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动力学杂志赞助商

流体动力学杂志赞助商

一、JOURNAL OF HYDRODYNAMICSsponsored by(论文文献综述)

刘东帅[1](2021)在《高温热解气冷凝传热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煤炭分级分质利用中,煤炭热解产生高温热解煤气,需要回收其显热,但因热解煤气含有焦油,传统的直接喷淋法无法回收其中的热量,造成能源浪费。新型高温热解气余热回收技术开发是煤炭热解燃烧多联产技术的关键之一,其核心是研究高温热解气在换热器内的冷凝传热特性。(1)建立含不凝性气体蒸汽的冷凝传热实验装置。实验中发现珠状、珠条状、膜状和溪流状四种典型的冷凝液形态,结合文献分析了冷凝液形态的变化对冷凝传热效果的影响。探究了不凝性气体质量分数、混合蒸汽入口速度对壁面温度波动及传热系数等影响。并用实验数据对模拟计算使用的Euler Wall Film(EWF)模型进行了可靠性验证。(2)以焦油洗油段含量较高的联苯为冷凝组分、以CO、CH4、H2为不凝性组分作为高温热解气的模型化合物,采用EWF模型对其在冷凝管内的冷凝传热特性进行模拟计算研究。研究了热解气入口温度、入口流速及冷却介质入口温度等因素下液态焦油流动特性、壁面热流密度分布等,并对比分析了单级冷凝和分级冷凝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当热解气入口速度从2m/s增大至3.5m/s时,沿壁面液膜速度增大,液膜厚度减小25%,平均热流密度增大23%,管内压降增大,冷凝点初始位置离入口的距离增大;当热解气入口温度从530K增大至620K时,沿壁面液膜厚度增大26%,平均热流密度增大21%,管内压降增大,冷凝点初始位置离入口的距离增大;当冷却介质入口温度从295K增大至325K时,沿壁面液膜厚度减小32%,平均热流密度减小30%,当冷却介质入口温度温度从325K增大到335K时,冷凝点初始位置离入口的距离从0mm增大至28mm;考虑了液态冷凝组分粘度和导热系数随着温度发生变化,发现其对冷凝液的排出和壁面冷凝传热系数都有重要的影响;验证了分级冷凝更适用于高温热解气的余热回收,为冷凝换热设备的工程设计与开发提供重要的指导价值。(3)基于Nusselt理论和边界层理论,考虑液膜波动效应和抽吸作用,建立冷凝管内高温热解气冷凝传热模型。结合实验和经典模型数据验证模型的可靠性,与EWF模型进行比较,结合文献验证了该模型更加接近实际情况;强化高温热解气的冷凝传热需从减小液膜热阻和扩散层气体热阻的角度出发,为开发高温热解气冷凝传热的通用模型提供了理论分析指导。

张轲[2](2021)在《浮式风机半潜式平台水动力及其运动响应分析》文中提出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社会文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统化石能源有限且其消耗会引起温室效应等一系列环境问题。风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具有存储丰富、清洁无污染、分布广泛等诸多优点,将在未来维护绿色生态环境、完善能源结构、减缓温室效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国海上风力资源尤为丰富,适合发展海上风电,海上浮式风机具有着广阔的前景,对其进行设计与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当前先进水平的平台设计,进行了多种形式半潜式平台的概念设计,利用两种气动荷载等效处理法,基于三维势流理论使用ANSYS AQWA软件对其在不同海况条件下的水动力及运动响应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研究如下:首先介绍了三浮筒式(Deep Cwind式)、四浮筒式、两浮舱式半潜式平台浮式风机的方案设计,利用ANSYS AQWA建立各式风机平台仿真模型进行了规则波频域分析,并使用Fer模块做了同一不规则波下的频域分析,对各式浮式风机平台的运动响应进行了对比性分析。其次阐述了利用等效风力系数进行处理风机风荷载的方法,并先进行了仅波浪荷载环境条件时的时域分析,对比了三浮筒式、四浮筒式以及两浮舱式半潜式平台浮式风机的运动响应。之后采用风浪流多种荷载联合作用的环境条件,利用等效风力系数法对各式平台浮式风机进行时域分析,并对各式浮式半潜式平台浮式风机进行了运动响应对比性分析。最后提出了等效荷载法耦合处理风机风荷载的方法,调用了MATLAB的拟合工具箱进行分段拟合了NREL 5MW风机水平推力、力矩以及输出功率伴随其迎面风速变化的响应值。利用C++语言进行了编程,模拟了两种NPD脉动风谱的风,并进行了风机输出功率的模拟。之后调用AQWA User-Force模块,采用气动-水动力耦合模型,利用等效荷载法耦合处理风机风荷载方法,在风浪联合作用的多种环境条件下,对各式浮式风机平台进行了时域分析并校核了其系泊系统锚泊线顶端张力。最终对比了等效风力系数法和等效荷载耦合法两种方法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对浮式风机半潜式平台的影响。

段晓婷[3](2020)在《俄罗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规划及实施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根本上来说,国家较量的实质就是人才的较量。为了能培养出高水平、服务于社会的人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了培养优秀人才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要因素。世界一流大学处于高等教育金字塔的顶端,在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都致力于大学实力的提升,力求建设出世界一流大学。俄罗斯也逐渐加快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脚步。随着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及博洛尼亚进程的推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速与国际接轨逐渐成为了俄罗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举措。在各国高等教育角逐局面日益显现、高等教育政策的大力支持等外部环境与大学改善落后科研水平、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和声誉及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需要的内部环境下,本研究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通过对“5-100计划”的目标及绩效指标、运行机制、资金与补贴分配、遴选标准及结果、项目周期与考核评价及计划后续发展进行系统分析,使读者对俄罗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政策导向有清晰的了解。接着详细探索了俄罗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路径的个案分析:以远东联邦大学和秋明大学为例,对个案大学提升竞争力计划的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包括个案大学选择的依据、大学SWOT分析、大学目标模式、发展目标和战略举措以及大学的实施成效。最后,总结出俄罗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价:包括取得的总体成效、获得的经验与大学面临的挑战;最后总结出对中国的启示:第一,设立优势学科群;第二,将卓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战略;第三,保持政策的持续关联性;第四,确保财政资源的有效管理。

