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交际语言指南第三册(Units13-15)

初中英语交际语言指南第三册(Units13-15)

一、初中英语第三册交际用语要点辅导(Units13-15)(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冰[1](2021)在《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探究》文中研究表明

阎璐璐[2](2021)在《中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 ——以某民办中职院校为例》文中提出

张芯悦[3](2021)在《融媒体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学会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学会与人交流,所以对于所有教师和英语学习者来说,口语教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为止,还有很多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传统,教师较为重视与考试内容相关的阅读、语法、写作等内容,却不够重视英语口语的教学。本研究探讨了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口语教学时,以融媒体为辅助,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本研究以汉中市某中学高一5班的4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为期3个月,以情境认知、建构主义理论、认识的直观原理、最近发展区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方法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以促进学生口语能力提高为目的,研究结合融媒体的情境教学法是否有可行性。2.研究在融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如何对传统的情境教学法进行创新。3.研究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如何通过情境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笔者在口语实践教学开始前后,分别对学生进行两次口语水平测试和前后问卷调查。通过口语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当时的口语基础和口语水平;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以及参与课堂口语活动的现状。在为期三个月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在不同课型的英语课堂,以融媒体为辅助媒介,运用情境教学法实施口语教学活动,为研究问题提供实践依据;在收集和整理所有数据后,对前后两次口语测试和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结合融媒体的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具有可行性。2.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可以通过融媒体设计富有创新性和启发性的情境活动,进而对传统情境教学法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3.教师可以通过运用融媒体辅助下的情境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上设计丰富的口语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创设口语交际情境、教会学生口语交际策略,最终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张汉英[4](2020)在《中职英语微课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成为了势不可挡的趋势和潮流。自从国家推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来,中等职业教育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英语是中等职业教育必修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0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在中职英语教育中引起热烈的讨论。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吸引着学生的兴趣,也启发和鼓舞着一线教师。英语课程标准提倡将信息技术与中职英语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英语听、说、读、写技能。本研究以福建L中职学校为例,探讨中职英语微课的设计和应用。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下三个方面:1、为什么有必要在中职英语教学中使用微课?2、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使用微课?3、在中职英语教学中使用微课是否有效?在建构主义理论、视听传播理论、掌握学习理论、翻转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微课理论及实践情况进行综述,分析中职英语学科的特征,并具体阐述中职英语微课的设计及应用。本研究选取了实验班和对照班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证明,中职英语微课教学被大多数中职生所接受。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也提高了学生中职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因此,微课丰富了中职英语教学的资源。中职教师有必要开发职业特色的英语微课,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尊重他人、工作守时、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职业意识。与职业岗位相结合的微课受到中职生的喜爱和欢迎。文末,作者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更多的教师参与微课研究、使研究更深入,作者希望本研究对中职英语教学与改革有所帮助。

刘雨婧[5](2019)在《智慧课堂支持下初中英语听说课互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个行业都不可避免地与信息技术发生融合,进而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提升自身的行业竞争力。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各种移动终端的出现与运用必将掀起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浪潮。智慧课堂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融合的产物,它使课内外的教与学无缝连接,提供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具有教学资源丰富化、教学情境真实化、教学手段多样化等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多元化和生态化,以培育智慧人才为目标。本研究通过深入调研传统初中英语听说课现状,挖掘其存在的不足,阅读查找相关文献,梳理智慧课堂相关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初中英语教学法的支撑下,结合智慧课堂的教学流程,提出智慧课堂支持下初中英语听说课互动的策略。并采用行动研究法,开展三轮行动研究,通过“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步骤不断发现问题,提出改进策略,结合实践过程中的问卷调查、学生访谈、教学互动情况分析,最终总结归纳出智慧课堂支持下促进初中英语互动教学的若干教学策略,以期对智慧课堂改革传统教学提供借鉴。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中,首先探讨了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阐述了具体的研究方法;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对智慧课堂和课堂互动的研究现状。然后通过文献研究,对智慧课堂、智慧课堂互动的概念进行了分析与界定。