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东北部中强地震序列的类型及特征

青海东北部中强地震序列的类型及特征

一、青海东北部中强地震序列类型及特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胡敏章,郝洪涛,韩宇飞,赵云峰,刘金钊,郑兵,张新林,张毅,李忠亚,王嘉沛,汪健,尹鹏,吴云龙,韦进,吴桂桔[1](2021)在《2021年青海玛多MS7.4地震的重力挠曲均衡背景与震前重力变化》文中指出本文综合利用EIGEN6C4布格重力异常、SIO V15.1地形和流动重力观测数据,研究2021年玛多MS7.4地震的重力挠曲均衡背景和震前重力变化特征.首先,基于岩石圈挠曲均衡模型,结合布格重力异常和地形数据,采用有限差分方法计算了震中及周边地区(青藏高原东北部)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和挠曲均衡重力异常.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部Te为0~100 km,横向差异明显,且与块体构造关系密切.巴颜喀拉块体以北的柴达木块体Te值高达50~80 km,以南的羌塘块体大部分区域的Te大于20 km,五道梁以南出现局部大于30 km的高值区,玉树—德格地区出现局部大于40 km的高值区.巴颜喀拉块体Te为0~20 km,较其南北块体明显偏小,更易于发生形变,从而在南北"夹持"下发生物质东向运动,是青藏高原中部物质东流的主要区域.地震易发生在岩石圈强弱变化的过渡地带(Te变化梯度带),以及Te较小区域的断裂带上.本次地震即发生在巴颜喀拉块体内部Te低值区,震中附近有效弹性厚度约为15 km.震前流动重力变化分析表明,2015年以来3~5年的累积重力变化自西向东呈负-正-负的区域性变化特征,大致以震中为界形成了垂直于断裂带的重力变化高梯度带,主要反映了震前青藏高原物质东流过程中出现的深部构造运动态势.2018年以来的重力变化主要呈围绕震中形成西正-东负的弱区域性变化特征,显示震中地区已处于高应力应变的"固化"状态,地震即发生在重力变化零值线拐弯部位.

徐志国,梁姗姗,张广伟,梁建宏,邹立晔,李旭茂,陈彦含[2](2021)在《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S7.4地震发震构造分析》文中认为精确的余震序列定位及震源机制反演能够提供强震破裂尺度、发震断层面和区域应力场等信息,为震后应急决策和分析发震构造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S7.4地震序列进行精定位,得到震后9天内共1055个事件的精定位结果;同时,利用青海、西藏、四川和甘肃台网记录的波形数据,采用近震全波形矩张量反演方法得到了玛多MS7.4地震15次中等余震(MS≥4.0)震源机制解,并进一步反演得到震源区构造应力场.地震定位结果显示,玛多主震位于玛多—甘德断裂与甘德南缘断裂之间,发震断层面较为陡立,余震序列在时间上呈现出不对称的双侧破裂模式,且沿主破裂面的两端均表现出分支破裂特征,说明本次地震触发了分支断层;震源机制结果显示15次中等余震包含12次走滑型和3次逆冲型地震,暗示主断层破裂受到局部异常结构的影响;另外,应力场反演表明震源区为近EW向挤压特征,与该区域最大水平主压应力优势取向一致.结合上述结果以及周边地质构造背景,我们认为玛多地震发震构造为位于巴颜喀拉地块内部一条NWW向的高倾角左旋走滑断裂,主破裂触发了东西两端分支断层活动,断层面的非均匀性控制了余震序列时空分布的差异性.

孙中恒[3](2021)在《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浅水河湖交互沉积与有利储集区带预测》文中研究指明河湖过渡相沉积发育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浅水湖盆广泛发育河湖交互沉积,但尚未建立系统的河湖交互沉积体系。河流与湖泊在交互区水体条件频繁转换,二者水动力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作用下沉积特征、沉积模式、油气富集也明显不同于传统河流与三角洲沉积体系。传统深水三角洲沉积湖盆水深,相带稳定,相比而言浅水湖盆地形平缓、湖阔水浅,水体振荡频繁、横向迁移幅度大,相带宽广、垂向交互叠置,单位地质尺度内发育河流和湖泊交互叠置沉积,难以用单一相带表征。本文创新性提出河湖交互沉积体系,强调河湖交互动态沉积过程,将河湖频繁改造的沉积区作为一个动态的交互区、独立单元进行整体解剖,深入探讨并构建浅水湖盆河湖交互沉积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以鄱阳湖现代浅水河湖交互沉积观察类比为切入点,以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新近系馆陶组浅水河湖交互沉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比较沉积学、“源-汇”系统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三维地震、钻井岩心/壁芯、测井、主微量元素、古生物、碎屑锆石U-Pb定年等资料,“将今论古”,“古今对比”,开展渤海海域东部馆陶组河湖交互沉积体系研究。基于“定性-定量”、“井-震”相结合构建湖盆萎缩期高频层序地层格架,恢复三级层序尺度物源供给过程及物源交汇区时空演化,明确河湖交互沉积单元划分方法,建立典型沉积相序、判别标志,系统解剖河湖交互沉积特征,刻画河湖交沉积体系的时空展布,总结其发育规律与主控因素,最终建立河湖交互沉积发育模式、沉积过程,探讨砂体富集机理,预测重点有利储集区带。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如下:(1)构建了湖盆萎缩期层序地层格架。渤东地区新近系馆陶组自下而上可划分为3个三级(SQ1、SQ2、SQ3)、6个四级(SQ1-1/SQ1-2/SQ2-1/SQ2-2/SQ3-1/SQ3-2)高频层序地层和古地貌格架,层序内部呈幕式变化,古地貌相应由继承性分隔地貌向平缓连通地貌转化。基于构造、古地貌特征及断裂样式划分了A(伸展断控区)、B(走滑夹持区)、C(稳定坳陷区)三个一级构造-沉积单元,依次对应陆上河控主体区、河湖交互区和湖泊主体区。(2)系统分析了馆陶组浅水沉积古地理背景。馆陶组整体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馆陶组沉积早期(SQ1),温度与湿度都表现为逐渐降低的特征;馆陶组沉积中期(SQ2),则表现为温度变高以及湿度的增加;馆陶组沉积晚期(SQ3),则主要表现为温度的再次降低和湿度的减小。地形地貌平缓(坡度小于1°),湖阔盆浅,平均水深12.4m,具备典型的陆相浅水湖盆特征。(3)重建了渤东地区馆陶组坳陷湖盆多物源的时空交互作用。胶东隆起缺少三叠纪和侏罗纪170-180Ma锆石年龄峰值是区分北部辽东物源的重要标志。渤东地区北部物源主要来自辽东隆起,具有远源,锆石年龄谱分散的特征;而渤东地区南部主要来自胶东物源,具有近源,锆石年龄谱集中的特征。SQ1-SQ3,辽东供源逐渐增强,胶东供源逐渐减弱;辽东、胶东两大物源交汇于蓬莱19区块,物源交汇区由北向南逐渐迁移。(4)建立了河湖交互沉积单元划分方法,解剖了鄱阳湖浅水河湖交互不同沉积单元特征。以最高洪水线和最低枯水线为界线,有效识别河控主体区(A区)、河湖交互区(B区)和湖泊主体区(C区)三个沉积单元。A区始终处于洪水线以上,不受湖盆水体影响,发育稳定的骨架水系和河道砂体,正韵律旋回,偶尔发育孤立点状水体;B区处于洪水线和枯水线之间,是一个动态交互区,发育复合砂体,正反韵律叠置,水体分割性强,发育多支带状水体单元;C区位于枯水线之下,呈现为多中心片状水体分布格局,以湖相泥岩为主,夹薄层席状砂。(5)建立了浅水背景河湖交互模式。渤东地区早期发育近源沉积以及盆内和盆缘局部剥蚀供源,发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SQ1)和浅水三角洲(SQ2)沉积模式;而晚期伴随湖盆萎缩,填平补齐,地貌格局差异减小,以相对远源供源为主,发育曲流河-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6)基于地震沉积学分析,预测了重点区有利储集区带。建立了PL19-20构造平面分区(块)、垂向分段的多方法交互综合预测有利储集区带。其中,SQ1和SQ2岩石物理砂泥不可分,建立以岩性组合为主导,地震手段为辅的储层预测方法,主要适用岩性组合、地震相分析、分频反演等技术方法;SQ3岩石物理关系可区分砂泥岩,建立以地震为主导,钻井标定为辅的储层预测方法,主要适用RGB分频融合、多属性融合、分频反演、钻井标定等技术方法。PL20区发育两个物源注入口(PL20-2和PL20-3),形成片状和条带状-枝状频繁交互叠加的沉积特征,优势砂体发育于主河道区带内;而PL19区早期发育以胶东供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晚期物源发生转换,以辽东相对长源的曲流河输导、搬运沉积为主,优势砂体早期发育于PL19西南部三角洲前缘朵叶中,晚期集中于东北侧曲流河河道内。

