]1990年代以来的村支书银幕形象研究[D]. 骆弟燕.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2]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D]. 汪大贺. 吉林大学, 2020(04)
  • [3]跨媒介视域下《红色娘子军》的传播研究[D]. 邓宇甯.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0(06)
  • [4]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D]. 孙景鹏.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D]. 韩隽. 西北大学, 2020(09)
  • [6]蒲风诗论研究[D]. 谭洁凡. 济南大学, 2020(01)
  • [7]革命时代的历史、文学和政治 ——以京剧《奇袭白虎团》为例[D]. 杜武东. 山东大学, 2020(10)
  • [8]齐鲁青未了:源远流长、熠熠生辉的山东文学[J]. 田振华,张丽军. 山东文学, 2018(12)
  • [9]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D].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10]“闯关东文学”研究[D]. 王欣睿. 吉林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齐鲁报告文学的演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