同时通过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课堂生态观、学习动机理论、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整理归纳了智慧课堂应用于实践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最后对初中英语听说课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情况、现代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掌握当前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通过智慧课堂解决当前英语听说教学的问题,促进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果。第二个部分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在智慧课堂相关理论知识研究和初中英语听说课现状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所在实验学校智慧课堂的环境特征,提出智慧课堂支持下初中英语听说课互动的策略。第三个部分为智慧课堂支持下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研究方案的实施。在策略提出的基础上开展三轮行动研究,先设计教案,再开展教学活动,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和弗兰德斯互动研究观察表,观察分析教学策略的实施与效果,进行总结与反思,不断的发现问题并改进。第四个部分为总结与展望。该部分是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通过行动研究的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在现代技术支持下的智慧课堂实现了以学定教、创设生动情境、创新教学方法,助力智慧教学,促进了初中英语听说课堂互动;同时,智慧课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和课中组间竞赛、小组讨论、展示交流、生生互评促进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深度的课堂互动培养学生智慧学习。

陈艳君[6](2015)在《基于本土视角的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文中认为自外语作为一门学科引入我国教学场域以来,关于外语教学法的研究与运用就成为人们聚焦的议题。人们想要追寻他国外语教学法在理论建构与实践开展上的兴盛与繁茂,更希冀教学法能在本土的文化环境里开结出适合本国土壤的花果,让外语教学法不只停留在对外来教学法的移植与改造上,而是要形成从培土到浇灌、从开枝到结果的教学法体系。唯有在本土情境下开结出的教学法花果方可真正适应和满足我国文化语境下的外语教学需求。从本土视角开展中国外语教学法的研究成为一种必然。庄启、周越然、陆殿扬、恽代英、张士一、林语堂、章兼中、王才仁、李筱菊、王初明等教学法专家在不同时期都对外来外语教学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本土化研究与探讨。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基于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不同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张正东、张思中、马承、包天仁等一批教学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或从理论出发,或以自身教学实践为基础,对英语教学法的不同层面做了一定的摸索与探究。基于本土视角的中国英语教学法在我国的土壤里得以生发、成长。但是,通过综述相关研究,我们发现我国外语教育界对从本土视角开展中国英语教学法的系统研究还比较零散且不成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本土英语教学体系的建立,也与我国英语教学现状和需求不相吻合。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本土的视角,通过管窥十九世纪末以来我国学人对西方传来的各种外语教学法进行的本土化改造和对本土的英语教学法进行的启蒙性探索,揭示融合型国际化背景与中华独特文化背景下我国学者对中国的英语教学法所做的历史探究与实践探索;并通过具体的教学法案例分析,探讨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内涵、特征和价值;对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形成路径、理论体系与操作模式尝试进行综合性建构;进而思索我国本土英语教学法未来的发展。文章首先对英语教学法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相关概念进行了学理分析。本土理论、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成为本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相关概念辨析包括教学法与教学方法、外语教学法与二语教学法、英语教学法本土化与本土英语教学法等。英语教学法在中国是一种外语教学法。对英语教学法进行本土化探究和建立本土英语教学法是我国关于英语教学法研究的两条途径和两种任务。本文着重从本土英语教学法的角度进行研究。本土英语教学法,就中国来说,即中国的英语教学法,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后由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或专家所创立的我国现代英语教学法。构成本土英语教学法需具备三个特征:本土(中国)生长的;适应本土英语教学实际的;本国人原创的(带有本国特色的国外没有的)教学法。随后,文章以本土为视角,对我国英语教学法在各个阶段的零散探索进行串联成珠式的梳理与整合。这主要有以丁韪良、弗赛特等为代表的传教士外语教育家的教学活动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的启蒙,有以恽代英、朱光潜等为代表的早期一批综合型外语教育家的“自学辅导法”实验、“道尔顿制”实验等对英语教学法进行本土化研究而带来的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的启发,有以张士一、林语堂等为代表的独创型外语教育家的“情境教学理论”和“意念-功能教学理论”探索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的先声尝试。文章还从历次课程与教学改革对英语教学的影响、英语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运用两个层面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的实践基础进行了论述。文章接着以新时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界四种英语教学法——十六字外语教学法、外语立体化教学法、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法和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为研究对象,对我国本土的英语教学法的形成路径、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做了系统的阐述与论析。从形成路径来看,四种教学法的形成路径各有不同,但都经过了基本相同的发展阶段:反思批判—理性思考—实验探索—理论总结—实践检验。从理论来看,“外语学得”的英语教学本质观、“以人为本”的英语教学主体观、“工具与素养合一”的英语教学目的观、“语文并行、精泛结合”的英语教学内容观和“知行结合”的英语教学过程观是本土英语教学法理论体系的构成要素。文章还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的操作模式结合具体的课堂案例进行了探究。通过分析四种英语教学法在操作模式上的不同做法,文章认为中国英语教学法在实施原则、教学步骤和教学技巧等上具有一定的特点,都是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理论体系的实践化,同样可以体现本土的特征。文章还对本土英语教学法的特征与评价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中国的英语教学法具有如下共性特征:一是本土原创;二是体系完备;三是理论支撑;四是方法多元。进而,文章从理论贡献、实践影响、历史地位三个角度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的影响进行了提炼和论证。文章认为,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实验和教学改革的开展、对英语教材的编写、对英语师资的培训等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中国的英语教学法研究不但可以深化本土情境下的特色外语教学法研究,还可以推动我国英语教学走向更合适、更理性的发展。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充实和完善了我国本土教学论的研究,对外语学科教学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综合全文对基于本土的英语教学法在渊源、基础、形成、体系、特征、影响等上的分析,文章最后从实验研究、理论探索、队伍建设、文化环境四个角度对中国本土英语教学法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思考。

