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系列讲座(一)

VC++系列讲座(一)

一、VC++系列讲座(一)(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琪[1](2020)在《经济类讲座中隐性信息的处理 ——达摩达兰讲座故事的价值口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篇实践报告基于艾斯沃斯·达摩达兰教授的一次讲座,主要内容是在估值方面,讲故事的能力和数字计算能力同等重要。此外,讲座中还讲述了他在估值方面的经验,以及他在此方面独特的理解。笔者根据《故事的价值》的语料,进行了交替传译的模拟实践。实践过后,笔者发现此次经济讲座中,发言人的表达中存在诸多隐含信息,这无疑给译员的口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对保持口译质量提出了挑战。笔者根据国内外隐性信息的相关理论,结合口译实践的录音材料及难点,发现口译过程中隐含信息问题多出现在文化、逻辑及信息焦点三类,因为此次为实践形式为口译,所以信息焦点主要分析了语音焦点。对于口译中的隐含信息,笔者采取“显化”的翻译策略,具体方法为语义引申、阐述、变通、改写和增补等。本篇实践报告为广大译员提供处理口译过程中隐含信息的方法,以此提高口译产出质量,为今后译员处理相关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

王若飞[2](2019)在《1-癸烯齐聚制润滑油基础油的合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润滑油应用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在民用工业和军工工业中更是必不可少,聚α-烯烃合成油具有低倾点、高粘度指数、低挥发性、高氧化安定性的优异性能,可以替代矿物润滑油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发现并研究了 EtAlCl2在卤代烷烃的作用下催化1-癸烯聚合生成聚α-烯烃油。分别讨论了 EtAlCl2的用量、助剂的种类、溶剂种类、聚合时间和温度对聚合产物收率及油品性能的影响,并使用凝胶渗透色谱仪、红外光谱仪、1H NMR和13C NMR对聚合油品进行了表征和结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EtAlCl2用量为750μmol,助剂为5mmol的CHCl3,1-癸烯用量为14.82g,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h,可以得到高粘度指数的聚α-烯烃油,油品收率为85.90%,40℃的运动粘度为70.84mm2/s,100℃的运动粘度为11.28 mm2/s,粘度指数为1 52。反应机理为EtAlCl2与CH2Cl2相互作用生成复合物[C2H5AlC12:Cl2CH2],在EtAlCl2的酸性作用下使卤代烷烃的C-Cl键断裂,形成具有路易斯酸活性的C2H5AlC13-,可催化1-癸烯聚合生成聚α-烯烃油。本文发现在EtAlCl2/卤代烷催化体系中加入过渡金属化合物,例如VCl3,TiCl3 CrCl3,可以调节聚合油品的运动粘度和分子量,改变聚合反应的活性中心。实验结果表明,VC13具有最好的乙烯/α-烯烃共聚性能,当催化剂体系为EtAlCl2/VCl3/卤代烷烃时,随着Al/V摩尔比的减小,收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高收率出现在Al/V摩尔比为 750μmol/10μmol 时,为 94.18%,40℃的运动粘度为 66.73mm2/s,100℃的运动粘度为11.05 mm2/s,粘度指数为158。反应机理为AlEtCl2-VCl3-CHCl3催化体系形成结构稳定的具有双金属二氯桥的活性组分,催化1-癸烯聚合生成聚α-烯烃油。本文考察了以AlCl3为催化剂,加入过渡金属化合物,催化1-癸烯齐聚生成聚α-烯烃油。分别讨论了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种类、AlCl3的用量、Al/V摩尔比和聚合温度对聚合产物收率及聚合油品性能的影响,并使用凝胶渗透色谱仪、红外光谱仪、1H NMR和13C NMR对聚合油品进行了表征和结构分析。实验表明:当AlCl3用量为750μmol,过渡金属化合物为25μmol的VCl3,1-癸烯用量为14.82g,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h,可以得到高粘度指数的润滑油基础油,该油品收率为95.04%,40℃的运动粘度为47.03mm2/s,100℃的运动粘度为8.11mm2/s,粘度指数为146。

冯国恩[3](2019)在《香蕉新品种DUS测试及枯萎病抗性分子标记筛选》文中研究说明香蕉(Musa spp)是世界贸易的大宗水果,也是仅次于水稻(Oryza sativa L.)、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和玉米(Zea mays L.)的第四大粮食作物。香蕉在生产上常常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和台风、冷害的破坏,严重制约了香蕉产业的发展。所以培育和栽培抗逆性好的优质香蕉新品种被认为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istinctness,uniformity and stability,DUS)测试是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础和品种审定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在获得的3个具有矮化性状的优良突变体(HNAJ0212、HNAJ0219、HNAJ0301)(Musa spp.AAA)的基础上,对其第二个生长周期进行DUS测试及农艺性状的测定,以期为培育出优质的香蕉新品种奠定基础。DUS测试的植物学性状对照品种为‘北大矮蕉’(Musa spp.AAA),农艺性状的对照品种为‘巴西蕉’(Musa spp.AAA)。香牙蕉(Musa spp.AAA)是世界香蕉贸易中的主要类型,也是中国主栽的香蕉类型。香蕉枯萎病作为一种毁灭性病害,已严重影响香蕉的生产,是香蕉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栽种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的有效途径。而传统的育种手段效率低下且选育周期长,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对潜在的抗性资源进行早期筛选,缩短抗病育种的进程,提高育种效率。本试验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多态扩增片段,对仅与香蕉枯萎病抗感性相关的差异片段进行回收、测序、比对,并转化成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的特定序列扩增(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SCAR)分子标记。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DUS测试结果(1)3个新品种/系的假茎高度与对照品种没有显着差异但假茎周长均大于对照品种‘北大矮蕉’(Musa spp.AAA),其中HNAJ0219与对照品种间达到显着差异水平。叶片宽、叶片长宽比、叶柄长等植物学性状与对照品种间均没有显着差异。(2)3个新品系的果穗长、果穗梗长均显着长于对照品种,HNAJ0212的果穗梗长高达51.10 cm,比对照品种长43.26%。3个新品系的果穗重均大于对照品种,其中HNAJ0301达到显着水平,比对照‘北大矮蕉’重26.74%。HNAJ0212和HNAJ0219的果梳总数显着多于对照品种。(3)除HNAJ0212的果柄长度外,3个新品系的果指性状(如果指长度、果指粗度、果柄长度、果肉直径等)均与对照品种间无显着差异。2.农艺性状3个新品系的维生素C含量和含水量均显着高于对照品种‘巴西蕉’。3个新品系的还原糖含量均大于对照品种,其中HNAJ0301达到显着水平。3个新品系的可食率均高于对照品种,且HNAJ0212、HNAJ0301显着高于对照品种。3个新品系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对照品种。3.香蕉枯萎病抗性SCAR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从100对SRAP标记引物中筛选出Me1-Em2、Me9-Em1两对与香蕉枯萎病相关的SRAP标记。两个SRAP标记的差异条带均出现在感病品种/系,而抗病品种/系没有扩增出相应条带。Me1-Em2引物扩增出的差异条带长度为900 bp,Me9-Em1引物扩增出的差异条带长度为400 bp。其中,只有Me1-Em2能成功转化为SCAR标记(SC4-F/SC4-R)。而Me9-Em1虽不能转化为SCAR标记,但可完全鉴定出本研究中涉及的30个香牙蕉的枯萎病抗感病性。随后对SCAR标记(SC4-F/SC4-R)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在30个对香蕉枯萎病具有不同抗感性的香蕉品种中进行扩增,准确率达到了96.67%。这说明开发出的SCAR分子标记的SC4-F/SC4-R引物可用于香牙蕉抗枯萎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用开发出的SCAR标记(SC4-F/SC4-R)对包括本研究中进行DUS测试的3个品系在内的共7份待测资源进行筛选,结果表明HNAJ0212、HNAJ0219、HNAJ0301和HNAJ0202这4为感病品系,‘农科1号’的2个突变体(NK1、NK2)和‘粤优抗1号’的1个突变体(YYK1)为抗病品系。