刘诺佳[4](2020)在《双叶片离心泵非定常流动机理及其转子动力学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双叶片离心泵由于具有较好的输送性能和无堵塞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污水处理、市政排涝、冶金、矿山和化工等领域。与传统多叶片离心泵相比,双叶片离心叶轮受到的动态载荷更为复杂,内部流动呈现的非定常特性更为明显。这种复杂的工况严重影响双叶片离心泵内部流动结构及其转子的稳定性。为此,探究双叶片离心泵内部流体的脉动特性,以及流体激振力和转子动力耦合作用下泵内转子系的结构动力学特性是本文重点开展的工作。本文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和流固耦合方法,研究了五种不同流量(0.4Q、0.6Q、0.8Q、1.0Q、1.2Q)和三种不同转速(2040 r·min-1、2460 r·min-1、2900 r·min-1)工况下离心泵内部的流动特性和压力脉动特性,并分析了复杂载荷下结构的变形和应力特性;同时,通过试验研究对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验证,揭示泵体各位置的振动特性及其激励机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结论可归纳如下:(1)以100ZW100-15双叶片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对其建立三维流体域与固体域计算模型,在进行网格无关性验证的基础上,对标准工况下的流体域进行非定常流场数值计算,分析了标准工况下不同相位的离心泵压力、速度分布;同时对模型泵进行了外特性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及大流量工况下,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在小流量工况下,由于泵内存在强烈的分离流动和不稳定涡,使得现有的湍流模型在预测精度上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两者之间的误差较大。(2)对不同工况下双叶片离心泵的瞬态流场进行计算,得到不同工况下泵内部的流动特性,并预测了离心泵蜗壳和叶轮流道内压力脉动以及叶轮的径向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蜗壳区域内的压力脉动在小流量工况下更为显着,而转速的降低会显着降低脉动幅值;由于脱流的影响,叶片压力面中部的压力脉动幅值较高;随着流量的减小,叶轮所受的径向力越大;不同转速相似工况下,径向力分布规律相同,且转速越小,所受径向力越小。(3)通过研究不同运行参数对双叶片离心泵转子系统的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机制,分析了在流体载荷和转子动载荷耦合作用下,流量、转速对泵转子系的等效应力和变形规律的影响机制;得到了不同运行参数下转子系统的模态特性和振动特性;揭示了离心泵输送介质时的轴心轨迹的变化规律,以及叶片不同位置的结构特性和叶轮-泵轴连接键的结构特性。结果表明:转子系的变形以叶轮为主,由叶轮轴心向叶轮外缘变形量逐渐增大;而应力主要集中于轴键位置。流量变化对变形和应力的幅度影响较小,但降低转速会显着降低变形和应力。在转子系的前三阶模态振型和叶频所引起的振动的共同作用下,轴心轨迹、叶轮变形和泵轴连接键应力呈现出与转速负相关的波峰数。(4)采用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了离心泵不同工况及不同转速的振动特性,通过傅里叶变化对不同监测点的振动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离心泵高速运行时,叶频是离心泵泵体及轴承体竖直Y方向监测点(1#和4#)振动的主要激励频率;但在低速运行时,倍叶频为竖直Y方向监测点振动的主导频率。离心泵水平X方向上的振动特征则表现为宽频振动,激励频率以高频为主,其激励源可能是电机的谐波效应以及结构上的谐振主导。通过对双叶片离心泵非定常流动机理及其转子系动力学特性的研究,明确了不同工况下泵内各过流部件的流动特性和压力脉动特性,揭示了叶轮所受径向力与运行参数的关系。计算得到了在流体载荷和转子动载共同作用下的转子系结构特性,分析不同运行参数对转子系变形和应力的影响,揭示转子系变形周期与结构模态的关系。并通过试验进一步揭示了离心泵不同位置的振动特性,为双叶片离心泵的改进提供了理论支撑。

慕光宇[5](2019)在《压缩机舌簧阀动力学模型及其内流场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广泛使用在石油、化工、制药等领域,是制冷系统中耗能最大的设备。提高容积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是压缩机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气阀是活塞式压缩机中最为关键的部件之一,其工作性能直接影响压缩机的能效。气阀工作时处于高频激振、交变载荷、高温、腐蚀的环境,不良的气阀设计将产生泄漏、回流、吸入气体加热等效应,导致压缩机能量损失、功耗增加,甚至造成机器停转。因此,压缩机能效的提高首先取决于气阀,气阀的设计与优化是永恒而又俱进的研究课题。舌簧阀是压缩机气阀的一种,本身具有弹性,工作时阀片一端固定,另一端在高温、高压差的作用下,高频率地撞击升程限位器和阀座,易产生阀片运动失效和断裂失效等问题。为了揭示舌簧阀运动失效机理及压缩机能效的影响因素,本论文开展了舌簧阀动力学模型及其内流场特性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根据变质量系统热力学原理,建立气体泄漏与不稳定传热耦合作用的热力过程改进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气体泄漏、不稳定传热及二者耦合作用对压缩和膨胀过程的影响。(2)搭建活塞式制冷压缩机试验系统。在压缩机转速为1450r/min时,开展了三种工况下的舌簧阀运动特性试验。获得排气阀片运动位移、压缩机制冷量和输入功耗,为验证舌簧阀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提供依据。(3)以等截面Euler-Bernoulli梁弯曲振动理论为依据,建立舌簧阀弯曲振动的偏微分方程。利用振型叠加法以及虚位移原理对其求解,获得基于振动理论的舌簧阀动力学模型。经试验验证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但在阀片开启和关闭阶段存在一定误差。(4)从经典气阀理论出发,结合舌簧阀与升程限位器贴绕的运动特点,建立综合反映阀片有效工作长度、弹力、质量随位移变化关系的分段单质点动力学模型。经试验验证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分段单质点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经典单质点模型。(5)根据流体动力润滑理论,拉普拉斯表面张力方程等,建立综合反映油液动力黏度、阀片/阀孔直径比、阀片位移与油膜黏滞力关系的舌簧阀动力学模型。开展了基于振动理论的舌簧阀动力学模型、分段单质点动力学模型和考虑黏滞作用的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黏滞作用的动力学模型的精度优于其他两种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运动黏度、阀片升程、刚度、排气孔直径等设计参数对舌簧阀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获得各参数合理取值范围。(6)在流固耦合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ADINA软件平台建立压缩机排气系统三维流固耦合仿真模型,对排气过程舌簧阀内流场的瞬态流动特性进行数值仿真,获得流场瞬态压力分布、速度分布、阀片表面压力分布,以及刚度变化对舌簧阀内流场特性的影响规律。上述研究表明,本文所建立的基于振动理论的舌簧阀动力学模型、分段单质点动力学模型和考虑黏滞作用的动力学模型能够用于舌簧阀的动态特性分析。考虑黏滞作用的舌簧阀动力学模型相比其他两种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能够更加有效地描述舌簧阀的动态特性。利用该模型可以分析结构参数对舌簧阀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为舌簧阀优化设计、提升压缩效率提供参考。通过本文所建立的压缩机排气系统三维流固耦合模型,可以获得阀片与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耦合机理,真实反映了舌簧阀的工作状态,为分析阀片运动失效提供参考。

刘政[6](2019)在《后颅窝形态学参数对Ⅰ型Chiari畸形减压手术效果的预测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后颅窝减压是治疗Ⅰ型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M-I,Chiari malformation type I)的标准术式,多数患者手术疗效令人满意,但仍有部分患者CM-I相关症状不改善甚至加重。有学者提出手术病人选择上存在偏差可能是主要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旨在通过测量病人手术前的后颅窝形态学指标,分析手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其与后颅窝形态学的相关性,探明后颅窝形态学因素对CM-I减压手术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至2018年术前存在CM-I相关症状且接受枕大孔扩大+寰椎后弓减压+硬脑膜扩大修补术的患者39例。根据改良的芝加哥查理氏畸形结局量表(CCOS,Chicago Chiari Outcome Scale)评分,将患者分为改善组和未改善组。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合并症和临床表现。在术前MRI T1加权像正中矢状位上测量后颅窝12条主要径线如斜坡长、枕大孔径、后枕长、后颅窝长径、后颅窝矢径、小脑扁桃体下疝距离,8个夹角如斜坡角、后枕角、幕枕角、基底角、延髓-颈髓角,4个间接反映后颅窝容积的面积如后颅窝区域面积、骨性后颅窝区域面积、小脑扁桃体下疝面积,4个相关比值如后颅窝长径-矢径比、骨性后颅窝区域面积-小脑扁桃体下疝面积比。在MRI T2加权像轴位上测量脊髓空洞直径。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的39例CM-I患者中,改善组24人(61.5%),未改善组15人(38.5%)。术前症状持续1至240个月,中位时间24个月,随访时间2-82个月,中位时间27个月。两组间上肢麻木(OR=10,P=0.02)和上肢乏力(OR=4.86,P=0.02)改善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术前MRI影像测得的13条径线、8个夹角、4个后颅窝面积、4个相关比值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上肢麻木及上肢乏力是影响CM-I减压手术效果的不利因素,后颅窝形态不能预测CMI减压手术的效果。

