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机调速给料几个重要参数设计的探讨

磨机调速给料几个重要参数设计的探讨

一、磨粉机调速喂料几个重要参数的设计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高杨杨,武文斌,贾华坡,黄奇鹏,孟乐,李蒙蒙[1](2021)在《辊式磨粉机小麦制粉工艺参数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小麦制粉工艺是决定面粉品质的重要条件,制粉工艺参数的选择对后续研磨筛分流程影响较大。通过从小麦物理特性和磨粉机操作参数等方面探讨小麦制粉工艺参数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为我国小麦制粉工艺技术进一步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吴镇[2](2020)在《魔芋精粉机传动系统设计与分析》文中指出魔芋精粉机是魔芋粉干法加工的主要设备,传动系统作为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整机的生产效率和魔芋粉加工质量。目前针对魔芋精粉机传动系统的研究较少,本文借鉴了面粉加工技术和辊式磨粉机原理,以魔芋精粉机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为:1.结合魔芋精粉加工的特性,介绍了魔芋精粉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完成魔芋精粉机传动系统各级传动方案设计,传动系统主要由第一级传动到第四级传动组成,在魔芋精粉机空载、负载工况下,研究分析了传动系统的功率传递过程,并进行了电动机、带的选型计算;2.以传动系统中各级传动为研究对象,对其中V带传动进行理论计算与分析,基于多体动力学Recurdyn软件分别建立各级传动模型,使用离散单元法建立带的模型,并结合实际工况设置参数,通过仿真分析,得到各级传动的运动参数曲线及运动规律;3.以传动系统中V带传动为研究对象,对其横向振动进行分析,建立横向振动力学模型和运动学微分方程。设置6个测量点,进行横向振动的数值仿真分析,得出各点横向振动情况,并分析不同张紧力、主动轮转速、负载工况下对横向振动的影响,得到V带传动的横向振动规律;4.以传动系统中V带、同步带传动为研究对象,对其传动噪声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根据产生原因的不同分为振动噪声、摩擦噪声、冲击噪声及空气流动噪声,通过分析得到振动噪声是传动噪声的主要来源,并分析张紧力、主动轮转速、同步带带宽、同步带齿数等对传动噪声的影响,采取措施降低传动噪声;5.以传动系统中第二级传动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磨辊、轴承进行摩擦生热计算分析,结合传热学理论,对磨辊传热过程进行计算分析,采取设置18℃的恒温车间,以对流换热为主的散热方式,可防止魔芋颗粒因温度过高而发生糖化。通过对魔芋精粉机传动系统中各级传动设计,并对其中带传动进行理论及仿真分析,补充了魔芋精粉机传动系统上的理论分析与研究,这些理论研究对智能魔芋精粉机的开发具有工程指导意义。

张磊[3](2020)在《基于分数阶PID的水泥立磨控制系统研发》文中认为水泥粉磨是水泥出厂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其过程是否稳定、生产指标是否满足要求直接影响到水泥成品的质量和性能。以提升水泥粉磨效率为核心,粉磨设备由单一的球磨机发展到“辊压机+球磨机”的水泥联合粉磨以及自立式辊压磨(立磨)。然而,水泥立磨是一个具有多变量、强耦合、大时滞、建模难和扰动因素多的复杂非线性系统,这使得水泥立磨自动控制变得异常困难。因此,本文以保质、增产、降耗为目的,在完成水泥立磨粉磨过程关键环节建模和控制的基础上,建立控制系统软件平台,实现了水泥立磨稳定运行。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本文以广西某水泥厂水泥立磨生产线为例,立足于工程实现,分析粉磨工艺过程及其工作特点,利用最小二乘递推、粒子群等方法,建立基于数据的立磨关键环节动态关系。具体包括:1)基于异常工况及数据分析,确定影响立磨运行和水泥质量的关键因素,即磨内压差和小于45μm水泥含量;2)借助低阶差分法和均值滤波,减少粗大值和数据噪声对动态关系拟合的影响;3)通过分析磨内压差和板式喂料机转速之间存在滞后、惯性等动态特点,给出n阶滞后的磨内压差模型结构,其中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不同阶次下的增益、惯性系数和滞后时间参数进行辨识,利用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三种评估指标,确定了最佳阶次以及对应的模型参数;4)基于小于45μm水泥含量和选粉机转速之间动态关系分析,提出二阶纯滞后的小于45μm水泥含量和选粉机转速传递函数模型,根据选粉机和颗粒分析仪的空间距离,确定滞后时间范围,采用最小二乘递推算法拟合不同滞后时间下的模型增益和惯性系数,利用均方根误差评价指标,确定最佳拟合参数。(2)为完成磨内压差和小于45μm水泥含量自动控制,在上述建立的传递函数基础上,提出基于Bode理想传递函数和幅值与相位裕量的立磨分数阶PID控制方法。具体包括:1)采用基于Bode理想传递函数的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对磨内压差分数阶PID控制器进行设计,以获得对增益变化良好的鲁棒性;2)利用幅值与相位裕量法对滞后时间较大的小于45μm水泥含量进行分数阶PID控制器设计,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3)利用VB程序语言、OPC技术和SQL数据库,研发了水泥立磨过程监测及自动控制指导决策系统软件。具体包括:1)依据现场通讯架构,进行数据库设计,实现数据交互;2)给出软件结构与功能,进行了界面开发,并结合Bang-Bang控制和所提控制方法阐述了水泥立磨过程监测及自动控制软件开发过程;3)基于实际应用数据,从台时、电耗、仓重波动、水泥颗粒分布和比表面积等表征动态、质量和经济效益指标方面,通过人工与自动控制效果对比,证明了所提出控制系统能够实现产量提升,主要粉磨设备电耗下降和水泥质量稳定。

