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师范学院简介系列第十三期——体育系简介

自贡师范学院简介系列第十三期——体育系简介

一、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系列介绍之十三——体育系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郑小凤[1](2021)在《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影响了整个区域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发展高等教育,当以人才为本。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理应重视体育人才。以往对于高校体育人才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体育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如今转换一下视角,研究国家和学校能为西部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激励体育教师潜心教学、科学研究,激发教师主动性和敬业精神,真正实现“以教师为本”。而制度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高度相关,制度是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标”,引导教师价值和行为选择。正是基于此,从制度视角研究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以体育学科发展的角度,考虑体育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工作性质,制定有利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职称晋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激励制度、培训制度等,以期为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更新和改进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建国后国家及各省颁布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根据制度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结合建国后我国政治环境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战略调整等,将制度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了解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制度,掌握当下的政策热点,预测未来的制度走向,为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2)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获得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呈现的主要特点以及与职业发展有关的潜在联系。具体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3)通过访谈法获得西部地区13所高校的学校制度以及专家观点,具体详细了解每所学校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制度实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如下:(1)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重视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设置以运动项目为主,大学体育教师的培养注重“运动专项化”。制度高度统一化,初步建立了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的培训进修、任职制度、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薪酬制度等。文革结束以后,各体育院系、师范院校采取各种手段,培养体育人才;考核制度进入量化考核阶段;职称晋升制度得到恢复;薪酬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20世纪90年代,高校体育教师进修培训网络体系基本建成;薪酬制度不断完善;考核制度进入分类探索时期;职称评审权下放,制度改革进入新的时期。(2)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描述性统计结果。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发现,人口特征变量性别、年龄、学历、年收入、执教时间,以及学校特征变量学校地理位置、省份、招生体育专业研究生、分类考核、分类职称评定在职业发展某个或某些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某些变量和维度对教学发展、科研发展、职称职务提升、薪资增长产生正向直接影响。探索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学校制度对职业发展的解释力度达到0.346,并探索建立调节效应模型。(3)通过微观研究发现部分高校存在评职称难的问题,各高校职称晋升制度有差别,评定方式也各有特色。通过对13所高校的对比分析发现,职称评审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定评定职称必备条件和任选条件;另一类是量化打分。在职称评定中,多数高校已经进行分类评定,有的高校将学历作为限制条件,影响体育教师评职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是否将比赛成绩纳入其中,而各高校的规定各不相同,没有突出体育教师的特殊性。绩效考核突出量化标准,每所学校的年度考核制度不太一样,但都是侧重教学、科研的考核,教学占的比重更大。学校进修与培训制度明确,考核制度不太全面,教学、竞赛训练方面的奖励不足,薪酬制度满意度较低。根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高校制度是促进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张磊[2](2021)在《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而言,无论接收东北或统治东北,莫不以沈阳为大本营,沈阳成为当时国民党统治东北的军事政治重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东北所进行的接收重建工作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教育接收重建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其成败影响人心向背和政权兴亡。本文研究时段集中在1945-1948年,研究地域集中在沈阳市,旨在运用档案、报刊等文献史料,重点考察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严重危机,进而揭示国民党以教育为其内战服务的本质以及国民党在国共东北争夺中失败的历史必然性。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鉴于沈阳市重要的战略地位,先于国民党进驻沈阳。中共撤出沈阳后,国民政府派出董文琦等人于1945年12月底到达沈阳,直到1946年3月13日,驻沈苏军全部撤离,国民党军进驻沈阳,才开始正式接收。受日本十四年殖民统治,沈阳市教育呈现畸形发展状态,后又经苏军抢掠,各学校建筑设备饱受摧残。第二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为指导东北教育接收,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东北区教育复员辅导委员会,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通过《接收东北教育事业决议案》,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也相继颁布各类学校复员暂行办法。辽宁省教育接收工作由东北敌伪事业物资统一接收委员会辽宁省分会教育组负责,该教育组由教育部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及辽宁省政府共同派员组成,专科以上学校由处派员接收,中等以下学校由省市派员接收。沈阳市教育接收工作逐次推进大体完成,但在接收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师资不足、校舍残破、校具不全、教材匮乏等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在东北临大学生分发过程中,由于东大开学日期未定,致使千余有为青年棉衣无着、煤斤无源、课业荒废,给教育重建带来极大困难。第三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接收后国民党沈阳市划定教育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进行教材编审和课程的重新设置,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国民党沈阳市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文化支出以22.75%居于第二位,不仅并未达到市县不得少于35%的规定,且不及保安警察支出47.86%的一半,这与蒋介石喊出的“抗战时期,军事第一;建国时期,教育第一”的响亮口号严重不符。国民学校通过周会、课程内容、壁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戡乱”教育,教育为内战服务的目的昭然若揭。献校运动口号喊的轰轰烈烈,最终结果却是徒有虚名,每区试办两保国民学校的计划也未能实现。受战乱影响失学儿童日益增多,政府措施失当收容效果甚微。由于叙级未定1946年国民党沈阳市政府仅向教员发放维持费等生活补助,同时向学生征收尊师米。但维持费极其微薄,且存在拖欠发放、公教人员不平等问题。教员叙级甄审工作办理完竣后所发薪俸虽有增加,但仍不及物价升腾之速,教员生活难以为继,引发请愿罢教斗争。第四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战后东北青年失学过多亟待收容,国民政府教育部筹办了大学先修班,国民党辽宁省设立临时中学,沈阳市接办东北青年中学并筹办暑期补习学校,并制定公立中等学校公助生暂行办法以及奖助金办法等。但中等教育重建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奖助金有名无实,教育救济收效甚微,教学设施匮乏,教师薪俸低微。甚至个别校长贪污公款以及一些教员教学无力、师德败坏等事件也屡有发生。为扭转军事战场颓势及补充兵源,国民党对沈阳市高中以上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初中以下学生实施童子军训练。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举办冬令营,动员学校组建青年工作队,为实施“戡乱”服务,其结果是教育环境更加恶化。