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东南部榛林经营

浅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东南部榛林经营

一、浅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东南部榛林经营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杨春艳[1](2021)在《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58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数十万复转官兵、支边青年等组成的热血团队,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北大荒这块千里亘古的荒原上,拉开了大面积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序幕。为了丰富单调的垦荒生活,协助文化宣传工作,多才多艺的青年们就地取材,创作了质朴的版画。晁楣是最早一批以北大荒为题材创作版画的北大荒艺术工作者。本文把晁楣版画艺术风格演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的起源、发展和完成三个时期,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早期即1958年之前的艺术学习与军旅生涯;中期即1958年前往北大荒至1978年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版画艺术创作转型;后期即1978年至2006年最后一幅版画创作完成。着重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版画艺术风格特点,在研究中结合史实立足作品本身的形式,包括访谈录、日记及文献资料,兼顾历史影像资料等。晁楣版画艺术风格演变的研究,是对晁楣版画风格演变脉络的梳理以及版画风格演变规律的整理,是对北大荒版画风格研究的有力补充和完善,是对北大荒版画风格传承的推动和理论支持。确立了晁楣在北大荒版画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作为代表者和组织者的重要地位,最终引领北大荒版画的艺术风格的发展潮流。对于中国版画而言,晁楣版画不应停留在风格和形式层面,他构建的北大荒的现实生活图像的价值远远超出作品本身。全文共分为五章,按时间顺序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选题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提出了问题点与研究难点,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研究过程中运用的方法。第一章介绍了晁楣艺术风格形成的背景,分别阐述了晁楣版画艺术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晁楣艺术生涯的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第二章为晁楣早期版画风格的形成,即通过早期的艺术学习和工作、生活经历促成的早期版画创作实践。第三章分析了晁楣版画中期的主导风格,以及这时期风格对其他人的影响。第四章重点分析了晁楣晚期版画中城市题材、工业题材以及形式探索中形成的版画艺术风格,对代表作品进行具体的形式分析,提出晁楣晚期版画风格由繁至简的简约性特点。第五章论述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在演变中的规律,生活与环境的变化,艺术追求的不断提升,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支持是艺术家个人艺术风格改变的原因。最后部分是结论,阐述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的分期依据,以及各个时期版画风格的艺术特点,探讨了个人艺术风格变化的客观规律,生活环境的改变艺术风格随之改变,个人艺术素养和观念的改变艺术追求随之改变,艺术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吸收,艺术风格不断变化。

曲延浩[2](2020)在《红河-文山州与大兴安岭地区林火时空分布对比及火险因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火灾在全球范围之内都是较为频繁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每年因为这种灾害被毁坏的森林资源十分巨大,除了经济上的损失外,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因为森林大火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威胁到了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对森林火灾的发生风险进行科学、精确的评估和预警,有利于保护森林生态环境,让森林生态系统平稳运转,对我们来说,这也有利于保护我们自身。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地形、气候等因素不断变化且各不相同,因此影响森林火灾发生的自然要素或人为要素有着很大不同。由于森林火灾影响要素存在着明显不同,为此对其发生进行预防的措施就会存在着差异。本研究使用了云南省的红河、文山二州州与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地区2005、2010、2015年这三个时间火烧迹地遥感、地形地貌、气象站点等数据资料,运用了SPSS、Arc GIS等软件和系统,对森林火灾的发生与蔓延和研究区内的相关因子做了一些分析,之后建立BLR火灾风险评价模型。同时在相关性排序的基础上使用AHP-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两地区火灾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2005年至2015年十年间,红河-文山州火烧迹地面积先增加再降低,由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43%上升至8.73%,再下降到0.65%。过火区域多分布在当地的中部和东部。大兴安岭研究区火烧迹地面积持续缩小,由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79%下降至0.47%再下降至0.24%。火烧迹地主要集中于研究区的最南部。(2)本文对两研究区内单位面积内景观格局和所对应火烧迹地的面积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明确了不同景观指数对林火蔓延的相关性排序。在参与森林火灾发生蔓延性的相关性分析的景观指数中,除了蔓延性指数,其余指数和森林火灾的发生与蔓延都成负相关关系。(3)影响森林火灾发生的因素由于时间和地区的差异而各不相同。2005年,大兴安岭地研究区森林火灾发生与否贡献由大到小为高程、坡度;同一时间,在红河-文山州,贡献由大到小为高程、降水、气温。2010年,大兴安岭研究区内森林火灾发生与否贡献由大到小为气温、高程、NDVI;同一时间,在红河-文山州,贡献由大到小为坡度、高程、降水、气温。2015年,对大兴安岭林区的火灾发生产生影响的因子仅有气温一个;同一时间在红河-文山州,贡献由大到小为气温、降水、高程、NDVI。(4)本文建立了研究区不同年份的BLR火灾风险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使用AHP-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该地区火灾风险等级进行评判。通过带入随机采样点进行结果检验,发现两者区分火点与非火点的能力近似相同,且AHP-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中结果落在最两侧的点数少于BLR火灾风险模型。由于AHP-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过程明确,方法简便,在判断某地区是否易于森林火灾发生时,使用该方法进行火灾风险区划更加迅速方便。

阎合[3](2020)在《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时空流行特点与风险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由金黄壳囊孢(Cytospora chrysosperma)引起的杨树腐烂病是一种枝干病害,在中国“三北”地区发生严重,已造成大量杨树死亡。控制杨树腐烂病的核心是预防,而摸清病害的流行规律是预防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整理分析中国东北地区自2002年至2015年共14年间杨树腐烂病发生数据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纬度、海拔,不同森林经营区,不同功能区等分类方式,对比分析杨树腐烂病在不同类型区域的流行趋势;并以县(区、市)行政单元作为样本统计单元,采用时空扫描统计量(Sa TScan)技术,并结合回顾性时空扫描方法,分析了14年间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的时空分布与流行特点及其聚集模式;通过Max Ent模型与Arc GIS技术,结合不同环境变量对病害发生的贡献率,对杨树腐烂病潜在分布区及其适宜性进行了分析,预测了不同气候变化下未来30年和50年潜在分布区的变化情况,并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杨树腐烂病在东北地区传播扩散的风险性进行分析。旨在为该病害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的发生趋势与纬度区间的相关性并不显着,但相同纬度下高海拔地区的发病率明显低于低海拔地区。不同森林经营区中,杨树腐烂病发生程度差异较大,松辽平原农田防护林区林木种类相对单一,构成了一个相对集中的杨树腐烂病地理分布区;在长白山脉沿线与大兴安岭南部,常年以中、低程度发生;大兴安岭北部与小兴安岭基本不发生。不同功能区中,城市园林绿化区的发病率高于农田防护林区,且在整体发病率越高的地区,差异越显着。2、中国东北地区的杨树腐烂病平均发生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均上升速度为27.62%。14年间共有149个县累计901县(次)受害,但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较大。病害的时空分布呈现“爆发-聚集-蔓延-稳定”的特点。病害的空间聚集效应明显。2002-2015年累计发病面积扫描显示1个一类聚集区和4个以上的二类聚集区;分年度空间扫描统计,探测到14个一类聚集区和37个二类聚集区,显示出“扩张-集中-扩张”的三阶段变化规律。一类聚集区主要集中在辽宁省(LLR=86469.86,p<0.001)。病害也表现出显着时空聚集效应,2002-2015年连续时间维度的时空扫描结果显示,存在1个一类聚集区和6个二类聚集区。一类聚类区集中在辽宁省,出现于2009-2015年(LLR=64182.00,p<0.001)。时空动态分析显示未来杨树腐烂病在局部区域的爆发流行可能更加趋于频繁和严重。3、杨树腐烂病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适宜分布区覆盖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内蒙古东北部地区。在19个环境变量中,对腐烂病的发生影响最大的环境变量是降水量变异系数、最暖季度降水量和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它们对病害发生的影响分别达到模型贡献率的28.0%、25.3%、24.8%。未来30年和50年杨树腐烂病在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和适宜程度出现扩张、加重的趋势。其中辽宁、吉林、黑龙江的大部分地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最适宜分布区呈现出加重趋势,内蒙古北部和西部的各等级适宜区在向外扩张,适宜等级有上升趋势。4、风险性分析结果显示,杨树腐烂病的寄主在中国东北地区分布广泛,病害的发生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危害。同时,该病害的潜伏侵染特征,造成苗木调运过程中的检疫鉴定困难,定殖后的防治难度大。杨树腐烂病风险综合评价值R=1.87,在中国东北地区属于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的风险较大,监测和防控的重点应以发生区的防治和检疫为主。