许慧[4](2020)在《水泥生料立磨建模及滑模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泥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材料,在建筑、水利、道路工程等领域均有应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水泥工业历经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几个阶段,其生产工艺、装备、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均得到大幅度提升。立磨作为水泥生料粉磨的新型装备,其凭借生产效率高、操作环境清洁、噪声小等优点,已经逐步代替以往的球磨机在国内外成功应用。由于粉磨过程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众多,同时因生产流程长而导致滞后性明显,均会对粉磨过程稳定运行产生影响,进而导致水泥生料产量和质量波动较大。因此,以绿色发展、智能制造为目标,突破水泥生料粉磨工业自动化“卡脖子”的关键技术,本文着重研究水泥生料立磨建模及滑模控制方法,为其实现智能化生产提供控制理论支撑。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为准确描述水泥生料粉磨的动态变化过程,首先对水泥生料立磨粉磨工艺进行分析,确定粉磨过程关键工艺参数及操纵变量;然后基于现场历史数据,采用移动平均滤波对数据进行滤波处理,接着运用最小二乘法和神经网络算法分别对数据进行拟合,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数据拟合的合理性;随后,考虑到最小二乘法存在的异方差性,给出加权最小二乘法的水泥生料粉磨动态建模步骤对数据模型进行辨识,仿真结果显示所给出的方法拟合效果较最小二乘法要好,拟合数据的误差标准差下降到0.2176。针对水泥生料立磨控制问题,基于滑模控制理论以实现水泥生料立磨主要工艺参数的准确跟踪。首先根据水泥立磨粉磨动态关系,设计线性滑模控制器,并给出稳定性证明,通过仿真验证了控制器设计的有效性;为进一步提高滑模控制器的动态跟踪性能,设计非奇异Terminal滑模控制器,由于非线性项的引入,大大缩短了跟踪到期望指令的时间,但同时由于收敛速度加快,导致收敛时抖振较为明显;为减小非奇异Terminal滑模控制器因收敛速度过快导致的抖振问题,在非奇异Terminal滑模控制器中引入积分项,消除了稳态抖振,通过不等式型到达条件证明了加入积分项的水泥生料粉磨非奇异Terminal滑模控制器能够在有限时间内跟踪至期望指令,并给出收敛至稳定状态的时间。进一步考虑生料粉磨过程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首先采用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对未知的复合干扰进行估计,然后设计含积分项的线性滑模控制器,并给出相应的稳定性证明,最后仿真结果显示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滑模控制器能够准确跟踪至预定的期望指令。

凌涛[5](2020)在《新型五谷杂粮磨粉机设计及关键零部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五谷杂粮食品因其营养保健功效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而磨粉机是五谷杂粮磨成粉必不可少的设备。传统五谷杂粮磨粉机需多次磨粉,人工搅拌、人工送料,加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手动调节磨盘间隙无法保证粉体粒度均匀性,从而影响磨粉的效果及五谷杂粮营养价值和口感。基于此,课题组研制出一种新型五谷杂粮自动磨粉机,采用“粉碎-盘磨”的制粉流程,解决传统磨粉机磨粉问题。论文针对新型五谷杂粮自动磨粉机的工作机理及关键零部件进行研究,并进行了参数优化,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根据五谷杂粮磨粉需求,对新型五谷杂粮磨粉机进行结构设计,总结出粉碎机理和盘磨机理,采用人机交互界面,利用触摸屏技术、PLC控制技术实现自动磨粉控制,并选取了关键零部件的结构和参数进行优化研究。(2)基于Fluent软件对粉碎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设计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粉碎机构及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刀片呈上下螺旋状的分布方案较优,刀片间距应为递增(20-40)mm,最优参数组合为刀片夹角60?,刀片长度120 mm,刀片偏转角为0?。(3)结合磨盘设计理论和方法,对磨盘的分区和齿型结构展开研究,完成磨盘结构参数设计,应用Fluent软件对磨盘内部制粉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探寻流场的分布情况,喂料速度对流场压力分布的影响,动磨盘磨齿表面剪应力分布情况。(4)通过螺旋输送理论研究,完成纵向螺旋和横向螺旋的结构设计,利用EDEM软件分别对纵向螺旋和横向螺旋输送进行离散元分析,探寻颗粒运动轨迹,颗粒运动特性,螺旋参数对送料流量的影响等。(5)展开五谷杂粮磨粉机试验研究,以粉碎转速、粉碎时间、磨盘间隙为影响因素,以粒度合格率和耗电量为目标函数,建立起数学模型,运用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和响应曲面分析,结果表明,最优的工作参数组合为:粉碎转速1500 r/min,粉碎时间20 s,磨盘间隙0.045 mm,此条件下的粒度合格率(80目以上为合格)达90.5%,耗电量为118 KJ。