周青文[7](2019)在《船舶礁石搁浅下船底板变形与损伤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船舶搁浅是船舶航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尤其对于尖锐礁石,往往直接破坏船底板结构,威胁船上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因此,搁浅下船底板结构损伤特性的研究对于评估搁浅船舶的结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涉及流固耦合作用的湿搁浅问题和不考虑船体外部水影响的干搁浅问题两方面入手,采用实验方法和数值仿真方法对礁石搁浅场景下的船底板结构变形损伤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摩擦力、礁石形状、板厚、加筋板形式、礁石搁浅位置和多礁石搁浅等因素对船舶搁浅损伤的影响规律。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开展了板材准静态切割实验,用来模拟礁石切割船底板的过程。实验中采用圆锥形礁石切割低碳钢薄板,获得了试板的变形损伤特征和水平切割力-切割长度曲线。实验过程中通过改变礁石的切割深度以及礁石与试板之间的摩擦系数,探究了搁浅深度和摩擦力对船底板搁浅损伤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综合分析了试板的典型变形损伤特征,定量分析了摩擦对水平切割力的影响。(2)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板材准静态切割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对比实验和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仿真方法的准确性,并对礁石的垂向切割力以及试板稳定切割段的变形损伤截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船底板搁浅损伤开展参数化仿真研究,探讨了礁石形状、试板厚度以及试板加筋形式对船舶搁浅力和船底板变形损伤的影响规律。(3)在试验水池中开展了系列的船模搁浅实验,研究了考虑船舶内部动力学和外部动力学耦合作用的搁浅问题。实验中主要对船模搁浅速度、礁石横向搁浅位置以及搁浅礁石形状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船模搁浅时的空间运动轨迹和船模水平搁浅力,综合分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船底板搁浅损伤。此外,对比了相同切割深度下的船模动态搁浅实验和板材准静态切割实验结果,分析了试板在动态和准静态切割时的变形损伤和抵抗力。(4)采用ABAQUS中的耦合欧拉-拉格朗日分析法(CEL法)对船模搁浅过程进行了流固耦合仿真模拟,通过对比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仿真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船舶多礁石搁浅损伤进行了仿真模拟,对比了单礁石搁浅和多礁石搁浅场景下船舶的运动响应及船底板损伤情况。

刘仕明[8](2019)在《拉伸流场下PET/PBE共混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具有优异的耐化学性、耐热性、气密性、耐磨性能和电性能,且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维持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尺寸稳定性。使其广泛应用于薄膜,中空容器以及纤维领域。然而,PET韧性较差、刚性不足以及常温下结晶速率较慢制约了PET在工程材料领域的应用。因此,为了拓宽PET的应用领域,必须对其进行改性处理。为获得具有刚韧均衡特性的PET基共混材料,本文将丙烯基弹性体(PBE)与PET共混,并采用基于拉伸流场的拉伸流变挤出机和基于剪切流场的双螺杆挤出机分别制备了PET/PBE共混物,考察了基体配比、相容剂类型、相容剂含量以及加工流场对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首先研究了三元共聚反应性弹性体(EGMA)对不同基体配比PET/PBE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接触角测试和扩展系数分析结果表明EGMA分布于PET/PBE两相界面处;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了共混物中官能团增容反应的发生;SEM微观形貌图结果显示,EGMA的引入和含量的增加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有效改善界面黏结强度;DSC热力学行为分析结果表明,EGMA在共混物中既能起到限制PET分子链链段运动的作用,又能起到增塑的作用。使体系形成完善程度不一致的晶体,结晶度降低;动态流变行为分析表明,EGMA的引入能在体系中形成了PET/EGMA共聚物,使共混材料在低频区的复数粘度和储能模量上升;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PET/PBE配比为80/20时,能够在拉伸流场下获得具有刚韧均衡特性的PET/EGMA/PBE三元共混物。与PET/PBE二元共混物相比较,其冲击强度大约提升了8倍,达到35.04 KJ/m2,拉伸强度、拉伸模量以及弯曲模量分别为36.45Mpa、665.5Mpa和1757.03Mpa,保持率分别为90%,88%,98%。接着,为了验证其他相容剂能否在拉伸流场下对PET/PBE共混物起到很好的增容效果,并获得具有刚韧均衡特性的PET/相容剂/PBE三元共混物。研究了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EAA-g-GMA)和马来酸酐接枝丙烯基弹性体(mPBE)对PET/PBE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EAA-g-GMA和mPBE的引入同样能够通过增容反应在界面处生成相应的共聚物,从而改善两相界面黏结强度并使分子链链段运动能力受限;DSC结晶行为结果显示共混材料出现熔融双峰、结晶焓降低。表明共混物内PET分子链运动能力降低,形成了完善程度不一的晶体;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ET/EAA-g-GMA/PBE三元共混物和PET/mPBE/PBE三元共混物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刚韧均衡特性,但在相同配比条件下,二者综合性能都比不上PET/EGMA/PBE三元共混物。最后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PET/EGMA/PBE三元共混物,并将其与拉伸流变挤出机制备的PET/EGMA/PBE三元共混物的各项性能进行对比,探讨不同加工流场对PET/EGMA/PBE三元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结果对比发现,在剪切流场加工作用下制备的PET/EGMA/PBE三元共混物的刚韧均衡特性比拉伸流场作用下制备的PET/EGMA/PBE三元共混物的刚韧均衡特性低。进一步分析表明,剪切流场作用下制备的三元共混物淬断面分散相粒子剥离较多,界面黏结强度增加不明显。因此,研究结果都表明拉伸流场更有利于共混物的分散混合,并有促进增容反应的作用。

