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叙事艺术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叙事艺术

一、《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述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谭贞容,陈婷婷[1](2021)在《“自我暴露”的温柔——从叙事评价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尼克的不可靠叙述》文中研究表明菲兹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将尼克作为第一人称叙事主体,通过尼克的回顾性叙述展开故事。本文以叙述者尼克为切入点,从叙事评价的角度,通过分析叙事人称、叙事聚焦以及叙述者的情感偏差三个方面来阐述尼克叙述的不可靠性。而此"不可靠性"是一种"自我暴露"式的灵巧的构思,其背后蕴含了作者对于"爵士时代"出现的奋斗精神和理想的赞颂以及信念被现实击碎的同情。

林伟[2](2021)在《商业美学下的媒介转换困境——从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2013版)探讨跨媒介叙事下的文学电影改编》文中认为文学电影改编是跨媒介叙事研究的重心。以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2013版)为例,探讨原着从文字走上银幕的过程中叙事距离、空间以及人物形象发生的意义变化,并聚焦于直观性的流动影像所具有的"超话语性"特征,研究其反叙事因子在电影艺术表意结构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揭示影像呈现空间和内在故事空间的辩证关系,并指出在商业美学逻辑下文学电影改编所面临的挑战和出路。

钟久海[3](2020)在《光色流溢的诗意之虹——《了不起的盖茨比》之印象主义技法再探》文中认为《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菲茨杰拉德的经典文本,其文本的研究业已臻于饱满,而对于其感观化叙事及拼贴等叙事层面的研究却始终未能得到充分展开。本文试图藉由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印象主义技法进行深入探析,深入解读作者在文本中对于光与色的艺术化处理及娴熟的感观化叙事应用,为该经典文本的解读提供崭新的视野与角度。

郭肖君[4](2020)在《消费主义视角下的菲茨杰拉德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菲茨杰拉德是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素有“爵士时代”代言人的称号。他在作品中真实生动地再现了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的社会风貌以及思想价值观念。本文以菲茨杰拉德小说中体现出的消费文化现象为研究重点,借助消费主义相关理论,揭示消费文化对人们生存境遇的塑性和操控,从文化的角度加深对菲茨杰拉德小说的理解。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各部分的大致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绪论分为两节,第一节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通过梳理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形成菲茨杰拉德研究整体观照;第二节介绍论文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意义。第二章论述了菲茨杰拉德作品中的消费景观和消费方式。通过分析《漂亮冤家》、《夜色温柔》中爵士女郎的时尚性消费方式,认为爵士女郎以时尚性消费的方式展示自我,也在消费过程中构建自我,追寻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接下来通过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漂亮冤家》中的炫耀性消费方式,揭示盖茨比等人通过炫耀性的消费方式追求荣誉感,用物质展示的方式彰显自己的财产实力和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最后通过分析《漂亮冤家》、《夜色温柔》中的奢侈性消费方式与休闲享乐的生活方式,展示了安东尼、妮科尔等人以奢侈性消费来维持享乐生活的现象,认为有闲阶级用消费偶像的身份实践和传播着奢侈性消费方式。第三章通过分析作品中人物的爱情创伤、自我迷失和孤独体验,揭示了消费社会中人们遭到情感创伤并进入精神空虚的生存状态。首先通过分析作品中的爱情和婚姻,揭示了金钱对情感和婚姻的支配。黛西等人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以财产、社会地位作为判断婚姻和爱情的标准,不断地压抑自我的真实情感。接下来论述了安东尼和迪克在消费社会中的自我迷失。他们被享乐的生活所笼罩,理想和意志力逐渐迷失在物质欲望中。最后通过分析迪克和盖茨比在消费社会中所经历的孤独体验,认为因与有闲阶级在文化资本上有较大差异,他们始终无法融入上流社会。价值的物化与人的功利化使得人与人之间不再存在温情,导致人陷入挣扎、痛苦、孤独的体验中。第四章通过论述菲茨杰拉德小说中人物在消费社会中的精神困境,揭示了人们不断高涨的物质欲望与“精神虚无状态”现象得以产生的时代动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传统文化遭到了现代意识的强烈冲击。菲茨杰拉德作品中的众多青年失去了传统信念又被战后商业社会的消费至上思想俘获,结果沦为了镀金时代的空心人。其中,像盖茨比和迪克这样的年轻人在追求虚无的美国梦中逐渐丧失了信念,倍感迷惘,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幻灭。这一幕幕悲剧既是对美国战后商业社会真实境况的描绘,也反映出作家对那个时代消费主义至上倾向的困惑与反思。

