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浦江县稳步推进旧村改造

浙江省浦江县稳步推进旧村改造

一、浙江省浦江县稳步推进旧村改造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王颢霖[1](2021)在《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是我国乃至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承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今已走过将近二十年的历程,开展了形式广泛、内容丰富的保护工作,形成诸多成果。本文聚焦当下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实际情况,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管理制度、法规建设、评估体系、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几个方面,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构建进行基础性的建设。论文从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系统性保护的角度出发,对保护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探讨。论文建立在对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实践、保护研究考察分析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各项研究工作,力求形成整体性的研究构架。引言部分首先明确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我国当下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研究的具体情况,并对论文的研究方法与重点研究问题进行说明。第一章是本文的研究基础,从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切入,在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营造技艺概念的基础上,分四个阶段梳理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厘清保护思想的发展脉络,为其后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具体问题研究打下基础。第二章针对当下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制度进行论述,从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以及保护制度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并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文第三章试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进行研究,从项目本体评估与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两方面展开,为评估工作进行方法论层面的搭建。在此基础上,论文的第四、五章分别针对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进行论述,结合实际保护案例,多方面探讨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收束,并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进行展望。

张晓蕾[2](2021)在《基于三生功能的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指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经济发展迅速,而农村作为“边缘地带”经济发展缓慢,城乡发展逐渐失衡,因此必须要依靠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才能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带动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应当更好地发挥作用。农村居民点作为乡村地域的人口聚居地,当前存在土地面积过大、利用程度较为粗放等问题,促使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与优化整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主要原因在于区域土地功能定位不清,无法依靠发挥土地优势功能带动土地集约利用。因此,科学评价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研究土地功能与集约利用水平之间的关系,为农村居民点制定分区优化策略十分有必要。本文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生功能视角,定位土地优势功能,通过研究功能与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关系,为浙江省农村居民点制定分区优化策略,对农村居民点的产业发展、人口流动和土地利用进行调整,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研究发现:(1)基于三生功能视角,测算2018年浙江省土地利用生产功能的评价结果范围在0.014-0.419,生活功能的评价结果范围在0.016-0.207,生态功能的评价结果范围在0.015-0.179。土地利用生产优势功能县市主要位于东南沿海平原、浙中盆地,土地利用生活优势功能县市主要分布在浙北平原和中部金衢盆地,土地利用生态优势功能县市主要位于浙西丘陵、浙东丘陵和浙南山地地形区。从时空演变特征看,2005-2018年间,浙江省土地利用生产功能优势县市个数不断增加,生活功能优势县市个数不断减少,生态功能优势县市个数变化不大,生产优势功能地区不断向浙北平原扩展,生活优势功能地区范围不断缩小,由原本的条状分布逐渐演变为点状分布,生态优势功能地区空间变化不大,主要分布在浙西丘陵、浙南山地和浙东丘陵地区,呈“凹”字状。(2)2018年浙江省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范围在0.460-0.912,最高值和最低值的比值达1.98:1,大部分县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较为充分的省会城市而言仍有较大差距,省内农村居民点之间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土地集约利用县市主要分布在西北丘陵、浙北平原和滨海岛屿地区,呈带状分布;土地适度利用县市主要分布在浙北平原、浙中盆地和东南沿海平原地区,呈条状分布;土地利用粗放型主要分布在浙西丘陵、浙东丘陵和浙南山地地区,呈块状分布。从时空演变特征看,2005-2018年浙江省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呈现增长态势,各县市平均增速为51.4%,地区差异逐渐增大,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逐渐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3)2005-2018年浙江省土地利用生产功能优势地区中,与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水平低度协调的县市不断减少,中度协调县市不断增加,生活功能优势地区的土地功能与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耦合协调程度略有提高,但增长幅度较小,生态功能优势地区的土地功能与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程度的变化幅度较大,但整体协调水平依旧偏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亟待提高。浙江省土地利用优势功能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耦合协调程度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递减的发展趋势,中度协调县市主要分布在浙北平原、东南沿海平原和滨海岛屿地区,低度协调县市主要分布在浙中盆地和浙南山地地区,轻度失调县市主要分布在浙西和浙东丘陵的生态功能优势地区。(4)基于浙江省三生功能和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耦合协调结果,为不同协调程度的农村居民点制定优化策略。生产优势功能与土地集约利用低度协调地区的农村居民点建议可利用其土地生产功能优势进行产业重构;生产优势功能与土地集约利用中度协调地区农村居民点具有城镇化的潜质,建议可通过农村宅基地置换退出等方式将农村土地纳入城市发展区域;生活优势功能与土地集约利用中度协调地区和低度协调地区土地的生活功能突出,建议可在原有位置进行内部土地的潜力挖掘,着力提高土地的生产和生态功能,实现三生功能的均衡发展;生态优势功能与土地集约利用轻度失调地区农村居民点建议以环境保护为主;生态优势功能与土地集约利用低度协调地区农村居民点建议以旅游发展优化为主。本文基于三生功能视角,结合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从整体上为不同协调程度农村居民点提供主要的优化方向,而非一概而论,在具体优化过程中也要考虑各村庄实际情况,例如传统村落则要尽量避免迁村并点。

