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局限及原因探析

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局限及原因探析

一、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局限及其原因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克诚[1](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杨菲[2](2020)在《初中语文古诗词主题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凝聚的产物,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价值观念和生命体验。选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更是优中选优的精品,是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典范。学习古诗词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健全人格、提升语文素养乃至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具有尤为特殊的重要意义。古诗词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由于受应试教育等现实因素的影响,古诗词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还存在着深入解读不够,学生理解不透的问题。在教学方法上也往往是以单篇作品讲读为主,教学效果有待提高。总之,当下的古诗词教学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我们需要从继承传统思想文化、培养时代新人的高度,积极探索符合古诗词特点而又契合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从而充分发挥古典诗词所固有的教育功能。语文“主题教学”以文艺学的“中心思想”这一观念为基础,强调对学生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关注。依凭作为文本“核心”的主题,语文主题教学能够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促进多个文本间的交流;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使教学各要素相互融合、相互反馈,共同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发展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本文的基本思路和意图是在辨析、抉择主题教学特别是语文主题教学根本要义的基础上,针对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力求找到充分发挥主题教学效能和实现古诗词教育价值的最佳结合点,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简明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语文主题教学概述。在对语文主题教学相关概念及内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剖析其实质,总结其特点和理论、现实依据。第二部分,阐述初中古诗词主题教学提出的教学背景。包括初中古诗词的选文分析、教学定位、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论述。第三部分,提出初中古诗词主题教学的实施策略。一、聚焦文本主题,扎实进行单篇古诗词主题教学。强调扎根文本,从把握“主题”的高度,对作品进行准确、完整、系统的思想解读。二、统整类同主题,高效开展古诗词群文主题教学。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和环节:围绕类同主题,合理设置组文模式;把握相同相通内容,强化系统性学习;注意特殊相异内容,保持开放性认知。三、突显生命成长主题,充分发挥古诗词的思想教育价值:高度重视爱国主题,深入体认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正确认识隐逸主题,阐发其坚守高尚品格的要旨;领会生命哲学主题,挖掘其鼓动生命激情的精义。四、积极整合音乐、绘画、影视等资源,以多方位感官体验助推古诗词主题教学。

郄山[3](2020)在《陶渊明诗歌中的不平之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平之鸣”是诗人有感于现实中个人境遇的不理想、国家与社会局势的黑暗混乱而在诗歌作品中流露、抒发的感情,在陶渊明诗歌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长久以来,其悠然恬静的风格为人们津津乐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陶诗中不平之鸣的发生。实际上,作为一个生活在乱世背景下,又有丰富经历的人,旷达只是陶渊明的一部分,其诗歌中表达的不平之鸣,如志不获骋的郁闷、仕隐间的痛苦挣扎、生活贫苦的牢骚等,同样值得人们的关注。这不仅可以避免在认知陶渊明形象上的“凌迟”,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陶渊明诗歌的风格。引言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对于本文中的不平之鸣作出定义,并阐述陶诗不平之鸣的选题缘起与重要意义。第二个部分对陶诗不平之鸣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然后提出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所做的推进。论文正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陶诗不平之鸣的内涵。