第五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复员重建方式有回迁国立东北大学、接收国立沈阳医学院,以及创办私立东北中正大学、私立辽东学院、私立辽宁医学院和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民政府教育部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支出捉襟见肘,教学设备奇缺,教职员待遇微薄。在教师管理上存在任人唯亲,师资不齐,教授缺少。教育部所欠学生公费不能全部下拨,学生生活难以为继。教育部实行奖学金制度,但因为奖学金名额数量较少,引起学生的抗议和不满。加之战后东北物价飞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和政治敏感性的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第六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为推行社会教育,在沈阳设置的社教机构有民众教育馆、图书馆、民众学校、学校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以及国民教育研究会等,这些社教机构相互配合,对民众实施识字教育、注音符号教育、电化教育、国民体育等。受经费限制沈阳市社会教育的推动十分困难,电化教育的器材设备不仅严重缺乏,对社会教育的人才培训也仍显不够。结语部分,对沈阳市教育接收与重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在教育接收中缺乏计划,并以军方和政治势力插手为主要特征。在教育重建中由于国民党在东北率先挑起内战,导致战后物价飞涨,经济殆于破产,教育经费被军事挤占,失学儿童和青年益众,种种弊端致使教师学生对国民党政权的离心力加速运转,并将政治信任投向了共产党一方,加速了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灭亡。

李远辉[3](2020)在《民国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研究与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兆均作为我国近现代体育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金兆均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体育理论家,一生奋笔不息,编撰出版体育理论着作,在实际的教学与实践中他更是一位教育家和身体力行的实干派;在其从事体育事业生涯的60多年中,他兢兢业业对待教学工作,积极创办学校和体育理论期刊,身体力行的体育实践行为和言行举止获得了我国广大体育事业工作者的一致认可和敬重。同时因为金兆均先生长期从事大学与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且有赴美留学的经历,高深的学术造诣,更是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理论着作和经验,虽时过境迁,然其思想中的精髓却意义深远、经久不衰,具有重要的体育史学价值与现代启示意义。本研究以金兆均体育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朋辈评议法、专家评价法等研究方法对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对我国当代及未来体育发展的启示、历史贡献及其局限性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和研究。基于资料收集与文献研究,本研究提出了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五个方面的核心观点:(1)“体育救国”论;(2)“五育并重”观;(3)“学生发展中心”论;(4)“民众体育普及”观;(5)“体卫健康结合”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历史贡献:(1)促进了中西方体育的融合发展;(2)增进了国民体质的健康意识;(3)推动了我国近代体育的发展;(4)率先对我国体育管理进行了研究。根据金兆均体育思想的主要核心观点,结合当前中国体育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金兆均体育思想对当代体育发展与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1)当代体育发展的启示:有助于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有助于推进“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战略计划;有助于构建国民体质健康教育体系。(2)当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有助于提高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的地位;有助于提升学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助于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实践。

李兆旭[4](2020)在《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体育在社会生活中兼具“小众”与“大众”性质——以体育为业的人才固然是少数,但每个人都可以让体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大众体育,都与体育人才的主导和参与密不可分。体育学校培养的人才,既是体育行业的基础,又是大众体育的引领者,这就让体育学校具备沟通多种研究视角的可能性。体育学校的经营管理和教学工作,是体育学科和体育行业发展状况的典型样本;体育学校与政府、民众的关系,又反映着民国时期体育文化的特质、发展路径及其反映的社会文化状况。为进一步梳理有关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的史实,展现中国体育行业的专业化、近代化进程,并更准确地评价中国近代体育学校的历史地位及历史作用,本论文分五章、两部分研究了民国时期的体育学校。第一部分由第一、二、三章组成,分别从起源、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机制三方面入手,呈现近代体育学校在民国时期的发展历程。中国人自主兴办的体育学校和西方人在华培养体育人才的工作,是体育学校在中国的两大起源。两者均认同体育兼具锻炼身体和塑造精神的意义,因此都迫切希望大量培养体育教师。两类体育学校在竞争中,共同塑造了以自然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培养体育教师为首要目标,理论学科与运动训练相结合,融入中国传统体育元素的体育专业教育模式。体育学校日后遇到的诸多问题,也在起步阶段初露端倪。第二章分别探讨了公立体育学校和私立体育学校的经营管理状况。1929年前,公立体育学校的发展相对迟缓,而私立体育学校深受五四时期民族主义和平民教育思潮的影响,成为培养体育人才的主要力量。从1929年起,南京国民政府的体育政策日益积极,辐射全国的公立体育学校系统初现雏形。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加强了对私立体育学校的约束,私立体育学校被纳入体育师资训练系统。但是,全面抗战爆发后,私立体育学校大受打击,公立体育学校成为体育学校的主体。第三章探究了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以训练体育师资为宗旨和首要目标,培养文化素质全面,体育理论扎实,运动技能优秀,实务能力突出的体育人才,是体育学校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此,体育学校在招生、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毕业就业各环节,探索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机制,并采取了多种手段,希望将人才培养机制的效能最大化,但效果并不理想。体育学校的产生、经营和教学活动,既体现了近代体育学的学科建设成果,也反映了民国时期体育事业总体孱弱的现实。第二部分由第四、五章组成,探究近代体育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并从体育视角分析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轨迹。其中,第四章探讨了体育学校中的武术教学,认为武术成为近代体育的重要项目,既是以西方体育学科衡量和改造中国传统体育的结果,也是在民族主义话语下与西方对抗的实践。在“西方近代体育化”和“民族化”的双重追求下,专业学校武术成为了一门自成体系的,技术和理论兼备的“学问”,但是,仅凭近代专业学校武术,尚难以充分完成传承、发展武术的重任。第五章延续了过往学者关于体育对女性的身体改造,以及体育与妇女解放关系的探讨,认为近代女子体育专业教育一方面以“体育救国”的追求打破和否定了传统意义上“柔弱无力”的文雅,另一方面又定义了健康柔美的“文雅”,两者表现形式截然不同,但内核一脉相承,都认为女子应阴柔委婉,女性应弱于男性。性别刻板印象的推翻与重建,既刺激和保护了女子体育的初步发展,客观上在体育行业内创造了女子专属的空间。又严重限制了女体育从业者的从业方向和上升空间。民族主义在体育专业教育中的支配地位,似乎与自然体育思想的主流地位相悖;实质是民族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对立统一。因为自然体育提升身体素质的目标仍然与“体育救国”相一致,其引入的近代竞技体育项目,不仅为传统体育的改造提供了样板,甚至也成为了证明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的重要方式。因此,自然体育思想虽然在价值观上与“体育救国”存在差异,但仍能与“体育救国”并行不悖。

赵双[5](2020)在《孙蔚民师范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师范教育,历来被教育界称作“群学之基”。众多教育家曾对师范教育的重要性进行过长期的探索与系统的阐述,但研究与改革多集中于中等师范教育,高等师范教育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建国初期,苏北地区的高等师范教育研究仍是处女之地。直到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为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提供了契机,而孙蔚民作为苏北地区师范教育的领路人,其教育举措与改革精神仍可以为当下的师范院校提供诸多借鉴。但由于历史资料的缺失,其众多教育措施仅存在于回忆录中,关于孙蔚民教育思想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本文旨在结合孙蔚民生活的时代背景和教育历程,探究孙蔚民师范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挖掘其师范教育思想的独特性,为现代师范院校改革与转型提供借鉴。孙蔚民经历过革命与和平建设两个时期,接触过中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深厚的艺术修为和独到的行政能力。时代要求与个人发展的紧密结合为孙蔚民教育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革命时期的教育改革更是建国初期高等师范院校建立的萌芽。孙蔚民高度重视师范教育的地位,并将师范教育与国家命运和国民经济紧密联系起来。他立足于时代要求,吸收借鉴国外优秀的师范教育经验,建立以生活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要求学做合一,提出“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中小学实际为中心,展开教育实习工作,注重教师与师范生的科研与学术交流能力,并创造性地将“美育”的地位提高到仅次于“德育”的地位,并在环境建设中通过美学原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相比同时期其他教育学者的师范教育思想,孙蔚民的师范教育思想扎根本土,贴合时代需要,其师范教育思想更是兼具中等师范教育与高等师范教育的特色。同时,其前期对中等师范院校的初步实践为后来高等师范院校的建立提供了较多借鉴,并创造性地将教育性、艺术性与革命性相融合,弥补了师范教育研究不足。孙蔚民师范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师范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对现代师范院校改革也具有重大启示:重视师范教育地位和教育实习,加强科研和学术交流,提高文化环境建设等。孙蔚民的师范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较好地继承,因此现代师范院校应充分借鉴孙蔚民师范教育思想,结合现代实际,实现更好的改革。