姚石[3](2021)在《基于县域单元的浙江省城乡融合发展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城乡关系严重失衡。城乡融合发展国家战略的提出,旨在破解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机制藩篱,缩小城乡差距,是重塑城乡关系、推动新时代下城乡关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优化城乡功能结构、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县域单元作为国家政权结构中的关键一环,实现了城、乡发展的有机衔接,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单元和核心载体。然而,由于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科学内涵和独特机理未较全面地明晰,由此影响了对其水平的合理测度;其次,现有研究大多从市域及以上单元展开,忽略了县域这一基本单元;再次,由于县域单元具有小范围性、复杂多样性等特征,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路径已成为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构建一套较为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分析县域单元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探究促进区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城乡融合发展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借助Cite Space V软件分析得到研究的三大热点:概念的形成与演变、机制、水平评价及路径分析,这为全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分别阐述了县域单元、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概念内涵,根据内涵阐释进一步剖析城乡融合发展的形成机理;第三,在结合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和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借助频度统计法完成评价指标的预选,进一步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咨询专家的方式,构建出县域单元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评价方法为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第四,运用上述评价指标体系对浙江省85个县域单元进行实证评价,分析浙江省城乡融合发展的水平及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省县域单元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且增长速率低,大部分县域单元间差异呈缩小态势但区域间差距微弱扩大;空间格局上具备中心极化性、群体集聚性、区域差异性特征。最后,从空间、人口、经济、文化、生态、社会六个层面分析浙江省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系统性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未来城乡关系均衡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汤丽梅[4](2021)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研究 ——以莲花县良坊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农村美”愿景的重要前提。我国生活垃圾分类主要集中在城市,上海、北京等都相继出台了相应的法规条例强制居民垃圾分类,环境卫生得到了极大的美化;反观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只有垃圾收集与处理,系统的生活垃圾分类尚未开始,思想观念与相关措施都相对滞后于城市。这不仅进一步恶化了农村人居环境,更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两极分化。因此,做好农村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迫在眉睫。农村的生活垃圾分类要实现与城市齐头并进,需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生活垃圾分类的长效管理机制。本文在阐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基础上,厘清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的主要内容,分别是组织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与协同机制。进而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对莲花县良坊镇的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介绍了良坊镇目前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田心村“环保小屋”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情况、良坊镇生活垃圾分类取得的成效与长效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本文将浙江浦江县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模式与莲花县进行比较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的若干对策:一是规范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组织机制,包括理顺组织边界与领导职能、设置自上而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共同体、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与示范制度;二是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运行机制,包括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市场化运作模式、培育长效保洁的软硬环境;三是夯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激励机制,包括加大小额物质激励频度与力度,挖掘精神激励的内在动力,完善“三随机”绩效考核制度;四是落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监督机制,包括切实履行行政监督职能、强化村规民约监督力度、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监督工作;五是构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协同机制,包括不断创新农村生活垃圾外包方式、搭建多元协同共治平台。当然,五大机制协同发挥作用,最终才能共同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王剑武[5](2020)在《浙江省县域森林生态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重要基础,其定量化指标在国土空间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森林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资源是国家经济建设、人民生产生活和环境建设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浙江作为一个林业大省,其森林生态承载力和健康程度的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生态健康度指的是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森林生态健康度可依据水土流失情况、森林覆盖情况等作为评价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情况进行分级评价。本研究选择浙江省73个区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水土流失数据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构建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对各区县域生态健康度及生态质量进行评价,从宏观、微观、模型评价三个方面讨论生态承载力超载原因,最后提出了森林生态承载力领域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对完善浙江省森林健康评价体系、提升森林质量和林业生态建设的评估指导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使用水土流失指标,对浙江省区县森林生态健康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森林生态系统不健康的单元有6个,分别为:温州市区、平阳县、苍南县、文成县、新昌县、缙云县,森林生态系统中等健康的单元有洞头县、永嘉县等15个,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单元有杭州市区、萧山区等52个。浙江省整体森林生态健康度较高。(2)使用森林覆盖度指标,生态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全省共有杭州市区、萧山区等42个县(市、区)生态质量趋良,建德市、富阳区等31个县(市、区)生态质量趋差。生态质量变化整体形势不容乐观。(3)对浙江省各市县生态承载力超载原因进行分析,宏观上,地形本底条件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最大,是影响生态退化比重指标的自然本底;微观上,森林起源、森林群落结构、坡度级、坡位、草本覆盖度、龄组、树种组成等因子,与生态退化强度显着相关。

