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石兼具月光之美和变色奇观

月光石兼具月光之美和变色奇观

一、月光之丽、变彩之奇的月光石(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玉[1](2020)在《生辰石矿物晶体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所有的宝石矿物,在自然状态下都是以晶体的形式存在,其千姿百态的几何晶体造型,不仅是地质勘探工作者找矿的标志,也是宝石学中鉴定宝石矿物种属的关键所在。矿物晶体不仅在宝石学上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由于它呈现出有规律、有变化的几何形态,在艺术领域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众所周知的矿物晶体观赏石,就是将一些造型别致、具有美学价值的矿物晶体作为摆件供人们欣赏,愉悦身心的。除此之外,人们还将一些小型的矿物晶体制成首饰进行佩戴。目前,在首饰设计领域里,国内外关于矿物晶体的首饰设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以矿物晶体作为首饰的材料,进行设计与创作;另一种则是提取矿物晶体的典型形态,以晶体的形态为创作元素,从而进行首饰设计。由于矿物晶体的种类成百上千,因此本文着重以生辰石为例,以矿物晶体的形态特征作为创作源,进行设计实践,为首饰设计领域开辟新的方向,提供新的思路。生辰石,分别对应着一年的十二个月,起源于西方的宗教文化,由于它既充满神秘性,耐人寻味,又拥有专属性的祝福特征,目前风靡全球,在首饰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生辰石文化以首饰为媒介,承载着文化和精神内涵,为首饰增添无穷的魅力。本文通过分析矿物晶体在设计美学中的意义,从专业的视角阐述生辰石矿物晶体的自然美学价值,为首饰设计汲取新的灵感,注入新的元素。在探讨生辰石文化的同时,结合市场案例,研究矿物晶体本身的自然美对首饰设计的借鉴意义。通过分析十二生辰石矿物晶体的形态特征,选取典型的矿物晶体晶形,从设计美学的角度出发,经过分析提取出具有特征性的晶体造型,通过十二生辰石的矿物晶体形态来研究首饰的设计与创新,并将研究的成果直接运用于设计实践中,完成了十二套以生辰石形态特征作为灵感的首饰作品。这十二套作品分别以十二个月的生辰石为主题构成生辰石系列作品,每套单独的作品有各自的特色和文化寓意,且彼此之间又是互相联系,呈现出统一的半立体几何现代风格。

顾筱倩[2](2020)在《当代首饰设计中的中国传统配色之美》文中指出如何以现代方式表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从色彩搭配的角度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探究。中华民族历朝历代均有尚色的传统,可以说,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文化、政治、经济等历史进程的方方面面受到“色彩观念”的影响如此之深刻。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中国传统的色彩搭配方案给国人传递的视觉经验已经根深蒂固,许多典型的配色方案甚至本身就被赋予了特殊的情感和意义。中国的传统色彩观念有着其独特哲学基础,贯穿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生产、生活之中,以五色观念为内核,关联于封建的等级观念,虽然变化出丰富多样的形式,但仍然是万变不离其宗。同时,与现在常见的色彩名称不同,很多中国传统色彩有着独特又美丽的色彩名,如群青、青莲、品蓝等等。这些诗意的名字是传统文化在色彩搭配上的重要体现,也给现代珠宝首饰设计师新的灵感。中国传统的配色方案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方案研究,而是非常宏大的体系。本文选取数个较有代表性的案例来进行分析研究:官方建筑(群)与民间建筑(群)、敦煌壁画、瓷器、染织品、书法、绘画,即中国传统建筑(建筑群)的配色、中国传统器物的配色、中国古代书画的配色这三大板块。除了分析各类传统物象的直观配色方案,还就这种色彩搭配背后所体现的中国传统美学进行探究和分析。同时,本文还进一步总结了色彩在首饰上的呈现方式以及各种方式的制作工艺及其优缺点,为首饰设计师配色方案的实现提出了各种可供借鉴的参考方案。通过对中国传统物象的色彩搭配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得出具有中国意韵的配色方案,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首饰设计的结合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并提出这样的方式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最后尝试将配色方案运用到自己的首饰设计之中。