黄奇鹏[6](2020)在《磨粉机齿辊磨损特性研究及齿形测量仪设计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齿辊是磨粉机的重要部件,对面粉品质影响及设备性能起决定性作用。齿辊在研磨物料过程中伴随着辊面磨损,使齿辊表面几何特性产生变化,对能耗、研磨效果和齿辊寿命等相关参数产生影响。齿辊磨损严重需进行重新拉丝或换辊,换辊或拉丝过早会影响磨辊寿命、不必要的停机和磨辊拉丝带来的资本投入。换辊或拉丝过晚,不仅加快磨辊磨损速度,也影响物料产量、面粉品质及增加能耗等,故准确判断齿辊磨损状态至关重要。目前面粉厂对磨辊磨损状态判断大部分仅凭经验,所以研究磨辊磨损特性及设计开发一款适用于磨辊齿形测量的仪器非常必要。针对以上问题,确定本文研究内容是磨粉机齿辊磨损特性研究及齿形测量仪的开发。首先,通过对磨粉机齿辊磨损关键影响参数进行总结归类,将影响指标分为工艺指标、经济指标和表面特性指标,从三类指标中选取剥刮率、功耗、磨下物温度和磨辊磨损量作为本文理论与试验的重点研究对象,分别从已有齿形实验参数数据对剥刮率的影响关系、基于德邦定律对功耗进行建模分析和基于摩擦学原理对齿辊磨损过程进行理论研究等,为磨粉机齿辊磨损特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基于弹性变形理论和能量守恒定律对磨辊受力进行研究,结合有限元分析,确定试验测量区域磨损点的位置。再次,通过对FMFQ 10×2型磨粉机2B及2M磨辊连续磨损80天的表面形貌、剥刮率、电流和磨下物温度进行测量,得到各参数间的量变关系。最后,根据客户测量齿形的所需功能不同,利用显微镜成像技术和机器视觉技术对齿形测量仪进行产品设计,该测量仪可以测量齿顶宽和齿间距等参数,结合磨粉机齿辊磨损规律,达到判断齿辊磨损状态的目的。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结合目前面粉厂测量数据和齿辊磨损相关影响参数,将磨辊磨损关键影响参数分为工艺指标、经济指标和表面特性指标,该三类指标用于确定选取剥刮率、功耗、磨下物温度和磨辊磨损量作为本文理论与试验的重点研究对象。通过齿辊几何特征研究,建立了齿顶宽与齿深和齿槽面积几何参数关系。2.根据实验数据,得到锋角比齿角对剥刮率影响大,且钝对钝比锋对锋对剥刮率影响小。基于邦德定律建立磨粉机粉碎功耗模型,得出物料在Ⅰ-ⅣB研磨时,功耗逐渐减小,且齿辊磨损会使功耗逐渐增大,当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功耗变化急剧增大。结合试验验数据进行验证。基于摩擦学原理,以单颗粒物料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磨辊磨损数学模型,在磨损总量和其它齿型参数一定时,磨损总量随锋角和钝角的增大而减小,且钝角的影响程度大于锋角的影响。3.基于弹性变形理论和能量守恒定律对磨辊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磨辊周向辊间线压力、线剪切力和辊间平均压力和平均剪切力数学模型,通过对MDDK 1000/250磨粉机在ⅠB工艺过程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沿轧距方向磨辊表面轴向等效应力峰值出现在距离磨辊端面30mm的位置,其值为125.91Mpa,磨辊轴向总应变峰值出现在距离磨辊端面100mm的位置,其值为13.598μm,故磨辊辊面的易磨损点在距端面30-100mm位置,该结论可以用于确定齿辊磨损的位置。4.对FMFQ型磨粉机2B齿辊磨损过程的表面形貌、剥刮率、电流和磨下物温度进行测量,齿形磨损80天后,钝面磨损深度为0.32㎜,锋面为0.21mm,剥刮率下降4.77%,电流增加3.0A,磨下物温度差升高4.2℃,且明显存在函数关系。通过对影响参数与不完整度的关系进行曲线拟合,得到本次测试齿辊不完整度是9.854%时,各项综合指标达到极点,即面粉厂最优化使用这台磨粉机在该工况下能够接受的剥刮率最小值、电耗最大值和物料温度差的最大值的条件。5.对FMFQ型磨粉机2M喷砂辊磨损过程的表面形貌、取粉率、电流和辊面及磨下物温度进行测量,喷砂辊磨损80天后粗糙度Ra减小至2.512μm,取粉率下降1.26%,电流增加2.33A,辊面温度差提高7.35℃,物料提高5.5℃,整体呈上升趋势。通过对影响参数进行曲线拟合与粗糙度的关系研究,拟合曲线交点位置是磨辊达到使用极值点。当喷砂辊磨损至交点位置时,各项综合指标达到极点,即面粉厂最优化使用这台磨粉机在该工况下能够接受的剥刮率最小值、电耗最大值和辊面及物料温度差的最大值的条件。6.根据客户测量齿形所需要功能不同,对齿形测量仪进行设计,利用显微镜成像技术和机器视觉技术,通过对总体结构、光路和硬件选型进行设计,该仪器可测量齿辊的齿顶宽等主要参数,可判断齿辊磨损程度。