李莉莉[5](2020)在《论菲茨杰拉德小说中的房子》文中指出房子是菲茨杰拉德小说中内涵丰富却少有人关注的一个问题,它涉及了菲茨杰拉德在小说中所展现的两种对立的价值观及菲茨杰拉德做出的抉择。房子首先是世俗之物——以物质和财富两种本质性的面目存在,蕴含着菲茨杰拉德原始生命经验的三个房子:童年时期与父母在圣保罗居住的房子、大学时期的普林斯顿尖塔和成年之后的伯尼的公寓,三者与菲茨杰拉德的互动使其发现了一种存在于短暂生命之中的永恒性价值——在宗教想象和财富力量下获得的一种精神上的“超然时刻”,这一超然时刻激发了作家的创作冲动和对未来的向往,并在作家的小说中催生了一种拥有人生的意义与未来的希望的世界观,形成了金色未来的神话和梦想。其次,菲茨杰拉德作为一个追求小说艺术性的作家,不满足于将房子只作为世俗之物(情感依附物和财富),而是更进一步——将房子作为一种意象来表现死亡主题和“熵”理论(宇宙最终归于无序)影响下的世界景观。而不论是作为死亡意象的房子,还是作为“熵”意象的房子都揭示了有序生命的短暂性,也体现了菲茨杰拉德的另一种思想倾向:即世界和时间的尽头是无尽的虚无,在这样的未来中,向下的趋势不可遏止,世界的发展不以人的自我意志为转移,未来的无数种可能性被消灭,只能是死寂、荒原一般的“灰堆的房屋”这样的灰色未来景象,与菲茨杰拉德另一种金色未来的幻想所对立。上述对立的世界观造成了菲茨杰拉德小说中世界观的双重性,两个倾向在对未来的态度上形成了严重的分歧,即对未来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恐惧。而两种对立的世界观有时候并不是单一孤立地存在于房子的书写中,而是杂糅于房子的同一种表现形式,从而转化为两种具体的形式:作为空间的房子中的时间、房子的方位。揭示了菲茨杰拉德在这两种房子的元素中所体现出来的对未来的态度和选择,即对灰色未来的抵抗可以转化为对金色过去的退回。

朱谷强[6](2020)在《《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时间艺术》文中提出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在叙述上特别注重时间词语的运用。具体来说,该小说的叙事时间在时序方面主要是倒叙,且其倒叙是以内倒叙为主,并适当使用了外倒叙;在时距方面,小说以场景为主,这种对话式的场景体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对话特色,同时以概述、省略和停顿来测量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的长度变化;在频率方面继承了传统,以单一叙述为主,少量重复叙述和综合叙述串联其中。