季丽娜[3](2019)在《月光石月光效应的成因及颜色质量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本次论文通过对不同乳光颜色月光石的薄片观察、红外吸收光谱分析、X射线粉晶粉晶衍射分析及电子探针分析发现,不同乳光颜色月光石都属于条纹长石或反条纹长石,且根据镜下观察特点和其条纹长石种类,可以进一步划分白色乳光月光石属显微条纹长石,蓝色乳光月光石属隐晶条纹长石。对月光效应的探究方面,通过背散射图像与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发现,钾钠长石的层状出溶使光波进入月光石内部发生散射,蓝色乳光月光石属隐晶条纹长石,出溶层取向完全相同,厚度远小于光波的波长,发生瑞利散射,出溶层对短波长的蓝紫光有加强作用,产生蓝色乳光;白色乳光月光石属显微条纹长石,出溶层较厚且不均匀,大于光波的波长,故发生米氏散射,其出溶层对各色光波的散射强度没有区别,故出现白色乳光,根据米氏散射理论,粒子粒度越大,向前散射则越强,即出溶厚度越大,白色乳光的月光效应将越强。在月光效应颜色表征方面发现,非彩色背景对蓝色乳光月光石明度影响更大,对自身明度较小白色乳光月光石影响较小。随着背景明度的降低(N9.5至N0.5),月光石乳光明度逐渐升高,在低明度背景下,月光石的乳光颜色更具有区分度。变换观测角度,乳光的明度和彩度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色调角值变化不大。且在25°到45°的观测角范围内,乳光具有较好的明度和彩度,当观测角为35°时,乳光具有最好的颜色。

温心语[4](2019)在《皮影艺术在首饰设计中的继承与演绎》文中认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首饰设计的个性化与趣味性开始受到关注。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回温,以中国元素、中国传统工艺和民间美术为灵感的首饰设计作品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美术的瑰宝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艺术具有二维平面化的造型、灵巧的活动结构、轻薄透光的材质、鲜艳明快的色彩、奇妙的光影关系、优美的唱腔以及广泛的剧目题材,是一门多元化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因此,皮影艺术在首饰设计领域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作为与人关系最密切的设计种类之一,首饰设计发展至今,已从最初的装饰、宗教、社会功能逐渐发生转变,当代人们佩戴首饰,除了追求贵重的材质与华丽的装饰外,更多的是追求个性化与趣味性的表达。皮影艺术的物态特征如二维平面化的造型、精巧的镂空装饰,鲜艳明快的用色与平面轴式活动结构等,为首饰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设计灵感;皮影艺术独特的光影关系以及声光动影全景式叙事化的表现手法为首饰设计提供了更广泛的思路与更多元的视角。本文由皮影艺术的物态特征与表现形式切入,着重论述了皮影艺术在首饰设计中继承与演绎的可能性,通过对皮影艺术的艺术特点,如造型、色彩、图案、结构、光影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值得借鉴的艺术特点。再通过并列对比首饰艺术和皮影艺术,找出二者的共通点进行结合,研究皮影艺术在首饰设计中值得继承与演绎的特征,并探索其应用方法,以期为首饰设计提供更具特点、更有新意的素材,为首饰增添趣味性、互动性与故事性。

刘子豪[5](2019)在《不同色感体验对首饰设计的启示》文中提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就有提到过:“色感乃是一般美感最普通的形式”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类群体的多样性决定了我们对于色感的认知的多样性,比如造型、色彩、工艺、材质、以及触觉的美感。在诸多的美感形式中,色彩感受是最直接的一种。最能给人们带去深刻体验和迫切精神需求,我们在看烟花、气球的时候首先看到的就是他们的色彩,色彩感受在我们的首饰领域也是如此,需要创新,更需要色感上面的新鲜感和展望感。生活需要色感,首饰作为人类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存在形式,色感更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饰设计的理念就是为佩戴者带去美感,色感是美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首饰设计中无色不韵、无工不型、无材不雅。色感直接影响我们对于首饰的选择和佩戴,我们常人看到的色感并不是唯一的色感体验,在我们生活中还存在有这样一群不同色感人群,他们眼中的世界与我们是不一样的,或缤纷多彩,或黑白纯粹,或梦幻雅灰。对于我们的首饰的观色体验不尽相同,我的论文主要探讨的就是他们的首饰“饰界”是什么样子的,并且从他们的视角出发探究给我们的首饰设计带来的启发或者设计方法。在本文中作者就针对于不同色感体验人群对于首饰的认知以及首饰色感的作用进行了探究。并且通过文献整理、调查问卷、制图分析,对首饰设计中色感类型和不同色感体验对于首饰设计的启示进行了归纳和设计方法构思。一个是为了让现有的首饰设计的色感体验更加的丰富,另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针对色盲群体的首饰色觉排障设计方法。通过我对于此次题目展开的研究和尝试,希望在未来的首饰发展中在这一方面产生更多的引导性和关注性,色多不一定丰富,色少不一定单调。首饰设计不单单在于外形的表达,更在于内涵美的体现。每一位珠宝首饰设计师对首饰中色彩的设计都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