白玉波[7](2013)在《论非洲汉语强化培训教材的编写与使用 ——以《学说汉语》为例》文中指出汉语第二语言教材是汉语第二语言课堂教学得以开展的基本载体,是实现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关键媒介。汉语强化培训教材是汉语第二语言教材的一个类别。在国际(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研究者通过编写和使用与学习者文化有关联的汉语教材,既可对第二语言教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实践论证,又可对特殊环境中的教学现象及规律进行深入探究。《学说汉语》系出于研究与教学的双重目的,而为厄立特里亚学习者编写的短期强化类、非学历教育教材。该教材在编写和制定教学目标时参照了《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的教学目标和《国际汉语能力标准》的相关要求,同时将厄立特里亚学习者的文化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学说汉语》从编写到使用都为研究提供了源头活水,而研究反过来也为教学提供了方法与策略引导。教材从编写到应用都突出了第二语言教材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征,教材以每课课文对话为主线,将语音、词汇、语篇、语法、汉字读写、汉文化等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关联起来,以强化手段为学习者在单位时间内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项目和学习机会,从而,让学习者在有限时间的学习后,对目的语形成较全面的认知和较理想的使用能力。本研究以自编教材及教材使用过程中学习者的表现(教学视频录像、照片、作业等)为语料,考察母语为提格雷尼亚语,第二语言为英语或其他语言的厄立特里亚学习者,在多元文化语境中,是如何获得目的语——汉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交际能力的。通过编写具有学习者文化特色的目的语教材,来探究学习者目的语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途径,对类似文化语境中的汉语教学具有借鉴价值;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观点和方法也具有借鉴和应用价值。汉语第二语言教材有其独特的类别划分标准,也有其自己的教材属性和功能,《学说汉语》具备汉语第二语言教材的类别特征,也具有其相应的属性及功能。论文在简略回顾我国汉语第二语言教材编写历史的基础上,概述了我国汉语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三个历史阶段。每一阶段的教材都体现出不同的教学理念,这些理念的差异反映了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所形成的结论或达到的高度。这些差异在教材特征上的表现可概括为:“结构型”、“结构—功能型”和“结构—功能—文化型”。为了突出研究的针对性,《学说汉语》在编写中着力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结构、功能、文化”三结合的框架特色。论文相关部分在对“结构、功能、文化”各自的含义进行重新诠释后,对三方面在教材中的内容及其设置做了细致描述和说明。为研究和教学双重目的编写出的教材能否担当并发挥教材的功能和作用,关键要看它能否为相关理论提供合理验证和说明,能否经受住课堂教学的考验,能否被学习者所接受和认可。教材使用过程是实践和验证语言教学理论的过程,更是学习者目的语知识获得和技能得到培养的过程。语音知识和语音技能、词汇知识和词汇技能、语篇知识和语篇技能、语法知识和语法技能、汉字知识和汉字技能,都是借助于教材,在汉语课堂教学中一一传授和培养的。厄立特里亚学习者语音学习的过程,也是其语音偏误不断得到修正,并逐渐走向准确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分析和探寻学习者语音偏误形成的原因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找到了根源,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厄立特里亚学习者汉语韵母“e”的语音偏误来自于学习者母语相似音“(?)”的干扰和负迁移;学习者汉语韵母“u”音的偏误原因在于该音是一个全标记的、汉语和其它个别语言所特有的语音;学习者汉语声母“t”的语音偏误来自于学习者的母语、其熟悉的第二语言相似音的负迁移。“零韵带调法”是针对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在发与韵母音位“i”相对应的其他两个音位的不同发音时一再出现的偏误而构想和设计的解决方法。教学实验证明,该方法对消除这一难题具有决定性作用。汉语词汇是学习者构建自己汉语能力的关键,词汇教学是教材使用和课堂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强化培训式汉语教学以基础关键词汇的教学为主要任务,这些词汇都是基本范畴词汇,是学习者扩展词汇量,丰富目的语知识的基础。因此,词汇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借鉴相关理论来利用教材开展词汇教学。语篇表达能力不仅非常有助于口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而且对学习者灵活掌握和运用目的语具有很好的推进和帮助作用。只有学习者具备了基本的目的语语篇表达能力,才能说其对目的语的学习收到了实效。语篇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基础的教学做起,从最开始的词汇与对话学习抓起。衔接与连贯理论是语篇理论的关键内容,论文对《学说汉语》各课中的所有“语篇提示”做了“衔接”和“连贯”分析,从理论上说明并肯定了这些内容在教材中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语法是语言的组合规则,它体现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特征。《学说汉语》在有限的空间里设置了由简到繁的语法学习内容,目的在于使学习者在掌握基础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领会和理解汉语的基本语法,这有助于他们由外到内地感受目的语的独特魅力。汉语语法体现了较强的理据性,在汉语教学中,语法的理据性思路有助于引导学习者体会汉语语法的直观特征,从而能增强其学习汉语的信心。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是汉语言的结构基点,汉字体现着汉语社团的思维特征。汉字与拼音文字相比,的确存在记忆、书写难度,但汉语的独特与有趣之处在也正在于其字形结构和丰富的意蕴。激发学习者认读、书写、记忆汉字的兴趣,培养其使用汉字的能力,是国际(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自然也是汉语强化培训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以研究带教学,以教学促研究,是值得倡导的汉语第二语言理论实践和创新之路。

