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生是老师的职责

爱学生是老师的职责

一、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论文文献综述)

曾咏柳[1](2021)在《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研究(1680-1789)》文中研究指明教育史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历史发展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各个历史阶段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过程中的实际状况和具体进程,并探讨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研究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结合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历史背景,分析该时期的女子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女子教育的发展历程。本研究既从历时性的角度对启蒙运动之前、启蒙运动时期、启蒙运动之后的法国女子教育进行考察,从历史脉络中探寻女子教育的发展轨迹和演变历程;又从共时性的角度对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女子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场所、教育实践等进行阐述。以期从静态与动态、横向与纵向的维度研究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从历时性角度看,法国女子教育从中世纪早期开始一直被忽视,直到16世纪法国社会仍然充斥着男性主义,法国的女子教育在17世纪才出现,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西方思想史上最活跃的时期,也是女子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启蒙运动时期,旧制度被推翻,宗教、迷信和专制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启蒙思想家们呼吁人们用理性来探讨经济、教育、文化、艺术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法国教育的世俗化进程逐渐推进,法国教育日益摆脱了神学控制,预示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由于上流社会女性活跃于法国政治文化中心,女子只能在家中操持家务的观点受到抨击,女子要求获得与男子同等受教育权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法国开始展露出教育民主化的曙光。从共时性角度看,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思想主要围绕“防止女性无知”、“培养贤妻良母”和“防范道德没落”三个目的展开。弗勒里和芬乃龙开创先河,对忽视女子教育的历史现状进行严厉指摘;芬乃龙指出女子教育不可忽视,女子教育是维护家庭乃至社会的基础。而以曼特农夫人和卢梭为代表的教育家强调女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贤妻良母,曼特农夫人建立圣西尔学校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贫穷贵族的女儿培养成优秀的贵族夫人;卢梭则认为女子接受教育是为了使男子的幸福更加完整,女子教育应该以培养给家庭带来幸福感的贤妻良母为主。针对18世纪法国上流社会婚姻松散,道德没落,奢靡成风,人们过度追求身体愉悦而忽视心灵满足的时代背景,德·朗贝尔夫人和让利斯夫人的女子教育思想强调以防范道德没落为教育目的。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女子教育的主要场所仍然是修道院学校,基督教统治下的女修道院是女子教育的主要机构。女子修道院种类繁多,根据社会阶层的不同,可选择的女子修道院也有所不同,既有免费的,也有收费的。圣于尔絮勒女修会是当时影响最大的基督教女修道院;詹森派的波特·诺亚尔学校重视教育改革和逻辑思维训练,强调法语教学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圣西尔学校则突破了传统的女子修道院教育的边界,它的课程类别和教学方法都具有独创性,学校创始人曼特农夫人关爱女孩,关注女孩的健康和卫生,师生关系建立在尊重和仁慈之上,倡导理性地信仰宗教,它是17世纪最有名的女子教育场所。除此之外,该时期新思潮碰撞的重要场所——“沙龙”也是女性接受非系统教育的地方。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内容以宗教道德教育为主、读写算教育和手工技艺教育为辅。芬乃龙也鼓励女子学习法律知识、教堂音乐、绘画、土地管理、经济管理、家仆管理、家庭账目等,曼特农夫人强调了女子卫生教育和身体教育的重要性。该时期法国女子教育机构的教育方式仍以监管和约束为主,但也开始实施慈爱有加、恩威并济、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例如阅读和书写都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大多数女子学校使用挂图、字母表等教具,有些女子学校则尝试使用“活字印刷盘”等新型教具。法国女性观和女子教育观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其中启蒙运动时期是法国女子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受教育女性开始觉醒,女性观和女子教育思想逐渐萌芽,启蒙思想家们倡导人人生而平等,并公开表达了对女性处境的同情。虽然启蒙运动时期尚未摒弃西方世界长期以来贬低女性的观点,启蒙思想家们对女性的态度仍带有转折时期新旧思潮撞击的痕迹,但女子教育的进步特征已日益显露,它表现为女子受教育人数增多、女子教育的方式趋于人性化、女子受教育场所的选择更多、女子教育的读物日趋丰富、不少女性文人崭露头角。总之,启蒙运动时期积累的女子教育经验为法国后世女子教育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女子获得与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权奠定了基础,也为法国女性地位的提升夯实了基础。

杨洋[2](2020)在《自由与智慧 ——克里希那穆提的教师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克里希那穆提(Krishnamurti)是二十世纪印度着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一生都奔波于世界各地传播他的精神智慧,献身于人类的整体幸福和自由。他思想非常独特,在西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独树一帜的教育观对当下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启示,其“自由与智慧”的教师观也可引发我们对教师的思考。本研究主要围绕克里希那穆提的教师观展开论述,一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对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主要概述了克里希那穆提的生平、代表作及教育思想。这一部分从克里希那穆提那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谈起,探讨他一生的演讲和着述、教育思想的发端。然后,简单介绍了克里希那穆提的代表作,最后叙述了克里希那穆提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思想中主要概述了教育的目的,即培养完整的人。其次是教育的本质,即唤醒智慧。唤醒智慧的途径就是观察。再次是完整与和谐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爱与美、德行、独处。接着是对话的教育过程。最后是自由与智慧的教师观。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克里希那穆提的教师观中的“自由”。首先探讨了自由的含义,即不带任何偏见地看待问题,不受已有经验的限制,拥有开放不拘的心灵。其次讨论了自由的意义,即自由有利于教师摆脱局限,探索未知,并且自由是唤醒智慧的前提。接着谈论了如何能实现自由,第一,要保障教师社会和学校两方面的安全感,第二,教师要真正清晰地认识自我,第三,教师以教育为天职,热爱教育事业,毫无偏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最后论述了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追求自由,包括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勤奋的品质,帮助学生理解思维的局限性。第四部分是关于克里希那穆提教师观中“智慧”的阐释。首先探讨了智慧的本质,即敏感地整体把握感情和理智的能力。其次讨论了智慧的作用,即智慧可以促进教师个人的改进,也可以推动社会的革新。接着是如何获得智慧,第一,敏感地爱,第二,纯然地观察,第三,创造性地思考。最后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唤醒智慧,包括真正热爱学生,帮助学生直视恐惧,培养学生完全的责任感。第五部分是关于克里希那穆提教师观的简评,包括其特点和局限性。克里希那穆提的教师观非常强调教师的重要性,因此认为教育中所有的问题都源自于教育中,而且他的观点中具有一定的宗教情怀。但是,他的思想也有一定的片面性,认为榜样产生权威,理想阻碍认知,思想造成分裂。第六部分是克里希那穆提的教师观对教师培养与发展的启示。参照克里希那穆提的教师观,可以为当前的教师观提供一些启示,包括培养教师的博爱关怀、强化教师的再教育、营造教师的良好成长氛围、促进学生的完整发展。