戴慧琳[6](2018)在《宝石包裹体的艺术审美及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包裹体是宝石本身固有的一种特性,亦是宝石学中鉴定的判断标准之一,宝石中的包裹体是伴随宝石的形成而产生的,或是在宝石形成过程中捕获的外部物质,它们是大自然给予宝石的一种印记。包裹体不仅在宝石学上有重要的鉴定与研究意义,它们千变万化的形态在艺术领域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其中包含宏观包裹体的宝石被大众所熟知,如水草玛瑙、发晶、琥珀等,但对于微观包裹体,除专业人士之外,大众对它们的了解知之甚少,比如橄榄石中的睡莲状包裹体,祖母绿中的竹节状包裹体,合成宝石中的水波纹状包裹体以及月光石中的蜈蚣状包裹体等,不论宏观还是微观包裹体,这些典型的形态与艺术中的图案有异曲同工之处。当下国内外的首饰设计领域中,关于包裹体在首饰设计中的运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直接将其作为首饰设计的材料之一,二是利用“包裹”的语境进行首饰设计。但将包裹体的结构形态应用到首饰设计中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是将微观包裹体的形态与首饰设计相结合,以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能够让大众了解宝石内部的微观世界。论文内容主要围绕宝石中的包裹体的形态结构与首饰设计的关系以及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展开的,其目的是为了探究包裹体形态结构的变化及分类,分析固态包裹体、液态包裹体以及气态包裹体形态结构上的特征,选取典型的包裹体,从设计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包裹体的形态结构、颜色、造型特征并提取出具有特征性的图案,通过包裹体的形态、空间结构及其意义来研究首饰设计与创新,在最终的毕业设计作品中,选择一种包裹体的形态作为设计元素,将其与首饰的造型和肌理进行结合,运用相关的美学和设计原则、首饰制作工艺以及表现技法来表现首饰作品。

於悦,杨尧辉[7](2016)在《落入人间的彩虹——拉长石》文中研究说明相传在距今2000多年前,楚国有一位名叫卞和的人在山中采到一块被矿石包着的宝石,他便拿"玉璞"去献给楚厉王。昏君不识宝玉,让玉匠看,玉匠说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便以欺君之罪砍断了卞和的左脚。厉王死后,卞和又将此璞献给继位的楚武王,不想,他又受到同样的酷刑,被砍去右脚。到公元前689年,楚武王死后,楚文王继位。卞和无脚走不了路,急得抱着玉璞在楚山之下哭了三天三夜,哭得泪

清华[8](2009)在《千古奇宝和氏璧》文中研究说明传国之玺何处寻传说春秋时期,楚人卞和在荆山见凤凰栖落于青石上。古人曾有"凤凰不落无宝地"之说,他将此玉璞献给楚厉王,经玉人辨识认为是石块,卞和以欺君罪被刖左

王春云[9](2008)在《驳和氏璧材质蛋白石说》文中提出"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这是2100年前的史学巨匠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叙。在和氏璧面世以来的2700多年里,几乎历朝历代都有文人学者的记载和研究,然而和氏璧至今仍然是一个有待破解的自然历史之谜,和氏璧研究也因此成为中国自然历史研究的一顶皇冠。笔者在2003年4月完成、6月出版的《和氏璧材质研究述评》评述了此前学者关于和氏璧材质研究的种种观点,指出传统大众媒介在报