朱逊驰[9](2018)在《中国近岸到陆架区典型水体中溶解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Fe)在地壳元素组成中仅次于氧、硅、铝,位列第四位。铁作为所有生命体的必需营养元素,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酶系统中,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氮的固定等诸多新陈代谢过程。可以说,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元素,对全球海洋初级生产的规模和动态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并藉此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边缘海虽然仅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小部分,但对全球海洋初级生产及碳循环意义重大,而铁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岸区域人口聚居,生态活跃,自然过程与人为活动影响显着,该环境下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受到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在不同区域和水体环境中各因素的影响强度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开展自然过程与人为活动差异化作用背景下近岸到陆架区不同类型水体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对于全面认识近海生态系统铁循环及碳循环均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选择人为养殖活动控制下的黄海桑沟湾、自然与人为影响都很显着的长江口及东海大陆架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多次野外调查,取得了一批可信赖的溶解铁数据,据此探讨了研究区域内溶解铁浓度的时空分布格局和迁移转化规律,初步勾勒了我国近岸到陆架区典型水体环境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另外,本论文对世界范围内养殖区、河流河口区、陆架区/边缘海溶解铁浓度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尝试从全球的高度加强对水体溶解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认识。本论文的主要发现如下:春、夏、秋、冬季桑沟湾表层水体溶解铁浓度变化范围(平均值)分别为2.89-25.3(12.0±6.29)nM、2.55-14.0(5.00±2.92)nM、1.12-2.98(1.83±0.42)nM、1.42-9.33(3.36±2.06)nM,呈现出显着的季节性差异(p<0.05)。箱式计算结果表明,大气沉降、沉积物界面、地下水输入、河流输入向桑沟湾贡献溶解铁的通量分别为(8.23±5.28)×103 kg/yr、788 kg/yr、554±336 kg/yr、213±168 kg/yr,分别占总输入通量的84.1%、8.06%、5.66%、2.18%;养殖品类的收割捕获、与黄海水的交换、浮游植物碳埋藏输出溶解铁通量分别为7.00×103 kg/yr、5.48×103 kg/yr、53.1kg/yr,分别占总输出通量的55.9%、43.7%、0.424%;源与汇的差异表明桑沟湾整体上是净的铁源。春季观测到的高溶解铁浓度很可能来源于大气干沉降的贡献。不同养殖区之间溶解铁浓度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养殖品类对水体溶解铁的利用及此后的收割捕获是桑沟湾最重要的铁汇,导致春季到夏季溶解铁浓度的降低。夏季浮游植物的利用及秋季桑沟湾与黄海水的顺畅交换使得湾内溶解铁进一步降低。溶解铁与溶解无机磷(DIP)浓度的数学关系表明,春、夏季桑沟湾内水体溶解铁浓度足以支撑DIP的生物利用,但秋季溶解铁可能成为初级生产的限制因素。溶解铁与叶绿素a浓度的相关性分析也表明,溶解铁可能刺激了夏季浮游植物的生长、但限制了秋季浮游植物的生长。长江徐六泾表层水体溶解铁浓度变化范围和平均值分别为15.0-159 nM和45.5±29.2 nM,在世界河流体系中处于较低水平。整体上看,长江输送的溶解铁在河口区发生明显的清除;在河口拦门沙区域的内部(盐度S≤1)和外部(S>1)水体,分别发生了显着的铁的再活化和清除过程。溶解铁平均浓度从徐六泾到拦门沙区域内部S≤1水体增加了近四倍,随后在外部S>1水体中显着降低。室内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颗粒物解吸作用和盐度引起的絮凝作用分别导致了铁的再活化和清除过程。拦门沙区域溶解铁收支计算结果表明,长江徐六泾、沉积物界面、黄浦江、上海沿江污水厂、大气沉降每年分别向拦门沙区域输送溶解铁(2.32±1.17)×106 kg、(658±773)×103 kg、(73.2±24.1)×103 kg、55.0×103 kg、48.5×103kg,各项分别占总输入量的73.5%、20.9%、2.32%、1.75%、1.54%。源与汇的差异表明,拦门沙区域整体上是净的铁汇,但其内部S≤1水体和外部S>1水体分别是净的铁源和净的铁汇。东海大陆架水体溶解铁浓度变化范围为0.22-26.7 nM,平均值为4.48±4.96nM。其中近岸区域受径流输入、缺氧过程等因素的影响溶解铁浓度比较高,平均浓度约9-10 nM,离岸海区溶解铁浓度多在2 nM以下。表、底层水体溶解铁浓度范围(平均值)分别为0.47-21.8(5.24±4.76)nM、0.49-26.71(5.79±6.11)nM,无显着性差异(p>0.05)。整体上看,水团混合控制了东海陆架水体溶解铁的分布,尤其是对中、上层水而言。沉积物底界面、缺氧过程、沿岸上升流会对水体溶解铁浓度产生较大影响。东海不同区域水柱颗粒物铁碳比(Fe:C)差异较大,表明不同水体环境下浮游植物对铁的摄取存在较大差异。东海陆架200 m等深线以浅水体溶解铁收支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大气湿沉降、台湾海峡水输入、沉积物底界面、黑潮入侵、大气干沉降、河流有效输入、海底地下水排放向东海贡献溶解铁通量分别为(7.36±4.59)×106 kg/yr、(7.07±2.91)×106 kg/yr、6.63×106 kg/yr、(5.19±2.42)×106 kg/yr、(4.42±5.82)×106 kg/yr、(0.935±0.364)×106 kg/yr、(0.025±0.017)×106 kg/yr,分别占到总输入通量的23.3%、22.4%、21.0%、16.4%、14.0%、2.96%、0.081%。东海向陆坡处输出、向对马海峡输出、初级生产碳埋藏、东-黄海水体交换移除溶解铁通量分别为(17.4±10.6)×106 kg/yr、(12.2±10.4)×106kg/yr、1.93×103 kg/yr、78.8×103 kg/yr,分别占总输出通量的55.0%、38.6%、6.10%、0.249%。对世界范围文献报道数据的汇总分析表明,养殖区溶解铁浓度主要受到地质及土壤类型影响,养殖活动对水体溶解铁浓度影响的研究案例少有报道,这也从侧面突显出本论文桑沟湾研究案例的特殊性。不同河流淡水端溶解铁浓度、产率、输送通量均有数量级上的差异,其中溶解铁产率和通量高的河流主要分布在热带及北方地区富含有机质的环境,流域面积及径流量有限的小型“黑水河”能产生与大型河流体系相当的溶解铁产率和/或通量。在大多数河口区,溶解铁通常在0到10-15的盐度范围内被快速清除出水体,而在更高的盐度范围内呈保守混合行为,在少数研究案例中观测到溶解铁呈近保守混合或添加行为。根据对全球海洋200 m等深线以浅水域溶解铁浓度收支计算结果,沉积物界面可能是陆架水体最重要的铁源,其次是河口冲淡水净输送和大气沉降。本论文对中国近岸到陆架区典型水体中溶解铁浓度的研究表明,人为活动对桑沟湾这类小型养殖型海湾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起到主控作用,而在长江河口和东海陆架区,河口改造、水团混合、生物利用、沉积物贡献等自然过程及人为活动影响下日益加剧的缺氧现象对水体溶解铁的影响都很显着。在人类发展及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需要加强人为活动及其与自然过程的耦合作用对海洋、尤其是近岸海区铁循环潜在影响的关注。