刘成科[3](2019)在《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新一轮的国际竞争,我国科技界仍然任重而道远。基础科学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还需要不断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还有待进一步激发新动力,科学家精神还需要持续进行新阐释。然而,受到社会上浮躁风气和功利主义等思潮的影响,我国科技领域也表现出了一些急功近利和学术不端等不良倾向,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科技界的国际声誉,也破坏了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虽然不少学者已经从制度和管理等不同的视角探讨了科技评价和科研奖励等方面的改进策略,探讨从物质和荣誉上激励科技工作者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但是,鉴于科技创新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单纯地从外部动机来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行为,往往效果不尽理想。尤其是在科技攻关和基础研究等需要长期艰苦坚守的领域内,更是收效甚微,我国在前沿科技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便是明证之一。如何释放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和激发他们的创新动机,已经成为各国应对激烈的科技竞争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使命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近年来,使命感的概念已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用于探讨意义感和利他贡献等在个体的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中的重要价值。可见,这种将某种职业视为天职的使命动机对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当前学术界已经对此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是还未上升至破解我国科技创新困境的高度,置于弘扬我国科学家精神的视域下,系统地开展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研究,以期为释放我国科技创新活力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本研究旨在通过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尝试构建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发展模型。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简要分析了使命感研究的现状和趋势。文章立足新时代语境下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创新文化和创新动力问题,提出了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问题。在简要回顾了使命感研究的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文章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并简要介绍了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第二,全面梳理了使命感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文章论述了使命感的概念演变,探讨了使命感的内涵差异,讨论了使命感的发现路径,也简要评述了已有使命感相关模型的价值和启示。第三,尝试回顾了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相关历史思潮。鉴于以往研究对使命感理论基础和历史思潮关注的不足,文章在管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视域之外,探寻与学者身份或学术工作等密切相关的青年科技人才群体使命感的历史思潮问题,较为详细地阐释了费希特和韦伯的使命观,并结合默顿的“科学的精神气质”,在一定程度上为使命感研究提供了哲学上的反思和启迪。第四,系统阐释了中国文化语境下使命感概念的认知特征。使命感具有跨文化差异性,且在概念界定上也存在较大难度。文章从人类认知方式的视角,借助隐喻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中国集体主义文化语境下使命感的认知特征,进一步深化对使命感内涵特征的认识。第五,初步构建了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发展模型。由于使命感在形成和发展过程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对情感情绪等因素的揭示和探讨也明显不够,所以,文章选择了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15名被试的深度访谈,基于认知、动机、情感和选择等过程,分别从使命感知、使命驱动、使命情怀和使命唤醒等四个维度,分析了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形成、发展和作用等,最终初步构建了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发展模型。最后,继续开展了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哲学再阐释。根据模型建构的主要发现,文章选定从科技创新文化、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伦理规范等视角,分别对使命的自觉本质、使命的创新内核和使命的伦理属性等方面进行了哲学再反思。文章也提出了未来使命感研究的可能方向,尤其强调了中国文化语境下使命感的深入研究和基于使命感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胡小京[4](2019)在《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清末民初,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该会于1912年4月,为启迪女性新知,专门针对社会中上层受过教育的家庭女性及女学生群体创办了《女铎》杂志。在基于基督教指导原则之下,该刊重点围绕女性的家政事务管理、儿童教养、婚恋、教育、职业、自身权益及社会服务等相关问题,给予女性全方位的引导和帮助。《女铎》发行近四十年,是与时代互相适应和选择的产物,其选载文章时而保守、时而偏激、时而激进、时而反复,对女性角色定位在情感上错综复杂,恰恰真实地呈现了这一时期女性角色建构的艰难性和复杂性。在刊行基调上,《女铎》对女性角色的定位选择了一条温和而保守的“新”路线,试图在培养家庭新式“贤妻良母”与社会新女性之间达到一种有序过渡和平衡,这种平衡是近代中国转型中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一种体现。虽然在近四十年的发刊中,《女铎》始终将重心落足于家庭,但其在女性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的引导、规训及处理这二者平衡之间的努力和尝试,推动了家政科学化及社会现代化进程。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女铎》文本的解读,以“女性角色”为连接点,探究民国时期社会历史变迁与报刊媒介之间建立的密切关系,充分阐释女性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功能性内涵和时代性特征,并对二种角色的平衡进行理论分析。在研究女性角色建构的历程中,不仅可以透视出民国时期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期待与定位,也从中显露出以知识女性群体为代表的,来自女性自身的自省和自言,凸显了女性角色从被动受男性社会精英倡导到女性自身主动诉求的历史性转变。