马世林[4](2014)在《秸秆生物反应堆条件下温室反季节番茄滴灌灌溉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农作物秸秆年产出量居世界首位,秸秆处理方式多为焚烧处理,造成资源浪费并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采用生物反应堆技术处理秸秆不仅提高了秸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本研究采用温室小区对比试验,以反季节番茄为供试作物,以土壤水分含量为灌水控制指标,研究不同滴灌和秸秆生物反应堆布置条件下番茄的耗水规律、生长特性、光合特性以及秸秆生物反应堆对反季节番茄生长环境和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确定了水分敏感期。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了不同滴灌和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条件下反季节番茄适宜的灌溉参数,并对温室反季节蔬菜生产中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效益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和滴灌条件下温室番茄的生长特性和光合特性研究。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有利于作物营养生长,在各生育期株高平均提高5%,茎粗平均提高8%;秸秆生物反应堆对改善番茄品质有明显的积极改善作用,实验数据表明,秸秆生物反应堆条件下番茄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约18%,有机酸含量提高约13%。采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番茄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分别提高约8.4%、22.3%、8.9%;当作物土壤含水量在60%~80%θf时植株光合效率较好,有利于干物质积累。(2)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对温室番茄生长环境的影响研究。秸秆生物反应堆对提升地温,补给耕层土壤热量的作用明显,采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作物根区土壤温度可提高2℃~4℃;秸秆生物反应堆在提高温室CO2浓度方面具有显着作用,全天的变化趋势表现出,白天显着下降,夜晚逐渐升高的趋势,CO2浓度平均提高约9%。(3)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和滴灌条件下温室番茄的适宜灌溉参数研究。基于试验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建立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和滴灌条件下温室番茄的适宜灌溉参数。番茄的各生育阶段适宜土壤含水率控制范围为苗期60%~70%θf,开花坐果期控制在70%~80%θf,结果期控制在70%~80%θf。番茄的各生育阶段耗水强度控制为番茄苗期耗水强度1.6mm d-1~2.2mm d-1;番茄开花坐果期耗水强度为2.6mmd-1~3.2mm d-1;番茄结果期耗水强度为2.3mm d-1~2.8mm d-1。(4)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与滴灌措施相结合的效益分析。采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节约化肥、农药、农家肥的投资累计可达2000元667m-2。且增产效益显着,产量可以提高20%以上。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和滴灌条件下,研究温室反季节番茄生长的生理特性、光合特性、耗水特性以及秸秆生物反应堆对温室内作物生长环境的影响和对温室内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进而确定温室反季节番茄的灌溉参数,并评价两种技术结合的应用效益。创新点如下:(1)明确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滴灌条件下番茄生长环境(地温、CO2浓度、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为温室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借鉴。(2)确定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滴灌条件下温室反季节番茄生产的耗水强度和灌溉参数,为温室反季节番茄生产灌溉管理提供了基础参数。

王欢[5](2014)在《不同贮藏方法对骏枣干枣贮期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新疆阿克苏骏枣干枣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含水量,不同温度,不同气体成分对骏枣干枣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通过对骏枣干枣的品质指标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优选出贮藏效果较好的处理,并测定分析其环磷酸腺苷(cAMP)及香气成分。文章探讨了不同含水量,不同温度,不同气体成分对骏枣干枣贮期水分含量、乙烯释放量、呼吸强度、维生素C(Vc)含量、总糖含量、总酸含量的变化及对其生虫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骏枣干枣中含水量对贮期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含水量为23%的骏枣干枣,能够抑制乙烯的释放和呼吸强度,减慢水分含量的下降,减少糖、酸等营养成分的消耗,降低生虫率,保证了骏枣干枣的品质。2.不同温度对骏枣干枣贮期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常温处理相比,低温(5℃)贮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骏枣干枣的乙烯释放和呼吸强度,延缓Vc含量、总酸含量的下降,减少水分含量的散失,使得总糖含量略有升高,生虫率较低,骏枣干枣的品质较好。3.不同气体成分对骏枣干枣贮期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NO处理使得骏枣干枣的乙烯释放量较小,呼吸强度较低,水分含量下降较慢,Vc含量下降缓慢,总糖含量上升幅度较大,总酸含量下降较慢,生虫率较小,延缓了生理代谢活动,延长了贮藏期限。4.对含水量为23%、低温(5℃)处理和NO处理的骏枣干枣,进行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和香气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骏枣干枣中cAMP进行测定,贮藏前骏枣干枣中cAMP含量较高,可达到350μg/g以上;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骏枣干枣的cAMP含量减少,其中NO处理的cAMP含量下降较慢,较好的保留了骏枣干枣中的cAMP。(2)用固相微萃取和GC-MS联用仪测定骏枣干枣中的香气成分,骏枣干枣中主要香气成分为:酸类,酯类,醇类,烷烃类。贮藏30天,3个处理中共检测出47种化合物,其中6种化合物共有的,为螺[2.4]庚烷,反式-2-乙基-2-己烯-1-醇,棕榈酸乙酯,9-(邻-丙基苯基)-甲基酯,壬酸,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这些成分是骏枣干枣中的主要芳香物质。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损失较为严重,贮藏360天,3个处理共测得9种物质。