许长魁[10](2018)在《全浸式水翼艇横向运动姿态鲁棒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高速翼航状态下的全浸式水翼艇能够依靠水翼上产生的升力将船体完全托出水面,克服了兴波阻力和摩擦阻力对船体的影响,大大减轻了船体所受的海浪冲击,具有优良的适航性。然而,在翼航状态下,全浸式水翼艇缺少必要的静稳定性,这就对全浸式水翼艇动力学姿态镇定与航迹引导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鲁棒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提出全浸式水翼艇横向运动姿态鲁棒控制技术,通过研究翼航状态下的全浸式水翼艇横向运动非线性动力学,探究水翼艇横向运动姿态稳定鲁棒控制策略,以保证全浸式水翼艇高速运动时横向运动姿态的全局稳定性。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对论文相关内容的研究进展、所存在的问题及论文的整体思路进行阐述。针对全浸式水翼艇的横向运动姿态控制,分析了全浸式水翼艇的水翼布置方案,并针对全浸式水翼艇的运动特性给出了其运动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与设备构成;基于该总体设计方案,针对航向镇定与航迹控制问题,提出了全浸式水翼艇艏摇/横摇联合控制方案与航迹跟随控制方案的系统体系结构;分析了全浸式水翼艇横向平面操纵运动模型,对水翼系统和支柱系统的受力情况进行了水动力学分析,并针对规则波与随机海浪作用下全浸式水翼艇横向运动姿态的受扰运动进行了分析。其次,针对翼航状态下的全浸式水翼艇艏摇/横摇鲁棒联合控制问题,进行了基于迭代学习策略的全浸式水翼艇艏摇/横摇输出反馈滑模鲁棒控制研究。将迭代学习策略融入到状态观测器与滑模控制器的设计中。设计了迭代学习观测器实现了对全浸式水翼艇艏摇/横摇动力学模型中系统状态与集总干扰的一体化估计;利用迭代学习观测器重构出的系统状态观测值设计了一种迭代学习滑模控制律,提高了全浸式水翼艇艏摇/横摇姿态控制的干扰抑制性能,降低了系统控制设计的保守性。接着,为了在艏摇/横摇联合控制策略的设计中体现全浸式水翼艇艏摇动力学与横摇动力学状态轨线的时间尺度特征及艏摇/横摇动力学的耦合摄动特性对控制器设计的影响,进行了全浸式水翼艇艏摇/横摇双时标输出反馈奇异扰动控制策略研究。将测量系统的随机噪声特性纳入状态观测器的设计与分析中,基于无源性理论进行状态观测器设计,利用包含测量噪声的系统输出对系统状态进行重构,从而获得艏摇/横摇动力学系统控制所需的全部状态变量。进而基于奇异扰动理论,挖掘艏摇动力学系统与横摇动力学系统的不同时间尺度特征,设计了艏摇/横摇双时标控制策略以实现全浸式水翼艇艏摇与横摇的姿态镇定。然后,在翼航状态全浸式水翼艇艏摇/横摇联合鲁棒控制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浸式水翼艇直线航迹跟随级联干扰抑制控制策略的研究,针对全浸式水翼艇的运动学系统的航迹引导任务与动力学系统的姿态跟踪任务进行级联控制律设计。基于对传统视线法引导律和全浸式水翼艇的运动学特性两方面的深入探究,提出了特别用于全浸式水翼艇的具有横倾约束的双通道航迹引导策略。进而针对航迹引导系统获得的期望艏向角与期望横倾角,设计了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指令滤波反步控制策略,实现了对期望艏向角与期望横倾角的跟踪。通过仿真验证,证实了所设计的双通道引导算法的有效性与横向姿态控制系统对系统集总干扰的鲁棒性。最后,为进一步提高全浸式水翼艇翼航状态下的机动性,进行了基于自适应横漂补偿的全浸式水翼艇曲线航迹跟随鲁棒积分控制研究。通过对路径规划法则进行评估,设计了基于三次样条插值法的曲线航线生成策略。基于浸入—不变集理论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鲁棒双通道引导算法,实现了对期望艏向角中未知侧滑角的估计与补偿。针对全浸式水翼艇翼航状态的航向/横倾姿态跟踪控制问题研究了非线性鲁棒积分控制策略,利用连续的控制器输出完成了水翼艇横向姿态受扰状态下的渐进跟踪,并保证了由运动学子系统与动力学子系统组成的级联系统在集总干扰作用下的全局一致渐近稳定。系统仿真证实了所提出的航线生成方法的实用性,验证了全浸式水翼艇的高机动性与所提出的级联式航迹引导与姿态控制策略的鲁棒性。

二、JOURNAL OF HYDRODYNAMICSsponsored b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JOURNAL OF HYDRODYNAMICSsponsored by(论文提纲范文)