身处晋宋易代之际,杀伐惨烈,政治斗争昏暗,陶渊明怀有经世报国之志而投身仕途之中,然而现实没有给他能够安心于政坛,干出一番大事的机会,他本身的高洁品性与刚直性格难以接受黑暗的世俗,百般无奈下只好归隐。然而归隐也不全是快乐的,躬耕生活的贫困、老大无成的郁闷、人生无常的悲伤等等都或显或隐地流露出。本章将从五个方面分析陶诗不平之鸣的内涵。第二章探究陶诗不平之鸣的表达方式。中国古代的诗歌作品中不乏不平之鸣,在陶诗中主要有三个重要的表达方式:对照、反问与用典。对照表现为官场与田园,现实社会与理想社会这两对矛盾,诗人在对立的情绪中透露出了自己的不平;反问和用典在陶诗中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寄托了诸多不平的情绪。第三章对陶诗不平之鸣的疏淡化进行探索。除了少量表达是豪放的,更多时候,陶诗中的不平之鸣不是凸显的,鲜有锋芒毕露和剑拔弩张的感觉。本章针对这样的特点,从内蕴性和外在形式两方面进行分析,挖掘陶诗不平之鸣偏于含蓄风格的原因。总而言之,不平之鸣是陶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它的内容是丰富的,涉及到了官场、躬耕、社会政治等多方面,包含了挣扎、郁闷、痛苦等多种情绪,而它的展现风格是相对含蓄的,进而形成内外对立又统一的特点。笔者认为,这样的特点对于我们认识陶诗“平淡”的风格有深刻意义。

胡颖杰[4](2020)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诗歌选编及教学研究》文中指出陶渊明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不朽的地位,他在诗歌艺术方面取得极高的成就,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陶渊明开拓了田园诗,丰富了诗歌题材,阔大了诗歌的审美视野,在他笔下的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有着新鲜的活力,同时他也开启了平淡朴素的诗歌风格。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作品,对陶渊明诗歌进行鉴赏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论文将从以下三章内容进行叙述:第一章是对陶渊明诗歌自魏晋以来的传播情况及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编分析。论文以建国为时间界限,梳理1949年前和1949年后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诗歌的选编情况,进而归纳出陶诗选编的内容特点为: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酒中寄托的人生情怀;风格特点为:自然纯朴的清新简练、自由无束的冲淡平和。最后从课程改革的趋势、课程标准的变化以及陶渊明诗歌的广泛影响三方面,论述教材中陶渊明诗歌的选编依据。第二章对现代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诗歌教学案例进行研究分析。论文作者在大量的一线教学实录和教学设计中选取《归园田居》(其一)和《饮酒》(其五)的优秀课堂实录以及教学设计,截取有代表性的片断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最后发现陶渊明诗歌教学的聚焦场域主要集中在陶诗简练自然的语言、率真平淡的风格及陶渊明本人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这三个方面。第三章通过对西方着名教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发现,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以及美国课程专家泰勒的“泰勒原理”对陶渊明诗歌教学策略的形成与完善有较强的指导作用。论文结合以上三种教学理论和一线大量教学实录和教学设计,给出陶渊明诗歌的三个教学策略:专题拓展法、品味鉴赏法、诗文互补法。最后对这三种教学方法在实际课堂运用中的合理性及缺陷进行反思,希望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提供新思路。

韩璐楠[5](2020)在《陶渊明《闲情赋》接受研究》文中提出陶渊明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有诗文百余首存于《陶渊明集》。《闲情赋》作为陶集中一篇较为独特的辞赋,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文将《闲情赋》作为研究对象,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加以梳理与分析,并在汉魏六朝情赋中审视《闲情赋》。全文以文本解读为基础,以历家的评点接受为中心,以对后世诗文创作的影响为重点,全面展现陶渊明《闲情赋》的研究价值与文学意义。陶渊明《闲情赋》作为六朝赋作中一篇颇有争议的作品,诸家各持己见,展开多元讨论,其接受内容主要存于陶集校本、文人诗话与词话、历家诗文集等。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可以发现《闲情赋》的接受历程呈现多样性与层次性。历代文人《闲情赋》的评点,主要体现在以萧统“白璧微瑕”说为中心,以苏轼“比兴寄托说,”为重点,以其他文人的评点为补充,构建《闲情赋》接受的丰富体系。《闲情赋》接受的主要两大阵营,一是萧统提出“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批判赋文“卒无讽谏”,开启了《闲情赋》接受与批评的先河;一是苏轼反对萧统之见,提出“所谓《国风》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与屈、宋何异。”指出此赋别有寄托,内涵丰富,逐渐成为接受主流;此外,一些文士不赞同萧、苏之见,提出不同见解,进一步深化了《闲情赋》的阐释与评论。后世对《闲情赋》的接受还体现对该赋的模拟、化用典故、对比研究等多个方面,各家的丰富解读,显示出《闲情赋》对文学创作的多重影响。