李婕[5](2019)在《约翰·杜威的教师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约翰·杜威(John Dewey)是美国杰出的哲学家与教育家,被誉为“美国精神的塑造者”,其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吸引了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他基于经验论和机能主义心理学建立其教育理论,在批判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三大经典的教育哲学命题,以儿童为中心,以促进个人生长,推动建设民主社会为目标,重塑教师角色,强调教师的作用和地位,赋予教师神圣的职责,生动地勾勒出现代教师的新形象,他期望教师成为一名有反思能力、批判精神和民主观念的专业人员。时至今日,杜威的教师观对指导教育理论与实践,尤其在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方面仍具有重要启示。论文主要从以下六个部分对杜威的教师观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部分:绪论。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界定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简要论述杜威的教育理论及教师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并对杜威教育理论的整体架构进行了分析,进而阐释杜威教育理论与其教师观的自洽关系,进一步说明杜威教师观产生的必然性,最后对教师观的维度划分展开具体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持。第三部分:教师角色。提出杜威提倡教师应具有丰富的角色,即教学活动的发起者和反思者,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启迪儿童智慧的领导者,“儿童中心论”的实践者,终身研究者。教师通过深入体会扮演的具体角色,融合多种角色特质,形成生动、多维的教师角色观。第四部分:教师的作用及地位。杜威认为,教师主要有引导儿童的兴趣和经验发展的作用,改造和改组学科知识的作用,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协调和引领作用。在教师地位方面,则主要体现为拥有相对自由的学术权利和较高的社会地位。第五部分:教师的责任。本部分主要论述了教师因具有领袖资格而具有的三大责任:传授知识,让学生热爱知识;培养理智的现代公民;改造社会,建设理想的民主社会。同时还对教师的自由略作论述,在杜威的教师观中,教师的责任与教师的自由是相伴共生的,没有责任就没有自由。第六部分:对杜威教师观的主要特征、意义及不足进行审慎的分析和评价,并从中探索它对当今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有益启示。

王根明[6](2019)在《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静斋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伊斯兰教界的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在中国宗教史、中国民族史以及中华民国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他一生译着颇丰,着作等身,首次翻译《古兰经》和《伟嘎业》为中文,还翻译波斯文学名着《真境花园》,编译《中阿双解中阿新字典》等,他还主编《伊光月报》,历时19年发行129期。“九一八”事变之后,王静斋以笔为旗,奔走呼号,为动员回民大众积极参加抗战做出了极大贡献。抗日战争时期,王静斋全身心地投入到救亡图存的洪流中,发起成立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创办抗日爱国报刊,以伊斯兰教教胞喜闻乐见的方式,译释经典,阐明教义,宣讲抗日,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大爱国教长”之一。王静斋在民国十年(1921年)首次提出了爱国爱教的主张,这个主张很快成为中国伊斯兰教界的共识,也迅速成为中国宗教界的共识,影响深远。王静斋是中国伊斯兰教着名的教长、翻译家、报人、社会活动家。本论文研究了王静斋的爱国思想及其实践活动。本论文的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活动的缘由和意义,以及学界相关研究综述,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第2章简述了王静斋的生平与学术活动;第3章为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发轫,论述了王静斋对爱国主张的宗教解读以及国民党中央对王静斋爱国活动的肯定,用珍稀史料解析了王静斋对20世纪初叶中国国弱民贫的思考和对国家强盛的渴望,以历史事实证明王静斋深明大义,爱国爱教,守正不阿。第4章和第3章一脉相承,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人的认识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实践活动,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形成自然也是如此。第4章侧重社会实践活动,这两章的主旨是一以贯之——阐述了王静斋创立爱国组织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创办会刊(《中国回民救国协会通告》《伊光月报》)及其历史贡献。第5章以民国史料为依据阐述了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以伊斯兰教教义宣传爱国——首次为中国伊斯兰教同胞确立“爱国属于信仰”为教义;以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为楷模,鼓舞信仰伊斯兰教的民众奋勇抗战;以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的阐释为依据,积极号召全体伊斯兰教教胞积极抗战。王静斋在抗战时期以身作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最后总结了王静斋爱国思想的特点。第6章是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影响与启示,主要论述了王静斋对中国宗教界的影响、人格魅力以及王静斋着述的学术贡献;总结了王静斋爱国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对当今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启示,对传统文化认同的启示和对构建爱国思想理论的启示。王静斋的爱国思想,发轫于国难当头,为抗日救国而唤醒民众;其实质是以教义号召教胞热爱祖国。近百年来对回族人民和伊斯兰教界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华民族大家园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各民族和各宗教的永恒主题,引导民族宗教界人士热爱和报效祖国,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王静斋的爱国思想与实践堪称是时代的丰碑。

朱红艳[7](2017)在《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青年大学生敬业价值观的培育状况如何,将关系着他们所从事职业的发展趋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从个人层面上提出了敬业的要求,为大学生敬业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加强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指导大学生的职业行为,解决当前大学生职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质。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下人才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本文借鉴己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原则,运用文献研究、系统分析、实证研究等多种方法,首先,对敬业价值观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厘清敬业价值观与敬业精神、职业精神以及其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性,从当前大学生的敬业现状、大学生特点、社会角色出发,阐释了培育大学生敬业价值观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对当前大学生敬业价值观的现状的研究,就目前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通过量化分析发现大学生对敬业价值观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敬业价值观教育内容有失偏颇、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途径较为单一以及大学生敬业价值观教育评价体系欠科学的主要问题。分析其具体原因包括社会结构、文化和舆论环境导致价值观的多元化,高校道德教育和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家庭教育及其价值观变化与社会发展脱节甚至冲突,新时代大学生及大学生团体所具有的独特的心理及性格因素等,并针对性地从各相关利益者出发总结了实证分析对进行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启发;接着详细阐述了进行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相应原则、方法和保障体系;最后着重探讨了大学生敬业价值观的培育机制,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结合ISR三要素模型,从内化机制和外化机制的角度分别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强调应当通过提高意识认知、加深情感认同、重塑思维认识和形成思维定势等敬业价值观的内化机制来促进大学生对敬业价值观的意识共鸣和情感培养。培养大学生的敬业价值观应该从高校的角度出发,结合大学生自身、家庭和社会,构建全面的培养体系。高校应该注意引导大学生的自身行为,从大一开始在学习中认识敬业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科学的理想;通过实践活动磨练大学生敬业价值观;与家庭构建沟通机制,提高家庭与高校沟通的实效性;高校自身通过完善指导机制,运用教学载体培养大学生敬业价值观;高校加强与社会的合作,利用社会媒介,加大宣传大学生敬业价值观,联合企业,为大学生争取更多实践的机会。为培养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具体研究分析过程如下: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通过对敬业、敬业精神、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及其培育等有关核心概念的界定,以此对全文的研究奠定基础。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探讨了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最后介绍了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点。第二部分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理论基础与历史演进。首先,从马克思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敬业精神及敬业教育的论述,奠定了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理论基础;其次,在思想渊源分析的基础上详细梳理和阐述了从解放初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以来,我国关于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历史演进、以及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经验与教训,为本文研究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第三部分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现状的实证分析。本章进行了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现状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和分析,得出了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现状、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四部分大学生敬业价值观的培育机制。本章首先论述了大学生敬业价值观的内化机制和外化机制的内容。其中,内化机制(亦即本文中大学生敬业价值观的思想转化机制)以大学生为主体分析其自身在敬业价值观培育中认知、认同和行为上实践敬业价值观的过程;外化机制(亦即本文中的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则从培育大学生敬业价值观的组织活动、家庭引导、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然后,从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介体、接受环境以及接受体系等层面总结归纳了完善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机制的要点。第五部分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方法及载体。首先,论述了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其次,归纳了大学生敬业价值观的培育的方法、载体及其创新。第六部分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对策建议。首先,提出了以实现大学生对敬业价值观的价值自觉为依归,其次,通过过程教育、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以及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的合力,推动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通过对大学生敬业价值观的培育进行研究,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价值观的认同,从而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树立并践行符合时代要求的敬业价值观,激励青年大学生勤劳勇敢、甘于奉献,发挥专长和聪明才智,积极创新,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李玢[8](2016)在《论高尚师德的当代诉求》文中提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对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教师职业和教师行为一直备受关注,教师一言一行对学生、社会有着深