陶恩海[6](2020)在《民国时期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研究(1929-1937)》文中研究表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体育场,不仅是社会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会体育活动的实际组织者,所以它既是一个体育名词概念,又是一个体育组织概念。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是省立公共体育场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该群体在任期间为地方和全国体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对该群体的研究首先可以勾画该群体的整体形象,为他们提供历史话语言说,弥补该研究的缺失;其次可以从历史人物群体研究的视角窥探民国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丰富民国体育史的研究;最后以史为鉴,为当下体育事业提供借鉴意义。采用文献资料、历史学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民国1929—1937年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进行研究,选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及《勤奋体育月报》记录的共20位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为样本,通过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体育学院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以及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搜集与本研究相关的民国时期体育期刊、书籍、档案、地方志等资料,开展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历史特征:(1)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多在籍贯所在地省份任此职务;(2)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均为男性;(3)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多具有体育专业背景;主要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体育专修科、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体育专修科及其他体育专门学校;(4)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多为专修科学历;(5)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任职场长前在有着丰富的工作经历,主要的工作历程为:体育教员或运动员——地方或全国体育的重要参与者(地方或全国体育精英)——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6)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任职期间多身兼数职,成为各省体育事业的重要决策者和参与者,社会地位逐渐增强;成为地方或全国体育事业的重要人物。二、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任职期间的主要工作实绩:(1)参与或领导筹建省立公共体育场;(2)制定规章制度指导本场事业,引领全省社会体育事业发展;(3)组织民众业余运动会,引起民众体育兴趣;(4)领导、组织地方竞技体育工作;(5)举办民众体育训练班、体育会,指导与组织民众参与锻炼;(6)开办体育师资培训班、体育师范学校,培养体育师资;(7)创办期刊、发表文章与专着促进体育事业交流;(8)赴国外考察、介绍国外体育经验。三、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任职期间体育工作思路:(1)强调体育具有健身、教育等多种功能;(2)提出体育与国家兴亡有重要关系;(3)主张体育全民化;(4)认为运动会是普及体育的重要方式;(5)认为学校体育对推广民众体育具有重要作用;(6)推崇以科学方法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四、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的成长历程、工作实践与思路也为当下体育事业提供了历史镜鉴:(1)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是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2)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是体育人的行动指南;(3)体育人当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4)立足基本国情,借鉴融合国外体育发展模式;(5)利用与时俱进的方式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同时建议从个案角度对各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的体育实践与体育思想进行深度挖掘,丰富民国体育人物的研究。

李娟[7](2020)在《1930年代学校体育教育研究 ——以《中央日报》的报道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提出《中央日报》是国民党中央直属党报,是南京国民党当局政治宣传的重要手段。同时《中央日报》也是1930年代的重要大众传播媒介,对近代体育的相关报道非常详尽,尤其对于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的体育政策、学校体育教育等都有详尽的报道,可以说,《中央日报》是研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体育教育的重要史料。本文以《中央日报》的体育报道及其他相关文章,考察1930年代的学校体育教育,主要以1931年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的学校体育教育进行分析,发现这段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是向前发展的,进而折射出我国近代学校体育近代化进程。19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为在体育领域巩固其统治地位,加强对学校体育的控制和管理,在政府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相继设立了管理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机构,如组织体育委员会及体育组,在训练总监部内设体育科。南京国民政府制定了包括《国民体育法》、《国民体育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关于学校体育的法律、规程和条例。同时,为了确保这些机构和法令得到有效的实施,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体育督学系统。这些措施对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曾起过积极作用。其内容与精神有一定的借鉴之处。但由于国民党政府力图维护其在体育领域的统治地位,这在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不可能认真地要求其一一兑现。19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的学校体育教育政策不断完善。其对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体育课时设置、体育教学内容和教材的编辑、体育测验、体育成绩及学生健康、体育场地及设备都做了详尽的规定,使得学校体育教育有章可循,有序发展。同时,国民政府加强体育师资的培养,如举办暑期体育补习班、举行小学教员暑期讲习会,培训现有的体育教师;创办体育专科学校,专门培养体育教师;在已有的师范学校或综合大学里面开设体育系、科。而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随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南京国民政府在学校开始推行体育与军事管理、军训、童子军训练相结合的战时体育制度,对初中以下学生实行童子军训练,高中及以上学生实行军人训练,这时的体育担负着锻炼学生身体、改善民族精神面貌这一时代所赋予它的历史重任。此外,应该看到,南京国民政府对学校体育教育发展虽然采取了各项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问题,但总体而言是向前发展的。