其一,《闲情赋》作为汉魏情类赋作中的一篇佳作,后世文人对此创作手法与内容进行整体与局部模拟,体现其赋作对于后世的影响力;其二,诸多文人化用《闲情赋》中的意象与典故,从多个视角加以剪裁与重新构造,借此抒发细微繁富的情思;其三,历代诗人诗评此赋时,立足多篇作品相互比较,在多个角度的对比解读中,洞悉《闲情赋》的内涵,呈现更加广阔的研究空间。而陶渊明《闲情赋》一文,在后世诗文创作中多次被模拟与化用,也一定程度上展现出《闲情赋》的文学价值与深远影响。《闲情赋》对于其他文艺作品,如书画作品,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渗透。此外,在陶渊明《闲情赋》接受过程中,不仅加深世人对于陶渊明形象的理解,扩充其诗文题材的影响力,同时也成为一个文学话题,在后世文人的评点与文学创作中彰显出《闲情赋》接受的多元文化价值。综上所述,无论是对《闲情赋》的文本解读与主旨探析,还是历代文人的阐释与评论,或是对《闲情赋》的模拟与化用,都体现了世人对《闲情赋》艺术价值的认可。虽时有争议,颇有微词,却正可体现《闲情赋》独特价值,客观上推动了《闲情赋》接受的蓬勃发展,为世人深入理解陶渊明及其作品提供了参照。

马金水[6](2020)在《宋代“崇陶抑谢”现象及其诗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陶渊明、谢灵运之诗名,在中国诗歌史中熠熠相照、争辉千年。观其接受历程,颉颃当中还存易位,而宋代正是变之关捩。宋代“崇陶抑谢”现象缘起有二:一为宋前陶、谢接受范型未存轩轾之争,但张力运动中已蓄分庭之势。二为陶诗更宜宋型文化之孳茂,迫使谢灵运降至次要位置。其实,宋代“崇陶抑谢”现象亦可从两个维度进行批评解读:于诗风而言,谢灵运修睦“辞巧”与“才性”,而陶渊明融通“辞达”与“平淡”,互映“自然”而致谢落陶起。就品格来看,谢灵运调和“豪气”与“赏心”,陶渊明则统一“隐德”与“猛志”,各彰“自适”而使谢微陶尊。显然,陶渊明其人其诗更为适应宋代社会文化,体现了“世情变文”的诗学规律。另外,陶谢地位之骈移还昭示着诗学史上文质观念之同幅共振,又与中国文化讲求的两仪相利之哲学内在相通。当然,“张力骈移”是一个持久的争执运动,接受焦点会在并称对象之间来回移动。陶、谢诗歌接受历经宋代之衡短论长,将再度进入了一个赓续、回复、易位的骈移周期。

黄玉[7](2020)在《六朝士人园林与园林诗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古典园林与生活密不可分,使历代书籍都对园林有着丰富的记载。而六朝时期士人园林的出现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史的重要转折点,是后代园林审美范式的基础。本篇论文正是抓住六朝园林这一特征,从六朝士人园林诗切入,系统地梳理出六朝士人园林与园林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发展过程。笔者不局限于个别作家作品分析,而是将视线扩大到整个六朝园林诗中,从更宏观的角度评析诗歌全貌。论文主体共四部分:绪论部分首先是对六朝时间段和士人园林、园林诗概念的界定;整理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探讨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从六朝时期文化背景切入。首先以客观的社会思想基础开头,分析六朝士人园林诗的思想土壤,即阐述玄与儒、佛与道在六朝的发展过程,并同时分析其对园林诗创作的影响;接着从主观的六朝士人“文化园林观”着眼,论述在士人园林中,关于家国观、雅俗观和地域观三个矛盾性思维的体现和解决过程。这不仅解释了六朝士人产生“园林情结”原因,也呈现出六朝园林诗人的思想渊薮。第二章主要从六朝士人园林与园林诗创作的互动关系入手。第一节探讨六朝士人园林对园林诗创作的影响,士人园林的筑造、园景四要素、宴席观览和园林的荒废成为园林诗的诗歌内容主题;六朝以闲散为主调的园居心态造就了清朗的诗风,士人的玩物审美又使园林诗带有游戏性的语言和娱乐性体式;并且园林诗在园林中反映出记录生活、唱和交际和娱乐三个功能。第二节以园林诗与六朝士人园林的互动出发,论述士人将园林景观入诗成为寄托诗人情感的诗歌意象,而这些意象又成为典型的园林景观并与园林诗形成并存关系;意象的有机组合形成意境,六朝的诗歌创作热潮使士人们有意识地进行诗歌意境的营造,并实践于构园活动中,在六朝“尚清”意识的主导下,诗境与园境在营造手法与审美追求上具有相通之处,这推动了写意园林的诞生。第三章主要从六朝士人园林诗的文学价值和文献价值着眼,以此总结士人园林诗的文本地位。首先在园林诗的文学价值上,介绍了园林诗对诗歌题材的拓展和体式风格的丰富。接着在园林诗的文献价值上,除了对构园历史的记载,诗歌中还反映出士人的生活状态、乐园心态、仕宦生涯乃至性别观念。最后以士人园林诗的影响结尾,通过唐及以后的代表园林诗人的举例和诗中“中隐”思想的延续,展现出六朝士人园林诗对后世的渗透性作用。通过本篇论文,可以从六朝诗歌中了解到六朝士人园林与园林诗之间的互通互融关系,士人园林由此逐渐抽象成为一个蕴含文人文化艺术体系的象征。通过六朝士人园林诗,不仅能了解六朝士人的审美趋向、生活方式、隐逸文化,也能认识到园林诗本身的文学价值,从而表明园林文学研究的必要性。

张言[8](2020)在《北宋诗人的乡村写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在历史上属于传统的农业社会国家,中国社会的本质是乡土性的。北宋时期,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乡分化已经比较显着,大多数士阶层居于城市,却将目光投向乡村,对于乡村的关怀日益增加。因此,在士阶层的文学创作中,也留下了不少乡村的影子。“村”是由“村民”形成的聚落,是社群组织,从“乡村”角度入手,不仅涉及到审美,更涉及到社会制度、人文生态等一系列方面。因此,本文期以从城乡分离角度探讨北宋诗歌中的乡村人文生态,以及乡村写作对士阶层的意义。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对“乡村”的产生与发展进行梳理,并将其与“田园”进行辨析,介绍有关北宋“乡村”的研究现状。正文分为四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北宋前期的乡村写作。主要介绍了北宋之前的乡村写作的发展与流变,并且以复古风潮为切入点谈北宋前期对于前代乡村写作的继承。主要体现在王禹偁等人对于白体浅切平淡的闲适风格,以及关注现实的文学传统的继承。