曹越[10](2006)在《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长石及其颜色改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石是一种中档宝石。长石中常见的宝石品种有正长石中的月光石,微斜长石的绿色变种天河石,斜长石中的日光石、拉长石等。这些宝石品种多为不透明的晶体。宝石级透明长石是长石族宝石中的稀少品种,据报道在美国、德国、墨西哥、刚果等地,中国的安徽、贵州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无色或彩色的宝石级透明的长石晶体,本文主要以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所产的宝石级透明长石为研究对象,通过现代测试技术对其宝石学、矿物学特征进行研究。本次研究在充分查阅了大量的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综述了所收集的长石产出资料,特别总结了大量的宝石级透明长石资源分布情况资料,并结合固阳长石区域地质概况,对固阳长石的形成条件进行了探讨。根据研究的课题选取样品,有针对性地对样品进行各种测试和试验,并利用大型仪器对其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运用 X 粉晶衍射测试和红外光谱测试的手段,推断出其矿物种属(拉长石)及晶体结构。运用电子探针测试得出其化学组成,并计算出其长石种属和斜长石号码。目前,关于长石族宝石颜色成因的研究较少,本文根据前人文献,并参照蓝宝石等其他透明宝石的研究方法对固阳拉长石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运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和电脑配色仪等大型仪器,对固阳长石的颜色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化的分析与计算。通过吸收光谱测试,以及对比前人研究成果,得出了固阳长石的颜色是由 Fe2+、Fe3+之间的电荷转移所致的结论。固阳县产出的长石以矿物晶体形式出现,透明度高,颗粒较大,颜色多为浅黄或酒黄色,晶莹剔透,可磨性好,出成率较高,但颜色偏淡。目前市场上对美观艳丽的天然宝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优质的天然宝石产量却越来越小,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比较有效的途径就是对其进行人工改善。为此,本文选择了固阳长石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辐照处理和热处理的方法来改善该长石的颜色,从而提高其经济价值。同时,从理论上探讨固阳长石的改色机理。

二、月光之丽、变彩之奇的月光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月光之丽、变彩之奇的月光石(论文提纲范文)