赵晓云[8](2019)在《传统与现代:山西医科大学前身的医学教育(1919-1937)》文中研究指明西学东渐以来,中国传统数理化逐渐融入世界科学大潮,中医却因为其与中国文化密切相关呈现出不一样的发展路径,其与西医的对抗伴随着整个民国。山西医科大学前身产生于民国前期,最初是一所中医学校,后来却转型为西医教育机构。放眼全国这样的案例并不多见。同时,由于该校是国内唯一一所由省级官员创建的中医学校也是民初山西省创建的唯一一所公立医学校,所以对该校的医学教育转型进行研究无论在山西省内还是全国范围内均兼具稀缺性和典型性,该研究对于当前高等医学院校尤其是中医院校的管理改革有很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本文在语境论的指导下,吸收管理学中的治理理论和组织结构理论,采用内外史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山西医科大学早期的发展(1919-1937)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发现其教育转型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转型过程中该校从微观到宏观多层面都发生了转变。本文认为,山西医科大学早期的教育转型从外部因素看,是由于西医教育的全面渗透,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军政事件的冲击以及新教育运动的影响。其中,西医教育全面渗透是外部主要原因。从内部因素看,是因为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开展中医研究效果不理想,学校内部集权与自治间的冲突,学生对中医教育的不认同。中医研究效果不理想是内部主要原因。这些内外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促成了山西医科大学早期的教育转型。山西医科大学早期的教育转型从不同层面进行,首先是微观层面的课程设置与教员组成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中观层面办学理念的变化,最后是受外界影响较大的宏观层面的治理模式发生了变化。学校内部组织结构受以上多因素影响,先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微调,之后随着治理模式的变革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微观的改变比较温和,课程设置与教员组成从以中医为主转变为完全的西医属性;办学理念从“以西医促中医”的教育转变为完全西医教育。宏观层面的治理模式变革则比较激进,在学潮推动下从官员治校转向教员治校。内部组织结构的转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与中微观变化有关的渐进转变,另一种是与治理模式转变有关的快速而彻底的变革。本研究填补了山西医学教育领域的空白,成为国内研究中西医教育关系的一个典型案例。

刘帅兵[9](2019)在《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历史诠释》文中研究指明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语境中,武术教育如何主动发力助推“教育强国”进程,是新时代所需思考的问题。事实上,民国时期的武术教育,作为一项社会文化活动,其开展与国家建设相关。政权为寻求强国之路,由“病夫”引发诸多议题,成为各种社会力量为政权献策的切入点。社会精英群体的出现立即成为政权主动寻求合作的社会力量。在国家主动建立各种制度和各种社会力量自觉参与下,民国时期武术教育在国家建设中发挥出一定的成效。这些成效可以说是当代武术教育助推“教育强国”的基石。“历史虽过去,而非真过去”,历史只有在不断被重写中才能实现过去与现在的联系和对话,并在新的解释和理解中得以完善和丰富。鉴于此,运用文献资料、历史比较等研究方法,结合案例和倒溯等研究手段,对国家与社会两者是如何相辅相成推动着武术教育的生成进行诠释,旨在重新发现、理解阐明、解释意义。结论:1)民国时期武术教育在顺应社会现实脉络和自身演进中呈现出初始、探索、全盛、滞缓等四阶段。在国家主动建立各种制度和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下推动着武术教育的生成。其历史性转变体现在逐渐成为国之大事、实现行政力主导的自上而下管理模式、开启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普及与发展、完成教育价值的转向。2)民国时期在构建武术教育体系中,师资培育的政策与方式相契合,教法改进遵循着继承、发展、创新的理路,教材也出现校本教材、地方教材、全国教材等三级。师资培育、教法改进、教材编制为武术教育课程设置提供技术前提。从学校武术自主设置课程到地方性课程标准纲领以及全国性课程标准纲领的出现,可以说是在国家和社会联动合力下将以往武术教育散点性教学的一次重大整合。3)聚焦个案,北京体育研究社作为社会力量承担着国家本应的责任和义务。其提倡武术兼及体育、提交议决案、培养师资、编写教材、探索教法、研究理论是整个民国时期武术教育“工作者”的缩影。精武体育会作为社会力量,除开展武术教育之外,积极承担着践行民族解放、重塑新民人格、启蒙强种强国的重任,这直接与国家建设相关。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作为官方组织,如果没有社会力量的参与仅因经济和战争因素就足以使其倒闭,更无之后出现将学校武术教育推向高峰的局面。建议:1)当代武术教育继续在国家与社会相辅相成中主动发力助推“教育强国”进程。强化国家在政策上的保障和扶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其中,重视武术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培养与社会接轨的武术人才。2)继续深化师资培育的全面性,完善师资聘任制度、进修制度、福利待遇。武术教学方法改革继续遵循着继承、发展、创新的理路开展。优化校本教材、地方教材和全国教材,使校本武术课程、地方武术课程、全国武术课程相结合。3)学校武术教育的目的依然要坚守社会的责任担当,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合格人才。强化武术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规避对西方体育文化的依附和模仿。推行多元教育形式联动,维系武术教育的过程性。4)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深入挖掘武术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教材的编制以及课程设置当中。5)研制《大中小学武术课程标准》,使其理论和技术相结合,拳术与器械相结合,套路和技击相结合。同时在《大中小学武术课程标准》中留有余地鼓励地方性优秀拳种的引入。

汪妍泽[10](2019)在《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历史真源、思想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可以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中国高等建筑教育承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思想,并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建筑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革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冲击,源自古典美学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和时代发展愈显脱节,逐渐显露出认知落后、步伐蹒跚的疲态,一度被认为是保守思想的代名词,学界也曾因此而“一边倒”地认为其阻碍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为了摒除观念偏见、还原史实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剖析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本质,揭示这一经典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研究的首要层次是全面、客观地重审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及其延续,打破中西壁垒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重识其教学内涵,以时空交织的纵横网络从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学院式建筑教育”这一命题;研究的更深层次在于梳理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脉络中的连贯线索,分析其中可以适应变革、历久弥新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建筑教育由移植到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中的生命力。就以上问题,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研究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框架。正文六个章节分两部分,就建筑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的建立、发展,分别论述自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以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为典型的中国建筑教育的演进。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第一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组织方式梳理高等院校中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从中透析教育制度步步变革的影响因素。第二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知识结构演变展示高等建筑教育在多种思想源头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开放性知识体系,以此预示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包含第三至六章。第三章通过各时期典型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阶段的动态因素;第四、五章分别从知识体系的两个方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论述中国建筑教育从吸收西方建筑思想到自主建立“中国建筑”的意识觉醒;第六章通过回顾文革及改革开放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提出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积极意义。结语部分回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国建筑教育的多重源头以及中西建筑教育的谱系关系,揭示当代从事建筑教育发展研究的价值,并对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约25.7万字,图片263幅,表格55幅。

二、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系列介绍之十三——体育系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系列介绍之十三——体育系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宏观制度相继出台
        1.1.2 西部大开发重新受到重视
        1.1.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不可或缺
        1.1.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成长