张凌宇[4](2020)在《大兴安岭中部天然次生林种子雨动态、更新分布格局及影响因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更新是森林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持森林群落动态变化的基础。大兴安岭地区由于近半个世纪的过度采伐,导致目前该区天然次生林质量低下,森林更新状况较差,对该地区开展森林更新的相关研究,有利于提升天然次生林在动态变化过程中的稳定性、促进天然次生林的正向演替。本研究以大兴安岭中部地区主要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基于2017-2019年的127块标准地数据,对该地区的森林更新情况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了该地区主要树种在不同林型间的种子雨季节动态、落叶动态、种子雨千粒重、种子雨年际变化和种子雨空间格局。分析了不同生长阶段下幼苗幼树的分布格局及空间关联性,探讨了幼苗幼树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建立了全局泊松模型和以GWR模型为基础的不同尺度的GWPR模型对该地区天然次生林的更新状况进行模拟,对模型残差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进行了描述,采用小尺度下的局域模型对该区森林更新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最后,本研究建立了森林更新影响因子的综合评价体系,对该地区不同森林类型的更新优劣进行了判断。本研究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本研究对3种林型的种子雨落种量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动态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各林型中的落叶松种子雨和白桦种子雨呈现明显的单峰型分布。针阔树种的落叶量也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各林型落叶量大多在9月中上旬达到高峰。在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混交林中,处于高峰期的落叶松种子雨千粒重要明显大于初始期和末尾期的落叶松种子雨千粒重,3种林型下白桦千粒重在季节动态变化中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落叶松和白桦的种子雨均呈现出明显的年际变化差异,2018年为种子散种量的丰年,2019年为歉年,在种子雨动态监测的两年时间内,所有种子雨的空间格局在总体上都表现为聚集分布状态。(2)运用O-ring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对3种森林类型不同发育阶段下优势树种和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空间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桦林中白桦和落叶松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相同的分布格局,从幼树-大树,呈现出由聚集分布向随机分布过渡的趋势。针阔混交林各树种主要以随机分布为主。针叶混交林中,落叶松和云杉大树主要以随机分布为主,其他径级下的云杉则以聚集分布为主。白桦林和针叶混交林不同发育阶段下主要树种的种内关联性受一定范围内空间尺度的制约,针阔混交林不同发育阶段下的主要树种受空间尺度制约的现象并不明显。3种林型的密度受各树木个体与大树之间距离的影响,且影响程度不同。此外,较小径级下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容易受到邻近生境和扩散限制的共同影响,尺度依赖性在种内和种间关联性中都存在,白桦林中白桦与落叶松在小尺度上主要表现为正关联,针阔混交林中落叶松和白桦主要表现为无关联,针叶混交林中落叶松与白桦主要表现为无关联,随着尺度的增加,与云杉整体依次主要表现为负关联-无关联-正关联,与樟子松表现为正关联。(3)通过建立全局泊松模型和不同尺度下地理加权泊松模型(GWPR模型)对研究区的森林更新状况进行模拟,利用Moran Ⅰ统计量分析了空间自相关性,探索尺度效应对空间自相关性的影响。从空间尺度角度来看,5 km空间尺度下的局域模型产生了较好的模型残差局域化空间分布效果,形成了不同模型残差聚集的理想分布状态,模型变量的参数估计值产生了跨度最大的变化范围,模型的稳定性较好,随着空间尺度的逐渐增大,模型的稳定性逐渐下降,但总体上仍要好于全局模型。同时处于该尺度下的局域模型,模型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性最低。局域模型的拟合效果要好于全局模型,其中5 km下局域模型的MSE值和AIC值在所有模型中最小。研究区内更新株数主要集中在1000~2000株/hm2之间,呈南高北低,东西差异不明显的分布趋势。(4)从林分结构、林分因子、土壤理化性质、林下植被特征和干扰等5个方面选取影响森林更新能力的19项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得到指标权重,建立了森林更新影响因子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线性函数综合评价法得到了森林影响因子的综合评价值。综合评价值可以很好地判断森林更新的优劣情况,不同林型下综合评价值对森林更新优劣的判断准确率均在90%以上,从总体上看,落叶松林的更新情况要相对优于针阔混交林和白桦林的更新情况。从本文森林更新综合研究的结果上看,研究区的森林天然更新状况整体上处于不良水平,为保证森林天然更新获得良好效果应采取人工促进更新的方式进行森林经营。在进行人工促进更新(如抚育间伐、人工补植更新等)的经营措施时,应考虑空间格局、空间关联性、不同径级树木之间距离以及乔木树种组成比例等因素对森林更新的影响,以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该地区的森林更新状况。

杨婧雯[5](2020)在《东北林线偃松径向生长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十年以来,东北地区也是我国增温最显着的地区之一,东北林区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林区。全球变化影响植被的空间分布,高山林线作为生物地理过渡区对于指示环境变化是一个重要指标。林线几米高度内有许多关键的因子和生态进程突变,因其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自身结构的不稳定性而被视为全球变化理想的“监测器”。本文利用东北地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的9个采样点的1种灌木偃松(Pinus pumila)、2种乔木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运用树木年轮学方法分析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差异。研究东北高山林线植被在暖干化气候变化趋势下的响应,对于理解林线植被动态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北方森林的经营管理以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1)偃松是大兴安岭亚高山林线过渡区的重要灌木,但是这种偏心灌木茎干的不同方向上生长与气候关系是否一致尚不清楚。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呼中区小白山林线上采集了 15个偃松圆盘。分析了偃松4个方向半径(A、B:左右垂直半径;C:反向木半径;D:应压木半径)生长-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D方向的灌木年轮宽度为4个方向最宽(0.70±0.14 mm/a),反向木(C)最窄(0.43±0.07 mm/a)。6月的降水量是A和B方向径向生长主要限制因素。然而,C方向的径向生长主要受6月的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的影响。D方向的径向生长与当年2月、前一年10月的平均温度和前一年11月最低温度呈正相关。此外,4个方向的径向生长均与当年6月的日照时间呈负相关,这可能与高温导致的干旱胁迫加剧有关。A、B和C方向的径向生长与5月冻融强度和频率呈负相关,春季冻融可能会导致植物叶片和根的损伤。灌木垂直应压木方向半径的生长可能并不包含最多的气候信号,而应压木方向的径向生长似乎可以正常应用于年轮气候学。(2)不同海拔温度、降水对树木生长的影响会发生变化,但是不同海拔限制灌木生长的气候因子是否会改变呢?在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阿龙山林业局奥克里堆山,分析了不同海拔偃松生长与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海拔偃松的径向生长受春季(3-5月)均温的限制,生长季降水对中海拔偃松生长有促进作用。冬季气温促进低海拔和中海拔的偃松的径向生长,但对高海拔偃松有不利影响。随着近年来气候变化,21年滑动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长季气温与中海拔偃松年表的相关关系由不显着负相关转为显着负相关,而与生长季降水的相关关系由正相关转为负相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海拔偃松生长对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表现出强烈的敏感性。因此,近几十年来,水分对中海拔偃松的径向生长越来越重要,而变暖则有利于低海拔和高海拔偃松的生长。由于灌木高度较矮,更容易受到微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对不同地点的灌木生长进行更多的研究,来解释偃松在亚高山地区扩张。(3)不同纬度梯度下,环境条件也会发生较大改变,不同纬度的林线灌木生长的限制因素是否一致呢?在我国偃松分布区从北到南(44-52.5°N)的7个高山林线采集偃松径向生长数据,分析其生长与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南部采样点的年轮宽度和北部采样点有明显的差异,其中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大白山(DBS)和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阿龙山林业局奥克里堆山(AK)之间的差异最大,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AES)和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M)两个样点之间年轮宽度没有显着差异,但是年轮宽度沿纬度梯度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纬度较高的采样点HM、AK和黑龙江塔河县札林库尔国家森林公园(ZL)多数偃松生长与温度呈正相关,而纬度较低AES和黑龙江桃山国家森林公园平顶山(TS)偃松生长与温度呈负相关。滑动相关的结果显示高纬度的偃松(ZL,AK,HM)和高海拔吉林敦化黄泥河自然保护区老白山(LBS)偃松生长与冬季的气温呈正相关,特别是在1990年之后。而南部的AES偃松与冬季温度由负相关转为不相关。最北部的ZL偃松与夏季温度由负相关转为不相关。如果气温持续升高,我国偃松分布南端可能发生北移。