(1)生辰石矿物晶体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2 生辰石的文化寓意
    2.1 石榴石
    2.2 紫水晶
    2.3 海蓝宝石
    2.4 钻石
    2.5 祖母绿
    2.6 月光石
    2.7 红宝石
    2.8 橄榄石
    2.9 蓝宝石
    2.10 碧玺
    2.11 托帕石
    2.12 坦桑石
3 矿物晶体在设计美学中的意义
    3.1 矿物晶体的形态特征
        3.1.1 单形和聚形
        3.1.2 晶体的规则连生
        3.1.3 晶面条纹
    3.2 矿物晶体的造型美
    3.3 矿物晶体的色彩美
4 生辰石矿物晶体的形态特征
    4.1 石榴石矿物晶体
    4.2 紫水晶矿物晶体
    4.3 海蓝宝矿物晶体
    4.4 钻石矿物晶体
    4.5 祖母绿矿物晶体
    4.6 月光石矿物晶体
    4.7 红蓝宝石矿物晶体
    4.8 橄榄石矿物晶体
    4.9 碧玺矿物晶体
    4.10 托帕石矿物晶体
    4.11 坦桑石矿物晶体
5 矿物晶体首饰的设计案例
    5.1 矿物晶体原石设计案例
    5.2 矿物晶体晶形设计案例
6 矿物晶体首饰的实践
    6.1 一月生辰石作品《炙》
    6.2 二月生辰石作品《秘》
    6.3 三月生辰石作品《澈》
    6.4 四月生辰石作品《坚》
    6.5 五月生辰石作品《生》
    6.6 六月生辰石作品《梦》
    6.7 七月生辰石作品《热》
    6.8 八月生辰石作品《誉》
    6.9 九月生辰石作品《静》
    6.10 十月生辰石作品《全》
    6.11 十一月生辰石作品《信》
    6.12 十二月生辰石作品《悟》
7.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当代首饰设计中的中国传统配色之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现实意义及目的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2 中国的色彩观念
    2.1 中国色彩观念的哲学基础与历史变革
    2.2 中国的色彩系统
        2.2.1 五色的正色系统
        2.2.2 五色的间色系统
    2.3 中国传统色彩的特征
        2.3.1 象征性
        2.3.2 装饰性
3 中国传统颜色名
    3.1 中国传统色彩名的发展
    3.2 中国传统色彩名的命名规律
    3.3 中国传统颜色名及其色卡
        3.3.1 黄色系
        3.3.2 红色系
        3.3.3 蓝色系
        3.3.4 绿色系
        3.3.5 紫色系
        3.3.6 棕色系
        3.3.7 灰色系(调)
4 中国传统配色的应用
    4.1 建筑
        4.1.1 官方建筑
        4.1.2 民间建筑
        4.1.3 敦煌壁画
    4.2 器物
        4.2.1 瓷器
        4.2.2 染织品
        4.2.3 明清家具
    4.3 古代书画
        4.3.1 国画
5 传统色彩在首饰上的呈现方式
    5.1 饰用金属
        5.1.1 贵金属
        5.1.2 普通金属
    5.2 宝玉石
        5.2.1 无色透明
        5.2.2 白色
        5.2.3 红色
        5.2.4 绿色
        5.2.5 蓝色
        5.2.6 黄色
        5.2.7 橙色
        5.2.8 黑色
        5.2.9 多色
    5.3 珐琅
        5.3.1 珐琅工艺的分类及制作方法
        5.3.2 珐琅的色彩
        5.3.3 珐琅工艺的特点
    5.4 微马赛克
6 作品设计与成品制作
    6.1 制作探索(珐琅片烧制)
    6.2 作品设计(待补充实物照片)
        6.2.1 成品首饰设计:《枫叶孔雀》
        6.2.2 成品首饰设计:《浅水》
        6.2.3 成品首饰设计:《竹鹤》
        6.2.4 成品首饰设计:《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月光石月光效应的成因及颜色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月光石的历史
        1.1.2 月光石的市场概况
    1.2 月光石的研究现状和背景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1.5 论文研究工作量
2 长石及特殊光学效应研究现状
    2.1 长石研究现状
        2.1.1 长石的分类
        2.1.2 条纹长石的分类
    2.2 长石族特殊光学效应研究现状
        2.2.1 拉长石的研究现状
        2.2.2 日光石的研究现状
3 月光石长石种类确定
    3.1 样品照片
    3.2 宝石学常规测试
    3.3 成品显微观察
    3.4 红外光谱测试
        3.4.1 红外光谱测试条件及方法
        3.4.2 实验结果分析
    3.5 X射线粉晶衍射测试
        3.5.1 实验方法及原理
        3.5.2 实验结果分析
    3.6 电子探针测试
        3.6.1 实验方法及原理
        3.6.2 实验结果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不同色调月光效应的成因探究
    4.1 薄片显微观察
    4.2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4.2.1 实验方法及原理
        4.2.2 实验结果分析
    4.3 电子探针背散射图像分析
    4.4 透射电镜实验及分析
        4.4.1 实验条件及方法
        4.4.2 实验现象与结果分析
        4.4.3 透射电镜结果分析不同颜色乳光产生原因
    4.5 本章小结
5 月光石月光效应颜色的表征与测试
    5.1 月光石自身条件对月光效应的影响
        5.1.1 月光石净度对月光效应的影响
        5.1.2 月光石厚度对月光效应的影响
    5.2 不同背景环境变化下月光效应的颜色研究
        5.2.1 实验原理
        5.2.2 实验方法
        5.2.3 实验条件
        5.2.4 实验结果分析
    5.3 不同角度变化下月光效应的颜色研究
        5.3.1 实验原理
        5.3.2 实验方法
        5.3.3 实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件