郭蓉[4](2021)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明清时期人口空间格局重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处于人地关系的中心地位,人口的数量变动对全球气候、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水资源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由此,人口的空间化研究得到广泛关注。而传统的人口空间化以行政单元作为统计范围,分辨率较低,无法反映研究区内人口实际分布特点。因此,通过人口空间化模型,利用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数据将人口数量精确化的呈现到空间上,获取高精度人口空间分布图,为灾害风险评估、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提供了关键的基础数据。历史时期的人口空间化研究是探究长时间尺度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核心,是进行历史时期高精度土地利用重建的基础,为现代及未来应对全球变化提供借鉴,但由于历史资料可获取性有限,历史人口空间化的研究开展较少。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极易受到人口变化的影响,本文选择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河湟谷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大量史料,充分挖掘相关数据信息,基于史实合理估算人口数量,并遴选影响人口分布因子,构建高原河谷地区历史时期人口空间化模型,对模型可靠性进行检验,最后分析了人口变动的驱动因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通过对相关地方志、史书等资料的查阅,将人口数量信息进行收集,并根据史实进行合理推测与估算,重建了明清时期河湟谷地9个时段人口数量。分析发现,明代人口数量总体较低。明朝建立后,政府为解决军饷问题,实行军屯,建立堡寨,移民实边,人口得到增长,虽保持持续增长的状态,但增长速度较慢。清政府仍不断关注河湟谷地的发展,继续增设堡寨,屯田实边,人口数量快速上升,到清后期达到最高值,清末人口出现下降趋势。(2)人口分布的空间范围受研究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河湟谷地适宜于人口分布的空间十分有限,区域内具有人口分布的网格较少,主要沿河流干支流分布,集中在坡度较小、海拔较低的区域内。加上社会经济活动的作用,湟水谷地人口网格较黄河谷地密集。但人口的增加使得人口分布的空间范围扩大,分布的海拔升高,高海拔地区人口网格占比上升。(3)明代到清代,区域内人口密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明初到明中期河湟谷地人口密度较小,大部分为人口稀少区;明后期到清中期人口密度增加,大部分区域为人口中等区;清后期人口密度达到高值,人口密集区占一半以上;清末人口密度下降趋势明显,区域内人口中等区占比较大。(4)将明清时期气候、自然灾害、战争、政策、人口迁移资料等与人口数量进行对比,以探究人口变化驱动因子,发现气候的冷暖状况对人口发展有较大影响,并且自然灾害与人口相互作用。移民给河湟谷地带来了大量的人口,其中包括自发移民与因政策移民两种类型,明代移民类型更侧重于政府主导的因政策移民,清代主要为自发移民。通过各种方式迁徙至此的移民对区域内人口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但战争致使人口数量大幅下跌。