徐媛媛[7](2019)在《菲茨杰拉德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 ——以四部作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1940)是美国文学史上重要的经典作家之一。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如史诗般辉煌,他与海明威齐名,同为“迷惘的一代”的成员。20世纪20、30年代是作家集中创作的黄金时代,在此期间他一共发表了5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1部散文集,此外,还留下了不少诗歌、剧本和大量书信。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的整体风貌和时代精神,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他是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代言人。菲茨杰拉德一直将“美国梦”和“美国梦想家”作为他毕生创作的主题,表现了20世纪初期人们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并将此以小说的形式呈现出来。因此,他也被后人冠以“爵士时代”桂冠的诗人,以及优秀的“编年史家”称号。国外对于菲茨杰拉德作品的研究起步较早,几乎是和他的创作同步,随着国外批评界对菲茨杰拉德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外学者在研究视角和研究范围等方面进行了拓展。相比我国而言,对于菲茨杰拉德文学作品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从美国梦、悲剧意识和象征问题上进行探讨,对于其他方面,如作品中所展现的艺术风格和叙事手法等方面相对较少,更是疏于对伦理道德的审慎思考。尤其是作品中涉及的有关财富、社会习俗、伦理、道德、宗教信仰、虚荣、性爱、婚姻等相关内容,反映出作家对伦理道德方面的关注与思考。菲茨杰拉德在作品中做出了大量对美国社会伦理道德以及文化习俗方面的揭示,表现出作家对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以及个人与自我之间价值冲突的深入思考。我们看到,菲茨杰拉德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化作创作的源泉,不断地滋养着他的灵感,不仅真实地记录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社会的状态,还体现出这个社会的时代精神。基于此,本论文将运用文本细读和文学伦理学批评相结合的方法对菲茨杰拉德的创作观和小说作品进行内部研究,同时结合美国的社会历史环境、文化习俗、精神价值观念等变革转型时期的诸多特征进行外部研究,深入探讨菲茨杰拉德的伦理取向和思想内涵,进而揭示在资本主义文明的侵蚀下,20世纪初期的人们在精神、道德上的异化以及物质对人性的扭曲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进入了一个经济空前繁荣的时期,但同时这个时代也发生着剧烈的变动,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受到了全面的动摇和冲击。小说《人间天堂》是菲茨杰拉德的处女作,也是让他登上美国文坛,成为他那一代人的杰出代言人。菲茨杰拉德在这部小说中探讨了对战后青年一代成长的关注,作品所表现出青年一代目空一切的反叛精神,在年轻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共鸣。通过对艾莫里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分析,意在旨明青年一代在人生道路上如何避免虚妄幻想进而走向成熟。《漂亮冤家》是作家的第二部长篇力作。这部小说的出版让菲茨杰拉德的知名度和经济收入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虽然此时的菲茨杰拉德还在品尝着成功带给他的喜悦,但他已深知自己不会再有幸福可言了,他开始意识到在如此绚烂多彩的背后埋藏着的是一系列灾难。因此,从这部作品开始菲茨杰拉德开始用一种严肃的道德准则和伦理标准来审视生活,剖析金钱和财富对人精神的扭曲作用。该作品向人们展示了菲茨杰拉德对失败、悲剧的理解,以及对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的忧患意识,同时向人们呼吁不要放弃对道德理想和道德榜样的积极追求。《了不起的盖茨比》堪称是菲茨杰拉德最优秀的一部小说,也是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都臻于成熟的典型标志。小说以第一人称内聚焦的叙事手法,深刻批判了“美国梦”的实质,谴责了道德沦丧、腐败之风盛行的美国社会,反映出菲茨杰拉德对美国社会伦理秩序失衡问题的关注。通过对盖茨比伦理身份的错位、伦理困惑的表现、伦理困境的选择以及造成困境的成因等方面的详细阐述和评析,试图说明作品背后暗含的伦理危机,同时唤醒对道德力量和伦理秩序回归的呼吁。小说《夜色温柔》是菲茨杰拉德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继《了不起的盖茨比》之后创作的更具有思想深度和历史意义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菲茨杰拉德处理的题材依然是对“美国梦想”实质问题的分析,但相比于盖茨比,迪克的理想则更加真实而具体,他所处的环境也更加复杂和险恶,因此结局也更加悲剧。通过对家庭矛盾背后的伦理两难及其情感纠葛的分析,反映出这一时期菲茨杰拉德对爱情、婚姻和家庭方面的关注,以及为代际关系的调和与平衡提供一定参考。除以上作品分析外,我们还应该看到作品中叙事与伦理的互动关系以及印象主义创作手法在菲茨杰拉德作品中的体现。通过利用不断变换的聚焦模式,表达出人物特定的伦理立场和伦理取向,从而加深对人物印象的效果。本文从形式到内容,深入考察了菲茨杰拉德小说的伦理思想和伦理内涵。菲茨杰拉德是一位有着严肃道德感和伦理准则的作家,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暗含了他对人物的伦理意识与伦理诉求,也正因如此,他笔下的人物才会那样栩栩如生感人至深。就严肃文学和文学批评的生存空间来说,菲茨杰拉德的作品仍有其值得借鉴和研究的价值。

李向民[8](2018)在《《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艺术特点研究》文中提出美国着名小说家菲茨杰拉尔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讽刺20世纪美国梦的重要作品,全文以尼克这个配角人物的视角和口吻对主人公盖茨比及其奢华的生活进行描述和评价,以场景设置和人物刻画等方式勾勒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基于此,从叙述视角对该部小说的艺术特点进行综合评价和总结。