(4)偃松在低海拔地区生长在高大乔木的冠层下方,乔木和灌木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的两种植物生活型,偃松与其上层乔木的生长-气候关系是否一致?在黑龙江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ME)、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M)、伊克萨玛国家森林公园(YK)和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永安林场(YA)进行采样,比较了偃松和其上层乔木(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生长与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同一地点的偃松和上层乔木年表相比,同一树种的年表具有更高的一致性。春季和夏季的温暖条件对乔木径向生长不利,且乔木与温度相关性高于偃松。相比乔木,3-5月较高的帕默尔干旱指数(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PDSI)更有利于偃松的径向生长。偃松的径向生长受冬-春季降水的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其根系较浅所致。随着时间变化,3月温度对偃松和上层乔木生长的影响从非显着相关变为显着负相关。由于木质部特征和木材形成时间的不同,偃松生长季开始和结束时的温度阈值均高于上层乔木。上层乔木对干旱事件的抵抗力高于偃松,但是恢复力低于偃松。因此,乔木比寒冷地区的灌木更容易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这不仅解释了灌木在树木无法生存的环境中存在的原因,而且也支持了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灌木生长和“全球绿化”的观点。偃松可作为大兴安岭地区潜在气候变化的可靠指标。灌木在树木年轮生态学和树木年轮气候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李璇皓[6](2019)在《北京市山区主要可燃物类型燃烧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基于北京市山区主要可燃物类型的森林分布状况和自然条件,对主要可燃物类型的燃烧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选取了植被覆盖率较多、涉及到重点森林防火的十个区县作为研究调查对象,基于优势树种,将北京周边山区主要可燃物类型进行划分。以样地内的树种(植物)组成、林分年龄、郁闭度、坡度、坡向、海拔高度、可燃物载量、可燃物综合属性值、森林类型和可燃物连续性指标等因子作为燃烧性分量,运用SPSS软件中系统聚类的方法,构建可燃物类型燃烧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RCGIS软件的数据图像运算处理功能,把不同的可燃物类型燃烧性等级以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直观地、有针对性地为北京地区森林防火提供了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根据北京地区实际情况,将主要可燃物类型划分为8种,分别为LB1(以油松为主的针叶混交林)、LB2(以侧柏为主的针叶混交林)、LB3(以刺槐为主的阔叶混交林)、LB4(以栎树为主的阔叶混交林)、LB5(以枫树、榆树、杨树为主的阔叶混交林)、LB6(平原造林地)、LB7(灌木、杂草地)、LB8(农田、苗圃等难利用地)。(2)通过可燃物类型燃烧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数学方法计算,燃烧性大小排序为:LB1>LB2>LB7>LB4>LB3>LB5>LB6>LB8。(3)基于各可燃物类型燃烧性综合指标排序,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对比分析,划分了 5个燃烧性等级,即低燃烧性(平原造林地、农田;苗圃等难利用地)、中燃烧性(以枫树、榆树、杨树为主的阔叶混交林)、较高燃烧性(以刺槐为主的阔叶混交林;以栎树为主的阔叶混交林)、高燃烧性(灌木、杂草地)和极高燃烧性(以油松为主的针叶混交林;以侧柏为主的针叶混交林)。(4)通过燃烧性等级火险区划图,针对不同可燃物类型燃烧性等级提出不同营林防火措施。对于极高燃烧性等级,应合理混交种植防火树种,形成阻火林分网络,同时进行可燃物移除工作,修剪枝条,改变可燃物的空间分布结构;对于高燃烧性等级,采取对可燃物的清理方法以及对林木的抚育手段,改善林分类型生长环境,优化林分结构;对于较高燃烧性等级,应根据立地因子制定死可燃物清理措施,增加扑火队员与装备的可进入性;对于中燃烧性等级,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清理部分有效地表可燃物的营林防火措施;对于低燃烧性等级,应及时清理人为活动较多地区的枯落物,避免人为火灾的发生。

王曦研[7](2017)在《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文中提出在国家发展生态经济的背景下,林业的基础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林业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林业带来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是林业践行绿色惠民富民发展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工作的方向,对林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推动全区林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2017年3月我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印发了《"十三五"期间林业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各省、市、自治区也出台本省的林业发展规划,划定了一批国家重点林地。大兴安岭作为国家重点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林业资源地之一,林业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可循环能力。但大兴安岭林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有限,林地的保护与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如何来对林区经济发展进行合理地规划,并解决好各类社会问题,是今后大兴安岭林区解困振兴、建设现代化林区的重要举措。在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中,通过对林区经济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以区域经济理论、政策激励理论和林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依据,运用文献研究和国外借鉴的分析方法,阐述了大兴安岭林区经济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林区的新定位,明确了林区经济在公共政策决策中的作用及影响;结合大兴安岭林区经济的政策环境,揭示出林区产业扶持政策不到位、财税政策缺乏激励性、金融监管体制不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力度小等问题,并从政府缺乏执行力、税收优惠政策较少、金融机构业务开展不积极、人才政策不健全四个方面总结出问题的成因。在分析并总结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林区经验和我国伊犁、南昌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在大兴安岭林区经济政策中要加强完善林区产业扶持政策、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激励性、提升税收优惠幅度、强化林区金融支持政策、完善林区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等多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汤敏[8](2017)在《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是黑龙江省对十八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森林生态旅游被越来越多人关注,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也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话题。黑龙江省丰富的森林资源为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对于黑龙江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经济上,黑龙江省经济面临着严重的转型危机,在这样一个阶段,森林生态旅游既属于第三产业,同时又很好结合了黑龙江传统产业林业产业,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黑龙江省林业产业也面临着转型,森林生态旅游能给林业产业带来生机和活力,对于林业产业发展而言,森林生态旅游属于林业产业的深层次开发,能进一步拓展林业产业链,森林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林业产业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政治上,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首先是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发展绿色产业,以绿色化带动经济发展。同时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能够带动黑龙江省的就业率,为林区职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本论文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为理论基础,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明确界定了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在绿色化和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分析了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状、问题、环境和条件,并进一步对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利益相关者分析,对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前景做出了预测分析,论文选取了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雪乡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利益相关者案例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本论文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对森林生态旅游内涵进行解析、设定了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以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的对策;同时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和评价,确定了森林生态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主要利益相关者和次要利益相关者,分析了各个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诉求,并针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管理策略,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调研并进行深入地研究森林资源保护的利益相关者的福利,实现帕累托改进。