高鹏伟[5](2020)在《甘肃东南地区现今地壳形变及应力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取青藏高原东北缘东向延伸前沿地带——甘肃东南地区为研究区域,该地区地质构造环境极其复杂,地质灾害频发,古今地震不断。本文主要以甘肃东南地区2013年岷县—漳县Ms6.6级地震为主线,展开对该地区现今地壳形变及应力特征的研究,对认识该地区地震活动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可为该地区后续地震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首先使用GAMIT/GLOBK软件对研究区域内42个GPS监测台站数据(20092017年)进行处理,然后运用欧拉矢量方法转换得到ITRF2008框架下扣除欧亚板块旋转速度的20092013年(震前)、20092015年(长期平均)、20152017年(震后)三个时段GPS水平运动速度场;并将前述三个时段GPS数据运用最小二乘配置方法分别计算得到相应的最大剪切应变率、面膨胀率、主应变率。通过分析可得,区域地壳水平运动整体呈现顺时针弧形偏转的变化特征;此外,岷县、漳县震中地区在震前时段的GPS水平运动速度场及应变率场都呈现出异常现象,这种异常现象极有可能促使2013年岷县—漳县Ms6.6级地震的发生;从长期平均GPS水平运动速度场及应变率场来看,震中地区仍保持着一定的异常现象;至震后时段,震中地区地壳水平运动似乎回归正常状态,但岷县、宕昌等地区地壳运动表现异常活跃,可能是震后区域局部地壳运动调整与恢复所致。(2)将上述区域地壳三个时段GPS水平运动速度场进行跨断裂带分段剖面处理,运用加权平均值之差和反正切位错模型协同阻尼最小二乘法分别计算反演得到垂直和平行于断裂带走向的两个方向上的运动速率。通过具体分析可得,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和临潭—宕昌断裂带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程度的左旋走滑且兼具挤压的运动特征;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漳县段在长期平均时段左旋走滑速率增大,与锅麻滩段、鸳凤—天水—宝鸡段在该时段相较于震前时段左旋走滑运动速率减缓不同,这可能与该地区Ms6.6级地震有关;临潭—宕昌断裂带在震后时段的活动性相较于震前和长期平均两个时段均表现出异常的活跃性,表明该断裂闭锁程度降低,从而使得活动性增强。(3)基于断层静态库伦应力破裂准则,运用Coulomb3.3软件分别计算岷县Ms5.2级、岷县—卓尼Ms5.0级、岷县—漳县Ms6.6级地震产生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对后续地震事件、余震序列以及周边断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岷县Ms5.2级地震、岷县—卓尼Ms5.0级地震叠加产生的静态库伦应力变化对岷县—漳县Ms6.6级地震的发生起到更为关键性的促进作用;而岷县—漳县Ms6.6级地震余震序列极有可能是该地区三次中强地震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三次中强地震叠加产生的静态库伦应力变化对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漳县段西部以及临潭—宕昌断裂带东段均有一定的应力加载作用,应引起注意。

张墨思[6](2020)在《重庆及邻区小震精定位与应力场特征分析》文中指出重庆及邻区位于四川盆地的稳定板块内,历史上强震少发,但微小地震活跃,本文从双差定位和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求解应力场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研究弱震区发震特征,探索地震成因,为该区地震危险性评价提供基础资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双差精定位获取研究区内震源深度和断层性状信息;二是采用P波初动数据获得该区的综合震源机制解及地壳应力场信息,并结合历史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分析本研究区的孕震环境和动力学背景。详述如下:首先,用双差定位法对北纬28.0o32.5o,东经105.0o110.5o范围内2009年1月2019年3月的地震进行重定位,数据下载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地震编目系统”。参与重新定位的地震事件4144个,其中P波走时个数为1517038个,S波走时个数为1752458个。重定位获得3197个定位事件,覆盖了重庆及邻近地区。重定位后地震分布更加集中,在断裂带附近成条带状,或在断裂带交汇部位丛集分布。由地震分布和区域构造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6个地震丛集区,分别为:合川—长寿地区、荣昌地区、綦江地区、石柱—武隆地区、巫山—巴东地区、城口—巫溪地区。丛集定位结果显示,重定位后地震分布更加集中,沿断裂带线性展布,深度更加合理,与地质构造的联系更为紧密。合川—长寿地区深度剖面揭示有四个北北东向条带和1个近垂直条带,深达15km,表明该区底腹断层发育,切割了盖层基底;石柱—武隆地区北北西向断层特征明显,震源深度至28km,基底断裂切深至中下地壳;荣昌地区小震密集分布在10公里的深度范围内,与气田开采注水诱发地震的特征比较一致,该区大量底腹断层发育;綦江地区三个高倾角的地震条带切穿盖层基底,表明该区发育有底腹断层;巫溪地区地震震源较浅,推测为岩溶塌陷诱发,12km的深度范围内有三条倾向较陡的地震条带,推测为隐伏断层;巫山—巴东地区位于三峡库首区三条断裂的交汇处,断层破碎带和灰岩岩层沉积,重定位后的震源深度较浅,符合水库诱发地震的特征。其次,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计算了重庆及邻区的应力场。根据结果,得到该区构造应力场特征如下:重庆及邻区综合震源机制解类型以逆冲兼走滑为主,与四川盆地NNW—SSE向挤压,NNE—SSW向拉张的区域应力场背景一致。在荣昌西南部和巫溪地区有表现为局部拉张的正断型断层;P轴和T轴方位整体与背景应力场一致,但在荣昌北部地区P轴和T轴均有与区域应力场发生较大偏转的情况,这种偏转可能与气田开采区的废水高压注井有关;在七曜山—金佛山断裂和方斗山断裂凹陷处的武隆地区P轴发生偏转,可能是受到长江和乌江水系的影响;巫山和巴东交界处P轴、T轴均发生偏转,可能与该区碳酸盐沉积层受到库水渗透有关。重庆地区地震多位于西南部和东北部,西南部的荣昌地区是气田开采的集中区,大量背斜断层上的高压注水井极易引发小震;东北部的巫山—巴东地区位于三峡库区,水库蓄水引起的岩溶裂隙孔隙压的改变易使断层失稳、应力改变,继而诱发地震。