陈忠怡[9](2018)在《新时期我国《了不起的盖茨比》研究:回顾与反思》文中研究指明《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世纪美国文学经典小说,也是我国新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本文对新时期我国学者研究该小说的成果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并提炼出"美国梦"主题研究、叙事艺术研究、跨学科研究等几个核心主题展开讨论,借此考察和反思我国学者对这一作品研究的整体状况。论文还通过比照国外这一课题研究现状,展望我国学者未来的探索方向。

程开玮,张悦[10](2017)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不可靠叙述》文中提出《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在20世纪20年代所创作的小说,作品中对于主人公盖茨比的奋斗历程以及理想破灭的悲剧进行了讲述,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人民心理的变化以及年青一代信仰的缺失与迷惘。本文从不可靠叙述的叙事理论对《了不起的盖茨比》进行分析。

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述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述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自我暴露”的温柔——从叙事评价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尼克的不可靠叙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第一人称叙事的局限性
    (一)正面人物作为叙述者的信任风险
    (二)视野限制与选择性叙述
二、内聚焦与视野越界
    (一)视野变化与创作需要
    (二)尼克之视野越界
三、情感偏差
    (一)冷静地“看笑话”
    (二)尊敬与同情
四、结语

(2)商业美学下的媒介转换困境——从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2013版)探讨跨媒介叙事下的文学电影改编(论文提纲范文)

一、跨媒介叙事视域下的文学与电影改编
二、跨媒介叙事研究例证: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2013版)的语义断裂
    (一)叙述者功能与叙事距离
    (二)失控的影像——电影叙事时空的“涌现效果”
    (三)事件、人物和性格塑造
三、当文字遭遇影像:影视商业美学下的文化症候
四、结语

(3)光色流溢的诗意之虹——《了不起的盖茨比》之印象主义技法再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光与色的象征性运用
二、感观化叙事与模糊化人物
三、碎片化场景与情节的拼贴

(4)消费主义视角下的菲茨杰拉德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二、理论依据与选题意义
        (一)理论依据
        (二)选题意义
第二章 菲茨杰拉德小说中的消费景观和消费行为
    一、时尚性消费与阶层区隔
        (一)爵士女郎的时尚探寻
        (二)时尚的阶层分野
    二、炫耀性消费与消费异化
        (一)金钱获得者的社会展示
        (二)消费心理的异化
    三、奢侈性消费与休闲享乐
        (一)奢侈性消费与享受狂欢
        (二)消费偶像与休闲
第三章 菲茨杰拉德小说中人物在消费社会中的情感创伤
    一、消费视域下的爱情创伤
        (一)金钱罗曼史
        (二)购买的婚姻
    二、消费视域下的自我迷失
        (一)欲望深渊与自我放纵
        (二)享乐的漩涡与自我迷失
    三、身份界定与孤独体验
        (一)无法清除的文化差异
        (二)牺牲者的孤独体验
第四章 菲茨杰拉德小说中人物在消费社会中的精神困境
    一、现代意识撩拨下的文化骚动
        (一)青年的文化反叛
        (二)现代消费观念的形象代理
    二、美国梦的追寻与幻灭
        (一)美国梦的演变
        (二)美国梦的幻灭
    三、现代悲剧与灾难意识
        (一)消费文化导演的现代悲剧
        (二)自我放逐与自我救赎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论菲茨杰拉德小说中的房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作为世俗之物的房子
    第一节 菲茨杰拉德小说中房子的现实来源和变体
    第二节 作为财富的房子
第二章 作为意象的房子
    第一节 作为死亡意象的房子
    第二节 作为“熵”意象的房子
第三章 菲茨杰拉德对未来的反思在房子中的体现
    第一节 作为空间的房子与时间
    第二节 菲茨杰拉德在房子的地理方位中的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时间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时序特征分析
    (一)外倒叙
    (二)内倒叙
三、《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时距的特色
    (一)场景
    (二)概述
    (三)省略
    (四)停顿
四、《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频率的特色
    (一)单一叙述
    (二)重复叙述
    (三)综合叙述
五、结论