本论文创新性地构建了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分级量化标准,并根据此标准评价了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提供了有针对性的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对黑龙江省森林保护产业发展具有借鉴和参考作用,对于促进林区三产融合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黑龙江省森林旅游生态资源超过全国大多数省份,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丰富,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基础条件相对较好,资源潜力巨大。森林作为木材供给的功能正在逐步消退,改善生态环境并为大众提供休憩欣赏的功能正在逐步被加强。黑龙江实现全面停伐后,森林价值逐渐由物质资源向非物质资源转变,森林生态价值合理的开发与拓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而森林生态旅游正是森林生态价值开发的重要形式。黑龙江省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是黑龙江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虽然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是黑龙江省特色森林生态旅游具有不可替代性,结合冰雪资源和独特地理气候,加之黑龙江省良好的政策支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吕姗娜[9](2017)在《东北主要树种径向生长对异常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以来,气候变暖导致一些极端气候事件的强度变大、发生频率增加,从而给社会经济带来更为严重损失。东北地区位于我国高纬度地区,气候变化剧烈。东北林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林区,温带针阔混交林和寒温带针叶林是东北森林生态系统的主体,即使较小的气候变化都会对东北森林产生明显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利用东北地区(长白山、小兴安岭和大兴安岭)红松(Pinus koraiensis)、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樟子(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和兴安落叶松(Larix gmeinii)树轮数据分析不同地区同一树种、同一地区不同树种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树种对3种异常气候事件(1980年后升温、1976/77年PDO相位转换、ENSO事件)的响应差异性和一致性。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长白山地区,在同一采样点不同树种间年轮-气候响应差异明显,红松径向生长主要受温度影响,尤其是最低温度的限制;而蒙古栎径向生长主要受温度和水分条件限制,但水分指标要强于温度指标;而水曲柳主要受温度和水分指标影响,并且温度指标要强于水分指标,这说明树木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物种特性。不同采样点同一树种与气候的关系也存在差异,随着纬度降低(老白山、露水河、红石),3个采样点红松与生长季(6-9月)水分条件的相关性由显着正相关、到负相关、再到正相关,而与温度的正相关则逐渐减弱;3个采样点水曲柳与生长季温度的正相关性逐渐减弱,而与生长季水分条件由显着负相关、到负相关,再到正相关。2个采样点(红石、露水河)蒙古栎与生长季水分条件相关性从显着正相关到负相关,而其与生长季温度的相关性从负相关到正相关。小兴安岭地区,在同一采样点不同树种间年轮-气候响应差异明显,红松主要受温度影响,特别是最低温度;蒙古栎则主要受水分条件限制;而水曲柳主要受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影响且温度要强于水分条件,这同样说明了树木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物种特性。不同采样点同一树种与气候的关系也存在差异,随着纬度降低(鹤北、亮子河、永幸),3个采样点红松与生长季(6-9月)水分条件的相关性由负相关、到较弱相关、到正相关,而与温度的正相关则逐渐减弱;3个采样点蒙古栎与生长季水分条件都显着正相关,而与生长季温度的负相关则逐渐减弱。2个采样点(鹤北和永幸)水曲柳与生长季温度的正相关性逐渐增强,同时与生长季水分条件不显着,但与前期水分条件的相关性则逐渐加强。大兴安岭地区,樟子松和兴安落叶松主要受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制约,由于不同采样点气候条略有差异,在影响程度上会有不同。随着纬度的降低(图强、莫尔道嘎、金河、阿龙山),樟子松与生长季温度的负相关性逐渐增强。3个采样点(莫尔道嘎、金河、阿龙山)兴安落叶松与生长季温度的负相关性逐渐增强,而与生长季水分条件的相关性由正相关、到负相关、再正相关。(2)红松径向生长对1980年后增温的响应在不同采样点表现不同。在吉林老白山(北部),红松生长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红石和露水河(中东部和南部),红松生长随温度升高生长减缓。在黑龙江大亮子河(中西部),红松径向生长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分异现象”);在永幸林场(东部),红松生长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在鹤北林业局(北部),红松径向生长随温度升高呈上升趋势。除永幸蒙古栎径向生长随温度升高呈现轻微上升趋势外,其他4个采样点(红石、露水河、鹤北和亮子河)蒙古栎生长并没有随温度升高出现显着的变化。另外,5个采样点(红石、露水河、老白山、鹤北和永幸),水曲柳径向生长都与温度呈同步变化。在大兴安岭西北部(阿龙山、金河和莫尔道嘎),樟子松径向生长出现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分异现象”,但是都不显着;在黑龙江图强(北部),樟子松生长随温度升高呈显着上升趋势。3个采样点(阿龙山、金河和莫尔道嘎)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并没有随温度升高出现明显变化。随着气候变暖和降水格局的改变,未来红松适宜区可能会北移,而在蒙古栎、水曲柳等阔叶树种中并没有发现;另外,大兴安岭地区樟子松衰退现象可能会加剧,有些地区的兴安落叶松也可能会出现生长衰退现象。(3)1976/77年PDO相位转换显着影响树木径向生长。在1977年以前,水曲柳径向生长与PDO关系不显着;在1977年以后,5个采样点水曲柳树轮与PDO关系显着增强;但是,PDO相位转变对5个采样点蒙古栎径向生长影响不显着。另外,不同地点红松在PDO相位转换后表现不同,在1977年后PDO与北部红松径向生长呈正同步变化,而其他地区红松生长与PDO变化不一致,这说明PDO相位转变导致区域气候改变会对一些地区红松的生长产生负影响,使其出现衰退现象。相似的研究结果在大兴安岭地区樟子松和兴安落叶松中也有发现。(4)ENSO事件影响东北局地气候进而影响部分树木径向生长。东北地区温度与ENSO指数在低频上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这说明ENSO对局地气候影响存在长期效应。同时,通过叠加点事件分析发现,ENSO事件对鹤北、亮子河红松生长呈负影响、对其他4个采样点(红石、露水河、老白山和永幸)红松生长呈正影响;对老白山水曲柳生长呈正影响、而对鹤北水曲柳生长呈负影响;对长白山地区(红石和露水河)蒙古栎生长呈正影响、对小兴安岭地区(鹤北和永幸)蒙古栎生长呈负影响;对莫尔道嘎、阿龙山樟子松生长呈负影响、对金河樟子松生长呈正影响。另外,ENSO事件不仅对东北地区树木当年的生长有影响,还对其后1年和后2年的生长存在明显的影响。

夏祥友[10](2016)在《森林经营对东北林区主要森林类型蓄水保土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针对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东北林区森林经营方式发生改变为研究背景,以天然林保护工程重点实施东北林区的典型森林类型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比研究了大小兴安岭主要森林类型的水源涵养能力;长白山东部山地不同配置落叶松混交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和土壤可蚀性;大兴安岭不同经营措施条件下典型森林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运用层次分析法优化配置小流域水源涵养林的模式。首先对比分析大小兴安岭典型类型林分水源涵养能力,结果表明:(1)大兴安岭林区森林林冠层截留率较小兴安岭的主要森林类型维持相对较高的水平;特别是草类兴安落叶松林表现出较强的林冠截留能力。5种类型灌木林的林冠截留率的平均值变化范围为11.99%~24.86%,其中,以榛子灌丛的林冠截留率最高,接近同区内乔木林的平均水平。(2)小兴安岭各林分枯落物层最大持水能力变化范围为25.66~136.82 t/hm2之间,有效持水能力的变化范围则在17.17~67.00 t/hm2之间,均表现为落叶松人工林最强,依次分别为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红松人工林、蒙古栎天然林、樟子松人工林和水曲柳天然林。大兴安岭各林分枯落物最大持水率的变化范围在578.03%~747.22%之间,其中杜鹃白桦林的最大持水率最高,依次分别为草类落叶松林、杜鹃落叶松林、柞木落叶松林和蒙古栎天然林。(3)小兴安岭6种林分土壤有效持水量变化范围为267.30~438.56 1/hm2,水曲柳天然林土壤有效持水能力最好,大兴安岭不同林分土壤有效持水能力的变化范围仅为340.00~632.15 t/hm2,其中以杜鹃白桦林表现出相对较强的水源涵养功能。(4)对比大、小兴安岭16种乔灌林分的水源涵养功能,表明大兴安岭主要森林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能力最强,具体表现为在林冠层截留和枯落物蓄水能力上占明显优势;小兴安岭主要森林类型水源涵养功能主要体现在土壤层最大持水能力上占有优势;灌木林具有较强的水源涵养功能,表现为土壤层有效持水能力占明显优势。其次对帽儿山实验林场落叶松人工混交林的灌草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功能和土壤可蚀性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灌木层现存量变化范围为0.51~0.73t/hm2,草本层现存量变化在0.20~0.62t/hm2之间,最大持水量变化范围为2.31~4.97t/hm2之间,均以落叶松黄菠萝混交林最大。(2)枯落物现存量范围在6.23~9.13t/hm2之间,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最大。4种林分最大持水量大小排序为: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53.50t/hm2)>落叶松黄菠萝混交林(47.82t/hm2)>落叶松纯林(45.02t/hm2)>落叶松胡桃楸混交林(36.64t/hm2)。