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数据的处理方法读书报告

地震数据的处理方法读书报告

问:地震资料的常规处理方法有哪些?
  1. 答:野外采集的地震资料首先要进行常规处理,常规处理是一种基础处理。它是以提供能够清晰地反映出地下地层形态和各种地质现象为主要目的的一套处理方法。
    常规处理的几个主要处理流程为预处理、水平叠加处理、叠加偏移处理。
    预处理 野外记录送到处理站以后,首先要把野外地震记录的格式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格式。这是预处理阶段的主要工作,另外,在预处理阶段还要做一些其他基础性的工拍亩作。
    水平叠加处理 其指对多次观测的每个地震道,按反射点的位置叠加成一个道,逐点叠加,直到把一条测线的所有反射点做完。这样就可以得到一条反映地下地层形态的地震剖面,这个剖面叫水平叠加剖面。
    叠加偏移处理 它是在水平叠加的基础上进行的处理,目的是把地下地层的形态在水平叠加剖面上的偏差纠正过来。地层倾角越大时这种偏差越大,这就更需要通过叠加偏移处理加以纠正。所以,悔亏叠加偏移处理也可以叫做纠偏处理,这样处理后才能得到反映地下地层真实形态的叠加偏移剖面。
    水平叠加剖面和叠加偏移剖面是下一步解释工作使用的最基础的,也是最常规的处理成果。
    常规处理的好坏不仅对整个处理工作,也对能否做出正确的地质解释有极大的影响,而且也是参与国内或国际上地震资料处理投标中能否中标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国内各处理单位都碧贺神极为重视提高常规处理的质量,都制订有与世界接轨的符合ISO 9000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
    常规处理成果的一种——偏移剖面
问:地震资料有什么特殊的处理方法?
  1. 答:地震资料特殊处理是相对常规处理而言的,它是更高一层的处理。为满足解释工作的特殊需要,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特殊需要是指经过初步解释以后,为了进一步搞清可能含有油气地层的细微结构和地层的一些特性,如复杂的小断块,储藏油气地层的特性以及预测油、气、水的分布等等,需要从地震资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和依据。为这种特殊需要态蔽所做的进一步处理叫做特殊处理。
    特殊处理的一种成果—反映地层孔隙平面变化的成果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以亮点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特殊处理技术。所谓亮点,简单地讲,就是由于地下油气藏的存在,在地震剖面上出现的引起振动幅度增强的“点”。这个点附近的振幅显得“又粗又黑”,周围比较弱,可见亮点与油气有很大关系。1972年,国外油气公司利用亮点技术成功的预测出墨西哥湾的两处天然气田,中国于1974年应用亮帆锋州点技术在渤海湾已知气田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以储油气地层为主要内容的特殊处理。通过特殊处理可以为地层的岩石性质、地层的孔隙发育情况等物理性质以及是否存在油气等提供更多的资料。
    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了三维地震资料的特殊处理技术,如应用三维特殊处理的资料进行油藏描述、储量估算等,从而使三维地震勘探解决地质基册及油气问题的能力更强,效果更明显。
    地震反演问题是最近几年特殊处理中一项重要的处理内容。它可以把地震剖面转换成分辨率更高,反映地层性质更为直观的一些剖面。这样有利于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连接对比,更有利于地层性质变化规律的研究。地震反演技术已成为研究储层的一项关键性技术。
问:地震资料处理流程
  1. 答:地震资料处理的特点是方法多、系统性强。一般由野外原始记录到最终的地震剖面要使用几十种处理方法和技术,经过几十个步骤才能完成。这些处理方法和处理过程有序的紧密结合,形成地震资料的处理流程。用于地震资料处理的软件系统,称为地震资料处理系统。
    对地震资料处理系统中的处理方法可根据其处理功能分为预处理、参数分析处理、实质性处理及修饰性处理;也可根据处理的顺序分为叠前处理和叠后处理;还可根据处理的目标分为常规处理和特殊处理或构造处理和岩性处理。
    将各种处理方法进行有序的组合,并按先后顺序依次进行虚漏知处理的过程称为地震资料处理流程,如图10-1。该图为二维地震资料的参考处理流程,实际应用中可根据资料情况增减处搜灶理方法。处理流程图中的纵向主线流程为必选处理方法,而横向线流程为可选处理方法。一般已将各种处理方法编制成模块形式的计算程序,组建成地震资料处理系统,处理中对方法的组合实际是对处理模块的组合,由各种地震资料处理模块组合成处理流程。处理差消模块又分批量处理和交互处理两种,批量处理是计算机按处理流程自动依次连续处理,中途不进行人工干涉。交互处理则是利用可视化图形图像功能,通过人机对话方式,对处理过程进行监控,可随时修改处理参数,检查处理效果,甚至改变处理流程。
地震数据的处理方法读书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