沈洁星[8](2013)在《合作学习策略下成人网络英语学习效果研究 ——以无锡广播电视大学2012春成人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小组中互助合作,以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该策略主要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共同利用资源,相互依赖,互相支援地去进行学习。研究人员和教育家经过充分的实验已经证明,将合作学习策略的各元素精心组织到教学形式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责任感。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近代网络学习创新手段的有效采用大大促进了虚拟教学环境在教育中的应用。而网络教育已经尝试采多种改革创新方式,以期将合作学习原则融入到虚拟的教学环境中,特别是成人网络教学环境中。本研究以无锡广播电视大学169名成人学员为数据收集对象,对他们进行了为期18周的实验,通过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各自的问卷调查和前后测试及分析学员网络在线数据等实验方法,探讨了合作原则应用于成人在线网络英语学习的学习效果。结果显示合作学习的理论和方法符合成人学习者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提高面授课教学质量、营造较好的学习气氛等帮助很大,也能够部分缓解学员生活工作压力,解决成人的工学矛盾问题对学习的影响。该论文还研究了合作学习应用于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间的学习效果问题,并基于此研究结果试图探讨成人在线网络英语合作学习的优势及问题所在,以期能够更好的改进网络在线活动组织,提高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贺妙仙[9](2012)在《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文中提出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做了许多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时下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保障,如何让教师接受新的理念,并把理念落到实处是关键,而这涉及到教师专业成长问题。初中英语教师作为这个团体中的一员,其专业成长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如何促进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成为了当下的重心。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作为一个指导性的文件,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否可以依据课程标准,基于这个问题的考虑,笔者主要采用文献法,历史法对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论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就本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创新与不足作了相关的介绍,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作了相关的综述,通过该部分的分析为本论文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一部分笔者在已有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初中英语学科的特点界定了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概念,并就其专业结构做了详细的阐述,具体来看包括四个部分即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理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自我专业成长意识,然后针对影响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做了分析。课程标准作为一个外在的因素势必会影响到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基于这点在第二部分笔者主要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两个角度出发,对建国后的八部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影响进行了历史分析,并阐述了这八部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第三部分结合新课程标准产生的时代,从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出发,对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的要求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有重要的意义。第四部分是对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做的一个思考。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发现课程标准是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理想途径。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课程标准是核心,为了使课程标准更好的服务于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笔者试图在现有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给出一些建议,即添加理论,添加教师专业成长,添加案例选择等,同时提出了建立基于课程标准的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并围绕这些建议构建了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理想模型,旨在使得初中英语教师从根本上重视课程标准,真正的与课程标准展开对话,获得自我专业成长。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就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作出了归结,并针对论文的不足提出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陈敬玺[10](2012)在《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论 ——以韩国和泰国的学习者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发生在海外的“国际”汉语教学为研究对象,以韩国和泰国的部分汉语学习者为具体的案例,对“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结构模式与培养现状做三个方面的论述和探讨。首先,从理论层面上对“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结构模式进行操作性的建构。然后,通过对韩国学习者汉语作文语料的具体分析和对泰国学习者实施的汉语文化语用和汉语学习者策略两项实地问卷调查,对其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状况进行探讨和分析。最后,从“教材编选”到“课堂教学”再到“测试评估”,对国际汉语教学流程之中汉语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操作和实施进行分析和探讨。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主要由四种要素结构而成:汉语语言知识、汉语言语技能、汉语文化语用能力和汉语策略能力。一个生理、心理相对健全的外国成年人在一定的环境中,带着一定的情感和态度,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学习汉语语言文化,掌握用作口头和书面的理解与表达的汉语言语技能,调动已有的世界知识,便可能逐步获得汉语的基本语言能力;这一能力在学习者所习得的汉语文化语用规则的指引下,在其所能够掌控的汉语交际策略的调节下,通过大量模拟的和真实的汉语交际活动,逐渐转化为汉语的综合交际能力。对韩国59位大学汉语专业学生近200份汉语作文语料所做的分析发现,他们虽然在汉字、词语、句法和语篇层面上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通过三、四年的汉语学习已经具备了汉语的基本语言能力。如果还想将这一能力提升到一种更高层次的综合交际能力,他们就应在汉语书面表达能力上面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训练。训练可以通过汉语综合语言课和写作专项技能课两个途径来实施。对泰国22位大学中文专业学生进行的“文化语用能力问卷”调查发现:他们经过三年的专业学习似乎已经在汉语文化词语的理解和日常情景中的汉语使用上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但校际间的差异较为明显。这与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学生自身因素相关,也与汉语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相连。所以应该设法提高学生汉语学习的积极性并加强汉语课堂中相关文化语用因素的渗透教学。对泰国37位学生进行的“汉语学习者策略问卷”调查发现: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意无意地使用着各种学习、运用和管理的策略方法,其中既表现出共性,又存在着差异。这既与他们所处的学习阶段和已掌控的策略方法相关,也与其所处的本土文化背景相联系。有一些已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策略却并没有为其所用。