林麒琦[6](2020)在《浙西山区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途径研究 ——以杭州清凉峰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乡村建设的快速推进,浙江省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如火如荼,一方面是让乡村更加宜学、宜居、宜游,另一方面也期望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田园综合体是实现乡村振兴、城乡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十九大会议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田园综合体”最早于2012年提出,是继“农业产业园”、“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后乡村振兴发展的新举措。田园综合体以田园生态、田园产业、田园社区为核心组成要素,满足人回归乡土的需求,打破城市和乡村相互分离的壁垒,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也是促进农村三产融合,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美丽乡村、村落景区、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发展。然而,田园综合体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规划设计与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对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途径的探索有助于推进田园综合体研究的进展,也对当前的乡村田园景观特色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浙西山区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途径。通过文献研究、调查分析、通过设计之研究(Research Through Design,简称RTD)以及案例论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第一部分主要阐述田园综合体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总结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成果,概括相关理论研究的成果与不足,以确定研究方向。第三部分系统地介绍设计研究理论体系的相关概念,对通过设计之研究理论及模型进行概述,为后文展开设计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四部分根据对我国现行的相关规范进行梳理,形成开展案例研究的框架,并对国内相关成熟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浙西山区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途径的理论猜想,即风景园林与旅游规划相结合的设计方法。第五部分以清凉峰镇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为例验证猜想,并通过设计反思总结设计经验,形成专门的设计知识,主要内容包括旅游项目的建设、生态环境的整治、村落体系的规划和资源要素的转译等。本文形成了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一,本文将RTD的方法体系首次应用在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途径研究上,并通过具体的设计研究过程完成了RTD理论框架的应用。第二,论文应用RTD的方法体系针对浙西山区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展开研究,总结了田园综合体景观的设计师经验,结合案例分析了设计的经验与不足。第三,提出了浙西山区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的路径,完成相关设计知识的积累,为同类型的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提供借鉴。

沈怡玉[7](2020)在《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民生态意识培育研究》文中提出浙江是“两山理念”的发源地,最早提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纲要。经过多年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浙江把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示范性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推动了农民生态意识的培育和养成,农民的生态经济意识、生态法治意识、生态道德意识、生态治理意识均有显着的提高。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传统的经济利益优先的观念占主导,生态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生态法治和生态治理参与意识淡薄,农民参与生态活动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低碳消费的生活方式还没养成,生态教育的体系还没建立起来,农民生态环保行动的自觉性主动性还不够高等等。农民生态意识培育是一项持久复杂且需循序渐进的工作。必须要加强理论研究,要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进行创新性突破和发展;培育农民的生态理想和信念,加强农民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和认可;加强和完善生态法制、体制机制的建设,全方位形成一个保护生态的良好外部环境;政府要对“三农”制定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生态治理的规划和行动纲领,积极规范、引导农民的日常活动生态化,进一步增进农民生态意识。总之,培育农民的生态意识必须是在建设美丽乡村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引导,全体农民积极广泛参与,从细节入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促使农民传统非生态意识的改变,使生态意识深入人心,这样不但能改变农民的精神面貌,还能使农村变得天蓝、山清、水秀、人美。

党常硕[8](2020)在《村民主体视角下“杭派新民居”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早期新民居建设中乡村风貌混杂、村民真正的居住需求没有受到切实关注等现实问题,杭州市政府于2013年提出了“杭派民居”的概念,并从2014年开始,分两批选了 25个村落作为杭派新民居示范村,至2019年,这些示范村的建设基本完成,此时正是归纳总结其经验教训的关键时期。文章以村民主体为研究视角,基于大量的实地调研,对杭派新民居的建设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对民居内涵的解析以及新民居建设过程中参与各方关系的辩证思考,借助自组织理论,明确了新民居建设中村民作为主体的研究立场。其次,笔者通过实地调研,从政策与建设机制、乡村聚落、新民居建筑单体三个维度对杭派新民居示范村的建设现状进行解析,发现新民居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片面追求风貌,村民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切实尊重等问题。最后,在村民主体视角下,针对性地提出了各层面的改进策略:在政策与建设机制层面,强调建设过程中村民全程参与和多方筹资机制的建立;在乡村聚落层面,提出了新村与老村一体化建设、复合型公共建筑、塑造邻里生活单元的设计来适应乡村人口结构改变的现状;在新民居单体层面上,提出塑造整体和谐、多元共存的风貌,以“原型+调整”的建造方式规范村民自发改建以及针对村民不同生产方式进行户型设计的营建策略。

蒋杰[9](2020)在《钱塘江流域乡村诗意栖居空间营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农耕历史已经延续了五千年余年,乡村是农耕生活的源头,至今依然是华夏子孙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乡愁承载地。钱塘江流域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建德人在活动,流域内散落着大量乡村聚落,他们外表古朴精致,蕴藏着大量的文化遗存。但在城镇化建设、全域旅游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等多重挑战和冲击下,这些村落不断遭受破坏,甚至消亡。2018年浙江省提出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给乡村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对乡村有效保护、创新发展,避免“千村一面”、人口流失、文化缺失,提升乡村空间品质,是大花园建设背景下乡村空间营建亟需解决的重要议题。本文从“诗意栖居”的角度切入,以钱塘江流域内的乡村聚落作为研究对象,以建筑现象学为理论基础,通过案例实践,探索大花园建设背景下乡村空间营建的策略与方法。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明确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方法等,并通过国内外研究综述为乡村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第二部分为理论部分,首先阐述了中西方“诗意栖居”思想,认为人存在于世的本质是物质追求与精神世界回归自然本真,其次对建筑现象学的场所论和知觉论两大分支进行了详细的解析,作为后文空间分析与营建策略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对研究对象深入分析,首先阐明钱塘江流域的自然、人文、经济以及资源特色背景,然后依据建筑场所现象学的场所结构理论从空间与特性两个方向分析了钱塘江流域的乡村空间的“区域”、“中心”、“方向”以及场所特征,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案例的研究分析从营建方法、文化传承、发展模式三方面提出钱塘江流域乡村空间营建的现状问题。第四部分在前文理论解析和研究对象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诗意栖居”空间营建理念以及钱塘江流域乡村空间营建的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的策略,并以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袅溪村为实践案例,以建筑现象学指导乡村空间营建,希望为今后的乡村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高佳妮[10](2020)在《乡村新民居设计的模块化与适应性研究 ——以浙江地区为例》文中指出现如今,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面对乡村本身存在的巨大的住宅建设需求、村民自建房盲目混乱的情况,政府开始引导设计师下乡,目前大体为两种情形:1.