(1)高温热解气冷凝传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煤炭的分级分质转化利用技术
    2.2 高温热解气余热回收技术
        2.2.1 高温热解气上升管余热回收技术
        2.2.2 上升管余热回收技术的改进
        2.2.3 高温热解气循环氨水余热回收技术
        2.2.4 高温热解气初冷器余热回收技术
    2.3 焦油冷凝特性研究现状
    2.4 蒸汽冷凝传热研究现状
        2.4.1 理论研究进展
        2.4.2 实验研究进展
        2.4.3 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含不凝性气体的蒸汽冷凝传热实验与模拟研究
    3.1 实验装置及操作流程
        3.1.1 实验装置
        3.1.2 实验操作流程
    3.2 实验不确定因素分析
    3.3 实验数据处理
    3.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3.4.1 冷凝形态分析
        3.4.2 壁面温度波动分析
        3.4.3 壁面平均传热系数分析
        3.4.4 蒸汽冷凝率分析
    3.5 管内冷凝传热过程模拟
        3.5.1 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3.5.2 网格独立性验证
        3.5.3 Euler Wall Film模型
        3.5.4 控制方程组
        3.5.5 模拟结果及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温热解气冷凝传热的数值分析
    4.1 焦油的组成分析
    4.2 焦油的理化性质分析
        4.2.1 焦油的粘度分析
        4.2.2 焦油的馏程分析
    4.3 物理模型
    4.4 数值计算方法
        4.4.1 焦油冷凝模型
        4.4.2 物性参数的确定
        4.4.3 边界条件
        4.4.4 计算方法
    4.5 数值计算结果与讨论
        4.5.1 冷凝液膜厚度及速度分布
        4.5.2 冷凝组分浓度分布
        4.5.3 壁面传热系数分布
        4.5.4 冷却介质入口温度的影响
        4.5.5 热解气入口速度的影响
        4.5.6 热解气入口温度的影响
        4.5.7 冷凝液膜粘度和导热系数的影响
        4.5.8 单级冷凝与分级冷凝的比较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温热解气冷凝传热模型
    5.1 高温热解气冷凝传热模型的建立
        5.1.1 冷凝液膜层传热分析
        5.1.2 气液界面传热传质分析
    5.2 高温热解气冷凝传热模型的求解
    5.3 模型可靠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2)浮式风机半潜式平台水动力及其运动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海上浮式风机发展概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海上风机仿真计算理论基础
    2.1 空气动力荷载计算理论
        2.1.1 风的模拟
        2.1.2 风荷载的计算
    2.2 波浪荷载计算理论
        2.2.1 波浪理论
        2.2.2 小尺度结构物上波浪荷载
        2.2.3 三维势流理论
    2.3 流荷载计算理论
        2.3.1 大尺度结构物的流荷载
    2.4 频域及时域分析计算理论
        2.4.1 频域分析理论
        2.4.2 时域分析理论
        2.4.3 浮体六自由度运动方程
    2.5 本章小结
3 浮式风机频域水动力分析对比
    3.1 浮式风机模型设计
        3.1.1 风机机舱及塔架部分
        3.1.2 三种半潜式平台的设计
        3.1.3 系泊系统的设计
    3.2 规则波频域水动力分析对比
        3.2.1 仿真模型的建立
        3.2.2 规则波下水动力分析
    3.3 不规则波频域分析对比
    3.4 本章小结
4 等效风力系数法时域分析
    4.1 风载荷的处理
        4.1.1 风力系数及流力系数
        4.1.2 风机风力系数的施加
    4.2 波浪作用下时域分析
        4.2.1 波浪环境条件
        4.2.2 波浪作用下时域分析结果
    4.3 风浪流联合作用下时域分析
        4.3.1 风浪流环境条件
        4.3.2 风浪流联合作用下时域分析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等效荷载法耦合时域分析
    5.1 等效荷载处理风载荷法
        5.1.1 叶片荷载的等效简化
        5.1.2 AQWA User-Force的介绍
        5.1.3 NPD风谱模拟与风机功率输出
    5.2 风浪联合作用下耦合时域分析
        5.2.1 风浪环境条件
        5.2.2 风浪联合作用时域分析结果
        5.2.3 系泊系统校核
    5.3 与等效系数模拟风荷载法的对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俄罗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规划及实施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现实需求
        (二)增强高等教育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全球必然趋势
        (三)俄罗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实践探索
        (四)中俄高等教育发展的相通之处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世界一流大学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
        (三)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
    四、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研究述评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比较研究法
        (三)个案分析法
        (四)文本分析法
    七、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俄罗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相关理论
    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理论
        (一)世界一流大学的要素
        (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策略与路径
    二、高等教育战略管理理论
    三、竞争优势理论与SWOT分析模型
第二章 俄罗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制定环境分析
    一、俄罗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外部环境分析
        (一)各国高等教育角逐局面日益显现
        (二)俄罗斯走进欧洲统一教育空间的现实需求
        (三)高等教育政策的大力支持
    二、俄罗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内部环境分析
        (一)大学改善落后科研水平的要求
        (二)俄罗斯大学教学与科研相脱离
        (三)大学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
第三章 俄罗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政策导向
    一、目标遴选
        (一)任务目标
        (二)遴选机制
    二、建设机制
        (一)运行机制
        (二)资金与补贴分配
        (三)项目周期与考核评价
    三、计划实施与调整
        (一)计划实施
        (二)计划调整
第四章 俄罗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路径的个案分析
    一、远东联邦大学全球竞争力提升计划(路线图)文本分析
        (一)个案大学选择依据
        (二)大学SWOT分析
        (三)大学目标模式
        (四)发展目标和战略举措
        (五)远东联邦大学的实施成效
    二、秋明大学全球竞争力提升计划(路线图)文本分析
        (一)个案大学选择依据
        (二)大学SWOT分析
        (三)大学目标模式
        (四)发展目标和战略举措
        (五)秋明大学的实施成效
    三、俄罗斯大学竞争力提升计划(路线图)的文本特点
第五章 俄罗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评价
    一、俄罗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总体成效
        (一)大学排名
        (二)学科排名
        (三)专家学者看法
    二、俄罗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经验
        (一)建立战略学术单位
        (二)前沿领域集中突破
        (三)探索个性化的课程和教育模式
        (四)优化管理体制改革
        (五)吸引精英人才进高校
    三、俄罗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挑战
        (一)资金和人才在学院的集中导致资源分配不均
        (二)科研人才缺口问题
        (三)英语语言的流利使用问题
        (四)“自上而下”的学术文化挑战
第六章 对中国一流大学建设实践的思考
    一、设立优势学科群
    二、将卓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战略
    三、保持政策的持续关联性
    四、确保财政资源的有效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双叶片离心泵非定常流动机理及其转子动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双叶片离心泵研究发展现状
        1.2.2 离心泵非定常流动研究现状
        1.2.3 离心泵流固耦合研究现状
        1.2.4 离心泵振动试验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双叶片离心泵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方法
    2.1 引言
    2.2 离心泵流体域及固体域建模
        2.2.1 流体域模型的建立
        2.2.2 固体域模型的建立
    2.3 网格划分及网格无关性验证
        2.3.1 流体域模型网格的划分
        2.3.2 固体域模型网格的划分
        2.3.3 网格无关性验证
    2.4 离心泵内部流场数值计算模型
        2.4.1 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2.4.2 湍流模型
        2.4.3 边界条件设置
    2.5 离心泵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模型
        2.5.1 流固耦合求解方法
        2.5.2 流固耦合求解设置
        2.5.3 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
    2.6 数值计算方法验证
        2.6.1 离心泵外特性分析
        2.6.2 离心泵不同相位内部流场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叶片离心泵非定常流体动力学分析
    3.1 引言
    3.2 离心泵内部流场非定常分析
        3.2.1 不同流量下离心泵内部流场流动特性