(4)皮影艺术在首饰设计中的继承与演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皮影艺术的概述
    2.1 皮影艺术的起源
    2.2 皮影艺术的发展与现状
3 皮影艺术的物态特征
    3.1 皮影艺术的造型特征
        3.1.1 皮影造型的组成要素
        3.1.2 皮影造型的二维平面性
        3.1.3 皮影造型的脸谱化和夸张性
        3.1.4 皮影造型的组合搭配性
    3.2 皮影艺术的加工制作
        3.2.1 皮影用材的制备
        3.2.2 镂空雕刻
        3.2.3 上色固彩
        3.2.4 缀结连接
    3.3 皮影的结构特点
        3.3.1 二维平面方向的轴式连接结构
        3.3.2 二维平面牵引式的操纵结构
4 皮影艺术的表现方式
    4.1 皮影艺术的用色方式
        4.1.1 由传统五行色产生的皮影色彩体系
        4.1.2 皮影上色技巧及其效果
        4.1.3 皮影用色与角色特征
    4.2 声光动影结合的全景式叙事化表现手法
5 皮影艺术在首饰设计中的借鉴与演绎
    5.1 皮影艺术的造型特点在首饰设计中的借鉴
        5.1.1 皮影造型的组成要素在首饰设计中的借鉴
        5.1.2 皮影造型的二维平面性在首饰设计中的借鉴
        5.1.3 皮影造型的组合搭配性在首饰设计中的借鉴
        5.1.4 皮影镂空的装饰方式在首饰设计中的借鉴
    5.2 皮影艺术的材质特点在首饰设计中的借鉴
        5.2.1 天然材料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5.2.2 人造材料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5.3 皮影艺术的结构特点在首饰艺术中的借鉴
        5.3.1 轴式连接结构在首饰设计中的借鉴
        5.3.2 牵引式操纵结构在首饰设计中的借鉴
    5.4 皮影艺术的色彩特点在首饰艺术中的借鉴
        5.4.1 皮影的五色体系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5.4.2 皮影的上色手法在首饰设计中的借鉴
        5.4.3 皮影的色彩象征性与情感表达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5.5 皮影艺术的光影表现在首饰设计中的借鉴
        5.5.1 光影形成要素的特性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5.5.2 光影特性与首饰佩戴方式的联系
        5.5.3 光影特性与情感体验
    5.6 声光动影结合的全景式叙事手法在首饰设计中的借鉴
6 皮影艺术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6.1 作品简介
    6.2 作品分析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不同色感体验对首饰设计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色感
    2.1 色感是什么
    2.2 色感人群
        2.2.1 人类是怎么分别出色彩的?
        2.2.2 正常色感人群
        2.2.3 不同色感人群
第三章 色感与创作设计的关系
    3.1 色感在创作设计中的地位
    3.2 色感在创作设计的能动性
        3.2.1 色感的关联性
        3.2.2 色感的协调搭配性
        3.2.3 色感的生动性
    3.3 色感的感性认知和识别
    3.4 设计创作中色感的形式美
第四章 色感与首饰设计的关系
    4.1 色感在首饰设计中的作用
        4.1.1 赋予首饰流行感
        4.1.2 给予首饰内涵美
        4.1.3 表现首饰节奏感
        4.1.4 表现首饰真实性
    4.2 影响首饰设计色感表现的因素及搭配特点
        4.2.1 宝石及宝石搭配对色感的影响
        4.2.2 首饰材质对色感的影响
        4.2.3 首饰工艺对色感的影响
第五章 面向不同色感体验人群的首饰设计探究
    5.1 不同色感体验对首饰认知的社会调查
        5.1.1 色盲人群对宝石类型的喜爱程度
        5.1.2 关于色盲人群对于首饰的喜爱程度和不佩戴率
    5.2 首饰色觉排障设计及其方法
        5.2.1 色觉排障设计定义
        5.2.2 首饰色觉排障设计的必要性
        5.2.3 针对色盲、色弱群体的首饰色觉排障设计方法
        5.2.4 针对盲人群体的首饰色觉排障设计方法
    5.3 不同色感体验对于首饰设计的启示
        5.3.1 首饰材质的色彩表现
        5.3.2 首饰材质的色彩替代
        5.3.3 首饰材质的多功能结合
        5.3.4 首饰肌理的色彩表现
        5.3.5 首饰色彩的协调搭配
    5.4 首饰的“朦色”表达
        5.4.1 朦色的含义
        5.4.2 首饰朦色的质感和层次
        5.4.3 首饰朦色材质的选择和拓展
        5.4.4 朦色表达的色彩类型
    5.5 面向不同色感人群的首饰设计方法总结
第六章 针对色盲群体首饰设计的前景展望
    6.1 首饰色感的智能化设计现状
    6.2 智能色感首饰构思
        6.2.1 感光智能首饰
        6.2.2 智能色感识别首饰
    6.3 首饰的“嗅色联觉”设计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宝石包裹体的艺术审美及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1.3 研究问题