魏野、林逋等隐逸诗人对于晚唐体深远幽仄的风格的继承,而这些继承都为北宋中后期形成具有北宋特色的乡村写作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北宋中后期的乡村写作。北宋中后期苏轼、黄庭坚等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力求突破唐代的藩篱。乡村写作在北宋中后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风格上更加务实,与政治联系更紧密,显现出了北宋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社会责任感。第三章,北宋时期乡村写作的特点。北宋乡村写作深受绘画的影响,无论是色彩感还是空间意识,都与绘画的发展相辅相成。在色彩方面,北宋士大夫对于暖色系色彩的运用更为突出。而在意象选择方面,一方面北宋士大夫注重发掘新的意象,另一方面对旧有意象,北宋士大夫也根据自己所处的时代赋予了其新的内涵。第四章,城乡差距对于北宋乡村写作的影响,北宋城乡差距体现在市坊界限的打破,小城镇的兴起,人口密度差距的加大,以及城乡地价的差距加大,城乡交相生养之下的城市与乡村分工的进一步明晰之上。在城乡差距日益明显的背景之下,城市“俗文学”发展迅速,士大夫受城市“俗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于俚俗题材和“俗语”的运用上。在北宋时期,真正的乡村社会也是充满矛盾结语部分是对北宋乡村文学的发展做出的总结,北宋的乡村写作在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某些方面更具有乡土气息,而这与北宋的城乡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城乡差距的拉大,北宋科举制度的发展,党争的加剧,北宋文人的淑世精神,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政治态度,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北宋士大夫得以更亲近乡村,更关注乡村的文化生态。

赖丽芬[9](2019)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作品教学策略探究》文中指出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着名诗人,他开创的田园诗为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为后人的文学创作树立了标杆。陶渊明的作品文质兼美,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都收录了他的诗歌、散文和辞赋,每一篇都呈现出陶渊明独有的艺术风格。然而在当前陶渊明作品的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本文力图通过分析当前陶渊明作品教学现状来发现其教学中的不足,并结合相关教育理论和方法以改善陶渊明作品的教学策略。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绪论部分主要叙述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研究现状。第一章结合陶渊明作品在教材中的编选情况,从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导向和陶渊明作品的教育价值两个方面对其作品入选语文教材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二章则阐述陶渊明作品的教学现状,并找出当前陶渊明作品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论文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发现教师教学方面和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且针对这两个方面,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主要是在陶渊明作品教学现状和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探究陶渊明诗文的教学策略。第一、教材方面建议丰富陶渊明选文的题材,拓展课外阅读,较为全面认识陶渊明作品创作风格;第二、教师方面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同时改进教学方法,主要从区分文体特点、正确处理文言字词、重视知人论世的运用、强调诵读的作用这几方面进行论述;第三、学生方面强调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对陶渊明作品学习方式以及学习形式的改善。第四章结论部分对全文研究进行总结阐述。通过对陶渊明作品的教学研究,希望能为语文教师的古诗文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王倩[10](2019)在《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研究 ——以和陶文人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陶渊明经历代文人的阐释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而对于该符号意义的定型与扩充,元初南方士人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元初南方士人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痛、异族统治的耻辱、华夏文明的危机、社会地位的沦丧、生存处境的窘迫,于耻事二姓、严辨夷夏的儒家精神与忠义守节的遗民情怀的影响下交游互动,逐渐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大群体,而陶渊明也成为这一群体不约而同推崇与效法的对象。他们以前人、时人对《陶渊明集》的整理、抄写、校订、刊刻本,与陶诗选集、苏轼《和陶诗》以及前贤评陶文献为媒介,认识、理解陶渊明,从而对其人其诗进行评价与接受,这主要表现在:对《陶渊明集》的注释、文学创作上的接受(如拟陶诗、和陶诗、题陶画诗、同题集咏以及创作上的“偷语”“偷意”“偷势”)、理性的解读、人格与诗论上的借鉴。