由政府主导的汇集了大量优质资源和条件的乡村居住试点项目。他们虽然取得了某种意义上的成功,也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但其获得的政策惠顾、建造成本高昂等要素,无法大面积推广与普及去解决乡村的实际问题。2.大量出现的低价设计和低水平设计,他们只是简单模块重复、机械行列式布局,严重破坏乡村环境和乡村特质。在这样两种窘迫的困境下,本文试图展开对乡村新民居设计的模块化与乡村适应性这两个核心点的融合研究,以求在能体现传统乡村特色的同时对乡村新居建设有一个普遍的指导意义。为实现乡村新民居设计的可推广性,文章提出模块化的设计方法;为延续传统乡村风貌,文章提出适应性的设计宗旨。文章首先对这两个研究重点的提出进行具体阐述,并对二者之间的互动辩证关系进行梳理。紧接着,文章就模块化与适应性的融合设计展开研究:通过对聚落与单体二者的关系梳理进而确立设计基本思路,明确由聚落—组团—单体—房间的模块层级划分,提出由村落全局出发—模块层级分解—再组合的设计步骤,并提出设计应遵守的基本原则。之后文章以浙江地区为例具体展开论述:通过发掘浙江地区传统民居及传统聚落的优良特质寻求设计依据;同时展开对适应浙江乡村的新民居模块层级的具体划分,并分别从聚落和单体两个层面进行详细的设计策略研究,完成乡村新民居设计探索。最后,文章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杭州富阳区渌渚镇阆坞村迁建安置区建筑设计一期项目中,实例验证研究的可行性,并使其更具现实的指导意义,希望能为乡村新民居建设提供一个新的突破口,并为进一步实现乡村工业化建设带来契机。

二、浙江省浦江县稳步推进旧村改造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省浦江县稳步推进旧村改造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五、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营造技艺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缘起
        二、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内涵阐释
    第二节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
        一、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初兴(20 世纪初——1948 年)
        二、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中的耕耘(1949 年建国后——1976 年)
        三、传统营造技艺研究的接续(1978 年改革开放后)
        四、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新篇章(21 世纪初至今)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制度研究
    第一节 行政管理体系
        一、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运行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的方向与途径
    第二节 法律法规体系
        一、法律、法规政策建设的现状
        二、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伦理原则
        三、现有问题与解决方案
    第三节 保护制度的体系建设
        一、项目申报与认定制度
        二、完善保护名录制度建设
        三、技艺传承机制的完善
        四、保护规划编制与履约
        五、评估与退出机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研究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相关阐释
        一、文化遗产评估的相关研究与经验
        二、构建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意义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构成框架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框架说明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目标内容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主客体
        四、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方式与流程
        五、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原则
        六、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标准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本体评估的搭建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价值评估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现状评估
        三、评分方式与分类保护模型的设计
    第四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方式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要素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指标与内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研究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行为主体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单位
        二、行业保护团体与机构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持有者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与原则
        一、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原则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整体性保护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生产性保护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研究性保护
        四、传统营造技艺的展示性保护
        五、传统营造技艺的数字化保护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保护的研究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保护
        一、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背景
        二、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紧迫性
        三、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记录工作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途径的保护
        一、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模式
        二、现代教育与培训模式的探索
        三、行业组织与营造团体
        四、面向公众的普及与宣传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机制的保护
    本章小结
结语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
    附录2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
    附录3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技艺类)
    附录4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美术类)
    附录5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国家)
    附录6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部级)
    附录7 传统营造技艺相关研究出版物内容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基于三生功能的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4 文章可能的创新
2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土地利用功能
        2.1.2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区位理论
        2.2.2 城乡一体化理论
        2.2.3 地域功能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土地利用功能相关研究
        2.3.2 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与优化相关研究
        2.3.3 文献评述
    2.4 三生功能与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的关系
3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自然状况
        3.1.2 社会经济状况
        3.1.3 土地利用状况
    3.2 数据来源
4 浙江省土地利用三生功能评价