李建设[6](2011)在《基于银川平原地下水质的叶菜水培营养液配方研究》文中指出营养液的配制和管理是无土栽培的关键技术。配制营养液的水质影响营养液的组成和某些元素的有效性,有时甚至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决定无土栽培的成败。在各地无土栽培中,由于水源水质对营养液配方的影响,而造成无土栽培作物生长不良或减产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国广大北方地区属硬水地区,地下水水质较差。本研究在分析银川平原地下水质的基础上,筛选基于区域地下水水质特点的蔬菜营养液配方,为该地区蔬菜无土栽培提供技术支撑。试验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对宁夏境内沿黄河的中卫市、吴忠市、青铜峡市、永宁县、银川市、贺兰县、平罗县不同深度的温棚井水取样分析表明:银川平原多数井水水质的pH、全盐、HCO3-、Ca2+、Mg2+、Na+、Cl-、SO42-离子均偏高,对蔬菜无土栽培不利,要发展无土栽培需针对水质特点筛选营养液配方。2.植物吸收Na+与Cl-较少,原水中Na+与Cl-Cl高会造成营养液或基质中盐分积累。银川平原地下水中Na+、Cl-含量高是水质差的主要因素之一。以雨水配制的营养液中添加500 mg/L的NaCl(Na+约为200 mg/L)对小白菜生长虽有抑制作用,但影响不大,可以水培生产小白菜。表明银川平原大多数水质可以水培叶菜。3.在适宜的酸性条件下,营养液不加钙和镁,银川平原地下水中原有的钙和镁可以满足小白菜植株生长的需要,未见明显的缺素症状。说明在调酸条件下银川地区地下水中的Ca2+、Mg2+可充分利用,配制营养液时应根据地下水中Ca2+、Mg2+浓度决定是否需要补充Ca2+、Mg2+。4.不同pH下水培小白菜试验,营养液在pH 6.5~5.5下小白菜形态指标、吸水速度、pH、EC值、地上部和地下部的营养元素、无机养分的吸收速度均优于营养液在pH 7.5~8.5下的指标,即pH 7.5~8.5营养液不适宜于小白菜水培生长,而6.5与5.5的pH环境下营养液适合。考虑到成本因素,使用银川地区地下水配制营养液时,将pH调整到6.5即可。由于银川平原地下水中SO42-较高,调酸以硝酸和磷酸配合使用为宜。5.应用四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小白菜、空心菜营养液配方中的NO3-N、P、K、Ca四种元素的摩尔浓度进行综合研究。(1)分别获得小白菜、空心菜产量(Y)与营养液中四种元素的摩尔浓度(X1,X2,X3,X4)回归模型: Y小白菜=141.42857 +10.55542X1 +6.40792X2 +8.05042X3-7.95996X12-9.66621X22-4.55246X32-4.69121X42+5.91688X1X4Y空心菜= 89.86543+9.23667X1+3.08000X2 + 5.55083X3-5.44907X12-8.84032X22-4.03407X32+2.46218X42+3.79500X1X3(2)四种营养元素对供试蔬菜产量的影响各不相同,线性项是:X1>X3>X2>X4,即各个元素对小白菜、空心菜的影响大小顺序是:氮>钾>磷>钙。(3)通过对模型的解析,分别得到小白菜氮与钙、空心菜氮与钾的交互效应,且它们的交互效应在较低水平时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较高水平时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关系。(4)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小白菜要达到单株最高产量148.75 g,营养液最优配方中NO3-N,P,K,Ca浓度分别是9.0、0.5、4.5、3.0 mmol/L;空心菜要达到单株最高产量108.81 g,NO3--N,P,K,Ca浓度分别是9.0、0.5、4.5、0 mmol/L。由于银川平原地下水中已有2 mmol/L的Ca,因此配制营养液时最佳配方中NO3--N,P,K,Ca添加量应分别调整为小白菜9.0、0.5、4.5、5.0 mmol/L;空心菜9.0、0.5、4.5、2.0 mmol/L。(5)模型验证试验中,通过测定各处理生长势、根系活力、产量、品质以及全氮磷钾含量表明,由模型推出的最佳配方栽培的小白菜、空心菜的以上指标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而由模型推出的较差配方栽培的小白菜、空心菜的以上指标含量均显着低于对照,从而证明了模型的准确、可靠。6.高NaCl(Na 21.7mol/l)条件下,水培小白菜时营养液中NO3-ーN:NH4-N=8:0、7:1、6:2、4:4的四个处理中,以6:2最好,显着促进生长发育,产量高,叶色加深,可食部分硝酸盐含量降低。