2 包裹体的研究意义
    2.1 包裹体在宝石学上的意义
        2.1.1 包裹体的含义
        2.1.2 包裹体的宝石学分类
    2.2 包裹体在首饰设计中的意义
        2.2.1 包裹体形态在首饰中的表现
        2.2.2 “包裹”语境在首饰中的呈现
        2.2.3 包裹体在首饰中的纹理重现
3 包裹体的传统审美形式
    3.1 文化寓意
    3.2 消费层次
    3.3 年龄结构
    3.4 传统审美设计
        3.4.1 镶嵌设计
        3.4.2 琢型设计
4 包裹体的形态特征
    4.1 针状包裹体
    4.2 树枝状包裹体
    4.3 “指纹”状包裹体
    4.4 “睡莲”状包裹体
    4.5 “蜈蚣”状包裹体
    4.6 “竹节”状包裹体
    4.7 晶体类的包裹体
    4.8 棉絮状包裹体
5 包裹体的艺术表现
    5.1 理想化造型
        5.1.1 平面化设计
        5.1.2 立体化设计
    5.2 色彩美
        5.2.1 猫眼效应和星光效应
        5.2.2 月光效应
        5.2.3 变彩效应
    5.3 动态美
    5.4 首饰中包裹体形态的艺术表现
        5.4.1 结构与造型
        5.4.2 形态与肌理
6 包裹体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6.1 包裹体首饰的现状
    6.2 包裹体形态在首饰设计中的实践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长石及其颜色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1.1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现状
        1.2.1 宝石学及矿物学研究现状
        1.2.2 宝石级透明长石颜色成因研究现状
        1.2.3 宝石级透明长石宝石改色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方法及进展
    1.4 论文工作情况及工作量
2 固阳长石的产出概况
    2.1 长石矿物资源分布情况
        2.1.1 普通长石矿物资源分布情况
        2.1.2 宝石级透明长石资源分布情况
    2.2 固阳长石区域地质概况
        2.2.1 构造与地层
        2.2.2 固阳长石形成条件探讨
        2.2.3 开采
3 固阳长石矿物学特征
    3.1 长石族矿物的矿物学特征
    3.2 固阳长石的矿物学特征研究
        3.2.1 手标本基本特征
        3.2.2 薄片特征
        3.2.3 形态
        3.2.4 晶体化学分析
    3.3 固阳拉长石宝石学特征研究
        3.3.1 固阳拉长石的宝石学特征研究
        3.3.2 鉴别特征分析
        3.3.3 定名与归类
4 固阳拉长石颜色成因探讨
    4.1 颜色的表示方法
        4.1.1 可见光光谱
        4.1.2 颜色的三刺激值计算
    4.2 晶体场理论
    4.3 固阳拉长石颜色成因研究
        4.3.1 前人对宝石级透明长石的颜色成因研究成果
        4.3.2 固阳拉长石颜色成因探讨
        4.3.3 小结
5 固阳拉长石颜色改善研究
    5.1 辐照处理研究
        5.1.1 实验可行性
        5.1.2 实验方法
        5.1.3 实验结果
    5.2 热处理研究
        5.2.1 实验原理
        5.2.2 实验方法
        5.2.3 实验过程
        5.2.4 实验结果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
个 人 简 历

四、月光之丽、变彩之奇的月光石(论文参考文献)

  • [1]生辰石矿物晶体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D]. 王小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1)
  • [2]当代首饰设计中的中国传统配色之美[D]. 顾筱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3]月光石月光效应的成因及颜色质量评价[D]. 季丽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4]皮影艺术在首饰设计中的继承与演绎[D]. 温心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5]不同色感体验对首饰设计的启示[D]. 刘子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6]宝石包裹体的艺术审美及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D]. 戴慧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7]落入人间的彩虹——拉长石[J]. 於悦,杨尧辉. 中老年保健, 2016(06)
  • [8]千古奇宝和氏璧[J]. 清华. 科学之友(A版), 2009(10)
  • [9]驳和氏璧材质蛋白石说[J]. 王春云. 中国宝玉石, 2008(01)
  • [10]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长石及其颜色改善研究[D]. 曹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8)

标签:;  ;  ;  ;  ;  

月光石兼具月光之美和变色奇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