洪荣彬[7](2019)在《一次性谷物磨粉机结构及工艺参数研究》文中提出谷物磨粉机主要是将谷物杂粮、中药材等食物研磨为细粉末的设备。目前市场上的谷物磨粉机需要进行粗磨、细磨两道工序才能得到合格的产品,并且需要人工搅拌送料,产品粒度依靠人工手轮调节,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因此,研发一次性谷物磨粉机,改变原有磨粉工序,实现全自动磨粉。本文围绕一次性谷物磨粉机的结构及工艺参数,开展一系列研究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基于粉碎理论,设计一次性谷物磨粉机,通过对其关键零部件的研究,总结出粉碎机构、粉体流道与磨粉机构的主要工作机理,并选取了各机构的关键结构及工艺参数进行研究。以粉碎机构为研究对象,基于离散元法建立数值仿真模型,设计正交试验,对粉碎机构结构及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所研究参数中:刀具转速对于粉碎效果影响最大,倾斜角次之,刀具数量影响最小。最优参数组合为刀具数量3,刀具安装倾斜角为0°,刀具旋转速度1250 r/min。基于离散元法,设计单因素试验分析各参数对粉体流道输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横向送料过程中,轴向高速粒子集中于螺杆叶片处;槽型内通道的能将颗粒的周向运动转化为轴向运动,进而缩短颗粒在通道内的运动路径,提高机构的输送能力;在考察范围内,螺杆的输送效率与螺距和转速呈正相关。结合理论与实践经验,分析谷物盘式制粉的物料流流动特点,运用Fluent流场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表明:流场内动压力等值线呈环状分布,其数值随着磨盘半径增大及磨盘间隙减小而增大;在磨盘形状发生变化处,动压力急剧上升,在此区域内有较好的物料粉碎效果;通过对比试验显示,在考察范围内,动磨盘转速为1500r/min时,取得最佳磨粉效果,此时最大磨粉速度位于0.5-0.75 kg/min间。设计验证试验,对粉碎机构的优化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优化结果与试验验证结果基本一致,故粉碎机构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其仿真参数组合较为准确,研究结果具有较大的可信度。

黄奇鹏,武文斌,李聪,孟乐,林冬华[8](2019)在《国内外磨粉机发展现状及展望》文中提出以磨粉机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先进磨粉机和国外领先磨粉机发展现状,对我国磨粉机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磨粉机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郭长卿[9](2017)在《小麦制粉能耗模型及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在能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企业能耗成本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小麦制粉企业在能源计量及能效管理方面信息化程度不高,虽然也采用了PLC集散控制技术,能做到局部的原料及能源自动化监视控制,但缺少一个系统层面、覆盖全厂的全局的能源监控中心,尤其是在电力信息的监控方面自动化、信息化程度很低,在生产线各电力室层面和重点用能设备层面缺少采集及监控系统。同时设计工艺时,对设备参数都存在富余量,电机负荷实际使用不高,负荷率不足,大马拉小车现象严重,电能浪费量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小麦制粉生产的工艺流程,总结电耗的分布,根据在制粉企业实测的能耗数据,分析在生产过程中主要能耗设备和各工段能耗节能空间。通过分析研磨阶段主要用电设备和气力输送设备的能耗影响因素,建立能耗影响因素与设备功率之间的数学模型,为小麦制粉节能优化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设计小麦制粉具体控制方法,对小麦制粉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利用自动化设备、多功能智能仪表控制与监测小麦制粉加工过程,通过反馈的异常信息进行启停控制。整个系统具有数据采集、多种控制方式及故障诊断等功能,把电气设备控制和生产工艺参数调节完美结合,可以很好地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利用组态王软件设计小麦制粉能源检测与管理系统,对小麦制粉过程中各能耗设备进行数据采集,保存,分析,为小麦制粉工艺节能优化提供数据依据。通过分析企业用电设备能耗节能空间,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优化设计参数,提高单位产量。设计数据采集系统和控制系统配电柜,进行能耗数据采集。通过局部设备节能优化对小麦制粉节能优化控制提供素材,通过分析变频节能原理,计算理论能耗,对风力输送系统进行变频调速控制研究,利用PLC和变频器对其进行节能改造。

冯永政[10](2014)在《磨粉机电控系统常见故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磨粉机电控系统常见的故障主要有外部干扰、参数设置调整不当、器件损坏三类。对这些故障现象和起因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在设备制造和安装使用维护等方面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法,这些方法经实践验证有效且可行。

二、磨粉机调速喂料几个重要参数的设计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磨粉机调速喂料几个重要参数的设计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辊式磨粉机小麦制粉工艺参数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麦制粉工艺简介
2 小麦制粉工艺参数研究进展
    2.1 小麦物理特性
        2.1.1 硬度
        2.1.2 润麦
    2.2 磨粉机操作参数
        2.2.1 轧距
        2.2.2 快慢辊速比
        2.2.3 磨辊配置方式
        2.2.4 喂料
3 前景与展望