    4.1 研究方法
        4.1.1 土地利用三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1.2 指标权重确定
        4.1.3 土地利用功能优势度评价
    4.2 评价结果
        4.2.1 2018 年浙江省土地利用三生功能评价
        4.2.2 2018 年浙江省土地利用功能优势度评价
        4.2.3 2018 年浙江省土地利用优势功能定位
        4.2.4 浙江省土地利用三生功能时空演变特征
    4.3 小结
5 浙江省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5.1 研究方法
        5.1.1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5.1.2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
        5.1.3 指标权重确定及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5.2 评价结果
        5.2.1 2018 年浙江省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标准化
        5.2.2 2018 年浙江省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5.2.3 浙江省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时空演变特征
    5.3 小结
6 三生功能与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分析
    6.1 耦合协调度模型
    6.2 耦合协调水平时空演变特征
        6.2.1 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特征
        6.2.2 耦合协调等级空间演变特征
    6.3 小结
7 浙江省农村居民点优化策略
    7.1 农村居民点优化原则
    7.2 农村居民点优化策略
        7.2.1 生产优势功能与土地集约利用低度协调地区
        7.2.2 生产优势功能与土地集约利用中度协调地区
        7.2.3 生活优势功能与土地集约利用中度和低度协调地区
        7.2.4 生态优势功能与土地集约利用轻度失调地区
        7.2.5 生态优势功能与土地集约利用低度协调地区
    7.3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县域单元的浙江省城乡融合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1.6.1 研究的创新点
        1.6.2 研究的重点
        1.6.3 研究的难点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城乡融合发展相关研究回顾
    2.1 国内外城乡融合发展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2.1.1 文献收录时间计量分析
        2.1.2 文献发文国家计量分析
        2.1.3 文献作者及机构计量分析
    2.2 国内外城乡融合发展研究热点确定
        2.2.1 关键词初步分析
        2.2.2 研究热点的演化过程及特征
        2.2.3 关键词聚类分析
    2.3 国内外城乡融合发展研究热点分析
        2.3.1 城乡融合发展概念的形成与演变
        2.3.2 城乡融合发展的机制
        2.3.3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分析
        2.3.4 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县域单元城乡融合发展相关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解析
        3.1.1 县域单元
        3.1.2 乡村振兴
        3.1.3 城乡融合发展
    3.2 城乡融合发展的形成机理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县域单元城乡融合发展评价体系
    4.1 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评价指标的预选
        4.2.2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代表意义
    4.3 评价方法的确定
        4.3.1 评价方法的比较
        4.3.2 评价方法的选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浙江省县域单元城乡融合发展实证评价
    5.1 浙江省概况
    5.2 浙江省县域单元城乡融合发展评价
        5.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5.2.2 评价模型的构建
        5.2.3 计算各主成分及综合得分
    5.3 浙江省县域单元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特征
        5.3.1 各全局主成分得分的时空特征
        5.3.2 综合得分的时空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浙江省城乡融合发展提升路径与政策建议
    6.1 浙江省城乡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2 浙江省城乡融合发展提升路径
    6.3 促进浙江省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6.3.1 强化规划引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6.3.2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农民就地城镇化
        6.3.3 引导产业有机联动,发展“农业+”多种业态
        6.3.4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打造富有地区特色的“绿色”县域
        6.3.5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对等化
        6.3.6 以小城镇为抓手,鼓励发展乡村社区群落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浙江省县域单元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原始数据
附录 B 浙江省县域单元城乡融合发展负向指标调整属性后数据
附录 C 浙江省县域单元城乡融合发展各主成分得分及排名
致谢
作者简历

(4)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研究 ——以莲花县良坊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评析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创新点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村生活垃圾
        2.1.2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2.1.3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
    2.2 理论基础
        2.2.1 协同治理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3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的构成
    3.1 构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1.1 构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3.1.2 构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的可行性
    3.2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的构成要素
        3.2.1 权责适配的组织机制
        3.2.2 准确高效的运行机制
        3.2.3 丰富精细的激励机制
        3.2.4 规范透明的监督机制
        3.2.5 多元参与的协同机制
4 良坊镇建立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的实证分析
    4.1 良坊镇基本情况
    4.2 良坊镇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4.3 良坊镇田心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情况
        4.3.1 田心村的垃圾分类试点目标
        4.3.2 田心村的垃圾分类处理流程
        4.3.3 田心村垃圾分类的配套措施
        4.3.4 田心村生活垃圾分类总体成效
    4.4 良坊镇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4.4.1 组织机制:政府部门、村委会职能缺位
        4.4.2 运行机制:资金运转困难、市场化程度低
        4.4.3 激励机制:激励力度不足、考核不严
        4.4.4 监督机制:监督力度不足,效果不佳
        4.4.5 协同机制:参与主体不积极,协同乏力
    4.5 影响良坊镇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的因素
        4.5.1 村民综合素质
        4.5.2 家庭生活习惯
        4.5.3 政府机构和成员执行力
        4.5.4 社会经济水平与文明程度
        4.5.5 网络普及与应用程度
5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的县际间比较
    5.1 浙江浦江县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