彭成信[7](2008)在《锂离子电池集流体与新型离子液体电解液的相容性及界面电化学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子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移动通讯、数字处理机、便携式计算机得到了广泛应用,空间技术和国防装备的需求以及电动汽车(EV)的研制和开发对化学电源特别是高能锂离子电池的需求迅速增长。传统锂离子电池中的有机电解液因沸点低、闪点低,易燃易挥发,且散热性差,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已无法满足锂离子电池高性能的要求。离子液体具有基本不挥发、耐热性高、离子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宽、化学稳定性高、不燃性或难燃性等一系列优异特性,作为替代传统有机电解液的新一代电解液材料而倍受瞩目。但它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型离子液体电解液体系的设计与开发上,而它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时与电极材料相容性的研究却相对滞后,但这是离子液体电解液实际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必须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要基础问题。正极集流体铝箔和负极集流体铜箔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面承载着活性物质并接触电解液,同时将正、负活性物质产生的电子通过它汇聚到外电路形成电流。因此,它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将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当离子液体作为新一代电解液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时,就必须研究集流体与离子液体电解液之间的相容性。论文通过正极集流体铝箔在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显示铝箔在EMI-BF4、PMI-BF4和BMI-BF4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中循环伏安实验后表面都生成了钝化膜。比较而言,铝箔在离子液体BMI-BF4中极化钝化效果好,生成了较为稳定的钝化膜;通过铝箔在离子液体BMI-BF4、PP14-BF4和BMI-TFSI中的阳极极化对比实验发现,铝箔在离子液体BMI-TFSI中形成的钝化膜不够稳定,导致击穿电压仅10 V vs. Ag+ / Ag左右。而在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BMI-BF4和PP14-BF4中极化表面都发生了钝化,生成了稳定的钝化膜,其击穿电压高达90 V vs. Ag+ / Ag。比较而言,铝箔在离子液体BMI-BF4中阳极极化具有更高的击穿电压。此外,不同阴阳离子组合的离子液体中铝箔的阳极极化行为显示铝箔在离子液体中的极化行为与离子液体的阴离子有关。进一步EDX和XPS对极化实验后表面膜成分分析可以看到,铝箔在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中阳极极化后表面生成的氟化物和氧化物的钝化膜,正是由于这种稳定的钝化膜使得铝箔在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中具有较高的击穿电压。通过正极集流体铝箔在1M LiTFSI / EC+DMC有机电解液及1M LiTFSI / EMI-TFSI、1M LiTFSI / PMI-TFSI、1M LiTFSI / BMI-TFSI离子液体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显示,铝箔在有机电解液中极化时的腐蚀现象,在离子液体电解液中却没有发生,表明铝箔在离子液体电解液中有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通过铝箔极化后表面膜的能谱EDX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显示铝箔在电解液中极化后表面膜含有Al-TFSI化合物,但它溶解在有机电解液中造成铝箔发生腐蚀,而不溶解于离子液体电解液中,沉积在铝箔的表面形成钝化膜阻止了铝箔腐蚀的发生;此外,铝箔在1M LiTFSI / BMI-TFSI+10wt%ES、1M LiTFSI / BMI-TFSI+ 10wt% EC和1M LiTFSI / BMI-TFSI+10wt% VC混合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显示,加入的添加剂种类对铝箔在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有一定的影响。比较来说,VC更有利于铝箔在离子液体电解液中极化时的稳定。铝箔在1M LiTFSI / BMI-TFSI和1M LiTFSI / BMI-TFSI +10wt% VC电解液中25℃、40℃和60℃温度下的电化学行为研究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铝箔在离子液体电解液中的抗压减小,电流强度增大。但同时也看到,铝箔在电解液中不同温度下极化时表面仍然生成了比较稳定的钝化膜,有效地保护了正极集流体铝箔。通过正极集流体铝箔在1M LiTFSI / BMI-TFSI、1M LiTFSI / S114-TFSI和1M LiBF4 / BMI-BF4电解液中的循环伏安实验和计时安培实验可以看到,铝箔在不同阴阳离子组合的离子液体电解液中极化后都发生了钝化,表面生成了较为稳定的钝化膜,能够抗压4.2 V vs. Li+/Li以上,有利地提高了锂离子电池集流体铝箔的稳定性。EDX和XPS对极化后铝箔表面成分分析显示,铝箔在离子液体1M LiTFSI / BMI-TFSI和1M LiTFSI / S114-TFSI离子液体电解液中极化后表面钝化膜主要由表层的Al-TFSI化合物及深层的Al2O3和AlF3化合物组成,而铝箔在1M LiBF4 / BMI-BF4离子液体电解液中极化后表面钝化膜主要由Al2O3和AlF3化合物组成。不同的钝化膜组成主要来自于铝箔在极化时与离子液体电解液中不同阴离子的反应的产物。因此,铝箔在离子液体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主要同离子液体电解液中的阴离子有关。通过负极集流体铜箔在1M LiTFSI / EC+DMC有机电解液和1M LiTFSI/ EMI-TFSI、1M LiTFSI / BMI-TFSI离子液体电解液中3.0~3.8 V vs. Li+/Li的循环伏安实验可以看到,铜箔在有机电解液和离子液体电解液中高于3.5 V vs. Li+/Li时都发生了溶解。但随着循环的进行,铜箔在有机电解液中的溶解逐渐增大,而在铜箔在离子液体电解液中表面形成了钝化膜,阻止了铜箔进一步的溶解。通过铜箔在1M LiTFSI / EC+DMC有机电解液和1M LiTFSI / EMI-TFSI、1M LiTFSI / BMI-TFSI离子液体电解液中3.0~0.0 V vs. Li+/Li和0.0~3.8 V vs. Li+/Li的循环伏安实验可以看到,铜箔在有机电解液中主要发生了溶剂EC和DMC的还原反应,其还原产物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铜箔的溶解。但当电压调整到0.0~5.0 V vs. Li+/Li时,有机电解液在铜箔表面还原产物形成的钝化膜被破坏,导致铜箔的溶解继续发生。而相比之下,铜箔在离子液体电解液中主要发生了TFSI-阴离子的还原,而还原产物形成的钝化膜能够在较高电压下稳定存在,并阻止了铜箔进一步的溶解,有利地提高了锂离子电池集流体铜箔的稳定性。通过对铜箔在有机电解液和离子液体电解液中循环伏安实验后表面XPS成分分析可以看到,铜箔在有机电解液中实验后表面产物主要为碳酸盐和草酸盐类,而铜箔在离子液体电解液中实验后表面产物主要为TFSI-阴离子的还原产物Li2O、Li2S、LiF、CF3SO2Li和Li2NSO2CF3等。正是由于铜箔在有机电解液中实验后表面含有的碳酸盐和草酸盐类化合物在较高电压下不够稳定,使得沉积在铜箔表面的钝化膜被破坏,从而导致铜箔在较高电压时溶解继续发生;而铜箔在离子液体电解液中实验后表面含有的TFSI-阴离子的还原产物能够在较高电压下稳定存在,并阻止了铜箔进一步溶解的发生,有效地保障了铜箔在离子液体电解液中高压下的稳定性。论文通过电化学分析方法并借助表面表征手段研究了锂离子电池正极集流体铝箔和负极集流体铜箔在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及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离子液体电解液中的相容性和界面电化学行为,进一步深化金属电极与电解液界面电化学行为的认识,为推动离子液体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发高比能、长寿命和安全型锂离子电池具有重要意义。