(7)菲茨杰拉德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 ——以四部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菲茨杰拉德文学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第二节 选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一、选题研究内容
        二、选题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价值
第一章 文学伦理学理论的辨析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关系的梳理
        一、文学与伦理学的关系
        二、伦理与道德的中西比较
        三、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之间的异同
    第二节 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的发展
        一、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的提出、发展和整体面貌
        二、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的应用
    第三节 本文所使用的“伦理”研究视角
    小结
第二章 菲茨杰拉德的创作观与伦理取向
    第一节 菲茨杰拉德的创作观
        一、作家的自我意识与创作技巧
        二、诗意的文风与个性的创作
        三、严肃作家的责任与使命感
        四、主客观视角的融合与统一
    第二节 菲茨杰拉德伦理取向的多样性
        一、性格与行为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二、源于宗教伦理二元划分结构的浪漫主义艺术张力
        三、以天主教信仰为基础的道德准则
    小结
第三章 《人间天堂》—“迷惘的一代”成长之困
    一、“迷惘的一代”的背景及成因
    二、艾莫里的成长之困与伦理选择
    三、引路人的影响与作用
    四、伦理意识的觉醒与顿悟
    小结
第四章 《漂亮冤家》—对金钱的欲望和道德的寓言
    一、欲望—享乐主义伦理危机的源头
    二、主人公伦理困惑的原因
    三、伦理困惑所引发的核心问题
    四、《漂亮冤家》的伦理审视
    小结
第五章 《了不起的盖茨比》—消费社会下伦理的失序
    一、消费社会与消费文化
    二、盖茨比伦理身份的错位与伦理困惑
    三、汤姆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
    四、菲茨杰拉德的消费伦理观
    小结
第六章 《夜色温柔》—家庭矛盾与伦理两难
    一、畸形的三角恋与复杂的伦理关系
    二、伦理身份错位与伦理困境的选择
    三、女性意识的觉醒
    四、《夜色温柔》中的历史意识
    小结
第七章 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叙事伦理分析与艺术呈现
    第一节 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叙事伦理分析
        一、叙述者干预功能与叙事伦理
        二、多元化叙事模式的运用及伦理意义
    第二节 印象主义创作手法的伦理表达
        一、人物形象的模糊化
        二、光影与色彩的象征意义
        三、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8)《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艺术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国内外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研究现状分析
二、以叙述视角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
三、《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艺术特点探讨
    1. 以人物为中心的场景结构设置
    2. 以动作为中心的人物形象刻画
    3. 富有寓意的象征主义色彩
结束语

(9)新时期我国《了不起的盖茨比》研究:回顾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盖》的主题研究:“美国梦”的破灭
2《盖》的技巧研究:叙事艺术及价值
3《盖》的象征研究与跨学科研究
4 结语

(10)《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不可靠叙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可靠叙述初探
二、不可靠叙述理论的形成
三、不可靠叙述的艺术效果
     (一) 增加作品层次感
     (二) 激发读者的探讨欲望
结语

四、《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述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自我暴露”的温柔——从叙事评价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尼克的不可靠叙述[J]. 谭贞容,陈婷婷. 名作欣赏, 2021(30)
  • [2]商业美学下的媒介转换困境——从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2013版)探讨跨媒介叙事下的文学电影改编[J]. 林伟.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03)
  • [3]光色流溢的诗意之虹——《了不起的盖茨比》之印象主义技法再探[J]. 钟久海.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0(12)
  • [4]消费主义视角下的菲茨杰拉德小说研究[D]. 郭肖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5)
  • [5]论菲茨杰拉德小说中的房子[D]. 李莉莉. 南京大学, 2020(04)
  • [6]《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时间艺术[J]. 朱谷强.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02)
  • [7]菲茨杰拉德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 ——以四部作品为例[D]. 徐媛媛. 吉林大学, 2019(10)
  • [8]《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艺术特点研究[J]. 李向民.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06)
  • [9]新时期我国《了不起的盖茨比》研究:回顾与反思[J]. 陈忠怡. 外国语文, 2018(02)
  • [10]《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不可靠叙述[J]. 程开玮,张悦. 芒种, 2017(14)

标签:;  ;  ;  ;  ;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叙事艺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