因此,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之中渗入一些策略培训和实践的内容。两项调查结果表明,学习者在经过大学三、四年的专业学习后完全可能具备一定的汉语综合交际能力,但他们在汉语文化语用规约和汉语学习、交际策略运用方面都还存在着缺陷和不足。这有可能在国际汉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显性的教学和隐形的熏陶而逐步得以消除。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于国际汉语教学的全过程,尤其是在教材编选、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之中。对十四部对外汉语教材进行的分析发现,业界在能力培养上已经积累了一些值得肯定的教材编写经验与技巧,但没有一种现有的教材可以直接用于国际汉语教学之中,所以必须选用或者编写出“适合于特定教学环境”的国际汉语教材。这种教材在内容和形式可以各不相同,但都应成为“学习者中心”、“交际性语言教学”和“汉语文化语用”理念的生动体现。课堂教学只有在内容和手段上与学习者主体心理状态相吻合,才会对第二语言习得发生促进的功效,所以在国际汉语课堂上,应该综合地利用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教学方法,但所有的方法都必须体现“学习者中心”和“交际性语言教学”的理念。围绕这两条主线,一个真实的国际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即在泰国UDRU大学使用的“交际汉语”之启蒙单元),对“针对性”、“交际性”和“规范性”的教学原则进行了现身说法。对新、旧汉语水平考试(包括HSK和YCT)的对比分析发现,汉语能力水平测试已经发展到“基于运用(表现)”的新阶段。以此切入,对国际汉语日常教学中如何进行诊断性测试、在阶段教学后如何实施学业成就测试等问题进行了实践性的探索。给出的所有实际案例都试图将汉语言文化知识、汉语言语技能、汉语文化语用规约和汉语学习与交际策略等能力要素渗透在国际汉语教学的收尾验收环节之中。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形成和获得必须经过两次转化:从“语言文化知识”到“言语技能”;从“语言基本能力”到“综合交际能力”。促成转化的媒介是大量生动有效、富含意义的语言练习和交际实践活动。为了生动有效地开展国际汉语教学活动,实现国际汉语教育(学)的培养目标,即“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论文最后提出了两点主张和四条建议,并对今后的国际汉语教学做了一些思考。

二、初中英语第三册交际用语要点辅导(Units13-15)(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中英语第三册交际用语要点辅导(Units13-15)(论文提纲范文)

(3)融媒体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论文结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融媒体
        二、情境教学法
        三、口语教学
    第二节 情境教学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情境教学法国外研究现状
        二、情境教学法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融媒体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二、融媒体背景下的口语情境教学现状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认识的直观原理
    第二节 建构主义理论
    第三节 情境认知理论
    第四节 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思路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课堂观察法
    第五节 研究过程
        一、前问卷调查
        二、口语水平前测活动
        三、教学活动实施
        四、口语水平后测活动
        五、后问卷调查
第四章 研究结果分析
    第一节 口语测试数据分析
        一、数据对比
        二、结果分析
        三、口语成绩提升原因分析
    第二节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一、关于学生说英语的态度
        二、关于学生的口语应用现状
        三、学生对口语学习的看法及策略
        四.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第五章 教学建议
    第一节 对教师的教学建议
        一、口语情境教学要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
        二、口语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英语教学能力
        三、融媒体背景下的教学需要与时俱进
    第二节 对学生的学习建议
        一、扎实基础知识是英语口语学习的前提
        二、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三、学生应当积极了解各类口语学习策略
结论
    第一节 研究发现
        一、融媒体可以丰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形式
        二、运用融媒体能够改善情境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三、融媒体辅助下的情境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口语水平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关于英语口语学习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口语前测试题
    附录三:口语测试评分标准
    附录四:Module3 My First Ride on a Train教学案例
    附录五:口语后测试题
    附录六:高一5 班学生前后口语测试成绩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中职英语微课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中文文摘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本论文的框架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章 理论依据
    3.1 理论基础
        3.1.1 建构主义理论
        3.1.2 视听传播理论
        3.1.3 掌握学习理论
        3.1.4 翻转学习理论
    3.2 中职英语学科的特点
第四章 中职英语微课设计及应用
    4.1 中职英语微课设计原则
    4.2 中职英语微课制作流程
    4.3 中职英语微课应用方式
        4.3.1 课前运用
        4.3.2 课中运用
        4.3.3 课后运用
    4.4 实验研究
        4.4.1 实验的目的
        4.4.2 研究的问题
        4.4.3 实验对象
        4.4.4 研究的方法
        4.4.5 研究的工具
        4.4.6 实验研究案例
第五章 实验效果分析
    5.1 中职英语测试成绩分析
        5.1.1 前测成绩分析
        5.1.2 后测成绩分析
    5.2 中职生调查问卷分析
        5.2.1 使用微课后的学习情况
        5.2.2 使用微课开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态度
        5.2.3 中职生对今后使用英语微课教学的看法
        5.2.4 师生访谈
第六章 结论及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智慧课堂支持下初中英语听说课互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现状
        1.智慧课堂研究现状
        2.课堂互动研究现状
        3.智慧课堂中课堂互动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智慧课堂
        2.智慧课堂互动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课堂生态观
        3.学习动机理论
        4.情境认知理论
三、初中英语听说课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初中英语听说课现状调查