孙翔宇[7](2020)在《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和九寨沟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自印度-欧亚新生代碰撞以来不断隆升,对整个东亚地区的构造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中青藏高原东缘、东北缘地区在青藏高原的崛起过程中构造变形强烈,在其内部产生了复杂的断裂系统。东昆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缘地区一条重要的大型走滑断裂,东昆仑断裂带东段自西向东滑动速率急剧减小,并在尾端发育一系列“马尾状”分支断裂。青藏高原东缘地区也是中强地震频发区域,特别是在东昆仑断裂带尾端区域曾发生过如1973年黄龙Mw6.5地震和1976年松潘Mw7.2、Mw6.5和Mw7.2地震群等中强地震,2017年九寨沟M7.0地震也发生在该区域。本论文选取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及2017年九寨沟地震区为研究区,以2017年九寨沟地震的隐伏发震构造问题、东昆仑断裂带尾端中强地震的深部孕震环境、东昆仑断裂东段延展特征和走滑速率锐减的深部成因、松潘-甘孜地块东北部、西秦岭造山带和碧口地块等的深部接触关系为探测研究目标。随着大地电磁三维反演技术的成熟,使用面状分布的密集大地电磁数据进行三维反演能在复杂构造环境下有效的恢复真实的深部三维电性结构特征,从而可以揭示地下结构的延展特征、深部接触关系等信息。本论文使用了在研究区新测的273个大地电磁测点数据,形成覆盖2017年九寨沟地震区及其附近区域的面状分布的数据集和跨过东昆仑断裂带东段4个重要地段的数据集。采用相位张量分解技术、磁感应矢量分析技术等对测区的维性和电性结构进行定性分析;使用Mod EM电磁反演成像系统进行了三维反演,开展了不同数据、不同参数、不同坐标系下的三维反演结果对比研究,对最后的电阻率结构模型采用合成数据反演测试和模型灵敏度正演测试进行了可靠性验证;在地质构造解译和分析中紧密结合区内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形变资料。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2017年九寨沟M7.0地震震源区位于高、低阻交界区域,处于松潘-甘孜地块壳内低阻层(HCL)向北东方向涌动的端点附近,虎牙断裂向北延伸段在深部为明显的电性边界带,与北侧塔藏断裂组成单侧的“花状”结构归并于壳内低阻层中。结合其他资料认定隐伏的虎牙断裂北段为九寨沟地震发震构造。(2)1973年黄龙地震和1976年松潘地震群等中强地震的震源位置都聚集在松潘-甘孜地块的中下地壳低阻层向北东方向运移变浅的端部,与九寨沟地震具有相似的孕震环境与震源机制。这种震源机制与电性结构的组合表明该地区的地壳运动和构造变形受到了松潘-甘孜地块中下地壳低阻层支配,区域内中强地震的动力源自软弱的中下地壳。由于东昆仑断裂带东段-虎牙断裂北段-虎牙断裂一线的电阻率结构高低不均,导致不同位置的应力积累能力不同,最终表现为中强地震在沿线不同位置上串珠状发生。(3)东昆仑-西秦岭“马尾状”断裂系统不同段落的深部延展具有明显差异,在北西收紧的玛曲段断裂延展表现为略向西南倾斜的单一电性边界带,在东南撒开的“马尾状”断裂系统中的塔藏、迭部-白龙江和光盖山-迭山断裂的深部延展都表现为电性差异带,展示出由西南向北东推挤的单侧“花状”样式,并统一归并于中下地壳低阻层(HCL)中。大地电磁结果揭示的深部高、低阻混杂的介质电阻率分布状态是东昆仑断裂带走滑速率向东锐减且成弥散分布的深部成因。(4)东昆仑断裂带东段西南侧的松潘-甘孜地块中下地壳广泛赋存具有较低粘滞度的低阻层(HCL),为青藏高原东缘物质向东南、东北流动提供了物性基础。该低阻层的赋存深度具有向东南和东北变浅的趋势,表明向东南和东北的运动受到了具有高阻特征的龙门山构造带(东北段)、西秦岭造山带和碧口地块阻挡并在接触区向上涌动,这是东昆仑断裂带尾端中强地震频发和地表隆起的动力来源。本文研究结果进一步厘定了壳内低阻层的东边界和北东边界,但对于其南边界以及与龙门山构造带的接触关系,需进一步深入探测研究。

赵凌强[8](2020)在《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三维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地壳变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自55Ma以来强烈抬升是由于印度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汇聚作用所致,这种汇聚作用影响范围超出了青藏高原,在其周缘地区引起了广泛的新构造变形。祁连山作为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一个局部高原,正处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向北扩展变形与欧亚大陆之间的汇聚区,也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剧烈的侧向逃逸、强烈的南北向地壳缩短以及快速垂直向隆升的三种构造变形运动最为集中的地区。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构造转换作用,祁连山成为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和扩展的重要区域。本论文选取祁连山东段及其邻近地区为研究区,目标区包括腾格里沙漠腹地下方隐伏断裂,完成了南起西秦岭北至阿拉善地块沿2条NE向长剖面的大地电磁测量工作。基于2条剖面所测数据进行精细化数据处理和二维、三维反演计算,获得该地区二维、三维深部电性结构图像;结合青藏高原东北缘现今三维地壳运动特征等,分析了祁连山东段地壳变形特征深层次原因以及多次地震的孕震环境等科学问题;结合已获得的祁连山中、西、东段新生代构造变形的年代框架、变形模式和演化过程等资料,讨论了祁连山东段与南北两侧地块的接触关系和青藏高原隆升和向北扩展的机制,分析了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的影响范围和高原前缘位置以及变形方式等科学问题。获得如下认识:(1)大地电磁数据精细化处理和反演计算:本文获得了2条横穿祁连山东段长剖面几百赫兹到上万秒的高质量大地电磁数据。利用相位张量分解技术、磁倾子图示技术等获得二维偏离度角、主轴电性走向角、磁倾子等参数,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使用NLCG方法进行多变量二维反演计算,使用Mod EM软件进行多参数和多初始模型以及带地形的三维反演计算。根据定性分析结果以及地质构造等资料,对比二维、三维反演结果差异,选择最合理的二维、三维电性结构模型。(2)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三维深部电性结构特征: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分布特征沿两条剖面横向变化较大,而同一地块的电性结构类似性较强。电性结构变化最大的地方对应着主要活动断裂带(例如西秦岭北缘断裂,祁连-西海原断裂,北祁连断裂和龙首山北缘断裂等)。祁连-西海原断裂是研究区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主边界断裂。断裂北部为大规模完整的南深北浅形似“鼻烟壶”状或似“橄榄球”高阻构造,推测为古浪推覆体。断裂南部陇西地块和南祁连地块上地壳为高阻结构,中下地壳以低阻特征为主。祁连山北缘断裂可能存在着向东继续延伸的区域,西秦岭北缘断裂,拉脊山断裂也是该地区规模较大的断裂带。民勤南部存在着隐伏在腾格里沙漠下方的红崖山-四道山断裂,该断裂可能和龙首山北缘断裂一起是青藏高原与阿拉善地块的分界区,表明青藏高原高原边缘在已越过河西走廊到达阿拉善地块南部边缘。(3)祁连山东段及其邻近区域3个中强地震的地震构造:祁连地块东段附近所处的青藏高原地块与阿拉善地块相互挤压碰撞环境以及古浪推覆体整体性运动可能是该地区多次中强地震发生宏观动力学背景。在青藏高原块体北东向的推挤过程中,古浪推覆体整体向北活动,在中下地壳滑脱带先发生了1927年M8.0级古浪地震,随后在北侧前端发生1954年M7.0级民勤地震和南侧后端发生2016年门源M6.4级地震。(4)祁连-西海原断裂带及两侧地块深部电性结构特征与地壳变形:祁连-西海原断裂以南地区地壳电性结构呈现为高、低阻相互堆积混杂的样式,中下地壳的低阻层在赋存深度具有波浪起伏特点,彰显出被推挤变形的弯曲趋势,佐证了该地区的隆升趋势主要以地壳缩短的形式实现。断裂以北的古浪推覆体地区呈现为完整的不易变形的高阻结构,在地貌上形成坡度较缓的山前盆地。表明不同地块电性结构对该地区现今的三维地壳变形和地貌形成起重要的控制作用。(5)青藏高原北东向拓展的启示:祁连山东段主要由红崖山-四道山断裂、祁连山北缘断裂、皇城-双塔断裂、祁连-西海原断裂等多条断裂形成一个由南向北扩展的发育的“花状”构造,表现出明显的水平向北扩展以及垂直挤出特征。该地区多条断裂以高角度逆冲推覆和走滑方式进行的全地壳缩短和走滑剪切,以及阿拉善地块可能在深部的进行的低角度俯冲的变形方式共同作用主导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北东向拓展作用。