沈璿[9](2012)在《师道与师德合一:构建教师专业伦理制度的理性探索》文中指出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中唯一的制度标准,教师伦理规范已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国内外学者竞相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对教师伦理规范的研究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制度伦理,就是制度蕴涵的伦理价值和道德原则等。它是对教师制度建设的道德关注,也指制度的合道德性,就是对制度的伦理评价,偏重于以特定的道德要求和伦理原则为依据的制度设立,以及人们对伦理评价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从这两个方面来考察制度伦理的内容。制度伦理,从广义上来讲,是指对社会性组织的规范体系和运行机制的伦理要求和反思,即对社会组织制度化、规范化的伦理的思考与建构。而从狭义来看,则是指对社会性正式组织为主体的规范体系和运行机制的内在联系的伦理思考和要求。另一个是伦理制度,也称“伦理性的制度”,既包含制度的合乎伦理的道德性,又包含人们把一定的道德要求和社会伦理原则提升并规定为制度。它凝结了制度评价和道德实现两个问题,是人们从制度系统中汲取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意识与制度伦理化和伦理制度化两个方面双向互动的有机统一。本文将教师伦理规范的研究界定为第二种含义,即以教师伦理规范作为教师专业的制度性实在之本质为出发点,围绕对教师伦理规范的“规范性”特征和建构要求展开研究。这就决定了本文的基本研究范围和研究主题。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在于引领人们追求美好的社会生活,所以整个教育过程自始至终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取舍,其中教师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积极的教师智慧使人朝向正直,如若不然,教师言行失范则可能导致害人害己的至深后果。何以建立一个良善的伦理规范以约束教师的合理道德价值,并实现教师典范作用就是本研究的基本目的。围绕这一目的,本文凭借三个理论论据对教师伦理规范进行探本溯源:一是“他山之石”,借助制度经济学中对制度研究的成果来探讨教育制度中教师伦理规范的存在问题。这是一种“移植”方式,提出作为“伦理制度”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本身就是制度的一种,并不是制度化了的(道德)伦理。这一路径解决的是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在制度体系中的定位问题。第二个理论论据是“一脉相承”,传承中国古代“礼”的遗风,回顾其在我国规范发展过程中“礼”的制度性特征,以及“法”“礼”有别、引“礼”入“法”等优秀文化传统,以此启发现代教师制度体系建设的思路。这一路径解决的是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归属问题。第三个理论论据是“正本清源”,通过与教育行政法律规范及其它行政制度的比较,辨析属于道德立法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不能由行政法规取代的制度属性,厘清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伦理制度特征。这一路径解决的是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本质问题。这一“本质”与前面的“定位”和“归属”一起,合力解答了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究竟“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回答了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基本问题之后,本文将围绕与其紧密相关的问题展开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教师伦理规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人性不仅需要法规的约束,更需要伦理制度的规约。当前教师道德的滑坡、行为的失范、形象的褪色等问题的出现,引发教师群体对职业威望的思虑以及教师个体对自身职责的思考,反思的结果是:无论是追随教师行业发展的脚踪、探究教师角色变化的规律,还是追求自身精神价值,都会聚焦到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建设的问题上来。其次,教师伦理规范是教师内在自律的道德法则。教师成为自身的法则建立者,这一点才是教师规范性的来源。教师伦理规范作为一种道德要求或命令,是由道德行为者自身,即教师自己提出来的,是出于自身的理性和情感,是一种内在规范。这种道德要求需要教师理性的自我意识以及坚定的职业信念提出并实施。教师对于自身行动的自我意识反思的能力,赋予他们对自身的权威,正是这种权威给予道德要求以规范性。最后,教师伦理规范是师道与师德合一的结果。教师伦理制度建设不能脱离教师的人格特点,而作为伦理制度的制定与运行同样应当贯彻“人”的标准。具体来说,教师伦理规范应该既具有教师内在的精神价值追求,也应该赋予合理的外在形式。前者是重扬师道,后者是蓄善为“德”,最终实现师道与师德合一,是教师伦理规范制度建设的根本路径。因为“师道”是一种人格的、愿望的“自然”道德,是教师的精神价值的追求;而“师德”则是关于教师职业活动与专业行为本身的规范,属于教师“约定”的“义务”的道德,是教师的行为准则。二者通达现代教师道德生活的两条路径——道德与规范、自然与约成,互相并行,相互给力,合而为一,有助于教师个体“秀外慧中”,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