而和陶诗作为陶渊明接受的特殊方式,亦受元初南方士人追捧,以至于和陶文人层出不穷。元初南方学陶文人数量众多,和陶、学陶形式多样,全面深刻,掀起了陶渊明接受史的又一高潮,慕陶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元初南方普泛化的精神取向。元初南方士人从小受理学熏染,普遍重视主观修养的提升,因而强调学陶应先从其人品入手。文人们面临相同的社会背景与地域性、时代性精神,且陶渊明人格内涵作为一个既定的事实存在着,以至于对陶渊明人品的解读与接受存在很多共性之处,这主要集中在“躬耕归隐的生活方式”“固穷守节的耿介品格”“任真自得的闲适心境”“耻事二姓的政治立场”“桃源乐土的理想追求”上。这样一来对陶渊明其人的推崇便成为了元初南方士人的一种风气,因此陶渊明真正参与士人时代精神建构。然而,由于身份地位、经历遭际、文化思想等存在差异,元初南方士人对陶渊明的解读与接受也有出入,因此个性特征不容忽视。如方回将渊明躬耕归隐、固穷守节品质同躲避朝廷内乱的意图相连,对前贤关于陶渊明忠义精神、桃源理想的讨论进行更正,此外在评价“任真自得的自然心境”时提出“自形役自身”“心即境”的创见,并由此反思自身失节行径与宽慰沉重内心。元初南方士人接受陶渊明人品的目的在于欲借渊明品质正社会风气并构建时代精神标准与典范人格,欲借渊明忠义精神强化对故国社稷的忠诚、对民族气节的坚守、对华夏文明与儒家文化的扞卫。可是,他们于动乱时局、思想渊源、社会风气、人生观等的影响下,形成了与陶渊明人格相左的现实人格,即“伤时悯乱的悲愤情怀”“谋身求名的重利思想”“怨劳轻农的等级观念”“徘徊仕隐的矛盾心态”。这制约他们真正获得渊明思想精髓。因此元初南方士人的陶渊明接受程度并不高。元初南方士人因仰慕陶渊明人格,进而好其诗歌,自然接受其审美思想。因所面临的诗坛现状与文学使命趋同,加之往来酬唱互动,元初南方士人的美学趣味相契合,从而对陶渊明诗品的解读与接受存在共性之处,主要体现在“平淡自然”“风韵之美”两个层面,并在此基础上从诗学思想与和陶诗等诗歌创作中加以吸收。他们对陶渊明诗品的普遍推崇,使得“平淡有味”诗品成为元初南方的审美风尚,这意味着陶渊明真正参与了南方士人诗学的建构。此外,个性解读亦不容忽视,如刘将孙从诗歌发展史与晋人风度的角度解读渊明自然诗品、将渊明冲寂诗风归结为“养气”、借《停云》诗阐发陶诗好比兴寄托而言近旨远的美学特征,并由此提出“天趣说”“清气说”。这对陶渊明接受史的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价值。元初南方士人接受陶渊明诗品的直接意图在于个人诗歌审美理想与创作的更正与完善,但根本目的在于看清元初诗坛弊病后欲为其寻找突破口,即:起五言古诗之衰,纠律诗现时之弊。这使得陶渊明的文学价值得到充分地发挥,进一步证实与巩固了陶诗在诗歌史上的典范地位。然而,由于未学得陶渊明精神胸腑以及元初诗坛弊病的复杂性,元初南方士人非仅守陶诗一家而是转益多师,从而形成与陶渊明诗品相左的诗学思想,如诗史精神、崇尚雅正、讲求诗法,这必然对阻碍对陶诗的接受。元初南方士人的陶渊明接受踵武前贤,承旧出新,继往开来,在陶渊明接受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价值。首先,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具有总结性,即继承元前接受成果,从而贯通陶渊明接受史。其次,元初南方士人的陶渊明接受具有突破性,从受众而言,慕陶、学陶已成为一种文学风气;从接受方式而言,除致力于和陶诗与田园诗的创作外,还开创了具有时代性的习陶方式,如同题集咏与题陶画诗;从接受内容而言,对于前代士人轻视或忽略的陶渊明人品与诗品亦作有充分阐释与效法,从而真正实现陶渊明接受的全面性;同时元初南方士人对于陶渊明其人其诗的接受真正落实到心灵、行为与诗论、创作上,并形成一股时代潮流,从而从实践上真正发挥了陶渊明的文学价值与文化价值,真正证实与巩固了陶渊明的典型地位。此外,元初南方士人熔铸其特有的时代精神与文化人格对陶渊明进行重构,将其忠义气节延伸至对民族气节与华夏文明、儒家文化的坚守,从而进一步将陶诗的地位与价值推向更高境界。最后,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具有影响性,对于元中后期、明清士人陶渊明接受的切入点、接受重点、观点形成、接受意图与人格精神与诗学建构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二、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局限及其原因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局限及其原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考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考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五、文学创作情况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一、经学贡献
        二、理学贡献
        三、史学贡献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五、其他学术贡献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一、从教授业传道
        二、修缮教育设施
        三、创建书舍书院
        四、致力家庭教育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一、书法贡献
        二、音乐贡献
        三、集藏贡献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一、传记文
        二、序跋文
        三、碑志文
        四、书启文
        五、哀祭文
        六、论说文
        七、杂记文
        八、赞铭箴赋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一、诗歌结社