王鹏涛[9](2018)在《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统计规律与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气候的持续增暖,引起水文循环的变化,导致全球干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加重、干旱范围扩大。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干旱分布区,同时也是全球同纬度干旱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20世纪后期以来,西北地区气候呈现出暖湿化趋势,但是西北地区东部的干旱化趋势也较为明显,且从四季来看西北地区春季干旱趋势仍然较为显着。因此,西北地区暖湿化的时空差异和尺度特征仍不明确,西北地区干旱的时空演变趋势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明晰西北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未来演变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西北地区干旱风险进行系统分析、科学评估与风险区划,事关区域水资源管理的具体成效。基于此,本文以西北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改进后的SPEI指数方法、线性回归方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自然灾害趋势判断模型、熵权分析法、灾害系统论等方法对西北地区气候变化背景、干旱灾害时空演变规律与趋势判断、干旱灾害归因、干旱风险评价与区划进行研究。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西北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1960-2016年,西北地区气温呈现显着上升趋势,且1990年之后升温速率明显比1990年之前要快。降水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秋季降水呈现递减趋势,从空间来看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在减少。全区大部分地区平均风速显着下降,且年际间波动幅度较大。全区日照时数普遍减少,四季中仅春季日照时数有所增加。全区相对湿度普遍减少,塔里木盆地周围相对湿度增加趋势明显。(2)西北地区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多年来,西北地区、西风气候区与高原气候区SPEI呈现上升趋势为主,仅东部季风区SPEI呈下降趋势。从季节来看,西北地区春季SPEI指数呈现出下降趋势,而其余季节SPEI指数均呈上升趋势。空间上,新疆西北部、中部与东部、青海中部、内蒙阴山附近等地是湿润化趋势影响的主要地区,新疆西南部、甘肃东部、宁夏等地则普遍存在干旱化发展趋势。(3)西北地区干旱趋势判断:在年和四季尺度,未来几年内西北地区轻旱与中旱发生的站次比均超过了 50%,且夏季西北地区干旱范围最广。从地区来看,未来三年内青海省在春季、甘肃与宁夏在夏季、内蒙西部在秋季、陕西全省在秋季与冬季发生灾害的站点较多。从全区来看,西北地区年尺度轻旱与中旱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西风气候区春季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高原气候区年尺度重旱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或2020年。东南气候区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从各省份来看,青海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9年。宁夏与陕西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均为2018年。内蒙西部年尺度重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9年。新疆年尺度重度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20年。甘肃年尺度重度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4)西北干旱灾害的归因:西北地区干旱指数对降水表现为正敏感性,对气温、平均风速、日照时数则表现为负敏感性。降水占干旱灾害变化主导因素的站点主要分布在区域的东部,占到了区域总站点数的71.6%。风速占主导的站点仅占总站数的27.0%,基本分布在西风气候区。气温占主导的站点则仅有两个。主导因子的空间分布格局反应了区域气候变化的特点。(5)干旱风险评价体系构建与风险区划:西北地区东部为干旱致灾因子的高风险区。西北地区东南部孕灾环境脆弱性相对较低,其余地区脆弱性较高。全区承灾体暴露性均较低,高暴露区域零星分布于各省区。各省之间防灾减灾能力整体差异程度不大。从各省份来看,各省平均干旱风险普遍高于0.40,这表明西北地区整体干旱灾害风险较高。空间上干旱风险较高的区域分布在新疆南部昆仑山一带、青海柴达木盆地、青海三江源地区、甘肃东部、宁夏南部、内蒙阿拉善左旗、甘肃西部与新疆交界区、新疆东部七角井站附近等地。(6)西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管理对策包括:完善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合理配置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干旱风险评估;对干旱灾害风险要素进行灾前干预;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抗旱应急预案与防旱抗旱规划等地方管理办法与条款;建立长效的灾害经济投入机制;加强灾害管理科学研究及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民众的灾害意识、抗旱能力与知识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保护的方式进行减灾。本研究的创新点表现为:(1)发现西北地区“暖湿化趋势”具有区域差异和尺度特征,认为空间尺度上西北地区东部存在干旱化趋势,时间尺度上西北地区春季干旱程度在加剧。(2)在站点尺度上,创新和完善了重大自然灾害趋势判断方法,丰富了西北地区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干旱灾害趋势判断案例。(3)对西北地区干旱演变进行归因,提出降水和风速对西北地区干旱演变起主导作用。(4)构建和完善了西北地区干旱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在栅格尺度和县域尺度对西北地区干旱风险进行了精细化评价和区划。本文对西北地区干旱时空演变、趋势判断以及风险评价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该研究可以为区域灾害管理以及水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与实践参考,也可以为重大自然灾害趋势判断与灾害风险评价体系的集成研究提供案例及框架支持。

马茹莹,王培玲,苏维刚[10](2017)在《青海北部及邻区地震平静对中强地震的指示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初步探讨1980—2015年青海北部及邻区地震平静和中强地震之间的关系,分别得到青海北部祁连地震带和柴达木地震带上中强地震的分布特征以及这两个地震带上MS≥4.9地震的主要发震模式,为今后青海北部及邻区中强地震的中短期预测提供参考。

二、青海东北部中强地震序列类型及特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东北部中强地震序列类型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2021年青海玛多MS7.4地震的重力挠曲均衡背景与震前重力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构造背景
2 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与均衡重力异常计算
    2.1 计算方法
    2.2 计算结果
3 震前重力变化
    3.1 地震流动重力监测概况
    3.2 震前重力变化特征
        (1)2015年以来的累积重力变化
        (2)2018年以来的重力变化
4 讨论
    4.1 Te与大地构造
    4.2 Te与强震活动
    4.3 玛多MS7.4地震前重力变化机理
5 结论

(2)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S7.4地震发震构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分析与结果
    1.1 余震序列精定位
    1.2 震源机制反演
    1.3 区域应力场
2 讨论
    2.1 余震序列时空分布特征
    2.2 发震断层结构
    2.3 孕震动力机制
3 结论