    (二)初中英语听说现状分析
        1.教学模式固定且手段单一
        2.学习兴趣低及主动性差
        3.学习方式单一及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弱
四、智慧课堂支持下初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策略
    (一)巧借智能工具创新教学方法
        1.化静为动使学生更好掌握重难点
        2.课堂互动工具促进师生交流
        3.创设生动情境生成高效互动
    (二)尊重学生主体促进智慧生成
        1.以生为本及以学定教
        2.讨论合作及成果汇报
    (三)优化评价注重培育智慧人才
        1.以激励为主
        2.注重过程性评价
        3.强调多元主体的评价参与
五、智慧课堂支持下英语听说课教学方案实施
    (一)智慧课堂教学环境
        1.硬件环境
        2.软件环境
    (二)数据收集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访谈法
        3.视频分析法
    (三)第一轮行动研究
        1.计划和行动
        2.观察
        4.研究总结与反思
    (四)第二轮教学实践
        1.计划和行动
        2.观察
        3.研究总结与反思
    (五)第三轮教学实践
        1.计划和行动
        2.观察
        3.研究总结与反思
六、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1.智慧课堂中初中英语听说课堂互动策略
        2.初中英语听说课中培养学生智慧学习策略
    (二)研究不足及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初中英语听说课堂现状调查问卷
    (二)智慧课堂互动效果调查问卷
    (三)学生访谈提纲
    (四)第一轮实验课堂教学数据编码
    (五)第二轮实验课堂教学数据编码
    (六)第三轮实验课堂教学数据编码
致谢

(6)基于本土视角的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外语教学法的研究
        二、关于英语教学法本土化的研究
        三、关于本土英语教学法的研究
        四、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
        一、论文框架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基于本土视角的英语教学法学理分析
    第一节 英语教学法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本土理论
        二、语言学理论
        三、心理学理论
        四、教育学理论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学理辨析
        一、教学法与教学方法
        二、外语教学法与二语教学法
        三、本土英语教学法与英语教学法本土化
第二章 中国英语教学法探究历程和实践基础
    第一节 探究历程
        一、传教士外语教育家对英语教学法的初步探索
        二、教学法理论与实验研究中英语教学法的本土化改造
        三、本国外语教育家对英语教学法的具体探索
    第二节 实践基础
        一、历次课程教学改革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二、英语教学法的理论与运用
第三章 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形成与体系分析
    第一节 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形成路径分析
        一、反思批判
        二、理性思考
        三、实验探索
        四、理论总结
        五、实践检验
    第二节 本土英语教学法的理论体系分析
        一、外语学得:英语教学本质观
        二、以人为本:英语教学主体观
        三、工具与素养合一:英语教学目的观
        四、语文并行、精泛结合:英语教学内容观
        五、知行结合:英语教学过程观
    第三节 本土英语教学法的操作模式
        一、实施原则
        二、教学步骤
        三、教学技巧
第四章 本土英语教学法的特征与评价
    第一节 本土英语教学法的特征
        一、本土原创
        二、体系完备
        三、理论支撑
        四、方法多元
    第二节 本土英语教学法的评价
        一、本土英语教学法的理论价值
        二、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实践影响
        三、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历史地位
第五章 本土英语教学法未来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加强实验研究
        一、英语教学法研究中实验开展不够
        二、加强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实验研究
    第二节 重视理论提升
        一、本土英语教学法研究中理论探索匮乏
        二、重视本土英语教学法的理论研究
    第三节 健全队伍建设
        一、本土英语教学法研究后继乏人
        二、健全本土英语教学法研究的队伍建设
    第四节 营造文化环境
        一、本土英语教学法研究原生土壤缺失
        二、营造本土英语教学法研究的文化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7)论非洲汉语强化培训教材的编写与使用 ——以《学说汉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中使用的图表
第1章 引言
    1.1 非洲汉语教学与研究简述
        1.1.1 非洲汉语教学研究状况
        1.1.2 厄立特里亚的汉语教学
    1.2 论文研究的问题及范畴
        1.2.1 研究的问题
        1.2.2 研究的范畴
    1.3 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
        1.3.1 研究的意义
        1.3.2 创新点
    1.4 研究的对象、语料及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语料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汉语第二语言教材及其编写回顾
    2.1 作为汉语第二语言教材的汉语强化培训教材
    2.2 第二语言教材的类别、属性及功能
        2.2.1 汉语第二语言教材的类别
        2.2.2 汉语第二语言教材的属性及《学说汉语》的属性分析
        2.2.3 汉语第二语言教材的功能
    2.3 汉语第二语言教材编写回顾
        2.3.1 我国对外汉语教材的历史简述
        2.3.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材编写回顾
        2.3.3 衡量语言教材的尺度和标准
第3章 《学说汉语》的编写及其研究
    3.1 教材使用者状况分析
        3.1.1 教学对象需求状况
        3.1.2 学习者信息状况
    3.2 《学说汉语》的教学目标
        3.2.1 语言知识目标
        3.2.2 语言技能目标
        3.2.3 语言策略目标
        3.2.4 文化意识目标
    3.3 “结构、功能、文化”要素设置
        3.3.1 “结构、功能、文化”各自的含义及所指范围
        3.3.2 “结构、功能、文化”各自在《学说汉语》中的内容设置
第4章 《学说汉语》的使用与汉语语音教学
    4.1 对比分析与中介语理论的语音教学引导作用
        4.1.1 对比分析理论
        4.1.2 中介语理论
        4.1.3 相关理论对语音教学的引导作用
    4.2 汉语语音教学及学习者相关语音偏误分析
        4.2.1 韵母发音偏误及其分析
        4.2.2 声母“t”发音偏误分析
        4.2.3 声调偏误分析
        4.2.4 句调偏误分析
    4.3 “零韵带调法”的构想及实验
        4.3.1 输入理论与输出理论的启示
        4.3.2 “零韵带调法”的构想
        4.3.3 “零韵带调法”系列实验及结果
        4.3.4 对“零韵带调法”的评价
第5章 《学说汉语》的使用与汉语词汇教学
    5.1 原型范畴理论与词汇教学
        5.1.1 原型范畴理论简述