        3.2.2 不同转速下离心泵内部流场流动特性
    3.3 不同工况下的压力脉动分析
        3.3.1 监测点布置
        3.3.2 不同流量下蜗壳流道压力脉动特性分析
        3.3.3 不同流量下叶轮流道压力脉动特性分析
        3.3.4 不同转速下蜗壳流道压力脉动特性分析
        3.3.5 不同转速下叶轮流道压力脉动特性分析
    3.4 不同工况下的径向力分析
        3.4.1 不同流量下叶轮径向力分析
        3.4.2 不同转速下叶轮径向力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叶片离心泵流固耦合动力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不同运行参数对转子系应力及变形的影响
        4.2.1 转子系不同相位的变形及应力
        4.2.2 流量对转子系变形及应力的影响
        4.2.3 转速对转子系变形及应力的影响
    4.3 不同监测点结构特性分析
        4.3.1 不同运行参数对转子系轴心轨迹的影响
        4.3.2 不同运行参数对叶片不同位置结构特性的影响
        4.3.3 不同运行参数对叶轮-泵轴连接键结构特性的影响
    4.4 转子系的模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叶片离心泵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系统
    5.3 不同流量下双叶片离心泵振动特性分析
    5.4 不同转速下双叶片离心泵振动特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4 发明专利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压缩机舌簧阀动力学模型及其内流场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压缩机热力循环模拟研究现状
    1.3 压缩机气阀研究现状
    1.4 压缩机舌簧阀研究现状
        1.4.1 舌簧阀动力学
        1.4.2 舌簧阀流场特性
        1.4.3 舌簧阀运动特性试验
    1.5 目前存在的问题
    1.6 主要研究内容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活塞式压缩机热力过程模拟
    2.1 压缩机热力过程模型
        2.1.1 能量守恒方程
        2.1.2 质量守恒方程
        2.1.3 气体状态方程
        2.1.4 阀片运动方程
        2.1.5 容积方程
        2.1.6 气体流动微分方程
    2.2 活塞式压缩机热力过程改进模型
        2.2.1 气体泄漏方程
        2.2.2 气体与缸壁热交换方程
        2.2.3 热力过程改进模型建立
    2.3 热力过程改进模型的数值解法
        2.3.1 模型求解方法
        2.3.2 模型求解流程
        2.3.3 边界和初始条件的确立
        2.3.4 模型参数
    2.4 热力过程改进模型结果分析
        2.4.1 P-V示功图分析
        2.4.2 热力过程中气体泄漏影响分析
        2.4.3 热力过程中不稳定传热影响分析
        2.4.4 泄漏与传热耦合作用下的热力过程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压缩机舌簧阀运动特性试验
    3.1 试验系统搭建
    3.2 试验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振动理论的舌簧阀动力学模型
    4.1 基于振动理论舌簧阀动力学模型建立
    4.2 悬臂梁振动模型预测精度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经典气阀理论的分段单质点舌簧阀动力学模型
    5.1 经典单质点气阀动力学模型
        5.1.1 经典单质点模型
        5.1.2 经典单质点模型预测精度分析
    5.2 分段单质点舌簧阀动力学模型
        5.2.1 分段单质点模型建立
        5.2.2 分段单质点模型计算流程和结果
        5.2.3 分段单质点模型预测精度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考虑黏滞作用的舌簧阀动力学模型
    6.1 考虑黏滞作用的舌簧阀动力学模型建立与分析
        6.1.1 考虑黏滞作用的动力学模型建立
        6.1.2 考虑黏滞作用模型预测精度分析
    6.2 几种舌簧阀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
    6.3 舌簧阀动态特性分析
        6.3.1 黏滞作用对阀片开启时间的影响分析
        6.3.2 运动黏度对阀片启闭过程的影响分析
        6.3.3 升程对阀片运动的影响分析
        6.3.4 刚度对阀片运动的影响分析
        6.3.5 阀孔直径对阀片运动的影响分析
        6.3.6 压缩机转速对阀片运动的影响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流固耦合的压缩机舌簧阀内流场数值仿真
    7.1 流固耦合理论及分析流程
        7.1.1 流固耦合基本方程
        7.1.2 流固耦合分析流程
    7.2 活塞式压缩机排气系统流固耦合仿真模型
        7.2.1 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
        7.2.2 模型边界条件确立
        7.2.3 仿真模型验证
    7.3 舌簧阀内流场瞬态分析
        7.3.1 流场压力分布
        7.3.2 流场速度分布
        7.3.3 阀片表面压力
    7.4 阀片刚度对舌簧阀内流场特性影响分析
        7.4.1 阀孔压力分析
        7.4.2 阀孔流速分析
        7.4.3 阀片表面压力分析
    7.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创新点摘要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后颅窝形态学参数对Ⅰ型Chiari畸形减压手术效果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人群
    2.2 研究分组
    2.3 形态学测量
        2.3.1 主要径线
        2.3.2 夹角
        2.3.3 面积
        2.3.4 比值
    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所有纳入患者的基本资料
    3.2 改善组和未改善组间基本资料
    3.3 术前合并疾病
    3.4 术前疼痛症状
    3.5 术前非疼痛症状
    3.6 术前径线及相关比值测量
    3.7 术前夹角测量
    3.8 术前面积及相关比值测量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Ⅰ型Chiari畸形的解剖和影像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7)船舶礁石搁浅下船底板变形与损伤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船舶搁浅分类
    1.3 船舶搁浅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船底板准静态切割实验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设计
        2.2.1 板材制备及材料属性
        2.2.2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2.2.3 准静态切割实验工况
    2.3 切割实验结果分析
        2.3.1 典型实验现象及结果
        2.3.2 摩擦系数影响
        2.3.3 切割深度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船底板准静态切割数值仿真研究
    3.1 引言
    3.2 ABAQUS/Explicit显式算法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
        3.2.1 ABAQUS/Explicit显式算法的基本理论
        3.2.2 ABAQUS数值仿真关键技术
    3.3 常用失效准则
        3.3.1 常应变失效准则
        3.3.2 基于成形极限曲线的失效准则
        3.3.3 GL失效准则
    3.4 失效准则的适用性
        3.4.1 板材准静态切割有限元分析模型
        3.4.2 网格尺寸分析
        3.4.3 失效准则准确性验证
    3.5 有限元计算结果
        3.5.1 摩擦系数影响
        3.5.2 垂向搁浅力
        3.5.3 礁石稳定切割时试板变形损伤模式
    3.6 其他搁浅参数影响
        3.6.1 礁石形状
        3.6.2 试板厚度
        3.6.3 试板加筋形式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计及流固耦合作用的船模搁浅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设计
        4.2.1 船模制备
        4.2.2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4.2.3 船模搁浅实验工况
    4.3 船模搁浅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船模自由航行阻力
        4.3.2 船模搁浅速度的影响
        4.3.3 船模搁浅位置的影响
        4.3.4 搁浅礁石形状的影响
        4.3.5 船舶搁浅动静态实验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CEL法的船舶搁浅流固耦合仿真研究
    5.1 引言
    5.2 流固耦合数值分析
        5.2.1 ABAQUS显式CEL法
        5.2.2 CEL法流体材料状态方程
        5.2.3 CEL法的材料接触与穿透
    5.3 基于CEL法的流固耦合仿真结果验证
        5.3.1 船模搁浅有限元模型
        5.3.2 网格尺寸分析
        5.3.3 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5.4 多礁石搁浅损伤数值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8)拉伸流场下PET/PBE共混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材料简介
        1.1.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简介
        1.1.2 丙烯基弹性体(PBE)简介
    1.2 聚合物共混
        1.2.1 共混简介
        1.2.2 共混物之间的相容性
        1.2.3 改善相容性的方法
    1.4 PET共混研究进展
        1.4.1 PET/弹性体
        1.4.2 PET/玻纤
        1.4.3 PET/聚酯
        1.4.4 PET/聚烯烃
        1.4.5 PET/其他树脂
    1.5 聚合物加工过程中拉伸流场的应用
        1.5.1 聚合物加工流场的类型
        1.5.2 拉伸流场的实现方法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2 主要内容
        1.6.3 创新点
第二章 拉伸流场下EGMA增容PET/PBE共混物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原料及设备
        2.1.2 样品制备过程及工艺
        2.1.3 测试与分析表征
    2.2 结果与讨论
        2.2.1 表面能与扩展系数
        2.2.2 傅里叶红外表征
        2.2.3 微观形貌
        2.2.4 DSC热性能
        2.2.5 动态流变行为
        2.2.6 力学性能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拉伸流场下EAA-g-GMA增容PET/PBE共混物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3.1.2 样品制备过程及工艺