(2)魔芋精粉机传动系统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魔芋粉加工设备研究现状
        1.2.2 辊式磨粉机传动方面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魔芋精粉机传动系统及理论分析
    2.1 魔芋精粉机
        2.1.1 魔芋精粉机组成
        2.1.2 魔芋精粉机工作原理
    2.2 魔芋精粉机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2.2.1 电动机与快辊间传动方案
        2.2.2 快、慢辊间传动方案
        2.2.3 快、慢辊间传动的驱动方式
        2.2.4 慢辊与前喂料辊间传动方案
        2.2.5 前、后喂料辊间传动方案
    2.3 传动系统功率传递分析
        2.3.1 空载时传动系统功率传递
        2.3.2 负载时传动系统功率传递
    2.4 主要零部件选型计算
        2.4.1 电动机选型计算
        2.4.2 V带选型计算
        2.4.3 齿楔带选型计算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传动系统中带传动原理及动态分析
    3.1 V带传动原理分析
        3.1.1 当量摩擦系数
        3.1.2 受力分析
    3.2 基于Recurdyn带传动建模
        3.2.1 介绍Recurdyn软件
        3.2.2 带传动建模方法
    3.3 第一级传动动态仿真分析
        3.3.1 建立第一级传动仿真模型
        3.3.2 动态仿真分析
        3.3.3 V带拉力对比分析
    3.4 第二级传动动态仿真分析
    3.5 第三级传动仿真分析
    3.6 第四级传动仿真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传动系统中带传动振动分析
    4.1 带传动的振动理论分析
        4.1.1 建立V带横向振动模型
        4.1.2 静态下横向振动的固有频率
        4.1.3 动态下横向振动的固有频率
    4.2 V带横向振动仿真分析
    4.3 不同工况对横向振动的影响
        4.3.1 不同张紧力
        4.3.2 不同主动轮转速
        4.3.3 不同从动轮负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传动系统中带传动噪声分析
    5.1 声学基本概念
        5.1.1 声强、声功率、声压
        5.1.2 声级
    5.2 带传动噪声类型
    5.3 带传动噪声理论分析
        5.3.1 冲击噪声分析
        5.3.2 振动噪声分析
        5.3.3 摩擦噪声分析
        5.3.4 空气流动噪声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传动系统中第二级传动热分析
    6.1 摩擦生热分析
        6.1.1 磨辊与魔芋颗粒摩擦生热
        6.1.2 轴承摩擦生热
    6.2 传热学基本理论
    6.3 磨辊传热分析
        6.3.1 磨辊热传导分析
        6.3.2 磨辊对流换热分析
        6.3.3 磨辊热辐射分析
    6.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分数阶PID的水泥立磨控制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水泥立磨粉磨过程建模研究现状
        1.3.2 水泥立磨粉磨控制研究现状
        1.3.3 分数阶PID研究现状
    1.4 研究难点
    1.5 本文主要工作与论文结构
    1.6 小结
第二章 水泥立磨粉磨系统工艺分析
    2.1 水泥立磨系统
        2.1.1 水泥立磨粉磨工艺
        2.1.2 异常工况分析与关键变量选取
    2.2 水泥质量在线检测
    2.3 水泥立磨粉磨过程控制思路
    2.4 小结
第三章 水泥立磨粉磨过程建模
    3.1 数据选取及处理
        3.1.1 建模数据选取原则
        3.1.2 数据预处理
    3.2 板式喂料机转速-磨内压差动态关系模型建立
        3.2.1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模型参数辨识
        3.2.2 仿真验证
    3.3 选粉机转速-小于45μm水泥含量动态关系模型建立
        3.3.1 基于最小二乘递推算法的模型参数辨识
        3.3.2 仿真验证
    3.4 小结
第四章 水泥立磨粉磨过程分数阶PID控制器设计
    4.1 基于G-L定义的分数阶PID数字实现
    4.2 磨内压差的分数阶PID控制器设计
        4.2.1 基于Bode理想传递函数的磨内压差分数阶PID控制器设计
        4.2.2 改进差分进化算法
        4.2.3 仿真验证
    4.3 小于45μm水泥含量的分数阶PID控制器设计
        4.3.1 基于幅值与相位裕量法的小于45μm水泥含量分数阶PID控制器设计
        4.3.2 仿真验证
    4.4 小结
第五章 水泥立磨过程监测及自动控制指导决策系统软件
    5.1 水泥立磨粉磨现场通讯架构
        5.1.1 数据库设计
        5.1.2 数据交互的实现
    5.2 水泥立磨过程监测及自动控制指导决策软件设计
        5.2.1 系统软件结构与功能
        5.2.2 系统软件功能界面设计
        5.2.3 系统软件控制方案
    5.3 应用效果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附录 B