        1.1.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新旧问题叠加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论文的创新点
    1.7 论文的局限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2.1.1 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划分
        2.1.2 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2.2 国内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2.2.1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2.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2.3 职业发展及其相关变量测量的研究综述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调查法
        3.2.3 比较研究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3 基本理论与研究假设
        3.3.1 基本概念
        3.3.2 基本理论
        3.3.3 研究假设
    3.4 相关量表的修订与测量
        3.4.1 量表修订
        3.4.2 变量测量
        3.4.3 量表评价
4 建国后基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梳理
    4.1 初创与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7 年)
        4.1.1 初创阶段
        4.1.2 曲折发展阶段
    4.2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1)
        4.2.1 进修培训制度
        4.2.2 考核制度
        4.2.3 职称晋升制度
        4.2.4 薪酬制度
        4.2.5 聘任制度
    4.3 探索改革阶段(1992—2019)
        4.3.1 宏观制度分析
        4.3.2 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4.3.3 有关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4.4 结果分析
        4.4.1 前两个阶段制度呈现的特点
        4.4.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4.4.3 影响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模型构建
    5.1 数据质量评价
        5.1.1 正式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
        5.1.2 验证性因子分析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人口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5.4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相关分析
    5.5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模型构建
    5.6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假设验证
    5.7 调节效应模型构建
    5.8 分析讨论
        5.8.1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5.8.2 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执行情况分析
        5.8.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分析
        5.8.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分析
        5.8.5 人口特征变量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评价
        5.8.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关系验证
        5.8.7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微观探析
    6.1 职称晋升制度比较
        6.1.1 职称情况
        6.1.2 学术成果
        6.1.3 职称晋升人数比较
        6.1.4 职称晋升方式比较
    6.2 绩效考核制度比较
    6.3 培训与进修制度比较
    6.4 奖励制度比较
    6.5 薪酬制度比较
    6.6 结果分析
        6.6.1 职称晋升制度各不相同
        6.6.2 职称晋升受限
        6.6.3 绩效考核方式多样化
        6.6.4 体育教师工作量量化不足
        6.6.5 高校支持进修与培训
        6.6.6 明确的奖励制度
        6.6.7 奖励“一刀切”
        6.6.8 薪酬偏低
7 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7.1.1 国家给与西部地区政策支持
        7.1.2 国家制度突出“以教师为本”
        7.1.3 国家进行有效的监督
    7.2 学校制度是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7.2.1 激励高校制度创新
        7.2.2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7.2.3 制定合理的晋升制度
        7.2.4 合理运用激励制度
        7.2.5 完善薪酬制度
        7.2.6 突出体育学科的学科差异
        7.2.7 注重制度公平
    7.3 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7.3.1 正视体育教学与科研的问题
        7.3.2 积极引导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初始量表
附录2:调查问卷
附录3:正式量表
附录4:访谈提纲
附录5:项目分析
附录6:H大学职称评审分值表
附录7: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2)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运用史料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
    第一节 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教育
        一、殖民教育的行政机构
        二、殖民教育的基本方针
        三、殖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接收前沈阳市的教育状况
        一、学校教育破坏严重
        二、社会教育残破不堪
    第三节 国民政府接收沈阳
        一、中共政权在沈阳的建立与撤出
        二、国民政府人员抵达沈阳
        三、国民党军对沈阳的军事接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东北教育的接收政策
        一、教育部东北青年救济处的《整理意见》
        二、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的《东北教育议案》
        三、国民党辽宁省政府制定《复员准则与办法》
    第二节 沈阳市初等教育的接收
        一、国民学校接收概况
        二、对教职员以训练代甄审
    第三节 沈阳市中等教育的接收
        一、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的回迁
        二、省立中学接收概况
        三、市立中学接收概况
    第四节 沈阳市高等教育的复员
        一、东北临大补习班的设立与困境
        二、国立东北大学的回迁与窘境
        三、专科以上学校师生的甄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国民学校的重建
        一、国民党沈阳市教育局的设置
        二、市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
        三、划定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
        四、献校祝寿运动徒有虚名
        五、整顿私立小学与私塾
        六、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第二节 教学重建
        一、贯彻落实“戡乱”方针
        二、教科书缺乏且价格昂贵
        三、教学设备严重匮乏
    第三节 师资训练与薪俸
        一、重视师资训练
        二、教师薪俸微薄
        三、请愿罢教迭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中等学校的重建
        一、国民党辽宁省教育厅的设置
        二、划分学区与学校设置
        三、筹办东北大学先修班
        四、设立临时中学收容流亡青年
        五、创设市立师范学校
        六、举办暑假补习学校
        七、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第二节 学生管理与训练
        一、学生费用高昂
        二、奖助金有名无实
        三、救济学生收效甚微
        四、实施童子军训练及军事训练
        五、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补充兵源
        六、组织青年工作队为“戡乱”服务
    第三节 教学重建与师资薪俸
        一、改订教学科目
        二、教学设施匮乏
        三、教师薪俸微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概况
        一、国立东北大学
        二、国立沈阳医学院
        三、私立东北中正大学
        四、私立辽东学院
        五、私立辽宁医学院
        六、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第二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师生管理
        一、招生与就业
        二、公费及奖学金短缺
        三、教师管理办法
        四、教师薪俸低微