王娟慧[8](2007)在《马铃薯净菜的保鲜研究》文中认为马铃薯因其具有营养全面、适应性强、产量高、适宜加工等特点一直以来都是西方国家的主食。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中西文化的互渗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鲜切马铃薯以其新鲜、清洁、方便等特点也越来越被国人所青睐。但是马铃薯净菜由于切割作用使细胞受到了伤害,易产生褐变等一系列不良的生理生化反应,降低马铃薯的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采用不同品种的新鲜马铃薯为原料,研究非亚硫酸盐保鲜方法,以期提高马铃薯净菜的食用安全性和延长产品的货架期。1切片马铃薯的保鲜研究。以中薯三号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由苹果酸、D-异抗坏血酸钠、氯化钙组成的护色剂对切片马铃薯的护色效果。结果表明,各因素的重要性次序是:苹果酸>氯化钙>D-异抗坏血酸钠。苹果酸和氯化钙的浓度越高,对褐变的抑制效果越好,而D-异抗坏血酸钠则以低浓度为宜。确定护色剂的最佳组合是:1.5%苹果酸+0.3%D-异抗坏血酸钠+0.3%氯化钙,切片马铃薯用此护色剂浸泡后,再用PE保鲜膜密封于0℃下冷藏,货架期可达8天,产品色泽良好,质地脆硬。在使用护色剂的基础上,结合马铃薯的品种、贮藏的温度、壳聚糖浓度对切片马铃薯的保鲜效果进行考查。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大西洋”马铃薯PPO活性和总糖含量最低,抗褐变能力强,品质最好;贮藏温度越低,保鲜效果越好;1.0%的壳聚糖具有较好的防褐和抑制PPO活性的能力。确定最佳的保鲜组合为:大西洋+0℃冷藏+1.0%壳聚糖,用保鲜膜密封,货架期可达6天,产品色泽良好,质地较软,表面有一定的粘湿感。2去皮马铃薯的保鲜研究。通过单因素、双因素试验方案,对马铃薯的品种、处理包装的方式、真空包装产品中乙醇含量和菌落总数进行研究,确定去皮马铃薯保鲜的最佳方案为:以“大西洋”马铃薯为原料,去皮清洗后用真空包装,于0℃冷藏。货架期可长达21天,产品色泽好,贮藏安全,开袋后袋中稍有异味,但薯块本身仍有清香味。

刘雄飞[9](2006)在《基于网络的交互式虚拟室内环境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虚拟现实是近些年比较流行的一种先进的人机界面技术,作为虚拟现实的一个分支,虚拟室内环境技术正在得到迅速的发展和重视,而随着互联网的推广与普及,虚拟室内环境技术的网络化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它使虚拟设计的各个环节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得到流通与集成,从而实现异地资源的共享,使网络化制造成为可能,同时也缩短了产品的开发时间,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本论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基于网络的交互式虚拟室内环境的研究与实现”的设计目标,它的主要内容与方法是:通过软件工具构建了一个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虚拟室内环境设计系统,浏览器端的用户通过互联网向服务器端提出网络虚拟设计的要求后,服务器端对用户的身份进行确认,根据用户提供的资料从数据库调出相应的信息,如果信息不完整的话还要根据服务器端上定制的虚拟现实建模系统进行补充,最后通过互联网将计算后的信息发送到浏览器端,用户便可以在浏览器上观看自己设计的虚拟室内环境并进行漫游了。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1) 通过虚拟机软件VMware Workstation在单机上组建了一个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虚拟网络体系,用路由、网桥等实验形式验证了小型网络中的结构关系,为虚拟室内环境设计系统的实施搭建了良好的设计平台。 (2) 在虚拟网络的服务器端以Dreamweaver MX 2004结合ASP开发动态网站,以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结合Microsoft Access 2003建立家居用品数据库,在后台提供详尽数据的技术支持,使用户可以通过数据库访问更多资源,也可以为它补充新的信息,实现了用户与网站的动态性互访。 (3) 利用VRML语言结合JavaScript脚本进行编程,同时以VC++、AutoCAD及其二次开发工具ObjectARX进行辅助设计,共同完成虚拟室内环境的设计部分,用户在输入相应参数以后,可以在自己设计的室内环境中进行漫游并观察效果,也可以手动修改参数,直到满意为止。 本论文的理论与实际意义主要表现在: (1) 借助互联网的特性,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优秀设计资源的整合,降低设计成本,把设计管理提升到一个科学的高度上。 (2) VRML作为一种建立在网络上的交互式三维多媒体的建模语言,在网上仅仅需要传输观察者的方位,极大地节省了数据带宽,因此具有巨大的网络优势,它与JavaScript、Html良好的兼容性也为交互式虚拟设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3) VMware Workstation是着名的虚拟机软件,它可以实现在单机上构建网络,从而实现许多组网爱好者的梦想,也为没有足够硬件设施的网络课题提供了最好的试验平台,有了网络以后,异地虚拟漫游的想法就基本能够实现了。凭借vMware

刘雄飞[10](2003)在《整体厨房CAD及展示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厨柜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国内厨柜业的兴起和发展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由于我国住宅制度的逐步改善,已经带动起厨柜这一新兴民族工业的蓬勃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宅厨房的功能、质量与装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人为本”成为装修的中心思想,而厨柜设计是厨房装修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核心要素。为了提高设计的质量、效率,必须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并在设计阶段就能让消费者看到整体厨房的三维效果,这正是本论文所探讨的问题:整体厨房CAD及展示系统的研究。本论文主要介绍如何运用ObjectARX2000对厨房家具CAD系统进行研究与开发,并且提供了设计产品进行渲染的虚拟环境,通过动画展示和虚拟集成,将设计、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解决在设计阶段,让产品在设计阶段就可以看到最终的整体效果,在结合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信息的同时,通过设计的优化达到产品的一次性成功。系统不同于以往AutoLISP和ADS都是面向过程的设计方法,而是采用了ObjectARX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研究利开发出了更适合厨房家具的CAD软件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同时,结合先进的开发工具包软件Visual C++6.0,利用AutoCAD 2000对系统的开放性对其进行二次开发:采用标准的Windows应用软件风格、友好的对话框设计界面,使用户的操作简单容易;最后将设计好的家具在3DVIZ软件中进行材质的选择和渲染,然后放置于利用3DVIZ制作的虚拟环境中进行动画展示。本系统的建成对家具设计人员、生产厂家和大中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都有很大的参考和使用价值。

二、VC++系列讲座(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VC++系列讲座(一)(论文提纲范文)

(1)经济类讲座中隐性信息的处理 ——达摩达兰讲座故事的价值口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任务描述
    1.1 任务介绍
    1.2 任务特点
第2章 任务过程
    2.1 译前准备
    2.2 口译过程
    2.3 译后事项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隐含的文化信息
        3.1.1 物质文化信息
        3.1.2 社会文化信息
    3.2 .隐含的逻辑信息
        3.2.1 逻辑连接信息
        3.2.2 逻辑指代信息
    3.3 隐含的语音焦点信息
        3.3.1 重音焦点信息
        3.3.2 停顿焦点信息
        3.3.3 语调焦点信息
第4章 实践总结
    4.1 总结及结论
    4.2 局限性及相关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附录2 术语表
致谢