(4)水泥生料立磨建模及滑模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水泥生料立磨粉磨工艺分析
    2.1 水泥生产工艺及立磨粉磨工作原理
        2.1.1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2.1.2 立磨粉磨工作原理
    2.2 水泥生料立磨工艺分析
    2.3 水泥生料立磨参数选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泥生料立磨粉磨过程动态模型的建立
    3.1 建模数据预处理
    3.2 最小二乘法动态模型的建立
        3.2.1 最小二乘法建模思想
        3.2.2 动态模型的建立
        3.2.3 仿真验证
    3.3 神经网络BP算法动态模型的建立
        3.3.1 神经网络BP算法原理
        3.3.2 动态模型的建立
        3.3.3 仿真验证
    3.4 加权最小二乘法动态模型的建立
        3.4.1 加权最小二乘法建模思想
        3.4.2 动态模型的建立
        3.4.3 仿真验证
    3.5 建模方法优缺点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喂料量-立磨振动动态模型的滑模控制方法研究
    4.1 滑模控制概述
    4.2 基于喂料量-立磨振动动态模型线性滑模控制研究
        4.2.1 线性滑模控制器设计
        4.2.2 仿真验证
    4.3 基于喂料量-立磨振动动态模型Terminal滑模控制研究
        4.3.1 Terminal滑模控制器设计
        4.3.2 仿真验证
    4.4 基于喂料量-立磨振动动态模型含积分项的Terminal滑模控制研究
        4.4.1 含积分项的Terminal滑模控制器设计
        4.4.2 仿真验证
    4.5 滑模控制方法优缺点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受扰喂料量-立磨振动动态模型的滑模控制方法研究
    5.1 干扰观测器基本原理
        5.1.1 干扰观测器
        5.1.2 非线性干扰观测器
    5.2 基于受扰喂料量-立磨振动动态模型的滑模控制器设计
        5.2.1 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和滑模控制器设计
        5.2.2 收敛性及稳定性证明
    5.3 仿真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5)新型五谷杂粮磨粉机设计及关键零部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磨粉工艺及设备的分类
        1.2.1 磨粉工艺的分类
        1.2.2 磨粉设备的分类
    1.3 磨粉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内技术研究现状
        1.3.2 国外技术研究现状
        1.3.3 磨粉技术的发展趋势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磨粉机结构及控制系统设计
    2.1 磨粉机结构及工作机理
        2.1.1 磨粉机结构设计
        2.1.2 工作机理分析
    2.2 磨粉机控制系统设计
        2.2.1 控制对象及系统组成
        2.2.2 磨粉机的自动控制
    2.3 磨粉机关键零部件及参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粉碎流场数值模拟及参数优化
    3.1 CFD理论分析
        3.1.1 CFD理论基础
        3.1.2 湍流模型的选择
        3.1.3 多相流模型的选择
    3.2 粉碎流场数值模拟
        3.2.1 数值模拟模型及网格划分
        3.2.2 计算区域及边界条件
    3.3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3.3.1 刀片分布方案对粉碎流场的影响
        3.3.2 刀片结构参数对粉碎流场的影响
        3.3.3 刀片转速对粉碎流场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磨盘结构设计及其内部流场数值模拟
    4.1 磨盘设计理论和方法
        4.1.1 盘式磨粉原理
        4.1.2 磨盘的分区和齿型形状
        4.1.3 磨盘齿型参数理论分析
    4.2 磨盘结构参数设计
        4.2.1 磨盘直径的确定
        4.2.2 磨盘齿型参数的设计
    4.3 流场数值模拟
        4.3.1 数值模拟模型及参数设置
        4.3.2 磨盘内部制粉流场的分布情况
        4.3.3 喂料速度对流场压力分布的影响
        4.3.4 动磨盘磨齿表面剪应力分布情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螺旋输送研究及离散元分析
    5.1 离散元理论及EDEM软件介绍
        5.1.1 离散元的基本理论
        5.1.2 EDEM软件介绍
    5.2 螺旋输送理论研究及结构设计
        5.2.1 散体物料的力学分析
        5.2.2 物料在螺旋面上的运动分析
        5.2.3 纵向螺旋的结构设计
        5.2.4 横向螺旋的结构设计
    5.3 纵向螺旋输送离散元分析
        5.3.1 模型创建及参数设置
        5.3.2 颗粒运动情况分析
        5.3.3 螺旋参数对送料流量的影响
    5.4 横向螺旋输送离散元分析
        5.4.1 模型创建及参数设置
        5.4.2 运动轨迹分析
        5.4.3 颗粒运动特性分析
        5.4.4 质量流量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五谷杂粮磨粉机试验研究
    6.1 样机试制
    6.2 关键性能参数试验
        6.2.1 试验目的和材料
        6.2.2 试验指标及测定方法
        6.2.3 试验设计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6.3.1 回归分析
        6.3.2 响应面分析
        6.3.3 参数优化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磨粉机齿辊磨损特性研究及齿形测量仪设计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外磨粉机发展现状
        1.3.2 磨粉机磨辊磨损研究综述
        1.3.3 齿辊磨损与研磨效果相关试验研究进展
        1.3.4 磨辊齿形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及难点
        1.5.1 创新点
        1.5.2 难点
    1.6 本章小结
2 磨粉机齿辊表面特性及研磨过程分析
    2.1 引言
    2.2 制粉工艺流程
    2.3 齿辊结构及表面技术特性
        2.3.1 磨辊基本结构
        2.3.2 齿辊表面技术特性
        2.3.3 齿辊表面几何参数关系
    2.4 齿辊研磨过程分析
        2.4.1 研磨系统的工作原理
        2.4.2 研磨效果的评判指标
        2.4.3 研磨直线长度及研磨角计算
        2.4.4 磨辊接触弧长计算
    2.5 本章小结
3 磨粉机齿辊磨损关键影响参数研究及理论分析
    3.1 引言
    3.2 齿辊磨损关键影响参数
        3.2.1 工艺指标
        3.2.2 经济指标
        3.2.3 表面特性指标
    3.3 齿型参数对剥刮率影响研究
        3.3.1 齿角和前角
        3.3.2 齿斜度
        3.3.3 齿顶宽和齿数
        3.3.4 排列方式
    3.4 齿辊粉碎功耗模型及齿型对功耗影响分析
        3.4.1 粉碎的功耗理论
        3.4.2 皮磨系统制粉粒径分布研究
        3.4.3 磨粉机粉碎功耗模型建立
        3.4.4 齿型磨损对功耗影响分析
    3.5 磨粉机齿辊磨损数学模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3.5.1 齿辊失效形式
        3.5.2 磨辊磨损过程分析
        3.5.3 三体磨粒磨损基本原理
        3.5.4 单颗粒物料对磨辊磨损量的计算
        3.5.5 磨辊磨损量与磨损深度关系
    3.6 本章小结
4 磨粉机磨辊力学特性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
    4.1 引言
    4.2 分析
        4.2.1 磨辊周向辊间线压力
        4.2.2 磨辊周向辊间线剪切力
    4.3 基于能量守恒定律的磨辊辊间受力分析
        4.3.1 磨辊辊间平均压力
        4.3.2 磨辊辊间平均剪切力
    4.4 磨辊受力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4.4.1 磨辊受力载荷的计算
        4.4.2 磨辊仿真前处理模块设置
        4.4.3 磨辊受力的仿真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磨粉机2B及2M磨辊磨损规律及关键参数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目的
    5.3 材料与装置
        5.3.1 试验材料
        5.3.2 试验装置
    5.4 试验方法与试验步骤
        5.4.1 齿辊试验方法
        5.4.2 喷砂辊试验方法
        5.4.3 试验测试步骤
    5.5 齿辊试验结果与讨论
        5.5.1 齿辊磨损表面形貌变化
        5.5.2 齿辊磨损对电耗的影响
        5.5.3 齿辊磨损对剥刮率的影响
        5.5.4 齿辊磨损对物料温度的影响
        5.5.5 齿辊磨损与关键参数综合分析
    5.6 喷砂辊实验结果与讨论
        5.6.1 喷砂辊表面形貌试验结果
        5.6.2 喷砂辊磨损对电耗的影响
        5.6.3 喷砂辊磨损对取粉率的影响
        5.6.4 喷砂辊磨损对辊面及物料温度的影响
        5.6.5 喷砂辊磨损与关键参数综合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磨粉机齿辊光学齿形测量仪的设计及误差分析
    6.1 引言
    6.2 方案设计研究
    6.3 磨粉机磨辊齿形测量仪的设计
        6.3.1 总体结构设计
        6.3.2 工作原理
        6.3.3 光路设计
    6.4 光学齿形测量仪的设计
        6.4.1 总体结构设计
        6.4.2 工业相机选型
        6.4.3 工业镜头选型
        6.4.4 视觉光源选型
        6.4.5 选型部件测试
    6.5 测量误差分析
        6.5.1 误差来源
        6.5.2 齿距误差分析
        6.5.3 齿角误差分析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一次性谷物磨粉机结构及工艺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1.1 谷物食品产业的发展情况
        1.1.2 谷物食品的发展前景
        1.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谷物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1.2.1 国内磨粉技术研究现状
        1.2.2 国外磨粉技术研究现状
        1.2.3 磨粉加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3 磨粉机主要磨粉理论
        1.3.1 基本粉碎方式
        1.3.2 物料的三种基本粉碎模型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一次性谷物磨粉机结构及主要机理
    2.1 磨粉机结构设计
        2.1.1 一次性谷物磨粉机结构设计
        2.1.2 一次性谷物磨粉机工艺流程设计
    2.2 磨粉机的工作机理分析
        2.2.1 粉碎机构机理
        2.2.2 磨粉机构机理
    2.3 一次性谷物磨粉机的关键零部件及参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粉碎机构研究及离散元分析
    3.1 结构设计
        3.1.1 粉碎部分结构设计
        3.1.2 关键零部件结构设计
    3.2 离散元法基础
        3.2.1 离散元法的基本原理
        3.2.2 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模型的工作原理
    3.3 粉碎模型创建及参数设置
        3.3.1 EDEM软件简介
        3.3.2 模型创建
        3.3.3 颗粒模型建立
        3.3.4 仿真关键参数确定
        3.3.5 仿真参数校核
    3.4 粉碎腔内物料颗粒运动分析
    3.5 送料螺杆工作效果分析
    3.6 粉碎刀具的关键参数研究
        3.6.1 仿真模拟方案的设计
        3.6.2 仿真结果及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粉体流道结构优化分析
    4.1 粉体流道结构结构设计
    4.2 仿真模拟方案设计
        4.2.1 参数选择
        4.2.2 试验组设计
        4.2.3 仿真模型的确定
        4.2.4 仿真参数设置
    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4.3.1 内通道类型对输送效率的影响
        4.3.2 螺距对输送效率的影响
        4.3.3 转速对输送效率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磨粉部分研究及流场分析
    5.1 结构设计
    5.2 流体力学基础
    5.3 磨腔内流场分析
        5.3.1 创建腔体几何模型
        5.3.2 划分网格
        5.3.3 模拟参考模型选择
        5.3.4 边界和区域类型选择
        5.3.5 求解计算
    5.4 模拟结果及分析
        5.4.1 数值模拟结果
        5.4.2 动磨盘转速对流场压力分布的影响
        5.4.3 喂料速度对流场压力分布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粉碎机构优化试验验证
    6.1 试验目的与方案设计
    6.2 试验材料和设备
    6.3 试验结果与讨论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国内外磨粉机发展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先进磨粉机
2 国外领先磨粉机
    2.1 土耳其Alapala和日本佐竹
    2.2 土耳其Alapala
    2.3 意大利Golfetto Sangati公司
    2.4 意大利奥克利姆 (Ocrim) 公司
    2.5 意大利OMAS公司
    2.6 瑞士布勒公司
    2.7 土耳其Milleral公司
3 展望
    3.1 喂料系统
    3.2 研磨系统
    3.3 传动系统
    3.4 小型化、轻量化
    3.5 噪音控制
    3.6 其他