(3)土壤最大持水量范围在2927.74~3454.31t/hm2之间。有效持水量大小依次为:落叶松黄菠萝混交林(282.24t/hm2)>落叶松纯林(275.83t/hm2)>落叶松胡桃楸混交林(219.05t/hm2)>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143.01t/hm2)。(4)通过土壤结构二维三系图可以得出,在表层土壤中(0-20cm),落叶松胡桃楸混交林较其他林分类型更加接近理想结构,主要是通过增加固相比例、减小液相比例实现向理想点的趋近。(5)0~10cm土层内落叶松胡桃楸混交林土粒的静水崩解速率最低(2%~4%)。4种林分土壤水稳性指数差异显着(P<0.05),范围在0.85~0.97之间,落叶松胡桃楸混交林最高(0.97),可蚀性最低。(6)0~20cm土壤范围内干筛团聚体以2~5mm粒级团聚体为主,PA0.25均值排序为:落叶松胡桃楸混交林(91.64%)>落叶松纯林(91.08%)>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85.10%)>落叶松黄菠萝混交林(80.42%)。落叶松胡桃楸混交林能显着增加土壤水稳团聚体的PAo.25、降低团聚体破坏率(P<0.05)。(7)通过EPIC评价模型对4种林分土壤的可蚀性因子K值进行计算得出,K值范围在0.294~0.337之间,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可蚀性最低。从而总结出该经营条件下,涵养水源潜力最大的是落叶松纯林,持水能力最强的是落叶松黄菠萝混交林;落叶松胡桃楸混交林的可蚀性最低,抗侵蚀能力最强。对大兴安岭阿木尔林业局抚育间伐经营措施条件下的白桦天然林、樟子松天然林和落叶松天然林的林分结构、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生物多样性、枯落物层储量及持水能力、土壤层物理性质及涵养水源能力等指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常规抚育间伐能促进林木胸径和树高的生长,白桦天然林间伐后白桦天然林密度降低50%,林分平均高增加0.4m,平均胸径增加1.5cm,林分蓄积量没有下降。过度间伐的落叶松天然林平均胸径和树高增加明显,林分蓄积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下降。(2)抚育间伐后,白桦天然林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及Shannon-Wiener指数都有提高;落叶松天然林多次抚育间伐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及Shannon-Wiener指数明显下降,植物种类也相应减少。(3)抚育间伐对林分内部枯落物层的储量和分布产生影响,间伐后白桦天然林枯落物储量下降20%,樟子松天然林枯落物储量下降13.27%,落叶松天然林二次间伐导致枯落物储量下降明显。(4)林分枯落物组成对枯落物层持水能力贡献力不同,白桦天然林枯落物组成以落叶为主,未分解层白桦落叶最大持水量为枯枝最大持水量的2.58-3.65倍,半分解层为1.27-2.92倍。樟子松天然林和落叶松天然林枯落物组成主要由落叶为主,枯落物持水能力为落叶>树皮>枯枝>球果。(5)抚育间伐后能够对土壤物理性质起到改良的作用,对比间伐前后林分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土壤容重呈下降趋势,非毛管孔隙度增加明显。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小流域水源涵养林植被的空间配置结构进行优化分析,初步确定该流域水源涵养林植被类型优化配置结构为蒙古栎天然林占24.86%、杜鹃落叶松林占16.30%、柞木落叶松林占44.49、杜鹃白桦林占10.88、草类落叶松林占3.47。优化后试验流域整体水源涵养能力增加了13.56万t,与现状相比相对提高7.0%。数据证明优化调整后达到试验小流域水源涵养林最优空间配置结构。研究的结果不仅可以为东北林区森林经营森林蓄水固土能力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还可以为林业管理部门提供森林经营策略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服务。

二、浅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东南部榛林经营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东南部榛林经营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一)研究的对象
        (二)研究的意义
    二、问题点与难点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成果现状综述
        (二)国外研究成果现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晁楣艺术风格形成背景
    一、晁楣版画艺术的时代背景
        (一)北大荒开发前概略
        (二)北大荒垦建与党的文艺方针
        (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目标
    二、晁楣艺术生涯的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军旅生活与艺术学习
        (二)第二阶段:生活历练与艺术创新
        (三)第三阶段:时代浪潮与艺术升华
    小结
第二章 晁楣早期版画风格(1950—1958 年)
    一、艺术学习与训练
    二、早期版画创作实践
        (一)军人形象与“斗争性”的延续
        (二)军人形象与新时代的接轨
    三、早期版画风格的形成
        (一)题材创新
        (二)艺术语言(构图、刀法、颜色)
        (三)套色木刻
        (四)早期风格特点
    小结
第三章 晁楣中期版画风格(1958-1978 年)
    一、开创北大荒版画主导风格
    二、中期版画风格案例分析
        (一)林业题材
        (二)工业题材
        (三)农业题材
    三、中期版画风格的艺术特色
        (一)大景加小人创作模式
        (二)具有现实主义写实性
        (三)重色版和副版
        (四)崇高历史风格的凸显
    小结
第四章 晁楣后期版画风格(1978—2006 年)
    一、城市题材的版画风格
        (一)由农村到城市
        (二)由垦荒到城市
        (三)由叙事到抒情
    二、工业题材的版画风格
    三、形式探索的版画风格
        (一)雪松系列:《雪松》、《松谷》、《天柱》
        (二)大树系列:《冬晨》、《傲霜》、《大树》
        (三)几何系列:《春曲》、《新居》、《留君不住》
    四、晁楣后期版画风格的简约性
        (一)由繁至简的成因
        (二)后期风格简约性的特征
        (三)由繁至简的意义
    小结
第五章 晁楣版画风格演变中的规律探讨
    一、生活与环境的变化
    二、艺术追求的不断提升
    三、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支持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晁楣年表
    附录2 晁楣版画事记
    附录3 晁楣版画作品年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红河-文山州与大兴安岭地区林火时空分布对比及火险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项目支撑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点
    2.3 地形地貌
3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1 火灾统计数据
    3.2 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数据
    3.3 气象数据
    3.4 DEM数字高程数据
    3.5 NDVI数据
4 研究区火烧迹地时空分布特征
    4.1 研究区火烧迹地基本情况
    4.2 红河-文山州火烧迹地时空分布特征
    4.3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时空分布特征
    4.4 景观格局影响
        4.4.1 景观指数与森林火灾面积的相关性分析
        4.4.2 南北方景观指数的差异
5 基于空间Logistic的火灾风险预测模型
    5.1 火灾影响因子的选取与处理
        5.1.1 气候因子
        5.1.2 地形因子
        5.1.3 植被因子
    5.2 Logistic火灾风险模型的构建
        5.2.1 二项分类Logistic模型概述
        5.2.2 共线性检验以及BLR模型建立
        5.2.3 2005年大兴安岭地区BLR建模
        5.2.4 2010年大兴安岭地区BLR建模
        5.2.5 2015年大兴安岭地区BLR建模
        5.2.6 2005年红河-文山州BLR建模
        5.2.7 2010年红河-文山州BLR建模
        5.2.8 2015年红河-文山州BLR建模
    5.3 南北方森林火灾影响因子比较
6 基于AHP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衡量林火发生风险
    6.1 森林火险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6.1.1 计算影响权重的特征向量W
        6.1.2 构建隶属度关系矩阵
        6.1.3 确立综合评价集
    6.2 红河-文山州林火风险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6.2.1 2005年红河-文山州林火风险特征向量
        6.2.2 2010年红河-文山州林火风险特征向量
        6.2.3 2015年红河-文山州林火风险特征向量
    6.3 大兴安岭地区林火风险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6.3.1 2005年大兴安岭地区林火风险特征向量
        6.3.2 2010年大兴安岭地区林火风险特征向量
        6.3.3 2015年大兴安岭地区林火风险特征向量
7 火灾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对比
    7.1 2005年模型结果对比
        7.1.1 红河-文山州
        7.1.2 大兴安岭地区
    7.2 2010年模型结果对比
        7.2.1 红河-文山州
        7.2.2 大兴安岭地区
    7.3 2015年模型结果对比
        7.3.1 红河-文山州
        7.3.2 大兴安岭地区
    7.4 结果分析
8 总结与讨论
    8.1 结论
        (1)我国南方研究区内的火灾风险影响因子随时间变化存在小幅度差异
        (2)我国北方研究区内的森林火灾风险影响因子随时间推移有着显着差异
        (3)同一时间我国南北方森林火灾风险影响因子存在差异
        (4)景观格局对森林火灾的蔓延有着重要影响
        (5)AHP-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于判断火灾风险有着良好的有效性
    8.2 讨论
        (1)当前研究的价值
        (2)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时空流行特点与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杨树腐烂病的研究概况