(2)1-癸烯齐聚制润滑油基础油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合成润滑油基础油
        1.1.1 润滑油基础油的分类
        1.1.2 合成润滑油的发展进展
        1.1.3 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分类
        1.1.4 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性能特征
    1.2 聚α-烯烃合成油
        1.2.1 聚α-烯烃润滑油概述
        1.2.2 合成聚α-烯烃油的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材料和实验仪器
        2.1.1 实验原料及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2 1-癸烯聚合反应
        2.2.1 1-癸烯聚合流程图及实验装置图
        2.2.2 1-癸烯聚合反应
    2.3 产物处理与分析
    2.4 数据处理计算
    2.5 共聚物的表征方法
        2.5.1 高温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2.5.2 聚合产物的核磁谱图分析
        2.5.3 红外光谱解析
        2.5.4 聚合物运动粘度与粘度指数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二氯乙基铝/卤代烷体系催化1-癸烯聚合
        3.1.1 烷基铝种类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3.1.2 卤代烷种类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3.1.3 二氯乙基铝用量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3.1.4 溶剂种类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3.1.5 反应温度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3.1.6 反应时间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3.1.7 聚合产物的性能表征及分析
        3.1.8 二氯乙基铝/卤代烷体系催化反应机理
        3.1.9 小结
    3.2 二氯乙基铝/卤代烷/过渡金属化合物体系催化1-癸烯聚合
        3.2.1 过渡金属化合物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3.2.2 铝钒摩尔比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3.2.3 聚合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3.2.4 聚合产物的核磁谱图分析
        3.2.5 二氯乙基铝/卤代烷/金属卤化物体系催化反应机理
        3.2.6 小结
    3.3 三氯化铝/过渡金属化合物体系催化1-癸烯聚合
        3.3.1 过渡金属化合物种类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3.3.2 AlCl_3用量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3.3.3 铝钒摩尔比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3.3.4 反应温度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3.3.5 聚合产物的性能表征及分析
        3.3.6 小结
4 结论
    4.1 全文总结
    4.2 论文的创新点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3)香蕉新品种DUS测试及枯萎病抗性分子标记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对照表
1 前言
    1.1 香蕉的概况
    1.2 我国香蕉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香蕉产业面临枯萎病的严重威胁
        1.2.2 易受冷害和台风等影响,生产风险高
        1.2.3 种植品种结构单一,品种更新缓慢
    1.3 国内外香蕉育种研究进展
        1.3.1 常规杂交育种
        1.3.2 芽变选种
        1.3.3 诱变育种
        1.3.4 生物技术育种
    1.4 植物新品种保护及DUS测试
        1.4.1 植物新品种保护
        1.4.2 DUS测试
    1.5 DNA分子标记
        1.5.1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1.5.2 SRAP分子标记
        1.5.3 SCAR分子标记
    1.6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DUS测试材料
        2.1.2 分子标记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植物学性状指标的调查方法
        2.2.2 农艺性状的测定方法
        2.2.3 分子标记实验方法
    2.3 试剂及配方
    2.4 主要设备及实验用品
3 结果与分析
    3.1 香蕉新品系DUS测试结果
        3.1.1 植物学性状
        3.1.2 果穗性状
        3.1.3 果指性状
        3.1.4 农艺性状
    3.2 香蕉枯萎病抗性分子标记的筛选
        3.2.1 香蕉全基因组DNA提取
        3.2.2 SRAP引物筛选
        3.2.3 SRAP-SCAR标记的转化
        3.2.4 SCAR分子标记准确性验证
        3.2.5 SCAR分子标记的应用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DUS测试与果实品质分析
        4.1.2 与香蕉枯萎病相关的SCAR分子标记开发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秸秆生物反应堆条件下温室反季节番茄滴灌灌溉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节水微灌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作物灌溉制度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灌溉控制指标的研究
        1.3.2 作物灌水定额
        1.3.3 作物需水量的研究
        1.3.4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1.4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4.1 秸秆生物反应堆原理
        1.4.2 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效应研究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研究概况
    2.1 试验区基本概况
    2.2 供试材料及设施
        2.2.1 供试土壤
        2.2.2 试验灌溉设备
        2.2.3 供试温室
        2.2.4 供试作物
    2.3 试验设计
        2.3.1 试验布置
        2.3.2 灌水设计
        2.3.3 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建造
    2.4 试验观测指标和试验仪器
        2.4.1 土壤含水量
        2.4.2 温室CO_2浓度、温湿度测定
        2.4.3 土壤颗间蒸发的测定
        2.4.4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测定
        2.4.5 作物生长发育情况调查
        2.4.6 作物生理生态指标测定
        2.4.7 温室地温测定
        2.4.8 作物品质的测定
        2.4.9 作物产量
    2.5 数据分析工具
第三章 秸秆生物反应堆对番茄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
    3.1 秸秆对植株阶段耗水强度的影响分析
    3.2 秸秆对植株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分析
    3.3 秸秆生物反应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分析
    3.4 秸秆生物反应堆对植株形态的影响分析
        3.4.1 植株株高的影响分析
        3.4.2 植株径粗的影响分析
    3.5 秸秆生物反应堆对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滴灌条件下秸秆生物反应堆对番茄的生长环境影响分析
    4.1 秸秆生物反应堆条件下地温的变化规律
        4.1.1 不同土层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对比
        4.1.2 不同时间土壤温度沿深度的变化对比
    4.2 秸秆生物反应堆条件下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规律
    4.3 秸秆生物反应堆条件下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变化规律
        4.3.1 土壤有机质
        4.3.2 土壤全氮、磷、钾含量
        4.3.3 土壤速效养分含量
    4.4 秸秆生物反应堆温度效应数值模拟
        4.4.1 传热问题的有限单元法
        4.4.2 基于ANSYS的土壤温度场数值模拟
        4.4.3 求解计算
        4.4.4 数值拟合
    4.5 小结
第五章 秸秆生物反应堆滴灌条件下番茄水分敏感期
    5.1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现状
    5.2 番茄水分敏感期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原始数据
    5.3 耗水量与番茄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5.4 耗水量与番茄品质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5.4.1 耗水量与番茄VC含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5.4.2 耗水量与番茄有机酸含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5.4.3 耗水量与番茄可溶性糖含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5.5 耗水量与番茄长势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秸秆生物反应堆滴灌条件下番茄适宜灌溉制度
    6.1 主成分综合评价方法
    6.2 土壤水分对番茄生长指标影响的综合评价
    6.3 土壤水分对产量、品质、水分利用率影响的综合评价
    6.4 滴灌条件下温室番茄适宜灌溉参数
    6.5 小结
第七章 温室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效益分析
    7.1 经济效益分析
        7.1.1 成本分析
        7.1.2 节能收益分析
        7.1.3 增产收益分析
        7.1.4 经济综合评价
    7.2 生态效益分析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创新点
    8.2 结论
    8.3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5)不同贮藏方法对骏枣干枣贮期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枣的资源现状
        1.1.1 简介
        1.1.2 新疆红枣的栽培
    1.2 枣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1.3 枣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骏枣干枣中含水量对贮期品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1.4 试验处理
        2.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2.1.6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含水量骏枣干枣贮期水分含量的变化
        2.2.2 不同含水量骏枣干枣贮期乙烯释放量变化
        2.2.3 不同含水量骏枣干枣贮期呼吸强度变化