(9)小麦制粉能耗模型及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项目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1 小麦制粉能耗模型研究
        1.4.2 小麦制粉控制方法研究
    1.5 论文章节安排
    1.6 本章小结
2 小麦制粉工艺及能耗分析
    2.1 小麦制粉工艺流程概述
        2.1.1 清理工段
        2.1.2 润麦工段
        2.1.3 光麦清理工段
        2.1.4 研磨工段
        2.1.5 输送系统
    2.2 小麦制粉过程中能耗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小麦制粉能耗模型研究
    3.1 磨粉机能耗模型研究
        3.1.1 磨粉机能耗影响因素
        3.1.2 磨粉机功率计算
    3.2 气力输送能耗模型研究
        3.2.1 气力输送能耗影响因素
        3.2.2 风机功率的计算
    3.3 本章小结
4 小麦制粉控制方法研究
    4.1 小麦制粉控制目标及方案
        4.1.1 总体策略
        4.1.2 控制特点
        4.1.3 主要控制内容
    4.2 小麦制粉节能优化控制方法
        4.2.1 小麦制粉能源数据采集
        4.2.2 小麦制粉关键设备及节能优化方法分析
    4.3 气力输送系统节能优化控制研究
        4.3.1 气力输送系统优化控制设计
        4.3.2 风机模糊分数阶PID控制器设计
        4.3.3 算例仿真
    4.4 本章小结
5 控制系统及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5.1 小麦制粉控制系统方案
        5.1.1 概述
        5.1.2 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5.1.3 硬件配置
        5.1.4 软件配置
    5.2 配电控制柜的设计
    5.3 变频调速设计
        5.3.1 PLC控制系统设计
        5.3.2 风机控制软件设计
    5.4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能源监测与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6.1 组态王简介
    6.2 小麦制粉能源监测与管理软件功能
    6.3 上位机软件设计
        6.3.1 定义外部设备
        6.3.2 添加工程变量
        6.3.3 界面设计
        6.3.4 数据库建立与连接
    6.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致谢
个人简历