        五、教学设施不足
    第三节 沈阳市学生运动的浪潮
        一、“六二”罢课斗争
        二、反对冬令营的斗争
        三、迁校与反迁校斗争
        四、抗议“七五”惨案运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社会教育机构
        一、民众教育馆
        二、图书馆
        三、民众学校
        四、其他机构
    第二节 社会教育内容
        一、识字教育
        二、电化教育
        三、其他教育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民国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研究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
二、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民国时期
        2.体育家
        3.体育思想
    (二)金兆均的人生经历与学术成果
        1.金兆均的生平经历
        2.金兆均的学术成就
    (三)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前人研究综述
    (四)金兆均体育思想前人研究的评价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历史分析法
        3.文本分析法
        4.质性研究信效度检验方法
        (1)朋辈评议
        (2)专家评议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历史渊源
        1.金兆均体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2.金兆均体育思想形成的教育背景
        3.金兆均体育思想形成的实践背景
        4.小结
    (二)金兆均体育思想的核心观点
        1.“体育救国”论
        (1)倡导体育,尚武救国
        (2)振兴体育,强民强国
        2.“五育并重”观
        (1)强调五育并重之重大意义
        (2)重视学校体育之重要地位
        3.“学生发展中心”论
        (1)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
        (2)重视青年体育的发展
        4.“民众体育普及”观
        (1)重视民众体育的普及
        (2)重视学校课余体育的普及
        5.“体卫健康结合”论
        (1)重视体育与健康教育研究
        (2)重视学校运动卫生和卫生防疫
    (三)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1.促进了中西方体育的融合发展
        2.增进了国民体质的健康意识
        3.推动了我国近代体育的发展
        4.率先对我国体育管理进行了研究
    (四)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1.金兆均体育思想对未来体育的启示
        (1)有助于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
        (2)有助于推进“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战略计划
        (3)有助于构建国民体质健康教育体系
        2.金兆均体育思想对学校体育深化改革的启示
        (1)有助于提高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的地位
        (2)有助于提升学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
        (3)有助于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实践
五、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金兆均大事件年表
    附录 B:金兆均作品一览表
    附录 C:金兆均代表作《体育行政》
    附录 D:金兆均体育思想研究专家评议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一) 近代中国体育史研究
        (二) 近代中国学校体育史研究
    三、研究简介
        (一) 主要概念界定及研究目标
        (二) 基本史料和研究方法
        (三)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 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的起源
    一、中国人自办体育学校:以中国体操学校为中心
        (一) 自办体育学校的动机
        (二) 中国体操学校、中国女子体操学校的办学实践
    二、外国人在华兴办体育学校:以基督教青年会为中心
        (一) 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在华体育人才的动机
        (二) 青年会体育干事训练班的兴衰
        (三) 青年会体育干事训练班的训练方式
        (四) 青年会体育干事训练班与中国体育事业
    四、小结
第二章 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的经营管理
    一、私立体育学校
        (一) 五四时期的“私立体育学校热”
        (二) 经营私立体育学校的困难
        (三) 私立体育学校与政府的关系:以办学资质争议为中心
    二、公立体育学校
        (一) 1903~1929年:公立体育学校的缺位
        (二) 1929~1937年:起步与初步发展
        (三) 1937~1945年:整理与扩张
        (四) 1945~1949年:不正常的“常态”
    三、小结
第三章 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
    一、招生制度
        (一) 普通招生:体育学校选材标准分析
        (二) 保送招生:学校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互动
    二、课程体系
        (一) 体育学课程
        (二) 其它课程
    三、课外活动
        (一) 运动技能的展示和检验
        (二) 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的拓展
    四、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保障措施与实际成效
        (一) 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措施
        (二) 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效
    五、小结
第四章 民国时期体育学校中的传统体育教学:以专业学校武术为中心
    一、专业学校武术的兴盛及其发展动力
        (一) 专业学校武术的兴盛
        (二) 专业学校武术的发展动力:中小学全面推广学校武术
    二、专业学校武术的建构
        (一) 对西方近代体育学的顺应
        (二) 建设“中国式体育学”的尝试
    三、专业学校武术的成效和局限
    四、小结
第五章 民国体育学校中的女子体育专业教育
    一、女子体育专业教育的出现与发展
        (一) 近代精英阶层对女子体育的提倡
        (二) 女性自觉投入体育事业
    二、女子体育专业教育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一) 与男性平分秋色的运动健将
        (二) “健康而温柔”的新女性美
    三、女子体育专业的就业情况
        (一) 女性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二) 女性体育从业者受到的束缚
    四、小结
结语:多重视角下的体育史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民国体育学校简称对照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5)孙蔚民师范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
        (一) 孙蔚民
        (二) 师范教育
    三、文献综述
        (一) 关于孙蔚民师范教育思想研究
        (二) 关于孙蔚民其他教育思想研究
        (三) 关于孙蔚民教育思想原始文献梳理
        (四) 对已有研究评述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孙蔚民师范教育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历程
    一、孙蔚民生活的时代背景及教育人生
        (一) 孙蔚民生活的时代背景
        (二) 孙蔚民的教育人生及其师范教育思想发展历程
    二、孙蔚民师范教育思想形成的渊源
        (一) 理论基础:中西方教育理念
        (二) 实践基础: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
第二章 孙蔚民师范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论师范教育的地位:群学之基
        (一) 师范不立:教育落后的根源
        (二) 师资培养:普及教育的关键
        (三) 师范缺失:改革学校类型的需要
    二、论师范教育的办学模式:效法苏联
        (一) 效法苏联师范教育的缘由
        (二) 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推进学校教学改革
    三、论师范教育的教学观:适时而立
        (一) 革命建设下的教学
        (二) 和平建设下的教学
    四、论师范教育的实习观:面向中小学
        (一) 以“需”为前提,实现大小衔接
        (二) 以“做”为导向,实现学做合
    五、论师范教育的教师观:教研结合
        (一) 师资培养——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二) 科研工作——结合教学,面向实际
    六、论师范教育的管理模式:民主争鸣
        (一) 发挥行政才能,贯彻民主作风
        (二) 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力求政教结合
    七、论师范教育的文化建设:全面发展
        (一) 以艺术修养为教育环境建设的前提
        (二) 以全面发展为教育环境建设的要义
第三章 孙蔚民师范教育思想的独特性
    一、弥补既有师范教育思想研究的不足
    二、扎根本土,全面办学
    三、兼具中等师范教育与高等师范教育的特色
    四、艺术性、革命性与教育性的融合