石钰艳[10](2011)在《基于杜威的8篇教育演讲试论其教师“领袖观”》文中认为本文是基于杜威《教育演讲》中收录的8篇有关教师职责讲稿的一些总结和见解,通过对8篇讲稿进行归纳总结后,分别从"教师的职责"、"教师的资格"以及"教师的职业精神"这三个方面论述杜威教师观的形成。同时,本文结合我国教育实际谈我国教师应当怎样做才能称为优秀教师。

二、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论文提纲范文)

(1)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研究(1680-178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女性角色的特殊性
        二、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女子教育的大发展
        三、法国女子教育研究在我国的稀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弥补法国女子教育研究的不足
        二、探寻法国女子教育的演变历程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女子教育
        二、启蒙运动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妇女状况的研究
        二、关于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女子教育变迁的研究
        三、关于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女子教育思想的研究
        四、关于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女子教育场所的研究
        五、文献评析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比较分析法
第二章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女子教育的背景
    第一节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宗教势力日渐衰微
        二、国家财政持续赤字
        三、女性崇拜风流一时
    第二节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状况
        一、女性婚姻
        二、女性地位
        三、女性权利
    第三节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女性观的变化
        一、启蒙运动之前消极女性观的流行
        二、启蒙运动时期积极女性观的兴起
        三、启蒙运动时期女性观变化的原因
第三章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思想
    第一节 防止女性无知
        一、弗勒里:女性的无知会影响男性
        二、芬乃龙:女子缺乏教育对社会影响巨大
    第二节 培养贤妻良母
        一、曼特农夫人:培养贵族的“好妻子”
        二、卢梭:建立理想家庭
    第三节 防范道德没落
        一、德·朗贝尔夫人:为了获得内心安宁
        二、德·让利斯夫人:纠正人的自然缺陷
第四章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场所
    第一节 家庭
        一、以母亲为主导
        二、家庭教师的选择
    第二节 修道院学校
        一、基督教统治下的女修道院
        二、詹森派的波特·诺亚尔学校
        三、国王支持下的圣西尔学校
    第三节 沙龙
        一、以文学和语言为主题的沙龙
        二、以哲学、科学和文学为主题的沙龙
第五章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实践
    第一节 女子教育的资源配置
        一、教师的聘用
        二、读物的选择
        三、教具的配备
    第二节 女子教育的教学内容
        一、宗教教育
        二、道德教育
        三、读写算教育
        四、手工技艺
    第三节 女子教育的教学方式
        一、以监管和约束为主
        二、适当采取寓教于乐
        三、提倡宽容与慈爱
第六章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女子教育的特点及影响
    第一节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女子教育的特点
        一、女子受教育人数的增长
        二、女子教育场所的多样化
        三、女子教育读物的丰富性
    第二节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女子教育的影响
        一、奠定了法国女子教育的基础
        二、推动了法国教育的性别平等
        三、提升了法国女性的社会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2)自由与智慧 ——克里希那穆提的教师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1. 阅读时的心灵共鸣
        2. 独特的空性思想
        3. 国内相关研究尚少
    (二) 研究意义
        1. 丰富教师观的理论研究
        2. 为提高教师素养提供借鉴
        3. 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三) 文献综述
        1. 克氏思想的研究概况
        2. 教师观的研究概述
    (四) 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2. 历史研究法
        3. 比较研究法
一、克里希那穆提的教育思想及其形成过程
    (一) 克里希那穆提的思想形成过程
        1. 印度传统的“印刻”
        2. 初为人知的“灵光”
        3. 愈加敏感的“洞见”
    (二) 克里希那穆提的教育思想
        1. 教育的目的: 培养完整的人
        2. 教育的本质: 唤醒智慧
        3. 教育的内容: 完整与和谐
        4. 教育的过程: 对话
        5. 教师观: 自由与智慧
二、自由——开放不拘
    (一) 自由的含义
    (二) 自由的意义
        1. 探索未知
        2. 唤醒智慧
    (三) 通往自由之路
        1. 保障教师的安全感
        2. 认识真实的自我
        3. 纯粹地热爱教育
    (四) 带领学生追寻自由
        1. 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2. 培养学生勤奋的品质
        3. 帮助学生了解思维的局限
三、智慧完整包容
    (一) 智慧的本质
    (二) 智慧的作用
        1. 真正地了解学生
        2. 推动社会的革新
    (三) 获取智慧之道
        1. 敏感地爱
        2. 纯然地观察
        3. 创造性地思考
    (四) 引导学生唤醒智慧
        1. 真正热爱学生
        2. 帮助学生直视恐惧
        3. 培养学生完全的责任感
四、克里希那穆提教师观简评
    (一) 克里希那穆提教师观的特点
        1. 揭示教育的问题源头
        2. 充满独特的宗教情怀
        3. 强调纯然地观察
    (二) 克里希那穆提教师观的局限性
        1. 榜样产生权威
        2. 理想阻碍认知
        3. 思想造成分裂
五、克里希那穆提教师观对教师培养与发展的启示
    (一) 培养教师的博爱关怀
        1. 关爱学生的一切
        2. 关心周围的世界
    (二) 强化教师的再教育
        1. 解放教师的活力
        2. 释放教师的真实情感
    (三) 营造教师的良好成长氛围
        1. 自由有序的学校环境
        2. 尊师重道的社会环境
    (四) 促进学生的完整发展
        1. 体验完整的生活
        2. 感知独处的自我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的再思考
        1.1.2 新时代的初心召唤与使命感召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1.2.1 科技人才的界定
        1.2.2 使命感与职业使命感
        1.2.3 使命感与自我实现
        1.2.4 使命感与自我效能感
    1.3 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使命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2.1 使命感的概念演变
        2.1.1 使命感的语义考证
        2.1.2 使命感的现代转向
    2.2 使命感的多重来源
        2.2.1 外部召唤
        2.2.2 命中注定
        2.2.3 完美匹配
    2.3 使命感的理论探索
        2.3.1 理论建构的必要:感知与践行的鸿沟
        2.3.2 理论建构的尝试:工作使命感理论
第3章 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历史思潮
    3.1 费希特:从自在的人到学者
        3.1.1 论证逻辑:存在与规定
        3.1.2 自在的人:自相统一
        3.1.3 社会的人:共同完善
        3.1.4 阶层:社会意向
        3.1.5 学者:知识与道德
    3.2 韦伯:“为世界祛魅”与“头脑的清明”
        3.2.1 业与使命
        3.2.2 学术生涯是一场鲁莽的赌博
        3.2.3 为科学而科学
        3.2.4 价值的分裂
        3.2.5 意义的重建
    3.3 默顿:科学的精神气质
        3.3.1 “化于无形”的规范
        3.3.2 纯粹和超然的特质
第4章 中国文化语境下使命感的认知特征——基于隐喻分析的研究
    4.1 使命感内涵阐释的认知路径
    4.2 隐喻分析方法的引入
        4.2.1 隐喻分析:潜在概念的揭示手段
        4.2.2 诱发隐喻与意象解析
        4.2.3 隐喻逻辑的判定与分类
        4.2.4 协作式的分析策略
    4.3 基于隐喻的使命感分析
        4.3.1 使命感的导向性
        4.3.2 使命感的利他性
        4.3.3 使命感的驱动性
        4.3.4 使命感的精神性
        4.3.5 使命感的伦理性
        4.3.6 使命感的必备性
    4.4 使命感:认知维度及其核心内涵
    4.5 使命感:一个多维度的构念
第5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研究设计
    5.1 研究范式的考量与研究方法的确定
        5.1.1 质性研究范式:过程分析与情感研究
        5.1.2 扎根理论简述:历史缘起与操作实践
    5.2 研究样本及数据收集
        5.2.1 青年科技人才的选定
        5.2.2 半结构式的深度访谈
    5.3 数据整理与分析
        5.3.1 开放式编码
        5.3.2 主轴式编码
        5.3.3 选择性编码
    5.4 研究质量与研究伦理
        5.4.1 研究质量
        5.4.2 研究伦理
第6章 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从感知到唤醒