        3.1.3 测试与分析表征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微观形貌
        3.2.2 DSC热性能
        3.2.3 动态流变行为
        3.2.4 力学性能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拉伸流场下PBE-g-MAH增容PET/PBE共混物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原料及设备
        4.1.2 样品制备过程及工艺
        4.1.3 测试与分析表征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微观形貌
        4.2.2 DSC热性能
        4.2.3 动态流变行为
        4.2.4 力学性能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剪切流场下EGMA增容PET/PBE共混物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原料及设备
        5.1.2 样品制备过程及工艺
        5.1.3 测试与分析表征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微观形貌
        5.2.2 DSC热性能
        5.2.3 动态流变行为
        5.2.4 力学性能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中国近岸到陆架区典型水体中溶解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海洋痕量铁及其循环的研究
        1.1.1 海洋痕量铁的研究意义
        1.1.2 海洋痕量铁的研究简史
        1.1.3 海洋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2 海水溶解铁的洁净采样技术和分析方法
        1.2.1 海水溶解铁的洁净采样技术
        1.2.2 海水溶解铁浓度分析方法
    1.3 中国近海水体溶解铁的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域、样品采集与分析
    2.1 桑沟湾
        2.1.1 研究区域
        2.1.2 样品采集
    2.2 长江口
        2.2.1 研究区域
        2.2.2 样品采集
    2.3 东海大陆架
        2.3.1 研究区域
        2.3.2 样品采集
    2.4 样品分析及数据处理
        2.4.1 实验仪器和试剂
        2.4.2 样品前处理
        2.4.3 仪器测定
        2.4.4 数据处理
        2.4.5 质量控制
        2.4.6 统计分析
第三章 桑沟湾表层水体溶解铁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3.1 引言
    3.2 结果
        3.2.1 水文特征
        3.2.2 溶解铁浓度的季节性变化及分布
        3.2.3 桑沟湾内Fe*P分布
        3.2.4 桑沟湾溶解铁周日变化
        3.2.5 桑沟湾周边河流和地下水中溶解铁浓度
    3.3 讨论
        3.3.1 溶解铁的季节性变化
        3.3.2 溶解铁与叶绿素a浓度的关系
        3.3.3 桑沟湾Fe限制情况分析
        3.3.4 桑沟湾溶解铁收支模型
    3.4 小结
第四章 长江口溶解铁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4.1 引言
    4.2 结果
        4.2.1 水文特征
        4.2.2 溶解铁浓度的变化
    4.3 讨论
        4.3.1 长江淡水端溶解铁浓度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4.3.2 长江口溶解铁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
        4.3.3 本研究对河口化学物质变化研究的意义
    4.4 小结
第五章 东海大陆架溶解铁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5.1 引言
    5.2 结果
        5.2.1 东海大陆架的水文特征
        5.2.2 东海大陆架溶解铁的水平分布
        5.2.3 典型断面上水文及溶解铁浓度分布
        5.2.4 浙江近岸河流溶解铁浓度
    5.3 讨论
        5.3.1 东海溶解铁分布的影响因素
        5.3.2 东海溶解铁收支模型
    5.4 小结
第六章 全球养殖区、河口区、陆架/边缘海溶解铁汇总
    6.1 前言
    6.2 方法与材料
        6.2.1 数据采集
        6.2.2 数据处理
        6.2.3 数理统计
    6.3 结果
        6.3.1 养殖区溶解铁浓度汇总
        6.3.2 河流溶解铁浓度、通量及产率
        6.3.3 河口区溶解铁浓度变化
        6.3.4 陆架/边缘海溶解铁浓度汇总
    6.4 讨论
        6.4.1 养殖区溶解铁浓度变化
        6.4.2 河流溶解铁浓度变化
        6.4.3 河口区溶解铁浓度的变化
        6.4.4 陆架/边缘海溶解铁收支计算
    6.5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不足
    7.1 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7.2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全浸式水翼艇横向运动姿态鲁棒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水翼船舶发展概况
    1.3 全浸式水翼艇运动控制技术发展概况
    1.4 抗干扰鲁棒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1.4.1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4.2 自抗扰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4.3 鲁棒与自适应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全浸式水翼艇横向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研究
    2.1 引言
    2.2 全浸式水翼艇横向运动姿态鲁棒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2.2.1 全浸式水翼艇水翼系统布置分析
        2.2.2 全浸式水翼艇运动控制系统概述
        2.2.3 全浸式水翼艇传感器测量系统分析
        2.2.4 全浸式水翼艇艏摇/横摇联合控制系统
        2.2.5 全浸式水翼艇航迹跟随控制系统
    2.3 全浸式水翼艇运动学特性分析
        2.3.1 船舶运动控制参考坐标系
        2.3.2 全浸式水翼艇运动学模型
        2.3.3 全浸式水翼艇协调回转条件
    2.4 全浸式水翼艇动力学模型分析
        2.4.1 全浸式水翼艇操纵运动数学描述
        2.4.2 水翼系统作用力和力矩建模
    2.5 全浸式水翼艇横向平面海浪干扰分析
        2.5.1 全浸式水翼艇在规则波作用下的横向干扰分析
        2.5.2 全浸式水翼艇在随机海浪作用下的横向干扰分析
    2.6 随机海浪干扰下全浸式水翼艇横向运动特性仿真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全浸式水翼艇艏摇/横摇迭代学习滑模鲁棒控制
    3.1 引言
    3.2 基于迭代学习的艏摇/横摇输出反馈滑模鲁棒控制策略设计
        3.2.1 迭代学习观测器设计
        3.2.2 迭代学习滑模控制策略设计
        3.2.3 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3.3 控制系统仿真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浸式水翼艇艏摇/横摇双时标输出反馈奇异扰动鲁棒控制
    4.1 引言
    4.2 非线性无源观测器设计
        4.2.1 系统无源性的基本理论
        4.2.2 基于无源性的状态观测器设计
    4.3 基于奇异扰动理论的全浸式水翼艇艏摇/横摇双时标鲁棒控制
        4.3.1 奇异扰动理论的基本原理
        4.3.2 基于奇异扰动理论的全浸式水翼艇艏摇/横摇鲁棒控制策略设计
    4.4 控制系统仿真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浸式水翼艇直线航迹跟随鲁棒干扰抑制控制
    5.1 引言
    5.2 视线法引导律的基本原理
    5.3 级联系统理论
    5.4 全浸式水翼艇直线航迹跟随鲁棒干扰抑制控制
        5.4.1 引导律设计与运动学稳定性分析
        5.4.2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横向姿态跟踪鲁棒反步控制策略设计
        5.4.3 级联系统稳定性分析
    5.5 控制系统仿真及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浸式水翼艇曲线航迹跟随横漂补偿鲁棒积分控制
    6.1 引言
    6.2 全浸式水翼艇航线生成方法
        6.2.1 路径规划评估准则
        6.2.2 Dubins航线生成方法
        6.2.3 基于三次样条插值法的航线生成方法
    6.3 基于自适应横漂补偿的全浸式水翼艇曲线航迹跟随鲁棒积分控制
        6.3.1 引导律设计与运动学稳定性分析
        6.3.2 全浸式水翼艇横向姿态跟踪鲁棒积分控制策略设计
        6.3.3 级联系统稳定性分析
    6.4 控制系统仿真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JOURNAL OF HYDRODYNAMICSsponsored by(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温热解气冷凝传热特性研究[D]. 刘东帅.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2]浮式风机半潜式平台水动力及其运动响应分析[D]. 张轲.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俄罗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规划及实施路径研究[D]. 段晓婷.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0)
  • [4]双叶片离心泵非定常流动机理及其转子动力学特性研究[D]. 刘诺佳.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5]压缩机舌簧阀动力学模型及其内流场特性研究[D]. 慕光宇.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6]后颅窝形态学参数对Ⅰ型Chiari畸形减压手术效果的预测价值[D]. 刘政. 南昌大学, 2019(01)
  • [7]船舶礁石搁浅下船底板变形与损伤特性研究[D]. 周青文.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8]拉伸流场下PET/PBE共混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刘仕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中国近岸到陆架区典型水体中溶解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D]. 朱逊驰.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10]全浸式水翼艇横向运动姿态鲁棒控制技术研究[D]. 许长魁.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6)

标签:;  ;  ;  

流体动力学杂志赞助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