第四章 孙蔚民师范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一、重视师范教育是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重要前提
    二、立足国情,合理借鉴是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三、突出师范性,加强学术性是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
    四、教学做合一是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重要方法
    五、提高科研与学术交流是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
    六、提高校园环境与文化建设是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6)民国时期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研究(1929-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民国时期群体的研究
        1.2.3 关于民国时期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的个案研究
        1.2.4 既有研究评述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不足
2 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的历史特征
    2.1 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的基本信息特征
        2.1.1 多在籍贯所在地省份任职
        2.1.2 多为青年男性
        2.1.3 多具有体育专业背景
        2.1.4 学历层次呈橄榄型分布
    2.2 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任职场长前工作经历特征
        2.2.1 多有学校体育任职经历
        2.2.2 部分场长有校长任职经历
        2.2.3 部分场长有运动员经历
        2.2.4 多在地方或全国体育事业中负责重要工作
    2.3 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任职期间兼职情况特征
        2.3.1 多任省教育厅体育督学
        2.3.2 担任国家级、地区级、省级各类体育委员会委员
3 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的工作实绩
    3.1 参与或领导筹建省立公共体育场
    3.2 制定规章制度指导本场事业,引领全省社会体育事业发展
    3.3 组织民众业余运动会,引起民众体育兴趣
    3.4 领导、组织、参与地方竞技体育工作
    3.5 举办民众体育训练班、体育会,指导与组织民众参与锻炼
    3.6 开办体育师资培训班、体育师范学校,培养体育师资
    3.7 创办期刊、发表文章与专着促进体育事业交流
    3.8 赴国外考察、介绍国外体育经验
4 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任职期间工作思路
    4.1 强调体育具有健身、教育等多种功能
    4.2 提出体育与国家兴亡有重要关系
    4.3 主张体育全民化
    4.4 认为运动会是普及体育的重要方式
    4.5 认为学校体育对推广民众体育具有重要作用
    4.6 推崇以科学方法传承民族传统体育
5 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研究对当下的启示
    5.1 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是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5.2 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是体育人的行动指南
    5.3 体育人当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
    5.4 立足基本国情,借鉴融合国外体育发展模式
    5.5 利用与时俱进的方式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传承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7)1930年代学校体育教育研究 ——以《中央日报》的报道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以《中央日报》为主题的研究
        二、以近代学校体育为主题的研究
    第三节 《中央日报》的概述
        一、《中央日报》的概况及特点
        二、《中央日报》的体育报道情况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学校体育行政管理与体育法规
    第一节 学校体育行政管理机构的建立
        一、组织体育委员会及体育组
        二、在训练总监部内筹设体育科
    第二节 学校体育法规的制定和公布
        一、专门的学校体育法令
        二、其他有关学校体育的法规
    第三节 体育督学的设置
        一、建立体育督学制度,制定选用职员办法
        二、推行体育督学制度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小学、初中的学校体育教育
    第一节 小学、初中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
        一、体育教育目标
        二、体育课程标准
        三、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四、实施情况与评价
    第二节 小学、初中体育教材、体育测验及体育师资
        一、体育教材的编写
        二、体育测验、体育成绩及学生健康
        三、小学、初中学校体育师资和场地设备
        四、实施情况及其评价
    第三节 童子军体育教育及军事训练
        一、中国童子军的产生及国民党童子军的筹建
        二、童子军体育教育的推行
        三、学校童子军的体育及军事训练—以南京为例
        四、总体评价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中和大学体育教育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关于高中以上学校体育的规定
        一、体育教育目标
        二、体育课程标准
        三、体育课程内容
        四、实施情况及其评价
    第二节 高中以上学校体育教材与体育师资
        一、体育教材的编写
        二、体育师资的培养
        三、实施情况及总体价
    第三节 高中、大学的体育军事训练
        一、高中以上学校学生体育军事训练政策
        二、高中以上学校学生体育军事训练的推行
        三、高中以上学生的体育军事训练——以南京为例
        四、总体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传统与现代:山西医科大学前身的医学教育(1919-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内容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教育转型的外因
    1.1 西医教育的全面渗透
        1.1.1 中医教育权的丧失
        1.1.2 “向西学”的教育
    1.2 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
        1.2.1 高等教育体系的规范
        1.2.2 对立案的强制性要求
    1.3 军政事件的冲击
        1.3.1 易帜事件
        1.3.2 中原大战
    1.4 新教育运动的影响
第二章 教育转型的内因
    2.1 中医研究效果的不理想
        2.1.1 研究与教育的关系
        2.1.2 研究效果的不理想
    2.2 集权与自治间的冲突
        2.2.1 集权的正负效应分析
        2.2.2 “驱逐校长案”及影响
    2.3 学生对中医教育的不认同
        2.3.1 医学教育基础
        2.3.2 西医课程的设置
第三章 微观层面的变迁
    3.1 中医教育时期
        3.1.1 中医为主的课程
        3.1.2 西学化的教员队伍
    3.2 中西医教育时期
        3.2.1 混杂的课程设置
        3.2.2 高比重的中医教员
    3.3 西医教育时期
        3.3.1 完全西医课程的安排
        3.3.2 重视留日教员的结构
第四章 中观层面的变革
    4.1 以西医促中医的教育
        4.1.1 普及性的教育
        4.1.2 研究型的教育
    4.2 中西医共存的教育
    4.3 完全西医的教育
        4.3.1 教育部立案
        4.3.2 首次尸解课
第五章 宏观层面的改变及影响
    5.1 学校治理模式的骤变
        5.1.1 官员治校的形成
        5.1.2 官员治校到教员治校
    5.2 内部组织结构的变革
        5.2.1 组织结构的形成与转变
        5.2.2 简单到复杂结构的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附录

(9)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历史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操作性定义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武术教育阶段划分研究
        1.4.2 武术教育研究
        1.4.3 武术科学化研究
        1.4.4 社会思潮对体育(武术)教育影响的研究
        1.4.5 人物思想研究
        1.4.6 体育政策研究
        1.4.7 文献综述述评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6 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1.6.1 基本结构
        1.6.2 研究重点
        1.6.3 研究难点
        1.6.4 研究创新点
2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进程特征
    2.1 武术教育的历史进程
        2.1.1 清末武术教育式微
        2.1.2 武术教育的初始阶段(1912-1915)
        2.1.3 武术教育的探索阶段(1916-1927)
        2.1.4 武术教育的全盛阶段(1928-1938)
        2.1.5 武术教育的滞缓阶段(1939-1949)
    2.2 武术教育历史性转变的表现特征
        2.2.1 武术教育逐渐成为国之大事