        1.1.1 杨树腐烂病的病原菌
        1.1.2 杨树腐烂病症状
        1.1.3 杨树腐烂病的侵染循环
        1.1.4 影响杨树腐烂病发生的因素
        1.1.5 杨树腐烂病的综合防治
    1.2 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
    1.3 在时-空尺度上研究植物病害流行的方法
        1.3.1 扫描统计量(Scan statistic)的发展
        1.3.2 扫描统计量的工作原理
    1.4 物种适生区预测与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研究概况
        1.4.1 物种适生区预测研究概况
        1.4.2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概况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2 研究目的
        1.5.3 研究意义
        1.5.4 研究内容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大兴安岭地区
    2.2 呼伦贝尔护牧林区
    2.3 松辽平原地区
    2.4 小兴安岭地区
    2.5 长白山脉地区
3 中国东北地区不同类型区域对杨树腐烂病流行的影响
    3.1 数据获取
        3.1.1 测报数据
        3.1.2 NDVI数据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杨树腐烂病的发生与纬度和海拔的关系
        3.2.2 杨树腐烂病的发生与不同森林经营区的关系
        3.2.3 杨树腐烂病发生与不同功能区的关系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杨树腐烂病在不同纬度与海拔地区的流行趋势
        3.3.2 杨树腐烂病在不同森林经营区的流行趋势
        3.3.3 杨树腐烂病在不同功能区的流行趋势
    3.4 小结与讨论
4 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时空传播与聚集效应
    4.1 数据获取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杨树腐烂病整体发生趋势
        4.3.2 杨树腐烂病分县区发生趋势
        4.3.3 杨树腐烂病时空分布规律
        4.3.4 杨树腐烂病空间聚集效应
        4.3.5 杨树腐烂病时空聚集效应
    4.4 小结与讨论
5 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潜在分布区预测及风险性分析
    5.1 数据获取
        5.1.1 测报数据
        5.1.2 生物气候数据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潜在分布区预测分析
        5.2.2 风险性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潜在分布区预测分析
        5.3.2 风险性分析
    5.4 小结与讨论
6 主要结论与创新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大兴安岭中部天然次生林种子雨动态、更新分布格局及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种子雨研究现状
        1.2.1 种子扩散和空间分布格局
        1.2.2 种子雨季节动态和年际变化
    1.3 幼苗幼树的空间分布研究
    1.4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现状
    1.5 森林更新影响因子及更新模型的研究
        1.5.1 天然更新影响因子研究
        1.5.2 森林更新模型的研究
    1.6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地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2.1.2 气候
        2.1.3 水系
        2.1.4 土壤
        2.1.5 动植物资源
    2.2 数据来源
        2.2.1 标准地设置
        2.2.2 种子雨动态监测
3 种子雨动态变化
    3.1 数据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处理
    3.2 种子雨动态分析
        3.2.1 种子雨的物种组成和季节动态
        3.2.2 落叶动态
        3.2.3 种子雨千粒重
        3.2.4 种子雨年际差异
        3.2.5 种子雨空间分布格局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幼苗幼树分布格局及空间关联性
    4.1 数据
    4.2 研究方法
        4.2.1 幼苗幼树等级划分
        4.2.2 空间点格局分析
        4.2.3 数据处理
    4.3 群落结构特征
    4.4 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4.4.1 白桦林各树种不同生长阶段下空间分布格局
        4.4.2 针阔混交林各树种不同生长阶段下空间分布格局
        4.4.3 针叶混交林各树种不同生长阶段下空间分布格局
    4.5 种内关联性及密度影响分析
        4.5.1 白桦林各树种不同生长阶段下的种内关联性
        4.5.2 针阔混交林各树种不同生长阶段下的种内关联性
        4.5.3 针叶混交林各树种不同生长阶段下的种内关联性
    4.6 优势树种与其他树种的种间关联性分析
        4.6.1 白桦林优势树种和其他树种的种间关联性分析
        4.6.2 针阔混交林优势树种和其他树种的种间关联性分析
        4.6.3 针叶混交林优势树种和其他树种的种间关联性分析
    4.7 讨论
        4.7.1 空间分布格局
        4.7.2 空间关联性
        4.7.3 种子雨格局与幼苗幼树分布格局
    4.8 本章小结
5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天然次生林更新分布
    5.1 数据
    5.2 研究方法
        5.2.1 变量选择
        5.2.2 全局泊松模型
        5.2.3 地理加权泊松模型
        5.2.4 模型残差的全局和局域空间自相关性
        5.2.5 拟合优度比较
        5.2.6 数据处理
    5.3 结果分析
        5.3.1 模型拟合
        5.3.2 模型残差评价和拟合优度比较
        5.3.3 模型残差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5.3.4 模型残差的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5.3.5 小尺度局域模型下森林更新的空间分布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森林更新影响因子综合评价
    6.1 数据来源
    6.2 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
        6.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6.2.2 综合评价值的确定
        6.2.3 评价效果的检验
        6.2.4 数据处理
    6.3 森林更新影响因子的评价指标
    6.4 评价指标权重
    6.5 综合评价模型的评价效果检验
    6.6 基于综合评价值的更新分析
    6.7 讨论
    6.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东北林线偃松径向生长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林线过渡区植物生活型的转换
        1.2.2 灌木生长与气候关系
        1.2.3 不同海拔树木生长与气候关系
        1.2.4 不同纬度树木生长与气候关系
        1.2.5 灌木和上层乔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
    1.3 研究目的意义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地貌
    2.3 气候
    2.4 土壤条件
    2.5 植被分布
    2.6 研究树种特性
    2.7 采样与样本处理
    2.8 交叉定年与年表建立
    2.9 气象数据
    2.10 统计分析
        2.10.1 计算每年基底面积增量(BAI)
        2.10.2 利用Gleichlaufigkeit (Glk)统计量检查
        2.10.3 线性混合模型Linear Mixed Model(LMMs)
        2.10.4 计算乔木和灌木对干旱事件的抵抗力
3 林线偃松圆盘不同应力方向生长与气候关系
    3.1 引言
    3.2 结果
        3.2.1 年表统计特征
        3.2.2 不同应力方向生长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3.2.3 冻融对偃松生长的影响
    3.3 讨论
        3.3.1 偃松圆盘不同应力方向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差异
        3.3.2 不同应力方向偃松生长对冻融事件的响应
        3.3.3 应力木在树木年轮学中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海拔偃松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
    4.1 引言
    4.2 结果
        4.2.1 不同海拔偃松年表特征比较
        4.2.2 不同海拔偃松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
        4.2.3 不同海拔偃松生长—气候关系的时间稳定性
    4.3 讨论
        4.3.1 不同海拔偃松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4.3.2 不同海拔偃松生长—气候关系的时间稳定性
        4.3.3 高海拔偃松生长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4.4 本章小结
5 不同纬度林线偃松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
    5.1 引言
    5.2 结果
        5.2.1 不同纬度偃松年表统计特征值比较
        5.2.2 不同纬度偃松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
        5.2.3 不同纬度偃松生长-气候关系的时间稳定性
    5.3 讨论
        5.3.1 不同纬度林线偃松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
        5.3.2 不同纬度林线偃松生长-气候关系的时间稳定性
        5.3.3 气候变化对林线植被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大兴安岭偃松与上层乔木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
    6.1 引言
    6.2 结果
        6.2.1 乔木和灌木年表主要统计特征值