        5.1.1 以乡带城,城乡分类并行
        5.1.2 创新分类方法,源头分类彻底
        5.1.3 动员社会参与,发挥典型作用
        5.1.4 由县及村,严格监督考核
    5.2 浦江县和莲花县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比较
        5.2.1 组织领导与部门协同比较:一强一弱
        5.2.2 资金投入与政企合作比较:一多一少
        5.2.3 激励方式与考核反馈比较:一重一轻
        5.2.4 监督方式与监督效果比较:一实一虚
        5.2.5 参与主体与多方协同比较:一全一缺
6 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的对策
    6.1 规范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组织机制
        6.1.1 理顺组织边界与领导职能
        6.1.2 设置自上而下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共同体
        6.1.3 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与示范制度
    6.2 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运行机制
        6.2.1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6.2.2 完善市场化运作模式
        6.2.3 培育长效保洁的软硬环境
    6.3 夯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激励机制
        6.3.1 加大小额物质激励频度与力度
        6.3.2 挖掘精神激励的内在动力
        6.3.3 完善“三随机”绩效考核制度
    6.4 落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监督机制
        6.4.1 切实履行行政监督职责
        6.4.2 强化村规民约监督力度
        6.4.3 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监督工作
    6.5 构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协同机制
        6.5.1 不断创新农村生活垃圾外包方式
        6.5.2 搭建多元协同共治平台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莲花县良坊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访谈问题和访谈对象信息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5)浙江省县域森林生态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承载力
        1.2.2 森林生态资源承载力评价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内容
    1.4 技术路线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浙江省森林资源状况
        2.1.1 资源现状
        2.1.2 各市分布
        2.1.3 动态变化
    2.2 森林资源监测预警体系状况
        2.2.1 体系现状
        2.2.2 现有数据
    2.3 评价基础数据
        2.3.1 各县水土流失数据
        2.3.2 各县森林资源数据
        2.3.3 两期评价基础数据
    2.4 研究方法
        2.4.1 国家方法下的基础评价方法
        2.4.2 国家方法下的过程评价方法
        2.4.3 两期动态多元线性评价方法
3.浙江省生态资源承载力评价
    3.1 国家方法下的基础评价结果
    3.2 国家方法下的过程评价结果
    3.3 两期动态评价结果
        3.3.1 基准年评价结果
        3.3.2 两期动态评价结果
    3.4 讨论
4.生态承载力超载成因分析
    4.1 宏观成因分析
    4.2 微观成因分析
    4.3 模型评价成因分析
5.生态承载力领域政策预研
    5.1 现有政策及落实情况
        5.1.1 林业基础保障不断强化
        5.1.2 林地保护不断加强
        5.1.3 采伐改革稳步推进
        5.1.4 湿地管理得到重视
    5.2 生态承载力领域政策建议
        5.2.1 积极构建现代林业生态文明制度
        5.2.2 全面落实“双增”目标考核
        5.2.3 积极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5.2.4 切实加强资源保护管理
        5.2.5 加强自然生态保护
        5.2.6 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和抚育
        5.2.7 加强生态与资源监测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6)浙西山区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途径研究 ——以杭州清凉峰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社会背景
        1.1.2.1 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决胜时期
        1.1.2.2 浙江地区乡村建设成绩与问题并存
        1.1.2.3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1.1.2.4 乡村旅游需求增加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1.1 通过设计之研究
        1.4.1.2 文献研究法
        1.4.1.3 调查分析法
        1.4.1.4 实例论证法
        1.4.2 研究框架
2.田园综合体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2.1 相关基础理论概念
        2.1.1 相关概念解析
        2.1.1.1 乡村景观
        2.1.1.2 休闲旅游
        2.1.1.3 休闲农业
        2.1.1.4 创意农业
        2.1.2 相近概念辨析
        2.1.2.1 田园综合体与美丽乡村
        2.1.2.2 田园综合体与农业综合体
        2.1.2.3 田园综合体与特色小镇
        2.1.2.4 田园综合体与现代农业产业园
        2.1.3 田园综合体概念
        2.1.4 田园综合体景观组成要素
        2.1.4.1 田园生态景观
        2.1.4.2 田园社区景观
        2.1.4.3 田园产业景观
    2.2 国内外田园综合体理论综述
        2.2.1 国内美丽乡村建设研究综述
        2.2.2 国内田园综合体理论综述
        2.2.3 国外田园综合体理论综述
        2.3.3.1 意大利“田园综合体”理论综述
        2.3.3.2 日本“田园综合体”理论综述
    2.3 本章小结
3.通过设计之研究的方法体系
    3.1 设计研究的背景
    3.2 设计研究的内涵
        3.2.1 设计与研究
        3.2.2 设计研究的内容体系
        3.2.2.1 关于设计之研究
        3.2.2.2 为了设计之研究
        3.2.2.3 通过设计之研究
    3.3 通过设计之研究的研究进展
    3.4 通过设计之研究模型
        3.4.1 通过设计之研究内在学习过程模型
        3.4.2 通过设计之研究知识循环模型
    3.5 本章小结
4.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的设计师式研究
    4.1 方法论的实践
    4.2 设计师式研究过程框架
    4.3 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的设计师式认识框架
        4.3.1 案例总结的参照框架
        4.3.1.1 田园综合体建设条件分析阶段的研究框架
        4.3.1.2 田园综合体营建阶段的研究框架
        4.3.1.3 田园综合体运营管理与保障机制的研究框架
        4.3.2 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的认识框架
    4.4 设计研究成果总结:案例研究
        4.4.1 成都多利农庄
        4.4.1.1 项目概况
        4.4.1.2 景观营建
        4.4.1.3 存在问题
        4.4.2 都江堰天府源田园综合体
        4.4.2.1 项目概况
        4.4.2.2 景观营建
        4.4.2.3 存在问题
        4.4.3 无锡田园东方
        4.4.3.1 项目概况
        4.4.3.2 景观营建
        4.4.4 绍兴花香漓渚
        4.4.4.1 项目概况
        4.4.4.2 景观营建
        4.4.4.3 存在问题
        4.4.5 斗门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
        4.4.5.1 项目概况
        4.4.5.2 景观营建
        4.4.5.3 存在问题
        4.4.6 安吉田园鲁家
        4.4.6.1 项目概况
        4.4.6.2 景观营建
        4.4.7 杭州绕城村近郊型田园综合体
        4.4.7.1 项目概况
        4.4.7.2 景观营建
        4.4.7.3 存在问题
    4.5 设计经验知识: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途径经验总结
        4.5.1 田园生态景观
        4.5.1.1 优化生态格局,保留村庄肌理
        4.5.1.2 生态保育与修复并举