        二、诗论建树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初中语文古诗词主题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语文主题教学概述
    第一节 语文主题教学相关概念及内涵辨析
        一、主题与主题学
        二、母题与专题
        三、语文主题教学内涵辨析
    第二节 语文主题教学的实质及特点
        一、语文主题教学的实质
        二、语文主题教学的特点
    第三节 语文主题教学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二、现实依据
第二章 初中古诗词主题教学提出的教学背景
    第一节 初中古诗词选文分析
        一、选文现状分析
        二、选文主题分析
    第二节 初中古诗词教学定位
        一、部编版教材注重对古诗词的学习
        二、中考对古诗词的考察重视不够
    第三节 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
        一、初中古诗词教学取得的成效
        二、初中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初中语文古诗词主题教学的实施策略
    第一节 聚焦文本主题,扎实进行单篇古诗词主题教学
        一、准确解读作品内容
        二、完整梳理作品脉络
        三、系统把握思想结构
    第二节 统整类同主题,高效开展古诗词群文主题教学
        一、围绕类同主题,合理设置组文模式
        二、把握相同相通内容,强化系统性学习
        三、注意特殊相异内容,保持开放性认知
    第三节 突显生命成长主题,充分发挥古诗词的思想教育价值
        一、高度重视爱国主题,深入体认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
        二、正确认识隐逸主题,阐发其坚守高尚品格的要旨
        三、领会生命哲学主题,挖掘其鼓动生命激情的精义
    第四节 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多方位助推古诗词主题教学
        一、诗词与音乐同行
        二、诗词与绘画交融
        三、诗词与影视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3)陶渊明诗歌中的不平之鸣(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陶诗不平之鸣的内涵
    第一节 仕隐之间的痛苦挣扎
    第二节 志不获骋的郁闷
    第三节 固穷安贫中的牢骚
    第四节 人生无常与知音难寻的叹息
    第五节 对社会的忧患之心
第二章 陶诗不平之鸣的表达方式
    第一节 对照中显不平
    第二节 反问中抒不平
    第三节 用典中见不平
第三章 陶诗不平之鸣的疏淡化
    第一节 陶诗不平之鸣疏淡化的内蕴性体现
        一、幽默:不平之鸣的色彩
        二、平静:不平之鸣的气质
        三、自然:不平之鸣的出口
    第二节 陶诗不平之鸣疏淡化的外在形式
        一、句意间的开阖
        二、结构上的散缓
        三、结尾处的“化解”
结语
参考文献

(4)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诗歌选编及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陶渊明诗歌的传播与中学语文教材选编情况分析
    第一节 陶渊明诗歌的传播与中学语文教材选编情况
        一、陶渊明诗歌在魏晋后的传播情况
        二、1949年以前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诗歌选编情况
        三、1949年至今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诗歌选编情况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诗歌选编特色
        一、内容特点
        二、风格特点
    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诗歌选编依据
        一、课程改革的导向
        二、课程标准的制约
        三、陶渊明诗歌的广泛影响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诗歌教学案例研究
    第一节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案例分析
        一、通过解析题眼,层层深入文本
        二、比较不同风格,发现陶诗独特
    第二节 《饮酒》(其五)教学案例分析
        一、在朗读中品诗韵
        二、在炼字中鉴诗情
    第三节 陶渊明诗歌教学的聚焦场域
        一、简练自然的语言
        二、率真平淡的风格
        三、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
第三章 陶渊明诗歌教学策略及反思
    第一节 陶渊明诗歌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
        一、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二、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三、泰勒的“目标模式”教学原理
    第一节 陶渊明诗歌教学策略
        一、专题拓展法
        二、品味鉴赏法
        三、诗文互补法
    第三节 陶渊明诗歌教学策略的反思
        一、专题拓展教学策略的反思
        二、品味鉴赏教学策略的反思
        三、诗文互补教学策略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陶渊明《闲情赋》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闲情赋》与汉魏六朝情赋概述