(3)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浅水河湖交互沉积与有利储集区带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浅水湖盆河湖交互沉积研究现状
        1.2.2 区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与创新点
        1.4.1 完成工作量
        1.4.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演化特征
        2.1.1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2.1.2 断裂体系发育特征
    2.2 地层发育特征
        2.2.1 古近纪断陷和断坳期沉积地层
        2.2.2 新近纪拗陷期沉积地层
第三章 渤东地区浅水沉积背景与层序地层格架
    3.1 渤东地区馆陶组浅水沉积背景
        3.1.1 古气候分析
        3.1.2 古水体背景
        3.1.3 古构造和古地貌特征
        3.1.4 古物源示踪
    3.2 渤东地区馆陶组层序地层格架
        3.2.1 渤东地区馆陶组三级层序界面识别
        3.2.2 渤东地区馆陶组层序地层格架
        3.2.3 坳陷湖盆浅水背景层序地层发育模式
第四章 鄱阳湖现代浅水河湖交互沉积特征
    4.1 鄱阳湖地质概况
        4.1.1 气候特征
        4.1.2 地形坡度
        4.1.3 水文特征
    4.2 鄱阳湖浅水河湖交互单元划分及地貌特征分析
        4.2.1 河湖交互单元划分
        4.2.2 河湖交互单元特征
第五章 渤东地区浅水河湖交互沉积特征与发育模式
    5.1 浅水河湖交互单元划分及特征分析
        5.1.1 浅水河湖交互单元划分方法
        5.1.2 浅水河湖交互单元解剖
        5.1.3 浅水河湖交互沉积地震响应及岩性组合特征
    5.2 浅水背景沉积相标志与类型
        5.2.1 河流相(辫状河-曲流河)
        5.2.2 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浅水三角洲)
        5.2.3 浅湖相
    5.3 沉积相分析
        5.3.1 单井相分析
        5.3.2 连井相分析
        5.3.3 地震属性分析
    5.4 浅水背景河湖交互模式
        5.4.1 河湖交互沉积体系展布特征
        5.4.2 馆陶组浅水背景河湖交互模式
第六章 渤东重点地区有利储集区带预测
    6.1 重点区地震资料分析
        6.1.1 地震资料基本特征
        6.1.2 岩电物理关系分析
        6.1.3 90°相位转换
        6.1.4 地层切片和分频RGB融合
        6.1.5 地震相-岩心相响应关系
    6.2 重点区地震沉积学分析
        6.2.1 馆陶组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6.2.2 典型地层切片解释
        6.2.3 分频RGB融合
        6.2.4 地震多属性分析
    6.3 重点区有利储集区带预测
        6.3.1 PL19 井区
        6.3.2 PL20 井区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4)青藏高原东北部明清时期人口空间格局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人口数据空间化方法
        1.2.2 国内外人口数据空间化成果
        1.2.3 中国、青藏高原历史人口数量及空间重建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建置沿革
        2.1.1 地理位置
        2.1.2 建置沿革
    2.2 自然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水文
        2.2.3 土壤植被
    2.3 社会经济条件和人口发展
        2.3.1 农业
        2.3.2 商业
        2.3.3 交通
        2.3.4 聚落
        2.3.5 人口发展
第三章 青藏高原东北部历史人口重建方法构建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处理
    3.2 人口重建方法构建
        3.2.1 理论假设
        3.2.2 重建思路
        3.2.3 指标体系构建
        3.2.4 模型的构建
    3.3 因子的量化
    3.4 小结
第四章 明清时期河湟谷地历史人口重建
    4.1 人口空间分布适宜性
        4.1.1 人口空间分布宜居区
        4.1.2 海拔影响系数
        4.1.3 坡度影响系数
        4.1.4 河流影响系数
        4.1.5 驿道影响系数
        4.1.6 聚落影响系数
        4.1.7 人口分布适宜性结果
    4.2 河湟谷地人口空间重建结果
    4.3 结果有效性评价
        4.3.1 与方志记载的县域人口数量比较
        4.3.2 与现代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对比
    4.4 小结
第五章 明清时期河湟谷地人口变化驱动因子分析
    5.1 人口驱动因子
        5.1.1 气候、自然灾害
        5.1.2 政策、移民、战争
    5.2 人口变化驱动因子分析
        5.2.1 气候、自然灾害对人口数量的影响
        5.2.2 政策、移民、战争对人口数量的影响
    5.3 人口变化对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3 可能的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甘肃东南地区现今地壳形变及应力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社会意义
        1.2.2 工程意义
        1.2.3 科学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
    1.5 本章小结
2 甘肃东南地区地质构造背景
    2.1 区域形成与演化背景
    2.2 区域地质构造环境
    2.3 区域内断裂带概况
    2.4 区域地震活动特征
    2.5 本章小结
3 甘肃东南地区GPS水平速度场的建立与分析
    3.1 GPS数据准备与处理
        3.1.1 GPS数据准备
        3.1.2 GPS数据处理
    3.2 欧拉矢量方法
    3.3 GPS速度场及其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甘肃东南地区应变特征研究
    4.1 最小二乘配置方法理论模型
    4.2 应变率场的解算
    4.3 区域应变场结果分析
        4.3.1 最大剪切应变率演化特征
        4.3.2 面膨胀率演化特征
        4.3.3 主应变率演化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甘肃东南地区内部主要断裂分段运动特征研究
    5.1 理论与方法
        5.1.1 反正切位错理论
        5.1.2 阻尼最小二乘法
    5.2 结果及分析
        5.2.1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
        5.2.2 临潭—宕昌断裂带
    5.3 本章小结
6 甘肃东南地区地震静态库伦应力演化
    6.1 静态库伦破裂应力变化及其计算
        6.1.1 静态库伦破裂应力变化的定义
        6.1.2 静态库伦破裂应力变化的计算
    6.2 震源断层模型
    6.3 实际地震事件结果分析
        6.3.1 地震事件对后续地震事件的影响
        6.3.2 地震事件对余震序列的触发
        6.3.3 地震事件对周边断层活动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重庆及邻区小震精定位与应力场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重庆及邻区地震从集群的重定位研究
    2.1 重庆及邻区地震定位研究背景
    2.2 双差定位方法
    2.3 资料情况及地震丛情况
    2.4 重庆及邻区地震重定位结果及分析
    2.5 重庆及邻区从集重定位结果及分析
    2.6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重庆及邻区地壳应力场研究
    3.1 重庆及邻区地壳应力场研究背景
    3.2 研究资料及速度模型
    3.3 研究方法
    3.4 重庆及邻区应力场计算结果及分析
第四章 主要讨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讨论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和九寨沟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区确定和科学问题
        1.1.1 东昆仑断裂带尾端构造的重要地位
        1.1.2 东昆仑断裂带尾端的地震构造
        1.1.3 2017年九寨沟地震
    1.2 研究区地球物理研究现状
        1.2.1 地震学探测研究
        1.2.2 大地电磁探测研究
        1.2.3 大地测量研究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1.3.1 选题依据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论文主要内容简介
第2章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和反演技术的应用
    2.1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基本原理
        2.1.1 基本方程
        2.1.2 数据采集和处理
    2.2 大地电磁测深定性分析方法
        2.2.1 相位张量分解
        2.2.2 磁感应矢量
    2.3 大地电磁测深反演方法
        2.3.1 大地电磁二维反演
        2.3.2 大地电磁三维反演
    2.4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深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2.4.1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地震孕震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2.4.2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活动断裂带分段深部结构的探测应用
        2.4.3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2.4.4 大地电磁方法在其他研究中的应用
第3章 研究区区域构造和大地电磁数据分布
    3.1 研究区断裂和区域构造
        3.1.1 主要断裂分布
        3.1.2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3.2 大地电磁数据来源和分布
        3.2.1 九寨沟地震区数据集
        3.2.2 东昆仑断裂带玛曲-塔藏段数据集
第4章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三维反演
    4.1 九寨沟地震区数据集
        4.1.1 数据采集和处理
        4.1.2 数据分析
        4.1.3 三维反演
    4.2 东昆仑断裂带玛曲-塔藏段数据集
        4.2.1 数据采集和处理
        4.2.2 数据分析
        4.2.3 三维反演
第5章 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分析
    5.1 九寨沟地震区及其附近区域的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5.1.1 九寨沟地震区马尾状断裂体系的延展特征
        5.1.2 构造单元深部电性结构横向特征
    5.2 东昆仑断裂带玛曲-塔藏段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第6章 深部电性结构特征的构造意义
    6.1 九寨沟地震的发震构造和震源深度
    6.2 岷山地区几个中强地震构造和孕育环境
    6.3 东昆仑断裂东段分段结构和走滑速率衰减深部原因
    6.4 东昆仑断裂东端应变分配模式
    6.5 2017九寨沟地震以及2008汶川、2013芦山地震深部孕震环境
    6.6 松潘-甘孜地块壳内低阻层分布与流变结构研究
第7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7.1 主要研究工作
    7.2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7.2.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7.2.2 论文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三维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地壳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依据
        1.1.1 研究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强烈的构造变形
        1.1.2 研究区地处青藏高原北东向拓展的最前缘地带
        1.1.3 研究区近期中强地震频发