    6.1 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知
        6.1.1 感知内涵:立足本职与利他贡献
        6.1.2 感知条件:自我认同与自我效能
        6.1.3 感知体验:痛并快乐着
    6.2 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驱动
        6.2.1 内生驱动:超然心态
        6.2.2 外生驱动:勇于创新
    6.3 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情怀
        6.3.1 情感注入:认知与认同
        6.3.2 伦理规制:求真与求善
        6.3.3 境界提升:责任与使命
    6.4 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唤醒
        6.4.1 个体层面:寻找榜样与提升能力
        6.4.2 人际层面:导师指导与同行交流
        6.4.3 组织层面:物质激励与精神回馈
第7章 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发展模型与哲学再阐释
    7.1 使命感的发展模型: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
        7.1.1 使命感的认知过程
        7.1.2 使命感的动机过程
        7.1.3 使命感的情感过程
        7.1.4 使命感的选择过程
    7.2 哲学再阐释:创新文化、创新能力与伦理规范的视角
        7.2.1 使命的自觉本质:创新进路的文化思考
        7.2.2 使命的创新内核:能力提升的内生路径
        7.2.3 使命的伦理属性:神经技术为例的探讨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图表目录
    附录二 隐喻分析调查表
    附录三 访谈提纲
    附录四 访谈文本示例(1)
    附录五 访谈文本示例(2)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 近代女性角色研究
        (二) 近代女性报刊研究
        (三) 《女铎》杂志研究
        (四) 近代基督教女刊研究
    四、概念的界定
        (一) 《女铎》
        (二) 女性角色
    五、研究理论和创新点
        (一) 研究理论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女铎》杂志
    一、合力兴办,顺势而为
        (一) 依托宗教平台
        (二) 借助上海地势
    二、主办得力,女性合聚
        (一) 主编
        (二) 撰写人员
        (三) 读者
    三、编排精良,取材适宜
        (一) 编辑要旨
        (二) 栏目内容
    四、宣传有方,名声远播
        (一) 布道征文
        (二) 编读互动
第二章 女性家庭角色的重塑
    一、树立科学的家政生活理念
        (一) 衣食住的科学搭配
        (二) 家庭常见疾病的防治
        (三) 家政经济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新型的育儿观念
        (一) 优生优育的筹划准备
        (二) 幼童饮食的科学哺育
        (三) 幼童卫生保健的推广
    三、注重科学的家庭教育
        (一) 严于律己的母教典范
        (二) 遵从规律的育儿策略
        (三) 自幼规范的礼仪教育
        (四) 教导得法的金钱观念
        (五) 科学引导下的性教育
    四、建立新型的内外关系
        (一) 夫妻关系
        (二) 亲子关系
        (三) 婆媳关系
        (四) 主仆关系
        (五) 新式社交
第三章 女性社会角色的新构
    一、谋求女性教育的发展
        (一) 倡导女学的时代背景
        (二) 重视女学教育的教会力量
        (三) 强调女学教育的多渠道推广
    二、培养自食其力的经济能力
        (一) 近代女性职业的溯源
        (二) 女性经济自立的倡导
        (三) 女性职业教育的推广
        (四) 育儿后顾之忧的应对
    三、倡导因时而易的参政立场
        (一) 创刊之初的保守规避
        (二) 时代呼吁下的主动诉求
    四、推动社会角色的外延
        (一) 启迪女性社会服务意识
        (二) 倡办女性特色的服务团体
第四章 《女铎》视域下女性角色的平衡
    一、两性角色关系之平衡
        (一) 男女两性之有别
        (二) 男女两性之平等
    二、中西文化融合之平衡
        (一) 家庭角色的固守与微变
        (二) 社会角色的渐变与生成
    三、主办与时局之平衡
        (一) 宗教与世俗兼顾
        (二) 角色引导与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一) 附表1 1912-1948年《女铎》“家政”专栏文章统计表
    (二) 附表2 1936-1950年《女铎》其他专栏家政文章统计表
    (三) 附表3《女铎》定价变更表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约翰·杜威的教师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杜威的教育理论具有广泛影响
        1.1.2 学界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缺少对其教师观的深入关注
        1.1.3 当代教师观的建构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相关的教育理论铺垫
        1.1.4 个人的研究旨趣
    1.2 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教师观”的相关研究
        1.4.1.1 国内的研究
        1.4.1.2 国外的研究
        1.4.2 “杜威的教师观”的相关研究
        1.4.2.1 国内研究现状
        1.4.2.2 国外研究现状
        1.4.2.3 国内外研究的特点
        1.4.3 分析与评论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教师
        1.5.2 教师观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法
        1.6.2 历史研究法
2 植根于杜威教育思想的教师观
    2.1 杜威的教育思想
        2.1.1 杜威教育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2.1.1.1 经验主义哲学
        2.1.1.2 机能主义心理学
        2.1.1.3 本能论
        2.1.2 杜威教育思想的整体架构
        2.1.2.1 教育即生活
        2.1.2.2 教育即生长
        2.1.2.3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2.2 杜威的教师观与其教育思想的自洽关系
        2.2.1 杜威的教育思想是其教师观的基础、母体和根据
        2.2.2 杜威的教师观是其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支撑
        2.2.3 杜威“教师观”的维度分析
3 教师角色
    3.1 教学活动的发起者和反思者
        3.1.1 强调“做中学”
        3.1.2 协调处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间的关系
        3.1.3 通过反思性教学成长为反思型教师
    3.2 培养儿童思维能力和启迪儿童智慧的领导者
        3.2.1 “领导者”内涵
        3.2.2 作为领导者的教师
        3.2.2.1 对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
        3.2.2.2 把握经验改造的方向
        3.2.2.3 启迪儿童的智慧
    3.3 “儿童中心论”的实践者
        3.3.1 理解“儿童中心”
        3.3.2 践行“儿童中心”
    3.4 终身研究者
4 教师的作用及地位
    4.1 教师的作用
        4.1.1 对儿童的引导作用
        4.1.1.1 引导儿童的兴趣
        4.1.1.2 引导儿童经验的发展
        4.1.2 教师对学校和学科的改造与重组
        4.1.2.1 教师在学科知识方面的作用
        4.1.2.2 教师在“五步教学法”中的作用
        4.1.3 教师对社会生活的协调与引领作用
        4.1.3.1 教师对儿童融入社会生活的具有协调作用
        4.1.3.2 引领、改造社会
    4.2 教师的地位
5 教师的责任
    5.1 领袖的资格
    5.2 教师的责任
        5.2.1 传授知识,让学生热爱知识
        5.2.2 培养理智的现代公民
        5.2.3 改造社会,建设理想的民主社会
    5.3 教师的自由
6 评价与启示
    6.1 评价
        6.1.1 主要特征
        6.1.1.1 前瞻性
        6.1.1.2 对知识社会的适应,对自身的不断修正
        6.1.1.3 对传统和进步主义教师观的批判
        6.1.1.4 深化和拓宽教师观的内涵及外延
        6.1.2 意义
        6.1.2.1 重构教师角色,助力教师角色的转型
        6.1.2.2 重新认识教师的作用与地位
        6.1.2.3 明确教师的责任
        6.1.3 不足
        6.1.3.1 给教师带来困惑
        6.1.3.2 轻过去,重未来
        6.1.3.3 诉诸实践有一定难度
    6.2 启示
        6.2.1 对当时美国教育的影响
        6.2.2 对当今中国教育的启示
        6.2.2.1 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及实践
        6.2.2.2 助力建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育改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1.5 相关术语的界定
2 王静斋生平与学术述略
    2.1 生平事略
    2.2 学术述略
    2.3 小结
3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发轫
    3.1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萌芽
    3.2 王静斋对爱国主张的阐释
    3.3 国民党中央对王静斋爱国活动的肯定
    3.4 小结
4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实践活动——创办爱国组织与报刊
    4.1 创立爱国组织中国回民救国协会
    4.2 创办爱国会刊
    4.3 《伊光月报》的爱国报道
    4.4 小结
5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内容和特点
    5.1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内容
    5.2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特点
6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影响与启示