        4.5.1.3 发展循环农业与湿垃圾再利用
        4.5.1.4 废水废气废料达标排放
        4.5.2 田园社区景观
        4.5.2.1 合理规划与适度整治
        4.5.2.2 完善基础及配套服务设施
        4.5.2.3 融入文化内涵,提升景观品质
        4.5.2.4 创意互动,活化田园景观
        4.5.2.5 加强社区治理,建设和谐社区
        4.5.2.6 明确使用者特征,满足使用者需求
        4.5.3 田园产业景观
        4.5.3.1 以优势农业为核心产业,创意农业为衍生产业
        4.5.3.2 三产融合,完善产业结构
        4.5.3.3 可食地景,赋予景观附加值
        4.5.3.4 植物间套作,提高土地利用率
    4.6 设计经验知识: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的不足
        4.6.1 田园综合体的管理不足
        4.6.2 田园综合体的配套服务设施不全
        4.6.3 田园综合体景观建设缺少工匠精神
    4.7 理论假设:景观营建与旅游规划相结合
5.清凉峰镇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
    5.1 引论:实践验证
    5.2 调查方法、研究内容与范围
        5.2.1 调查方法
        5.2.2 研究内容与范围
    5.3 项目概况:清凉峰镇田园综合体
        5.3.1 区位及交通概况
        5.3.2 自然环境条件
        5.3.2.1 水文条件
        5.3.2.2 地形地貌
        5.3.2.3 生物资源
        5.3.2.4 气候环境
        5.3.3 人文资源条件
        5.3.4 产业发展条件
        5.3.5 区域旅游发展现状
        5.3.5.1 周边旅游概况
        5.3.5.2 现状旅游资源
        5.3.5.3 旅游资源分析总结
        5.3.6 清凉峰镇现状问题总结
        5.3.6.1 核心产业资源带动能力不足
        5.3.6.2 产业结构不完善、秩序不规范
        5.3.6.3 基础服务设施不足
        5.3.6.4 文化氛围感不强
        5.3.6.5 地广人稀,村落无中心
        5.3.6.6 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矛盾突出
    5.4 营建过程:风景园林与旅游规划的跨专业实践
        5.4.1 设计目标的确定:基于旅游规划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5.4.1.1 旅游规划目标与风景园林规划
        5.4.1.2 景观营建目标
        5.4.2 景观营建的关键:特色旅游产业布局
        5.4.3 项目构思
        5.4.3.1 区域总体定位
        5.4.3.2 规划策略
        5.4.4 旅游规划与景观营建的整合
    5.5 营建结果:清凉峰镇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与设计
        5.5.1 清凉峰镇田园综合体景观总体规划
        5.5.1.1 生态环境整治规划
        5.5.1.2 旅游项目规划
        5.5.1.3 村落体系规划
        5.5.1.4 内部交通规划
        5.5.2 核心区域景观设计
        5.5.2.1 田园生态景观营建
        5.5.2.2 田园社区景观营建
        5.5.2.3 田园产业景观营建
    5.6 设计反思:对理论假设的回应
    5.7 小结
6.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RTD理论框架的应用
        6.1.2 浙西山区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途径
        6.1.2.1 梳理建设的条件、建设过程的框架
        6.1.2.2 国内成熟实践案例的调查研究
        6.1.2.3 提出营建途径的理论设想
        6.1.2.4 通过实际项目的验证
        6.1.2.5 提出具有普适性的设计知识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之处
        6.2.1.1 设计周期过少
        6.2.1.2 设计研究的局限
        6.2.2 成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目录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7)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民生态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与不足之处
2 理论分析
    2.1 生态意识培育的思想渊源
        2.1.1 中国古代生态思想
        2.1.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
        2.1.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2 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民生态意识培育的关联
        2.2.1 生态文明的内涵
        2.2.2 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
        2.2.3 农民生态意识的内涵
        2.2.4 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民生态意识的内在关系
3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推进农民生态意识培育的积极作用
    3.1 美丽乡村建设提出的现实背景及其发展历程
        3.1.1 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背景
        3.1.2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
    3.2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民生态意识培育的成果
        3.2.1 美丽乡村生态经济转型推进农民生态经济意识培育
        3.2.2 美丽乡村生态制度建设推进农民生态法治意识培育
        3.2.3 美丽乡村生态文化创新推进农民生态道德意识培育
        3.2.4 美丽乡村生态社会治理推进农民生态治理意识培育
4 浙江农民生态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农民生态经济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1 循环农业积极性待增强
        4.1.2 绿色农业认知度待提高
        4.1.3 低碳农业参与度待提升
    4.2 农民生态法治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2.1 生态法治知识不足
        4.2.2 法治公平观念欠缺
        4.2.3 守法责任观念待加强
    4.3 农民生态道德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3.1 传统经济利益观念占主导
        4.3.2 生态消费观念尚未完全树立
        4.3.3 生态美德传播未重视
    4.4 农民生态治理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4.1 生态治理参与观念淡薄
        4.4.2 生态治理参与机制待健全
        4.4.3 生态治理主动性积极性待增强
5 浙江农民生态意识培育的对策
    5.1 农民生态经济意识培育的对策
        5.1.1 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5.1.2 提高绿色农业技术发展
        5.1.3 强化农业低碳运行模式科学管理
    5.2 农民生态法治意识培育的对策
        5.2.1 健全生态法治制度体系
        5.2.2 优化生态普法宣传方式
        5.2.3 建立农民生态举报、奖惩制度
    5.3 农民生态道德意识培育的对策
        5.3.1 加大生态道德教育的力度
        5.3.2 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5.3.3 创新生态美德的传播方式
    5.4 农民生态治理意识培育的对策
        5.4.1 强化生态治理教育
        5.4.2 完善生态治理参与机制建设
        5.4.3 普及智能化的生态治理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8)村民主体视角下“杭派新民居”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前乡村民居建设的困境
        1.1.2 “杭派民居”示范村建设
    1.2 研究对象的概念辨析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对民居的研究现状
        1.3.2 国外对民居的研究现状
        1.3.3 国内新民居项目实践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民居的内涵与村民主体视角的确立
    2.1 民居的内涵
        2.1.1 民居适应自然环境
        2.1.2 民居适应村民生产、生活需要
    2.2 村民主体视角的确立
        2.2.1 村民主体溯源
        2.2.2 新民居建设中村民主体地位
        2.2.3 自组织理论在新民居建设中的应用
    2.3 村民主体的内涵
        2.3.1 村民社会主体性
        2.3.2 村民经济主体性
        2.3.3 村民文化主体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杭派新民居示范村建设现状分析
    3.1 杭派新民居示范村建设现状概况
    3.2 杭派新民居政策与建设机制的现状及解析