        2.2.4 不同含水量骏枣干枣贮期 Vc 含量变化
        2.2.5 不同含水量骏枣干枣贮期总糖含量变化
        2.2.6 不同含水量骏枣干枣贮期总酸含量变化
        2.2.7 不同含水量对骏枣干枣贮期生虫率的影响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贮藏温度对骏枣干枣贮期品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仪器及设备
        3.1.4 试验处理
        3.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3.1.6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温度对骏枣干枣贮期水分含量的影响
        3.2.2 不同温度对骏枣干枣贮期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3.2.3 不同温度对骏枣干枣贮期呼吸强度的影响
        3.2.4 不同温度对骏枣干枣贮期 Vc 含量的影响
        3.2.5 不同温度对骏枣干枣贮期总糖含量的影响
        3.2.6 不同温度对骏枣干枣贮期总酸含量的影响
        3.2.7 不同温度条件下骏枣干枣贮期的生虫率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气体成分对骏枣干枣贮期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仪器及设备
        4.1.4 试验处理
        4.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4.1.6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气体成分对骏枣干枣水分含量的影响
        4.2.2 不同气体成分对骏枣干枣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4.2.3 不同气体成分对骏枣干枣呼吸强度的影响
        4.2.4 不同气体成分对骏枣干枣 Vc 含量的影响
        4.2.5 不同气体成分对骏枣干枣总糖含量的影响
        4.2.6 不同气体成分对骏枣干枣总酸含量的影响
        4.2.7 不同气体成分对骏枣干枣生虫率的影响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骏枣干枣贮藏过程中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和香气成分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主要试剂
        5.1.3 仪器及设备
        5.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骏枣干枣 cAMP 的分析及含量变化的研究
        5.2.2 骏枣干枣中的香气成分的分析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
    6.1 骏枣干枣生理变化
    6.2 骏枣干枣中环磷酸腺苷(cAMP)的含量变化
    6.3 骏枣干枣中的香气成分
    6.4 骏枣干枣的贮藏方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基于银川平原地下水质的叶菜水培营养液配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水培的概况
        1.1.1 国外水培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1.1.2 我国水培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1.1.3 水培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1.1.4 水培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1.2 水培研究进展
        1.2.1 水培营养液研究进展
        1.2.2 水培营养液配方研究进展
        1.2.3 营养液配制及管理研究进展
        1.2.4 水培其他方面研究进展
    1.3 营养液配方的研究
        1.3.1 营养液成分调控研究
        1.3.2 营养液配方的筛选
    1.4 本研究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1.4.1 选题依据
        1.4.2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银川平原地下水水质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取样
        2.1.2 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营养液中高浓度NaCl 对小白菜生长和营养与水分吸收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栽培概要
        3.1.2 试验设计及处理方法
        3.1.3 测定项目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浓度NaCl 对小白菜生长、叶绿素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3.2.2 不同处理对小白菜收获时养分吸收的影响
        3.2.3 不同浓度NaCl 处理营养液EC 值的变化
        3.2.4 不同浓度NaCl 处理营养液pH 的变化
        3.2.5 不同浓度NaCl 处理对小白菜吸水速度的影响
        3.2.6 栽培期间的减水量和各无机成分吸收量
    3.3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银川平原地下水中钙镁有效性及其利用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处理对小白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4.2.2 不同处理对植株吸水速度的影响
        4.2.3 不同处理营养液pH 的变化
        4.2.4 不同处理营养液的EC 值变化
        4.2.5 不同处理对小白菜收获时养分吸收的影响
        4.2.6 不同处理各无机元素的总吸收量
        4.2.7 不同处理各无机元素养分与水分吸收比(n/w))的变化
        4.2.8 不同处理各无机元素的吸收速度
    4.3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不同pH 下水培小白菜对Ca、Mg、Fe、B 的吸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处理对小白菜收获时生长发育、叶绿素的影响
        5.2.2 不同处理对植株吸水速度的影响
        5.2.3 不同处理营养液pH 的变化
        5.2.4 不同处理营养液EC 的变化
        5.2.5 不同处理对小白菜收获时养分吸收的影响
        5.2.6 不同处理各无机元素的总吸收量
        5.2.7 不同处理各无机元素养分与水分吸收比(n/w)的变化
        5.2.8 不同处理各无机元素的吸收速度
    5.3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基于银川平原地下水水质的叶菜类水培营养液配方筛选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产量模型构建
        6.2.2 模型验证
    6.3 讨论与小结
第七章 不同NO_3~--N:NH_4~+-N 比例营养液对NFT 小白菜生育、品质、养分水分吸收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栽培概要
        7.1.2 试验设计及处理方法
        7.1.3 测定项目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不同处理对小白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7.2.2 不同处理对小白菜生长品质的影响
        7.2.3 不同处理对小白菜地上部无机成分含量的影响
        7.2.4 不同处理对小白菜无机成分吸收浓度(n/w)的影响
        7.2.5 不同处理对小白菜处理期间吸水量的影响
        7.2.6 不同处理对营养液pH、EC 值的影响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锂离子电池集流体与新型离子液体电解液的相容性及界面电化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组成
        1.2.1 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
        1.2.2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材料
        1.2.2.1 传统有机电解液
        1.2.2.2 新型离子液体电解液
    1.3 锂离子电池电极与电解液的相容性及界面电化学行为
        1.3.1 正极集流体Al 与电解液的相容性及界面电化学行为
        1.3.2 负极集流体Cu 与电解液中相容性及界面电化学行为
    1.4 选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铝箔在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中的电化学行为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电极的预处理
        2.2.2 离子液体的合成
        2.2.3 电化学实验测试
        2.2.4 电极的形貌观察和表面成分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铝箔在四氟硼酸盐咪唑离子液体中的循环伏安实验
        2.3.2 铝箔在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中的阳极极化实验
        2.3.3 铝箔在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阳极极化后的表面形貌观察
        2.3.4 铝箔在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中阳极极化后的表面成分分析..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铝箔在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离子液体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铝箔的预处理
        3.2.2 离子液体的合成
        3.2.3 电化学实验测试
        3.2.4 铝箔极化后的表面形貌观察和成分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铝箔在离子液体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3.3.2 添加剂对铝箔在离子液体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3.3.3 温度对铝箔在离子液体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铝箔在不同阴阳离子组合的离子液体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铝箔的预处理
        4.2.2 离子液体的合成
        4.2.3 电化学实验测试
        4.2.4 铝箔极化后的表面形貌观察和成分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铝箔在不同阴阳离子组合离子液体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4.3.2 铝箔在不同阴阳离子组合离子液体电解液中极化的表面形貌观察
        4.3.3 铝箔在不同阴阳离子组合离子液体电解液中极化后的表面成分分析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铜箔在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离子液体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铜箔的预处理
        5.2.2 离子液体的合成
        5.2.3 电化学实验测试
        5.2.4 铜箔极化后的表面形貌观察和成分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铜箔在离子液体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5.3.2 铜箔在离子液体电解液中极化后的表面形貌观察
        5.3.3 铜箔在离子液体电解液中极化后的表面成分分析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和专利
致谢