    6.1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影响
    6.2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启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7)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的背景
        (二) 选题的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敬业
        (二) 敬业价值观
        (三) 大学生敬业价值观
        (四) 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理论基础与历史演进
    一、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关于敬业精神的论述
        (二)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敬业教育的论述
    二、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历史演进
        (一) 以“学先进、树新风”为核心的敬业价值观培育
        (二) 以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敬业价值观培育
        (三) 以“五爱”社会公德为核心的敬业价值观培育
        (四) 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为核心的敬业价值观培育
        (五)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敬业价值观培育
    三、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经验
        (一) 党和国家重视敬业价值观培育
        (二) 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不动摇
        (三) 遵循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基本原则
        (四) 不断丰富和创新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方式方法
    四、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教训
        (一) 职业、技能的培训没有上升到大学生的终生培育高度
        (二) 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未深入渗透在高校各门课程教育中
        (三) 对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情感教育不足
        (四) 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在日常实践培育中存在诸多不足
        (五) 当前敬业价值观培育的方式、方法实效性不足
第二章 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现状的实证分析
    一、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现状
        (一) 大学生对敬业价值观培育有很高的认可度并积极参与敬业价值观培育
        (二) 大学生群体中敬业精神缺失的比重较高
        (三) 高校对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不够重视
        (四) 高校对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途径的创新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 大学生对敬业价值观认知缺乏有效支撑
        (二) 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内容有失偏颇
        (三) 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途径较为单一
        (四) 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评价体系欠科学
    三、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影响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社会原因
        (二) 影响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学校教育原因
        (三) 影响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家庭原因
        (四) 影响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自身原因
第三章 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机制
    一、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思想转化机制
        (一) 大学生获得对敬业价值观的意识认知
        (二) 大学生加深对敬业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三) 大学生重塑对敬业价值观的思维认识
        (四) 大学生形成对敬业价值观的行为定势
    二、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一) 学校、社团组织作为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支撑
        (二)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重要途径
        (三) 强化志愿服务对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载体作用
    三、对构建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机制的思考
        (一) 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应发挥大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二) 保持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接受客体的系统性和时代性
        (三) 实现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接受介体的多样性
        (四) 完善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外部接受环境
        (五) 推动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接受体系的最优化
第四章 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方法及载体
    一、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 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应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 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应遵循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原则
        (三) 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应本着实效性与实践性的原则
        (四) 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应体现生活化原则
    二、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方法及其创新
        (一) 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方法
        (二) 创新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方法
        (三) 优化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方法
    三、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载体
        (一) 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管理载体
        (二) 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文化载体
        (三) 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活动载体
        (四) 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传媒载体
        (五) 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的网络载体
第五章 敬业价值观培育的对策建议
    一、以实现大学生对敬业价值观的价值自觉为依归
        (一) 树立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科学敬业价值观
        (二)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统一的科学理想
        (三) 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的合理需求
        (四) 坚守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思想觉悟
    二、通过过程教育推动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
        (一) 注重理论教育,提高自我认知
        (二) 强化自我激励机制
        (三)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增强归属感
    三、通过职业道德建设推动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
        (一)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 将道德他律上升成为道德自律
        (三) 富有开拓进取的创新创业精神
        (四) 大学生应自觉地把职业作为生命信仰
    四、发挥社会、学校、家庭合力推动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
        (一) 发挥社会因素的积极作用
        (二) 发挥学校教育因素的积极作用
        (三) 发挥家庭引导因素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一) 经典文献类
    (二) 着作类
    (三) 学术论文类
    (四) 外文文献
附录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一、主持及参与的课题项目
    二、学术论文
后记