        1.1.4 研究区及其邻近区域现今形变场分布复杂
        1.1.5 研究区已有的地球物理探测研究和不足
    1.2 研究区主要科学问题: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论文分章节内容简介: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构造与大地电磁测深剖面位置
    2.1 研究区地块单元划分和断裂分布
        2.1.1 研究区主要地块分布
        2.1.2 研究区主要断裂分布
    2.2 大地电磁测深剖面位置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地电磁测深法理论概述和数据采集、处理及定性分析
    3.1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概述
    3.2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3.2.1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
        3.2.2 大地电磁数据预处理
        3.2.3 远参考道处理
        3.2.4 典型测点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曲线特征分析
    3.3 定性分析
        3.3.1 电性结构维性和电性结构走向分析
        3.3.2 磁感应矢量和相位张量不变量分析
    3.4 大地电磁反演介绍
        3.4.1 大地电磁二维反演(NLCG方法)
        3.4.2 大地电磁三维反演(NLCG方法)
        3.4.3 大地电磁二维和三维反演实例
    3.5 大地电磁测深法(MT)在深部结构中的探测研究
        3.5.1 大地电磁方法在隐伏断裂带深部延展状态探测研究现状
        3.5.2 大地电磁方法在大型地块之间深部接触关系探测研究现状
        3.5.3 大地电磁方法在中强地震区的地震构造、孕震背景的探测研究现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地电磁数据二维和三维反演计算
    4.1 DKLB-N剖面二维和三维反演计算
        4.1.1 DKLB-N剖面二维反演
        4.1.2 DKLB-N剖面三维反演
        4.1.3 DKLB-N剖面二维和三维反演结果对比分析
        4.1.4 DKLB-N最终解释结果的选择
    4.2 LJS-N剖面二维和三维反演计算
        4.2.1 LJS-N剖面二维反演计算
        4.2.2 LJS-N剖面三维反演计算
        4.2.3 LJS-N剖面二维和三维反演结果对比分析
        4.2.4 LJS-N剖面最终解释结果的选择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三维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5.1 地块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5.1.1 祁连-西海原断裂以南地块电性结构特征
        5.1.2 祁连-西海原断裂以北地块电性结构特征
    5.2 断裂带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5.2.1 祁连-西海原断裂以南断裂电性结构特征
        5.2.2 祁连-西海原断裂以北断裂电性结构特征
    5.3 电性结构特征与研究区岩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深部孕震环境和地震活动性研究
    6.1 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多次地震深部构造背景和孕震环境
        6.1.1 1927年古浪M8.0级地震深部构造背景和孕震环境
        6.1.2 1954年民勤M7.0级地震深部构造背景和孕震环境
        6.1.3 2016年门源M6.4级地震深部构造背景和孕震环境
    6.2 研究区综合孕震环境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三维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和地表形变综合分析
    7.1 祁连山东段与阿拉善地块接触关系
    7.2 电性结构特征与地震学资料的对比
    7.3 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深部电性结构特征与流动重力场、地表形变关系研究
        7.3.1 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和流动重力场关系研究
        7.3.2 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和地表形变场关系研究
    7.4 大地电磁方法对红崖山-四道山断裂的精确厘定
    7.5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内低阻层分布与高原北东向运动关系
        7.5.1 西秦岭北缘断裂的东西分布
        7.5.2 青藏高原东北缘中下地壳低阻层的分布特征
        7.5.3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低阻层与东北向物质运移的关系
    7.6 青藏高原北东向拓展的启示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和问题
    8.1 论文主要结论
    8.2 论文创新之处
    8.3 论文的不足
    8.4 下一步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9)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统计规律与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2 气象灾害研究进展
    1.2.3 干旱灾害研究进展
    1.2.4 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1.2.5 灾害预测与趋势判断
1.3 研究区域概况
    1.3.1 地理位置与范围
    1.3.2 气候特点与区划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西北地区气候变化背景分析
2.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研究方法
2.2 西北地区气温时空演变
    2.2.1 平均气温年际变化趋势
    2.2.2 平均气温季节变化趋势
    2.2.3 平均气温年内分布特征
2.3 西北地区降水量时空演变
    2.3.1 平均降水量年际变化趋势
    2.3.2 平均降水量季节变化趋势
    2.3.3 平均降水量年内分布特征
    2.3.4 降水日数的变化趋势
2.4 西北地区平均风速时空演变
    2.4.1 平均风速年际变化趋势
    2.4.2 平均风速季节变化趋势
    2.4.3 平均风速年内分布特征
2.5 西北地区日照时数时空演变
    2.5.1 日照时数年际变化趋势
    2.5.2 日照时数季节变化趋势
    2.5.3 日照时数年内分布特征
2.6 西北地区相对湿度时空演变
    2.6.1 相对湿度年际变化趋势
    2.6.2 相对湿度季节变化趋势
    2.6.3 相对湿度年内分布特征
2.7 小结 第3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规律
3.1 SPEI干旱指数方法
    3.1.1 SPI和SPEI指数的异同
    3.1.2 SPEI指数的算法改进
    3.1.3 基于SPEI指数的干旱评价体系
3.2 西北地区SPEI与SPI旱涝事件分析
3.3 西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干旱时间演变
    3.3.1 西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SPEI
    3.3.2 不同气候分区SPEI-12时间演变
3.4 西北地区季节及年尺度干旱时空演变
    3.4.1 时间变化趋势
    3.4.2 空间变化趋势
    3.4.3 频率变化特征
3.5 西北地区干旱强度时间变化分析
    3.5.1 年尺度干旱强度
    3.5.2 季节尺度干旱强度
3.6 西北地区干旱覆盖度统计分析
    3.6.1 全区及分区干旱覆盖度统计分析
    3.6.2 各省份干旱覆盖度统计分析
    3.6.3 西北地区干旱覆盖度的阶段变化分析
3.7 小结 第4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趋势判断
4.1 重大自然灾害的趋势判断模型
    4.1.1 可公度等式计算
    4.1.2 可公度蝴蝶结构图
    4.1.3 可公度结构系
    4.1.4 西北地区干旱趋势判断
4.2 西北地区站点尺度轻旱与中旱趋势判断
    4.2.1 新疆北塔山站年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4.2.2 新疆北塔山站秋季旱灾趋势判断
    4.2.3 青海门源站年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4.2.4 青海门源站夏季旱灾趋势判断
    4.2.5 内蒙古四子王旗站年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4.2.6 内蒙古四子王旗站冬季旱灾趋势判断
    4.2.7 甘肃张掖站春季旱灾趋势判断
    4.2.8 甘肃张掖站秋季旱灾趋势判断
    4.2.9 陕西镇安站春季旱灾趋势判断
    4.2.10 陕西镇安站夏季旱灾趋势判断
    4.2.11 宁夏中宁站春季旱灾趋势判断
    4.2.12 宁夏中宁站夏季旱灾趋势判断
4.3 西北地区及各分区旱灾趋势判断
    4.3.1 西北地区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3.2 西风气候区春季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3.3 高原气候区年尺度重旱灾害趋势判断
    4.3.4 东南气候区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 西北地区省级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4.4.1 青海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2 宁夏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3 陕西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4 内蒙西部年尺度重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5 新疆年尺度重度旱灾趋势判断
    4.4.6 甘肃年尺度重度旱灾趋势判断
4.5 小结 第5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归因分析
5.1 干旱指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法
    5.1.1 气候变化的归因分析
    5.1.2 多元线性回归原理
    5.1.3 气象要素的多重共线性
    5.1.4 干旱灾害的多元线性归因分析
5.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评判
    5.2.1 模型决定系数的统计分析
    5.2.2 拟合与观测值一致性分析
5.3 西北地区干旱演变归因分析
    5.3.1 回归系数与贡献率的空间分布
    5.3.2 回归系数与贡献率的分区统计
    5.3.3 干旱归因分析的主导因子识别
5.4 小结 第6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评价、区划与管理
6.1 自然灾害系统论
6.2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6.2.1 干旱灾害风险模型
    6.2.2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6.2.3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流程
6.3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系统分析
    6.3.1 数据采集与处理
    6.3.2 致灾因子综合分析
    6.3.3 孕灾环境综合分析
    6.3.4 承灾体的综合分析
    6.3.5 防灾减灾能力分析
6.4 西北干旱灾害风险评价
    6.4.1 致灾因子危险性
    6.4.2 孕灾环境脆弱性
    6.4.3 承灾体暴露性
    6.4.4 防灾减灾能力
    6.4.5 旱灾综合风险评价
6.5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与对策研究
    6.5.1 灾害管理与风险管理
    6.5.2 气象灾害管理
    6.5.3 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与对策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
    7.1.2 西北地区的干旱变化特征
    7.1.3 西北地区的干旱灾害趋势判断
    7.1.4 西北地区的干旱归因分析
    7.1.5 西北地区的干旱风险评价
7.2 创新点
7.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0)青海北部及邻区地震平静对中强地震的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选取与处理
2 青海北部及邻区中强地震分布特征
    2.1 祁连地震带
    2.2 柴达木地震带
3 青海北部及邻区地震平静特征
    3.1 祁连地震带
    3.2 柴达木地震带
4 结论