(8)马铃薯净菜的保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篇 绪论
    0 前言
    1 马铃薯净菜的原料贮藏
    2 影响马铃薯净菜保鲜效果的主要因素
        2.1 切割
        2.2 褐变
        2.3 微生物污染
        2.4 温度
        2.5 包装
    3 马铃薯净菜的保鲜措施
        3.1 优质原料的选择
        3.2 消毒液的使用
        3.3 护色剂处理
        3.4 可食性膜涂层
        3.5 不同的包装方式
        3.6 冷链的采用
        3.7 其他保鲜技术
    4 我国马铃薯净菜加工的展望
第二篇 切片马铃薯的保鲜研究
    0 前言
    第一章 护色剂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壳聚糖涂膜保鲜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最佳试验方案
        4 本章小结
        5 本篇小结
第三篇 去皮马铃薯的保鲜研究
    0 前言
    第一章 品种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不同处理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真空包装产品中乙醇含量和菌落总数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本章小结
        4 最佳工艺的确定
        5 本篇小结
本文主要结论
问题与展望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基于网络的交互式虚拟室内环境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虚拟现实的概念
        1.1.2 虚拟现实的特征
        1.1.3 室内环境与虚拟技术
        1.1.4 虚拟技术的网络化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虚拟技术发展状况
        1.2.2 国内虚拟技术发展状况
    1.3 论文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2 室内环境的规划与布局
    2.1 室内环境的基本特征
    2.2 室内环境的设计理论
        2.2.1 基本方法与美学原则
        2.2.2 其它因素
    2.3 住宅环境的规划与布局
        2.3.1 户型的选择
        2.3.2 室内的布局设计
        2.3.3 人性化模块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虚拟现实设计的技术基础
    3.1 VRML语言
        3.1.1 概述
        3.1.2 语法构成
        3.1.3 Script节点
        3.1.4 编辑器和浏览器
    3.2 JavaSeript语言
        3.2.1 概述
        3.2.2 与Java的关系
    3.3 辅助建模工具
        3.3.1 AutoCAD
        3.3.2 二次开发工具objectARX
        3.3.3 开发环境 VC++
    3.4 本章小结
4 虚拟现实与网络技术的整合
    4.1 VRML与 HTML的整合
    4.2 VRML与 Javascript的整合
    4.3 VRML与数据库的整合
        4.3.1 数据库简介
        4.3.2 Access与 SQL Server
        4.3.3 数据库的安全问题
        4.3.4 ASP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4.3.5 VRML与数据库的交互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虚拟机的网络架构与实现
    5.1 虚拟机概述
    5.2 虚拟机配置
    5.3 安装虚拟机
    5.4 网络结构的选择
    5.5 虚拟网络的架构与实现
        5.5.1 虚拟网络的基本设置
        5.5.2 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虚拟网络
        5.5.3 基于多网段连接的虚拟网络
        5.5.4 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虚拟网络
    5.6 本章小结
6 交互式虚拟室内环境的研究与实现
    6.1 DreamweaverMX2004概述
    6.2 网站的初步建立
    6.3 虚拟室内环境的实现
        6.3.1 设计的工作流程
        6.3.2 设计的网络主页
        6.3.3 设计的主体网页
        6.3.4 设计的实例网页
        6.3.5 系统的优化与完善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整体厨房CAD及展示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厨房家具的历程、现状和发展趋向
    2.2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概况
    2.3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家具生产中的应用
    2.4 厨房家具CAD及展示系统开发的意义
3 开发环境和语言介绍
    3.1 系统组成与开发环境的介绍
    3.2 软件系统开发所需的工具
        3.2.1 开发语言VC~(++)6.0介绍
        3.2.2 运行平台AutoCAD 2000介绍
        3.2.3 ObjectARX 2000开发环境及其类库介绍
        3.2.4 ADS与ARX的比较
        3.2.5 ObjectARX程序的运行
        3.2.6 3DVIZ 3.0介绍
4 厨房家具设计
    4.1 厨房家具的特点
    4.2 厨房家具的模数选择
    4.3 厨房家具的零部件设计
    4.4 厨房家具的零部件尺寸计算公式
5 软件开发与展示系统设计
    5.1 在VC~(++)6.0中定制ObjectARX 2000开发环境
    5.2 AutoCAD 2000和Visual C~(++)6.0之间的接口
    5.3 ObjectARX 2000对CAD的数据库设计
    5.4 菜单和命令行设计
    5.5 对话框设计
    5.6 动画展示设计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VC++系列讲座(一)(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类讲座中隐性信息的处理 ——达摩达兰讲座故事的价值口译实践报告[D]. 张雪琪.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8)
  • [2]1-癸烯齐聚制润滑油基础油的合成研究[D]. 王若飞.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3]香蕉新品种DUS测试及枯萎病抗性分子标记筛选[D]. 冯国恩.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4]秸秆生物反应堆条件下温室反季节番茄滴灌灌溉效应研究[D]. 马世林. 沈阳农业大学, 2014(08)
  • [5]不同贮藏方法对骏枣干枣贮期品质影响的研究[D]. 王欢. 新疆农业大学, 2014(05)
  • [6]基于银川平原地下水质的叶菜水培营养液配方研究[D]. 李建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6)
  • [7]锂离子电池集流体与新型离子液体电解液的相容性及界面电化学行为研究[D]. 彭成信.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3)
  • [8]马铃薯净菜的保鲜研究[D]. 王娟慧. 湖南农业大学, 2007(02)
  • [9]基于网络的交互式虚拟室内环境的研究与实现[D]. 刘雄飞. 东北林业大学, 2006(10)
  • [10]整体厨房CAD及展示系统的研究[D]. 刘雄飞. 东北林业大学, 2003(01)

标签:;  ;  

VC++系列讲座(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