(9)师道与师德合一:构建教师专业伦理制度的理性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一) 伦理制度和制度伦理
        (二) 教师专业伦理制度教育
        (三) 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的两个维度:师道与师德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诉求
    一、行业发展:从兼职——职业——专业
        (一) 能者为师的“兼职”
        (二) 社会需求的“职业”
        (三) 特殊标准的“专业”
    二、角色发展:从“圣者化”——“社会化”——“特性化”
        (一) 与道同尊的“圣者化”教师
        (二) 担当角色的“社会化”教师
        (三) 符合标准的“专业化”教师
    三、道德发展:从崇尚自律——规则他律——伦理规范
        (一) 习俗规范
        (二) 职业道德
        (三) 伦理规范
第二章 基于制度理念之上的教师伦理规范
    一、中国古代“制度”意涵
        (一) 中国古代的“制度”释义
        (二) 一种古老的制度——“礼”
        (三) 中国传统的“以礼入法”
    二、西方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释义
        (一) 何谓制度
        (二) 制度的特征与功能
        (三) 制度的分类
    三、我国已有教师道德规范的制度属性探究
        (一)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度属性解析
        (二) 何谓伦理规范
        (三) 教师专业伦理规范解析
第三章 现实透析:面对伦理失范的思考
    一、将教师专业规范置于伦理语境的原因
        (一) 规范的伦理性与道德性的区别
        (二) 处于实体性教育伦理关系中的教师人格体
    二、伦理实体语境下近五年典型案例分析
        (一) 教学管理案例
        (二) 师生关系案例
        (三) 学术腐败案例
        (四) 同事关系案例
        (五) 社会影响案例
    三、案例反映出教师道德的危机问题
        (一) 教师道德脱离社会根基
        (二) 传统教师伦理权威丧失
        (三) 崇高伦理精神褪色
    四、案例揭示出教师非正式伦理制度的必要性
        (一) 我国教师非正式道德规范的缺失
        (二) 两种教师制度的相互作用
第四章 价值取向:回忆曾经的师道如光
    一、中国古代“师道”论
        (一) “师道”之由来
        (二) “师道”之首现
        (三) “师道”之评说
        (四) “师道”之内涵
        (五) “师道”之尊严
        (六) “师道”之重心
    二、国外学者说师道
        (一) 小原国芳论“师道”
        (二) 西方传统教师职业观
    三、当代师道阐释——教师的伦理责任
        (一) 教师责任的伦理性质
        (二) 教师责任伦理性的特征
第五章 实践取向:建立良善的道德法则
    一、教师伦理规范的历史渊源
        (一) 中国古代教师伦理规范
        (二) 中国近代的教师伦理规范
        (三) 外国教师制度伦理的历史发展
    二、教师伦理规范的构成
        (一) 教师伦理规范的构成要素
        (二) 教师伦理规范的范式初探
    三、制定教师伦理规范的现实尝试
        (一) 珠海某校教师“十戒”
        (二) 复旦大学的《复旦宪章》
第六章 构建理念:“师道”与“师德”合一
    一、使命所然谓之“道”
        (一) 身份之“道”
        (二) 愿望之“道”
        (三) 重扬师道
    二、良善之约谓之“德”
        (一) 因约成“德”
        (二) 义务之“德”
        (三) 蓄善为“德”
    三、“师道”与“师德”合一
        (一) 教师个别人格与总体人格的人格合一
        (二) 两种义务并举的伦理责任合一
        (三) 三种权威凝结的教师尊严合一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基于杜威的8篇教育演讲试论其教师“领袖观”(论文提纲范文)

1 教师的责任
2 教师的资格
3 教师的职业精神
4 杜威的教师“领袖观”对我国教师的启示

四、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论文参考文献)

  • [1]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研究(1680-1789)[D]. 曾咏柳.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自由与智慧 ——克里希那穆提的教师观研究[D]. 杨洋.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研究[D]. 刘成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4]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D]. 胡小京.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1)
  • [5]约翰·杜威的教师观研究[D]. 李婕.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6]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之研究[D]. 王根明.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7]大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研究[D]. 朱红艳. 武汉大学, 2017(06)
  • [8]论高尚师德的当代诉求[J]. 李玢. 教育伦理研究, 2016(00)
  • [9]师道与师德合一:构建教师专业伦理制度的理性探索[D]. 沈璿.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
  • [10]基于杜威的8篇教育演讲试论其教师“领袖观”[J]. 石钰艳.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1(07)

标签:;  ;  ;  ;  ;  

爱学生是老师的职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