        5.1.2 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汉语词汇教学
        5.1.3 原型范畴理论对汉语多义词教学的引导作用
    5.2 《学说汉语》的使用及原型范畴理论视野下的词汇教学
        5.2.1 确定基本范畴词的范围
        5.2.2 选择适宜的词汇教学策略
第6章 《学说汉语》的使用与学习者语篇能力的培养
    6.1 语篇理论简述
        6.1.1 语篇与语篇能力
        6.1.2 衔接与连贯
        6.1.3 连贯话语的表征
    6.2 《学说汉语》中的“语篇提示”及相关分析
        6.2.1 《学说汉语》各课的“语篇提示”及分析
        6.2.2 对《学说汉语》“语篇提示”的反思
第7章 《学说汉语》的使用与汉语语法教学
    7.1 汉语语法的理据性
        7.1.1 汉语语法的理据性和具象性
        7.1.2 理据性的理论来源
        7.1.3 汉语语法理据性的主要表现
    7.2 汉语语法理据性对国际(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7.3 《学说汉语》与汉语语法教学
        7.3.1 体现语法理据性的语法对比教学
        7.3.2 理据性与汉语词法教学
        7.3.3 “把”字句的教学
    7.4 优化语法教学方法
        7.4.1 情景化语法教学方法
        7.4.2 生成式语法教学方法
第8章 《学说汉语》的使用与汉字教学
    8.1 汉字教学与“字本位”理论
    8.2 引导学习者了解汉字
        8.2.1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8.2.2 现代汉字的结构及其结构规律
        8.2.3 常用汉字数量有限
    8.3 厄立特里亚的汉字教学状况
        8.3.1 《学说汉语》的汉字教学规划
        8.3.2 厄立特里亚学习者认知汉字的特点
    8.4 厄立特里亚学习者学习汉字的困难
    8.5 对厄立特里亚汉字教学的建议
        8.5.1 明确汉字教学目标
        8.5.2 突显汉字教学的重要地位
    8.6 汉字教学实验举例
        8.6.1 两次汉字教学实验
        8.6.2 汉字教学实验总结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自编教材《学说汉语》
附录2.调查问卷一
附录3.调查问卷二
附录4.调查问卷三
谢辞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合作学习策略下成人网络英语学习效果研究 ——以无锡广播电视大学2012春成人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目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网络开放教育
        2.1.1 网络开放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2.1.2 成人英语学习者的独特性
    2.2 合作学习
        2.2.1 合作学习的概念
        2.2.2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2.2.3 合作学习策略的相关研究
        2.2.3.1 学习小组成绩分工法(STAD)
        2.2.3.2 国内外合作学习策略研究概述
        2.2.4 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研究
    2.3 基于网络的语言学习
        2.3.1 基于网络的语言学习概念
        2.3.2 基于网络的语言学习特点
        2.3.3 基于网络的语言学习研究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主要方法
        3.3.1 问卷调查设计
        3.3.2 成绩分析设计
        3.3.3 研究载体
    3.4 研究过程
        3.4.1 准备阶段
        3.4.2 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
        3.4.3 在线网络英语合作学习实践
        3.4.4 评估及教师作用
第四章 研究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4.1 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4.1.1 数据处理
        4.1.2 问卷调查一
        4.1.3 问卷调查二
        4.1.4 问卷调查三
    4.2 考试成绩的统计与分析
        4.2.1 实验班控制班之间的数据分析
        4.2.2 实验班各年龄段成绩数据分析
    4.3 讨论与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5.1 主要发现
    5.2 本研究局限性
    5.3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致谢

(9)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 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地位
        (三) 来自现实的思考
    二、文献综述
        (一) 课程标准的相关文献
        (二) 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关文献
        (三) 课程标准同英语教师专业成长关系的相关文献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 英语教学大纲
        (二) 英语课程标准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
    一、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
        (一)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
        (二) 教师专业成长
        (三) 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
    二、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
        (一) 初中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
        (二) 初中英语教师的能力结构
        (三) 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理念
        (四) 初中英语教师的自我专业成长意识
    三、影响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分析
        (一) 外部因素分析
        (二) 内部因素分析
第三章 历次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要求
    一、改革开放前的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
        (一) 课程目标对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
        (二) 课程内容对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
    二、新课改前的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
        (一) 课程目标对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
        (二) 课程内容对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
    三、历次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第四章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要求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英语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 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二、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
        (一) 专业理念
        (二) 知识结构
        (三) 能力结构