        6.2.2 不同乔、灌木的生长-气候关系比较
        6.2.3 乔灌木生长-气候关系的时间稳定性比较
        6.2.4 灌木与乔木生长季物候的相关分析
        6.2.5 乔、灌木对干旱事件的响应差异
    6.3 讨论
        6.3.1 偃松和上层乔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
        6.3.2 偃松和上层乔木径向生长的阈值温度比较
        6.3.3 偃松和上层乔木对干旱的响应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北京市山区主要可燃物类型燃烧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目的与意义
    1.2 基于燃烧性的林火研究
        1.2.1 森林可燃物类型研究
        1.2.2 森林燃烧性研究
    1.3 国内外林火研究背景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1.4 研究内容
2. 研究地概况
    2.1 北京市自然概况
    2.2 北京市森林防火概况
    2.3 研究区县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可燃物类型划分
    3.2 可燃物类型燃烧性分量调查
        3.2.1 可燃物载量调查
        3.2.2 林分因子调查
        3.2.3 室内试验
    3.3 可燃物类型燃烧性评价指标构建
    3.4 可燃物类型燃烧性等级划分
    3.5 技术路线图
4. 结果与分析
    4.1 可燃物类型燃烧性指标构建及等级划分
        4.1.1 可燃物类型划分结果
        4.1.2 可燃物载量分析
        4.1.3 树种以及植物组成分析
        4.1.4 郁闭度分析
        4.1.5 林分年龄分析
        4.1.6 森林类型(林火种类)分析
        4.1.7 坡向分析
        4.1.8 坡度分析
        4.1.9 海拔分析
        4.1.10 可燃物连续性指标(蔓延连续性指数)分析
        4.1.11 可燃物负荷量与含水率综合指标分析
    4.2 燃烧性综合指标的计算与基于燃烧性的火险区划
    4.3 基于燃烧性的森林防火措施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2 林区经济发展政策的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林区经济的界定
        2.1.2 林区经济发展的内涵
    2.2 林区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
        2.2.1 区域经济理论
        2.2.2 政策激励理论
        2.2.3 林区可持续发展理论
3 大兴安岭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政策分析
    3.1 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发展的状况
        3.1.1 林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3.1.2 林区经济发展的问题分析
        3.1.3 林区的新定位
        3.1.4 林区重点工程
    3.2 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现行政策
        3.2.1 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
        3.2.2 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3.2.3 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
        3.2.4 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发展的人才政策
    3.3 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发展政策存在问题分析
        3.3.1 林区产业扶持政策不到位
        3.3.2 林区财税政策缺乏激励性
        3.3.3 林区金融监管体制不完善
        3.3.4 林区人才激励政策力度小
    3.4 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发展问题政策原因分析
        3.4.1 政府缺乏执行力
        3.4.2 税收优惠政策较少
        3.4.3 林区金融机构业务开展不积极
        3.4.4 相关人才政策不健全
4 国内外林区经济发展政策的经验与借鉴
    4.1 国外林区经济发展政策的先进经验
        4.1.1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林区经济发展政策的经验
        4.1.2 美国阿拉斯加州林区经济发展政策的经验
        4.1.3 加拿大多伦多市林区经济发展政策的经验
    4.2 国内林区经济发展政策的先进经验
        4.2.1 伊犁林区经济发展政策的经验
        4.2.2 南昌林区经济发展政策的经验
    4.3 国内外林区经济发展政策的经验对大兴安岭的借鉴
        4.3.1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推动作用
        4.3.2 充分重视产业扶持政策的调整
        4.3.3 不断地促进多方合作
5 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发展政策分析
    5.1 完善林区产业扶持政策
        5.1.1 加大贴息扶持力度
        5.1.2 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的科学研究
        5.1.3 积极建立政府林业保险机制
    5.2 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激励性
        5.2.1 增加税费补贴范围
        5.2.2 增加税收优惠政策种类
        5.2.3 提升税收优惠幅度
    5.3 强化林区金融支持政策
        5.3.1 创新林区金融政策管理
        5.3.2 完善林区多元融资机制
        5.3.3 鼓励民间融资的发展
    5.4 完善林区人力资源管理政策
        5.4.1 引进林区高素质人才
        5.4.2 促进林区劳动力流动
        5.4.3 完善人才流动配套设施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及创新之处
        1.5.1 技术路线
        1.5.2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旅游
        2.1.2 可持续发展
        2.1.3 森林生态旅游
        2.1.4 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生态承载力理论
        2.2.4 反向旅游理论
        2.2.5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2.6 生态伦理学理论
        2.2.7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8 帕累托改进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
        3.1.1 可持续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现状
        3.1.2 可持续的森林生态旅游类型
        3.1.3 可持续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
    3.2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3.2.1 森林资源质量有待提高
        3.2.2 市场化体制不健全
        3.2.3 缺乏特色和区域合作
        3.2.4 缺乏与资本的融合
        3.2.5 服务设施不健全
        3.2.6 管理服务不到位
        3.2.7 缺乏品牌及营销
    3.3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条件分析
    4.1 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自然条件分析
        4.1.1 地理条件
        4.1.2 气候条件
        4.1.3 土壤与水文条件
        4.1.4 生态环境条件
    4.2 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资源条件分析
        4.2.1 森林资源总量
        4.2.2 森林资源分布
        4.2.3 森林资源类型和特点
        4.2.4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4.3 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经济环境分析
        4.3.1 黑龙江省GDP分析
        4.3.2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4.3.3 黑龙江省CPI指数分析
    4.4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政策分析
        4.4.1 林业发展政策
        4.4.2 森林生态旅游行业相关政策
        4.4.3 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政策
    4.5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市场分析
    5.1 市场规模分析
    5.2 产业规模分析
    5.3 服务及设施分析
    5.4 风险分析
    5.5 森林生态旅游预测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利益相关者分析
    6.1 森林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构成
        6.1.1 旅游者
        6.1.2 旅游经营者
        6.1.3 旅游目的地
        6.1.4 政府
        6.1.5 当地社区
        6.1.6 行业组织
        6.1.7 非政府组织
        6.1.8 媒体及学术团体
        6.1.9 社会公众
    6.2 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分析
    6.3 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
        6.3.1 核心利益相关者
        6.3.2 主要利益相关者
        6.3.3 次要利益相关者
    6.4 森林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案例研究
        6.4.1 问卷设计及调研区域选择
        6.4.2 问卷分析
        6.4.3 利益相关者访谈分析
        6.4.4 雪乡国家森林公园相关利益者可持续管理策略