四、青海东北部中强地震序列类型及特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2021年青海玛多MS7.4地震的重力挠曲均衡背景与震前重力变化[J]. 胡敏章,郝洪涛,韩宇飞,赵云峰,刘金钊,郑兵,张新林,张毅,李忠亚,王嘉沛,汪健,尹鹏,吴云龙,韦进,吴桂桔. 地球物理学报, 2021(09)
  • [2]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S7.4地震发震构造分析[J]. 徐志国,梁姗姗,张广伟,梁建宏,邹立晔,李旭茂,陈彦含. 地球物理学报, 2021(08)
  • [3]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浅水河湖交互沉积与有利储集区带预测[D]. 孙中恒.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4]青藏高原东北部明清时期人口空间格局重建[D]. 郭蓉.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5]甘肃东南地区现今地壳形变及应力特征研究[D]. 高鹏伟.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6]重庆及邻区小震精定位与应力场特征分析[D]. 张墨思. 防灾科技学院, 2020(08)
  • [7]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和九寨沟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研究[D]. 孙翔宇.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
  • [8]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三维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地壳变形研究[D]. 赵凌强.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
  • [9]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统计规律与风险管理研究[D]. 王鹏涛.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10]青海北部及邻区地震平静对中强地震的指示意义[J]. 马茹莹,王培玲,苏维刚. 地震工程学报, 2017(S1)

标签:;  ;  ;  ;  

青海东北部中强地震序列的类型及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