(10)磨粉机电控系统常见故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外部干扰
2 参数设置或调整不当
3 器件损坏
4 结束语

四、磨粉机调速喂料几个重要参数的设计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辊式磨粉机小麦制粉工艺参数研究进展[J]. 高杨杨,武文斌,贾华坡,黄奇鹏,孟乐,李蒙蒙. 粮食加工, 2021(01)
  • [2]魔芋精粉机传动系统设计与分析[D]. 吴镇.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1)
  • [3]基于分数阶PID的水泥立磨控制系统研发[D]. 张磊. 济南大学, 2020(01)
  • [4]水泥生料立磨建模及滑模控制研究[D]. 许慧. 济南大学, 2020(01)
  • [5]新型五谷杂粮磨粉机设计及关键零部件研究[D]. 凌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磨粉机齿辊磨损特性研究及齿形测量仪设计开发[D]. 黄奇鹏.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7]一次性谷物磨粉机结构及工艺参数研究[D]. 洪荣彬.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国内外磨粉机发展现状及展望[J]. 黄奇鹏,武文斌,李聪,孟乐,林冬华. 粮食加工, 2019(01)
  • [9]小麦制粉能耗模型及控制方法研究[D]. 郭长卿. 河南工业大学, 2017(03)
  • [10]磨粉机电控系统常见故障分析[J]. 冯永政.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4(09)

标签:;  ;  ;  ;  ;  

磨机调速给料几个重要参数设计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