    6.5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7.1 评价原则和方法
        7.1.1 评价原则
        7.1.2 评价方法
    7.2 评价指标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3 构建判断矩阵及权重
    7.4 计算及检验
    7.5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分级量化标准
        7.5.1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分级量化
        7.5.2 评价结果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国外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8.1 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典型经验
        8.1.1 美国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经验
        8.1.2 新西兰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经验
        8.1.3 英国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经验
        8.1.4 日本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经验
    8.2 国外经验对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8.3 本章小结
9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9.1 科学保护和规划森林生态旅游资源
    9.2 建立高水平森林生态旅游人才队伍
    9.3 加强政府有效管理
    9.4 实行市场化运作
    9.5 强化品牌营销
    9.6 加强区域合作
    9.7 本章小结
10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东北主要树种径向生长对异常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外研究进展
    1.3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条件
        2.1.3 土壤条件
        2.1.4 植被分布
        2.1.5 研究树种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采样与预处理
        2.2.2 交叉定年与年表建立
        2.2.3 气候数据与统计分析
3 东北主要树种径向生长对1980年后快速升温的响应对比
    3.1 不同地区针阔树种年表特征的比较
        3.1.1 年表统计特征值比较
        3.1.2 年表变化趋势比较
    3.2 不同地区1980年前后气候变化
    3.3 东北地区主要树种径向生长与气候关系
        3.3.1 不同树种与气候因子关系
        3.3.2 主要树种生长-气候关系的时间动态
    3.4 1980年前后对快速升温响应的对比
    3.5 讨论
        3.5.1 不同地区树木生长与气候关系的差异
        3.5.2 不同树种径向生长与气候关系的对比
        3.5.3 1980年后快速升温对不同树种径向生长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东北主要树种径向生长对PDO相位转换的响应差异
    4.1 1976/77年PDO相位转换前后树木生长和气候变化比较
    4.2 1976/77年PDO相位转换对年轮-气候关系的影响
        4.2.1 长白山
        4.2.2 小兴安岭
        4.2.3 大兴安岭
    4.3 树木年表与PDO指数之间的关系
        4.3.1 长白山
        4.3.2 小兴安岭
        4.3.3 大兴安岭
    4.4 讨论
        4.4.1 长白山地区树木生长对PDO相位转换的响应差异
        4.4.2 小兴安岭地区树木生长对PDO相位转换的响应差异
        4.4.3 大兴安岭地区树木生长对PDO相位转换的响应差异
    4.5 本章小结
5 东北主要树种径向生长对ENSO事件的响应差异
    5.1 树木生长与ENSO指数的关系
        5.1.1 长白山
        5.1.2 小兴安岭
        5.1.3 大兴安岭
    5.2 ENSO事件对树木生长影响的对比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表

(10)森林经营对东北林区主要森林类型蓄水保土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森林经营的研究
        1.2.2 森林蓄水保土功能研究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2 研究地区概况
    2.1 大兴安岭试验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土壤
        2.1.4 气候
        2.1.5 水文、水系
        2.1.6 植物区系地理特征
        2.1.7 群落结构特征
    2.2 小兴安岭试验区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地质地貌
        2.2.3 土壤
        2.2.4 水文特征
        2.2.5 气候
        2.2.6 植被特征
    2.3 长白山东部山地试验区概况
        2.3.1 地理位置
        2.3.2 地貌特征
        2.3.3 气候条件
        2.3.4 土壤
        2.3.5 植被特点
3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3.1 试验设计与技术路线
        3.1.1 试验设计
        3.1.2 技术路线
    3.2 研究方法
        3.2.1 植物多样性指标
        3.2.2 林冠截留特征研究
        3.2.3 灌木层持水能力测定
        3.2.4 枯落物层持水能力研究
        3.2.5 土壤层静态持水能力研究
        3.2.6 土壤可蚀性测定
        3.2.7 层次分析法
4 大小兴安岭主要森林类型水源涵养功能对比研究
    4.1 试验地林分特征
    4.2 林冠截留能力的对比研究
        4.2.1 小兴安岭主要林分类型林冠层截留特征的差异
        4.2.2 大兴安岭主要林分类型林冠层截留特征的差异
        4.2.3 小兴安岭主要灌木林林冠层截留特征的差异
    4.3 枯落物层持水能力的对比研究
        4.3.1 小兴安岭主要林分类型枯落物持水能力比较
        4.3.2 大兴安岭主要林分类型枯落物持水能力比较
        4.3.3 小兴安岭主要灌木林枯落物持水能力比较
    4.4 土壤层静态持水能力对比研究
        4.4.1 小兴安岭主要林分土壤静态持水能力比较
        4.4.2 大兴安岭主要林分土壤静态持水能力比较
        4.4.3 小兴安岭主要灌木林土壤静态持水能力比较
    4.5 林分水源涵养能力综合比较
    4.6 小结
5 落叶松人工混交林配置对蓄水保土功能的影响
    5.1 研究样地基本特征
    5.2 林下植被持水能力的变化
    5.3 枯落物水文特征
        5.3.1 枯落物储量
        5.3.2 枯落物持水能力和持水特性
        5.3.3 枯落物持水过程
        5.3.4 枯落物吸水速率
    5.4 土壤物理性质及持水能力的变化
        5.4.1 土壤容重
        5.4.2 土壤孔隙度
        5.4.3 土壤持水性能
    5.5 林分综合持水能力的对比
    5.6 土壤结构与可蚀性的变化
        5.6.1 土壤三相
        5.6.2 土壤粒级团聚体组成特征及变化
        5.6.3 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垂直分布特征
        5.6.4 土粒静水崩解过程及水稳性指数变化
        5.6.5 土壤机械组成及可蚀性K值
    5.7 小结
6 森林经营对大兴安岭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6.1 样地基本特征
    6.2 林分结构特征的变化
        6.2.1 直径分布特征
        6.2.2 树高分布特征
        6.2.3 林分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6.3 林分枯落物层持水能力的变化
        6.3.1 林分枯落物储量特征
        6.3.2 林分枯落物持水特征
    6.4 土壤层持水能力的变化
    6.5 小结
7 小流域水源涵养林优化配置研究
    7.1 试验流域基本特征
    7.2 小流域水源涵养林优化配置
        7.2.1 层次分析结构模型的建立
        7.2.2 判断矩阵的构建与检验
        7.2.3 水源涵养林优化空间配置比例的确定
        7.2.4 水源涵养功能优化效果
    7.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表

四、浅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东南部榛林经营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D]. 杨春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红河-文山州与大兴安岭地区林火时空分布对比及火险因子研究[D]. 曲延浩.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时空流行特点与风险分析[D]. 阎合.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4]大兴安岭中部天然次生林种子雨动态、更新分布格局及影响因子研究[D]. 张凌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5]东北林线偃松径向生长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D]. 杨婧雯.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6]北京市山区主要可燃物类型燃烧性研究[D]. 李璇皓.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D]. 王曦研.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7(11)
  • [8]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 汤敏. 东北农业大学, 2017(12)
  • [9]东北主要树种径向生长对异常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研究[D]. 吕姗娜.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2)
  • [10]森林经营对东北林区主要森林类型蓄水保土功能的影响[D]. 夏祥友.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浅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东南部榛林经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