    第一节 《闲情赋》之前“情赋”探源
        一、汉代抒情小赋发展源流
        二、汉魏六朝情赋作品探析
    第二节 《闲情赋》对同类赋作的沿袭与创新
        一、《闲情赋》对“定情”类赋作的继承
        二、《闲情赋》对同类作品的超越
第二章 《闲情赋》的文本解读
    第一节 “闲情”训解,溯本探源
        一、训解赋题,以明意旨
        二、考证渊源,探求作意
        三、参考诸说,推测作年
    第二节 考证异文,注解会意
        一、考证异文,恢复原貌
        二、刘氏赋注,细致周详
    第三节 主旨探析,丰富多样
        一、防闲守礼,求爱悼亡
        二、比兴寄托,抒发怀抱
第三章 《闲情赋》的历代阐释与评论
    第一节 以萧统“白璧微瑕”说为中心
        一、白璧微瑕,千古论断
        二、赞驳萧统,提出新见
    第二节 以苏轼“比兴寄托”说为重点
        一、苏轼“比兴寄托”说的提出
        二、后世对“比兴寄托”说的评述
    第三节 以不同于萧、苏的观点为扩展
        一、言其意旨,赞扬《闲情》
        二、对比阐述,视角广阔
        三、疑赋作伪,戏话《闲情》
第四章 文艺作品对《闲情赋》的多元接受
    第一节 历代赋作对《闲情赋》的拟化
        一、直言模拟,亦步亦趋
        二、直接化用,模仿句式
        三、序言提及,批评论述
    第二节 历代诗词作品对《闲情赋》的评骘及化用
        一、赞渊明逸致,显一己之见
        二、评《闲情》之赋,论萧苏之说
        三、化“十愿”之典,铸经典之作
        四、比相类之作,见文章之旨
    第三节 其他作品对《闲情赋》的接受
        一、小说文集对《闲情赋》的接受
        二、书画作品对《闲情赋》的呈现
第五章 《闲情赋》接受研究的历程与影响
    第一节 《闲情赋》接受历程与特点
        一、《闲情赋》接受历程探析
        二、《闲情赋》接受特点概述
    第二节 《闲情赋》接受对陶渊明的影响
        一、《闲情赋》接受对陶渊明形象的影响
        二、《闲情赋》对陶渊明创作的拓宽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宋代“崇陶抑谢”现象及其诗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一)关于陶渊明的接受研究
        (二)关于谢灵运的接受研究
        (三)关于陶、谢诗歌的比较研究与接受比较研究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崇陶抑谢”之发生缘起
    第一节 陶谢范型的宋前酝酿
    第二节 陶谢地位的宋代变迁
第二章 “崇陶抑谢”之批评解读
    第一节 陶谢诗歌的“自然”之辩
        一、谢诗“自然”之落
        二、陶诗“自然”之起
    第二节 陶谢人格的“自适”之争
        一、谢格“自适”之微
        二、陶格“自适”之尊
第三章 “崇陶抑谢”之诗学反思
    第一节 “世情变文”的外在之缘
    第二节 “张力骈移”的内生之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六朝士人园林与园林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一)六朝的界定
        (二)士人园林诗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园林诗的研究现状
        (二)六朝士人园林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六朝士人园林诗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六朝士人园林诗与社会思想
        一、玄学的诞生
        二、佛教的兴起
    第二节 六朝士人园林诗与士人园林观
        一、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对话——“家”与“国”
        二、贵族文化的产物——“雅”与“俗”
        三、园林中权力与情感的融合——“南”与“北”
第二章 六朝士人园林与园林诗创作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六朝士人园林对园林诗创作的影响
        一、对园林诗内容的丰富
        二、对园林诗体式风格的影响
        三、对园林诗功能的拓展
    第二节 园林诗与六朝士人园林的互动
        一、园景物象与诗歌意象的互存并生
        二、诗境与园境的互通共融
第三章 六朝士人园林诗的地位和影响
    第一节 六朝士人园林诗的文学地位
        一、诗歌题材及描写手法的拓宽
        二、诗歌体式风格的丰富
    第二节 六朝士人园林诗的文献价值
        一、载录六朝园林的建构历史
        二、再现六朝士人的生活状态
    第三节 六朝士人园林诗的文学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阶段论文发表情况

(8)北宋诗人的乡村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四 乡村诗歌的概念界定
        (一)乡村的产生与发展
        (二)乡村与田园之辩
        (三)乡村写作的发展与流变
第一章 北宋前期诗人笔下的乡村世界
    第一节 北宋初年乡村写作对唐的继承
    第二节 宋初隐逸诗人与北宋乡村
第二章 北宋中后期的乡村写作
    第一节 “仕以行道”在北宋乡村写作中的体现
    第二节 北宋中后期乡村的苦与乐
    第三节 苏门文人对陶渊明的接受
第三章 北宋诗歌中乡村形象的艺术特点
    第一节 乡村诗歌的色彩与绘画中的乡村
    第二节 乡村诗歌的意象选择
        一 烟意象
        二 农具意象
        三 酒意象