        3.2.1 约束村民建房的多重政策
        3.2.2 村民自筹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的资金政策
        3.2.3 多方协同的建房机制
        3.2.4 平衡村民利益的分房机制
    3.3 杭派新民居乡村聚落现状及解析
        3.3.1 选址与格局
        3.3.2 肌理结构
        3.3.3 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
    3.4 杭派新民居建筑单体现状及解析
        3.4.1 风貌与装饰
        3.4.2 材料与建造
        3.4.3 新民居户型
        3.4.4 新民居改造
    3.5 村民主体视角下杭派新民居建设的问题
        3.5.1 政策与建设机制的问题
        3.5.2 乡村聚落的问题
        3.5.3 建筑单体的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村民主体视角下杭派新民居建设的改进策略
    4.1 政策与建设机制的改进策略
        4.1.1 上下联动,全程参与
        4.1.2 多方筹资,壮大集体经济
    4.2 乡村聚落的改进策略
        4.2.1 新村与老村一体化建设
        4.2.2 融合“新村民”与原住民的公共建筑
        4.2.3 塑造邻里生活单元
    4.3 建筑单体的改进策略
        4.3.1 整体和谐,多元差异的风貌
        4.3.2 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材料和技术
        4.3.3 “原型+调整”的灵活建造方式
        4.3.4 针对不同生产方式的户型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反思
    5.1 研究结论
    5.2 反思与不足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9)钱塘江流域乡村诗意栖居空间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学术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乡村空间营建相关理论
    2.1 诗意栖居的生存理念
        2.1.1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诗意生活
        2.1.2 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思想
        2.1.3 诗意栖居的生存空间
    2.2 建筑现象学理论概述
        2.2.1 建筑场所现象学
        2.2.2 建筑知觉现象学
        2.2.3 建筑现象学的空间营建思想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钱塘江流域乡村空间分析与案例研究
    3.1 钱塘江流域概况
        3.1.1 自然环境
        3.1.2 人文环境
        3.1.3 经济环境
    3.2 乡村空间分析
        3.2.1 区域(领域)
        3.2.2 中心(场所)
        3.2.3 方向(路径)
        3.2.4 特性
    3.3 国内外乡村空间营建案例研究与启示
        3.3.1 国外乡村空间营建案例
        3.3.2 国内乡村空间营建案例
        3.3.3 案例启示
    3.4 钱塘江流域乡村空间现状问题
        3.4.1 乡村建设策略失当
        3.4.2 乡村文化传承失序
        3.4.3 乡村发展模式失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钱塘江流域乡村空间营建策略与实践
    4.1 “诗意栖居”空间营建理念
        4.1.1 展现乡村的生活化本质
        4.1.2 实现空间延续文脉的目标
        4.1.3 营建意念与现象融合的栖居
        4.1.4 表达知觉体验的空间形式
    4.2 钱塘江流域乡村空间营建策略
        4.2.1 宏观——整体发展策略
        4.2.2 中观——聚落规划策略
        4.2.3 微观——空间营建策略
    4.3 钱塘江流域乡村空间营建实践
        4.3.1 袅溪村背景概况
        4.3.2 袅溪村空间营建思路
        4.3.3 袅溪村空间营建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乡村新民居设计的模块化与适应性研究 ——以浙江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缘起
        1.1.1 社会背景
        1.1.2 面临困境
        1.1.3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既往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2章 乡村新民居设计模块化与适应性研究的提出
    2.1 乡村新民居设计模块化的提出
        2.1.1 乡村新民居进行模块化设计的优势
        2.1.2 乡村新民居模块化设计的有利条件
    2.2 乡村新民居设计适应性的提出
    2.3 乡村新民居设计模块化与适应性二者的辩证关系探讨
        2.3.1 在乡村新民居设计中模块化是方法,适应性是根本
        2.3.2 正确认识乡村新民居设计中模块化与适应性二者的矛盾
        2.3.3 在乡村新民居设计中寻求模块化与适应性二者的协调统一
    2.4 案例佐证——印度贝拉布尔住宅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乡村新民居模块化与适应性融合的思路及原则
    3.1 乡村新民居模块化与适应性融合设计中聚落与单体的关系
        3.1.1 聚落设计大于单体设计之和
        3.1.2 聚落设计决定单体设计的走向
    3.2 乡村新民居模块化与适应性融合设计的核心思路
    3.3 乡村新民居模块化与适应性融合设计的基本步骤
    3.4 乡村新民居模块化与适应性融合设计的基本原则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浙江乡村新民居模块化与适应性的融合设计研究
    4.1 浙江乡村新民居模块化与适应性融合设计的依据探讨
        4.1.1 浙江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特质
        4.1.2 浙江传统乡村住居空间形态的特质
    4.2 适应浙江乡村的新民居模块层级划分研究
        4.2.1 房间——最小空间单元
        4.2.2 单体——基本居住单元
        4.2.3 组团——户型拼接组合
        4.2.4 聚落——整体村落空间
    4.3 浙江乡村新民居模块化与适应性融合设计策略研究—聚落层面
        4.3.1 因地制宜的选址
        4.3.2 街巷道路的规划
        4.3.3 公共空间的再造
        4.3.4 文脉标志的传承
    4.4 浙江乡村新民居模块化与适应性融合设计策略研究—单体层面
        4.4.1 房间层级-单体层级的模块组合研究
        4.4.2 单体层级-组团层级的模块组合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践验证——以杭州市富阳区渌渚镇阆坞村迁建安置区建筑设计一期项目为例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背景
        5.1.2 基地概况
    5.2 针对浙江乡村的模块化与适应性融合设计方法的应用过程
        5.2.1 聚落层面整体规划
        5.2.2 模块的分解与组合
    5.3 针对浙江山地乡村新民居融合设计方法的创新研究补充
        5.3.1 模块的分解与组合
        5.3.2 关于创新山地乡村新民居融合设计的优点归纳
        5.3.3 关于创新山地乡村新民居融合设计的问题反思及改进措施
    5.4 实践反思
    5.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作者简历

四、浙江省浦江县稳步推进旧村改造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D]. 王颢霖.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基于三生功能的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D]. 张晓蕾. 浙江工商大学, 2021
  • [3]基于县域单元的浙江省城乡融合发展评价研究[D]. 姚石.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4]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研究 ——以莲花县良坊镇为例[D]. 汤丽梅. 东华大学, 2021(11)
  • [5]浙江省县域森林生态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 王剑武.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6]浙西山区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途径研究 ——以杭州清凉峰镇为例[D]. 林麒琦.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7]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民生态意识培育研究[D]. 沈怡玉.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8]村民主体视角下“杭派新民居”建设研究[D]. 党常硕. 浙江大学, 2020(02)
  • [9]钱塘江流域乡村诗意栖居空间营建策略研究[D]. 蒋杰.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10]乡村新民居设计的模块化与适应性研究 ——以浙江地区为例[D]. 高佳妮. 浙江大学, 2020(02)

标签:;  ;  

浙江省浦江县稳步推进旧村改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