        2.2.2 武术教育实现行政主导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
        2.2.3 武术教育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普及与发展
        2.2.4 武术教育逐渐完成教育价值转向
    【本章小结】
3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生成归因
    3.1 体育议决案对武术教育生成的促进
        3.1.1 军国民教育为武术在学校教育中提供合法地位
        3.1.2 兵式体操的废除为武术进入学校体育课程提供有利时机
        3.1.3 推动武术成为学校体育课程的必修课
        3.1.4 推动武术师资的培育
        3.1.5 推动武术教材的编订
        3.1.6 推动武术教育的社会化
    3.2 社会思潮对武术教育发展的规范
        3.2.1 军国民教育思潮促使武术教育传授方式的改造
        3.2.2 民主与科学思潮促使武术教育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3.2.3 自然主义体育思潮为武术教育目标的设定提供学理性支撑
        3.2.4 民族体育思想下武术教育的军事化实践
    3.3 社会精英在武术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3.3.1 梁启超:尚武精神倡导者
        3.3.2 范源濂:教育家
        3.3.3 马良:军政要人
        3.3.4 张之江:国术馆馆长
        3.3.5 唐豪:武术史拓荒者
        3.3.6 徐一冰:留日学派
        3.3.7 吴志青:武术科学化倡导者
        3.3.8 许禹生:武术教育者
    【本章小结】
4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主体表现
    4.1 武术教育师资培育的政策、方式及其表现特征
        4.1.1 武术教育师资培育相关政策述略
        4.1.2 武术教育师资培养方式
        4.1.3 武术教育师资培养方式的表现特征
    4.2 武术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造动因、类别及其历史意义
        4.2.1 武术教学方法改造动因
        4.2.2 武术教学方法分类
        4.2.3 武术教学方法改革的历史意义
    4.3 武术教材选用思想与实践以及课程设置状况、特征
        4.3.1 武术教材选用思想与实践
        4.3.2 课程设置状况及特征
    【本章小结】
5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呈现缩影
    5.1 北京体育研究社对武术教育的历史贡献
        5.1.1 提倡武术兼及体育,促使土洋体育融合
        5.1.2 拟定议决案,为武术进入学校提供“立法”保障
        5.1.3 消除门派畛域,加强交流,培养武术专业师资
        5.1.4 编写武术教材,探索武术教学新模式
        5.1.5 创办期刊,研究理论,促进武术科学发展
    5.2 精武体育会的社会意义
        5.2.1 促进民族运动,践行民族解放
        5.2.2 改造国人奴性,重塑新民人格
        5.2.3 崇尚文武兼修,启蒙强种强国
    5.3 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的产生、发展及其启示
        5.3.1 国体师专产生的历史归因
        5.3.2 国体师专发展及特点论述
        5.3.3 国立师专的发展历程对当代学校武术教育发展启示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现实: 问题提出
        0.1.1 建筑师的多重身份
        0.1.2 建筑教育的单一源头
    0.2 研究:内容及范畴
        0.2.1 研究对象
        0.2.2 论述要点
        0.2.3 案例选择
        0.2.4 时间限定
    0.3 前期: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 国外研究现状
        0.3.2 国内研究现状
    0.4 预期:目标及创新
        0.4.1 研究目标
        0.4.2 研究创新
        0.4.3 研究框架
第一章 大学样本:教育制度的移植与演化
    1.1 建筑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
        1.1.1 机构与职责
        1.1.2 课程与评价
    1.2 美国建筑教育的社会性
        1.2.1 美国建筑教育的兴起
        1.2.2 美国建筑师学会及建筑院校联盟
        1.2.3 布扎设计研究会
        1.2.4 民间画室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1.3.1 课程基本架构
        1.3.2 课程构架扩展
        1.3.3 教学研究结合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本源重溯:教学思想的修正与再现
    2.1 巴黎美术学院教育思想要点
        2.1.1 设计
        2.1.2 表现
    2.2 古典思想的起伏
        2.2.1 推陈出新:崇古与尚新之辩
        2.2.2 另立门户:对美院办学宗旨的挑战
        2.2.3 分道扬镳:对古典文化根基的批判
    2.3 现代思想的冲击
        2.3.1 古典美学余温
        2.3.2 现代主义萌芽
        2.3.3 现代主义盛期
    2.4 终结及后续
        2.4.1 终结背后
        2.4.2 思想回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度异化:工学院中的美院教育
    3.1 大学建筑教育的建立
        3.1.1 行业背景
        3.1.2 工学根基
        3.1.3 美术缘起
    3.2 制度初成:三十年传统
        3.2.1 工学预设
        3.2.2 美术居上
        3.2.3 建国前后
    3.3 制度建立:十七年改革之
        3.3.1 院系调整
        3.3.2 教学机构的重组
        3.3.3 课程系统的再造
    3.4 制度创新:十七年改革之二
        3.4.1 实践意识的上升
        3.4.2 自主修正与探索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思维渐进:设计方法的纠偏与探索
    4.1 教学思想传播
        4.1.1 分解构图作为基础设计训练
        4.1.2 构图作为建筑设计训练
        4.1.3 初识与误读
    4.2 基础设计训练
        4.2.1 西方古典建筑分解构图
        4.2.2 中国传统建筑分解构图
        4.2.3 中西分解构图交替演化
    4.3 建筑设计训练
        4.3.1 设计命题的继承
        4.3.2 设计方法的变革
        4.3.3 设计理论的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踌躇:中国建筑的自觉与重建
    5.1 对传统形式的自觉
        5.1.1 对民族内容的定位
        5.1.2 对混合风格的辨析
    5.2 对现代建筑的认知
        5.2.1 “中国现代建筑
        5.2.2 技术为手段
        5.2.3 建造为目的
    5.3 对地域文化的重建
        5.3.1 地域建筑理念的建立
        5.3.2 地域建筑理念的发展
        5.3.3 建筑思潮的综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理性介入:中国教育的退守与新生
    6.1 十年断续
        6.1.1 工农兵学员
        6.1.2 新三届
        6.1.3 研究生
    6.2 改革前奏
        6.2.1 外界输入
        6.2.2 自发改革
    6.3 理性思想
        6.3.1 国际交流
        6.3.2 理性教改
    6.4 本章小结
结语
    7.1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历史线索
    7.2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体系范式
    7.3 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科价值
    7.4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学术成果
致谢

四、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系列介绍之十三——体育系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D]. 郑小凤.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D]. 张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民国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研究与启示[D]. 李远辉.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4]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研究[D]. 李兆旭.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5]孙蔚民师范教育思想研究[D]. 赵双. 扬州大学, 2020(05)
  • [6]民国时期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研究(1929-1937)[D]. 陶恩海.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6)
  • [7]1930年代学校体育教育研究 ——以《中央日报》的报道为中心的考察[D]. 李娟.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8]传统与现代:山西医科大学前身的医学教育(1919-1937)[D]. 赵晓云. 山西大学, 2019(02)
  • [9]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历史诠释[D]. 刘帅兵.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10]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D]. 汪妍泽. 东南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自贡师范学院简介系列第十三期——体育系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