第四章 北宋乡村写作繁荣的原因
    第一节 城乡发展与乡村写作
    第二节 城市文化对于乡村写作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9)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作品教学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三、研究现状分析
第一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作品编选情况及分析
    第一节 陶渊明作品的编选情况
        一、编选情况梳理
        二、编选特征分析
    第二节 陶渊明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原因分析
        一、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导向
        二、陶渊明作品的教育价值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作品教学现状及分析
    第一节 陶渊明作品的教学现状
        一、教师的授课现状
        二、学生的学习接受现状
    第二节 陶渊明作品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教学方面
        二、学生学习方面
第三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作品的教学策略探究
    第一节 教材方面
        一、选文题材应更丰富
        二、拓展课外阅读
    第二节 教师方面
        一、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三、改进教学方法
    第三节 学生方面
        一、注重课前预习和习惯的养成
        二、改善学习方式,消除对文言的恐惧
        三、丰富学习形式,调动学习积极性
结语
附录1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研究 ——以和陶文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元初南方士人的陶渊明接受概况
    第一节 接受环境与接受者
        一、接受环境
        二、接受者
    第二节 接受媒介与接受体现
        一、接受媒介
        二、接受体现
    第三节 接受的特殊形式:和陶文人与和陶诗
        一、和陶诗现仍存的文人
        二、和陶诗现已佚的文人
第二章 元初南方士人对陶渊明人格精神的解读与接受
    第一节 共性解读与接受
        一、躬耕归隐的生活方式
        二、固穷守节的耿介品格
        三、任真自得的自然心境
        四、耻事二姓的政治立场
        五、桃源乐土的理想追求
    第二节 个性解读与接受:以方回为例
        一、不见渊明面,渊明心可见
        二、踵武更须追渊明,心闲安乐志更坚
    第三节 接受的文化意图
    第四节 接受程度及其原因
        一、伤时悯乱的悲愤情怀
        二、谋生求名的重利思想
        三、怨劳轻农的等级观念
        四、徘徊仕隐的矛盾心态
第三章 元初南方士人对陶渊明诗品的解读与接受
    第一节 共性解读与接受
        一、平淡自然
        二、风韵之美
    第二节 个性解读与接受:以刘将孙为例
        一、其言明且清,飘萧欲通灵
        二、渊明诗冲寂,养气超尘俗
        三、停云思亲友,志见于言外
    第三节 接受的诗学意图
        一、起五言古诗之衰
        二、纠律诗现时之弊
    第四节 接受程度及其原因
        一、转益多师
        二、诗史精神
        三、崇尚雅正
        四、讲求诗法
第四章 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的地位与影响
    第一节 元前陶渊明接受概述
        一、酝酿期:东晋南北朝
        二、发展期:隋唐五代
        三、成熟期:宋代
    第二节 元初南方士人的总结、突破与重构
    第三节 对元中后期及明清陶渊明接受的影响
征引与参考文献
附录 元初南方士人和陶诗辑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局限及其原因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2]初中语文古诗词主题教学研究[D]. 杨菲. 青岛大学, 2020(02)
  • [3]陶渊明诗歌中的不平之鸣[D]. 郄山.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4]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诗歌选编及教学研究[D]. 胡颖杰. 河南大学, 2020(02)
  • [5]陶渊明《闲情赋》接受研究[D]. 韩璐楠. 扬州大学, 2020(01)
  • [6]宋代“崇陶抑谢”现象及其诗学分析[D]. 马金水.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六朝士人园林与园林诗研究[D]. 黄玉. 西南大学, 2020(01)
  • [8]北宋诗人的乡村写作[D]. 张言. 郑州大学, 2020(02)
  • [9]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作品教学策略探究[D]. 赖丽芬.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研究 ——以和陶文人为中心[D]. 王倩. 西南大学, 2019(06)

标签:;  ;  ;  ;  

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局限及原因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