        (四) 自我专业成长的意识
    三、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第五章 对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的一点思考
    一、课程标准—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理想途径
        (一) 课程标准同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之间的互为关系
        (二) 课程标准—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理想途径
    二、对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建议
        (一) 添加教师专业成长
        (二) 添加理论
        (三) 添加案例选择
        (四) 添加操作标准
        (五) 完善文本表达
        (六) 完善内容标准
    三、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理想模型建构
        (一) 形成基于课程标准的专家引领
        (二) 形成基于课程标准的同伴互助
        (三)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理想模型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10)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论 ——以韩国和泰国的学习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中使用的图、表
第一章 引言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1.1.1 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国际)汉语教学
        1.1.2 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研究
    1.2 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
    2.1 能力、语言能力与第二语言交际能力
        2.1.1 能力
        2.1.2 语言能力
        2.1.3 第二语言交际能力
    2.2 国际(对外)汉语语言交际能力
        2.2.1 前五十年的认识
        2.2.2 新世纪的认识
        2.2.3 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结构模式
第三章 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现状调查(一)
    3.1 对194份韩国学生作文语料的分析
        3.1.1 汉字掌握情况
        3.1.2 词语使用情况
        3.1.3 句法掌握情况
        3.1.4 语篇掌握情况
    3.2 对韩国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评估和分析
        3.2.1 对汉语书面表达能力的评定
        3.2.2 韩国学生汉语作文例举
        3.2.3 对书面表达偏误的总体分析
    3.3 对培养与提高学习者汉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思考
        3.3.1 书面表达与汉语书面表达的特点
        3.3.2 海外汉语学习者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3.3.3 一套汉语书面表达专项技能训练教材
第四章 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现状调查(二)
    4.1 汉语语用能力调查
        4.1.1 研究理据
        4.1.2 调查问卷
        4.1.3 调查对象
        4.1.4 调查分析
    4.2 汉语策略能力调查
        4.2.1 研究理据
        4.2.2 调查问卷
        4.2.3 调查对象
        4.2.4 调查分析
    4.3 综合评估与分析
        4.3.1 汉语文化语用能力状况
        4.3.2 汉语学习策略能力状况
        4.3.3 对两种能力要素培养的思考
第五章 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一)
    5.1 国际(对外)汉语教材综述
    5.2 回顾:对十四部对外汉语教材的分析
        5.2.1 四部“纯结构”式的对外汉语教材
        5.2.2 六部“结构+功能”式的对外汉语教材
        5.2.3 新世纪的四部“探索”型对外汉语教材
    5.3 展望:“适合于特定教学语境”的国际汉语教材
        5.3.1 衡量语言教材的尺度和标准
        5.3.2 “交际法”与“学习者中心”
        5.3.3 “适合于特定教学环境”
第六章 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二)
    6.1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课堂教学
    6.2 关于国际汉语课堂教学的思考
    6.3 一个国际汉语课堂教学的实例
        6.3.1 教学语境分析
        6.3.2 教学课程计划
        6.3.3 课堂教学实例:启蒙单元“我和你”
第七章 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三)
    7.1 新、旧汉语水平考试(HSK)的对比分析
    7.2 诊断性测试与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7.3 成绩测试与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7.3.1 案例一 听力测试
        7.3.2 案例二 口语测试
        7.3.3 案例三 阅读测试
        7.3.4 案例四 写作测试
第八章 结语
    8.1 对论文主要观点的总结
    8.2 对国际汉语教学的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初中英语第三册交际用语要点辅导(Units13-15)(论文参考文献)

  • [1]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探究[D]. 王雪冰.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中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 ——以某民办中职院校为例[D]. 阎璐璐. 延边大学, 2021
  • [3]融媒体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张芯悦.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4]中职英语微课设计与应用研究[D]. 张汉英.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5]智慧课堂支持下初中英语听说课互动策略研究[D]. 刘雨婧.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6]基于本土视角的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D]. 陈艳君. 湖南师范大学, 2015(10)
  • [7]论非洲汉语强化培训教材的编写与使用 ——以《学说汉语》为例[D]. 白玉波.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7)
  • [8]合作学习策略下成人网络英语学习效果研究 ——以无锡广播电视大学2012春成人班为例[D]. 沈洁星.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1)
  • [9]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D]. 贺妙仙.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2)
  • [10]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论 ——以韩国和泰国的学习者为例[D]. 陈敬玺.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初中英语交际语言指南第三册(Units13-15)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